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一、线粒体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本世纪50年代后,在电镜下观察研究线粒体的结构问题。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成的所谓“囊中之囊”,在空间结构上人为地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外膜、内膜、外室、内室。(一)外膜

指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膜,看上去平整光滑而具有弹性,膜厚约6nm。对各种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在10000 doldon以内,如电解质、水、蔗糖等)的通透性较高,有人认为外膜上具有小孔(ф2~3nm)。

(二)内膜

也是一单位膜,约厚6~8nm。内膜不同于外膜。首先是在结构上,内膜不是平滑的,而是由许多向线粒体腔内的突起(褶叠或小管),被称为“线粒体嵴”,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它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

(三)外室(outer space)(膜间隙)

指内、外膜之间的窄小空隙,宽约6~8 nm,又称膜间隙。

(四)内室

指由内膜包围的空间,其内充满蛋白质性质的物质,称线粒体基质。

三、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定位

(一)蛋白质外膜含量(60%)低于内膜含量(80%),主要为酶类(约120余种)。外膜:单胺氧化酶(标记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等等;内膜:呼吸链酶系(细胞色素氧化酶为标记酶)、ATP合成酶、琥珀酸脱H酶等等;

外室:腺苷酸激酶(标记酶)、核苷二磷酸激酶;

内室:三羧酸循环酶系(其中苹果酸脱H酶是标记酶)、脂肪酸氧化酶、蛋白质合成酶系等等

(二)脂类外膜中含量(40%)高于内膜中的含量(20%)。其中内膜不含胆固醇,而含心磷脂较多。

(三)核酸基质中有DNA,称mt—DNA

四、线粒体的功能——生物氧化

亦称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指各类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最终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ATP)的过程。包括TCA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个步骤,分别是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的。

(一)生物氧化的分区和定位

(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

虽然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偶连在一起,但它们又是通过不同的结构完成的。1968年,E.Racker等的亚线粒体小泡重建实验说明了这一问题(图示)。

由此可见,电子传递是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磷酸化由基粒承担。

1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呼吸链是由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众多酶系和其它分子组成的电子传递链。

(1)复合物I NADH—Q还原酶,催化NADH的2个电子→辅酶Q

(2)复合物Ⅱ琥珀酸—Q还原酶,催化电子从琥珀酸通过FAD和铁硫蛋白传至辅酶Q

(3)复合物Ⅲ细胞色素还原酶,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至CytC

(4)复合物Ⅳ细胞色素氧化酶,将电子从CytC→氧。

2 基粒(F1—FO复合物)的超微结构

F1—FO复合物,又称内膜亚单位、呼吸集合体、ATP酶复合物、ATP合成酶等。这一结构最初是在1962年,由Fernadezmoran经负染色在电镜下观察到的,后来D.Green 将其称为线粒体基粒,后改称基粒,实际上是一种ATP酶复合体,分子量约在448000。它是由多条多肽链构成的复合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头、柄、膜三部。在ATP形成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3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1)化学偶联假说(Chemieal coupling hypothesis)

(2)构象偶联假说(Conformational coupling hypothesis)

(3)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

亦称电化学偶联学说,是1961年英国生化学家P.Mitchell提出的。对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问题作了较为另人信服的解释,故普遍为人接受,米切尔因此而获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一假说的中心思想是: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转化成了跨膜的氢离子浓度梯度的势能,这种势能驱动氧化磷酸化反应,合成ATP。

(1)NADH提供一对电子,经电子传递链,最后为O2所接受。

(2)电子传递链中的载氢体和电子传递体相间排列,每当电子由载氢体传向电子传递体时,载氢体的H+便释放到内膜外。一对电子在呼吸链三次穿膜运动,向外室排放三对H+ 。

(3)内膜对H+具有不可透性,故随电子传递过程的不断进行,H+ 在外室中积累,造成膜两侧的质子浓度差。

(4)外室中H+有顺浓度梯度返回基质的倾向,当H+通过F1—FO复合物时,ATP酶

利用这一势能合成ATP。

(5)F1—FO复合物需2个质子合成一个ATP。

第二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双层膜围成的细胞器,它对生物界的存在和进化有着重大贡献(三个最初:一是人类、动物、多数微生物的食物的最初来源;二是人类社会利用的古生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最初来源;三是地球上氧气的最初来源),主要功能在于:吸收光能,合成碳水化合物,同时产生分子氧,总称为光合作用

一、叶绿体的形状、大小、数目、分布

二、超微结构

近年来,先后有许多学者采用超薄切片、负染色和冰冻蚀刻等先进技术,研究叶绿体的形态和组成,揭示叶绿体囊状膜系统的超微结构。

1 叶绿体膜

是两层光滑的单位膜(内、外膜)6-8nm,也称外被,是一个有选择的屏障,控制着叶绿体代谢物质的进入和排出。

2 基质

指叶绿体膜包围的,无结构,呈流动状态的物质。即叶绿体内膜与类囊体之间无定形物质,在基质中存在:

