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重点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重点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重点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件近来中国一直在声称的“比较重大”的事件,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很快。已经超过日本,并远远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但是我想不通我国的人均收入比人家低好几倍,怎么能称之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呢。而且我们中国国家面积广大,幅员辽阔,人口有那么多,按理说总量成为第一页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来国力富强的话,就必须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目前来说虽然已经跃居第二位了,还会有可能成为第一位,但是一旦人均了算,我们和那些发达国家是无法比及的,所以这很明显,我们需要认识到真正的东西。

“中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份联合国最新报告表示,中国将在帮助本地区实现从“经济恢复”到促成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上扮演重要角色。报告强调,中国应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和引导“国内生产和消费朝着可持续性道路发展”上发挥领导作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表示:“中国出口在2008年初时同比增幅是20%~30%,而2009年年初却同比下降了20%,前后共相差40个百分点。所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还是有较大冲击的。”不过,中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且从出口、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等各方面来看,经济回暖势头都相当显著。

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我们国家的实力确实增加的很多了,纵观历史,我国也是历经很多的波折,各种战争,各种事件,都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进步,从我们国家正式地开始搞经济建设,和平地发展国内实力也不过就是近30、40年的事,从一个经济很低迷的状态迅速的发展,迅速的建设,直到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外国都很明显的察觉到了这一威胁的势力,那么这样大量的新闻的涌入,对目前信息爆炸的我们来讲很可能是一种谋划。

但是中国现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所需承担的责任应低于发达国家。故意将我国夸大、浮夸是西方国家惯用的手段,目的是将我国提高到发达国家的行列。并予以施压和约束。有的人是这么想的,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的存在,毕竟我们

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比较可怕的速度,所以有些国家,譬如美国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而使用各种手段将他玩弄在鼓掌之中,曾经的日本就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而且现在也依然不能摆脱美国的控制。当前的很多学者,专家众说纷纭,有中国威胁论的提出,有说美国把我们当成了假想敌的……那么成为经济体的第二位这种言论的产出就是有目的的吗?也许有这个可能性,会有大部分的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强大了,而且片面地简单地认为中国强大了,富有了,这是一种在语言上的游戏,那么我还是认为要清楚滴看到真实的东西,自认为人均后的才能够拿来比较,要以平均每个人的经济实力来衡量富裕的问题,才有绝对的可靠比较方式,要不然你人这么多,他们人这么少,你却要拿总量来比较,怎么都说不过去。

我们的话,在为自己高兴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是不要让别人把陷阱架在我们的脚边,等待我们跳进去。其实中国的经济奇迹,不知掩盖了多少真相!

事实上,中国在出口不景气的形式下,内需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失衡问题,即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带来了中国经济在20多年时间里的超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种的问题,如与粗放型增长相伴随的低效益、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片面追求GDP、贫富差距扩大等。但时至今日,即使人们愿意忍受过去这种增长模式带来的问题和代价,这种增长模式也无法继续走下去了,因为支撑这种增长模式的一些必须条件开始丧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基本走到尽头,内在的动力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中国还不从陶醉中醒来,恐怕“中国早已超越日本”,就永远是一种梦呓。

消费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无论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消费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更不能和日本、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消费水平低主要表现为五个“过低”和一个“过高”:最终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呈减弱之势;居民消费率过低,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受到较强的压抑;农村消费水平过低,城乡之间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差距越来越大;中产阶层人群比重过低,尚未形成成熟的大众消费社会和有强劲购

买力的可持续消费能力;信用消费水平过低,中国即期消费需求主体实质上是有购买能力的现金消费能力;居民储蓄率过高,居民支出构成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即期消费需求受到强烈的“挤压”。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与现行政策密切相关。除投资与消费失衡、即期消费能力与远期消费能力失衡外,还有六大重要原因。首先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足,加大了居民未来的消费支出预期;其次,税收制度设计不合理,直接税比重过高,间接税比重过低,不利于促进消费能力的释放;第三,就业不足、收入水平低、中产阶层小,导致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不足;第四,城乡二元结构对扩大农村消费的深层抑制;第五,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是信用消费水平低和消费环境差的根本原因;第六是社会各阶层群体间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分配体系总体结构失衡。

