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用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用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用书

①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这是故事开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大年夜。对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故事接下来却是一个小女孩的

悲惨故事。快乐的节日氛围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②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关于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几句,如,“她又擦了一根”“她又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擦着了一根火柴”“

奶奶留住”。

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来源,一根火柴对女孩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一天

里一根火柴都没有卖掉,心里的内疚和恐惧使她更不敢浪费一根火柴。可为什

么她还是擦着了一根,并且一根接一根地擦燃,直至擦燃一大把呢?如果说第

一次她斗胆“终于”抽出一根,是她实在太冷了的缘故,那么后面的几次,就跟

寒冷没有任何关系了。

第一次擦燃火柴带来的幻象,带给她片刻的幸福和欢愉,所以她不假思索

地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

和自己的小手吗”跟“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的踌躇和后者的毫不犹豫,表达了小女孩强烈的内心需求,她渴望幻象中的一切成为

现实,永远不消失,尤其是慈爱的奶奶,所以她不惜擦燃“一大把”火柴留住幻象中的奶奶。

③“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

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这段话不光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还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也预示了在下一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将是奶奶,作者这样写是颇有用心的。

④“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如果说,整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幻象能了解小女孩的内心渴望,那么这几句

小女孩的内心独白加深了我们的感受。见到亲爱的奶奶,她急迫地叫起来,她

知道奶奶也会在火柴熄灭时很快不见,所以恳求奶奶把她带走,她向奶奶表达

自己此时痛苦的心情。小女孩的话中四次出现了感叹号,表达了小女孩的渴

盼。在教学中,这里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⑤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

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联系前文的内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

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

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我们要注意到句子里的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曾经,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象。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

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

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 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4.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5.指名配乐朗读。(播放《天鹅》。) 6.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 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 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23课

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复习检测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礁石(qiáo jiāo)气概(ɡài kài) 饲养(sìsí)瞌睡(k?kē) 甘蔗(zh?zha)竹篾(miamì) 中弹(zh?nɡzhōnɡ)混合(hún hùn) 镌刻(juān jùn)剥落(bōbāo)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寇()简()畔()哀() 冠()筒()衅()衰() 四、词语改错。 焦燥不安()漫不精心()血迹班班() 英武毫迈()天色苍芒()浴血博杀() 五、汉字开花(加偏旁组字组词)。 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补充词语,解释所填字义。 势不可():_________ ()遭不幸:_________

恍然大():_________ ()毙荒野:_________ 体力不():_________ ()不成声:_________ 七、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来势凶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2.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3.生活悠闲自在。() 4.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5.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八、佳句赏析。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摩挲”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 音乐教案 姓名: 单位: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

二、欣赏歌曲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 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边作手语。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五、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用书

①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这是故事开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大年夜。对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故事接下来却是一个小女孩的 悲惨故事。快乐的节日氛围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②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关于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几句,如,“她又擦了一根”“她又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擦着了一根火柴”“ 奶奶留住”。 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来源,一根火柴对女孩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一天 里一根火柴都没有卖掉,心里的内疚和恐惧使她更不敢浪费一根火柴。可为什 么她还是擦着了一根,并且一根接一根地擦燃,直至擦燃一大把呢?如果说第 一次她斗胆“终于”抽出一根,是她实在太冷了的缘故,那么后面的几次,就跟 寒冷没有任何关系了。 第一次擦燃火柴带来的幻象,带给她片刻的幸福和欢愉,所以她不假思索 地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 和自己的小手吗”跟“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的踌躇和后者的毫不犹豫,表达了小女孩强烈的内心需求,她渴望幻象中的一切成为 现实,永远不消失,尤其是慈爱的奶奶,所以她不惜擦燃“一大把”火柴留住幻象中的奶奶。 ③“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 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这段话不光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还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也预示了在下一次 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将是奶奶,作者这样写是颇有用心的。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套教案(26课时完整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 下册音乐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 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教育 教学安排:4课时 第二单元八音盒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 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三单元环球风采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外国音乐风格; 3、认识反复记号 D.C. Fine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 D.C.反复记号,

并掌握它的用法。 教学难点: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课时安排:4课时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2、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3、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2、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3、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4、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听音乐选画面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5课时 第五单元母亲河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母亲河的相 关文化知识。 教学重难点: 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课时安排:5课时 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听歌曲,熟悉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2、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把握主旨内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友谊,不因离别而哀愁,而要满怀激情各奔 前程。 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xx 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 ,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 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 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小女孩的生活是这样的痛苦,小女孩的幻想是这样的美好,小女孩的结局又是这样的悲惨!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压抑在心头的辛酸与悲愤,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寄予的深切同情。希望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领悟故事深刻的思想,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并启发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几次擦着火柴出现的幻象,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以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品读中要有所感悟并形成见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全面发展。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深刻的思想,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 2.感受小女孩几次擦着火柴出现的幻象,从而感悟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心,并启发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激发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3.联系小女孩的生活背景,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本文的朗读录音,安徒生的资料简介与写作背景简介录音。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 同学们,你们喜欢世界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吗?你们有谁知道安徒生是哪国人吗?他都写过什么作品?你们又听过他的哪些故事呢?谁来说一说?(学生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笔下的这篇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2.播放安徒生的简介与写作背景简介录音。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年生活贫困不堪,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因此,他童话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不幸的受欺侮的穷苦人。在创作生涯中,每逢圣诞节,他总有一本新的童话集出版,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他的童话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为世界各地的儿童和成人所喜爱。著名的作品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在这些童话里,他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遭遇寄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1) 第一课时 (1) 第二课时 (3) 第三课时 (6) 《第二单元学曲艺》 (8) 第一课时 (8) 第二课时 (9) 第三课时 (11) 《第三单元古曲新韵》 (12) 第一课时 (12) 第二课时 (14) 第三课时 (16)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20) 第一课时 (20) 第二课时 (21) 第三课时 (22) 第四课时 (23) 《第五单元歌剧之窗》 (25) 第一课时: (25) 第二课时 (26) 第三课时: (27) 《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28) 第一课时 (28) 第二课时 (30) 第三课时 (32) 第四课时 (35) 第五课时 (36)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

