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一多层工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 砖砌承重。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的结构设计。

1.1 楼面做法

水泥砂浆面层(20mm 厚,容重320/kN m )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容重325/kN m )

板底混合砂浆抹灰(15mm 厚,容重317/kN m )

1.2 楼面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 γ=1.2,可变荷载标准值为Q γ=4.0KN/m 2,分项系数1.3。

1.3 材料选用

混凝土C25(2211.9/, 1.27/c t f N mm f N mm ==)钢筋采用HPB235(2210/y f N mm =)级钢筋。

1.4 结构平面布置 由上图可知,支承梁纵向布置,跨度为6000mm ,支承梁横向布置,跨度为6800mm 。 板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故为双向板梁楼盖。

2双向板计算

2.1 确定板厚h 和梁截面

2.2 荷载计算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0.02 × 20 = 0.40 kN/m 2 130mm 钢筋混凝土板 0.13 × 25 =3.25 kN /m 2 15mm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15 × 17= 0.26 kN /m 2 恒载标准值 3.91 kN /m 2 永久荷载设计值 g = 1.2 × 3.91=4.69 kN /m 2 可变荷载设计值 q = 1.3 × 4.0=5.20 kN /m 2

合计 9.89 kN /m 2

2.3 按塑性理论计算

2.3.1 弯矩计算

(1)中间区格板A

计算跨度: ox l =6.0m-0.25m=5.75m

oy l =6.80m-0.25m=6.55m

14.175

.555.6===ox oy

l l n 取2177.0n ≈=α,2=β 采用分离式配筋,故得跨内及支座塑性绞线上的总弯矩分别为:

M x = oy l x m =6.55x m

M y =x ox m l α=0.77×5.75=4.43x m

由于区格板A 四周与梁连接,内力折减系数为0.8,代入到下式,即 2×6.55x m +2×4.43x m +2×13.9x m +2×8.86x m =)75.555.63(12

75.589.98.02

-??? x m =4.60m m kN /?

(2)边区格板B

计算跨度: ox l =6.0m-0.1m-0.12m+2

13.0m=5.845m oy l =6.80m-0.25m=6.55m

取2180.0n

≈=α,2=β 由于B 区格板为三边连续一边简支,无边梁,内力不作折减。又由于长边

支座弯距为已知,m m KN m x /20.9?=' 0=''x m

M x = oy l x m =6.55x m

M y =x ox m l α=0.80×5.845x m =4.68x m 代入)3(12222

ox oy ox y y x x y x l l pl M M M M M M -=''+'+''+'++ 2×6.55x m +2×4.68x m +60.26+0+2×9.36x m =)845.555.63(12845.589.98.02

-???

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方案

现浇钢筋混凝土拱桥 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方案 1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1.水沟施工前,必须验槽,经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测量,定出水沟中线、高程和宽度,确定水沟变形缝的位置,并对控制桩进行加密和保护。 3.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检验、试验。 2 材料要求 1.水泥: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砂: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石子: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且不得大于4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 4.混凝土拌合用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2.3 机具设备 1.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 2.机具:插人式混凝土振捣器、平板振捣器、刮杠、溜槽、铁锹、木抹子、铁抹子等。 2.4 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已经完成,经有关方面验收合格。 2.现场“三通一平”满足施工需要。 3.沟槽一侧堆土距离槽边上口1.5m以外。 4.基坑地下水已经降至基底以下0.5m。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槽开挖→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顶板内模安装→侧墙、顶板钢筋绑扎→侧墙、顶板外模安装→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 3.2 操作工艺 1.底板模板安装 (1)模板选择: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现场拼装。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 (2)底板吊模安装: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于200mm~300mm的墙身上,该部位采用吊模处理,吊模底部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 (3)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加固:当结构底板变形缝部位设计有橡胶止水带时,应特别注意橡胶止水带的加固与就位正确,在结构内的部分通过加设钢筋支架夹紧,结构外的部分可采用方木排架固定。 2.底板混凝土浇筑 (1)一般要求: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设施工缝;采取压茬赶浆的方法浇筑。 (2)结构变形缝部位的浇筑:当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跳仓施工。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振捣 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浮浆和不冒气泡为标准。 (3)吊模部位的浇筑: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初步沉实后方可进行,振捣后的混凝土初凝前应给予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4)压光收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平板振捣器和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盖养生。 (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一多层工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 砖砌承重。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的结构设计。 1.1 楼面做法 水泥砂浆面层(20mm 厚,容重320/kN m )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容重325/kN m ) 板底混合砂浆抹灰(15mm 厚,容重317/kN m ) 1.2 楼面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 γ=1.2,可变荷载标准值为Q γ=4.0KN/m 2,分项系数1.3。 1.3 材料选用 混凝土C25(2211.9/, 1.27/c t f N mm f N mm ==)钢筋采用HPB235(2210/y f N mm =)级钢筋。 1.4 结构平面布置 由上图可知,支承梁纵向布置,跨度为6000mm ,支承梁横向布置,跨度为6800mm 。 板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故为双向板梁楼盖。 2双向板计算 2.1 确定板厚h 和梁截面 2.2 荷载计算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0.02 × 20 = 0.40 kN/m 2 130mm 钢筋混凝土板 0.13 × 25 =3.25 kN /m 2 15mm 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15 × 17= 0.26 kN /m 2 恒载标准值 3.91 kN /m 2 永久荷载设计值 g = 1.2 × 3.91=4.69 kN /m 2 可变荷载设计值 q = 1.3 × 4.0=5.20 kN /m 2

