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_(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_(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_(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

(笔记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听课记录整理)(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识记)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象征主义(瓦莱里)、②表现主义(克罗齐)、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形式主义(俄国)、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

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

(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领会)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领会)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

(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

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

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

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

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2)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内在的联系:

①诗的世界与梦幻世界相似,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②我们所熟悉的有生命的东西,好像都配上了音乐;他们互相协调形成了一种好像完全适应我们的感觉的共鸣关系。

(3)音乐化还包括: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诗应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并符合理性和审美的要求,如格律的要求。

4.庞德的“意象”定义: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超出了西方的传统,接受了许多东方的审美原则,他编译了李白

的诗,叫《神州集》。诗表面是一种形象,没有说理,但实际上却包含着深刻的意蕴。)(1)“意象”是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

(2)庞德认为:“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出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按:亦释“情结”)。

(3)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情结”。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缺一不可。

例:庞德的诗《地铁站台》中写道:人群中的那些面孔湿漉漉、黝黑枝头的花瓣外层用比喻写出人群中面孔的形象,内层却表现城市生活的易逝感。

2.表现主义

1.(识记)克罗齐的主要论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科林伍德的主要论著《艺术原理》2.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直觉、感觉、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1)感觉:在实践活动中引起的感触,它是杂乱的、肤浅的、被动的,是直觉的“材料”。

(2)直觉:一种不依靠理性与经验,不证自明的知识能力。(第六感觉)。这种心灵综合能力赋予感觉内容以形式,产生意象;在这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情感和想象的交互运动。 * 直觉是主动的、创造的,他所产生的意象是具体的共相。

(3)概念:普遍性、抽象性的理念,在克罗齐认识论中处于高于直觉的认识阶段。

* 直觉的价值判断是美、丑。 * 概念的价值判断是真、伪。

概念包容了直觉,并不扬弃直觉,直觉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

3.(应用)科林伍德对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区分:

(1)表现首先指向表现者自己。

表现主义要求,一个表现情感的人以同一种方式对待自己和观众,他使自己的情感对观众显得清晰,而那也正是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

如:一个演员不仅应按要求哭笑,而且应该明白为何哭笑。

(2)艺术创作不应为一般而忽略个别。

科林伍德认为亚里士多德《诗学》所论的创作目的并不是个别的,而是一般的。真正的艺术只表现个性,这种个性是唯一的、特殊的,不可能类同于另一个个性。

如:于连和拉斯蒂涅都是青年野心家,但他们又都是独特的“这一个”,不可混同。

(3)表现的结果,是使艺术家与欣赏着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

①艺术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情感的表现。每个能表现自己情感的人都可是艺术家。

②诚如柯勒律治所言:我们知道某人是诗人,是基于他把我们变成了诗人这一事实。

③诗人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艺术家能使欣赏者变成表现者。

例:我们在山峰上吟咏李白、杜甫的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然而,就首创精神而言,艺术家是独特超凡的。

3.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

1.(识记)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日尔蒙斯基。

2.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1)“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他指出文艺的美感特征首先是惊奇陌生的新鲜感。

(2)认为文艺作品的美感只产生于语言、叙述方式、情节构造等形式上的独特性,与内容无关。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延长人们审美感知的过程。

(3)从“本事”到“情节”,必须经过作家的创造性变形,写实主义必须让位于现实主义。

例:什克洛夫斯基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发现了大量运用陌生化手法的例子。如他指出,托尔斯泰小说中常常不用事物原有的名称来指称事物,而是像描述第一次看到事物那样去加以描述。比如,《战争与和平》称“点缀”为“一小块绘彩纸版”,称“圣餐”为“一小片面包”。

普希金为贵族小姐起一个农村妇女化的名字。

这样,就使读者对已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从而延长对之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强度,增加审美快感。

4.(领会)雅各布森论隐喻与转喻:

(1)隐喻即依靠相似性的比喻,(聚合)鲜花般的少女。

(2)转喻即依靠邻接性的比喻。(组合)把裙子、辫子比喻少女。

4.精神分析批评

1.(识记)弗洛伊德的主要论著有:《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俄狄浦斯王>与<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

(霍兰德的主要论著有:《精神分析学与莎士比亚》、《文学反应动力论》、

《本人的诗歌:文学精神分析学引论》)

拉康的主要论著有:《自我的语言》、《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和“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观点:本我与“快乐原则”、自我与“现实原则”、超我与“至善原则”;恋母情欲综合感。

恋母情欲综合感:“俄狄浦斯情结”(又译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其“力比多”理论和人格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生殖器阶段,儿童身上发出一种恋母情欲综合感。这种心理驱使儿童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

男孩就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就产生“厄勒克特拉情结”(又译恋父情结)

3.弗洛伊德的“升华说”:(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弗洛伊德也持泛性论的观点。他把性欲看作是文艺创作的动因。艺术家也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的创作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

(1)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本质上是人的本能的(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

(2)这种升华其实是一种转移,即由生物性的发泄转移到高级的文化领域中。

(3)弗洛伊德说:“凡是艺术家,都是被过分的性欲所驱使的人”,但他们的“性的精力被升华了。”

4.弗洛伊德论文学艺术与白日梦的主要观点:“创作性作家本质上是白昼的梦幻者”。(名解)

(1)弗洛伊德把作家与梦幻者、作品与白日梦相提并论。

(2)他把作家分为两类型:一种是像写英雄史诗的古代作家那样,他们接收现成的材料;另一种则是创造性作家,他们创造自己的材料。他认为这后一种富于想象力、创造力的作家即与“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相似。

(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他认为“小说中所有的女人总是都爱上主人公”,故事中的人物总是“明显地分为好人和坏人”,都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是“白日梦的一个必要成分”。“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3)他的这些观点启发作家突破现实生活的界限,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性。

5. 霍兰德论创作与阅读中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的主导作用:

(1)儿童时代使每一个人发展出一种与他人不同的个人风格或身份主题:科学研究证实,人与人之间的大脑差异源自童年经验,我们能动地观察世界、建构现实,而这一能动过程是受由童年经验发展而来的个人风格和身份主题制约的。

(2)霍兰德认为:所有文学反应都由包括人体身份(如:种族、性别等)、文化身份(如: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和个人身份(个人成长史)。和使我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独一无二的个人历史的那种身份所控制。

例: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的老来俏被区长批评,在外国人眼里是侵权行为,而在中国农村,就是一种不正经的打扮。

