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应用(3)的自学

六(2)班邱珍珍之前,我们学习了百分数应用(1)和(2),现在老师并没有教我们百分数应用(3),但我们自学了百分数应用(3),自学的成果在下面,或许没有那么完整。

翻了翻书,原来百分数应用(3)是讲“已知两个部分量的和及两个部分量对应的粉丝,求标准量(单位“1”),求标准量的题目通常都会遇到我们的另一个老朋友“方程”,被我猜中了,这一课我们要用到解方程。在书本上的例题中我慢慢地自己推出了解决这一类型的列方程方法:1.A%x-B%x=两个部分量的差;2.(A%-B%)x=两个部分量的差。这样讲,或许有点不懂,再具体一点吧,x代表标准量;A%代表较大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B%表示较小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这样讲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吗?不明白那就等我学习完后的数学日记吧,那一篇数学会比我这一篇更有完整力,请大家期待吧!

你在之前的数学中遇到的知识那时候就是“新朋友”,现在对于那些知识来说就是“老朋友”了,我们要温故“老朋友”,学习“新朋友”,这样的数学学习才会有趣!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应用(1)(2)的总结

六(2)班邱珍珍这个星期我们学了百分数应用(1)和(2),这两个内容并不难学,因为五年级的时候已经为这些打下了基础,所以这一

个星期学得特别轻松……

百分数应用(1)主要就是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一类又有两种类型的解决办法:1.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例如书本上的第32页第三题)2.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例如书本上的32页第一题)。百分数应用(2)主要学习了以前学习的“已知单位‘1’求对应的数量”的题目,这一题目有两种的解决方法:1.单位“1”×(1±百分之几)2.单位“1”±单位“1”×百分之几.(例如书本上的34页的例题,这一题用第一种就是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用第二种就是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我们要注意在适当的题目中要用适当的方法,比如例题就是用第二种方法的计算量小一点,所以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好;但用于自己的嗜好,想用那种都没有问题,但要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就相当于在生活中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困难。

百分数真得好有趣,我相信我们下个星期会继续跟它玩耍,跟它一起学习;我也相信我们六年级过后,以后一定会再学到百分数;我也会相信我们在生活中百分数随处可见。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的应用(2)

六(2)班邱珍珍上一次,我们闯过了“百分数的第一扇门”,这一次我们将继续拜访我们的朋友,再次敲开了“百分数的第二扇门”。

敲开,发现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

列火车,原来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了112千米,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这一道对于我们上次闯开第一扇门的同学很简单,就是112-80=32千米,在用32÷80=40%了,我们闯进了第一关,第二关还是那一位和蔼和亲的老师,他有出了一道像似的题:有一列火车,原来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一道题和我们上次遇到的题不一样,我们慢慢去探索。我们知道了,这一道题与我们上个学期学的题非常像,所以我们探索起来非常简单。也是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80×40%=32千米,80+32=112千米;第二种是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80×﹙1+40%﹚=80×1.4=112千米。闯完了又一关,下一关写着做这些题的方法:1.单位“1”×﹙1±百分之几)2.单位“1”±(单位“1”×百分之几)。第四关写着求“已知单位‘1’求对应数量”的一般步骤:1.找单位“1”2.算相差量(增加量或减少量)3.算对应数量4.检验作答。

我们探索完了,我收获很大,又进了一步“拜访”了我们的朋友百分数。在数学的探索中,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你也会有很多的快乐。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应用(1)的对比

六(2)班邱珍珍上一次,我们拜访了老朋友“百分数”,这一次我们继续

探索着“老朋友”百分数。

上一次,我们只探索了百分应用(1)的“第一扇智慧门”,是先求相差,再求相差除以单位“1”的应用;接着,我们去拜访一下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吧,你有勇气去陪我去探索吗?有的就来吧!

