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储集岩的分类与评价

砂岩储集岩的分类与评价
砂岩储集岩的分类与评价

实习五应用Grapher绘制岩石矿物成分三角图

实习五应用Grapher绘制岩石矿物成分三角图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时间:2014-5-13 1.实验目的 三角图是石油地质学中用于确定岩石分类、石油分类、组分分区等常用的图件之一。三角图中的任意一点由三个代表不同含义的数值构成,如岩石学分类中的三端元一般是石英、长石和岩屑。本次实习要求掌握应用Grapher软件绘制岩石矿物成分三角图的方法。 2.实验方案 由于各家采用的分类准则不同,所选的三角图的端元也就不一样,成因解释也就不同。目前在国内较为流行的是曾允孚等的成分一成因分类方案,现概述如下:首先,根据杂基占全岩的百分含量分为两大类,即杂基少于15% 的净砂岩(简称砂岩)和杂基大于15% 的杂砂岩。再把碎屑颗粒的总含量视为100% ,通过三个端元在三角图中的投点来细分砂岩类型。其三个端元所代表的碎屑物质组分为:Q(石英)端元、F(长石)端元、R(岩屑)端元。 砂岩分类三角图被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大区、七种砂岩类型,即首先根据Q 端元的含量95% 和75% 值为界分为三大区,依次为石英砂岩区(I)、过渡区(Ⅱ~IlI)、长石砂岩一岩屑砂岩区(Ⅳ~Ⅶ)。然后再根据F端元和R端元的相对含量将后两个区加以细分,总共划分了七种类型(I.石英(杂)砂岩;Ⅱ.长石石英(杂)砂岩;Ⅲ.岩屑石英(杂)砂岩;lV.长石(杂)砂岩;V.岩屑长石(杂)砂岩;VI.长石岩屑(杂)砂岩;Ⅶ.岩屑(杂)砂岩)。 3、关键步骤描述

3.1 步骤一 打开Grapher,依次选择【File】-【New】-【Worksheet】选项,新建一个Worksheet。将鼠标选定Worksheet的某个单元格,通过【File】-【import】将所要用到的Excel文件中的数据导入到Worksheet中,保存Worksheet文件。 3.2 步骤二 从【Graph】菜单的下拉菜单中选择【Specialty Graph】–【Ternary Diagram…】命令,软件会自动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从打开文件对话框中打开步骤一中保存的Worksheet文件,软件就会根据所提供的数据绘制一个三角图。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对这个三角图进行补充和修改。 3.3 步骤三 在【Object Manager】对话框中,左键双击(Ternary plot1),在弹出【Ternary】图形的【Properties】对话框中将X column、Y column、Z column,调整到分别与岩屑、石英、长石对应,得到如下的三角图。这个图才应该是真正意义的砂岩的分类图的雏形。 3.4 步骤四 接下来是对三角图各轴的名称及位置、刻度及刻度值进行修改。在【object manager】对话框中,点击X Axis 1,可以在弹出的【Properties – X Axis】对话框中对各轴进行修改。 在【Axis】选项中可以通过【Title】设置轴名,再通过X offset,Y offset,Angel将轴名偏移到三角图的三端元。(X,Y的具体偏移量可以根据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坐标的差值求得),如本次实验对于X Axis的X offset、Y offset、Angel 所取值分别为-8.50 cm和1.50 cm、0 degrees。 3.5 步骤五 在X Axis、Y Axis、Z Axis中均在【Tick Marks】选项卡中【Major ticks】和【Minor ticks】设置(Show ticks on top)、(Show ticks on bottom)参数均为不显

岩石粒度分类

一、沉积岩 表1-1 沉积岩基本类型的划分 表1-2 碎屑粒级划分 表1-3 蒸发岩矿物晶粒粒级划分 表1-4 非蒸发岩矿物晶粒粒级划分

表1-5 层厚划分 表1-6 互层、夹层、条带

二、岩浆岩

三、火山岩 表 3-1 火山碎屑类型与粒级划分 表 3-2 火山碎屑岩类岩石的分类 1、火山碎屑岩是指含有大于75%火山碎屑的固结了的岩石。没有固结的火山碎屑集合体,叫火山碎屑堆积物。 2、火山碎屑按粒级分为集块(岩块)、角砾、凝灰三级。岩石命名均以全岩中相应粒级火山碎屑大于50%者作岩石基本名称。例如火山碎屑岩中,集块级火山碎屑物含量大于50%者,称集块岩;角砾级火山碎屑物含量大于50%者,称火山角砾岩;凝灰级火山碎屑物含量大于50%者,称凝灰岩。多粒级的火山碎屑岩,按少前多后的原则用复合术语来命名,例如角砾凝灰岩、集块角砾岩等。 3、当有两种火山碎屑组成时,应按少前多后的原则进行命名。如玻屑晶屑凝灰岩。晶屑岩屑凝灰岩等。当玻屑、晶屑和岩屑三种火山碎屑含量相近且含量均大于20%时,称复屑凝灰岩。 4、命名时应尽量定出与熔岩相应的岩性,并用此岩性作基本名称的前缀。例如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英安质火山弹集块岩,粗面质熔结凝灰岩等。若火山碎屑物有两种以上岩性,数量都不少,可用术语“复成分”作前缀进行命名。如复成分火山角砾岩、复成分岩屑凝灰岩等。 5、当异源碎屑较多而又需反映这一特点时,可用“异源”作前缀进行命名。如

