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问答解答

仪器分析问答解答
仪器分析问答解答

一、名词解释

1.分馏效应:将试样中各物质按其沸点从低到高先后顺序挥发进入分析区的现象称为分馏效应或选择挥发。

2.共振线和共振电位:原子中的一个外层电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谱线,称为共振线;上述跃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共振电位。

3.多普勒变宽:又称热变宽,它是发射原子热运动的结果。如果发射体朝向观察器(如光电倍增管)移动,辐射的表观频率要增大,反之,则要减小。所以观察器接收的频率是(ν+Δν)和(ν-Δν)之间的频率,于是出现谱线变宽。4.原子荧光:将一个可被元素吸收的波长的强辐射光源,照射火焰中的原子或离子,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高能态,大约在10-8s内又跃回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与照射光相同或不同波长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原子荧光。5.原子发射光谱:在室温下,物质所有的原子都是处于基态。通过火焰、等离子体、电弧或火花等的热能可将它们原子化后并激发至高能级轨道。激发态原子的寿命很短,在它返回基态时伴随发射一个辐射光子,产生发射光谱线。6.原子吸收光谱: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如果外界所提供特定能量的光辐射恰好等于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时,核外层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由基态跃迁到相应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7.单重态与三重态:对于有两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它存在具有不同能量的受激单重态和三重态,在激发的单重态中,两电子的自旋相反(或配对),在三重态中两电子自旋平行。

8.激发电位:将元素原子中一个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需的能量。9.荧光量子产率:发射荧光的分子数与激发分子总数的比值。或发射光量子数

与吸收光量子数的比值。

10. 分子发光:分子吸收外来能量时,分子的外层电子可能被激发而跃迁到更高的电子能级,这种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它可以经由多种衰变途径而跃迁回基态。这些衰变的途径包括辐射跃迁过程和非辐射跃迁过程,辐射跃迁过程伴随的发光现象,称为分子发光。

11.化学发光: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激发态物质所产生的光辐射。

12.助色团:本身不产生吸收峰,但与生色团相连时,能使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使其吸收强度增强的基团。

13.生色团:指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

14.红移和蓝移: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蓝移。15.化学位移:由屏蔽作用引起的共振时磁场强度的移动现象。

16.浓差极化:由于物质传递造成的电极表面浓度对溶液本体浓度的偏离而引起的极化。

17.Nernst响应斜率:以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E(或电池电动势)对响应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a)作图,所得校准曲线呈直线部分的斜率即为电极的响应斜率,Nernst响应斜率为59.2/n(mV)。

18.色谱分离:色谱分离是基于混合物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移动时,被分离物质在两相间进行连续、多次分配,组分分配系数微小差异导致迁移速率差异,实现组分分离。

19.梯度洗脱: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但互溶的溶剂,随时间改变而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连续改变色谱柱中冲洗液的极性、离子强度或pH值等,从而改

变被测组分的相对保留值,提高分离效率,加快分析速度。

20.程序升温:在一个分析周期内,炉温连续地随时间由低温向高温线性或非线性地变化,以使沸点不同的组分在其最佳柱温下流出,从而改善分离效果,缩短分析时间。

二、简答及问答题

1.简述原子发射光谱(摄谱法)定性分析过程及方法。

答:定性分析过程①样品制备;②摄谱,摄谱时需用哈特曼光阑,使样品和标准铁谱并列摄谱;③检查谱线,只要在试样光谱中检出了某元素的一根或几根不受干扰的灵敏线,即可确定该元素的存在。

定性分析方法①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②元素光谱图比较法。

2.按顺序写出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组成

答:原子吸收光谱仪

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或分光系统)→检测器→记录显示系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光源→单色器(或分光系统)→吸收池→检测器→记录显示系统

3.为什么在原子吸收光谱中需要调制光源?怎样调制?

答:光源调制的目的是将光源发射的共振线与火焰发射的干扰辐射区别开来。光源的调制是用一定频率的电源供给空心阴极灯,使光源的辐射变成一定频率的脉冲光信号,到达检测器时,产生一个交流电信号,再将交流放大器也调到与光源相同频率上,即可放大并读出。而火焰产生的干扰辐射未变成交流信号,不能通过放大器,于是便达到消除火焰发射干扰的目的。

4.何谓元素的灵敏线、最后线和分析线?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特征谱线称为分析线。每种元素的原子光谱线中,凡是具有一定强度、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称为该元素的灵敏线。最后线是指当试样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5.试述原子荧光和分子荧光产生的原理。

答:原子荧光产生的原理:将一个可被元素吸收的波长的强辐射光源,照射火焰中的原子或离子,原子的外层从基态跃迁至高能态,大约在10-8s内又跃回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与照射光相同或不同波长的光。

分子荧光的产生原理:室温下大多数分子处在电子能级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当其吸收了和它所具有的特征频率相一致的电磁辐射以后,可以跃迁至第一或第二激发单重态中各个不同振动能级和各个不同转动能级,产生对光的吸收。通过无辐射跃迁,它们急剧降落至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后,再回到基态振动能级时,以光的形式弛豫,所发出的光即为分子荧光。

6.试述分子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

答:在室温下大多数分子均处在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当基态分子吸收相应的特征电磁辐射后,可以跃迁至第一(或第二等)激发单重态各个不同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通过无辐射跃迁,它们急剧降落至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后,以辐射的形式弛豫回到基态各个振动能级时所发出的光称作荧光。

在同样的分子轨道上,处于三重态分子的能量低于相应单重态分子。但是,通常第一激发三重态的一个振动能级几乎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能量相同。因此,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有可能通过系间窜跃跃迁

至第一激发三重态,再经过振动弛豫到其最低振动能级。由此激发态以辐射的形式弛豫回至基态各个振动能级时所发出的光称作磷光。

7.荧光的熄灭

答:荧光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荧光熄灭。这些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物质称为熄灭剂。引起荧光熄灭的主要因素有:碰撞熄灭,能量转移,氧的熄灭作用,自熄灭和自吸收等

8.处于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分子其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发生系间窜越?答:对同一物质,所处的多重态不同其性质明显不同。第一,单重态S分子在磁场中不会发生能级的分裂,具有抗磁性,而三重态T有顺磁性;第二,电子在不同多重态之间跃迁时需换向,不易发生。因此,S与T态间的跃迁概率总比单重态与单重态间的跃迁概率小;第三,单重激发态电子相斥比对应的三重激发态强,所以,各状态能量高低为:S2>T2>S1>T1>S0,T1是亚稳态;第四,受激S 态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0-8s,而亚稳的T1态的平均寿命在10-4~10s;第五,S0→T1形式的跃迁是“禁阻”的,不易发生,但某些分子的S1态和T1态间可以互相转换,且T1→S0形式的跃迁有可能导致磷光光谱的产生。

系间窜越易于在S1和T1间进行,发生系间窜越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电子能级中振动能级非常靠近,势能面发生重叠交叉,而交叉地方的位能相同。当分子处于这一位置时,既可发生内部转换,也可发生系间窜越,这决定于分子的本性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

9.如何扫描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答:(1)固定第二单色器的波长,使测定的荧光波长保持不变,然后改变第一单色器的波长由200~700 nm进行扫描。以测出相对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以相应

的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绘出的曲线就是该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2)固定第一单色器的波长,使激发光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然后改变第二单色器的波长,从200~700 nm 进行扫描,所获得的光谱就是荧光光谱。

10.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绘制的标准曲线往往不是一条直线(即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现象)?

