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十年成就回顾·政治篇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变成生动现实
2007年06月26日 来源:新华网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变成生动现实——香港回归十年成就回顾·政治篇


这是香港金钟中信大厦的外墙展示的“庆祝回归十周年”字句(2007年6月21日傍晚拍摄)。香港的夜晚,既有灯火璀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风情,也有白云、山岗和温暖的海风。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为这里带来独有的魅力。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新华网香港6月26日电(记者 李凯 张勇 白冰)从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夜空中高高飘扬的那一刻起,一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伟大实践,就在香港这片千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弹指一挥间,十年后的今天,“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保持自由法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繁荣稳定的香港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香港——这颗祖国南海的明珠不仅风采依然,而且更加璀璨。


十年回归路,壮志赋华章。香港,曾经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而今又再度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政治奇迹。这一奇迹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香港同胞有能力管理好、治理好香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能力把香港的事情办好、保持香港繁荣稳定,能够把“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的现实,并不断推进“一国两制”的伟大事业。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得到成功落实。香港这十年取得的成绩,绝对值得我们骄傲。——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

香港回归十年,是“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十年。

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以伟大政治家的智慧和胆略,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开辟了切实可行的道路,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提供了崭新的思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指引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进方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确保了香港的平稳过渡,

实现了香港的顺利交接,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践,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


2002年11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把按照“一国两制”方针管理好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确定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特区基本法,香港特区的法律地位是直辖于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中央政府对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负有重大责任。十年来,中央始终把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作为处理涉港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地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定不移地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循序渐进地发展符合香港实际的民主制度。


十年中,每当特区遇到困难之时,中央政府总是在第一时间表达关切之情,伸出援助之手,成为特区战胜困难的坚强靠山。1998年,香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大鳄”利用亚洲金融危机狙击港元,扰乱香港的金融市场秩序,香港金融体系一时风雨飘摇。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明确宣示,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维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保持香港大局的稳定。中央政府以雄厚的外汇储备作为特区政府反击国际金融炒家的有力后盾,使得香港最终“在风暴中屹立不倒”。


2003年,非典肆虐香港。胡锦涛主席非常关心香港的疫情,当年4月他在广东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时,请董建华将香港急需的药品和防护用具开具一张清单。清单提供后,根据胡锦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指示,中央政府在内地许多地区也遭受非典疫情的情况下,及时、无偿地向特区提供了大批抗疫药品和器材。当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央前往香港出席《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仪式时,看望和慰问了非典疫情受难者和医护人员,为还在非典阴影中的香港同胞加油打气,极大地鼓舞了香港人心。


为了帮助香港经济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等冲击带来的困难,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支持香港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开放内地部分城市居民赴港“个人游”,推

出扩大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等。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香港各界的努力下,香港经济迅速走出低谷,并呈现出20年来最好的发展势头。


国家的支持和中央领导的关怀,温暖着广大香港同胞的心。同样让香港同胞备感振奋的是,回归祖国大家庭后,香港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香港同胞得以分享伟大祖国的崇高国际声誉。10年来,香港特区已加入了200余项多边国际公约;与134个国家或地区互免签证或落地签证;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2006年世界电信展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相继在香港特区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也将在香港举办。原香港特区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女士,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成为执掌国际组织的第一个香港人、中国人,更使广大香港同胞深切体会到祖国的强盛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对香港前途的信心。

“一国两制”在香港已得到彻底落实,取得明显成功。回归后,港人享有了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

回归十年来,在“一国”的前提下,香港按照基本法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法律基本不变,保持了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而且香港同胞全面行使基本法授予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积极参与特别行政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实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十年里,广大香港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享有比港英时期更为广泛的民主权利。自1997年以来,香港已举行了三次特区行政长官选举。选举行政长官的选举委员会,包括了香港的工商金融界、专业界、劳工界、社会服务界、宗教界、政界等各个阶层的代表,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认受性。这比起回归之前,港督由英国政府委派,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跨越。同时,香港特区立法机关的议员全部经过选举产生,其中,地区直选议员从回归初的三分之一已经增至二分之一。对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自豪地说:“回归后,港人享有了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


香港回归的十年,也是广大港人权利、自由得到切实保障的十年。现任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顾问的曾德成对此感触颇深。在港英时期,他还是一名17岁的中学

生时,只因写了一幅“反对奴化教育”的横幅,就被当局投入监狱两年。而这种事情在回归后的香港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基本法的保护下,香港市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回归以来,港人依法享有以和平方式举行各种集会和游行的自由。香港警方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公民依法结社的申请,也没有对任何一次合法的游行示威活动进行过限制。同样,在基本法的保障下,回归后香港拥有高度的言论、新闻和出版自由。香港媒体评论说,香港的传媒报道不但维持了多样化,而且言论自由、百家争鸣的空间比回归前更加宽阔。


在法律制度方面,回归后香港的法律基本不变,并成立了特区终审法院。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黄仁龙认为,法治是香港成功和继续成功的关键。十年来,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的司法独立得到充分的认同和尊重,特区政府的司法水平给予市民极大的信心,也备受国际社会的赞誉。


