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

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
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

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

摘要:原料药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基础,现已记录的原料药品达2000余种。原料药行业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分支,在整个医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原料药行业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作为整个医药行业的上游分支,原料药行业的竞争已经是全球化的竞争,其未来的发展和布局需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审视和判断。

一、原料药国际市场规模

原料药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基础,现已记录的原料药品达2000余种。原料药行业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分支,在整个医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

1、国际市场规模

2008年全球原料药市场总价值(包括商品市场和内部消化市场)为910亿美元,2011年为1086亿美元;2012年达到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4.05%。2008~2012年,全球原料药市场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而2004~2008年的这一增长率为7.2%。市场增长放缓归咎于对整个制药行业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成本

控制政策,这对药品定价增加了压力;来自仿制药的竞争加剧;药品研发线的风险高企,药品发明成本升高;来自低成本生产国家的竞争加剧。

2、外购市场规模

全球API外购市场2004年为280亿美元,2008年达到360亿美元,期间CAGR为6.5%;2012年为440亿美元,其中225亿美元为仿制药原料药,215亿美元为品牌、原研药原料药;2013年达到500亿美元,2008到2013年的期间CAGR为6.8%,增速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仿制API的快速发展。从需求角度解析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上是仿制药原料药需求的上升、区域结构上是新兴国家市场需求的上升。

二、原料药国际市场格局

从地区上看,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市场(包括内部消化和商品市场),其次是正在开始起飞的亚太地区,欧洲是世界第三大原料药市场。2012年,北美所占的份额从2008年的46%下降至43%,亚太地区所占的份额则从2008年的24.2%上升到了2012年的28.3%,欧洲所占规模为23.86%。

从增长率来看,2008~2012年,原料药增长率最高的是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该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9%,其次是中东地区,年均增长率为8.7%,而东欧和独立国家联合体(CIS)的年均增长率为8.2%。西欧、北美和

日本等发达市场的年增长率放缓。其中西欧原料药市场的年均增长率最低,为2.5%,其次是日本(3.4%)和北美(3.8%)。

1、北美洲

全球最大的原料药需求和进口地区。2012年原料药市场(包括内部消化和商品市场)486亿美元。由于环保、成本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原料药已不在该地区生产,主要依赖海外进口,进口金额占到区域原料药消费的50%。其主要需求的外采产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动物用药和食品添加剂。

2011年美洲API市场规模为460亿美金,其中北美市场406亿美元,在美洲市场占比88.3%;南、中美洲金额为54亿美金,占比11.7%;预计到2017年,美洲API市场为638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预计527亿美元,占比82.6%,CAGR 为4.4%;中、南美市场预计111亿美金,占比17.4%,CAGR 接近13%。(数据来源:Rockville,MD,

/https://www.360docs.net/doc/0d843572.html,;“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PI)Market in Europe to 2017 - Pricing and Reimbursement Initiatives Supporting Generic Drug Growth,with CMOs Expected to Account for Majority of the Manufacturing Activity,”)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市场和第一大原料药采购国,2012年原料市场规模449亿美元,占全球原料药市场的

39.7%。美国的多数大型仿制药公司没有自己的原料药生产车间,其仿制原料药总消耗的80%依赖进口。(数据来源:Rockville,MD,/Marketwire - https://www.360docs.net/doc/0d843572.html,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Market in Europe to

2017-Pricing and Reimbursement Initiatives Supporting Generic Drug Growth,with CMOs Expected to Account for Majority of the Manufacturing Activity”)

2、亚太地区

世界原料药第二大区域市场。亚洲原料药市场正在以越来越快的步伐前进,2012年亚太地区原料药市场规模为32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重为28.3%,预计到2017年,亚洲原料药市场将会以每年8.2%的速度增长,达到500亿美元。其中印度和中国是该地区主要的市场参与者。

(1)印度

作为通用配方最优质的制造商,以及与国外同行相比具有成本竞争优势,印度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青睐的原料药生产供应国。印度是中国抗生素、激素类原料药中间体的最大采购国。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及其衍生物等相关产品都有比较大的采购量。印度从中国进口后,生产下游原料药或制剂卖给欧美企业和用户。

印度公司具有成熟的仿制药出口经验,并具备行业优秀的化学技术。印度公司的竞争目标是高价值、低容积中间体

和原料药,目前印度生产约600种原料药,抗肿瘤药、神经系统用药、糖尿病药、抗过敏药、心脏病和肾脏病药物这些重点增长领域,都是印度制药公司关注的重点。

2013-2014年,印度制药市场规模为236亿美元(数据来源:德勤《全球生命科学展望报告》),其中原料药市场规模约为88亿美元,在亚太地区占比为11.5%。印度10000家医药制造商中,30%为原料药生产商。

印度占全球药品生产量的10%,包括60种治疗类别,超过600种的原料药,印度还是生产复杂专科药物领域的领跑者,印度公司关注的主要重点在日本、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老龄化,这些国家均需要更便宜的药物。

(2)中国

中国是世界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单体国,还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非专利原料药消费国。中国化学原料药57%用于出口,占全球原料药市场的20%左右。2012年原料药出口额为227亿美元,2013年出口236亿美元。主要以出口大宗原料药为主,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类、青蒿素、青霉素、VC、糖皮质激素和头孢类等品种上竞争力较强。中国原料药行业的主要优势在于人力资源丰富而成本低廉,而存在的问题是研究和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产品结构中缺乏高附加值原料药。