6.拉康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语言学阐释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其内容的,拉康则认为这两个概念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是相似的。隐喻是“压缩”,转喻是“移置”。

5.直观主义与意识流

1.意识流:(多选)

(1)意识流就叙事的角度由外在内的观察转入内心的体验和发现而言,不妨说是柏格森直觉主义的一个延续,

(2)此外,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精神的真正实在的、以梦为被压抑的本我得以发泄的主要场所的理论,以及威廉·詹姆斯以流喻意识而强调其绵延不断性的心理哲学,也是意识流的主要理论支柱所在。

2.柏格森的直觉说和绵延说

(1)直觉:一种不依靠理性与经验、不证自明的知识能力,它追随对象的内在生命,达到物我统一的至境。

(2)绵延:通过直觉体验到的时间,即“心理时间”。

3.威廉·詹姆斯论意识流的不可分割性:意识中每一个鲜明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单选)

4.乔伊斯对阿奎那的美的三要素说的阐述:“完整”、“比例”、“鲜明”。(多选)

6.语义学与新批评

1.(瑞恰兹的主要论著:《意义的意义》、《实用批评》、《修辞哲学》;(识记))艾略特的主要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玄学派诗人》、《批评的功能》。

2.评派的发展概况:奠基阶段、“南方集团”和“耶鲁集团”。(多选)

3.布鲁克斯论悖论与反讽:

悖论: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指的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悖论语言成了布鲁克斯心目中理想的诗歌语言:“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科学家的真理要求其语言清楚悖论的一切痕迹;很明显,诗人要表达的真理只能用悖论语言。”

反讽:所说得话与所要表示的意思恰恰相反。

①它是英美新批评的常用述语,指一种事是而非的嘲弄。真实的意义隐藏在相反的形式中(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②反讽手法说明:文学性表意的真实态度在于言外。表层的话语要根据深层的实际意义的表达的需要来调整。

4.维姆萨特对“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的批评:

“意图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

“感受谬见则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

意图谬见:(1)英美新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分析作者意图为主的文学研究方法。如:实证主义批评。

(2)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自足的存在,对作品的世界来说,作者的意图无足轻重。浅薄的作品也许会受作者的控制,伟大的艺术往往超出作者主观意图的范畴。如:但丁和托尔斯泰的作品。

7.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1.杜夫海纳的主要论著《审美经验现象学》;

英伽登的主要论著《文学的艺术作品》;

海德格尔的主要论著《艺术作品的本源》、《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

萨特的主要论著《什么是文学》。

2.海德格尔诗论的三大要点:

(1)诗以词语确立存在:海德格尔认为,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存在确立自身的方式,“语言是存在的家”。本真之诗就是展开原除意义化活动的语言言说,诗人的言说在本质上只是一种对存在之言说的应和。

(2)诗便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诗作为存在借词语确立自身的活动具有一种始源性,它表现为存在的“原初命名”和万物本质的“原初命名”,即给予本来无名的存在一个名字。这种命名听从于诸神和人民的要求,服从于神性尺度,因此,诗在本质上是超越的、原初的。

(3)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曾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功业卓著,但他却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表明他否定技术性栖居,赞成诗意的栖居,在技术性栖居中,神是被嘲弄的,万物是被蔑视和被征服的,在此唯一存在的是由技术所刺激的人的野心和意志。诗意的栖居意味着与诸神共存在,接近万物的本质。在这“技术世界”中,深切地看护着“自然的自然性”,而不至于让“自然”彻底消灭在数字的计算和欲望的打量之中。

8.原型批评

1.弗累泽的主要论著《金枝》;

荣格的主要论著《无意识心理》、《心理类型》;

弗莱的主要论著《批评的解剖》

2.弗莱论四种叙事模式:(多选)

(1)传奇故事模式;

(2)喜剧模式;

(2)悲剧模式;

(4)讽刺作品模式。

3.一般认为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有两个思想来源:(多选)

(1)是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人类学。

(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

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1.卢卡契的主要论著《历史与阶段意识》、《审美特征》;

2.卢卡契论艺术本质:文艺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

卢卡契的艺术发生说: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恩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

卢卡契论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知世界同一论。

3.马舍雷的“沉默论”:作品中的空白和沉默是意味深长的,他们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态。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1.(布洛赫的主要论著《乌托邦精神》、《希望的原理》;)

布莱希特的主要论著《戏剧小工具篇》;

本雅明的主要论著《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的概念》、《德国悲剧的起源》、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阿多诺的主要论著《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

马尔库塞的主要论著《爱欲与文明》、《单面人》、《审美之维》;

弗洛姆的主要论著《逃避自由》、《爱的艺术》;

哈贝马斯的主要论著《公众社会结构的变化》、《交往行为理论》。

2.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史诗剧)形式与一般戏剧形式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一般戏剧形式强调通过生动集中的场面体现剧情本身。

叙事剧形式强调运用史诗叙述方式叙述剧情。

(2)一般戏剧形式强调戏剧的移情功能,要求把观众吸引入剧情;

叙事剧形式强调戏剧的认知功能,要求使观众处于旁观者地位。

(3)一般戏剧形式诉诸观众的感情,力求引起观众对结局的兴趣,产生共鸣;

叙事剧形式诉诸观众的理智,力求引起观众对过程的兴趣,参与问题的讨论。(4)布莱希特强调“陌生化效果”,并非旨在制造间隔,而是为了在更高水平上消除这种间隔。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强调:以真为美。模仿、移情,要近似自然、社会生活。

布莱希特强调:以善为美。既有理性,又进入角色。

梅兰芳强调:以美为美。京剧演化的冷漠感、程式化。)

3.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

(1)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控制”把人变成“单维人”: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推行的“强制性消费”,把本不属于人的本性的物质需求和享受无限度地刺激起来,使人把这种“虚假的需求”动作“真正的需求”而无止境地追逐。这造成个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成为物质的附庸而日趋单维化、畸形化,完全为商品拜物教所支配。

(2)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爱欲”本性的压抑:他接受并改造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本能结构由生、死两方面组成的观点,认为作为生本能的爱欲,是人的真正本质;同时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加以歪曲后纳入其“爱欲论”中来,认为劳动大规模的发泄爱欲提供了机会,但现代工业社会的高度自动化、高科技水平和精细分工,使人的劳动越来越单调、单一、机械,日益沦为工具的某个部分,把人的存在分裂成片面的机能,这样,劳动从作为人的爱欲本质的实现,蜕变为对爱欲的压抑。

