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大家习惯所称「儿童读经」的事,「儿童读经」是大家最近讲惯的术语,其实就是儿童读书。不管称儿童读书、儿童读经,或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也好,在我的看法,这个时代,尤其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国家,在近七、八十年来这个时代,中国人一听到「读经」两个字,就莫名其妙地反感,认为是复古,走倒退的路线,或者认为不合时宜,这都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此,我对大家推广的这个工作,就改个名称,叫做「儿童智慧开发-中国与西方文化导读」。这样一来,一方面免除各方面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一个承先启后的新文化。

其实引用孔子的话,什么事都要「正名」。甚么叫正名呢?

就是对于事情的一个主题,先要弄清楚,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运动,就是一个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它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大家都会觉得很古怪,认为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要教小孩子背书?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

书,更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会的。但是这个世纪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儿童的教育,再不采取朗诵,背诵方法,而着重知识的灌输与理解。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受美国教育家「杜威」思想的影响。后来影响到美国,教育上讲「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推翻他们所认为古人背诵是读死书的这种制度。认为念诵、背诵是像打针一样注入式的,又像喂鸭子硬喂进去,只会把人喂坏了。所以一百年来,东西方学校的教育都采取较放任儿童的方式,不需要背诵。只要求他懂得,来启发他的脑筋,开发他的智慧。尤其在中国「五四运动」这个阶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彻底的推翻了读中国的古书,接受新的教育,把一些教科书都变了。过去是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变成读的是「小猫叫,小狗叫,开学了,开学了,老师早,老师好」,这是学语言,没有文化了,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教育方法所造成的流弊,祸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变成没有文化根基。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自摩西出「埃及」,到现在二、三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上,

始终是第一等人,在几千年以后的现在,重新建国,建立了以色列。犹太人几千年来的教育,自己独立一个系统,不与外面接触的,始终保存他的文化精神。可是世界上的人忽视、轻视了这一点,尤其我们中国人更不注意,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

「五四运动」这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推翻旧文化,可是新的中国文化是什么,并没有建立。所以对中国文化就拦腰砍了一刀。现在国内文化断层是很严重的,这几十年来,新的权策,新的一些做法,几乎连根都挖掉了。像我们这个年龄层,七、八十岁的人,快要死光了,将来要想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使国家民族文化保存下来,几乎不可能。因此趁我们还在,极力地提倡注重文化。

提倡以后,推广些什么?现在回到原来的本题,也就是我们让孩子们背书、朗诵的方法,不须告诉理由。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任何一段,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不给他讲解,偶然稍稍带讲解一点。这样背下去以后,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不但中国文化要背,外文也要背。

我们需要认识背诵,重点在那里,也许大家可能还不知道。中国五千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西伯来文也是靠背诵流传下来的。中国唐朝、欧洲十二世纪以前,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也没有纸张,人类文化保存,是靠每个人背下来,口口相传。譬如,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烧书,在那个时候已经发明毛笔了,有些是用毛笔写在牛皮、羊皮上,或用刀刻在竹片上,然后一卷卷卷起来,所以读书是一卷一卷的,所以叫开卷有益。自秦始皇烧书,到汉武帝开始重新恢复文化,距离七、八十年

之间,中国文化,《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都靠这老先生亲口背出来,口口相传。你以为是像现代靠印刷术、计算机联网出来?不是的,都是背出来的。他们这些读书人、大学问家,怎样读书呢?都背来的。比如过去背了的《大学》、《中庸》,随时想起就背一背,从小背到老,中国文化是这样背下来的。即使到了宋朝以后,发明了印刷术,还要背啊!因为那时印书不是很普及,也是很困难的。甚至到满清末年民国初年,在我小的时候,有些书还是借来抄,亲手抄,然后背。当时印刷业并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一本书、一篇文章要亲笔抄写三遍,还要背给老师听。像林则徐、林则徐的好朋友龚定盦这些人,都是背书的,而且背的很熟啊!背诵的方法,不但不妨碍社会的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发展更发达,更精详。可是现在人不懂,以为背书是背死书。至于背书的理论基础,这就牵涉到修养的科学,以现在来讲,牵涉到脑的科学。背书非专一、安定不能背起来。小孩子背东西是不痛苦,是很快乐的。因为专一唱歌、专一背书,脑筋就更宁定。思想行为都要变的。这个就要讲到脑波的问题,譬如大家讲修养、修道、学佛打坐,打坐就是使脑神经专一思维,专一思维,就宁定,使身体生理机能改变,健康起来。脑子变健康,那么思想行为也变健康了。背书有很多很多好处的,现在一般医学,尤其脑科医学,还没有作详细研究。关于脑科医学这点,我也不是专家,只是大概提一下,背诵的作用可增加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使头脑就更细腻、更精详。

我们现在提倡儿童智慧的开发,习惯也叫读经,就是那么一种古老的

方法,那么简单一条路线。这个工作每个家庭都可以开始,拿本古书就可以背。我们现在印这些书,发送出去,只要有人肯背,就帮忙他。问:有人提问读经跟经济效益有没有脱节?

