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行业产业研究

知识产权行业产业研究
知识产权行业产业研究

二、产业维度评估

1、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知识产权服务业未来具有广阔空间。“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到12件,PCT 专利申请量预计达到6万件,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预计达到1800亿元。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知识产权快速发展倒逼着配套服务需求增加,供需矛盾持续激化使得知识产权服务业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从2015到2020年知识产权服务年均增速要达到20%。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18年专利申请数量将达到372万件,商标申请量将达到252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到25万件,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国内专利申请量和申请授权量同步增长,专利授权量2010-2017年复合增长率12.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逐渐增加,2011-2017年复合增长率26.43%,PTC专利申请受理量跃居全球第二位。2018年上半年国内三种专利申请量达到202万件,同比增长33.1%。除了2014年有小幅下调外,2010-2017年的国内申

请量均稳步上升,且实用新型类占比较高。2018年上半年国内专利授权量达到117 万件,同比增加46.6%,2010年至2017年间,专利授权量除2014年较2013年略有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复合增长率12.80%。2017 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9.8 件,同比增长22.5%,2011-2017 年复合增长率12.8%。

图表1 2010-2018年上半年国内三种专利申请量(万件)

资料来源:IFR、光大证券

图表2 2010-2018年上半年国内专利申请授权年度状况(万件)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

2、发展趋势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注重打通确权、用权、维权的全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行业细分领域众多,通过提供包括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在内的全产业链服务,实现产业链的联动,更好地针对客户不同的问题,一站式地提供服务。以超凡股份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不断升级线下服务体验,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标准化服务流程,致力为客户提供完备的全方位服务。

3、竞争格局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参与企业众多,市场格局分散。随着知识产权服务认可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布局相关市场。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对传统知识产权行业进行升级改造,“互联网+商标服务”的发展模式使得企业布局知识产权业务更为便捷。

在商标代理服务领域,服务机构代理商标数量逐年增多,2017年龙头企业代理商标数量超过10万件。根据IPRdaily 的统计,2017年1-10月,国内有

36家企业代理商标总量超过1 万件。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中细软)代理商标总数居首,达到109765件。

目前中兴达与下列行业龙头公司对比尚有较大差距,但整体发展较快,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图表3 2017年商标代理数量前十名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4、产业政策

图表4 2017年以来知识产权领域重要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行业产业研究

二、产业维度评估 1、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知识产权服务业未来具有广阔空间。“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到12件,PCT 专利申请量预计达到6万件,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预计达到1800亿元。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知识产权快速发展倒逼着配套服务需求增加,供需矛盾持续激化使得知识产权服务业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从2015到2020年知识产权服务年均增速要达到20%。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18年专利申请数量将达到372万件,商标申请量将达到252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到25万件,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国内专利申请量和申请授权量同步增长,专利授权量2010-2017年复合增长率12.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逐渐增加,2011-2017年复合增长率26.43%,PTC专利申请受理量跃居全球第二位。2018年上半年国内三种专利申请量达到202万件,同比增长33.1%。除了2014年有小幅下调外,2010-2017年的国内申

请量均稳步上升,且实用新型类占比较高。2018年上半年国内专利授权量达到117 万件,同比增加46.6%,2010年至2017年间,专利授权量除2014年较2013年略有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复合增长率12.80%。2017 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9.8 件,同比增长22.5%,2011-2017 年复合增长率12.8%。 图表1 2010-2018年上半年国内三种专利申请量(万件) 资料来源:IFR、光大证券 图表2 2010-2018年上半年国内专利申请授权年度状况(万件)

S公司专利战略研究

S公司专利战略研究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 育兴起,世界经济正加速转型升级,知识产权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日 益凸显,世界各国愈加重视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全球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的发展呈现出新形势,即创新对专利保护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外专利技术竞争加剧和专利保护滥用多发等。针对上述新形势,深入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研究,将有助于我国企业掌握自身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专利战略,提高企业专利战略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企业资源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转变,从而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专利布局,降低市场风险, 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并为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本文以国内活塞环行业的领军企业S公司为例,针对S公司缺乏系统化专利战略的问题,运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重点研究了S公司专利战略的定位、制定及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企业专利战略的概念、分类、特点、意义、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其次,归纳了专利战略、战略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研究方法与工具。接着,从专利的视角,运用PEST 分析法、五力分析模型和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分析了 S公司的宏观环境、行业竞 争环境和主要竞争对手,并从资源、能力等方面详细分析了S公司的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归纳了 S公司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威胁,运用SWOT矩阵分析完成了 S公司专利战略的定位与制定,并提出了实施该专利战略的保障措施。 本文提出的结论是:根据S公司在国内外市场所处的不同竞争地位,即在国 内市场处于行业领先者地位,在国外市场处于追随者地位,S公司应在国内外市 场分别制定不同的专利战略。S公司在国内应采取以进攻为主的SO战略,主要包括基础专利战略、委托开发专利战略、产品输出专利申请战略和专利标准结合战略;在国外采取以防御为主、攻防兼顾的WO战略,主要包括追随型专利开发战略,以绕开对方专利为主的专利防御战略,以专利引进和失效专利应用为主的专利实施战略,和以取消对方专利权、证明先用权为主的专利防御战略。同时,为确保该专利战略的顺利实施,制定了基础性保障措施和分别针对国内、国外专利战略的

