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d10803892.html,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

作者:姜彩丽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年第08期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践中二者融合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为此,需要转变认识,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进行课程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注重融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47-0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专业教育重视对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培养,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1]。通识教育则不直接与社会职业活动相联系,它的目的是培养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宽广的文化知识、科学的理性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专业教育只有以通识教育为背景,才能使专业学习走向深入,不至于陷入过偏过窄的怪圈;通识教育也只有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才能明确方向,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必然趋势

(一)它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专业化是当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2]。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分

工、科学发展相对应,致力于人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专业性构成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但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显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中的各要素必须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过程也必须协调平衡,也就是说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教育。专业教育培养的是人的专业素质。通识教育是专业之外的教育,主要培养人的宽广的知识视野、理性的人文及科学精神。通识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才能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它是科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现代科学发展以分化与综合为基本特征。科学的发展中既有分化,也有综合,现代科学中大量交叉学科的出现就是科学分化与综合的鲜明体现。要实现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意志品格等。从这个角度看,通识教育是必需的,专业教育需要与通识教育相融合。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也必须借助专业教育才能达到其目标。科学发展的形势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学科和知识体系不断产生。高校的通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必定要与一定的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不可分的。

调查报告-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摘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中尚属刚起步阶段,因此在通识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识课程的具体设置乃至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着诸多尚待发展和完善的环节,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偏失,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整合我国高校教育的优势资源是推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时间不算太长,1995年,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召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内地通识教育的起点。1999年,教育部建立了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XX年,复旦大学率先成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文理学院——复旦学院。XX年,清华大学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在内地高校确立起来。湖北经济学院XX年也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我校开始重新制定了培养方案,并把通识课程设置正式写入了XX年新颁布的培养方案中。湖北经济学院的通识课程的构成以通识必修课为核心主体,通识限选课和通识任选课作为延伸通识教育的辅助课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然而处于初创期的我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和深入的地方。因而,本人采用自

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我校通识必修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主要由封闭式问题组成。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50份,收回623份。此外,本人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我校通识课程的一些想法和意见,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目前通识课教学的真实情况。 一、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程的认识 调查显示,52%的学生都“知道”我校开设了哪些通识必修课程,但仍有48%的同学“不知道”我校开设通识必修课的具体科目。 61%的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方面持正向评价,即认为通识课“重要”。但有35%的学生表示通识必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从学生对通识必修课作用的认识上,我们看到67%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是为了“拓宽课本以外的知识面”,55%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人文素养”,42%的学生认为通识课是为了“辅助专业知识学习”,另外16%和12%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的开设可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获得人生指导”。可见,学生很大程度上还是把通识必修课程看作一种辅助专业学习的知识学习。 (二)通识必修课程的设置 58%的学生认为我校的通识必修课只能“勉强满足需求”,因为某些想上的课程却没有。35%的学生认为能满足求知的需求,还有10%的同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d10803892.html,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 作者:姜彩丽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年第08期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践中二者融合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为此,需要转变认识,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进行课程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注重融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47-0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专业教育重视对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培养,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1]。通识教育则不直接与社会职业活动相联系,它的目的是培养作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宽广的文化知识、科学的理性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专业教育只有以通识教育为背景,才能使专业学习走向深入,不至于陷入过偏过窄的怪圈;通识教育也只有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才能明确方向,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必然趋势 (一)它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专业化是当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2]。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分 工、科学发展相对应,致力于人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专业性构成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但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显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中的各要素必须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过程也必须协调平衡,也就是说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教育。专业教育培养的是人的专业素质。通识教育是专业之外的教育,主要培养人的宽广的知识视野、理性的人文及科学精神。通识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才能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它是科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现代科学发展以分化与综合为基本特征。科学的发展中既有分化,也有综合,现代科学中大量交叉学科的出现就是科学分化与综合的鲜明体现。要实现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意识、人际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意志品格等。从这个角度看,通识教育是必需的,专业教育需要与通识教育相融合。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也必须借助专业教育才能达到其目标。科学发展的形势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学科和知识体系不断产生。高校的通识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必定要与一定的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不可分的。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一)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一) 摘要:我国通识课程的建设存在着概念不清、教育哲学欠缺、缺乏相应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目标不明晰、构成比例失调、内容过于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划分标准不一、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忽视非正式通识课程的开发等问题,应该从理论建设、政策法规、技术操作等层面着手进行改革。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时至今日,关注通识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各高校的通识教育实施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水平还不高,这与各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是直接相关的,本文拟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作些探讨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 一、九个问题 (一)通识课程的概念不清 在现今的大学教育实践中,对大学通识课程的理解至少有三种观点:一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又是指人文社科类课程,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二是指可以任学生自由选修的“公选课”,如“两课”就不属于通识课程,因为它是必修课。三是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并且将之分为正式通识课程与非正式通识课程。正式通识课程是指以学科或教材形式出现的,通过文本课程以及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是指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研究校园环境、社区环境、校园景观,学习校园文化、学校传统、校风校训等内容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的概念不清,直接导致了通识课程实践的混乱和低效。在上述三种观点中,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并且认为应将正式通识课程进一步区分为基础技能类通识课程与核心通识课程。基础技能类通识课程是指语言、写作、计算机运用以及体育与保健等课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修习且要达到相应要求的课程。核心通识课程就是基础技能类通识课程以外的那些通识课程,它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平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是高校通识课程建设的重点与核心。 (二)通识课程设计的教育哲学欠缺 正确把握科学理论是我国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走向成功的首要条件。目前,通识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有三种理论。1](131-142)一是精义论,主张以经典著作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认为人类的文明虽然与时俱进,但在变迁中有其永恒不变的价值存在,这种核心价值尤其保存在经典文献之中。通识课程要体现人类的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因而经典著作便自然成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二是均衡论,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各种知识都统筹兼顾,均衡发展,才能避免20世纪以来学术过于分化所导致的视野狭窄,心灵缺陷,因此,必须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均衡的视野、平衡的心智。三是进步论,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解决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 目前,我国通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这三种理论的影响,在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地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但三种理论各有其缺陷与不足。而我们在设计通识课程时,没有很好地进行消化与吸收,说不上有什么理论依据,还未找到通识课程建设的成熟理论,所以,目前通识课程设置和开发,基本上处于比较自由随意和散乱拼凑的状态。

