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知识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知识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知识重点

专题二:直线运动考点例析

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本章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基本公式也较多,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s-t 图象、V-t 图象等知识。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本章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单独考查的命题并不多,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问题中,甚至与力、电场中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通电导体、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为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复习本章时要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经常用物理视角观察自然、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本章多与公路、铁路、航海、航空等交通方面知识或电磁学知识综合。

一、夯实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作为质点。)

2.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3.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at V V t +=0,202

1at t V s +=,as V V t 2202=- t V V s t 2

0+= ⑴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⑵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 、V t 和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aT 2 ②202

t 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2202

t s V V V +=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

2s t V V <。

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gt V = , 221at s = , as V 22= , t V s 2

=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前1s 、前2s 、前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s 、第2s 、第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③前1m 、前2m 、前3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④第1m 、第2m 、第3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12-∶(23-)∶…… 5、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分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竖直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解析典型问题

问题1:注意弄清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短代表位移的大小。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例1、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

A .2R ,2R ;

B .2R ,6πR ;

C .2πR ,2R ;

D .0,6πR 。

分析与解:位移的最大值应是2R ,而路程的最大值应是6πR 。即B 选项正确。 问题2.注意弄清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而平均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 ?或某段位移x ?的平均速度,它们都是矢量。当0→?t 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2、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

分析与解:设甲、乙车从某地到目的地距离为S ,则对甲车有2

12V V S t +=

甲;对于乙车有 2121212)(22V V S V V V S V S t +=+=乙,所以22121)

(4V V V V t t +=乙甲,由数学知识知212214)(V V V V >+,故t 甲

问题3.注意弄清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a 的定义式是矢量式。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多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的加速度就大。

加速度的与速度的变化ΔV 也无直接关系。物体有了加速度,经过一段时间速度有一定的变化,因此速度的变化ΔV 是一个过程量,加速度大,速度的变化ΔV 不一定大;反过来,ΔV 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

例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分析与解:本题的关键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若规定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仔细分析“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这句话,可知1s 后物体速度可能是10m/s ,也可能是-10m/s,因而有: 同向时,.72

,/6/1410012201m t V V S s m s m t V V a t t =+==-=-= 反向时,.32,/14/1410022202m t V V S s m s m t V V a t t -=+=-=--=-=

式中负号表示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因此正确答案为A 、D 。

问题4.注意弄清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各个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加速度a 不变的变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中学阶段主要研究的一种运动。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较多,不少同学感觉到不易记住。其实只要弄清各个公式的区别和联系,记忆是不困难的。

加速度的定义式是“根”,只要记住“t

V V a t 0-=”,就记住了“V t =V 0+at”; 基本公式是“本”,只要记住“V t =V 0+at”和“20_

2

1at t V t V S +==”,就记住了

“2

0_V V V t +=”和as V V t 2202+=; 推论公式是“枝叶”,一个特征:2

aT S =?,物理意义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差相等;二个中点公式:时间中点2

0t V V V +=-,位移中点2

220t V V V +=中点;三个等时比例式: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S 1:S 2:S 3……=1:4:9……,S Ⅰ:S Ⅱ:S Ⅲ……=1:3:5……,V 1:V 2:V 3……=1:2:3……;两个等位移比例式: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ΛΛΛΛ::::::321321=t t t 和 )23(:)12(:1::321--=???ΛΛt t t

例4、.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s m V /200=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以大小为2/4s m 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经8s 汽车通过的位移有多大? 分析与解:首先必须弄清汽车刹车后究竟能运动多长时间。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根据公式t V a 00-=-,可得s s a V t 54

200=== 这表明,汽车并非在8s 内都在运动,实际运动5s 后即停止。所以,将5s 代入位移公式,计算汽车在8s 内通过的位移。即

不少学生盲目套用物理公式,“潜在假设”汽车在8s 内一直运动,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得: 2

021at t V S -=

这是常见的一种错误解法,同学们在运用物理公式时必须明确每一个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确切含义,深入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例5、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

S 21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t 2

1时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为( ) A .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C .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分析与解:设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 0,未速度为V t ,由时间中点速度公式20t V V V +=-

得202t V V V +=;由位移中点速度公式2220t V V V +=中点得2

2201t V V V +=。用数学方法可证明,只要t V V ≠0,必有V 1>V 2;当t V V =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必有V 1=V 2。所以正确选项应为A 、B 、C 。

例6、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拍摄此

下滑过程得到的同步闪光(即第一次闪光时物块恰好开始下滑)

照片如图1所示.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10次,根据照片测得物块

相邻两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 =2.40cm ,BC =7.30cm ,CD =

12.20cm ,DE =17.10cm .由此可知,物块经过D 点时的速度大小

为________m/s ;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分析与解:据题意每秒闪光10次,所以每两次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公式得s m s m T CE V D /46.1/102

.01.172.1222_=?+==-. 根据2aT S =?得2)2(T a AC CE =---,所以=-=-

-24T AC CE a 2.40m/s 2.

