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友情要出租》教案

《我有友情要出租》教案
《我有友情要出租》教案

《我有友情要出租》教案

一、课前活动

你有朋友吗?在绘本上写下你最好朋友的名字。如果没有就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二、揭题,认识主人公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讲的也是找朋友的故事。是谁要找朋友呢?看,你看到了什么?

2、这也是书里的人物,叫咪咪。她在干什么?

3、这个故事的题目叫《我有友情要出租》,什么是友情呢?

4、出租是什么意思呢?

大猩猩有友情要出租,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认真听,故事开始了。

三、共读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绿油油的大森林……从前,有一只大猩猩,他常常想:“我好寂寞,我都没有朋友。”有一天,他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五块钱。……但是,好不容易有人和他玩,他巴不得沙子不要漏得那么快呢!

这一天,咪咪和大猩猩在一起玩了一个小时,大猩猩一点也不寂寞。

1、猜猜看,第二天,咪咪还会来吗?为什么呢?

第二天,咪咪又来租大猩猩的友情了。……后来,咪咪每天都到大树下来租友情,他总是先把一块钱交给大猩猩,等大猩猩把钱放进背包里。沙漏开始计时了,她就和大猩猩玩。有一天,她教大猩猩玩

一二三木头人。有一天,她教大猩猩讲故事……有一天,她在树下写功课,大猩猩就乖乖地趴在旁边看,即使不说一句话,大猩猩都觉得好幸福呢!真的,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每天跟你一起快乐游戏,是一件多么另人高兴的事情啊!难怪大猩猩觉得幸福呢。这一天下午,大猩猩没有带小背包,只是带了几片饼干,就走到大树下等咪咪。

2、小朋友,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好东西应该和朋友一起分享。是呀,和朋友在一起快乐比钱更重要。想到马上能和咪咪一起吃东西,一起做游戏,大猩猩心里一定快乐极了。可是,大猩猩等了好久好久,咪咪一直没有来。

3、咪咪为什么一直没有来呢?

终于,一部大车子开过来了,咪咪从车里探出头,大声地对他说:“喂!我没有钱了,而且我们要搬家了!再见!”大猩猩立刻追着车子,大声地喊:“喂,我还没有学会出剪刀呢!”但是咪咪留下了布娃娃,远远地离开了!

4、看大猩猩你看到了什么?再看看他的表情,他在想什么?你听到他在说什么了吗?

大猩猩失望地回到大树下:“唉!我今天没有带小背包,也没有带沙漏,就是不要收咪咪的钱,而且还要请她吃饼干呢,可是,她怎么走了呢!?”大猩猩一面啃着饼干,一面想念咪咪。大猩猩这么想念咪咪,可咪咪一直没有回来。后来,大猩猩又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免费出租。

5、“免费”什么意思?

这片叶子吸引了很多小动物,他们远远的看着大猩猩。一直到今天,那一片叶子都褪色了……大猩猩还在等待下一个朋友。

四、回顾故事,观察想象

1、看着大猩猩在夕阳下等待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吗?

2、大猩猩的周围真的没有朋友吗?让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再仔细地找找看。

3、发现谁了?我发现谁在干什么,把话说完整好吗?原来大猩猩的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小动物,他们都看到了大猩猩和咪咪在一起玩得很快乐,也看到了后来大猩猩在免费出租友情,那他们和大猩猩成为好朋友了吗?这是为什么呢?他们要怎么做才能成为朋友呢?

4、现在看着绘本上你的朋友的名字,趁她(他)还没有离开,你想做点什么吗?

