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

础知识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

2011-09-06 九宫阁阅 4229 转 103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一)概述

1、储粮害虫:危害储藏粮食及其产品的有害昆虫称为储粮害虫。严格说储粮害虫是在储粮环境中进行繁殖的一类昆虫,还包括螨类、鸟类、啮齿动物及其一些节肢动物。所以豌豆象不能算作储粮害虫。

把捕食、寄生这些害虫的天敌称之益虫或储粮害虫的天敌昆虫。

2、储粮害虫的分类地位:

(1)储粮害虫隶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

(2)储粮螨类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螨亚纲。

3、储粮害虫的危害:直接损失是粮食质量损失,一般国家粮库粮食损失为0.2%,农户粮食损失为6%~9%。间接损失是使粮食营养、种用品质降低;危害仓库、厂房和包装物;污染粮食,影响健康等。

4、储粮昆虫的生物学:

1、储粮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 2011-09-06 九宫阁阅 4229 转 103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储粮害虫及其防治基础知识(一)概述 1、储粮害虫:危害储藏粮食及其产品的有害昆虫称为储粮害虫。严格说储粮害虫是在储粮环境中进行繁殖的一类昆虫,还包括螨类、鸟类、啮齿动物及其一些节肢动物。所以豌豆象不能算作储粮害虫。 把捕食、寄生这些害虫的天敌称之益虫或储粮害虫的天敌昆虫。 2、储粮害虫的分类地位: (1)储粮害虫隶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 (2)储粮螨类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螨亚纲。 3、储粮害虫的危害:直接损失是粮食质量损失,一般国家粮库粮食损失为0.2%,农户粮食损失为6%~9%。间接损失是使粮食营养、种用品质降低;危害仓库、厂房和包装物;污染粮食,影响健康等。 4、储粮昆虫的生物学:

1、储粮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1)甲虫类幼虫的外部形态:头部无复眼,胸部无翅,虫体呈“肉虫”状。常分为无足式(无足型)、弯弓式(蛴螬型)、爬虫式(丙式)。

(2)蛾类幼虫的外部形态:体型单一,多白色,多足型,称“毛虫式”幼虫。 3、螨类的形态:体躯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个体微小,体躯分节不明显,无翅,无复眼。以粉螨危害最严重。 (三)保粮方针和储粮害虫防治原则 1、保粮方针: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2、防治方法:机械防治、习性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3、防治原则:安全、经济、有效。“安全”是前提,“经济”是要求,“有效”是目的。 4、常用防治方法:(1)“三防”即设立防虫线、防虫帘、防潮门来提高防虫效果。(2)“三低”保粮即低药、低氧、低温。 (四)虫粮等级划分(单位:头/公斤)

粮库安全储粮管理制度

粮库安全储粮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防治原则,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全面做好粮油仓储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储粮和仓库安全。 2、成立粮库安全保粮领导小组。粮库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骨干保管员为成员。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粮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及技术操作规程并公布上墙。及时指定年度仓储安全管理目标和月度工作计划。 3、严格执行《粮油仓库清洁卫生制度》,坚持空仓先消毒再进粮,时刻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防虫槽和防虫线时刻保持有效杀虫成分和有效浓度;防雀窗和防虫网齐全有效。 4、严格执行《粮油入库管理制度》和《粮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入库粮油质量。储备粮油入库质量必须符合相关国家质量标准。特殊情况或因经营需要入库的超标准粮油,应该单独存放,采取更加严格的检查和保管措施,并制定紧急情况下《粮情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安全。 5、严格执行《粮情检查与处置制度》,风、雨、雪天随

时检查粮情并做好仓库门窗密闭工作。根据“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查有处理,查有记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粮情档案。 6、严格执行《粮油质量管理制度》和《粮油品质检测控制制度》。出库粮油必须有质检部门出具《粮油质量检验报告单》随货同行。按规定期限对在储的储备粮油进行品质检测。对超期储存、不宜存和轻度不宜存的储备粮油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申请轮换。 7、认真落实《粮油日常管理制度》,做好通风、排温、压盖、密闭、防潮、隔热、翻动粮面等常规工作。 8、严格执行《粮食熏蒸管理制度》。防化员要根据粮情和虫情制定详细的《熏蒸方案》报经仓储质检部门经理和分管副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粮食熏蒸要有严格的安全保卫、值班监测、应急处理措施。 9、严格执行《粮油保管损耗溢余管理制度》。粮油保管员对粮油保管数量负主要责任。溢余有奖、超耗处罚,短少赔偿。 10、积极探索和实践科学保粮、绿色储粮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开展规范化和精细化仓储管理,努力降低保粮成本,节约保粮费用。 11、仓储部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粮情分析会,分析粮情,