问题5.注意弄清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区别和联系。

运动图象包括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要能通过坐标轴及图象的形状识别各种图象,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何种运动,如图2中的A 、B 分别为V-t 图象和s-t 图象。

其中:○1是匀速直线运动,○

2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是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同学们要理解图象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注意速度图象和位移图

象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S-t 图象的斜率为速度,而V-t 图象的斜率

为加速度。

例7、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

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3所示,

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图1 t V A

O ○1 ○2○4 ○3 t S ○1 ○2 ○3 ○4 图2 图 3

T 1 T 2 T 3 T 4 T 5 O S S 2

S 1

t

S 3 龟 兔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 3

D .在0~T 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分析与解:从图3中看出,0—T 1这段时间内,兔子没有运动,而乌龟在做匀速运动,所以A 选项错;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兔子先静止后匀速再静止,所以B 选项错;在T 4时刻以后,兔子的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大,所以C 选项错;在0~T 5时间内,乌龟位移比兔子的位移大,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即D 选项正确。

例8、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s (B)2s (C)3s (D)4s 分析与解:依题意可作出两车的V-t 图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

以看出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2s,即B 选项正

确。 例 9、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

AB ,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5所示。已知AB 和AC 的长度相同。

两个小球p 、q 同时从A 点分别沿AB 和AC 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A.p 小球先到

B.q 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可以利用V-t 图象(这里的V 是速率,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路程s )定性地进行比较。在同一个V -t 图象中做出p 、q 的速率图线,如图6所示。显然开始时q 的加速度较大,斜率较大;由于机械能守恒,末速率相同,即曲线末端在同一水平图线上。为使路程

相同(曲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相同),显然q 用的时间较少。 例10、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如图7所示)现有两只相同

小球a 和a / 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 分析与解:首先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确定拐角处V 1> V 2,而两小球到达出口时的速率V 相等。又由题意可知两球经历的总路程s 相等。

由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a=g sin α,小球a 第一阶段的

加速度跟小球a /第二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a 1);小球a 第

二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a /第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a 2),

根据图中管的倾斜程度,显然有a 1> a 2。根据这些物理量大小的分

5 t 图6

t 图8

析,在同一个V-t 图象中两球速度曲线下所围的面积应该相同,且末状态速度大小也相同(纵坐标相同)。开始时a 球曲线的斜率大。由于两球两阶段加速度对应相等,如果同时到达(经历时间为t 1)则必然有s 1>s 2,显然不合理。如图8所示。因此有t 1< t 2,即a 球先到。

问题6.注意弄清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11、 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 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

9/25,求塔高。(g 取10m/s 2)

分析与解: 设物体下落总时间为t ,塔高为h ,则: 221gt h =,2)1(21)2591(-=-t g h 由上述方程解得:t=5s,所以,m gt h 1252

12== 例12、如图9所示,悬挂的直杆AB 长为L 1,在其下L 2处,有一长为L 3的无底圆筒CD ,若将悬线剪断,则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分析与解:直杆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是从杆B 点落到筒C 端开始,到杆的A 端落到D 端结束。

设杆B 落到C 端所用的时间为t 1,杆A 端落到D 端所用的时间为t 2,由位移公式22

1gt h =得: g L t 212=,g

L L L t )(23212++= 所以,g L g L L L t t t 2321122)(2-++=

-=?。 问题7.注意弄清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它有如下特点:

1.上升和下降(至落回原处)的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有下列结论:

(1)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质点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经历的时间相等。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量:(1)上升最大高度:S m =g

V 220.(2)上升最大高度和从最大高

D 图9

度点下落到抛出点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g

V t t 0==下上. 例13、气球以10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 到达地

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 2)

分析与解: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定向下方向为正,则物体的 初速度为V 0=-10m/s,g=10m/s

2 则据h=2021gt t V +,则有:m m h 1275)17102

11710(2-=??+?-= ∴物体刚掉下时离地1275m 。

例14、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心,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s 。(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

重心的一个质点。g 取10 m /s 2,结果保留二位数字)

分析与解:设运动员跃起时的初速度为V 0,且设向上为正,则由V 20=2gh 得: s m gh V /345.010220=??==

由题意而知:运动员在全过程中可认为是做竖直上抛运动,且位移大小为10m ,方向向下,故S=-10m. 由2021gt t V S -=得:2102

1310t t ?-=-,解得t=1.7s. 问题8.注意弄清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