五、了解作者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是谁写的呢?这本书的作者是:方素珍绘者:郝洛文这本书是两个人花了四年的时间做出来的呢

2、方素珍阿姨是台湾人,大家都叫她花婆婆,因为她翻译过一本书名字就叫《花婆婆》,大家很喜欢她翻译的这本书,于是大家都用书的名字来称呼她。花婆婆为我们写了很多有趣的儿童诗,还写了好几篇图画故事,有《妈妈树,妈妈心》

《祝你生日快乐》等。

六、作业:

1、大猩猩后来又交到一个新朋友。画一画大猩猩和新朋友的故事吧。

2、看看你周围谁也像你一样孤独着?写一张纸条或者画一幅画,写着“我有友情……”

有机物的常识教案

9.1 有机物的常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有机物的特征. (2)理解甲烷及乙醇,乙酸的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1.有机物的特征。 2.甲烷、乙醇和乙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论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它们都是含碳化合物。有机物种类非常多,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 思考: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石墨②维生素C(C6H8O6) ③甲醇④碳酸钙⑤二氧化碳⑥碳酸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衣食 住行 燃料建材 【看一看】(实验9-1)了解有机物的特征

[板 书]一.有机物的特征 (1)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有的还含有氢,氧,氮,氯和硫元素。 (2)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3)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4)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填一填]P.261 完成空白 [探究活动]【实验9-2】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想一想】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可以选择下列哪些 仪器和药品?(1)浓硫酸 (2)稀硫酸 (3)无水硫酸铜(4)烧杯 (5)澄清石灰水 (6)氢氧化钠溶液 完成课本空白 结论:甲烷的化学式是CH 4 , 它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 体,不溶于水。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板 书]二.甲烷(CH 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422222CH O CO H O +====+点燃 存在: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 [讲 解]沼气的产生、发展沼气业的重要意义。 [板 书]三.乙醇(C 2H 5OH ) 俗称:酒精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且易燃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25222323C H OH O CO H O +===+点燃

九年级化学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沪教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一些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大米中含有淀粉,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等) 2、知道怎样判断食品中有无淀粉、葡萄糖。 3、了解蛋白质特性。了解消毒的一些常识。了解科学地摄入维生素。 4、了解误食重金属盐后的一些急救的措施。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营养摄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千百万种,正是这千百万种物质构成了洵丽多彩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 1、什么样的物质称为有机化合物; 2、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有何重要作用; 3、淀粉、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有哪些性质特点,人们怎样正确摄入这些营养 物质。 [引入]在千百万种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质占绝大多数。哪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气中会烧焦,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后有黑烟冒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黑色物质是炭,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引出概念,并板书]1、有机化合物:把葡萄糖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 说明:(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盐等极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引导学生看书) (2)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3)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氯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碳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

大班社会优质教案详案《一分钟有多长》

大班社会优质教案详案《一分钟有多长》活动设计: 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增强孩子的 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一 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 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 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 动都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 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 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 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 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推荐课件:大班社会课件《一分钟有多长》PPT课件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c8277404.html,/ppt/1719.html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ppt):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准备好了吗?我们请老师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案

课题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时间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 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 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 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学生状况与对策因材施教 教学流程新课导入 有机物种类繁多,分门别类的去研究有机物,有利于对有机物性质的 理解。 新课讲解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 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 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 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 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 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 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

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投影]P4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 [讲]官能决定了有机物的类别、结构和性质。一般地,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具有多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应具有各个官能团的特性。我们知道,我们把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关一个或若干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烃链烃 (脂肪 烃) 烷烃(饱和烃) C n H2n+2无特征官能团,碳碳 单键结合 不饱 和烃 烯烃C n H2n 含有一个 炔烃C n H2n-2含有一个—C≡C— 二烯 烃 C n H2n-2 含有两个 饱和环 烃 环烷烃C n H2n单键成环 不饱和 环烃 环烯烃C n H2n-2成环,有一个双键 环炔烃C n H2n-4成环,有一个叁键 环二烯烃C n H2n-4 苯的同系物C n H2n-6 稠环芳香烃 [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1分有多长教案