在经济上,在未来10年内快速调整产业结构,培养劳动力素质,向科技,创新,可持续的经济型以及有附加值的产业转变。其次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消融外来文化,吸收众家之所长。中国实现的贸易政策为典型的重金主义,人民币升值与否,不是我们说了算,是由市场看不见的手来决定,美国提出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其为了缓解其国内内部压力,我们应该看清这一点,不能盲目。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2009 年12 月2 日联合国发布了《2010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第一章。报告 的作者之一洪平凡博士在接受专访时表 示,自去年3 月以来,实体经济和世界金融 市场都显露出反弹的趋势,因此世界经济 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但展望今年,整个 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在世 界经济复苏得到巩固和加强的情况下,各 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能够发生一些相应的转 变,那也就表明我们能够平稳的撤出一些 激励的政策了。 一、2009 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 如果要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还要 先分析一下2009 年的经济形势与特点。在 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2009 年 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 走向复苏。其中,以中印为首的亚洲地区的 步伐明显加快了,中美发达经济体成为推 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整个2009 年 是世界经济从“二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困难 的一年,同前年相对比,世界经济的萎缩率 超过2%,为防止今后世界经济再出现危机 前失衡的状况,我们今后将面临更大的政 策挑战是怎样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宏观经济 政策调控,来改变世界各国的一些经济结 构,从而促使经济能够更加平稳地增长。 二、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 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缓慢复苏,但经 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 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 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 等不确定因素。 (一)政府干预政策的退出可能性及其 影响 2008 年9 月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纷纷 出台巨额经济刺激方案,大幅降息至历史 最低水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还实施 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大规模救助 政策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 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 年,经济刺激政策对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分析内容提要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二、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分析三、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军事、外交和其他国际问题的基础。因此了解当今世界政治、军事斗争形势必须清楚当今世界经济问题。如什么是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怎样形成的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又是怎样演变的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 趋势是什么等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了解世界经济的形成首先得清楚什么是世界经济1、什么是世界经济经济在我国古代有“经世济民”这样的意思也就是治理国家。到了现代它的含义就多了如经济基础、国民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以及节约、便宜等。在这里经济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什么是世界经济呢▲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世界 范围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实力与规模以及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在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方面由此把各国的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世界经济是怎样形成的呢▲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根本不存在世界经

济。到了封建社会虽然在世界某些地区曾出现过频繁的商品交换但那只是人们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余缺的调剂影响不到整个世界的经济生活。世界经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向更深和更广的程度发展以及相应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大逐步形成的。▲2、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世界货币和资本的国际化。▲第一国际分工。分工是指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劳动者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社会劳动关系。▲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分工。实际上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但是真正的国际分工是在产业革命后发生的。产业革命后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的基地进而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纳入到国际分工之中形成了一种同机器大生产中心相适应的分工体系。这时全世界出现了几个工业中心而其他国家则是它的分工体系中的附庸。●一位英国学者曾经对这时英国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做过这样的描述“北美大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谷仓加拿大和波罗底海诸国是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羊群的牧场在澳洲我们的牛群在美洲秘鲁把它的白银提供给我们加利福尼亚和澳洲以自己的黄金提供给我们中国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及走势分析

