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导学案

功的导学案
功的导学案

《功》的导学案

一.学习重难点及价值:

1.理解功的概念

2?会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在功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功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让学生关注与关心生活与生产中的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学习,课前准备:(10分钟)

?知识预览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_____________ ,这个力

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___和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___。

3.功的大小: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

这三者的乘积,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_,简称___,符号是—。1J等于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5.功的量性:功是量。(矢量、标量)

6.正功和负功:根据

W=FLcosz可知(1)当a __时,W=0,即当力和位移___时,力对物体不做功,这种情况,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2)当___< a<__ 时,W>0即当力和位移的夹角为—(锐、钝)角时,力F为___ (动、阻)力对物体做—功;(3 )当—

___功;又常说成物体___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三?交流合作互动探究

(一).试一试(5分)

1.-8J的功与5J的功谁大?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10N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10m问在这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了多少功?

(二)?问题探究(7分)

提出问题: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到两个沿水平方向、互相垂直的大小分别为

3N和4N的恒力,从静止开始运动10m,求每个力做的功和合力做的总功。___ F i 小组讨论:L_p—

四?教师评价,精讲示范:(5分)

五?新知应用,能力培养;仃

* F2 课堂练习(10分)

1.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推力F作用由静止前进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摩擦力时F做功多

B.无摩擦力时F做功多

C.上述两种情况下F做功一样多

D.无法确定

2 ?起重机竖直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加速上升,加速度是a, 上升的高度是h,则

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为()

A. mgh

B.mah

C.m(g+a)h

D.m(g-a)h

3?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

恒为f,则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是()

A. 0

B.-fh

C. -2fh

D. 2fh

六?课外做业,巩固延伸:(3分)

1 ?如图所示,一匹勤劳的小驴,用水平拉力F沿半径为R的水平圆轨道匀速率拉

磨,当小驴从A点出发拉磨一周又回到A点时,站在一旁观看的小白说:"小驴施

加的拉力F没有做功”,小海反驳说:“不对,小驴做功了” 。两人争论不休,你能帮他们评出

谁说的对吗?

2 ?我们周围有许多变力做功的实例,你发现了吗?你能否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得到这些力做的功。并总结变力做功的方法。

七?过渡承转,指导自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

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12个生字和相关词语①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正确书写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学法提示:、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 1 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 2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图文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3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通过正确的读课文 1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i) (māǐn ruì)i zhu) (bǔō) (fēé) (wén zi) (bì k n f(biāú (líng dāng)(cāng yíng)(zhàng ài) (jiē kāi)(yíngguāng píng) ②、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1 / 4 骗()饿()绳() 蝙()蛾()蝇() 。我要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预习,我要批注24、我 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9.5-功的原理导学案

第九章第五节 功的原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分,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知识准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功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 3.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 4.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有的能够省力,有的能够省距离。是不是也能省功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知识点1 1.想想议议: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有哪些方法?完成课本本节实验l 、2 (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 图9.5—1,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图9.5—2,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 (2)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手移动的距离时,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 和手移动的距离s (3)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4)照图9.5—1、图9.5—2组装实验器材,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 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杠杆不能省____。 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动滑轮也不能省____。 总结: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注意: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反馈练习1 1:一个人用杠杆提升一重为500N 的重物时,手下降的高度是1m 时,重物被举高了0.2m,该过程人做了多少功?人用的作用力多大? 2 一人把100N的重物送到10m 高的楼上,采用下述三种方法:用手直接提,使用动滑轮,使用滑轮组,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力,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对重物做的功( ) A .用手直接提时最小; B .使用定滑轮时最小; 实验内容 物重 G (N ) 提升高度 h (m ) 拉力 F (N ) 实移距离 S (m ) 手对物体做功 W 1 (J ) 手对杠杆和滑轮做功 W 2 (J ) 1 2