1、追及和相遇问题的特点

追及和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讲,相遇是指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可见,相遇的物体必然存在以下两个关系:一是相遇位置与各物体的初始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位移关系。若同地出发,相遇时位移相等为空间条件。二是相遇物体的运动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若物体同时出发,运动时间相等;若甲比乙早出发Δt ,则运动时间关系为t 甲=t 乙+Δt 。要使物体相遇就必须同时满足位移关系和运动时间关系。

2、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

首先分析各个物体的运动特点,形成清晰的运动图景;再根据相遇位置建立物体间的位移关系方程;最后根据各物体的运动特点找出运动时间的关系。

方法1:利用不等式求解。利用不等式求解,思路有二:其一是先求出在任意时刻t ,两物体间的距离y=f(t),若对任何t ,均存在y=f(t)>0,则这两个物体永远不能相遇;若存在某个时刻t ,使得y=f(t)0≤,则这两个物体可能相遇。其二是设在t 时刻两物体相遇,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列出关于t 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可能相遇。

方法2:利用图象法求解。利用图象法求解,其思路是用位移图象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例15、火车以速率V 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 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的方向以较小的速率V 2作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车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要使两车不致相撞,求出a 应满足关式。

分析与解:设经过t 时刻两车相遇,则有2122

1at t V S t V -=+,整理得: 02)(2122=+-+S t V V at

要使两车不致相撞,则上述方程无解,即08)(442

122<--=-=?aS V V ac b 解得S

V V a 2)(2

21-≥。 例16、在地面上以初速度2V 0竖直上抛一物体A 后,又以初速V 0同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B ,若要使两物体能在空中相遇,则两物体抛出的

时间间隔t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不计空气阻力)

分析与解:如按通常情况,可依据题意用运动学知识列方程求解,这是比较麻烦的。如换换思路,依据s=V 0t-gt 2/2作s-t 图象,则可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如图10所示,显然,

两条图线的相交点表示A 、B 相遇时刻,纵坐标对应位移S A =S B 。由图10可直接看出Δt 满足关系式g

V t g V 0042

问题9.注意弄清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

例17、如图11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 做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 处的工件运送到B 处,A 、B 相距L=10m 。从A 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 处,欲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 处传送到B 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分析与解:因2

V t L >,所以工件在6s 内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有Vt S t V S ==21,2 t 1+t 2=t, S 1+S 2=L 解上述四式得t 1=2s,a=V/t 1=1m/s 2.

若要工件最短时间传送到B ,工件加速度仍为a ,设传送带速度为V ,工件先加速后匀速,同上理有:212

Vt t V L +=又因为t 1=V/a,t 2=t-t 1,所以)(22a V t V a V L -+=,化简得: a V V L t 2+=,因为常量==?a

L a V V L 22,

00图

10 图11

所以当a

V V L 2=,即aL V 2=时,t 有最小值,s m aL V /522==。 表明工件一直加速到B 所用时间最短。

例18、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起动,a 1=1.6m/s 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a 2=6.4m/s 2,直到停止,共历时130s ,行程1600m.试求: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 m.

(2)若摩托车从静止起动,a 1、a 2不变,直到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 分析与解:(1)整个运动过程分三个阶段:匀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匀减速运动。

可借助V-t 图表示,如图12所示。利用推论aS V V t 2202+=有: 16002)130(2222112=+--+a V V a V a V a V m

m m m n 解得:V m =12.8m/s.(另一根舍去) (2)首先要回答摩托车以什么样的方式运动可使得时间最短。借助V-t 图象可以证明:当摩托车先以a 1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

到V m /时,紧接着以a 2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时,行程不变,而时间最短,如图13所示,设最短时间为t min , 则2/1/min a V a V t m m +=, 16002222/12/=+a V a V m m 由上述二式解得:V m /=64m/s,故t min =5os,即最短时间为50s.

问题10、注意弄清联系实际问题的分析求解。

例19、图14(a )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图14(b )中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1.0s ,超声波在空

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 =340m./s ,若汽车是

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14(b )可知,汽

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

内前进的距离是 m ,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分析与解:本题由阅读图14(b )后,无法让人在大脑中直接形成测速仪发

射和接受超声波以及两个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量值关系形象的物理图象。只有仔细地分析图14(b )各符号的要素,深刻地思考才会在大脑中形成测速仪在P 1时刻发出的超声波,

V 图12

V 图

13 0

1 2 3 4 5 P 1 P 2 n 1 n 2 B 图14a 图14b

经汽车反射后经过t 1=0.4S 接收到信号,在P 2时刻发出的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经过t 2=0.3S 接收到信号的形象的物理情景图象。根据这些信息很容易给出如下解答:

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

S=V (t 1-t 2)/2=17m ,汽车通过这一位移所用的时间t=Δt-(t 1-t 2)/2=0.95S.所以汽车的速度是S m t S V /9.17/1==.