3西欧

全球第三大原料药区域市场。2011年欧洲API市场为263亿美元,占比24.2%。2012年估算为270亿美元,占比23.86%。西欧是原料药的主要出口地区,在附加值高的专利名药物的原料药定制生产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出口对象为美国、中东、南美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其中德国、法国是市场领导者,意大利、英国位居三四位。英国、德国、法国、瑞士的原料药生产商主要致力于创新药领域,而意大利、西班牙则主要在非专利药领域有较强的实力。

近几年,大量的欧洲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不再使用当地原料药生产制剂,而采购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生产的原料药,西欧不仅成为中国的主要目标市场,同样也是印度等原料药出口大国的主要目标。欧洲从中国和印度进口的原料药大概有800种,主要包括常用的抗生素原料药、止痛药和其他普通产品。

4、日本:

日本是世界制药工业强国,且以生产专利原料药为主。目前,除少数品种外,绝大部分原料药为其本国生产,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况。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及环境安全问题的日趋严重,在产业转移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日本制药企业开始向国际市场采购原料药,日本到将会步北美洲工业国的后尘而成为原料药纯进口国。

三、原料药国际生产供应格局

目前,初级原料药工业转移已经基本完成,国际药业市场形成了中国的中低端原料药,印度的原料药和仿制药,西欧的高端原料药、仿制药和专利药及美国的专利药的4大阵营,低端原料药的生产已完全转移至中国和印度。

从全球区域看,目前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原料药供应区域;其次是西欧,名列全球第二。2009年,亚太地区超越西欧成为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地;从单体国家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印度排名第二,意大利排名第三,日本在全球原料药生产市场上排名第四。2012年中国和印度大约占了全球非专利原料药市场25%的份额,己经成为了当前非专利原料药市场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增长率为中国11.8%和印度15.8%。

全球原料药行业的供需变动原因,既包括全球医药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以及疾病谱的变化,也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原料药环保、成本等不同的生产背景,还包括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生活现状所导致的不同需求背景。

在全球原料药生产格局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转向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过程中,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产能达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数据来源:东方比特《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分析及出口产品评价》)。新兴市场是中国

原料药出口销售的最大目标,占其生产量的63.1%。根据CPA 报告,中国向发达市场(北美,西欧和日本)的出口销售占其出口总量的36.9%,占其原料药生产总量的24.7%。产品上,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维生素E、糖精钠和扑热息痛等大宗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到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而其他约70多种原料药产品亦占有较大比重,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但另一方面,我国化学原料药一直面临着技术门槛较低,企业追求规模扩张,降低成本,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自主创新能力弱,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原料药来源国。与中国不同的是(国内市场是原料药生产最大的目标市场),印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销售。2012年,印度原料药生产价值达到47亿美元,比2008年时的22.7亿美元大幅增长。2008~2012年,印度向美国市场供应的原料药以年均增长率44%的速度增长,从2008年的2.5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1.2亿美元。印度是美国市场上的第二大仿制药原料药供应国,2012年占24.4%的市场份额。印度也在增加对西欧的原料药供应量,它占该地区原料药供应量的份额在2012年达到19.2%。

印度原料药除供应传统的美国、欧洲市场,近年正在着力开拓日本市场。印度公司都热衷于与日本方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许多印度公司,包括Biocon、Bal Pharma、Micro Labs、

RL Fine Chem、Venus、Dishman、IndSwift和Suven Pharma,正在向日本出口产品,并且在日本具有影响力。印度预计将会在原料药领域里受益于日本公司。印度强大的专业技术以及日益符合国际性标准是推动原料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意大利:全球原料供应第三。意大利是西欧和美国最大的仿制药原料药供应国,是西欧地区最大的仿制药原料药生产国,占该地区生产总量的58.3%,其次是西班牙(21%)。2012年,在美国仿制药原料药市场上,意大利原料药生产商占供应量的31.2%,2008~2012年,这些生产商的供应量以年均5.2%的速度增长。四、国际原料药市场趋势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疾病患者增加等因素的推动,经济社会对医药产生巨大需求。同时受专利药到期及各国政府鼓励的影响,原料药市场出现了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1、仿制原料药发展迅猛

2008-2013年全球外购市场API增速不断提高,其贡献主要源自于仿制API的增长。

据IMS数据显示,2001年到2015年将会是专利药品专利到期的高峰时段。专利药品的过期势必造成其价格下跌,这给原料药市场极大的刺激,非专利原料药的市场前景诱人。专利药API的市场基本稳定,而仿制药API市场的增速

预计将超过10%,远高专利药和整体药品API。

仿制药原料药增速情况:

2、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老牌原料药企业重操旧业

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老牌原料药企业从中国大量购买中间体生产特色原料药,在欧美高端市场与中国企业竞争,挤占了中国原料药的市场空间。以四环素为例,2013年1~7月美国从印度和意大利进口同比增长了573.6%和146.5%,而从中国进口则同比下降了59.4%。2013年上半年美国从西班牙进口红霉素同比增加92.7%,从意大利进口链霉素同比增长273.5%,而中国在美国红霉素和链霉素行业进口市场份额中占比则分别下降了13.6%和26%。

3、定制生产模式日益明显

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药品合同生产组织(CMO)的营业额总计达134.3亿美元,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84.9亿美元。2012年全球原料药CMO 业务规模为90亿美元,占CMO市场的67%。在世界原料药市场中,定制生产的趋势日益明显,定制生产已经成为世界原料药贸易的主要形式。

