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020级自命题大纲-普通地质学

东北大学2020级自命题大纲-普通地质学
东北大学2020级自命题大纲-普通地质学

020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普通地质学》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普通地质学是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参加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均为约占)

概念题 20分(14%)

简答题 50分(33%)

论述题 50分(33%)

综合题 30分(20%)

总分 150分

(四)参考书目:《普通地质学》,舒良树主编,2010年,地质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矿物

晶体与非晶质体,矿物形体、基本性质,常见矿物描述(二)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1.岩浆的基本概念;2.喷出作用与火山岩;

3.侵入作用与侵入岩;4.火成岩的结构构造

(三)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基本概念;2.沉积岩的基本特征;3.常见沉积岩

(四)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基本概念;2.原岩的变化;

3.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4.常见变质岩

(五)地质年代

1.相对年代的确定;2.绝对年龄的测定原理;3.地质年代表(六)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1.岩层空间位置的确定;2.褶皱;3.节理

4.断层;5.地壳发展的构造旋回

(七)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的基本概念;2.风化作用的类型

3.控制风化作用的因素;4.风化作用的产物

(八)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1.暂时性水流;2.河流的侵蚀作用

3.河流的搬运作用;4.河流的沉积作用

(九)海洋地质作用

1.海洋概况;2.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3.海洋的沉积作用(十)湖泊及沼泽地质作用

1.湖泊、沼泽的概念;2.湖泊的地质作用;

3.沼泽的成因及其沉积作用

(十一)风的地质作用

1.风的剥蚀作用与风蚀地貌;2.风的搬运作用方式

3.风的沉积作用及风积物、风积地貌;4.荒漠的形成和类型

5.黄土的成因及特征

(十二)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1.大陆漂移说;2.海底扩张说;3.毕鸟夫带;4.古地磁与磁异常带5.转换断层;6.海底扩张的概念和机理;7.板块构造

样题: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1.第1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7题 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A.《风波》 B.《断魂枪》 C.《苦恼》 D.《舞会以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8题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4.第9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出自()。 A.《世说新语》 B.《晏子对齐侯问》 C.《召公谏厉王弭谤》

D.《五代史伶官传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10题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11题 欧阳修号()。 A.六一居士 B.东坡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7.第12题 下列属于晋代诗人的是()。 A..轼 B.陶渊明 C.杜甫 D.龚自珍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8.第13题

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A.老舍 B.史铁生 C.从维熙 D.汪曾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9.第14题 《断魂枪》的作者是()。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0.第15题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着名小说家是()。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1.第16题 胡适所着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水文地质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Hydro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2 【总学时数】:32 【实践学数】: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重点讲授有关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赋存、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物化性质、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的生态环境特性。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气带水的运动、化学成分成因类型、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等。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为学生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熟悉水文地质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应具有分析、研究、解决水文地质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 后继课程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注:“*”为重点部分;“#”为难点部分。 绪论 水文地质学概念;研究内容;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1章地下水概论 1.1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循环的概念、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1.2 地下水的赋存 岩石的空隙性: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表征和特征;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骨架中的水、岩石孔隙中的水(重力水*、毛细水*)。 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表征及相互间的关系; 有效应力原理与岩土压密:有效应力原理*、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 包气带与饱水带:概念;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理解掌握概念; 地下水的分类: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介质条件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色、嗅、味、比重、透明度、温度等;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PH值、硬度、矿化度、侵蚀性。 *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用。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溶滤水、沉积水和内和生水。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资料整理:简分析、全分析和专门分析;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表。 *1.4 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上层滞水:概念及特征; *潜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位线图及其应用; *承压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压线图及其应用; 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第2章地下水的运动和动态 *#2.1 重力水的运动

