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治愈心得

 失眠治愈心得
 失眠治愈心得

失眠症(完整版)

失眠症 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次发性失眠,而真正原发性失眠并不多见,次发性失眠倒是主因。 以提供健康资讯为主的美国Helpguide基金会,提出几点在晚上睡得更好的原则:白天时尽量不睡觉,减少咖啡因跟酒量,减少抽烟,睡醒后尽量暴露在明亮的环境中或阳光下,早一点运动,还有检查自我的铁质含量是否充足。同时建议,应该要建立固定的睡觉时间及睡前仪式,包括睡前应该放松,写下自己忧虑的事情,不要在睡前吃得太多,吃点会让自己放松的点心等等。真睡不着的时候就干脆离床,或者可以开始自我精神催眠,例如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脚尖上,或是想象自己走下一座永无止境的楼梯,这都可以让你有脑袋暂时放松下来。但这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体修复和再生人体组织,生成骨骼和肌肉,并增强免疫能力。睡眠不足会使人疲劳和易怒,人感到紧张或忧郁,特别是年纪较大时,往往会出现失眠症状。 睡眠不足可以分为三类:与焦虑有关的入睡困难;睡着后经常醒;早是醒得很早,而且醒后无法再度入睡。入睡困难可能和忧郁,疾病,持续性疼痛或人体生物节奏变化有关,即上述所说的次发性失眠。究其深层次因素及治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 1、生物化学因素 深度无梦睡眠(NREM) 时人体会分泌人体生长激素(HGH) ,促使人体组织和肝脏进行自我修复,并将脂肪转化为肌肉。松果体在夜间会分泌退黑激素,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产生睡意,而其他化学物质则是让人清醒。脑部化学平衡的变化决定了我们是感觉困倦还是清醒。由于一些尚不明确的原因,深度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短,40~55岁的人当中至少有一半的人都碰到过睡眠问题。 生物化学方面的病因一般有: (1) 长途飞行或上夜班引起人体生物节奏的改变; (2) 咖啡因; (3) 酒精; (4) 尼古丁; (5)B阻滞剂或甲状腺剂等药物; (6) 大脑活动平衡。 治疗方法: (1) 常规药物:安眠药或镇静剂作为短期治疗药物或最后的治疗手段,忧虑造成的早醒可以用抗忧虑药物来治疗。 (2) 辅助疗法:一是西方草药疗法,金丝桃(St.John’s wort)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尤其是中度忧虑是导致失眠的原因时。结页草(valerian)、西番莲(passionflower)和蛇麻草(hops) 都是治疗失眠传统草药,但研究结果支援使用结页草。注意,请勿将结页草和其他安眠药物一起使用,同时使用金丝桃和抗忧虑药物更可能带来副作用。二是营养疗法,用N-乙铣-5-甲氧基色胺,它可以恢复被长途飞行或换班打乱的生理时钟。 (3) 自助技巧:一是睡前避免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刺激物;二是请勿在睡前两小时内进餐,消化活动会影响睡眠;三是吃富含天然色氨酸的多糖食物,天

