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的流云与枯叶

雪莱的流云与枯叶
雪莱的流云与枯叶

雪莱的流云与枯叶

——关于《西风颂》第2节的争论

陆建德

雪莱深知,人们说话作文往往不明白自己究意想表达什么,对所用词语的含义亦不甚了了。1他还察觉到自己偏爱太虚幻境,凭了年轻人的激情率尔操觚,笔墨上多瑕疵。在给葛德文的一封信(1817年12月11日)里他表示自己渴慕一种平实沉稳的诗风:“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很多作品缺少一种伴随力量而来、为力量的标志的平静。”“平静”一词原文为“tranquillity”,令人联想到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里关于诗的名言:诗虽然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但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感情”(“poetry…takes its origin from emotion recollected intranquillity”)。有趣的是,雪莱的诗作为人称颂大多是因为他高蹈奇伟的风格(the sublime)和缠绵悱恻的愁思,而不是他本人暗中钦羡的“为力量的标志的平静”。《西风颂》堪称这崇高诗体的杰作:那五色缤纷的词藻和呼啸而来的铿锵音节自有神奇的豪力,使读者如狂风下草木,无不靡披;那关于诗人身世的感叹或大呼大叫的自怜(“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巧妙地与救赎世界的思想糅合在一起,轻而易举地拨响不少善感的心弦。国内从高处着眼评价赏析这首诗的文字已重重叠叠,本文只拟介绍、梳理一下半个多世纪来英美学界对该诗第2节中几个用词和比喻展开的也许是枯燥乏味的争论,并由此点出一、二个尚有待廓清的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看原文:

Thou on whose stream,′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there are spread

On the blue surface of thine aery surge,

Like the bright hair uplifted from the head

Of some fierce M?enad, even from the dimverge

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

1参看O·W·坎普贝尔《雪莱与非浪漫主义者》(伦敦,1924),第267页。

The locks of the approaching storm…

《西风颂》有中译数种,都是翻译的精品。为了行文的方便,笔者选用查良铮译文,抄录如下:

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象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

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

欲来雷雨的卷发。……

当我们读到第4行的“它们飘落”时,我们确知“它们”指第2行似枯叶般的流云。但原文中由“there are spread”开始的一句的实际主语是“欲来雷雨的卷发”,想必是译者经过一番琢磨后断定“飘扬的头发”和“欲来雷雨的卷发”所比的云

就是

..流云,故而大胆地用代词“它们”承前启后。可能出于同一考虑,译者在第8行添加了不见于原文的“摇曳”一词,与前面“流云象大地的枯叶”的形象呼应。不过枯叶和闪烁的头发(bright hair)怎么可以同时用来比流云呢?

带了这问题我们打开李维斯的《重新评价:英诗传统与发展》(1936)。在论雪莱的一章里李维斯细细推敲了《西风颂》第2节。他说这些诗行浩浩荡荡奔腾而来,使人无暇思索。不少读者将它们熟记于心,从来没有提出疑问:“流云”在什么方面和“枯叶”相似?两者在形状色彩和动态上都不相象。只是那狂风乱舞,把云和树叶扯在一起;如果第1行“急流”这比喻合适的话,那么它不是指云可以象树叶那样“脱落”[shed]在急流的面上,而是增强了一种泛泛的“流动”[streaming]的效果,于是“脱落”一词用得不当就不为人注意。再说,什么是“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呢?它们不代表什么雪莱在他眼前的景色里可以指给我们看的东西;显然,“枝干”由前一行的“枯叶”引申而来,我们不必问一问那究竟是怎样的树。我们也不应该仔细分析“急流”的比喻如何展开:那“蔚蓝的波面”应指天穹,既然有“磅礴之气”,那波面却出奇地平滑……

而且,暴风雨将至(“流云象大地的枯叶”,“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和飘动的头发又有何相干?2

李维斯的提问和思维方式不是无懈可击,他那打破沙锅璺(问)到底的架势必然会招致一些指责。但是我们不能把他对雪莱诗风的批评简单地归结为他对雪莱的“憎恨”(哈罗德·布鲁姆语),正如我们不能无视安诺德、莱斯利·斯蒂芬和桑塔亚那等人就雪莱的创作提出的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3李维斯通过细读《西风颂》第2节指出,雪莱诗中的比兴具有独特的自我繁殖力,几经嬗变后,我们已不知它们为何而起,从何而来。与此现象平行的,是雪莱的滥情倾向:他的感情往往徜徉于太虚之中,不及外物;诗人的兴趣所在,不是感情的对象,而是感情本身。

李维斯的分析问世至今,已遭到不少学者反驳。研究雪莱略有名气的朱迪丝·S·切尔耐克在去年(1992)纪念雪莱诞生200周年的文章里称李维斯当年“任意固执地误读”了这位浪漫主义先知的作品,4她一定想到了上面那段引自《重新评价》的文字。切尔耐克的态度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其实据笔者所知,《西风颂》第2节至今尚无“达诂”,李维斯的一系列疑问及因此而作的批评依然有成立的理由。倘若他误读了雪莱,雪莱的几位著名捍卫者的阅读同样不能令人信服。

30年代末,学者刘易斯为匡正时弊作《雪莱、德莱顿和艾略特先生》一文时只字不提李维斯,引人注目。他不象切尔耐克,深感雪莱不是一个“保险的”诗人,为他辩护不能过于自信。首先对李维斯的分析发难的是在英文感觉上远逊于刘易斯的韦勒克。韦勒克承认把“流云”比为“枯叶”失之浮泛,不过他作了这样的设想:雪莱躺在小船上,看到水上漂浮的枯叶与天上的流云相映成趣;他甚至在水面上注意到云的倒影依随着树叶一同缓缓流淌。韦勒克认为“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可能暗指古老的神话传说中互相纠结的天地两树。5韦勒克并不是英国文学专家,他的解释从未引起学界的重视。就新批评派和李维斯对雪莱

2李维斯《重新评价》,1936,企鹅版(哈蒙兹沃斯,(1983),第171一172页。注意李维斯也把头发和枯叶看作同一种云的比喻。

3这些问题包括:雪莱的理想主义是否太空泛?他的利他思想背后有无一种不自觉的自我中心态度?本文与这些问题无关。参看安诺德《批评文集》(二)中论雪莱的专文以及斯蒂芬《葛德文与雪莱》,《书房里的时光》,共3卷,新版(伦敦,1909),第3卷,第59-93页;桑塔亚那《雪莱:或革命原则的诗的价值》,《批评论文选》,诺曼·韩弗雷编,共2卷(剑桥,1968),第1卷,第157-180页。