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

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 1.花椒防虫。用干净纱布包50克花椒放在贮存小麦或大米的缸中间(每50克花椒可储存小麦或大米200公斤),可防虫。 2. 草木灰压盖。在缸底部铺上3厘米厚的碎草秸(以麦秸为佳),上面盖一层报纸,装入晒干后的小麦,待装至离缸口5厘米左右时,面层覆盖1-2层旧报纸,再放入草木灰压盖,缸口用塑料薄膜扎住封实。 3.白灰压盖。在缸底部铺2厘米厚的干白灰,再装入晒干后的粮食,在粮面上盖2厘米厚的细白灰,可保持粮食长期无虫。 4.白酒储粮。把装有100克白酒的酒瓶,用纱布扎好瓶口,放入距缸底部30厘米深处,装满粮食即可。 5.陶缸或水泥缸储粮。在干净的缸底铺上5-6厘米厚的麦糠(用水泥缸时最好先在缸底刷一层沥青),上面再用塑料薄膜或油布粘贴。将晒干的小麦或稻谷入缸,在粮面上铺1-2层旧报纸。再用2-3厘米厚的麦糠或草木灰,或晒干的槐树叶等压盖,然后用土坯或水泥预制盖压严封实。 6.椿树叶储粮。在粮囤底部铺上一层臭椿树头、叶子,然后每隔33厘米铺设一层臭椿树头、叶子,装满粮食后在粮面上铺盖一层臭椿树叶。 7.细沙压顶储粮。将晒干的小麦趁热入缸,装至粮面距缸口10厘米时,在粮面上铺一层塑料布或两层旧报纸,用干净、干燥的细砂将粮面压实、压严。 8.柚子皮储粮。用小刀将柚子黄绿色表皮削下来,及时晒干后备用。在各种豆类中按每50公斤放入干柚子皮1000克,充分拌匀,加盖密闭熏杀害虫。每隔3个月检查翻动一次,可一年内不生虫,食用安全,不影响发芽率。 9.蟹壳或甲鱼壳储粮。洗净晒干的螃蟹壳或甲鱼壳,放几片在豆类或其它粮食的缸里;在米缸(桶)里放置3—5片干蟹壳或干甲鱼壳,防虫效果更好。 10.烟骨压顶储粮。将瓦缸洗净并消毒后,把晒干的稻谷放入缸内,放至一定高度后平整粮面,在粮面上压盖10厘米厚的烟骨 (即烟草的茎、叶柄和叶脉等不可制造卷烟的剩余物),加盖密封缸口,可保储粮6个月无虫。 11.山苍子(或油)防虫。将粮食放在便于密闭的缸、坛或罐中,将山苍子碾成细粉,用山苍子油更好(中药铺有售),用小碟装好,放入容器粮面上,然后将容器密封数天,再开盖放气。取出山苍子以后密闭贮存,粮食一般不会生虫。每20公斤粮食只需10多粒山苍子或2粒山苍子胶囊。这种方法还可以去除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 12.苦楝叶加野菊花防虫。取苦楝叶洗净晒干,粉碎后按95%比例掺入5%的野菊花备用。500公斤粮食用药200克,分层撒在粮食堆中,最后在面层适当多撒一些,即可保持粮食不受虫害。 13.海带防虫。将晒干的海带混放于粮食中,一周后海带可吸收粮食中的部分水分,并可杀灭粉螨及蛾类害虫。海带取出晒干后还可重复使用,且不影响其食用价值。 14.菖蒲和艾草防虫。取新鲜菖蒲和艾草,洗净晒干,每500公斤粮食中分别按上、中、下铺放三层,即可达到驱虫、杀虫的效果。 15.“三粉”合剂防虫。取陈皮粉、八角粉、红辣椒粉各等量混合后,用纱布包好,每包重100克,每500公斤粮食均匀投放5包,密封贮存,驱、杀害虫效果显著。 16.食用油防治绿豆象。绿豆象是储藏豆类的主要害虫。可使用食用油拌和防治。在几种食用油中,效果最好的是未经精炼的菜籽油和棕榈油,其次是花生油。处理时按每公斤豆子拌和食用油4毫升的比例将油倒在豆子(如绿豆、赤豆、菜豆等)中,并充分拌和均匀,务必使每颗豆子外面都沾有油膜。当绿豆象活动,接触油之后即会死亡。有效期约2个月。处理的豆子在虫子杀死后,密封储藏,可以长期无虫。 17.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等。将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等晒干后混合碾成药粉,分

储粮害虫防治复习过程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是做好粮食储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巩固、发展与提高四无质量,确保储粮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防治储粮害虫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安全、经济、卫生、有效”的原则,把各种防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面地、系统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确保储粮安全。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清洁卫生防治,检疫防治,习性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 ㈠清洁卫生防治 1、清洁卫生防治的范围: 防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从粮食收获、脱粒、整晒到入库、储藏、调运、加工、销售等各个流转过程,以及运粮工具包装器材,生产设备,储粮场所等都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2、清洁卫生防治的方法: (1)清洁卫生: ①凡是存放粮食的仓、厂、店都要保持清洁。 ②器材室、装具修理间、饲料库、晒场等的卫生。 ③包装器材、用具、机械、运输工具等卫生。 ④粮油仓房坚持空一仓、清一仓。 (2)消毒工作: ①空仓消毒。