论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教育文档

论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高等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为了使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能够自立于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都是以教学活动为主的。正因为如此,各高校长期以来都把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称之为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由数十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或教学环节)所组成。在校学生所接受的有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课程教育占整个课程体系的85%以上,而有关“两课”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只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10%左右的比例。很显然,高等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仅仅发挥“两课”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求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立场和方法为主的非智力因素(含情商、美育)的教育,并把其作为课程教学共同性的教育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除了教学问外,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的合一。”可见,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把“授知识和能力之业,解求知和求能之惑”作为在课程教学中的目标,那么,他充.

其量只不过是“经师”而已。只有在课程教学中既进行“授业、解惑”,又结合“授业、解惑”进行“传道”的教师,即做到了 既教书又育人,才称得上既是“经师”又是“人师”。高等学校 素质教育的深入,有赖于一大批“经师和人师合一”的教师的努力。但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却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这说明了教师要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中构建的素质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教师为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道”,使自己成为“人师”。 一、构建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原则 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是指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业务教育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含情商、美育教育)和能力训练的一般要求。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唯物辩证思维能力训练的要求等。 拟制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实质上是对素质教育过程的一种前馈控制。在制订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时,为了增强科学性,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应努力贯彻以下三条主要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创新精神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高校教师搞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具体落实到各课程的教学实做深入研究和开拓是一项需要高校教师下大力气、践过程之中, 创新的工程。很显然,要构建较完备的课程教学的共性教育目标,

《融合教育》测试题及答案(比较全)

总论部分测试题 01特殊需要学生 1、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选项2: 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 选项3: 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4: 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 2、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 选项1: 眼睛失明选项2: 听力失聪选项3: 智力低下选项4: 长相漂亮 3、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选项2: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 选项3: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选项4: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 4、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选项2: 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 选项3: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选项4: 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5、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选项2: 盲人可以“以耳代目” 选项3: 聋人可以看话明意选项4: 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 6、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筛查干预诊断选项2: 干预筛查诊断选项3: 筛查诊断干预选项4: 诊断筛查干预7、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 选项1: 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选项2: 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选项3: 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选项4: 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 8、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选项2: 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 选项3: 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选项4: 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 9、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选项2: 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 选项3: 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选项4: 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 10、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公正性选项2: 科学性选项3: 全面性选项4: 灵活性 02融合教育 1、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 选项3: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选项4: 包括以上三种形式 2、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选项2: 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 选项3: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选项4: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选项2: 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选项3: 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选项4: 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