答:如果父母所希望的经济效益的定意,是让每个孩子们从学校毕业出来,在社会上,就能找一份工作,可以赚钱谋生致富的话,那么有的人读了大学、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的还很多呢!至于说读古书出身,将来到社会上找不到工作,赚到钱或赚不到钱,谁做结论?可能读了古书在社会上更好哇!比如说,我就是读古书,背古书,我的经济效益好像比你们都好一点。至于读了古书以后,怕孩子长大以后没有经济效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们背诵古书,真的把古文背好,智慧开发以后,读现在学校的教科书,一看就懂了,这效益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现在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书包越背越重,眼镜越戴越厚,晚上做功课到九、十点,天天考、年年考,考了高中,初中读的东西不要了,考了大学,前面的东西都不要了,这都是浪费。如果用背诵的方法,把文字基础、文化基础打稳了以后,读这些教科书,并不要花几年时间,只要几个月,中学教科书就都会、都懂了。这样可以节省好多时间,节省好多办学经费。可是大家不懂。经济效益的理论可以说是很大的。

问:现在工业这么进步,金融发展那么快,再反过来读古书,中间有什么关联?

答:工业发达,工商业作股票,经济、金融发展的时代,也要知识啊,知识要智能指挥,读了这些古书以后,脑筋开发了,学知识就更容易

了,智慧更高了,不但没有冲突,还有好处啊!

问:小孩子功课很多,那么再读这些古书的话,就没时间了,而且也增加压力。

答:现在在台湾全省各地,台北薇阁学校,以及在大陆很多小学,每天十分钟,或每个礼拜只花两次半个钟头时间来背书,等于一个礼拜只花一个钟头,就像唱歌嘛!这不会增加功课的压力。现在成果已出来,他们背熟了,中国字认多了,读学校的教科书认得更快了,自己也理解进去,不会增加压力,反而使他们更轻松愉快地打开脑中的思想,增加知识,一点都不妨碍。我倒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都在浪费青年的头脑、精力,乱读的书都没有用。像我的方法,原来我叫我家的孩子不要去学校读书,我说你们六岁起,我教你们六年,包你直接考上大学。可是孩子的妈不赞成这种做法,那只好听他妈哈哈喽,所以孩子自己吃了苦。现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孩子,父亲教他背书,现在13岁,升大学。这也是一个案例,不但没有浪费时间,还争取缩短了教育时间。

问:还有一个问题,背完了永远会记得吗?

答:像我们是背书出身。对不起,还是记不得。可是到底记得不记得呢?记得。我7、8岁读的书,我现在80多岁,你提了那一点,我马上都可以答出来,还是忘不了,理解了就忘不了。现在学校里,6 岁起,读到20几岁大学毕业,拿到博士,有时你问他,这十几年当中学的东西,就答复不出来呀,这是常有的事,很明显的事。因为他不肯背诵,是应付临时的考试,那样叫做强记、硬记。「硬记不是背诵」,

背诵像唱歌一样,不用动脑筋。现在的教育,假如是用脑筋强记,把脑筋都记坏了,这不是背诵。像有些人,大学毕业了,再去背书,用的方法是强记,不是背诵。因为他已经成人,就是强记,背诵是小孩,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内涵,并不知道的,就是会唱、会念、这个叫背诵。以佛学来讲,背诵是进到第八阿赖耶识里去,记忆强记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是脑子表层的作用。比如一个小孩子学普通流行的歌曲,随便一听就背来了,他不要用心的,就永远记得了,这就是背诵。硬记的不算数。就像我们现在看那些LD人站在台上拿讲演稿一样,是强记的。每天怎么样讲演,是秘书替他写好的稿子,要点也是你说的,可是自己就记不住。然后一边演讲一边看稿子,这是现代人的作法。古代的人不会作这个动作。现在这些高级领袖,站在台上背自己的演讲稿,自己还不晓得是讲了些什么东西,这是很丢人的时代。过去的学者也好,了不起的英雄LD哪里还会拿个稿子去讲话,心理想的什么要点都有,就直接讲出来。我们小的时候,看到革命的老前辈,上台演讲从来不带稿子的,但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现代人长篇大论,站在那里,低着头,戴个眼镜,看一下,抬起头讲一句,讲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自己也不晓得讲些什么,这就是不读书、不记诵的问题了。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大家习惯所称「儿童读经」的事,「儿童读经」是大家最近讲惯的术语,其实就是儿童读书。不管称儿童读书、儿童读经,或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也好,在我的看法,这个时代,尤其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国家,在近七、八十年来这个时代,中国人一听到「读经」两个字,就莫名其妙地反感,认为是复古,走倒退的路线,或者认为不合时宜,这都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此,我对大家推广的这个工作,就改个名称,叫做「儿童智慧开发-中国与西方文化导读」。这样一来,一方面免除各方面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为中华民族建立一个承先启后的新文化。 其实引用孔子的话,什么事都要「正名」。甚么叫正名呢? 就是对于事情的一个主题,先要弄清楚,实际上,我们提倡的儿童读经运动,就是一个背书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读书、肯背书、肯唱歌,没有别的东西。就是教刚生下的孩子,从零岁起到十五、六岁之间,就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过在传统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书为基础,佛家的书,要大一点再读。背书的内容,不仅是中国的基本文化要背,还要背其它各国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过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欧洲、美国也和中国一样都要背书。大家都会觉得很古怪,认为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要教小孩子背书?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

