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姓名:何应伶

学号:2009021137

班级:政法经济系09级思政1班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责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思逐渐淡漠并日趋淡化,本文以社会责任的概念,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原因,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方法及重大意义方面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责任意识培养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是一个人健康社会化的内驱力。它具体表现为个体思维的社会化,即把思考对象由自我扩展到社会;还表现为个体对社会生活主动而全面的参与行为。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公民,其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不同。

二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一) 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二) 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

(三) 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的原因

通过对我们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淡漠现状的分析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分析如下:

(一)传统的意识导致的人们心理的失衡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不是意识” 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也就是说,社会意识”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改革开放后,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享受到了过去时期想都想不到的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人们普遍的目标。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商品市场经济所奉行的价值利润原则刺激了人们过去被政治气氛压抑的私欲,人们便感到过去“神圣”的传统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于是过去那崇高的精神品格,那伟大的偶像人格都失去了神圣的光彩。失落的“神圣”传统,使公民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心理基础受到冲击,必然造成社会的震荡和人们心理上的失衡。

(二)道德缺失造成个人价值观的失落

市场经济建立以前,我们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而计划经济时期的道德体系,则与我国古代传统道德一脉相承:即在义与利的价值导向上,都重义轻利;在公与私的价值取向上,都强调公重私轻;在理与欲的价值动向上,都重理轻欲。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社会的快速变迁,面对社会利益的巨大调整,公民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已从纯社会本位走向了个人本位,原本不为强调的自主意识、个性独立意识、功利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了大力的彰显,且又超过了一定的度,从而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过多地聚焦于自己的身上。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又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上,人们在社会竞争下,无形中把个人的成败都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为了财富的获得、物质的享受,社会传统道德体系失去了基本的规范作用,原有的社会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体系解体。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三)西方消极文化思潮的渗透。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不断传播到中国,其中既有积极的文化,如科学技术,优秀的管理理念,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个人本位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这些理论正好为那些道德判断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所接受,从而为我们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找到了理论依据,在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从而致使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和淡漠。

(四)、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价值意义上存在多种可能,也就是说它对社会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建立给我们大学生的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以所获得利润的高低作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不知不觉地片面强调自我价值,而极少考虑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

(五)网络信息技术的负面效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和丰富多彩的时代内容,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已经预料的和没有预料到的负面影响。我们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很少参与社会活动,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利用网络技术的非法行为对涉世不深又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我们在选择、取舍网络信息造成了困惑和迷惘,这无形中导致了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淡化。

(五)家庭教育的误区。

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由于父母过分珍爱,过分袒护和放纵,会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使他们变得任性,缺乏责任心和同情心,意志薄弱,鄙视劳动,不关心他人,唯我独尊,逐渐形成了权利意识强烈而义务感和责任感淡薄的心态。

(六)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工作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手段,方法僵化、内容空泛、实效性差是大学生责任教育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学校显性课程的教学方法欠佳,未能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求真、求善、求美的社会使命感。

(七)大学生个体意识水平较低和个体价值定位不准。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高。他们与社会实际接触不多,不能全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因而缺乏社会使命感。他们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同时,不能把它升华为一种自觉的内心信念,升华为义务感,也就无法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个人价值定位不准,“为什么上大学、在大学学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不够明

晰,显得盲目无所适从。

三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和造成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不强原因的分析,我们该如何在当今和谐的背景下培养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

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能够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到底又有哪些呢?

(一)强化责任主体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作为责任的主体,具有公民的权利和意识,也必须具有责任意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清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和强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我们知道,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部分大学生之所以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是因为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对立起来,以为如果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定会受到影响。其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的,没有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没有生产关系的完善、精神文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就意味着,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个人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流”。个人价值要实现,唯一的途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在于每个人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我们大学生如果懂得了这一道理,就会自愿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教师是领头羊,师德是师资队伍内涵建设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素质结构的优化,关系到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质量[4]。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要严格选拔和任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学生,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表率和模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其次,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教育高校教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学而不厌。最后,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围绕“八荣八耻”,深入思考新时期的师德标准,把“八荣八耻”自觉贯穿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育人实践中,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和谐社会的动手能力在责任情感、责任信念形成的过程中,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这种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责任,积极拓宽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渠道,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锻炼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社会、以成熟的观点认识社会现象、宣传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坚决批判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从而培养自身判别是非、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学研究实习基地等建设,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会考察和“三下乡”

