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接地的分类

保护接地的分类
保护接地的分类

接地的分类

各种接地的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又可分为交流工作接地和直流工作接地。

1、工作接地:

由于运行和安全的需要,为保证供电电源在正常或故障的情况下,能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

1)直流工作接地

在通信系统中,为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而设置的接地系统称为工作接地。所谓工作接地,就是利用大地这个导体构成回路,来传输能量和信息。同时,利用工作接地的方式来降低电信回路中的串音,抑制电信线路中的各种电磁干扰,提高通信线路的传输质量。

在各通信局、站的工作接地系统中,包括“电池的正极接地”、“交换机的外壳接地”、“载波机和载波机架接地”以及“总配线架接地”等。

程控交换机室内地线布线系统要比纵横制严格,必须采用一点接地原则,即引入到程控交换机室内的接地线只能接到一次接地端子,再由该端子引到各个机架。

表3-1 通信局站接地电阻要求

261

2)交流工作接地

按照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接地制式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以加后续字母。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接地点对地的关系:

T表示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

I表示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和地绝缘,或由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地的关系:

T表示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和配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表示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和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相连接。

后续字母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之间的关系:

C表示中性线N和保护线PE合并为PEN线,

S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分开,

C-S表示电源侧为PEN线,从某点分开为N及PE线。

根据以上的分法,安接地制式划分的配电系统有TN-S、TN-C、TN-C-S、TT、IT。

根据我国《低压电网系统接地形式的分类、基本技术要求和选用导则》的规定,低压电网系统接地的保护方式可分为:接零系统(TN 系统)、接地系统(TT系统)和不接地系统(IT系统)三类。

(1)TN-C系统

TN-C系统为三相电源中性线直接接地的系统,通常称为三相四线制电源系统,其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图3-1(a)所示。TN-C系统没有专设

262

PE线,所以受电设备外露的导电部分直接与N线连接,这样也能起着保护作用。

图3-1 低压配电系统中接零系统的几种方案

(2)TN-S系统

TN-S系统即为三相五线制配电系统。如图3-1(b)所示,这是目前通信电源交流供电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低压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在TN-S系统中,采用了与电源接地点直接相连的专用PE线(交流保护线或称无法零线,该线上不允许串接任何保护装置与电气设备),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均与PE线并接,从而将整个系统的工作线与保护线完全隔离。这种方案有如下优点:

a. 一旦中性线断线,不会像TN-C系统中那样,使断点后的受电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可能带上危险的相电压。

b. 在各相电源正常工作时,PE线上无电源,而所有设备外露导电的部分都经各自的PE线接地,所有各自PE线上无电磁干扰。

总的来说,TN-S方案工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安全保护性能好,应用范围广。

(3)TN-C-S系统

此方案由TN-C和TN-S组合而成,如图3-1(c)所示。整个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系统。往往用于环境条件较差的场合。

(4)必须注意:

1)工场的电源若来自TN-S系统,则配电箱内的N排必须与PE排绝缘。若来自TN-C系统,则配电箱内的N排与PE排必须用导线连成一体。

2)四极断路器可用于TT或TN-S系统,控制三根相线、一根中性线的切入或断开。TN-C系统不准用四极开关。避免负载不平衡产生的中性电压窜入切断的电源回路。

263

3)在TN-S系统中,电气设备的N线和PE线是不准接错的。

一般交流三相电源系统,为防止三相负载不平衡而使各相电压差别过大,三相电源的中性点都应当直接接地。接地线一般为零线。接地装置与大地之间的电阻称作接地电阻。对100kV A以下的变压器,接地电阻值<10Ω;对100kV A 以上的变压器,接地电阻值<4Ω。

(5)PE线

a、PE线的最小截面mm2

装置的最小截面S S≤16 1635

相应PE线的最小截面S 16 1/S 考虑到机械强度,当采用单芯绝缘导线时截面应不小于:有机械保护时2.5mm2;无机械保护时4mm2;

当采用电缆芯线、电缆金属外皮或护套线缆时,不规定最小截面,但需满足热稳定要求(即安全载流量)。

b、PE线的种类

多芯电缆中的芯线;和相线处于同一外护物内的绝缘线或裸导线;导线或电缆的金属外皮;导线的金属保护管或其他金属外护物,如金属线槽、电缆托盘、电缆梯架;某些固定式的装置外导电部分,如金属水管系统、起重机轨道等。

上述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连接上,均应保证完整的电气通路,使其不受机械的、化学的或电化学的损蚀;确保他们的传导电流的安全;并允许他们在预定的分接点上和其他PE线连接;

不得使用蛇皮管、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以及低压照明网络导线的铅皮作PE线。在电气装置需要接地的房间内,这些金属外皮应接PE线,并保证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PE线应和上述金属外皮用镀锌螺栓连接或低温焊接。

装置的外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线;PEN线应采用和相线耐压水平相同的绝缘线;PE线可以不加绝缘。(成套开关设备内部的PEN线可以不用绝缘。)

264

PEN线和PE线的颜色为绿/黄双色;他们严禁穿过漏电保护器中电流互感器的磁回路;PE线中严禁装有开关和能断开PE线的任何保护装置;

2、保护接地:

为了保障人生的安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将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和接地装置进行良好的金属连接。

1)保护接零:

为了保障人生的安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将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和系统零线进行直接相连。

如单相碰壳故障时,便形成一个单相短路回路,由于这个短路回路不含有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该回路阻抗很小,故障电流必将很大,