《1分有多长》 教材通过体验、感知、估测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分、1秒有多长,准 确把握分与秒的单位换算,最后通过估计1分有多长的时间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时间的重要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 体会1秒有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相应课件、演示教具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表: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 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做一次深呼吸用()秒 (2)跳绳20下用()秒 (3)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秒 四、实际应用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夏天午睡大约1()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 (3)脉搏跳10次用了8()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拓展思维:估一估1分钟的长短 如果没有钟表,你能用什么方法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吗? 师计时,学生活动,记录下数据,在全班交流。 生1: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我慢慢的数到60下,估计就是一分了。生2:我是用写字的方法,我写了25个字估计要一分钟。 六、全课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word教案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 、CO 2、H 2CO 3及其盐、氢氰酸(HCN )及其盐、硫氰酸(HSCN ) 、氰酸(HCNO )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 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脂肪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 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CH 3 CH 2 CH 2 CH 3 CH 3CH 2CH 2CH 2OH OH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 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4.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 NO2CH 3CH2—CH3 OH CH = CH2 CH3 CH3 COOH CH3 CH3 OH COOH C —CH3 3 CH3 OH H —C—H O OH HO C2H5COOH H —C— O O C2H5 H2C = CH —COOH

幼儿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一分钟有多长 活动目标: 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活动准备: 1、调查表事先每人一份 2、穿珠子、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的操作材料 3、派克笔一支、记录纸三张 4、时钟一个、一分钟沙漏一个、PPT 活动流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提问: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咱们来一起看一看时钟上都是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好,老师把现在的时间点分先记在黑板上。好,我要继续提问了,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时一分钟呢?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那么一分钟有多长呢? 2、出示一分钟沙漏,让幼儿静静地等一分钟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长的,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短的,现在咱们就静静地等一分钟,看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是时间沙漏,是一个计时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钟,好,开始。 3、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一分钟你能干什么

1、那么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记住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做这些事情,那么大人呢?咱们来一起看一下。(PPT) 2、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穿珠子。四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老师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工作了,不过请你们记住了,我们不是比赛,所以说小朋友不要紧张,如果你一紧张,小手一抖,你会更慢的。准备好了吗?开始! 3、请幼儿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玻璃球球、套了多少个曲别针,并请幼儿报数其他幼儿记录。 现在请小朋友来报数,报出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弹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每个小朋友都是有任务的,你要记住他们最多的是谁?有多少?最少的是谁?有多少?一会请你来记。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教案

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2?了解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 3.能看懂简单的核磁共振谱图及红外光谱图 4.认识手性分子 5.了解简单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引入】 人们对有机物的研究经历了“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一些纯净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根据需要对有机物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的发展过程。 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对于有机物的研究首先就要知道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 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1)燃烧法 有机物完全燃烧,各元素分别转化为以下物质 CO2 H T H2O N T N2 Cl T HCI (2)钠熔法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氮、氯、溴、硫等元素。 有机物与 Na 混合熔融:N T NaCN Cl T NaCI Br T NaBr S T Na2S (3 )铜丝燃烧法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卤素 将一根纯铜丝加热至红色,蘸取试样,放在火焰上灼烧,若存在卤素,火焰呈绿色 2定量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李比希法:利用 CuO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H T H2O 高氯酸镁吸收 C T CO2 碱石棉吸收 确定C、H的量。 例1 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 A中含碳80%,含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 度为15。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C2H6 (1 )最简式法 「确定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求出最简式 -根据有机物的M求出分子式 (2)直接计算法 直接求算出1mol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确定分子式。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案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案 一、前言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是应用四种谱学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研究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相关知识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四种谱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应用提供的信息与化合物结构的对应关系进行相应的结构解析和信号归属。熟悉化合物结构解析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光谱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理论课授课36学时。 教材选用常建华主编《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第三版),科学2011年出版教学目的 1.掌握四种谱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应用提供的信息与化合物结构的对应关系进行相应的结构解析和信号归属。 2.熟悉化合物结构解析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3.了解光谱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红外、紫外光谱的解析方法。 (2).质谱的解析方法。 (3).1H-NMR、13C-NMR的解析方法。 2.教学难点 (1).四种谱学的原理和规律。 (2).四种光谱学的综合解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能采用启发式,谈话式、讨论式等一些先进教学方法。并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全部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幻灯、实物投影、分子模型模拟等辅助教学手段。 五、教学容与要求 第一章紫外光谱(第1-2节)课时安排:2学时 [基本容] 介绍课程性质,阐述波谱分析课程,了解其功能和作用,介绍波谱中各种技术在有机化合物监测分析中的角色,充分阐述多谱技术的联合应用的功能和价值。 [基本要求] 熟悉:波谱技术在有机化合物结构检测与分析,尤其是立体结构鉴定中的主要应用。 了解:常规化学检测技术的特点,波谱技术的优缺点。