(3)批判资本主义滋长了“攻击性”罪恶:他吸收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生本能(爱欲)与死本能(攻击本能)此长彼消而总能量不变的观点,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由于压抑了爱欲,必然有利于人的攻击本能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变成一个攻击性的社会,一切侵略、恐怖、迫害、战争都原出于此。这种被暗中操纵的攻击本能的肆意发泄和无限扩张,是人性异化的另一表征,也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病灶之一。

(4)从人性异化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保证人性的完满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文明却为满足片面的物质享受无限制地剥夺、破坏、污毁自然,结果切断了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反过来,自然要压迫、报复人。

5.弗洛姆论“社会无意识”:指出社会是通过语言、理性逻辑和社会禁忌三个途径来压抑

无意识的。

(1)社会无意识:每个特定的社会都会压抑人的经验的某个部分,这个在全社会中被压抑的普通精神被称为“社会无意识”。

(2)语言的压抑:在每个社会特定的语言系统中,都会有意去除或缺乏某些话语,以达到压抑制某种意识和感情的目的。(如:中国古代文学在“性”描写的许多隐语。)(3)理性逻辑的压抑:指特定文化中直接指导人的思维的“规律”,也会抑制某些意识。(如:西方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就长期压抑了悖论逻辑的思维方式)(4)社会禁忌的压抑:特定的社会禁忌总是会把某些思想和感觉说成是不合适的、被禁止的、危险的,并且阻止它们达到意识层次。(如: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中除了一个孩子,谁也不相信皇帝没穿衣服。)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1.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论著《野性的思维》、《神话学》、《结构人类学》;

巴尔特的主要论著《写作的零度》《论拉辛》《符号学原理》、《s/z》、《恋人絮语》;

托多洛夫的主要论著《<十日谈>的语法》;

卡西尔的主要论著《人伦》;

苏珊·朗格的主要论著《情感与形式》;

格雷马斯的主要论著《结构语义学》;

普洛普的主要论著《民间故事的形态学》;

巴赫金的主要论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拉伯雷的创作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民间文化》。

2.皮亚杰对“结构”的三个基本概括: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3.索绪尔语言学的几对基本概念: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

4.简述结构主义叙事体态说:叙事体态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叙事者与人物的关系,结构主义认为叙事体态主要有三种:

(1)叙事者大于人物(“从后面”观察):叙事者知道每个人物分别见到和感受到的,而每个人物不知道其它人物都了解到什么。

(2)叙事者等于人物(“同时”观察):叙事者和人物知道得同样多,在人物对于事件没有找到解释之前,叙事者也不能向读者提供任何解释。

(3)叙事者小于人物(“从外部”观察):叙事者比作品中任何人物都知道得少,他可以讲述人物的所见所闻,但没有进入人物的意识,不能写出人物的动机和思考,仿佛只是一个旁观者。

5.什么叫“前理解”?

(1)文学阐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理解前已有的,并参与、制约着理解的一组结构因素。

(2)包括“前有”一-预先有的文化习惯;

“前识”――预先有的概念系统;

“前设”――预先作出的假设。

(3)这些因素合成一个“作为……”结构,作为理解发生的前提与预定指向。

12.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1.伽达默尔的主要论著《真理与方法》、《美的现实性》;

姚斯的主要论著《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

伊瑟尔的主要论著《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

2.什么叫“召唤结构”?

文本中的“空白”、“空缺”和“否定”共同构成了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建立新视界的文本结构,伊瑟尔称之为“文本的召唤结构”,它是读者再创造活动的一个基本前提。

13.解构主义

1.德里达的主要论著《论文字学》、《白色的神话》;

布鲁姆的主要论著《影响的焦虑》、《误读图解》;

福科的主要论著《疯狂史》、《知识考古学》、《性史》、《权利/知识》。

2. 德里达论文学:

(1)德里达的“文字学”,意为关于“字符”的“科学”,即指不考虑具体的语言或文学系统,只针对文字和书写符号的形状所进行的研究。实际上,他就是一种“白纸黑字学”。这与我国《说文解字》以讲的文字学传统判然不同。德里达讲到文字,其表情达意的功能和白纸黑字性质的反表情达意功能,经常是兼有所指的。

(2)德里达认为:传统语言学刻意用口说的话即言语,来压制书写的话即文字,从而阻碍了文字作为一门科学的建构。肃清言语加诸文字之上的阴影,是解构主义的当务之急。3.什么叫“认识价”?

(1)“认识价”是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核心概念,但福柯为了防止人们囿于简单的定义,始终没有给这一核心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

(2)“认识价”并不是一种知识形式,也不是一种贯穿于不同的各学科之间、显示出主题、精神或者时代的崇高统一性的所谓理念。而是联结一切修辞、科学和其他话语形式的一种“总体关系”。

(3)“认识价”是制约、支配该时代各种话语、各门学科的形成规则,是该时代知识密码的特定“秩序”、“构型”和“配置”,是某一特定时期社会群体的一种共同的无意识结构,它决定着该时代提出问题的可能方式和思路,规定着该时代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范畴。4.福柯论知识与权力的关系

(1)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是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而福柯讲“知识就是权力”是针对人与人的关系而言的。

(2)力对知识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人文科学的学科主题很大程度上是被权力机制所建构的;科学话语完全是通过排斥和命令来建构自身的;知识的生产和证明,

只有依靠作为社会权力网络的知识团体作背景才可能。

(2)拥有了知识便拥有了权力,科学产生了许多我们所服从的“真理”,它激发了尊敬和恐惧。如果没有知识的散播、保存,权力也无法发挥作用。

14.女权主义批判

1.弗吉尼娅·沃尔夫的主要论著《一间自己的屋子》;

西蒙·德·波娃的主要论著《第二性》;

米勒特的主要论著《性政治》;

吉尔伯特和格巴的主要论著《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像》

2.米勒特论“性政治”的主要观点

(1)米勒特用“父权制”来说明妇女受压迫的原因。父权制的本质是男性统治(父亲的统治),使女性从属于男性。从文明和家庭生活里,权力直接或间接地被用来约束或压制妇女。对于社会学家把妇女在文化中形成的“女性”特征视自然而然的看法,米勒特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在支配和服从的不平等关系里,“性别”作用的现实便是性的政治。