保证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熔断器熔断、保护装置动作。

此时零线上不准装置熔断器和开关;和相线的的敷设要求相同;同一系统中采用此方式后,不允许再对其中任一设备采用保护接地的方式;应同时装设足够的重复接地装置。

在中性点有良好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应采用保护接零的方式。大多数工厂企业都有单独的配电高压变压器供电,故属于此类。公用电网、农村配电网容易采用保护接地。

3、防雷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应在10~20Ω之间。当遭受雷击时,防雷地线中的瞬时电流很大,从而产生很高的电压降,因此,独立的防雷地线一定要与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分开,以保护通信设备。

为了防止雷击对设备、建筑物和生命财产的损坏,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和设备的入口处都设置有避雷保护装置。这种避雷保护装置能将雷电冲击电流旁路入地,并将冲击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内。这种接地称之为防雷保护接地。

4、均衡电位接地

265

为了防止接地电位升高对低压和电子装置的反击,除独立的避雷针、线外,要求全部的接地对象,包括配电装置构架和建筑物上装设的避雷针、避雷带的接地,都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

5、逻辑接地或信号接地

计算机以及一切微电子设备,大部分采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作于较低的直流电压下,为使同一系统的电脑、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路具有统一电位参考电,将所有设备的零电位接于统一接地装置,它可以稳定电路的电位,防止外来干扰,这称为直流工作接地。同一系统的设备接于统一接地装置上,无论是模拟量或数字量,在进行通信或交换时,才有统一的电位参考点,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电位,提供一低阻抗落点让噪声电流在此点落地,有效衰减以至消除各种电磁干扰,保证数据处理或信号传递准确无误。

6、直流地悬空

直流电不接大地,和大地严格绝缘。对地电阻的要求一般因机器而定。一般标准在1MΩ以上。梅兰日兰的EPS-2000系列UPS电源的直流地就属于这种类型。

采用直流地悬空其理论根据是:

1)数字电路的直流和交流接在一起,有可能引入交流电网的干扰,为了防止这种干扰必须把交流地和直流地严格分开。,由于交流地往往是接大地的,这样就要求数字电路直流地不能接大地。

2)如果把交流地和直流地一起接大地,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上都发生过烧坏元器件的事故,经检查是由于仪器和电烙铁等设备漏电所造成。分开的话,交流和直流之间不会产生电流回路,漏电就不会进入计算机回路。

但由于直流地悬浮往往带来新问题。在无安全地的计算机系统中,由于直流地悬空有可能使一些设备带有瞬态电压,通过相互连线的电容耦合干扰其他设备。如火线和机柜相碰,机柜带有很高的交流电压对任何设备的安全造成威胁。由于无安全的地,大量的静电荷无处可去,不仅影响计算机设备安全运行,也影

266

响操作者的安全。若避雷设备不完善,也有遭雷击的危险。

7、高层建筑物接地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防雷网时,要将电气部分的接地和防雷接地连接成一体。当防雷装置受到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极上都会产生很高的电位。如果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电线和其他金属管线与防雷装置的距离不够时,他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这种现象称为反击,其结果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损坏,金属管道烧坏,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及电机等事故。

凡进入高层建筑物的电线,已采用两端外皮接地的电缆。最好将电缆直埋地下,直埋段长度不宜小于10米。

安装在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力设备和电器用具以及照明灯具等,已采用接零保护,电源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经击穿保险丝接地。

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时,零线要紧贴相线敷设,以减小相线和零线回路的电抗。如电流较大时,相线和零线最好穿入两端接地的铁管内,将电磁场封闭起来。

8、联合接地

联合接地就是严格的单点辐射式接地,不是随意的混接和就近接地,也不是只把各种接地系统连接在一起的所谓的共同接地系统。

联合接地是将接地系统分为地线(地线网络)和接地装置两部分来考虑的。地线是根据各设备接地要求来做的,不同地线之间不构成闭合回路,各种地线只在公共接地母线处一点接地。如在某一地线上偶尔出现信号或干扰电流时,也不会互相串混产生干扰。而公共接地母线是低阻抗的,不会引起供模干扰。公共接地使该接地系统的基准地电位,必须十分接近大地的电位,这样就可以消除可能出现的反击问题。

9、直流接地功能的变化

在接地方面,机电制交换机的局间中继电路是利用大地作回路的,为了减少信号接地回路中的电压降,使中继器正常工作,对交换局的接地要求很高。

267

接地电阻根据中继线的多少而定,最小值要达到0.5欧。程控交换机的局间中继器电路不采用大地作回路,故接地电阻可以增大。

根据单点辐射式接地原理:

1)要组成联合接地的话,低配的交流接地网和通信的接地网,必须在地底下,做一定宽度的多根多点的金属性可靠连接,还必须和通信大楼的建筑物钢精在地底下做同样的连接;

2)交换机架和交换电源机架是直接连到电源的正极,在安装机架地面加固时,应采取特殊措施,使加固螺钉和地板中的钢筋绝缘;

3)交换机架和交换电源机架是直接连到电源的正极,应与防静电架空地板绝缘,因为架空地板应接保护地线;

4)如低配的交流接地和通信的接地不是联合接地的话,机房空调的机架的交流的保护地线应和地板的直流保护地线绝缘;

5)整流系统的交配、整流、直配机架的避雷装置的另一端接地,应该接到直流的保护接地体上;