《通识教育实践》课程指定的经典阅读书目

附录: 《通识教育实践》课程指定的经典阅读书目 文学类(15本) 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湖》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罗宾德托纳特·泰戈尔《新月集》 纪·哈·纪伯伦《先知》 (德国)歌德《浮士德》 (英)莎士比亚著;曹未风译《哈姆雷特》 (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约翰·克里斯多夫》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王国维《人间词话》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沈从文《边城》 曹雪芹《红楼梦》 钱钟书《围城》 杨沫《青春之歌》 历史类(6本)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宽容》 费孝通《乡土中国》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汤因比《历史研究》 哲学类(8本) 孔子《论语》 老子《道德经》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纯粹理性批判》 (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

政治类(7本) 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孙中山《建国方略》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古希腊)柏拉图著;吴献书译《理想国》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罗尔斯《正义论》 经济与法律类(2本) 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科学类(8本) 比尔·布莱森《万物简史》W·C·丹皮尔《科学史》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B·F·斯金纳《科学与人类行为》史蒂芬·威廉·霍金《时间简史》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达尔文《物种起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 人生修养类(4本) 钱穆《人生十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共计:50本

论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论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摘要: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要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关键词: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 高等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为了使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能够自立于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都是以教学活动为主的。正因为如此,各高校长期以来都把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称之为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由数十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或教学环节)所组成。在校学生所接受的有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课程教育占整个课程体系的85%以上,而有关“两课”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只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10%左右的比例。很显然,高等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仅仅发挥“两课”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求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立场和方法为主的非智力因素(含情商、美育)的教育,并把其作为课程教学共同性的教育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除了教学问外,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的合一。”可见,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把“授知识和能力之业,解求知和求能之惑”作为在课程教学中的目标,那么,他充其量只不过是“经师”而已。只有在课程教学中既进行“授业、解惑”,又结合“授业、解惑”进行“传道”的教师,即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才称得上既是“经师”又是“人师”。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有赖于一大批“经师和人师合一”的教师的努力。但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却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说明了教师要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中构建的素质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教师为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道”,使自己成为“人师”。 一、构建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原则 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是指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业务教育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含情商、美育教育)和能力训练的一般要求。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唯物辩证思维能力训练的要求等。 拟制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实质上是对素质教育过程的一种前馈控制。在制订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时,为了增强科学性,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应努力贯彻以下三条主要原则:

融合教育、特殊教育优秀论文案例学会借力关注社会适应性

2014年东城区融合教育、特殊教育优秀案例参评文章 (第一页) 编号: 题目:巧借东风,帮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文: 巧借东风,帮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教育对象情况分析: 初二下学期,学校调我去大飞所在的班级担任语文老师。班主任告诉我:大飞是一名随班就读学生,他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有证明),语文学科他还能抄抄写写,其他学科基本听不懂;他的最大优点就是为人实在。 通过一周的观察,我注意到三个班主任没有介绍过的细节: 1.他特别胖,在校吃午饭时的饭量特大; 2.他虽然能流畅地与人交流,但说出来的话有时给人刺耳的感觉; 3.他爱干活儿,不但给自己的班级干活卖力,而且每天午饭后都自觉到年级组办公室用心地扫地墩地,干完活儿一旦得到年级组长孟老师的肯定,便欣然离去。 第三个细节让我感到吃惊,因为自我工作以来,从没见过任何学生如此自觉自愿坚持不懈地给老师打扫卫生的情况。于是我请教了孟老师,得知这是她的教育成果,而她的教育动机就是——“这几个随读生学习不行,将来上职高都有难度;那咱就教孩子干活儿,有一技之长,做人踏实本分,将来上了社会受人欢迎。” 听到如此明智务实的观点,又亲眼看到可喜的成果,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定借孟老师的东风,再烧三把火。 二、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上,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鼓励他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巩固他学习语文的信心; 2.增加与他单独交流的机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点拨他说话的分寸; 3.继续试探和观察,寻找他在语文学习上的其他潜力; (二)作为非班主任,在教育上,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指出他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醒他控制在校时午饭的食量; 2.向孟老师学习,教育他踏实做事; 三、具体措施及实施过程: (一)巧借合适的时机——增加与他单独交流的机会,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点拨他说话的分寸,教他辨识别人的好意。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清单

通识教育课程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课程问答 1.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化对人类文明传统的理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 (2)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艺术境界,拓展国际视野; (4)提高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几个系列?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III.艺术与人文、IV.数学、自然与技术,各系列课程教学目的如下:系列I. 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系列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系列III.艺术与人文: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 系列IV.数学、自然与技术: 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3.通识教育课程、通选课、通识核心课是什么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对应2020版培养方案中1-2的部分,通识课程中包含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选课两类课程。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远程全员培训项目模块六作业:题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2020年最新