②加工厂消毒。 ③器材、用具消毒。 ④环境消毒。 (3)改造工作;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的同时,做好仓厂内外环境的改造工作。 (4)隔离工作:在做好前三项工作以后,要防止害虫再度感染。 ①要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做到四分开。 ②储粮场所周围喷布防虫线。 ③虫粮、虫杂及时处理。 ④包装器材用具专仓保管,不能储入粮食仓房内。仓内检查的必须用具,应专仓专用。 ⑤工作人员在检查粮情时,先查无虫粮再查有虫粮防止人为传播。 ㈡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高温或低温作用,破坏贮粮害虫生理机能,改变它的生活条件,使其死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与繁殖。 1、高温杀虫。 (1)日光曝晒法:曝晒不仅可杀虫,还可降低粮食水分。除大米、花生仁、豆类、粉类外,其余粮食均可曝晒。 (2)烘干杀虫法。 (3)蒸汽杀虫法。 (4)沸水烫杀法:多用于器具杀虫。粮食只有少数品种才能用此法,如染有豆象的蚕、碗豆。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 常见的贮粮害虫有米黑虫、黄粉虫、玉米象、豌豆象、蚕豆象、绿豆象、麦蛾、谷蠧、螨类等。主要防治方法: 一、农业措施 1、密闭防虫。用坛、缸、囤等贮粮的,可用塑料薄膜封口,扎紧并用稀泥密封。密封后, 可利用粮食旺盛的呼吸作用,逐渐将氧气耗尽,造成一种缺氧后低氧状态,抑制害虫的繁殖,从而达到安全贮粮。 2、压盖防虫。主要用于防止蛾类害虫,尤其是麦蛾。将粮食压盖好,使蛾类成虫无法交尾 产卵,不能繁殖出幼虫危害粮食。压盖时间在新收的粮食入仓后立即进行。将晒干的沙子装入麻袋或塑料袋,平整地铺放在粮面上,使压盖严、紧、密、实。也可在平整的粮面上铺一层牛皮纸,纸上均匀压盖10厘米—15厘米的草木灰。 3、花椒防虫。用一个小布袋,内装10—15克新花椒,放入贮粮的坛内,若是用缸、囤贮 粮,可多放几袋,用盖盖好,可有效地防止害虫感染。 4、曝晒杀虫。曝晒是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破坏虫体组织和生活机能,使害虫致死。 同时曝晒还具有防潮、防霉的作用。小麦、玉米、豌豆、蚕豆等粮食有害虫可用此法。 选择炎热晴天,将粮置于容易升温的晒场上摊晒。要薄摊勤翻,使粮温上升到48℃左右,并在这种温度下持续翻晒3—4小时,然后将粮食趁热聚堆,以保持堆内高温,即可将害虫晒死或闷死,待粮温下降到接近大气温度时,再除去杂质和死虫,然后入仓。 二、化学措施 用于杀灭贮粮害虫的药剂要经过严格选择,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爆炸和燃烧;二是能杀死多种害虫,没有残毒或残毒极微。目前农家使用的贮粮杀虫药剂主要是磷化铝。此药有粉剂和片剂两种。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产生磷化氢毒气,对害虫产生高效的毒杀作用。 1、粮面施药法要求粮堆高度在3米以下。具体做法是先测量粮堆体积及仓房空间部位容积, 计算出用药总量。根据每个投药点粉剂不超过200克,片剂不超过300克的要求,计算出投药点。投药点应均匀布置在粮面上。每个投药点要放置不能燃烧的瓦钵、瓷盆等装药器皿。施药完毕后,密闭门窗,熏蒸结束放气后,及时清除药剂残渣。 2、布袋埋藏法主要用于散装粮堆。按每点施药量将药剂装入小布袋内。每袋装片剂30—45 克;装粉剂20—25克。施药由里向外,用投药器把药包投入粮堆或深埋。每个药包拴一根细麻绳,一端留在粮面外,以便熏蒸放气后,按麻绳标志取出药包。 3、气流熏蒸法主要是根据粮堆内气流状态,确定合理的施药部位,以提高药效。该法是用 塑料薄膜密封粮堆,采用低药量熏蒸。当平均粮温高于仓温3℃以上时,应在粮仓或粮堆下层施药;当平均粮温低于仓温3℃以下时,应在粮面施药;新入仓粮食各部位粮温接近,应采用均匀埋藏法,并在仓门及四角增加施药点。

粮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粮食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责任制度管理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2、公司法人代表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总责;各分库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专(兼)职安全员负责作业现场安全。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与安全生产培训。 4、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对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特殊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必须参加劳动保险。 5、保管员是工人作业现场的安全第一责任人,配戴安全员标志,坚守工作岗位,对现场作业进行全程监管,杜绝一切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管理 1、所有机械设备移动时要降低扬程,机械设备移动时遇有铁道路口,一律绕行。 2、移动没有尾轮的输送机时要把机尾放在托架上然后拖动,禁止机头坐人找平衡、机尾用人扛等现象的发生,禁止违背操作规

程。 3、大型机械设备如果人力移动确有困难,需机动车牵引时,必须有作业区保管员(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4、移动机械设备时,正下方禁止有人,以防部件脱落伤人。 5、作业现场移动机械设备的,要先撤掉电源,然后在作业现场安全员指挥下移动。 6、使用输送机、滚筛,禁止随意拆卸尾轮或支撑拉杆,确因作业需要的要由设备科派修理人员操作。 7、保管员要随时观察机械设备运转情况,经常检查电器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找机修人员进行处理。 8、当天作业结束,所有机械必降下扬程移至指定地点。输送机升、降扬程必须保持安全间距,严禁升、降至顶点。 9、返回机械设备必须按编号送入指定地点,同时通知设备科验收。 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平房仓出仓时,保管员指挥工人撤下踏粮板、检温探子和检温电缆,检温电缆缠绕在分线器盒上,踏粮板、检温探子整齐码放在门口上方,并防止滑落。在出仓作业过程中,保管员必须将仓上边门锁死。出仓时挡粮板要随粮及时撤下,以防落下伤人,卸下的挡粮板要选择不受雨淋、水浸的地方整齐码放,粮食出清后再移回仓内。 2、砖圆仓出仓时,保管员组织工人先将砖圆仓踏粮板和检温探子