活动,试点推行大学生到基层挂职锻炼计划,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服务大众,引领社会和谐进步。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 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和环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校园活动,大学生置身其中,学习、交流、协作,又怎能不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其次,严格把好互联网这一关,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竭力降低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并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批判丑恶的言行,宣扬高尚的情操,使恶的不道德行为如过街老鼠,使善的道德行为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为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地基。最后,要创新责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5]。另外用多学科多侧面结合的教育方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其中一个观点就是引进成本核算的方法,表现社会和家庭供给大学生深造的决心和艰辛,很有启发意义。

(五)严格制度,赏罚分明

在责任教育过程中适当运用奖赏与惩罚等辅助手段对责任教育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奖赏对大学生责任行为的强化功能,惩罚对大学生失责行为的抑制作用是责任教育其他手段无法代替的。当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奖赏与惩罚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在运用时一定要恰到好处,不可多用、滥用、错用,否则将对责任教育起消极阻碍作用。

四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 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是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大学生的这种社会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为导向,是科学世界观的表现。从而使其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

第一、促进经济建设的责任。大学生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祖国未来建设中一支朝气蓬勃、出类拔萃的队伍,应该努力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造福于民,这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推动民族科技进步的责任。在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民族科技正面临着一种咄咄逼人的挑战。大学生在接受了正规而严格的治学熏陶,领略着各门学科的无限风光,探求着自然与社会的最新宝藏。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我们有能力更有责任和义务,促进现代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从而在世界科技竞争的舞台上一显身手,推动民族科技进步。

第三、推动社会政治进步的责任。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有着高度的关注和思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能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生活中,从而不断推进社会政治的进步。

第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新中国建国60年来,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民众之中至今仍普遍存在科学思想缺乏、固步自封等“国民的弱点”。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不仅要挑起物质文明建设的重担,而且要肩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我们要勇于冲破旧势力的束缚,清除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陈腐观念,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并以此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当代大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优良传统和振兴祖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从明代东林党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至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正是由于这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拯救了危难中的华民族。而今天,作为21世纪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一种爱国主义,一种奉献精神,它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而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合格人才必须具备的。如果一个大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专业理论和技能,而不具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凡事只为自己考虑,甚至可以以牺牲国家利益来满足个人欲望,这种大学生即使专业多么出色,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人才。换言之, 如果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那么我们的教育只能说是失败的。

第七,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孔子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还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观点,认为一个正直的人即使不能治国平天下,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也不能放松个人的道德修养,仍然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以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为重,在社会生活中不能仅从自身的情感、欲望出发,而且要意识到他人的欲求和利益,意识到整个社会的欲求和利益,意识到外部世界发展的必然性,从而正确地把握历史进步的方向,摆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贡献国家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成为毛泽东所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总结

总之,在当今的和谐背景下,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责任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责任感的培养增强既需要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外界条件的帮助来共同完成,而大学正是社会的灵魂,是一个社会能够做出明智选择的主要力量源头,能够以社会良知反省、批判和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我们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培养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抵制个人主义对我们社会责任感的腐蚀,不断消除不和谐的因素,才有力量逐步实现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彭文英.论和谐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理论月