尽管中国、日本的CMO正在日渐兴起,印度目前仍是跨国制药公司最为青睐的合同生产承接地,据估计,印度药品生产总成本约为西方市场的50%左右。DishmanPharma、Dr Reddy’s、Lupin、Orchid、Piramal、Wockhardt是印度领

先的合同生产服务供应商。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ndia Brand Equity Foundation)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的市场规模已由2009年的25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70亿美元,占到全球CMO业务的78%。

4、企业兼并与重组成为原料药企业的趋势选择

从原料药生产的发展方向来看,对于工艺成熟、需求量大的非专利药来说,为了获得规模效益,生产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抗生素、维生素C等,为了规模的扩张,企业兼并与重组是必然的趋势之一。

全球化的产品需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研判,希望通过对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及供应格局的分析,会对中国化学原料药的后期选择提供有益支撑,尤其是在目前整体原料药产业面临巨大环保压力和转型升级压力情况下。

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

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 摘要:原料药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基础,现已记录的原料药品达2000余种。原料药行业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分支,在整个医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原料药行业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作为整个医药行业的上游分支,原料药行业的竞争已经是全球化的竞争,其未来的发展和布局需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审视和判断。 一、原料药国际市场规模 原料药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基础,现已记录的原料药品达2000余种。原料药行业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分支,在整个医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 1、国际市场规模 2008年全球原料药市场总价值(包括商品市场和内部消化市场)为910亿美元,2011年为1086亿美元;2012年达到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4.05%。2008~2012年,全球原料药市场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而2004~2008年的这一增长率为7.2%。市场增长放缓归咎于对整个制药行业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成本

控制政策,这对药品定价增加了压力;来自仿制药的竞争加剧;药品研发线的风险高企,药品发明成本升高;来自低成本生产国家的竞争加剧。 2、外购市场规模 全球API外购市场2004年为280亿美元,2008年达到360亿美元,期间CAGR为6.5%;2012年为440亿美元,其中225亿美元为仿制药原料药,215亿美元为品牌、原研药原料药;2013年达到500亿美元,2008到2013年的期间CAGR为6.8%,增速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仿制API的快速发展。从需求角度解析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上是仿制药原料药需求的上升、区域结构上是新兴国家市场需求的上升。 二、原料药国际市场格局 从地区上看,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市场(包括内部消化和商品市场),其次是正在开始起飞的亚太地区,欧洲是世界第三大原料药市场。2012年,北美所占的份额从2008年的46%下降至43%,亚太地区所占的份额则从2008年的24.2%上升到了2012年的28.3%,欧洲所占规模为23.86%。 从增长率来看,2008~2012年,原料药增长率最高的是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该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9%,其次是中东地区,年均增长率为8.7%,而东欧和独立国家联合体(CIS)的年均增长率为8.2%。西欧、北美和

2014年环保化学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环保化学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目录 一、看好大气污染治理对化学品的需求拉动 (3) 二、环保产业投入加大,相关化学品需求快速增长 (5) 1、我国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环境矛盾凸显 (5) 2、环保产业投资需求3.4 万亿元 (5) 三、源头改善环保状况与化学品 (7) 1、可替代能源的使用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 (8) 2、充分利用焦炉气资源制天然气项目既环保又具明显经济效益 (9) 3、醇醚燃料是可替代能源的有益补充 (11) 4、二甲醚缺乏政策指引,掺混安全等问题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13) 5、油品加氢脱硫升级是解决大气灰霾的重要手段 (14) 四、环保净化材料与化学品 (17) 1、过滤净化材料是除尘器的核心,十二五期间用量复合增速21%,新增需 求1.13亿平米或102亿元 (18) 2、催化净化材料可进一步脱除废气中所含的SO2和氮氧化物 (20) 3、车用催化净化材料由于排放标准升级迎来大发展 (23) 4、2014年是SCR技术爆发元年,技术革新带来国内载体、车用尿素和催化 剂的发展机遇 (25) 四、重点公司简况 (30) 1、烟台万润:全球SCR 车用催化材料第一供应商 (30) 2、威远生化:煤基清洁能源的践行者 (31) 3、三聚环保:能源净化龙头向清洁能源延伸 (32) 4、泰和新材:除尘先锋,业绩增长可期 (33) 5、四川美丰:车用尿素成为未来增长亮点 (34)

一、看好大气污染治理对化学品的需求拉动 近几年我国雾霾频发,“生态赤字”倒逼能源结构战略转型,末端治理减排刻不容缓。 我们长期看好大气污染治理新技术下有发展前景的化学品,投资者将分享环保投入带来的技术革新及化学品需求激增,进而引发产业变革、盈利提升和并购重组等方面的积极成果。在国家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减排指标不断加码、油品和尾气排放标准升级提速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源头改善所需化学品、过滤净化材料和催化净化材料将会获得超市场预期的需求增速。 首选新技术带来产业变革的焦炉气制天然气行业,开辟新的天然气来源,优化能源结构,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12-17 年行业复合增速可达到127%。 三聚环保具有丰富工程经验,近期转型自主建设焦炉气制LNG 产业化项目。公司同时受益于2014 年和2018 年国内油品升级带来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需求爆发,还受益于国内脱硫净化剂市场的高速增长。 其次是全球及国内机动车尾气排放升级,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革新带来国内载体、车用尿素和催化剂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在13 年开始全球推广的SCR 技术将成为汽车尾气脱硝的主流技术,2014 年将是SCR 技术爆发元年。分子筛载体有望随着SCR技术逐步取代传统载体,市场空间巨大。12-17 年全球分子筛需求量的复合增

