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导游词

盘门导游词
盘门导游词

盘门导游词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而且当时的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因此而形成了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

盘门景区占地24.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年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1988年起逐步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程之一。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3.2亿元人民币(除吴宫大酒店)。

整个景区由三个部分组成:南面为闻名中外的水陆古城门,是由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199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2.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1.2万㎡。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1.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现已投资四千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1.2万㎡。

1999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请大家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牌坊除用作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现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牌坊高8.8米,宽12.8米,8、8、1、2、8谐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

戗脊上分别塑饰12只雄师和12条飞龙,象征中华腾飞。正间坊前额为谭以文书《瑞光胜迹》,后为郦方书《赤乌遗踪》,告诉人们:盘门景区瑞光胜迹源自三国时期赤乌年间,额书雄浑纹饰,牌坊檐角高挑,群昂飞动与古塔相得益彰。

穿过牌坊,来到庄重肃穆的将军门楼,大门两侧为高低错落的仿古建筑组成的明清商市区,位于塔园的东、南、北三个方位的三座将军门楼由1.5米高的仿宋式塔园围墙相连接。

入东将军门即是塔园,闻名中外的瑞光塔是国家级保护文物,由于塔基比外面路基低近一米,因此塔院呈下沉式,有石阶拾级而下。

瑞光塔高53.57米,其中塔刹9.14米,塔作为一种佛教艺术,是名胜古迹的重要标志之一。苏州建塔的历史悠久,造塔初衷是为了存放佛祖和高僧的舍利子。佛教界认为:舍利是佛的象征,具有无比圣洁和崇高,供奉舍利就是供奉菩萨,所以要先造庙后建塔,(塔与庙的关系)塔必须造在庙的旁边。塔从印度传入我国后,受我国建筑艺术的影响,塔的形式大都以楼阁式佛塔为主,而塔的层次与平面图形受到了中国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大家数数看,瑞光塔有几层?对,应该是七层。为什么是七层,而不是六层或八层呢?因为按照五行阴阳学说:偶数是阴,奇数为阳,阴为地,阳为天。塔的平面图形在地,应为偶数;塔的层数是往上朝天,则应为奇数。一般塔的层数以七层为多,所谓“七级浮屠”就是塔的同义词,瑞光塔为七级八面楼阁式佛塔。瑞光塔起源舍利塔,据史志记载:赤乌四年(241年),西域康居国(地处中亚西亚)高僧性康,千里迢迢来到三国时期东吴郡讲经说法,吴大帝孙权为迎接他,特在盘门内建一座普济院。六年后即赤乌十年(247年),建十三级舍利塔于寺中,以报母恩,这是瑞光塔前身,也是苏州历史上最早建的塔。

现存的瑞光塔建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竣工,历经二十年余年。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朱缅赀重修,赐额瑞光禅寺。靖康兵毁,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法林禅师重葺,复塔七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昙芳再修,永乐元年(1403年)、十五年(1417年)两修,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乾隆四年(1739年),道光年间三次修建。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毁,禅寺全毁,仅剩孤塔。古塔从此形影相吊,年久失修,塔体发生倾斜。从1979年开始,苏州市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对古塔进行了测绘、考试,制订出科学的维修方案。1987年由市修塔办公室组织施工,1990年竣工。

修复后的瑞光塔,内有楼梯和回廊可直上顶层。外立面恢复宋塔风貌,每层均有平座,勾栏和伸展深远的飞檐角,檐角下悬铜铃,风吹便会发生清脆的铃声。瑞光塔作为一座七级八面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佛塔,无论是营造技艺,装饰艺术,还是塔藏的稀世珍品,都是古代匠师们的智慧结晶。

1978年4月在塔的第三层塔心窖穴曾发现一批极为珍贵的五代、北宋文物,其中以真珠舍利宝幢(俗称珍珠塔、我们在苏州博物馆看到的,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正品在南京博物院)最为珍贵,已定为国家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仅珍珠就用了四万多颗,技艺之精,用材之贵,造型之美,是国内在古塔中发现的最精美的工艺品,堪称无价之宝,现珍藏在苏州博物馆。瑞光塔和真珠舍利宝幢象一座东方女神,瑞光照耀四方,迎接来自中外的游客。

请各位看塔东南旁的御制瑞光塔赞碑,是明太祖高皇帝的御赞:大智力人,性定心方,稳首陵穹,脊骨纯钢,瞑目而逝,馀灰塔藏,信有之乎,灵明长存午夜放光。寓哲理和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如诗如画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赞文是明代大学士苏州人文震孟敬书(文徵明曾孙),碑通高457厘米,宽190厘米,是苏州名胜古迹中最大的一块御赞碑。碑帽与碑身两侧精雕九条龙,九是阳之极数,表示至高无上,只有御碑才可以这种装饰。

塔的东北方是“助役白牛”石雕,这是盘门景区三大件石雕之一。“白牛”比真牛大一倍,用整块重逾30余吨的金山花岗石,由四位金山巧匠化了三个月雕凿而成。看,白牛低沉着头,四腿发力,身体前倾,让人感受到白牛力拔山河之感,鞠躬尽瘁之意。传说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高僧法林禅师重建瑞光塔,有头白色的神牛前来加入修塔队伍,帮助修塔工匠运驮货物,不辞劳累,日夜干到塔修好,白牛终因劳累过度而死于塔旁。为敬仰“白牛”的精神,苏州市税务局助资,由金山石英钟雕塑艺术公司制作了这头“白牛”。看到这神形皆备,灵气活现的白牛,我们能不为能工巧匠的技艺而惊叹吗?