刊,2008(01):184-186

[2]杨能山.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03):74-75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经过对十四次团代会会议精神的学习,令我深切地体会到各位领导对我们大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极大的鼓励,也使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所肩负的重任,让我认识到树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升华为主人翁责任感.。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主要表现 1、自我责任感弱化。 自我责任感弱化主要表现在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不当回事。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影、闲聊等等,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2、家庭责任感弱化。 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家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在家里就像太上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3、社会公德责任感弱化。 社会公德,简单说,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以德待人,以德律己,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然而很多大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教室里的墙壁上、课桌上、甚至卫生间的门栏上,都可以看见大学生们的“涂鸦”;寝室里,有的同学根本不顾他人感受,常常高声喧哗到深夜,或是煲电话粥到深夜。 4、对他人责任感弱化。 有的大学生把感情当儿戏,轻易伤害他人,对爱情不负责任;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去做,敷衍了事,对老师不负责;轻易答应同学事情而不做,对同学不负责任;受点挫折就轻易选择自杀,对父母、社会不负责任。 5、自我意识高于一切。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姓名:何应伶 学号:2009021137 班级:政法经济系09级思政1班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责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思逐渐淡漠并日趋淡化,本文以社会责任的概念,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原因,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方法及重大意义方面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责任意识培养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是一个人健康社会化的内驱力。它具体表现为个体思维的社会化,即把思考对象由自我扩展到社会;还表现为个体对社会生活主动而全面的参与行为。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公民,其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不同。 二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一) 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二) 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 (三) 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的原因 通过对我们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淡漠现状的分析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分析如下: (一)传统的意识导致的人们心理的失衡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不是意识” 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也就是说,社会意识”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改革开放后,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享受到了过去时期想都想不到的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人们普遍的目标。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商品市场经济所奉行的价值利润原则刺激了人们过去被政治气氛压抑的私欲,人们便感到过去“神圣”的传统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于是过去那崇高的精神品格,那伟大的偶像人格都失去了神圣的光彩。失落的“神圣”传统,使公民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心理基础受到冲击,必然造成社会的震荡和人们心理上的失衡。 (二)道德缺失造成个人价值观的失落 市场经济建立以前,我们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而计划经济时期的道德体系,则与我国古代传统道德一脉相承:即在义与利的价值导向上,都重义轻利;在公与私的价值取向上,都强调公重私轻;在理与欲的价值动向上,都重理轻欲。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社会的快速变迁,面对社会利益的巨大调整,公民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已从纯社会本位走向了个人本位,原本不为强调的自主意识、个性独立意识、功利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了大力的彰显,且又超过了一定的度,从而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过多地聚焦于自己的身上。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又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上,人们在社会竞争下,无形中把个人的成败都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为了财富的获得、物质的享受,社会传统道德体系失去了基本的规范作用,原有的社会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体系解体。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 摘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如何锻炼自己使自己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如何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关键词: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培养 责任担当教育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也就是近年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日益凸显出来的一个重要领域。责任担当教育就是指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与载体使学生明确责任,形成担当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大学时期就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固化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更要激发学生谋划与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追求。 一、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时代就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责任意识的最佳时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未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育责任担当意识,能够大大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新的世纪将就是

