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变化和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变化和发展趋势

摘要: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在几代领导人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尤其最近几年,在国际化和互联网的大潮流下,传统经济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重点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从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对我国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所处内外兼用型为主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关键词:

中国经济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新常态未来经济

1.我国经济现状

1.1.2015年我国经济取得成绩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超过2%,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

1.2正确认识我国经济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在习近平看来,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增长进入换挡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我国经济现状分析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中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3.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已经走完了内向型为主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正在经历着内外兼用型为主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并朝着外向型为主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阶段的新时期迈进。这是我们在邓小平同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16年来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稳定发展所取得的硕果,也是我国12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基本路线的伟大成就。

3.1外向型规模几乎覆盖全国

经过16年的实践,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由国家实行政府倾斜以扶持的开放地区已遍布沿海、沿江、沿边和内地。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是全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与启动源头,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从东到西逐步推进的客观趋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中西部经济的振兴,形成以东南沿海为轴向全国中西部纵深腹地扇形辐射的大格局。

3.2出口工业品占重要地位

我国沿海地区原来工业比较有基础加上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它们立足于原有基础利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管理的方式使经济由内需型转向开放型、外向型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从1994年全球进口贸易统计报告来看,当年世界贸易出口增长了9%,进口增长了9.5%。从进出口总额来看,美国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排名世界第11位。若以出口的年增长率来看,我国以年增长32%的高速度而雄居榜首。

全国出口新增部分70%是沿海地带的。新增工业产值占全国新增工业总产值的61%。沿海地区工业增长中的43%全靠外向型工业增长实现的,其中1/4是靠出口实现的。

3.3引进外资规模日益扩大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作为参加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分工,是开发国际比较效益的重要途径。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一揽子资源,实现经济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实践证明,那种关起门来孤立地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已经大失其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行业国际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现已占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年流量的50%到55%,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70%以上投向金融业、保险业和销售业。

3.4外资金融请进来,我国金融跨出去

在我国境内允许外资金融机构成立以来,大批外资金融机构不断涌入,现已成为我国直接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据中国人民银行1995年3月底统计,已正式在我国营业的外资银行和财务公司有101家,在华外资银行的总资产额达140亿美元,比1994年同期增加40%,比上年同期增加2.4%。同时,我国金融业大步跨出国门。据了解80年代后期,在把各国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请进来的

同时,我国金融业也纷纷跨出国门。截止1993年底,仅4家国有专业银行就在海外开设500多个分支机构,遍布亚洲、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等国际和区域性金融中心,资产达1200多亿美元。

4.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4.1“三驾马车”让位于“三大发动机”

长期以来,很多人将经济增长的动力定位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事实上“三驾马车”只是GDP的三个组成部分,只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只是经济低迷或经济危机等特殊时期抚平经济波动的手段,并非平常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长期依赖它们会有巨大的副作用和后遗症。

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只能来自于供给边的“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正好对应着新一届中央领导强调的改革、转型、创新,它们才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健康、可持续的动力。

4.2服务经济超过工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经济一直是主体力量,但2001年至2013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年均实际增长10.6%;2013年三产占比达到了46.1%,首次超过二产占比的43.9%,2014年三产占比达到48.2%;2015年上半年三产占比进一步提升到49.5%,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悄然到来。预计到2020年三产占比可达55%以上。

服务经济比重的提升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就业压力减轻、能耗水平下降、生活品质提高等。

4.3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领域

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应用领域也有不错的表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互

联网用户数达7.3亿人,较上年增长11.8%,市场规模达13437.7亿元,增长183.8%。

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和冲击,对几乎所有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如商业、传媒、通讯、出租车、金融等)带来了颠覆性影响和冲击。一些传统行业若不与移动互联网连接起来,很快就会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抛弃。

4.4区域融合渐成潮流

虽然行政区划限制、画地为牢、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分割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还很突出,但区域融合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渐成潮流。新一届中央领导正在着力推动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就是明证。

此外还有黑龙江的哈大齐经济区、吉林的长吉图经济区、辽宁的沈阳经济圈和“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等。这些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越来越多,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环境治理的联防联控也越来越多,交通通讯的联接也越来越加强。

4.5绿色低碳发展日益强化

改革开放前期,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二十多年后,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大,故自“十一五”开始我们将资源环境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

特别是“十二五”时期雾霾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颁布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提出了大气污染、水污染行动计划等,并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可以说,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中国的新潮流。

4.6“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

改革开放来,“低成本优势”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有力武器,但在不经意间中国经济已进入“高成本时代”,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环保成本、人才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知识产权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等各种成本全面上升,这对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3]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4]张晨强.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

报.2004.(2).

[5] 卢忠宝.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6] 王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08.

[7]魏枫.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研究:技术进步路径的视角[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