现在,请大家随我前往四瑞堂。四瑞堂的堂名源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高僧宗本在瑞光禅院开法讲经,听经徒众五百人之盛,讲的经文出神入化,出现塔放瑞光,法鼓自鸣,白龟听禅,枯竹爆青之“四瑞”。也就是法堂上的法鼓自动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前池中的一只千年长寿的白龟也爬到假山上来听经,堂前枯萎的竹子既卒又青,生生地爆出合欢苗,塔体瑞光四射,从天空中像雨雪一样飘下洁白的花片。听经的徒众看到四瑞盛况,欢声雷动,都说:“今日古塔出现四件吉祥之事,真是祥瑞之事”。神奇的传说被神宗帝知道了,于是下诏将宗本调到京城为相国寺第一祖,并诏赐《圆照禅师》。另一位高僧宏道专门撰写了瑞光寺四瑞堂旧址,清咸丰址年(1860年)僧圆净创七佛阁于四瑞堂旧址,清咸丰十年(1860年)阁遭兵毁。

现在大家看到的四瑞堂,是宋式单檐歇山顶四面厅,面宽13.1米,进深8.09米,回廊宽2米,建筑面积为206.8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为继承宋代传统建筑风格,屋架为全木结构,这给施工增加很大难度,常熟古建公司采用先放样再施工和预埋铁构件等措施,确保了建筑形式庄重古朴,造型轮廓优美。堂中摆放的大型红木落地屏,宽4.4米,屏高2.8米,屏芯用十块花梨木板拼雕而成,芯宽344米,芯高1.44米,框座用红木制作,由苏州红木雕刻厂承制。由于使用阴纹雕刻,石绿填色,地屏古雅质朴,形制相称,是一件工艺品,屏正面是沈炳春画的《盘门胜景图》,背面是瓦翁书徐崧五言诗:“闻道云居去,良辰此会难。灯光开古塔,幡影动空坛。叶落乌啼若,霜清雁度寒。庐山一片月,还向瑞光看”。“塔宇凌宵汉,阶庭绝点埃。昔年云共卧,今日雨同来。瑞竹生犹翠,灵龟听莫猜。话深当薄暮,分手踏苍苔”。两首诗语言洗炼,形象生动,暗喻四瑞,更臻精妙。其意境幽美,富有特色的艺术境界,反映诗人热爱大自然的飘逸情趣,读来余味无究,使人连想到四瑞堂名。

出四瑞堂为二层高平台,上层为翠竹讲经台,上有当年圆照禅师讲经堂的莲花饰坐台,从四瑞堂露台平眺,北望平岗小坡与双亭廊桥贴临水面,山水相袭,山谷涧水,拍岸激浪,微风吹拂,夕阳在山,下映于水,波光荡漾。东望瑞光古塔,南望盘门古城楼,西望隔池相对的丽景楼,四面赏景,移步换景,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古堂新貌,迎着改革浪潮为古城增添神采。移步到第一层高台为白龟听禅,请大家看汉白玉白龟。据史书记载:盘门城内瑞光塔西侧古有白龟池,相传在宋元丰二年(1079年),圆照法师在瑞光禅院开堂说法,法堂前白龟池中的白龟被法师讲经的禅理打动,爬出池面到庭院专注会神听高僧讲经,并能神会其中的玄理,于是白龟成了灵龟。由盘门旅游开发公司建设的盘门景区中,重新开挖了灵龟池,并在池畔建“白龟听禅台”,台上汉白玉巨龟是金山石雕艺术公司的能工巧匠用整块重约三吨房山汉白玉精雕而成。白龟伸长着脖子,微侧着头睁大眼睛认真听经,神态逼真。它长2.70米,宽1.3米,高1.10米。白龟背甲由13块六角状的龟片组成。据说灵龟池畔原有巨型石龟,抗战期间被侵华日军私运出去,至今没有下落。

四瑞堂的南北两侧是钟楼与鼓楼,晨钟暮鼓乃是古时一种计时方式。四角单檐歇山顶钟楼中悬挂着世纪唐钟,显得十分庄重。钟为唐式铜钟,在世纪之交铸造,故名“世纪唐钟”。钟体表面铸有著名学钱仲联教授撰,著名书法家谭以文书的“瑞光禅院铜钟铭”,铭文456字。钟口直径2.1米,象征跨入21世纪;钟重九吨,与苏州历史上最大的承天寺巨钟相同,是苏州目前(除寒山寺以外的)最大的铜钟。苏州市人民银行专拨白银4500克铸入铜钟,使钟声洪亮,撞击后余音绕梁悠长。大钟由北京大钟博物馆研究所运用高科技设计、检测和质量监控,由我国专门铸造大钟的鞠湖造船厂铸造。为重现法鼓自鸣的历史景观,四瑞堂北侧建筑了鼓楼,内置鼓体直径2.1米的大鼓,意喻鼓声响起之时,共求世纪平安。大鼓由苏州民族乐器厂制造。我们看到在水池一角有一灵龟渚,形状象水中若隐若现的龟,据说当年白龟池中有不少白龟,有时爬出水面歇息,其中有只白龟在听禅后成为灵龟,所以将白龟休息的小岛称为灵龟渚。在灵龟渚有一口唐井,是在1984年4月13日工程建筑挖土时发现的,直径80厘米,用26.2cmx8.7cmx4.25cm砖块拼砌成九角形,井口距地表50cm。当时文物部门组织考古发掘时,离井8m处,距地表20cm,还发现唐罐一件,内装满300余枚开元通宝。

苏州自兴盛水井以来,巷有巷井,户有户井,真可谓“天上满天星,地上满地井”的自然人文景观。刚才我们经过了唐井、灵龟渚,现在看到的是双亭廊桥。苏州园林,构筑精工,亭、廊、桥是三种不同功能的建筑形式。亭是供人立足观景的开敞建筑,为园景的重要点缀又是灵活性的建筑,书圣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道:“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见古人在亭中通过对自然界山水意境的感受抒发情感,显示亭所独具的审美功能。廊在园林中是联系建筑物的脉络,又常是风景的导游线,可随形而设。廊按形式分有直廊、曲廊、波形廊、复廊等;按位置分有沿墙走廊、空廊、回廊、楼廊、爬山廊、水廊等。将廊与亭联结为双亭廊桥翼然水上,将被水分隔的两座土山有机地联系成统一的整体。廊桥是水上游廊,人在廊桥中,下面是桥上盖顶,既赏雨景,又免受淋湿,外观内赏颇为有趣。微风吹拂,水波荡漾,桥影若飞虹。当你漫步于廊桥,东望瑞光古塔,

南望盘门古城楼,西望丽景楼,北望五星级吴宫喜来登大酒店八角形大堂。四面有景,给人强烈的感染力。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也是典型的廊桥之一。过了双亭廊桥可以盘沿山路上山到听枫拜月亭,山下一片红枫,秋风飒飒,皓月当空,诗情画意由然生起,从山路往上,迎面是背山临水“涛隐翠野”,这是苏州古城街坊改造的保留建筑,建于清末,由文管会移建至此,在内小憩片刻,隐隐传来山旁小溪的波涛声,满目绿树草坪,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在朝南的露台上驻足观赏,夏日凉风习习冬日阳光融融,春秋之季更为宜人,观灵龟池内水中倒影,情趣别具。