例20、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滴流出,在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有另一滴水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的距离为h ,从第一滴开始下落时计时,到第n 滴水滴落在盘子中,共用去时间t ,则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多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分析与解:设两个水滴间的时间为T ,如图15所示,根据自由落

体运动规律可得: 2214gT h =, t T n g

h =-+)1(2 所以求得: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43h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h t n 2

2

2)1(+ . 三、警示易错试题

典型错误之一:盲目地套用公式计算“汽车”刹车的位移。

例21、飞机着陆做匀减速运动可获得a=6m/s 2的加速度,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V 0=60m/s,求它着陆后t=12s 内滑行的距离。

错解:将t=12s 代入位移公式得:=??-?=-=m at t V S )1262

11260(21220288m. 分析纠错:解决本问题时应先计算飞机能运动多长时间,才能判断着陆后t=12s 内的运动情况。

设飞机停止时所需时间为t 0,由速度公式V t =V 0-at 0得t 0=10s.

可见,飞机在t=12s 内的前10s 内做匀减速运动,后2s 内保持静止。所以有: .3002

12000m at t V S =-= 典型错误之二:错误理解追碰问题的临界条件。

例22、 经检测汽车A 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 在平直公路上行使时,制动后40s 停下来。现A 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行使发现前方180m 处有一货车B 以6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使,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错解: 设汽车A 制动后40s 的位移为s 1,货车B 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S 2。据 t

V V a t 0-=有A 车的加速度为:a=-0.5m/s 2.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图15

m at t V S 4002

1201=+= 而S 2=V 2t=6×40=240(m ),两车位移差为400-240=160(m ),因为两车刚开始相距180m >160m ,所以两车不相撞。

分析纠错:这是典型的追击问题。关键是要弄清不相撞的条件。汽车A 与货车B 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和初始时刻两车距离关系是判断两车能否相撞的依据。当两车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大于初始时刻的距离时,两车相撞;小于、等于时,则不相撞。而错解中的判据条件错误导致错解。

本题也可以用不等式求解:设在t 时刻两物体相遇,则有:

t t t 61805.02

1202+=?-,即:0720562=+-t t 。 因为025********>=?-=?,所以两车相撞。

典型错误之三:参考系的选择不明确。

例23、航空母舰以一定的速度航行,以保证飞机能安全起飞,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时的最大加速度是a=5.0m/s 2,速度须达V=50m/s 才能起飞,该航空母舰甲板长L=160m,为了使飞机能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多大的速度V 0向什么方向航行?

错解:据aL V V 2202+=得s m aL V V /30220=-=。

分析纠错:上述错解的原因是没有明确指出参考系,速度、位移不是在同一参考系中得到的量。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飞机的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50m/s ,飞机的位移为S=L+V 0t,则根据匀变速直线的规律可得:)(22020202t V L a V aS V V ++=+=,V=V 0+at 。

代入数据求得:V 0=10m/s.

即航空母舰应与飞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s 的速度航行。

若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则飞机的初速度为零,位移为L ,设末速度为V 1,则据匀变速直线的规律可得:s m aL V /4021==。

所以V 0=V-V 1=10m/s.即航空母舰应与飞机起飞方向相同至少以10m/s 的速度航行。

典型错误之四:对由公式求得“结果”不能正确取舍。

例24、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t=37.5m 所需的时间为( )

A.3s;

B.4s

C.5s

D.6s

错解:设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V 0=20m/s,a=-5m/s 2,s=37.5m.

则由位移公式2021at t V s +=得:5.3752

1202=?-t t 解得:t 1=3s,t 2=5s.即A 、C 二选项正确。

分析纠错:因为汽车经过t 0=s a

V 400=-已经停止运动,4s 后位移公式已不适用,故t 2=5s 应舍去。即正确答案为A 。

典型错误之五:忽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

例25、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已知其出手时的速度是5m/s,经过3s ,该物体落到抛出点下某处,速度为25m/s,已知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求该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错解:由题意知V 0=5m/s,V t =25m/s,所以加速度a=(V t -V 0)/t=6.67m/s 2.

分析纠错:由于速度是矢量,处理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必须先选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取向上为正方向,由题意知:V 0=5m/s,V t =-25m/s,所以加速度a=(V t -V 0)/t=-10m/s 2.