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远程全员培训项目模块六作业: 作业题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姓名学校 班级学科初中物理 案例主题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压强 案例背景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让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展现在学生眼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案例描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3.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4.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媒体工具.进行协作式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渗透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习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断进取的精 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对自然学科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 难点: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 三、教学对象分析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多媒体电脑的基本操作,如word文档、powerpoint的制作、输入、编辑,以及网络的初步知识,会收发邮件,会上网搜寻相关的信息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设 计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协作学习,反馈交流,应该能够很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本节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选择足够的信息资源完成教学。内容包含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意义建构、应用创新等多种学习情景.可方便 地为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同时创设了多个多媒体动画模拟学习情景和相关的信息链 接.如动画展示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进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飞速滑行进行设疑。同时利用人机交互性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我国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受西方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 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工科大学在我国兴起,专业教育在大学成为 主流,知识分门别类,学科朝着更加细致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专业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他们身上的不足一人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专业教育一枝独秀的危害。“学术专业化固 然可看做是学术的精致化与进步,但由专业化而产生的学术文化的 分裂,则使人们成为越来越专狭的专家,除了对自己规定的小圈圈 的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外,对小圈圈以外的知识学问则了无所知, 也无兴趣,从而,人们无法再拥有一共同的整体文化观。”国内的 学者开始转向西方,学习西方的通识教育理念,来弥补专业教育的 不足。专业教育在西方同样如火如荼,但是并没有忽视通识教育的 发展,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携手并进,这样才能促进一个 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其实西方的大学也是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中,认识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曾经西方的唯科学主义 哲学思想把专业教育推上了极端的位置,引起了一大批教育家的不满,进而引发了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争。西方学者有感于现代大 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专业教育是提供某一领域的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目的是培养出该 领域的专门型人才。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945年《哈佛通识 教育红皮书》中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广义地说,教 育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学生整 个教育中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

论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论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二者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本文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剖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深度把握二者相互补葺的促进关系,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为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预计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超过50%。面对着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通识教育是一种国外传入我国的教育理念,已经被高校普遍所接受,并在积极推行。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共存并行的,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但从二者的教育目的来说,都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能够全面发展的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做“人”的教育,并且二者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分析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分析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二者发挥联动优势,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改革创新,进而才能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目的。 一、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特征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指对受教育群体普遍进行的内容相同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出具有主体性和完整性的人而实施的一种全面的普及教育。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学识智慧、人格品质、感情心理、社会经验等方面能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通俗地讲,通识教育就是指那些没有那么直接的为未来职业发展而进行的教育内容。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其教育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通用的知识和道德规范,为其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教育内容包含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人际交往等,并充分利用学科间的互融互通,形成了兼具广度与平衡性的内容体系。同时,通识教育在原有经典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入时代元素,调整教育内容,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达到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的一种社会行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旗帜,以共产主义信念为方向,以实现党的路线方针为目的,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