(1)叶绿体DNA 环状,每一叶绿体内可含有几十个拷贝;(2)70S核糖体;(3)mRNA、tRNA;(4)酶类;(5)RUBP羧化酶;(6)各种离子。

3 类囊体

类囊体在基质中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较小的扁囊,多个5—30(10—100个)相互叠置成一摞,形成的结构称基粒。每一叶绿体中约含有40—80个基粒。组成基粒的

类囊体称基粒类囊体或基粒片层。另一种是较大的扁囊,贯穿于基粒之间,称基粒间类囊体或基质类囊体或基质片层。它们顺着叶绿体的纵轴彼此平行排列。其存在意义在于,使膜片层的总面积大大超出叶绿体的面积。

可见基粒中有PSI和PSII的机能单位,并分布在膜内表面,是PSII核心颗粒和捕光复合物结合成的。

而基质中多有PSI的机能单位,多布于膜外侧。

除上述内在蛋白外,还有组成电子传递链的众多载体,包括○1PQ(质体醌)、○2PC (质体兰素,、○3细胞素(Cytb—559,Cytf—553,Cytb6—563等)、○4铁硫蛋白(铁氧还蛋白ferrdoxin,Fd)、○5黄素蛋白。故将类囊体称为光合膜。

三、化学组成

四、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细胞,吸收光能,还原CO2,并利用水提供氢合成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分子氧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一)光反应

叶绿素等色素分子捕获光能,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的化学能,并放出氧的过程,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为能量转换过程。

光反应包括三个基本反应: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反应、光合磷酸化。

(1)原初反应:指聚光色素分子吸收光量子传到反应中心进行光化学反应的物理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2)电子传递反应:包括三个阶段:NADP+的还原反应;PSII与PSI之间的传递;放氧反应。

(3)光合磷酸化反应:在有光存在下,当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形成ATP的过程

称为光合磷酸化。

当电子从还原势高处(Q)向还原势低的PSI传递时,能量下降,利用这一能量将ADP 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程称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当NADPH NADP+比值大时(缺少NADP+时),铁氧还蛋白(Fd)则将电子通过cytb6、cytf、pc传给P700+,利用这一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称循环式光合磷酸化(电子通路是闭合的)。

(4)光合磷酸化机制在一对电子的传递过程中,膜外消耗了三个质子,膜内则增加了四个质子,随着过程的不断进行,膜内外便建立了质子梯度,有向膜外穿出的趋势,当每3对H+通过CF1-FO复合物时,在CF1的催化下,合成一个ATP。

(二)暗反应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还原CO2形成碳水化合物,将活跃化学能变为稳定化学能,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为物质代谢过程。

在高等植物固定CO2有三条途径:卡尔文循环(C3途径)、C4途径(Hatch-slack途径)和景天科酸代谢。卡尔文循环是最基本、最普通的,只有这一途径具备合成淀粉之能力,又称C3途径。

第三节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一、线粒体与叶绿体的DNA

(一)线粒体DNA (mt-DNA)

(二)叶绿体DNA(ct-DNA)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一)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基质中除有DNA外,还有各种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说明它能合成

自我繁殖所需的某些成分,但数量不多,只占线粒体全部蛋白质的10%,约有13种(20个分子)左右。有人估算:

×10(每周10个核苷酸)=14705对核苷酸,能编码4902个氨基酸(除以3),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由150个氨基酸组成,则能编码30个左右蛋白质分子,如果除去编码mRNA、rRNA、tRNA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30%),余下的信息量只能编码约20个左右的蛋白质分子。

综上所述,线粒体有自身的DNA,有一整套蛋白质合成系统,能够复制和再生,使其一代代传下去,所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二)叶绿体蛋白质的合成

叶绿体中的蛋白质(酶)一部分是在叶绿体中由它自己的DNA编码,经过mRNA转录和翻译形成的,有一部分则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形成后转入叶绿体的。还有一部分是由核基因编码,在叶绿体的核糖体上合成。

三、对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依赖性大

无论是线粒体还是叶绿体,它们的自主性是有限的,下面以线粒体为例说明之。

核质蛋白质合成系统通过合成某些酶类来调节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在有氯霉素存在的条件下培养链孢霉细胞,这时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受抑制,但线粒体的三羧酸循环酶类、电子传递链中的NADH脱氢酶、CytC、以及DNA-Poly-merase、RNA-Polymerase、核糖体蛋白质、各种氨基酸活化酶等有关线粒体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酶类依然存在。而这些酶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然后转移到线粒体的。这说明细胞质的蛋白质合成系统(或者说核——质蛋白质合成系统)通过合成某些酶类来调节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

又:在有放线菌酮存在下培养链孢霉细胞,由于细胞质蛋白质合成系统受抑制,结果培

养一段时间后,线粒体的合成活性也显著下降。这足以说明线粒体对细胞核和其他细胞质部分有很大依赖性。实际上也是这样,线粒体DNA所编码的蛋白质只有它自身全部蛋白质的10%,绝大部分是由核DNA编码的。

从上述看出,线粒体的生长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共同控制,故称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四、物质进出线粒体的穿膜机制