现在到了放生池,放生池与佛教密切相关,佛家在水池中放生鱼鳖等物使其自然繁衍,以示保护生灵,这种水池大家称为“放生池”。佛家宗旨杀生不如放生,所以佛庙寺院除殿堂、寝膳、客户等建筑外,在寺中都要营构放生池。

历史上苏州寺庙兴盛。其中较大的寺庵一般都有放生池。至今仍有宋代的圆通寺放生池、元代的大云庵放生池、明代的西园寺放生池、清代的昌善局放生池。尚有遗踪的灵岩寺下院放生池和盘门内放生池。盘门内放生池在瑞光塔西北。1942年金复因舍田一百四十亩竖孝义碑筑八角亭、月宫、放生池等。七十年代,填池造屋,到八十年代放生池周围住了一百多名居民。由于地势低洼,每遇汛期,户户进水,居民怨声载道,为了恢复其原来面目,苏州盘门旅游开发投入了千万余元将放生池低洼区内的一百多名居民全部动迁,1999年重建放生池,作为盘门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放生池平面呈太极图形,日月二岛由八卦仁寿亭相联,分别由延寿桥、和月桥和陆地相接,这在众多的放生池中是较有特色的景点。放生池孝义碑,碑长137公分,碑宽68公分,碑厚16公分。为刻石高手黄慰萱在1942年52岁时所刻,刻工遒劲,技艺精湛,闻名中外的宋代《平江图》碑也是他在1917年深刻加工的。

现在我们来到巍峨宏伟的丽景楼。丽景楼位于瑞光塔中轴线的西端,东临灵龟池,西为市民广场。苏州历史上曾有丽景楼,据《吴郡志载》“淳熙十二年(1185年)郡学丘崇建,雄威甲于诸楼”。我们现在看到的丽景楼1999年重建的。为仿明清江南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顶,底部筑有高台,台高3.15米,东部为阶台和水上舞台,西部为戏台和绿坪广场,二侧为长廊和四角亭,组成了丽景楼景区。丽景楼底层三间,面阔11米,进深7.8米,回廊2.7米,底层建筑面积280㎡,二层建筑面积205㎡,阁楼面积85.8㎡,底层高4.6米,二层高3.7米,总檐高12.5米。丽景楼气势雄盛,姿态优美,是游人赏景、品茗休闲、娱乐和市民集聚的极佳景点,登楼观景,满园景色尽收眼底。

从丽景楼东面的阶台可到水上舞台。苏州古典园林闻名中外,苏州园多塔多桥多,而有园有塔有桥还有水池的唯有盘门景区。景区中心灵龟池约五千平方米,水池四周是据史料重建的各组景点。其中“飞虹穿峡”、“水上蓬莱”、“春水宫景”、“碧波夕照”等景将园、塔、桥融合池中。大家请细细品味:“飞虹穿峡”在池北以双亭廊桥障断水面,池水似无尽头,显其水流脉脉,源远流长的意境。水池西北的放生池自成小巧的水域,似隔又合,增加了层次,加大了景深,我们现在停留的八角形水上舞台伸于水面之中,使人有临水贴水似乎登上了“水上蓬莱”之感。“丽景楼”与隔池相对的“四瑞堂”互为对景,池水中婷婷塔影、楼景不时映入眼帘。水池西南的碧波桥形如半月,势若飞虹,夕阳西照时,桥下水面时隐时现的丽景楼和水上蓬莱的倩影,使人有虚无欲飘的蓬莱仙境之感。隔池相对的“吴宫”大酒店倒映水中,“春水宫影”胜似龙宫。夕阳的余辉照映在平静如镜的池面上,塔影和宫影交相映辉在碧波夕照之中。

从丽景楼南行,大家看,这是千年夹石。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年)顾震涛编纂的“吴门表隐”卷三载“盘门的庙桥湾有黄砂夹石,高丈余,古伍相祠前坊础,唐时故物,明季甚灵,凡入城者必敬礼之,祷祀亦不绝”。而附近居民称之为旗杆石,并一直延用至今。但现在的夹石是青石而不是黄砂夹石;夹石顶端的荷花瓣宽度分别为11公分与12公分与宋初石刻相似,青石材料宋初在苏地已广泛采用。所以夹石初考是宋代初期伍相庙构筑遗存,而不是《吴门表隐》记载的唐时故物。听一位长者说:过去大庙前的夹石,做佛事时白天在夹石中间立杆上挂幡旗,晚上则挂起长命灯作照明之用。

盘门内的伍相庙早在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由伍子胥的裔孙伍袁萃移建于胥门内朱家园灵顺行祠内,旧庙逐渐废弃,至清代仅存这二块夹石遗迹。在千年之交时,千年夹石将重展在广大游客面前。

盘门景区在扩建时新建了三件大型石雕,白牛、白龟大家已看到,第三件就是这对竖立于南入口广场的青石蟠龙柱,

蟠龙柱是一种装饰性华表,迎接来自海内外的尊贵游客。华表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时代其雕刻形式与用途也是不同的。《淮南子.主术训》:“舜在交通要道上设立诽谤木,让人书其善否于诽谤,以表纳谏之诚意”。诽谤木是华表的最早表现形式,其功能类似现在的信坊箱。

到汉代,用途有了改变,把它竖立在通衢大道上以识别方向起路标的表识作用。华表一般雕成花立柱。在古汉语中,花与华可以通用,故称华表。由于木制华表易损毁,到明代就改为石制华表,只起装饰作用,并在宫殿内采用。沈阳清故宫崇政殿6根金龙蟠柱,北京故宫太和殿6根雕龙金柱和天安门前的华表已成为《中华》的标志。

大家请看东南,有一座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高度超过8米的小山,山前有水池,后山紧临灵龟池,山中有曲折迂回的湖石通道,山顶二道瀑布飞泻而下,身临其境,恍如进入水帘洞天,别具情趣。

现在我们到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盘门水陆城门。苏州古城至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历史上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其基本格局至今仍没有变动,苏州最早称阖闾大城;后称姑苏,隋代开始称苏州,宋代又改称平江府,明代以后称苏州府,一直沿用至今。春秋末,吴王阖闾在公元前514前,召见伍子胥,命胥建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阖闾城,这就是最初的苏州城。当初,城周围四十七里,共设八个城门;南面为盘门、蛇门;北面为齐门、平门;东北面为匠门、娄门;西面为阊门、胥门。这八个城门都设水陆城门。以后,历代不断营修,但总的城市规模和布局,都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伍子胥是苏州城的奠基者,苏州人民世受其惠,其功不可没。盘门是苏州唯一保存完好的城门,也是全国唯一保留完好的水陆曲尺形并列双城门,在世界上堪称独特。