一进去,看到有一道题我们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例:阳光超市一种电磁炉的售价是320元,比原价便宜80元。电磁炉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我们慢慢去探索吧,张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一道是百分数的应用里的一种‘逆叙’,遇到这些题目,我们先要把重点句补充完整。”比如这一道题我们先在“比原价便宜80元”前面补上“售价20元”,这样一来,我们就好去探索了。我们就可以先算出单位“1”,原价:320+80=400元,我们已知了相差(80)那我们就之前80除以400就等于了20%了,我们拿到了第二小扇门的钥匙了,我们继续开了第二小扇门,只看到有一个公式“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相差除以单位“1”。我们探索了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

第一种我们不知道相差,第二种我们知相差;第一种我们知单位“1”,第二种我们不知单位“1“。第一种我们做起来简单一些,就之前求相差,再除以单位”1“就行了而第二种相当于第一种会难一点吧,但我们只要把句子补充完整,再求单位“1”,再用题目中的相差除以单位“1”就行了。

今天,我们探索了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我们将会很快又会遇到另一扇“智慧门”的。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的应用(1)

六(2)班邱珍珍今天,我们又遇到了我们的“老朋友”百分数。我们先温习一下“老朋友”百分数吧,因为“温故而知新”嘛!以前我们主要学了两种百分数的应用,第一种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解决办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百分之几;第二种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今天我们将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我们和和蔼可亲的张老师慢慢地去探索里面的奥秘,我们探索得没什么收获,张老师看到我们,教了我们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张老师的老办法“分析题目”,我们将分析题目了起来,例如书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我们按照张老师的办法,把问题中的“冰的体积”和“原来水的体积”还有“百分之几”用长方形框了起来,又在“比”和“约增加了”下面画了三角形,又在“冰的体积”下写上了50立方厘米,在题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写了单位“1”。这样,我们慢慢地去探索了,我们知道了求这道题的方法,求这道题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在这些基

础中,我们要注意要找准单位“1”,找准后,这道题你就正确了一半了!

“老朋友”百分数又回来了,我们将再次探索这一位“老朋友”。

数学日记之圆的周长

六(2)班邱珍珍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圆,圆是个很美的图形。每个图形都有着自己的周长和面积,理所当然,圆也是有周长和面积的,这节课我们去探索了圆的周长。

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指围成什么图形的曲线的长,又一个“理所当然”,圆的周长也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每个图形计算周长时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长方形最重要的是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三角形要知道底和宽……“理所当然”圆最重要的是二元素除了刚刚学的直径还有这一节课刚加入的“新朋友”圆周率。那圆周率又是什么呢?从书上中,我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虽然书上那么说,但我还是实践了一下。我用一张纸前了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下一步我用线绕圆一周,量了长度就是25厘米的周长,用25除以8,算了算真的等于3.13。我认为是巧合,再算了几个不同的圆,才证明了这个书上的话。我在书上我又知道了,圆的周长=圆周率乘直径。我在老师的话语中我又知道圆的另一个秘密:半径扩大(缩小),

直径也扩大(缩小),周长也扩大(缩小)同样的倍数。圆的周长真是有趣,我在知识与能力之中又发现了周长还可以乘另一个数,例如: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5米,每分钟转8圈,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这个就是先算出1圈转多少(也就是周长),再乘8圈。就是1.5乘3.14=4.71米,再用4.71乘8=37.68米。“理所当然”有乘就有除,在书上的28页第6题就是一道典行的一道题。在计算圆的周长时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记住3.14乘每一个数的答案,那我们做题时会很简便。

数学有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我们用心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数学中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数学日记之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六(2)班邱珍珍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有关于数的知识,也有关于逻辑方面的方面的知识,更有的是图形方面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里又有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里又有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这个学期学的圆。

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正方形,因为它边长相等,有了4条对称轴,但为什么是最美的呢?那是因为轴对称图形,将图形对折,正好完全重合,这就是数学中的美。排名第二的是长方形,因为它也是有着2条美丽的对称轴,数学中的美就是这样,那么简单朴实。

三角形和梯形之中最美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它的三个角都是60°,这三个60°使它有了3条美丽的对称抽,这3条对称轴又使它变成了最美的图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是姐妹也是兄弟,它们两条腰都相等,这两条腰变成了1条对称轴。

本学期学的圆,它是最美的,它也是所有图形里最闪亮最美的一个,因为它的直径有着无数条,就是这无数条使圆有了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这些无数条直径是使圆变成美丽图形的功劳之一!