268

接地的种类

接地的种类除防雷接地外,还有交流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直流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等。电子设备的接地方式有独立地和联合接地。独立地的接地电阻值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大于4欧,并采用一点接地方式。电子设备接地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设,但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欧。若与防雷地分设,两接地系统的距离不宜小于20米。 电力系统接地种类区分 周建民 在电网系统中,供电企业在不同场合采取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四种接地措施。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工作接地。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可靠运行,而必须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点进行接地,称为工作接地。此种接地可采取直接接地或经特殊装置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保护接地。为防止因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同接地体之间做良好的连接,称为保护接地。如变压器底座和外壳接地、配电盘的框架接地、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接地,将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相连接等。 重复接地。将中性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大地再次做金属连接,称为重复接地。如在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首端、分支点及沿线每1千米处和接户线处做的接地、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的中性线在共敷段首末段接地等。 防雷接地。为了防止人、畜、建筑物、架空线路等遭受雷击而做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如与建筑物顶部避雷针及高压架空线路避雷线相连而做的接地等。 地与电(信号),这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接地,通常是指用导体与大地相连。可在电子技术中的地,可能就与大地毫不相关,它只是电路中的一等电位面。如收音机、电视机中的地,它只是接收机线路里的一电位基准点。接地,在电力和电子技术中,既简单,又复杂,而且还必不可少。按接地的作用,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过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信号地等多种。在广电技术中,以上几种接地类型都会遇到。现就结合实际对某些接地技术问题作一阐述。 一.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绝缘损坏造成设备带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护装置,它有接地与接零两种方式。按电力规定,凡采用三相四线供电的系统,由于中性线接地,所以应采用接零方式,而把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体接至零线上,而不允许将设备外壳直接接地。这在广电系统的配电房中的开关设备,中央空调机、发射机等电源开关设备和大耗电设备中尤为常见。在规划设计时,应从地网中引出接地母线至各设备上,再将机器外壳用导体连至接地母线上。值得指出的是:接地线应接在设备的接地专用端子上,

接地线的深度要求

接地线的xx要求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条文说明前言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 (1987)78号、建设部 (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范的治理单位: 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第一章总则第 1." 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订。第 1." 0.2条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其他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第 1." 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第

1." 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第 1." 0.5条本规范内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第 1." 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2." 1.1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第十款至第十四款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和征求修订意见中要求增加而制订。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根据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和1985年版《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规定而修订。第 2." 1.2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不需要接地或不需要接零,基本与原规定相同。《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关于哪些电气装置需要和不需要接地或接零在电压等级上有新的规定,考虑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也正在修订,为同设计规范协调一致,现规定要作相适应的修订。第 2." 1.3条当直流流经在土壤中的接地体时,由于土壤中发生电解作用,可使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增加,同时又可使接地体及四周地下建筑物和金属管道等发生电腐蚀而造成严重的损坏。第三款根据日本技术标准和原东德接地规范的接地体以及接地线的规定,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双线制正极如无绝缘装置,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采用外引接地时,外引接地体的中心与配

保护接地的分类

接地的分类 各种接地的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又可分为交流工作接地和直流工作接地。 1、工作接地: 由于运行和安全的需要,为保证供电电源在正常或故障的情况下,能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 1)直流工作接地 在通信系统中,为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而设置的接地系统称为工作接地。所谓工作接地,就是利用大地这个导体构成回路,来传输能量和信息。同时,利用工作接地的方式来降低电信回路中的串音,抑制电信线路中的各种电磁干扰,提高通信线路的传输质量。 在各通信局、站的工作接地系统中,包括“电池的正极接地”、“交换机的外壳接地”、“载波机和载波机架接地”以及“总配线架接地”等。 程控交换机室内地线布线系统要比纵横制严格,必须采用一点接地原则,即引入到程控交换机室内的接地线只能接到一次接地端子,再由该端子引到各个机架。 表3-1 通信局站接地电阻要求 261

2)交流工作接地 按照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接地制式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以加后续字母。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接地点对地的关系: T表示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 I表示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和地绝缘,或由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地的关系: T表示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和配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表示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和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相连接。 后续字母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之间的关系: C表示中性线N和保护线PE合并为PEN线, S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分开, C-S表示电源侧为PEN线,从某点分开为N及PE线。 根据以上的分法,安接地制式划分的配电系统有TN-S、TN-C、TN-C-S、TT、IT。 根据我国《低压电网系统接地形式的分类、基本技术要求和选用导则》的规定,低压电网系统接地的保护方式可分为:接零系统(TN 系统)、接地系统(TT系统)和不接地系统(IT系统)三类。 (1)TN-C系统 TN-C系统为三相电源中性线直接接地的系统,通常称为三相四线制电源系统,其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图3-1(a)所示。TN-C系统没有专设 262

接地作用和接地原理方法

l)接地的作用 接地的作用总的步说只有两种:保护人和设备不受损害;抑制干扰;抑制干扰接地在有的书中又叫工作接地,而前者又叫保护接地。 ①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将DCS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原因是DCS的供电是强电供电(220V或11OV),通常情况下机壳等是不带电的,当故障发生(如主机电源故障或其它故障)造成电源的供电火线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的接地,那么这带电体和地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体,那么就会通过人身形成通路,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 ②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使DCS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可靠运行并保证测量和控制精度而设的接地。它分为机器逻辑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在石化和其它防爆系统中还有本安接地。 ·机器逻辑地,也叫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电源的输出地。 ·信号回路接地,如各变送器的负端接地,开关量信号的负端接地等。 ·屏蔽接地(模人信号的屏蔽层的接地)。 ·本安接地,是本安仪表或安全栅的接地。这种接地除了抑制干扰外,还有使仪表和系统具有本质安全性质的措施之一。本安接地会因为采用的设备的本实措施不同而不同,下面以齐纳式安全栅为例,说明其接地内容,如图3.413所示:该图是一个齐纳式安全栅的接地原 理图。