【功的原理及其应用、机械效率、改变世界的机械】

【功的原理及其应用、机械效率、改变世界的机械】 1.(利用功的原理计算) ⑴一个人用50牛顿的力往下按杠杆,把一个物体举高了0.5米,如果手下降的高度是2米,这时人做的功是__________,被举高的物体重是__________。 ⑵用动滑轮提起50牛顿的重物,人拉绳做的功是100焦耳,那么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是__________。 ⑶一个工人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他作用在绳上的拉力是250牛,如果把物体升高12米,这个工人要做的功是__________。 ⑷一个工人用轮轴把-个物体提高2米时做了500焦耳的功,这个物体重是___。 2.如图,为一辘轳,辘轳摇把到轴线的距离是50cm,轴 半径是10cm,若把240N的水桶从井中匀速提起),应在摇把上 加多大的力?如果井深6m,那么手摇摇把移动了多少距离才能 把水从井底拉至地面? 3.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把重物沿斜面匀速拉上去,已知斜 面长为L,高为h,重物的质量为M,摩擦均可忽略不计,那么把重 物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下列哪个等式成立( ) A.FL = 4Mgh B.1/2FL = Mgh C.FL = Mgh D.2FL = Mgh 4.盘山公路总是筑得盘旋曲折,因为( ) A.盘山公路盘旋曲折会延长爬坡的距离,根据斜面的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功B.盘山公路盘旋曲折显得雄伟壮观 C.盘山公路盘旋曲折会延长爬坡长度,斜面的原理告诉我们,高度一定,斜面越长越省力 D.盘山公路盘旋曲折是为了减小坡度,增加车辆的稳度 5.利用斜面把重物提升到某一高度,第一次用长为4米的光滑木板做斜面,第二次用长为2米的光滑木板做斜面,则第一次移动重物所用的力是第二次移动同一重物所用力的____倍,两次所做的功之比是____。 6.要把重100牛的物体提升0.4米,使用杠杆时所做的功是____焦,使用滑轮组时所做的功是____焦(两种机械的自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7.通过斜面把物体移到高处,总比直接把这个物体抬上去要____些,所以说斜面也是一种机械。 8.机械师设计制造的任何机械都遵循____原理,使用机械的目的是省____或者省____,但不能省____。 9.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所用的推力就是物体重的____。可见,当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推力越____,即越省____。 10.有一斜面高h=1米,长L=4米,重200牛的重物在沿光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到达斜面顶端,根据功的原理。F=____牛,斜面对重物的摩擦力为

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氯化钠的用途。 技能: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化 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氯化钠的用途。 难点: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 2.请列举氯化钠的用途: (1)(2) (3)(4) (5) 3.粗盐提纯的步骤: 4.过滤需要哪些仪器: 5.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不 仅仅是指食盐,而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硫酸铜、碳酸钙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 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这节课我就来认识常见的盐。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盐除食盐外还有、、 、等也属于盐。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是色体,溶于水,其 水溶液呈性。 3.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都蕴藏着氯化钠,用晒盐或用、煮盐,都可 以使水分蒸发,使食盐溶液,再继续就可以得 到,这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杂质,叫作。 4.氯化钠的用途: (1)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质量分数为)。 (2)农业上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 (3)工业一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 (4)生活中用于等,是重要的,被称为调味剂()。 内容学习注解(5)在冬天,还可用于。 5.碳酸钠化学式为,俗名、,是色 状体,溶于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 于、、和的生产。 6.碳酸氢钠化学式为,俗名,是色粉 末。在生活上用作,在医疗上是冶的一种药剂,但是的病人不能用,否则会。 7.碳酸钙化学式为,色晶体或状固体, 溶于水,是和的主要成分。生活中和 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用途:在建筑上可用作,在医疗上可用作,在实验室可用作。 合作探究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呢? 2.过滤器的准备需要哪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 1.盐的组成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例如不含金属离子。 2.物质的名称与物质的性质不一定一致,如是碳酸钠的俗称,它是不是。 3.食盐是,但是盐不专指食盐。 4.在粗盐提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溶解时粗盐要,不能。 (2)过滤时操作要求做到、、。 (3)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①粗盐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起作用; ②过滤时,用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进过滤器; ③蒸发时,用玻璃棒,防止。 ④用玻璃棒,称量回收,用它做转移固体的。 四、回顾小结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氯化钠食盐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 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 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 溶液) Na+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 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促生盐酸、帮助消化, 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 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 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导学案样板11