异源火山角砾岩、异源岩屑凝灰岩等。 6、当火山碎屑主要由特定形态和部构造的火山弹、火山渣或浮岩组成时,可以火山弹、火山渣、浮岩作前缀进行命名。如火山渣角砾岩、火山弹集块岩、浮岩角砾凝灰岩等。 7、当需反映特征的结构构造时,可将牲的结构构造作前缀进行命名。如火山泥球凝灰岩、球泡熔结凝灰岩等。 8、如需反映特定的堆积条件,例如成层性,可在岩石基本名称之前加“层状”作前缀。如层状玻屑凝灰岩、层状晶屑凝灰岩等。 9、如需反映产状时,也可在岩石基本名称之前加相应产状作前缀,如岩颈角砾岩、岩墙熔结凝灰岩等。 10、火山碎屑岩也可根据需要用其他合适的前缀加以修饰,例如空落凝灰岩、灰流凝灰岩、湖积凝灰岩、钙质沉凝灰岩、火山口集块岩等等。也可用纯成因术语来代替,如底部涌流堆积岩,火山泥流凝灰岩等。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泥岩(Mudstone)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专题5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潍坊滨海中学高三二轮复习地理学案 专题五——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2009.4.26 【考点分布】 【命题规律】 1.从考核内容看,内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表现形式,形成地貌常出现在高考题中。 2.从考核形式看,多数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多是描述地貌特征和分布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从考查能力上看,直接考查名词、概念的试题不多,理论和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概括为: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变成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存的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存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融化,重熔再生,又成为新的岩浆。如下图所示: 例1:(2007年海南)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完成1~2题。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 A.火成岩1为喷出岩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 【解析】岩石的类型看成因,也看产状。火成岩1显然是侵入岩,而火成岩2位喷出岩;沉积岩不存在侵入或喷出的问题。先确定沉积岩的顺序——应该是沉积岩3、2、1;火成岩2破坏了火成岩1的结构,比较新;火成岩都比沉积岩3和2年轻;火成岩往往是地壳运动剧烈,断裂作用明显时期形成的。当地壳稳定下沉后,沉积形成了沉积岩1.重新排序: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本题的选项首尾都确定了,其实就是辨别火成岩1和2的先后问题。 【答案】1.B 2.D 例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由a作用形成的是 2、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b A.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d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探究点二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及划分 地球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

如何划分测试用例的粒度

我们是不太可能在一个测试用例包含所有测试需求的,因为众多的功能以及不同的路径 组合将使这样一个测试用例像巨无霸一般,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除非您的软件所包含的功能真的又少又简单,不过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软件,恐怕也没有测试和发布的必要了。 当然,这也并不是要您走向另一个极端,为需求中定义的每个特性或功能都提供一个甚至多个测试用例。这里的关键,是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有效功能:就是指在被测应用所涉及的实际业务中,当用户在手工状态下进行工作时,整个业务流程中对用户来说,具有实际意义那些功能。这个功能的特征是当我们把这个功能单独从计算机软件还原到用户的原始手工状态时,它的完成可以作为用户实际业务的一个阶段性结束的标志,而不是一旦从这个业务流程中独立出来就失去了意义。而该业务完成后,可以为其他用户或业务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这里区分“有效功能”的关键有如下两个: 1. 这个功能是可以还原到用户原始的手工业务流程中去的。我们的计算机和软件,都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手工业务中一些烦琐和低效的问题,而提出的一些忠实于原始工作方法或略有变通的解决方案,并不是要改变用户全部的业务流程。所以,应该从用户实际业务的角度来判断功能是否有效。 2. 这个功能是否可以标志着用户实际业务的一个阶段性结束?并且这项业务完成之后,被完成的业务实体是否可以交付给其他用户或业务以供完成下面的工作?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拿我们常见的财务软件来说,当添加一张会计凭证时,通常是需要填写会计科目,在使用计算机完成工作时,我们可以利用软件的功能,从很多备选科目中选择一个自己需要的科目,或者通过科目代码来输入科目。这项功能很有可能会作为一个特性要求出现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那么这个科目的选择或输入是不是一个有效功能呢?让我们试着用上面规则来衡量一下。 首先,这个功能在用户手工业务处理过程中是存在的,不同的是这项功能是在用户填写凭证时,在自己的大脑中完成的——用户会根据需要,在自己记忆的科目中选择合适的填写上去,这项功能节省了用户在记忆大量会计科目时付出的额外劳动。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功能是为用户原来的工作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变通的方法。 那么这项功能的完成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用户希望软件提供的是可以添加一张完整的凭证这样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方便填写会计科目。填写会计科目只是用户在添加凭证时的一个步骤,单独把这个功能提取出来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于业务流程下游的用户,需要的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会计科目的信息,而是一张包含了会计科目以及