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运送至线粒体,大多数以前体的形式存在,而且是需能过程。

前体蛋白质包括有功能的“成熟”形式和氨基未端引伸出的一段导肽(引肽,在叶绿体特称为“转运肽”)共同组成。导肽约含20~80个氨基酸,又叫氨基末端指导肽。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大致为:○1带有N-末端导肽的前体蛋白质首先与外膜上受体结合;○2蛋白质横跨外、内膜;○3N-末端导肽被基质中的蛋白酶切制;○4活化的成熟蛋白质进入基质。

五、线粒体、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一)线粒体的增殖

(二)叶绿体的发育、增殖和起源

第6章 线粒体遗传病

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相对独立而且比较重要的细胞器,具有能量转换功能,且含有DNA分子。线粒体的遗传特点为非孟德尔遗传方式。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受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共同控制。线粒体DNA编码线粒体中部分蛋白质和全部的tRNA、rRNA、绝大部分蛋白质亚基和其他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都依赖于核DNA编码。因此,核DNA与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均可导致线粒体病。线粒体DNA突变引起人类的疾病,已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章详细介绍了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和线粒体的遗传学特征。介绍了线粒体DNA突变的类型,以及一些常见的人类线粒体遗传病。 一、基本纲要 1.掌握线粒体DNA的结构与遗传特点。 2.熟悉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的关系。 3.掌握线粒体遗传、线粒体疾病、异质性、阈值效应等基本概念。 4.熟悉几种常见的人类线粒体疾病。 5. 了解线粒体DNA的复制、转录特点。 二、习题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下面关于线粒体的正确描述是______。 A.含有遗传信息和转译系统 B.线粒体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基本无关 C.是一种完全独立自主的细胞器 D.只有极少量DNA,作用很少 E.线粒体中所需蛋白质均来自细胞质 2. 关于线粒体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线粒体遗传同样是由DNA控制的遗传 B.线粒体遗传的子代性状受母亲影响 C.线粒体遗传是细胞质遗传 D.线粒体遗传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E.线粒体遗传的表现度与突变型mtDNA的数量有关。 3.以下符合mtDNA结构特点的是______。 A.全长61569bp B.与组蛋白结合 C.呈闭环双链状 D.重链(H链)富含胞嘌呤 E.轻链(L链)富含鸟嘧啶 4.人类mtDNA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A. 全长16.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B. 全长61.6kb,不与组蛋白结合,分为重链和轻链 C. 全长16.6kb,与组蛋白结合,为闭环双链 D. 全长61.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E. 全长16.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双链 5.下面关于mtDNA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mtDNA的表达与核DNA无关 B.mtDNA是双链环状DNA C.mtDNA转录方式类似于原核细胞 D.mtDNA有重链和轻链之分 E.mtDNA的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 6.线粒体遗传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 B.显性遗传 C.隐性遗传 D.非孟德尔遗传 E.体细胞遗传 7. 线粒体中的tRNA兼用性较强,tRNA数量为______。 A.48个 B.32个 C.64个 D.61个 E.22个8.mtDNA编码线粒体中______。 A. 全部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的蛋白质 B. 约10%的蛋白质 C. 大部分蛋白质 D. 线粒体基质中的全部蛋白质 E. 线粒体膜上的全部蛋白质

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一、线粒体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本世纪50年代后,在电镜下观察研究线粒体的结构问题。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成的所谓“囊中之囊”,在空间结构上人为地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外膜、内膜、外室、内室。(一)外膜 指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膜,看上去平整光滑而具有弹性,膜厚约6nm。对各种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在10000 doldon以内,如电解质、水、蔗糖等)的通透性较高,有人认为外膜上具有小孔(ф2~3nm)。 (二)内膜 也是一单位膜,约厚6~8nm。内膜不同于外膜。首先是在结构上,内膜不是平滑的,而是由许多向线粒体腔内的突起(褶叠或小管),被称为“线粒体嵴”,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它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 (三)外室(outer space)(膜间隙) 指内、外膜之间的窄小空隙,宽约6~8 nm,又称膜间隙。 (四)内室 指由内膜包围的空间,其内充满蛋白质性质的物质,称线粒体基质。 三、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定位 (一)蛋白质外膜含量(60%)低于内膜含量(80%),主要为酶类(约120余种)。外膜:单胺氧化酶(标记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等等;内膜:呼吸链酶系(细胞色素氧化酶为标记酶)、ATP合成酶、琥珀酸脱H酶等等;