专利布局经验谈:专利布局指导思想和规划策略.

专利布局经验谈:专利布局指导思想和规划策略 专利布局,是指企业综合产业、市场和法律等因素,对专利进行有机结合,涵盖了与企业利害相关的时间、地域、技术和产品等维度,构建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最终形成对企业有利格局的专利组合。 作为专利布局的成果,企业的专利组合应该具备一定的数量规模,保护层级分明、功效齐备,从而获得在特定领域的专利竞争优势。 企业进行专利布局通常会涉及四个主要的部门或内部主体: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公司管理层、市场部门和研发部门(技术部门),其中,知识产权管埋部门在整个专利布局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主导和推动作用。 专利布局的总体规划 专利布局是一种有规划、有策略的专利挖掘和部署行为。通过专利布局工作可以地克服企业专利申请的盲目性和零散性,由被动地“为专利而专利申请”转变成“为企业的发展需求有目标、有规划的进行专

利申请”,并因此而提升企业专利申请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其专利群的整体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专利支撑。 专利布局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在一些市场地域,围绕一定的产品和技术有目的的进行专利部署,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服务,维护、巩固、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地位。 为了实现该目标,专利布局工作的重点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订专利布局规划,围绕企业的产品、技术和市场地域进行针对件地专利部署,获得合理的专利数量和分布结构,形成有价值的专利组合。这些因素包括;: 1)企业内部因素:企业自身的产品和市场规划、经营模式、专利定位,已有的专利储备状况,以及所掌握的产业资源、研发力量,技术优势等; 2)外部外境因素:技术的演进趋势、行业的发展动态、市场的竞争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规划、技术和专利等方面的竞争实力等; 其中,专利布局在数量规模上,要与企业自身所掌握的技术资源、市场份额相匹,要与行业整体专利规模和竞争对手专利储备量保持一定

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简述了知识产权的定义,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详细阐述了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针对企业如何加快制定知识产权的步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企业发展。 1 知识产权的定义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如今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了近代专利制度;一百年后产生了“专利说明书”制度;又过了一百多年后,从法院在处理侵权纠纷时的需要开始,才产生了“权利要求书”制度。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到处充满了知识产权,在商业竞争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重要作用。 1.1 词源 英文名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则通常称之为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有学者考证,该词最早于17世纪中叶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后为比利时著名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皮卡第将之定义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直到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以后,该词才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使用。 1.2 定义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1.3 类型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根据产生的成果类型,知识产权可划分为版权与工业产权。 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通常我们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 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由此看来“产业产权”的名称更为贴切。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与企业发展息息

知识产权立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知识产权立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摘要: 本文首先从知识产权立法现状入手,分析了构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内涵,随后从知识产权特有属性、制度发展需要及历史趋势的角度对知识产权“法典化”的必然趋势进行了简要论述。关键词:知识产权立法现状法典化 人类已经步入新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生活发生着空前巨大的变化。在各种法律领域中受其影响最深、冲击最大的首推知识产权法。1]在技术创新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复杂并且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这些关系仅靠现有的规范文件体系是无法充分调整的,如何保证知识产权立法体系的科学合理、与时俱进?无疑是当下最值得思考的命题。 一、知识产权的立法现状 通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与Trips协议要求基本一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是,就整个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对个体智力创造和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保障发挥的作用来看,还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目前的法律体系缺少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统摄,从结构上看是不完备的,导致了法律规范和法律责任的不统一,造成了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内部各法律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整合作用的缺失。具体而言,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体系不具完备性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编织不够科学,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各单独法律的内容、手段等不够统一、协调,缺乏法典化的统一安排和规范。从结构上来说,结构优化原则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在谈到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时,认为“每一个法律部门的基本法律制定完成”,是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据之一。2]可见对于一个部门法而言,其基本法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就知识产权这一部门法而言,我国显然缺乏处于基本法地位的知识产权法典,最基本的法典缺失使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失去了其应有的完备性。 (二)法律规范之间存在交叉与冲突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以单行法的形式出现,《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分别对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权利进行了界定和规范。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共性的内容重复规定以及在权利范围、保护标准、举证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中存在交叉和冲突等问题。 (三)分散立法导致责任制度不统一 目前,我国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由不同的部门分别起草,这种分散立法的状况不可避免地产生知识产权单行法之间在法律责任制度上的不协调问题。以对知识产权保护意义最为重大的民事责任为例,我国著作权法具体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而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而且每一种责任方式如何适用也不够明确,直接影响到执法活动及其效果。3] 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涵义 从一国法律的整体来看,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由存在有机联系的全部法律、法规所构成的统一体。而就某一相对独立的部门法而言,也存在着与该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存在有机联系的全部法律、法规所构成的统一体。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构成了框架性的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而这个体系仍离理想的彼岸有很大的差距,一个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应当是具有相同的精神,完整的结构,统一的原则和协调的机制,由不同层次不同位阶法律法规组成的统一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既包括知识产权单行法的建设,又包括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典的建设;既包括知识产权法律与其他部门法的协调机制建设,又包括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建设;既