合计 9.89 kN /m 2 2.3 按塑性理论计算 2.3.1 弯矩计算 (1)中间区格板A 计算跨度: ox l =6.0m-0.25m=5.75m oy l =6.80m-0.25m=6.55m 14.175 .555.6===ox oy l l n 取2177.0n ≈=α,2=β 采用分离式配筋,故得跨内及支座塑性绞线上的总弯矩分别为: M x = oy l x m =6.55x m M y =x ox m l α=0.77×5.75=4.43x m 由于区格板A 四周与梁连接,内力折减系数为0.8,代入到下式,即 2×6.55x m +2×4.43x m +2×13.9x m +2×8.86x m =)75.555.63(12 75.589.98.02 -??? x m =4.60m m kN /? (2)边区格板B 计算跨度: ox l =6.0m-0.1m-0.12m+2 13.0m=5.845m oy l =6.80m-0.25m=6.55m 取2180.0n ≈=α,2=β 由于B 区格板为三边连续一边简支,无边梁,内力不作折减。又由于长边 支座弯距为已知,m m KN m x /20.9?=' 0=''x m M x = oy l x m =6.55x m M y =x ox m l α=0.80×5.845x m =4.68x m 代入)3(12222 ox oy ox y y x x y x l l pl M M M M M M -=''+'+''+'++ 2×6.55x m +2×4.68x m +60.26+0+2×9.36x m =)845.555.63(12845.589.98.02 -???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施 工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组织布置依据 一、编制依据 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引用的主要依据有: 、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03 、交通部颁《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01 、交通部颁《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交通部颁《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交通部颁《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工程现场考察情况。 二、编制原则及目的 1、施工组织设计是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招标补遗以及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各项施工技术规范和规定。 3、本施工组织设计只适用于镇安县2017年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2标段。 4、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我单位施工人员配置、机械设备配置,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编制的。 5、施工阶段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但遇到工程地质、气候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时,可针对相应的施工工序及总体施工方案作适当调整,确保各工序衔接紧密,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6、在各项保证措施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 7、本公司承诺严格遵守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和规定,认真执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镇安县渣家沟便民桥位于商洛市镇安县永乐镇,桥梁跨越渣家沟河,桥梁全长22米,混凝土现浇板桥下部采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本分项工程为上部构造现场浇筑,跨径13米。 二、沿线路材料、水、电等及运输条件 (1)主要外购材料来源及供应:工程主要材料供应按施工进度进行分批分量计划供应进场。钢筋、水泥、和工程所用到材料的选用先征得业主及监理单位认可,方可用于本工程中。 材料进场前先进行抽查检验、试验,合格后材料方能进场使用,材料进场必须附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或材质证明。材料进场分类按材料储存要求存放,并且挂标识牌进行标识。 (2)工程用水用电:生活用水就近从村级自来水管网引进接入,生产用水也采用自来水。 施工用电从当地电力网上搭接,现场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防漏保护,按“三相五线制”。主干线采用立杆架空方式,支线一律采用电缆暗铺方式,埋深60cm,同时自备1台50KW柴油发电机组。 (3)运输条件: 沿线运输条件较为便利,各种筑路材料均有公路通往施工现场,需外购的工程材料利用汽车运输抵达施工现场。 三、工期安排 拟开工日期年月日,完工日期年月日。 第三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20198