外室:腺苷酸激酶(标记酶)、核苷二磷酸激酶; 内室:三羧酸循环酶系(其中苹果酸脱H酶是标记酶)、脂肪酸氧化酶、蛋白质合成酶系等等 (二)脂类外膜中含量(40%)高于内膜中的含量(20%)。其中内膜不含胆固醇,而含心磷脂较多。 (三)核酸基质中有DNA,称mt—DNA 四、线粒体的功能——生物氧化 亦称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指各类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最终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ATP)的过程。包括TCA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个步骤,分别是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的。 (一)生物氧化的分区和定位 (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 虽然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偶连在一起,但它们又是通过不同的结构完成的。1968年,E.Racker等的亚线粒体小泡重建实验说明了这一问题(图示)。 由此可见,电子传递是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磷酸化由基粒承担。 1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呼吸链是由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众多酶系和其它分子组成的电子传递链。 (1)复合物I NADH—Q还原酶,催化NADH的2个电子→辅酶Q (2)复合物Ⅱ琥珀酸—Q还原酶,催化电子从琥珀酸通过FAD和铁硫蛋白传至辅酶Q (3)复合物Ⅲ细胞色素还原酶,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至CytC (4)复合物Ⅳ细胞色素氧化酶,将电子从CytC→氧。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系,050601030, 易永洁 摘要:线粒体是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它是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以氧化磷酸化(OXPHOS)方式将食物内蕴藏的能量转变为可被机体直接利用的ATP高能磷酸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来源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在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人类的遗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线粒体;;结构;功能;遗传病;mtDNA 自1890年Altaman首次发现线粒体以来,生物学家就一直以极大的热情给予关注,到目前为止,其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明了。 1线粒体的结构 1.1外膜(out membrane) 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为5KD以下的分子通过,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1.2内膜(inner membrane) 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和离子通过内膜时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如:丙酮酸和焦磷酸是利用H+梯度协同运输。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位于内膜,因此从能量转换角度来说,内膜起主要的作用。内膜的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 内膜向线粒体基质褶入形成嵴(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嵴有两种类型:①板层状、②管状,但多呈板层状。 1.3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 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至嵴的轴心部,腔隙宽约6-8nm。由于外膜具有大量亲水孔道与细胞质相通,因此膜间隙的pH值与细胞质的相似。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1.4基质(matrix) 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除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外,其他的生物氧化过程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均位于基质中,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线粒体

线粒体与疾病 线粒体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系统)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一些重要的代谢通路,维持细胞的 钙、铁离子平衡,以及参与其他生命活动的信号传导。 此外,线粒体还与活性氧(ROS)的产生及细胞凋亡有关。组成线粒体的蛋白质有1000多种,除呼吸链复合体蛋白受mtDNA与核基因双重编码,其他蛋白均由核 基因编码。mtDNA突变或核基因突变都能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早在1963年,Nass 等人就发现有遗传物质DNA的存在。1981年,Anderson等发表了人类mtDNA全序 列。1988年,Holt和Wallace分别在线粒体脑病和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 患者的细胞中发现了mtDNA突变,从此开辟了研究mtDNA突变与人类疾病的新领域。 随着对mtDNA研究的深入,人们对mtDNA的突变和人类疾病的相关性日益重视。动 物模型和人类研究证据均证明,mtDNA突变是引起人类多因素疾病,部分遗传性疾 病以及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线粒体DNA的遗传学特征 ?母系遗传 有研究表明,在受精过程中,精子线粒体会被卵子中泛素水解酶特异性识别而降解, 这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父源性mtDNA不能传播给后代。 ?异质性和突变负荷 人们将细胞或组织同时拥有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的状态称为异质性;将细胞或组 织只拥有一种mtDNA的状态称为均质性。 突变负荷指发生突变mtDNA占全体mtDNA的百分比,是衡量mtDNA突变体异质性程 度的重要指标。 ?阈值效应 当异质性mtDNA突变体的突变负荷较低时, 与突变型mtDNA共存的野生型mtDNA 会发挥足够的补偿作用, 以维持线粒体呼吸链的功能。然而, 当突变负荷超过一定 范围, 使得野生型mtDNA的数量不足以维持呼吸链的功能时, 组织或器官就会出 现异常, 这种现象被称为阈值效应 ?“瓶颈”和随机分配(导致线粒体DNA有组织和器官的差异性) 异质性mtDNA突变体的突变负荷高低在不同的世代交替间变化显著, 这种效应即 为线粒体遗传的“瓶颈”。“瓶颈”的产生并不是因卵子发生早期mtDNA数量急 剧减少造成, 而是由卵母细胞经历了多次分裂使得最终分配到每个卵子中的 mtDNA的有效数量较少所致。在有丝分裂时(包括卵子发生), mtDNA被随机分配 到子代细胞中。存在于卵母细胞中的mtDNA分子约有150 000个, 经过卵子发生, 只有部分mtDNA进入初级卵母细胞中, 形成了异质性水平相差很大的卵母细胞群; 受精后受精卵经历卵裂和胚胎发育, 最终仅有几个拷贝的mtDNA分子进入新生儿 的组织细胞中[20~22]。因此, 同一母系家族成员间的疾病表型和同一患者组织间的 突变负荷时常会迥然不同。体细胞每经历一次有丝分裂, mtDNA会随着线粒体一起 被随机分配到子代细胞中, 由此, 组织中mtDNA的突变负荷会随组织细胞分裂而 变化, 进一步说, 同一患者的疾病表型也能随时间推移而表现出变异性。 ●mtDNA疾病的特征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由于缺乏蛋白保护并且没有完整的突变修复功能,以及线粒体内部极高的氧分压,mtDNA突变率非常高。