专利战略

专利战略 冉从敬 “DVD”事件的连锁效应已逐渐波及到我高科技产业的多个领域。近期,一些国外企业已陆续对我高清晰度电视、数码相机、可视电话等出口产品提出收取专利费的要求。不久的将来,可刻录DVD、蓝光DVD等高端视听产品的专利纠纷可能会接踵而至。由于许多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生产技术标准已被发达国家所垄断,国外大企业联盟对我企业先实施“放水养鱼”,然后再收税的手段将使我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步履维艰。显然,“DVD”事件的示范作用,使国外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旗帜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其限制、垄断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压缩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空间,以保护其国内市场之目的。如不及早遏制这种态势,势必使我高科技产品出口发展面临较大障碍。? 制造业的专利危机阻碍着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梦想的实现。除了制造业以外,在金融业、服务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领域,我们都遭受着专利的严重困扰。在2004年24日举办的金融信息化与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李伟披露,中国银行业知识产权状态堪忧,目前没有一项有较大影响和效益的发明专利1。银监会在2004年5月,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国内银行业知识产权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该调查初步分析,国内银行业专利申请和授权均很少,获得的专利仅有几十项,而且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专利(如外观设计等),没有一项有较大影响和效益的发明专利;在计算机软件着作权和网络域名登记方面不尽如人意,这将严重影响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国内银行业均没有注册服务商标;银行基本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知识产权保护有关事宜等。加入WTO,中国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因此外资银行的进入,他们肯定会利用专利大棒夺得更多利益,花旗银行就是一例。所以,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金融业,建立企业专利战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企业的专利战略体系 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专利战略这已经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了。对于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专利战略,法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信息学家都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见解。比如,从法学与管理学的角度一般将专利从申请到实施到防御的整个流程的做分析。可以提出一个详尽的专利战略列表,如(图三)2 1hc360慧聪网银监会副主席:银行知识产权状况堪忧 (访问时间 2004-12-13) 2见

IBM公司专利战略分析

IBM作为一个百年企业,拥有的发明技术已过3万件,2010年IBM公司发明达到了创纪录的58%项美国专利,这标志着该公司连续第17年荣登世界最具创意的公司名单。与其他公司同样的是,IBM的专利授权数量与中请数量每年都在上升,与多数公司不一样的是,ⅢBM 会公开部分发明专利,共享资源,同时对于未获专利保护的技术发明,也能免费供他人使用,维持创新。 一、IBM专利保护体制 1.专业体制 IBM公司却在知识产权管理这一问题上秉承一直以来的高度集权模式。IBM拥有庞大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在总公司设有知识产权管理总部负责处理所有与IBM公司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事务其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内设法务部和专利部法务部门负责相关法律的事务;专利部门负责专利事务,专利部下设5个技术领域每一个领域由一名专利律师担任专利经理由于BM公司是一个跨国集团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美国本土主要设有研究所,在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亚太地区设有其分支机构。若没有设置分支机构的国家,或是由该地区各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代理人管理;或是由邻近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如亚太地区未设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国家,由日本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同时,IBM公司知识产权总部对