(2)米勒特在考察文学作品时指出,应首先注意两种文学现象:第一,文学价值和文学常规已经由男人决定,因此妇女常常可能以不适宜的形式表达她们关心的问题;第二,男性作家心目中的读者似乎永远是男人,而且女性读者可能无意识地也像男人那样阅读作品。一个女性读者若不动脑筋,一任自己被男性文本感染就等于甘愿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是消极的接受,负罪的阅读。

(3)从这种自我防卫的心理出发,米勒特认为首先应把所有的男性文本列为批评的对象,持对抗的态度,以免跌进美感和诗意的陷阱。米勒特以争辩的态度论述了D·H·劳伦斯、亨利·米勒等四位男作家的大男子主义倾向和对性的暴力的赞颂,指出他们的文本反映出一种与父权制一样悠久的“正常”事态。

3.吉尔伯特和格巴论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和妖妇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于1979年推出了她们的女权主义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该书一方面研究了西方19世纪前的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

(1)作者指出,从但丁笔下的贝雅特里齐、弥尔顿笔下的人类之妻、歌德笔下的玛甘泪到帕莫尔笔下的“家中的天使”等都被塑造成纯洁、美丽的理想女性或天使,但“她们都回避着她们自己——或她们自己的舒适,或自我愿望”。作者认为,这种把女性神圣化为天使的做法,实际上一边将男性审美理想寄托在女性形象上,一边却剥夺了女性形象的生命,把她们降低为男性的牺牲品。

(2)作者又分析了男性作品中的另一类女性形象即妖女或恶魔,如斯宾塞笔下半人半蛇的Errour、莎士比亚笔下的高奈瑞尔和丽甘、萨克雷笔下的贝基·夏普等形象,认为她们体现了男性作者对不肯顺从、不肯放弃自私的女人的厌恶和恐惧,然而,这些女恶魔形象实际上恰恰是女性创造力对男性压抑的反抗形式。

(3)该书另一方面又分析了从简·奥斯汀到爱米莉·狄金森等19世纪女作家的创作,探讨了她们采取的在遵守父权制文学标准的方式下向父权制发起挑战的复杂而微妙的写作策略。该书举出当时许多女作家作品中都出现了像夏绿蒂·勃朗特《简·爱》中的疯女人那样的形象,而这些疯女人形象就是被压抑的女性创造力的象征,也就是向父权制叛逆的作家本身;然而,这一反抗男权中心的思想和意义却是在表面顺从男权主义的形式下实现的。

15.后现代主义

1.贝尔的主要论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利奥塔德的主要论著《后现代状况:知识报告》;

杰姆逊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语言的牢笼》、《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布希亚德的主要论著《交流的心醉神迷》

2.杰姆逊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1)深度模式削平导向平面感: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后现代艺术逻辑一致,它已削平深度而回到一个浅表层上,获得一种无深度感:它只在浅表层玩弄能指、对立、文本等概念,不再相信有什么真理,只批判文字和表达的错误,并立即用自己的文本取代别人的文本。实质上是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虽然也象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样具有百科全书性质,但书里并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你只需要去体验它。

(2)历史意识消失产生断裂感:强调在非历史的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断裂感,历史感的消退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拥有了一种“非连续性”的时间观。如科学幻想小说取代了历史小说,要从历史的角度来想象我们所处的“现时”,把“现时”看作一个已经过去了的没有因果联系的断裂的“时代”。

(3)主体性的消失意味着“零散化”:后现代人在紧张的工作后,处于一种非我的“耗尽”状态,没有了现代主义的“焦虑”,剩下的是后现代式的自我身心肢解式的彻底零散化。当主体意向性自身被悬搁,世界就成了物与物的世界,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消失,剩下的只是纯客观的表现物。如后现代画家沃霍尔就宣称:“我想成为机器,我不要成为一个人,我像机器一样作画。”

(4)距离感消失皆肇因于“复制”:电影和电视作为一门复制的艺术,人们所看到的任何一部影片的拷贝都是相同的,谁也没有见到过电影或电视的“原作”是什么。原作的消失,意味着独一无二性的消失,艺术成为“类象”。甚至真实的人体也能为人造的类象所取代,看惯了合成纤维制成的仿真人,你会怀疑周围的人是否是真实的。

3.布希亚德对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批判:

(1)传媒的介入中断了人的内省和人与人相互间的交谈。大众传媒的播出是单向度的,不像对话那样有情感性的交流回应,这种“无回应”的播出缺乏沟通,使大众传媒成为“为了沟通”的“不沟通系统”。

(2)这种不平等的话语输出,实质上掩盖了这种“无回应话语”的话语权力实质。传播与回应的不均等关系,使权力属于能施予而又使对方无法偿付回应的一方。当然,现实中的观者也可以转换频道或关掉电视机而行使自己的选择权,但这仅仅是对施予的接受或不接受而已,仍然没有足够的权力运作方式给施予者以对等的回应。

(3)媒体具有“敞开”(呈现)和“遮蔽”(误导)二重性。媒体制造热点,媒体也忽略那些不应忽略的价值,甚至媒体也制造虚假和谎言。人们看世界的立体多维的方式如今剥离得只剩下墙上的“窗”——电视了。人们看到的却是它,一个“模拟”组合的世界,一个人为“复制”的世界。

(4)人们凝视电视而达到一种出神忘我的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窥视欲”的生产与再生产。借助电视可以窥视他人的生活,乃至犯罪的过程、性与暴力的过程。人们的私有空间成了媒体聚焦之所,使人在迷醉中得到下意识欲望的满足又膨胀出更刺激的欲望。

16.新历史主义

1.格林布拉特的主要论著《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再现英国的文艺复兴》、《不可思议的领地》;怀特的主要论著《元历史: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形式的要旨:叙述话语与历史表征》、《自由人文主义的出现:西欧思想史》、

2.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1)任何理解阐释都不能超越历史的鸿沟而寻求“原意”,相反,任何文本的阐释都是两个时代、两颗心灵的对话和文本意义重释。

(2)任何对个别特殊的文学文本的进入,都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文辞语言层面,而是要不断返回到个人经验与特殊环境中去,也就是回到人性的根,人格自我塑形的原初统一,以及个体与群体所能达到的“同一心境”层面。

(3)任何文学文本的解读在放回到历史语境的同时,就是放回到“权力话语”结构之中,它便承担了自我意义塑形与被塑形、自我言说与被权力话语所说、自我生命“表征”与被权力话语压抑的命运。因此,进入历史和文学文本,就意味着对自我意识在主导意识形态下被同化进而丧失的可能应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