4切尔耐克《回顾一位先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1992年3月27日,第13页。

5韦勒克致《细察》信(1937年),《<细察)的重要性》,艾立克·本特利编(纽约,1948),第26页。

诗作的质疑提出较全面的驳斥的是理查·H·福格尔。他在《浪漫主义诗人和玄学评论家》(1945)一文里以激烈的措词(拜伦式的讽刺语言?)为雪莱正名。他接受流行的枯叶为死亡/ 新生的象征一说,并称流云和枯叶都在风的作用下飘零,两者在形状、色彩和动态上都极为相近。云生之于天、海之间的氤氲之气犹如绿叶生之于树枝一样自然。6真正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为雪莱恢复名誉的是美国知名学者弗·雷德里克·A·波特尔语气比较和缓的文章《雪莱的真相》(1952)。波特尔和刘易斯一样对雪莱持一种有保留的喜爱态度。他承认由于时代不向,雪莱放纵感情为人所病是在所难免的。雪莱的诗具有使青年男女心醉神迷的力量,赢得他们顶礼膜拜,后果令人担忧。但是,一旦适当的批评演变为全盘的否定,雪莱的真相就难以为人认知。波特尔针对李维斯的分析对《西风颂》第2节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企图以雪莱的眼睛来观察天、海之间波诡云谲的景象,原来雪莱所见之云有两种,不能象李维斯那样把它们混为一谈:

第2诗节呈现西风在空中激荡。诗人抬起眼睛,看到与森林中相似的景象。在高处,厚实的、相对稳定的云形成一张天篷;低处是较小的“流”云,被风吹得七零八落。雪莱把高处稳定的云称为天空和海洋的枝于,因为它们是由在太阳照耀下从海洋蒸腾而起的水气凝聚而成。7

8年后,波特尔“拨乱反正”的力作被艾勃拉姆斯收入著名文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当代批评论文》。此时波特尔修正了早先比较具体的阅读,删去了上面这段文字,不再把诗中变幻的云霞分为高低两种。他写道:“云确实没有看得到的依托,但是它们实际上和树叶一样受到重力的牵引。它们‘高悬’于空中形成一张厚实和相对稳定的天篷,因为它们有由阳光、空气和水蒸汽(‘海洋’)混合而成的枝干的支撑。”波特尔言词简略,显得比较谨慎。他暗示雪莱描绘的图景确有几分朦胧,但不能因此否定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8波特尔修正自己的观

点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偏爱空幻景象和雄桀俊伟诗风的哈罗德·布鲁姆在从神话创造的角度研究雪莱的专著中完全套用波特尔1952年的观点来解释《西风颂》第2节,于是雪莱的神话创造平添了一层现实主义的色调。布鲁姆在时常被用作英文系学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导读的《幻象的友伴》一书中仍然采用波特尔旧说,

6《英国文学历史》,第12卷(1945),第237—238页。

7《现代语言协会杂志》,第67卷(1952),第606页。

8《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牛津,1960),第301—302页。

9也许他并没有劳神比较过波特尔那篇文章先后不同的两个版本。

波特尔《雪莱的真相》一文虽然标志了雪莱研究的转折点,文中对《西风颂》

第2节的解读却早就被淘汰了。1960年,英国数学家台斯蒙·金-赫利在研究导弹和卫星之余出版了一本份量不轻的专著《雪莱:他的思想与作品》,自此《西风颂》的公案染上了浓重的科学色彩。金-赫利指出,雪莱看到的天空大多(三分之二)是蔚蓝一片,约有三分之一被白色的马尾状卷云覆盖。雪莱极目西望,在天际的下部是一块块夹带了大量水气的灰色乱云,它们在西风的吹刮下迎面而来。《西风颂》第2节前332

行描写的有如“大地的枯叶”的“流云”就是那些形状

各异的灰色乱云,学名“碎积云”;它们被风吹离水天间交流的水气(“纠缠的枝干”),就象“枯叶”从大树脱落。后面5行诗描写明亮的马尾状卷云从灰黯的天际伸展到碧蓝的中天,“有如狂女飘扬的头发在闪烁”。金-赫利为李维斯未能分辨这两种云感到遗憾。他说雪莱笔下的“高空一片混乱”其实常见于夏日傍晚英格兰南部的海滨。10这带有科学权威的诠释使其他种种想象力丰富的阅读自然而然知趣地退隐。有几位雪莱的崇拜者喜不自胜,称金-赫利的解释以气象学为基础,是雪莱研究中的一块里程碑,仿佛从此关于雪莱的流云和枯叶就有了定论。11

然而金-赫利毕竟不是气象学专家,为了说明问题他还援用帝国理工学院气象学教授卢德莱姆的著作。就在他的一说被英文界某些圈子认可的时候,卢德莱姆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1972年9月1日,第1015—1016页)发表题为《雪莱<西风颂>的气象学》的长文,配有大幅照片和图示各一,对该诗第2节提出迄今最为完备的阐释。卢德莱姆相当重视《西风颂》1820年出版时雪莱作的题注(

“构思和基本写成这首诗,是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沿岸的一个树林里,当日气温和煦,清新,而这场暴风雨正集聚水气,倾泻下秋雨。如我所预料,在日落时分,狂风大作,雨雹如注,伴随了西萨尔滨地区特有的那种壮观的雷电。”卞之琳译文)。他锐利地指出,金-赫利以为雪莱眼见的风暴实际上是一个绕低气压中心旋转的风暴,全年常见于西北欧,但极少光顾地中海沿岸地区。这种风暴的前驱是

9布鲁姆《雪莱的神话创造》,1959,康乃尔版(绮色嘉,1969),第80页;《幻象的友伴》,1961,修订扩充版(绮色嘉,1971),第298页。

10金-赫利《雪莱》(伦敦,1960),第215—216页。

11参看R .B .伍丁斯为《雪莱》(当代评论丛书,伦敦,1969)所作《序》,第19—21页;朱丽亚姆·艾洛 特《对雪莱的态度》,《雪莱评论文集》,艾洛特编(利物浦,1982),第9页。

一朵朵高飘的卷云,虽可比为“雷雨的卷发”,要称作闪烁的“狂女飘扬的头发”就十分勉强了。风暴中心地区是非常广袤的一片,人站在地面上根本不可能看到全貌,因而谈不上什么“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如果雪莱描绘了这类风暴,那么《西风颂》就得改为《南风颂》。道理十分简单:这类风暴将至之际地面上

刮的是南风而不是西风。卢德莱姆还细心查看了地中海地区的气象资料。他发现10月20日左右该地区气压骤降,热内亚一带尤其明显,这种时候常见与英国的风暴迥然相异的雷暴雨,而热内亚海湾就是这类雷暴雨的产地。雨前一片长形的自由飘流的纤维状云(“plume Of fibrous clouds”,不是金-赫利所说的卷云“cirrus”)由西往东逶迤延伸,长度可达100英里。这云在西风的吹送下以每小时三四十节的速度推进,抵达“九霄的中天”后即预示着一两个小时后雷暴雨将至。在落日余辉的照耀下这些云还会闪闪发光,更象那闪烁的狂女“飘扬的头发”和“欲来雷雨的卷发”。卢德莱姆认为金-赫利的解说并非一无是处,即雪莱的“流云”确是从雷暴中心作往前逃窜状的碎积云,它们有鬼魅的外观,看起来象被秋风横扫的落叶——“重染疫疠的一群”。不过这些乱云总是紧紧挨着雷暴雨的中心,后

