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 得的用法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 得的用法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 得的用法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

对号入座

——的、地、得的用法

陈瑶教学内容: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明白助词“的”、“地”、“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写话的时候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思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写句子或写日记的时候,常常用错“的”、“地”、“得”,虽然老师多次告知用法,多次纠正,但还是有不少孩子在用时出错,有的孩子为避免出错,干脆用拼音代替。看似简单的语文知识,一年级的孩子掌握起来确实有难度。如何让他们学会呢?微课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的确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孩子学习需求。但是怎样的微课才能吸引一年级的孩子,还能达到学习目标呢?仅仅是清晰简单的告知知识,这对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仍然达不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的目的。怎么办呢?只有精心设计。

首先,这节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鲜艳的图画,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亲切而富于变化的教学语言等等因素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不把孩子当成知识地容器。

这节微课,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自主学习的地位,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比较、去发现知识。

第三,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孩子知道知识,但是不会用,如何帮助他们达到会用的最终目的呢?微课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方式。

在开头,根据孩子们平常学习中常出现的困难设计了一道任务题,有利于孩子自我了解学习水平,调动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在结尾,孩子可以完成任务题(自测题)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决定是否再次学习微课。这些练习虽然占用了较多时间,但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很有必要,因为知识化为能力,必要的练习不可少,在有陪伴的练习下,孩子不仅清楚地知道了知识而且会用,最终达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目标。所以把练习设计得与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孩子就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化为己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学习内容、目标。

小朋友,你好!在写话时,我们常常用到“的”、“地”、“得”这三个字,它们读音一样,用法可不一样哦。

兰兰写了一段话,因为不明白它们的用法,只好用拼音代替。我们一起来帮助兰兰把“的”、“地”、“得”对号入座吧。只要我们弄明白了它们的用法,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二、循序渐进,观察、思考、发现、运用,掌握“的”、“地”、“得”的用法。(一)学习“的”的用法。

1、看动画。

2、做练习,发现的的后面是名词。

3、做一做,想一想,进一步巩固的的用法。

(二)学习“地”的用法。

(三)学习“得”的用法。

(四)总结用法,练习巩固。

“的”的后面是表示“什么”的词;

“地”的后面是表示“干什么”的词;

“得”的后面是表示“怎么样”的词。

三、照应开头,自测效果。

我们一起来帮助兰兰把“的”、“地”、“得”对号入座吧。按下暂停键,想一想,做一做吧。

“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

“的、地、得”用法分析及练习(后附答案) 一、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总结: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四、的、地、得用法例句: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五、“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一年级语文课外活动总结

语文课外活动总结 语文学习有两块阵地——课内和课外。这两块阵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缺失。重视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可忽视课外这一阵地。现将本学期课外活动开展情况作一总结: 1、语文讲座: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语文知识。例如“怎样学说普通话”“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记日记”“怎样写毛笔字”等。有老师主讲,也有学生主持。讲座时间不长,一般一至二课时。内容要通俗、浅显,注意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还根据需要采用挂图、幻灯、演示相配合。 游艺: 游艺的内容很多,有猜字谜、清作品作者、对对子、成语接龙、拼字游戏、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修改病句、读绕口令等等,很受学生欢迎。活动多以集体组织进行,如“猜谜会”“趣味语文联欢会”,在室内布置“谜语室”,在操场上开展“语文行军”等。语文行军是一种有趣的集体游戏,把学生平均分成几组,选择一个目的地“行军”。在行军途中,设有一道道关卡,每道关卡设有各种趣味语文题,每个小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后才能继续前进。谁先到达目的地,就获得红旗。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几活跃了气氛,又学习了语文知识。

竞赛: 在班上经常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特长都有积极作用。语文竞赛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单项比赛,如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讲故事比赛、看图说话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综合性比赛,如听说读写综合竞赛、墙报比赛、辩论赛等。学生在比赛中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由于我们的课外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更喜欢语文了,读写听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 得的用法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 对号入座 ——的、地、得的用法 陈瑶教学内容: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明白助词“的”、“地”、“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写话的时候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思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写句子或写日记的时候,常常用错“的”、“地”、“得”,虽然老师多次告知用法,多次纠正,但还是有不少孩子在用时出错,有的孩子为避免出错,干脆用拼音代替。看似简单的语文知识,一年级的孩子掌握起来确实有难度。如何让他们学会呢?微课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的确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孩子学习需求。但是怎样的微课才能吸引一年级的孩子,还能达到学习目标呢?仅仅是清晰简单的告知知识,这对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仍然达不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的目的。怎么办呢?只有精心设计。