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a 的方向竖直向下。 典型错误之六:不能正确理解运动图象。 例26、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16所示,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错解:选B 、C 。

分析纠错:速度图线中,速度可以直接从纵坐标轴上读出,其正、负就表示速度方向,位移为速度图线下的“面积”,在坐标轴下方的“面积”为负。

由图16中可直接看出,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刻是第2s 末、第4s 末,而位移始终为正值,前2s 内位移逐渐增大,第3s 、第4s 内又逐渐减小。第4s 末位移为零,以后又如此变化。第3s 末与第5s 末的位移均为0.5m.故选项CD 正确。

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C 、D 。

四、如临高考测试

1.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同向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且V 1≠V 2 ,则: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甲、乙同时到达;

D .无法比较。

2

2.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则V —t 图象为图17中的(取向上为正)

3.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 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A .a V 220

B . a V 20

C . a V 2320

D . a

V 202 。 4.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 、B 、C 三点,位移S AB =S BC ,已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3 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 ,那么物体在B 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 .4 m/s

B .4.5 m/s

C .5 m/s

D .5.5 m/s 。

5.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间,需时为t 。现在物体由A 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为a 1 )到某一最大速度V m 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 2)至B 点停下,历时仍为t ,则物体的

A . V m 只能为2V ,无论a 1 、a 2为何值

B . V m 可为许多值,与a 1 a 2的大小有关

C . a 1 、a 2值必须是一定的

D . a 1 、a 2必须满足t

V a a a a 22121=+?。 6.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经过A 和B 的中点的速度为V C ,且V C =2

1(V A +V B );在AC 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 ,CB 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2 ,则:

A . a 1=a 2

B .a 1>a 2

C . a 1<a 2

D .不能确定。

7. 一物体在AB 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 长度足

够长),其加速度如图18所示随时间变化。设向A 的加速度为

正向,从t=0开始,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图17

图18

A.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原位置

B.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偏A 侧的某点

C.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偏B 侧的某点

D.一直向A 运动,4s 末静止在偏向A 侧的某点。

8.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 ,同时在它正下方H 处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 ,不计空气阻力,有:

(1)若V0>gH ,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

(2)若V0<gH ,小球b 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 球相遇

(3)若V0=2gH ,小球b 和a 不会在空中相遇

(4)若V0=gH ,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 球速度为零。

A.只有(2)是正确的

B.(1)(2)(3)是正确的

C.(1)(3)(4)正确的

D. (2) (4)是正确的。

9.在平直轨道上有两辆长为L 的汽车,中心相距为S 。开始时,A 车以初速度V 0、加速度大小为2a 正对B 车做匀减速运动,而B 车同时以加速度大小为a 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则V 0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10.一根细杆长3m ,用短绳悬挂(绳长不计),悬点下有一个2m 高的窗门,门顶在悬点

下8m 处,今将绳剪断,让杆自由下落,则杆从门旁通过的时间是 s(g 取10m/s 2 )

11.将一个粉笔头轻放在2 m/s 的恒定速度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m 的划线;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5 m/s 2),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支粉笔头放在传送带上,该粉笔头在传送带上能留下一条多长的划线?(g 取10 m/s 2)

12.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 水平飞行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 m /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 /s 。g =10 m /s 2。求:

(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13 、如图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 和V 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 p ,设V s

(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Δt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Δt '.

(2)请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

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 x V A V S S 图19

(参考答案见下期讲座)。

(专题一:如临高考测试参考答案:1.A;2.D;3.A;4.B;5.A;6.A;7.C;8.C;9.B;10.A)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整理大全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整理大全 一.基本规律: (1)平均速度v = t s 1. (2)加速度a (1)加速度a =t v t (3)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v =t v 2 1 (4) (3)瞬时速度at v t = (5)(4)位移公式22 1at s = (6)位移公式t v v s t 2 0+= (5)位移公式t v s t 2 = (7)重要推论2022v v as t -= (6)重要推论22t v as =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 即2 t v =v == t s 2 0t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 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 则?S=S 2-S 1=S 3-S 2= …… =S N -S N -1= aT 2 注意:设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位移中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t v ,在 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2s v ,则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2s v =2 2 20t v v +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t v =v =20t v v +<2s v =2 2 2 0t v v +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平均速度v = 2 t v (2)瞬时速度gt v t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假设列车经过铁路桥的全过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列车长为L 通过一铁路桥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列车全身通过桥头的时间为t 1,列车全身通过桥尾的时间为t 2,则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的时间为 ( ) A .1212 ·t t L a t t +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 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 D .212112·2 t t t t L a t t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要的时间为t 0,从列车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计时,列车全身通过桥头时的平均速度等于 1 2 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可得: 11 L v t = 列车全身通过桥尾时的平均速度等于2 02t t + 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则 22 L v t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 2121022t t v v a t ? ?=-+- ?? ? 联立解得: 2121 0122 t t t t L t a t t --= ?- A. 12 12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A 错误. B. 1221 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B 错误. C. 2121 12·2 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相符,故C 正确. D. 2121 12· 2 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D 错误. 2.“低头族”在社会安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若司机也属于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剧增。若高速公路(可视为平直公路)同一车道上两小车的车速均为108km/h ,车距