17.后殖民主义

1.赛义德的主要论著《东方主义》、《世界、文本、批评家》、《文化与帝国主义》;斯皮瓦克的主要论著《在他者的世界里》、《移植作用与妇女的话语》

2.赛义德论“东方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

(1)在这个世界的“话语—权力”结构中看到了宗主国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与边缘国政治文化的明显二元对立,在这种对立的权力话语模式中,边缘国往往是仅仅作为宗主国“强大神话”的一个虚弱陪衬,一种面对文化霸权的自我贬损。这种强权政治虚设或虚构出一种“东方神话”,以此显示其文化的无上优越感。这就是“东方主义”作为西方控制东方所设定出来的政治镜像。

(2)西方为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而编造了一整套重构东方的战术,并规定了西方对东方的理解,通过文学作品、文化历史著作描写的东方形象为其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统治服务。作为东方主义者的西方知识分子,利用文化研究并没有增进人类总体经验,并没有消除民族主义和宗主国中心主义的偏见去解释人类文化的总体体系,而是通过东方的文化研究参与着种族歧视、文化霸权和精神垄断。

(3)处在西方强势语境的学者个体,应怎样保持个性而不被西方观念所牵引?赛义德坚持个体的特殊性对学者的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因为特殊性使学者能以个体经验对抗整体性殖民文化。处在第一世界文化领域的第三世界学者只要通过个体经验才能有效地选择境遇并改变个体乃至群体的命运。

(4)强调文化多元主义、批判西方坚持东方主义立场的人,促使民族主义退烧,坚持东西方对话的超越性的著作,。使知识分子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误区中“超前性”地走出来,从东方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进入多元共存的后现代世界格局之中。

3.斯皮瓦克论历史记忆:

(1)边缘国对宗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上的依赖使其历史记忆在被中心话语重新编织中受到“认知暴力”的挤压而变质。在西方人或宗主国的“看”之下,历史成为“被看”的叙述景观,并在虚构和变形中构成“历史的虚假性”。

斯皮瓦克要重建真实的历史叙述,她反对这种帝国主义的历史描述和将历史叙事虚构化的“策略”,而致力于建构第三世界自身历史的新的叙述逻辑。

(2)处于第一世界中的第三世界学者不能忘记“主体异质性”的边缘文化身份:边缘国的学者打入第一世界学术圈以后,成为西化了的东方人,当她作为边缘化的“从属臣民”时她没有话语权,当她挤进中心话语圈分享其话语权时,她却说着第一世界的“话语”,于是,她被整合进统治阶级的营垒,消隐了种族、阶级、性别的差异。

(3)不应简单地创造一些反历史、反霸权的激进话语,而应就整个西方话语和政治体制进行意义深远的论战和作观念的全新调整,以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帝国主义统治时期的档案,尤其是女性的被压抑的档案。只有这样,才能使殖民霸权主义的批判引起第一世界读者的关注,并由文化领域扩展到读解政治领域,并使“东方”或“西方”问题,成为人类必得关注的共同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好不好考

中传媒行管考研复习必备资料 (7) 育明教育·斯泰朗考研 2017年考研·一对一专家辅导

目录 一、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招生情况 (3) 三、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历年分数线 (4) 四、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5) 五、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行政管理]》考试大纲 (6) 六、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资料新攻略(一本通) (12) 七、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精选习题总结 (14)

正文部分 一、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招生情况(育明·斯泰朗考研辅导中心)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管理学、行政学说史。 育明·斯泰朗考研·马老师解析: 1.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共有两个方向:(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方向,(2)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方向。 2.考生总成绩计算标准为: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二、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目(育明·斯泰朗考研辅导中心) 9070公共管理学 ①《公共管理学——一个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二版)陈振明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

③《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美]罗伯特?V?哈登特、珍妮特?V?哈登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育明·斯泰朗考研·马老师解析: 政治复习常常被轻视,不少考生误会了学长学姐的说法,以为政治很简单,考前看一看背一背就好。但实际上,很多考生往往到了10月份,才发现政治来不及看了。政治确实是最好拿分的一科,同时这科性价比也很高,但是好拿分并不代表就可以轻视他!政治也需要一遍遍看书、做选择题来复习的,而且选择题拿分很难。到后期因为之前的忽视而来不及复习政治的人很多,太可惜了。 英语还有在做模拟题、不肯反复做真题的。英语最好的复习资料就是真题,不要做任何模拟题,模拟题会带坏你的解题思路。考研英语不仅考的是英语水平,同时还考你的逻辑思维,解题思路正确的话阅读的正确率不会低。不少考生真题做完了一遍,就不愿意再做第二遍了,反而去做所谓的模拟题。首先,做完一遍真题,并不代表你就记住了答案、没有再做的价值了!请大胆放心地去做第二遍、第三遍,甚至可以把文章背下来。其次,模拟题质量良莠不齐,如果只是看文章而不做题的话,前期可以看看提高一下阅读水平,后期就不要再去碰它了。最后,做真题请掐表。获取相关真题,咨询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加马老师企鹅号:七五六一五二九三五 育明·斯泰朗考研·马老师解析: 从往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报录比一般在12:1——16:1之间。 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政治英语固然重要,但也千万别放松了专业课,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中国传媒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具体情况请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马老师企鹅号:七五六一五二九三五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00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 (1)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 (2)关于人本主义 ①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 ②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③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④意义: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3)关于科学主义 ①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 ②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③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④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旗帜鲜明,甚至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4)还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以及70年代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等。 (5)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诸多文论流派,逐渐走向多元化、非中心的发展形势。 00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 第一次是从对作者的研究转移到对作品的文本分析上来; 第二次是从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转移到对读者接受的分析上来。 (2)从作家到作品 ①开始时间: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 ②这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③主要代表流派是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到结构主义这一线索脉络。 (3)从作品到读者 ①开始时间: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 ②这标志着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第二次转移,直至解构主义这一转移达到了顶峰。(4)当时还存在非主流研究: 一是创作发生论,讨论的主题是作家为何要进行文学创作。主要代表如科林伍德的巫术说、