第六章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复习题

第六章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线粒体的功能是() 2.线粒体蛋白质运输信号序列称为() 3.导肽的特点是() 4. 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为()。 5.线粒体上的铁流蛋白FeS是() 6.组成F0F1ATP酶复合体中F1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然后靠() 7.线粒体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主要有()、()、()、()四部分。 8.线粒体中ADP-ATP发生在()。 9.在线粒体的各组成部分都有标志性酶,外膜的标志酶是(),内膜的是(),膜间隙的是(),基质的是()。 10.线粒体主要功能是()产生ATP供给机体,因此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 11.在线粒体的呼吸链的氧化还原酶有()、()、()、()、()五类。 12.呼吸电子传递链位于真核细胞的()和原核细胞的()。 13.按电子传递的方式可将光合磷酸化分为()和()两种类型 14.叶绿体由()、()和()三部分组成。 15.与其它膜向结构细胞器相比,线粒体内膜富含特殊的脂类为() 16.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只有()不是质子递氢体。

17. 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为() 18. 线粒体膜间隙的pH值和细胞质中的pH相似是因为() 19. 线粒体嵴上的颗粒是() 20. 线粒体DNA为() 21. 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 22. 鱼藤酮可抑制()部位的电子传递 23. 寡霉素(oligomycin)抑制线粒体的ATP合成,因为它是一种() 24.由线粒体异常病变而产生的疾病称为线粒体病,其中典型的是一种心肌线粒体 病() 25.能对线粒体进行专一染色的活性染料是() 二.名词解释 1. 类囊体 2. 光合磷酸化 3. 氧化磷酸化 4. 半自主细胞器 5.化学渗透学说 6. 碳同化 7. C4 途径 8. 内共生学说 9.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10. 光反应 三.简答题 1.比较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

线粒体DNA突变

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进展 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1401发酵工程 姓名:张真 学号:120140174

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进展 【摘要】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参与一些重要的代谢通路,发挥着包括细胞凋亡、信号转导调控等生化功能。线粒体DNA具有高突变性,突变潜在影响mtDNA的复制和转录,改变线粒体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线粒体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线粒体DNA;突变;人类疾病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he Muta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Abstract】Mitochondria are intracellular important organelle, participate in some important metabolic pathways, including cell apoptosis,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biochemical function. Mitochondrial DNA with high mutability, mutation potentially affects of mtDNA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changes the mitochondrial protein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Many human disease development has the close relation with mitochondrial function. 【Key words】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Human disease 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能够独立进行基因的转录、翻译和蛋白质的表达。细胞中的线粒体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呼吸链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一些重要的代谢通路,发挥着包括细胞凋亡、信号转导调控等生化功能。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呈裸露状态,缺乏组蛋白保护且损伤修复机制不完善,又直接暴露于高活性氧环境中,具有高突变特性[1]。mtDNA突变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人类线粒体DNA 的分子结构 线粒体DNA是细胞核外唯一存在的DNA,它是一个全长为16569bp 的团环双链分子。外链为重链,内链为轻链,两条链均有编码功能。线粒体DNA共

线粒体

细胞动力工厂——线粒体 1. 线粒体的发现及命名 1980年,德国科学家Altmann首先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动物细胞内存在着一种颗粒状的结构,称做生命小体(bioblast)。1987年Benda重复了以上实验,并将之命名为线粒体(mitochondria)。1904年Meves在植物细胞中也发现了线粒体,从而确认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所有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器。 2.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1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 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 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线粒体的直径一般在0.5~1.0 μm,在长度上变化很大, 一般为1.5~3μm,长的可达10μm。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 称为巨型线粒体(megamitochondria)。 一般动物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由数百到数千个不等,肝细胞内约有1700个左右。植物细胞的线粒体数量一般较动物细胞的少。线粒体的数目还与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状态有关,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居多,如人和哺乳动物的心肌、小肠、肝脏等细胞中线粒体很丰富;运动员的肌细胞线粒体比不常运动的人的多。 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往往在细胞代谢旺盛和需能的地方分布较多,因为这些区域需要较多的ATP。例如肠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两极性分布,集中于顶部和基部;肌细胞的线粒体沿肌原纤维规则排列;精子细胞的线粒体集中在鞭毛中区。线粒体的这种分布显然更利于能量的传递和利用。 2.2 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囊状结构。主要由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4部分组成。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即为膜间隙,线粒体中央是基质。 线粒体外膜光滑而有弹性,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厚度约为6 nm。具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直径约为2-3nm。相对分子量为10×103以下的小分子物质均可通过小孔进入膜间隙。 线粒体内膜位于外膜内侧,是膜间隙和基质的分界线,厚约6-8nm。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 只有不带电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大分子和离子通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