一分钟有多长数学教案

一分钟有多长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一、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二、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懂得珍惜时间,明白要做一个守时的人。 【活动准备】 PPT、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亲身感受一分钟的时长。 (一)谈话导入 (二)游戏:找朋友 师:现在是上午X点X分,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 提问:你们觉得刚才这个游戏有多长时间? (三)设置问题引发幼儿表述自己对1分钟时长的看法: 师:你认为一分钟是长还是短呢?(幼儿自由表述) 二、感知一分钟: (一)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师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2、跟着秒针数60次,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知识性的问题使用课件直观的引导幼儿感受,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概念,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打基础。) (二)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1、你认为一分钟可以用来做哪些事情呢?(幼儿表述) 2、请幼儿进行一分钟区域活动 师:刚才你们用1分钟做了多少事情,一起交流一下。 小结:怎么1分钟都过得这么快呢?同样花一分钟的时间,但每个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样,有的事情比较难,有的事情比较简单,所以结果不同。 (这一环节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感受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既能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一分钟一晃就过去了”,又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到节约时间的必要。) (三)再次体验一分钟的时长,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1、拔萝卜竞赛:体验如何用同样的一分钟做更多事情。 (1)教师讲解竞赛方法和规则。 (2)幼儿竞赛,评出获奖队。 (3)获奖队员分享经验。 教师小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他不会因为喜欢你,就站着不动,等你,也不会因为不喜欢你就快点走。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相同的事情,但因为每个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动作慢了,完成的事就少了,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抓紧每一天,抓紧每一个小时,抓紧每一分钟。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那样我们就会做更多的事情,完成更多的心愿。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有机物1《身边的有机物》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有机物1《身边的有机物》教案(新版) 华东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机物概念;能区分身边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的化学式、性质及用途。 3.通过探究丁烷元素组成的活动,知道判断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的依据。 教学重点: 1.理解有机物并能举例身边的有机物。 2.了解几种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 1.辨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2.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以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由此展开新知识的传授。 师:同学们,今天早饭都吃了些什么? 生:米饭、包子、鸡蛋、面包、牛奶…… 师:看来同学们早饭都吃得很丰富,那同学们知道我们所吃的这些食物中都含有什 么营养成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身边的有机物。 二、新课讲授: 1.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师:无论是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醋酸等,还是我们用的塑料制品、洗涤 剂的主要成分,分析它们的元素组成,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师(提示):当家里的饭烧得太过了,底上会有一层黑色的糊状物;塑料制品燃烧后,剩下黑色的灰烬,这些黑色的物质是什么呢? 生:是碳。 师:说明都含有碳元素,那么我们把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什么呢? 生:有机化合物。 师:很好,我们把这类喊他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物除了含

碳元素外,还含有氢、氧、氮等元素。 说一说:举例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物 举一反三,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那不含碳的化合物呢? 生:无机化合物。 师:能不能简称为无机物呢?不能,无机物是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合称。同学们还记得单质得定义吗,什么是单质? 生: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师:很好,以前的只是还没完全忘记。所以,同学们这里要注意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而无机物是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合称。 师:凡事皆有例外。我们说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这类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物相似,所以我们把它们归到无机物中去研究。 师:同学们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例外,要究其原因,我们就要进一步地来认识有机物。 2.几种简单的有机物: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甲烷这一最简单的有机物。我们说要认识一种物质,脑海中首先闪现的是什么?是不是它的化学式啊?那甲烷的化学式怎么写呢? 生:CH4。 师:同学们都知道甲烷的化学式为CH4,那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它的模型来看一下,我们看甲烷的模型,中间黑色的代表C原子,一个C原子连有4根键,每根键又有1个H原子,所以一个甲烷分子就包含有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就写成CH4。师(补充):由这四个化学式,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类化合物的通式。 师:没错,是甲烷,同时甲烷也是天然气和石油的主要成分,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熟悉的沼气、石油等来猜想一下甲烷的性质呢? 生(猜想讨论):是一种气体,无色无味,可以燃烧。 师生互动,讨论补充完整甲烷的性质: 物理性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师:常见的有机物除了甲烷还有很多,比如乙烷、丙烷,它们的性质和甲烷相似,就不详讲了,这里,我们具体来探究一下丁烷。