全球各子公司知识产权部门要求严格,除向总部作业务报告外,世界各地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分部要执行总部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并接受总部功能性管理。 2.鼓励发明 IBM公司深知企业创新的重要意义,为激励公司员工进行发明创造,他们设立了累积积分制的奖励方法,即对中请专利的发明人给予计分,1项专利为3点,同时可获1200美元奖励;点数累计达12点,再加1200美元奖励。刊载在技术公报的发明或发表论文,也计为1点。发明人若是在笫一次申请即获专利,则可获首次中请奖,奖金1500美元,至于第二次以后被采用时,则每次发500美元的奖金,称为发明申请奖。上述制度在总公司及子公司都共同实行,另外,如专利权对整个公司有重大的贡献时,该发明人还可依其贡献程度的大小得到若干的奖金,此称为特别功劳奖。此外,公司每年举办一次盛大的科技发明奖颁奖仪式,100名获奖员工将分享300万美元的奖金。IBM总裁亲自硕奖,在精神和物质上鼓励发明者。仪式后,发明者可以度假3至4天,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3.信息化配置 IBM公司是懂得利用信息资源的典范,其建立了知识产权网络系统(IPN),进行知识产权信息和战略管理。知识产权网络系统的不断成熟和规模的扩大,使IM公司在2000年5月与网络投资公司(ICG)合作成立新的Delphion公司(htp/www.delphin,cam)。

2017年知识产权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知识产权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7月

目录 一、追根溯源:探知识产权历史,明知识产权分类 (5) 二、整装待发:知识产权东风渐起,行业发展大有可为 (7) 1、贡献篇:知识产权是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7) (1)美国:《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2016更新版》 (8) ①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贡献 (8) ②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美国就业的贡献 (9) (2)欧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其在欧盟的经济表现》 (11) ①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的贡献 (11) ②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贡献 (12) 2、政策端:行业政策红利+法律制度规范,为知识产权快速发展打好地基 14 3、供给端:科技创新热潮,创知识产权数量新高 (17) 4、需求端:内容为王+IP迸发+VR流行,知识产权需求旺盛 (21) (1)内容为王:专利的重要性凸显 (21) (2)IP迸发:“山寨”产品增多,但知识产权越来越值钱 (22) (3)VR专利:2016崛起 (23) 三、金矿重地:背靠万亿级市场规模,看知识产权业细分领域发展 (25) 1、确权业务:起步早具规模,但红海尽显 (25) 2、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产业链的粘合剂 (29) 3、运营业务:知识产权行业的精髓之处 (31) 4、交易业务:知识产权行业商业化的不二选择 (35) 5、维权业务:知识产权法律建设初期,行业空间弹性大 (37) (1)案例1:1000万元商标民事侵权案件 (37) (2)案例2:5000万元巨额发明专利民事侵权案件 (38) 四、榜样力量:他山之石,拓知识产权蓝海 (41) 1、美国:知识产权行业的奠基国 (41)

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专利战略研究

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专利战略研究 通过信息情报调研,分析国内和国际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产业的发展环境及发展情况,从全球、中国和贵州省三个维度,对大数据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区域分布、专利主要申请人和专利技术主体分布等进行研究。文章分析了主要专利技术主题的专利申请分布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掌握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研究保护热点以及发展方向,对未来技术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标签: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专利战略;Hadoop 目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数据传输——无论是智能手机、电子产品和城市基础设施,毋庸置疑,一场数据革命就在眼前。据易观国际统计,2015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102亿元,2017年有望达到170亿元,这看似百亿级别的市场,背后却能撬动数万亿元的相关市场规模。近年来,阿里巴巴投资优酷和新浪微博,腾讯集团入股京东和大众点评等,背后都有大数据整合的影子。这些掌握着流量的大数据平台,已经成为互联网资源的聚集地。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在带给人们生产生活极大便利的同时,还会被诸多社会数据信息所困扰。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需要其客观、正确地使用、处理数据信息,完善和健全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手段,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数据分析方法科学合理地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做好数据挖掘技术工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和国际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产业相关专利深入分析,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算法等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为未来技术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与建议。 1 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应用流程与传统数据处理流程一致,都包括数据产生、聚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利用数据4个阶段,只是这一业务流程是在大数据平台和系统上执行的。目前,大数据平台的主流技术是Hadoop+MapReduce,其中Hadoop的分布式文件处理系统(HDFS)作为大数据存储的框架,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作为大数据挖掘、分析处理的框架。 1.1 基本概念 数据挖掘是将隐含的、尚不为人知的同时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机器学习为数据挖掘提供了技术基础,可用其将信息从数据库的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来,以可以理解的形式表达,并可用作多种用途。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在大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数据分析是核心,因为大数据的价值全部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产生。大数据