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六章 一、选择题 1、线粒体的细胞色素c是一种(A )。 A. 内膜固有蛋白 B. 内膜外周蛋白 C. 基质可溶性蛋白 D. 外膜固有蛋白 2、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大亚基和小亚基分别由(D )DNA上的基因编码。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细胞核和叶绿体 D. 叶绿体和细胞核 3、下列4种色素中,哪个(或哪些)具有吸收聚焦光能的作用而无光化学活性?(D ) A. 细胞色素 B. 质体蓝素 C. 质体醌 D. 聚光色素 4、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其中内膜的标志酶是(A )。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单胺氧化酶 C. 腺苷酸激酶 D. 柠檬酸合成酶 5、在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正常进行相适应的结构是(C )。 A. 叶绿体外膜 B. 叶绿体内膜 C. 基粒中囊状结构的薄膜 D. 基质 6、呼吸链主要位于(B )。 A. 线粒体外膜 B. 线粒体内膜 C. 线粒体基粒 D. 线粒体基质 E. 线粒体嵴 7、线粒体外膜的标志酶是( B )。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单胺氧化酶 C. 腺苷酸激酶 D. 柠檬酸合成酶 8、线粒体膜间隙的标志酶是(C )。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单胺氧化酶 C. 腺苷酸激酶 D. 柠檬酸合成酶 9、氧化磷酸化发生的主要场所位于线粒体(B )。 A. 外膜 B. 内膜 C. 膜间隙 D.基质 10、下列哪种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较多(A )。 A. 肌肉细胞 B. 血小板 C. 红细胞 D. 上皮细胞 11、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 A. 都通过出芽方式繁殖 B. 所有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时都含有导肽 C. 它们的外膜比内膜从性质上更接近于内膜系统 D. 存在于一切真核细胞当中 12、关于线粒体DNA,正确的描述是(B ) A. 编码自身必需的部分蛋白质 B. 编码自身必需的RNA和蛋白质 C. 可以被核基因组取代 D. 借助核编码的酶系统进行转录 13、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ATP合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 )。 A. 都依靠质子流作为ATP合成的动力 B. 合酶的各亚基均由核基因编码 C. 都属于质子泵 D. 都具有催化ADP和Pi合成ATP的作用 二、填空题 1、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物I是由34条以上多肽链或者FMN和至少6个铁硫蛋白;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给辅酶Q,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给辅酶Q,同时发生质子的跨膜输送或者电子传递体和质子位移体。 2、叶绿体内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的活性中心位于大亚基上,小亚基只具有调节功能,

线粒体与肿瘤

线粒体与肿瘤 摘要:线粒体在细胞能量代谢、氧自由基生成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正常细胞的线粒体在分子、生化、代谢和遗传水平上明显区别于癌细胞。线粒体DNA是核外唯一的遗传物质,线粒体基因组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mtDNA编码参与氧化磷酸化和ATP生成所需要肽,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环境和结构特征,与核基因组相比,mtDNA更容易发生氧化损伤和突变。已经在很多肿瘤及细胞系中发现了mtDNA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肿瘤细胞mtDNA核内整合可能是导致细胞癌变的重要因素,而突变mtDNA 的检测可望成为肿瘤的非侵入性诊断的有效分子标记。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线粒体DNA D-loop区、肿瘤发生 前言: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因素的过程,与癌症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凋亡异常以及DNA损伤修复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线粒体是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器,其在细胞能量代谢、氧自由基生成、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另外,由于线粒体DNA的易损伤性,因此,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随着对线粒体研究的深入,线粒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mtDNA的D—loop区突变是肿瘤的热点,但不同种类的肿瘤有关该区的突变频率存在差异。讨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mtDNA,特别是D—loop区的改变,必将成为今后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1.相关名词简介 线粒体(mitochondria):线粒体是真核动物细胞(除成熟红细胞外)中唯一含有自己的基因组及遗传机制的细胞器,被称为细胞“动力工厂”,因为它通过内膜上分布的呼吸链或称电子传递链进行电子传递,完成对营养物质的氧化磷酸化过程,最终产生ATP,供应细胞所需能量达95%。 D-loop区(D-loop region):人类mtDNA的遗传信息显示,在仅仅16569bp 长的基因组内定位了2种rRNA、22种tRNA和13种蛋白多肽基因,除D-loop区外,在相邻的基因之间极少有非编码碱基,因此常把D-loop区第16024至576核苷酸之间的1122bp片段称为控制区,它负责整个mt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调控。mtDNA 分子游离于线粒体基质中,缺乏组蛋白保护,其损伤修复系统也不完善。与核DNA 相比,它更易受各种致癌物质的攻击。而D-loop区是突变的热点区域,且发生于D-loop区的突变情况严重得多,将引起整个线粒体功能的紊乱。D-loop区突变高