知识讲解_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与巩固(提高)

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与巩固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即位移和路程、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2、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规律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3、正确理解并熟练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v-t图象的物理意义。【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高清课程:描述直线运动的概念的规律】 要点一、质点的概念 要点诠释: 1、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2、说明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科学的抽象,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在实际所研究的问题中,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 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高清课程:描述直线运动的概念的规律】 要点二、几个基本概念的区分 要点诠释:

路 程 路 程质点运动轨 迹的长度 标量过程量 与时间相 对应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速度瞬时 速度 运动物体在 某一时刻 (或某一位 置)的速度 矢量 方向:物 体的运动 方向 状态量 与时刻相 对应 平均速度是指质点通过的总位移与所用时 间的比值,是矢量,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 程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 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 度必须指明是对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而 言的。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在公 式中,如果时间t非常短,接近于零, 表示的是某一瞬时,这时的速度称为瞬时速 度。 平均速率是指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与所用时 间的比值,是标量。 平均 速度 物体的位移 与发生这段 位移所用时 间的比值, 矢量 方向:与 物体位移 方向相 同。 过程量 与时间相 对应 平均 速率 质点通过的 总路程与所 用时间的比 值 标量过程量 与时间相 对应 【高清课程:描述直线运动的概念的规律】要点三、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 一.基本规律: v = t s 1. 公式 a = t v v t 0- a =t v t v = 2 0t v v + v =t v 21 at v v t +=0 at v t = 021at t v s + =22 1at s = t v v s t 20+= t v s t 2 = 2 022v v as t -= 重要推论22t v as =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2 t v =v = =t s 2 0t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 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 则?S=S 2-S 1=S 3-S 2= …… =S N -S N -1= aT 2 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和物体的运动过程。 (2)明确已知量和要求的物理量(知三求一:知道三个物理量求解一个未知量)。 例如:知道a 、t 、0v 求解末速度t v 用公式:at v v t +=0 (3)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为正方向),确定正、负号。 (4)选择恰当的公式求解。 (5)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根据正、负号确定所求物理量的方向。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 .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 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 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 为多少( ) A .1.5s B .8s C .16s D .24s 3.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内行驶540m ,那么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

●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01 =2 t s v v v t =+ 2、有用推论:22 02t v v as -= 3、中间时刻速度:()/201 2 t t v v v v ==+ 4、末速度:0t v v at =+ 5、中间位置速度:/2s v = 6、位移:2 0122 t v s v t at vt t =+ == 7、 加速度:0 t v v a t -= 8、实验用推论:2 S aT ?= ? 1m/s=3.6km/h; ? 平均速度是矢量;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 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 S 2, …,S N ,则有: 221321...N N S S S S S S S aT -?=-=-==-=; ? 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2t s v v < ? 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 (3)式中v0、vt 、a 、x 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 (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v0、a 不完全相同,例如a =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a >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 <0时,匀减速直线运动;a =g 、v0=0时,自由落体应动;a =g 、v0≠0时,竖直抛体运动. (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v0/a ,对应有最大位移x=v02/2a ,若t >v0/a ,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 ●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00v =;末速度:t v gt = 2、下落高度:212 h gt = 3、有用推论:2 2t v gh = ● 竖直上抛运动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整理

一、选择题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B .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 C .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表示了速度变化快 D .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 ,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 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 ; 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 3.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 秒到达位移中点,则物体从斜 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A .2t B .t C .2t D .2 t /2 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 : 1,下落高度之比为l: 2,则( ) A .下落时间之比是1:2 B .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 .落地速度之比是1: 2 D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5.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 B .物体在t /2时的即时速度是2L/t 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2L/t D .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2t/2 6.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中,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 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 整个过程中,C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7.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 A . B . C . D . 8.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 t /s t /s t /s t /s

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知识重点

专题二:直线运动考点例析 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本章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基本公式也较多,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s-t 图象、V-t 图象等知识。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本章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单独考查的命题并不多,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问题中,甚至与力、电场中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通电导体、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为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复习本章时要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经常用物理视角观察自然、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本章多与公路、铁路、航海、航空等交通方面知识或电磁学知识综合。 一、夯实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作为质点。) 2.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3.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at V V t +=0,202 1at t V s +=,as V V t 2202=- t V V s t 2 0+= ⑴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⑵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 、V t 和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aT 2 ②202 t 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习题 一、选择题: 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汽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和加速度a的变化情况是() (A)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B)F逐渐增大,a逐渐减小 (C)F逐渐减小,a逐渐增大(D)F逐渐增大,a也逐渐增大 2、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设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A)9m (B)18m(C)36m (D)27m 3、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打点计时器出的毛病是( ) (A)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够大 (C)电源频率不够大 (D)振针压得过紧 4、质量都是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A B C D 5、物体运动时,若其加速度恒定,则物体: (A)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做直线运动; (C)可能做曲线运动; (D)可能做圆周运动。 6、以A点为最高点,可以放置许多光滑直轨道,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记下小球经时间t所达到各轨道上点的位置,则这些点位于() (A)同一水平面内(B)同一抛物面内 (C)同一球面内(D)两个不同平面内