中药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总结

中药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9-12-26T15:43:30.6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3期作者:刘桁兆[导读] 为了治疗失眠,很多中成药制剂应运而生,这为很多人改善和解决了失眠的问题。 (成都西华医院中医科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目前社会生活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市场中有很多治疗失眠的中成药,这为很多人改善和解决了失眠的问题,但也有很多人最终不得不通过长期服用“安定”来保证睡眠。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阐述了对本病辩证施治的临床思考和经验,以便更好地解决失眠。 【关键词】中药;失眠;辨证治疗【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3-0214-02 随着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失眠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生活质量。 为了治疗失眠,很多中成药制剂应运而生,这为很多人改善和解决了失眠的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最终不得不通过长期服用“安定”来保证每天4~5个小时甚至更少的睡眠时间。 中医是能够解决顽固性失眠吗?我们来看看临床中常用的几种中成药制剂包括:百乐眠胶囊、甜梦胶囊、活血安神合剂,以及临床医生经常使用的治疗不寐用以加减的基础方药包括:归脾汤、酸枣仁汤等,以上药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含有不少滋阴补血类的中药,并在此基础上或多或少进行了健脾胃、安神、活血清热的中药配伍;这样程式化的配伍模式对于治疗失眠有没有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为什么临床上还有那么多人吃了类似的药物却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呢?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医的效用就要将中医辩证的原则灵活运用到对于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中。 首先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不寐”的病因病机,其病因主要有:饮食因素、情志因素、禀赋差、心胆气虚、年迈、病后;主要病机为:肝脾心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安,对于不寐的辩证首要辨虚实:其实证由心火、肝火、痰热内扰使心神不安,虚证由心脾虚、心胆虚、阴虚内热致心神失养[1];不寐久病多伴发瘀血和虚实症夹杂;为了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我们可在补益气血的同时多加入运脾健胃的中药,在辩证治疗的基础上多加入安神镇静的中药; 失眠的实证除了有心火、肝火、痰热引起外,还有饮食积滞导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因素;用药上我们常选用于清热、清火、化痰消食类中药;而针对虚症我们则着重于选用补阴养气血类药。临床很多医生习惯着重从虚证方面着手来选方用药治疗失眠,而相对从实证方面考虑问题的较少。实际上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越容易导致精神紧张,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火内扰,患者可能因为急躁易怒而失眠,这是现在青中年患者失眠的一个重要实证因素。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因为某些原因忽略望闻问切的诊断流程或单纯地根据经验来开方下药,准确的诊断始终是我们准确用药的前提;拿望诊来说:通过患者双眼神气和面色可以初步判定患者的虚实,如果满面通红、眼光炯炯有神的属于实证,而面色萎黄、苍白、两颧潮红的属于虚证;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对于外表非典型的患者我们需要配合望舌来辅助诊断,例如:胖舌大有牙齿印且苔白厚,或苔白厚泛黄,这属于脾胃阳虚,痰食积滞或化热;舌尖或舌边有疱疹或溃疡伴疼痛和舌红,这可提示为心火或肝火。从闻诊来看:患者声音洪亮、宗气充沛为实证;患者口中气味臭秽,可为脾胃食积化热所致;患者久病声音虚弱、断续不连多为虚证。除此之外通过患者胁胀、痰多、口苦、口干、多汗、心烦等伴随症状以及患者脉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诊断辨证。 下面我们来看看临床中不寐也就是失眠的具体分型,比如在虚的方面是气、阴、血哪个方面虚,还是三个方面都虚,一般患者如果入睡困难多为阴虚为主,睡后易醒多为血虚为主[2],心胆气虚的患者易睡中时时惊醒;在实的方面分为了痰热、心火、胃火饮食积滞、肝胆湿热;还有很多患者是虚实兼而有之,综上只有依据准确的辩证诊断来对应地加减选方,我们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我们在具体处方下药时对于中药的性味归经也要十分熟悉,否则就算我们的辩证诊断是准确的,因为用药的失误一切也会前功尽弃,比如我们用黄芩去清心火,用白芍去补心血,这些都是我们对于药物的归经不熟悉才会犯的错。 临床中患者的伴随症状能很好地辅助我们的辨证诊断,例如失眠的同时伴有顽固性出汗:长期顽固性出汗很容易造成阴虚,且津能载气,长期出汗造成阴虚的同时也可能伴有气虚;如果患者是明显的盗汗,那一定有阴虚;如果是明显的自汗,那一定有卫气虚[3];如果患者潮热或身热不扬或吃饭时头汗明显,同时舌红苔黄厚,脉数,那一定有湿热蕴结;下面举一个临床中曾遇见的众多顽固性失眠患者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患者女,55岁,绝经7年了,有2+年的长期失眠病史,长期靠口服2粒艾司唑仑片才能入睡5小时左右,个别时候口服艾司唑仑片要达到3粒才能起效,长期间断口服中药以及各种治疗失眠的中成药,包括百乐眠胶囊、归脾丸、天王补心片等,失眠的情况长期得到良好改善,患者有多年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病史;见到患者时,患者表情淡漠,说话时很用力,且说话时显激动,患者诉胃口很好,但大便秘结,4到5天解一次,平时生活中有疲劳感,常感到口苦;患者舌苔白厚,脉像上比较明显的是:肝脉洪数有力,脾胃脉沉;通过以上我们列出的患者症候能初步地对患者进行辨证诊断了:由患者有多年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病史,且平时有疲劳感,大便秘结,舌苔白厚,口苦,脾胃脉沉我们可以知道患者脾气不足,运化不良,饮食热积于内,中医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消食补气健脾通大便利湿是我们治疗患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患者肝脉洪数有力伴口苦,说话激动,结合患者长期睡眠差肯定会引起心情不畅,情志久郁化火;由此我们能初步判断患者当前的情况:饮食内积化热,脾气虚,肝有火热;在选方用药上我们可以考虑清肝热补气健脾消食通便的方药加减,久病多瘀,我们可以加入活血行气的药;火热和久病均能伤阴,不寐的病机有肾水不能滋心火,我们还可以加入养阴柔肝和补肾阴的中药,同时加入适量安神镇静的中药[4],这样我们大体的治疗选方用药的方向就出来了:我们可以选择以清肝火为主的龙胆泻肝汤为加减,也可以选择以健脾祛湿通便为主的参苓白术汤合承气汤为加减;患者虚实症兼有,考虑患者久病体虚且其实证有因虚致实的因素,因此开始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以健脾祛湿通便为主的参苓白术汤合承气汤为加减的基础方;看看患者之前长期服用过的中成药:百乐眠胶囊有清热补阴血安神的作用,但健脾消食的功能相对较弱;归脾丸是起健脾补血安神作用的中成药,但缺乏清肝火祛胃热的作用;天王补心片是以补养阴血安神为主的成药,同样也不能面面俱到解决所有问题;最终我们确定的用药为: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磁石、丹皮、栀子、厚朴、大黄、黄连、白芍、郁金、生地、石菖蒲、石决明、首乌藤;患者服用3剂后口服安定减为了一片,晚上能保证6个小时睡眠。下面再强调一下注意药物归经的问题,比如麦冬是补阴药但不入肾经,因此选用麦冬来补肾阴不是很适合;黄柏是清下焦湿热,因此用黄柏来清脾胃热也不适合。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秘方验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秘方验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秘方验方2015-01-11 简心渡惑阅1817转17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失眠症临床上所常见,失眠重症,顽固性失眠亦不少见,中西药频投,反复不愈,颇为难疗,痛苦万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医师路志正教授被誉为杂病圣手,诊治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疗效颇佳,经验丰富,侍诊于侧,获益良,不揣愚陋,管窥如下。 1法自心出重圆机 近年来,随路师侍诊十次,诊治顽固性失眠或原有其他疾病但以失眠为主症的病人共73人次,其中男47人次,女26人次;年龄以40?60岁患者最多,为52 人次,占总数的71. 1 % ;所伴疾病以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胃肠病、肝胆病、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等为多见。在73人次中,路师亲拟治法30余法,处方主方 73张。所拟之治法,常用的依次为:益气养血(阴)法、疏肝和胃法、调理心脾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脾肾法、和解枢机(少阳)法、交通心肾(泻南补北)法、运(醒)脾和胃法、温胆安(育)神、和胃降浊(逆)法、清心宁神法、疏肝解郁法、益气固卫法、养血柔肝法等15法。 路老临证从脏论治,重视脾、肝两脏。从脾论治为主的处方治法有:调理心脾、调理肝脾、运(醒)脾和胃、调理脾肾(健脾益肾)、柔肝理脾等法共47次。从肝论治为主的处方治法有:疏肝和胃、调理肝脾、养血柔肝、疏肝解郁、柔肝理脾、清肝益肾等法共42次。而涉及心(神)的23次,肾20次,最少是肺1次。从腑论治、重视胃、胆两腑,涉及胃论治的有:疏肝和胃、运(醒)脾和胃、和胃降浊(逆)、温胆和胃等法共28次。涉及胆论治的有:和解枢机(少阳)、温胆安(育)神、温胆和胃等法共25次。无明确涉及大、小肠及膀胱者。 通过对治法的频次分析,总结了路老治疗失眠的点滴经验。 首先,重视五脏功能的调理。在脏腑方面,重视脏,依次是脾、肝、心、肾,最少是肺;在腑方面,主要为胃、胆,基本不涉及大、小肠及膀胱。从脏腑相连表里考虑,首重脾胃,次之是肝胆,再次之是心肾,与路老治疗疑难杂病,重视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是相一致的。 其二,重视气、阴、血精微物质的顾护,长期的失眠会耗伤气阴血,导致气阴血虚衰,气阴血虚损可致阳不入阴、阴阳失和而导致失眠或使失眠加重,所以益气养血(阴)为单次出现最多的治法。 其三,路老所列30余法,是因所治之病例,绝大多数是长期的、顽固性失眠并都伴有一或几种疾病,病情复杂,病机多出,一种治法难以控制病情,往往是两三种治法并用而取效,所以辨证论治,法自心出,圆机活法是关键。 2用药如兵贵灵活 在路老所开73张主方处方中,用中药184味,应用频次在25次以上的由多到少依次为:生牡蛎42次,薏苡仁38次(炒薏苡仁36次,生薏苡仁2次),炒苍术37次,白芍36次(桂白芍19次,炒白芍14次,白芍3次),白术35次(炒白术31 次、生白术4次),生龙骨34次,半夏33次(竹半夏24次、姜半夏7次、法半夏2 次),黄连32次,茯苓32次,厚朴31次(厚朴花19次,厚朴12次),炒杏仁30 次, 枣仁28(炒枣仁27次、生枣仁1次),西洋参28次,五爪龙27次,太子参25次,