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世纪。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对祖国与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纵观我们这个社会,由于一些不良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懒散、矫情、堕落、放纵,无远大理想,无坚定信念,无高尚追求,成为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巨大隐患,成为众多关注者的担忧。任其生成,任其发展,怎能担负起自己国家的重任!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曾经被人们誉为“天之骄子”就更应该要明确社会责任,要勇于担当。把自我的行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就是一脉相承的。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强调责任担当。孔孟之道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把责任担当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追求。今天,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时,要使大学生通过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后,凝聚成一种勇于担当的内在动力,树立对时代负责的使命感。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就是实现道德素质提升的着眼点与关键点。通过责任担当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获得她人的认同感;既鼓励大学生勇于获取胜利,也要求大学生勇于承担挫折与失败的责任。 二、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明显缺乏。其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过分强调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社会责任感教育。家庭就是文明教育的起点,学生健康成长的很大因素来自于家庭教育环境。如今很多家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界长期以来讨论的话题。责任感的有无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密不可分,对国家及社会的协调、健康、和谐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成为各高校必须承担的教育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反思大学生责任感的产生的源头和缺失的缘由,分析大学生出现没有担当,不敢面对自身责任等现象,提出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论研究水平、独立思考和准确判断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既满足社会发展的智力需要也要满足人的道德需要。但是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经济飞速发展、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断碰撞,对大学生责任感形成提出了挑战。以金钱和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正在影响着新时期的大学生,使他们在责任感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或缺失。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与指导越来越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 1.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是产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社会责任感是对人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从对责任感的理解、认同,并身体力行开始。 多数学者将责任进行两层面的解读:首先,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即份内之事;其次,责任是指导致未能做好份内之事的过错或过失。这两种解释的实质是责任即是人的义务。而责任感则是人对这种义务的精神趋向,变被动的义务为主动承担的内心希望与追求。因此,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情感,“是在一定社会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来的,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它含有较多的理性成分,并表达着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1] 既然责任感反映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那么作为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就是个体的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的对自我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贡献的问题,即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正是通过不断满足自我和社会的需求来实现人生的两种价值。同时,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越是能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就越有某种社会责任感,并表现出相应的责任行为。因此,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与崇高的意志、态度,是与人的理想、志向与价值观高度统一的,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一种巨大的驱动力”[2]。因此,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公共责任意识,是对社会、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的关怀。 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缘由 新的历史时期,由于时代发生了变化,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了新的内容。但是对于80、90后的大学生,社会存在诸多质疑,包括对责任感的质疑。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过分追求个人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 社会责任意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强烈而牢固,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现,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关心社会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使其度过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形态结构的剧烈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无情,唯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和拼搏下,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不外乎社会氛围、家庭环境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 1.社会氛围。这些年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然而它在价值意义上有其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消极效应即滋长了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和金钱万能观念。导致社会上出现消极腐败现象、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等,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现行的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对大学生责任意识造成严重冲击。 2.家庭环境。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较大,从小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生活条件优越,缺乏生活磨练,对父母、他人、社会要求高而多,对自我要求低而少,总希望别人为我做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家庭、社会做什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意志薄弱、抵抗风险挫折能力差,权利意识强而义务责任意识弱。因此,许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与家庭教育不无关联。 3.个人素质。大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每个人自身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不同,认识和观念也有所不同。一些人认为,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报效祖国,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能够得到一份稳定轻松且收入丰厚的工作,是为了实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荔波县板吉小学覃红梅 新时代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她们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她们的个性比较娇气、任性、自私、惟我独尊等等,这些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人的基本品质之一,是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自觉地把事情做好的一种要求。人在生活中具有责任感是生存于社会的必要的条件。责任感又是一种严肃的生活态度,缺乏责任感就不能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会使自己一事无成。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 一、了解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原因 当代的学生大多数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一些因素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具体说来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这种状况使各个组织和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利益的实现,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自身行为的标准和出发点。在这种社会务实风气的感染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转向讲求实际,追求实效。凡事都只为自己考虑,而很少关心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二)当前教育存在的缺陷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依旧存在。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形成了以“考试”为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条件,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主体都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严重背离了“全面育人”的教育方向,只注重片面追求“分数的高低”。学校、老师、家长因此也只关注升学考试科目的教育教学,而忽略了社会责任和基本公德的教育,这一项基础性道德观教育内容的德育始终处于悬空状态,既没有落脚点,又不具有可操作性。 (三)家庭教育存在着缺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内在素质、人格、价值观、道德观、日常行为等等,无不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之中,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人格成长。家长对孩子的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甚至是纵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谢锦荣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时期的时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如何使大学生适应潮流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向社会成功地迈进了一步,但是以后如何能够立足于社会,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社会责任感能够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形势,服务社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发明素养,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从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大学生拥有它们时,他们已经在社会中成功一半了。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是特意增加上的,所以我们应该对社会责任感予以高度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

思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 3、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