书,更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会的。但是这个世纪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儿童的教育,再不采取朗诵,背诵方法,而着重知识的灌输与理解。这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受美国教育家「杜威」思想的影响。后来影响到美国,教育上讲「实用主义」,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推翻他们所认为古人背诵是读死书的这种制度。认为念诵、背诵是像打针一样注入式的,又像喂鸭子硬喂进去,只会把人喂坏了。所以一百年来,东西方学校的教育都采取较放任儿童的方式,不需要背诵。只要求他懂得,来启发他的脑筋,开发他的智慧。尤其在中国「五四运动」这个阶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彻底的推翻了读中国的古书,接受新的教育,把一些教科书都变了。过去是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变成读的是「小猫叫,小狗叫,开学了,开学了,老师早,老师好」,这是学语言,没有文化了,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教育方法所造成的流弊,祸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一代的中国人,变成没有文化根基。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自摩西出「埃及」,到现在二、三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上,

南怀瑾语录经典

南怀瑾语录经典 导读:本文是关于南怀瑾语录经典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3、我们用各种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个波浪,想尽办法要让那个波浪变平,变平了又怎么样?变平了还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所以说,拚命去弄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我想是这个道理!你仔细想想看。你的想也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它本身就在如来清净的境界。 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5、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6、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7、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8、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9、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10、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11、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12、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

人生感悟的句子

人生感悟的句子 1. 人类的最大弱点之一是自命不凡的幻想。周作人《谈虎集》 2. 享乐主义是沉醉了的人性, 犬儒主义是发疯了的人性, 禁欲主义是绝望的人性。 (英) 威尔逊《论人性》 3. 人生像一盒火柴,严禁使用是愚蠢的,乱用是危险的。(日)芥川龙之介 4. 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列夫 ?托尔斯泰 5. 人生好比两瓶必要喝的啤酒,一瓶是甜蜜的,一瓶是酸苦的,先喝了甜蜜的,其后 必然是酸苦。(英)萧伯纳《六十自述》 6. 人一岁时,像国王,穿戴齐备;两岁时,像猪猡,灰里滚爬;十岁时,蹦蹦跳跳像 嗥叫似狗;老年 7. 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而 去, 利都是身外物, 只有尽一人的心力, 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 的裨益, 邹韬奋《 “生活 ”周刊究竟是谁的?》 8.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 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9. 人生的欢乐,不该全集中在前半生,弄得我们不得不眼看着它日益减少,到最后伴 随着我们的也许只有风烛残年的种种苦难了。(英)塞 ?巴特勒《众生之路》 10. 人性的确如此,既轻信又爱怀疑,说它软弱它又很顽固,自己打不定主意,为别 人做事却又很有决断。(英)萨克雷《名利场》 11. 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分见识,增一分阅历,做的事愈多,碰的钉 子愈多。没有碰过钉子的人,必是没有做过事的。不过,聪明人能因别人碰钉子,而增见识 而长阅历。糊涂人虽碰了钉子,还不知是钉子,必待左碰右碰,碰得体无完肤,才知钉子的 厉害。老宣《老宣放言录》 12. 芸芸众生,谁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清)秋瑾引自《五四风云》 13. 赞美白天待晚上,赞美一生待临终。英国谚语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如果卑鄙地 过这短暂的一生,那就太长了。(英)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悲剧选》 14. 人是生而 自由 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 其公羊;二十岁时,自负,言谈像匹马;娶妻后,工作卖力像头驴;当爹时, 时,蹒蹒跚跚像猿人。《宗教百典箴言录》 彻底想起来,名 是人 生最愉快的事情。

南怀瑾先生收藏一生的养生法

南怀瑾先生收藏一生的养生法 南怀瑾先生收藏一生的养生法 药食同源达人2015-11-02 23:37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温州人,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1] 南怀瑾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他的人生观点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南怀瑾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三十多种著作,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南师的书中有很多验方,包括调病养生的功法、做功夫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医药、饮食、等等 1、心肾气交的睡觉法 我们常常讲,人老有几个相反的现象: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眼泪就出来了;现在的事情告诉他马上就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会记得;坐着就睡觉,躺下去睡不着。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医学的道理,心肾不交就是水