失眠症完整版

. 失眠症 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次发性失眠,而真正原发性失眠并不多见,次发性失眠倒是主因。 以提供健康资讯为主的美国Helpguide基金会,提出几点在晚上睡得更好的原则:白天时尽量不睡觉,减少咖啡因跟酒量,减少抽烟,睡醒后尽量暴露在明亮的环境中或阳光下,早一点运动,还有检查自我的铁质含量是否充足。同时建议,应该要建立固定的睡觉时间及睡前仪式,包括睡前应该放松,写下自己忧虑的事情,不要在睡前吃得太多,吃点会让自己放松的点心等等。真睡不着的时候就干脆离床,或者可以开始自我精神催眠,例如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脚尖上,或是想象自己走下一座永无止境的楼梯,这都可以让你有脑袋暂时放松下来。但这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体修复和再生人体组织,生成骨骼和肌肉,并增强免疫能力。睡眠不足会使人疲劳和易怒,人感到紧张或忧郁,特别是年纪较大时,往往会出现失眠症状。 睡眠不足可以分为三类:与焦虑有关的入睡困难;睡着后经常醒;早是醒得很早,而且醒后无法再度入睡。入睡困难可能和忧郁,疾病,持续性疼痛或人体生物节奏变化有关,即上述所说的次发性失眠。究其深层次因素及治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 1、生物化学因素 深度无梦睡眠(NREM) 时人体会分泌人体生长激素(HGH) ,促使人体组织和肝脏进行自我修复,并将脂肪转化为肌肉。松果体在夜间会分泌退黑激素,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产生睡意,而其他化学物质则是让人清醒。脑部化学平衡的变化决定了我们是感觉困倦还是清醒。由于一些尚不明确的原因,深度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短,40~55岁的人当中至少有一半的人都碰到过睡眠问题。 生物化学方面的病因一般有: (1) 长途飞行或上夜班引起人体生物节奏的改变; (2) 咖啡因; (3) 酒精; (4) 尼古丁; (5)B阻滞剂或甲状腺剂等药物; (6) 大脑活动平衡。 治疗方法: (1) 常规药物:安眠药或镇静剂作为短期治疗药物或最后的治疗手段,忧虑造成的早醒可以用抗忧虑药物来治疗。 (2) 辅助疗法:一是西方草药疗法,金丝桃(St.John's wort) 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尤其是中度忧虑是导致失眠的原因时。结页草(valerian)、西番莲(passionflower)和蛇麻草(hops) 都是治疗失眠传统草药,但研究结果支援使用结页草。注意,请