一、美、欧、日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因此,美国已经持续了10年的经济增长和“一高两低”的经济状况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经济周期的变形不等于经济周期的消失。实际上,从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gdp增长的速度就放慢,2001年第一季度虽然仍有1.3%的增长,第二季度却急剧下滑,第三季度急剧滑落至-1.1%,这是自1993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出现萎缩,也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下滑降幅。 尽管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缺陷,但由于美国占据着多项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制高点,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政策调控更趋成熟,美国又具有优于其他国家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金融优势、地缘经济优势,以及灵活的企业机制和较强的对外转移危机的能力等,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02年后复苏。 2.日本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时期和20年的高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一度超过美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由20世纪50年代初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然而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在此之前大量贷出资金的日本银行陷入巨额坏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国际环境趋紧、出口下滑的直接原因,也有10年来扩大内需政策未见成效、各种矛盾累积的政策后果。 关于日本经济的增长前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报告称,由于存在着“惜贷”与扩大投资、消费的矛盾,巨额财政赤字与扩张财政政策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失业率增高的矛盾,官僚垄断与提高效率的矛盾等四大矛盾,日本经济真正摆脱困境尚需时日。 但应当看到,由于日本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其gdp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居西方七国之首,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外汇储备国和债权国,未来日本经济尽管不大可能再现以往的高速增长,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举足轻重。 3.欧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盟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是稳定的。目前,欧盟经济从总体上看状态良好,除对外贸易下降外,投资、消费以及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和财政金融等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2001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4%,在世界三大主要经济体中,其增速是最高的。 欧盟各国的结构性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框架。近年来欧盟在税收、福利、医疗、就业等方面纷纷开始改革。2000年普遍进行的税收改革,给经济增长助了一臂之力。同时,欧盟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也在加紧进行。据欧盟一个研究机构预测,仅减税一项就将使欧盟从2001年起每年拉动0.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效应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上稳定,欧元经济货币联盟所起的稳定作用不能低估。欧元的启动消除了欧元区内的汇率风险,增加了价格透明度,有利于投资和金融市场一体化,从而对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受世界经济增长下降影响,欧盟经济增长放缓。受美国经济急剧减速和世界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2001年欧盟各国的经济增长势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欧盟经济尽管保持增长,但增长放缓,并一再低于市场预期。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上市流通,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加紧了内部建设,推行机构改革,统一税率,扩大欧元区,强化成员间的合作,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实现了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的欧盟经济,将逐步形成挑战美国经济“一超”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重点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件近来中国一直在声称的“比较重大”的事件,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很快。已经超过日本,并远远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但是我想不通我国的人均收入比人家低好几倍,怎么能称之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呢。而且我们中国国家面积广大,幅员辽阔,人口有那么多,按理说总量成为第一页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来国力富强的话,就必须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目前来说虽然已经跃居第二位了,还会有可能成为第一位,但是一旦人均了算,我们和那些发达国家是无法比及的,所以这很明显,我们需要认识到真正的东西。 “中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份联合国最新报告表示,中国将在帮助本地区实现从“经济恢复”到促成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上扮演重要角色。报告强调,中国应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和引导“国内生产和消费朝着可持续性道路发展”上发挥领导作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表示:“中国出口在2008年初时同比增幅是20%~30%,而2009年年初却同比下降了20%,前后共相差40个百分点。所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还是有较大冲击的。”不过,中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且从出口、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等各方面来看,经济回暖势头都相当显著。 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我们国家的实力确实增加的很多了,纵观历史,我国也是历经很多的波折,各种战争,各种事件,都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进步,从我们国家正式地开始搞经济建设,和平地发展国内实力也不过就是近30、40年的事,从一个经济很低迷的状态迅速的发展,迅速的建设,直到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外国都很明显的察觉到了这一威胁的势力,那么这样大量的新闻的涌入,对目前信息爆炸的我们来讲很可能是一种谋划。 但是中国现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所需承担的责任应低于发达国家。故意将我国夸大、浮夸是西方国家惯用的手段,目的是将我国提高到发达国家的行列。并予以施压和约束。有的人是这么想的,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的存在,毕竟我们

