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冀教版)

河北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冀教版)
河北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冀教版)

冀教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美术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小助手》教案 教材分析: 喜欢涂画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入学之前一般都曾有过借助蜡笔、彩色水笔、剪刀、彩纸等工具材料进行美术活动的经历,但在感知、了解不同工具材料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创作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工具材料方面还有较大的局限性。本课内容涉及了小学一、二年级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并配以相应的学生作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小助手” ——美术活动常用的工具材料,了解其主要特点,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和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为他们今后的美术创作提示出更多的表现手段。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了解其主要特点。 2.知道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具: 多媒体、图片、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难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小助手。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带来的小助手。 师:同学们,你们上节课认识的小助手,这节课有没有带来他们? 学生都兴奋的说带了。 二、学生欣赏小助手,认识各种颜色。 1.小助手带着小朋友去色彩的世界,播放《色彩世界》,初步感知色彩。 2.学生认识颜色。观察小助手都有什么样的颜色,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看你们都有什 么颜色呀!学生观察自己带的颜色。学生的颜色很多,从黄到蓝有18色的,也有三十多种色的。学生看到新的水彩笔非常的兴奋,学生特别的高兴,我要求他们拿出来摆一

摆,玩一玩,使学生对自己的水彩笔有一种亲近感。让学生欣赏大师的画如蒙德里安、蒙克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3.用自己的小助手在纸上划汗冰。让学生把自己的画纸当汗冰场,学生画笔当自己的朋 友,我们这课领着着你的小朋友做游戏,学生会很高兴的投入到美术的游戏当中。 学生带着水彩笔或其美术用具在纸上画线涂颜色,学生锻炼自己画线涂色的能力。 4.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欣赏自己的作品。 5.《涂涂画画真好看》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世界的美丽,认识常用颜色。 2、进行大胆的画线涂色,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乐趣。 3、熟悉常用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绘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用各种工具,画出自己的作品。 教具准备: 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各种画笔、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将教室桌椅安排成U字型,中间用大纸盒搭成城堡状,教师用盘子调些不同颜料的水粉。 二、导入新课。 1、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幼儿园使用什么工具画画?(学生回忆并回答) 2、帮助学生复习水彩笔、油画棒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解其特点的练习。 三、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1)观察、认识课前准备的水彩颜料、板刷、棉签等工具材料。 (2)小组讨论、体验如何用这些工具材料画画。 (3)师生小结:棉签立起来可以画线,到下可以化大块颜色,每只棉签和板刷只负责一种颜色,不要让他们到别的颜色盘中去帮忙……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内容

科学实验 四年级(上) 4课.小吊车 活动1:做小吊车(分组实验) 制作目的:做小吊车并研究小吊车原理 制作材料及工具: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 制作过程: 1.小组分工合作 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 ①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 ②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 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 实验现象:小吊车能提起或放下钩码 实验结论: 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 活动2:收与放 实验目的:推断动物与人的肢体运动原理(分组实验) 实验过程: 1.弯曲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 2.伸直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 3.反复几次体会与小吊车的原理的联系。 实验现象:手臂骨骼就像小吊车的吊臂,肌肉就像绳子,手臂运动时,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肱二头肌牵动前臂向内收缩;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牵动前臂向外伸展. 实验结论:前臂收缩类似小吊车抬起重物。