世界十大物流公司

世界10大物流公司简介 1.UPS 业务概况:UPS是全球最大的包裹递送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主要从事专业运输和物流服务的提供商。每天经该公司投递快件的收件入高达600万美元。该公司已建立了规模庞大、可信度高的全球运输基础设施,开发出全面、富有竞争力,并且有担保的服务组合,并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支持这些服务。 业务分布:从地区来看,美国国内业务占总收入的89%,欧洲及亚洲业务占11%;从运输方式来看,美国内陆运输占54%,空运占19%。 2.FedEx 业务概况:FedEx是一家环球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子公司包括FedEx EXPRESS(经营速递业务)、FedEx GROUND(经营包装与地面送货服务)、FedEx CUSTOM CRITICAL(经营高速运输投递服务)、FedEx GLOBAL(经营综合性的物流、技术和运输服务)以及VIKING FREIGHT。 业务分布:美国本土业务占总收入的76%,从运输方式看,空运业务占83%,公路占11%,其他占6%。 3.DPWN 业务概况:德国邮政是德国的国家邮政局,是欧洲地区处于领先位置的物流公司。近期改名为DERTSCHE POST WORLD NET(DPWN),以适应其业务全球化特点及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DPWN划分为四个自主运营的部门,即邮政、物流、速递和金融服务。 邮政部门由邮政、市场直销和出版物发行等业务组成;速递部门通过全球邮政和国际邮政业务部门提供覆盖欧洲的快递业务。通过与DHL合作,提供全球业务。通过收购丹莎(Danzas)下属公司成立物流部,提供“一站式”服务。 业务分布:DPWN四大业务(邮政、快递、物流和金融)的净收入分别占49%、21%、18%和12%。业务分布,德国占23%,法国占17%,斯堪的纳维亚、美洲、意大利及远东澳洲分别占12%、11%、8%和6%。 4.NIPPON EXPRESS NIPPON EXPRESS(日通)的主要业务是汽车运输、空运、仓库等,分别占44%、16%、5%。其经营收入的93%来自于日本本土;客户主要分布在电子、化学、汽车、零售和科技行业。 5.RYDER 业务概况:RYDER(来德)物流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一系列的物流、供应链和运输管理服务。此外,还提供具有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配送等支持客户管理的整条供应链系统。 业务分布:美国本土业务占总收入的82%。从业务结构来看,运输服务占57%,物流占32%。 6.TPG 业务概况:TPG(荷兰邮政)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邮递、速递及物流服务,并拥有荷兰各邮局机构50%的股权。现有137间仓库,占地155万平方米。 业务分布:从净收入来看,TPG的三大业务(邮递、速递和物流)分别占42%、41%及17%;从运营利润来看,邮递、速递和物流分别占76%、15%和9%;从

中试经验(制药)