东大电路原理

电路原理1复习题B 1 选择题:请把选中的题号填入括号中。 (1) 一电路元件的电压U=10V,电流I=10A,电压和电流为关联方向。则该元件吸收的电功率为( ) A 100瓦特 B -100瓦特 C 其它 (2) 诺顿定理的等效电路是由( )构或的。 A 电流源和入端电阻并联 B 电压源和入端电阻并联 C 其它 (3) 星形连结的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和相电压( )。 A 相位相同 B 有效值相同 C 其它 (4) RLC串联电路,R为100欧姆、L为l00毫享、C为10微法。其诣振的频率为( )。 A 10-3HZ B 103HZ C 其它 (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 A 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的差 B 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的和 C 其它 2 判断题:判断论述是正确(Y) 还是错误(N) ,并填入括号中。 (1) 图中R 1=6Ω, R 2 =4 Ω, R 3 =3 Ω, U S1 =12V, U S2 =24V。则电流I 1 =2A.( ) (2) 复阻抗Z=R+jX,在Z的等效电路中电阻和电抗应该是串联关系。( ) (3) 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为380V,Z=6+j4Ω,Z l =2+j2Ω。则负载Z的相电压 U P=220V。() (4) 图示电路,t=0 时将开关K闭合,t<0时电路已达稳态,电流i2(0)=5 mA 。( ) (5) 二阶电路的固有频率为共扼根时,该电路的动态过程是欠阻尼振荡的。( ) 3 计算题 (1) 求图中电流I 2 。

(2)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容电压u C (0-)=0, t=0打开开关,求t 0的u C (t) 及u R (t)。 电路原理1复习参考答案1 选择题 (1) A (2) A (3) C (4) B (5) B 2 判断题 (1) Y (2) Y (3) N (4) Y (5) Y 3 计算题 (1) I2=2.5A. (2) u C (t)=120(1-e-33333t)V, u R (t)= 120-48e-33333t V.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第1题 (2.0) 分 《道德经》是指( A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第2题 (2.0) 分 由西汉刘向编定的一部著作是 ( D )。 A、《汉书》 B、《史记》 C、《左传》 D、《战国策》 第3题 (2.0) 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口号的提出者是( D )。 A、李白 B、苏轼 C、韩愈 D、白居易 第4题 (2.0) 分 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B )。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前矛》 第5题 (2.0) 分 属于外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是( A )。 A、《苦恼》 B、《断魂枪》 C、《风波》 D、《华威先生》 第6题 (2.0) 分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D )。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第7题 (2.0) 分 晚号香山居士的著名诗人是( D )。

A、杜牧 B、李商隐 C、杜甫 D、白居易 第8题 (2.0) 分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C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第9题 (2.0) 分 下列作品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 C )。 A、《论语》 B、《左传》 C、《庄子》 D、《战国策》 第10题 (2.0) 分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B )。 A、苏轼 B、王安石 C、欧阳修

D、司马光 第11题 (2.0) 分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 )。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第12题 (2.0) 分 《念奴娇·过洞庭》的文体是 ( B )。 A、诗 B、词 C、.曲 D、.赋 第13题 (2.0) 分 《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C )。 A、李煜

水文地球化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球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水文地球化学 Hydrogeochemistry 二、课程编号: 三、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四、使用教材:沈照理等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1999年第二次印刷 五、课程属性:专业内选修课 选修 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八、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普通地质学、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等。 九、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系统地介绍有关水文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水-岩相互作用在天然和人类活动条件下导致的地下水各溶解组分的迁移转化规律,熟悉应用水化学的分析理论与方法解决各种环境和工程问题。 十、课程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地球化学的平衡理论,学会水文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基本要求是: 1.掌握水化学平衡原理; 2.掌握地下水溶解组分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3.学会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决自然和人类活动条件下的各种地下水环境问题; 十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第一章水化学基础(12学时) ?知识要点:溶解平衡、碳酸平衡、洛河计算、氧化还原作用、吸附平衡 ?重点难点:各种平衡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二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组成(4学时)