伍子胥建成城之初,为防越国北侵,曾刻木制蟠龙置于城门之上,以震慑越国,盘门便由此而得名。另一说法:水陆相串,沿洄屈民,遂称盘门。

古盘门地处苏州城南水陆要冲,大运河自北向南环城而过,交通发达、商业繁华,历史上是苏州的南大门和城防要塞。陈从周教授多次登临盘门而流连忘返,并有“北有长城之雄,南有盘门之秀”的赞语,盘门与长城南北响应,展现中华锦绣江山的风貌。盘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专家、学者和文化使者,游览者登临盘门后,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盘门现存的构筑基本上元代遗构。是由水陆两重城门、瓮城、城楼和两侧城垣组成。水陆门傍南,陆城门依北,互相错列配置平面呈曲尺形。两道陆门中间为方形的瓮城,瓮城内周的长度约108.4米。

古时,守城的将士诱敌至瓮城内将两道城门上闸门同时放下,敌方就成了瓮中之鳖,束手就擒。二重陆门,外门宽3米,厚7米;内门宽4米,厚15米。

在内门上建城楼,供眺望御敌之用,古称戌楼。现在的城楼是1986年在原址复建,面阔三间,宽15.48米,高11.3米。在内陆门的第一道拱洞上开有“品”字形小井,这是古时的消防设施。

水城门傍南,亦为两重门。内水门宽7.6米,深13米,高9.7米;外水门宽5.7米,深5.2米,高10.2米。内外水门相距4.6米,构成长方形的水瓮城。比陆翁城要小得多。二重水门拱券开有闸槽和约八米的绞关石,水城门门体在城台上从绞关口沿闸槽落下和开启。从水翁城东南隅内侧辟有洞穴式石通道,洞高1.8米,宽0.9米。石通道通仄而陡直,仅一人可循石级登上城台。古时是为守军上下秘密观察和启示闸门之用。水闸用绞关可随时开闭,它不但是防御设施,也可控制城内河道水位,便于防洪泄洪。水城门这种周到的备战与防洪设计,是古代独一无二的因地制宜的创举。

盘门独具的的内涵在于水,据史料载:水城门还是中国水兵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期,吴国有庞大的水军,吴国伐齐的水兵船队就是从盘门出发,沿着错纵的水路进攻齐国的。为此,1986年邮电部发行“苏州建城2500年”邮资明信片,正面印的雄伟秀丽的盘门水城门,使海内外进一步认识了苏州古盘门。在水城门西和陆城门东头,各连接了一段高约九米的砖垣,东城墙长300余米,在1986年修复,西城墙遗址长约千米,这是苏州古城残存的部分城垣。在已修复的城门和城垣上,雉堞、女墙环列;闸口、射孔镶嵌其间,古代城池作为防御性构筑,对于阻挡敌方的进攻,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明代嘉靖三十三年(1544年),数千倭寇进犯苏州,在阊门外至枫桥一带焚掠殆遍,倭寇攻城,由于城池坚固,未能得逞,苏州城内繁华商市和数万乡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护。

现在我们步出盘门到城外,来到了苏州最高的古桥门桥下。站在桥上北望,不远处挂在城楼上的宫灯随风而异似在赞颂姑苏大地面貌日新月异。俯视桥下,船只穿梭不停,一派繁忙景象。吴门桥古称新桥,建于何年无法考证,但宋十一年(1872年)壬申夏四月重建。为单孔拱桥。桥身全长66.6米,桥底宽5.8米,中部宽4.8米,拱券长16米,拱顶离正常水位9米多,大于半径。桥上两坡各铺设整块花岗石条石50级,石桥栏可供人凭眺。桥北是拉船穿越桥洞的通道。整座桥造型庄重端丽,是东南水乡特色典型的大型拱桥。吴门西北不远处,盘门水城门外,有一座条石板梁桥横卧于外城河与内城河的交汇口。此桥为水关桥,古名“石家汇”是古代舟师出发之处。在这里可感受到水城门的古意。吴门桥西南处,隔大运河数百米西南拐角处,是吉水桥亦名“急水桥”。自吴门桥东望,扼大运河与大龙江交汇的岔道口上,还有一座拱型古桥,这就是兴隆桥。所以,站在吴门桥上,举目水环水,桥接桥,河道纵横。如置身于“船上波上游,人在画中行”的画卷之中。博大精深的盘门吴文化积淀倍受海内外关注。

最新[苏州盘门三景是哪三景]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导语苏州盘门三景是雄踞苏州西南的“盘门”水陆城门、横跨运河的“吴门桥”、临流照影的“瑞光寺塔”,由滔滔大运河把三景连结在了一起,成为苏州古城的名胜区。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盘门景区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而且当时的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因此而形成了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盘门景区占地2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年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1988年起逐步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程之一。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2亿元人民币(除吴宫大酒店)。 整个景区由三个部分组成南面为闻名中外的水陆古城门,是由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199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2万㎡。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现已投资四千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2万㎡。 1999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请你们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牌坊除用作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现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牌坊高8米,宽18米,8、8、1、2、8谐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戗脊上分别塑饰12只雄师和12条飞龙,象征中华腾飞。正间坊前额为谭以文书《瑞光胜迹》,后为郦方书《赤乌遗踪》,告诉人们盘门景区瑞光胜迹源自三国时期赤乌年间,额书雄浑纹饰,牌坊檐角高挑,群昂飞动与古塔相得益彰。穿过牌坊,来到庄重肃穆的将军门楼,大门两侧为高低错落的仿古建筑组成的明清商市区,位于塔园的东、南、北三个方位的三座将军门楼由5米高的仿宋式

2020年分享的四川武侯祠导游词五篇

2020年分享的四川武侯祠导游词五篇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四川武侯祠导游词,仅供参考。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一)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 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漂亮,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河北张家口大境门导游词