安全栅的作用是保护危险现场端永远处于安全电源和安全电压范围之内。如果现场端短路,则由于负载电阻和安全栅电阻R的限流作用,会将导线上的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使现场端不至于产生很高的温度,引起燃烧。第二种情况,如果计算机一端产生故障,则高压电信号加入了信号回路,则由于齐纳二级的嵌位作用,也使电压位于安全范围。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齐纳安全栅的引入,使得信号回路上的电阻增大了许多,因此,在设计输出回路的负载能力时,除了要考虑真正的负载要求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安全栅的电阻,留有余地。 除了上述几种接地外,在很多场合下容易引起混乱的还有一个供电系统地,也叫交流电源工作地,它是电力系统中为了运行需要设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 (l)接地要求和方法: 上面介绍了六种接地:供电系统地、保护地、逻辑地、屏蔽地安全栅地、信号回路地。对这六种接地,各家有各家的要求,虽然大都强调一点接地,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欧姆等,但具体内容上差别很大,下面给出几个例子介绍常遇到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①供电系统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电厂、冶炼厂等,其厂区内有一个很大的地线网,而通常供电系统的地是与地线网连在一起的。有的厂家强调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接地必须和供电系统地以及其它(如避雷地)严格分开,而且之间至少应保持15m以上的距离。为了彻底防止供电系统地的影响,建议供电线线路用隔离变压器隔开。这对那些电力负荷很重,而且负荷经常启停的单位是应注意的。从抑制干扰的角度来看,将电力系统地和计算机系统的所有地分开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一般电力系统的地线是不太干净的。但从工程角度来看,在有些场合下单设计算机系统地并保证其与供电系统地隔开一定距离是很困难的,这时可以考虑能否将计算机系统的地和供电地共用一个,这要考虑几个因素: ·供电系统地上是否干扰很大,如大电流设备启停是否频繁,对地产生的干扰是否大;·供电系统地的接地电阻是否足够小,而且整个地网各个部分的电位差是否很小,即地网的各部分之间是否阻值很小(<1W) ·DCS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所用到的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例如有无小信号(电偶,热电阻)的直接传输等。 ②所有计算机接线涉及到的接地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在这一点上,也有很多争议。有的厂 家系统提出几个地:逻辑地、屏蔽地(又叫模拟地)、信号地、保护地分别自己接地在地上打接地装置,而大部分系统则指出各种地在机柜内部自己分别接地,汇于一点,然后用较粗的导体(铜)将各汇地点朕起来,接到一个公共的接地体上。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DCS 本身是由多台设备组成的,除了控制站以外,还包括很多外设,而且数据也不止一台,这就涉及到了多台设备,多种接地的问题。此外,一般的DCS的供电是各站(控制站,操作站等)用专门一条线单独供电,即彼此之间不相互供电。图3.4.14是一种常用的多站接地图。

常用划线工具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用划线工具种类及使用方法 一、划线工具按用途分类: 1.基准工具,包括划线平板、方箱、V形铁、三角铁、弯板(直角板)以 及各种分度头等。 2.量具,包括钢板尺、量高尺、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直角尺以及测量 长尺寸的钢卷尺等。 3.绘划工具,包括划针、划线盘、高度游标尺、划规、划卡、平尺、曲线 板以及手锤、样冲等。 4.辅助工具,包括垫铁、千斤顶、C形夹头和夹钳以及找中心划圆时打入 工件孔中的木条、铅条等。 二、划线工具使用方法 1.平台。一般由铸铁制成。工作表面经过精刨或刮削,也可采用精磨加工而成。较大的划线平板由多块组成,适用于大型工件划线。它的工作表面应保持水平并具有较好的平面度,是划线或检测的基准。 2.方箱。一般由铸铁制成,各表面均经刨削及精刮加工,六面成直角,工件夹到方箱的V形槽中,能迅速地划出三个方向的垂线。

3.划规。划规由工具钢或不锈钢制成,两脚尖端淬硬,或在两脚尖端焊上一段硬质合金,使之耐磨。可以量取的尺寸定角度、划分线段、划圆、划圆弧线、测量两点间距离等。 4.划针。一般由4~6 mm 弹簧钢丝或高速钢制成,尖端淬硬,或在尖端焊接上 硬质合金。划针是用来在被划线的工件表面沿着钢板尺、直尺、角尺或样板进行划线的工具,有直划针和弯头划针之分 5.样冲。用于在已划好的线上冲眼,以保证划线标记、尺寸界限及确定中心。 样冲一般由工具钢制成,尖梢部位淬硬,也可以由较小直径的报废铰刀、多刃铣刀改制而成。 6.量高尺。由钢直尺和尺架组成,拧动调整螺钉,可改变钢直尺的上下位置,因而可方便地找到划线所需要的尺寸。 平台 方箱 划针 大尺寸划规 样冲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类、特征及应用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类、特征及应用 摘要:供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和绝缘的配合,继电保护,接地设计等多个因素,而且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人身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目前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四种,本文对这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与比较,并针对发展中城市配电系统中接地变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中性点接地系统接地变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地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大接地电流系统和小接地电流系统,前者即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流系统,后者又分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系统。 1.大接地电流系统 大接地电流系统,即将中性点直接接地。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就形成单相接地短路,线路上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使线路保护装置迅速动作,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大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电位仍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基本不变,这是它的最大优点。因此在这种系统中的输电设备绝缘水平只需按电网的相电压考虑,较为经济。此外,该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会产生间歇性电弧引起的过电压,不会因此而导致设备损坏。大接地电流系统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缺点也很多,首先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允许电网继续运行,防止短路电流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可靠性不如小接地电流系统。其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点还会产生较大的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接地电流较大,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特别是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对通讯造成干扰。 2.小接地电流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系统。小接地电