答:原因是:(1)目前用多种方法获得的入射光均为复合光,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单色光;(2)比尔定律本身具有局限性,它只适用于稀溶液(<0.01mol ·L-1),是一个有限定条件的定律;(3)溶液的不均匀性,如一部分入射光因散射而损失;(4)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如解离、缔合及形成新的配合物等。 11.简述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答:①ν辐射=ν振动;②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必须有偶极矩的变化。

12. 核磁共振谱中为什么用化学位移标示峰位,而不用共振频率的绝对值? 答:采用相对差值化学位移标示峰位,而不用共振频率的绝对值标示,有两个原因:①氢核的共振频率很大,而差值很小,测定绝对值不如测定相对值准确方便。②核的共振频率与仪器的磁场强度有关,同一个核在不同磁场的仪器中,将测得不同的共振频率,因此,若用频率标示共振峰,将不便于比较,而相对值则与磁场强度无关。

13.为什么化学位移可以用来进行氢核结构类型的鉴定?

答:在有机化合物中,不同类型的质子(氢核)由于化学环境不同,其核外电子云密度不同,在外磁场中受到的电子屏蔽效应不同。由核磁共振方程:

(1)2B γνσπ

=

-共振,式中σ为屏蔽常数,其大小与质子核外电子云密度及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关。σ不同的质子,即化学环境不同的质子,其共振吸收峰将出现在1H

NMR 谱的不同频率区域或不同磁场强度区域,即产生了化学位移。据此,可以进行氢核结构类型的鉴定。

14.在分子质谱中,亚稳离子峰是怎样产生的?其主要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质量为m 1的母离子,不仅可以在电离室中进一步裂解生成质量为m 2的子离子和中性碎片,而且也可以在离开电离室后的自由场区裂解为质量等于m 2的子离子。由于此时该离子具有m 2的质量,具有m 1的速度υ1,所以这种离子在

质谱图上既不出现在m 1处,也不出现在m 2处,而是出现在比m 2低的m*处。这种峰称为亚稳离子峰。它的表观质量m*与m 1、m 2关系如下:

由于在自由场区分解的离子不能聚焦于一点,故在质谱图上,亚稳离子峰比较容易识别:它的峰形宽而矮小,且通常m/e 为非整数。亚稳离子峰的出现,可以确定 开裂过程的存在。

15.在分子质谱中,什么是分子离子峰?其主要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分子受电子流或其它能量撞击后,失去一个价电子而生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分子离子”,其在质谱图中相应的峰称为“分子离子峰”。 特点:①位于质谱图高质荷比端(右端);②为奇电子离子。 作用:可以用来确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6.简述电位法定量分析中对参比电极的要求,并列举出几种常用的参比电极。答:对于参比电极,要求满足三个条件:①可逆性;②重现性;③稳定性。 常用的参比电极有:氢电极,银-氯化银电极和甘汞电极。

评分标准:每个条件1分,共3分;常用的参比电极回答正确得2分。 答:离子在离开电离室到达收集器之前的飞行过程中,发生分解而形成低质量的离子所产生的峰,称为亚稳离子峰。

2

2

1m m*m =12m m ++

17.请推导pH 值实用定义的数学表达式。

答:①用pH 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测量pH 标准溶液的电动势Es ,则ln s SCE s RT

E E k a F

=--

① ②在同样的条件下测量待测试液的电动势E x

则ln x SCE x RT

E E k a F

=--

② ①-②并整理得:ln ln s x s x RT RT

E E a a

F F

-=-+

()2.303x

s x s E E F

pH pH RT -=+ 18. 根据色谱峰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

答:(1)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试样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2)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3)根据色谱峰下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4)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可判断色谱柱分离效能; (5)根据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可评价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 19.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程序升温和液相色谱分析的梯度洗脱。

答: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若样品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则采用程序升温,即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色谱柱的温度,使低沸点和高沸点的组分都能在各自适宜的温度下得到良好的分离;在液相色谱分析中,若样品组分的分配比K 值范围很宽,则采用梯度洗脱,即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的极性,使极性不同的组分能在各自合适极性的流动相中得到分离。

六、计算题

1.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与Ag/AgCl 电极组成测量电池。取25.00mL 水样中加入

25.00mL 总离子强度调节溶液A ,测得其电池电动势为-325mV 。若在A 溶液中加入1mL 1.00×10-3mol ·L -1的氟离子标准溶液后,测得电池电动势为-317mV ,若将A 溶液用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稀释一倍,测得电动势为-342mV ,求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多少?

解: 设加入25.00mL 总离子强度调节溶液A 中的氟的浓度为c F -

E =K + S lg c

F -

-0.325= K + S lg c F -

① -0.342= K + S lg c F -/2

①-②得 0.017=0.301S S=0.0565

③-①并将S 代入得:

则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2 c F -=1.02×10-4 mol ·L -1

答:水样中含氟的浓度为1.02×10-4 mol ·L -1。

2.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样中的氟。取水样25.00 mL ,加入TISAB 25.00 mL ,测得其电位值为-0.1372 V (对SCE );再加入1.00×10-3 mol ·L -1标准氟溶液1.00 mL ,测得其电位值为-0.1170 V (对SCE ),已知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8.0 mV/pF 。精确计算水样中氟离子的摩尔浓度。

31.0010-0.317Slg 51F K c --??

?=++ ?

??1

0.008

351

0.05651.0010101 5.0910(mol L )

51F c -

----???=-=?? ???

解:设待测试液中F -浓度为c x ,待测试液的体积为V x ;标准溶液中F -浓度为c s ,体积为V s 。

+lg x x E K S c = ①

1+lg

s s x x

x s

c V c V E K S V V +=+ ②

②-①并整理得:

1

/10E S s s

x x x s

x s c V V c V V V V -???=- ?++?

? 代入数值得:

1

0.1170+0.137230.058

1.010 1.0050.001050.00 1.0050.00 1.00x c ---????=- ?++??

51.5710-=?mol ·L -1

则原水样中氟离子的浓度为:153.1410F c --=? mol ·L -1 答:原水样中氟离子的浓度为: 153.1410F c --=? mol ·L -1。

3.某pH 计的标度每改变一个pH 单位,相当于电位的改变为60 mV 。今欲用

响应斜率为50 mV/pH 的玻璃电极来测定pH 为5.00的溶液,采用pH 为2.00的标准溶液来标定,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多大?

解:

()2.303x s x

s

x s s E E F E E pH pH pH RT S

--=+

=+ E ? = (5.00-2.00)×50 = 150 mV 150

2.560

pH ?=

= 实际测量的pH =2.00 + 2.5 = 4.5

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4.5-5.0 = -0.5 pH

答:略。

4.今有4.00 g 牙膏试样,用50.00 mL 柠檬酸缓冲溶液(同时还含有NaCl )

煮沸以得到游离态的氟离子,冷却后稀释至100 mL 。取25mL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得电池电动势为-0.1823 V ,加入1.07×10-3 mg ·L -1标准氟溶液5.0 mL 后电位值为-0.2446 V ,请问牙膏试样中氟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待测试液中F - 浓度为c x ,待测试液的体积为V x ;标准溶液中F - 浓度为

c s ,体积为V s 。

+lg x x E K S c = ①

1+lg

s s x x

x s

c V c V E K S V V +=+ ②

②-①并整理得:

1

/10E S s s

x x x s

x s c V V c V V V V -???=- ?++?

? 代入数值得:

1

0.24460.1823

30.0592

1.0710 5.025.01025.0 5.025.0 5.0x c ---????=- ?++??