1.3.7 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1.设计资料 某厂房双向板肋粱楼盖的结构布置如图1.3.19所示,板厚选用100mm ,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15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 5.0kN/m q =,混凝土为C20(2c 9.6N/mm f =),钢筋为HPB300级 (2y 270N/mm f =),支承粱截面尺寸200mm 500mm b h ?=?。 图1.3.19 结构平面布置图 2.荷载计算 (原理P47,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20mm 厚水泥砂浆面积 320.02m 20kN/m 0.40kN/m ?= 15mm 厚水泥砂浆天棚抹灰 320.015m 17kN/m 0.26kN/m ?= 板自重 320.10m 25kN/m 2.50kN/m ?= 恒荷载标准值 23.16 kN/m = 恒荷载设计值 22 g=3.16kN/m 1.2 3.8kN/m ?= 活荷载设计值 22 =5.0kN/m 1.3 6.5kN/m q ?= 合计: 2 =10.3kN/m p g q =+ 3.按弹性理论计算 求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按均布恒荷载及棋盘式布活载。采用近似内力分析方法:把棋盘式布置的活荷载分解为各区格板满布的对称荷载/2q 和区格板

棋盘式布置的反对称荷载/2 q ±。 对称荷载 2 22 6.5 kN/m '=g+ =3.8 kN/m+=7.05 kN/m 22 q g 反对称荷载 2 2 6.5 kN/m '=== 3.25 kN/m 22 q q±±± 在'g作用下,中间区格板的均可视为四面固定的单区格双向板,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的外边界支撑条件按实际情况确定,某些区格板跨内最大正弯矩不在板的中心点处。在'q作用下,中间区格板所有中间支座均视为铰支座,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的外边界支撑条件按实际情况确定,跨内最大正弯矩则在中心点处。计算时,可近似取二者之和作为跨内最大正弯矩值。 求各中间支座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按恒荷载及活荷载均满布各区格板计算,取荷载 2 10.3 kN/m p g q =+= 按附录进行内力计算,计算简图及计算结果见表1.3.1。 由表1.3.1可见,板间支座弯矩是不平衡的,实际应用时可近似取相邻两区格板支座弯矩的平均值,即 表1.3.1 双向板弯矩计算

现浇双向板楼盖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设计计算书 3、平面结构布置 4、板的设计 5、次梁的设计 6、主梁的设计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 附图1、板的配筋图 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 附图3、主梁配筋图 1 现浇双向板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计算书部分 ⑴双向板 梁格布置,截面高度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算,选用实际钢筋尺寸,建议采用弹性理论计算。 ⑵支承梁 截面尺寸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

算(纵向腕力钢筋和箍筋计算),钢筋布置(可采用典型钢筋布置)。 2、图纸部分(2#图纸) ⑴整个楼盖范围内的平面图(按比例绘制,要求有轴线,两道尺寸,构件的编号,材料图例线,板、梁的剖面图)。 ⑵板结构配筋平面图(按比例绘制,要求有钢筋的尺寸、位置以及分布筋的截面尺寸、位置等,可选1/2平面或者1/4) ⑶双向支承梁的结构立面图、断面图。 3、基本设计资料 ⑴结构平面尺寸为18m×24m(轴线间的尺寸)。 ⑵房屋性质与楼面使用荷载 房屋为一多层工业厂房,楼面使用活荷载为6.0kn/㎡。 ⑶材料选用 建议选用C25混凝土,板中全部钢筋、梁的箍筋建议选用HPB235,其他选用HRB400或HRB335。 ⑷楼盖构造 2 楼面面层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梁板底混合砂浆抹灰15mm 厚,喷大白浆一道。 ⑸承重结构为外墙内柱,外墙厚370mm,外墙轴线距离外边缘120mm,柱的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板搁置在墙上长度为120mm,次梁搁置在墙上的长度为250mm,主梁搁置在墙上的长度为370mm。 4、资料汇总要求 计算书统一用16开或A4规格装订成册,要求字迹清楚、计算