《外国美术简史》考研中央美术学院考研复习笔记

《外国美术简史》考研中央美术学院考研复习笔记 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 1.1 复习笔记 一、原始美术 (一)原始美术的含义 原始美术又称史前美术,是对人类原始社会美术活动的研究和描述,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二)原始美术的特征 1.重现实,表现题材多与战争和武力相关。 2.宏伟雄健的气质和活泼的情调。 3.艺术处理随意自由。 (三)原始美术的历史分期 大多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1)旧石器时代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①类型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作品以洞窟壁画和小型雕塑艺术为代表。 a.洞窟壁画 旧石器时代最杰出的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坎特布利亚地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第一,法国拉斯科洞窟 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其特点有:原始画家用粗壮而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第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比较细,有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通过动态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明暗起伏更为丰富,甚至感情也更细腻。代表作是《受伤的野牛》(图1-1)。 图1-1 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旧石器时期) b.母神雕像 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据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多强调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图1-2)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_(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 (笔记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听课记录整理)(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识记)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象征主义(瓦莱里)、②表现主义(克罗齐)、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形式主义(俄国)、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 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 (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领会)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领会)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 (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 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 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 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 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2)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内在的联系: ①诗的世界与梦幻世界相似,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②我们所熟悉的有生命的东西,好像都配上了音乐;他们互相协调形成了一种好像完全适应我们的感觉的共鸣关系。 (3)音乐化还包括: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诗应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并符合理性和审美的要求,如格律的要求。 4.庞德的“意象”定义: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超出了西方的传统,接受了许多东方的审美原则,他编译了李白

【韩国专业介绍】文化艺术经营专业(研究生)

【韩国专业介绍】文化艺术经营专业(研究生) 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需求快速增长,文化产业的收益也日渐扩大,与之同时社会也产生了对文化艺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而对于中国的同学们来说,这个专业的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点点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又好像不明白到底学习这个专业是学什么、以后就业能做什么的。其实韩国的文化艺术经营专业就跟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意思的,今天小培决定为大家介绍介绍韩国的文化艺术经营专业研究生课程。 专业介绍 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所设计的新型专业。它以综合培养、全面开发潜质的教学理念,通过大量与艺术管理相关的艺术生产、艺术市场营销、艺术经纪、知识产权、文化法规、公关、广告等课程,全面了解各种艺术门类的规律及特征;通过对文化艺术相关专业的学习,与经营学科接轨,培养文化艺术产业的专业经营人才。 以上只是对文化艺术经营专业的笼统介绍,而韩国的几所大学开设的文化艺术经营研究生课程都有不同特色、不同方向的专业,下面为韩国留学生详细介绍的分别是中央大学、建国大学、汉阳大学的文化艺术经营研究生课程: 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文化艺术经营专业属于院系间合作课程,本课程是为了养成政府核心产业专业人才在2010年新设立的课程。通过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和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共同的研究,养成韩国艺术文化产业硕·博士级别的专业人才。 文化艺术经营课程可分为展会经营专业,公演经营专业以及咨询经营专业。 【所学课程】 共同课程:社会课程研究方法论,电子商务研究,文化艺术产业顾客和市场分析,文化和技术,娱乐营销,文化艺术经营论,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论等。 公演经营专业:公演艺术企划和经营,公演艺术产业的理解,公演艺术团队经营,公演艺术实例分析,营销和观众开发等。 展会经营专业:文化艺术作品价值评价,展会产业的理解,展会经营的实际,博物馆·美术馆学,文化财产保存和复原,影像文化的理解等。 咨询经营专业:咨询企划论,咨询产业的理解,文化咨询产业政策和法规,咨询产业实例分析,媒体经营,设计影像咨询的理解,韩国传统文化咨询研究等。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专业信息)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专业信息)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前在还没复试的时候就有几个学妹来问我要怎么开始准备,现已确定拟录取了,就写一下我的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吧,请叫我勤劳的小蜜蜂。 首先是择校择专业,选的时候不要在意自己是不是跨专业、跨地区,或者本科学校不够好复试的时候会不会被刷,也不要总是纠结报学硕还是专硕,选那个方向竞争可能会小一点,问问自己想不想学文艺学,想不想去南开大学,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就没必要去犹豫和纠结--有些事情,真正开始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文学基础和文学理论与批评,政治和英语我就不说了,经验比较多,我就主要说一下文学基础和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复习吧。南开文学院的所有考生都要考文学基础,虽然内容包括的比较多,文学理论、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四个方面都要考,用的复习资料比较多。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南开初试的题目看历年真题就可以发现一般都很基础,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复习都没问题的。 南开现在不提供专业课书目,以下是我找的以前的参考书目和我用的一本资料,可以作一下参考: 文学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 罗宗强、陈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A、B卷,第二版) 乔以钢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上下册) 崔宝衡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文学理论与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 朱立元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第二版) 陈洪、张峰屹、卢盛江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 刘俐俐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2)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 ①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③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3)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 ①其特点是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③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该派文论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3)但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兼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交融综合,不能单纯地归入某一阵营。 (4)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论中两大主潮交融渗透的趋势有所增强。不过,70年代之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等文学理论,已无法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两大阵营的立场来简单地概括,。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2)从作家到作品: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艺理论研究重点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天才、生平背景、心理活动对作品的影响等问题,转移到单纯聚焦作品文本文字语言的语义和结构等形式方面。 ②这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③但这一转移却前所未有的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了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分析,尤其是符号学研究和叙事学研究等新角度使文学文本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细致与深入程度。 ④这一转移的主要代表流派是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到结构主义这一线索脉络。 (3)从作品到读者: ①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开始对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问题进行关注讨论,认为读者的阅读是填补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再塑造。 ②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完全从作品转移到读者上来。 ③这一转移直至解构主义文论达到了顶峰。(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次转移不只是研究对象或重点的偶然转移,而且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历史性、根本性变化。每一次转移都导致了对前一种研究思路和格局的总体性扬弃,从而引发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全局性变革。(5)这两次转移既体现了整个文学活动中“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三个主要环节的逻辑顺序,也显示了20世纪西方文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

