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方法:对21例(42侧)经鼻内窥镜全鼻窦开放术患者进行同体对照实验,一侧直接将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纱条填于术后窦口鼻道复合体处,另一侧为止血纱条填塞术腔2日后对照,在用药后3天、1周、2周取双侧鼻黏膜进行透视电镜下观察鼻黏膜结构。结果:用药后3天上皮排列不整,细胞间连接松散,表层纤毛紊乱,大量脱落,1周时上皮、表层纤毛明显修复,2周时黏膜基本正常。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黏膜结构的损坏较小并可促其迅速恢复。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鼻黏膜;鼻内镜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是可调节多类细胞生长的多肽,是极其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1]。其通过控制具有调节上皮化、血管生成和胶原代谢的细胞增生和移行而帮助创面愈合[2]。rhEGF调节障碍将会导致修复延迟,乃至瘢痕的形成[3]。该药物是否会对鼻黏膜产生刺激或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和损害后是否可逆,是该药物在鼻科临床能否应用的关键,本观察则是该药物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双侧鼻息肉全鼻窦炎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1~53岁,平均36.28岁,病程1~10年,患者均为初次手术并无明显变态反应病史,每例患者双侧鼻腔病变基本相同,按照鼻息肉慢性鼻窦炎诊疗评定标准(1997,海口)分类:Ⅱ型2期9例,Ⅱ型3期12例。手术前均作副鼻窦CT 扫描。

1.2 药物及使用方法:药品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由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9991201)。

21例均采用局麻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全鼻窦开放术,术式为Messerklinger 术式,从前至后切除筛窦,再将上颌窦自然口扩大,酌情处理额窦和蝶窦,切除病变组织时尽量保留正常和病变较轻的黏膜,有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窦口鼻道复合体处经肾上腺素棉片压迫止血后,随机一侧直接将rhEGF喷于纱条填于该处,另一侧为止血纱条填塞术腔2日后对照,12例左侧做对照组,9例右侧做对照组,rhEGF隔日一换,共4~5次后按术后常规清洁处理。

1.3 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用药3天、1周、2周取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处1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压疮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压疮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50例和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50例,观察组在初步清创基础上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湿敷,再予以敷料包扎;对照组采用5%呋喃西林或1%碘伏纱块湿敷后方纱敷料包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明显缩短压疮创面愈合时间;不同时间创面平均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创面湿敷治疗,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且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压疮;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dressing therapy)50 cases,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debride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hi fu,again be dressing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酵母) (新增)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酵母) Chongzu Ren Biaopi Shengzhangyinzi Ningjiao (Jiaomu)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Yeast) 本品系由高效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酵母,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加入凝胶基质制成。含适宜稳定剂,防腐剂,不含抗生素。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 工程菌菌种 2.1.1 名称及来源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工程菌株,系由带有人工合成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整合到酵母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构建而成。 2.1.2 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 菌种检定 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的菌种应进行以下各项全面检定。 2.1. 3.1 划种BMG1琼脂平板 应呈典型酵母菌菌落形态,无其他杂菌生长。 2.1. 3.2 染色镜检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应形状规则,用次甲兰染色,无死亡细胞。 2.1. 3.3 筛选标志检查 应符合该基因表型特征。 2.1. 3.4 人表皮生长因子表达量 在摇床中培养,应不低于原始菌种的表达量。 2.1. 3.5 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稳定性检查 涂BMG1琼脂平板,挑选至少50个克隆,用PCR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阳性率应不低于95%。 2.2 原液 2.2.1 种子液制备 将检定合格的工作种子批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可含适量抗生素)中培养,供发酵罐接种用。 2.2.2 发酵用培养基 采用适宜的不含任何抗生素的培养基。 2.2.3 种子液接种及发酵培养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方法:对21例(42侧)经鼻内窥镜全鼻窦开放术患者进行同体对照实验,一侧直接将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纱条填于术后窦口鼻道复合体处,另一侧为止血纱条填塞术腔2日后对照,在用药后3天、1周、2周取双侧鼻黏膜进行透视电镜下观察鼻黏膜结构。结果:用药后3天上皮排列不整,细胞间连接松散,表层纤毛紊乱,大量脱落,1周时上皮、表层纤毛明显修复,2周时黏膜基本正常。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鼻黏膜结构的损坏较小并可促其迅速恢复。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鼻黏膜;鼻内镜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是可调节多类细胞生长的多肽,是极其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1]。其通过控制具有调节上皮化、血管生成和胶原代谢的细胞增生和移行而帮助创面愈合[2]。rhEGF调节障碍将会导致修复延迟,乃至瘢痕的形成[3]。该药物是否会对鼻黏膜产生刺激或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和损害后是否可逆,是该药物在鼻科临床能否应用的关键,本观察则是该药物对鼻黏膜结构的影响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双侧鼻息肉全鼻窦炎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1~53岁,平均36.28岁,病程1~10年,患者均为初次手术并无明显变态反应病史,每例患者双侧鼻腔病变基本相同,按照鼻息肉慢性鼻窦炎诊疗评定标准(1997,海口)分类:Ⅱ型2期9例,Ⅱ型3期12例。手术前均作副鼻窦CT 扫描。 1.2 药物及使用方法:药品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由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9991201)。 21例均采用局麻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全鼻窦开放术,术式为Messerklinger 术式,从前至后切除筛窦,再将上颌窦自然口扩大,酌情处理额窦和蝶窦,切除病变组织时尽量保留正常和病变较轻的黏膜,有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窦口鼻道复合体处经肾上腺素棉片压迫止血后,随机一侧直接将rhEGF喷于纱条填于该处,另一侧为止血纱条填塞术腔2日后对照,12例左侧做对照组,9例右侧做对照组,rhEGF隔日一换,共4~5次后按术后常规清洁处理。 1.3 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用药3天、1周、2周取双侧窦口鼻道复合体处1