?知识要点:天然水的化学特性、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性、天然水化学成分的综合指标、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数据处理 ?重点难点:各天然水体的常量和微量及痕量化学成分特性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三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4学时) ?知识要点:渗入成因地下水、沉积成因地下水和火山成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与特征 ?重点难点:各种成因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机理与演化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四章水的地球化学循环(4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圈、地壳中水的地球化学循环、成矿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循环 ?重点难点:地下水循环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转化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第五章水文地球化学的应用(8学时) ?知识要点:地下水污染、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矿泉水 ?重点难点:如何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评价各种水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十二、实践环节: 主要是习题: ?络合计算 ?饱和指数计算 ?Eh-pH计算 ?吸附平衡计算 ?水化学成分的图示 ?应用分析 十三、教学参考: 1.参考教材 ?沈照理等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1999年第二次印刷 2.参考文献 ?杨忠耀,环境水文地质,原子能出版社,1990年 十四、考核方式:

地质学实习心得

地质学实习心得 地质学实习心得 地质实习报告(心得体会)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图3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

湖面上壮观景色。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莲花塔、莲花城等我们都一一游玩了个遍,欣赏到了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一睹了莲花山的风采。下午两点,我们结束莲花山的地质实习任务还回学校。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室内参观及实习心得体会造岩矿物、岩石的认识10月22日星期四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去学校的地质实验室看造岩矿物和岩石。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们对矿物还有岩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习收获、体会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习,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基本技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层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能够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的地质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一些地形图、地质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地质作用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也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对其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

2014东北大学(838)考试大纲-电路原理

201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电路原理》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电路原理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参加东北大学信息学院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计算综合题 (四)参考书目 电路原理,吴建华、李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电路基本定律 1.电路基本变量 2.耗能元件与储能元件 3.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阻的联结及等效变换 6.电源的联结及等效变换 (二)线性电阻网络分析 1.支路电流法 2.回路电流法 3.节点电压法 4.叠加原理

5.等效电源定理 6.特勒根定理 7.互易定理 (三)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2.RLC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 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电路的相量模型 4.阻抗与导纳 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四)三相电路 1.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3.三相电路的功率 (五)互感电路与谐振电路 1.含互感电路的分析计算 2.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 3.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 4.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 (六)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3.滤波器的概念 (七)线性动态网络时域分析 1.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2.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华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大学语文》在线作业-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采薇》选自(),为西周后期作品。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商颂》 正确答案:B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短歌行》 B.《邯郸记》 C.《还魂记》 正确答案:A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出自() A.《短歌行》 B.《春江花月夜》 C.《滕王阁序》 正确答案:C 4.《滕王阁序》是()的作品。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正确答案:A 5.()的著述有两大成就为海内外所瞩目:其一为翻译,穷半生之力译出了300多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集行世;其二为散文创作,尤其是他的小品文创作,别具特色,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A.郁达夫 B.徐志摩 C.梁实秋 D.戴望舒 正确答案:C 6.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B.闺中只独看 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正确答案:A 7.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正确答案:A 8.《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徐志摩 B.余秋雨 C.余光中 正确答案:A 9.《采薇》是选自《诗经》的() A.《大雅》 B.《小雅》 C.《国风》 正确答案:B 10.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赠别诗 B.七言古诗 C.山水诗 正确答案:A 11.《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叙事人是() A.王雄 B.丽儿 C.表少爷 正确答案:C 12.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A.《短歌行》 B.《月夜》

《地质学基础实习》教学大纲【模板】

《地质学基础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及其与农业的相关性有更具体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原理和地质观测与研究方法以及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实践知识和方法,使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野外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目的、任务与意义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通过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有助于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帮助同学们更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地质学内容,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特别是矿物、岩石、矿产、地质演变等方面的知识,弥补校内教学中标本和器材不足的弱点。 2)实地观测并记录各种岩石及其所含矿物特征和野外产出状态,认识各种岩石中的代表岩石类型,特别是沉积岩中的各种代表岩石,如砂岩、砾岩、页岩、粉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各种岩石在野外的产出状态和一般特征。使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野外实践中得到验证,使理论知识有了实践基础。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认识基本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不仅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实际验证,而且能有新的认识,开阔视野。 4)观察不同岩层间的接触关系,观察不同岩层在野外的出露情况,寻找典型地段观察并分析各种岩石演化为土壤的过程和机理。这都有助于对农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第一天: 1)观察晚古生代石灰岩、砂岩等沉积岩的特征;