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考研题库及答案 1剖析

中外美术史考研核心考点笔记及试题 “中外美术史226;考研核心考点笔记”及试题 中外美术史试题一、填空(每空1 分,共15 分) 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2.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___________流域。 3.秦汉时期的美术,从历史纪年来划分,应始于公元前221 年,止于公元___________年。 4.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____________。 5.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___________年。 6.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___________。 7.魏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当数作于永和九年的___________ 8.唐代宗教美术的一个显著变化,便是其现实性因素的增多,这种倾向也被称为___________化。 9.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___________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10.《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南唐画家___________ 11.宋代风俗画家中以善画婴戏而著称的是___________,其传世作品有《秋庭戏婴》12. 等。宋代山水画家___________所绘《千里江山图》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元,13.代学米氏云山而自成一家的少数民族画家___________。 14.南宋缂丝名家有定州沈子蕃、松江___________等。 15.清初,江西画家___________开创了江西派。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于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人物画“墨骨”画法,由()所创。 A.宋代李公麟B.明代李公麟C.宋代曾鲸D.明代曾鲸 2.元代永乐宫的壁画,其规模宏伟壮丽为世所罕见。永乐宫地处我国()。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河南省 3.我国近代最早建立图画手工科的是()。 A.两江师范学堂B.中西美术学校C.上海图画美术院D.中华美术学校 4.明代刺绣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 A.苏绣B.湘绣C.顾绣D.蜀绣 5.五台山佛光寺正殿,是()重要的建筑实物。 A.汉代B.北魏C.唐代D.宋代 6.莫高窟至今尚存()洞窟。 A.292 个B.392 个C.492 个D.592 个

2018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考研经验

2018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考研经验 关于文艺学的学习经验,结合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写成,在总结自己学习心得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师大文学专业从2017年开始专业一用一张卷子,所以考文艺学需要看的 书有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西方文学史、现当代文学。而文艺学侧重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应试教材主要有两本书,分别是: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本;文学理论导引,周宪版本。(根据官网2018参考书目)在这特别要提到的是,有时候参考书会有所改动,就我知道的南师大17年、18年的参考书都有所改动,但!!!大家不必慌张,因为事实是换汤不换药,不同的书本只不过在内容的编排顺序和侧重点上会有一些不同,但总体来说考试重点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一个学科里面基础的知识就是那些,书目怎么变,这些核心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所以大家只需要踏踏实实地掌握这些核心知识即可。(看好自己手头的书,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帖子就以分享文艺学的复习方法为主。再次说一下,就算19年参考书 目有所改变,大家也不必慌张,重点的是掌握书本中的基础知识。 文艺学初试考两门专业课,专业一是文学基础,专业二是文学评论。就分成两块介绍相关的复习经验。 专业一的复习 专业一主要以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所以概念非常重要,我本人是不太喜欢背死概念的人,但考完之后深感概念的重要性,该背的一点都不能少哦。 文艺学专业的重点是文学理论,那就重点说一下两本文学理论的复习方法。 我个人在学习这两本书的时候是先把书通读一遍,第一遍读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试着去读懂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文学理论这门课具体关注的问题有所了解,形成一个模糊但是初步的印象; 第二遍开始梳理逻辑,做笔记,最好同时看看历年真题,对文学理论课本里面的考点有所了解。在这一遍里特别要提到的一个小技巧是看目录,目录非常重要,一本书如何编排、重点内容有什么一般都体现在目录里(多看目录,最后最好能达到目录在你脑袋里); 第三遍的时候对照着真题开始看笔记,对笔记上整理出的概念进行理解记忆,如果还有迷糊的地方对照着找到书本里相应的讲解(我在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感觉内容还是相对丰富,举例解释也做的比较详细,比较容易理解,尤其是周宪的文学理论导引,趣味性比较强,举例也很亲切,就一本理论书来说,没有那么艰涩枯燥)。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2015年武汉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复试分数线是355分

2015年武汉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55分 2015年武汉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55分,政治60英语60专业课一100专业课二100. (一)参加全国统考及联考的考生 (二)参加全国统考,总分和三门单科成绩符合上表所在类型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门单科成绩低于所在类型要求5分以内者可向学院申请参加复试: 1.统考数学一、二、三成绩在135分以上; 2.我校自命题专业科目(满分150分)成绩在135分以上、建筑类设计科目(考试时间六小时)成绩在120分以上,且在该科目排名前10%(或排名第一); 3.报考07理学、08工学,总分370分以上且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均在120分以上。 (三)参加全国统考,报考0301法学专业,成绩与本科专业背景满足035102法律(法学)要求;报考07理学、08工学专业,成绩与专业背景满足085212软件工程硕士要求,可申请参加对应专业学位复试。 (四)参加全国统考,报考07理学、08工学专业且专业背景满足要求,申请我校与法国南特大学、法国国立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初试成绩满足教育部对应门类一区(A类)最低复试成绩要求,可申请参加相关项目复试。 (五)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 总分305,单科不低于45分。 (八)强军计划考生 总分290,单科不限。 (九)报考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符合教育部该计划最低复试分数线者,由学校按教育部规定工作程序另行确定成绩要求并通知复试。 (十)生源充足的学科、专业可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高于上述标准的最低复试分数线。初试成绩未达学院线但达到所在学科学校最低复试分数线,且全日制本科毕业于国家重点大学或国家重点学科专业者可向学院申请复试资格。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DOC)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 (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象征主义(瓦莱里) ②表现主义(克罗齐) 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 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 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形式主义(俄国) 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 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 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 (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 (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 (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 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 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 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

2015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外国美术史考研真题总结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a2015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外国美术史考研真题总结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英国画家和理论家荷加斯提出最美的线条是_______和_______。 2.“美学之父”是_______国理论家_______。 3.“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和_______。 4.柏拉图把_______和_______定义为“理论感官”。 5.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顾恺之的“以形写神”意为: A.用造型手法来表现绘画的精神 B.用塑造人形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 C.在摹写名画时要在形象中传达出人物之神 D.其他 2.线性透视法的发明者: A.达芬奇 B.马萨乔 C.乔托 D.其他 3.在中文中,“美”的本义是: A.羊大为美 B.羊人为美 C.都不对 D.都对 4.提出“善、信、大、圣、神”观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5.提出“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观的是: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列宁 D.普列汉诺夫 三、判断并改错(共5题,每题2分) 1.科林伍德在《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美就是直觉就是表现”的学说。() 2.王国维关于“无我之境”的学说受到了叔本华的影响。() 3.康德的“纯粹美”意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形式美”。() 4.吴冠中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观点。() 5.歌德提出了“建筑市凝固的音乐”的看法。() 四、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6分) 1.移情说 2.知人论世 3.召唤结构 4.时代精神 5.现代性 五、问答题(共40分,每题20分) 1.请阐述艺术分类的逻辑。 2.如何划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才思教育是全国知名的考研高端辅导机构,由中央美术学院师资团队创办于1995年,至今已经有20年的辉煌历史。其主要课程体系为考研全日制集训营、考研一对一辅导等考研高端培训项目。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考研高端辅导领域的旗舰品