中试放大经验总结 中间实验阶段是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中试放大很重要。 一、实验进行到什么阶段才进行中试呢?至少要具备下列的条件: 1,小试收率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2,造作条件已经确定,产品,中间体和原理的分析检验方法已确定。 3,某些设备,管道材质的耐腐蚀实验已经进行,并有所需的一般设备。 4,进行了物料衡算。三废问题已有初步的处理方法。 5,已提出原材料的规格和单耗数量。 6,已提出安全生产的要求。 二、新药研究的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药品,供医疗应用。新药投入大量生产以前,必须研制出一条成熟、稳定、适合于工业生产的技术工艺路线。研制过程分阶段进行,包括:实验研究阶段,小量试制剂段,中试生产阶段,最后才能过渡到工业生产。各个阶段前后衔接,相互促进,任务各不相同,研究的重点也有差异,制备的规模逐渐由小变大。新药申请注册前应完成中试生产。下面以合成药物为例,说明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1、实验室研究阶段:这是新药研究的探索阶段,目的是发现先导化合物和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找出新药苗头。其主要任务是:合理设计化合物尽快完成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利用各种手段,确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测定化合物的主要物理参数;了解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而对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不作过多的研究。为了制备少量的样品供药理筛选,不惜采用一切分离纯化手段,如反复分馏,多次重结晶,各种层析技术等。显然,这样的合成方法与工业生产的距离很大。 2、小量试制阶段:新药苗头确定后,应立即进行小量试制(简称小试)研究,提供足够数量的药物供临床前评价。其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室原有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批量合成,积累数据,提出一条基本适合于中试生产的合成工艺路线。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围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 研究确定一条最佳的合成工艺路线: 1)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路线和方法合成,实验室最初采用的路线和方法不一定是最佳者,当时对反应条件,仪器设备,原材料来源等考察不多,对产率也不作过高要求,但这些对工业生产却十分重要,应通过小试研究改掉那些不符合工业生产的合成步骤和方法。一条比较成熟的合成工艺路线应该是: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充裕而且便宜。 2)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 实验室小量合成时,常用试剂规格的原料和溶剂,不仅价格昂贵,也不可能有大量供应。大规模生产应尽量采用化工原料和工业级溶剂。小试阶段应探明,用工业级原料和溶剂对反应有无干扰,对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无影响。通过小试研究找出适合于用工业级原料生产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方法,达到价廉、优质和高产。 3)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杨家华,纪亚君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 摘要 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尤其从分子水平对我国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关键词 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形态学;细胞学;生化;分子 中图分类号 S543+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02-00554-03Research Progress on Heredity D i versity of Forage Germ pla s m Resources i n Chi n a YANG J i a 2hua et a l (Q inghai University,Xining,Q inghai 810016)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ed researches on heredity diversity of forage ger mp las m res ources in China fr om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morphol 2ogy,cytology,bi ochem istry and particularly molecule,to p 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work in the field .Key words Forage ger mp las m res ources;Heredity diversity;Morphol ogy;Cytology;B iochem istry;Molecule 作者简介 杨家华(1965-),女,湖南永顺人,副教授,从事生物与环境 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08211218 牧草种质资源(Forage ger mp las m res ources )是长期演化过程中,由于突变、基因交流和生态遗传分化,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 [1] ,是决定各种遗传性状的基因资源,是 用以筛选优良栽培草种和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又叫牧草遗传资源或牧草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种内不同种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水平的高低是遗传多样性最直接形式的表现 [2] 。生物的遗传多样 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遗传多样性是一个物种对人为干扰进行成功反映的决定性因素,种内的遗传变异程度也决定其进化的潜势 [3]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任何物种都具有独特的基因库和遗传组织形式,而且在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物种的多样性也就显示了基因的多样性[4] 。野生牧草有丰富的遗传多样 性,野生性状明显 [5] 。侵占性和抗逆性强的野生牧草通常作 为牧草育种的珍贵原始材料和培育优良栽培牧草新类型的天然基因库。所以,收集野生牧草种质并对其培养进行分析、鉴定,找出种群遗传结构特点,可以丰富牧草种质资源,为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2] 。 检测遗传多样性的方法是随着生物学研究层次的提高和实验手段的不断改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直至目前的分子水平 [6] 。其目的都是 为了揭示遗传物质的变异,建立在不同水平上的检测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各种方法都能从各自的角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都有助于人们认识遗传多样性及其生物学意义。为此,笔者就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形态学研究进展 形态学研究是根据牧草的外部特征、结构的差异来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是最直接也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虽然形态学性状易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但在同一生境下,对不同种质材料或居群进行形态学性状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地分析其遗传变异。严学兵研究发现,在老芒麦的发芽、出苗期间,芽或细弱幼苗茎秆的颜色表现出白色、绿色和红褐色等多种表型;而叶片、叶鞘绒毛有无和叶鞘的颜色 也有很大差异;对叶片、穗和茎秆等28个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和主要成分分析同样显示出老芒麦在形态学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7] 。胡宝忠等通过光镜和电镜对不同土壤条件下7 个羊草种群营养结构(根、茎、叶)进行了形态解剖观察,指出 7个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差异 [8] 。表型性状经常会受环境因 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的形态特征并非稳定遗传的。刘建秀等近年研究中国华东地区的野生狗牙根时指出:在物种水平,随着纬度增加,日照时数增长,≥10℃的积温降低,狗牙根愈显粗壮、直立,色泽趋于浅淡,地下茎愈深,生殖枝高,花序渐长 [9-10] 。不同的基因型在同一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形 态特征。在较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地中海基因型的黑麦草比北欧基因型的黑麦草表现出更快的生长速率 [11] 。 2 细胞学研究进展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基因的携带者,染色体的变异必然导致遗传变异的发生,染色体的多样性———数目、形态和行为能反映遗传多样性的本质。细胞学水平研究主要以染色体为标记,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带型分析、染色体结构数目变异分析和染色体组分析等。阎贵兴对中国草地饲用植物染色体的研究进行统计,共确认染色体数目的草地饲用植物有20科91属254种,其中有8科37属172种的饲用植物作过核型分析 [12] 。杨瑞武等分析了披碱草属模式种 (E .sibiricus )、鹅观草属模式种(Roegneria caucasica )和猬草 属模式种(Hystrix patula )3个小麦族物种的染色体在Gie m sa C 带带型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这3个属模式种染色体的Gi 2e m sa C 带带型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C 带能够揭示这3个属 模式种的种间特异性,从而支持这3个属可以相互独立 [13] 。 自然界分布的鸭茅在染色体数目上有四倍体和二倍体之分。周自玮等对云南野生鸭茅(D actylis glo m erata linn .)的核型分析研究指出,野生鸭茅都是二倍体(2n =14),但有2A 和2B 二种类型[14] 。张新全等对我国西南地区鸭茅野生种质资源 的研究发现,除分布有四倍体外,尚有二倍体鸭茅广泛分 布 [15] 。L indner 等对四倍体和二倍体染色体的研究发现,二倍体核型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配对比例高于四倍体,而且发现同源四倍体鸭茅亚种(Izcoi )居群的染色体存在变异,一部分四倍体属于同源四倍体,一部分四倍体是通过与其他亚种杂交而获得 [16] 。冯霞等报道,多年生黑麦草的核型公式为: 2n =2x =14=2s m +12m (2S AT ),核型分类为1A;核型不对 责任编辑 姜丽 责任校对 李洪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09,37(2):554-556