储粮害虫防治考试版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1)身体左右对称;2)成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3)整个体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4)体腔就是血腔; 2、科学意义上的昆虫是成虫期具有下列特征:1)体驱由若干个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是取食与感觉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和支撑中心,成虫阶段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括生殖系统和大部分的内脏,无行走用的附肢。 3、触角的类型:分三个部分:柄节、梗节、鞭节.根据鞭节构造不同可分为:1)刚毛状: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蜻蜓、蝉、叶蝉等的触角。2)线状:线状触角又叫丝状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节、梗节较粗外,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线状触角是昆虫触角类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3)念珠状:基节较长,梗节小,鞭节由多个近似圆球形、大小相近的小节组成,形似一串念珠。如白蚁、褐蛉等的触角。4)棒状:棒状触角又叫球杆状触角,结构与线状触角相似,但近端部数节膨大如棒。如蝶类和蚁蛉类的触角属于此类。5)锤状:似棒状,但触角较短,鞭节端部突然膨大,形似锤状。如郭公虫等一些甲虫类触角。6)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如部分叩甲、芜菁雄虫等的触角。7)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显著突出,状如梳栉。如部分叩甲和豆象雄虫的触角。8)羽状:又叫双栉状,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呈细枝状,枝上还可能有细毛,触角状如鸟类的羽毛或形似篦子。如很多蛾类雄虫的触角。9)肘状:又叫膝状或曲肘状,其柄节较长,梗节小,鞭节各亚节形状及大小相似,在梗节处呈肘状弯曲。如蚁类、蜜蜂类、象甲类昆虫的触角。10)环毛状:除柄节与梗节外,鞭节部分亚节具一圈细毛。如雄性蚊类与摇蚊的触角。11)具芒状: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触角芒。为蝇类所特有。12)鳃状:鞭节端部几节扩展成片,形似鱼鳃。如金龟子的触角。 4、眼:单眼、复眼、背单眼、侧单眼 5、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取食固体食物为咀嚼式口器,取食液体食物为吸收式口器。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和原始的类型。咀嚼式→吸收式: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舐吸式、捕吸式、刮吸式。 8、体壁:壳聚糖(几丁质)昆虫表皮具有高度抵制水分蒸发作用的特性,主要因为表皮中有蜡层。9、多数昆虫的心脏仅局限于腹部内,少数昆虫如蜚蠊和铗尾虫等的心脏伸达胸部内。它是保持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主要器官。10、血液的功能作用:止血作用、免疫作用、吞噬作用、成瘤作用、包被作用、溶菌作用、解毒作用、阻止天敌捕食、贮存营养和运输作用、机械作用。13、排泄的功能:1)保持昆虫体内清洁的生理环境;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3)保持昆虫血液正常的渗透压及化学组成。14神经系统的功能 1)与周围环境联系,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2)各组织器官的协调统一。15、神经系统的来源及基本单位来源:外胚层,组成单位:神经元(由神经细胞体和细胞体上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16、轴突传异:静电电位(外正)→动作电位(外负)→静息电位(外正)端丛受刺激→突触前膜释放传递物→ACH→突出间隔→作用于突触后膜ACH受体并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兴奋→ACHE→抑制兴奋。17、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很多高效杀虫剂都是神经毒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3方面。(1)对轴突传导的影响,滴滴涕和拟除虫菊酯主要作用于轴突传导。滴滴涕分子能嵌入轴突膜上Na+通道,从而延缓轴突的去极化和Na+通道的关闭时间,表现重复的动作电位,产生中毒症状。(2)对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烟碱、箭毒、沙蚕毒素等能与突触后膜上Ach受体产生抑制作用,阻断了Ach与受体的结合,冲动不能传导,使昆虫死亡。(3)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是AchE的抑制剂,它们能像Ach那样与AchE结合,但结合以后不易水解,酶解作用受阻,造成突触部位Ach大量积聚。昆虫中毒以后,表现出过度兴奋,随之行动失调,麻痹死亡。18、脑的神经分泌细胞:特点:a、具有神经细胞的特点,传递神经冲动。b、具有分泌细胞的特点,分泌促前胸腺激素(PTTH)或促蜕皮激素。功能:a、激发其它内分泌器官分泌有关激素; b、与其它分泌器官相互作用,可产生其他激素。c、PTTH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刺激各种RNA的合成作用。19、咽侧体功能:是分泌保幼激素的中心,当咽侧体受到PTTH刺激,即分泌保幼激素(JT)20、内激素:经血液运送到靶器官,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互相作用,调节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交配、两性异态,多态现象以及一般生理代谢作用。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异)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一直两方面的作用。21、孵化:胚胎发育完成后,幼体破壳而出的过程。鳞翅目幼体、蜻蜓稚虫、直翅目幼体、半翅目幼体22、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不完全变态:半变态、渐变态、过渐变态,完全变态:复变态。23、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叫脱皮,脱下的皮叫蜕。生长蜕皮、变态蜕皮、生态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得防治方法 一、储粮害虫防治得原则 在粮食储藏得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虫害问题都应随时加以注意。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害虫大量繁殖为害造成损失。因此在储粮害虫防治工作中我们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就是"预防为主",理由很简单,因为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不能等到害虫已经严重发生,粮食已经受到重大损失时再去除治。而应当就是对无虫粮注意采取防虫措施,防止害虫侵入粮食繁殖为害。对于发现有少量害虫得粮食,应根据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彻底除治害虫,使它不会大量繁殖为害,这样,也就起到了防得作用。 防治储粮害虫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机械防治法,即利用害虫习性进行防治得习性防治法;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得化学防治法与利用生物进行防治得生物防治法。其中有些方法很适合防治农村储粮害虫使用。我们防治储粮害虫不应只依靠一种方法,而应根据时间、条件将各种适宜得方法恰当地配合起来使用,使我们能够用最少得人力、物力即可达到有效得防治得目得,在选用防治方法时,应应注意对人得安全性。也就就是说储粮害虫得防治应采用综合治理得措施,应采用安全、经济、有效得方法。 二、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物理机械防治就是利用一些物理得方法直接杀死储粮害虫,或恶化储粮害虫得生活环境,抑制储粮害虫得发生发展,或用机械方法将害虫与粮食分开,防止或减轻害虫为害得一种方法,以达到确保粮油安全得目得。 储粮害虫得生活环境中,有三个重要因素。一就是温度,二就是湿度,三就是空气。利用改变这三种因素,使它不适合储粮害虫得生活,或使害虫死亡,就可以达到杀死或抑制害虫危害储粮得目得。 物理防治得方法很多,如利用高低温杀虫,利用电离辐射杀虫,利用压盖密闭方法杀虫,利用改变空气成分即气调方法杀虫,利用真空或高压杀虫,利用光能、声音杀虫等。以上许多方法中,有些方法很适合在农村得条件下使用,例如粮食趁热入仓密闭杀虫,"套囤"防治豌豆象,"泥麦堆密封防治麦类害虫"与密封自然降氧杀虫等方法。在第三章"粮食入仓"一段中作为粮食入仓时得处理方法已详细叙述,这里只对未叙述得方法加以介绍。 (一)利用高低温杀虫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一、储粮害虫防治的原则 在粮食储藏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虫害问题都应随时加以注意。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害虫大量繁殖为害造成损失。因此在储粮害虫防治工作中我们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预防为主",理由很简单,因为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不能等到害虫已经严重发生,粮食已经受到重大损失时再去除治。而应当是对无虫粮注意采取防虫措施,防止害虫侵入粮食繁殖为害。对于发现有少量害虫的粮食,应根据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彻底除治害虫,使它不会大量繁殖为害,这样,也就起到了防的作用。 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机械防治法,即利用害虫习性进行防治的习性防治法;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的化学防治法和利用生物进行防治的生物防治法。其中有些方法很适合防治农村储粮害虫使用。我们防治储粮害虫不应只依靠一种方法,而应根据时间、条件将各种适宜的方法恰当地配合起来使用,使我们能够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即可达到有效的防治的目的,在选用防治方法时,应应注意对人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储粮害虫的防治应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应采用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二、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物理机械防治是利用一些物理的方法直接杀死储粮害虫,或恶化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抑制储粮害虫的发生发展,或用机械方法将害虫与粮食分开,防止或减轻害虫为害的一种方法,以达到确保粮油安全的目的。 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中,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温度,二是湿度,三是空气。利用改变这三种因素,使它不适合储粮害虫的生活,或使害虫死亡,就可以达到杀死或抑制害虫危害储粮的目的。 物理防治的方法很多,如利用高低温杀虫,利用电离辐射杀虫,利用压盖密闭方法杀虫,利用改变空气成分即气调方法杀虫,利用真空或高压杀虫,利用光能、声音杀虫等。以上许多方法中,有些方法很适合在农村的条件下使用,例如粮食趁热入仓密闭杀虫,"套囤"防治豌豆象,"泥麦堆密封防治麦类害虫"和密封自然降氧

