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解析版)分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解析版)分析,推荐文档
(完整版)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解析版)分析,推荐文档

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

(2016?新课标Ⅰ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6?新课标Ⅱ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015?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015?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2014·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

止措施。

(2014·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2013高考题新课标2)(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2013·新课标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答案

(2016?新课标Ⅰ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引海水养虾为背景材料,通过图文信息,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解答此题关键是获取有用的材料信息“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分析海水对当地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016?新课标Ⅱ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答案】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分)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2分)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2分)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6分。)

【名师点睛】快递业务迅猛增长的当前,快递包装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该题以快递包装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与保护,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这些包装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大量的垃圾堆放,同时伴随的还有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和胶带污染。针对此问题的措施作答时,观点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即可。这道题考查实现生活,学生容易思考,难度小。只是注意答题语言组织即可,学生选此题得分率会较高。

(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答案】

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育苗等。(4分)

(答出一项得2分,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名师点睛】近年来,“鱼”成为高考地理特别青睐的对象。长江刀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其数量近年来不断减少,因此其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这一实事,出题人设置了“长江刀鱼衰竭的原因和保护措施”这一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刀鱼数量减少一方面应“归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刀鱼生存环境的破坏。地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一般应根据其形成原因来回答,例如,针对过度捕捞,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禁止过度捕捞;针对河流污染,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治理河流污染等等。

(2015?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

【答案】(10分)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名师点晴】本题以近年来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山区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为切入点,文本形式提供材料,指出了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考查石漠化防治的政府能采取的具体措施。分析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该地区因经济贫困在山上过度开垦、放牧、砍柴,暴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基岩裸露,发生石漠化,所以要想减少石漠化的发生应该退耕、限牧、限樵,提醒学生要注意的是本题关键词“政府”,所以应该是政府能采取的“政策性”或“宏观工程性”措施,并且以“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

(2015?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3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3分)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4分)【名师点睛】该题以喀斯特地区特殊土层条件为材料,考查在工程建设中,如何保护土层,保持土壤的肥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清楚,在“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注意从开挖石料、堆放弃料之前和之后分别采取哟针对性措施,同时需注意结合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该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

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包括保护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解答此题关键是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根据材料提示,逐一分析.

(2014·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答案】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2分)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2分)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梗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答对1项措施得2分。答对其中3项即可得6分。)

【名师点睛】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填埋等方面分析。

[规律总结]土地资源开发与防治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祸动物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名师点睛】中华秋沙鸭属于候鸟,繁殖地主要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而越冬地则位于我国南方的赣东北,每年的长途迁徙导致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减少。中华秋沙鸭数量在迁徙途中不断减少的具体原因可从其栖息地(即湿地)减少、误食受到农药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三方面分析回答。保护中华秋沙鸭的措施要针对其减少原因制定,如在中华秋沙

鸭迁徙路线上恢复湿地数量,尽可能多地增加栖息地;治理水污染,避免中华秋沙鸭误食中毒的鱼虾;健全法规,严禁捕杀中华秋沙鸭等。

规律总结:物种灭绝及保护

①灭绝的原因:

a.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b.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②保护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b.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2013高考题新课标2)(10分)环境保护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2分)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2分)(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2

分)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2分)

【命题立意】

以文字和分布图为信息载体,

考查水污染的危害泉水污染难以治理的原因。命题意图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意图在于关注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这一世界性的的主题。试题难度:难。解题关键:调动和运用地下水和水污染的背景知识。

【解题思路】

泉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水源,因此泉水遭受污染必然导致生产和生活用水水质的下降,进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污染土壤,随着生物链进入农产品并在农产品中富集,污染物超标使农产品品质下降。此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泉水污染难易治理,需要从泉水本身的属性去思考,泉水属于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其补给来源是地下水,而地下水深埋地下,具有循环更新周期长,人类干预难易实施等特点。再加上泉水补给区域和使用区域不统一,区域广,需要不同省市,需要各方面联动协同。(2013·新课标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上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解题思路】

由图中的经纬度和等高线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河流上游,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材料中提到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可推出若将上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结合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从危害的来源着手,提出解决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完整版)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解析版)分析,推荐文档

全国卷高考环境保护试题汇总 (2016?新课标Ⅰ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6?新课标Ⅱ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015?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015?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2014·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

环境保护历年高考题.doc

锰 河流 等高线/m 甲 104° 33° 32° 涪 江 图13 环境保护(2012年以来的新课标卷真题) 1.(2012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2.(2013新课标1)(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3.(2013新课标2)(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10分) 图10