鼻部血供的解剖学测量以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鼻部血供的解剖学测量以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摘要:鼻部血管位于浅层软组织和鼻软骨之间,分布广泛,为鼻部各部位提供 营养,并具有对空气加温加湿的生理作用。近些年来美容整形手术的日益完善, 越来越多的人都想通过手术来弥补鼻部缺陷,但鼻部解剖结构复杂,结构变异较大,并且手术还要保证鼻部功能维持正常,这便给临床手术带来了难题。为了更 好地了解鼻部解剖结构,并为鼻部整形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和相应建议。 本文就近年来鼻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鼻;血供;解剖应用 鼻部位于面部中央部位,是面部最显眼的部位,同时也是面部美容的重要组 成部分。但由于鼻部解剖结构复杂,结构变异较大,并且手术还要保证鼻部功能 维持正常,因此本文对鼻部各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探索其各自解剖学特征。 1.历史发展:临床上对鼻部的修复美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具备了许多方法。早在公元前6~7世纪,即有应用皮瓣行鼻再造和耳垂修复的记载。16世纪,意大利Tagliacozzi[1]在用上臂皮瓣行鼻再造时,强调了移位前行皮瓣延迟术和延 迟时限的重要性,首创皮瓣延迟术。1982年Nair[2]提出一个简便的手术标志,即当凿开上颌窦后壁切开骨膜之后,剥离脂肪组织时,首先发现一条横行的静脉, 循此在其后方4~5mm处即可找到颌内动脉,这大大加快了手术中寻找颌内动脉 来治疗鼻出血的速度。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显微镜器械的相应进步,显微外科手术也日益完善, 术后的吻合效果也日益提高。目前鼻部血供的解剖学观测已有文献报道[3,4], 亦有一些作者将研究测得的数据运用到临床手术上[5,6]。但营养鼻部的血供有 诸多的变异。一些作者[7,8,9]实验发现人中部由鼻中隔后动脉、鼻外侧动脉及 筛前动脉供血,上唇动脉的鼻中隔支缺失。再者面动脉的走行及分布就存在不定性,从而导致鼻部动脉的变异性较大,这也加大了临床上鼻部外科手术的难度。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在国内有人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岳毅刚,李佩英[10]等 人针对外鼻的血供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测量。包括对鼻中隔动脉,鼻外侧动脉都有 涉及。而吴晓勇和熊猛[11],对面动脉及其分支也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面动脉的 解剖特点及变异的基本特征。关于眶下动脉的走行,分布和末梢微血管及其吻合 情况,李云峰[12]等进行了相应的测量的统计,并将其运用于鼻部组织缺损的修复。而对于鼻部软组织的修复,冉维志[13]等人也解剖观察了上唇动脉及其鼻唇 沟区域皮肤的血供关系。 在国外,也有不少人在关注鼻部的血供问题。Kozielec和Jozwal将面动脉的 分布分为三种类型:终止于角动脉的占58%,终止于上唇动脉者占20%,终止 于下唇动脉者占22%。Mitz等[14]把面动脉的分布分为五型:I型,终止于鼻外 侧动脉者占78%:II型,终止于角动脉者占4%:III型,终止于上唇动脉者占10%。双重性者占4%,终止于下颌下缘者占8%。Niranjanl报道了另外的两种 分布方式,终止于鼻翼基底的占2%,以较长路线走行者占5%。另有极少数的 类型在口角水平从面动脉后壁发出一分支,向上行至颧骨体下缘时分为三支:内 侧支斜向上内行走到鼻翼旁,再上升到内眦:另两支向外上行到颧颞部,与颞浅 动脉和面横动脉的分支吻合。我们称这种分布方式为全面型[1]。 2.存在问题与拟解决方案:虽然存在诸多变异,但目前对鼻部血供研究的大 都是较粗略的,对于鼻部血管的详细走向并没有比较系统的解剖学研究及测量[15],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近些年来对如何进一步完善面部损伤手术效果的这一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临床资料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Waiyong Chongzu Ren Biaopi Shengzhangyinzi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for External Use 本品系由高效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大肠杆菌,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冻干制成。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1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制造 2.1工程菌菌种 2.1.1名称及来源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工程菌株系由带有人工合成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菌株。 2.1.2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菌种检定 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的菌种应进行以下各项全面检定。 2.1. 3.1划种LB琼脂平板 应呈典型大肠杆菌集落形态,无其他杂菌生长。 2.1. 3.2染色镜检 应为典型的革兰阴性杆菌。 2.1. 3.3对抗生素的抗性 应与原始菌种相符。 2.1. 3.4电镜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应为典型大肠杆菌形态,无支原体、病毒样颗粒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2.1. 3.5生化反应 应符合大肠杆菌生物学性状。 2.1. 3.6人表皮生长因子表达量 在摇床中培养,应不低于原始菌种的表达量。 2.1. 3.7质粒检查 该质粒的酶切图谱应与原始重组质粒相符。 2.1. 3.8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应与批准序列相符。 2.2原液 2.2.1种子液制备 将检定合格的工作种子批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可含适量抗生素)中培养,供发酵罐接种用。 2.2.2发酵用培养基 1