者由于覆盖面较小,从远处观望象“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上述几位学者专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他们都认为雪莱忠实地师法自然,把暴风雨前天上地下的景物一一收录于笔下。诚然,雪莱有时对物象世界的观察细致入微,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称雪莱若晚生100年可能成为“化学界的牛顿”并非全无依据。艾略特自以为高明地抱怨《致云雀》一诗第5节中“that silver sphere”不知为何物,其实细读上下文不难推知那是指启明星,12雪莱的描述精确之极,令人叹为观止。但是《西风颂》第2节所牵涉的问题更为复杂,不宜贸然作出结论。卢德莱姆的解释如此详尽,且有“科学”为依准,使英美文学专家眼界大开的同时又自愧弗如。不过他精心构筑的严密论证里仍有几个不小的罅漏。首先他数次写道:“雪莱看到……”,仿佛此时雪莱站在里窝那了无涯诶的海边,天空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雪莱当时身在与海岸相隔约莫80多公里的佛罗伦萨

的林中

..,难以目睹“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以及天际低处象“枯叶”的碎积云——“流云”——如何从“枝干”上被摇落。其次,按照卢德莱姆的说法,长形纤维状云(即狂女闪亮的头发)飘到“九霄的中天”时雷暴雨还要过一两个小

12参看唐纳德·戴维《英诗的纯正用语》(伦敦,1952),第133—134页。该诗中文译者都知道这是启明星。

时才会光临树林的上空,也就是说,当“雨和电的使者”——“象大地的枯叶”的“流云”——赶到现场时,“狂女的飘扬的头发”早就东去或消失了。从原诗看,所谓的.枯叶状碎积云和卷发状长形纤维云是同时出现的,而且雪莱先提到的是应为晚出的“流云”。难道雪莱故意把时序颠倒?依笔者管见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症结在:雪莱在摹画的未必是如波特尔、金-赫利和卢德莱姆所称两种断然不同的云。李维斯没有在雪莱迷濛含混的云图中读出碎积云和长形纤维状云也许是明智的,而查良铮把“飘扬的头发”和“雷雨的卷发”视同枯叶般的“流云”完全可能经得起推敲。我们应当注意到,第4行的“雨和电的使者”和第9行的“欲来雷雨的卷发”互相呼应,内容重复(“使者”原文“angels”,意为“信使”、“先行官”或“预兆”)。卢德莱姆没有在长文中提及“雨和电的使者”,反而凸显了《西风颂》里气象学上的缺陷;因为从卢德莱姆的叙述我们可以推知,用“雨和电的使者”形容雷暴雨中心的枯叶状流云不太妥贴,把这几个字与“飘扬的头发”和“雷雨的卷发”并列,一起描写长形纤维状云倒无不可。

要对雪莱的流云、枯叶和头发有所理解,我们恐怕应当把注意力从《西风颂》扩展到雪莱其他的作品。起于一事一景的诗作,不管是在狂热中草成还是在平静的回忆中写就,因人而异地受到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和语言的局限,因而刘勰说“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手篇成,半折心始”。究其原因,系“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文心雕龙·神思》)。如果以言传意难,以言写景也难。有的诗人关注一事一物中“我”的影子甚于关注一事一物本身,他们或许缺乏济慈的“天然接受力”,动辄离景写心,离景写我.——痛苦的我、为世不容的我、柔弱但高尚美好的我、象普罗米修斯或耶稣那样献身救世的我、急欲得到女友的抚慰并与她在爱的喘息中融为一体的我。再者,诗人下笔前,他的心智不是洛克所谓婴儿心上的白板一块,更不是照相机,能绝对“客观地”记载下眼前所见的一切。诗人有自己的文字库,他对某种词语、形象和比喻特别倾心,可能会时不时地在新作中把它们化妆(装)一番重新拈出。适用于彼时彼地的语言会被用来形容此时此地的场景,于是过去和现在通过语言形成一种奇特的交汇。在讨论《西风颂》时,我们对此尤其应该有所意识。

《西风颂》的基本思想在雪莱的少作中就露出影影绰绰的模样。雪莱在作于1812年的《麦布女王》注5中引用了《伊里亚特》的诗行:“人类的嬗续和树叶

宛然相仿;/大风起时,纷纷吹落在地上,/春天来到,林木已抽芽茁壮:/同样,一代人兴起,一代人衰亡。”131819年秋阿诺河畔林子里的西(?)风又一次触发了雪莱心中关于世上万物生生不息、持续延绵的思想。但是《西风颂》第1、2节中描绘的风暴却未必是卢德莱姆以为的雪莱在林中经历的雷暴雨。那年夏天雪莱和玛丽住在里窝那附近临海的伐尔索旺诺别墅(他们在9月迁佛罗伦萨),据玛丽记载,在别墅平台上他们俯视大海,有时看到:

使天日变色改容的暴风雨,从大洋的彼岸袭来,显得非常壮丽动人;……灰暗的阴云被暴风雨逼上天空,旋即被驱散,向海波沉落,变成了一根根水柱,把下面的海水飞溅起来。14

这几行生动的文字立即使我们想到“流云象大地的枯叶”和“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这夏日的暴风雨(伴随了什么风?)就其特色而言必然异于秋季天气转寒时的雷暴雨。在佛罗伦萨阿诺河畔林子里构思《西风颂》的雪莱是不是在回忆几个月前海边偶见的壮观景象?也许他的心无意中飞到更早的时候,回到他于1817年在英国创作的《伊斯兰的起义》的第1歌第4节:

…but far on high, between

Earth and the upper air, the vast clouds fled,

Countless and swift as leaves on autumn’s tempest shed.

(可是高空里,在大地与云霄之间,数不尽的云块正在疾驰飞奔,如落叶遇上秋天的风暴,纷纷飘零。)15

笔者以为这几行诗与《西风颂》第2节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奇怪的是至今还没有评家注意到“流云”/“枯叶”的比喻由此脱胎演化而来的可能。秋叶/云朵的比喻(雪莱在绝唱《生命的凯旋》第528至532行还以在风吹动下变幻不定的云比秋叶)和“飘零”(“shed”)一词使我们想到?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而且,由于在“far on high,between/Earth and the upper air”和“from the dim verge/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我们有理由推测狂女“飘扬的头发”(和“雷雨的卷发”)所表征的云就是象大地枯叶的“流云”。1817年的雪莱还无缘见识地中海沿岸的雷暴雨;他

13吴兴华译希腊原文,引自《麦布女王》,邵洵美译(上海,1983),第123页。请参看该诗第5歌第1-16行。14《钦契》,汤永宽译(上海,1962),第158页。

15本文所引英文以哈钦森编、马修斯校《雪莱诗全集》(牛津,1970)为准。中译引自《伊斯兰的起义》,王科一译(上海,1978),第25页。

也不是在再现英格兰南部海滨常见的风暴(因为枯叶状的碎积云只出现在天际的下部,不能抵达“云霄”)。《伊斯兰的起义》中的诗人此时站在海边的巉岩上,

以心灵

..的眼睛涂抹出这么一幅奇伟的布景,等候苍鹰与巨蛇上场作一番恶斗。这描写可能和经验与肉眼的观察有一定关系,但这关系是脆弱而不确定的。当这虚构的布景稍加扩充变动后被用来写实地(如雪莱原注所示)表现“高空一片混乱”时它显得虚虚实实,扑朔迷离,最终搅得地上的评论界“一片混乱”。卢德莱姆想把这些诗行固定在画框里,配以逼真的云图写生,其实就和水中捞月一样艰难。