2)观察石灰岩中燧石结核的特征及其产出规律; 3)观察石灰岩中珊瑚、菊石等化石的特点; 4)认识一般的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褶皱); 5)介绍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第二天: 1)学习使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2)认识砾岩、砂岩、泥岩; 3)在泥岩中寻找和观察植物化石; 4)学习观察河流二元结构。 第三天: 1)观察差异风化; 2)观察层内揉皱; 3)观察断层并判断其性质; 4)观察褶皱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5)观察燕山期正长斑岩的特征及其产出状况; 6)观察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泥岩、页岩中的笔石和灰岩中的腕足类动物化石。 第四天: 1)观察上白垩统浦口组角砾岩及其层理构造; 2)认识河流阶地和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层状构造特点; 3)观察石灰岩表面的溶蚀现象以及溶洞形态,并分析其成因; 4)观察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的生长状况; 5)观察三级溶洞—地壳三次抬升的证据; 6)观察直立岩层和倾斜岩层; 7)观察背斜核部的特点并学习绘制素描图; 第五天: 1)上白垩统赤山组红色粉砂岩和细砂岩; 2)观察火山构造; 3)观察玄武岩与下伏的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4)观察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的玄武岩; 5)观察玄武岩的球状风化; 6)辉绿岩岩墙; 第六天: 1)观察和描述晚古生代地层剖面:五通组石英砂岩、黄龙组灰岩、船山组生物碎屑灰岩; 2)观察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3)观察洞穴形态; 4)观察洞穴堆积类型—石柱、石钟乳、石笋; 第七天 1)观察玄武岩及其中的橄榄石包裹体,仔细观察并描述玄武岩的柱状节理和气孔状构造; 2)观察玄武岩的基底岩石-第三纪中新统浦镇组砾石层、砂砾层;

普通地质学实验指导书2

普通地质学》实验指导书 实习一矿物的物理性质 目的:通过认识矿物加强对地壳组成物质的感性认识。 要求: 1 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矿物的形态及几种物理性质,为认识矿物打基础; 2 由学生独自鉴定和描述几种常见矿物的特征 内容:观察矿物的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颜色,条痕色,光泽,硬度,解理,断口,比重,磁性等物理性质。 实验用品: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盐酸,瓷板,马蹄形磁铁实验步骤: 1 观察矿物的形态 1.矿物单体的形态:一向延长——柱状或针状二向延长——板状或片状三向延长— —立方体或八面体等。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单体如为一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纤维状或毛发状;矿物单体如为二向伸长 ——集合体常为鳞片状;矿物单体如为三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 特殊形态的集合体: (1)放射状:长柱状或针状矿物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形似菊花。 (2)晶簇:在岩石裂隙或空洞中生长的昌形完整的晶体群。 (3)鲡状和豆状:由矿物的圆球所组成的集合体,圆球内部有同心圆构造,大小似鱼卵者称为鲡状;大 小如豆者称为豆状。 (4)钟乳状:形似冬季屋檐下凝结之冰锥,横切面呈圆形,内部具有同心层状构造,有时还兼有放射状构 造。 (5)葡萄状、肾状和结核状:形似葡萄者称为葡萄状,形如肾者称为肾状。其内部均具有同心层状及放射 状构造。不规则的球形或椭球形者称为结核状,其内部有时有同心层状或放射状构造。 2 观察矿物的光学性质 1.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者,称为透明矿物;基本上不能透过光线者,称 为不透明矿物。广义地说,所有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所有金属矿物都是不透明矿物2.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能力的强弱可分为: (1)金属光泽:反射很强,类似镀有铬的金属平滑表面的反射光。 (2)半金属光泽:反射较强,似一般金属的反射光。金属光泽与半金属光泽系不透明矿物的特征。 (3)非金属光泽:透明矿物所具有的光泽,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玻璃光泽,珍珠光泽,树脂光泽,金刚光 泽,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等。 3.颜色与条痕: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某些矿物常常由于外来原因呈现出不很固定的颜色,如纯 净的石英为无色,由于混有杂质等原因也可呈现各种颜色,许多透明矿物均具有这一特点。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可呈赤红、 铁黑或钢灰等色,而它的条痕恒为樱红色 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无鉴定意义。 3观察矿物的力学性质 1?硬度:在肉眼鉴定中,主要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测定某矿物的硬度,只须将该矿物同硬度计中的标准矿物相互刻划,进行比较即可。如某矿物能刻划方解石,又能被萤石划破,则该矿物的硬度介于3+ — 4。 通常还可用其它简便工具代替硬度计中的矿物。如指甲的硬度约为2-2.5,铜钥匙为3, 小钢刀为5-5.5,玻璃为6。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答案