素质教育理论

编者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为创造性的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特编辑整理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资料供大家学习借鉴。 一、素质教育的立论基础 近几年来,围绕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然而,我国素质教育的兴起之初并不是“至上而下”进行的。这既是说,素质教育实践的起因来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使教育现代化内含着基础教育素质化的本质要求的结果。因此,应该从理论上对素质教育问题作深入探讨,并首先找到其站住脚、深入下去并使之走向科学化,以作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指导。一般认为素质教育立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素质教育的科学指导思想。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其次,马克 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研究现代社会与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系统科学基础:素质教育目标设计与功能的整体优化。 3、心理学基础:素质教育实施的心理保证。 4、人才学基础: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化。首先,人才学中关于合格人才、专门人才、杰出人才三类人才的划分以及人 才的成才规律的揭示,给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启示。其次,人才学中关于人尽其才的研究表明,所谓人尽其才,并不是仅仅尽其现有之才,还必须不断提高其潜在的才能。 5、未来学基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第一,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因此应让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应有传统教育相现代教育转化,既有注重经验的传统教育,向注重信息知识的未来化教育转变。第二,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培养内向型、书斋型人才的局面,转向培养既关心现实,又关心未来,有深谋远虑,为未来铺路,为后人造福的外向型开拓性人才,培养勇于进取、善于创造、具有极强应变能力的人才。第三,素质教育必须开放,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一切有关教育的方面发展。 6、教育学基础: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依据。 7、社会学基础:素质教育理论的现实要求。首先,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我国的国情是其实施的广阔背景。其次,无 论是当代教育还是未来教育都应是一种全面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活动。第三,素质教育应是一个网络化的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指学校教育本身,而应包含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惟其如此,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 1、什么是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质有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先天特点的含义;还有后天的素养,及平日的修养。修养则是一种养成,表明发展的状态、水平。可见,素质概念既可以从生理又可以从心理方面去解释;既可以说是人的“原始的状态”、“本来的性质”,即先天的素质,其中如遗传素质,又可以说是人在后天形成和发展的状态、水平,即通过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养,如现有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等。 2、什么是素质教育? 简言之,它是全面发展或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所进行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紧紧围绕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来进行,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冷落的“陪读”地位。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选拔”和“淘汰”教育。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教 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他批评只为少数可能达到最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准备阶梯的教育是最大的浪费。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择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就从教育对象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精选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摘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中尚属刚起步阶段, 因此在通识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识课程的具体设置乃至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着诸多尚待发展和完善的环节, 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偏失, 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 整合我国高校教育的优势资源是推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时间不算太长, 1995年, 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召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 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内地通识教育的起点。1999年, 教育部建立了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XX年, 复旦大学率先成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文理学院复旦学院。XX年, 清华大学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近年来, 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在内地高校确立起来。湖北经济学院XX 年也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我校开始重新制定了培养方案, 并把通识课程设置正式写入了XX年新颁布的培养方案中。湖北经济学院的通识课程的构成以通识必修课为核心主体, 通识限选课和通识任选课作为延伸通识教育的辅助课程, 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然而处于初创期的我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和深入的地方。因而, 本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一

特殊教育案例、融合教育故事

一和二十五 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湛留洋 大一小自2014年便与重师大特教系合作,联合举办“手拉手”特殊学生志愿辅导活动,开展至今已是第四个年头,从最开始的每周一次到现在的每周四次,服务对象从17位到25位,服务形式也从单一的心理辅导到种类丰富的教育康复项目。我是2017年2月来到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期间遇见25名特殊学生,一年多来,他们从特殊走向靓美,400多天日出日落,展开了一和二十五的故事。 相遇,巧做班主任工作 在大一小我遇见了16位智力障碍学生,4位听力障碍学生,4位肢体障碍学生还有一位多动症学生。我一个人照顾25名特殊学生简直是天方夜谭,所幸的是我身后有整个学校的支持,更有张艳德育心理工作室7位成员引领,在团队的帮扶下工作顺利开展。25位特殊学生分布在六个年级22个班级进行随班就读,班级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小家,资源教室和心理辅导室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中转站。冒冒然接近特殊学生是不科学不可取的,我得在相遇前去“偶遇”他们在学校的妈妈-班主任老师。学校打卡签到,食堂吃饭,值周站岗,教研看课成了我去偶遇22位班主任老师的契机。从见面寒暄到彼此熟悉,特殊学生成了必聊的话题,殊不知我与班主任老师的相遇源于我的一些“套路”。比如第一次遇见6年级5 班万老师便是精心设计的巧合,惧于年长老师的威严,我悄悄摸准万老师的上班路线,终于有一天在公交站相遇了。我约他一起上班,路上大家你来我往拉起了家常,来到学校吃饭时万老师主动问起我的工作性质,我找准机会问他班上有没有比较不一样的学生,这个时候我从万老师的口中得知了第一位特殊学生小赵。那天早上万老师吃饭的时间比平时多花了10分钟,主要是我的问题太多,可是这次交流我从万老师口中认识了一个大方勇敢,自信乐观的小赵,我发现原来特殊学生可以很好的适应普通学校,小赵就是融合成功的例子。后来我利用教职工运动会,遇见3年级8班喻老师,了解到特殊学生小朱的情况。还通过班上一位学生认识了她的父亲龙老师,龙老师班上也有一位特殊学生小王。无数次,我与班主任老师的相遇,积极与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获取学生的学情,掌握了25