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 设计 小女孩的生活是这样的痛苦,小女孩的幻想是这样的美好,小女孩的结局又是这样的悲惨!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压抑在心头的辛酸与悲愤,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寄予的深切同情。希望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领悟故事深刻的思想,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并启发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几次擦着火柴出现的幻象,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以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品读中要有所感悟并形成见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全面发展。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深刻的思想,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 2.感受小女孩几次擦着火柴出现的幻象,从而感悟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心,并启发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激发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3.联系小女孩的生活背景,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本文的朗读录音,安徒生的资料简介与写作背景简介录音。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xx 同学们,你们喜欢世界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吗?你们有谁知道安徒生是哪国人吗?他都写过什么作品?你们又听过他的哪些故事呢?谁来说一说?(学生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笔下的这篇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2.播放安徒生的简介与写作背景简介录音。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年生活贫困不堪,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因此,他童话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不幸的受欺侮的穷苦人。在创作生涯中,每逢圣诞节,他总有一本新的童话集出版,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他的童话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为世界各地的儿童和成人所喜爱。著名的作品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在这些童话里,他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达官贵人的虚荣、残酷和腐败作了无情的揭露,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写作背景:《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让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爱的奉献》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3、唱歌《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合唱 “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5分钟)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15分钟)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5分钟)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14卖火柴的小女孩(20201109165359)

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 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3.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2.指 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学情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 文。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点外国文化, 感受作品中蕴含的那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别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之后,再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 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安徒生的童话,学生是不 陌生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安徒生的童话会觉得有浅近,因此 应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

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六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能通过自己的感悟品味出作者所蕴含的对穷苦人民给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聘夫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教学重难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火柴天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播放乐曲《天鹅》。 2.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小女孩前后一共几次擦燃了几次火柴。 三、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京剧趣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京剧趣谈)解析 京剧趣谈 马鞭 (1)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chí)骋(chěng)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gān)尬(gà)——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介绍了京剧中马鞭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和它的独特魅力。 (2)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介绍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3)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 ,那饭碗 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亮相

(1)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jiá)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介绍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2)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介绍京剧中静态的亮相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3)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介绍京剧中动态亮相的特点以及它的艺术魅力。 本文作者徐城北,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作者简介 徐城北,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京剧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四大国粹:武术、医学、书法、京剧。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2 1.会写并掌握26个生字,正确读写6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3.学习并背诵《古诗三首》,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学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关注人物神态、 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学 习《为人民服务》,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学习《金色的鱼钩》,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无 私奉献的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金色的鱼钩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生活中的某一场合,进行即兴发言。 2.理清思路,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10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马诗》 ?课时目标 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音,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 二、欣赏歌曲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 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边作手语。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五、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 1、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3、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三年级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三年级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姑娘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以凄美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小女孩的悲惨境遇。以下是三年级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想象。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导读”内容,引人新课 1、指名读第三组的“导读”。 2、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安徒生)你对安徒生有哪些了解? (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上”。)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在书上找出有关的部分,做上记号。 3、讨论交流。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2)把课文分成三段,可以怎么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欢乐颂》 3.学唱歌曲《爱的人间》 4.欣赏《爱之梦》《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恩的心》《爱的人间》等歌乐曲的学习,激发学 生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所有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歌乐曲中感受爱,能主动认真地参与学唱、欣赏、 表达音乐的学习活动中,能够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 3.知识与技能: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并能在演唱歌曲的时 候加入简单手语,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能静心欣赏乐曲,记忆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体会歌曲的情感。能静心欣赏以“爱”为主题的乐曲,记忆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教师手语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课型:新授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感恩的心》 一、导入: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

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听歌曲范唱。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老师讲解弱起拍,前三拍半空着不唱,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请学生跟着跟老师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听老师弹琴,学生用“la”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5、有感情的演唱。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四、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一边作手语。也许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五、师小结:学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刚才大家用了各自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众人的感谢。是的,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感谢敌人,让我们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朝前进步……我们感谢所有的人。 第二课时欣赏乐曲《欢乐颂》 一、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请学生说出曲名和曲作者。(由优美、抒情的音乐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 三、走进贝多芬

14卖火柴的小女孩(2)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幻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年月日星期第周 一、启发谈话。 1、我想同学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光头赤脚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饿,可是一整天了,没有一个人来买她一根火柴。最后她蜷缩在墙角,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第二天,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面带微笑地去了,手里还捏着一把燃过的火柴梗。这个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你们知道这个童话叫什么吗?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提问: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百多年前的丹麦是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那时贫富悬殊,金钱支配一切,社会非常黑暗。《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情景。同学们在学习这篇童话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3、老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 4、提问: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她怎么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