= 1.71×10-5 mg ·L -1

牙膏试样中氟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58

3

1.71100.100100% 4.2810%4.0010--???=?? 答:略。

5.将一钠离子选择电极和一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测量活度为0.100 mol ·L -1的NaCl 溶液时,得到电动势67.0 mV ;当测量相同活度的KCl 时,得到电动势113.0 mV 。(1)试求选择性系数;(2)若将电极浸在含NaCl (a =1.00×10-3 mol ·L -1)和KCl (a =1.00×10-2 mol ·L -1)的混合溶液中,测得电动势将为何值? 解:(1)已知:E 1 = 67.0 mV ,E 2 = 113.0 mV ,a Na+= 0.100 mol ·L -1,a K+= 0.100 mol ·L -1

E 1 = K -S lg a Na+

E 2 = K -S lg K pot a K+

②-①并整理得:lg K pot = 21113.067.0

0.77759.2

E E S ---

=-=- K pot = 0.167

(2)a ’Na+= 1.00×10-3 mol ·L -1,a ’K+= 1.00×10-2 mol ·L -1

则电动势E = K -S lg (a ’ Na++ K pot a ’K+ )

③-①并整理得:

E = E 1-S lg

''pot Na K Na a K a a ++

+

+

32

1.0010 1.67 1.001067.059.2lg 1600.100

--?+??=-=mV

答:略。

6.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以0.2 mol ·L -1的氢氧化钠溶液电位滴定0.0200 mol ·L -1的苯甲酸溶液,从滴定曲线上求得终点时溶液的pH 为8.22,二分之一终点时溶液的pH 为4.18,试计算苯甲酸的离解常数。 解:设HA 为苯甲酸,其解离常数K a =c(H 3O +)c(A -)/c(HA)

二分之一终点时, c(HA) = c(A -)/ K a = c(H 3O +) p K a = pH = 4.18

K a =6.6×10-5

答:苯甲酸的离解常数K a =6.6×10-5。

7.用电导池常数为0.53cm -1的电导池测得某硝酸溶液的电导为22.7mS ,计算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已知Λ∞m,NO 3-=7.144×10-3S ? m 2?mol -1 Λ∞

m,H +=3.4982×10-2S ? m 2?mol -1 解:已知:θ=0.53cm -1=53m -1

G=22.7ms=22.7×10-3S

Λ∞m,NO3-=7.144×10-3S?m2?mol-1

Λ∞m,H+=3.4982×10-2S?m2?mol-1

G=(1/θ) ×∑c iΛ∞m =(1/θ) ×c(Λ∞m,NO3-+Λ∞m,H+)

G ×θ22.7×10-3×53

c = —————————= ———————————

Λ∞m,NO3-+Λ∞m,H+ 7.144×10-3+3.4982×10-2

=28.6 mol?m-3 =0.0286 mol?L-1

答: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86 mol?L-1。

8.已知Hg2Cl2的溶度积为2.0×10-18,KCl的溶解度为330g?L-1溶液,EΘHg2+,Hg=+0.80V,试计算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

解:已知:K sp(Hg2Cl2)=2.0×10-18

[Cl-]=330g?L-1/74.5 g?mol-1=4.43mol?L-1

EΘHg22+,Hg=+0.80V

Hg2Cl2 +2e = 2Hg + 2Cl-

Hg2Cl2= Hg22+ + 2Cl-

Hg22+ +2e = 2Hg

E = EΘHg22+,Hg + (0.0592/2)lg[Hg22+]

= EΘHg22+,Hg +(0.0592/2)lg K sp(Hg2Cl2)-0.0592lg[Cl-]

= +0.80 + (0.0592/2)lg2.0×10-18-0.0592lg4.43

= 0.24V

答: 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是0.24V。

9. 1.0×10-3mol ·L -1的K 2CrO 7溶液在波长450nm 和530nm 处的吸光度分别为0.200和0.050。1.0×10-4mol ·L -1的KMnO 4溶液在波长450nm 处无吸收,在530nm 处的吸光度为0.420。今测得某K 2CrO 7和KMnO 4混合溶液在波长450nm 和530nm 处的吸光度分别为0.380和0.710。试计算该混合溶液中K 2CrO 7和KMnO 4的浓度。假设吸收池长为10 mm 。(8分)

解:已知:c 1=1.0×10-3 mol ·L -1,A 1 (450nm)=0.200,A 1 (530nm)=0.050;

c 2=1.0×10-4 mol ·L -1,A 2 (450nm)=0,A 2 (530nm)=0.420。 设混合溶液中K 2CrO 7和KMnO 4的浓度分别为c x 和c y

A (450nm)=0.380,

A (530nm)=0.710

代入数据得: 2.0×102 c x =0.380

c x =1.90×10-3 mol ·L -1

50×1.90×10-3+4.2×103c y =0.710 c y =1.46×10-4 mol ·L -1

1

450nm 450nm

2

1310.200 2.010bc 1.0 1.010A ε

-===???1

530nm 530nm

13

10.05050bc 1.0 1.010A ε

-===??530nm 530nm 322

4

20.420 4.210bc 1.0 1.010A ε

-===???450nm 450nm

22

2

0bc A ε==450nm 450nm 450nm

1x 2y c c 0.380A εε=+=530nm 530nm 530nm

1x 2y c c 0.710A εε=+=

答:混合溶液中K 2CrO 7和KMnO 4的浓度分别为1.90×10-3 mol ·L -1和1.46×10-4 mol ·L -1。

10. 用原子吸收法测锑,用铅做内标。取5.00mL 未知锑溶液,加入2.00mL 4.13μg/mL 的铅溶液并稀释至10.00mL ,测得A Sb /A Pb =0.808,另取相同浓度的锑和铅溶液,测得A Sb /A Pb =1.31,计算未知液中锑的质量浓度。

解:设在10.00mL 溶液中,锑的质量浓度为c 1,又已知在10.00mL 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为c 2=0.826μg/mL

依据A = kc 并由题意得:

1122

Sb Pb A k c A k c ==

11

22

0.808Sb Pb A k c A k c == ① 12Sb Pb A k c A k c = 12 1.31Sb Pb

A k

k A == ② 将②式代入①式得:

1

2

0.808 1.31c c =?

∴c 1=0.509μg/mL 则原未知溶液中锑的质量浓度为 0.509×10.00/5.00=1.018μg/mL 答:未知液中锑的质量浓度为1.018μg/mL 。

11.解:已知物质A 和B 在一根18 cm 长的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40和17.63 min 。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该柱的时间为1.30 min 。峰底宽度为1.11和1.21 min ,计算(1)柱的分离度;(2)柱的平均塔板数;(3)踏板高度;(4)达到

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8分)

解:已知:L =18 cm t R 1=16.40 min t R 2=17.63 min t M =1.30 min

W 1=1.11 min W 2=1.21 min (1)由分离度定义可得

R =2(t R 2-t R 1)/(W 1+W 2)

=2(17.63-16.40)/(1.11+1.21)=1.06

(2)由式N 1=16(t R 1/W 1)2=16(16.40/1.11) 2 =3493

和N 2=16(t R 2/W 2)2=16(17.63/1.21) 2 =3397

N 平均=(3493+3397) =3445

(3)H =L/N 平均=18 /3445=5.2×10-3 cm

(4)因k 和α不随N 和L 而变化,因此将N 1和N 2代入下式,可得

2

2

11k R k αα-=

?

+ ①

并用一式去除另一式

此处脚标1和

2分别指原柱和增长后的柱。代入数据得

N

2=3445(1.5/1.06)2=6.9×103 L 2=N 2H =6.9×103×5.2×10-3=35.9 cm

答:所以达到1.5分离度所需的柱长度为35.9 cm 。

1

2

R R =1.061.5=

12.用3 m 的填充柱得到A ,B 两组分的分离数据为:t M =1 min ,t R(A)= 14 min ,t R(B)=17 min ,W A =W B =1 min 。当A ,B 两组分刚好完全分离时,柱子长度最短需多少?

解:由题意,在L 1=3 m 的填充柱上

()()122(1714)

311

R B R A B A

t t R W W ??--??=

=

=++

当A 、B 两组分刚好完全分离时,则R 2=1.5。设此时的柱长为L 2

由2

2

141k R k αα-=

??