首先,这节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鲜艳的图画,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亲切而富于变化的教学语言等等因素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不把孩子当成知识地容器。 这节微课,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自主学习的地位,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比较、去发现知识。 第三,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孩子知道知识,但是不会用,如何帮助他们达到会用的最终目的呢?微课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方式。 在开头,根据孩子们平常学习中常出现的困难设计了一道任务题,有利于孩子自我了解学习水平,调动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在结尾,孩子可以完成任务题(自测题)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决定是否再次学习微课。这些练习虽然占用了较多时间,但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很有必要,因为知识化为能力,必要的练习不可少,在有陪伴的练习下,孩子不仅清楚地知道了知识而且会用,最终达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目标。所以把练习设计得与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孩子就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化为己有。 教学过程:

小学一年级“的”“地”“得”的用法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中高频率使用的三个结构组词,都起着连接作用;他们在读音上都是“de”。 口诀: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左边双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一、“的”的用法 表示(什么样/谁)的(东西),“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者词语。 例如: 美丽的校园红红的苹果我的铅笔 可爱的兔子他的手机 口诀: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二、“地”的用法 表示(怎么)地(做什么),“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者词语。 例如: 认真地听飞快地跑甜甜地笑 高兴地说慢慢地写 口诀: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三、“得”的用法 表示(做)得(怎么样),“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

作的词或者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者词语。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十分”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例如: 写得好跑得快笑得开心红得发紫 口诀:左边双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专项练习 ①飞快()走过来香喷喷()米饭欢快()唱歌 ②唱()响雪白()棉花跑()快 ③大声()歌唱红红()苹果数()清 ④认真()听碧绿()纸条跳()高 ⑤黑黑()眼睛轻轻()吹奇怪()问 ⑥用力()扔沙包金黄()落叶玩()高兴 ⑦爸爸()衣服鲜红()红旗慢慢()走 ⑧偷偷()哭明亮()月光吃()饱 ⑨暖暖()太阳甜甜()果子甜甜()笑了 ⑩可爱()雪人笑()开心机灵()小孩 参考答案:①地、的、地②得、的、得③地、的、得④地、的、得⑤的、地、地⑥地、的、得⑦的、的、地⑧地、的、得⑨的、的、地⑩的、得、的

一年级上册语文-拟人句(活动课)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讲——拟人句(活动课) 滕云 一、教学准备 1、动植物头饰。 2、练习题一份。 二、课程导入 老师讲故事:有一只小猴跑到山下去玩,看到人们都喜欢穿着鞋走路,感到很好玩。他悄悄地溜到一户人家,偷偷地拿了一双鞋跑回山上。他穿上鞋后,很得意地走来走去。伙伴们见了都笑话他。这时来了一直凶猛的老虎,猴子们一见纷纷爬上了树。小猴穿着鞋怎么也爬不上树。猴妈妈叫他把鞋扔掉。小猴扔掉鞋后很快爬上了树,从此再也不乱模仿别人了。 老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故事里的小猴想模仿谁啊? 学生回答 老师:那么它都模仿人做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 老师:对了,小猴子模仿人穿鞋,模仿人走路。今天老师要教大家学习一种新的句式——拟人句。 三、活动课程

1、模仿游戏 板书:动作、心理、神态。(老师要把这三个词语的意思简单的告诉给学生。) 老师表演,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动作属于黑板上的哪一种。(老师戴上动物或植物的头饰,表演出人的动作或心理或神态。) 由表演引出拟人句的定义:让动物、植物做一些人的神态、动作、心理的句子。(定义要浅显易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品) 判断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在括号里打“∨”。 (1)黄莺在树林里鸣叫。() (2)黄莺在树林里欢快的唱着歌。() (3)蟋蟀在平台上叫着。() (4)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5)小树苗随风摆动。() (6)小树苗随着风跳起了舞蹈。() (7)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

(8)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 2、游戏:创造拟人句 选两位同学上台,给他们分别戴上动物和植物的头饰。(如:让一个学生戴上兔子的头饰,让另一个学生戴上花的头饰。) 以动作、神态、心理三个方式分别进行表演,坐着的学生先以台上学生的表演说一句不是拟人句的句子,老师再说一句是拟人句的句子。(如:戴兔子头饰的学生表演了一个兔子跳的动作,学生说“兔子在草地上跳来跳去”,老师就说“兔子在草地上欢快的跳来跳去”。) 注意:老师要详细的讲解为什么加了一个“欢快”就会变成拟人句的原因。 如此表演几次,让学生渐渐明白并掌握了就反个来,老师先说一句话,再让学生改成拟人句。 四、总结今天活动课内容。 拟人的含义:把动物、植物等人格化,使它们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显得更形象、更生动,这种写法叫作拟人。这类句子叫作拟人句。 拟人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难的,不单要以游戏的形式来让其理解,更应该让孩子多做练习,多看别人写的句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拟人句。 五、作业 把练习发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家做。