易孚(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易孚(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易孚 通用名称: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 【成份】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皮肤烧烫伤创面(浅Π度至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残余创面、供皮区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的治疗。 【用法用量】 常规清创后,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取本品适量,均匀涂于患处。需要包扎者,同时将本品均匀涂于适当大小的内层消毒纱布,覆盖于创面,常规包扎,一日一次或遵医嘱。推荐剂量为每lOOcm2创面使用本品10g(以凝胶重量计)。 【不良反应】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 【注意事项】 本品为无菌包装,用后请即旋紧管口,以防污染。本品无抗菌作用,但不会增加创面感染机会。对感染创面,在进行创面清创的前提下,可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对于各种慢性创面,如溃疡、褥疮等,在应用本品前,应先行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有利于本品与

创面肉牙组织的充分接触,提高疗效。当本品的外观、性状发生改变,如出现霉变、变质等现象时,应禁止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无禁忌。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无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遇酒精、碘酒等,可能会使EGF变性,而使活性降低。因此使用酒精、碘酒等消毒后,应再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然后使用本品。 【药理作用】 1.药理作用:本品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可促进动物皮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的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2.毒理研究:(1)重复给药毒性:家兔背部破损皮肤涂抹本品(6g凝胶/次,每日1次,浓度200μg/g,相当于临床用药浓度的20倍),连续36天,给药局部皮肤及各脏器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本品较长时间局部应用对愈合后创面的远期影响不清楚。 (2)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尚无动物研究资料。(3)致癌性:研究文献提示,EGF有促进某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动物和体外研究文献提示,EGF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以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对于烧伤患者(尤其是较大面积烧伤时)局部较长时间使用本品的影响尚不清楚。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烧伤面积达5~10%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细胞增殖法/MTT比色法) 本法系依据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c3T3细胞)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Balb/c3T3细胞的生长状况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的不同而异,以此检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试剂: (1)RPMI 1640培养液: RPMI 1640培养基粉末1袋(规格为1L),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加青霉素105U/ml(1ml),链霉素105mg/ml(1ml),再加碳酸氢钠2.1g,溶解后,混匀,除菌过滤,4℃保存。 (2)维持培养液: 量取新生牛血清4ml,加RPMI 1640培养液到1000ml。 (3)完全培养液: 量取新生牛血清100ml,加RPMI 1640培养液到1000ml。 (4)PBS: 量取氯化钠8g、氯化钾0.2g、磷酸氢二钠1.44g、磷酸二氢钾0.24g,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的溶液,经121℃,15分钟灭菌。