河北张家口大境门导游词 大境门造型朴实厚重,是旅游的好去处,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参观,导游也要做好大境门景点的详细介绍,让游客了解景点的特色。以下是出guo的河北张家口大境门导游词,欢迎参考,请点击出guo 查看。 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万里长城“四大名关”(xx年新编初中历史教科书)。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征召塞外八旗兵于张家口,大批骁勇的八旗兵从大境门源源不断进入中原,赶赴南方。张家口大境门为平“三藩之乱”起了重要作用。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第三次北征噶尔丹,其主力部队就是从张家口大境门誓师出发的。 平定噶尔丹后不久,张家口晋籍文人张自成被长城内外祥和繁荣的景象所感动,于康熙五十二年(1709年)挥笔写下“内外一统”四个大字,镌刻在大境门外的石壁上,表达了长城内外广大民众对祖国统一的要求和对和平的热爱。在“内外一统”的摩崖石刻下有满、汉、蒙、藏、梵等六种语言文字。 自此,张家口二百多年来无战事,终于发展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陆路商埠,出现了著名的张库商道,这条商道的集散点就是大境门。张库商道南承京津,辐射湖广,北面一直延伸至俄国恰克图和毛斯科洼(今莫斯科),影响直达欧洲和西亚。在鸦片战争前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张库商道是中俄贸易的唯一通道,张家口成为中国最大的茶

叶出口基地和皮毛集散地,被誉为“陆路商埠”、“皮都”。当时,在长城脚下,在大境门内外,店铺林立,牛马驼成群,各类货物堆积如山。甚至到19世纪末,张家口依然十分繁华,贸易额曾达到1.5亿两白银。 由于张库大道的繁荣,清廷把第一条国有实用铁路修到张家口,1909年由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 1927年,最后一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被大境门内外的高山大川所感动,写下了“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更为大境门增添了气势。 长城大境门区域不但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和陆路商埠,而且在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何孟雄等就在大境门内外展开革命活动,1925年在大境门外东湾子建立了农民运动协会,遗址保存完好。 1945年8月,我冀察主力部队一举解放了被日伪蒙疆政府统治了八年之久的张家口,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取的第一座较大城市,八路军雄赳赳开入大境门,成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性记录,大境门一时成为“第二延安”、“东方模范城市”、“文化城”的象征。 1948年12月我军在大境门外的西甸子、乌拉哈达等一带山谷中围歼国民党官兵54000余人,一举从国民党手中夺回张家口,取得平津战役西线张家口战役的辉煌胜利。解放军的威武之师就是从大境门进入市区的,可以说大境门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门,是中国革命的凯旋之门。

南京城垣与中华门城堡导游词

中华门城堡及南京明城垣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华门城堡。城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城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防御工事。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屏障。我国有三千年的建城史,有两千多座大小城池。建于600多年前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的南京城垣全长33.676公里,比巴黎城墙还要长,是世界至今保存最好最大的都城城垣,是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1356年朱元璋攻下元朝统治的“集庆路”,改名“应天”,他听取了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花费21年的时间兴建了这城池。(1分钟) 当年朱元璋在修筑明城墙的时候,用了黄金600万两,这样的巨资一半是由国库所拨款,另外一半是由江南的富户摊派的。而江南首富,沈万三认领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建城费用。 修城所用的砖都是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五省,由20多万工匠烧制。使用五省烧制的城砖3.5亿块,砖的规格长40cm、宽20cm、厚10cm、重约15-20kg。每块砖的侧面都刻有烧砖工匠、提调官等人的名字以及烧制时间等字样,以示责任到人,也正因为如此严格的责任制才使600多年前的这座明城墙历经战火依然保留至今。城墙上的字揩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均可见到,刻字方法有阴刻和阳刻,城砖上的字数最多的达69字。南京明城墙中还使用了六朝、南唐旧城砖。 南京城墙的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六朝和南唐以来遗留下来的部分旧城加以整修和扩建,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与凤阳中都并建时期,对旧城垣维修加固,并向北拓宽到江边;第三阶段是集中南京建成,改造聚宝、三山、通济等城门,这时南京城已初显规模;第四阶段开始修建外廓,周长百里,有外城门十八座。 朱元璋于1366年到1386年建造南京城垣,建造的这座城堡打破了传统建筑中轴方位对称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负山绕水,采取沿岗垅之脊筑城;利用天然河湖,挖土方填充城墙形成高城深壕,以实战的需要而建造的。明京城形状似葫芦(又说似芭蕉扇)南北长10千米,东西长5.67千米。数十万人耗时21年建的南京城垣,周长33.676千米(今存23.743千米)。南京城墙高14-26M,城基宽14M,上宽4-9M;外层墙上设有雉堞(箭垛)13616个,藏兵洞200多座。除岗丘外,城下部以石灰石条石为础,上部砌城砖,砌砖用蓼草浆、石灰、细沙、桐油拌成的夹浆粘合。明城墙之所以600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黏合剂。

盘门导游词

盘门导游词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而且当时的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因此而形成了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 盘门景区占地24.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年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1988年起逐步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程之一。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3.2亿元人民币(除吴宫大酒店)。 整个景区由三个部分组成:南面为闻名中外的水陆古城门,是由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199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2.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1.2万㎡。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1.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现已投资四千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1.2万㎡。 1999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请大家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牌坊除用作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现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牌坊高8.8米,宽12.8米,8、8、1、2、8谐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3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3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因此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正因现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武侯祠之始。)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武侯祠,唐宋时期,武侯祠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述。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武侯祠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这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向把那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习惯的称那里为武侯祠。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正因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就应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长城导游词大全

( 北京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9765 长城导游词大全A 500 word guide to the Great Wall

长城导游词大全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长城城堡是长城沿线重要的军事类城镇,也是长城防御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长城导游词500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长城导游词500字范文1: 游客们,我们现在看见的万里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地方的人民为了防御敌人来侵略自己的领土就建筑了一段段长城,只有到了秦始皇统领中国的时候才把一段段的长城连接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我们站的这段长城是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着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 长城还有个动人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据说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秦始皇派去修筑长城,但是很久的时候没有回去,孟姜女决定去找她的丈夫范喜良,到长城脚下却没有看见丈夫就问那些工人,工人却说范喜良死了,被埋在了长城下,孟姜女伤透了心就在长城脚下哭的天昏地暗,连长城都被感动了,最后她哭了三

天三夜把长城都给哭倒了,她的丈夫范喜良的尸体现出来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出来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辛苦。游客们,请你们细细游赏,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涂乱画,随便仍纸吐唾沫。要珍惜古代劳动人民的成果。 长城导游词500字范文2: 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小导游员,我叫李晓宇。今天,由我带着大家游长城,由于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国家4A 级建筑,游览时请大家保持它的清洁。 现在,我们来到了八达岭长城,这段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奥巴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到此游览,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现在请大家跟我来,我们去游览大境门长城,大境门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市区,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门命名的关口。大境门长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间,坐落在高耸如云的东、西太平山间,据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大境门门墙高12米,低长13米,宽9米。西侧有明万历年间开凿的西境门(小境门)。景区有西太平山长城公园,来远堡,小境门,关帝庙,二郎庙,山神庙,等众多明清历史遗迹。为“万里长城第一门”。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长城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的美好回忆。