《伊斯兰的起义》中的3行诗句固然重要,但它们仅是帮助理解《西风颂》第2节的诸多线索之一。和柯勒律治的笔记相比,雪莱的笔记似乎不那么为人重视。英国学者奈维尔·罗吉斯沉潜多年后于1956年完成《创作中的雪莱》一书。他提出《西风颂》的胚芽在雪莱腹中分5个阶段慢慢发育成熟,有关内容散见于他的6本笔记中。在加州亨廷顿图书馆所藏的一本笔记里,罗吉斯发现一些与《西风颂》前两节直接相关的断断续续的文字:“A lone wood walk,where meeting branches lean/E v en from the Earth,t o mingle the delight/That lives within the light.”(大意:独自去林中散步,柯枝横斜交接/与地面平行,树叶间闪动着/欢快的光亮。)“I T was the 20th Of October/And the woods had all grown sober/As a man does when his hair/Looks as t h eirs did grey & spare/When the dead leaves/As to mock the stupid/Like ghosts in ”(大意:这是10月20日/林中树木一片萧索/就如人的头发/变得灰白稀落/当枯叶/嘲笑那愚蠢的/象鬼魅在<字迹不清>)。“Now the day has died away/And the clouds are cold & grey/And their shapes grow undefined”(大意:白昼已经逝去/云朵灰暗阴郁/形状变动不居)。罗吉斯注意到,“meeting branches”成为诗中“tangled boughs”(纠缠的枝干,)“the dead leaves”颠倒了位置出现在全诗第2行(“the leaves dead”,枯死的落叶),“like ghosts”用于“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16但是罗吉斯没有从宛如灰白稀落的头发的萧索树木理出或许不无意义的头绪。

众所周知,雪莱好写自己,授人以柄。他甚至在现实生活中投入自己编造的故事,演起来有声有色。17他自幼体弱多病,年纪轻轻就被医生诊断为患有绝症,16罗吉斯《创作中的雪莱》(牛津,1956),第222页。

17最耐人寻味的是雪莱于1813年2月26日晚在威尔士特列马多克地方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幕受人暗算的戏。

将不久于人世。1815年秋雪莱创作了自传意味相当浓重的长诗《阿拉斯特》,玛丽在该诗附注中写道,疾病使雪莱专注于一己的思想感情(《雪莱诗全集》,第30页),这是大致中肯的评价。玛丽未曾留意,雪莱还对早衰的形象抱有一种哀婉的同情乃至迷恋,稀落灰白的头发往往使他恻然产生认同感。18《阿拉斯特》中那位“情感纯真、才华不羁”的诗人和雪莱一样有肺病的症状(“弱质、赤颊”),他“很想用黄花的鲜艳来点缀/他枯干的发”(原文第412—413行)。原来他蓬散的发是“被痛苦底秋季”“摧枯”的,如今在秋风中唱着哀歌(原文第248—250行)。诗人又从“幽黑而寂静的泉水似乎看到/在几丝枯发间他灰暗的眼睛,/这有如心灵沉思地俯视墓穴时,/会看到自己的假象”(原文第470—474行,查良铮译文)。在《伊斯兰的起义》中,莱昂——雪莱自己诸多理想化的化身之一——就象那喀索斯爱恋自己水中的倒影般对着水面自鉴,悲叹自己早生华发(第4歌第29节);《阿萨耐斯王子》(未完成)一开头就写道,主人公为了无名的哀伤(哀伤对雪莱而言可口甜蜜,值得悉心培养::“我们最甜美的歌总是最为哀伤”))四处奔波,未及中年鬓毛已衰;在《心之灵》中,时间的废墟过早地压在“我”的心上,犹如白发覆盖在年青的额上(第264—266行);《生命的凯旋》第182至188行虽是写头发花白稀落的卢梭,鉴于雪莱好自比卢梭,那些诗行未尝不可当作雪莱的自我写照。雪莱的自画像名目繁多,稀疏变白的头发可作辨认的标记之一。

让我们回到1819年10月20日。当雪莱把树木的萧索比为头发稀落(参看《阿拉斯特》第532至536行)时,他是不是又一如既往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衰败和浪漫的死亡之旅?19在《西风颂》第1节雪莱明智地不让头发的意象直接出现;但那些树叶(“重染疫疠的一群”)——“黄的,黑的,灰的,红得象患肺痨”——有力地象征了衰败、疾病和死亡(参看《伊斯兰的起义》第1歌第29节),因此那秋风横扫落叶的场面以及随之而来的新生的主题不能说与雪莱本人的健康状况了无干系。在第2节雪莱一方面以头发(“飘扬的头发”、“雷雨的卷发”)比云,一方面又以“大地的枯叶”比云。考虑到10月20日的笔记

详见肯尼思·尼尔·卡麦隆《青年雪莱》(伦敦,1951),第205-214页。

18参看诺拉·克鲁克和德立克·奎顿《雪莱的靡靡之音》(剑桥,1986),第10章。本文受到该书的启发。据雪莱表兄弟梅德温记载,雪莱本人也早生华发。有的学者认为雪莱患有某种隐疾,恐与《心之灵》中坐在“蓝色的龙葵荫下”的女人相关。

19雪莱好写衰败腐烂的景物,“尸骨场”(“charnel”)是他钟爱的词汇之一。参看马里奥·普拉兹《浪漫的痛楚》,1933,新版(牛津,1970),第118页。也许白发、枯骨和墓穴一样都有哥特式的吸引力。

上又以落发比枯叶,我们或者可以说流云、枯叶和头发三者在雪莱的创作意识的深处纠结在同一块毛坯里。他在该节第2行未尾用“shed”(脱落)一词(李维斯以为这词用来表示流云的动态不当)不光是为了韵脚的关系。这也许反映了酝酿《西风颂》的过程中较强的“败叶象枯发一般脱落”的潜意识。如果在前两节里诗人的影子若隐若现,在最后两节里雪莱本人大步登上了舞台的中心。在第4节他自比一片枯叶和流云,20到了第5节,他终于慷慨豪迈地向西风发出呼唤: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我的叶”(my leaves)指的是什么?我们突然感悟到原来漂浮于字里行间的就是笔记里落叶/枯发的意象:雪莱愿以他脱落的枯发(理解为失去的健康的转意)为人类作出无私的供奉。倏忽间“我的叶”演化为吹落到世界上“我枯死的思想”,它们将“促成新的生命”(在此“我枯死的思想”不等于“我的叶”)。此时雪莱

激昂地宣布,他的

..话语将完成救世的伟业:“要..嘴唇将传出千年盛世的福音,他的

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我们不知道雪莱将以什么迎来新世界:他的有如“流云”的“枯叶”?他的性解放理论(与实践)?他的素食主义?他对不具形体的柏拉图理念的挚爱?济慈比雪莱小3岁,但在同一年里他却写出了这样的文字:“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达到完全忘却利害的境界;也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不带杂念地舍己为人。多数‘造福人类的人’总有些好炫耀的动机来,损害他们的伟大——喜好些热闹场面。”21《西风颂》最后两节的诗行里是否留有这类“热闹场面”的痕迹?