(5)噻唑蓝(MTT)溶液: 取MTT粉末0.10g,加PBS20ml使溶解,经0.22um滤膜过滤除菌。4℃避光保存。 标准品沉沦的制备: 取理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标准品按说明书复溶后,用维持培养液稀释至每1ml 含50 IU。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做4倍系列稀释,共8个稀释度,每个浓度做2个孔。以上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供试品按标示量复溶后,用维持培养液稀释成每1ml约含50 IU。在96孔板中,做4倍系列稀释,共8个稀释度,每个浓度做2个孔。以上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测定方法: Balb/c3T3细胞株用完全培养液于37℃、5%二氧化碳培养,控制细胞浓度为每1ml含1.0 X 105 --5.0 X 106个细胞,传代后24—36小时用于生物学活性测定。弃去培养瓶中的培养液,消化和收集细胞用完全培养液配成每1ml含5.0 X 104 --8.0 X 104个细胞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100ul,于37℃、5%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换成维持培养液。置37℃、5%二氧化碳培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皮肤擦挫伤疗效观察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皮肤擦挫伤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1-16T17:20:14.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王丽莎胡海花王晓红[导读] 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一例瘢痕增生者,值得在美容科推广使用。 王丽莎胡海花王晓红(山东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美容科山东威海 264400)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269-01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ericative,rhEGF)对成人女性面部皮肤擦挫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自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应用rhEGF治疗面部皮肤擦挫伤的病例42例为观察组,未应用的病例34例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创面恢复时间及创面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0.00±1.53天,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3.15±1.97天,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后创面颜色较对照组浅,皮肤较光滑。结论 rhEGFT对于促进成人女性面部皮肤擦挫伤的创面愈合、加快组织修复具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创面修复 美容科就诊者较其它科室患者对伤口的愈合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女性患者往往希望伤痕修复的更接近于原来的正常皮肤。针对这一问题,rhEGFT自进入市场以来,因其具有的高效修复、消除皱纹、抗衰老、淡化色斑、滋润补水等作用备受各方关注。现对自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应用rhEGF治疗面部皮肤擦挫伤的病例创面恢复情况进行总结记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人,均为女性,年龄23~47岁,平均35.05岁。对照组34例,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平均33.88岁。所有病例均为否认瘢痕体质。所有病例均为面部擦挫伤,挫伤面积观察组1.2cm× 2.0cm~ 3.6cm×7.8cm,对照组1.0cm×1.9cm~2.8cm×8.5cm。 1.2方法 1.2.1 观察组新鲜伤口,清除坏死及污染组织,先用3%过氧化氢做好消毒,再用75%酒精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应用rhEGF于创面,嘱每日定时涂擦,48小时后给予烤电治疗,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加强营养。 1.2.2 对照组除未应用rhEGF,其余处理与观察组相同。 1.2.3 观察记录两组创面愈合情况,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所有创面均一期愈合,观察组愈合创面较对照组光滑,无色素沉着,无瘙痒感等不适症状。 对两组病例年龄、创面面积及愈合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比较两组年龄、创面面积值和愈合时间均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创面面积和愈合时间 、 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和创面面积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两组年龄与创面面积的差异,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外源性生长因子的增加,可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增加细胞的分裂与增殖,加速皮肤创伤的修复和愈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是柔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伤细胞有明显趋向活性,可诱导炎性细胞向创作部位移动和改善创面微循环和组织营养状态,能有效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增加肉芽组织数量,从而达到快速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1];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溶液除具有上述作用外,在促进组织和再生作用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病理性瘢痕的产生[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对创面愈合的机制认识也不断深化。愈合能力差除与创面产生原因有关外,还与创面本身修复内环境的改变、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低下或受体活性下调等因素有关。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皮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的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一例瘢痕增生者,值得在美容科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杰,关志广,张治平.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足部慢性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7):136-137. [2]李泳淼,叶胜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创愈宁合用治疗热水袋烫伤[J]东南国防医药.2007.9(6).437-438.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07-26T08:36:07.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吕海建1 文巧红2 吕英2 孟红2 [导读]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临床应用的进展,细胞因子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已经比较明确 吕海建1 文巧红2 吕英2 孟红2 (1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516002;2惠州市中心的医院整形外科 516001)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对60例烧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同一块深度烧伤创面的两部分,分别采用rhEGF法和rhEGF+ rhFGF法换药治疗,评价上述受试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SI)及愈合速度。