现浇钢筋混凝土拱圈施工

1.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拱圈施工 1.11.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及城市桥梁工程中拱桥现浇钢筋混凝土拱圈施工。 1.11.2施工准备 1.11. 2.1技术准备 1.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并签认会审记录。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 方案) ,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做好测量复核和放线工作。 1.11. 2.2材料要求 1.钢筋: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 13013)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 1499)和《冷轧带肋钢筋》 (GB 13788) 等的规定。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2.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 175) 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 3 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 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 的规定,进场后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 058) 的规定进行取样试验合格。 4.石子: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按国家现 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 058) 的规定,分批进行检验 ( 碱活性检验 ) ,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 的规定。 5.混凝土用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 63) 的规定。 6.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 有关规定。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 附录 F-2 的要求取样复试,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7.掺合料:所用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 等的规定。掺合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提供法定检测单位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1.11. 2.3机具设备 1.钢筋、木工加工机械: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粗直径钢筋连接设 备( 闪光对焊机、电弧焊机、直螺纹连接设备等) 、电锯、电刨、平刨等。 2.混凝土施工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插入式振动器、轮胎汽车吊、翻斗车、空 压机等。 3.其他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线锤、斧子、锯、扳手等。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钢筋混凝土11-12学年第三学期课程设计设计 学院:建设工程学院 班级:09级3班 学号:63090305 姓名:王国超

目录 一、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2) 1 设计题目: (2) 2 设计目的 (2) 3 设计内容 (2) 4 设计资料 (2) 5 设计要求 (3) 二、板的设计 (4) 1.平面布置和截面尺寸 (4) 2.荷载计算 (4) 3.按弹性理论设计板 (6) 1)计算跨度 (6) 2)支座最大弯矩值 (7) 3)按弹性理论配筋计算,如表2所示 (8) 4.按塑性理论设计板 (8) 1)A区格板弯矩计算 (9) 2)B区格板弯矩计算。 (10) 3)C区格弯矩计算。 (11) 4)D角区格弯矩的计算。 (11) 5)配筋计算。 (12) 三、支承梁的设计 (13) 1.纵向支承梁L-1设计 (13) 1)跨度计算 (13) 2)荷载计算 (14) 3)内力计算 (15)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8) 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结算 (19) 2.横向支承梁L-2设计 (20) 1)计算跨度 (20) 2)荷载计算 (20) 3)内力计算 (21)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4) 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结算 (25)

一、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厂房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梁楼盖。 2 设计目的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 (2)了解梁、板结构的荷载传递途径及计算简图; (3)熟悉受弯构件梁和板的设计方法; (4)了解内力包络图及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表达方式。 3 设计内容 3.1 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板、及支承梁的布置。 3.2 板的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根据楼面荷载,按弹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进行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并进行板的钢筋配置。 3.3 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理论计算)。 3.4 支承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计算梁的内力,进行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并对此梁进行钢筋配置。 3.5 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 (2)板的配筋图(按弹性理论计算); (3)板的配筋图(按塑性理论计算); (4)支承梁的配筋详图及其抵抗弯矩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4 设计资料 4.1 厂房平面示意图 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层高4.5m。建筑四周采用370mm承重墙,平面示意图见下图(暂不用考虑楼梯)。建筑四周采用370mm承重墙。支承梁短边跨度为5000mm,支承梁长边跨度为600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现浇混凝土钢筋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多层和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施工按设计有现浇结构施工、预制装配式吊装施工、预制与现浇结合施工等几种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将柱、墙(剪力墙、电梯井)、梁、板(也可预制)等构件在现场按施工图浇筑。 现浇框架混凝土施工时,要由模板、钢筋等多个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因此,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施工中要合理组织,加强管理,使各工种密切协作,以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接受技术交底 框架混凝土施工前,全体作业人员应接受技术人员必要的技术交底,将技术部门编制的混凝土工程珠施工方案,在作业层进行全面的理解并实施。其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和特点:框架分层、分段施工的方案,浇筑层的实物工程量材料数量。 2)混凝土浇筑的进度计划、工期要求、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等。 3)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的生产工艺和平面布置,包括搅拌台(站)的平面布置、材料堆放位置、计量方法和要求等。 4)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要相适应。如为泵送混凝土时,对楼面的水平运输通道,应按浇筑顺序的先后,用钢管把输送管架至浇筑区域。用双轮车运输时,用钢管架好运输通道,高度应离板面30~50㎝。 5)浇筑顺序与操作要点,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配合比及坍落度要求。 7)劳动力的计划与组织、机具配备等。 (2)材料、机具、工作班组的准备 1)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品种与规格是否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各种原材料应满足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的需要。 2)检查施工用的搅拌机、振捣器、水平及垂直运输设备、料斗及串筒、备品及配件设备的情况。所有机具在使用前应试转运行。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组织布置依据 一、编制依据 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引用的主要依据有: 1.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 1.2、交通部颁《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 1.3、交通部颁《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 1.4、交通部颁《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 1.5、交通部颁《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 1.6、工程现场考察情况。 二、编制原则及目的 1、施工组织设计是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招标补遗以及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各项施工技术规范和规定。 3、本施工组织设计只适用于镇安县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2标段。 4、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我单位施工人员配置、机械设备配置,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编制的。

