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体验在行走中感悟

在活动中体验在行走中感悟

——2017“研学旅行”项目总结

上海市江宁学校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学生的校外教育、研学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大力推进。作为一所新优质学校,江宁学校在“不一定第一,但绝对唯一”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秉持“适应差异、满足需求、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品质”的办学追求,不断思考今天的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如何让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激起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而不是干巴巴的知识传授?如何让德育与智、美、体等教育实践融为一体,而不是游离其外,孤军奋战?如何小中见大,于细微处捕捉教育的契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习体验的“研学旅行”项目的开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成功的大门。

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江宁学校积极探索“研学旅行、游学结合”的新模式,以丰富的城市教育资源为依托,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努力实现课程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三者的有机统一,相继组织开展了“溯源立志南京行”“乘着11号线访亭林先生”“沿着24路看上海”“蓝白幽韵南通行”“我的长征我的路贵州行”等“城市·成长”系列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校园,知行合一,行于实践,“游”“学”兼得。在前期,我们通过基础调研,查找当下开展“研学旅行”项目的问题所在,凸现“研学旅行”项目规范性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发现学校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相对滞后,指导力不强。大量校外鲜活的素材没有很好的挖掘和利用,以往学校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实践和学习活动仍处于自然状态,未形成系统性和持续性。

我们从“研学旅行”的载体、实施形态和基本要求等方面重点加以探索,力求有亮点、也具有操作性。如,以“拓展学习时空,完善学习方式”为理念,扩大学校“研学旅行”课程的来源,丰富课程资源的类型,加强三类课程与“研学旅行”的有机结合,更加强调实践性和社会性,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中开展资源学习,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又如,对“研学旅行”课程和时间安排方面,较为细致地描摹了各年龄阶段的分时限定与组织实施内容;在“研学旅行”的管理体制方面,强调进一步发挥学科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市区德育专家理念支撑和优秀项目的引领作用,理顺学校内部与校外教育形成合力;提出社区活动内容单一,指导力量相对单薄,一方面社会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学校的课外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规划,融入各类课程实施计划。我校的“研学旅行”

的实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筹备研学旅行

1.研学旅行的组织形式

我们的研学旅行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个人独立探究与家庭亲子活动相结合。如:“沿着24路看上海(小学版)”;二是小组分工探究与班级团队合作相结合。如:“溯源立志南京行”“蓝白幽韵南通行”等;三是非年级社团的专项探究活动。如:“乘着11号线访亭林先生”。我们根据研学项目内容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结合研学项目内容的探究任务,灵活选择研学旅行组织形式。大部分研学项目我们都根据难易程度选择可胜任的年级,采取班级内组建研学小组分工探究与班级团队合作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开展活动。

2.研学旅行的活动方法

研学旅行活动方法主要有:走访调查、观察记录、资料收集、劳动实践、实验操作、义务宣传、社会志愿服务、学校课程实践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研学项目特点,选择几种活动方法灵活搭配运用。如,“乘着11号线访亭林先生”“丹漆随梦南京行,广学博览江宁人”等研学项目我们采取资料收集、走访调查、观察记录等活动方法。

3.研学旅行的任务筹划

为了激发学生研学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研学活动,确保研学项目的有效开展,我们首先根据不同的时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当前生活,选择研学项目内容,确定研学目标任务,组建研学小队,针对各队员的个人特长优势进行合理分工与搭配,明确各自研学任务,制订小组研学活动方案。例如,在“我的长征我的路”贵州行活动中,出发前一周同学们就开始做大量的研学准备,他们有的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有的请教家长、老师了解有关长征遵义会议的相关信息。

4.研学旅行的管理保障

学校成立研学旅行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在教师方面,挑选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设计课程。鼓励青年教师与高年资的主课教师合作,借思路、享创意共同开发学科课程。如:数学学科的教师想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活动中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但几次尝试均遇到不同的阻力。我们适时邀请历史老师参与课程开发,经过充分讨论与酝酿《有生命的数字》呼之欲出,设计者巧妙地通过“数轴”这一数学独有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在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中有30万同胞遇难的心心灵震撼。同时我们精心挑选责任心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作为领队,承担学生管理及安全保障,并加强活动前培训和活动后考核。德育室负责设计《教师指导手册》和《学生活动