+

得R ∝则

1

2

,)R k R α=Q 不变 又 L

N H

=

12R R =

2

2

2211 1.5()30.753R L L R ??=?=?= ???

m

答:当A ,B 两组分刚好完全分离时,柱子长度最短需0.75 m 。

13.长度相等的两根色谱柱,其范第姆特常数如下:

A

B

C

柱1

0.18 cm 0.40 cm 2?s -1 0.24 s

柱2

0.05 cm

0.50 cm 2?s -1 0.10 s

(1) 如果载气流速是0.50 cm ?s -1,那么,这两根柱子给出的理论塔板数哪一个大?

(2) 柱1的最佳流速是多少?

解:已知:A 1= 0.18 cm B 1= 0.40 cm 2?s -1 C 1= 0.24 s

A 2= 0.05 cm

B 2= 0.50 cm 2?s -1

C 2= 0.10 s

(1)若u = 0.50 cm?s-1代入范第姆特方程得

H1=A1+B1/u+C1u= 0.18+ 0.40/0.50+0.24×0.50=1.1cm

H2=A2+B2/u+C2u= 0.05+0.50/0.50+0.10×0.50=1.1cm

N=L/H 由L1=L2H1= H2得:N1=N2

即这两根柱子给出的理论塔板数一样大。

(2) u最佳1= √B1/C1= √0.40/0.24 = 1.29 cm?s-1

柱1的最佳流速为1.29 cm?s-1

14. 当色谱柱温为150℃时,其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常数:A=0.08 cm,B= 0.15 cm2?s-1,C=0.03 s,这根柱子的最佳流速是多少? 所对应的最小塔板高度为多少?

解:已知:A= 0.08 cm,B=0.15 cm2?s-1,C=0.03 s

u最佳= √B/C = √0.15/0.03 = 2.24 cm?s-1

H最小= A+ 2√B×C = 0.08+2√0.15×0.03 = 0.214 cm=2.14 mm

答:柱的最佳流速为2.24 cm?s-1,所对应的最小塔板高度为2.14 mm。

15. 在200 cm长的气相色谱填充柱上以氮为载气,改变流动相流速,用甲烷测定死时间t M为100 s,50 s,25 s,以苯为溶剂测定柱效分别为1098,591,306,试计算:(1)van Deemter方程中的A,B,C值。(2)最佳流速u opt 和最小板高H min。(3)欲保持柱效为最小板高时的70~90%,载气流速应控制在多少范围?

解:已知:L = 200 cm,t M1= 100 s,t M2= 50 s,t M3= 25 s,N1= 1098,N2= 591,N3= 306。因u = L/ t M H =L/N

u1= 200/100 = 2 cm/s, u2 = 200/50 = 4 cm/s, u3= 200/25 = 8 cm/s,

H1 = 200/1098 = 0.182 cm, H2 =200/591 = 0.338 cm,H3 =200/306 = 0.654 cm

(1)由式H = A + B /u + Cu代入数据得

A +

B /2+2

C = 0.182①

A +

B /4+ 4

C = 0.338②

A +

B /8+8

C = 0.654③

②-①2C-1/4 B = 0.156 ④

③-②4C-1/8 B = 0.316 ⑤

2×④-⑤得:B = 0.0107

由此解得 C = 0.0793

A= 0.0180

(2)u opt = (B/C)1/2 = 0.367 cm/s

H min = A +2(BC)1/2= 0.0762 cm

(3)N max = L/H min

H min/70% = A + B / u1+ C u1

H min/90% = A + B / u2+ C u2

16. 从分布平衡研究中,测定溶质M和N在水和正己烷之间的分布平衡(K = [M] H2O/[N] HEX)分别为6.01和6.20.采用吸附水的硅胶填充柱,以正己烷为流动相

分离两组份,已知填充柱的V S /V M 为 0.442,试计算:(1)各组分保留因子。(2)两组分间的选择因子。(3)实现两组分间分离度为1.5需多少理论塔板数?(4)若填充柱的板高为2.2×10-3 cm ,需多长色谱柱?(5)如流动相流速为7.10 cm/min ,洗出两组分需多少时间? 解:已知K 1 = 6.01, K 2 = 6.20, V S /V M = 0.442 (1)则保留因子 k 1 = K 1V S /V M = 6.01×0.442 = 2.66

k 2 = K 2V S /V M = 6.20×0.442 = 2.74

(2)选择因子α= K 2 / K 1 = 6.20/6.01 = 1.03 (3)

= 7.91×104

(4) L = HN = 2.2×10-3×7.91×104 = 174 cm (5)

= 91.6 min

17.采用内标法测定天然产物中某成分A 、B 的含量,选用化合物S 为内标和测定相对定量校正因子标志物。(1)称取S 和纯A 、B 各180.4 mg,188.6 mg,234.8

2

2

222+1161k N R k αα????

=?? ? ?

-??

??

22

32222

(+1)161R k H t R k u αα??=??? ?-??22

2 1.0

3 2.74+116 1.5 1.031 2.74????

=??? ? ?

-????

2

332

2

1.03(

2.74+1) 2.21016 1.5 1.031 2.747.10-???=???? ?-??

仪器分析问答解答

一、名词解释 1.分馏效应:将试样中各物质按其沸点从低到高先后顺序挥发进入分析区的现象称为分馏效应或选择挥发。 2.共振线和共振电位:原子中的一个外层电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谱线,称为共振线;上述跃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共振电位。 3.多普勒变宽:又称热变宽,它是发射原子热运动的结果。如果发射体朝向观察器(如光电倍增管)移动,辐射的表观频率要增大,反之,则要减小。所以观察器接收的频率是(ν+Δν)和(ν-Δν)之间的频率,于是出现谱线变宽。4.原子荧光:将一个可被元素吸收的波长的强辐射光源,照射火焰中的原子或离子,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高能态,大约在10-8s内又跃回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与照射光相同或不同波长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原子荧光。5.原子发射光谱:在室温下,物质所有的原子都是处于基态。通过火焰、等离子体、电弧或火花等的热能可将它们原子化后并激发至高能级轨道。激发态原子的寿命很短,在它返回基态时伴随发射一个辐射光子,产生发射光谱线。6.原子吸收光谱: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如果外界所提供特定能量的光辐射恰好等于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时,核外层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由基态跃迁到相应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7.单重态与三重态:对于有两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它存在具有不同能量的受激单重态和三重态,在激发的单重态中,两电子的自旋相反(或配对),在三重态中两电子自旋平行。 8.激发电位:将元素原子中一个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需的能量。9.荧光量子产率:发射荧光的分子数与激发分子总数的比值。或发射光量子数

与吸收光量子数的比值。 10. 分子发光:分子吸收外来能量时,分子的外层电子可能被激发而跃迁到更高的电子能级,这种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它可以经由多种衰变途径而跃迁回基态。这些衰变的途径包括辐射跃迁过程和非辐射跃迁过程,辐射跃迁过程伴随的发光现象,称为分子发光。 11.化学发光: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激发态物质所产生的光辐射。 12.助色团:本身不产生吸收峰,但与生色团相连时,能使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使其吸收强度增强的基团。 13.生色团:指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 14.红移和蓝移: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蓝移。15.化学位移:由屏蔽作用引起的共振时磁场强度的移动现象。 16.浓差极化:由于物质传递造成的电极表面浓度对溶液本体浓度的偏离而引起的极化。 17.Nernst响应斜率:以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E(或电池电动势)对响应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a)作图,所得校准曲线呈直线部分的斜率即为电极的响应斜率,Nernst响应斜率为59.2/n(mV)。 18.色谱分离:色谱分离是基于混合物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移动时,被分离物质在两相间进行连续、多次分配,组分分配系数微小差异导致迁移速率差异,实现组分分离。 19.梯度洗脱: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但互溶的溶剂,随时间改变而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连续改变色谱柱中冲洗液的极性、离子强度或pH值等,从而改

