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箭发射原理

水火箭发射原理
水火箭发射原理

发射原理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用橡皮塞紧的可乐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水火箭和火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推进的媒介由高温空气变成水而已。在发射水火箭前会灌入空气达一定压力,由於高压会自然向低压流去,故在喷嘴被打开时,空气自然向喷嘴流去,但由于水挡在前方,故水会被空气推出火箭,而火箭也藉此获得向前的速度。

水火箭的制作

1.材料准备:

3~6个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2.制作过程:

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

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

4.制作降落伞,将一张正方型的桌布对边折,再对边折,以中点为心,对折2次,用剪子剪下多余部分,使它成圆形,贴好线增压塞制作:用小刀切下橡皮塞较粗的一端,切口直径为,穿过小孔装上气门芯、胶管、和螺帽,将橡皮塞用力塞进瓶口内,其露在瓶口外的部分不超过约2mm;用剪刀在饮料瓶盖中间挖一个直径约12mm的孔,以便使旋紧瓶盖时仅让气门芯露在外面。侧翼的制作:用硬纸片按图2所示尺寸剪下侧翼四个,为了使火箭飞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侧翼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如果纸片片硬度不够,可将两片或三片粘叠在一起制作,剪好侧翼后,将“粘贴爪”交替地折回两侧,用透明胶带对称地粘贴在火箭的下部侧面。

3.制作重点:

在制作过程中,喷口是最为重要的,密封一定要好,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最好用烧红的针尖穿洞。如果还有漏水情况,可以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降落伞的线一定要粘牢,不然压力过大,可能会使线从伞身上掉落。

1.水火箭的竖直升高高度与瓶内水位的关系

水火箭的竖直升高高度与瓶内水位的关系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获得:通过实验得出,当水量为1/3时,水火箭飞地最高.由实验结果看出:气压与射程成正比.这是因为气压越大,喷水的力量越大,水火箭的冲量越大,水火箭做反冲运动.而在发射水量为1000ml以上时,水火箭中的水未喷完,由于气压减小就停止了加速,增加水火箭的重量,使水火箭受重力影响而提前坠落了.质量越大,所需提供的动量就越大,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量越大.而提高速度的方法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喷水量.所以,只有当水火箭内的气压与水量适当时,才能飞地更远更高.实验中发现,若水量大于固定气压所能喷射的上限,则水火箭中的水不会喷完,要如何避免水喷不完的情形呢?根据PV=nRT,可求出一定气压所能喷出的水量上限.若是水量不够一定气压所能喷出的水量被较早喷完.根据理论,发射时我们先量出能灌进水火箭的最大值,再算出此气压能喷出的最大水量,根据此两数据装水灌气,即可达到水火箭之最大射程(Pmax=Fmax×Mmax).

2.怎样提高水火箭的稳定性

水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并不是竖直向上升的,经常横着或侧着瓶身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它的稳定性,使它竖直上升.提高它的稳定性,就得考虑大气阻力的作用.首先,水火箭顶部应为尖的,以便于减小空气阻力;其次瓶体形状应接近流线型,这样便于气流的通过;要使它竖直上升,还要在放置的时候使它竖直,我们就取了一个三角架,把水火箭支住(不是紧套)使它能竖直地立着.

3.发射轨道对射程的影响

固定水量600ml,发射仰角50°.利用无轨发射架和70cm发射架分别发射水火箭并记录结果及发射情况.比较发射轨道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有轨及无轨发射器在同一冲量所造成的射程都差不多,可见有无轨道都不影响射程.但在冲量越小时,无轨发射器发射的水火箭容易常常偏离预定方向;而有轨发射器因为有两个支点,使水柱喷射时不易产生其他方向的分力,因此水火箭能精确的直线前进.所以,有轨发射器在准确度上胜于无轨发射器.

4.弹头重量对发射轨道的影响

固定水量600ml,发射仰角50°,使用有轨发射器.弹头依序放置填充物,质量为30g,40g,50g,60g.比较弹头重量对水火箭发射轨道的影响.由实验可知:未加前置填充物的弹头,因受到尾翼质量的影响,重心明显偏后.这时候,因为物体旋转时的中心为重心,所以我们可以把重心G当成支点,则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弹头即成一个以G为支点的平横杠杆.在飞行时,弹头A与弹尾B将受到相同的风阻影响,但由于力臂不同(AG>AB),所以A点所产生的力矩大于B点,故水火箭即会旋转影响航道.所以我们必须放前置填充物,将重心G向A移动,使力臂AG=BG(即水火箭的中点),这样A、B产生的力矩才会相同,达成平衡.但是如果前置填充物放得太多,重心偏前,造成力臂AG

5.发射仰角的影响

固定水量500ml水,前置填充物,使用有轨发射器.分别使用发射仰角35°、45°、55°、65°、75°.比较发射仰角对水火箭发射距离的影响.水火箭的斜发与斜抛有关,所以由理论可得发射仰角为45°时,飞行距离最长.但由发射的结果得知:在发射仰角45°到55°之间(约为52°)时,可以达到最大的射程.当发射仰角太小时,水火箭向上的分力不大,使爬升高度不大,且由于水火箭的重量受地球引力的牵引,使其容易落下,造成射程缩短.而当角度太大时,其向上分力虽大,但向前分力太小,以至于射程太短,行成“射得高,但射不远”的情形.所以在水火箭的发射角度方面,须考虑向上分力及向前分力适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发射仰角.