世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介绍

世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热点提示: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而一些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不断出现,推动了这两大经济发展趋势的加强,建议复习时注意如下几个知识点: 1、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3、主要的经济区域集团,中国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 4、主要的经济全球化组织,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考纲要求: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 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史论共享: 1、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为了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除了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外,美国还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尽管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但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3、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世贸组织的一些决策,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它的发展,意味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赢得竞争机遇;同时,也会对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国内的某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知识结构: 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战后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的必要性。②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德、意、日战败,国内废墟一片;英法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③美国企图凭借经济实力确立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2.召开:1944年7月,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3.内容: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4.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世界经济进一步深化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 (一)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2010年11月,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综合考虑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三大政策目标,2011年美联储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后,短期内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 欧元区经济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复苏力度弱于美国和日本。为了应对希腊、爱尔兰等国家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后出台了附带条件的金融救助计划。在欧央行难以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主权债务风险较大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国家被迫紧缩财政赤字。 日本经济回升较快,但继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日本长期受通货紧缩困扰,公共债务水平很高,内需对经济支撑作用有限,受外部市场影响很大。日本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时点上不太可能早于美国和欧元区。 (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通胀压力普遍较大。2010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国家印度和巴西保持了强劲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下半年工业生产明显减速,增速放缓。2010年印度已经连续6次加息,今年1月份再次加息。巴西2010年4月以来3次加息,将政策利率由8.75%上调到10.75%;但是,巴西通货膨胀12月又创出年内新高,今年1月份也再次加息。 全球流动性泛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美国和日本央行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维持低利率政策,全球货币供应量持续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流动性泛滥,美元指数再创历史新低,推升国际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上升,使得股市虚假复苏和波动,风险更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 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全球股市出现分化。受美元贬值、市场信心转好及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出台等因素影响,2010年美国股票市场呈震荡上扬趋势,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均上涨10%以上,欧洲德国和英国股指与美国类似;但是,受主权债务风险困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等国股指多表现下行趋势。同期,秘鲁、阿根廷、泰国和印尼股票市场指数上涨超过40%,俄罗斯和韩国也超过20%,印度超过15%。其它主要经济体日本、法国股指略有收缩,巴西略有扩张。 世界经济不平衡复苏,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显分化。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市场缺乏信心,短期内仍然需要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撑,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刺激作用有限,新增货币供应主要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主要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尽管增速放缓,但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很多国家需要紧缩货币政策。同时,全球流动性向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集聚,增加了这些国家管理通胀的难度,不仅加大本币升值压力,而且增加了资产泡沫。 世界经济再平衡难度增大,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缓解世界经济失衡需要主要经济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核心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行为的调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看作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一次强制调整。但是,随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再平衡难度加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课论文

论我眼中的世界经济与政治通过这学期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的学习,让整天忙忙碌碌的我对当代的经济、政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由政治格局的两极到多级化,还是后来到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以及战后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些方方面面都令我这个尚未正式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感触颇深。接下来,我简要谈一下我眼中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我眼中的世界政治 正如第一节课开始就讲到的那样,二战后形成了两级的格局。用一句不恰当的话概括的话就是“命中注定”,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趋势。因为在战后美国的军事实力急剧膨胀,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大家也都明白一个道理,在那个时代,谁的手中握有先进武器,谁就掌握先机,谁就拥有发言权。而对于苏联的话,也是借助二战的机会,在战后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也是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随后,资本主义一极和社会一极得以形成,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可以说美苏作为北约和华约的载体,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此时“极”的含义和随后的多极化的“极”显然是有着极大的区别。这时的“极”重点强调的是一种控制力、支配力,而后来的多极化所指的“极”则是只各国之间的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及协调力。两极格局在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期之后,开始受到多方面的冲击。一方面是资本主义一极开始分化,欧洲开始走向联合,进而欧洲经济共同体得以建立。而日本也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实施自己伟大的崛起计划。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一极也开始分化。东欧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摆脱了苏联的控制融入到欧洲的大家庭之中。此外,南斯拉夫也脱离苏联的控制。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兴起。最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瓦解。 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和平与动荡共存,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一超多强的新局面在逐渐形成。之后联合国成立,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联合国的成立也标志着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开始由孤立主义走向世界主义,或者说是国际主义。 二、我眼中的世界经济 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可以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在战后世界经济才会如此迅速的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在战后形成了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布鲁顿森林体系。该体系运行的主体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而其得以正常运行的两大支柱一是美元与黄金挂钩,一是世界组织货币与美元挂钩。可见,美国在战后的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之下,经济也在逐渐的恢复,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稳定。而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也得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如果我们再回归到全球发展的角度来看的话,各成员国也由于这一体系的存在使得相互之间的联系加强,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三、我眼中的经济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