手册》,为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引。

完善研学旅行协同配合机制。我们充分宣传,告知家长研学旅行的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及注意事项,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考查筛选有A级资质的旅行社,加强与当地旅游、交通、文化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常态化、高效率的社会协作机制。

建立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学校的应对研学旅行线路和活动设计进行风险评估,拟定安全规范,建立应急预案。在活动前充分预估相关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对学生和家长说明,提出安全警示。对参加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如:2016年贵州行在出发与返回途中分别遇到航班大面积延误。由于事先有预案,长达10小时的时间内,学生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旅客采访、资料交流等各项研学准备,期间我们还给学生们穿插益智小游戏。同时为所有参与活动的师生购买专项的户外运动责任险,降低可能的事故风险。对旅行活动各环节中提供服务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质量评估。

二、扎实有效,实践研学旅行

1.走进社会,走访调查

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离开学校这一象牙塔,回归生活,走向社会,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研学任务,预设调查询问的问题内容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记录材料作整理,形成陈述性材料,并作一定的统计性整理。最后通过同伴合作,小组交流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如:“脚步丈量历史,聆听城市细语”——城市成长贵州行。在参观过程中,研学团偶遇一位佩戴勋章的军人。原来,他是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在他幼年时,常听周围的大人讲起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学生时代是红军精神激励着他立志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青年时期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同学们纷纷簇拥在老爷爷身边,邀请老人给大家讲述真实的抗战故事。老人慷慨激昂地讲述了自己的越战经历与四渡赤水这一经典战役实况,还时时提醒孩子们:“好好学习!珍惜当下的生活”。感动之余,沉甸甸的嘱托也让孩子们深受启发、倍受鼓舞。五(2)班的孙乐平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继续前行,迎面走来一位身着军装的老人,他的军装已洗得发白,左胸前还别着三枚徽章,一枚是毛主席的头像,一枚是军功章,另一枚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纪念章。接着,他慷慨激昂地为我们讲述长征故事,虽然,他浓厚的方言使我有些内容听得不太明白,

但他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对革命历史的缅怀之意,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深深打动我。我更清楚地听到他的反复叮咛——好好学习。是啊!现在的我们虽然不用去战场保卫国家,但也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要发扬红军精神,勇敢地去克服,不放弃!我们要将红军的这种精神传承并发扬下去,在建设祖国的新长征路上大步向前”!

2.融入环境,观察记录

大家根据预先设定的探究问题与自己的观察任务,对照所设计的观察记录单,认真地观察记录。有些观察到的现象无法用文字表达清晰的,他们就采用画图或拍照记录,这样使用图文并茂的记录方法可以更加简易地形象地让学生记录表达清楚,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也便于他们进行观察记录的整理与分析。

3.回归生活,体验训练

学生依据学校安排,组队走向各个研学实践基地体验生活,传承传统文化。他们乘坐中国第一条省际轻轨13号线,来到顾炎武的故乡,探寻先贤的足迹从行动中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谛;组成社团在上海、昆山两地调查轨道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义务宣传和谐社会文明新尚、传统美德等。一次次亲历生活的研学旅行训练,促使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感悟生命,感恩生活。又如“城市.成长”贵州行中,学生们在候机厅采访同次航班的乘客,了解不同年龄段人们对长征的认识,旅行中每天由三名同学“当家”,向大家介绍当天行程与景点,并做好当天研学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凡轮到“当家”的同学,对当天的吃、住、行、游、学、研全程参与,他们认真负责、贴心周到,处处为他人做好服务,锻炼了自律能力,培育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在“当家”的同时,学会与人沟通(与司机沟通;与餐厅、景点工作人员沟通;与活动指导教