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现在对责任感的重要性几乎无人怀疑,但对责任感的解释和说明则众说纷纭。也许正因为如此或许是难以定义,被认为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责任感这一反映人类最基本特性的词语竟然没有收录。倒是一些中小型词典收入了“责任感”一词,但释义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如“自觉做好分内事的心情”、“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和“想做好应该承担的事情的心情”等等。可能是因为《辞海》没有收入这一词语和上述释义的限制,学界其他对责任感的定义也往往词不达意,如有学者将责任感定义为:“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能自觉地承担和完成应当做好的分内之事的心情。”由于“分内事”、“分内之事”和“应该承担的事情”这类副词的限制,以及将责任感定义为一种“心情”,故目前无论相关工具书还是我国学界的其他论着对责任感这一词语的定义或解释均未反映其本质,没有说明“责任感”的内涵与外延。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况如何?据这一次调查显示,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来看,大学生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但是,勿庸讳言,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的现实令人担忧,他们漠视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本文将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综述,并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完整、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调查目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大学生是我们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使其积极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形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实践之前,我上网搜集了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了这次实践活动的行动安排、计划方案,从而以确保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有广度、有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由本组成员全程负责,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32份,其中有效问卷是30份,有效率为75%,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调查内容:Ⅰ。次实践我们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①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 ②你是否认为应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③你是否参加过爱心活动 ④你是否愿意做些工作,改变你认为社会存在的弊端 ⑤你是否在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行为等 Ⅱ。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拟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 ②行为上重视个人价值,轻视集体与社会的价值。 ③实践上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等 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成因 ①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 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究 姓名:朱庚尚学号:22131463 班级:机械13-2班得分:91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与人格魅力。现社会,社会责任感更是衡量大学生素质与人品高低的重要因素,尽管社会已经飞速发展,社会责任感仍不失其本身的价值与导向性。笔者从分析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社会责任感的机理与构成作为本文的逻辑起点,接着分析当代大学生个人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进而更进一步分析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最后点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意义,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培养 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机理研究 (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建立立美好社 会而承担的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它是通过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其相应的社会人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责任感是对自己职责的感知,也是促进道德行为完善的能力。 从德育角度看,社会责任感是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的点的判断。尽管受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世界各国关于社会责任感的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各国都非常重视责任感教育。 从人的本质角度看,人的责任感反应的是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价值所在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而实现的。个体越是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客观要求和他人的具体需求,以及自己在满足这些需求中的作用,他就越有某种社会责任感,并表现出相应的责任行为,他就越能实现自我价值,并且体现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社会责任感的机理分析与构成 1、自我责任感,提升自我内涵 自我责任感包括对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丰富自己的精神文明生活,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生奋斗目标。提升自我内涵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履行自己的义务。 2.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由小及大,肩负起历史使命 ○1对家庭的责任感 当代的大学生活在父母与长辈的溺爱之下,认为被爱是理所当然。我们大学生,应当在我们的大学生涯时期学会去爱,去爱我们的家人。我们大学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团结,勤工俭学,努力减轻父母负担。 ○2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感 我们接触到的最小集体就是宿舍,其次是班级,专业,系,院。我们能给予他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心他人,相互尊重,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帮助他人改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是一个以科教与物质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合力竞争的时代。我们的青年大学生生活学习在社会变革、转型、发展与进步的转换时期,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勇敢地担当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要正视社会现实,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理性思考当今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消极问题,培养自己的社会感和使命感,尤其在民族危难和社会失范的时候,要用青春热血对社会进步执著追求。 标签:大学生;责任感;使命感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如今,由于国内外一些消极因素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责任感越来越向务实的方面发展,设计自我、实现自我的“唯我”的目标比较突出。因此,他们认为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是为了谋求一个轻松舒适而赚钱多的好工作,过上好的生活,且对于用个人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不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尤其在民族危难和社会失范的时候,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感和使命感。 一、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 世界经济日益发展,我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紧密,伴随而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潮水般涌入国门、冲进校园,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尤其是近些年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格局动荡不安,各种文化思潮、观念相互碰撞得越来越强烈,一些国家相继发生了政权更换,仇视、敌视我国政治体制的西方一些反华势力,对我国在科技、经济、国防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越来越感到“不安和恐惧”,他们一直以来采用一切机会与手段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在浸透与反浸透、“西化”与反“西化”、“分化”与反“分化”、包围与反包围的激烈的斗争中,青年大学生是主要的争夺对象。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西方的一些消极负面的生活方式与某些颓废的价值观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与道德观,从而也影响大学生政治思想与政治倾向的稳定性,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很不利。 在国内的社会大环境中,电视、报纸、网络等一些大众媒体报道的内容很多是宣扬高消费与富有的物质享受,以及诱人的生活方式。成功人士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是一种会赚钱、拥有巨额财富的潇洒自在形象,现实社会往往有意和无意地用拥有的财富的多少去界定一个人社会荣誉和人的价值,尤其是一些企业家或者是“成功人士”往往头顶众多的“代表”、“委员”的头衔,经常受大学邀请,与大学生面对面谈成功经验而受到大学领导者或者学者教授的“完美赞扬”,此种名利双收形象对大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富有个性、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提供了施展个人聪明才智的舞台,青年大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显示作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但他们在社会现实与成功人士的讲座中看到了社会就业日益激烈和企业之间的无情竞争的事实,要想自己能够功成名就,只有靠个人拼搏奋斗才能获得。因此,一些大学生在就業难、创业难的严酷事实面前,设计自我,塑造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职业责任感的认识模糊不清,对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的观念也十分淡化,一切以“我”为主,缺乏为他人、集体和社会牺牲的精神,对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强