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全真模拟: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全真模拟: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题本: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令人炫目的发展之后,在2010年的第二季度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对于一个拥有超过13亿国民的世界第一大人口国来讲,任何总量经过13亿分母一除,平均数都会变得很小。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怀着敬畏之心,以理性的心态看待GDP赶超日本的现实。 第一,GDP总量超过日本,人均GDP靠后,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第二,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标志着中国依然是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第三,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公共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任务艰巨。 第四,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出口中消耗资源和人力的货物贸易比重大,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贸易比重小。 第五,从收入分配结构看,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严重,两头大中间小的分配格局,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综上所述,中国GDP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只是一种总量上的超越。我们的综合国力、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和谐,依然是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依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转变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放弃过去那种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执政理念,从数字的增长转变为实力的增长,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从“国富民强”到“国强民富”的发展目标,中国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 点击查看更多面试辅导 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如何理解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理解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前提,我们首先应该对当前世界经济现状有基本的了解。 通过各种资料,在分析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和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以及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或者即将采取的政策之后,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中国应及早的制定应对之策,以提高经济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首先呢,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看到,201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总体向好。用一下几点概括: 一、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速高于2012年,仍不足 在网上查找的资料中可以发现,联合国的2012年在年底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4%,会比当年快零点二个百分点。受到美国预算磋商及欧元区危机相关忧虑的打压,全球消费者的信心都不强,且有所下降,逾60%的受访者在2013年年初成未来12个月并不是消费的好时机。 虽然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较往年同期可能有所上涨,但是面对全球的各国的经济政策以及消费者的顾虑等因素,这样的经济复苏状态仍然动力不足。 二、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回升缓慢,并且走势继续分化 发达经济体由于仍然受到支出削减、高失业率、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低迷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降至了非常疲弱的1.3%。2013年的《全球经济前景》中,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还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2013年将如期升至5.5%,但却不会回升到2010-2011年的高水平。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速将出现下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2年11月份预测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同比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儿日本经济增速将上升。 三、全球失业人口继续增加,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青年人失业问题尤为严重 全球的失业人口在2013年将触及纪录高位。国际劳工组织在今年1月22日在年度报告中称,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将增长510万人,增至逾2亿人。全球失业人口自经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以来已经增加2800万人,同期内还有3900万的“受挫者”退出就业市场,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6700万人失业。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2012年,25岁一下青年失业率,西班牙和希腊均超过50%,法国为25.2%,英国为21%,青年失业率如此的高必然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冲剂。 从以上三点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的基本概括来看,面对仍然疲软、复苏动力不足的现状,对我国来说也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在逆境中找到机遇,并坚定的应对挑战。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全球经济增长和世界贸易继续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国内的综合成本也随之上升,这些对都会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是体现在许多对外的企业在手的订单不足。收到欧美经济低迷的影响,国际需求疲弱,外需持续的低迷,便造成了我国外贸企业致企业有单不敢接或是订单不足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我过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挑战,我国应该对此一方面给企业信心,另外还可以帮助企业或是转型对内贸易等等方法以减轻外贸企业的损失。 二是生产要素成本持续的上升,也给许多企业在已经疲软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带来很大的冲击。 从近年趋势看,我国劳动力成本、能源、原材料价格,融资、物流成本以及人民币汇率等一直处于上升的通道,外贸企业综合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了企业利润缩减,愈多出口