多级火箭的制作

把几个水火箭绑在一起,由一个进气孔提供气压.同时喷出水柱,提高水火箭的飞行能力.

水火箭发射方法:

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

2 发射角度。水平方向飞行,由于空气的阻力,发射的最佳角度在50到55度之间,不同的

水火箭可能不同,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试验确定。(我们制作的水火箭最佳角度是53度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则为90度。

3 气塞使用。气塞的使用原理是通过压缩软胶塞体积膨胀来调节气塞的松紧程度,压缩越厉害体积膨胀越大,气塞越紧,要把气塞冲出来的气压就越大,即火箭获得的动力越大。具体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拆下气塞的气门芯,将气塞在原形塞进火箭的瓶口内,然后用套筒(一种专门用来拧螺丝的工具,五金店有卖)拧紧气塞的螺丝,最后安装气门芯即可加气使用。(注:拧紧程度可按需要来调节。)

4 发射稳定调控。仅讨论水平方向的发射。需要制作一个发射台,发射台要配有导航轨道,导航轨道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一般长为60cm(可用三个教学用的大三角板和两根扫帚柄拼凑而成,为减少扫帚柄作导航轨道时对水火箭的摩擦,可用透明胶粘贴扫帚柄或如图例所示的模型)。无风天气时,正对目标按最佳发射角度(指发射轨道与地面的夹角)发射。刮风天气时,应视风力和风向适当调偏与发射目标的方向,保持最佳发射角度发射。

5 注意事项。发射时,确保火箭和轨道的平直一致,若偏离1~2度都会影响飞行的平稳性而呈“8”字型飞行。用气筒打气时,要尽可能平稳,打气频率不要太慢应快点。要尽可能将气塞塞紧,可通过拧紧气塞的螺丝来调节,气塞塞得越紧瓶内气压越大而火箭的动力就越大

水火箭原理与制作

同济大学科技节系列活动之第一届趣味科技竞赛——水火箭制作与发射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

一竞赛模型 图1 简易模型实物照片 二模型介绍 水火箭包括火箭体和降落伞两部分: 火箭体:主要包括火箭头舱、连接(伞)舱、动力舱、尾翼四个部分组成 降落伞: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三材料说明 自备材料:3个1.25L 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考虑到材料报废的问题,瓶子可适量多准备)、美化装饰材料等创意材料 主办方提供材料:专业喷嘴,尼龙薄膜(降落伞布),卡纸(尾翼),5mmKT板(可做伞仓连接件),双面胶带,502胶水,尼龙线,透明胶带等 主办方提供制作工具:美工刀,剪刀,尺等 四简要制作方法(建议方法,参赛组也可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制作) 1 火箭头舱 适量截去饮料瓶的顶部作为火箭头;按照附图1做出接口,准备与伞舱连接。

图2 火箭头舱及水火箭 2 连接(伞)舱 适量截取另一个饮料瓶的中间部分作为伞舱;以用于连接火箭头舱和动力(尾)舱,并放置降落伞。(提示:注意火箭头仓与连接(伞)仓的连接) 图3连接(伞)舱与尾翼 3 动力舱 由一个完整的1.25L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与专业喷嘴组成,喷嘴与普通瓶盖一样拧在瓶口即可。

图4 喷嘴与普通瓶盖对比 4 尾翼 参赛组自行设计。 6 降落伞 将尼龙薄膜剪成圆形,以圆心为中心在边缘选择若干对称点,用透明胶把棉线固定在选好的对称点上,棉线选择适当长度一起打结即可完成。 7 部件组合 (1)将尾翼黏在动力舱上。 (2)将伞舱套在动力舱底部粘牢。 (3)将火箭头套在伞舱上,并在火箭头上穿两根线,一根与伞舱相连,另一根与降落伞相连,以使火箭头在高空脱落时拉出降落伞。(至于降落伞具体如何打开请参赛者自行设计) 五发射方法 在动力舱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安装到发射架,用打气筒充气,然后按下发射架上的开关,水火箭通过动力舱内的气压将水喷出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而飞出。(提示:具体发射过程在比赛现场将会有工作人员指导,动力舱的盛水量及气压直接影响发射后的滞空时间,参 赛小组需谨慎对待)