磨料粒度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第6章宝石加工常用的工艺耗材 第1节磨料 磨料指可用于是研磨或抛光的材料,它们是一些具有棱角和一定硬度及韧性的粉状物质,可直接研磨工件和制成磨具用。 6.1.1 磨料的基本特性 (1)硬度较高,一般不应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2)韧性较好,不能因有研磨压力而易变形和被磨损。 (3)自锐性较好,即当受研磨压力而碎裂时,破碎后的各部分仍保持尖锐的多棱角状。 自锐性示意图 (4)熔点或软化点较高,在研磨发热作用下,磨料尖角不易熔化或变软。(5)化学稳定性较好,不与被加工的材料起反应。 (6)形状和粒度较均匀,每号磨料粒度在一定范围内。 6.1.2 磨料粒度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1、磨料的粒度等级 磨料粒度表示法:粒度号“#”、“w” 粒径尺寸“μm” 磨料粒度分类:磨粒 2000~40 μm (17种) 微粉 40~0.5 μm (12种) (1)磨粒分级:12#、14#、16#、20#、24#、30#、36#、 46#、60#、70#、80#、100#、120#、 150#、180#、240 # 、280# 磨粒的粒度号用筛号表示,例如: 12#表示12#筛以下~14#筛以上的颗粒级 (2)微粉分级:W40 W28 W20 W14W10 W7 W5 W3.5 W2.5 W1.5 W1.0 W0.5微粉的粒度号以微米值表示,例如: W40表示粒径40~28 μm级(上限) 磨料的粒度号与粒径尺寸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2、不同磨料粒度的适用范围 在宝石加工中,不同粒度磨料的适用范围如下表: 6.1.3 磨料的种类和性能 磨料主要是一些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粒状或粉状的矿物质材料。按成因可分为天然磨料和人造磨料两大类。 天然磨料:金刚石、刚玉、石榴石、石英,等等。 人造磨料:金刚石系、碳化物系、刚玉系,等三大系列。 1、金刚石 ?包括天然和人造金刚石。 ?Hm=10,Hv=10000kg/mm2。 ?有一定韧性,但脆性相对较大,因易沿八面体完全解理方向破裂,自锐性较高。因而,耐磨性强,磨削性能好。 ?耐热性良好,在无氧化条件下加热1000℃无变化。 ?化学性质稳定,与酸碱物质不起反应。 2、碳化硅(SiC) ?以石英、石油焦碳为主要原料在1800℃以上高温下炼成的结晶化合物,是一种常用人造成磨料。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

文章编号:1000- 0550(2013)05-0889-09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陆相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地震沉积学模型”(41272133)、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岩性地层油气藏沉积体系、储层 形成机理与分布研究” (2011ZX05001-002)联合资助收稿日期:2013- 07-31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地震沉积学响应 ① 朱筱敏 1 赵东娜 1 曾洪流 2 孙玉 1 朱如凯 3 黄薇 4 朱世发 1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2.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USA 78712;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4.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在现代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应用11口岩心资料和大量地球物理资料,将松辽盆地齐家地 区青山口组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和6个中期旋回, 确立青山口组主要发育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青山口组浅水三角洲由成熟度较高的中细砂岩组成,发育反映较强水流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以及间断正韵律,分支河道砂体发育,累计砂体厚度达数十米,分布范围广,向湖盆中央方向延伸数十公里。三角洲前缘可细分为內前缘和外前缘。三角洲內前缘水下分支河道连续性好、延伸远;三角洲外前缘水下分支河道连续性差,被改造后形成前缘席状砂。基于浅水三角洲发育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干旱和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层切片刻画了浅水三角洲沉积砂体的枝状形态和大面积分布特征,指出近油源和临近断层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有利勘探开发目标。关键词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 白垩系青山口组 浅水三角洲 沉积模式 地震沉积学 第一作者简介朱筱敏男1960年出生教授 沉积储层和层序地层学 E-mail :xmzhu@cup.edu.cn 中图分类号 P539.1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近期,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受到人们高度重视。 Fisk 等(1954)对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进行研究时提出了浅水三角洲的概念[1] , Postman 等学者发现水深对于三角洲的发育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可将三角洲 分为浅水三角洲和深水三角洲两大类 [2 4] 。国外学者对浅水三角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角洲形成动力 学和沉积微相特征等[4 6] ,指出浅水三角洲与传统的 吉尔伯特三角洲具有明显区别, 缺少明显的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三层构造。在构造稳定的盆地缓坡、 物源供给充足的浅水沉积背景下,形成以发育水下分支河道为特征的浅水三角洲。 我国的浅水三角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期对我国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地区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等方面开展研究,发现浅水三角洲的主要特点为:发育分流河道骨架砂体;三角洲复合砂体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具有叠加加积特征等;浅水三角洲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湖平面升降 变化、古气候、古地形、河流作用等 [7 10] 。21世纪以来, 浅水三角洲沉积又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研究焦点集中于形成动力学、有利的地质背景、形成机理及沉 积模式等 [11,12] 。浅水三角洲通常形成于构造相对稳定的或地形平缓、整体缓慢沉降的湖盆缓坡,水体较浅、湖平面频繁多变、物源充足、具有敞流特征的湖 盆。国内外油气勘探表明, 浅水三角洲砂体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系统研究大型坳陷湖盆—松辽 盆地白垩系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总结沉积模式,探讨浅水三角洲的地震沉积学响应模型等,对我国陆相盆地大型浅水成因砂体分布规律分析和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在现代沉积学和地震 沉积学理论指导下, 通过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地区重点勘探层段白垩系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11口井岩心资 料以及大量测井和地震资料(近2000张地层切片)综合研究,分析了大面积分布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以及地震沉积学响应特征,指出了有利砂体和岩性圈闭分布地区。 1地质背景 松辽盆地是大型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盆 第31卷第5期2013年10月沉积学报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Vol.31No.5Oct.2013