接地的作用及分类

接地的作用及分类 时间:2012-03-18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d5287165.html, 作者:电工之家 所谓接地,就是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接地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并且无法用其他方法替代的电气安全措施之 一。不管是电气设备还是电子设备,不管是生产用设备还是生活用设备,不管是直流设备还是交流设备,不管是固定式设备还是移动式设备,不管是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也不管是发电厂还是用电户,都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用途的接地措施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或是它们的安全。 一、接地的作用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1.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导体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以保护人体的安全,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当电气设备某处的绝缘体损坏后外壳就会带电,由于电源中性点接地,即使设备不接地,因线路与大地间存在电容,此时人体接触到设备外壳时也会有电流流经人体;或者线路上某处绝缘不好,如果人体触及此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外壳时,电流就会经人体而成通路,从而使人体遭受电击伤害。 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极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此时,人体与接地极是并联的关系,流过每一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通常人体的电阻比接地极电阻大数百倍,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献出流经接地极的电流小数百倍。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相当于接地极将人体短接,因此,人体就能避免触电的危险。 所以,不论施工还是运行,在一年中的所有季节,均应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接地电阻值,以免发生电击伤害。 2.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接地一般为中性点接地,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很小,因此中性点与地间的电位差接近于零。当相线碰壳或接地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 在中性点绝缘

为什么要接地线据说不接地线后果很严重赶紧看看你们家的吧

“地线”在家庭用电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有些地区的供电网中却没有地线,很多朋友会好奇,什么三地线?地线有什么作用?不接地线又会导致哪些后果? 什么地线? 地线,又称避雷线,是指用来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导线;电气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地线进入大地。地线的符号是E(Earth);可分为供电地线、电路地线两种。按我国现行标准,GB2681中第三条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时,一般应该是相线—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淡蓝色,地线是黄绿相间,如果是三孔插座,左边是零线,中间(上面)是地线,右边是火线。 1 简单的说:接地线是电气保护中的一种方式。它的作用是当你的电器设备漏电或感应带电时能够快速通过接地线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设备外壳不再带电,从而保证了人员后设备的安全。 例如: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另外对于电器维修人员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这一点比较重要.使用电脑的朋友有时也会忽略主机壳接地,其实给电脑主机壳接根地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死机现象的出现.

2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25mm 2 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在电器中:接地线就是接在电气设备外壳等部位及时的将因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安全的电荷或者漏电电流导出的线路. 通俗点说:接地可以防止用电设备表面的静电或漏电对人造成点击伤害.大功率电器尤其需要注意.

外科针线分类及使用

外科针线分类及使用 般按针尖形状分圆形及三角形两种,按针身弯曲度分为 1/4弯形、1/2弯形、3/8及 依组织脏器部位的深浅, 选用时注意缝针的弯曲角 故多用在坚韧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现在用的缝针种 1 ?圆形缝针:主要用于柔软容易穿透的组织,如 腹膜、胃肠道及心脏组织,穿过时损 伤小。 2?三角形缝针:适用于坚韧的组织,其尖端是三角形的,针身部分是圆形的。 3?三角形角针:针尖至带线的部位皆为三角形,用于穿透坚韧难穿透的组织,如筋膜 及皮肤等。 4. 金属皮夹:这种金属皮夹,装人特制钉匣内,用特制持 夹钳夹住金属皮夹,多用于 缝合皮肤及矫形外科。 5?无损伤缝针:这一类型的针附于缝线的两端,多用于血管吻合及管状或环形构造时, 亦用于连续缝合,如肠道吻合和心脏手术时,有弯形和直形两种。 6?弓I 线针:有手把,前端为扁圆钝弯形针尖及针身,深部组织 结扎血管时使用,不易 割伤,便于操作,常用于肝脏手术时。 手术缝针的型号有 5 X 12、6 X 14、7 X 17、8 X 20、9 X 24、9 X 34、10 X 28、 11X 24 等。 选用以上各种类、各型号的缝针时,应选用大小不同的持针钳配搭, 避免配搭不当造成针体 弯曲或折断,影响手术进行。 缝线: 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 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又可结扎缝合血管, 起止血作 用。所有的缝线在人体组织内均为异物, 都可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大小不同而已。 选用缝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缝线。各种缝线的粗细 以号数与零数表明,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常用的有 1#、4#、7#、10# ;零数越多表示缝 线越细,常用的有 1/0?10/0。 1 ?医用丝线:分板线和团线两种。是外科广泛、基本使用的缝线。柔软强韧,容易操 直形等。手术选用缝针时,依身体组织、 脏器及血管等的脆弱度, 选用时必须注意针尖的锐 利度及针眼的大小避免造成组织的创伤; 度。三角形缝针穿过组织时易撕裂组织, 类很多,将目前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详解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详解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用来保护人身及电力、电子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通常我们将接地分为工作接地、系统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用他们来保护不同的对象,这几种接地形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均是通过接地接地导体将过电压产生的过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实现保护的目的。现代工厂在接地上都要求形成一张严密的网,而所有的被保护对象都挂在这个安全的接地网上,但不同的接地都需要从接地装置处的等电位点连接。 对于防雷接地,主要是通过将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接地网这一有效途径引入大地,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有两种避雷方式供选择,其一是避雷针接地,其二是采用法拉第笼方式接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防雷模式,它们在防雷原理上有显著的区别。避雷针的原理是空中拦截闪电、使雷电通过自身放电,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从地面算起的以避雷针高度为滚球半径的弧线下的面积,对于法拉第笼,它认为避雷针的范围很小,而且在避雷针保护的空间内仍有电磁感应作用,而且避雷针附近是强的电磁感应区,有很大的电位梯度,在它周围有陡的跨步电压存在,在这一范围内的人们有生命危险,鉴于种种观点,现在的防雷接地系统中法拉第笼占有重要地位。实验证明,一个封闭的金属壳体是全屏蔽的,在雷电流通过时,是沿着壳体的外表面流入大地,而在壳体的内部没有感应电动势及磁通,即雷电流没有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干扰效应。而法拉第笼下部的环状接地环、等电位均压网也避免了人在此等电位环境中被雷击的危险。 采用保护接地是当前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通常有两种做法,即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是电气工作的一个重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接地。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接叫做接零。由于电力系统中采用保护接地,是我们对用电设备、金属结构及电子等设备采取的接地保护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电器设备漏电、线路破损或绝缘老化漏电等漏电事故造成