企业专利战略的理解思考和分析

企业专利战略的理解、思考和分析 一、什么是企业专利战略 什么是企业专利战略?专利战略就是企业的决策者、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对企业在知识产权专利未来发展的全局性的筹划和安排。 企业专利战略规划就是根据专利战略制定出实现战略战略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以及重要的竞争领域和职能领域。 企业专利战略和企业专利战略规划的相互关系是,专利战略是专利战略规划的前提,专利战略必须通过专利战略规划来实现。 企业专利战略规划形成一般要经过专利战略规划的制订、专利战略规划评价、专利战略规划实施、专利战略规划调整四个阶段。 企业专利战略一般可作以下分类:按企业专利战略的性质可分为进攻性战略、防御性战略;按企业专利战略的过程可分为申请战略、实施战略、保护战略。结合国内的实践,我们还可将进攻性战略细分为核心专利扩散裂变战略、捆绑式“跑马圈地”战略等;将防御性战略细分为基本技术包围战略、技术公开战略等;将申请战略细分为时间差战略、延伸战略等。将企业专利战略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理解、掌握和运用。

关于企业专利战略的分类,学术界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以下我们重点就密集阵战略、放弃战略、多层次战略、延伸战略、综合战略的事例来阐述: 密集阵战略密集阵战略就是围绕企业的核心技术,申请数量众多专利的一种专利战略。密集阵战略的适用对象是企业技术的核心部分。实行密集阵战略须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过度密集而带来的“专利泡沫”。关于“专利泡沫”。 放弃战略放弃战略就是就是对已经进入“休眠”状态的专利进行放弃的战略。放弃战略的适用对象是企业申请的专利中已进入“休眠”状态的那部分。企业将自己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是一种成本的投入。由于专利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赢利,专利成为资源,完成了由成本到资源的循环。而当专利不能继续成为资源时就应当考虑放弃。需要指出的是放弃战略并非是单纯地从资金角度作出的选择。放弃战略同时也是企业技术的更换,标志着技术的更新。 多层次战略多层次战略就是围绕基本专利(必须实施)以周边专利(可实施可不实施)和防卫专利(一般不实施)形成多层次专利集群的战略。 延伸战略延伸战略在保护主产品的同时,也对相关的产品进行延伸保护的战略。 综合战略综合战略就是对上述战略的综合运用。

专利行业职业分析

如果你是工科(包括理科),特别是电子、通讯、计算机、应用物理、应用数学等类专业,不太想做研发的话可以考虑去做知识产权——这个职位叫“知识产权工程师”或“专利工程师” 在知识产权方面,华为是中国大陆企业中的绝对老大,2005年专利申请量达3000多件(日均近10件),这方面的人手紧缺。知识产权部本来是只招工科+法律双学位/硕士背景的,现在放低要求,只要是合适的工科专业(特别是电信等)就考虑招进来,然后进行短期法律与知识产权知识能力培训即可上手。“”“” 现在报导说上海最紧缺的八种职业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经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技术背景+法律功底+外语水平+管理才能,当然外加-年的工作经验。这个年薪万至二十几万都招不到人。 关于知识产权这个新兴行业的前景,总的来说是看涨的。宏观背景在于知识产权是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国家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这可是在国家战略的层面!微观方面来说,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投入自主研发,创新成果希望得到法律保护这个法律保护手段主要就是申请专利。这就衍生出一类专门为把技术发明转化为专利的服务性职业专利代理人以及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专利代理事务所或者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企业的专利申请等工作除了外包给专利代理机构以外,还会自己设置专门的专利工作机构(称为知识产权部或相似名称)以应对日益增多的研发成果的专利申请等事务。这里注意,外企在中国申请专利,必须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这里面的空间更大。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专利工作预示了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工程师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薪水收入方面也是水涨船高。 做专利代理人需要考取专利代理人证书(这里是指以专利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专利申请、审查答辩等事务,并不是说没有该证书就不能从事这个职业),有的专利代理机构要求入门者就有这个证书,有的对初入者不要求,进门后进行相关培训,在干中学,然后等每年一度的专利代理人考试来临时,进行考前集中培训,然后参加该考试,(一般通过内部培训通过考试的比例是很高的)原则上通过者在专利代理事务所就能够独立执业。在企业做专利工作,能考取这个专利代理人证将会有更大的竞争力,这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以后的升迁、涨薪、跳槽都是一个筹码。/ 关于培训方式、工作方式,对于没有专利工作经验、没有专利代理人证的新手来说,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是正常合理的、很有必要的。在干中学,迅速掌握业务知识与技能,在你获得了经验、考取了专利代理人证时,一般可以独立执业。 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专利部门,这不错不过公司自己的专利部门在专利申请等事务方面只是作一部分工作,很多的事务还是要委托外包给专业的专利代理机构的,包括华为。现在华为知识产权部已有大几十人,其专利申请的一部分还是会外包出去。特别是法律规定,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只能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这样,大量的国外企业(比如、松下等)专利申请就可以由中国的代理机构来做了。好的专利代理机构能够将这些大企业的业务包揽过来,一般是不存在业务量缺少的问题。 你提到了风险问题,首先怎样界定这个风险,单纯指收入的话可能开始不如在外资企业、大型民企里做研发的高,但是以后的发展是激动人心的,呵呵。 现今知识产权职业可以分为以下几小类:专利代理人(专利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专利知识产权工程师(企业)、专利审查员(公务员)、专利知识产权律师(律所或专利事务所)等,当然还有更高层次的,如知识产权高级工程师、企业知识产权经理总监之类。进入从事知识产权职业一般有以下有几条路:/ 二是本科读理工科专业,之后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最好知识产权方向),然后进进企业知识产权部门或者律所(有知识产权业务的);// 四是理工科本科硕士毕业时或者做几年研发工作后考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做几年审查工作后再转向专利代理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或企业知识产权部;不同的路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拥有法律知识产权法硕士学位的有更好的法律修养,最适合向专利知识产权律师发展,在知识产权职业领域起点高,发展好;拥有理工科硕士或研发经历的技术背景更深厚,做专利