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照世界银行的估算,“权力的转换”就发生在明天(9月29日),但这可能只是一个数字游戏。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9月27日电据《瑞典日报》消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居第二。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周一将出现权力的转变。经济实力将带来政治的影响力。 消息称,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让人刮目相看。最近三十年的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百分之十左右。 十三年前,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四年前,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按照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周一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国。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经济部门主任博格奎斯特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国内生产总值,即购买力平价计算。如果以名义GDP(也称现价GDP)算法,中国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不过很多人认为,按照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的算法更为公平。 美国自从1872年以来作为世界最大经济国的地位,在一百四十多年后被中国代替了。但是从历史长河中看,从14世纪开始三百多年里,中国也曾是世界的最大经济体。 现在中国再一次成为最大经济国,这对在国际组织上的权力制衡和话语权的分配尤其重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关于话语权分配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久。当现在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后,会为之带来政治的权力。 博格奎斯特表示,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一直强调和推动要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的话语权。新兴国家已经批判了该组织对发达国家,如希腊,葡萄牙进行经济支援。如果中国能够得到更多的影响力,将会改变现在的情况。权力的制衡也将出现变化。 博格奎斯特继续称,他猜测中国对于自己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感受应是喜忧参半。他说,一方面中国希望得到世界的肯定。另一方面,中国可能又会担忧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但是,瑞典北欧斯安银行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海內勒则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基调是发展经济,但是不为世界带来动荡。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将会出现变化。 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徘徊在每年百分之七左右。虽然较之几年前,增长率略微下降,但是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正在走向成熟。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对中国未来经济的预测是,增长率会再下降一个台阶,预计2020年会在百分之五左右。中国将继续拉大和美国之间的差距,但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动荡。 博格奎斯特最后总结,如果没有不可预测的情况发生,我估计未来几年中国将会一直处于世界经济的杆位。长期的看,也许印度或者印尼会有可能挑战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但是,我认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很有可能会超越美国曾创下的一百四十年的纪录。

当前世界经济现状及走势分析.pdf

一、美、欧、日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因此,美国已经持续了10年的经济增长和“一高两低”的经济状况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经济周期的变形不等于经济周期的消失。实际上,从2000年下半年起,美国GDP增长的速度就放慢,2001年第一季度虽然仍有1.3%的增长,第二季度却急剧下滑,第三季度急剧滑落至-1.1%,这是自1993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出现萎缩,也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大的下滑降幅。 尽管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缺陷,但由于美国占据着多项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制高点,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政策调控更趋成熟,美国又具有优于其他国家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金融优势、地缘经济优势,以及灵活的企业机制和较强的对外转移危机的能力等,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02年后复苏。 2.日本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时期和20年的高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一度超过美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由20世纪50年代初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然而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在此之前大量贷出资金的日本银行陷入巨额坏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目前的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国际环境趋紧、出口下滑的直接原因,也有10年来扩大内需政策未见成效、各种矛盾累积的政策后果。 关于日本经济的增长前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报告称,由于存在着“惜贷”与扩大投资、消费的矛盾,巨额财政赤字与扩张财政政策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失业率增高的矛盾,官僚垄断与提高效率的矛盾等四大矛盾,日本经济真正摆脱困境尚需时日。 但应当看到,由于日本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其GDP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居西方七国之首,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外汇储备国和债权国,未来日本经济尽管不大可能再现以往的高速增长,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举足轻重。 3.欧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盟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是稳定的。目前,欧盟经济从总体上看状态良好,除对外贸易下降外,投资、消费以及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和财政金融等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2001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4%,在世界三大主要经济体中,其增速是最高的。 欧盟各国的结构性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框架。近年来欧盟在税收、福利、医疗、就业等方面纷纷开始改革。2000年普遍进行的税收改革,给经济增长助了一臂之力。同时,欧盟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也在加紧进行。据欧盟一个研究机构预测,仅减税一项就将使欧盟从2001年起每年拉动0.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欧元的经济货币联盟效应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上稳定,欧元经济货币联盟所起的稳定作用不能低估。欧元的启动消除了欧元区内的汇率风险,增加了价格透明度,有利于投资和金融市场一体化,从而对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受世界经济增长下降影响,欧盟经济增长放缓。受美国经济急剧减速和世界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2001年欧盟各国的经济增长势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欧盟经济尽管保持增长,但增长放缓,并一再低于市场预期。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上市流通,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加紧了内部建设,推行机构改革,统一税率,扩大欧元区,强化成员间的合作,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实现了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的欧盟经济,将逐步形成挑战美国经济“一超”地位的强极,并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最新预测,随着减税措施的采取,企业的增长潜力得到发挥,劳动力价格相应下降,加之欧盟经济不存在固定资本投资和库存过剩的问题,也没有受经济周期性因素的影响,预计2002年欧盟经济增长率将达2.9%。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1.东南亚地区经济普遍放缓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大多具有出口导向型特征,且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速骤降,股市暴跌,特别是高技术股的暴跌,使企业商业投资赢利预期降低,这不但影响了企业的设备投资,还影响了个人消费。美国内需不振,进口需求减少,导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口下降较多。刚刚摆脱金融危机的东南亚经济又面临着新的考验。 2.拉美经济面临严峻形势 新世纪伊始,拉美地区经济即遇到严重困难:外贸出口萎缩,生产下降,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速放缓。 拉美地区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连带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鉴于美国和西欧经济增速明显放慢,日本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大大减少了对拉美国家的出口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拉