7、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8、皮球从3m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 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4m、4m (B) 3m、1m (C) 3m、2m (D) 4m、2m 9、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到达地面,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 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 1.2m (B) 3.6m (C) 6.0m (D) 10.8m 10、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 0、4m/s2 (B) 4m/s、2m/s2 (C) 4m/s、1m/s2(D) 4m/s、4m/s2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的速度从O点沿Ox轴正方向运动,质点乙 从点(0,60)处开始做匀速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后10s在x轴相 遇。乙的速度大小为___2__m/s,方向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________。 12、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 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 13、一个皮球从离地面1.2m高处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接触地面后又弹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9m,在这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__0.3m__,位移方向是___负反向_____,这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____2.1m____. 14、火车从甲站出发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过乙站后改为沿原方向以 a 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到丙站刚好停住。已知甲、丙两地相距24 k m ,火车共运行了 24min ,则甲、乙两地的距离是____ k m ,火车经过乙站时的速度为____ km / min 。 15、以 v = 10 m / 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第 2 s 末关闭发动机,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9 m / s ,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 m / s2。汽车10 s 内的位移是____ m 。 1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中的速度是υ1,在以后的三分之二路程中的速度υ2=54千米/小时,如果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U=45千米/小时,则汽车在通过前三分之一路程中的速度υ1=千米/小时. 17、一物体从16 m 高的A处自由落下,它经过B点时的速率是落地时速率的3 / 4 , 则B点离地的高度为____ m 。( g 取10 m / s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木板不能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近打点计时器 C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 .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2.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通过A 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 m/s ,加速度是1 m/s 2;物体乙的速度是2 m/s ,加速度是6 m/s 2;物体丙的速度是-4 m/s ,加速度是2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A 点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 B .通过A 点前1 s 时,物体丙最快,乙最慢 C .通过A 点后1 s 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 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 4.小球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是1 m ,在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是2 m ,在第3 s 内通过的位移是3 m ,在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是4 m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这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 .小球在3 s 末的瞬时速度是3 m/s C .小球在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D .小球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5.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 s 1 2 v v t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其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表达式:at v v t +=0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表达式:202 1 at t v s += 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表达式:as v v t 22 02=-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 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 A .速度的增量总是跟时间成正比 B .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C .位移总是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一致。 3.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 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 为多少( ) A .1.5s B .8s C .16s D .24s 4.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内行驶540m ,那么它在最初10s 行驶的距离是( ) A. 90m B. 45m C. 30m D. 15m 5.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的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刹车后以7 m/s 2的加速度运动,刹车线长14m 。则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是 m/s 。 6.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 /s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 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专题二:直线运动考点例析 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本章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基本公式也较多,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s-t图象、V-t图象等知识。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本章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单独考查的命题并不多,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问题中,甚至与力、电场中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通电导体、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为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复习本章时要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经常用物理视角观察自然、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本章多与公路、铁路、航海、航空等交通方面知识或电磁学知识综合。 一、夯实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作为质点。) 2.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3.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at V V t +=0,2021 at t V s +=,as V V t 2202=- t V V s t 2 0+= ⑴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⑵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 、V t 和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 s n =(m-n)aT 2 ②2 02 t 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 22 202 t s V V V +=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 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 2 s t V V <。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a=Δv/t ) 1.(单选)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2、(单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答案 B 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 B .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 3.(多选)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D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CD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5.(单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 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6.(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答案 B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7.(单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 ,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B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 8. (单选)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答案:C A .100 m/s 2,方向向右 B .100 m/s 2 ,方向向左 C .500 m/s 2,方向向左 D .500 m/s 2 ,方向向右 9.(多选)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 2 B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m/s 2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m/s 2 【答案】AD 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v 1=L Δt 1=0.10 m/s v 2=L Δt 2=0.30 m/s a =v 2-v 1Δt ≈0.067 m /s 2 . (2) x =v 1+v 22 Δt =0.6 m.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含答案精编)