国内外跨国公司专利战略的案例分析

国外跨国公司专利战略的案例分析 相丽玲/王续/武翔宇 2012-10-28 16:37:37 来源:《情报理论与实践》(京)2011年8期 【英文标题】Cas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ultinationals' Patent Strategies 【作者简介】相丽玲,女,1962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财经大学信息资源研究所,030006,大学管理学院,030006;王续,男,1985年生,硕士生,大学管理学院,030006;武翔宇,男,1981年生,硕士生,财经大学图书馆,030006 【容提要】专利战略是我国企业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竞争的重要战略,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在专利战略的基础理论、应用水平都比较落后。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专利战略的含义、容及其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对IBM、NOKIA及海尔的专利战略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在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专利攻势时应当如何应对。 Patent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to cope with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etition. However, up to now the bas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 level of patent strategy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backward. This . 资料.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content and important role of enterprise patent strategy.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atent strategies of IBM, NOKIA and Haie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act when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confronted with foreign competitors' patent offensive. 【关键词】企业/专利战略/专利联盟/案例分析Enterprise/Patent strategy/Patent pool/Case analysis 1 企业专利战略 1.1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企业专利战略 “专利战略是制定者为了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运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取最大经济利益,并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整体性战略观念与谋略战术的集成总和体”[1]。专利战略的根本作用及其存在依据在于,它以技术的产权激励为基础,有效地将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与企业激励4种主要激励源组织集成为一体,形成动态立体的兼顾进攻 . 资料.

2020知识产权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知识产权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知识产权行业现状 (4) 1.1知识产权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知识产权市场规模分析 (5) 1.3知识产权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6) 2.知识产权行业存在的问题 (9) 2.1惩罚力度不够 (9) 2.2缺少维护知识产权公平竞争的反垄断措施 (9) 2.3知识产权权属政策缺乏系统性 (9) 2.4缺乏协调和预警机制 (9) 2.5立法程序透明度低 (10) 2.6工业产权分散管理 (10) 2.7保护经费不足,适用人才短缺 (10) 2.8供应链整合度低 (11) 2.9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1) 3.知识产权行业前景趋势 (12) 3.1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增强 (12) 3.2知识产权环境不断改善 (12) 3.3延伸产业链 (12) 3.4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3) 3.5呈现集群化分布 (13)

3.6需求开拓 (14) 3.7知识产权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5) 3.8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5) 4.知识产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1知识产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2知识产权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7) 4.3知识产权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7) 4.4知识产权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5.知识产权行业竞争分析 (19) 5.1知识产权行业竞争分析 (19)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9)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9)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0)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0) 5.2中国知识产权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1) 5.3中国知识产权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1) 6.知识产权产业投资分析 (22) 6.1中国知识产权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2) 6.2中国知识产权行业投资风险 (22) 6.3中国知识产权行业投资收益 (23)

企业战略-知识产权在产业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回顾与分析,推导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在产业竞争力中的重要性,并应用微笑曲线说明知识产权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知识产权产业竞争力微笑曲线 知识产权是对特定的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识的占有权、支配权和受益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这一法学术语已经渗透到经济、管理等若干领域。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的核心,也是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和长久竞争力的基本内核。 产业竞争力理论概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一般包括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来源及评价体系。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竞争力理论也处于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研究者们从不同方面给出了不同的表述,如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金碚);产业竞争力是指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的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裴长洪);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本文认为,产业竞争力是在产业经济活动中对市场的驾驭能力(静态)及对产业未来