世界十大货运代理公司

1,UPS,美国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包裹递送业务 2,FEDEX,美国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运输业务 3,DPWN,德国邮政,主要从事邮政与速递业务 4,MAERSK,丹麦公司,主要从事航运业务 5,NIPPON EXPRESS,日本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运输与空运业务 6,RYDER,美国公司,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与租赁 7,TNT,荷兰邮政,主要从事国际速递与邮政服务业务 8,EXPEDITORS,美国公司,主要从事空运与海运业务 9,PANALPINA,欧洲公司,主要从事综合运输业务 10,EXEL,英国公司,主要从事运输配送业务(逆向物流世界第一) UPS(快递) (2) 包裹业务 (2)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3) 全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4) 物流的辅助与延伸服务 (5) 电子商务战略 (6) UPS的管理 (7) UPS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7) UPS亚太地区简介 (7) 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 (8) 联邦快递 (8) FedEx简介 (8) 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企业革命 (15) 关于 FedEx (18) 联邦快递公司资料 (20) fedex:在中国 (21) 德国邮政集团(Deutsche Post) (22) 德国邮政集团简介 (22) 德国邮政集团的标识及品牌 (24) 德国邮政集团的发展状况 (25) 德国邮政集团的欧洲策略 (26) 德国邮政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26) MAERSK (26) 日本通运 (28) 荷兰TNT快递公司 (29) TNT在中国的发展 (30) Expeditors (31) Panalpina (41) Exel (42)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_利用与保护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与保护 严学兵,王成章,郭玉霞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牧草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论述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今后发展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优良和珍稀牧草种质的搜集、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牧草种质创新的应用、种质保存的时效性和野生状态下牧草遗传变异与进化的速率、短寿命牧草种子保存技术、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7个重点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保存;利用 中图分类号:S540 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0629(2008)12 0085 08 牧草种质资源是指所有牧草物种及其可遗传物质的总和。它是牧草及农作物改良所用的原始材料,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地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作用[1]。全世界草地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52.17%,我国的草地面积约4亿hm2,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1.7%,是农田面积的近4倍[2]。我国是世界上牧草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盛产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草种,而且还具有特殊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旱生、超旱生及耐寒、耐盐碱草种,如沙打旺A stragalus adsurg ens、骆驼刺Alhagi sp arsif olia、碱茅P uccinellia distans 等[3]。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增强,一些优良牧草种和种群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遗传多样性正在消失。随着牧草种质资源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正在发展成为草地科学中的新兴研究领域。 1 进展与成就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发展缓慢。从 七五 开始,才列入国家科技攻关研究行列,使其得到空前、高速的发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1牧草种质调查、收集与保存 在过去的50余年中,在我国温带、亚热带、热带及高寒地带的部分地区,开展了以摸清家底和采集标本为主的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已初步查清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潜力。初步查清了国内的野生牧草资源有127科879属和4215种,其中种类多、栽培和育种潜力大的禾本科有173属972种,豆科有81属646种[4]。目前收集的饲用作物种质资源有29科204属771种8981份,包括从国外引进并经栽培驯化的饲用作物种类13科91属162种。其中,禾本科35属58种,豆科30属59种,其它11科12属19种[5]。据2006年9月 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座谈会 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心库保存已鉴定的牧草种质材料9593份,其它各协作组还保存有15000余份种质材料[6]。 同时,在多个省份和地区也开展了牧草资源调查和收集工作。内蒙古有维管束植物类牧草899种,其中禾本科牧草194种(占21.6%),豆科牧草83种(占9.2%),莎草科牧草54种(占6.0%),菊科牧草134种(占14.9%),藜科牧草58种(占6.5%),栽培牧草有35种,占牧草总种数的3.9%[7]。青海维管束植物有113科636属2420种,种子植物有99科617属2380种[8]。 25卷12期 V ol.25.No.12 草 业 科 学 P RA T A CU LT U RA L SCIEN CE 85 12/2008 *收稿日期:2008 02 18 基金项目: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不同地区披碱草分 化的分子机制 资助 作者简介:严学兵(1974 ),男,河南扶沟人,副教授,博士。 E mail:yxbbjz z@https://www.360docs.net/doc/0d843572.html, 通讯作者:郭玉霞

化学原料药行业概述与市场竞争

化学原料药行业概述与市场竞争 (1)化学原料药的定义与分类 按照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组织编著的《原料药的优良制造规范指南(Q7)》定义,原料药,即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药物活性成分),指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而且在用于制药时,是作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该物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症状缓解和预防中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或其他直接的药效作用,但只有在经过加工成为药物制剂后,才能成为供临床应用的药品。目前对于原料药的来源、功效与用途、产品价值与特性进行如下分类: ①根据来源分类 根据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化学合成药与天然化学药 化学合成药可再细分为无机合成药与有机合成药。前者主要成分为包含极个别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等药剂。后者主要是由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经一系列有机化学反应而制得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霉素、咖啡因等,有机合成药的品种、产量及产值在化学合成药中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是化学制药工业中的重要支柱。

天然化学药可细分为生物化学药与植物化学药。前者是从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等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如由微生物发酵制得的抗生素等药剂。近年来市场上日益增多的半合成抗生素,则是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相结合的产品。后者则是从药用植物中提取并分离获得的一类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可作为原料药加工成为药物制剂供临床应用,如生物碱、糖及甙类、萜类和蛋白质等。 ②根据功效分类 根据功效和用途的不同可细分为:抗感染类药、呼吸系统用药、微生物类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抗组织胺类及解毒药、心血管系统药、泌尿系统用药、制剂用辅料及附加剂等二十余种。 ③根据产品价值与产品特性分类 根据产品价值与产品特性可细分为:大宗原料药与特色原料药。 大宗原料药主要是工艺成熟及市场需求量大的非专利名药,如传统的抗生素、维生素和镇痛息热三大类。该类原料药往往都是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适用症广泛的通用名药产品,其与国民的基础医疗保障密切相关,较广泛的受众基础使该类原料药的市场规模长期保持稳步增长。 特色原料药则主要是指专利即将过期的,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销售水