岩石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绪论 1、岩石: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等)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岩石的成因分类: ①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或地幔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岩浆岩与火成岩是同义语。 ②沉积岩:主要形成于地表条件下,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生物有关物质、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 ③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3、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判别标志: ①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岩石。具有玻璃质的岩石一般是岩浆岩,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在强烈断裂带内,才有玻化岩。 ②岩浆岩中有一些特有的矿物和结构构造。霞石、白榴石等矿物、以及气孔、杏仁构造等。 ③岩浆岩体与围岩之间一般都有明显的界线,呈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在于地层中,有的平行,有的切穿围岩的层理和片理。 ④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捕虏体〕,这些被捕虏的围岩碎块和围岩常遭受热变质作用。 ⑤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岩浆岩类,大部分都可以找到与其化学成分近似的现代火山岩。 ⑥岩浆岩(除火山碎屑岩)中没有任何生物遗迹。 4、三大类岩石的野外特征对比:

5、三大岩石的关系:

火成岩:由岩浆冷凝固结后形成的岩石。 火山岩:岩浆及其他岩屑、晶屑等沿火山通道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喷发形式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分为: 熔透式(面):是指岩浆喷自直径很大,形状不太规则的火山通道的一种面型喷发。 裂隙式(线):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裂隙)或断裂群上升,喷出地表。有的从窄而长的通道全面上喷;有的火山呈一字形排列分别喷发,但向下则相连成为墙状通道。因此,称为裂隙喷发(fissure eruption)。 中心式(点):中心式喷发(Central eruption),是指岩浆沿颈状管道的一种喷发。喷发通道在平面上为点状,又称点状喷发。 多数近代火山属于这种类型,其最大特点是常在地表形成下缓上陡的火山堆(volcanic cone)。 2、火山岩相示意图: 各种产状的岩浆岩体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的是成群产出。地下深处的岩基向上可与岩株、岩墙、岩床、岩盘、岩盆、岩鞍等连通,甚至熔浆喷出地表形成熔岩被、熔岩流和火山锥。

碎屑岩分类命名

一、.单层厚度 极薄层状<1cm 薄层状1~10cm 中层状10~50cm 厚层状50~100cm 巨厚层状100~200cm 块状>200cm 二、碎屑岩分类 1.砾岩分类 1)按砾石含量分类: 砾石含量≥50%:砾岩 砾石含量≥30%,<50%:砂质砾岩,泥质砾岩 砾石含量≥5%,<30%:砾质砂岩,砾质泥岩 砾石含量>0.01%,<5%:含砾泥岩,含砾砂岩 2)按砾石大小分: 巨砾岩(≥128mm)、粗砾岩(<128~32mm)、中砾岩(<32~8mm)、细砾岩(<8~2mm)。 3)按砾石成分划分:单成分砾岩,同成分砾石含量占砾石总含量的75%以上,如石英岩(质)砾岩、花岗岩(质)砾岩;复成分砾岩,砾石中,没有哪一种单一成分超过75%。 4)按成因的划分(表):见工作手册。 可综合命名,如复成分中砾岩。

2.砂岩分类 砂岩是粒度为2~0.063mm(1~+4ф)的砂级颗粒占50×10-2以上的碎屑岩。砂岩的进一步划分: 1)按粒度:按碎屑的粒级范围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2~0.5mm,或-1~1ф);中粒砂岩(0.5~0.25mm,或1~2ф);细砂岩(0.25~0.063mm,或2~4ф)三种基本类型。 2)按杂基含量划分 杂基≥15%,杂砂岩 杂基<15%,净砂岩(简称砂岩) 3)按砂屑成分划分:石英(Q)、长石(F)、岩屑(R)三角分类图解。为了尽可能表示出此类岩石的形成机理与环境特征,建议采用成都地质学院的砂岩成分、成因分类(图,见工作手册)。如岩石中含有某种特殊矿物时可用附加命名办法,如海绿石石英砂岩、锆石砂岩等。 4)综合划分 在以上三种划分中,同时选用两种或全部三种作综合划分,如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 此外,化学沉淀胶结物占岩石总量10%以上,或胶结物具有较重要成因意义时,以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如硅质长石石英细砂岩。 混入了其它粒级陆源碎屑的命名,以含X质、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混入砾石时,命名规则见前文。混入粉砂时,碎屑中粉砂≥25%,<50%,“粉砂质…”;碎屑中粉砂≥5%,<25%,“含粉砂质…”; 3.粉砂岩分类 粉砂岩是粒度为0.063~0.0039mm(4~8ф)的碎屑占50×10-2以上的一种细碎屑岩。