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感受

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感受 关键词: 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 纵观当今世界政治形势,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大国之间关系逐渐朝多元化发展,自从美国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面对从小布什手中接手的美国:美国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巨大的财政赤字等等。加上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使欧洲的经济和政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大背景中,世界政治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当今世界,虽然美国仍然执意实行他的霸权主义,但由于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各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霸权主义逐渐减弱,加上其它国家诸如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一直都是以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为发展策略等因素,国际力量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全球化和区域性合作掀起了高潮。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各国现在都极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自身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来提升自身对世界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当然,也只有真正提高自己,才会为世界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做出贡献。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现在的主要特征。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各国围绕国家利益,国际战略,依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政治的变化进行调整。这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所体现的:(1)各国朝多元化建立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的方向发展。只有建立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国家才能在各个方面平稳发展。(2)目前世界各国在极力探索构筑新型伙伴关系,朝着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彼此借鉴;增进了解,建立信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等等。(3)各国首脑外交比较活跃。各国元首通过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克服障碍,发展国家间的关系。(4)各大国都把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当作自己对外政策的重点。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搞好同美国的关系理所当然的成为各国的外交重点。(5)美日欧之间的矛盾有所发展,但同盟关系近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6)中美、中美、俄美、俄日之间矛盾较多,关系只能在曲折中发展。矛盾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在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矛盾搁浅,在曲折中逐渐发展经济,政治外交是目前的权宜之计。 二、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感受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分歧:(1)发达国家片面强调环境保护优先。发达国家出于经济上的利己考虑,不愿承担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不愿在资金、技术上支持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反而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甚至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2)发展中国家坚决捍卫自己的发展权。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

试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试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形势与政策 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21世纪头10年的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便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进入了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今年伊始,世界经济总体上在上年的基础上保持着复苏态势。但事实上,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全球性通胀压力增大,日本地震和海啸,以及近一段时期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明显放缓,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特别是前期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带动的复苏,随着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结束或减弱,停滞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第二,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形势的骤然紧张,欧元区又一次被推上了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如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欧元区核心国家有可能被拖下水。债务危机成为欧元区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为世界经济形势增添了另一层面的不确定性。 第三,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基本面中潜在的重要风险因素。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轮番波动,虽然有受到全球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