师、组内同伴沟通);冷静处置突发事件(去青杠坡战斗遗址途中,突遇前方道路塌方),合理安排车程时间等。再如:五(1)班的江楠在他的感悟中写道:“城市成长,一座镌刻革命历史的城市,一段记录我成长的经历。”

三、交流共享,提炼研学成果

1.多种形式,自由表达

研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体验收获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体验、发现与收获。因此在研学前我们就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结合自己家庭的有利条件,选择自己善于操作,乐于实施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体验、发现与收获。这样多彩的自由的形式也促使了学生乐于表达,乐于记录自己的点滴研学收获,丰富了研学的成果形式。

2.搭建平台,展示共享

研学归来并不是行动的结束,研学旅行还需分享收获来丰富拓展个人体验。为了让每个学生的研学收获都能得到及时充分的展示交流,获得在自我与同伴的评价中交流学习分享成果,获得成就感与乐趣,首先我们进行小队内的交流展示,互相评价,并进行小队研学成果汇编,进行中队内的交流学习,评价分享研学成果,推选出优胜小队研学成果,参加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展示共享活动。橱窗、墙报、广播站、等多渠道向全校师生开放展示。

我校《南京行》研学案例:

自2010年以来,我校连续多年开展南京三日行研学活动,围绕“感受变化、溯源立志”这一主题,组织六、七年级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考察研究。南京是一座文化名城,同时又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特别在近代史上,南京留下了饱尝忧患、历史沧桑的一页。在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气势恢宏的中山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夫子庙、总统府、紫金山天文台和马鞍山采石矶等景区。使学生重温了南京大屠杀带给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牢记人类共同的耻辱;领略了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的爱国情操;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对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审美情趣。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要开展有目的的实地考察研究,完成语文、英语、历史、科学、地理、历史、信息技

术等学科的学案,以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观察、研究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时提升其合作共处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南京行》的学习内容安排如下表所示:

表1 《南京行》学习内容安排

以地理学科为例,教师充分运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把记忆变为理解和运用。

《地球的运动》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以前每当讲到这个内容时,学生往往以识记为主。通过“南京行”的课程开发,教师把教学课堂移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里面,把学生带入到特殊的“情景场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理解了地球运动中相关知识点,学生的知识和情感融成一体,有了想探求知识的愿望。尤为重要的是以前需要八节课的上课时间,现在只要两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而且学生由过去的识记变为了理解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引自我校蔺少亮老师发表在《普陀教育》第五期的《张帆巧驶八面风,合力开拓新课程——以协同教学科目<南京>为例谈课程的开发》一文)。

三天的南京行考察活动也许短暂,但是三天里,孩子们摒弃了娇宠惯养的习气,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勇争上游的优良作风,互相包容、互助互励,这也许将成为学生学习自立、自主的一个起点;三天里,孩子们走进自然、接触社会,通过对各种事物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求知欲受到激发,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的能力正在养成。三天里,孩子们重温了中国近代革命历史,感受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理解了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得到精神的洗礼进而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努力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四、突破创新,规划研学愿景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围绕“研学旅行,游学结合”江宁学校对“研学旅行”项目形成了自己的思考,立足于三个突破:一是突破学科,通过跨学科整合来使“研学”主题更鲜明、教育内容更丰富;二是突破教材,通过开发课外资源,建构学习情境,增强学习内容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三是突破课堂,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创设体验场景,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与感悟。

“游”、“学”、“研”的研学途中,学生们接触到的一段段丰富的历史,一件件历史文物,一个个真实故事,昭示着中华儿女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以此为基地开始研学旅行,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的进步中汲取力量,从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获得启示,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立志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我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将学科教育渗透与研学旅行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使其在情景化的实践中将主观知识与情感实践化、意义化,在“做”与“行”中不断提升民族精神教育实效性。同时,通过对其教育资源的整体开发,拓展学习时空,扩大学校德育资源,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向常态化发展,进一步有效构建德育活教材。

研学旅行项目的实施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城市就是最好的资源,关注每一天的生活、关注每一个细节,让“德育与教学无界限,学习与生活无界

限,教育与心灵无界限”。

20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