基于EXCEL的三角图画法及应用

基于EX CEL的三角图画法及应用 利用EX CEL三角图,与大家分享 长石、岩屑、石英容易识别,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砂岩的成因特征,长石是花岗母岩的标志,岩屑则是火山岩、沉积岩和浅变质岩母岩的标志,石英是成熟度的标志。因此,历来作为砂岩分类三角图的三个端元。对于杂基来说,其含量反映结构成熟度和搬运沉积介质的流动特征;根据其含量界限15%将砂岩分为净砂岩和杂砂岩,不在三角图中表示其含量。 1 常见砂岩分类 (1)曾允孚分类 石英含量下界为95%,石英端元包括石英、燧石、石英岩和其他硅质岩岩屑,长石端元包括长石以及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类岩屑,岩屑端元包括火山岩以及其变化产物,板岩、千枚岩、结晶片岩等浅变质岩,粉砂岩及泥质岩、碳酸盐岩沉积岩、碎屑云母和绿泥石。三角形内部划分为7个区(图1)[1]。 (2)信荃麟分类 石英含量下界为90%,石英端元只包括石英,长石砂岩与岩屑质长石砂岩的分界是石英端元与长石含量75%、岩屑含量为25%的点之间的连线,长石质岩屑砂岩与岩屑砂岩的分界是石英端元与岩屑含量75%、长石含量为25%的点之间的连线,三角形内部划分为8个区(图2)[2]。 (3)朱筱敏分类 石英含量下界为80%,石英端元只包括石英,燧石、硅质岩划分为岩屑端元,三角形内部划分为10个区,以长石或岩屑含量大于25%作为长石砂岩类或岩屑

砂岩类的分界(图3)[3]。 Ⅰ—石英砂岩;Ⅱ—长石石英砂岩;Ⅲ—岩屑石英砂岩;Ⅳ—长石砂岩; Ⅴ—岩屑长石砂岩;Ⅵ—长石岩屑砂岩;Ⅶ—岩屑砂岩 图1 曾允孚砂岩分类(据曾允孚等,1986) Ⅰ—石英砂岩;Ⅱ—长石质石英砂岩;Ⅲ—岩屑质石英砂岩; Ⅳ—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砂岩;Ⅴ—长石砂岩;Ⅵ—岩屑质长石砂岩; Ⅶ—长石质岩屑砂岩;Ⅷ—岩屑砂岩 图2 信荃麟砂岩分类(据何幼斌等,2007;转引自信荃麟,1982) ⅠⅡⅢ ⅣⅤⅥⅦ F R Q 95 9575 75 255075Ⅰ ⅡⅢ ⅣⅤ Ⅵ Ⅶ Ⅷ F R Q 90 9075 75 255075

碎屑颗粒粒度分级表

沉积岩岩石颗粒粒级分级表 (资料来源中国地大岩石学)

沉积岩岩石命名的一般原则 (资料来源GB/T 17412.2─1998) 1、沉积岩岩石的命名原则 按:附加修饰词+基本名称 2、沉积岩岩石基本名称的规定 岩石中内源矿物量或陆源碎屑物量大于50%或能反映岩石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者,为确定岩石基本名称的依据。 3、次要矿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a)次要矿物量小于5%,不参与命名。当具特殊地质意义时,以微 含××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b)次要矿物量为5%及小于25%时,以含××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c)次要矿物量为25%至50%时,以××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4、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a)一种结构存在,即以该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 b)两种结构同时存在,按次者在前主者在后的顺序排列作为附加修 饰词。 c)三种结构同时存在,则不一一列出,而予以总称作为附加修饰词, 如内碎屑、不等晶、不等粒等。 5、成岩后生变化产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a)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小于25%至5%时,称弱××化或弱脱× ×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b)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小于50%至25%时,称××化或脱××化

作用附加修饰词 c)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为90%至50%时,称强××化或强脱×× 化作为附加修饰词。 d)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大于90%时,称极强××化极强脱××化 作为附加修饰词。 沉积岩基本描述 命名的顺序:名称(颜色-粒度-岩性) 描述顺序:结构—构造—成分及分布规律—胶结物与胶结程度(包括致密成果)—特殊物质及分布规律(炭屑、黄铁矿、化石、印痕、结核、包体等)—岩层中其他岩性的夹层或透镜体(重点描述厚度、接触关系)— 宏观描述:韵律层理、递变层理(正、反粒序层理)、波状层理、爬升波状层理、逆行沙波状层理、层理不明显、均一状层理、渐变层理、过渡层理、互层状层理、纹层理、平行状层理、水平状层理、交错层理(即斜层理,包括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理—与下层的接触关系(突变、渐变)—突变接触面形态(平直、水平或倾斜(倾角)、参差状、穿插、互层等)。