龙冉教育学科导学案 教师:学生:日期:星期:时段:课题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认清和理解复合句 学习重点重点:复合句难点: 学习方法探究法、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学习内容与过程 回顾所学,强化旧知 复合句 复合句是近十几年高考的重点、考点之一。它不仅在单项填空中考查,而且在短文改错中占很大比重;同时,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中也直接或间接被考查。对复合句掌握的好坏能反映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情况。 根据从句在句子中的作用,复合句可分为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三类。 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 【考点点拨】 名词性从句可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近几年高考对名词性从句的考查重点如下: 【考点1】名词性从句中引导词that与what的使用场合。 1.that 引导名词性从句时,不在从句中充当任何成分,只起连接作用;而what是连接代词,在从句中充当成分。 ①______ made the school proud was _______ more than 90% of the students had been admitted to key universities. (2003上海春季) A. What / because B. What / that C. That / what D. That / because 2.that在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不可省略, 但当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宾语从句并列时,第二个从句以下的that不可省略。 如:She said (that) she had left school and that her parents would find her a job. ②Word comes ________ a group of Australian guests will come to visit our school next week. A. that B. which C. 不填 D. about which (2005天津·2月) 3.介词后的宾语从句常用what,whether引导,不用that,which引导。但在介词besides,except,in后可用that引导宾语从句。在有it作先行词时,that可用来引导介词后的宾语从句。 ③The other day, my brother drove his car down the street at ____ I thought was a dangerous speed. A. as B. which C. what D. that (2004上海春季) 【考点2】名词性从句中引导词whether与if 的用法区别。 引导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后的宾语从句 可以互换的场合:He is not sure if / whether he can manage to do it. 当与or not分开使用时 He wondered if / whether we will attend the meeting or not. 引导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及位于句首的主语从句只能用whether不能用if的场合:引导介词后的宾语从句(有时可省略)

《功》的导学案

高一《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并会运用功的定义式求解功。 2、理解正负功的含义,并会解释生活实例。 【自主学习】 一:功: 1.定义: 2.定义式: 3.做功的两个因素:(1) (2) 4.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5.功的计算: (1)假如用恒力F推以水平面内的物块,发生了位移X。则这个力做的功W=_________。(2)如果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夹角为α,则该力做功吗?试着从合力与分力具有等效性推导功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二.正功与负功 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 三.总功 1.如何求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对平衡力所做的总功一定为零吗?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3.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总功一定为零吗?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 [例1]水流从高处落下,对水轮机做3×108J 的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前,具有3×108J的能量 B.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时,具有 3×108J的能量 C.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后,具有 3×108J的能量 D.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的过程中,能量减少3×108J [例2]一个质量为m=150 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500 N,