关于南京导游词开场白5篇

关于南京导游词开场白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南京导游词开场白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南京市紫金山位于南京东区,是南京市最大最广的山区,主峰海拔高448.9米,整体 气势磅礴,恢弘壮观。主要的景点有中山陵、梅花山、明孝陵、紫金天文台、廖仲恺何香 凝墓、灵谷寺、邓演达墓等等。1926年在南坡建有孙中山陵墓。其西侧有明孝陵,东侧 有灵谷寺等名胜。西边的天堡山海拔250公尺,建有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山势险峻、蜿蜒如龙,早在三国与汉朝,即负盛名。钟山周围名胜古迹甚多: 其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和何香凝墓;东 有灵谷公园,邓演达墓;山北有明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在六朝时代,山上的庙宇很多,现仅存灵谷寺一处,位于山左。 中山陵 位于钟山中茅峰南麓,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陵墓于1926年 1月动工,1929年春主体建筑竣工,同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此后工程继续进行, 直至1931年底全部完成。中山陵占地两千亩,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平面呈“自由钟”形。 陵寝建筑中轴对称,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覆以蓝色玻璃瓦。 陵墓附近尚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 明孝陵 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始建于 公元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到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经32年之久。今天的明孝陵景区以明孝陵陵宫区为主,包括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等附属设施,以及周边的下马坊、梅花谷、梅花山、明东陵、紫霞湖等景区。 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通过,明 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3篇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3篇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下面给大家分享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欢迎借鉴!武侯祠导游词1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武侯祠!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尽管提出来,我会竭诚为您解决。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因为现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武侯祠之始。)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武侯祠,唐宋时期,武侯祠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写。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武侯祠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

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直把这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 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习惯的称这里为武侯祠。为什么呢? 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 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 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 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 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 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汉君臣 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 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清碑记 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 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 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 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认为他是

河北导游词张家口市区导游词_0158文档

2020 河北导游词张家口市区导游词 _0158文档 EDUCATION WORD

河北导游词张家口市区导游词_0158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张家口市地处京晋冀蒙交界处,距北京约180公里,这里地势险要,有“塞外山城”之称。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张家口市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西北部,位于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东靠承德市,东南毗连北京市,南邻保定市,西、西南与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市接壤,北、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交界,全市南北长289.2公里,东西宽216.2公里,总面积3.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 截至到20xx年,张家口市辖13县(宣化、张北、康保、沽源、尚义、蔚县、阳原、怀安、万全、怀来、涿鹿、赤城、崇礼)、4区(桥东、桥西、宣化、下花园)、2管理区(察北、塞北)和高新区、产业集聚区。[1]张家口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北方名城,这里曾经是东方人类故乡,是奠定中华民族融合统一

的重要圣地,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对欧贸易的重要陆路商埠,是华北地区重要工业基地。 当前,张家口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方式为主线,围绕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总体要求,坚持“开放创新、全民创业、特色创优、富民强市”的发展总思路,把握“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的理念”,全力发展“4+3”现代产业,打造“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如今“塞外明珠”张家口正以其与日俱增的独特魅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再现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的雄风。 张家口市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20xx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23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28公里,比上年增加115公里;全市公路货运量4422万吨,同比增长19%;货物周转量125.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公路客运量3535万人,同比增长37.3%;客运周转量23.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40.9%。 首先我们来到那里有名的“赐儿山”,从山门进去,大大小小的庙堂,一座挨着一座,源源不断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游客们在烧香拜佛或给他们信奉的大仙上香。当时我很想爬山,但是因为过几天这里要举办“祈福节”,山上的工作人员正在为迎接节日做准备,所以上山的路暂时被封闭了,我也只好站在院子里往上看,一座座山峰连绵不断,一直延伸到天边。虽然很想爬上去看看,这次也只好作罢了。

南京大报恩寺导游词

南京大报恩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大报恩寺遗址景区。明代大报恩寺规模宏大,2007开始,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北区进行了4年的考古发掘,发掘出的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 与其他寺院最大的不同在于,大报恩寺坐东朝西,一方面是因地形所限,一方面也寓意礼佛西天。今天来此,您可以看到香水河、香水河桥、御碑、御道、水工设施、三大殿遗址、画廊遗址、油库遗址等,当年大报恩寺的“宫阙规制”一览无余。 【香水河桥】这是有600年历史的香水河桥,站在香水河桥上可以将天王殿,琉璃宝塔顶连成一线,可见当时设计者的精妙设计。桥下的香水河,纵贯南北。香水河,在佛教有八功德水的含义,但对于大报恩寺来说,还是功能完善的排水系统。 前方左右对称分布的,是永乐碑和宣德碑遗址。两座御碑是大报恩寺中轴线两侧的重要建筑之一,也体现了皇家寺院的崇高地位。 【主门厅】两侧墙壁的琉璃壁画,呈现的是南京佛教史上重要事件、人物。在这里抬头可见大报恩塔,低头看到的是天王殿的遗址。天王殿五间三进,供奉六尊神像。分别为弥勒佛,背后的韦陀菩萨以及两侧的四大天王。 在正式参观之前,请跟随我一起经历香薰浴、光浴、雾浴、洗尘净心。 【北画廊】明清时期的寺院格局就是廊院式的,中轴线上有些主要的建筑,两侧用走廊将其围绕起来,走廊里可以供人参观。当时的走廊的两侧有许多壁画,便被叫做画廊。据记载,画廊有118间,可谓“壮丽甲天下”。现在看到的北画廊已经是历史遗存了,地势自西向东由低到高,但依可想象当年的宏大规模。画廊两侧各有一口井,据考古推测,它是为了消防而建。画廊有很多处散水,散水接着暗渠,直接把水排到香水河。 【长干佛脉】展现了古长干里和大报恩寺的盛景。下方正方格叫做“探方”,“探方”中,发现了千年地宫。2010年,从金棺银椁中请出了佛顶真骨舍利。正中浮岛上呈现了大报恩寺古建筑群模型。视频播放的是长干佛脉,两侧分别是金陵四十八景“长干故里”和“报恩寺塔”。 【千年对望】两旁共八根琉璃立柱,寓意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步道上七朵莲花,寓意佛陀“七步生莲”。长廊尽头是玄奘法师与佛陀的对望。玄奘大师在世与佛陀涅槃相隔约一千年,玄奘顶骨舍利与佛陀顶骨舍利共同瘗藏于此地也约一千年。“千年对望”完美呈现大报恩寺与佛陀、玄奘舍利的殊胜因缘。 【水工遗址】上方悬挂的是出土的琉璃构件。窗内窗外的明代水工设施是明代大报恩寺的排水暗渠,水通过这个暗渠排往秦淮河。砌造暗渠的砖,是明代建城墙的砖。暗渠中还设有栅栏,用来防盗。这是南京最大的明代大型官修水工设施。压在排水暗渠上面的是明代大报恩寺北部院墙的墙基,是目前发现的大报恩寺最北侧的边缘。 【前世今生】从东吴年间至明代中期,长干里区域佛脉延续不断。沙盘模型复原大报恩寺建造场景,展现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和“考古发现”。 【琉璃官窑】大报恩寺塔的建设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从琉璃的烧制就可见一斑。当年的琉璃构件就是从我身后的琉璃官窑中烧制出来的。(琉璃烧制过程:朱元璋建造了72座琉璃官窑,考古发现两座保存完好,一座在朝天宫,一座在我们这里,中间就是烧柴火的地方,后面是烟囱,将热量引导到台上,陶胎受热比较均匀,当年大报恩塔烧制有三套构件,一套置于塔上,另外两套在哪里,现在仍然是个迷,这座窑就是烧制琉璃的琉璃官窑)【琉璃门券】这是当年大报恩寺塔标准层的琉璃门券。我们可以看到拱门上有很多动物,这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特有造型,称为“六拏具”。正中是大鹏金翅鸟,在密宗中寓意慈悲。两边是龙子龙女,表救度之相。紧接着是长翅膀的飞羊,象征福报,狮子比喻自在相,最下方的白象,意为善师。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3篇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3篇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下面是学识网带来的四川武侯祠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在殿内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毛泽东、董必武、张爱萍、方毅、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出诸葛亮殿,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 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米。有24