仪器分析各个章节小结

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 指示电极:是电极电位值随被测离子的活(浓)度变化而变化的一类电极。 参比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极电位基本恒定的电极。 膜电位:跨越整个玻璃膜的电位差。 不对称电位:在玻璃电极膜两侧溶液pH相等时,仍有1mV~3mV的电位差,这一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是由于玻璃内外两表面的结构和性能不完全相同,以及外表面玷污、机械刻划、化学腐蚀等外部因素所致的。 酸差:当溶液pH<1时,pH测得值(即读数)大于真实值,这一正误差为酸差。 碱差:当溶液pH>9时,pH测得值(即读数)小于真实值,这一负误差为碱差,也叫钠差。 转换系数:指当溶液pH每改变一个单位时,引起玻璃电极电位的变化值。 离子选择电极:一般由电极膜(敏感膜)、电极管、内充溶液和内参比电极四个部分组成。 电位选择性系数: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电极对X和Y离子响应能力之比,亦即提供相同电位响应的X和Y离子的活度比。 可逆电对:电极反应是可逆的电对。 此外还有相界电位、液接电位、原电池、残余液接电位。 2.基本理论 (1)pH玻璃电极: -浓度一定)、内参比电极(Ag-AgCl电极)、绝缘套; ①基本构造:玻璃膜、内参比溶液(H+与 Cl ②膜电位产生原理及表示式:; ③玻璃电极作为测溶液pH的理论依据。 (2)直接电位法测量溶液pH: ①测量原理。 ②两次测量法。pHs 要准,而且与pHx差值不大于3个pH单位,以消除液接电位。(3)离子选择电极: ①基本构造:电极膜、电极管、内参比溶液、内参比电极; ②分类:原电极、敏化电极; ③响应机理及电位选择性系数; ④测量方法:两次测量法、校正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4)电位滴定法:以电位变化确定滴定终点(E-V曲线法、曲线法、曲线法)。 (5)永停滴定法:以电流变化确定滴定终点,三种电流变化曲线及终点确定。 第九章光谱分析法概论-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 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而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光子流。 磁辐射性质:波动性、粒子性 电磁波谱:所有的电磁辐射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波长或频率不同。若把电磁辐射按波长长短顺序排列起来,即为电磁波谱。 光谱和光谱法:当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记录由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能强度随波长(或相应单位)的变化,所得的图谱称为光谱。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光谱法。 非光谱法:是指那些不以光的波长为特征讯号,仅通过测量电磁辐射的某些基本性质(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原子光谱法:测量气态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原子光谱为基础的成分分析方法。为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法:以测量分子转动能级、分子中原子的振动能级(包括分子转动能级)和分子电子能级(包括振-转能级

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__分子___光谱和___原子__光谱。 2.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__流动相__,另一相称为__固定相__,各组分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分离。 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_ H2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宜用_ N2__作载气。 4.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_选择性_,两峰间距离越__大__,则柱子的_选择性__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_热力学_性质相差越大。 5.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_透过率谱图_,另一种是__吸光度谱图__。 6.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__偶极矩__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__单分子_和_同核分子__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7.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__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____。 8.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_入射光的波长___。 9.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__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_。 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__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___的跃迁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A )1.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 C微波D无线电波 ( D )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 B )3.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组分 D. 载气与固定相 ( A )4.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 A. 调整保留时间 B. 死时间

仪器分析习题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答案 P28 2.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定Pb 2+。Pb 2+的浓度为 mg /50mL ,用2 cm 吸收池在520 nm 下测得T=53%,求ε。 解: 1 143 1078.11000 50 2.2071008.0253100lg ---???=?????==cm mol L A εε 4. 取钢试样 g ,溶解于酸中,将其中锰氧化成高锰酸盐,准确配制成250 mL ,测得其吸光度为131000.1--??L mol 4KMnO 溶液的吸光度的倍。计算钢中锰的百分含量。 解: 设高锰酸钾的浓度为x c ,得下列方程 % 06.2%1001 10002501024.8%1024.894.54105.1105.15.110121231 33=????=??=??=??==??=-------W L g W L mol c bc A b A Mn x x εε 7. 异丙叉丙酮有两种异构体:333)(CH CO CH CH C CH --=-及3232)(CH CO CH CH C CH ---=。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为:(a )最大吸收波长 在235 nm 处,1112000--??mL mol L =ε;(b )220 nm 以后没有强吸收。如何根据这两个光谱来判断上述异构体试说明理由。 解:如果体系存在共轭体系,则其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应比非共轭体系红移,并且其摩尔吸光系数较大,有强吸收,因此判断如果符合条件(1)的,就是CH 3-C (CH 3)=CH -CO -CH 3 9.其m ax λ的顺序为:(2)>(1)>(3) 因为(2)中存在共轭体系,而(1)(3)中只有双键没有共轭体系,但(1)中有两个双键,而(3)中只有一个。 P47 9. 以Mg 作为内标测定某合金中Pb 的含量,实验数据如下:

仪器分析答案

《仪器分析》 一、选择题(共30分) 1 准确度、精密度高、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C ) A准去度高,精密度一定高B精密度高,一定能保证准确度高 C 系统误差小,准确度一般较高 D 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 2 可见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血是用(A)材料制成的。 A玻璃 B 盐片 C 石英 D 有机玻璃 3 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A) A待测物的浓度 B 待测物的性质 C 比色皿的厚度 D 入射光强度 4 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 A ) A 热电偶 B 光电倍增管 C 光电池 D 光电管 5 指出下列哪种因素对朗伯-比尔定律不产生偏差?( D ) A溶质的离解作用 B 杂散光进入检测器 C 溶液的折射指数增加 D 改变吸收光程长度 6 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10-5mol/L,在λMAX=380nm时, 有透射比为50%,用1.0cm吸收池,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L/(mol.cm)] ( D ) A 5.0 ×104 B 2.5 ×104 C 1.5 ×104 D 3.0 ×104 7 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B )。 A电子得失 B 离子的交换和扩散 C 吸附作用 D 电离作用 8 为使pH玻璃电极对氢离子响应灵敏,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 )浸泡24 小时以上。A自来水中 B 稀碱中 C 纯水中 D 标准缓冲溶液中 9 控制电位库伦分析的先决条件是(A) A 100%电流效率 B 100%滴定效率 C 控制电极电位 D 控制电流密度 10 下列关于荧光光谱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C ) A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光的波长无关 B 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一般是对称镜像关系 C 荧光光谱是分子的吸收光谱 D 荧光激发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重合 11 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C ) A空心阴极灯 B 氙灯 C 氘灯 D 硅碳棒 12 无火焰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主要决定于(A) A多普勒变宽 B 洛伦茨变宽 C 共振变宽D自然变宽 13 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 A背景吸收 B 电离干扰 C 光谱干扰 D 物理干扰 14 测定工作曲线时,工作曲线截距为负值原因可能是( D ) A参比池比样品池透光率大 B 参比池与样品池吸光度相等 C 参比池比样品池吸光度小D参比池比样品池吸光度大 15 在极谱分析中与被分析物质浓度呈正比例的电流时(A) A极限扩散电流 B 迁移电流 C 残留电流 D 极限电流 16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B )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 A: 保留值 B: 扩散速度 C: 分配系数 D: 容量因子 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 A: 理论塔板数 B: 容量因子 C: 相对保留值 D: 分配系数 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 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 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 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 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 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 D: 对α基本无影响 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 A: 铁谱 B: 铜谱 C: 碳谱 D: 氢谱 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B: 稀土金属 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 D: 过渡金属 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 A: 电解电流 B: 扩散电流 C: 极限电流 D: 充电电流 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 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 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C: Hg和As D: As和 Hg 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 的活度。 A: Cu2+ B: Cu(NH3)22+ C: Cu(NH3)42+ D: 三种离子之和 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