的得地的用法 答案

“的”“得”“地”的用法 一、在句子中,用在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的,要用“的”字。如: 1. 我爱勤劳的妈妈; 2. 公园里的景物美极了。 句中的“妈妈”、“景物”都是名词,前面应该用“的”字。 二、在句子中,用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前面的,要用土也“地”字。如: 1. 他积极地回答问题; 2. 大雪纷纷地下。 句中的“回答”、“下”都是动词,前面应该用“地”字。 三、在句子中,用在形容词或形容用短语(用来描写人事物的词或短语)前面的,多数要用双人“得”字。如: 1. 地被扫得很干净; 2. 他在游乐园里玩得特别高兴。 句中的“很干净”、“特别高兴”都是形容词,前面应该用“得”。 3. 小弟弟笑得流出了眼泪。 4. 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句中的“流出了眼泪”、“一蹦三尺高”作为形容用的短语,补充描写了前面的动作和心情等(笑到什么程度?高兴到什么程度?),前面应该用“得”。 补充1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为了便于记忆,请记住一个顺口溜: 名词前面白旁的,动词前面提土地,形容前面双人得,默记5遍脑开窍。 练习:一、选择“的、地、得”填空。 紧张(的)工作静静(地)流过 变化(得)真快明亮(的)月光 缓缓(地)流着熟练(地)操作 愉快(地)歌唱茂密(的)树林 美丽(的)田野暖暖(的)春风

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用力(地)踢仔细(地)看 开心(地)笑笑扫(得)真干净 笑(得)多甜考(得)好 觉(得)追不上五彩(的)泡泡 高兴(地)跳起来红红(的)花朵 香甜(的)面包辛勤(地)劳动 清澈(的)小河慢慢(地)爬行 跑(得)快采(得)多 唱(得)好跳(得)高 走(得)快些摔(得)很重 1. 小胖(的)同桌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 2. 精致(的)玻璃球被小涛摔(得)粉碎。 3.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4.欢快(的)孩子们愉快(地)歌唱。 5.他(的)妈妈喜欢可爱(的)花儿。 6、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 7、天然(的)指南针8、忠实(的)向导 9、地上(的)树影10、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 11、波浪(的)足迹12、长满树木(的)陆地 13、更多(的)宝藏14、特殊(的)地壳运动 15、恐龙化石(的)骨架16、人物(的)对话 17、雨后(的)景象 18、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9、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20、渐渐(的),雷声小了。21、清新(的)空气 22、多姿多彩(的)画卷23、合适(的)材料 24、再评一评,谁(的)手巧,谁说(得)清楚、明白。 25、古代(的)能工巧匠26、五颜六色(的)裙子

一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活动课)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讲——标点符号(活动课)xx 一、教学准备 1、准备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等带有符号的头饰,并让学生记忆后戴在自己的头上。 2、写有标点符号儿歌的卡片。 3、练习题一份。 二、课程导入 老师: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首儿歌,里面藏着你们头上戴着的符号哦。我的儿歌念到你头上戴着的符号,你就得站出来啊。 儿歌: 春天的xx里, 有好多标点符号, 一群xx的小蝌蚪, 那是可爱的逗号; 鱼儿吐出的水泡泡, 那是漂亮的句号; 春雨淅淅地下在水上, 变成了无数的省略号。 还有的我暂时不说,

留下来请大家去找。 只要你仔细观察, 一定能找到新的标点符号。 刚刚老师儿歌里念到的标点符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呢,比如我们吃的 豆芽就像逗号,请大家再想想还有些什么事物像我们的标点符号的,回答出来的可以加一颗小星星。(学生回答) 三、活动课程 1、标点符号的作用 给学生讲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并出示写有标点符号的卡片,让学生交换记忆。 句号歌: 问号歌: 一句末尾用句号,有疑有问用问号, 语气平缓调不高。设问、反问也需要。 读书见它要停顿,遇它读出语调来, 作文断句莫忘掉。看书见它要思考。 叹号歌: 顿号歌: 感情强烈句和段,并列词语或短语, 其中叹号常出现。地位一样并肩站。 请求、反问都该用,顿号用来做分界,