数学中的美不需要改造也不需要加工,因为它们不需要那些华丽的外表,因为数学中的美只需要认真观察,用眼睛去观察那些美,这些美也只有最美的数学中才能观察到。

数学日记之圆的面积

六(2)班邱珍珍之前,我们探索了圆的周长,现在我们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圆有周长就“理所当然”会有面积。现在我们探索我们的圆的周长的“兄弟”圆的面积。

之前,圆的周长是关于直径的,那“兄弟”面积就是关于直径的“老弟”半径的了。我们看着书上的探究活动,我们拿出数学用具,里面有两个圆形,一个圆是把一个圆分成了12份,一个圆是把一个圆分成了24份。我把12份的剪了下来,按照书上,我们拼成了一个像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我很奇怪,继续把24份的也拼成了像长方形的图形,我慢

慢的理解到了: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而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它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从我的理解中,我推测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π乘r的平方就是圆的面积了。在原来的基础中,我举一反三,列出了考试时考圆的面积的三种方式:1.已知半径求面积,这一种是最简单的,直接π乘r的平方就行了。2.已知直径求面积,这一种先要求出半径(直径除以2=半径),再用半径的平方乘π就行了。3.已知周长就面积,这一道题就有点困难,但只要细心就能做好。先求直径:周长除以π,再求半径:直径除以2,再π乘r的平方就行了。

数学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我们也要学会自己动手推出公式,这样数学才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

数学日记之单元总结

六(2)班邱珍珍之前,我们探索了圆,现在我们要总结一下:我们探索了什么。

我们刚开始接触圆,发现着图形好奇特,它是曲线图形,又是有着无数条美丽的轴对称的图形,这些无数轴对称使我们初步认识了圆: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和直径分别用r和d表示,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长,直径相等,半径也相等。半

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老师又教给了我们画圆的方法,我们现在主要掌握的是用圆规画,刚开始用圆规不太熟练,但慢慢用跟圆规交了朋友,彼此也有了默契,画得更熟练了,画得圆也更美了。

圆的周长里有一个“新朋友”,那就是圆周率,圆周率的意义是: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做圆的周长的应用题时,有四种题型: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先求直径,(半径乘2),再求圆的周长(C=πd);2.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周长:直接C=πd;3.已知圆的周长,求半径:先求直径(周长除以3.14,再直径除以2就可以);4.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直接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了。

圆的面积里也是有着三种应用: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直接用S=πr的平方(r乘r);2.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S=π(2分之d)平方,意思是先求半径再计算面积。3.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先求直径(直接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了。),再求半径(直径除以2),再计算面积。

数学真的好有趣,书本上有数学,而生活也有数学。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共6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共6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共6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6篇,,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五年级作文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五年级数学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 第1篇: 20XX年1月22日星期二天气:晴 今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盈亏问题:兔妈妈分配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几天里来摘一定数量的蘑菇。小白兔计划前5天每天采80个,后几天每天采60个:小灰兔打算前三天每天采100个,后几天每天采70个,这样可以休息2天。问小兔们应几天完成任务?各要采摘多少个蘑菇?

我想了一想就做出来了:首先我把小白兔的计划转化成每天采60个,则少采:(80-60)5=100(个)。接着,我把小灰兔的计划转换成每天采70个,则多采:702-(100-70)3=50(个)。然后按照盈亏问题的计算公式:份数=(盈+亏)两次分配差计算出小兔们应(100+50)(70-60)=15(天)完成任务。最后用盈亏问题公式: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得出各要采805+(15-5)60=1000(个)蘑菇。我把我的解题思路告诉妈妈,妈妈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的心乐滋滋的。 20xx年8月13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带了10元钱到好又多超市的3层楼去买书。 我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神话传说》,一看封面就知道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我决定买下它,可一看定价,我又愣住了,原来这本书是11元。我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摸着口袋里的钱,可真叫我为难呀! 售货员阿姨看到我为难的样子,亲切地问:“怎么了,小朋友?”我腼腆地说:“我想买这本书,可是钱不够。”她又问:“你带了多少钱?”“只有10元。”我说。阿姨笑了笑说:“小朋友,你看定价牌上还写着‘优惠售书,一律九折’。”我问:“什么叫‘一律九折’呀?”阿姨说:“就是按定价的十分之九收款,比如10元的书,只收9元。”我算了算,这本书只要9元9角。“对呀!”我连声向阿姨道谢。 今天,我既买到了满意的书,又学了知识,心里真高兴! 8月3日星期六天气晴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应用(3)的自学 六(2)班邱珍珍之前,我们学习了百分数应用(1)和(2),现在老师并没有教我们百分数应用(3),但我们自学了百分数应用(3),自学的成果在下面,或许没有那么完整。 翻了翻书,原来百分数应用(3)是讲“已知两个部分量的和及两个部分量对应的粉丝,求标准量(单位“1”),求标准量的题目通常都会遇到我们的另一个老朋友“方程”,被我猜中了,这一课我们要用到解方程。在书本上的例题中我慢慢地自己推出了解决这一类型的列方程方法:1.A%x-B%x=两个部分量的差;2.(A%-B%)x=两个部分量的差。这样讲,或许有点不懂,再具体一点吧,x代表标准量;A%代表较大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B%表示较小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这样讲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吗?不明白那就等我学习完后的数学日记吧,那一篇数学会比我这一篇更有完整力,请大家期待吧! 你在之前的数学中遇到的知识那时候就是“新朋友”,现在对于那些知识来说就是“老朋友”了,我们要温故“老朋友”,学习“新朋友”,这样的数学学习才会有趣!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应用(1)(2)的总结 六(2)班邱珍珍这个星期我们学了百分数应用(1)和(2),这两个内容并不难学,因为五年级的时候已经为这些打下了基础,所以这一