4.(2014新课标1)(10分)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10为切沟景观。 图10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5、(2014新课标2)(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6、(2015新课标1卷)(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7、(2015新课标2卷)(10分)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全国卷整理版)43964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24S R π=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3 4 V R π=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0,1,2,)k k n k n n P k C p p k n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 1、 复数 131i i -++=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 =,B ={1,m} ,A B =A, 则m= A 0 B 0或3 C 1 D 1或3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 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216x +212y =1 B 212x +28y =1 C 28x +24y =1 D 212x +24 y =1 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 ,AB=2,CC 1=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C 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5=5,S 5=15,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A) 100101 (B) 99101 (C) 99100 (D) 101 100 (6)△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 a ·b=0,|a|=1,|b|=2,则 (A) (B ) (C) (D)

(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α+sinβ =,则cos2α= (A) (B ) (C) (D) (8)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PF1|=|2PF2|,则cos∠F1PF2= (A)1 4(B) 3 5 (C) 3 4 (D) 4 5 (9)已知x=lnπ,y=log52, 1 2 z=e,则 (A)x<y<z (B)z<x<y (C)z<y<x (D)y<z<x (10) 已知函数y=x2-3x+c的图像与x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2或2 (B)-9或3 (C)-1或1 (D)-3或1 (11)将字母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A)12种(B)18种(C)24种(D)36种 (1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BC上,AE=BF=7 3。动点P从 E出发沿直线喜爱那个F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方向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一次碰到E时,P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16(B)14(C)12(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3)若x,y 满足约束条件则z=3x-y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4)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x=___________。 (15)若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_______。 (16)三菱柱ABC-A1B1C1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 BAA1=CAA1=50° 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0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A-C)+cosB=1,a=2c,求c。

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专题环境保护word版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分类汇编 专题18 环境保护 (2011年高考上海卷)(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15.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降低大气温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答案】B 【解析】考查臭氧对地球“保护伞”的作用原理,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 16.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D.北美大陆上空【答案】C 【解析】考查南极目前臭氧空洞地理事实,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南极附近上空。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4.(10分)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表1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解析】对比表中不同年份的数据的变化,可知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结合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可知湿地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 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2011年高考北京卷)40.(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高考数学全国卷模拟试题

全国卷高考数学模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0,,A x y x y x y R = +=∈,(){},|20,,B x y x y x y R =--=∈,则集合 A B I =( ) A .(1,1)- B .{}{}11x y ==-U C .{}1,1- D .(){ } 1,1- 2.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的是( ) A .1)(2 ++-=x x x f B . x x f 1 )(= C . 13 ()log f x x = D . ()ln f x x = 3.已知函数(1),0 ()(1),0x x x f x x x x +, 4()4,f x x a x =-+则()f x 为(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奇偶性与a 有关 6.已知向量(12)a =r , ,(4)b x =r ,,若向量a b //v v ,则x =( ) A .2 B . 2- C . 8 D .8- 7.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5,8152=-=a 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 ( ) A.109S S < B.109S S = C.1011S S < D.1011S S = 8.已知直线l 、m ,平面βα、,则下列命题中: ①.若βα//,α?l ,则β//l ②.若βα//,α⊥l ,则l β⊥ ③.若α//l ,α?m ,则m l // ④.若βα⊥,l =?βα, l m ⊥,则β⊥m . 其中,真命题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已知离心率为e 的曲线22 217 -=x y a ,其右焦点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试题与答案.doc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 1.(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2(1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12.(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23.(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 43.(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 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 (μg/m3) 甲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 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乙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 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丙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 丁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 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 戊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 ⑴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 主要来源。(4分) 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17+环境保护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7环境保护 (四)(2015?上海卷地理)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8、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10、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加剧污染程度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8、A 9、D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8、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A正确。

9、夏季海水温度高,陆上处于汛期入海径流量大,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适宜赤潮生物的繁殖。D正确。 10、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低表层海水的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D正确。 考点:赤潮。 【名师点睛】该题以赤潮的形成的地理环境条件为材料,考查学生具备较强的快速获取地理信息和读图分析能力。根据题干“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图”,可以推出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水温较高的南方近岸海域和海水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城市近岸海域,发生的季节是气温较高的夏季。 (2015?新课标全国2)44.(10分)【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答案】(10分)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 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 I卷3至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圆1)1(2 2 =+-y x 的圆心到直线y x = 的距离是 (A ) 2 1 (B)23 (C)1 (D)3 (2)复数3 )2 32 1(i + 的值是 (A)i - (B )i (C )1- (D)1 (3)不等式0|)|1)(1(>-+x x 的解集是 (A )}10|{<≤x x (B)0|{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45,()2,4( πππ π (B)),4(ππ (C ))45,4(ππ (D ))2 3,45(),4(π πππ (5)设集合},412|{Z k k x x M ∈+==,},2 1 4|{Z k k x x N ∈+==,则 (A )N M = (B)N M ? (C)N M ? (D )?=N M (6)点)0,1(P 到曲线???==t y t x 22 (其中参数R t ∈)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