仪器分析 试题及解答

复习题库 绪论 1、仪器分析法:采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能表征物质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量,来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 A )2、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 B、电位法 C、库仑分析法 D、电解分析法( B )3、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光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 B、电位法 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D、原子吸收法 ( A )4、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法。 A、荧光广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液相色谱法 D、纸色谱法 5、简述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和洗涤干净的标志。 答:(1)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肥皂、洗涤剂等以毛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淋洗。(3分) (2)玻璃器皿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所选用的洗涤液也有所不同:如: ①工业盐酸——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1分) ②热碱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 ③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 (3)洗涤干净的标志是:清洗干净后的玻璃器皿表面,倒置时应布上一层薄薄的水膜,而不挂水珠。(3分) 6、简述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1)水平调节。观察水平仪,如水平仪水泡偏移,需调整水平调节脚,使水泡位于水平仪中心。(2分) (2)预热。接通电源,预热至规定时间后。(1分) (3)开启显示器,轻按ON键,显示器全亮,约2 s后,显示天平的型号,然后是称量模式0.0000 g。(2分) (4)称量。按TAR键清零,置容器于称盘上,天平显示容器质量,再按TAR键,显示零,即去除皮重。再置称量物于容器中,或将称量物(粉末状物或液体)逐步加入容器中直至达到所需质量,待显示器左下角“0”消失,这时显示的是称量物的净质量。读数时应关上天平门。(2分) (5)称量结束后,若较短时间内还使用天平(或其他人还使用天平),可不必切断电源,再用时可省去预热时间。一般不用关闭显示器。实验全部结束后,按OFF键关闭显示器,切断电源。把天平清理干净,在记录本上记录。(2分)

仪器分析答案

仪器分析 1.灵敏度和检出限 其定义为流动相中样品组分在检测器上产生两倍基线噪声信号时相当的浓度或质量流量。 方法检出限不但与仪器噪音有关,而且还决定于方法全部流程的各个环节,如取样,分离富集,测定条件优化等,即分析者、环境、样品性质等对检出限也均有影响,实际工作中应说明获得检出限的具体条件。 2.谱线自吸 在发射光谱中,谱线的辐射可以想象它是从弧焰中心轴辐射出来的,它将穿过整个弧层,然后向四周空间发射。弧焰具有一顶的厚度,其中心的温度最高,边缘处温度较低。边缘部分的蒸汽原子,一般比中心原子处于较低的能级,因而当辐射通过这段路程时,将为其自身的原子所吸收,而使谱线中心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吸。 谱线自蚀 原子发射光谱的激发光源都有一定的体积,在光源中,粒子密度与温度在各部位分布并不均匀,中心部位的温度高,边缘部位温度低。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从光源中心部位辐射被光源边缘处于较低温度状态的同类原子吸收,使发射光谱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吸。谱线的自吸不仅影响谱线强度,而且影响谱线形状.一般当元素含量高,原子密度增大时,产生自吸。当原子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自吸现象严重,谱线的峰值强度完全被吸收,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蚀。在元素光谱表中,用r表示自吸线,用R表示自蚀线。 3.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分配系数的含义: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时,如果溶质A在两相中存在的型体相同,

平衡时溶质在有机相的活度与水相的活度之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D表示。萃取体系和温度恒定,KD 为一常数。 在稀溶液中可以用浓度代替活度 分配比的含义:将溶质在有机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CO和在水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CW之比,称为分配比.用D表示: 当溶质在两相中以相同的单一形式存在,且溶液较稀,KD=D。如:CCl4——水萃取体系萃取I2 在复杂体系中KD 和D不相等。分配系数与萃取体系和温度有关,而分配比除与萃取体系和温度有关外,还与酸度、溶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1.下列哪一个不是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 ) 主要:灵敏度和检测限 检出限和灵敏度、定量限、精密度、准确度、适用性 2.波长大于1mm,能量小于10-3 eV(电子伏特)的电磁波普,称为( 无线电波) 3.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C位移) A 消失 B 精细结构更明显 C 位移 D 分裂 5.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1、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以两束光一束通过样品、另一束通过参考溶液的方式来分析样品的分光光度计。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光源不稳定性、某些杂质干扰因素等影响,还可以检测样品随时间的变化等; 2、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是由一束经过单色器的光,轮流通过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以进行光强度测量。这种分光光度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主要适于做定量分析; 缺点是:测量结果受电源的波动影响较大,容易给定量结果带来较大误差,此外,这种仪器操作麻烦,不适于做定性分析 6.若在一个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m) 至少应为( ) 柱长至少为4.87m 。 公式:R1/R2=(L1/L2的开平方)或表示为L1/L2=(R1/R2)*(R1/R2)。 已知:L1=1m ,R1=0.68 ,R2=1.5 , 则L2=(R2/R1)*(R2/R1)*L1=(1.5/0.68)*(1.5/0.68)*1=4.87(m)。

化验室工作总结报告(精选多篇)

化验室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化验室工作总结2014 中化室2014年工作总结 技术中心中化室作为进厂原辅料检化验、质量监督检查、纪检效能监察单位,在公司占有重要地位,我室认真执行公司各项决策,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紧紧围绕公司七届五次职代会目标要求,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勇于突破,一切以紧急效益为中心,在2014年度取得良好成绩,特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4年主要工作 1、密切配合公司业务,圆满完成各项分析任务 中化室共有144人,主任1名,副主任1名,17个班组,主要负责烧结进厂精富矿、烧结用各种物料;炼铁用各种块状物料;炼钢用各种合金辅料及耐火材料、高炉的生铁和炉渣、煤气的检化验工作,高炉、制氧、炼钢生产用水的检化验及中间过程产品如焦炭、烧结矿等化验工作。原料取制样班分2个小班组,共16人,主要负责炼铁进厂物料、炼钢进厂合金辅料、烧结及炼铁辅料的取样及制样工作。同时负责烧结用煤、焦化用煤、金牛用煤、动力煤、动力烟煤、动力无烟煤、烧结地方精矿抽样的取样及制样工作。以及炼钢用耐火材料、纪委抽查样、质量科外委样、炼铁送瓦斯灰的制样工作。每天固定样27种,30个样;通知即取的8种,每周二个样的6种,每周一个的4

种,每周不固定的4种41个样,每旬一个样的9种,每季取样3种,38个样。荧光分析班14人,其中荧光分析11人,碳硫分析3人,主要负责烧结厂送精、富矿,中化室取的烧结矿、球团、块矿、精矿、白灰、白云石及瓦斯灰、铝质、镁质、低硅质耐火材料的全分析工作,还有硅锰、锰铁、碳化硅、脱氧剂等合金中碳、硫的分析工作。每天有样品15种、38个样子,300个元素,每个样做平行样,压片法10分钟一个样,熔样法1小时一个样。杂项分析班组共有9个人,主要负责炼钢厂用各类合金辅料中相应成分的分析工作,白灰活性度的分析工作,烧结矿、球团矿等试样中feo的分析工作,对仪器分析进行验证,和实验的内控标样的定值工作。每天有球团、烧结矿的氧化亚铁10个,白灰活性度1个,合金(20种)2~3个,均为化学方法,分析时间比较长,一般都在2个小时以上,重量法要6小时左右,合金中钡的分析要2天时间。煤焦分析班10人,主要负责中化室取的各类煤样、焦化厂焦炭、金牛焦炭、高炉喷吹煤粉、碳粉、碳线中c和ad以及高炉煤气的分析工作,中化室抽查动力厂、烧结厂、焦化厂化验室底样、胶质层的分析工作,以及焦炭、金牛焦炭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的制样和分析工作。每天平均12个样,54个元素。水质分析班14人,主要负责水电厂供水系统、高炉发电、制氧、炼钢、污水处理厂个人生活与工业水处理系统各泵点水样的取样及水样中ph值,电导率、浊度、p碱、m碱、ca2+、总硬度、cl-、温度、总磷、浓缩倍数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20141