火不交了。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两个脚缩拢来,两手也抱起来,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的气交。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可以睡着。 ——《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 2、治疗高血压、失眠的两个法 1、我当年学道时,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朋友,教我一个外道法子——顽空修法。一边念佛号,一边观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一直向下沉。这个虽然是外道法,但这个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压的人,以及神经快要爆炸的人。我们打坐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血压反而弄高了,因为在用心,都向上走,可用这个法子对治。 2、我当年什么都去学,不管有道无道,都要向他们摸索一下。另外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摘自《如何修正佛法》二十七讲 3 、气功治疗肺病的方法 现在的肺病已不是难题了,药的种类太多,治疗的方法更多。但是在以往的岁月里,肺病是麻烦的事,这里介绍的一个气功治疗,曾经治愈了不少的肺病患者。将右手握拳,大拇指

“幼儿经典诗文咏诵研究”课题

“幼儿经典诗文咏诵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源远流长的古诗文尤其是经典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古诗文经万众传诵,影响了一代代人的修身与治学。 2.1992年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倡议并开始了儿童读经活动,此后“儿童读经热”从台湾相继传到香港、到美国、到大陆……;中国青基会98年也开始实施“中华古诗文经典工程”,这在全国众多省市中小学掀起了一股咏诵经典的浪潮,此项研究方兴未艾,千百万家庭从让幼儿背诵记忆古诗文的自发教育行为状态开始向自觉教育行为状态转变,众多家长甚至将诵记古诗文演绎成了亲子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园经过前期的家长问卷调查也发现,有71%的小班幼儿家长注重在孩子2-3岁时教其学习经典古诗文。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中,学习咏诵古诗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正被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目标中去,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有关于古诗文诵读的课外读物,要求每个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诵读和背诵。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从现在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表述中,我们仍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儿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性:“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古诗文虽讲究韵律音节,但其中不乏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经典作品。并且作为民族文化的命脉,古诗文所蕴含的美和潜在的教育价值很值得我们去研发。 综上所述,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着想、从为幼儿终身发展的奠基着手、从顺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出发,我们提出了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研究目的及相关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和研究目的: “经典”指传统的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的著作。“经典诗文”即自古以来得到普遍认可的典范诗文、名家名篇,就我园课题研究内容选择角度而言,主要选择具有典范性的唐诗宋词及适合幼儿咏诵的短小文章等。“幼儿”指3-6岁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幼儿。“咏诵”即吟咏诵读之意。“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的研究”即指面向全体幼儿进行的、以传统典范的唐诗宋词和适合幼儿咏诵的短小文章等为内容的吟咏诵读教学的研究。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阶段根据其年龄特点运用适宜的方式,让幼儿潜移默化的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园进行经典诗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可概括为:一、通过经典诗文咏诵的教学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从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二、通过对经典诗文的咏诵,激发幼儿前阅读兴趣,丰富幼儿知识,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开发幼儿潜能,完善和健全人格,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三、通过经典诗文幼儿咏诵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锻造新型幼儿园文化特色,构建园本特色教材,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 (二)相关理论依据: 1、当代脑科学与幼儿脑潜能开发研究证明:人类的智力素质与大脑发展和成熟有着密切关系,语言对智力发展极其重要,古诗文的学习是幼儿语言习得的重要方面。5岁左右是儿童大脑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幼儿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 2、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已证明:儿童在3—6岁时,是记忆最强的时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

南怀瑾经典名言28句

南怀瑾经典名言28句 1、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2、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3、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4、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 5、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6、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7、人生该这样过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8、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9、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10、人修持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11、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2、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 13、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4、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15、没有认生观,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问舍求天本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16、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17、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18、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19、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20、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21、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南怀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讲