(A )0 (B )1 (C)2 (D )2 (7)一个圆锥和一个半球有公共底面,如果圆锥的体积恰好与半球的体积相等,那么这个圆锥轴截面顶角的余弦值是 (A) 43 (B)54 (C )53 (D )5 3- (8)正六棱柱111111F E D C B A ABCDEF -的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则这个棱柱侧面对角线D E 1与1BC 所成的角是 (A )?90 (B)?60 (C)?45 (D )?30 (9)函数c bx x y ++=2 (),0[+∞∈)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0≥b (B)0≤b (C )0>b (D)0

2010-2014环境保护高考题

(2014新课标全国卷2)(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祸动物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10分)环境保护(2014新课标全国卷1)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2分)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2分)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梗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答对1项措施得2分。答对其中3项即可得6分。) (2014江苏)[环境保护]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

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l)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2分)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2分)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其原因是。(2分)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4分) [环境保护](10分)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建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10分)环境保护 (2014海南)图14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高考全国卷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试题 (理工农医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 【】 (3)如果轴截面为正方形的圆柱的侧面积是S, 那么圆柱的体积等于 【】 (4)方程sin2x=sinx在区间(0, 2π)内的解的个数 是 (A)1(B)2(C)3(D)4【】 (5)【】 【】 (A){-2, 4}(B){-2, 0, 4} (C){-2, 0, 2, 4}(D){-4, -2, 0, 4} (7)如果直线y=ax+2与直线y=3x-b关于直线y=x对称, 那么【】

(C)a=3, b=-2(D)a=3, b=6 【】 (A)圆(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D)抛物线 【】 (B){(2, 3)} (C)(2, 3)(D){(x, y)│y=x+1} 【】 (11)如图, 正三棱锥S-ABC的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 如果E、F分别为SC、AB的中点, 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所成的角等于【】 (A)90°(B)60°(C)45°(D)30° (12)已知h>0.设命题甲为:两个实数a, b满足│a-b │<2h;命题乙为:两个实数a, b满足│a-1│

环境保护 高考试题

高二地理环境保护专题练习1 1、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材料一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在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 下图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有、。(2 分)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 有、。(2 分) (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该模式在促进当地 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有、、。 (4 分) (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2 分) 高二地理环境保护专题练习2 1、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8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一卷)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份,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i i i z 211++-=,则=z A.0 B. 2 1 C.1 D.2 2. 已知集合{ } 02|2 >--=x x x A ,则=A C R A. {}21|<<-x x B.{}21|≤≤-x x C.{}{}2|1|>-

线方程为 A.x y 2-= B.x y -= C.x y 2= D.x y = 6.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A.AC AB 4143- B.AC AB 43 41- C.AC AB 4143+ D.AC AB 4 341+ 7.某圆柱的高为2,地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172 B.52 C.3 D.2 8.设抛物线x y C 4:2 =的焦点为F ,过点()0,2-且斜率为 3 2 的直线与C 交于N M ,两点,则=?FN FM A.5 B.6 C.7 D.8 9.已知函数()()()a x x f x g x x x e x f x ++=?? ?>≤=,0 ,ln 0 ,,若()x g 存在2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 C.[)+∞-,1 D.[)+∞,1 10.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直角边AC AB ,,ABC ?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Ⅰ,黑色部分记为Ⅱ,其余部分记为Ⅲ。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的概率分别记为321,,p p p ,则 A B

环境保护高考地理试题1

环境保护 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0年上海卷地理) (九)工业化对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1.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口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 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 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答案:A 2.最近墨西哥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10年江苏卷地理第23-24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3.AC 4.AB (10年安徽卷文综第28题)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第5题。 5.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来源:高&考%资(源#网] A.森林锐减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答案:B (10年广东卷文综第9题) 6. 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 导致气候变暖 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 增加土壤肥力 答案:B 7.(10年江苏卷地理第30题D) 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 和▲ 。(3分)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分)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全国卷版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全国 卷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3 4 V R π=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 选择题 1、复数 131i i -++=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 ={1.3. m },B ={1,m} ,A B =A, 则m= A 0或3 B 0或3 C 1或3 D 1或3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 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216x +212y =1 B 212x +28y =1 C 28x +24 y =1 D 212x +2 4y =1 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 ,AB=2,CC 1=22 E 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C 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 B 3 C 2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5=5,S 5=15,则数列的前100项 和为 (A) 100101 (B) 99101 (C) 99100 (D) 101 100 (6)△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 a ·b=0,|a|=1,|b|=2,则