粮食管理制度

粮食管理制度 粮食管理制度 粮食管理制度 为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储备粮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存储安全,不断降低储粮管理成本,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安全保粮领导小组,主任对粮食安全保管工作负总责,实行岗位责任制,一级抓一级,所有库存粮食安全的保管,按仓号逐一落实到每位责任仓保管员。 二、粮食储藏管理过程中,应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本着“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防治原

则,积极开展“一符四无”百分考核活动,达到“四无”粮仓98%以上。 三、入库的粮食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中等以上标准,并坚持做到“不同等级、不同品种、新粮与陈粮”分开储藏。 四、粮情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保管员对负责管理的粮食实行危险粮天天检查,半安全粮三天检查一次,安全粮食七天检查一次,所有粮仓按规定配齐电子测温装置,并使用微机检测粮情,每周检测一次,发放到每一个保管员,将检查结果完整准确的填写《粮情检查记录簿》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全面检查:每月由单位分管领导组织仓储人员对库存粮食进行定期全面检查。 五、对库存的粮食,应根据不同季节和粮食品种储存方式,采用不同的保粮技术,对度夏的粮食采用“双低”或“三低”储存法,利用熏蒸设备对虫粮进行处理;冬季可利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夏季可减少熏蒸次数,降低粮食的

污染,相对提高粮食质量,降低保管费用。 六、严格熏蒸杀虫审批制度,采取科学方法,提高杀虫效果,根据检查粮情的虫情、虫种、密度大小,准确计算用药量,建立熏蒸记录档案。 七、保管员要做好出入库手续管理工作。有关帐卡、凭证填写要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真实的填报库存报表。对出库的粮食,按照规定如实填报损溢报单,对不同仓号、不同货位的粮食损溢不能相互冲抵。 八、做好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及储粮害虫的防治工作,对仓内外卫生定期清理及检查,对环境、仓内外定期消毒,为安全储粮打好基础。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是做好粮食储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巩固、发展与提高四无质量,确保储粮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防治储粮害虫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安全、经济、卫生、有效”的原则,把各种防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面地、系统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确保储粮安全。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清洁卫生防治,检疫防治,习性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 ㈠清洁卫生防治 1、清洁卫生防治的范围: 防治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从粮食收获、脱粒、整晒到入库、储藏、调运、加工、销售等各个流转过程,以及运粮工具包装器材,生产设备,储粮场所等都必须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2、清洁卫生防治的方法: (1)清洁卫生: ①凡是存放粮食的仓、厂、店都要保持清洁。 ②器材室、装具修理间、饲料库、晒场等的卫生。 ③包装器材、用具、机械、运输工具等卫生。 ④粮油仓房坚持空一仓、清一仓。 (2)消毒工作: ①空仓消毒。 ②加工厂消毒。 ③器材、用具消毒。 ④环境消毒。