发展的促进能力(动态)。 (二)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产业竞争力来源于优势,一般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大类,伦蕊(2005)依照各学派的理论文献将其整理为九个方面,即禀赋优势、生产率、创新、竞争强度、市场需求、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组织效率和政府作用。禀赋优势能够在产业发展之初对产业竞争力存在较大影响,但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导致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性增强,使一国的禀赋优势很难能长久保持下去,还有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生产率指标(生产率/工资率)一般表示的是制造过程中的生产加工能力的大小与工资报酬的综合反应,与禀赋优势类似,在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趋势下,同样为可共享优势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产业面对的基本上是同一竞争强度和市场需求;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组织效率等体现的是产业组织的一种空间分布状态及其效率体现;政府作用主要体现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政策和制度是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制定的,虽为本国所创,但并不能阻止他国借鉴和模仿;创新论一般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两种创新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制度创新的成果是可以被借鉴和引用的,而技术创新一旦申请了法律保护,即在知识产权法体系下可享有一定期限内的创新成果保护,即由于知识产权受到保护而形成知识产权优势。产业竞争优势分属于可共享的优势和不可共享的优势两类。可共享的优势包括可通用、可模仿等不需要支付或支付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共同享有的优势。不可共享的优势是指要支付对等甚至更高的代价才能获取的优势,由不可共享的优势构成的产业竞争力才能有对市场的驾驭能力与对产业未来发展的促进能力。由上述分析,只有由于创新并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产权优势才符

专利战略专利导航及专利挖掘

专利战略 专利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专利战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专利信息分析和战略对策研究。 高校专利战略模式系统, 包括三个层次:①制定专利战略目标和专利战略计划;②运用专利制度确定专利申请的类型;③营销专利技术, 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高校专利战略目标对专利申请战略和实施战略具有指导性, 而专利申请战略和实施战略对专利战略目标具有支撑性和反馈性, 专利申请战略与实施战略之间具有关联性和交互性。 专利导航 专利导航就是一个汇聚大家日常经常使用的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相关网站 专利检索网站,而不用去记住各类网站的网址,就可以直接进到所需的网站。现在的专利导 IP新闻等功能。专利导航是网址导航的一个升级,凭借着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优势,为专利工作者提供方便。也将是网站导航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和支撑产业科学发展的探索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探索建立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专利

创造与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专利布局对产业竞争地位保障有力、专利价值实现对产业运行效益支撑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重点产业的专利协同运用,培育形成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新模式。它是专利制度在产业运行中的综合应用,也是专利战略在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实施,更是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专利挖掘 专利挖掘是指在技术研发或产品开发中,对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从技术和法律层面进行剖析、整理、拆分和筛选,从而确定用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创新点和技术方案。简言之,专利挖掘就是从创新成果中提炼出具有专利申请和保护价值的技术创新点和方案。 专利挖掘是为了从科研生产当中发现可以用来申请专利的创新点,让科研成果得到充分保护,从而使科研过程中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得以回报,是一项极富技巧的创造性活动,是将技术创新以申请专利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专利挖掘工作,要建立在对技术创新的把握基础之上,是对技术创新的后续工作,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或者单位的创新能力。经专利挖掘后形成的专利,则是企业单位宝贵的无形资产。 1.从产业链和技术链的高度指导专利挖掘。专利挖掘的技术性、专业性很强,只有从技术创新项目所属产业,所属技术领域进行相对宏观的整体观察,才能明显提升专利挖掘的整体层次,既考虑技术创新点本身,又考虑到技术创新点在产业链,技术链上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真正做到“见树又见林”。 2.从现有技术对比出发,聚焦差异和贡献进行专利挖掘。大凡专利技术,往往离不开现有技术的支撑,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要求,其根本就在于要求该技术创新现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和技术贡献,可见,在专利挖掘中,一定要立足于现有技术,找出创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差异,并聚焦此差异,确定技术创新方案对于现有技术的真正贡献。