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件事,世界上有一个东西最骗人的就是虚名。什么叫虚名呢?徒有其名,没有真正的内容。所以,古人有两句诗很好:“原来名士真才少,偏是僧家俗气多。”有名的人,不见得真有学问,这就是“原来名士真才少”。下一句牵涉到体悟法师及下面两位法师,出家人,“偏是僧家俗气多”,本来出家人应该很高雅的,没有俗气,结果出家人变得俗气了。比如院长讲到,因为体悟法师的关系,拉我来了,这是体悟法师变成非常俗气的缘故(众笑)。刚才院长也提到,很多朋友看过我的书。所有的书,我到现在自己一概不承认。人家问我著书干什么?我说为了吃饭,卖稿费(众笑)。真正我要说的话我要写的书,到现在还没有动手。因为这个八九十年当中,要写东西,真话不好说,假话不愿意说,所以就没有写真正的书了。至于现在写的书啊,都是为了吃饭的。 清朝有个名士叫龚定庵,他有一句话,“著书都为稻粱谋”,写文章为了吃饭的。这是我对院长刚才这一番话,好像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院长是原告,我是被告(众笑)。他把我说得太漂亮了,很多靠不住的,他是恭维我的。 我看了很多书,现代人的书我也看了很多,随时有好书都看。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生的经验,我说有时候我愿意读那个人的书,但不愿意看到他这个人。因为我相信三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引用司马迁讲的话。我觉得司马迁的话还不够,依我的经验,还要加一句,交一万个朋友,各行各业很多朋友都要认识,那样才真正能够了解人生。 我发现有些人,看了他的书,觉得非常好,非认识这个人不可。一见到这个人啊,完了,心里就跳出来古人讲的四句话:“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众笑)因为看了这个人心中感觉很难受,就很后悔去见面。有时候刚好相反,有些学者学问很好,愿意跟这个人做朋友,却不能读他的书,因为文章写得一塌糊涂。所以,两样配合不起来。刚才院长讲我的这一番话,现在说明了这些道理,大家就可以了解了。 这一次到这里来,是向大家做一个报告,我有一个感触:我一辈子在大学里教书,有一个习惯,就是上课不点名。过去在大学里,训导处还站在旁边点名,我就把他轰出去了。我说,如果上课要你来点名,把学生押来听课,我就不要教了。会吹牛的人,一定把人家哄来的。这是说明我这一次来的心情,我每次上课就是让大家来考我,现在我也是这样。因为我上课不点名,所以我也不看人的,因为看了人以后难为情,万一有句话讲不好,再见

中外名家谈经典教育

【中外名家谈经典教育】 (2012-02-09 10:53:14)[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杂谈分类:优秀分享 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 《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 《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提出议案的这些老一代知识分子,“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 朱熹(宋代大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陆游(宋代诗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 陆桴亭(明末教育家,理学家)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十五岁前,使之熟读。 叶圣陶(中国著名教育家) 从教育意义说,要使中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就得教他们读经、史、古文。 王光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今天,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无疑表明了中华文化正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中走向复兴。我们这代人,从小就习读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一直教育我们,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操,即要通过自身修养,成为对家庭负责、对社区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人。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优秀成分对我们这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教化和推进作用。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

南怀瑾先生与儿童诵读古诗文活动

南怀瑾先生与儿童诵读古诗文活动 王学信 当我们的后代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从小浸淫于中华文化这最深切、最久远的人文关怀之中,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我们并不奢望未来的他们人人都成为鲁迅、陈寅恪、林语堂、老舍,抑或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但他们的胸襟将因之而博大,目光将因之而睿智,人格将因之而优秀,人生目标将因之而高远,因为他们曾确确实实地站在巨人的肩上。也许,这正是中华民族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也许,这也正是我们对未来世纪最引以自豪的贡献。 --作者题记--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当5岁的丁淑淳和孟子杰手持麦克风,不慌不忙,好整以暇地背完全本《诗经》时,全场的家长和来宾惊讶得拍红了手,对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激赏不已。 75名由两岁至14岁的"儿童读经班"的学生们,不久前在美国新泽西州利文斯顿市台湾塑胶公司举办的儿童读经联谊会上,将半年多来读经的丰硕成果展现在惊叹莫名的家长和来宾面前。望着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的专注神情,倾听着孩子们诵读古诗文那愉悦的稚语童声,感受着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挚爱,"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怦然心动,不禁涌出欣喜的泪水。

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数十年矢志不渝的大力倡导下,在众多有识之士的殷殷期盼中,台中师院教授王财贵博士率先身体力行,创办并推广儿童读经活动。此活动甫一问世,迅即以"多米诺骨牌"效应向全球华人社会的纵深发展,掀起持久不衰的儿童读经热潮。其影响所及,从台湾至香港,从祖国大陆到美利坚合众国,从东南亚到大洋洲,凝集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被人为冷藏了80余年后,重新回到了炎黄子孙的手中,成为他们一生中将具有的高远见识和优秀人格的源头活水。 历史惊人的相似,恩格斯在高度评价结束了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曾深刻指出:"新时代是以返回到希腊人开始的。"而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纪的伟大振兴,也许正是以回归到孔孟老庄为其开端。这在无尽时空的背后,莫非真有一条看不见的神奇纽带? 25年前,南先生大声疾呼 早在五、六十年代,南怀瑾先生眼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加之现代工商社会,人们趋于急功近利,物欲横流,以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思相与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忧心若焚,遂致力于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期挽救世道人心。