匀变速直线运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0。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3.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时,位移为S ,当速度为4V 时,位移为:( ) A.9S ; B.16S ; C.4S ; D.8S 。 4.(多选)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 内(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到C 点时的速度为2V ,则AB 与BC 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 .1:4; B .1:3; C .1:2; D .1:1。 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 . 1 2n 2S -; B . 1 n 2S - ; C . 2 n 2S ; D . 1 n S +。 7. (多选)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8.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50m ; B .56.25m ; C .75m ; D .150m 。 9. 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 所示,则:( ) 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头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二、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①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②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③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没有形状、大小,却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的一种科学抽象。 把物体抽象成质点的条件是: (1)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2)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虽然不同,但它的大小、形状及转动等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如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地球仍可看成质点).由此可见,质点并非一定是小物体,同样,小物体也不一定都能当作质点. 【平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看成质点,{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的距离相比不能忽略};转动的物体可能看成质点来处理{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也就是研究的问题不突出转动因素时。】 【能否看成质点一看研究问题,二看物理的形状与研究物体的关系】 【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 四、位置、位移与路程 1、位置: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s(x) 、s (x,y) 、s (x,y,z) 2、位移:【矢量】 ①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②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注意:位移的方向不一定是质点的运动方向。如:竖直上抛物体下落时,仍位于抛出点的上方; ③单位:m 3、路程【标量】: 路程是指质点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路程和位移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五、速度 速度:表示质点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是矢量。它的大小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速率:在某一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速率是标量. 瞬时速度:由速度定义求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要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就要知道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因此而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瞬时速度的含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 x v t == 位移 时间 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s v t == 路程 时间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二者相等) v1,队伍全长为L.一个通讯兵从队尾以速度v2(v1小于v2)赶到队前然后立即原速返回队尾。这个全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位移为。 专业技术分享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含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时,位移为S ,当速度为4V 时,位移为:( ) ; ; ; 。 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 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图 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的大 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 5.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到C 点时的速度为2V ,则AB 与BC 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 .1:4; B .1:3; C .1:2; D .1:1。 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 .12n 2S -; B .1n 2S - ;

高一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及公式】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同向(即同号),则是加速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异号),则是减速运动。 速度无变化(a=0时),若初速度等于瞬时速度,且速度不改变,不增加也不减少,则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若速度为0,则运动状态为静止。 基本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公式为:v(t)=v(0)+at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公式为:s=v(0)t+1/2at^2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公式为:v(t)^2-v(0)^2=2as 其中a为加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t秒时的速度s(t)为t秒时的位移 条件: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 1、受恒外力作用 2、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二、【规律】 位移公式推导: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平均速度*时间,故s=[(v0+v)/2]*t 利用速度公式v=v0+at,得s=[(v0+v0+at)/2]*t=[v0+at/2]*t=v0*t+1/2at^2 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X=aT^2(△X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移差,T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X为位移 V为末速度 Vo为初速度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基本比例关系 ①第1秒末、第2秒末、……、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 V1:V2:V3……:Vn=1:2:3:……:n。 ②前1秒内、前2秒内、……、前n秒内的位移之比 s1:s2:s3:……sn=1:4:9……:n^2。 ③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n个t内(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xⅠ:xⅡ:xⅢ……:xn=1:3:5:……:(2n-1)。 ④通过前1s、前2s、前3s……、前ns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t1:t2:……:tn=1:√2:√3……:√n。

匀变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 等时间问题 例1: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点的纸带,纸带固定在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后面,A、B、C、D、E为选好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由图上数据可从纸带上求出小车在运动中的加速度a=______m/s2以及打 =______m/s. 点计时器打下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c 例2.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例3,如图所示,有若干相同的小钢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在连续释放若干颗钢球后,对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干小球摄下照片如图,测得AB=15 cm,BC=20 cm,试求: (1)拍照时B球的速度; (2)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小球? 例4.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滴流出,在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有另一滴水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滴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的距离为h,从第一滴开始下落时计时,到第n滴水滴落在盘子中,共用去时间t,则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多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等位移问题 例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

移△x 所用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1212122()()x t t t t t t ?-+ B.121212()()x t t t t t t ?-+ C.1212122()()x t t t t t t ?+- D.121212() () x t t t t t t ?+- 例2,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 和7v ,经过AB 的时间是t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经过A 、B 中点的速度是4v B .经过A 、B 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 .前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D .前位移所需时间是后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等比例问题 例1:完全相同的三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 射穿三块木块,则子弹依次在每块木块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例2:一列火车有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 B .在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3∶5∶7∶…∶(2n -1) C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 -1)∶( -)∶…∶( - ) 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通过观察者的过 程 中,平均速度是 速度时间、位移时间图像问题 例1、 a 、b 、c 三个质点都在x 轴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t 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 B. 在0-t 3时间内,质点c 的路程比质点b 的路程大 C .质点a 在时刻t 2改变运动方向,质点c 在时刻t 1改变运动方向 D .在t 2-t 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 E .在0-t 3时间内,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例2.(2009年海南物理卷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ΔOPQ 和ΔOQT 的面积分别为s 1和s 2(s 2>s 1)初始时,甲车在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