的影响,但也进一步表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是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通货膨胀已成为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从上述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看,世界经济正笼罩在部分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和经济疲弱及失业率上升的阴影下。欧美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拔出双脚?世界经济的走势又将向何处发展?这一切的答案依旧存在着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世界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仍然面临着下行风险。 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既有挑战也有难得发展机遇,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一个时期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缓解通胀压力纷纷采取加息等措施,经济出现一定程度放缓,但长期增长动力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近一个时期,关于世界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议论再度引起各界关注。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从世界经济的风险因素看,虽然未来世界经济仍将处在一个复苏阶段,但下行风险犹存。 首先,美国经济可望步入新的增长周期,但增长率将会有所减缓,失业状况要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比较困难,消费疲软仍将是美国难以化解的难题,为此美国则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规模,继续刺激经济。一旦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失灵,美国经济可能再度衰退,世界经济也将受到冲击。 其二,在债务危机仍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欧元区经济有可能出现反复和波动。其三,虽然前一段时期日本经济正在逐渐摆脱长期衰退的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在此背景下,我国所有企业都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生存发展环境。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吸收劳动力就业、新产品开发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增长以及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己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一支活力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民营经济迅速腾飞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约束。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想做强、做大,取得发展,首先必须面对的是资金问题,虽然民营企业筹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对于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筹资困难,筹资风险较大的问题,许多学者在民营企业筹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如加强市场监管、加强信息披露、完善信贷管理、拓宽筹资渠道等措施。而这些措施的推出,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少有人关注筹集资金的同时企业面临的风险,筹资风险由于其客观存在于每时每刻,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就必须加强筹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减少损失,这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从大环境和自身的条件着手降低筹资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将从企业可控的因素中寻找降低风险的途径,为企业提供防范筹资风险的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 1 1 筹资风险概述 1.1 筹资的含义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扩大经营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得所需要资金的一种行为。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 1.2 筹资方式的分类由于划分筹资方式的标准不同,筹资方式的分类也不一样,并且不同的划分还可能出现交叉与重叠,主要筹资方式有以下几种: 按照筹资过程中资金运动的不同渠道,可以把企业筹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按照筹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向,可以把企业筹资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种式。按照筹资过程中形成的资金产权关系,企业筹资可以分为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按照资金来源划分,企业筹资可以分为内资筹资和外资筹资按照是否出现新的法人来分类,可以分为公司筹资和项目筹资。按照筹资的公开化程度,可以把企业的筹资分为公募筹资与私募筹资。按照筹资的具体业务形式,还可以分为:商业信用筹资、银行贷款筹资、财政资金筹资、租赁筹资等等。 1.3 筹资风险的含义筹资风险也可以称作融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应生产经营的需求而借入的资金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投入之后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表现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具体可表现为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失败的可能性、筹资成本过高的可能性以及所筹集资金达不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1.4 筹资风险类型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金融政策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动;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的变动2导致企业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融资产生困难;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币值的变动给筹资带来的影响。筹资风险的释放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偿还资金本息,筹资风险高低的判别主要依据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3 2 台州市民营企业筹资现状2.1 台州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台州目前已有企业8.7 万家,总产值2500 亿元。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3000 多家,48 个

我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我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摘要: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利益融合,促进安全内涵扩展,推进国际体系转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消极方面。其中最大的就是经济危机。因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人们预料。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金融危机 一,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不可预知的危机。因此我们就应当全面的看待经济全球化,不能只看到好的,而忽视坏的方面。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经济全球化的优点吧。我想这一些都是大家能够体会到的。 经济人球化,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时候的必然结果,因为经济全球化能给全球各个地区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动力。毫无疑问,这势必改变世界原有的生产加工营销方式。往往现在的很多企业的生产变得单一化,它们往往只生产一个部件或是一种产品,加工则变得精密化了,营销方式变得更多样化了。从而使得一个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也就形成了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了。而且全世界的人才总是要多于一个小地区的人才的,而且一个地区的人才不一定都是人能人才的,,不一定都是这个地区需要的人才。经改变济全球化也势必竞争对手的范围和竞争方式,现在很多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再限于本土了,更多的是全国的,甚至是整个世界的。这样就促使企业不断地改善生产方式、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致力打造一个自己的主打产品,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同样这也促进了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促使了全球生产与销售的分工合作。分工可以让各企业或部门集中大多数力量去研发和生产一种商品。比如说,intel主打商品是intel CPU,而microsoft则是windows.所谓有分就必有合,如果只分不合,则不如不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各企业的合作,从而形成了很多的经济体,也形成一套完整的国际标准体系。这样使得原来分工生产的产品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品,计算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