对治顽固性失眠的三种特效奇效验方

对治顽固性失眠的三种特效奇效验方(效果神速)方一:茯神15克、麦冬50克、熟地50克、丹参15克、黄连10克、生枣仁20克、肉桂10克、朱砂3克[冲]、琥珀5克[冲]、菖蒲15克、元胡粉5克[冲],水煎服用。 施治根据:白天不睡觉是肾不交与心也,晚间不睡觉是心不交于肾也,白天晚间都不睡觉是心肾不交也。心肾不交的原因是心过于热、肾过于寒,用黄连凉心、肉桂温肾,使心肾两相交于顷刻。 服用注意事项:此顽固性失眠验方服用时,配合大剂量的补药可见效神速。 方二:酸枣树根(不去皮)一两、丹参四钱,每日一剂,水煎2小时,分二次于午休和晚上睡前服。 方药制备注意事项:汤药中所用的酸枣树根为鼠李科植物。方中所用必须是经过一冬天休养的酸枣树的根,在树枝未发芽前所采集的树根。通常在农历的二月二至二月二十收集树根,必须注意收集到经过水泡冒充当年的陈年树根。采集好的树根要加工成方便煎熬的长条,并用陈米(最好是三年左右的)制成米酒并炮制,之后,装入大缸用泥封口45天,出缸阴干,待用。此药方主治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和顽固性失眠。到目前治疗患者上万例,根据病情一般服10--20剂痊愈。 方三:酸枣仁、夜交藤各20克,党参、黄芪、熟地、杭白芍各15克,柴胡、佛手各12克,生甘草 6克。加水淹没超过3公分许,

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取汁,再加水再煎,取汁。两次药汁混合,分早晚二次饭后温服。 (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失眠,最好的方法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处于精神焦虑状态,可以多读佛经,听听法师讲经或听一下佛教音乐,如大悲咒心经等。)(很多同修反映听大悲咒的歌可以使心内明亮清澈精神安定!) 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浏览(4)| 评论 (0) 上一篇:痔疮100%治愈的简易秘方下一篇:常用治病经文咒语真言简介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在中医里叫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失眠症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入睡困难,有眠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还有虽睡却多梦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失眠症亦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同时出现。 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黄帝问歧伯为什么有人不得卧,歧伯解释说:“胃不和则卧不安”。《黄帝内经·灵枢》中黄帝又就不得卧先后请教伯高和歧伯。伯高认为,阴虚者不得卧,治宜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和虚实,勾通阴阳,再服半夏汤一剂,便能安然入睡了。歧伯则认为不得卧是由于阳气盛,阴气虚,见地与伯高相近。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人对失眠症的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今人与古人相比,受失眠症伤害的更普遍,更广泛,也更严重。 按说,“三十年前睡不醒”。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生活的节奏是如此缓慢,当人们把爷辈的成功经验一成不变地传给孙辈的时候,如若孙辈效而行之,成功率仍然是很高的。与之相反,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许许多多严酷而惨痛的事

实,告诫自己的孩子:“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更何况孔夫子也说“三十而立”既然孔圣人到了三十岁才走向自立,那么三十岁以前依赖父母,听从父母就行了,自己无须操心,自然也就睡不醒了。 而今的青年人就不行了。因为从他能看能说开始,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信息不是来自他的父母,他自小就必须自立去判断选择。现实的生活是,那些自小依赖性很强的孩子最容易受到生活的伤害。据我临床发现,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大中学生中受失眠症伤害也是非常普通,非常广泛,非常严重的。 导致失眠症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失眠症多为情绪所困,具体说,入睡困难是由于焦虑所致,醒后不能再眠是因抑郁所伤。至于生理方面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你很难用现代医学检测的方法及设备把它查出来,也很难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把它描述清楚。这里,只能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及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即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症。中医辨证论治,又有虚证、实证之分。而青年人的失眠症大多属于虚证。 失眠症治疗的方法不少。这里,我向你介绍几种简便易行而又经临床反复验证是卓有成效的方法。

顽固性失眠治疗方法

顽固性失眠治疗方法 1. 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 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 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 顿服,每晚1次。 3.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 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 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5. 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一、泡脚盆的选择,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足够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 达不到泡脚的目的。泡脚是要长期坚持的,所以选择泡脚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选择 一个好的适合的泡脚盆可以使人坚持长期使用,相反选择的泡脚盆不合适,使用不方便, 经常出故障的泡脚盆,都会使人达不到长期应用的目的。 选择建议 1、首先是安全性比如说材质一般泡脚盆都是用普通塑料制成的,很容易造成细菌的 滋生和繁衍,处理不好,容易对脚部造成感染并且普通塑料制成的保温效果差, 2、按摩效果:不能只有单一的按摩功能,如果只有这样人很容易产生按摩疲劳,多 洗几次后就没有感觉了,达不到按摩的效果。最好是结合磁疗远红外线等多种按摩功能 效果会更好, 3、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盆体一定要轻便不能太过笨重,太笨中了,挪动起来不方便,尤其是老年人,电动型插电的家里老人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 建议失眠患者选择多功能的“全能泡脚盆”在设计结构功能和材质上都是非常合理的,目前国内用的比较多,它是采用进口ABS工程塑料一次性成型结构结合远红外陶瓷粉做成 全能泡脚盆,设计采用前大后小的弧形结构,轻便保温效果好,并且抗摔耐用,盆的底 部设计的按摩突点正对涌泉穴,内置的钕铁硼永磁体磁场持续刺激涌泉穴在泡脚的同时对 人体起到保健作用实现了磁疗远红外理疗足底按摩等多功能型的泡脚盆,即经济又方便。