有它文章起波澜。读到它时停顿短。逗号歌: 分号歌: 标点符号谁最忙?并列句子肩并肩,逗号使用最频繁。不分主次紧相连。句子中间要停顿,如用逗号隔不开,往往由它来值班。可用分号站中间。冒号歌: 引号歌: 小小冒号两个点,四个蝌蚪真奇妙,提示下文常出现。前揽后抱是引号。它和引号是朋友,人物语言引在内,文章之中常相伴。别人文句用它标。破折号歌: 省略号歌: 解释前用破折号,省略号,六个点,语义转折它出面。千言万语全包揽。既可表示声延长,表示省略用到它,又可表示话xx。说话断续把它添。书名号歌: 书名号,前后弯,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微课.doc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微课 [单元一 ]《四季》 [单元一 ][第 2 课 ]《姓氏歌》 [单元一 ][第 3课]《小青蛙》 [单元一 ][第 4 课 ]《猜字谜》 [单元一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单元二 ][第 1 课 ]《吃水不忘挖井人》 [单元二 ][第 2 课 ]《我多想去看看》 [单元二 ][第 3 课 ] 《一个接一个》 [单元二 ][第 4 课 ]《四个太阳》 [单元二 ]《语文园地二》 [单元三 ][第 5 课 ]《小公鸡和小鸭子》 [单元三 ][第 7课]《怎么都快乐》 [单元三 ][第 6 课 ]《树和喜鹊》 [单元三 ]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三》 [单元四 ][第 8 课 ]《静夜思》 [单元四][第 9 课]《夜色》 [单元四 ][第 10 课]《端午粽》 [单元四 ][第11课]《彩虹》 [单元五 ][识字 5]《动物儿歌》 [单元五 ][识字 6]《古对今》 [单元五 ][识字 7]《操场上》 [单元五 ][识字 8]《人之初》[单元六 ][课文第 12 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单元六 ][课文第 13 课]《荷叶圆圆》 [单元六 ][课文第 14 课 ]《要下雨了》[单元 六 ]《语文园地六》 [单元七 ][课文 15]《文具的家》 [单元 七][课文16]《一分钟》[单元七][课文17]《动物王国开大会》[单元七][课文18] 《小猴子下山》[单元七]《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语文园地七》 [单元八 ][课文 19] 《棉花姑娘》 [单元 八][课文 20] 《咕咚》 [单元八 ][课文 21] 《小壁虎借尾巴》 [单元八 ]《语文园地八》

“的、地、得”用法(自主练习题)

“的、地、得”用法(自主练习题) “的、地、得”用法(自主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为了便于记忆,请记住一个顺口溜: 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 动词后面“双人(得)”到,默记5遍脑开窍。 补充两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用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美丽()景色飞快()奔跑勤劳()人民 欢呼( )人群跑()飞快抬( )高高的 努力()学习认真()思考优秀()成绩 有趣()游戏下()真大跳()很远 难受()流泪积极()举手玩()开心 平静( )湖面巨大()轮船亮()夺目 美()难以形容高高()站立热闹()市场 流动( )人群站()笔直累()无精打采 激动()欢呼起来紧张()工作静静()流过

变化()真快明亮()月光缓缓()移动 熟练()操作愉快()歌唱茂密()树林 美丽()田野暖暖()春风欢快()孩子们 愉快()歌唱天然()指南针忠实()向导 地上()树影奇怪()问波浪()足迹 长满树木()陆地更多()宝藏特殊()地壳运动 恐龙化石()骨架人物()对话雨后()景象 古代()能工巧匠清新()空气多姿多彩()画卷合适()材料五颜六色()裙子大家()称赞 洁白()纸弯弯()小树斜斜()雨丝 长长()城墙茂密()枝叶绿色()凉棚 热情好客()维吾尔族老乡年迈()大娘 晶莹()露珠温暖()春风阳光灿烂()世界 静静()山谷清脆()歌声欢快()泉水 河边()草丛肥嘟嘟()小鸭子

一年级语文活动记录

一年级语文活动记录

朔城区第八小学语文活动记录表星期二班级一(4)教师白雨清活动内容《十二生肖》活动课 使用器材图片饰品、剪纸或雕塑、年历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搜集的饰品、剪纸或雕塑、年历等,说说它的来历以及喜欢的原因。 二、(设想:开阔视野,加深认识) 三、说说搜集的有关生肖的成语及俗语,通过课件出示: 鼠目寸光九牛一毛对牛弹琴虎背熊腰虎口拔牙兔死狐悲守株待兔望子成龙叶公好龙羊肠小道亡羊补牢尖嘴猴鳃风马牛不相及羊毛出在羊身上人怕出名猪怕壮九牛二虎之力狗咬吕洞宾,不识好赖人朗读并把喜欢的记下来。 四、让同学讲讲有关生肖的故事。举例: 五、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自己试着编一个生肖故事。 效 果 与 评 价 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培养了热爱之情。