张家口蔚县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张家口蔚县导游词3篇 蔚县历史悠久,唐尧最初把中国分为九州,蔚县属冀州地。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张家口蔚县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张家口蔚县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张家口,我是你们的导游**。 张家口市地处京晋冀蒙交界处,距北京约180公里,这里地势险要,有“塞外山城”之称。张家口市辖4区、13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京包、丰沙、大秦铁路横穿东西,京张、宣大高速公路和109、110、112、207国道穿市而过,北京西直门汽车站从早6时开始,每半小时就有一趟至张家口的快速客运班车发出,交通旅行十分方便。 张家口市的古遗址数量很多,分布面广。古长城的“大镜门”是长城要隘,也是张家口市的象征。涿鹿县矾山是“黄帝战蚩尢”的古战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每年都有众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此外,还有蔚县代王城汉墓群、怀安县汉墓群、宣化辽壁画墓以及市区的水母宫、云泉寺、清远楼等,都是颇值得一观的古迹。位于张北中都的中都草原是距北京较近的自然草原,夏季气候凉爽,草场繁茂,来此还可以体验蒙古族风情,是消暑休闲的胜地。 张家口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阳原县有世界著名的泥河湾遗1 / 8

址,是人类最早踏足地之一,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研究200万年到300万年前古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地理的重要基地。涿鹿县黄帝城作为中华始祖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下花园区鸡鸣山体现了佛、道、儒家的文化。鸡鸣驿作为进京的第一大驿站,元、明、清各朝代的机密要闻都从这里中转。张北元代中都遗址,曾是北连漠北草原、南接中原大地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 宣化清远楼(钟楼)素有"第二黄鹤楼"之称,券洞内500多年前的车辙是宣化府古城的历史见证。大境门目睹着明代茶马互市在"旱码头"的兴衰。1920xx年,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通车,更使海内外商贾云集"皮都",张家口的"口皮"、"口羔"、"口蘑"名扬天下,成为华北著名商埠。1945年八路军收复了张家口,这是从日军手中夺取的第一个大城市,成为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因此而享有"第二延安"、"文化城"、"东方模范城市"等美誉。1948年,张家口第二次解放后,成为察哈尔省的省会城市。 张家口三面环山,北依长城,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五十多年来,张家口已逐步建设成为以机械、冶金、化工和纺工业为支柱,以毛、皮革工业为特色的工业城市。张家口市矿产资源丰富,并有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这里环境优美,市容整洁的民风淳朴,夏季气候凉爽,风景宜人。市区内分布有明长城,大境门,云泉寺,水母宫,清远楼,镇朔楼等30多处名胜古迹。张家2 / 8

南京概况导游词范本

南京概况导游词范本 引导语: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南京概况导游词范本,仅供参考。 南京概况导游词一: 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到华东线的第一站南京参观旅游。初来乍到,大家一定很想了解这座城市。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是江苏省的省会。全市面积为6597平方公里,辖4县11区,人口545万。其中市区面积约881平方千米,人口270多万,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东面和南面是以紫金山(又叫钟山)为主体的宁镇山脉为屏障,紫金山之西有富贵山、五台山及石头山(清凉山)等。西北面的长江奔流而过。城内外多低丘,广州出发欧美专线,河湖相连,可谓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为越城,是越王勾践灭吴以后,于公元前

472年所建的。约公元前356年,楚国灭越,楚威王在石头山上筑城。传说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情势险要,怕往后有人在此称王,就在狮子山北边的江边埋下黄金,以弹压王气,称为“金陵”,从此南京又有了“金陵”之称。三国时的东吴,两晋时的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前后在南京建都,这就是“六朝古都”。后来,五代时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定都南京,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会”。 南京曾有许多名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金陵、建业、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称。至于南京的得名源于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津于1368年定都南京,当时南京叫应天府。朱元漳曾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为南京,后来国都虽未迁成,但“南京”一位就沿袭下来了。 游客们:南京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向大家讲讲南京的气候。由于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中,每当夏季来临,高空遭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流不断下沉,气温逐步上升。骄阳似火,每天地面最高温度平均值可达50”C以上,发烫的大地成了这座城市的热源。加上南京独特的地势,它处于长江沿岸的河谷当中,海拔较低,起伏的山峦,犹如天然屏障,挡住了空气的活动,禁止热量向外发散;来自海洋上的湿润东风和熏风被东郊紫金山和东南一带山体遮挡,使南京始终处于酷热的高温控制下。所以南京的盛夏酷热难熬,素有“火炉”之称。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南京城,绿树成荫,特别是东郊的中山陵景区,更是树木葱宪,平均每一个人占有