治疗顽固性失眠中医验方

治疗顽固性失眠中医验方 (1)老中医验方:涵阳入寐饮 药物:生地、夜交藤、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龙牡各30g,制首乌、酸枣仁、柏子仁各15 g,黄连5g。 功效:顺时调阴阳。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于午后及睡前1小时服用,连服10天,每日1剂。每天的上午十点以前,饮用浓茶1~2杯。 按语:茶叶虽为苦寒之性,却有升阳之功,一般饮茶后精神倍增,神思清爽,则是证明。上午饮用,助阳升发,使清阳布上窍,而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卫气实四肢,则可改善怠惰嗜卧等症状,助卫出阴,减少逗留,就是保其正常入阴。方中以生地、首乌养阴血,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黄连清心养神,育肝安魂,以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龙牡镇潜阳气。阴血既充,阳气得涵藏之所,卫气循行复其常律,故其疗效较佳。 (2)经验方:益气养阴汤 药物:人参6g,麦冬、五味子、黄连、知母、阿胶、芍药各9g,川芎3g,鸡子黄1枚。 功效: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证属气阴两虚者。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按语:五脏相关,气血同源,气属阳,血属阴,阴阳互根,所以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虚证,常互相影响。一脏受病可以累及他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者阴亦不足,心藏神,心气不足,心失所养;阴虚,虚火扰动神明,均致不寐。以虚致失眠,失眠亦致虚甚,以致气血更伤,因此,顽固性不寐,益气养阴是治疗根本。 (3)经验方:活血化瘀汤 药物:生地30g,当归、枳实各12g,丹参、合欢花各15g,桃仁、红花各9g,蝉蜕6g。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属血瘀兼有痰浊者。 用法:日1剂,水煎服,6天为一疗程。

疗效:运用该方法随证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症37例,总有效率达86.5%。 (4)中西药合用的经验:半夏秫米汤 药物:半夏10~15g,秫米15~30g。 功效:调和阴阳。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上方药可随证加味,日1剂,水煎服,连服2周为一疗程。合用佳静安定0.4mg,每日夜晚睡前服1次。 疗效:运用上述方法共治顽固性失眠患者5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5%。 现在失眠的朋友真的挺多的,但愿所有失眠的朋友都能早日治好自己的失眠症,让自己能回到以前那种有滋有味的生活中去,让家人不用再为你操心,我把我的治疗过程与疗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药疗:安睡疗法的基础和核心是药疗,药疗的基本用药方案,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根据不同病种、病情和不同治疗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用药方案。药疗强调辩证施治,是以扶正和祛邪相结合,改善症状和消除病症相结合,改善症状是以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症下药为法则。具体方法以下几个方面: 滋补肝肾法: 用于肝肾阴虚、头眩、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归芍地黄之类,六味生脉汤加减,贯煎汤加减; 安神补心法: 心血不足,心悸神疲,夜难入寐,口舌生疮,大便干燥,易怒;补心丹,首乌枣仁蝉衣汤加减; 交通心肾法: 心神不定,精神恍惚,腰膝酸软,顽固性失眠,舌胎红,脉细数;龙骨牡蛎黄连阿胶鸡子汤加减; 芳香开窍法、醒脑开窍法: 胡言乱语,心神不定,七情内伤,热八行怠、湿泻蒙蔽,谵语、抽搐、昼夜不夜,狂病日久;解郁镇癫定狂汤加减;

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路径

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非器质性失眠症(ICD-10:F5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主诉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2.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 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4.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器质性失眠症(ICD-10:F51.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凝血功能、感

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甲功、激素、血药浓度、贫血相关;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4)多导睡眠监测; (5)测查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不宁腿量表、护士观察量表、睡眠日记。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头颅CT/核磁; (2)超声心动图; (3)腹部B超; (4)诱发电位。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药物治疗:可以选择的药物有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中成药等。 2.心理治疗:可以选择认知行为治疗、正念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等。 3.物理治疗:可以选择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针灸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谈顽固性失眠的治疗

谈顽固性失眠的治疗 失眠的病机很多,如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胃中不和,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胆气虚,神摇善惊等。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发病机理与精神因素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失调有关。 顽固性失眠作为失眠的一种,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表现为长期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起居失常,情志失调。顽固性失眠症病情不一,轻者入眠困难或睡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病人只能依赖安眠药睡眠,并且剂量逐渐加大,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顽固性失眠久治无效。祖国医学认为其与心、肝、脾、肾等脏器有关,多因情志不良,忧思肾亏等原因造成心肝热盛,心脾两亏,心肾不交,肝脏阴阳失调及抵抗力下降等而致失眠。患者常出现心烦意乱,思维迟钝,行动迟缓,昏昏欲睡,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质淡暗,边有瘀斑,舌苔薄白和脉细涩等现象。 顽固性失眠由于日积月累,可导致心、肝、脾、肾等脏器受损,气血运行不畅,造成气滞血瘀。所谓“顽疾多瘀血”就是这个道理。久病必虚,虚实夹杂,缠绵难愈,故运用常法医治无效。医治此顽疾惟有治其根本,治血而不伤血,

调气而不耗气。正如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说:“夜不能眠,用安神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此方”即是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红花牌血府逯瘀胶囊。其采用了血府逐瘀汤的名方。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制成胶囊,方便了患者的服用。经科学的提纯,血府逐瘀胶囊治血而不伤血,调气而不耗气,使瘀血祛,使气机调,阳能入阴而得安寐。这与近年来临床报告,活血化瘀药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理论相吻合,扩大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范围。 在科学用药的同时,还应当注意病人的精神因素,必须解除烦恼,消除顾虑,避免紧张情绪;睡前不用烟酒浓茶等刺激之品,每日有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都是防治顽固性失眠的有效方法。