《各种各样的线》教案

各种各样的线》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 2. 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 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 1. 学生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 学生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 3. 电视机、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 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 子 的? 2. 教师和学生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线的特点。 1. 教师: 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

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 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像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 学生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学生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学生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学生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 3. 教师小结: 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指导学生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学生进行分类。 学生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 检查分类情况。 先请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学生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讨论线的作用 教师: 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 (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

接地装置的种类及作用

接地的种类及作用探讨 电化四段张彬 摘要:在供电系统运行中接地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人身安全及保护用电器的主要措施。在日益发生的自然雷害面前我们特别论述防雷的危害性、重要性、必要性。 关键词: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电磁脉冲防护LEMP 电子(逻辑)接地 正文: 通过近一段时间在对现场设备及临时电网的维修与维护,发现许多问题的发生及一些最终的解决方法都是与接地有密切关系的,也让我彻底改变了从前对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接地不重视、有时候则有要不要没有关系的想法,让自己总是停留在一个业余者的角度上。通过认真地请教、查询资料等途径,来充实自己。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接地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保护人身安全及用电器的主要措施。供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与大地做金属性的良好接触,称为接地。按接地的目的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以及防雷接地。特别论述配电网接地制式与建筑物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接地网的电阻值及接地网的结构在防雷中的作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子系统的放电过程;指出了接地技术中的宣传误导。 一、接地分类及作用 1、工作接地 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正常且可靠地运行,必须将供电系统中的某点与地做可靠的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如变压器的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的可靠金属连接等。其作用:①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在中性点对地绝缘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而人体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将受到线电压,但对中性点接地系统,

人体受到的为相电压。②迅速切断故障设备。在中性点绝缘的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仅为电容电流和泄漏电流,数值很小,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以切断故障设备。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发生碰地时将引起单相接地短路,能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以切断故障。③减轻高压窜人低压的危险。 2、保护接地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种电器的外壳是不带电的。但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设备绝缘损坏后可能使外壳带电,人或动物一旦接触到这种外壳带电的设备就有触电的危险。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时危及人身安全,将电器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部分同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地。图1,设备外壳不接地。当故障时,由于带电线路对地电容存在,将产生电容电流。又因为设备外壳与大地间的接触电阻较大,若忽略其分流作用,则故障电流将全部由地中经人体返回设备外壳。即人体中的电流为:Ir=Ijd。由于人触电的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通过人体的电流。人体最小的感觉电流工频约为1mA,直流约为5mA。当工频电流超过10mA时,手已难于摆脱电源;当超过50mA且触电时间超过15~30s,即可致命,所以,在绝缘损坏时,人碰触到电器设备外壳是很危险的。若要使人们触及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不遭受触电的危险,关键是减少设备外壳与大地间的接触电阻,使流过人体的电流在安全要求的允许范围内。保护接地的目的就在于此。如图2所示,采用保护接地后,流入人体的电流为:Ir=Ijd*rjd/(r r+r jd)。式中:Ijd----接地电流(A);Ir----流入人体电流(A); rjd----接地电阻(Ω);r r----人体电阻(Ω)。由于人体电阻远大于接地电阻,则上式可以简化为:Ir= rjd/r r。流过人体的电流Ir与接地电阻rjd和接地电流Ijd成正比。因此,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应设法尽量减少接地电阻和故障电流的值。

接地线的作用是什么

接地线的作用是什么??不接地有什么后果??(实验教学法) 接地线的作用是把有可能带电金属壳上的电引到大地中,以免人触到发生触电事故。不接地,一旦设备发生漏电现象,人一旦碰到带电体,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接地线可以把泄露的电流分导到地面,避免触电。 接地线主要是为了防止漏电伤人,对机器的本身到没有什么影响 接地线的结构 验电、接地极的深度,挂接要求,拆掉要求。接地线的捆扎方法,(演示教学法) 学生分组练习: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 评价打分及要求 主题:接地线的作用和使用应注意事项 挂接地线是保护检修人员的一道安全屏障,是电力员工的生命线,可防止突然来电对人体的伤害。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接地线使用频繁且操作看似简单,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其重要性也往往被人忽视,经常出现不正确的使用情况,以致降低甚至有时失去了接地线的安全保护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挂接地线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其操作过程应该严肃、认真、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因此,要正确使用接地线,规范挂、拆接地线的行为,自觉培养严谨的安全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才能拒危险隐患于千里之外,才能避免由于接地线原因引起的电气事故。 现根据实际工作中,接地线的使用应注意以下事项。 1、工作之前必须检查接地线。软铜线是否断头,螺丝连接处有无松动,线钩的弹力是否正常,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换或修好后再使用。 2、挂接地线前必须先验电,未验电挂接地线是基层中较普遍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在悬挂时接地线道体不能和身体接触。 3、在工作地点两段两端悬挂接地线,以免用户倒送电、感应电的可能,深受其害的例子不少。