5、施工阶段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但遇到工程地质、气候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时,可针对相应的施工工序及总体施工方案作适当调整,确保各工序衔接紧密,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6、在各项保证措施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 7、本公司承诺严格遵守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和规定,认真执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镇安县渣家沟便民桥位于商洛市镇安县永乐镇,桥梁跨越渣家沟河,桥梁全长22米,混凝土现浇板桥下部采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本分项工程为上部构造现场浇筑,跨径13米。 二、沿线路材料、水、电等及运输条件 (1)主要外购材料来源及供应:工程主要材料供应按施工进度进行分批分量计划供应进场。钢筋、水泥、和工程所用到材料的选用先征得业主及监理单位认可,方可用于本工程中。 材料进场前先进行抽查检验、试验,合格后材料方能进场使用,材料进场必须附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或材质证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双向板肋梁楼盖 课程设计 目录 设计任务书 (3) 设计题目 (3) 设计资料 (3) 设计内容 (3)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 三、按弹性理论设计 (4) (1)荷载设计值 (4) (2)计算跨度 (4) (3)弯矩计算 (4) (4)截面设计 (6) (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7) (6)裂缝宽度验算 (7) (7)绘制施工图 (9) 四、按塑性铰线法设计 (9) (1)荷载设计值 (9) (2)计算跨度 (10) (3)弯矩计算 (10) (4)截面设计 (11) (7)绘制施工图 (12) 五、支承梁的设计 (12) (1)荷载........................................................................................,. (12) (2)计算简图 (13) (3)内力计算 (13) (4)截面承载力计算 (14) 参考文献 (15)

一、设计任务书 说明:该课设所属此次课程设计统一编号55号。 (一)设计题目 双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二)设计资料 某4层框架房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承重,柱截面尺寸400×400。结构柱网平面布置如附图所示。其中2、3、4层楼面建筑标高分别为、、。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KN/m2。 楼面做法:10mm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抹底,60mm焦渣混凝土垫层。 顶棚做法:V型轻钢龙骨吊顶(一层石膏板,无保温层)。(m2) 隔墙:150mm陶粒空心砌块(5~6 KN/m2),20mm石灰砂浆双面抹灰。每道处于轴线上的梁均按设置隔墙考虑。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环境类别:一类。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包括楼盖结构体系承重方式的确定,梁格布置,梁板截面尺寸的选定。(2)按照选定的结构方案,用手算进行楼板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3)按照选定的结构方案,用手算进行梁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 (4)绘制结构施工图。图纸内容包括: 1、结构平面布置(包括梁、板、柱布置及编号) 2、楼板结构施工详图。 3、梁结构施工详图。主梁要画出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并以此确定钢筋的截断、弯起等布置。 (5)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在内)。 装订顺序: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自选)软件分析结果 (6)课设总结:包括收获、体会、创新点和建议等。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设置 按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支承梁截面取为200mmx500mm,根据构造要求,双向板板厚不宜小于80mm,由于不做挠度验算,双向板的板厚与短跨跨长的比值应满足刚度要求,即h≥l01/40=165mm,取板厚取为17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