顽固性失眠中医治疗

顽固性失眠中医治疗 一)什么是神经衰弱和失眠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过度紧张,即长期的内心冲突、持续的不良情绪因素、紧张心情、社会环境因素等,均可导致失眠症的发生。失眠是神经衰弱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神经衰弱还有其他症状,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出现此类症状,可能你已患上了神经衰弱。所以要治好失眠,就必须治好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病症,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但要诊断本病,应具备五个特点。 1神经衰弱患者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易兴奋又易疲劳。2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张不安。3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4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4病程在3个月以上。5排除了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最要鉴别的疾病是忧郁症,焦虑症及早期的精神分裂症。 二)目前治疗失眠的概况

目前西医对失眠的治疗缺少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给予对症处理,安眠药,大医院的失眠专科,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不过是使用安眠更加专业,更加高级,不管如何高级,也是安眠药,很难治愈严重失眠。有的医师还会再加上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B族维生素,疗效尚不肯定,多数西医医生喜欢用一些用安神补脑的中成药,如參芪五味子,枣仁安神口服液,有一定的作用,中医的精髓是辩证论治,中成药剂量有限,针对性少,加上大多数西医生不懂辩证,所以中成药的作用也是有限,对大多数顽固性失眠无能为力。 三)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哪些呢? 要想治疗失眠的话,首先要分析的失眠的原因,所谓治病求本,只有知道了失眠的原因就可以对因治疗,去除了病因,就有希望治愈你的失眠症。所以根据自己的失眠情况来判定自己失眠的原因,是治疗失眠的第一步。你的失眠可能是精神压力太大的缘故,那如何减压,如何使自己的精神放松,那就是治疗失眠的最基本方法。(1)精神因素: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学生学习紧张,各类考试给人巨大压力,股票投资暴涨暴跌,生活意外挫折(2)、心理因素:失眠与很多潜在的心理因素有关。如紧张、焦虑、抑郁等都会引起失眠,常见心理因素包括:①害怕失眠是导致失眠最常见的因素之一。②太过于认真想睡,愈想愈睡不着。③日间不当

对治顽固性失眠的三种特效奇效验方

对治顽固性失眠的三种特效奇效验方(效果神速) 方一:茯神15克、麦冬50克、熟地50克、丹参15克、黄连10克、生枣仁20克、肉桂10克、朱砂3克[冲]、琥珀5克[冲]、菖蒲15克、元胡粉5克[冲],水煎服用。 施治根据:白天不睡觉是肾不交与心也,晚间不睡觉是心不交于肾也,白天晚间都不睡觉是心肾不交也。心肾不交的原因是心过于热、肾过于寒,用黄连凉心、肉桂温肾,使心肾两相交于顷刻。 服用注意事项:此顽固性失眠验方服用时,配合大剂量的补药可见效神速。 方二:酸枣树根(不去皮)一两、丹参四钱,每日一剂,水煎2小时,分二次于午休和晚上睡前服。 方药制备注意事项:汤药中所用的酸枣树根为鼠李科植物。方中所用必须是经过一冬天休养的酸枣树的根,在树枝未发芽前所采集的树根。通常在农历的二月二至二月二十收集树根,必须注意收集到经过水泡冒充当年的陈年树根。采集好的树根要加工成方便煎熬的长条,并用陈米(最好是三年左右的)制成米酒并炮制,之后,装入大缸用泥封口45天,出缸阴干,待用。此药方主治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和顽固性失眠。到目前治疗患者上万例,根据病情一般服10--20剂痊愈。 方三:酸枣仁、夜交藤各20克,党参、黄芪、熟地、杭白芍各15克,柴胡、佛手各12克,生甘草6克。加水淹没超过3公分许,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取汁,再加水再煎,取汁。两次药汁混合,分早晚二次饭后温服。 (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失眠,最好的方法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处于精神焦虑状态,可以多读佛经,听听法师讲经或听一下佛教音乐,如大悲咒心经等。)(很多同修反映听大悲咒的歌可以使心内明亮清澈精神安定!) 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 浏览(4)| 评论(0) 上一篇:痔疮100%治愈的简易秘方下一篇:常用治病经文咒语真言简介