写到这里,笔者感到几分惆怅,因为本文的结论是我们难以为《西风颂》第2节勾勒出一幅能以经验和常识把握的图画。李维斯不解雪莱的流云、枯叶与头发的意义,也许是事出有因。当然,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会不断赋新意(解)于旧诗,对《西风颂》第2节的争论难有竟时,这应该算是雪莱的高明之处吧。

选自《外国文学评论》,

1993年第1期。

20在名为悼念济慈的长诗《阿童尼》中,那踽踽独行者“羸弱如幽灵”,他“有如风雨将息时最后的一片云”(查良铮译文)。这幽灵一般认为系雪莱本人。把诗中的“云”改为“落叶”意思大概差不多。

21济慈1819年2月24日至5月3日致乔治和乔治安娜·济慈信,周珏良译,《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刘若端编(北京,1984),第186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1.2.4致云雀雪莱 教学设计

1.2.4 致云雀 《致云雀》排在本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教学重点是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在这首诗中,这一首诗并没有一个故事情节,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故事。诗人把云雀的歌声比喻为各种各样美丽非凡的事物:天空的星星、光芒里的诗人、城堡里的公主、闪亮的萤火虫等,借此表达自己对云雀的歌声的热爱。热爱显然是不够的,接下来的部分诗人开始好奇地询问云雀如何才能有如此纯粹的喜乐,如何才能忘记生命中的苦痛,如何避开爱的餍足,如何看待生死的意义等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及对中国诗歌的影响。 2.深刻体会诗歌意蕴。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感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诗歌蕴藉含蓄,重视内心的发掘。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诗中用隐喻手法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情怀。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雪莱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以及他为伟大理想牺牲的决心。 1.感受诗歌意蕴。 2.分析大量新奇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部分现代诗歌,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课前诵读培养他们愿听爱读,感悟诗歌意境的能力。 《致云雀》

一、作者生平 英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雪莱,出身于一个有点地位和权势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苏塞克斯郡的绅士,国会的辉格党议员;他的祖父是位从男爵,积聚了万贯家财。雪莱是长子,因此他长大以后,可望成为既富有又有爵位的人。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公学时,他就显示出是个优秀的古典派学者,但他并不感到愉快,因为他生来具有叛逆的、不落俗套的性格。他以“疯子雪莱”和“无神论者雪莱”而闻名。 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性的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看后的意见。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雪莱赞颂各种革命思想,更看中了《政治正义论》的作者威廉?葛德文的观点,葛德文已与《妇女的权利》一书的作者玛丽?伍尔斯特奈克拉夫特结了婚。雪莱和哈丽艾特的结合完全破裂以后,他就和葛德文的十五岁女儿玛丽私奔了。同年11月,有人发现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她和雪莱的两个孩子的归宿问题成了一宗诉讼案件。在法庭上,因为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将两个孩子教养权判给其岳父,为此,雪莱受到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就《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雪莱与玛丽结婚,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永远

雪莱的流云与枯叶

雪莱的流云与枯叶 ——关于《西风颂》第2节的争论 陆建德 雪莱深知,人们说话作文往往不明白自己究意想表达什么,对所用词语的含义亦不甚了了。1他还察觉到自己偏爱太虚幻境,凭了年轻人的激情率尔操觚,笔墨上多瑕疵。在给葛德文的一封信(1817年12月11日)里他表示自己渴慕一种平实沉稳的诗风:“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很多作品缺少一种伴随力量而来、为力量的标志的平静。”“平静”一词原文为“tranquillity”,令人联想到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里关于诗的名言:诗虽然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但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感情”(“poetry…takes its origin from emotion recollected intranquillity”)。有趣的是,雪莱的诗作为人称颂大多是因为他高蹈奇伟的风格(the sublime)和缠绵悱恻的愁思,而不是他本人暗中钦羡的“为力量的标志的平静”。《西风颂》堪称这崇高诗体的杰作:那五色缤纷的词藻和呼啸而来的铿锵音节自有神奇的豪力,使读者如狂风下草木,无不靡披;那关于诗人身世的感叹或大呼大叫的自怜(“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巧妙地与救赎世界的思想糅合在一起,轻而易举地拨响不少善感的心弦。国内从高处着眼评价赏析这首诗的文字已重重叠叠,本文只拟介绍、梳理一下半个多世纪来英美学界对该诗第2节中几个用词和比喻展开的也许是枯燥乏味的争论,并由此点出一、二个尚有待廓清的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看原文: Thou on whose stream,′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there are spread On the blue surface of thine aery surge, Like the bright hair uplifted from the head Of some fierce M?enad, even from the dimverge 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 1参看O·W·坎普贝尔《雪莱与非浪漫主义者》(伦敦,1924),第267页。

拜伦与雪莱对比

呼伦贝尔学院 学期论文 题目:同一个时代的两个诗人 ——拜伦与雪莱人物性格比较专业:英语 姓名:张颖 学号:2010041328

同一时代的两个诗人 ——拜伦与雪莱人物性格比较 Tow Poets of the Same Period Comparison Between Byron’s and Shelley’s Personality Abstract: Byron and Shelly are romantic poets. They have differences as well as similarities. It has not only proud and aloof Byronic heroes, but also democratic heroes fought for lower class in Byron’s poems. And Shelley, whose poems are natural, splendid and imaginativ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yron’s and Shelley’s poem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nd values. Byron has a contradictory and complex personality, but Shelley’s character is enthusiastic and simple. Key words: Byron Shelley romanticism personality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拜伦式英雄 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另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 2、美丑对照原则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作品;而法国又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波德莱尔则倡导了“以丑为美”理论,他的《恶之花》正是这一理论的代表力作。对于这两位大家的文艺思想,人们已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是遵循了对比逻辑,没有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则改变了矛盾双方事物的性质,两种审美观都是对事物的具体反映其实,美丑对照与以丑为美这两种原则的运用,都没有 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只是改变了事物的原有面貌,而且它们改变事物面貌的方向正 好相反"美丑对照是拉大、扩张了美丑之间的距离,它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而以丑为美则是缩短了美丑之间的差距,使丑的变为不是原来的那么丑,同时也就蕴涵着使美 的变为不是原来的那么美。"美丑对照与以丑为美都是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美丑对照原则,主张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效地突出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从而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事物相反的本质 特征" 3、人物穿插再现法 又称人物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是巴尔扎克所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1)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重要人物出现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 他们的经历,构成人物的完整形象 (2)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发生的事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些事例闪现于其他小说中,作者把人物和事件一一排列出来. (3)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者把小说的人物性格作一对比,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 在《人间喜剧》中再现的人物有400多个,分散在75部小说中,人物再现法丰富了人物典型的塑造.后来有许多作家都进行了模仿。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1) 2