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题班会

素质达人 关于培养大学生素质意识的主题班会 10611的主题班会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意识 时间:2012年3月4 日 地点:六教2阶 出席人:汪老师 助理:何明、谭俊、周正、孙振程、何佳佳、刘庆、裴勇、马璇、王亚飞、范磊会议流程 第一篇章:责任素质(主讲:谭俊尹涛) 开篇如何进入主题? 责任素质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质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如何使大学生的责任素质不断加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他与自身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升华为主人翁责任感,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视频片段进入今天的主题班会 形式:最好以一个很小的小短片切入主题 通过刚才的视频,让我们大家也了解了当今大学生的责任素质现状。现在就由我们10611班的代表上台做了自己对大学生责任素质的认识: 学生代表谭俊: 大致讲的内容:1.大学生的责任素质是真善美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成材的必备素质,是就业上岗的必要条件,鉴于责任素质对大学生成材就业,服务与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自己的责任素质,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1?用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责任素质。 2?从远大理想,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责任素质。 3?以诚信做人的要求督促责任素质的树立。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责任素质。 5?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使大学生向高境界发展。 说道责任素质,首先谈谈什么是责任 2.责任的定义很大,大到国家,世界,全球。责任的定义很小,小到家庭,自己。百度说:对责任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指分内应该做的事,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因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基本的责任是对自己负责,而后才是更深层的责任。有一个词叫做自爱,很早以前我对自爱的含义理解为专门谨戒生活作风不检点的人,其实不全是,他还可以理解成自己爱护自己,网络上盛行着一句话: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还有谁来爱你。这里说的嗳不是提倡宠着自己,而是一个责任,对自己和家人的责任,我们离家求学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学会照顾身边人,我们已经有能力承担起类似的责任,我们是打着求学的旗号离家的,学习知识,学习交际,才是能力的综合,可能我们踏上社会一年学到的比

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策略研究

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07T09:42:33.847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3月作者:王冬杰宋鸿军胡云帆 [导读] 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在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具有的特殊意义,通过对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廊坊 065001 摘要:文章以各高职院校针对教师所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取得的成果为背景,首先简明扼要的说明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含义,然后又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教师所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开展策略 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人们对需要自己承担的社会任务与责任加以明确的自觉意识,在要求人们对自己所做出行为负责的基础上,提出了 人们应当对自己所处社会、集体和集体内他人负责的要求,也就是说,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保证人们学会如何正确处理自己和社会、集体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传道授惑的职业,对其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社会责任意识的概述 社会责任意识指的是个人的内心感受与体验,反映的是个人的思想境界。一般来说,社会责任意识所包括的内涵有以下两个方面:一 方面,人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一方面,人们需要保证自己的行为能够对社会与他人负责。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意识责任是正面的、积极的、科学的。对于某个组织或是个人而言,树立起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能够保证该组织或是个人的进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实质是帮助人们明确,如何在承担义务、享受权利和实现价值之间确定平衡点,并由此而实现对社会责任的履 行。可以说,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养成具备自我发展与教育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社会责任认知程度的深化。作为处于人类自我意识中心部分的内容,只有具有正确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能够产生社会责任感,也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从而保证自己成长轨迹的科学性[1]。 二、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对于我国公民而言,权利指的是现有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益,义务指的是现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责任。对任何人来说,想要获得自己 应该获得的权利,前提在于尽到其应尽的社会义务,就是说,承担义务与享受权利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能够享受的权利包括工资报酬、科学研究和其他福利待遇,因此,教师应当履行以爱护学生、遵纪守法为代表的各项义务。当然,需要明确一点,承担义务与享受权利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因此,教师不能将享受权利简单的视为承担义务的必然结果[2]。 (二)明确服务和发展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高职院校教师还是其他院校教师,共同具有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服务。作为对社会主义道德进行建设的过 程中始终遵循的核心理念,为人民服务同时也是对人们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培养的核心,在高职院校中,想要对教师所具有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增强,其实质就是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通过对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保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 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均为保证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因此,教师在开展社会服务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中,应当让学生感受到轻松、舒适,并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另外,高职院校教师对社会和学生进行服务的过程,不仅仅是代表着奉献,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获,保证自己所具有价值的完整呈现。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想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具有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对服务和发展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加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和谐发展的环境中对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升华。 (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想要保证自身所具有社会责任的高效履行,以及深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其前提在于对主观能动性的充分 发挥,可以说,主观能动性能否被充分发挥,与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所取得的效率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如果无法保证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即使外界条件再完善,也无法实现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高效开展[3]。 主观能动性指的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认识与改造的能力,是保证人类对客观事物所具有作用被充分发挥的基础,是通过对人类现阶段掌 握的知识与能力,对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想要对高职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增强,主观能动性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所具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教学环境与对象愈发复杂,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只有对自身所具有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发挥,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作用被完整的呈现出来,也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只有保证对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才能使高职院校教师明确自己需要承担的种种社会责任,也才能由此而实现对教师所具有自觉意识的强化,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在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具有的特殊意义,通过对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开 展。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明确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通过确定承担义务、履行责任和享受权利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在承担义务的过程中,通过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保证自己享受到应有权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惠. 论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98-101. [2]周学兵,丁胜利. 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之理论探讨[J]. 中国证券期货,2012,12:287-288. [3]傅新禾.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4:82-84.