水火箭发射原理

发射原理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用橡皮塞紧的可乐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水火箭和火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推进的媒介由高温空气变成水而已。在发射水火箭前会灌入空气达一定压力,由於高压会自然向低压流去,故在喷嘴被打开时,空气自然向喷嘴流去,但由于水挡在前方,故水会被空气推出火箭,而火箭也藉此获得向前的速度。 水火箭的制作 1.材料准备: 3~6个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2.制作过程: 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 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火箭的发射原理

火箭的发射原理 航空和航天 航空和航天是当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科学和技术领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航空 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航空活动的范围主要限于离地面30公里的大气层内。在大气层中航行的飞行器 (航空器),只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就能升空。比空气轻的航空器,如气球、飞艇,用空气静力升空;比空气重的航空器,如飞机、直升机, 则要利用空气动力才能升空,风筝也是利用空气动力升空的一种最原始的航空器。可见,航空离不开地球的大气圈,也摆脱不了地球的引力 作用。 航天 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也叫做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航行 (包括环绕某一天体运行、从其近旁飞过或在其上着陆)、行星际空间的航行及飞出太阳系的航行。可见,航天活动的范围要比航空活动的 范围大得多。一类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叫做航天;一类,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叫做航宇。 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要在极高真空的太空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行规律飞行。因此,航天首先,必须有不依赖空气,且具有巨大推力的运 载工具——火箭。 火箭的概念和原理 火箭是一种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的飞行器。 火箭的飞行原理是它借助了物体的反作用力,就像一只充足气体的气球,当我们把它从手中放开后,气球内的气体便顺着气球的气嘴喷出, 同时气球向前冲去。因自身携带氧化剂,用不着像飞机那样依靠大气中的氧,所以火箭可以飞出大气层,在真空条件下飞行。 火箭的三大系统 运载火箭是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和宇宙探测器等航天器送入太空的运载工具,是人类一切航天活动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三大 系统:动力系统、结构系统和控制系统。 动力系统即火箭发动机系统,是火箭的动力装置,堪称火箭的心脏。它依靠推进剂在燃烧室内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喷管高速 排出后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火箭发动机按使用推进剂的类别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固液混合式火箭发动机三种。 结构系统通常称为箭体结构,它是火箭的躯体,用于连接火箭所有结构部段,使之成为一整体,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和飞行性能。 控制系统是火箭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火箭发射后的级间分离、俯仰偏航、发动机关机与启动、轨道修正和星箭分离等一系列动作,都依 靠控制系统完成。 推进剂——发动机的“食粮” 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称为推进剂,堪称火箭发动机的“食粮”。目前,各国研制的运载火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电子教案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电子教案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 实践活动记录卡 第组: (一)制作水火箭: 1.取一个可乐瓶,去掉底部的一部分,留下上半锥体部分备用; 2.再取一个可乐瓶,将备用的锥体套在其底部,用胶布粘牢; 3.裁剪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制成圆锥体,套在备用的圆锥体瓶上,用胶布粘牢;取两个可乐瓶,截取它们的中部,将它们压平后剪出尾翼的形状,将尾翼与瓶体粘牢,安装要对称、牢固; 4.对组装好的水火箭进行调试后,装进适量的水,塞上带气门芯的橡皮塞,打气直到发射。【附:简易制作流程】 (二)记录思考:通过看视频或制作,经过这一次水火箭的试飞之后,你发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分层导入 1. 猜谜语看视频: ①课前看航模视频 鹰击长空,自由翱翔,恐怕是每个人心里都藏着的一个飞翔的梦。“放飞梦想,就是我们航模爱好者的最大心愿!”何聪发凭其扎实过硬的航模技术和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在全国航模运动圈子里小有名气。当“航模从我头顶呼啸而过时,出于对自由和飞翔向往的天性,我一下子就迷上了航模;看着小小的航模,在天空中做出各种真飞机都做不到的动作时,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言表!” 何聪发,他玩航模,玩进了人民大会堂!航模飞行技术让何聪发得到了观众的欢呼与支持。 ②猜谜语—用成语“聚精会神”猜四大名著之一 茫茫宇宙,蕴藏着无限的奥秘。早在明朝吴承恩就在《西游记》中就有这样的想象: 【《西游记》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很多幻想,如: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及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一根汗毛吹出无数小猴等,在今天已成为现实:望远镜(雷达)、电话、飞机、人工降雨、登月工程、核潜艇及宇宙飞船、现代克隆技术。】 ③看神舟十号发射动画 特别是近几年,世界航天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神舟十号发射的壮观场景。这样的画面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事实上,很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你会不会玩。 2.玩气球看制作: ①玩气球,把气球吹足气后再放开,观察气球是怎样运动的,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气球飞出去的? 看来,喷出的气体可以使物体向反方向运动。如果喷出的是水,会是怎样的效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②观看水火箭的简易制作,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水火箭的评价意见,提出问题,找出疑点,由此进入水火箭的制作设计活动。教师出示水火箭实物,学生描述水火箭有哪几部分组成。(强调:安全环保、安静思考) 水火箭是利用压缩空气与水的作用与反作用,当水向后被喷出时,塑料瓶内的空气就受力向前冲,因为其原理与火箭相同,但喷出的是水,所以称之为“水火箭”。水火箭是利用碳酸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的火箭。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利用高压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橡皮塞脱离瓶口,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在反作用下发射升空,推动箭体向上运动的过程。 二、室内制作水火箭: 制作水火箭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的努力下共同完成一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同学的互相协作中完善作品,通过活动使每个学生都会用可乐瓶制作水火箭。以1.25升装的可乐瓶为例:

水火箭活动方案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 一、水火箭简介: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气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碳酸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的火箭。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利用高压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橡皮塞爆发,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在反作用下发射升空,推动箭体冲向空中。 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每个中学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几米高或数十米远; 4、安全性好,寓教于乐,蕴含一定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水火箭的原理,了解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科学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兴趣,激励他们以科技创新报国的精神。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试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模型。 ②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在橡皮塞的正中心,用手电钻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个小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③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有关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可以是网上查找),由学生负责整理和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④让八年级六班学生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⑤时间安排:(2015年上期第14周物理实践时间和第15周物理实践时间)。 2、场地: 做水火箭——多媒体教室,科技活动室; 发射场地——学校操场; 3、器材: 发射架(铁架台代替)雪碧瓶透明胶带电工胶带 塑料垫板(做尾翼) 剪刀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 高压打气筒自来水及水桶 4、制作方法: 1.取一个雪碧瓶,去掉底部的一部分,留下上半锥体部分备用; 2.再取一个雪碧瓶,将备用的锥体套在其底部,用胶布粘牢; 3.剪一个塑料垫板,制成圆锥体,套在备用的圆锥体瓶上,用胶布粘牢;取两个雪碧瓶,截取它们的中部,将它们压平后剪出尾翼的形状,将尾翼与瓶体粘牢,安装要对称、牢固; 4.用手电钻在橡皮塞正中钻一个洞,刚好将气门嘴装进去;对组装好的水火箭进行调试后,装进适量的水,塞上橡皮塞,打气直到发射。 四、活动过程: 1、以神舟九号升天视频资料导入教学,导出设计活动课题。 2学生(有相机的带相机),收集整理、反馈信息、资料。 3、老师示范,并作简要讲解,有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4、发射时橡皮塞塞得越紧,瓶内充的气体越多,发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将皮塞塞进瓶口,并用活动板手把螺帽拧紧,使塞与瓶口接触面增大,靠得更紧。 5、瓶内注水约在1/3左右,可多次实验来决定。瓶内的大气压大约在4~5个大气压。超过5个大气压瓶体容易破裂。 五、水火箭制作与发射试验: 1、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水火箭,突出设计成分,增加外观设计要求:符合“水火箭”项目基本要求,注重创新与创意,能体现火箭发展前瞻性,设计风格鲜明,色彩搭配合理,工艺制作精美等。 2、通过水火箭的多次发射实验探究,找出提高水火箭发射距离的要素是什么?

氢火箭、氢氧火箭、火箭升空、火箭发射--科技馆展品深化方案-上海惯量自动化有限公司

氢火箭/氢氧火箭/火箭升空/火箭发射--科技馆展品展项方案 展项概要 本展项是氢火箭发射装置。 参与者使用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进行电解水,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混合释放于封闭空间;触碰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引爆混合气体,从而推动火箭上升。 科学原理 1火箭在太空中连续飞行的原理: 在大气层中,可以根据牛顿的作用和反作用理论来解释火箭的飞行,即,火箭向后喷射气体,气体将空气向后推动,空气将使火箭飞行相同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当火箭喷射时,相当于向气体施加反向推力。根据牛顿定律,喷射出的气体将通过火箭上的作用点使火箭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火箭向前飞行。科技馆展品制作生产源头工厂-上海惯量自动化有限公司提示大家这个物理过程与空气无关,因此即使在没有空气的宇宙中,火箭仍然会高速飞行。 2火箭模型飞行原理: 介绍使用氢爆炸推力由火箭模型生成的火箭推力的结构。电解水:直流电将水(H2O)电解产生氢和氧的过程称为电解水。当电流通过水(H2O)时,通过在阴极还原水形成氢气(H2),通过在阳极氧化水形成氧气(O2)。产生的氢气量约为氧气的两倍。电解水是下一代氢燃料制备方法,可代替蒸汽重整以产生氢。 表现形式 机电互动 操作方式 1.参与者使用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用它进行电解水 2.按下发射按钮,产生电火花引爆混合气体推动火箭发射