苏州盘门三景导游词

我们身后的四瑞堂,名取自传说:北宋时候有一个叫圆照的大和尚在寺里放生池边谈经说法,真是惊天地泣鬼神,道理说透,此时“法鼓自鸣,枯竹爆青,灵龟出水,宝塔放光:,四瑞齐祥。如今我们在法师说法的地方重建了”四瑞堂“以资纪念,在三层高台建筑基石上烘托出纪念馆的庄重,同时用高低上下的廊连接着钟楼、鼓楼,在凝重中不乏生动。一弯清流南行,柔和了建筑的曲直。而从庭院的西南角小桥上远眺,秀挺的瑞光塔如同一管墨笔架在砚台似的四瑞堂上,到也十分应景,符合苏州文化古城的特性了。 对面的丽景楼是占据全园的制高点,重檐歇山。遥想当年“学丘崇建,雄威甲于诸楼”,“雄家6三吴”的气魄和豪奢的吴宫生活,巍峨的丽景楼完全成了“琼楼玉宇”的实在形体了。而台前阶下的月台,呈八卦形,难道是五子胥“象天法地”的占星?抑或是馆娃宫女临流照影、偏偏起舞的地方?背面在喜来登主楼的映衬下渐近渐低,廊桥两翼生凤,有亭翼飞天,三孔拱桥下在湖石上常年跳动着二阶小落差瀑不;在最低处,一平桥飞渡水榭平缓的舒展,显得水面愈加开阔。在建筑空间上构思奇巧工整,使园内外的景致连成一体。而南面则以一座低矮的丛桂小山似院墙般稍作阻隔,更多的却是为了增加景深,牵引我们的视线一直到最尽头的盘门城墙和城楼。几乎不做更多的人工雕琢,以绿地自然伸展,成为街中的城隅、吴宫高楼到盘门城楼的一个缓冲区。 【由北绕行,经丽景楼,出南部庭院门,经过明清商业街,上盘门城楼】盘门是苏州仅存的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公元514年),使2500年前的苏州古城的八座城门之一。为了适应春秋后期激烈的诸侯争霸战,吴王阖闾命令大臣五子胥修筑新城。五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古城姑苏山东北0里的江南平原上,筑起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池,称“姑苏城”,

介绍武侯祠导游词5篇

介绍武侯祠导游词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介绍武侯祠导游词(1) 各位亲爱的朋友: 我们就要到达武侯祠了,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来人们便尊称他为武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国时代虽然比较短暂,但却一直被公认为是最精彩的一段。不知道各位朋友同不同意我的看法?一般认为三国就是公元220年----265年。三国的得名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当时中原大地上并存着魏、蜀、吴三个地方政权。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现在已经没有资料可以考证了,但是从大诗人杜甫《蜀相》这首诗中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武侯祠就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从“丞相祠堂何处寻”这句诗我们可以推断,杜甫写这首诗的时间要晚于武侯祠修建的时间,也就是说,杜甫写诗的时候武侯祠已经存在了,不然杜甫也不会辛辛苦苦的去寻找不存在的东西,除非他疯了;其二,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像柏树这样的树种生长是比较缓慢的,要长成森森的翠柏,起码要一百多年的时间。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公元759年,我们用759减去150,得到609。而唐朝的开国时间是公元618年,所以从这两方面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武侯祠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在唐、宋时期,这里分别

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朝初年的时候,祠庙合二为一,明朝末年又因为战争被毁,今天我们将要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侯祠,请随我一同去游览。首先,请大家抬头看看大门悬挂的匾额“汉昭烈庙”,汉是指当年刘备蜀汉政权的称号。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里是祭祀蜀汉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它为武侯祠呢?有哪位朋友知道原因吗?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告诉了我们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所以大家都称为武侯祠。 现在请大家一起跟随我进入景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图是景区的导游图,等一下我们依次游览大门、三绝碑、二门、前后出师表、文臣武将廊,刘备殿,诸葛亮殿,然后经过桂和楼到刘备墓。愿意听我讲解的朋友就跟我走,想要自己游览的朋友可以自由参观,我们11点30分在这个地方集合。 大家看左右两边,立有6通高大的石碑。其中的四块是清代刻建的,一块为明代刻建,一块为唐代刻建。清碑主要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我们右手边的这块唐碑是最有名最有价值的。唐碑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到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

名胜古迹导游词500字

名胜古迹导游词500字 【篇一:名胜古迹长城导游词】 名胜古迹长城导游词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 heuo!我叫xx,我是你们这一次游览的导游。今天,我带领大家 去世界文明举世瞩目的八达岭长城游览。希望大家好好观赏先辈给 我们留下的名胜古迹!散文吧原创 大家看,我们现在已经在八达岭的脚下。大家抬头看,八达岭长城 是不是非常像一条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延盘旋着。告诉大家,这 段长城有一万三千里。大家再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西、北 两峰,景色十分壮观、龙腾虎跃、气象万千。如果大家想看长城的 景色,那就上去大饱眼福吧。 游客朋友们!我们终于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真是雄伟壮观啊!这八达岭长城高大、坚固,是用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地上铺着 方砖,非常平整,像很宽的马路,这么宽的宽度,如果马站在上面,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进,大家现在试一试,伸开手臂,大约能占十多 个人。(诗歌 https://www.360docs.net/doc/0e4611019.html,) 好了,大家再往前走,大家边走边看一下,城墙上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口,这是打仗时的瞭望口,和射击口。城墙的 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这就是古代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承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八达岭长城还有很多壮丽的景色,这里是世界文明的旅游景点,希 望你们能够细细游赏! 【篇二:【旅游的导游词】关于旅游的导游词】 下面讲解是关于导游词,大家如果正找旅游景点一些导游词,那么 下面内容可以作为参考一下哦!首先阅读以下关于旅游的导游词这篇 文章吧! 精选张家口旅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张家口,我是你们的导游**。 张家口市地处京晋冀蒙交界处,距北京约180公里,这里地势险要,有塞外山城之称。张家口市辖4区、13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 口450万。京包、丰沙、大秦铁路横穿东西,京张、宣大高速公路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