关于南怀瑾最经典霸气的语录

关于南怀瑾最经典霸气的语录 南怀瑾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南怀瑾有许多霸气的语录。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最霸气语录,希望你喜欢。 1) 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即病。 2)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历史上做大事的人都是能任劳,还更能任怨,甚至要任天下之怨而不悔。 3) 中国人讲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来往,平常很平淡。但这并不是说冷漠无情,朋友碰到困难,或生病之类的事,他就来了。平常无所谓,也许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热情。 4)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5) 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人的生命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 6) 多跟人品行可靠的人往来,帮忙你成长,急难的时候可靠。多和老年人往来,可以学很多经验学问。 7) 真正的修养,在动心忍性之间,能够确实检查出自己的错误,然后“顺受其正”。所受的一切遭遇,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二过,这就是正命的活着。 8) 人人都以为为自己好,自己就会越来越好。殊不知,太为自己好的人,往往得不到福报,也就越来越差了。相反地,不为自己好,就想着为别人好,那上天反而不会亏待他,而他慢慢地就会变好起来。 9) 如果一个人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拿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有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 10) 处富贵中时,不以养而伤害自己。相反地,在贫贱之间,“不以利累形”。人在贫贱中,就要为生活而赚钱,可也不能过分地贪求,所谓“人为财死”,过分的贪求,过分地劳累,同样地会损害身体的健康,而危及生命。 11)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12) 不要动不动说夫妻是冤家,儿女是债主,也不要说金钱是毒

南怀瑾老师传授的接命法--完整版

南怀瑾老师传授的接命法(完整版) 《习禅录影》中收录了南师所传授的接命法,南师称此法非常好,练习一星期生命力迅速充实。只是叙述得过于简单,看了后有不少疑问的地方,不知该如何操作,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接命法却找不到叙述详细的版本(只找到道家补亏法,操作过程跟南师所传接命法有些区别,因南师说接命法也叫补亏法,只是我觉得道家补亏法每天练习时间太长所以没有采取),后来在台湾谷歌网找到了完整叙述的接命法,所以马上收藏了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习禅录影》中所记录的接命法内容: 接命法 道家修持,如前述分为两派。一主清净单修,如北派邱长春所创的龙门派。一主双修,如唐宋以后白玉蟾以次的流派。自从禅道融合后,道家批评禅家单修性功‘心性之道’,不修命功(丹法),而主张性命双修。基本的理论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道理,而认为禅家只穷理尽性,却未至于命。同时也批评一般修道者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不能达到圣人境地。但如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也不能即身成就。故主性与命必须双修。 性即无为之道,是一念不生全体现,清净无为,当下即是,是真空的。命是修身人手,炼精化炁,以至炼神还虚,便是妙有。这一种理论体系,在基本原则上不能说不对,合于佛学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原则。但他们偏重于修行方法,忽略真正的穷理,他们看一般佛家(尤其是禅),是炼神修神养神而已。气与精未能配合,等待解脱躯壳后,只能成为灵鬼。又认为持咒念佛等法门,只是炼炁,也不能入道。密宗的观想这一类,也只是修精,都不究竟。精炁神三者应为一体:炼精成就,报身即色身才能圆满。炼炁成就,百千万亿化身才能成就.炼神成就,清净法身才能圆融。精气神三者圆融合炼,则法报化三身皆得成就。*然后散而为气,寂然不动,涅盘清净。聚而成形,百千万亿化身即其妙用。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以我个人的经验,道家此法较密宗及瑜伽术更完备。如果不存门户之见,不妨试试看。以我看,无论道家、密宗,原始人类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同一个原理原则,同一个系统的研究,只是表达方式有异。何况这乃是助道品,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祖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更应该学。这个方法非常好,道家称它为补亏法,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为接命法。青少年修七八天就不得了.但充满以后,又有问题来了,这是旁语。一般修道者可怜,亦很可笑,半为弊癃残疾,半为贪求长生,年轻人无此信仰智慧,等残疾时才想回心修道,真如俗语所说:“垂老投僧,临时抱佛。”哪里来得及,何如一念弥陀,祈求往生多好。 此法等于密宗所说的智慧灌顶,通常拿了酒和铃子乱搞一通,在你头上摸摸,在仪式上当然庄严肃穆,但实际上很难说了。真正的智慧灌顶,叫你自净其意,观想头顶上一片光明,与本尊佛菩萨光明自然相接,此法修起来要注意。勿着相。学道家的人,不懂佛理的恐有障碍,学佛的人虽知理解,但要认真不着相,知道何时空掉,何时停止。能不着相,则此法妙极。假想---一说到假想,大家觉得不好听,如改一名称说观想,大家就觉得味道不同了,可见人是喜欢自欺的。--观想或幻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明点,有一道光,由头顶一直沿督脉灌下,用眼识意识上接此光,即由脊椎神经而下到丹田,再到海底,然后分别由两腿到两脚心,接着由前面倒转上来,多转几圈,精神充沛了,身体自然直起来,再将它空掉,一念不生,不理它了。 此法可以治百病,炼几天即可引发生机.有几位有病的朋友,如已故贾教授得癌症,到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危机中。青少年儿童只有亲近中国传统文化,重温经典文化,从现在做起,才有可能传承文化传统,化解危机。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重视青少年儿童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 青少年阅读经典著作的现代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王大磊 据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报道说:英国的教育家不但提出了儿童在四岁时就该读莎士比亚,而且有的幼儿园从小班已开始尝试,并且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公司有关人士说,如果等儿童到十四岁时再叫他们读莎士比亚,那就太晚了。他们提出孩子在四岁时还不会被语言所吓住,他们在那时候就接受莎剧,反而获得了崭新的语言境界。英国人对于自己民族文化伟大代表作的那种无可比拟的崇敬和骄傲的精神心理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1] 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和知识的结晶,犹如“精神母乳”,是哺育一个民族的精神源泉,是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其实,早在1998年初,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就正式在全国范围展开,将青少年阅读经典著作的活动推向高潮。青少年儿童在课余时间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不管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经典”的涵义 什么是“经典”?《文心雕龙》中说经典是恒久之至道。《博物志》中说圣人贤者的著述叫经典。老子《道德经》中说立德、立功之后立言为经典。《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经典”就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中国文化中,譬如说,儒家的“四书五经”或者《十三经》,道家的《老子》与《庄子》,墨家的《墨子》,兵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法家的《韩非子》,以及楚辞、唐诗、宋词,等等,这些都属于经典著作。 然而,对于读者来说,准确、客观地去了解、选择、阅读真正的世界名著,往往是十分必要的。于是,王余光等人于20世纪末,推荐出了十本经典著作:《诗经》、《史记》、《庄子》、《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楚辞》、《左传》、《荀子》。这十种书都是公元前的著作,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读书人的一种珍古典重基础的心理。长期以来,中国学人强调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上这些著作,真正是中国学术之源。 [2] 根据汪凤炎教授从常见的七种经典文献(《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千》、《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统计的相关信息表明,从思想性标准看,约93%的言论都是合宜言论,约6%的言论是易引起争议的言论,只有约1%的言论是不合宜言论。可能不同的研究者对上述七部经典的看法不尽相同,导致不同研究者所统计出来的数字可能略有差异。但只要研究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看待,得出的这三组数字的差异不会太大。[3]因此,不能认为经书里所包含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的主体都已经过时了,更不能将其精华弃置不用。