高中化学选修5 第一章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案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二课时 [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板书]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 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知识导航1] 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 (1)“同分”—— 相同分子式 (2)“异构”——结构不同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 “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 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 (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 分子式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检测1》] 《自我检测1》 下列五种有机物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一物质; 互为同系物。 ① ② ③ ④ CH 2=CH -CH 3 ⑤ CH 2=CH -CH=CH 2 [知识导航2] (1)由①和②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 (2)②和③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 (3)由①和④是同系物,但与⑤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 义理解。(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 (4)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板书]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 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CH 3-CH -CH=CH 2 ︱ CH 3 CH 3 ︱ CH 3-C=CH -CH 3 CH 3-CH=C ︱ CH 3 CH 3︱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讲课讲稿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一分钟有多长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 (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 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AY~JL园出发到伊势丹商厦。)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总部到分部一个来回。)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 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 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 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 幼儿操作。 (5) 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本文由理综学习网化学网为您整体提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围绕有机物的核心原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展开逐层剖析,通过系统介绍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明白有机物为什么种类繁多。本节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碳碳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并为以后的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即虽然分子式相同,但由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结构不同),导致其化学性质也是不相同的,所以这些有机物在人们平常的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也是不相同的,从而体现化学中化合物学习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参考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化学2主题1:物质结构基础)1、了解有机物中碳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化学2主题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了解苯的分子结构(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知道常见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必修2)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成键特征(以甲烷、乙烯等为例,体会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知道苯的分子结构4、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选修5)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主要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特点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能根据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必修与必选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对比必修必选知识点对比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成键特征(以甲烷、乙烯等为例,体会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的成键特征)2、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3、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知道苯的分子结构4、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主要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特点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能根据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1、知识与技能:⑴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⑵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能初步写出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并能初步体会模型方法的意义。⑵在学习同分异构现象过程中,体会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物质性质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⑵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和严密

九年级化学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有机物的组成特点。 ⑵食品中含有哪些有机物,它们为人们提供什么营养。 2、过程与方法: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树立热爱生命、健康饮食的观念。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食品很熟悉 2、教学重点: ⑴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⑵知道怎样的有机物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⑶认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有机物。了解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机营养成分。 3、教学难点: ⑴理解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标准。 ⑵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4、课型:交流讨论观察与思考 5、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蔗糖或面粉在空气中会烧焦,通过该事实猜测它们中含有什么成分如何用实验来证明 【教师讲述】像蔗糖或面粉这样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我们以前所学的不含碳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水、氧化铜、硫酸等。 【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些是无机化合物 【学生质疑】像我们以前学习的CO2、CaCO3等碳酸盐是无机化合物还是有机化合物【教师总结】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 【拓展视野】学生观察三幅图了解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从而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原因。 【教师讲述】有机物的种类非常多,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将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