朔城区第八小学语文活动记录表星期三班级一(4)教师白雨清活动内容《语文园地一》活动课 使用器材画夹及水彩笔一盒。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寻找春天 1、到植物园里找春天: 2、在田野里找春天 3、到河边去找春天 三、描绘春天 1.学生拿着画笔自由作画。 2.展示欣赏,再讲给大家听 3.用“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表达快乐心情,赞美大好春光! 效果与评价 此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去寻找描绘春天的活动,让他们将形象感知的画面变成积累的语言材料,再让学生把“话”变成“画”。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氛围下,观察自然,学习语文,使用语文。

朔城区第八小学语文活动记录表星期四班级一(4)教师白雨清活动内容《给小动物一个家》活动课 使用器材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 指导方法、明确要求。 师:你了解哪些小动物呢?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这些小动物的? (三)学生实践,教师跟踪指导。 (过程略) (四)课堂交流,讨论评价。 (五)活动总结: (1)评选“动物小博士” (2)举办作品展览。 效 果与评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爱护、关心小动物,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拟人句(活动课)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讲——拟人句(活动课) 滕云 一、教学准备 1、动植物头饰。 2、练习题一份。 二、课程导入 老师讲故事:有一只小猴跑到山下去玩,看到人们都喜欢穿着鞋走路,感到很好玩。他悄悄地溜到一户人家,偷偷地拿了一双鞋跑回山上。他穿上鞋后,很得意地走来走去。伙伴们见了都笑话他。这时来了一直凶猛的老虎,猴子们一见纷纷爬上了树。小猴穿着鞋怎么也爬不上树。猴妈妈叫他把鞋扔掉。小猴扔掉鞋后很快爬上了树,从此再也不乱模仿别人了。 老师: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故事里的小猴想模仿谁啊? 学生回答 老师:那么它都模仿人做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 老师:对了,小猴子模仿人穿鞋,模仿人走路。今天老师要教大家学习一种新的句式——拟人句。 三、活动课程 1、模仿游戏 板书:动作、心理、神态。(老师要把这三个词语的意思简单的告诉给学生。) 老师表演,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动作属于黑板上的哪一种。(老师戴上动物或植物的头饰,表演出人的动作或心理或神态。) 由表演引出拟人句的定义:让动物、植物做一些人的神态、动作、心理的句子。(定义要浅显易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品) 判断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在括号里打“∨”。 (1)黄莺在树林里鸣叫。()

(2)黄莺在树林里欢快的唱着歌。() (3)蟋蟀在平台上叫着。() (4)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5)小树苗随风摆动。() (6)小树苗随着风跳起了舞蹈。() (7)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 (8)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 2、游戏:创造拟人句 选两位同学上台,给他们分别戴上动物和植物的头饰。(如:让一个学生戴上兔子的头饰,让另一个学生戴上花的头饰。) 以动作、神态、心理三个方式分别进行表演,坐着的学生先以台上学生的表演说一句不是拟人句的句子,老师再说一句是拟人句的句子。(如:戴兔子头饰的学生表演了一个兔子跳的动作,学生说“兔子在草地上跳来跳去”,老师就说“兔子在草地上欢快的跳来跳去”。) 注意:老师要详细的讲解为什么加了一个“欢快”就会变成拟人句的原因。 如此表演几次,让学生渐渐明白并掌握了就反个来,老师先说一句话,再让学生改成拟人句。 四、总结今天活动课内容。 拟人的含义:把动物、植物等人格化,使它们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显得更形象、更生动,这种写法叫作拟人。这类句子叫作拟人句。 拟人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难的,不单要以游戏的形式来让其理解,更应该让孩子多做练习,多看别人写的句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拟人句。 五、作业 把练习发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家做。

一年级语文微课反思

一年级语文微课《音序查字法》的教学反思 城月镇中心小学蔡翠芬 字典是工具书的一种,帮助学生具有独立识字能力,让学生做到无师自通,为自主地阅读和写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一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开始就让小朋友们学习大写字母了,第二单元又及时巩固大写字母,第三单元开始接触用序查字法查字典了。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这节微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由“大写字母歌”导入复习。以播放“字母歌”激趣,引入复习背诵大写字母,并进行大小写字母的练习,为音序查字法做好铺垫。 二、“授之以渔,明法。”先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音序,何为音序查字法,再以课本上的“厨”字为例,分三个步骤,一步一步的图文并茂,仔细演示,如何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最后再进行总结步骤。 三、“巧用儿歌,铭记。”方法懂了,再利用课本第40页朗朗上口的儿歌“音序查字法口诀”记住方法。 四、“完成任务,巩固,延伸。”对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最后一个环节中我采用自己查一查的方式,层层推进,最终习得方法,牢记心中。同时提醒孩子们,不懂得可以多看几遍。