4、在打接地桩时,要拨能借地体能快速疏通事故大电流,保证接地质量。 5、要爱护接地线。接地线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扭花,不用时应将软铜线盘好,接地线在拆除后,不得从空中丢下或随地乱摔,要用绳索传递,注意接地线的清洁工作。 6、新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对接地线使用的培训、学习,考核合格后,方能单独从事接地线操作或使用工作。 7、按不同电压等级选用对应规格的接地线。 8、严禁使用其它金属线代替接地线。 9、现场工作不得少挂接地线或者擅自变更挂接地线地点。 10、接地线具有双面性,它具有安全的作用,使用不当也会产生破坏效应,所以工作完毕要及时拆除接地线。带接地线合开关会损坏电气设备和破坏电网的稳定,会导致严重的恶性电气事故。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简述 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电磁环境)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人们防止系统事故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的特点,因而是电力系统实现安全与经济运行的技术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是技术问题,但也是经济问题。在选定方案的决策过程中,应结合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规划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全面考虑,使系统具有更优的技术经济指标,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不良后果。 简言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 接地,出于不同的目的,将电气装置中某一部位经接地线和接地体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根据接地的目的不同,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是指为运行需要而将电力系统或设备的某一点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避雷器接地等都属于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为防止人身触电事故而将电气设备的某一点接地。如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互感器二次线圈接地等。 接地方式主要有2种,即直接接地系统和不接地系统。 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系统;适于110kV以上的供电系统,380V以下低压系统。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是会使保护马上动作切除电源与故障点。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增高和系统容量增大,设备绝缘费用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优点已居于次要地位,主要考虑降低绝缘投资。所以,110kV及以上系统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对于380V以下的低压系统,由于中性点接地可使相电压固定不变,并可方便地获得相电压供单相设备用电,所以除了特定的场合以外(如矿井),亦多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 对于高压系统,如110kV以上的供电系统,电压高,设备绝缘会高,如果中性点不接地,当单相接地时,未接地的二相就要能够承受√ 3倍的过电压,瓷绝缘子体积就要增大近一倍,原来1米长的绝缘子就要增加到1.732米以上,不但制造起来不容易,安装也是问题,会使设备投资大大增加;另外110kV以上系统由于电压高,杆塔的高度也高,不容易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因而就是出现了接地就跳闸也不会影响多少供电可靠性,因而从投资的经济性考虑,在110kV以上供电系统,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在低压380/220V系统中,有许多单相用电设备,如果中性点不接地运行,则发生单相接地后,有可能未接地的相电压会升高,因过电压烧毁家用电器,从安全性考虑,必须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将中性点牢牢接地。 1kV以下的供电系统(380/220伏),除某些特殊情况下(井下、游泳池),绝大部分是中性点接地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止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会升高,因此可降低绝缘费用,保证安全。

建筑接地及分类

接地及分类 接地是种保护措施。接地分为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 防雷上,接地是为了快速泄流。外部防直击防护要求快速接闪,就近接地,而内部防雷主要考虑的就是等电位问题。 用电上,接地是一种安全措施,以能实现保护电器及人员安全为目的。这个目的主要经由相线的保护装置来实现,当电线或者电器绝缘破损、碰壳等用电安全隐患发生时,相线经由地线构成回路,而这个接地短路电流过大,足够促使相线的保护装置(如空开)动作从而切断电源,以实现保护设备及人员安全。当然我们家庭里有些电器是不用专门接地的,如两孔插座的电器,一般来说,这种电器要嘛电压等级低(如充电器),要嘛本身具有用电安全措施(如电热毯)。 还有些设备,为了运行需要而接地,一般这个时候都需要单独做专用接地。 接地简单说是为了实现与大地达到零电位,但每一种接地都有一定要求,比如家庭里电器接地,发生漏电的时候为了促使相线上的装置动作,这要求足够的漏电电流,这时候根据欧姆定律,就要求接地达到一定的接地电阻,同理,很多工矿设备的保护其实也是要实现一定的接地电阻。 而象一些防静电、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都有相应的接地电阻要求。在一些情况下,我们还要考虑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对人的伤害事故发生,这时候对接地网建设的要求就严格了,象大电流接地短路、直击雷泄流等情况,还得考虑接地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从一些地网的使用性价比上,还要考虑接地材料的防腐性能。 再转回来说是不是所有房屋都要接地,其实这个问题就没多大意义了,从家庭来说,掌握安全的用电常识,及时排除用电隐患才是最重要的。再说下防雷,其实也是一样的,掌握防雷安全常识,才是最重要的。 保护接地没条件(不做接地时)的须在进线侧安装剩余动作电流漏电保护器,30毫安0.01秒动作的就可以