(3)改造工作;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的同时,做好仓厂内外环境的改造工作。 (4)隔离工作:在做好前三项工作以后,要防止害虫再度感染。 ①要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做到四分开。 ②储粮场所周围喷布防虫线。 ③虫粮、虫杂及时处理。 ④包装器材用具专仓保管,不能储入粮食仓房内。仓内检查的必须用具,应专仓专用。 ⑤工作人员在检查粮情时,先查无虫粮再查有虫粮防止人为传播。 ㈡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高温或低温作用,破坏贮粮害虫生理机能,改变它的生活条件,使其死亡或抑制其生长发育与繁殖。 1、高温杀虫。 (1)日光曝晒法:曝晒不仅可杀虫,还可降低粮食水分。除大米、花生仁、豆类、粉类外,其余粮食均可曝晒。 (2)烘干杀虫法。 (3)蒸汽杀虫法。 (4)沸水烫杀法:多用于器具杀虫。粮食只有少数品种才能用此法,如染有豆象的蚕、碗豆。 2、低温杀虫:储粮害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所以低温杀虫必须掌握三个原则:一是低温的强度要大;二是作用的时间要长;三是在未趆冬之前进行。 (1)仓外簿摊冷冻法。 (2)仓内通风冷冻。

储备粮保管制度

编号:SY-AQ-03551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储备粮保管制度 Storage system of grain reserves

储备粮保管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库主任对库存粮食有管好、管住的责任,未接到总公司储备粮中心开具的出库单,任何人都不准动用,库主任对粮食安全负责。 2、粮食保管实行专职制,任务落实到人,粮食从接收入库、保管、到出库,保粮人员、检质人员、计量人员要负责到底,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储存安全。 3、坚决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积极开展“四无”(无害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做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即帐实相符,专仓、专人、专卡,品种、数量、质量和地点落实。 4、对库存粮食严格执行“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一月一汇查,危险粮天天查和风雨下雪随时查”的查粮制度,检查中做到“有粮必查、有仓必到、查必彻底”,并做好记录,确保库存粮食安全储存。

5、认真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四不留(不留杂草、垃圾、污水、落地粮)。 6、库存的粮食必须根据入库验质、计量凭证及时建立分仓台账和保管专卡等。 7、每批粮食收发结束后,必须如实上报粮食数量、质量等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8、保管期间要广泛采用“三低”(低温、低氧、低药剂量)、机械通风、粮情电子检测、环流熏蒸等科学保粮技术,延缓粮食品质陈化,降低损耗。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仓储害虫大全附防治方法

本章重点容:象甲和豆象甲类(△:玉米象、米象、谷象;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谷蠧、谷斑皮蠧;谷盗类(△: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蛾类(△麦蛾、印度谷螟、一点谷螟、粉斑螟蛾、米黑虫);螨类(腐嗜络螨)。 上述各主要储粮害虫(害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为害、生活史和习性、预测预报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指在粮仓、加工及运销过程中为害贮藏粮食、油类、豆类等及其加工品的害虫(螨),亦称仓库(储)害虫。至今全世界已定名的储粮害虫(螨)约600多种。我国的储粮害虫有383种,其中昆虫纲242种,螨类141种,专门为害粮食的约有30多种,包括一些重要的国、外检疫对象。据统计,全世界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约为5-10%。它们不仅直接食害粮食造成数量上的损失,同时还混入大批排泄物和分泌物(虫皮、虫尸、虫粪等)、吐丝连缀粮粒等污染粮食,引起粮食发热和霉变造成粮食品质及营养价值的降低,甚至无法食用或有毒;降低种子发芽率;在国际贸易中降低收益及国家外贸声誉等。因此,大力防治储粮害虫,保证粮食不受虫害和安全储藏,是关系“米袋子”和国泰民安的大事,在目前国家粮库扩容、规模化、规化的形势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储粮害虫的发生为害(生态)及防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种类多,分布广泛,为害场所多样。大多害虫、害螨为世界性害虫,其活动场所包括动、植物及产品仓库、加工厂、运输工具、携带者及载体,甚至如图书馆、博物馆、药店、食品店、厨房等。 2、食性广。一般皆多食性,蚕豆象、豌豆象等例外; 3、生态系基本封闭,环境稳定↓↓(1)食物充足,运动器官退化;(2)天敌种类及数量少;(3)小气候较稳定;(4)储粮干燥。 4、为害方式多样(蛀食、剥食、侵食、缀食),不易被发现,与粮食理化性状等关系密切↓↓防治困难; 5、传播方式主要以人为传播(如仓、厂日常清洁、消毒管理不善、调运检疫不力)为主,自然传播为次(包括主动传播—自行飞传;被动传播—由鼠类、昆虫、鸟类等携播); 6、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繁殖期长,且多无越冬现象(大多仓虫被认为来源于亚热带,一般不具有滞育习性,对低温缺乏抵抗力); 7、抗逆性及耐饥力强。如大谷盗能耐饥2年,皮蠹类能耐饥3-4年,谷斑皮蠹的休眠体能耐饥8年。 依据发生为害特点,储粮害虫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依取食粮粒的程度可分为 1、初期性害虫。凡在仓中发生最早、能为害整粒原粮的均属此类,如我国最重要的三大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蠹和麦蛾等; 2、后期性害虫。凡在仓多发生在初期性害虫之后、只能为害初期性害虫吃剩的碎粮、粉屑的害虫种类,如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印度谷螟等; 3、中间性害虫。既能为害整粒原粮,又能为害碎粮、粉屑的害虫种类,如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等。 (二)依粮层为害位置可分为 1、自上层及外表至下层及部。是蛾类幼虫具有的特点,因其成虫体型大、柔软、善飞,一般具正趋光性,适于在上层及外表活动产卵。 2、自下层至上层。是甲虫类具有的特点,因其个小、体硬、善爬行,一般具负趋光性,粮食下层较黑暗且易于隐匿。 3、自外表至部。是螨类具有的特点,因其个小、体软,喜向外爬。 (二)依为害场所可分为 1、不能在仓繁殖,必须依赖仓外田间食物繁殖,但幼虫可随寄主带入仓完成发育,如豌豆象。 2、兼在田间和仓繁殖为害。如绿豆象、米象、麦蛾等。 3、仅能在仓繁殖为害。绝大多数储粮害虫如此。 第一章初期性害虫