高考全国卷1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I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课标全国Ⅰ, 文2) 2 12i 1i +(-) =( ). A . 11i 2-- B .11+i 2- C .11+i 2 D .11i 2- 2.(2019课标全国Ⅰ, 文1)已知集合A ={1,2,3,4}, B ={x |x =n 2 , n ∈A }, 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 3.(2019课标全国Ⅰ, 文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 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 .12 B .13 C .14 D .16 4.(2019课标全国Ⅰ, 文4)已知双曲线C :22 22=1x y a b -(a >0, b >0) 的离心率为 2 ,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y =14x ± B .y =13x ± C .y =12x ± D .y =±x 5.(2019课标全国Ⅰ, 文5)已知命题p :?x ∈R,2x <3x ;命题q :?x ∈R , x 3 =1-x 2 ,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6.(2019课标全国Ⅰ, 文6)设首项为1, 公比为 2 3 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则( ). A .Sn =2an -1 B .Sn =3an -2 C .Sn =4-3an D .Sn =3-2an 7.(2019课标全国Ⅰ, 文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 如果输入的t ∈[-1,3], 则输出的s 属于( ). A .[-3,4] B .[-5,2] C .[-4,3] D .[-2,5] 8.(2019课标全国Ⅰ, 文8)O 为坐标原点, F 为抛物线C :y 2 =的 焦点, P 为C 上一点, 若|PF | =, 则△POF 的面积为( ). A .2 B . ..4 9.(2019课标全国Ⅰ, 文9)函数f (x )=(1-cos x )sin x 在[-π, π]的图像大致为( ).

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内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设集合{ }2 430A x x x =-+<,{ } 230x x ->,则A B =I (A )33,2? ?-- ??? (B )33,2??- ??? (C )31,2?? ??? (D )3,32?? ??? 2.设yi x i +=+1)1(,其中y x ,是实数,则=+yi x (A )1 (B )2 (C )3 (D )2 3.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9项的和为27,108a =,则100a = (A )100 (B )99 (C )98 (D )97 4.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 )13 (B )12 (C )23 (D )3 4 5.已知方程22 2 213x y m n m n -=+-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 的取值范围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汇总

环境保护高考试题汇编 编制:雷龙华审核:高二地理组 1(2011年高考北京卷)(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2(2011年高考福建卷)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

3(2011年高考江苏卷)D.【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26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7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_(2分)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年江苏卷地理第30题D) 4.【环境保护】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A={x |2 230x x --≥},B={x |-2≤x <2=,则A B ?= A .[-2,-1] B .[-1,2) C .[-1,1] D .[1,2) 2. 32 (1)(1)i i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 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为R ,且()f x 时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4. 已知F 是双曲线C :2 2 3(0)x my m m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A .3 B .3 C .3m D .3m 5. 4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 概率A .18 B .38 C .58 D .78 6. 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是圆上的定点,P 是圆上的动点,角x 的始边 为射线OA ,终边为射线O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垂足为M ,将点M 到直线OP 的距离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y =()f x 在[0,π]上的图像大致为 7. 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A . 203 B .165 C .72 D .158 8. 设(0, )2π α∈,(0,)2 π β∈,且1sin tan cos βαβ+= ,则 A .32 π αβ-= B .22 π αβ-= C .32 π αβ+= D .22 π αβ+= 9. 不等式组1 24 x y x y +≥?? -≤?的解集记为D .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22x y D x y ?∈+≥-,2p :(,),22x y D x y ?∈+≥, 3P :(,),23x y D x y ?∈+≤,4p :(,),21x y D x y ?∈+≤-. 其中真命题是 A .2p ,3P B .1p ,4p C .1p ,2p D .1p ,3P 10. 已知抛物线C :2 8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l 上一点,Q 是直线PF 与C 的一个焦点, 若4FP FQ =,则||QF = A . 72 B .5 2 C .3 D .2 11. 已知函数()f x =3 2 31ax x -+,若()f x 存在唯一的零点0x ,且0x >0,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2,+∞) B .(-∞,-2) C .(1,+∞) D .(-∞,-1) 12.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 则该多面体的个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A .62 B .42 C .6 D .4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 13. 8 ()()x y x y -+的展开式中22 x y 的系数为 .(用数字填写答案) 14. 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