论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耦合机制

论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耦合机制 内容摘要: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进行重新定位,理顺专业实践课和公共基础课之间的关系,避免单纯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全面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狭隘能力本位观”,为学生将来后续能力发展的培养和“终身教育”提供一种学习方法,也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职业能力终身教育 一、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自19世纪初美国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讨论和研究。通识教育的提出,初衷是对基础教育的一种概括性称谓,现如今就其性质而言,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教育。它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其能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培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人性教育。 陈向明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它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1]李曼丽教授从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系统诠释: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非专业教育;从目的上看,它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公民;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人性教育、全面素质教育、思维方法教育。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的人格,它不仅适用于普通本科教育,也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局限于某一技能的培训或某门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只有重视通识课程的设置,才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长效发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评价与需求分析 (一)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笔者对已经毕业2年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共发出100份,收回92份,有效90份,调查数据如下: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课程改革的关系 杨向东/《人民教育》2016年第19期 是“核心素养”还是“胜任力”? 本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根据OECD的界定,素养(competence)“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还包括个体调动和利用种种心理社会资源(包括各种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在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它超越了“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的范畴,也不限于传统意义上“能力(ability)”的内涵和外延,而是包含了“各种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OECD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带有明显的社会适应倾向。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创新经济模式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类型要求个体能够应对陌生的挑战性情境,处理复杂多变的任务。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个体要能够对复杂问题做出灵活反应,能够有效沟通和使用技术,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和创新,持续性地生成新信息、知识或产品。综观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无一例外都突出了这一立场。这些框架都强调在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环境下,在多元异质社会中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这些素养反映了个体适应21世纪的共同要求。 鉴于上述倾向,有学者认为本次课程改革应该采用“胜任力”,而非“核心素养”这一术语;也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社会适应性,而对个人发展关注不够,以“核心素养”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不够妥当;还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未来社会个体应该具备的高级技能,不能全面涵盖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全部内涵。 如果用于分析和理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和相关的课程改革趋势,这些观点是有道理的。然而,如果用来评判此次以“核心素养”为设计理念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就有失偏颇了。这是因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并不是机械照搬西方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而是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这种理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融合教育案例

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合到班级集体 在融合的理念下,只要班级中有特殊学生,老师就必须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从融合的教育哲学观来看,所有学生有权利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也是班上的一员,学生良好的学习应以单一教育系统替代普通、特殊二分的教育系统。以及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力量可以促使融合模式比分离模式更易成功。如果秉持这种理念则融合模式的确是未来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耕耘的方向。 濮院外来人口非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来濮院读书的人也非常多,桐乡三中2011届初一总共11个班,其中本地班只有3个,外地学生占很大一部分。这给学校的管理,班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怎样让这些孩子能融合到三中这个大家庭,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适应桐乡的环境,并在三中能学到东西,这点很重要,这给我们这些班主任带来很大挑战。融合?如何融合?怎样融合? 带初一的时候,我班有一个学生陈**,是一个开学来好几个老师都认为头痛的学生,特别是英语,英语老师说他连26个字母都不会…………“初一开学时,我连‘苹果’的英文都不认识。”陈*说。陈*来自重庆,小学他随父母转了两次学,一次是从老家的镇上转到县里,一次是从县里转学到濮院。6年的小学,他读了三所学校。小学毕业后,他又随父母来到濮院,到三中读初一。第一次英语考试,陈**的成绩是20来分。“其实我一个都不会,因为英语考试都是选择题,我都是蒙的。我们那里小学不学英语的,到初中才学的,而濮院

这里小学三年级就学英语了,我比别人少学了3年,怎么能比得过别人?……” 桐乡三中位于濮院镇,这个地方的外地生特别多。由于外地学生特别多,加上各地风俗不一样,这些孩子有些有点“水土不服”的症状。因此我觉得应该给予这些孩子多一些重视、与关爱,让他们能够融合到三中这个大环境。所以平时我除了在课堂上关心陈**这些外地学生外,课后我也经常将陈**叫到办公室,对他进行辅导。甚至我拿起他的英语书帮他背单词。 一个月后第二次考试,陈**又只考了27分。当时王老师叫他去办公室订正错误的部分,以便帮他讲解。“当时我觉得很对不起王老师,哭了,然后我就想好好学了。”陈**这样和我说,这让我很是感动,我觉得这些孩子很懂事,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把成绩提上去。 在我的结对帮助下,陈**也加倍努力学习英语。“早上背单词,晚上背单词,上学的路上,坐在爸爸的电动车后面,我也在背。”第一个学期末,陈**的英语成绩就及格了。以前最弱的英语,现在变成了陈**最强的学科。从初二开始,陈鑫的英语成绩就稳定下来,在班上属于上等。并且其他几门功课都有很大进步。 陈**只是桐乡三中众多外来学生中的一员。桐乡三中现在外地学生占百分之六七十。由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以“谐”为校训,努力营造融和的校园氛围。对于学校来讲,就是协调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各种资源配置得当,教职员工、学生、教师相互配合,学校稳定、持续发展。对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