第二天,验收成果的时刻到了。我忐忑不安,我不确信这种方式是否在我们班上行得通。上课了,孩子们一个个都异常兴奋,望着他们的脸庞,我有信心了。我们先一起回顾了头一天回家看的微课视频,然后请孩子们来讲一讲,什么是音序查字法?在什么情况下用?如何查?我真没想到:一只只小手都争先恐后着举得老高......这也许就是微课的魅力吧!它给了孩子们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就真的学会了。 我想:学生的差异有所不同,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了,但传统的课堂一般都是一次性的,无法顾及所有孩子,这使得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学起来好就要吃力一些。微课让传统一对多的教学变成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学习,将不明白的知识弄明白,解决了传统课堂无法复制的难题。这就是微课的优势吧!

的得地用法练习题

的得地用法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陈权)小学语文“的”“地”“得”练习题 “的”、“地”、“得”练习一 猛烈( )北风胜利( )到达惨痛( )教训 愤怒( )声讨鲜艳( )红旗勇敢()战士 迅速( )前进耐心( )说服丰富( )经验 热烈( )庆祝巨大( )变化积极()参加 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 )阅读 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 )精力 观察()仔细感动( )流泪 “的”、“得”、“地”练习(二) 一、填空。 美丽( )景色飞快( )奔跑勤劳( )人民 欢呼( )人群跑()飞快抬( )高高的 努力( )学习认真( )思考优秀( )成绩 有趣( )游戏下( )真大跳( )很远 难受( )流泪积极( )举手玩( )开心 平静( )湖面巨大( )轮船亮( )夺目 美( )难以形容高高( )站立热闹( )市场 流动( )人群站( )笔直累( )无精打采 激动( )欢呼起来 二、修改下面句子中用得不当的“的、地、得”。 1. 我为爷爷制作了一个漂亮得贺卡,祝他生活地愉快。()、() 2. 小兰地作文写的越来越好了。()、()

“的”、“得”、“地”练习(三) 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 4、四面八方()人们 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 17、盛开()野菊 18、美丽()故事 19、动听()歌曲 20、小猪()肚皮 “的”、“得”、“地”练习(四) 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 41、飞()只比大树高 42、小鹰急促()喘着气 43、朱德()扁担 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 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 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 48、狐狸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 50、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 51、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水弄脏了。 53、你安()什么心? 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说:“亲爱()狼先生……” 55、水是不会倒流()呀! 56、狼气冲冲(地)说:“我怎么会把你喝()水弄脏呢?” 58、滔滔()洪水 59、仔细()观察水流和地形 60、三次路过自己()家门 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 62、大禹()名字代代相传。 63、不是唱戏()料子 64、紧盯着空中飞翔()鸽子,或注视着水底游动()鱼儿。 65、他()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66、成为世界闻名()京剧大师 67、日子过()很快乐。 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事。 69、春暖花开(时候,我再飞回来。 70、我准备吃()饱饱()。 7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援藏干部。 72、悄悄()来到医院 73、感动()流下了热泪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阅读实践活动课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阅读实践活动课(上课铃声响,课件出示李白人头像特写,配以古曲《春江花月夜》。) 师:在刚刚结束的“李白诗歌阅读月”中,同学们已经通过课外阅读认识 了唐代诗人李白。一个月来,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今天,在此时、此地,就让我们共同来(指屏幕,师生齐读)――“读李 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随着主题的揭示,课件出示“李白望月图”) 二、简要汇报,了解情况。 师: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首先请大家汇报两个问题(课件出示):(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李白。(2)你读了多少首李白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首先汇报第一个问题。 生:我了解到李白是一个豪放的人。他的诗中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 散尽还复来”。 生:我了解到李白是一个正直、重情义的人。他和杜甫、贺知章、孟浩然 都是好朋友。 生:我了解到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活了61岁。 生:我还了解到李白的诗歌很浪漫,很夸张,而且想象也很丰富。像“白 发三千”、“飞流直下三千尺”等诗句。 生:李白还在很多诗歌中,表现了自己孤独的心情,像《独坐敬亭山》 …… (板书:其人:豪放、正直、重情义…… 李白 (701-762)其诗:夸张、想象…… 师:有谁知道李白一生共留下多少首诗? 生: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六十多首诗。 师:那么,在这九百多首诗中,你读了多少首?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 到到的? 生:我读了李白诗歌37首,记住了《静夜思》、《月下独酌》等18首, 我是从《唐代三大诗人诗选》、《唐诗三百首》中读到的,这些书是我从学校