填空题及答案 1.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2.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3.马克思曾经评价“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4.现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 5.赫西奥德的叙事长诗(《神谱》)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的描述。 6.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7.被称作“基督教之父”的是(斐洛)。 8.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或译《伊利昂记》))和(《奥德塞》(或译《奥德修记》))。 9.《伊利亚特》一开篇就提出它的主题是(阿喀琉斯的愤怒)。 10.《奥德塞》的主题是(还乡)。 11.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喜剧的前身是(祭神歌舞)和(滑稽戏)。 12.埃斯库罗斯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他的代表作《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他的(《波斯人》)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13.索福克勒斯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弗洛伊德曾根据这部悲剧提出了著名的(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理论。 14.欧里庇得斯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又由于他善于刻画人的心理而被誉为(心理戏剧鼻祖)。 15.阿里斯托芬的(《鸟》)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林间飞鸟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云中鹁鸪国),这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 16.奥古斯都时期三大诗人及代表作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贺垃斯的(《诗艺》)和奥维徳的(《变形记》)。 17.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 18.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中世纪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 19.日尔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欧沃尔夫》)是流传至今的早期英雄史诗中最完整的一部。 20.中世纪后期英雄史诗中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21.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 22.14世纪发展起来的城市戏剧是在中世纪的人民杂耍表演与宗教奇迹剧和神秘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剧种包括(道德剧)、(傻子剧)和(闹剧)。 23.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新生》)。 24.但丁的(但丁)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25.《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原题为(《喜剧》),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26.(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抒情诗(《歌集》)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他使(十四行诗)成为欧洲诗歌中一种新诗体。 27.薄伽丘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宣扬“幸福在人间”,奠定了(欧洲短篇小

英国文学赏析整理

Alexander Pope An Essay on Man (know then thyself) The poem is written in iambic tetrameter, every two line have the same thyme at the last word. The poem is important in the sense that it embodies the 18th century concepts of the universe and man’s place in it, that is man is made in the shape of God, and occupies a middle position in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s the poet says sometimes we have too much knowledge and feel suspect about everything, but sometimes we have too much weakness and can not be as pride as Stotic, sometimes we seem to have the power to rule all things but sometimes we seem prey to all. We are in the middle place and sometimes we are confused about whether to act or rest. The poet perfectly describes man’s feeling about ourselves and about the world. Although Pope is never profound in thought but he is very adapt in voicing the idea of his contemporaries in a beautiful and clever way. Robert Burns A Red, Red, Rose The metrical pattern of the poem is basically in the ballad form, i.e. each stanza consisting of four lines, with four stressed syllables in the odd-numbered lines and three stressed syllables in the even-numbered lines, and with rhymes occurring on the even-numbered lines. The image of rose evokes traditional associations of beauty, love and romance. Its simple lyrics and straight form and expression of feeling make it a favorite choice for poetry anthologies and a most appreciated poem for readers. Incorporating various elements from folk songs, the poem is supposed to be a song sung by an Irish sailor to his sweet heart before his ship sailed off to sea, the exaggerated declaration of love “till the

拜伦、雪莱与济慈

拜伦、雪莱与济慈 三位诗人的选篇都探讨了死亡、新生、爱情、自由等主题,探讨了死亡与爱情、死亡与革命、死亡与美等之间的关系。 拜伦与雪莱的激进思想,都体现了生命燃烧的一生,短短人生却留下了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激情的岁月。 1.如早年都受到主流社会的抨击,拜伦在学生时代因出版诗集《闲 散的时刻》(hours of Idleness)受到攻击,后来因此事引起轰动。 最后终因离婚事件被迫离开了伦敦,到意大利定居。雪莱则是在牛津大学读书期间,因印发无神论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Atheism)而被开除。也发生过离婚事件,也被迫离开了英国,也到意大利定居。 2.都坚持追求自由(freedom)和英雄豪情。1823年7月,拜伦前往 希腊,支援希腊人们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死于营地,比希腊人民奉为英雄。 3.强烈的政治和抒情意识体现了诗人的英雄豪情和儿女私情的完美 结合,如课文选篇中的拜伦的两首诗。 She Walks in beauty 一个姑娘的美丽,会是怎么样的?用哪些形容词可以描述?tender,soft, calm, pure, dear,sweet,peace,innocent.外在的美描述哪些

部位?如眼睛(eye),头发(raven tress)(色调),脸庞(色调)(face),面颊(cheek),额际(brow),微笑(smile),容颜(aspect),心灵(peace)(mind and heart) 1.What is the word as the central image of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oem? 2.Would you like to analyze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part 2? 3.The body narrative is apparent in this poem, so how do you think body parts(what are they?) are narrated by Byron? 4.除了对有形身体(body parts)的叙述,还有就是对无形的身体叙 述。尤其是明与暗的叙述。请问是如何叙述这一“无言的美” (nameless grace)的? When a Man Has No Freedom to Fight for at Home Byronic hero Ode to the West Wind 雪莱的“咏风”:风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古往今来,写景色或自然现象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专门以“风”为题的诗歌不多。“风”到底有什么自然特点(凛凛威风),风会在哪些地方出没(陆、海和空)?具有什么样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呢(唤醒沉睡或昏昏然的大众,革命精神的化身)?枯叶(decaying or dead leaves)、

外国文学史选择、填空题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选择、填空题复习资料 选择题 1)研究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的“复古运动”叫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被史学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歌集》开一代诗风,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的形式。 4)《十日谈》是用当时的意大利俗语写成的,作者是薄伽丘。 5)《十日谈》的框式结构是学习《一千零一夜》的结果。采用故事中套故事的写法,把一百个短篇组织在一起。 6)《十日谈》故事的主要主题是反教会,揭露天主教会和僧侣的腐败、虚伪。通过爱情题材来反对禁欲主义,反对封建偏见,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7)《十日谈》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8)十五世纪以后,阿里奥斯托和塔索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 9)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疯狂的罗兰》。 10)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后一个代表作家。代表作: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11)“七星诗社”是法国的诗歌团体,以龙沙为首。 12)法国民主倾向人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13)《巨人传》中的巨人: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 14)法国后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代表是蒙田,代表作:《随笔集》。 15)16世纪以来,西班牙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16)维加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17)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 18)乔叟是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第一人。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大部分用诗体写成,模仿《十日谈》写成。 19)《乌托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 20)斯宾塞的长诗《仙后》被认为是当时英国诗歌的代表作。 21)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有约翰·黎里、罗伯特·格林、托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弗·马洛等。 22)马洛的三部悲剧是:《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23)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历史剧代表作:《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 24)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主要是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25)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时期,主要是传奇剧。传奇剧代表作:《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26)《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恋人是苔丝德梦娜。 27)《太阳城》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28)德国格里美尔豪生的《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记》(《痴儿西木传》),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激流的微波,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德国十七世纪文学高峰”。