《功的原理》教案设计

《功的原理》教案设计 一、知识教学点 1、知识功的原理 二、能力教学点 1、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2、动手实验能力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勤奋学习的情感 四、重点及解决办法 功的原理。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学生讨论等方法突出重点 五、难点及解决办法 对功的原理的理解,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理解。解决方法:采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启发、讨论、交谈法突破难点 六、教具准备 投影片铁制大滑轮一个塑料小滑轮28个杠杆一根钩码28套定滑轮一只细线若干弹簧秤28个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功和功率,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与机械做功有关的原理------功的原理。(出示学习目标) 片一: 我们的目标: 1、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功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训练我们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出示一个重物,问:在生活中,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你有哪些方法?(讨论) 讨论后得出: (1)可以直接用手把物体拉上去(片二) (2)可以用杠杆把物体提上去(片三) (3)可以用动滑轮,定滑轮或滑轮组把物体提升(片四) 3、请大家思考: 用手把物体拉上去,拉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用杠杆,动滑轮等简单机械提升物体时,动力对机械要做功吗?如何计算?(W1=FS)机械要对重物做功吗?如何计算?(W2=Gh)机械对工作对象做功,我们就说机械克服阻力做了功。在实际生活中,大家为什么要选择简单机械呢?讨论思考,小结(见投影片五)片二:片三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1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Unit11第一课时导学案(1a-2d) 学习目标 重点词汇:rather, drive ,lately ,friendship 重点短语:would rather, drive sb crazy/mad, the more…the more.., be friends with sb, leave out ,have fun with sb, have …in common 重要句型:1 I’d rather go to Blue Ocean because I like to listen to quiet music while I’m eating. 2 Loud music makes John want to dance. 3 The more I got to know Julie, the more I’v realized that we have a lot in common. 语法:make 的用法 重点:make 的用法 一.预习导学: Translate:1.have fun with sb______________(做某事很开心)2. get to know_____________3.有共同点_____________4怎么了,出什么毛病了?_____________5.leave out__________6. 越。。。就越。。。___________7宁愿,宁可_____ 二.重要句型先预习 1. Waiting for Amy _______Tina_______.(等艾米是蒂娜疯狂) 2.Loud music makes John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摇滚音乐使约翰想跳舞) 3.______ ______I got to know Julie, _______ ________I’ve realized that we have a lot in common.(我也是了解朱莉,就越意识到我们有多么相似) 合作解疑 一.“make+宾语+宾语补足语”结构中,可以作宾语补足语的有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形容词、名词或介词短语。用于被动语态时,动词不定式的to不可省略。 1.His joke makes me ________(laugh) 2.I was made __________(finish) it on time. 3.坏消息使我很难过。 二would rather意为“宁可,宁愿”,后接动词原形,常缩写为’d rather。 would rather的否定形式是would rather not。 would rather+动词原形”,表示“宁愿……而不愿……,与其……不如……”,则用would rather do sth. than do sth.或would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 他们宁愿步行也不愿骑自行车(两种译法) 三.drive动词,意为“迫使”,其后可跟形容词、副词或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drive sb. adj.=make sb. adj.意为“使某人……”,drive sb. crazy/mad 译等车是我很无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the+比较级…,the+比较级…”句型,表示“越……, 就越……”,它是一个复合句,其中前面的句子是状语从句,后面的句子是主句。 你越努力,成绩越好.________ __________you work hard,_______ _______grades you will get. 五.have …in common“有……共同点我和姐姐有一个共同点。My sister and I ______ one thing _______ _______. Summary小结 1)make sb./sth + adj. 2)make sb. do sth. 3).make构成词组:be made of/be made from/be made in/be made by 4)would rather do sth. 宁愿做某事(5)would rather do sth. than do sth. 宁愿做某事也不愿 1. ________(wait) for him made me annoyed. 2. ________(read) aloud in the morning is good when learning English. 3. He was made ________(leave) the company. 4. The good news ________(make) her sad yesterday. 5. This story made me ________(cry). 6. She said that the loud music made her ________(紧张). 7. Waiting for her made me ________(生气). 句型转换 1. He made me repair it.(改为被动语态) 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repair it. 2. I prefer to eat bananas rather than eat apples.(改为同义句) 1 / 5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下(新版)11单元导学案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下(新版)11单元导学案 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第一课时 Section A(1a - 2d)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下列单词和词组drive, lately, friendship, r ather, would rather.... 2.会正确运用“make sb. do”和“makes sb. + adj(形容词). 3.会比较分析事物的优缺点,用所学的目标语言简单谈论或询问事物对人的影响,或人对某一件事或物的看法。 【学习重难点】 能初步理解动词make的用法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简单地运用. 【学法指导】 1.查词汇表,自学本课时新词汇。 2.互助学习,练习对话。 【自学互助】 1.温故知新:和同伴比一比,看谁能说出更多的表达感受的形容词. 2.看图1a,两人对话. 3.翻译下列短语,并在课文中划出来. (1)使我困倦__________________ (2) 使…发疯_________________ (3).越…越...___________________ (4).好坏参半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某人的朋友________________ (6).感觉被忽视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互助学习,我存在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互导】 1.比一比,看谁对1a词汇更了解。 2.看图说话,交流熟悉听力材料。 【质疑互究】 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悲伤的电影使我哭泣。 【解读】这个句子中的make是个使役动词,意为“________”,其后接不带to的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即“make sb. _______sth”. 【展示】 (1)She always makes me____________. 她总是让我发笑。 (2)He lost his key. It made him______ in the cold to wait for his wife’s return. A. to stay B. stayed C. stays D. Stay 2.But that music makes me sleepy. 但是那种音乐使我困倦. 【解读】这里的make 意为“使成为,使处于某状态”,其后跟__________作宾语补足语,即“make + sb.+ ________”. 【展示】