简述接地线重要性翻译版

简述接地线重要性 1、接地线的意义: 接地线是从事电气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安全工具,它便于携带,可在现场灵活使用。挂接地线是保护检修人员的一道安全屏障,可防止突然来电对人体的伤害。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接地线使用频繁且操作看似简单,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其重要性也往往被人忽视,经常出现不正确的使用情况,以致降低甚至有时失去了接地线的安全保护作用。挂接地线是在停电后所采用的安全预防措施,若不使用或者不正确使用接地线,往往会加大事故侵害发生的几率。因此,正确使用接地线,规范挂、拆接地线,才能拒危险隐患于千里之外,才能避免由于接地线原因引起的电气事故。 1.the importance of ground wire The ground wire is a safety tool that is essential for electrical work. It is easy to carry and can be used flexibly on the site. Connecting the ground wire is a safety barrier to protect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which can prevent the sudden appearance of electricity harming the human body. But in the actual work, due to the frequent use of the ground wire and the operation seems simple, it is easy to produce paralysis thought, and its importance is often overlooked. The improper use often occurs, so that it even reduces or even loses the saf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ground wire. Connecting the ground wire is a safety precaution measure that will be adopted after power outage. If you do not use or use the ground wire incorrectly, it will often increase the chance of accident damage. Therefore, the correct use of ground wire, hanging and removing the ground wire normally can avoid hidden danger in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which can avoid electrical accidents caused by the the connection of grounding wire. 2、常用接地线的种类: 2.The kinds of connection ground wire in common use

电路板接地概念

1.电路图上和电路板上的GND(Ground)代表地线或0线.GND就是公共端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地,但这个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是出于应用而假设的一个地,对于电源来说,它就是一个电源的负极。它与大地是不同的。有时候需要将它与大地连接,有时候也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https://www.360docs.net/doc/0d5287165.html,B上的:VCC是电源接入;GND为接地;DP、DM是差分信号;PORT-、PORT+是数据负、正信号。 GND VDD: 电源电压(单极器件);电源电压(4000系列数字电路);漏极电压(场效应管) VCC:电源电压(双极器件);电源电压(74系列数字电路); VSS:地或电源负极 VEE:负电压供电;场效应管的源极(S) VPP:编程/擦除电压。 (1)电气地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因此适合作为电气系统中的参考电位体。这种“地”是“电气地”,并不等干“地理地”,但却包含在“地理地”之中。“电气地”的范围随着大地结构的组成和大地与带电体接触的情况而定。 (2)地电位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图 1示出圆钢接地极。当流入地中的电流I通过接地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由于这半球形的球面,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越小,越远的地方越大,所以在距接地极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而在距接地极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 20m 以外的地方,呈半球形的球面已经很大,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在,不再有什么电压降。换句话说,该处的电位已近于零。这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称为”地电位”。若接地极不是单根而为多根组成时,屏蔽系数增大,上述 20m 的距离可能会增大。图 1中的流散区是指电流通过接地极向大地流散时产生明显电位梯度的土壤范围。地电位是指流散区以外的土壤区域。在接地极分布很密的地方,很难存在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 (3)逻辑地电子设备中各级电路电流的传输、信息转换要求有一个参考的电位,这个电位还可防止外界电磁场信号的侵入,常称这个电位为“逻辑地”。这个“地”不一定是“地理地”,可能是电子设备的金属机壳、底座、印刷电路板上的地线或建筑物内的总接地端子、接地干线等;逻辑地可与大地接触,也可不接触,而“电气地”必须与大地接触。 .接地:

接地线的作用是什么

接地线的作用是什么??不接地有什么后果?? 接地线的作用是把有可能带电金属壳上的电引到大地中,以免人触到发生触电事故。不接地,一旦设备发生漏电现象,人一旦碰到带电体,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接地线可以把泄露的电流分导到地面,避免触电。 接地线主要是为了防止漏电伤人,对机器的本身到没有什么影响 主题:接地线的作用和使用应注意事项 挂接地线是保护检修人员的一道安全屏障,是电力员工的生命线,可防止突然来电对人体的伤害。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接地线使用频繁且操作看似简单,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其重要性也往往被人忽视,经常出现不正确的使用情况,以致降低甚至有时失去了接地线的安全保护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挂接地线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其操作过程应该严肃、认真、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因此,要正确使用接地线,规范挂、拆接地线的行为,自觉培养严谨的安全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才能拒危险隐患于千里之外,才能避免由于接地线原因引起的电气事故。 现根据实际工作中,接地线的使用应注意以下事项。 1、工作之前必须检查接地线。软铜线是否断头,螺丝连接处有无松动,线钩的弹力是否正常,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换或修好后再使用。 2、挂接地线前必须先验电,未验电挂接地线是基层中较普遍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在悬挂时接地线道体不能和身体接触。 3、在工作地点两段两端悬挂接地线,以免用户倒送电、感应电的可能,深受其害的例子不少。 4、在打接地桩时,要拨能借地体能快速疏通事故大电流,保证接地质量。 5、要爱护接地线。接地线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扭花,不用时应将软铜线盘好,接地线在拆除后,不得从空中丢下或随地乱摔,要用绳索传递,注意接地线的清洁工作。 6、新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对接地线使用的培训、学习,考核合格后,方能单独从事接地线操作或使用工作。 7、按不同电压等级选用对应规格的接地线。 8、严禁使用其它金属线代替接地线。 9、现场工作不得少挂接地线或者擅自变更挂接地线地点。 10、接地线具有双面性,它具有安全的作用,使用不当也会产生破坏效应,所以工作完毕要及时拆除接地线。带接地线合开关会损坏电气设备和破坏电网的稳定,会导致严重的恶性电气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