第1题分 《道德经》是指( A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第2题分 由西汉刘向编定的一部著作是 ( D )。 A、《汉书》 B、《史记》 C、《左传》 D、《战国策》 第3题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口号的提出者是( D )。 A、李白 B、苏轼 C、韩愈 D、白居易 第4题分

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B )。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前矛》 第5题分 属于外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是( A )。 A、《苦恼》 B、《断魂枪》 C、《风波》 D、《华威先生》 第6题分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D )。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第7题分 晚号香山居士的著名诗人是( D )。

A、杜牧 B、李商隐 C、杜甫 D、白居易 第8题分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C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第9题分 下列作品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 C )。 A、《论语》 B、《左传》 C、《庄子》 D、《战国策》 第10题分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B )。 A、苏轼 B、王安石 C、欧阳修

D、司马光 第11题分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 )。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第12题分 《念奴娇·过洞庭》的文体是 ( B )。 A、诗 B、词 C、.曲 D、.赋 第13题分 《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C )。 A、李煜

《普通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1.实习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肉眼观察和描述手标本的一般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的鉴定特征,学会设计地层柱状图;培养学生进行地质科学实验的兴趣,掌握地质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分析地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要求: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普通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实验尤为重要,它是掌握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环节。作为实践性启蒙教育,普通地质学实验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野外实习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加强训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要求观察、描述和鉴别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训练设计制作地层柱状图。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方式 在实验室观察、描述和鉴别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训练阅读地质图,设计制作地层柱状图。 四、实习时间及安排 总共14学时,根据理论课程进展情况,安排进行各实习。 五、实习成绩考核 每次实验要求写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总成绩。

《地质学基础》(一)实验教学大纲(水文) 一、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实验性质 《地质学基础Ⅰ》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了解通过手标本认识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的鉴别。 2、实验的目的 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表达书写能力、观察与判别能力。 3、实验的任务 通过对实标本的观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矿物、岩石手标本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基础Ⅰ》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习报告(最终版)

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专业:地质工程 班级:12级2班 姓名:纪俊吉 学号:1209020210 指导教师:杨凤根、朱旭芬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零一四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第二章地质认识实习内容 第一节南京汤山湖山地区 (7) 第二节苏州天平山、虎丘、西山地区 (13) 第三节南京六合瓜埠山 (23) 第四节江苏连云港连岛地区 (25) 第五节安徽广德太极洞 (28) 第六节南京燕子矶公园 (30) 第七节南京地质博物馆 (31) 第三章结束语 (33) 参考文献 (35)

第一章绪言 一、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的任务、目的和要求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专业学生在学完《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大型的重要实习。实习的目的是令我们获得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专业兴趣。 地质野外实习是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 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借此使我们巩固并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野外地质实习的特殊课堂使我们开阔思维。 野外实习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建立并完善地质体的空间概念,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地质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阅读前人的研究资料,以及对当地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判断、整理、图件编制、报告编写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训练,获得对研究区的沉积发展史、生物演化史、构造活动史的较全面认识,并为地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其他地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我们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巩固专业基础,为后续地质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方向。 地质野外实习是我们在老师的协助下开展地质研究的起点,在实习过程中使我们学会从各种地质现象出发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为达到上述要求,地质野外实习的任务大致如下: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普通地质学是对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概括介绍,是面向地质学及地质类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于地质学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开设的一门先导性课程,每学年授课64学时(含48学时讲课与18学时实验课程)。课程包括以下基本教学内容:宇宙中的地球、矿物、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质年代、地震与地球内部构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风化作用、河流及其地质作用、冰川及其地质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地球环境与资源、地球系统科学概述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地质思维与地球系统科学观,为进一步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面向低年级地质类专业开设,学生通过普通地质学的学习,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教学模块:地球基本知识、地表外动力地质作用、岩石圈内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环境与人类与实验教学等五大部分。 地球基本知识主要介绍最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矿物、地质年代等内容。 地表动力地质作用介绍各种地表动力作用和产物,和主要包括外动力地质作用与 - 4 -