语文教学:雪莱《西风颂》内容赏析

语文教学:雪莱《西风颂》内容赏析 《西风颂》内容赏析 佚名 【导读:《西风颂》是雪莱思想感情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是其战斗的宣言书、思想的播种机,它闪耀着美、闪耀着智慧、闪耀着力量,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 这首诗构思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主要部分也在那里写成。那一天,孕育着一场暴风雨的暖和而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下滂沱秋雨的云霭。不出我所料,雨从日落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地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 第三节结尾处所提到的那种现象,植物学家是十分熟悉的。海洋、河流和湖泊底部的水生植物,和陆地的植物一样,对季节的变化有相同的反应,因而也受到这种变化的风的影响。 本诗雪莱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其生命只有短短30载,但他却像是文坛上一颗炫丽的流星,在世间乃至今日,其留存下来的诗歌作品,仍散发着独属于他的光芒。而在其作品中,《西风颂》绝对称得上是巅峰之作了。 接下来对本首诗进行解读。 西风作为本首诗的中心意向,被赋予了想象的翅膀。随着西风的飞扬,无论是感情还是立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而西风那种狂野不羁、肆意破坏的力量,可能正是雪莱所追寻的生命的本来力量,也正是他对于受禁锢的生命的强烈反抗。 全诗第一段,主要意象是西风和树林中的残叶,描绘了西风横扫林中残叶并且传播生命的种子的景象。此处,暗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将西风比作秋之实体的气息,即大自然中不可战胜、所向披靡的存在。而又将春风比作阳春蔚蓝的姐妹,又显得柔和。接着,诗人用残叶来象征英国的反动阶级,用疫疠摧残的落叶无数来描绘了反动阶级所处的垂死状态。在的笔下,西风是不羁的精灵,它既破坏着,又保护着。狂野的西风喻指着革命的力量,它在摧毁一切陈旧、腐朽的事物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切有着生机和活力的新事物。全诗开篇便体现了西风奔腾的气势,它技能摧毁旧世界,又能创造新世界。此处也给予了的对未来的期望。 全诗第二段,雪莱进一步运用了天空中的云、雨和电等意象来描绘了西风在长空中的磅礴气势。那雨和电的天使,正用尽全力呼风唤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西风的磅礴气势,同时也比喻了西风带来了革命风暴。诗人用天空和海洋交错缠结的柯枝来喻指天空中较为固定的云层。在最后一个双行偶句中,黑色的雨、火、冰雹的迸发,突显了西风强大的破坏力。这点正好照应了第一段中的破坏:西风将会带来雷鸣、闪电、急雨、冰雹。在这段中,将视角从地面向了高空,描写了西风的激长空、震天海、逐乱云、驰雷电、让电火冰雹崩泻、使大雨倾盆而下的雄伟景象。在这里,极有气势地宣布了摧毁旧事物的革命风暴的来临。 全诗第三段,诗人刻画了西风在海上涤荡旧势力的情景。其用清澈的流水写出了透明如镜的海水的美景。用喧哗声描绘了浪涛的低沉的拍击之声,用馨香馥郁写出了花卉的芬芳。此处蓝色的地中海喻指当时的统治者,他们正在美景中酣睡。而古代的楼台、塔堡和宫闱却在不住地颤抖。这两种景象动静结合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当时反动阶级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此段中,继续描绘西风的强大破坏力,即对应着第一段中的破坏。此节中的中心意象——西风和海水、巨浪、旧的宫殿楼台结合在一起,宣告了西风将劈波开道,琼楼玉宇、海底宫阙将惨然变色、摇摇欲坠,象征着反动恶势力的堡垒即将土崩瓦解,革命风暴将风起云涌,黑暗、丑恶、腐朽、堕落的旧世界即将被打破,光辉灿烂、美好的新世界即将被建立。

外国文学史填空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史填空题及答案 (2007-11-02 21:23:53) 西方文学第一渊源是希腊,罗马,第二渊源是基督教 1.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荷马史诗) 2.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3.马克思曾经评价“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4.现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 5.赫西奥德的叙事长诗(《神谱》)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的描述。 6.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7.被称作“基督教之父”的是(斐洛)。 8.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 9.《伊利亚特》一开篇就提出它的主题是(阿基琉斯的愤怒)。 10.《奥德塞》的主题是(还乡)。 答案 1-10神话,荷马史诗;神的故事,英雄传说;武库,土壤;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 《神谱》;“第十位文艺女神”;斐洛;《伊利亚特》(或译《伊利昂记》), 《奥德塞》(或译《奥德修记》);阿基琉斯的愤怒;还乡。 11.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喜剧的前身是(祭神歌舞)和(滑稽戏)。 12.埃斯库罗斯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他的代表作《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他的(《波斯人》)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普罗米修斯》的三部曲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最有名。 13.索福克勒斯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弗洛伊德曾根据这部悲剧提出了著名的(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理论。 14.欧里庇得斯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又由于他善于刻画人的心理而被誉为(心理戏剧鼻祖)。《特洛伊妇女》,《美狄亚》 15.阿里斯托芬(三大喜剧诗人)的(《鸟》)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

拜伦诗歌的异国情趣

拜伦诗歌的异国情趣 冯绪 (河西学院英语系,甘肃张掖) 734000摘要: 异国或东方是拜伦诗歌描写展现的地理空间,他的东方叙事诗尤为鲜明。本文对其诗歌中 异国情趣的考察,分析其心理动机,并引出浪漫主义文学与异国或东方间的关系问题。从这一视角可为我们理解浪漫主义文学提供新的启示。 关键词:拜伦;异国情趣;东方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520(2003)01003604 拜伦诗歌中对异国情有独钟。他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对诸如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等国的风景民俗、历史文化、神话传说作了精彩的描述。《东方叙事诗》如《异教徒》、《海盗》和《科林斯的围攻》等大都以土耳其,这个地跨欧亚洲的国家作为诗歌的空间。本文借对拜伦诗歌中异国情趣的考察,分析诗人偏爱异国情趣的心理动机,并由此涉及浪漫主义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异国情趣”或“异国情调”,探讨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异国,尤其是东方的关系。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的成名诗作。他在本诗《第一二章序言》中说:“作者在..阿尔巴尼亚开始写这部诗,所以有关西班牙部分是后来根据他在两国的见闻补写的。……所描写的景象是在西班牙、葡萄牙、伊庇鲁斯阿刻内尼亚和希腊。”[1]诗歌中诗人先是描绘某一国度优美的风景,继之而来的是抒发感慨,然后是热情的呼唤。如对葡萄牙的描述:“耶酥呀,这儿的风景可真好看,/上苍把这地方装饰得多么美丽的景色展开在山野之间!……”[2]不久便是另一种景象:“望这城市光辉灿烂,像座天堂,/但进城去四处走走,就觉烦厌,/旅人们会看到许多丑陋的形状。/一样肮脏,不论茅舍或者宫殿;/……”[3]紧接着诗人指出了造成这种情状的原因,即国家遭受异族人的奴役。从整首诗看,诗人对异国的描述大都符合这样的模式:美景——奴役——呼吁抗争。意大利的游历,意在抒写思古之幽情,唤醒沉睡的民族起来反抗异族的专制与奴役,争取自由。 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地理空间,几乎遍及整个欧洲。诗中的人物是理想化和虚构.年月 河西学院学报20032 February. 2003第期1 Journal of Hexi University No. 1