粮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责任制度管理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2、公司法人代表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总责;各分库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专(兼)职安全员负责作业现场安全。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与安全生产培训。 4、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对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特殊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必须参加劳动保险。 5、保管员是工人作业现场的安全第一责任人,配戴安全员标志,坚守工作岗位,对现场作业进行全程监管,杜绝一切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管理 1、所有机械设备移动时要降低扬程,机械设备移动时遇有铁道路口,一律绕行。 2、移动没有尾轮的输送机时要把机尾放在托架上然后拖动,

禁止机头坐人找平衡、机尾用人扛等现象的发生,禁止违背操作规程。 3、大型机械设备如果人力移动确有困难,需机动车牵引时,必须有作业区保管员(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4、移动机械设备时,正下方禁止有人,以防部件脱落伤人。 5、作业现场移动机械设备的,要先撤掉电源,然后在作业现场安全员指挥下移动。 6、使用输送机、滚筛,禁止随意拆卸尾轮或支撑拉杆,确因作业需要的要由设备科派修理人员操作。 7、保管员要随时观察机械设备运转情况,经常检查电器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找机修人员进行处理。 8、当天作业结束,所有机械必降下扬程移至指定地点。输送机升、降扬程必须保持安全间距,严禁升、降至顶点。 9、返回机械设备必须按编号送入指定地点,同时通知设备科验收。 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平房仓出仓时,保管员指挥工人撤下踏粮板、检温探子

常见的储粮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

————————————————————————————————作者:————————————————————————————————日期:

常见的储粮害虫 一、储粮害虫的变态和世代 储粮害虫包括了昆虫和螨类两大类。储粮害虫的一生中要比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在变化的各个阶段,有的形态守全不相同,这种形态变化我们叫它变态。很多地区的农村中,对养蚕都十分熟悉。在蚕的一生中有四种虫态,首先由蚕子也就是蚕卵孵化出幼蚕,我们叫它幼虫,当幼蚕经过几次脱皮长大以后就会结茧变成蚕蛹,然后由蛹羽化出蚕蛾,这时我们叫它作成虫。这种在昆虫的一生中像蚕一样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虫态的变化,我们叫它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有可能完全不同。像蚕一样,蚕吃桑叶,而成虫蚕蛾什么也不吃。但有一些种类的储粮害虫,如甲虫类害虫等它们的幼虫和成虫都危害粮食。 另外一类储粮害虫,它们一生中只有卵、幼虫和成虫三个虫态,没有蛹期,我们叫综不完全变态。由于这种变态的幼虫和成虫在形状和食性方面,基本相同,我们管这种幼虫叫"若虫"。成虫和若虫的差别,主要是若虫滑生翅和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由于储粮害虫有形态变化,就使得粮食中的储粮害虫看上去更五花八门,有不同种类的幼虫、蛹、甲虫、蛾子还有螨类。 储粮害虫在发育过程中,从成虫产下卵到孵化出小的幼虫所经过的时间叫作"卵期",幼虫从卵中破壳出来叫作"孵化"。刚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叫作"第一龄"的幼虫,经过一次蜕皮后变为"二龄"幼虫,以后每蜕一次皮,虫龄就增加一龄,每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叫"龄期"。幼虫长大后,停止取食、不再生长时,叫作"末龄幼虫"或"老熟幼虫"。老熟幼虫再经过蜕皮变成蛹时叫作"化蛹",幼虫从孵化到化蛹经过的时间叫"幼虫期"。成虫由蛹壳中脱壳出来,或是老熟的若虫又经过一次蜕皮变成成虫的过程,都叫作"羽化"。化蛹到成虫出现的时间,我们叫它"蛹期"。不完全变态的储粮害虫,没有蛹期,它们从若虫最后一次蜕皮,直接变成成虫。成虫从"羽化"出来到死亡为止,称作"成虫期"。 储粮害虫从产出的卵变化到成虫,到再次产卵繁殖,叫作一个"世代"。有些害虫如豌豆象一年只完成一代的称为"一年一代"。有些害虫一年可能发生两代或多代。粮食中生了害虫,我们往往会看到有成虫、有幼虫、也有蛹,仔细检查,也会发一有卵。这种各个虫态同时存在的情况,我们叫它"世代重叠"。一种害虫在一年中成长发育的情况我们叫它'年生活史"。 储粮害虫种类不同,一年发生的代数也不相同,如豌豆象,一年只发生一代。但为害多种豆类的绿豆象和为害多处禾谷类粮食的玉米象,它们一年可发生多代。储粮害虫一年中发生的代数与气温和粮温有直接关系。同一种害虫在南方炎热地区发生的代数比在北方寒冷地区发生的代数要多。我们利用控制粮熳的方法就可以控制储粮害虫的繁殖,使它们发生尽量少的代数,甚至于不能正常发育繁殖。 二、储粮害虫类型的区分 储粮中的害虫有两大类,一类是昆虫,一类是和蜘蛛同类的螨类。