特色课程——经典诵读的介绍

特色课程——经典诵读的介绍 理念:(1)什么是“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又称“读经”、“中西文化导读”或“古诗文诵读”)是积极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于1994年在台湾发起的教育运动,旨在倡导利用13岁以前的人生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以夯实文化修养基础,健全儿童的人格、道德和智慧,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南怀瑾先生也曾引用宋儒张横渠的四句话作为儿童读经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社会得到广泛的响应。目前在台湾“读经”的孩子已超过百万,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华人孩子加入到“读经”的行列。1998年,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读经”引入大陆,并在大陆成功地开展“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和“儿童西方文化导读”活动,加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开展,大陆也有几百万的孩子在“读经”中受益。2002年4月,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了国学启蒙馆,启动全国的“国学启蒙工程”。6月8日至9日,中国首届国学启蒙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9月18-20日在山东济宁组织了古今中外文化经典朗诵会暨首届华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友谊赛。 (2)为什么要进行“经典诵读”? 大脑生理学家发现,0—13岁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就会得到一个明显的改变。从每天读20—30个字到后来每天能读100—200个子。许多儿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子在进行一段时间国学经典诵读之后。境况会大为改善! 目标: 经典诵读,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文化趣味或思想方式,不是限制个人心智发展的空间。把握好经典诵读的指向,客观看待其教育方向和价值,对于活动发挥正面作用至关重要。 趣、力、思、融,是经典诵读目标指向中不可忽视的四个方面。 “趣”,即趣味、乐趣。“趣”至少包含三方面意思,一是活动本身有“趣”,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考核的方法,应区别于考试课程的功利化、强制性,不应给人以压迫感。二是课程立足于培养兴趣,读了多少,背会多少,这不是活动成效的最重要指标。在学生心中培育乐读诗文的种子,细心呵护,助其生根发芽,让他们课外或工作后,会觉得离不开经典诗文,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目标。三是立足于培养文化趣味。当前的教育灌输了太多理性,诗文典籍自然也蕴含丰富的思想性,诵读活动中理性培育当然重要,但窃以为,其中趣味性的东西更突出,且不存在太多的时代性和争议性,更值得挖掘和凸显。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王国维说“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如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都是特别强调美育,这值得深思。 “力”,主要是指欣赏力。诗文诵读,有用嘴巴诵的,有用头脑读的。无此“力”,则诗文只是汉字的堆积;有此“力”,则文字背后呈现出开阔的世界,仿佛看到古人的生活无常、酸甜苦辣、个人品格等,今人古人似聚首一处,没有障碍地畅谈。中国文化重“味”,需慢慢琢磨、细细品赏,有时还要相应的人生经历做底。不少人小学时学过背过很多诗文,但欣赏力却没得到培养,诗文诵背只是负担。获得欣赏力,方能把诵读当做一种乐趣,而非任务。 “思”,思考力、判断力、辨别力的培养不容易,但不可忽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如同坐过山车,时而被过度抬高,时而被有意贬低。诗文诵读,应该给予孩子获得这些能力的机会,即便只能是相对粗糙的能力和意识。传统文化中,既有熠熠生辉的金子,也有一大堆的“不合时宜”,更存在先天缺陷,如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等,就是其中极为匮乏的。所以,经典诵读应配以沉郁的思考,而不能降格为拒绝思考的嘴唇嚅动。 “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理论主张,有不同的功用范围。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强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思想融合、思维方式的互补。因此,经典诵读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也就是说,既要能深入传统文化的内部,掌握精髓,又要具有全球意识、现代视野。在融合中,做个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民族文化趣味的现代公民。