沉积岩分类

沉积岩分类——碎屑岩 根据碎屑物质的来源,又分为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两个亚类。 (一)沉积碎屑岩亚类 这一类岩石是由母岩风化和剥蚀作用的碎屑物质所形成的岩石,又称陆源碎屑岩。除小部分在原地沉积外,大部分都经过搬运、沉积等过程。根据组成碎屑岩的碎屑颗粒大小,本类岩石又可分为: 砾岩类——碎屑直径在2mm以上。 砂岩类——碎屑直径在2—0.05mm之间。 粉砂岩类——碎屑直径在0.05—0.005mm之间。 粘土岩类——碎屑直径小于0.005mm。 上述各碎屑岩类的相应粒级,碎屑含量必须占碎屑总量的50%以上,如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碎屑含量应占一半以上;如果其中含有25—50%的砂,则可称为砂质砾岩;如果其中含有5—25%的砂,则可称为含砂砾岩。其余岩类命名原则,依此类推。 1.砾岩类凡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50%)组成的岩石都属此类。砾岩中砾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坚硬的岩石碎屑。根据碎屑的磨圆程度可分为角砾岩和砾岩两类。 (1)角砾岩组成角砾岩的砾带有棱角,分选情况一般不好,或未经分选,多为搬运距离很近或未经搬运堆积而成。根据成因,它们可能是由山崩重力堆积而成;由海浪冲击海岸而成;由母岩风化在原地残积而成;或者由冰川搬运的冰碛堆积而成(称

冰碛岩);也可能因断层作用而成(称断层角砾岩,碎屑多呈尖棱状)。 (2)砾岩组成砾岩的砾多为次圆状或圆状。根据成因,砾岩可能是在海滨潮间带由海浪反复冲刷磨蚀堆积而成,分选和磨圆度都比较好,成分比较单纯;也可能是由河流短距离搬运而成,分选和磨圆度较差,砾石成分也比较复杂。砾岩中一般少有化石,或含贝壳等生物碎屑化石。 2.砂岩类由2—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粘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根据粒级大小,砂岩可以分为: 粗粒砂岩(2—0.5mm) 中粒砂岩(0.5—0.25mm) 细粒砂岩(<O.25mm) 根据矿物成分,砂岩可分为: (1)石英砂岩砂岩中石英颗粒含量占90%以上,称石英砂岩。砂粒纯净,SiO2含量可达95%以上,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岩石常为白、黄白、灰白、粉红等色。这种砂岩是原岩经过长期破坏冲刷分选而成。 (2)长石砂岩砂岩主由石英和长石颗粒组成,而长石颗粒含量一般在25%以上。通常为粗粒或中粒,常呈淡红、米黄等色,碎屑多为棱角或次棱角状,胶结物多为碳酸盐或铁质。此种砂岩多为花岗岩类岩石经风化残积而成,或在构造上升地区强烈风化、迅速堆积而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 详细介绍: 课题:三角形圆形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圆的形状和名称;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机器人图图的带领下来到了图形国,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图形国里到底有什么宝藏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跟着图图去游览图形国.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三角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学生举例.还有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的? (2)教师出示红领巾.问:红领巾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三角板、七巧板,问:它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画三角形),问:这叫什么形?(板书三角形)

(3)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三生在前,学生分三组用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摆后问:这三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归纳:从上边用小棒摆三角形来看,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定是同样长的.因此三角形的形状也不一定是一样的.(4)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三角形. 2、初步认识圆(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圆形的? (2)学生举例.教师同时出示钟面、硬币、圆扣子等,问:这些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圆.同时在黑板上画圆.说明这样的图形是圆.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和一个球.问:圆和球一样吗?教师归纳:圆和球不一样;圆是一个面,球是一个体.(4)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圆形. (5)新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图形,是哪两种图形?这就是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板书:三角形圆).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三、课堂练习. 3.数一数,在()内填上适当的图形. 图中有5个(), 4个(),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

219947砂岩的特征、分类、地质环境

砂岩的特征、分类、地质环境 定义:粒度在2-0.0063mm碎屑占50%以上的陆源碎屑岩称为砂岩。 砂岩的特征 一、砂岩的成分特征 1、碎屑颗粒成分: Q——石英, F——长石, R——岩屑, 三者的成分特征取决于母岩的成分和沉积物的改造历史。 云母和绿泥石碎屑:量少 重矿物碎屑:量少,有指示物源的作用 成分成熟度=Q/(F+R):指碎屑沉积组分在其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最稳定的终极产物的程度。F/R反映物源特征 , R反映气候和风化作用的特点。 2、填隙物的成分: 杂基:粘土和小于0.03mm的细碎屑颗粒; 胶结物:铁质、钙质和硅质为常见。 二、砂岩的结构特征具典型的陆源碎屑结构 三、砂岩的构造特征发育各种层理、层面、同生变形构造和虫孔等砂岩的分类(三端元四组分分类) 首先根据杂基的含量,将砂岩分为两大类,杂砂岩(杂基>15%)和净砂岩(杂基<15%); 其次,根据砂岩的三种碎屑主要成分,按三角形图解进行成分划分; Q(石英)端元:石英、玉燧、石英岩和其他硅质岩屑; F(长石)端元:长石、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类岩屑; R(岩屑)端元:除去花岗质和硅质岩屑之外的其他岩屑,以及碎屑云母和绿泥石。 成因意义:Q 端元反映砂岩的成分成熟度,F/R值反映物质来源和大地构造状况,F端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和风化作用的特点。 砂岩的名称及成分特征 1、石英砂岩:Q>95%, F+R<5%; 2、长石石英砂岩:Q=75-95%, F+R<25%,F >R 3、岩屑石英砂岩:Q=75-95%, F+R<25%,R > F