图书馆借来的。 生:我读了李白的诗歌21首,记住了17首,如《关山月》、《望庐山瀑布》等,我是从《古诗台历》上知道的,这是我妈妈留下的,是1986年的台历。 生:我读了李白的诗歌25首,记住了15首,其中包括《怨情》、《静夜思》、《将进酒》等,我是从同学们的资料和网络上得来的。 师:(及时问)网址? 生:新浪网。我先在搜狐里输入“李白”,然后点击“李白诗选之白鹿书院”,然后我就把它下载、打印出来。这就是我搜集的资料。 生:我读了李白的诗71首,记住《古朗月行》、《将进酒》等18首,我 是从爷爷的《千家诗》、《唐诗鉴赏词典》中读到的。我在爷爷的书柜里找了 好半天才找到。你们看,书都发黄了。 生:我读了李白的诗48首,记住了《静夜思》、《赠汪伦》等16首。我 是从《儿童古诗观止》、《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读到的,这些书是我自己到 书店买的。 ……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提到了《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这是我们以 前学过的吧? 生:对,还有《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 师:那么,让我们共同来回味这几首诗,好吗?(课件出示四首诗,并配 画配乐)师生共同吟诵。 师:《静夜思》借明月抒发了乡愁,《望庐山瀑布》描绘了祖国的山水。 到六年级时我们还将学习《赠汪伦》很多同学都已读过了吧? 生:《赠汪伦》写了诗人和汪伦深厚的友情。 师:你还知道李白的诗最常写些什么? 生:李白还最爱写酒!什么《把酒问月》呀,《月下独酌》什么的。 师:那么,同学们能按照诗人最常写到的题材――明月、山水、友情、美 酒将李白的诗歌分类吗? (板书:明月山水友情美酒…….)

微课设计方案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地、得的用法

微课设计方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 对号入座 ——的、地、得的用法 陈瑶教学内容: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明白助词“的”、“地”、“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写话的时候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教学思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写句子或写日记的时候,常常用错“的”、“地”、“得”,虽然老师多次告知用法,多次纠正,但还是有不少孩子在用时出错,有的孩子为避免出错,干脆用拼音代替。看似简单的语文知识,一年级的孩子掌握起来确实有难度。如何让他们学会呢?微课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的确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孩子学习需求。但是怎样的微课才能吸引一年级的孩子,还能达到学习目标呢?仅仅是清晰简单的告知知识,这对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仍然达不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地”、“得”的目的。怎么办呢?只有精心设计。 首先,这节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鲜艳的图画,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亲切而富于变化的教学语言等等因素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不把孩子当成知识地容器。 这节微课,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自主学习的地位,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告知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运用一些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比较、去发现知识。 第三,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孩子知道知识,但是不会用,如何帮助他们达到会用的最终目的呢?微课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方式。 在开头,根据孩子们平常学习中常出现的困难设计了一道任务题,有利于孩子自我了解学习水平,调动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在结尾,孩子可以完成任务题(自测题)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决定是否再次学习微课。这些练习虽然占用了较多时间,但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很有必要,因为知识化为能力,必要的练习不可少,在有陪伴的练习下,孩子不仅清楚地知道了知识而且会用,最终达到在写话中正确使用的目标。所以把练习设计得与学习知识一样重要,孩子就能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化为己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学习内容、目标。 小朋友,你好!在写话时,我们常常用到“的”、“地”、“得”这三个字,它们读音一样,用法可不一样哦。

的、地、得使用方法、口诀和练习题

1、“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我的太阳,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补充两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总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区别“的”、“得”、“地”口诀左边白,右边勺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左边两人就使得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的、地、得用法(练习题)

用“的”、“地”、“得”填空。 1.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 园。他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2.呀!怎么变成红色()天啦?明明兴奋()手舞足蹈,高兴 ()跳起来。他情不自禁()大喊:“我要飞!” 3.机灵()猴子在宁静()在湖边尽情()玩耍,它高兴() 忘了回家。 4.小明()心情好()不得了,他()嘴里哼着歌,脸上挂 着甜甜()微笑。 5.今天是个特殊()日子——祖国60华诞,看着激动人心() 阅兵式,我情不自禁()呼喊:“祖国万岁!” 6.他伤心()向前跑去,顾不得去看看追他()爸爸。 7.面对欣欣向荣()春天,我们怎能不投进她()怀抱? 8.他这次考()不错,所以,一路走()飞快,迫不及待() 想把这个好消息与妈妈分享。 9.今天()菜很合我()胃口,所以我吃()津津有味。 10.听到自己要和“冤家”同桌,我尴尬()傻笑着。 11.他脸上挂着甜甜()微笑,幸福极了。 12.他甜甜()微笑着,幸福极了。 13.小明()口袋里装着很多小玩具。 14.小明小心()在口袋里装了很多小玩具。