曾荫权最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回归10年,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港人的价值观,港人喜欢的自由,港人重视的法治、公平的社会,流通的货币……香港的每一个价值不但没有削弱,更有增强。……不管是‘一国’,还是‘两制’,在香港已明显取得成功,得到了落实。这10年,是香港成功的10年。”

“‘一国两制’好比一棵植物,已深深埋根于香港的土地。我相信时间长了,它会长成参天大树。”——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之初,美国《财富》杂志断言:香港回归之日,就是香港“死亡”之时。事实胜于雄辩。十年过去了,《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周刊得出了新的结论:“现在的香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活力。”


在回归十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和国外人士纷纷对“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给予积极评价。英国外交部和欧盟曾多次表示,中国政府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是成功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承认,香港过去10年保持了繁荣和稳定。香港最大的外国商会——美国商会会长梅三乐最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了很大成功。一方面,香港保持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法律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和香港都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使“一国两制”得到了切实贯彻和落实。这些都是商界珍而重之的。“在今天看来,香港

的前途一片光明”。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得到了绝大多数港人的真心认同。香港大学近期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对“一国两制”的信心等各个指标都创历史或香港回归以来的新高。其中,78%的市民对“一国两制”有信心,81%对香港前途有信心,89%对祖国前途有信心。


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正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一首名为《始终有你》的主题歌唱道:“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


回归十年,范徐丽泰连续担任三届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是“一国两制”的亲身见证者。她最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神情坚定地说:“‘一国两制’好比一棵植物,已深深埋根于香港的土地。我相信时间长了,它会长成参天大树。”


诚哉斯言。人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十年发展,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香港,一定能在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站上历史的新起点--写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
新华网香港6月25日电(记者 薛永兴 赵卫
白冰)10年前,“一国两制”在中国香港发轫,世界由此诞生了一个奇迹;10年间,香港走出了一条令世人叹服的路,以其自身的繁荣与活力证明并诠释着这个奇迹;10年后,曾经创造出众多奇迹的香港又将向世界展示什么?

曾荫权:香港比十年前更坚固更成熟更了解将来


在曾经的港督府、如今的特区政府礼宾府,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他系着招牌式的红花纹领结,用略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香港回归这10年的经历,是一个不平凡的过程。“我总的感觉,香港比1997年前更坚固,更成熟,更了解自己将来的道路。”

这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接受访问(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公磊 摄

新华网香港6月20日电(记者 白冰 李凯 张勇)在曾经的港督府、如今的特区政府礼宾府,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他系着招牌式的红花纹领结,用略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香港回归这10年的经历,是一个不平凡的过程。“我总

的感觉,香港比1997年前更坚固,更成熟,更了解自己将来的道路。”

吕新华:“一国两制”为港对外交往提供广阔空间


新华网香港6月22日电(记者 张勇 李凯 白冰)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吕新华近日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香港回归十年来,“一国两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其中一个主要的体现是“一国两制”和基本法为香港特区参与国际经贸事务、扩展对外交往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国两制"实践者 解放军驻香港部队10年纪实

新华网香港6月25日电(记者曹智 王洪山)这是一支使命任务特殊的部队——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它担负着香港特别行政区防务和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历史重任;

这是一支举世关注的部队——从进驻香港那天起,它就成为世人观察中国军队、观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窗口”。
刘长乐:一国两制稳固香港资讯传媒中心地位

“成功的十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在会上表示,置身于“一国两制”下,回归十年,香港作为资讯传媒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传媒资本运作的市场机制没有改变,新闻自由及言论的多元包容没有改变,与此同时,香港与内地的良性互动却变得日趋紧密。

英国副首相说“一国两制”运作非常好

新华网伦敦6月25日电(记者马桂花)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25日晚在英国外交部举办的香港回归10周年招待会上说,香港10年来的发展表明,“一国两制”运作非常好。

前香港总督卫奕信:“香港仍是个活力之城”

新华网伦敦6月22日电
曾出任香港总督的卫奕信爵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香港仍然是个活力之城。它仍然是一个自由的城市、自由的经济体。”
英国华人高度评价"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新华网伦敦6月23日电(记者刘嘉 马桂花)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多位在英国生活的华人,他们高度评价“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并坚信香港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里亚称赞“一国两制”构想



新华网墨西哥城6月22日电(记者陈恃雷 冷彤)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里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很佩服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香港回归祖国1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构想是成功的。

欧盟年度报告称: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运作良好

新华网香港6月22日电(记者陈思武)欧盟委员会22日发表的香港年度报告指出,自从中国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来,“一国两制”原则得到尊重,而且运作良好。

荷中友协主席:“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保证了香港发展的延续性

新华网布鲁塞尔6月18日电(记者刘黎)
荷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亚普·波斯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香港回归十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减当年。事实证明,中国政府的“一国两制”方针是成功的,香港在回归祖国怀抱的同时保留了自身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独特魅力,国际社会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