个星期学得特别轻松…… 百分数应用(1)主要就是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一类又有两种类型的解决办法:1.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例如书本上的第32页第三题)2.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例如书本上的32页第一题)。百分数应用(2)主要学习了以前学习的“已知单位‘1’求对应的数量”的题目,这一题目有两种的解决方法:1.单位“1”×(1±百分之几)2.单位“1”±单位“1”×百分之几.(例如书本上的34页的例题,这一题用第一种就是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用第二种就是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我们要注意在适当的题目中要用适当的方法,比如例题就是用第二种方法的计算量小一点,所以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好;但用于自己的嗜好,想用那种都没有问题,但要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就相当于在生活中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困难。 百分数真得好有趣,我相信我们下个星期会继续跟它玩耍,跟它一起学习;我也相信我们六年级过后,以后一定会再学到百分数;我也会相信我们在生活中百分数随处可见。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的应用(2) 六(2)班邱珍珍上一次,我们闯过了“百分数的第一扇门”,这一次我们将继续拜访我们的朋友,再次敲开了“百分数的第二扇门”。 敲开,发现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一)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

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三)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多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多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多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一:五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的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的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的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的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06.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06.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篇二:五年级数学日记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方程,我知道了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在解方程时,我学会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运用等式的性质,例如:10+ⅹ=15,可以把它想成是: 10+ⅹ-10=15-10;一种是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思考,例如:10+ⅹ=15写成ⅹ=15-10,计算结果为ⅹ=5。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我姑姑家在装修新房子,他们要购买一些灯泡,不同的房间购买的灯泡也不相同。姑父列了一张清单,40W的普通灯泡要16个,50W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泡要4个(装在客厅里),25W的普通灯泡要30个,节能11W的灯泡要6个(装在厨房间、卫生间),这些灯泡的功能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多。姑父让我和爷爷去买,给了爷爷400元钱。我们到了灯具市场,那里的灯泡品种繁多,各种品牌的价格也相差很多,真不知该买怎样的。爷爷对我说:“你来帮我出主意,怎么买?”我对爷爷说:“那必须合理分配。”我们先买普通灯泡,看中40W的普通灯泡和25W的普通灯泡价格相同,每个4元,这样就花去了46×4=184(元),节能11W的灯泡价格在12元一个,这样又化了12×6=72(元),这样,我们已经

小学生数学日记怎么写_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5篇

小学生数学日记怎么写_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5篇提到数学这两个字,每个人都会想到乏味死板的数学书,没有人会把它和活灵活现的 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信息,每时每刻也离不开数学,那么数学 日记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生数学日记,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组织了数学小组,到现在,我们的数学小组到现在有整 整一年的“历史”了。我们的数学小组的成员有:陈俊峰、王思宇、诸正一、朱子棋、张天成、李梦雅和我。每个星期,组里会有一个人来出题,让我们来做,然后,周五,集体讲评,通过这样一个数学小组,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1、因为每个星期出的五道题分别是不同类型的,有的会,也有的不会,又学过的, 也有没学过的。学过得能让我巩固以前的指示,没学过得我就拿出来看看,把他学会。 2、我要自己做一道题,可能最多只会想出一种或两种方法,而我们数学小组七个人 一起做,至少也会有七种方法,因此,数学小组培养了我用多种途径去寻找解题技巧的精神。 3、因为我们数学小组每周都会有讨论,每个人必须说,而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好, 所以称这个机会,我不仅认真做完了题,还去想怎样才能给他们讲明白,就这样,我锻炼 好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数学小组中好同学的讲解让我知道了,我和一些好同学的差距,从而给我动 力好好学习,争取赶上他们。 这个数学小组给与我了这么多难能可贵的东西,难道不好吗? 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的确,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上个星期六,老师让我们去附近的一些地方调查生活中的数学。我和我的同桌为一组,去“邮政储蓄银行”调查利息。 我们来到了银行,开始调查银行利息。现在,邮政储蓄银行为了鼓励大家多存款,在 原来的利率上上浮了10%,上浮的这10%很诱人,其利率表如下: 期数央行利率邮政银行利率