国家专利战略发展路径研究

国家专利战略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我国已经确立了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创新型国家的本质在于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够掌握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水平还有待加强,通过实施国家专利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有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技术创新;专利战略;专利保护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国家专利战略的形成也是如此,经历了专利制度、企业专利战略再到国家专利战略的历史演变。 一、从对技术创新的个别保护到专利法律保护 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安排,专利制度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渐产生了商品化的态势,使技术成为商品生产者参与市场交易,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从而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产生了專利制度的萌芽。 1236年,英王亨利三世为鼓励色布制作带来的技术革新,以特许令的方式授予一市民色布制作技术15年的垄断专利。此后,这一方式逐渐推广,英王室开始以“letters patent”(公开证书)的形式对那些在技术上有创新并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利益的人授予一定期限的垄断权。这种授予垄断权的方式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由于没有具体制度安排,一项技术能否获得“letters patent”往往受王室成员个人喜好的影响,因此,这种授权方式是个别性的,是对技术的个别保护。 1623年,英国出台的《垄断法案》使得技术垄断权的取得成为发明人正当行使法律权利的直接结果。按照该法案制度安排,任何掌握了该法案所要求的技术创新的发明人均有权获得一定期限的技术垄断权,从而有效避免了王室成员的个人擅断。至此,对技术发明的保护实现了由个别保护到法律保护的华丽转变。 二、企业专利战略的产生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步加强,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要从战略高度考量其经营活动,提高自身竞争力,遏制竞争对手。所谓企业专利战略,是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为使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竞争地位,利用专利法律制度安排对技术的垄断性保护而制定的具有全局性的长远发展谋划。它具有以下特点:

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方法之一_专利分析法

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方法之一——专利分析法 张燕舞 兰小筠 (中南大学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长沙410013) 摘 要 专利分析是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中的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专利分析法的产生背 景、战略应用及分析方法和指标,并指出了专利分析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 专利分析 竞争情报分析 专利战略 中图分类号 G 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7634(2003)0820808203 Pa ten t Ana lysis :A Techn ique for Ana lyz i ng Busi ness Stra tegy and Com petition Zhang Yanw u L an X iaoyun (M edical T echno logy and Info r m ati on Institute of Central South U niversity ,Changsha 410013) Abstract Patent analysis is a unique technique fo r analyzing business strategy and competiti on 1T h is paper m ain discusses the backgroud ,strategic app licati ons ,p rocess and indicato rs fo r app lying patent analysis ,and also po ints out som e w eaknesses and li m itati ons of the technique 1 Keywords Patent analysi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atent strategy 收稿日期:2003-01-16 随着世界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国企业纷纷开展专利战略研究,而其核心正是专利分析,即对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竞争情报,从而为企业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开发中的决策提供参考。专利分析不仅是企业争夺专利的前提,更能为企业发展其技术策略,评估竞争对手提供有用的情报。因此,专利分析是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中一种独特而实用的分析方法,是企业竞争情报常用分析方法之一。 1 专利分析法的产生背景 自1474年世界上出现第一部专利法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 SPTO )将专利定义为一种发明,是发明人知识产权的许可。专利作为社会鼓励发明创造、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法律制度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全球已有4700万件专利,且全世界现每年新增 100多万件专利文档。由于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技术、申请专 利来获得成果的生产、销售的独占权,从而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因而专利数量的增长才如此之迅速。 专利数据虽不断累积增多,但人们并未很快意识到它能转化为竞争情报的潜在价值。随着技术发展不断加快的步伐,技术对企业生存和竞争策略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的转变,新的领先技术快速催生出新的市场领域,而旧的市场则很快被淘汰。面对技术的快速变化步伐,而已往的战略与竞争分析方法无法很好地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情形下,企业决策者们开始找寻摸索能够有效地管理企业内部技术源、监控外部技术环境的新方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专利作为发明创造其本身包含着技术创新价值,分析大量的专利数据可以很好的把握技术动态、了解技术竞争力。 专利分析方法最初的产生是比较缓慢的。Seidel 于1949年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专利引文分析的概念,他指出专利引文是后继专利基于相似的科学观点而对先前专利的引证, Seidel 同明还提出了高频被引专利其技术相对重要性的设 想。然而,直到1981年,他的设想才为人们所逐渐证实。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专利数据库的不断发展、完善,专利分析法开始真正适用并应用于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之中,其方法体系开始不断建立和完善。 2 专利分析法的主要战略应用 技术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竞争参数,专利分析所针对的正是竞争性技术情报源,专利分析的价值已被下列的战略 应用广泛证实:①技术竞争分析(T echno logy Competiti on A nalysis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所拥有的全部专利或分析该 技术领域的全部专利,可以确定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地位及其相对的技术性竞争优势、劣势。②整合S -曲线分析(Integrati on w ith S -curve A nalysis ):通过整合S -曲线分析,可早期预测竞争对手的未来技术战略趋势。③新风险评估(N ew V enture Evaluati on ):通过专利分析确定竞争对手的优势及劣势后,公司可选择性买卖合适的专利技术,以辅助进行扩张和分散风险的决策。④专利投资组合管理 (Patent Po rtfo li o M anagem ent ):通过专利分析可以辅助决 策专利许可、出售、联合风险开发等。⑤研究与开发管理 (R &D M anagem ent ):专利分析可发现具有竞争力的先进技 第21卷第8期 2003年8月     情 报 科 学   V o l 121,N o 18A ugu st,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