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沟施工 混凝土垫层→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顶板内模安装 →侧墙、顶板钢筋绑扎→侧墙、顶板外模安装→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 操作工艺 1. 混凝土垫层 (1) 模板:垫层边模可采用10#槽钢或100mm×100mm方木模板,模板背后用钢钎或方木固定。 (2) 垫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根据标高控制线,进行表面刮杠找平,木抹搓压拍实,待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 底板钢筋绑扎 (1) 钢筋的接头型式与位置:钢筋接头型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结构中凡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其余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应施工规范规定。底板上、下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跨中1/3部位,上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端部1/3部位。 (2) 底板钢筋绑扎: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扣绑扎。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应根据底板厚度不同而确定,一般为600mm~1200mm。钢筋保护层应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扣固定,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接头要求 1) 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其搭接长度的末端至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在最大弯矩处。 2) 钢筋的连接,无论焊接或绑扎,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35倍钢筋直径(绑扎接头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但不得小于500mm。 (4) 钢筋加工质量要求见表1-32。 (5) 绑扎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1-33的规定。 (6) 钢筋位置质量应符合表1-34的规定。 3. 底板模板安装 (1) 模板选择: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现场拼装。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 (2) 底板吊模安装: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于200mm~300mm的墙身上,该部位采用吊模处理,吊模底部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

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沟施工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沟施工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市政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沟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1.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并办理图纸会审记录。 2.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经上级审核批准后,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办理签字手续。 3.施工前应按照图纸标明的现况管线位置在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坑探或物探,并办理变更洽商签认手续。 4.管沟施工前,必须验槽,经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市政基础议施工程杖术亥底记录 5.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测量,定出管沟中线、高程和宽度,确定管沟变形缝的位置,并对控制桩进行加密和保护。 6.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检验、试验。 2.2 材料要求 1.水泥: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当选用矿渣水泥时,应掺用适宜品种的外加剂;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钢筋 (1)钢筋出厂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 (2)钢筋不得有严重的锈蚀、麻坑、劈裂、夹砂、夹层等缺陷。 (3)钢筋应按类型、直径、钢号、批号等条件分别堆放,并应避免油污、锈蚀。 (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3.砂: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砂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的要

双向板混凝土楼盖设计

目录 1.设计背景 (1) 1.1设计资料 (1) 1.2 设计要求 (2) 2.设计方案 (3) 2.1板布置图 (3) 2.2选用材料,地面的做法: (4) 3.方案实施 (4) 3.1板的计算 (4) 3.1.1板的荷载 (6) 3.1.2板的内力及配筋 (6) 3.2 梁的计算 (10) 3.2.1梁的荷载 (10) 3.2.2梁内力计算 (12) 3.2.3梁配筋计算 (13) 3.2.3.1正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3) 3.2.3.2斜截面受配弯筋计算 (15)

1.设计背景 1.1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一多层工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 砖砌承重。设计时,只考虑竖向荷载作用,要求完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的结构设计。 楼面构造做法:mm 30厚水泥砂浆抹面;天棚抹灰:梁板下面及天棚抹灰用mm 20厚的石灰砂浆抹面,可变荷载: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02/m kN ; 45006000 500 500 45004500 13500 6000 6000 18000 1.2 设计要求 1.对楼盖进行结构布置(布置为双向楼板);

2.对梁和板进行内力和截面设计。采用塑性理论计算,计算书用A4纸打印; 3.绘制梁、板的配筋图

2.设计方案2.1板布置图

图2-1 板的结构布置图 2.2选用材料,地面的做法: 1.楼面构造做法:mm 30厚水泥砂浆抹面; 2.天棚抹灰:梁板下面及天棚抹灰用mm 20厚的石灰砂浆抹面; 3.可变荷载: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02/m kN ; 4.永久荷载分项系数2.1=C γ;可变荷载分项系数3.1=Q γ; 5.材料选用: 混凝土: 采用C20(2/6.9mm N f c =,2/.1.1mm N f t =); 钢筋: 梁中受力纵筋采用Ⅱ级钢筋(2/300mm N f y =)(本组选用受力钢筋为Ⅰ级钢筋,但实际工程中采用Ⅰ级作为受力钢筋不妥,故采用Ⅱ级钢筋) 粱箍筋及板中分布和受力钢筋筋采用Ⅰ级钢筋( 2 /210mm kN f y =);板的厚度 >=mm h 100mm l 804000501 501=?= 梁截面高度>=mm h 500mm l 385540014 1 141=?= ,截面宽度mm b 250= 3.方案实施 3.1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 =mm h 100mm l 80400050 1501=?= 梁截面高度>=mm h 500mm l 3859540014 1 141=?= ,截面宽度mm b 250=,板 的纵向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3-1,3-2所示:

双向板按弹性方法计算实例

双向板按弹性方法计算实例 1.楼盖平面布置 双向板肋形楼盖梁板结构布置如图1,钢筋混凝土板厚150h mm =,楼面面层为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320/kN m γ=),板底为15mm 厚石灰砂浆粉刷(317/kN m γ=)活载标准值25.4/k q kN m =,混凝土为35C 级,板中受力筋及分布筋采用HPB300级钢筋;梁中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梁中箍筋和架立筋采用HPB300级钢筋。柱距为6900mm ,板的弯矩折减系数为:B1为0.8;B2,B3均为1.0 图1 楼盖平面布置 2.板的荷载计算 恒载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200.020.4?= KN/2m 15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0.15 3.75?= KN/2m 15mm 石灰砂浆 170.0150.26?=KN/2m 标准值 0.4 3.750.26=4.41k g =++ KN/2m 活载 标准值 5.4k q = KN/2m

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 1.2G γ= 1.3Q γ= 设计值 1.2 4.41 5.292g =?=KN/2m , 设计值 1.3 5.47.02q =?= KN/2m 荷载设计值 5.2927.0212.312p g q =+=+= KN/2m /2 5.2927.02/28.80p g q '=+=+= KN/2m /27.02/2 3.51p q ''±=== KN/2m 3. 板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3.1中间区格板1B 计算跨度: 6.9x l m = 6.9y l m = / 1.0x y l l = 单位板宽弯矩(/KN m m ?) 跨中弯矩:荷载按棋盘布 x M =系数 (6)2x p l '+系数(1)2 x p l '' =( 0.02058.800.0429 3.51?+?) 26.915.76?= y M =系数(6)2x p l '+系数(1)2 x p l ''=( 0.02058.800.0429 3.51?+?) 26.915.76?= 支座弯矩:荷载按满布 a 支座a x M =系数(6)2x pl =20.051312.312 6.930.07-??=- b 支座b y M =系数(6)2x pl =20.051312.312 6.930.07-??=- 配筋计算:s γ=0.95,0130x h mm =,0120y h mm =。跨中正弯矩配筋选用HPB300钢, 2270/y f N mm =,min 0.45/0.45 1.57/2700.262%t y f f ρ==?= 2,min min 0.002621000150393s A bh mm ρ==??= 跨中截面:6 2,min 00.80.815.76103782700.95130 x sx s y s x M A mm A f h γ??===

混凝土楼板设计实例

1)工程概况 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数据如下: (1)、墙体厚度370mm,结构横向长L1=36m,结构纵向长L 2=24m。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楼盖采用整体式双向板肋形结构; (2)、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3)、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4)、结构环境类别二类; (5)、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C20;钢筋:板中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HPB235级,梁中受力筋HRB335级; (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5kN/m3,楼面面层为水磨石(25mm厚水泥砂浆,自重为20kN/m2);梁板天花为混合砂浆抹灰(15mm,重力密度为17kN/m3),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kN/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3。 (7)、使用要求:梁、板允许挠度、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见混凝土结构学课本附录; (8)、地基承载力为250KN/m2; (9)、采用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10)梁格布置 .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 由上图可知,支承梁纵向布置,跨度为6000mm,支承梁横向布置,跨度为9000mm。板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故为双向板梁楼盖 2)设计正文 1板的计算

1.1 确定板厚h 和梁截面 1.2 荷载计算 ①四周外墙均为mm 370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mm 400mm 400?,柱高为m 4,板厚为120mm . ②楼盖面层做法: mm 25厚水泥砂浆面层,mm 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荷载参数 楼面活荷载: k q =4.5 3kN m 水泥砂浆容重: γ=203kN m 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3kN m 混合砂浆容重: γ=173kN m 恒载分项系数: G γ=1.2 活载分项系数: Q γ=1.3(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3kN m ) 板自重:320.12m 25KN /m 3KN /m ?= 25mm 厚水泥砂浆:2 3 KN/m 5.0KN/m 20m 025.0=? 板天花为混合砂浆抹灰: 恒载标准值:20.530.255 3.755KN/m ++= 恒载设计值:2g 3.755 1.2 4.506KN /m =?= 活荷载设计值:2q 4.5 1.3 5.85KN/m =?= 合计:22P g q 4.506 5.85/10.356KN/m KN m =+=+= 钢 筋:板中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235HPB 级,梁中受力钢筋335HRB 级钢筋。 + + ??