雪莱

文献检索作业 1)选取作家:Persy Bysshe Shelley(波西?比希?雪莱) 检索题目:雪莱及其主要作品研究 2)雪莱生平资料简介 Percy Bysshe Shelley(4 August 1792 –8 July 1822; pronounced was one of the major English Romantic poets and is critically regarded among the finest lyric poet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Shelley was famous for his association with John Keats and Lord Byron. The novelist Mary Shelley was his second wife. He is most famous for such classic anthology verse works as Ozymandias, Ode to the West Wind, To a Skylark, and The Masque of Anarchy, which are among the most popular and critically acclaimed poem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His major works, however, are long visionary poems which included Queen Mab, Alastor, The Revolt of Islam, Adona?s, and the unfinished work The Triumph of Life. The Cenci (1819) and Prometheus Unbound (1820) were dramatic plays in five and four acts respectively. Although he has typically been figured as a "reluctant dramatist" he was passionate about the theatre, and his plays continue to be performed today。. In 2008, he was credited as the co-author of the novel Frankenstein(1818) in a new edition

辜正坤《西风颂》译论

【原发表于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2013年第1期】 雪莱《西风颂》译论 辜正坤 Ode to the West Wind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August 4,1792 – July 8,1822) I1 O wild West Wind,2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3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4the leaves dead 5 Are driven, like ghosts6from an enchanter7fleeing, Yellow, and black, and pale, and hectic red, 8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 O thou, 9 Who chariotest to their dark wintry bed 10 The winged seeds, 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 until 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 11 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 and fill 12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urs plain and hill: 13 Wild Spirit, which art moving everywhere; 14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O hear! II15 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16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17

英国文学作家作品吐血整理下

所处 时期 姓名备注出身学校地位/评价流派作品 William Wordworth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 在湖区接受教 育 Gerondists moderate Republicans 吉伦特派温和 共和主义者 后期:保守 党,坚定拥护 反革命政策 律师家 庭, 6岁成 为孤儿 剑桥 大学 Lake Poets湖畔诗人 Poet laureate 桂冠诗人1843 1797和柯勒律治同居湖畔 Distinguished by the 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his language以简洁洗练的语言 著称 Escapist romantic Lyrical Ballads抒情歌谣集(with柯勒律治) (标志着同18世纪传统诗歌即新古典主义诗歌决 裂,浪漫主义诗歌崛起) 对大自然的热爱:Lines Written in the Early Spring,To the Cuckoo,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My Heart Leaps Up,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丁登寺杂咏(“lyrical hymn of thanks to nature”)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The Solitary Reaper,We Are Seven,Michael,The Ruined Cottage, Simon . 专业资料可编辑.

Roman t icism in Englan ists 早期 消极 浪漫 主义者 Lee, The Old Cumberland Beggar, Lucy露西组诗 自传体长诗:The Prelude 序曲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柯勒律治·塞缪 尔·泰勒 1772-1834 空想成立类似 乌托邦的“大 众平等社”, 晚年保守,为 教会做辩论 乡村牧 师家庭 基督 慈善 学 校, 剑桥 大学 肄业 Lake Poets湖畔诗人 Literary Critic 浪漫派的第一 个文学评论家 1797和华兹华斯同居湖畔 Supernatural subjects 超自 然 三幕诗剧poetical drama:(with Southey) The Fall of Robespierre罗伯斯皮尔的倒台 Lyrical Ballads抒情歌谣集(with华兹华斯) 诗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古舟子咏 梦幻诗:Kubla Khan忽必烈汗, 未完成:Christabel 克里斯塔贝尔 . 专业资料可编辑.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雪莱(1792年—1822年)生于古老贵族家庭。 自幼富于反抗精神,受卢梭、葛德文思想影响。 因此发表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1811年)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2年到爱尔兰去支持人民斗争,发表演说,散发《告爱尔兰人民》小册了。 1813年出版第一部长诗《仙后麦布》,批判专横的封建统治,宣扬了他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遭到统治阶级迫害,于1814年被迫出国,到意大利和瑞士,与拜伦结为知已。 1816年英国法庭横蛮地剥夺雪莱教育前妻所生子女的权利,雪莱被迫于1818年永远离开英国,定居意大利,但仍密切关注祖国的政治形势。 1822年7月8日渡海时不幸溺死。 雪莱定居意大利前后创作力最为旺盛。 长诗《伊斯兰起义》(1817年)塑造了革命者莱昂和茜丝娜的形象。 他们领导民众,推翻暴君,但暴君卷土重来,杀害了这对情侣。 长诗写于法国革命遭受挫败之后,以蛇与鹰的搏斗象征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旨在鼓吹革命最终必将胜利,唤起人民对人类解放的信念。

著名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年)对古希腊神话作了新的处理。 被锁住的普罗米修斯不肯向暴君低头,最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获得了解放。 这首长诗富于象征意义,展望了未来的世界。 诗体历史悲剧《钦契一家》(1819)根据16世纪意大利发生一件案子,写贵族女儿贝亚特丽绮杀死她淫乱暴虐的父亲钦契的故事,肯定了以暴力反抗专制奴役的必要性。 雪莱写了不少密切结合英国人民斗争的政治抒情诗,如《暴政的行列》(1819)抨击政府对要求取消谷物法的群众进行镇压;《致英国人之歌》(1819)、《1819年的英格兰》(1819)和《致自由主张者的颂歌》(1820),表达了诗人对专制统治的仇恨并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后来这些诗中的名句被编成歌词,在宪章运动的工人行列中广为传诵。 雪莱著名的诗篇《西风颂》(1819)以西风扫落叶象征革命力量扫荡反动统治,诗篇结尾的预言: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遥远?表达了他对未来的革命乐观主义。 雪莱还写了大量优美的抒情诗,如《云》、《致云雀》、《致月亮》、《悲歌》等,雪莱最后一部作品是献给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的抒情诗剧《希腊》(1822)。 另外还有长篇论文《诗之辩护》(1821),论述了诗人的社会作

从诗歌《西风颂》中看到的中英跨文化差异与交流

从诗歌《西风颂》中看到的中英跨文化差异与交流 摘要:跨文化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而诗歌是一个国家语言的浓缩,它以最凝炼的文字传递了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其中的文化因素是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关键。本文通过英文诗《西风颂》的比喻试图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渊源、历史文化特色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来说明中英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一种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文化。“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诗歌的语言是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是深厚文化的蕴含,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并把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等,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一、从《西风颂》中看到的地域不同带来的中英文化差异 许多对待人生持乐观态度的中国人,遇到挫折困难时都会引用一段著名诗句以自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真正知

道它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的人,估计就不多了;而通过雪莱了解到英国人眼中的西风像什么样子,从而明白他们为什么歌颂西风的人,也许就更少。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也给表示自然环境的词汇带来 了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在诗歌语言中体现出来,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交流中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国著名诗人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提到的“东风”与《西风颂》中的西风都代表着冬天的信使,预示着冬天的即将来临,尽管两首诗在氛围、精神等方面上是决然相反的。 二、历史背景差异下的跨文化交流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