沉积岩、河流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地质作用、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和地下水地质作用等。 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主要介绍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和产物,包括岩浆作用和岩浆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震活动、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等。 地质环境与人类主要介绍与地质相关的环境和对人类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球资源、地质环境、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实验教学主要介绍和培养学生的地质基本实践技能,主要包括晶体模型、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罗盘使用和地形图、地质图填绘以及图切剖面等实验教学内容。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质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全院每年平均有60余名学生学习该课程。作为地质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是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对祖国河山与大自然的热爱,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地质园地,培养学生地质学思维方法、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地质学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初步学习与掌握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学会地质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分析和研究地质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课后作业和地质实践技能训练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和实验报告。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 - 4 -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_1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干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别可缺少的实践环节。经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 经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看、研究、分析和推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咨询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别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看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看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看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看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办法。 (三)要求 1、实习前仔细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别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仔细听指导老师说解。 3、仔细细致观看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咨询、多考虑。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事情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具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并且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日子、交通等治理。 (二)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地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时刻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翌日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 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 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 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务完成事情 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

地质学基础实习指导2013.3.8

地质学基础实习指导 (地理科学专业用)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3年3月

实验一、矿物的形态及其物理性质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基本上掌握矿物的形态及其各种物理性质,并应用他们来鉴定矿物。 二、实验方法 用“肉眼鉴别法”,观察颜色、形态、条痕、透明度、解理、断口、刻划硬度。 三、实验内容 (一)、矿物的形态的观察 1、单晶形态 2、集合体形态 (1) 粒状集合体,(2) 晶簇,(3) 分泌体,(4) 结核体,(5) 钟乳状体 3、双晶 (1) 接触双晶,(2) 穿插双晶,(4) 聚片双晶 (二)、矿物物理性质的观察 1、矿物的光学性质 (1) 颜色,(2) 条痕,(3) 透明度,(4) 光泽 2、矿物的力学性质 (1) 解理,(2) 断口,(3) 硬度,(4) 比重,(5) 弹性 3、其他物理性质 (1) 放射性,(2) 磁性,(3) 导电性 四、思考题 1、研究矿物形态有何意义,单体形态由什么决定? 2、矿物有哪些物理性质,并请具体说明。 3、解理和断口是否可以并存于同一矿物?

一、实习目的 1、熟悉掌握矿物的鉴定方法; 2、认识和掌握主要的造岩矿物,并为以后的学习和正确的鉴定各类岩石打下 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方法 肉眼鉴定法 三、实习内容 鉴定下列各造岩矿物 1、蔷薇石英, 2、石英, 3、正长石, 4、斜长石, 5、钾微斜长石, 6、石榴 石,7、霞石,8、橄榄石,9、普通辉石,10、普通角闪石,11、黑云母, 12、白云母 四、思考题 1、对比正长石和斜长石的异同。 2、辉石和角闪石有何异同,肉眼鉴定时如何区分它们?

一、实习目的 1、熟悉掌握矿物的鉴定方法; 2、认识和掌握主要的造岩矿物,并为以后的学习和正确的鉴定各类岩石打下 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方法 肉眼鉴定法 三、实习内容 鉴定下列各造岩矿物 1、方解石, 2、白云石, 3、红柱石, 4、蓝晶石, 5、石榴石, 6、绿泥石, 7、蛇纹石,8、高岭土,9、石膏,10、硅灰石,11、阳起石,12、电气石, 13、滑石 四、思考题 1、对比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异同点。 2、方解石和石膏有何异同,并如何区分?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C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C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大学语文(第3版)_在线作业_C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国别史 编年史 断代史 纪传体通史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 纪传体通史 知识点: 2.6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 《张中丞传后叙》 《黄州快哉亭记》 《朋党论》 《种树郭橐驼传》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 《张中丞传后叙》 《史记》是一部( )。 下列作品作者为韩愈的是( )。