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布拉格学派:(发起者、贡献最大者、内涵、理论主张、影响、评价) ①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②主要特征: ⑴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偏离日常生活实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把表现功能放到首位。 ⑵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⑶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解释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但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⑷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一部作品印刷成书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其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且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③地位影响: 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提出的语言的功能研究、类比方法的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的结合以及在对读者的转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虽然艺术形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规律是由社会文化和艺术内容的发展所决定的,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文学性: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文学性的诗性功能: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联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关系和审美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 荒诞派戏剧: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代表作有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剧作《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1、戏剧表达超现实的真实:一是作为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的“超现实的真实”。二是作为 永恒之在的“超现实的真实”。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课程论文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课程论文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巴金的《家》的人物形象 王双 人文学院医学人文学系应用心理学 摘要:《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叉作品之一,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对人,尤其是对那些柔弱而善良的女子的束缚和毒害。但也有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抗争,她们不甘于向命运屈服。在这部小说中蕴涵着封建礼教伦理纲常对于女性的迫害,对于女性主义的无视。并且显示除了部分女性对于女性主义的觉醒,对于追求自由,勇于与封建礼教斗争的反抗意出。这部小说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女性的反抗意识的初步成长。有些青年女性形象,她们在那个时代做出了反抗,与时代和命运抗争,她们最终赢得了幸福和自由。尽管她们觉醒的程度不同,反抗的方式各不相同,或说她们身上还不能不存在着某些旧思想的痕迹和各种弱点,这是时代和社会所赋予她们的,但她们和觉民、觉慧一样是冲出牢笼的一代,走向觉醒和反抗的一代。她们代表了新时期的新的女性为了追求幸福与自由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家;封建礼教;女性主义觉醒;

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是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的。但是她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刚强的性格。她没有力量和其他的依靠,为了自己的尊严,她别无选择,第一次以平等的身份呼唤“觉慧”的名字时,却是在投湖自尽之时。 (二)瑞钰:封建迷信制度的受害者 瑞钰是高家的少奶奶,她善良、漂亮,性格温顺,富有同情心,受过良好的教育,能书会画,心灵手巧,在封建家庭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但就是这样一个女性,也摆脱不了死亡的悲惨结局,封建礼教无情的向她伸出了罪恶之手。 她与觉新的婚姻,是靠着抓阄的形式决定的,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占”。她对觉新关心体贴,她理解与同情觉新和梅之间的爱情,对于两人的爱情作出了忍让。同时.瑞珏对高家老老少少也表现出和睦与友善。她不嫉妒、怨恨任何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赢得了全家上下的欢心。但这一切却还是不能改变她的悲剧的发生。 在人吃人的封建制度下,她是长房长孙“觉新”的妻子.“长房长孙”的地位早已被陈姨太等人所嫉恨。为了个人的利益,他们便设计,以

《外国文学史》参考书目及考研网站

《外国文学》课程参考书目 杨周翰:《欧洲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教育出版社,2005。 成良臣:《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王向远:《东方文学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刘象愚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龚翰熊:《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共六分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杨烈:《世界文学史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当代外国文学》等杂志 《外国文学》学生阅读书目 古代文学: 《希腊神话与传说》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修纪》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德斯:《美狄亚》 中世纪: 但丁:《神曲》

文艺复兴: 卜伽丘:《十日谈》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 理性主义: 莫里哀:《莫里哀喜剧集》 弥尔顿:《失乐园》 启蒙运动: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浪漫主义: 卢梭:《新爱洛伊丝》、《忏悔录》 菲尔丁:《汤姆·琼斯》 拜伦:《拜伦抒情诗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集》、《叶甫盖尼·奥涅金》 雪莱:《雪莱抒情诗选》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集》 现实主义: 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司汤达:《红与黑》 梅里美:《卡门》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老古玩店》、《董贝父子》萨克雷:《名利场》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或总结概括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一、写作思路 (一)基本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在历史上的发展。对传统社会的文化结晶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冷静客观的批判了阻碍进步的思想。全书分为十一章节,一、二章介绍文化的定义、特征,三至十章各选择了文化的一个领域进行介绍,十一章总结并畅想文化的发展,附录中介绍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二)核心观点: 1、学习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必须先从传统遗留下来最习惯的价值判断的态度中跳出来。其次要把...偏见,...好恶之情,一一暂时抛开。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逻辑的思考方式,...这样才可能逐渐培养出了解文化的客观态度。”韦政通先生也正是以这样客观的态度描述了中国文化在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败兴衰,并分析了传统文化的问题所在。 2、儒释道贯穿全书始终。 韦政通先生在第三章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从对帝、天的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儒家、道教、佛教,介绍了宗教的历史演变过程。特别是在介绍儒家时,他指出,儒家也是一种宗教。因为儒家在内涵上不止有一套哲学,还有一套伦理,其次,儒家的影响范围

之广早已超越了学派,因此,从这反映出了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是学派式的。 儒家重“礼”,道教求“道”,佛教尚“涅槃”。儒释道三教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本书,也可看到,在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无一不见儒释道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宗教对国人思想心态的养成影响很大。轻超越重现世以及人而神的宗教观,影响了中国人重主体、重直觉,天人合一,追求境界形态的哲学观念。而这些哲学观念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山水田园诗文的创作。“这类文学,读来令人悠然意远,有空灵自在之美,并富有一种宗教性的解脱精神”。同时也由于中国文化所秉持的这种哲学观念,使得中国先哲们在对待知识问题上不重视逻辑技巧的运用,没有思辨的能力;在对待宇宙问题上敬畏,却无法认知自然;在对待人生问题上向善、寡欲。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哲学里有科学精神却没能继续发展的原因,从此亦可窥一斑。科学本身便是对自然的改造于利用,敬畏自然、缺乏思辨、没有改变的欲望,这些都对科学的出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经济上,儒家经济观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是孔子《论语》中 求均、先富后教、不重视劳力技术、谋道不某食的主张,还是《孟子》轻视商人、有恒产则有恒心、劳心劳力之分,以及《礼记》中德为本、财为末、务本节用、为富不仁、庶民安则财用足、反聚财、量入为出的观点都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