9.5功的原理

物理学科8 年级 课题9.5功的原理主备人:宋明建 学习目标: 1.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分,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知识准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功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 3.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 4.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有的能够省力,有的能够省距离。是不是也能省功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知识点1 1.想想议议: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有哪些方法?完成课本本节实验l 、2 (1)明确实验目的是研究使用杠杆(或滑轮)提升重物时能不能省功? 图9.5—1,实验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算出手对杠杆的拉力。图9.5—2,实验中手对动滑轮的拉力由动滑轮的特点得出。 (2)测量砝码提升的高度和手移动的距离时,把两个刻度尺分别竖直放在砝码及手旁,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当用杠杆(或动滑轮)提升砝码到一定高度时,再记下砝码和手的____位置,求出砝码升高的高度h 和手移动的距离s (3)实验中,杠杆和动滑轮的重及杠杆和滑轮在运动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4)照图9.5—1、图9.5—2组装实验器材,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文表格中,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 利用杠杆提升砝码,使用杠杆所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杠杆不能省____。 利用动滑轮提起砝码,使用滑轮做的功________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动 实验内容 物重 G (N ) 提升高度 h (m ) 拉力 F (N ) 实移距离 S (m ) 手对物体做功 W 1 (J ) 手对杠杆和滑轮做功 W 2 (J ) 1 2

3.11《灯笼》导学案(二)

《灯笼》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巩固上一课所学。 2、适当拓展,帮助学生阅读积累。 完成下面的问题 作业:A、完成1-8、14-15、17-21题。 B、完成1-8、14-15题。 C、完成1-8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龛( kǎn) 溺炕(nì) 斡旋(gàn)B.争讼( sòng) 锵然(jiāng) 怅惘(chàng)C.吠声(fèi)焚声(fén) 恐吓(hè)D.源亨( hēng) 裴公(pèi)马前卒(zú)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虽然敌我众寡悬殊,但敌军时不时地我军,使我军义愤填膺。 (2)你胆子太大了,竟然如此妄为。 (3)没想到一向优秀的他,居然做出这种事情,真让人。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A.挑衅恣意大失所望扣人心弦B.挑战随意大喜过望触目惊心 C.挑衅随意大失所望触目惊心D.挑战恣意大失所望扣人心弦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出现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②⑤④③⑥①B.⑤③④②⑥①C.③⑥①④⑤②D.①④③②⑥⑤ 5.班上举办“民风民俗知多少”知识竞赛,为此,语文课代表收集了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庭地白树柄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功的导学案

《功》的导学案 一.学习重难点及价值: 1.理解功的概念 2?会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在功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功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让学生关注与关心生活与生产中的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学习,课前准备:(10分钟) ?知识预览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_____________ ,这个力 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___和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___。 3.功的大小: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 这三者的乘积,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_,简称___,符号是—。1J等于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5.功的量性:功是量。(矢量、标量) 6.正功和负功:根据 W=FLcosz可知(1)当a __时,W=0,即当力和位移___时,力对物体不做功,这种情况,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2)当___< a<__ 时,W>0即当力和位移的夹角为—(锐、钝)角时,力F为___ (动、阻)力对物体做—功;(3 )当—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1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译重点短语:would rather,drive sb crazy/mad,the more…the more..,be friends with车是我很无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句型:1I’rather go to Blue Ocean because I like to listen to quiet music合句,其中前面的句子是状语从句,后面的句子是主句。 个复 m 3The more I got to know Julie,the I’realized that we have a lot in common..have…in common“有……共同点我和姐姐有一个共同点。My sister and I 五 v 越 ( (摇+ 宁 3.____________I got to know Julie,_______________I’realized that we have1.________(wait)for him made me annoyed. ( 1.His joke makes me________(laugh) 2.I was made__________(finish)it on time.紧张). 意。的。 动 do sth. 生气). it. apples. Unit11第一课时导学案(1a-2d) 学习目标 重点词汇:rather,drive,lately,friendship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1单元导学案(无答案) 他们宁愿步行也不愿骑自行车(两种译法) 三.drive动词,意为“迫使”,其后可跟形容词、副词或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 语。drive sb.adj.=make sb.adj.意为“使某人……”,drive sb.crazy/mad等 sb, leave out,have fun with sb,…in havecommon四“the+比较级…,the+比较级…”句型,表示“越……,就越……”,它是一 d while I’eating. 2Loud music makes John want to dance.你越努力,成绩越好.__________________you work hard,______________grades you will get. more 语法:make的用法 重点:make的用法 一.预习导学: Translate:1.havefun with sb______________(做某事很开心)2.get to know_____________3.有共同点_____________4怎么了,出什么毛病了?_____________5.leave out__________6.。。。就越。。。___________7宁愿,宁可 _____ 二.重要句型先预习 1.Waiting for Amy_______Tina_______.等艾米是蒂娜疯狂) 2.Loud music makes John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滚音乐使约翰想跳舞)______one thing______________. Summary小结 1)make sb./sth adj.2)make sb.do sth.3).make构 成词组:be made of/be made from/be made in/be made by 4)would rather do sth.愿做某事(5)would rather do sth. than do sth.宁愿做某事也不愿 ve a lot in common.我也是了解朱莉,就越意识到我们有多么相似) 合作解疑 一.“make+宾语+宾语补足语”结构中,可以作宾语补足语的有不带t o的动词不定式、形容词、名词或介词短语。用于被动语态时,动词不定式的to不可省略。2.________(read)aloud in the morning is good when learning English. 3.He was made________(leave)the company. 4.The good news________(make)her sad yesterday. 5.This story made me________(cry). 6.She said that the loud music made her________( 3.坏消息使我很难过。 二would rather为“宁可,宁愿”,后接动词原形,常缩写为’d rather would rather否定形式是would rather not would rather+词原形”,表示“宁愿……而不愿……,与其……不如……”,则用would rather do sth.than或would do sth.rather than do st 7.Waiting for her made me________( 句型转换 1.He made me repair(改为被动语态)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pair it. 2.I prefer to eat bananas rather than eat(改为同义句)1/5