六年级数学日记6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6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 6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300字:放假的日子 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数学日记300字:放假的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 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 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 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 旅馆。路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 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路过,不过,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知道那家旅 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知道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 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 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 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 不符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条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条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条件。答案只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六年级数学日记400字: 9月8日星期二晴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 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可以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 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 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灵灵,我们用10 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 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 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

四年级数学日记13篇_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 (一):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 你明白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 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 0、2、 4、6、8。妈妈说: 你真了不起。 那你明白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 0、2、 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 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 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先,4的倍数的特点是: 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

随后用437除以4=1091,贴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搞笑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 xx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 古稀xx,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 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先,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四年级数学日记 (二): 6月6日星期三晴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 以下是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有3个人被困在孤岛上,为了回到对面的陆地上,他们用仅有的一根木头做了一只船,这只木船最多载重90千克,而这3个人分别重40千克、50千克、60千克。怎样使用这只木船才能脱险? 我们几个小朋友沉思了一会儿,高旸先开始发言了:“先让40千克的人和50千克的人一起乘船到陆地上,接着让40千克的人乘船回来。因为40+60 >90,所以只能让60千克的人先回到陆地上,再让50千克的人乘船回来和40千克的人一起回到陆地上。”一松说:“第二次可以叫50千克的人,虽然50千克比40千克重,但最后还照样是5次。”爸爸说:“高旸和一松都说的没有错。” 我也不甘势弱,胸有成竹的讲:“有一个更好的妙计,再到岸上叫一个30千克或30千克以下的人乘船来接这个60千克的人,然后一起回去,这样来回总共只要3次,不要5次了。”爸爸听了我的见解说:“这方法更简单”。 全车人不约而同的为我鼓掌。 今天的新知识 ·

今天,学习了分数单元里的一部分内容--约分,约分是指将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分数,可分子分母都要比这个分数小,化简到分母和分子是互质数为止,就是最简分数了。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不然,只要求出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是几,一直求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 中午放学一回家,我就去做数学作业了,前面的题目轻而易举就做完了,可到了后面做得有些糊涂了,就此如这道题吧,把三十五分之十四约分。我抓耳挠腮,一直想不通,没有公约数2、3、5。也没有公约数4,想得我头都大了,我真想不做了,可我转念一想: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一定要胜不骄、败不馁。我暗暗对自己说不能就这样放弃、努力。我又继续做了,我想到了公约数7,则好能除尽。三十五之十四=五分之二,原来这么简单呀,这虽然是一件小小的事,但我受益非浅。 我懂得了:数学是要钻研的,假若放弃,就等于所有的付出和期待都白费了。我相信,只要努力和汗水相结合,一定会打出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地。 ·

六年级数学日记

六年级数学日记

半径是140厘米,外半径是150厘米。接下来老师提议让我们计算外护栏的环形面积。首先我们先写面积公式:S=π(R2-r2),之后我们用自己亲手测得的数据,R=150厘米,r=140厘米,π约等于3.14。代入之后就得到圆环的面积9106平方厘米,也就是0.9106平方米。 通过亲自测量数据和运用公式计算圆环面积,我认识到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的数学(3) 长兴七小 601中队杨馨蕊 指导老师:程文贞 2016.11.22 星期二天气阴 今天上午,我们第一节数学课上学习了关于圆的知识——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要用到直径,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π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3.14),也就是c=πd或c=2πr。 下课后的大课间活动时间,我们做完操后,我便看到了篮球场上的三分线正好是一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圆的周长我们已经学过了,半圆的周长自然也是能算的。我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用我们刚学的知识,叫几个同学一起来测量一下三分线的周长!