页眉 A 、紫外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C 安培检测器 20. 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 A 、贮液器 B 、高压输液泵 C 过滤器 D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 、梯度洗脱装置 E 、进样器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 A 、紫外吸收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热导池检测器 D 、氢焰检测器 1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 16.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 ) A 、贮液器 B 、输液泵 C 、检测器 D 、温控装置 17.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 )水 A.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 B ?国标规定的三级水 C.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D.无铅(无重金属)水 18.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 ) A 、流通池 B 、光源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19. 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 1. A 、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分配色谱法 B 、排阻色谱法 C 、 )。 离子交换色谱法 、吸附色谱法 2. A 、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 检测器 中被分离。 3. A 、 4. A 、 C 、 5. A 、 6. A 、 7. 、记录器 C 色谱柱 、进样器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0.5 卩 m B 、0.45 卩 m C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 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 B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0.6 卩 m 、0.55 D 、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 甲醇/水(83/17 ) B 、甲醇/水(57/43 ) C 、正庚烷/异丙醇(93/7 )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 ( ) 紫外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D 、 乙腈 / 水( 1.5/98.5 )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 C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范围内。 示差折光检测器 A 、 10~ 30cm 20 ?50m C 、 1~ 2m 2?5m 8. A 、 在液相色谱中 ,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组分与流动相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 、 ) 组分与组分 9. A 、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 )的操作 改变柱长 B 、改变填料粒度 C 、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 D 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A 、荧光检测器 B 、示差折光检测器 C 1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A 、提高柱温 B 、降低板高 C 1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 A 、改变固定相种类 B 、改变流动相流速 C 1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 ) A 、紫外吸收检测器 B 、红外检测器 C 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 、恒温箱 B 、进样装置 C 、电导检测器 ) 、降低流动相流速 ) 、改变流动相配比 D 、吸收检测器 D 、减小填料粒度 D 、改变流动相种类 、差示折光检测 ) 、程序升温 D 、电导检测器 D 、梯度淋洗装置

仪器分析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引言 1-2 1,主要区别:(1)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仪器分析使用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析。(2)化学分析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仪器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3)化学分析只能用于成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仪器分析也可用于部件的结构分析。 (3)化学分析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精度高,适用于主要成分的分析。该仪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测量精度稍差。适用于痕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分析。 2,共同点:两者都是成分测量的手段,都是分析化学的成分。1-5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区别:分析仪器是一种用于仪器分析的技术设备和装置;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和设备进行成分分析的技术手段。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的关系:仪器分析需要分析仪器来达到测量的目的,而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工具仪器分析和分析仪器的发展相互促进。1-7 ,因为仪器分析直接测量物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它们的浓度或质量数,并且信号和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系仅在一定范围内是确定的,并且这种关系还受到仪器、方法和样品基质等的影响。因此,为了对组分进行定量分析,消除仪器、方法和样品基体对测量的影响,必须建立特定测量条件下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的关系,即必须进行定量分析和校正。第二章光谱分析导论

2-1 光谱仪的总体组成包括:光源、单色仪、样品引入系统、探测器、信号处理和输出装置每个组件的主要功能是: 光源:提供能量使被测组件吸收,包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仪:将合成光分解成单色光,收集特定波长的光进入样品或探测器;样品引入系统:样品以适当的方式引入光路,可以作为样品容器;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可量化的输出信号信号处理和输出设备:放大、转换、数学处理、滤除噪声,然后以适当的方式输出2-2: 单色仪由入射狭缝、透镜、单色仪、聚焦透镜和出射狭缝组成。每个组件的主要功能是:入口狭缝:从光源或样品池收集合成光;透镜:将入射狭缝收集的合成光分解成平行光;单色元件:将合成光分散成单色光(即按波长排列的光)的聚焦透镜:将单色元件分散的相同波长的光成像在单色仪的出射曲面上;出射狭缝:收集色散后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探测器2-3 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的折射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质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所以不同波长的光可以相应地分离光栅的分裂原理是光衍射和干涉的综合作用。不同波长的光被光栅衍射后具有不同的衍射角,从而分离出不同波长的光。 2-7 ,因为对于一阶光谱(n=1),光栅的分辨率为 R = nN = N =光栅宽度x光栅刻痕密度= 720 x 5 = 3600 ,并且因为

技术中心中化室工作总结报告

总结范本:_________技术中心中化室工作总结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技术中心中化室工作总结报告 技术中心中化室作为进厂原辅料检化验、质量监督检查、纪检效能监察单位,在公司占有重要地位,我室认真执行公司各项决策,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紧紧围绕公司七届五次职代会目标要求,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勇于突破,一切以紧急效益为中心,在xx年度取得良好成绩,特总结汇报如下: 一、xx年主要工作 1、密切配合公司业务,圆满完成各项分析任务 中化室共有144人,主任1名,副主任1名,17个班组,主要负责烧结进厂精富矿、烧结用各种物料;炼铁用各种块状物料;炼钢用各种合金辅料及耐火材料、高炉的生铁和炉渣、煤气的检化验工作,高炉、制氧、炼钢生产用水的检化验及中间过程产品如焦炭、烧结矿等化验工作。原料取制样班分2个小班组,共16人,主要负责炼铁进厂物料、炼钢进厂合金辅料、烧结及炼铁辅料的取样及制样工作。同时负责烧结用煤、焦化用煤、金牛用煤、动力煤、动力烟煤、动力无烟煤、烧结地方精矿抽样的取样及制样工作。以及炼钢用耐火材料、纪委抽查样、质量科外委样、炼铁送瓦斯灰的制样工作。每天固定样27种,30个样;通知即取的8种,每周二个样的6种,每周一个的4种,每周不固定的4种41个样,每旬一个样的9种,每季取样3种,38个样。荧光分析班14人,其中荧光分析11人,碳硫分析3人,主要负责烧结厂送精、富矿,中化室取的烧结矿、球团、块矿、精矿、白灰、白云石及瓦斯灰、铝质、镁质、低硅质耐火材料的全分析工作,还有硅锰、锰铁、碳化硅、脱氧剂等合金中碳、硫的分析工作。每天有样品15种、38个样子,300 第 2 页共 5 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温度下, 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

仪器分析思考题(详解答案)

《仪器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经典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答: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2.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的定义 答:1、精密度(重现性):数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互一致性的程度,一般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RSD%),精密度表征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2、灵敏度:仪器在稳定条件下对被测量物微小变化的响应,也即仪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 3、检出限(检出下限):在适当置信概率下仪器能检测出的被检测组分的最小量或最低浓度。 4、线性范围:仪器的检测信号与被测物质浓度或质量成线性关系的范围。 5、选择性:对单组分分析仪器而言,指仪器区分待测组分与非待测组分的能力。 3.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应用要求: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应用要求: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 三、内标法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应用要求: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极性溶剂为什么会使π→π* 跃迁的吸收峰长移,却使n→π* 跃迁的吸收峰短移? 答:溶剂极性不同会引起某些化合物吸收光谱的红移或蓝移,称溶剂效应。在π→π*跃迁中,激发态极性大于基态,当使用极性溶剂时,由于溶剂与溶质相互作用,激发态π*比基态π能量下降更多,因而使基态与激发态间能量差减小,导致吸收峰红移。在n→π*跃迁中,基态n电子与极性溶剂形成氢键,降低了基态能量,使激发态与基态间能量差增大,导致吸收峰蓝移