15.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光芒。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 突然感到凉凉()寒意,摸摸自己()鼻尖,冷()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16.望着雄伟()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说:“我相信我 一定能回到祖国,我现在回来了!”。 17.松赞干布高兴()穿上唐朝送来()汉朝服装。 18.胡媛和黄娟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紧紧的,全神贯注() 瞄准敌人射击。 19.大娘把蛋糕送到阵地上给战士们吃,战士们感动()留下了眼 泪。 20.焦裕禄急忙()向前奔去,渐渐()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21.月亮照进床子来,小茅屋好像披上了银白色()衣裳。 22.深深()水沟小鸟()爪印快乐()歌唱 23.勤恳()工作清澈()泉水诧异()看看 24.专心()听讲认真()劳动分析()很清楚 25.尽情()欢呼热情()招待宽广()马路 26.理解()很透彻结实()身体跳()真高 27.尽情()歌唱吃()太快积极()思考 28.遮挡()太严搅动()飞快欢快()嬉戏 29.长()真漂亮字写()真好勇敢()前进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 教学过程: 一、说说自己在寒假中的收获。 师:大家在新年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吧。你能将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可以说说自己游玩的事情,可以说自己在春节里的小插曲,也可以说说自己取得的收获。同学畅所欲言。 二、明确取得好成绩的原因。 1、了解上学期的语文成绩 2、明确取得好成绩的诀窍:平时踏实学习与作业,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多复习。 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上课专心听讲,回家认真复习,不能搞小聪明,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3、以不点名的形式向平时懒于学习的同学提个醒:不能将心思花在学习以外的 地方。 三、了解本册语文书 1、这学期我们的语文书上有许多新增的内容,大家有没有兴趣知道呀? 2、老师介绍书本上的新内容 3、读读语文书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录部分。请几个小朋友一起读读文章的题目,一边读,一边纠正读音。 4、仔细看看目录中的这些插图,猜猜它是哪篇文章的?你是怎么猜的? 5、教师相机向学生推荐本学期的课外读物 6、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阅读时间应保证在三十分钟以上。阅读时划出优美句段,适当背诵,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对照“语文课堂常规细则”,进行针对行训练。 1、课前两分钟的要求 提出新学期特色性的语文学习活动(每周一诗):班干部一定要保证时间,让同学们及时安静下来,进行语文方面的背诵。 2、重温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要求。针对薄弱之处进行实践训练。 1)坐姿训练。 2)规范答题形式训练。 3)坐姿朗读和站姿朗读训练。 4)作业用钢笔书写,家长签字,更正。 小结: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聪”字,引导小朋友看字形。这个聪字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必须做到: “耳”到、“眼”到、“口”到、“心”到、上课时,大家要带上这四件法宝: 带上“眼”——提示小朋友要仔细看清书上的字,黑板上老师的范写,银幕上播放的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赏叶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赏叶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多姿多彩的富有儿童情趣的赏叶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在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前期准备 A、各小组分门别类采集叶子。叶子大致分三类采集⑴、象形叶:如心形叶、掌形叶、针形叶、锯齿形叶等等。⑴、可食叶:如菠菜、韭菜、海带、茶叶等等。(3)非象形又不可食叶。 B、查、编、演、拼 叶子采集好后,各小组进入第二准备阶段,各组员仍分工合作。 (一)查资料查叶子用途以及介绍各种叶子的相关的科学知识。 (二)编演有关叶子的童话剧、相声、小品、诗歌等。 (三)用文艺演出形式表达叶子的形象、用途以及对叶子的品味等。 (四)拼制美丽的叶子图画如叶子动物世界,小巧精致的叶子标本书签、美丽的风景、地图等。 三.活动过程 1、简短的活动仪式。(选派一名主持人主持) 2、赏叶汇报 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各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室提前布置好各小组赏叶展览角。 (1)活动开始后,依次由各小组长或代表介绍采集的叶子品种、用途和对采集的叶子进行了哪些创造性的活动。如编辑叶子手抄报、整理了写叶的诗歌、散文、查到了哪些叶子的产地、用途等。 (2)请同学们欣赏各小组自编自演的叶子童话、叶子诗歌等。 (3)大家评出赏叶最佳小组,对组员加以鼓励。 (4)教师对此次活动做简短而富有启发鼓励性的总结。 四、活动效果 活动结束后,要求同学们谈赏叶收获,写出赏叶心得,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活动日记。 此次活动同学们一定参与热情高,长不少见识,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大益处,也一定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