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大学生社会责任观,是大学生个体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正确的责任观不是自发形成的,是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正确的方法,不断努力才能树立起来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按个体自我意识以及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发展过程,在逻辑上可以将主体的责任依次分为以下对自我的责任。个体只有首先对自我有责任感,才会逐渐表现出对他人、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自我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要求大学生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社会责任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2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2.1 大学生社会责任观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责任作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层次,并对其他道德要素起着统摄作用。一定意义上讲,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论责任》中把责任作为道德的基本元素,“官

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以责任为基础,为前提。”[1]缺少了这一基本元素,也就无“德”可言。 2.2 责任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是人生的支点和基石。追求最大利益,实现人生价值,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个人价值反映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要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责任感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责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对什么负责”是明确的。这种明确的指向性在人生的选择关头具有导向功能,它指导、控制和调节其社会行为。2.责任的强制性能够克服人性的某些弱点,从而激发努力奋斗的愿望和热情。 3.责任与权利的共生性表明,一个人在为他人、为社会尽责的同时,也获得了他人、社会为其提供的帮助和服务,即享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以及国家和社会所赋予的各项权利。享有这些权利才是成就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2.3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最活跃、最富有朝气的社会力量,在推动历史发展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急先锋的作用。大学生的年龄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待人生责任的态度。大学生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说,责任的重要使责任教育成为永恒,那么,

当代大学生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当代大学生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2012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班陈敏超 2012331150011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着眼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同时,要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修养。为明朝建设现代化的新中国做好充分的准备。 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形态结构的剧烈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无情,唯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和拼搏下,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 二、这是祖国和人民群众所要求的。作为年轻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他们的素质如何,受到祖国和人民群众的热切关心。每一个希望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人都希望我们的接班人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都希望我们大学生有上佳的表现。 三、这是时代所要求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各国间的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白炽化。而综合国力,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现代人才的主体收到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培养人才和招揽人才的政策,方案。而我国要想在这轮竞争中胜出,除了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还必须加强他们的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 履行社会职责和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 心理特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之中的重要 环节,但依现实情况看,这一部分的教育亟待加强,因为责任意识 的弱化和缺失,已经发展到令人担忧的程度。个体本位和金钱万能 等观念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 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 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之中的 重要环节,但依现实情况看,这一部分的教育亟待加强,因为责任意识的弱化和缺失,已经发展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1.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 责任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与生俱来的, 无论任何人,都应对自身、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目前尽管还未承担某种重要职务,但是将来会在不 同的岗位承担相应的职务,承担着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面临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已呈现出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具体表现为: 1.1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 作为一名辅导员,在所接触的学生中发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 比比皆是,他们往往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但 协作观念和奉献精神不足,总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据一所高校作 过抽样调查显示,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 人负我”,又有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 地义”。如此观念发展下去,势必会给将来的社会带来严重问题。 1.2公德和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学会知识、做人与做事是他们目前的主 要任务。然而,一些大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因此出 现了考试作弊、向老师要分数、“枪手”特别有市场等现象;有的 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还有的 在公共场所与异性过分亲热,做出一些不检点行为;“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1.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