知识点: 5.2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 《一只马蜂》 《赵阎王》 《终身大事》 《兵变》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 《一只马蜂》 知识点: 10 现当代戏剧 4. 杜十娘 崔莺莺 杜丽娘 李香君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 杜丽娘 知识点: 6.3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丁西林独幕戏剧的代表作是( )。 《牡丹亭·惊梦》的主人公是( )。

5. 废名 张爱玲穆时英 萧红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张爱玲 知识点: 8 现当代诗歌 6. 武汉 扬州 杭州 岳阳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教师评语: 用户解答:扬州 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最具特色的小说家是()。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就是()。

《普通地质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综合思考题 分析“将今论古”、“以古论今、论将来”和“活动论”这三大地质学思维方法论,以及对指导地质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1)“将今论古”:经典地质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柱,国际地层序列、国际地质年代表以及其它许多地质成果均建立在此基础上。 2)“以古论今、论将来”:认识过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在、预测未来。 3)“活动论”:大陆和海洋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不断活动和演变的,以水平运动为主,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学说建立的基础,大陆动力学也是活动论的表现。 2.分析我国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和研究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地球各个演化时期地质信息和物质记录丰富,有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年轻的造山带,有各种类型的盆地构造,有分布十分广泛的花岗岩,有丰富的矿产与能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研究优势,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地学研究和教学基地。包括青藏高原、西北黄土高原、大别-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云南澄江动物群、辽西热河动物群、陆相生油盆地、滇黔桂喀斯特地貌、华南花岗岩与矿产等等 3.为什么到大自然中去实践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地质现象是地质作用的结果或产物。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可以找出地质作用的特点和放射性同位素规律。 第二章矿物学 一、基本概念Important conception 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准晶体;同质多象;条痕,解理,断口;摩氏硬度计;矿物集合体;三类岩石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U238,U235,U234,Th232,Rb87,K40等。 稳定同位素:主要有O16,O17,O18,C12,C13,S32,S33,S36,H1。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用来测定火成岩石的绝对年龄;稳定同位素主要用来确定岩石的物质环境与来源。如地壳,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月球,陨石等。 克拉克值:中上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美国科学家克拉克采集了世界各地的样品5159个;用取得的化学分析数据,求出了16km厚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百分重量,后人称克拉克值.国际通用.单位ppm=10-6,即克/吨。目前还用ppb=10-91克=5克拉。 矿物定义: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矿石的基本单元。 准晶体定义:是一种新的凝聚态固体,其内部原子或离子既不像非晶质那样完全无序分布,又不像晶体那样呈三维周期性平移有序排列(粒径一般只达微米级)。 二、基本特征Basic features 1. 矿物的六项基本特征

东师大学语文19春在线作业1-0002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19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 (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1.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提出了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给新诗创作输入了新鲜血液。 答案:正确 2.20世纪30年代前后,以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何其芳为代表诗人的现代诗派。 答案:正确 3.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风等。 答案:正确 4.鲁迅曾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 答案:正确 5.学者散文又叫“文化散文”,是20世纪七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 答案:错误 6.“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的一个分支,从时间上看,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几乎同时出现,尽管1989年《钟山》杂志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时并没有“新历史小说”这一称谓,但作为一种小说形态,实际早已经在文坛出现。 答案:正确 7.“一门父子三豪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豪客”指的是“三苏(苏荀、苏轼、苏辙)”。 答案:正确 8.社会剖析派小说属于“左翼”文学流派,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性的分析指导创作,表现重大题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和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因为能充分满足时代的需要,这一流派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乃至当代都有巨大影响。 答案:正确 9.“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 答案:正确 10.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竭力维护词体的独立性。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 答案:正确 11.讲史家的话本称作剧本,主讲历史故事,篇幅较长。 答案:错误 12.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墨子视“逍遥游”为人生之最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