南怀瑾名言警句

南怀瑾名言警句 1、读书不只要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 2、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3、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4、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5、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6、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7、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 8、历史上的人名和地名,都是真的,但有许多事实,大多数已经走了样,甚之,完全变质。而小说中人名和地名,大多数是假托的,

可是那些故事的内容,却几乎都是真的。只不过再经文人的手笔,加以渲染剪裁而已。 9、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 10、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11、禅宗不但不立文字,而且以无相、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12、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13、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14、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

大会计--2004年南怀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演讲

南怀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演讲 南怀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演讲 大会计——2004年10月南怀瑾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演讲 时间:二零零四年十月廿三日 地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六百人报告厅 听众: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员,高级专业会计硕士兼财务总监学员,及其他班学员;长江商学院部分学员;以及闻讯而来的官员、学者、商界人士等,共约一千人。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计利当计天下利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莅临我院第七届SNAI论坛 通讯员:我院第七届SNAI经济论坛举行之际,学院600人报告厅座无虚席,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大家都是为了聆听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演讲而齐聚一堂的。夏大慰院长代表学院和在座的学员致欢迎词。他表示我院一直非常注重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在日常的培训中,不仅注重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还希望能够提升专业人士的职业操守与个人素养。通过SNAI经济论坛这一交流的平台,学员们能够博采众长,获取信息,从而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次能邀请到一代宗师南怀瑾先生主讲,对论坛本身来说,拓宽了研讨的学科范畴,是一次大大的突破。对学员来说,有这样贤师,口耳相传,是难能可贵的机会。 南怀瑾先生此次以“大会计”为主题的演讲。他面容清矍,神采奕奕,风度翩翩,目光深邃,眉宇间隐现著智慧之光。一头白发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最吸引人的是他面上永远带着慈祥可亲,谦和有礼的微笑。南先生开口就戏称自己“著书多为稻梁谋”,现场的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学员们都被其诙谐风趣的演讲引得忍俊不禁,笑声掌声不断。他从会计的起源讲起,从改“茅山”为“会稽(即会计)山”的始祖“大禹”,讲到春秋时期做过“委吏”(司会计)的孔子。从“安史之乱”后唐朝著名理财家“刘晏”如何统筹安排,治理财政,又讲到明清时期绍兴师爷的种种委屈辛酸。其间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上下五千年历史掌故信手拈来,唐宋元明清前人诗句娓娓道出,借古讽今,纵横捭阖。讲到高兴处,浅吟低唱,手舞足蹈,把本来枯燥的历史知识讲的趣味横生。 除了引经据典的讲述了一些有关会计的历史掌故,南老师还发表了对读书、对教育、对做人的见解。他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应是为了明理、做人。

南怀瑾语录_经典语录完美版

《南怀瑾语录》 1、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2、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3、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 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礼貌的发达,这在 表面上来看,能够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 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礼貌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比 较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5、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我,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到达这个目的?是自我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我痛切反省,自我内心里 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此刻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6、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 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7、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 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 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8、孙子兵法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字势,一个时代的潮流一股社会的力量来临之时你跳不出来,就会被淹没。什么是势?只有真正有思想的人才能独自站起来,自我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不跟着社会风气走。 9、读书明理难,做人做事有高瞻远瞩而能把握现实更难。为恶易,为善难,而无明智以 处善事,翻将善事而成恶果甚易。 10、佛法不必须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 好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11、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12、这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 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 本位,均衡发展,才有期望。 13、十九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疾病是肺炎,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 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此刻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 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14、政治军事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联。怎样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 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