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或更大的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学生观察】观察课本211~212页厨房里的有机物和各种各样的食物两幅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中大部分也是有机物。同时也了解到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机营养成分。 【小结】食物中的营养素 【练习与实践】课本213页1~5题 【板书】 一、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 无机物 组成 含碳,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硫等元素 不含碳,但CO 、CO 2、CaCO3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 性质 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燃烧 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多数不能 燃烧 【教后小结】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一分钟有多长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 (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 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AY~JL园出发到伊势丹商厦。)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总部到分部一个来回。)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 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 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 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 幼儿操作。 (5) 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JL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一分钟有多长 綦江区实验幼儿园钟世梅 活动内容:一分钟有多长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学习的关系。 2.尝试对游戏结果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3.增强时间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游戏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难点: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学习的关系,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2、物质准备:视频“一分钟”、图片“时钟”、“一分钟”游戏结果记录表、《时间像小马车》音乐 3、幼儿操作材料:做手链—胶线、花色扣子;夹珠子---玻璃珠、筷子;套曲别针---曲别针;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师:听说我们大3班的小朋友非常的能干,会唱歌跳舞,会写字画画,会讲故事背儿歌。今天,就让大家在这么多老师面前表现表现你们的本领吧。全体起立,,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下律动。孩子们!准备好了吗?跳起来吧! 师幼律动《时间像小马车》,由此引出时间。 1、师:这是一首关于时间的歌,是啊,时间真的像小马车一样一直不停的向前走。在滴滴 答答的声音中,我们的日子就在这一分一秒,一天一月的时间中过去了,我们小朋友也在一年一年的时间里长大了,能干了。(教师出示钟面)今天,表示时间的钟表也来到了我们教室,请看看,还认识它吗?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 (12) 个数字,12大格、60小格、三根针) 2、师:我们都认识时钟,那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走一圈就表示一分钟?(秒针走一圈就表 示一分钟。)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3、师:到底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二、幼儿游戏,初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1、体验一分钟,感知一分钟的长。 师:我们要玩的游戏就是《木偶人》,今天的木偶人游戏要求是:定的时间是一分钟,动作最好有一定的难度。好吧,让我们来做一分钟的木头人,看看谁定得好。(听一分钟滴答声,幼儿做木头人) 师:你在这一分钟里感觉怎么样?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幼儿自由回答。 师:刚才的这一分钟你们都有自己的感觉,钟老师呢感觉这一分钟好漫长,好难受啊,真想这一分钟早点结束。 2、再次体验一分钟,感知一分钟的短。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音乐游戏,跟着老师一起跳舞。好,找一个你的小伙伴,跟着音乐跳起来吧。(一分钟音乐,幼儿快乐动作!) 师:孩子们,刚才的音乐就是一分钟,你感觉刚才的一分钟怎么样?是长还是短?…(幼儿自由回答。) 3、小结 师:孩子们,同样是一分钟,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觉。那,如果我们在等待中,在难受时,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教案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学习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4、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难点】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导管的作用是运输__;筛管的作用是运输______。(书P64) 2、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书P52) 3、淀粉的特性是遇碘会变成_________色。 二、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课本P116--118) 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既是生产有机物的__________,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 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___________ 中合成_________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合作探究】(参考课本P116--117实验) 研学问题一: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提出问题:1.? 2._________________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吗? 作出假设: 1.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_________________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方法步骤: 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_________处一昼夜。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__________起来。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光去片:移到太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洗:用________________漂洗叶片。

初中化学教案:有机物的初步知识

初中化学教案:有机物的初步知识 初中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有机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及其可燃性。 2、了解酒精学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应用;分辨甲醇及乙醇性质的异同,认识甲醇的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3、常识性介绍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力目标 1、学生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发明的过程和方法: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实施方案—结果分析—得出成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古代对天然气、沼气的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联系甲烷燃烧放热,说明甲烷可作重要能源以及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我国在酿酒造醋工艺方面的重大发明和悠久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树立环保意识、能源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甲烷的教材分析: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甲烷是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化合物以后又一种含碳化合物,所不同的是,甲烷属于有机物。有机物知识的增加,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甲烷作为一种简单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学生却未必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难与化学联系在一起。因此经过提示,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甲烷的广泛存在,使学生容易收集到相关资料,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本节教材分成“有机化合物”、“甲烷”两部分,甲烷是重点,有机物的应用是选学材料。前一部分着重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教材在列举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合物后,又列举了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另一类含碳化合物,使学生对这两类含碳化合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给后一类有机化合物下了定义。在初中化学里简单介绍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有利于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学生参加社会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化学基础。教材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列举了甲烷的自然存在,对于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有个粗略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