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23例

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23例 作者:佘畅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 顽固性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1],临床主要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也可以表现为时睡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属于现代医学神经衰弱范畴,已经成为严重困扰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笔者采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18~66岁;病程1~8年。患者的职业有工人、公司职员、学生、退休人员等等。全部患者均经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取百会、神庭、安眠1号、安眠2号、双侧内关、双侧神门、双侧足三里针剌得气,留针30 min。起针后温灸涌泉穴。然后取一侧耳穴心、脾、神门、交感、皮质下、脑点,用耳针贴压,嘱患者每日按压所贴穴位3~5次,每次按压不少于5 min。针灸1次/d,耳穴贴压3 d换1次,左右交替。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23例中,治愈8例,好转1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1.3%。 4 病案举例 周某,女,24岁,学生,2007年3月23就诊。主诉:入睡困难近1年,严重时整夜不能入睡,伴有心慌,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脉数。当即取百会、内关、神门、神庭、安眠1号、安眠2号、足三里针剌,留针30min,起针后温灸涌泉穴,然后选一侧耳穴心、脾、神门、皮质下、脑点用耳针贴压。操作完毕,患者自觉心情舒畅,治疗当晚睡眠有明显改善,继续治疗10次后痊愈。 5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位在心。因思虑太过,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与心肝脾肾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因此以交通心肾,调理脾气,养心安神为法,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针灸作为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势[2]。主要选择心脾肾经经穴、经外奇穴、督脉穴治疗该病。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络穴内关,取之宁心安神;督脉之神庭、百会,神庭穴具有安神镇静的功效,百会穴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宁心安神;《素问·逆调论篇》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调理脾胃之气,消胀除满。安眠1号、安眠2号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温灸涌泉交通心肾。利用耳针治疗可达到持续刺激,加强疗效的作用。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须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3]。对因情志不舒或紧张而造成的失眠,精神治疗更有其特殊的作用[4],嘱其避免情绪激动,要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坚持治疗[5]。 【参考文献】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3. [2]王锐超,刘虹.针刺治疗失眠症72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3):42. [3]沈蓉蓉.腹针结合耳针治疗失眠症32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8):37.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失眠症的诊断】 失眠症的主观标准为:主诉睡眠生理功能障碍;白天疲乏、头胀、头昏等症状为睡眠干扰所致;仅有睡眠量减少而无白日不适(短睡者)不视为失眠。 失眠症的客观标准要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来判断:睡眠潜伏期延长(>30分钟);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6小时半);觉醒时间增多(每夜>30分钟)。 由于失眠症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引起,对此类患者需进行2周的观察和记录。包括就寝、起床时间,睡眠持续时间和质量、夜间觉醒情况等主要症状与规律;询问饮酒、含咖啡因饮料及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等。同时还需进行详细的内科系统检查,必要时应做心理分析、精神病转科检查、多导睡眠图等其他客观检查,从而确定失眠症的类型、严重性、持续时间及失眠的原因。 【失眠症的治疗】 治疗失眠首先要消除导致失眠的各种原因,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阻止短暂性失眠进展为慢性失眠。失眠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 (一) 药物治疗 催眠药的主要疗效是改善睡眠。因此,催眠药是治疗短暂性失眠症和慢性原发性失眠症的首选药物。对于能够找到原因的继发性失眠症,催眠药可作为辅助疗法。 为了使药物治疗发挥最高疗效,应注意几个基本原则: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从最小剂量开始、以最小药量达到满意的睡眠;间断给药(2~4次/周);短期使用(常规用药不超过3~4周);逐渐停药(每天减原量的25%),防止停药后失眠反弹;药物疗法应与良好的睡眠习惯相结合;当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时,应对其进行定期随访,以确定催眠药是否依然有效、有无副作用的发生。催眠药的选择可根据失眠的类型与药物的半衰期来决定:以入睡困难为主的患者应选用短效药;夜间睡眠表浅、易醒者可选用中效药物;夜间睡眠易醒和早醒者应使用长效药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失眠者应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精神异常所致的失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秘方验方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秘方验方2015-01-11 简心渡惑阅 1817 转 17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失眠症临床上所常见,失眠重症,顽固性失眠亦不少见,中西药频投,反复不愈,颇为难疗,痛苦万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医师路志正教授被誉为杂病圣手,诊治失眠,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疗效颇佳,经验丰富,侍诊于侧,获益良,不揣愚陋,管窥如下。 1法自心出重圆机 近年来,随路师侍诊十次,诊治顽固性失眠或原有其他疾病但以失眠为主症的病人共73人次,其中男47人次,女26人次;年龄以40~60岁患者最多,为52人次,占总数的71.1%;所伴疾病以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胃肠病、肝胆病、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等为多见。在 73人次中,路师亲拟治法30余法,处方主方73张。所拟之治法,常用的依次为:益气养血(阴)法、疏肝和胃法、调理心脾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脾肾法、和解枢机(少阳)法、交通心肾(泻南补北)法、运(醒)脾和胃法、温胆安(育)神、和胃降浊(逆)法、清心宁神法、疏肝解郁法、益气固卫法、养血柔肝法等15法。 路老临证从脏论治,重视脾、肝两脏。从脾论治为主的处方治法有:调理心脾、调理肝脾、运(醒)脾和胃、调理脾肾(健脾益肾)、柔肝理脾等法共47次。从肝论治为主的处方治法有:疏肝和胃、调理肝脾、养血柔肝、疏肝解郁、柔肝理脾、清肝益肾等法共42次。而涉及心(神)的23次,肾20次,最少是肺1次。从腑论治、重视胃、胆两腑,涉及胃论治的有:疏肝和胃、运(醒)脾和胃、和胃降浊(逆)、温胆和胃等法共28次。涉及胆论治的有:和解枢机(少阳)、温胆安(育)神、温胆和胃等法共25次。无明确涉及大、小肠及膀胱者。 通过对治法的频次分析,总结了路老治疗失眠的点滴经验。 首先,重视五脏功能的调理。在脏腑方面,重视脏,依次是脾、肝、心、肾,最少是肺;在腑方面,主要为胃、胆,基本不涉及大、小肠及膀胱。从脏腑相连表里考虑,首重脾胃,次之是肝胆,再次之是心肾,与路老治疗疑难杂病,重视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是相一致的。 其二,重视气、阴、血精微物质的顾护,长期的失眠会耗伤气阴血,导致气阴血虚衰,气阴血虚损可致阳不入阴、阴阳失和而导致失眠或使失眠加重,所以益气养血(阴)为单次出现最多的治法。 其三,路老所列30余法,是因所治之病例,绝大多数是长期的、顽固性失眠并都伴有一或几种疾病,病情复杂,病机多出,一种治法难以控制病情,往往是两三种治法并用而取效,所以辨证论治,法自心出,圆机活法是关键。 2用药如兵贵灵活 在路老所开73张主方处方中,用中药184味,应用频次在25次以上的由多到少依次为:生牡蛎42次,薏苡仁38次(炒薏苡仁36次,生薏苡仁2次),炒苍术37次,白芍36次(桂白芍19次,炒白芍14次,白芍3次),白术35次(炒白术31次、生白术4次),生龙骨34次,半夏33次(竹半夏24次、姜半夏7次、法半夏2次),黄连32次,茯苓32次,厚朴31次(厚朴花19次,厚朴l2次),炒杏仁30次,枣仁28(炒枣仁27次、生枣仁1次),西洋参28次,五爪龙27次,太子参25