结果 rhEGF+ rhFGF法残余创面愈合时间(12.45±8.42)天,明显少于rhEGF (29.7±10.12) 天(t=2.225,P<0.05);两种方法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意义(t=1.684, P>0.05);愈后2年rhEGF法SI为8.92±1.78,明显低于rhEGF+ rhFGF法 6.12±1.54(t=2.116,P<0.05);所有受试创面均无肿瘤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治疗深度烧伤创面,能明显减少后期瘢痕的形成,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烧伤创面愈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088-02 创面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创面愈合过程是一系列修复细胞如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等与细胞外基质及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子有 3 种作用即趋化作用、合成分泌作用和增殖分化作用,而 rhbFGF 和rhEGF 是两种在创伤修复领域研究最多[1]。本文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996年6~12月间我院住院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 平均年龄(33.27±9.63)岁,平均烧伤面积(9.33±9.54)% TBSA。所有入选病例均存在深度烧伤创面,且不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病情相对较轻。各患者均选择一块深度烧伤创面[本组患者受试面积为1%~7%TBSA,平均为(2.37±0.79)%TBSA],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分别作为治疗创面(治疗组)和对照创面(对照组),进行同体对照实验。用药情况及结果评估均采用双盲法。 1.2 给药方法 对60例烧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同一块深度烧伤创面的两部分,分别采用rhEGF法和rhEGF+ rhFGF法换药治疗,以洗必泰溶液清洗创面后,用rhEGF法rhEGF+ rhFGF盐水浸透双层干纱布(每10cm×10cm大小的纱布浸药量为10ml),随后将之覆盖在创面上,其上再覆以1%磺胺嘧啶银霜纱布,外用干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 1.3 观察项目 两组同时全程观察记录创面情况及愈合速度,(1)创面愈合速度采用不同时间内创面愈合例数的百分率来表示。(2)以创面愈合为指标,从受试之日起,统计创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3)用药后对较小创面观察其四周上皮向心性生长速度及残存肉芽面皮岛变大并离心性生长速度;(4)在治疗过程中比较两组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并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和观察局部反应。 1.4 疗效观察 参照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2],评判各创面愈后的瘢痕增生情况,即观察瘢痕的色素性、高度、硬度、血管性及自觉症状,并参照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打分,随后将各指标得分相加,即得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scar index,SI)。同时观察有无肿瘤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 2 结果 rhEGF+rhFGF法残余创面愈合时间(12.45±8.42)天,明显少于rhEGF(29.7±10.12)天(t=2.225,P<0.05);两种方法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意义(t=1.684,P>0.05);愈后2年rhEGF法SI为8.92±1.78,明显低于rhEGF+rhFGF法6.12±1.54,(t=2.116,P<0.05);所有受试创面均无肿瘤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前后均无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化验异常,未见局部及全身过敏症状,个别病例在应用时仅有一过性疼痛。所有受试创面均无肿瘤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临床应用的进展,细胞因子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已经比较明确,许多细胞因子可以加速组织的修复和逆转修复不良状态。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类刺激细胞分裂的生物活性多肽,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具有多种重要作用:趋化作用、吸引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入创面、促进细胞增殖、促进创面的血管化、对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降解有调节作用、诱导临近细胞合成细胞因子等[3]。虽然rhbFGF和rhEGF均为生长因子,但二者的效应重点是有差别的。有研究表明[4],rhEGF主要对再上皮化作用显著,而rhbFGF则主要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本研究结果显示,rhEGF+rhFGF法残余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rhEGF(t=2.225,P<0.05);两种方法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意义(t=1.684,P>0.05);愈后2年rhEGF法SI明显低于rhEGF+rhFGF法(t=2.116,P<0.05);提示烧伤后早期应用rhEGF+rhFGF 法治疗深度创面,能减轻后期的瘢痕形成,且远期疗效较好。外源rhEGF+rhFGF法减轻远期瘢痕形成的机制可能为[5]:(1)促进了创面表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加速了创面上皮化过程,使再生表皮增厚,细胞分化好,创面封闭时间提前;(2)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加速组织血管化进程;(3)促进成纤维细胞在创面的趋化、增殖和分化,促使其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使胶原合成时间提前,组织排列有序;(4)真皮形成加速也有利于表皮的及早修复。由此提示,rhEGF可减轻后期瘢痕形成,是因其早期加速了皮肤组织修复,及早封闭了创面,从而提高了再生皮肤的质量。另有报道,rhEGF+rhFGF能抑制皮肤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B1(TGFB1)的合成,进而对后者所诱导的胶原过度合成和收缩起抑制作用[6]。因此,EGF可能对瘢痕形成有直接抑制作用。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学过程,在修复过程中由于机体本身对创面部分的修复机制,调动内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创面积累明显增多,在创面修复过程中虽EGF受体数目增加,内源性EGF也在修复位点明显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酵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本品系由高效表达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大肠杆菌,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加入凝胶基质制成。含适宜稳定剂、防腐剂,不含抗生素。 1.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三部“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 工程菌菌种 2.1.1名称及来源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工程菌株系由带有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菌株。 2.1.2 种子批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 菌种检定 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的菌种应进行以下各项全面检定。 2.1. 3.1 划种LB琼脂平板 应呈典型大肠杆菌集落形态,无其他杂菌生长。 2.1. 3.2染色镜检 应为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2.1. 3.3 对抗生素的抗性 应与原始菌种相符。 2.1. 3.4 电镜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应为典型大肠杆菌形态,无支原体、病毒样颗粒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2.1. 3.5 生化反应 应符合大肠杆菌生物学性状。 2.1. 3.6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 在摇床中培养,应不低于原始菌种的表达量。 2.1. 3.7 质粒检查 该质粒的酶切图谱应与原始重组质粒相符。 2.1. 3.8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检查(工作种子批可免做) 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应与批准序列相符。 2.2 原液制备 2.2.1 种子液制备 将检定合格的工作种子批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可含适量抗生素)中培养,供发酵罐接种用。 2.2.2 发酵用培养基 采用适宜的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 1