上海惯量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于完善的工业生产流水线及领先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专注于科教展品定制化设计生产的专业化设备制作公司,主要专业生产省市地县区科技馆展品、科普器材,校园、社区科普馆和科学探究实验室的教学仪器、用具。产品质量过硬,多次受到有关领导、专家、教授的好评与赞赏,一次性通过验收。产品经过不断地创新、改进完善,它将以更卓越的性能、优异的品质、高档次的配置及操作简单、功能齐全、优惠的价格和其良好的售后服务质量奉献给广大客户。 公司占地面积数千平,拥有剪板机、切割机、激光雕刻机、折弯机、刨床、冲床、钻铣床、数控车床、木工推台锯、木工雕刻机、打包设备等,形成完善的工业化生产流水线;公司拥有喷漆喷塑车间及设备,通过国家环保部门

水火箭的飞行原理

一、水火箭的飛行原理 水火箭的飛行原理與一般能發射人造衛星,使之環繞地球旋轉的火箭,和飛離地球前往月球所使用的火箭,以及為了探測火星、金星的狀況而發射載有觀測儀的火箭是一樣的,只是動力不同而已。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有關火箭的飛行原理和構造吧! 1.火箭的飛行原理: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力也就是牛頓第三運 動定律) 子彈發射時,槍會向後座彈,這是因為子彈 發射出去產生的力,反作用於槍的本身,使槍 往後座彈的緣故。 如果將機槍裝載在平台車上,連續擊發子 彈,平台車就會往後移動。 這個時候的槍可以比作火箭引擎,子彈可比 作燃料燃燒所得的氣體,平台車則可比作火箭; 也就是說火箭飛行和槍擊發子彈的原理相同。 火箭的內部和周圍的壓力差變成它的推 力,也就是由引擎內燃料燃燒所生成的高壓氣 體,經由噴嘴加速噴出。這可以用一般氣球舉 例來加以說明。 如右下圖所示,當氣球一經吹脹,球內的壓 力較它外面周圍的壓力高。然而,這時的氣球 僅僅不過吹脹而已,它輕飄飄的,尚無法飛 起。 這時打開氣球的吹氣口。內部的高壓空氣-- 下子就放出,產生一股衝力,使得氣球會向敬 氣的反方向飛射出去。 而火箭就是運用氣球飛射的原理持續飛 行,它的引擎被設計為盡可能長時間地製造出 高壓氣噴出高壓氣體,通過噴嘴放出去 ,使它

能飛得更高更遠。 為了盡可能長時間產生高壓氣體,火箭就必須 儲存大量的燃料。 因此,當火箭和其他交通工其所儲存的燃料 重量比例作一比較時,即可發現汽車、柴油車 等所儲存的燃料並不多,但飛機、火箭等就儲 存了相當多的燃料;而火箭所儲存的燃料接近 其總重量的90%,所以可以說它的內部構造 大部分是儲存燃料的容器。 水火箭的飛行原 理與上面所說的一 樣,只是其動力來源 是打氣筒打入的高 壓氣體將內部的水 快速噴出產生的。接 著來介紹水火箭的 發射程序運用原理。 二、水火箭發射程序與運用原理: 1﹑加水→依據動量守恆(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可增加反作用力。 因為保特瓶容納的空氣有限,在噴氣嘴打開的瞬間,空氣一下就衝出來了,以致水火箭所獲得的動量變化小(或反作用力小),飛行的速度及距離就小。而加入水後,壓縮空氣將水向外推,當水流高速向外衝出時,水火箭所獲得的動量變化就很大(反作用力增加),也就能推動水火箭向上升空。 2﹑打氣→增加壓力艙內的氣壓,以便快速將水排出。 單位面積中所受空氣的作用力稱為壓力。P=F/A ;P:壓力F:作用力 A:面積 故壓力愈大,所產生的作用力也愈大,反作用力也愈大。 3﹑發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如果以一力推(拉)一物體時,該物體會以相等大小的力推(拉)施力者。 1.灌得飽飽兒的氣球,裡頭充滿了空氣。 2.把吹氣口鬆開,空氣就會從吹氣口咻咻咻的跑出來。

火箭发展史

火箭发展史 一、简介 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其中可以制导的称为导弹,无制导的称为火箭弹。 二、火箭发展史