第六章 线粒体

第六章线粒体 名词解释 1、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 膜上一系列由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这些电子载体接受高能电子,并在传递过程中逐步降低电子的能量,最终将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ATP或以其他能量形式储存。 2、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sis 氧化磷酸化的耦联机制。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后,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动力势,用以驱动ATP合成酶合成ATP。 3、结合变构模型binding change model 利用质子动力势驱动ATP合成酶构象发生改变,将ADP和无机磷合成ATP的模型。 4、孔蛋白porin 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膜上的整合膜蛋白,形成非选择性的通道。 5、内共生学说endosysmbiont theory 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起源的假说,认为叶绿体和线粒体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的共生原核生物。 6、线粒体mitochondrion 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形成ATP的细胞器。线粒体是一种能量转换细胞器,还参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 7、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底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高能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将高能电子的能量释放出来转换成质子动力势进而合成ATP的过程。 8、ATP合酶ATP synthase 位于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通过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催化ADP和无机磷合成ATP的酶,由F1头部和嵌入膜内的F0基部组成,也常见于细菌膜上。 9、线粒体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间隙,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的液体,含有可溶性的酶、底物和辅助因子。膜间隙的标志酶是腺苷酸激酶。 10、嵴cristae 线粒体内膜向基质折褶形成的结构称作嵴(cristae), 嵴的形成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11、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 12、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是由一条多肽与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紧密结合组成的结合蛋白。 13、细胞色素cytochrome 是一种带有含铁血红素辅基而对可见光具有特征性强吸收的蛋白。 14、泛醌ubiquinone,UQ 或称辅酶Q,是一种脂溶性的、带有一条长的类异戊二烯侧链的苯醌。 15、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是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质。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是铁和硫。 16、复合物I complex I

线粒体与细胞功能调节

?基础医学?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南京,210002) 线粒体与细胞功能调节 郑敬民 综述 秦卫松 审校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周期调节 信号传导 长期以来,人们对线粒体功能的关注,主要集中 于线粒体在细胞代谢方面的作用。作为细胞的一个主要代谢场所,线粒体在细胞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这里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长链脂肪酸在这里进行β氧化,产生的乙酰辅酶A 也在这里最后彻底分解;此外,脂肪酸、胆固醇也在这里合成;尤为重要的是,也正是在这里,细胞完成氧化磷酸化,产生各种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高能化合物———ATP 。因此,细胞的“动力工厂”就成为了线粒体的代名词。但近十多年的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功能远不止这些。作为细胞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线粒体还作为细胞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者,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绍。线粒体的结构特点 在所有的细胞器中,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非常特殊(图1)。它具有独特的双层膜结构,整个细胞器由两层生物膜(外膜和内膜)包裹着,内膜向内凹陷形成膜片层结构,称为嵴;内膜上分布有电子传递链(呼吸链),通过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基质内产生的还原当量物被氧化,同时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这种质子梯度是推动氧化磷酸化的动力。内、外膜之间是膜间隙,内膜内则是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基质是丙酮酸分解成乙酰辅酶A,进而进行三羧酸循环的场所,也是细胞利用乙酰辅酶A 合成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重要场所。在基质中还有原核型的核糖体(70S 的核糖体)和拷贝数不等的线粒体DNA 。因此,线粒体内还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 DNA 的复制、转录等生命活动。此外,线粒体内、外 膜的组成成份也与质膜等其它生物膜不同,例如线粒体的内膜的膜脂成份中就含有较多的心磷脂和神经酰胺。正是线粒体组成结构上的特点构成了其特殊功能的物质基础。 图1 线粒体结构示意图 线粒体的形态变化和相关蛋白 在细胞中,线粒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形态、结构、数量和位置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通过 这种变化,线粒体适应着细胞整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近年来,通过对线粒体形态变化的大量研究,人们对线粒体在细胞整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中线粒体分裂(fissi on )和融合(fussi on )是线粒体形态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据报道,至少有三种GTP 酶(GTPases )对线粒体的融合起着调节作用。它们分别是:M it ofusin 1(Mfn1)、M it ofusin 2(Mfn2)和Opa1。Opa1位于线粒体膜间隙,而Mfn1和Mfn2则是线粒体的外膜蛋白。它们都含有一个GTP 酶功能域(GTPase domain )和一个卷曲2卷曲功能域(coiled 2coil domain )。Mfn1和Mfn2卷曲2卷曲

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研究进展(一)