我立刻找到数学老师程老师,告诉她我的想法,老师听了也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还表扬了我,说我善于思考和善于观察,我听到老师的鼓励更有劲头了。 老师从办公室里拿来一个一米长的尺子,我们先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很快数据就量出来了:长是1100厘米,宽是300厘米。接着,我们又量了半圆的半径,550厘米,我认真地记录好数据为计算三分线的长度做准备。 回到家,我马上开始计算。脑袋里回想着上午刚学的圆周长的公式,先用550×2×3.14=3454厘米,这是算出圆的周长,再除以2等于1727厘米,就得出了半圆的周长。 然后我又为难了,直线部分是长方形,但是三分线的长度应该包括两个宽,到底加不加两个长呢?我再仔细的回想了周长的定义,又想了想体育课上学过的三分线的具体区域,最终我决定,三分线的长度应该不包括长方形的长,只包括两条宽的长度,也就是

数学日记小学六年级_小学生数学日记5篇

数学日记小学六年级_小学生数学日记5篇 小时候写的都是语文日记,好一些的学校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们写英语日记,那数学日记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五篇小学生数学日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要说数学,对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的太紧密了,不可缺少,贯穿着我们生活的全部。因此,掌握数学非常实用,学好数学非常必要。 比如:做买卖的人需要学会数学,不会数学就不会结算价钱;做家务也要懂数学,做饭多少量米,要加多少量水,微波炉加热要定时多少,洗衣机洗各种衣物需要定多少时间比较合理,空调打多少度、多长时间比较合适等等,都需要有个数字概念。所以,学好数学对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平时的工作是必不可缺的。它能使我们的生活安排的更科学、更准确,避免盲目性。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特别是现在和将来,高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的 时候,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商品进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数学知识,不会准确地去操作运用,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发生。如果没有很好的数学基础,不去使用先进的产品,那你永远停留在原始的生活中。 让我们努力学习数学吧!,在老师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练好数学基本功,一步一步的去接受着奇妙的数学知识,去探索奥妙无穷的数学世界。 暑假作业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一) 一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 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 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 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 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 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 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 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 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 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 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 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 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6年级下册数学日记(三) 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 地瓜又丰富了”,我说:“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妈妈说: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

五年级数学日记12篇_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一): 20xx年6月9日星期三晴 这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题: 一只蜗牛被困在了井里,井深15米,蜗牛每一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蜗牛什么时候能爬出井? 我在草稿纸上列了算式:蜗牛每一天爬100-30=70厘米,蜗牛10天爬7010=700厘米,蜗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蜗牛还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蜗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 原先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啊! 五年级数学日记(二): 2月1星期四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这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此刻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忙我理解: 透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情绪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5篇 篇一: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寒假期间我们一家三口去香港旅游,去之前要买飞机票,爸爸妈妈的往返机票是全价,每张2000元,我的机票是半价,每张1000元,我们三人来回共计花费2000*2+1000=5000元,我们在网上订住的酒店,住一个晚上需800元,住了3个晚上,共计花费2400元,购买东西花了2600元,吃饭花了2000元,这次出行我们全家共花5000+2400+2600+2000=12000元,平均每人4000元。 我们此次旅行,行程约1500公里,去时飞机是顺风航速,每小时约500公里,3小时到达,回来时飞行是逆风航速,由于大风天气,风的阻力使我们用去的时间比去时长0.5小时,飞行时间3.5小时,平均每小时才飞行400公里,这样就造成了回来比去时用的时间长,而每小时平均飞行速度比来时慢。我说风的阻力怎么这么大啊,我长大后一定要研究出能减少风阻力的飞机,去什么地方都要走时和回来时一样 寒假的一天,我与妈妈去看望一位病人,那是妈妈的同学。病床上躺着一位阿姨,见我们来了,她的女儿立刻跑去给我们倒水,显得十分礼貌,我问阿姨:“您的女儿我大了”?阿姨笑笑说:“今年我的年龄是她的6倍,再过4年,我的年龄是她的4倍,你猜 她今年多少岁? 今年母亲与女儿的年龄比是:6:1=18:3 4年后母亲与女儿的年龄比是:4:1=20:5 4÷(5-3)×3=6(岁) 我回答那位阿姨:“她今年6岁,对吗?”阿姨笑了“对!” 今天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玩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24点”。规则如下: 看到连妈妈都算了出来,我也不想躲了,便信心满满地抽了4张牌,分别是2,5,7,9.“这个......’转眼间,一分钟过去了,我还是没想出来。妈妈笑着取笑我说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600字2篇_作文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600字2篇范文一: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3月10日星期三晴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旅馆。路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路过,不过,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知道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知道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符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条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条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条件。答案