大家知道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也是火箭的祖先。中国人发明火箭这样一个事实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火箭,不过当时这个火箭还不是采用喷气推进的,而是在箭杆上绑上柴草、棉布。浇上油,点燃用弓箭射出去。到了唐朝末年和宋朝初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火药替代了早期的易燃物,就成为了真正利用喷气推进的火箭。当时火箭用于战争,就是这个,左边带着箭头就是飞枪剑,右边这个带了一个刀,就叫飞刀剑。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烟花爆竹,这些爆竹也是喷气的原始火箭。明朝时期的毛元仪在他的著作里面就记载了30多种火箭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像其中有飞火飞天、火龙出水等。中国是从明朝开始发射火箭的,大明史嘉靖年间,万户进行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成为现代载人飞行先驱,现在月球和火星均有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全世界最早的宇航员,他那次升天中壮烈殉职。最后在189米高空中爆炸。启动装置为36筒火箭,外置安全带和座椅,4个气球,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场面!可以这样说古代火箭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为现代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现代火箭诞生自罗伯特·高达德将超音速的喷嘴装上液态燃料火箭引擎燃烧室。这种喷嘴将燃烧室中的热气体转成较冷的极超音速喷射气体,使推进力增加超过二倍,且巨幅地增加了效率。

物理学原理应用之水火箭

物理学原理应用之水火箭 设施102 武长飞1040440231 水火箭概述 水火箭是一个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而设计的玩具, 同时是物理教学中著名的案例之一,其中蕴含的物 理原理是了解物理中力学的重要的基础。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灌入三分之一的水(水是水火箭的燃料),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后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以急快的速度快速上升,靠惯性在空中滑翔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水火箭起源于日本夷山的划艇俱乐部成员,他们乐于进行野外活动。于某日,他们看见用宝特瓶向翻覆的加拿大游挺发射救生索的场面,逐而诞生了用水喷射宝特瓶的构想。 原理 加水:水火箭加入水量的多少直接决定水火箭的射程。动量P=mv,在释放空气时,火箭中的水在气体放尽时也刚好放完是最佳情况。这时,火箭获得的的动量最大(速度也最大)。 发射:水火箭发射时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中

的气体释放压力,作用在水上,水在瞬间喷出,火箭获得一个极大的反冲力,瞬间“飞出”。利用压强P=F\S,喷水口的面积S一定,要想使箭获得更大的反冲力(速度),就要使火箭中的压力足够大,即要充入更多的空气,这就利用了PV=nRT,n越大,p 越大。 飞行:火箭飞出后利用自身的惯性飞行(牛顿第一定律);火箭飞出时的速度是斜向上的,在重力的作用下,火箭的飞行轨迹是抛物线(斜抛运动),这就是“弹道飞行”。(运动学原理)同时,由于摩擦,火箭还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得火箭的速度不断减小。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火箭的竖直方向速度减小至0,火箭开始降落,依然呈“抛物线”型。 总之,水火箭利用的物理学原理有:动量P=mv及动量守恒定律,PV=nRT,牛顿运动定律(第一第二第三),运动学公式等,是经典力学非常典型的应用。 火箭的优化 ●火箭中水和空气的比例要适当; ●发射时火箭要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最好是45度(原理见后面); ●由于惯性与质量有关,在保证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火箭的质量,这样还可以减小飞行中的阻力; ●火箭头要做成尖的,同时火箭身要做成流线型,这样不但能减小空气阻力,还能提高火箭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条件外,火箭还要有发射架和尾翼,这样可以控制飞行轨迹,提高稳定性;

水火箭制作流程

材料准备 2~6个2.25L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制作过程 1.增压塞制作:用小刀切下橡皮塞较粗的一端,切口直径为 2.3cm,穿过小孔装上气门芯、胶管、和螺帽,将橡皮塞用力塞进瓶口内,其露在瓶口外的部分不超过约2mm;用剪刀在饮料瓶盖中间挖一个直径约12mm的孔,以便使旋紧瓶盖时仅让气门芯露在外面。 2.侧翼的制作:用硬纸片剪下侧翼四个,为了使火箭飞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侧翼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如果纸片片硬度不够,可将两片或三片粘叠在一起制作,剪好侧翼后,将“粘贴爪”交替地折回两侧,用透明胶带对称地粘贴在火箭的下部侧面。 3.取出其中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切成三等份.如图2,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二个可乐瓶倒过来.如图3,将第一个的瓶口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底,再将第一个的中段瓶身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口.盖上后,用双面胶粘紧.再找出一个硬纸板,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4个.太大的平衡翼很重,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4.制作降落伞,将一张正方型的桌布对边折,再对边折,以中点为心,对折2次,用剪子剪下多余部分,使它成圆形,贴好线。1 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 5.(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 水火箭发射方法: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启发: 多动手,多动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变得更美好。通过和朋友们的协 作,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火箭的制作。 二、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是火箭的箭身升空。 三、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四、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五、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水火箭原理与制作