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研究进展(一) 【摘要】线粒体在能量代谢、自由基产生、衰老、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与帕金森氏症,阿尔兹海默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既是疾病病因之一,亦是疾病发病的早期征兆。本文就有关线粒体功能异常所引起的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线粒体;功能异常;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线粒体糖尿病;肿瘤 Abstract:Mitochondriaplayanimportantroleinenergymetabolism,freeradicalproduction,agingandcellapoptosis.Mitochondrialmutations,respiratorychaindefectandthemitochondrialmembranechangesmayaffectthenormalfunctionsofth ewholecell,leadingtodiseases.Manystudiesindicatethat,mitochondrialdysfunctioniscloselyrelatedtothecauseanddevelopmentprocessofdiseases,suchasParkinsonk’sdisease,Alzheimer’sdisease,maternallyinheriteddiabetesandcancer,anditisalsotheearlysignsofthediseases.Thisstudyoverviewstheresearchesaboutthediseasescaused bythemitochondrialdysfunction. Keywords:mitochondria;dysfunction;Parkinson’sdisease;Alzheimer’sdisease;maternallyinheriteddiabetes;ca ncer 引言 1.1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线粒体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等物质最终氧化释能的场所。糖类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细胞质中经过降解作用产生丙酮酸和脂肪酸,这些物质进入线粒体基质中,再经过一系列分解代谢形成乙酰辅酶A,即可进一步参加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中脱下的氢,经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通过ADP的磷酸化,生成高能化合物ATP,供机体各种活动的需要。 此外,线粒体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也起着枢纽作用。主要途径是通过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色素C、调亡诱导因子(AIF)、多种降解酶前体的释放和膜电位下降、活性氧产生及线粒体基质肿胀,最终导致细胞裂解。线粒体跨膜电位DYmt的下降,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级联反应过程中最早发生的事件。 1.2线粒体功能异常 线粒体功能异常多指由于线粒体膜受到破坏、呼吸链受到抑制、酶活性降低、线粒体DNA(mtDNA)的损伤等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进而导致一系列相互作用的损伤过程。 2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研究进展 线粒体与人的疾病、衰老和细胞凋亡有关。线粒体异常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许多研究表明,帕金森氏症,阿尔兹海默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线粒体功能的异常有关。 2.1线粒体与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PD)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由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选择性变性死亡、纹状体多巴胺减少所致,其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很清楚。在提出的各种假说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线粒体功能异常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2,3]。 线粒体呼吸链是体内氧自由基产生的主要部位,呼吸链中任何部位受到抑制都会使自由基产生增多。PD患者黑质中线粒体酶复合体Ⅰ缺陷会导致自由基产生增多,ATP合成减少。能量的减少会造成细胞内外离子失衡,膜电位下降,导致一些电压依赖的Ca2+通道的持续开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叶绿体习题及答案 done

第七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1.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基本结构上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他们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有外膜、内膜、膜间隙、基质等结构。 不同点:线粒体的内膜向内凹陷形成众多的脊,上面结合有ATP合成酶; 叶绿体的内膜是一层光滑的膜,没有脊结构。除了内膜外膜之外,叶绿 体还有存在于其基质之中的类囊体结构。(具体的一些细节结构还要参考 教材) 2.比较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叶绿体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 氧化磷酸化: (1)电子从高能位经电子传递链跃迁至低能位(NADH->NAD) (2)一对电子跨膜3次,向膜内转移6个质子 (3)质子浓度是内低外高 (4)质子流由线粒体内膜外穿过F0-F1进入基质 (5) 2个质子的跨膜产生1分子的ATP (6)形成H 2O,利用O 2 ,放出CO 2 (7)化学能—>高能键能 光和磷酸化: (1)电子从低能位经电子传递链跃迁至高能位(NADP->NADPH) (2)一对电子跨膜2次,向膜内转移4个质子 (3)质子浓度是内高外低 (4)质子流由类囊体膜内穿过CF0-CF1进入基质 (5) 3个质子的跨膜产生1分子的ATP (6)分解H 2O,放出O 2 ,固定CO 2 (暗反应) (7)光能—>高能键能(—>化学能) 3.概述ATP酶复合体的分子结构及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答: ATP酶复合体由F1头部和F0基部以及两者共同形成的柄部组成。 F1是ATP酶的活性部位,由α 3β 3 γδε五种亚基组成,3个α和3个β亚 基聚在一起形成橘瓣状的结构,β亚基是ATP的结合位点;γ和ε亚基结合形成转子。 F 是嵌入内膜的疏水性蛋白质,由a、b、c三种亚基组成,是跨膜质子通道(质子通过产生扭力让转子转动)。 柄部实质上是F 1δ亚基与F 的a、b亚基共同构成的起固定作用的“定子”。 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质子通过跨膜通道产生扭力让“转子”逆时针转动,而顺序调节三个β亚基上催化位点依次开启和关闭,三个β亚基分别随即发生和核苷酸紧密结合(T态)、松散结合(L态)和定置状态(O态)三种构象的交替变化,“转子”每旋转1200就与一个β亚基结合就会使该β亚基变成L态,从而释放ATP分子。 4.植物体细胞中既然有叶绿体这种产能细胞器,为何还须有线粒体存在?答:叶绿体光合磷酸化作产生的ATP和NADPH是不会释放到细胞质中去为细胞供能的,它们全部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用以再生核酮糖二磷酸RuBP。 5.氧化磷酸化的两大结构基础是什么?如何证明其各行其能? 答:应该是电子呼吸传递链的四个功能复合物(I-IV),和与之偶联的ATP合酶。至于用什么实验证明,暂不清楚。 6.化学渗透假说是如何解释偶联氧化磷酸化机理的? 答:化学渗透假说的基本观点有下: (1)电子呼吸传递链有质子泵的作用,将H+泵到线粒体内膜之外 (2) H+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形成外高内低的质子浓度梯度差 (3) H+顺浓度梯度通过F0-F1进入基质,推动ATP的合成从而将质子梯度势能转化为高能键能。 整个过程中:从NADH传来的一对电子,电子传递链三次跨膜移动,并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