只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范文二:六年级数学日记大全600字 3月10日星期三晴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_日记优秀版

《六年级数学日记》 六年级数学日记(一): 1月25日星期六有雨 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样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六年级数学日记(二): 4月8日星期日晴 这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我立刻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我立刻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当时我没注意就跑了。我准备在去买东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立刻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我真的很马虎怎样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多谢就走了。 我之后又去买了很多东西算也算不了我决定耐心的数,最后数出来了。结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给了我50元怎样只剩下了4元了,怎样办呢?少了7毛钱怎样说呢?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二单元500字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00字 今年,我还是去妈妈的专卖店打工,正在伟数学日记写什么的时候发愁呢,突然心生一计,我就来算一下店员们的工资怎么算的。 现在我们来算一下她(他)一年可以挣多少钱,我们用一个月挣的钱乘12个月,就是3000×12=36000(元),我知道以前人的工资,一年只能挣上100元多,如今却可以挣上3万多元,证明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上升,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发达了。 数学就是这样,生活中处处可见。篇二: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今天,我在《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大全》上看到这么一题,一个矩形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黄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问: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诉一个占的面积和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怎么求吗?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一眼,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连这道题都不会做,呵呵。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可以发现,两个红三角形占了矩形的一半,一个黄三角形和一个绿三角形又占矩形的一半,而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那么黄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积的50%-15%=35%,我们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原来这么简单,多亏了妈妈的激将法啊!篇三: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今天,我在《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大全》上看到这么一题,一个矩形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黄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问: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诉一个占的面积和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怎么求吗?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一眼,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连这道题都不会做,呵呵。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可以发现,两个红三角形占了矩形的一半,一个黄三角形和一个绿三角形又占矩形的一半,而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那么黄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积的50%-15%=35%,我们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日记范文

六年级数学日记范文 一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 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在昨天的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颇有趣的数学题:有一池荷花,生长的 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长满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从条件出发,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结论. 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 的时候就长了半池。本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二 今天晚上,爸爸神秘地对我说:“小茵,我会‘摩法’,你信不信?” 我迫不及待地问;“什么?你会摩法?是什么摩法?”“摩法是这样:你打开一本书,我能借魔力,说出哪 边是偶数页,哪边是奇数页。”爸爸神气地说。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当场示范一 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书,快速地翻着书,当爸爸叫了一声“停”,我就停下翻书。爸爸语气略 带神气地说;“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我计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对了耶。 我不服气,又试了一遍,结果还是那样。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你是怎么猜对?难道 你真的有摩法?”爸爸微笑着回答我;“不,我并没有摩法。我是按照‘书的左边是偶数页,书的右边是奇数页’这一规则猜对的”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又学到了一个数学规则。数学真有趣! 三 今天,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 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 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00字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00字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 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 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 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 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赢了。” 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 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 当个高手。 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姐姐去亮山公园玩,一棵大树映入我的眼帘。妈妈问:“欢欢,你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吗?”“行,用一根 跟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长度。”妈妈反驳道:“哪来 那么长的竹竿?”“我……我……”我挠了挠头。忽然瞥见地上树的 影子,一个念头从我的脑子里闪过:对了,老师不是刚教过比例知 识吗?我兴奋地说:“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满脸疑惑:“怎么 求?”“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长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就能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了。” 我得意地说。 因为我平时喜欢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总是带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长度是0.52米,他们 的比是:1.56:0.52=3:1,量出这棵大树的影子长度是1.1米,再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 地瓜又丰富了”,我说:“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妈妈说: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 妈妈知道我学了百分数,就问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 千克,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 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对妈妈说:“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 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 么呢?”奶奶说:“我们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时就少不了它,我 们一家三口人吃一顿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们10斤,可供我们做几次咸米?”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对妈妈说:“能做25次”。妈妈说:“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够吃一年吗?”我说:“还吃不完呢,过年时还可以加餐一次。”妈 妈说:“你还真能算,其实它还可以做成茹粉汤、茹粉条、茹粉结。”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 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 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 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 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一)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二)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三)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