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临床分析

痤疮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疾病,多于青少年时期发病。该疾病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病变,但是影响患者面部皮肤的健康程度,也影响美观度,特别是中重度痤疮形成的痤疮瘢痕,对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此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和激光单一方式为主,效果参差不齐。点阵激光治疗模式介于有创和无创之间,可用于痤疮和痤疮疤痕、疤痕等的治疗,广泛得到应用和重视。该技术的单一应用可 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 痤疮瘢痕的疗效临床分析 柯 辉,刘 涛,郑真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福建 福州,350009) 【摘 要】 目的 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门诊治疗的142例痤疮瘢痕患者,按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行点阵激光治疗及生理盐水湿敷治疗,观察组行点阵激光联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角质层含水量、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角质层含水量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也较短,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痤疮瘢痕的治疗,可优先选择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方法,有效率高且愈合时间较短。 【关键词】点阵激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痤疮瘢痕DOI:10.19593/j.issn.2095-0721.2019.03.012 Clinical analysis of dot-matrix laser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scar KE Hui, LIU Tao, ZHENG Zhen-zhe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ot-matrix laser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scar. Methods 142 patients with acne scar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7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ot-matrix laser therapy and saline wet compress 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ot-matrix laser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cluding treatment efficiency, patient satisfaction, cuticle water content, healing time.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cuticle water cont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ealing time was short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Dot laser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s a preferre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scar,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short healing time.[KEY WORDS] lattice laser;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cne scar 应对病情,但无法促进再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可提高细胞内DNA 拓扑异构酶活性,也可促进一些与增殖有关的基因表达改善皮肤细胞活力,加快组织复原,也应用于痤疮瘢痕的治疗,该技术的单一应用可促进再生,但治疗效果并不完全理想。分析认为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实现美容效果。我科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8年01月-2018年12月门诊治 作者简介:柯辉(1989-)男,汉族,福州长乐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皮肤性病学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中鼻甲解剖描述有误的是:(E ) A中鼻甲属筛骨结构 B中鼻甲常见的解剖变异有中鼻甲气化和中鼻甲曲线反常 C下、中、上鼻甲在大小上是依次递减1/3,位置上依次后退1/3 D前后两组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界 E中鼻甲前端有鼻丘,后上方有翼腭窝 2.鼻腭动脉为哪一动脉的直接分支:(D ) A眼动脉 B筛前动脉 C上颌动脉 D蝶腭动脉 E眶下动 3.最容易侵及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引起出血和血栓性颈内静脉炎的是D A.扁桃体周围脓肿 B.咽后脓肿急性型 C.咽后脓肿慢性型 D.咽旁脓肿 E.脓性下颌下炎