电子化学品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电子化学品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电子化学品产业链概览 (5) 1、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特点 (5) 2、电子化学品产能向中国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 (6) 3、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7) 4、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增速超全球 (8) 5、电子化学品各子行业分化明显 (8) 二、锂电池化学品: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子化学品材料 (9) 1、锂电池化学品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电子化学品材料 (9) 2、中国锂电材料行业下行趋势将反转,在全球价值链底部攀升 (12) 3、原材料碳酸锂行业集中度不断攀升,供需处于紧平衡 (13) 4、3C 领域是锂电发展主战场 (14) 5、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强力拉动锂电池尤其是聚合物锂电池大发展 (15) 6、动力电池发展缓慢而曲折 (16) 三、正极材料:高压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发展迅猛 (22) 1、高电压高压实钴酸锂(LCO) (24) 2、锰酸锂和磷酸铁锂 (25) 3、高电压镍钴锰酸锂材料(NCM 三元材料) (26) 4、富锂高锰层状固溶体(OLO)和镍锰尖晶石(LNMS) (27) 四、负极材料:石墨类量增价跌,LTO发展空间广阔 (28) 1、钛酸锂(LTO) (30) 2、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31) 3、硅合金负极材料 (32) 五、锂电隔膜:国内生产商快速成长,进口替代效应显现 (32) 六、锂电电解液:全球产能释放迅猛,中国厂商迅速崛起 (36) 七、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41)

1、新宙邦:高速成长的电子化学品巨头 (41) 2、江苏国泰:快速发展的锂电电解液龙头 (43) 3、杉杉股份:综合性锂电巨头 (44) 4、沧州明珠:迅速崛起的锂电隔膜巨头 (45)

全球著名物流公司名称中英对照表

全球各著名物流公司名称英中对照表 A.B.C CONTAINTER LINE ABC货柜航运公司 Ace Group 冠航集团 Adriatica Di Navigazione Spa 亚得利亚航运公司(意大利)African Steamship Co. 非洲轮船公司(英) Alaska Steamship Company 阿拉斯加轮船公司(美)American Commercial Barge Line company 美国商业驳船航运公司American commercial Lines, Incorporated 美国商业轮船公司 American Export Lines 美国出口航运公司 American Iraqi Shipping Company, Ltd. 美国伊拉克轮船公司 American Mail Line 美国邮船公司 American Predsident lines Ltd. 美国总统轮船公司 American-European Lines 美欧轮船公司 AORASIA 挪亚 Arab Maritime Petroleum transport Co. 阿拉伯海上石油运输公司 Arya National Shipping Lines 阿里亚国家航运公司(伊朗)Asahe-Tanker 朝日油轮公司(日) Asia Fortune(HK) Shipping ltd. 亚运香港船务有限公司 Asia Terminal Limited 亚洲货运中心 Associated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联合集装箱运输公司(英)Atlantic Contaier Line 大西洋集装箱航运公司 Atlantic Transport line 大西洋轮船运输公司 Australia Container Line 澳大利亚集装箱航运公司Australia Europe Container Service 澳大利亚欧洲集装箱服务公司Australia Japan Container Line 澳大利亚-日本集装箱航运公司Australia West Pasific Line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轮船公司Austrilian National Line 澳州国家航运 Baltic Orient Line 波罗地海远东航运公司 Baltimore Steam Packet 巴尔的摩定期轮船公司(美)Bangladesh Shipping Co. 孟加拉国海运公司 Ben Line Containers Ltd. 边行集装箱运输公司(英国)Bethlehemm Transportation Co. 伯利恒运输公司(美) Bonami Line 邦拿美 Bulgarian River Navigation 保加利亚河运公司 California Cargo Container 加利福尼亚货物集装箱运输公司California Container Line 加利福尼亚集装箱航运公司(美)Canada Atlantic transit Company of United States style=’font-size: 12.0pt;font-family: 美国加拿大大西洋转运公司Canada Steamship Lines,Ltd. 加拿大轮船公司 Canadian Gulf Line 加拿大海湾航运公司 Canadian National Steamships 加拿大国家轮船公司 Char Ching Marine Co. 嘉庆航运公司(台湾)

中试放大研究的内容

化工中试放大讲座 中试放大研究的内容 概述 工艺过程的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径的次序,条件(包括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通称为工艺条件。其它过程则成为辅助过程。 一,中试的重要性 当药品研发的实验室工艺完成后,即药品工艺路线经论证确定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必小型实验规模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装置中各步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的问题。 简单地说,中试就是小型生产模拟试验,是小试到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中试试是根据小试实验研究工业化可行的方案,它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设计依据。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一般来说,中试放大试是快速,高水平到工业化生产的重要过渡阶段,其水平代表工业化的水平。 研究机构一般侧重于小试研究,企业侧重于工业化生产。但由于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关系,中间实验往往被研究机构和企业所忽视。我们应该体会到原料药的制备应原料药的研发规律,即科学的按照小试-中试-工业化生产的规律进行。原料药及中间体开发的一般步骤是:文献查阅-小试探索-中试研究-工业化生产。 二,中试的目的 首先来说说中试的目的。中试是从小试实验到工业化生产必经的过渡环节;在模型化生产设备上基本完成由小试向生产操作过程地过渡,确保按操作规程能始终生产出预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是利用在小型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其设备的设计要求,选择及工作原理与大生产基本一致;在小试成熟后,进行中试,研究工业化可行工艺,设备选型,为工业化设计提供依据。所以,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合成工艺路线,是否成熟、合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否接近生产要求;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和最佳物料量和物料消耗。总之,中试放大要证明各个化学单元反应的工艺条件和操作过程,在使用规定的原材料的情况下,在模型设备上能生产出预定质量指标的产品,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靠性。产品的原材料单耗等经济技术指标能为市场接受;三废的处理方案和措施的制订能为环保部门所接受;安全,防火,防爆等措施能为消防,公安部门所接受;提供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能为卫生职业病防治部门所接受。 三,中试放大研究的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一般情况下,单元反应的方法和生产工艺路线应在实验室阶段就基本确定。在中试放大阶段,只是确定具体工艺操作和条件以适应工业化生产。但是当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试暴露出难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其工艺过程。 2,设备材质与型式的选择 开始中试放大时应考虑所需的各种设备的材质和型式,并考查是否合适,尤其应注意接触腐蚀性物料的设备材质的选择。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考查 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反应大多时非均相反应,其反应热效应较大。在实验室中由于物料体积较小,