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研究概况

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研究概况 胡 刚1,徐汉虹2,胡 林2 (1.安徽大学化学系,安徽合肥 230039; 2.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广东广州 510642) 摘 要:综述了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应用现状,对化学合成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 剂、昆虫信息素、植物性杀虫剂等研究成果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储粮害虫;熏蒸剂;防护剂 中图分类号:Q965.9 O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62(2001)04-0094-08 0 引 言 在粮食的储藏过程中,因害虫大量繁殖常常导致粮食的严重污染和损失。目前最为有效和经济的防治虫害的手段是化学药剂熏蒸法和施用防护剂法。熏蒸可以迅速地大规模地歼灭害虫,防护剂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虫害的发生。 储粮害虫防治有其特殊性,它与农作物害虫防治相比,在防治战略、防治背景和防治方法的安全性评估上与之有较大区别。在防治战略上,农作物害虫防治可以采用害虫综合治理的控制战略,将虫害控制在经济限阀之下;而储粮害虫的防治战略是全部杀灭战略,要尽可能避免幸存的害虫将其抗性基因遗传给后代而导致害虫抗性增强。在防治背景上,有别于作物害虫处于自然环境中,储粮害虫完全置于人工环境之中,人为可控制的因素增加,相应的可选择的控制方案多样。在安全性评价中,农作物防治要求防治剂对非靶标植物、动物以及环境如土壤、水源污染等影响最少,农药的残留问题也因在自然界环境下农药的降解而不显得格外突出;相反,因粮食将变成食品进入人体,人们对熏蒸剂和防护剂的残留毒性的要求远比作物和林业用药高,能通过残留及卫生学评价的储粮害虫杀虫剂极为有限,新的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应用远滞后于作物杀虫剂开发速度。 目前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正确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为数不多的熏蒸剂和防护剂,通过施用方法和剂型的改进,有效地杀灭害虫,避免害虫抗性的发展,尽可能地延长现有杀虫剂的使用寿命;其次是将现有杀虫剂包括化学合成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信息素、植物性杀虫剂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储粮害虫的防治。本文拟就熏蒸剂及防护剂的研究及剂型改进概况作一介绍。 收稿日期:2001-05-16 基金项目:中华农业科教人才基金资助项目(98-03-B-06) 作者简介:胡刚(1968-),男,安徽宁国人,安徽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 2001年12月 第25卷第4期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December 2001Vol.25No.4

粮食仓储管理制度.doc

仓储管理制度 第一章、储粮安全及储粮安全责任制 一、储粮安全 安全储粮检测: 1、粮食检测环节 安全储粮检测涉及入库、储存、出库三个环节的检测,入库检测是基础,储存检测是保证,出库检测是责任。 (1)、入库检测:主要进行物检和化检,涉及项目主要是依据相应质量标准定等,测定水份、杂质、不完善粒等,依据有关特定要求还需测定粮食新陈度、湿面筋含量、脂肪酸值等。 (2)、储存检测:粮食自身品质检测主要依据《储粮品质判定规则》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粮堆因子的检测主要是依据国家颁布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的项目如粮堆温度、粮食水份、害虫密度等。 (3)、出库检测:主要进行品质检测。 2、粮食储存检测 ⑴、安全粮、半安全粮、危险粮的划分 依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按含水量划分储粮等级,即根据粮食水份与储藏环境温度的关系,分为安全粮、半安全粮和危险粮。 ①、安全粮:是指可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如玉米、小麦、高梁、杂粮、面粮、食豆类等安全水份标准为13%,稻谷为14%。

②、半安全粮: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短期储存,而不能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 ③、危险粮:指极易发热、霉变的粮食。 3、储粮害虫及其防治 ⑴、“一符四无”内容 ①“一符”标准:“一符”指国有粮油仓库代国家储存的粮油做到帐实相符,即保管帐、统计帐、会计帐与实物数量相符。 ②“四无粮仓”标准: Ⅰ、无害虫 Ⅱ、无变质 Ⅲ、无鼠雀 Ⅳ、无事故 ⑵、虫粮等级标准见表 虫粮等级标准 ①、本表是指原粮、成品粮不许有虫。

②、表中害虫头数系指活虫。 ③、表中两项指标中有一项突破的即算作更严重一级虫粮。 ⑶、虫粮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①、虫粮处理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必须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②、防治措施要符合“安全、经济、卫生、有效”的原则。 ③、全仓生虫,全仓处理,局部生虫,局部处理。 ⑷、储粮害虫常用防治方法: ①、清洁卫生防治 ②、机械除虫 ③、习性防治 ④、化学防治 二、安全储粮责任制 1、储备部认真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坚决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管辖范围内做到不死人、不坏粮、不失盗、不出重大事故。 2、遵守库内各项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考勤公开,不弄虚作假。 3、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各项测化制度,保证粮食的品质,提高仓储管理水平,遵守市区局及中储粮的有关规定,坚持雨中三查,及防汛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4、调出调入工作,遵守原则,入有凭出有据,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