附录: 南京理工大学 科学与技术协会 活动之 “Water Rocket League Matches” 水火箭比赛

竞赛模型 图1 简易模型实物照片 一模型介绍 水火箭包括火箭体和降落伞两部分: 火箭体:主要包括火箭头舱、连接(伞)舱、动力舱、尾翼四个部分组成 降落伞: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二材料说明 自备材料:3个1.25L 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考虑到材料报废的问题,瓶子可适量多准备)、美化装饰材料等创意材料 主办方提供材料:专业喷嘴,尼龙薄膜(降落伞布),卡纸(尾翼),5mmKT板(可做伞仓连接件),双面胶带,502胶水,尼龙线,透明胶带等 主办方提供制作工具:美工刀,剪刀,尺等 三简要制作方法(建议方法,参赛组也可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制作) 1 火箭头舱 适量截去饮料瓶的顶部作为火箭头;按照附图1做出接口,准备与伞舱连接。

图2 火箭头舱及水火箭 2 连接(伞)舱 适量截取另一个饮料瓶的中间部分作为伞舱;以用于连接火箭头舱和动力(尾)舱,并放置降落伞。(提示:注意火箭头仓与连接(伞)仓的连接) 图3连接(伞)舱与尾翼 3 动力舱 由一个完整的1.25L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与专业喷嘴组成,喷嘴与普通瓶盖一样拧在瓶口即可。

图4 喷嘴与普通瓶盖对比 4 尾翼 参赛组自行设计。 6 降落伞 将尼龙薄膜剪成圆形,以圆心为中心在边缘选择若干对称点,用透明胶把棉线固定在选好的对称点上,棉线选择适当长度一起打结即可完成。 7 部件组合 (1)将尾翼黏在动力舱上。 (2)将伞舱套在动力舱底部粘牢。 (3)将火箭头套在伞舱上,并在火箭头上穿两根线,一根与伞舱相连,另一根与降落伞相连,以使火箭头在高空脱落时拉出降落伞。(至于降落伞具体如何打开请参赛者自行设计) 四发射方法 在动力舱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安装到发射架,用打气筒充气,然后按下发射架上的开关,水火箭通过动力舱内的气压将水喷出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而飞出。(提示:具体发射过程在比赛现场将会有工作人员指导,动力舱的盛水量及气压直接影响发射后的滞空时间,参 赛小组需谨慎对待)

水火箭活动方案

水火箭活动方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 一、水火箭简介: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气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碳酸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的火箭。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利用高压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橡皮塞爆发,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在反作用下发射升空,推动箭体冲向空中。 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每个中学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几米高或数十米远; 4、安全性好,寓教于乐,蕴含一定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水火箭的原理,了解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科学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兴趣,激励他们以科技创新报国的精神。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试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模型。 ②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在橡皮塞的正中心,用手电钻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个小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③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有关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可以是网上查找),由学生负责整理和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水火箭的制作及发射方法

水火箭的制作及发射方法 1 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 2 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 3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4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5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6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7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 水火箭发射方法: 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 2 发射角度。水平方向飞行,由于空气的阻力,发射的最佳角度在50到55度之间,不同的水火箭可能不同,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试验确定。(我们制作的水火箭最佳角度是53度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火箭飞上天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火箭飞上 天 【设计意图】 自从和孩子们一起了解神州九号飞上天的新闻后, 孩子们便经常自发玩火箭发射的游戏。一次在区角游戏中,有一个孩子用雪碧瓶和雪花片玩火箭发射,在对他 的行为进行细致地观察后,发现他对火箭上天这一现象 既充满好奇,又存在很多疑惑,有着强烈探索欲望。能 不能利用废旧材料进行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孩 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呢?由此,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小火箭飞上天》。、此活动首先通过玩让幼儿探索火箭飞上天的方法,从而感知空气的存在,其次利用空气推动的 力量进一步探索了解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之间的关系。整个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幼儿玩中思考,玩中学习,体现了操作中实验、记录中认知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2.通过操作、记录、比较,了解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3.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有关火箭飞上天的相关知

识经验。【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物质材料准备:高度参照梯5个;小火箭玩具若 干个;大记录表1份;小记录表和笔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火箭升天场面,调动知识经验。 师生一起观看神州九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认真观察 神九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火箭有几个部分组成吗? 哪两个部分? 二、探索火箭升天原理,动手探索操作。 1.观赏玩具,了解制作火箭的材料。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玩具火箭。 提问: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雪碧瓶像火箭的哪个 部分?纸帽子又像什么呢? 小结:原来,玩具火箭是有雪碧瓶和纸帽子做成的,它们分别代表火箭的发射器和火箭头。 2.自主操作,探索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师:玩具火箭有个愿望,它也想飞起来,你们愿意 帮助它吗?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玩具火箭飞起来呢?(幼儿自由猜想)玩一玩,想办法让火箭飞起来。 交流玩法。

制作水火箭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

目录 课题名称 关键词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研究的对象及其原理 小组分工及其步骤安排 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实验效果分析与实验得失总结心得与感受参考文献 致谢 年级:高一班级:1112班 指导教师:陈义华组长:罗慧珍