实验室主任工作总结

我自xxxx年x月xx日进入xxxxx至今已满一年,在这一年当中,使我学习到了学校里面所不能学到的,不管是在做人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认识,也是我变的成熟,没有了以往的急噪、任性。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就自己目前的情况而言,应该以岗位专业为主,个人爱好及其他特长为辅的重要性,只有干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够有其他方面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以一个平常心去对待任何事情,给自己重新定了位,树立了奋斗目标。因此,我就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做已以下四个方面的总结报告: 一、培训岗位学习及参加党委活动情况 ㈠培训内容及岗位学习内容 1、在天津学习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分析方面的理论知识,是一个从基础到实际应用的学习,让我从工艺彻底转到了分析。在理论方面学习了: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维护,样品的的称量仪器的使用维护,化验分析的一般知识及基本操作,常用化学试剂溶液的配制,化验室建设,气、液相色谱的分析原理等。 2、在xx实习阶段,由理论学习转到了岗位实践,先后学习到岗位有中控分析岗位,包括①油品馏程(gb/t6536—97)、凝点(gb/t510—83)、水分(gb/t260—77)、闪点(gb/t261—83)、酸度gb/t258—64)、密度(gb/1884—XX)、粘度(gb/t266—88)此七项分析主要以手动为主。②水质岗位学习了水中氯离子测定(硝酸银gb/t15453—85)、正磷酸盐测定(opiizen21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水中钾离子测定火焰光度计ep640)。③色谱岗位学习了仪器分析包括炼厂气、液化气分析(惠谱5890仪器)、安全气分析、制氢装置有关气体分析(岛津—14b仪器)、硫化氢检测管使用及相关配置的积分仪里面的校正表编辑、峰形处理等。 ④在容器检查方面学习了油罐,油车的检查。⑤同时在辽化机电仪受到了为期两周的酸碱滴定(包括容量品瓶,酸碱滴定管,分析天平的操作使用),淋菲罗邻(铁离子)的测定(包括溶液配置、移液管、比色皿、容量瓶使用等), 3、去年7月至今,参加了由神华煤制油公司党委组织的:“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三个阶段的学习,xx总理视察神华煤制油现场的讲话等等,在此期间,我认真地做了学习笔记,撰写了自己学习后的心的体会和感想,多次在我中心的宣传报道上写了党小组报道。并在天津学习期间为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积极要求向党组织靠拢的共青团员同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和党章的学习课。 4、自今年5月份来xxxxx公司实习期间,先后学习了两个岗位的项目分析,这两个岗位主要采用仪器自动化分析设备,①在凝点岗位主要学习了闪点(herzog电子mp329自动闪点测试仪)、密度(dma48型数字密度计、包括此密度计的校正)、微残炭(微残炭测定仪)凝点(dsy —014b凝点测定仪)。②色谱岗位主要学习了炼厂气分析(hp6890色谱仪)、液化气(pe9000auto system色谱仪)、低浓度氧含量分析操作(xpo—318型便携式氧含量分析仪)、硫化氢检测管使用。 ㈡学习总结 从这一年多的内容来讲,我已经能够独立操作并使用以上所出现的仪器,也能够处理在色谱分析过程中仪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辽化学习了基础理论,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因而,现在对于学习和掌握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的自动分析设备比较快,在凝点岗位学习两天后,我已经在师傅不在的情况下开始独立做样并报送样品分析数据,色谱岗位在学习一周半以后开始独立做样、采样以及处理色谱图形。一年中,我在自己的实习岗位上努力学习师傅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虽然我在实践操作方面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个缺点和不足就是自己的理论知识还学的不够和自己对任何事情过于急于求成的性格。 二、对所学仪器设备原理条件介绍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9) 一、选择题 ( 共15 题 30 分 ) 1.在法庭上,涉及到审定一种非法的药品,起诉表明该非法药品经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的保留时间在相同条件下,刚好与已知非法药品的保留时间相一致,而辨护证明有几个无毒的化合物与该非法药品具有相同的保留值,最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 )。 A.用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方法; B.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C.用保留值双柱法定性; D。利用保留值定性。 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 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3.若在一个 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 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 (m) 至少应为 ( ) A.0.5; B。 2 ; C。 5; D。 9。 4.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 310.0305 nm 及 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 ) A. Si 251.61 ─ Zn 251.58 nm; B. Ni 337.56 ─ Fe 337.57 nm; C. Mn 325.40 ─ Fe 325.395 nm ; D. Cr 301.82 ─ Ce 301.88 nm。

5.化合物在1HNMR 谱图上有( ) A. 3 组峰: 1 个单峰, 1 个多重峰, 1 个三重峰; B. 3 个单峰; C. 4 组峰: 1 个单峰, 2 个多重峰, 1 个三重峰; D. 5 个单峰。 6.一种酯类(M =116), 质谱图上在m/z 57(100%), 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 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 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A. (CH 3) 2 CHCOOC 2 H 5 ; B. CH 3 CH 2 COOCH 2 CH 2 CH 3 ; C. CH 3(CH 2 ) 3 COOCH 3 ; D. CH 3 COO(CH 2 ) 3 CH 3 ; 7.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8.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 ) A. 波长接近; B. 挥发率相近; C.激发温度相同; D.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 9.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 且峰很窄, 其原因是( ) A. 柱效能太低; B. 容量因子太大; C. 柱子太长; D.固定相选择性不好。 10.对原子发射光谱法比对原子荧光光谱法影响更严重的因素是 ( ) A. 粒子的浓度; B. 杂散光; C. 化学干扰; D. 光谱线干扰。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的两个吸收峰 138nm 和279nm 分别属于л→л*跃迁和n →л * 跃迁,试计算л、n 、л*轨道间的能量差,并分别以电子伏特(ev ),焦耳(J )表示。 解:对于л→л*跃迁,λ1=138nm =1.38×10-7m 则ν=νC =C/λ1=3×108/1.38×10-7=2.17×1015s -1 则E=hv=6.62×10-34×2.17×1015=1.44×10-18J E=hv=4.136×10-15×2.17×1015=8.98ev 对于n →л* 跃迁,λ2=279nm =2.79×10-7 m 则ν=νC =C/λ1=3×108/2.79×10-7=1.08×1015s -1 则E=hv=6.62×10-34×1.08×1015=7.12×10-19J E=hv=4.136×10-15×1.08×1015=4.47ev 答:л→л*跃迁的能量差为1.44×10-18J ,合8.98ev ;n →л*跃迁的能量差为7.12×10-19J ,合4.47ev 。 3、作为苯环的取代基,-NH 3+不具有助色作用,-NH 2却具有助色作用;-DH 的助色作用明显小于-O -。试说明原因。 答:助色团中至少要有一对非键电子n ,这样才能与苯环上的л电子相互作用产生助色作用,由于-NH 2中还有一对非键n 电子,因此有助色作用,而形成-NH 3+基团时,非键n 电子消失了,则助色作用也就随之消失了。 由于氧负离子O -中的非键n 电子比羟基中的氧原子多了一对,因此其助色作用更为显著。 4、铬黑T 在PH<6时为红色(m ax λ=515nm ),在PH =7时为蓝色(m ax λ=615nm ), PH =9.5时与Mg 2+形成的螯合物为紫红色(m ax λ=542nm ),试从吸收光谱产生机理上给予解释。(参考书P23) 解: 由于铬黑T 在PH<6、PH =7、PH =9.5时其最大吸收波长均在可见光波长围,因此所得的化合物有颜色,呈吸收波长的互补色。由于当PH<6到PH =7到PH =9.5试,最大吸收波长有m ax λ=515nm 到m ax λ=615nm 到m ax λ=542nm ,吸收峰先红移后蓝移,因此铬黑T 在PH<6时为红色,PH =7时为蓝色,PH =9.5时为紫红色。 5、4-甲基戊烯酮有两种异构体: (左图) 和 实验发现一种异构体在235nm 处有一强吸收峰(K =1000L ? mol -1? cm -1),另一种异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