4、长石砂岩: Q < 75%, F >25%,F/R >3 5、岩屑长石砂岩:Q < 75%, F/R =3-1 6、长石岩屑砂岩:Q < 75%, F/R =1/3-1 7、岩屑砂岩: Q < 75%, R >25%,F/R < 1/3

磨料粒度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磨料粒度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作者: ————————————————————————————————日期: ?

第6章宝石加工常用的工艺耗材 第1节磨料 ?磨料指可用于是研磨或抛光的材料,它们是一些具有棱角和一定硬度及韧性的粉状物质,可直接研磨工件和制成磨具用。 ? 6.1.1 磨料的基本特性 (1)硬度较高,一般不应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2)韧性较好,不能因有研磨压力而易变形和被磨损。 (3)自锐性较好,即当受研磨压力而碎裂时,破碎后的各部分仍保持尖锐的多棱角状。 自锐性示意图 (4)熔点或软化点较高,在研磨发热作用下,磨料尖角不易熔化或变软。(5)化学稳定性较好,不与被加工的材料起反应。 (6)形状和粒度较均匀,每号磨料粒度在一定范围内。 6.1.2磨料粒度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1、磨料的粒度等级

磨料粒度表示法:粒度号“#”、“w” 粒径尺寸“μm” ?磨料粒度分类:磨粒 2000~40 μm(17种) 微粉 40~0.5 μm (12种) (1)磨粒分级: 12#、14#、16#、20#、24#、30#、36#、 46#、60#、70#、80#、100#、120#、 150#、180#、240 # 、280# 磨粒的粒度号用筛号表示,例如: 12#表示12#筛以下~14#筛以上的颗粒级 (2)微粉分级:W40W28W20W14W10W7W5W3.5W2.5W1.5W1.0W0.5微粉的粒度号以微米值表示,例如: W40表示粒径40~28 μm级(上限) 磨料的粒度号与粒径尺寸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粒度号粒径(μm) 粒度号粒径(μm)粒度号粒径(μm) 12# 2000- 1600 80# 200-160W1414-7 14# # 160-125W1010-516# # 125-100 W77-3.5 20#1000-800 150 # 100-80 W57-3.5 24# 800-630 180# 80-63 W3.5 3.5-1.5 30# 630-500 240 # 63-50 W2.5 2.5-1.0 36# 500-400 280 # 50-40 W1.5 1.5-0.5

砂岩的分类及用途

砂岩的分类及用途 砂是一种粒状物质,矿物和岩石碎屑是它的组分。沉积学家们通常将砂划分为粗砂:粒径2—0.5mm;中砂:粒径0.5—0.25mm;细砂:粒径0.25—0.0625mm。由这样的砂形成的岩石就是砂岩。 砂岩根据杂基含量分为两大类,即杂基少于15%的净砂岩和杂基含量多于15%的杂砂岩。两者进一步的细分可用三角图表示,其三个端元所代表的碎屑物质组分为:Q(石英)端元、F(长石)端元和R(岩屑)端元。根据各种组分含量的不同将砂岩划分为:1.石英砂岩;2.长石石英砂岩;3.岩屑石英砂岩;4.长石砂岩;5.岩屑长石砂岩;6.长石岩屑砂岩;7.岩屑砂岩。 石英砂岩:碎屑物质中90%以上为单晶石英,有少数燧石和硅质岩屑等。重矿物很少。胶结物常为硅质,次生加大胶结现象普遍。石英砂岩富集石英,一般在构造稳定、地形起伏不大、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由富含石英的母岩(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变质石英岩等),遭受强烈的化学风化,并经过长距离搬运在滨海或浅海地区沉积而成。长石砂岩:主要由碎屑石英和长石组成,有的长石含量可很高。长石砂岩中的长石多为正长石、微斜长石和酸性斜长石。颜色常为红色或黄色。其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岩成分,首先要有富含长石的母岩,如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另外还需要有利的古构造、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在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地形起伏也大,花岗岩基底隆起遭受强烈侵蚀,侵蚀产物迅速堆积,而形成很厚的长石砂岩。