11《邓稼先》导学案附答案

11邓稼先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畔。邓稼先,用他的朴实的语言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热情澎湃的中国心;邓稼先,用他忠厚纯正的品质,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铸就荡气回肠的中国魂。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本文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5.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元勋(xūn)鲜(xiǎn)为人知鞠(jū)躬尽瘁(cuì)孕(yùn)育罗布泊(pō)黯(àn)曛(xūn)铤(tǐng)邓稼(jià)先至死不懈(xiè)选聘(pìn) 无垠(yíng)殷红(yā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仰慕:敬仰思慕。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元勋:立大功的人。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功与机械 导学案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初二年级) 11.1 杠杆 主备人:审阅:审批:姓名:小组:_____ 学习目标 ⒈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⒉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课前热身】 1.一根硬棒在______________下能绕着____ 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支点是______;动力是;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动力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的有____ _、___ __、_____ 等.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倍. 【自主学习】 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动力臂是40 cm,阻力臂是10 cm,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 . 4.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 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①撬棒②天平③筷子④铡刀⑤脚踏刹车⑥镊子⑦起子⑧钓鱼杆 5.在图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A.甲图的杠杆 B.乙图的杠杆 C.丙图的杠杆 D.丁图的杠杆 6.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5.在以下两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探究练习】 7.一条扁担长1.5 m,前端挂200 N重的货物,后端挂300 N重的货物,肩膀应离扁担的前端_____ m才能使其刚好平衡. 8.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 9.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 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10.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点上的力分别为F1、F2、F3,其中最小的力是() A.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 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 C.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 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 11.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7.2-功(导学案)

高一年级物理人教版必修二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2012.04.12 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7.2 功 编写:彭舟校审: 使用说明:上课前必须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用红笔标出自己的疑、难点问题 学习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L cos a。 3、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 4、知道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学习重点:利用功的定义式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难点: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负功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负功。 【自主学习】 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如果在______的方向上发生一段__________,这个力就 对物体做了_____________ 。 2、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①②。 3、以下四种情况中,力F对物体做功的是() A. 人用力F推车,车未动 B. 吊车的作用力F使货物上升一段距离 C. 人用力F使水桶静止在空中 D. 人用力F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 4、功的公式:W=_____________ ,其中cos a表示,功的单位是__ ___,符号 是____ _。 5、功是_________(矢、标)量,其正负号是否表示方向:_________(是或否)。 【合作学习】 探究1、功的大小 1、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L, 如图所示,则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2、当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例如:人用力F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 力对物体做功为:。 3、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成某一角度时 请你推导出力F所做功的表达式。 总结:做功大小的一般计算公式。 探究2、正功和负功 1、根据力和位移方向间夹角α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