4.出生后最有可能感染的鼻窦是:A A.上颌窦及筛窦 B.筛窦及蝶窦 C.上颌窦及蝶窦 D.筛窦及额窦 E.上颌窦及额窦 5.咽淋巴内环中最大的淋巴组织是D A.腺样体 B咽鼓管扁桃体 C咽侧索 D腭扁桃体 E舌扁桃体 6.前上型扁桃体周脓肿穿刺的正确部位是 A A.脓肿最隆起处 B悬雍垂尖端与最后磨牙连线中点 C悬雍垂底与最后磨牙连线中点上1cm D扁桃体上窝 E腭舌弓上缘 7.根据鼻窦炎海口会议分型分期标准,双侧蝶窦及后组筛窦炎不伴息肉属A A.1型2期 B.1型3期 C.2型2期

D.2型3期 E.3型 8.鼻咽癌颈淋巴转移首发于D A颌下淋巴结 B颈深淋巴结下群 C颈深淋巴结中群 D颈深淋巴结上群 E颏下淋巴结 9.声门上区的淋巴主要汇入D A颈深淋巴结下群 B气管前淋巴结 C喉前淋巴结 D颈深淋巴结上群 E颈深淋巴结中群 10.哪项不是小儿喉解剖的特点E A位置较成人高 B软骨较成人软 C声门较成人小 D声带较成人短 E结缔组织较成人多,不易发生炎性肿胀11.人体中穿过骨管最长的脑神经是B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中鼻甲解剖描述有误的是: ( E ) A 中鼻甲属筛骨结构 B 中鼻甲常见的解剖变异有中鼻甲气化和中鼻甲曲线反常 C 下、中、上鼻甲在大小上是依次递减1/3,位置上依次后退1/3 D 前后两组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界 E 中鼻甲前端有鼻丘,后上方有翼腭窝 2.鼻腭动脉为哪一动脉的直接分支: ( D ) A 眼动脉 B 筛前动脉 C 上颌动脉 D 蝶腭动脉 E 眶下动 3. 最容易侵及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引起出血和血栓性颈内静脉炎的是D A.扁桃体周围脓肿 B.咽后脓肿急性型 C.咽后脓肿慢性型 D.咽旁脓肿 E.脓性下颌下炎 4.出生后最有可能感染的鼻窦是: A

A.上颌窦及筛窦 B.筛窦及蝶窦 C.上颌窦及蝶窦 D.筛窦及额窦 E.上颌窦及额窦 5.咽淋巴内环中最大的淋巴组织是D A.腺样体 B 咽鼓管扁桃体 C 咽侧索 D 腭扁桃体 E 舌扁桃体 6.前上型扁桃体周脓肿穿刺的正确部位是A A.脓肿最隆起处 B 悬雍垂尖端与最后磨牙连线中点 C悬雍垂底与最后磨牙连线中点上1cm D 扁桃体上窝 E 腭舌弓上缘 7.根据鼻窦炎海口会议分型分期标准,双侧蝶窦及后组筛窦炎不伴息肉属A A.1型2期 B.1型3期 C.2型2期

D.2型3期 E.3型 8.鼻咽癌颈淋巴转移首发于D A颌下淋巴结 B 颈深淋巴结下群 C 颈深淋巴结中群 D颈深淋巴结上群 E 颏下淋巴结 9.声门上区的淋巴主要汇入D A颈深淋巴结下群 B 气管前淋巴结 C 喉前淋巴结 D颈深淋巴结上群 E 颈深淋巴结中群 10.哪项不是小儿喉解剖的特点E A位置较成人高 B 软骨较成人软 C 声门较成人小 D声带较成人短 E 结缔组织较成人多,不易发生炎性肿胀 11.人体中穿过骨管最长的脑神经是B A嗅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