岩屑砂岩:以石英和岩屑为主的砂岩。岩屑砂岩中岩屑成分多种多样,随母岩而异。长石以斜长石为常见,也有钾长石,还可出现不稳定的基性斜长石。岩屑砂岩颜色较深,为灰、灰绿、灰黑色,浅色者少见。岩屑砂岩多形成于强烈构造隆起区附近的构陷带或拗陷盆地中,由母岩迅速剥蚀、快速堆积而成。岩屑砂岩可以是陆相的或海相的。 杂砂岩:分选不好、泥砂混杂的砂岩,一般含石英较少,且多呈棱角状。含有不同比例的长石和岩屑,常含少量云母。长石主要是斜长石,岩屑多种。富含杂基是杂砂岩的基本特征,颗粒越细,杂基含量越高。杂基成分以绿泥石、水云母常见。杂砂岩的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或岩屑砂岩类似,即快速侵蚀、搬运和沉积形成的,但杂砂岩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典型的杂砂岩常堆积在急速沉降的浊积岩或复理式建造中。 砂岩是人类使用最为广泛的石材,其高贵典雅的气质天然环保的特性成就建筑史上的朵朵奇葩。数百年前用砂岩装饰而成的罗浮宫,英伦皇宫、美国国会大厦、哈佛大学、巴黎圣母院等至今仍风韵犹存,精典永在。 以前,砂岩在建筑用途上非常费力,这是由于采石场的切割机和加工机械设备比较落后。最近几年,这些情况得到改善,逐渐能以最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根据顾客对色彩的要求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砂岩可广泛应用。甚至有人认为,“人能想到的,它都可用到”。

岩石分类基本知识

第三章岩石特征 在岩石圈中岩石种类繁多,按照成因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这三大类岩石在本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在野外识别和描述这三大类岩石是地质认识实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认识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础。 第一节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水、大气、生物、生物化学以及重力等的作用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同时也有火山喷发物质、生物以及宇宙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的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本区沉积岩主要有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两大类和火山碎屑岩。 一、陆源碎屑岩 陆源碎屑岩是指陆源碎屑颗粒经过机械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根据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又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四类。 1.砾岩 本区砾岩按所在层位分为底砾岩和层间砾岩两种类型;根据砾石成分,把砾岩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两类。 底砾岩是在大旋回底部,即在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如长龙山组底部硅质砾底砾岩、府君山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馒头组底部泥灰质砾底砾岩、本溪组底部白云质灰岩砾底砾岩以及北票组底部各种砂质砾底砾岩。 层间砾岩整合地夹于其它岩层间,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如石千蜂组中的层间砾岩(砂页岩沉积韵律的底部、但砾石成分为砂质、泥质及燧石等)和北票组中的层间砾岩〔砾石成分为各种砂岩及燧石〕。 单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单一,同种成分的砾石占75%以上。这种单一成分可以是稳定性较高的岩屑或矿屑,也可以是风化稳定性较低的岩屑。前者主要是石英岩质砾岩,它是长期改造的产物,多见于滨岸沉积。后者常见为石灰岩质角砾岩,它是岩石破碎后就近快速堆积并被埋藏的产物。 复成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砾岩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砾石,任何一种成分的砾石都不超过50%,砾岩的成分直接与母岩区有关。这种砾岩在河流沉积及山前堆积物中常见。 2.砂岩 按粒度可分为粗砂岩(颗粒粒径为2~0.5mm)、中砂岩(颗粒粒径为0.5~0.25mm)和细砂岩(颗粒粒径为0.25~0.1mm)。 按碎屑成分可划分为三个岩类八种岩石(表3-1): 说明:当基质含量>15%时,岩石名称相应改称石英杂砂岩、长石杂砂岩和岩屑杂砂岩。 石英砂岩石英含量>90%,以硅质胶结为主,有少量铁质胶结,泥质杂基极少。石英砂岩在不

2020届高三地理三轮复习之自然地理综合练习题

2020届高三地理三轮复习之自然地理综合练习 ★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2018年暑假某校学生参加了去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考察的研学活动,走过了媲美蜀南竹海的竹林长廊,体验了沟内滴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的独特地理环境。如图为学生绘制的考察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地势大致是东高西低B.金鸡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高峡飞瀑景观集中在两河交汇处D.竹林的形成主要受是地形和水源的影响 2.学生登顶依剑峰() A.山麓可见苍翠的常绿阔叶林B.途中巧遇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C.在山坡俯瞰漫山遍野的红叶D.在山顶远眺层峦叠嶂的山峰钓鱼是一项有趣的休闲活动,钓鱼活动中钓点选择决定了渔获多少。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钓点选择的基本原则:“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钓鱼爱好者总结的钓点选择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流速快慢B.水温高低C.河底地形D.水位涨落 4.春日拂晓,某钓鱼爱好者来到其早己选好的钓点,开饵做钓。做钓时发现太阳光从前

方照到河面,水面波光粼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鱼爱好者选择的钓位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2019年2月,一组中国游客赴美国旅游。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内,游客目睹了“火焰瀑布”奇观。据了解,这是一个季节性瀑布,仅在冬季和早春才会出现水流。落日的余晖映照到瀑布上,瀑布便会发出火焰一般的光芒,故称“火焰瀑布”。但这种奇观只出现在每年2月晴天的傍晚。下图示意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游客观看到“火焰瀑布”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9:30B.11:30C.18:00D.0:30 6.游客在美国游览期间发现,旧金山() A.正午物体影长逐渐变长B.日出时间提前 C.平原气温明显低于北京D.寒潮活动频繁 7.“火焰瀑布”奇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①天气状况②日落方位③盛行风④降水量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 A.1个B.2个C.3个D.4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