课题名称:水火箭制作与发射 指导教师:陈义华 班级: 1112班 组长:罗慧珍 组员:罗慧珍、胥哲、李思雨、张思睿、游迷熵、汤为、陈宇璐、张琛欣、谭灵妃、李梓健 关键词:自己动手水火箭 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国航天作为世界航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自一九五六年 创建以来,迄今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研制与应用以及载人飞船试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中国从 发射“神七”到发射“天宫一号”,从“天宫一号”的设计到发射,只用了很短 的时间,这在国际航天领域是非常突出和令人瞩目的事件。在国际空间科研和实验中,中国的进展速度最快,超过了任何国家。如此种种让无数的中华少年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并相信中国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研究目的: 1.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航天火 箭的原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在实践中反复探究、遇到问题采取反复实践、 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他人经验等方法去再创造,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 的科学态度; 2.水火箭是寓教于乐、科技含量高,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动手、动脑的科普教 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解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回收的过程,导弹的飞行与 飞机的飞行原理及不同点。解释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惯 性、能量守恒定律)了解一些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知识。使广大 青少年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为国家航天事业培养、造就、输送优秀人

制作水火箭教学案

制作水火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火箭的神奇威力和我国的宇航发展历史;学会水火箭的制作方法和发射技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水火箭也能用废弃物来制作,启发学生寻找周围材料制作火箭。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水火箭的设计 活动难点:降落伞的制作 二、技能要点分析: 1、材料、工具使用说明: 材料:600毫升装的可乐空瓶3个(可乐瓶要带盖,可乐瓶可大,也可小,但是3个可乐瓶要一样大小)、胶带、双面胶、厚卡纸、50×50cm尼龙薄膜1块、细线250cm,粗线100cm,装饰纸少许。 工具:剪刀、手工钻(水火箭嘴、发射架需市场购买)。 2、整体设计技术 仔细观察水火箭的各个部件,想想水火箭是靠什么飞上天空的,制作水火箭的关键是什么?然后设计一枚水火箭。水火箭的设计包括:火箭体和附件两个部分。火箭体主要由:动力舱――火箭头――发射舱――储备舱四个部分制作而成的。全部箭体都是由可乐瓶制作而成,可乐瓶一共用三个;附件有:降落伞。降落伞是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让学生看看:是看看降落伞的外形与结构。让学生想想:主要是想怎样设计水火箭更加合理。 通过看看想想,然后把想好的制作流程设计写到书本的空白处。 3、箭体制作技术 以600毫升装的可乐瓶为例 ①制作动力舱:用一个可乐瓶,这个可乐瓶不能漏气。检测方法:只要对着可乐瓶吹气,气没有泄漏就行,无需加工。 ②制作火箭头:截取可乐瓶的前半部与尾部,再把它首、尾套起来,然后用胶带粘牢。 ③制作发射舱:截取一个可乐瓶的中间部分,高12㎝。套入动力舱(可乐瓶的口部),用胶带粘牢。 ④制作储备舱:再截取一个可乐瓶的中间部分,高12㎝。套入动力舱(可乐瓶的尾部),用胶带纸粘牢。 检查发射舱、动力舱、储备舱是否成一直线。 ⑤美化火箭体:用彩纸美化 注意:美化火箭体时,不要把整个火箭体全部贴满,要留一条1㎝宽的缝隙,以备发射时观察水位用。 ⑥制作尾翼:先用较厚的有一定硬度的16k大小的卡纸纵向对折,在上面画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飞向太空》教案 【课题、课时】《飞向太空》(1 课时)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理解人类航天的主要成就和探索精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后编排的,学生已经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中,领会了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可以成为现实,这个时候很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开拓精神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从近地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到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由近及远的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想冲出地球、飞向太空,需要火箭来提供巨大的速度;人类进入太空中将面临失重的环境,那么如何在失重的环境中生存和工作立即摆在了人类面前;在深空探测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 4.教材的特点:第一,重视火箭升空原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注意从实验观察的现象引入课题;第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四,通过互联网搜索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五、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5.教材处理:(1)对于火箭升空的原理,从充气气球飞出、古代起火的发射、水火箭的制作,让学生认识到反冲运动发挥的作用;(2)对火箭的结构和火箭发射的过程采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及“神州六号”的发射进行教学,增强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性;(3)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上网学习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情况。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在思维方式上由初中形象思维为主向高中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他们不仅渴望新知识的学习,也希望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过的知识,通过水火箭的制作,更加认识到人类飞向太空梦并遥不可及。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进行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对在轨运行物体的失重现象也能够进行分析,本节涉及的反冲作用和太空中的失重,学生是可以理解的。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上得以提升,特别是对我国在实际航天探索中的努力和成就需要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 (2)认识火箭的演变过程; (3)了解多级火箭的发射过程; (4)通过互联网搜索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