对治顽固性失眠的三种特效奇效验方

对治顽固性失眠的三种特 效奇效验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对治顽固性失眠的三种特效奇效验方(效果神速)方一:茯神15克、麦冬50克、熟地50克、丹参15克、黄连10克、生枣仁20克、肉桂10克、朱砂3克[冲]、琥珀5克[冲]、菖蒲15克、元胡粉5克[冲],水煎服用。 施治根据:白天不睡觉是肾不交与心也,晚间不睡觉是心不交于肾也,白天晚间都不睡觉是心肾不交也。心肾不交的原因是心过于热、肾过于寒,用黄连凉心、肉桂温肾,使心肾两相交于顷刻。 服用注意事项:此顽固性失眠验方服用时,配合大剂量的补药可见效神速。方二:酸枣树根(不去皮)一两、丹参四钱,每日一剂,水煎2小时,分二次于午休和晚上睡前服。 方药制备注意事项:汤药中所用的酸枣树根为鼠李科植物。方中所用必须是经过一冬天休养的酸枣树的根,在树枝未发芽前所采集的树根。通常在农历的二月二至二月二十收集树根,必须注意收集到经过水泡冒充当年的陈年树根。采集好的树根要加工成方便煎熬的长条,并用陈米(最好是三年左右的)制成米酒并炮制,之后,装入大缸用泥封口45天,出缸阴干,待用。此药方主治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和顽固性失眠。到目前治疗患者上万例,根据病情一般服10--20剂痊愈。 方三:酸枣仁、夜交藤各20克,党参、黄芪、熟地、杭白芍各15克,柴胡、佛手各12克,生甘草 6克。加水淹没超过3公分许,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取汁,再加水再煎,取汁。两次药汁混合,分早晚二次饭后温服。

(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失眠,最好的方法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处于精神焦虑状态,可以多读佛经,听听法师讲经或听一下佛教音乐,如大悲咒心经等。)(很多同修反映听大悲咒的歌可以使心内明亮清澈精神安定!) 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浏览(4)| 评论 (0) 上一篇:痔疮100%治愈的简易秘方下一篇:常用治病经文咒语真言简介

中医药治疗抑郁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抑郁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曹智怡杜晓娜施学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属于“郁证”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情低落、失眠、意志消沉等症状,而失眠在抑郁症的症状中较为常见。抑郁性失眠症患者在近年来普遍增多,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且具有广阔的前景。文章综述了近些年抑郁性失眠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抑郁性失眠症;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9)06-0087-03 Research Progress in Treating Depressive Insomni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Depression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depression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depression, insomnia, depression and other symptoms. Insomnia is more common in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Depressive insomnia patients have general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afety and small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and has broad prospec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depressive insomnia in recent year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inic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ressive insomnia; review 抑郁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常见的症状主要以患者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和兴趣缺乏为主。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及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递增[1]。抑郁症临床常见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以及性欲、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而失眠是抑郁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2]。抑郁性失眠症可使抑郁的症状恶化、导致疾病复发、引发心血管疾病以及降低生活质量等,带来诸多不良影响[3]。有研究发现[4],失眠症状在抑郁症中的发生率达84.7%,其中,夜间中段失眠(13.5%)是最常见的失眠类型。由此可知,失眠在抑郁症中较为常见,二者常相互影响。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抑郁性失眠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中医药治疗抑郁性失眠症有效和安全,容易让患者接受,现对近年抑郁性失眠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1 中医病因病机 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未见有关于“抑郁性失眠症”的提法,在现代临床医学中,通过总结临床经验以及临床表现,将该病归属为郁证、不寐等范畴[5]。而郁证的病因多与情志有关[6]。郁证属于中医情志疾病中的一种,中医有七情五志,五脏对应五志,表现的是五脏的功能是否异常,而郁证的引起多与肝脾有关[7]。施学丽等[1]认为心肝功能失调施是导致抑郁,引发失眠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采用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之法。王晓梅等[8]认为该病多与血虚肝郁有关,还兼有其他病理因素,治疗以疏肝解郁、补益心脾等法为要。崔兵[9]认为该病以肝脏为辨证要点,以气血郁火痰虚为辅助要素,治疗采用疏肝养血,安神潜阳之法。陶晓陨等[10]总结张永华教授的经验,认为该病从肝着手,同时兼顾它脏,治疗以疏肝清肝、养肝柔肝、平肝息肝为基本法。李学新[11]认为该病是由肝郁脾虚所引起,治疗上以健脾疏肝为主。周培培等[12]总结郝万山教授的经验,认为阳郁痰阻、心胆不宁是导致该病的根本病机,治疗上采用和少阳,益心胆,化痰浊,宁神志的方法。亦有学者认为该病是“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所致,治疗以调和阴阳、疏泄肝气、调节情志,安神促眠之法为要[13]。李楠等[14]认为其基本病机与卫气失常,神机不和密切相关,治疗上当使营卫通畅,气血调和。孙明军等[15]认为该病多由思虑太过、肝郁化火、肾水不足、水火不济所致,治以滋养肾阴、疏肝清热为法。由此可见,抑郁性失眠症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医者在临床治疗该病时需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运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审证求因,以便更好地运用中医药对该病进 总第21卷238期大众科技Vol.21 No.6 2019年6月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June 2019 【收稿日期】2019-04-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81560818);广西教育厅课题(No: KY2016YB210); 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No:2017JQ002)。 【作者简介】曹智怡(1993-),女,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研究;杜晓娜(1993-),女,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情志病。 【通信作者】施学丽(1979-),女,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国家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情志病。 - 8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