2015版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5版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目录 1.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分析 (1) 1.1.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定义 (1) 1.2.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值占GDP比重 (1) 1.3.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企业规模分析 (2) 2.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资产、负债分析 (4) 2.1.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资产分析 (4) 2.1.1.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流动资产分析 (5) 2.2.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负债分析 (6) 3.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利润分析 (8) 3.1.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8) 3.2.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9) 4.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成本分析 (11) 4.1.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总成本构成情况 (11) 4.2.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成本费用分项分析 (12) 4.2.1.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12) 4.2.2.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成本率分析 (13) 4.2.3.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品销售费用分析 (14) 4.2.4.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产品销售费用率分析 (16) 4.2.5.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17) 4.2.6. 2009-2014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管理费用率分析 (18)

全球十大物流公司排行榜

全球十大物流公司排行榜 ============================================================================================ 发布时间:2009-4-11 发布来源:物流招标网浏览次数: 46 次 全球十大物流公司排行榜:一个成功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较大的运营规模,建立有效的地区覆盖,具有强大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兼备高水准的综合技术、财务资源和经营策略。近两年来,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纷纷争相搞物流。但是否所有这些企业都能尽快成功转型到物流企业,并能获得丰厚收益呢?我们来考察一下世界物流企业前10强的有关业务结构、运作模式及盈利状况,以期对我国物流企业有所启示。 1.UPS 业务概况:UPS是全球最大的速递机构,全球最大的包裹递送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一家主要的专业运输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每个工作日,该公司为180万家客户送邮包,收件人数目高达600万。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在美国国内并遍及其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已经建立规模庞大、可信度高的全球运输基础设施,开发出全面、富有竞争力并且有担保的服务组合,并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支持这些服务。该公司提供物流服务,其中包括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 业务分布:UPS的业务收入按照地区和运输方式来划分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从地区来看,美国国内业务占总收入的89%,欧洲及亚洲业务占11%。从运输方式来看,国内陆上运输占54%,国内空运占19%,国内延迟运输占10%,对外运输占9%,非包裹业务占4%。 动态:2001年1月10日,UPS以发行价值亿美元新股方式收购Fritz集团公司旗下的加利福尼亚物流公司,并将该公司并入UPS不断拓展的物流业务之中,使其成为更大规模的运输集团。2000年11月28日,UPS公司将其每周的环球飞行从3次增加到5次,以应付日渐增多的跨国运输业务。UPS在这一路线上运输的货物总量每日增长20万磅。 2.FedEX 业务概况:FedEX公司的前身为FDX公司,是一家环球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该公司通过各子公司的独立网络,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业务解决方案。其子公司包括FedEXExpress (经营速递业务)、FedEXGround(经营包装与地面送货服务)、FedEXCustomCritical(经营高速运输投递服务)、FedEXGlobal(经营综合性的物流、技术和运输服务)以及VikingFreight(美国西部的小型运输公司)。

2018年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3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7) 1、行业主管部门 (7) 2、行业监管体制 (7) (1)药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8) (2)药品委托生产制度 (8) (3)药品注册管理制度 (8)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制度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制度 (9) (5)国家药品标准制度 (9) (6)药品集中采购制度 (9) (7)药品定价制度 (10) (8)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 (10) (9)两票制 (11) (10)一致性评价 (15)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6) (1)主要法律法规 (16) (2)主要产业政策 (17) ①《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17) ②《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18) ③《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 (19) ④《“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 (19) 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 ⑥《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 (20) ⑦《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21) ⑧《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 (21) 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 (22) ⑩《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23)

二、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23) 1、全球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23) (1)全球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3) (2)全球医药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 (24) 2、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25) 3、我国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制剂行业发展概况 (27) (1)化学药品原料药行业发展概况 (27) (2)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发展概况 (28) 三、细分市场发展情况 (29) 1、抗感染类药物市场概况 (29) (1)抗感染类药物概况 (29) (2)抗生素市场发展概况 (31) ①全球抗生素产业步入慢节奏 (32) ②中国抗生素滥用现象缓解 (32) ③抗生素药物在医药市场仍将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33) ④抗生素原料药产业环保压力加大,技术升级需求强烈 (33) 2、抗高血压药物市场概况 (35) (1)抗高血压药物概况 (35) ①钙拮抗剂(CCB) (35)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36) ③β-受体阻滞剂 (36) ④α-受体阻滞剂 (36) 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36) ⑥利尿降压药 (37) (2)抗高血压药物市场发展概况 (37) ①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刚性需求 (37) ②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 (39)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复验期/有效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 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Variation Application)申请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 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强制条件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强制条件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为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