双向板设计例题

双向板设计例题 双向板设计例题 某厂房双向板助梁楼盖的结构布置,如图2.42所示,支承梁截面为200×500mm。设 计资料为:楼面活载qk=5.0kN/m2,板厚选用100mm,加上面层、粉刷等重量,楼板恒载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板中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试计算板的内力,gk=3.8 kN/m2,并进行截面设计。 图2.42 结构平面布置图 [解] 1.按弹性理论设计(1)设计荷载 q 1.367.8kN/m2 g 1.2 3.06 3.672kN/m2 g q 3.6727.8/27.572kN/m2 2 q/2 3.9kN/m2 g q 3.6727.811.472kN/m2 (2)计算跨度:直接取轴线间距离l0lc (3)弯矩计算 如前所述,计算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内支座固定, g qq作用下中间支座固定;作22 用下中间支座铰支。跨中最大正弯矩为以上两种荷载产生的弯矩值之和。本题考虑泊 松比的 影响。支座最大负弯矩为当中间支座固定时g q作用下的支座弯矩值。 各区板格的计算跨度值列于表2.14。 表2.14 双向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 由表2.14可见,板间支座弯矩是不平衡的,实际应用时可取相邻两区格支座弯矩的 较大值作为支座的弯矩设计值。 (4)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按前述方法确定。 截面设计用的弯矩:考虑到区格A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对上表中求得的弯矩值乘以折减系数0.8,作为区格A跨中和支座弯矩设计值。为了便于计算,可近似取As式中s=0.95。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际配筋,列于表2.15。 m 0.95h0fy 1. 按塑性铰线法的设计(1)弯矩计算 首先假定边缘板带跨中配筋率与中间板带相同,支座截面配筋率不随板带而变,取同一数值。跨中钢筋在离支座处l014间隔弯起。对所有区格,均取0.6012。 n ①A区格板: l01 4.20.2 4.0m l02 5.40.2 5.2m l025.2n 1.3 l014.0 l 4.0 M1m1l0201m1(5.2) 4.2m1 44 33 M2l01m10.6 4.0m1 1.8m1 44 M1'M1''l02m12 5.2m110.4m1(支座总弯矩取绝对值计算,下同) ''' M2M2l01m10.22 4.0m1 4.8m1 将上列各值代入双向板总弯矩极限平衡方程式(2.28) 2 pl01 2M12M2M M M M(3l02l01)

双向板设计

16 届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 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邸宇测 学号 3041212425 所属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16-2 指导教师李林 日期 2014.12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前言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大学生培养方案中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毕业后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中的最大环节。因此它对扩大我们的专业知识也是极其重要。课程设计集理论与实践一体,通过一个整体的课程设计,对于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地认识了解。因此,充分重视课程设计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设计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工程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们由理论学习通往工程实践的一座桥梁。我们知道钢筋混凝土设计的知识源于工程实践,反过来又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课程设计带给了我们的动手机会,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学习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培养了自己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混凝土和钢筋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我门在设计时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力学计算都能使得钢筋和混凝土均匀的达到屈服荷载,在保证结构在安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充分的达到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以及降低工程造价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根据结构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在确定的场地条件下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并确定其技术细节,使设计的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在此基础上满足降低造价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目录 1设计资料 0 1.1楼面做法 0 1.2楼面荷载 0 1.3结构平面 (1) 2板的计算 (1) 2.1确定梁的尺寸和板的厚度 (1) 2.2荷载计算 (1) 2.3按塑性理论计算中间区格板A (1) 2.4按塑性理论计算边区格板G(D) (2) 2.5按塑性理论计算边区格板E (2) 2.6按塑性理论计算角区格板F (2) 2.7配筋计算 (3) 3支撑梁的计算(按弹性计算) (4) 3.1横向支撑梁 (4) 3.2弯矩及剪力计算 (4) 3.3中间梁 (5) 3.4截面支撑梁计算 (5) 3.5纵向支撑梁 (7) 3.7截面支撑梁计算 (8) 4受弯构件的验算 (10) 4.1荷载计算 (10) 4.2双向板的配筋计算 (10) 4.3梁的宽度验算 (11) 4.4梁的挠度验算 (11) 4.5板的挠度验算 (12) 4.6支座的宽度验算 (13)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