( 前臂伸展类似小吊车放下重物。 6 课.做沙盘(分组实验) 制作目的:通过制作校园沙盘模型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制作材料 :硬纸板 学校平面图 橡皮泥 潮湿的沙土 废旧泡沫 包装纸 小木棍 颜料盒 剪刀 制作步骤: 对校园建筑的布局进行观测 2.用大的硬纸板做底座。在纸板上画好学校平面图。(明确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 3.用橡皮泥 旧泡沫等材料做出立体的楼房等校园建筑物,根据平面图摆放好位 置。(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泡沫做楼房,硬纸板做围墙,小木棍做旗杆等) 4.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 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比例尺,教师适当 指导。) 8 课.快与慢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秒表(或电子手表)、长尺、玩具车(学生自带),橡皮泥,马达、电池 等(学生自带) 实验过程: 1.小组做好分工:赛车手、计时员、测量员、记录员。 2.找好起点(必要时确定好终点); 3.秒表做好归零; 4.在相同时间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 3 次),并做好记录 5. .在相同距离内必须进行多次测量(不少于 3 次),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论: 1: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2: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活动 2:玩小车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物及路面光滑程度是否有关?(对比试验) 实验材料:秒表(或电子手表), 木板, 玩具车(学生自带),钩码, 毛巾.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1、运动着的世界 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 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材料准备: 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它们怎样运动? 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 1 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 2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 3 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 4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 2、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冀教版美术教案

第1课我的美术“百宝箱”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 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 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第2课奇妙的倒影 教学目标 1、了解对印的方法。 2、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3、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 课前准备收集各种有关倒影的图片,水粉色,水粉纸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出示几幅对称形的图片,欣赏; 2. 请学生说说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用对印的方法把这些美丽的图画印出来!”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优质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冀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 一:《识别公共标志》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类的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为校园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并用在自己的校园内,用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 目的要求: 1、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初步学习标志的构思,设计要领。 2、用剪对称形或用圆美造型的方法设计学校需要的标志。(也可用绘画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标志的创作设计方法。难点:设计的标志易识别、简洁、美观。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想看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这是我们常

见的几种特定的生活标志。这节,我们就来学习设计生活标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图片并板书: 特点 图一颜色鲜艳 造型美观 师讲:看了这几幅图,我们知道了设计生活标志有两个特点:板书“颜色鲜艳、造型美观。以后,我们设计生活 标志就按这二个特点来设计。 师讲:设计生活标志,可以剪对称形、圆点或绘画等方法设计。这节我们来采用绘画的形式来设计。 2、现在我们来欣赏几种生活标志。(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 3、进行快速抢答,看下面几幅图表示什么?(出示课件) 4、分四人一组设计“禁止吸烟”、“节约用水”的标志。 5、同桌讨论设计: 在我们校园可以设计哪些标志?

注意:⑴你准备设计什么标志? ⑵怎样把你的样品装饰的美观。 6、展示学生的作品。 7、思考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的标志,没有,行吗?为什么?(板书:作用:识别指示、引导)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设计生活中的标志,当你看 到标志时,你知道应该怎么样做了吗?其实标志 的知识很多,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分析标志,争取设计出更好、更漂亮的标志。 四、练习:设计一幅生活标志。 板书设计: 设计生活标志 特点作用 颜色鲜艳识别指示 造型美观引导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35)分,每空1分) 1.能自由运动是动物的特征之一,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等几类。 2.按动物的食物把动物分为()的动物、()的动物、()的动物。 3.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 4.小吊车是根据人或动物的()原理设计的。 5.物体机械运动的方式有三种,即()、()、和()。6.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物体运动速度();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物体运动的速度()。 7.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既能使物体(),也能使物体();还可以改变物体的()。8.一天中()气温最高,()、()气温最低。 9.在生活中用到的常见的力有:()、()、()、()等。 10.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自()向()绕着()自转。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小时。 11.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形成的。

12.今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不断改进、(),使得人们的()和货物的运输变得越来原便利。 二、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共10分,每题1分。) 1.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正确的。() 3.物体距离地球地心的距离越远,受到的重力越大。() 4.人们无法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 5.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6.所有的鸟都能在天上飞。()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和运动的物体静止都需要力。() 8.未来的交通工具应该是绿色环保型的。() 9.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没有影响。() 10.交通与经济发展没有多大关系。()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共20分,每题2分。) 1.太阳花开放的时间是() A、早晨 B、中午 C、晚上8点左右 2.在漆黑的夜里可以用()来辨别方向。 A、大树 B、树桩上的年轮 C、北极星 D、流水方向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一

2017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一、运动着的世界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3、(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4、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爱护)公共资料。 5、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类别)、(编号)、(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 二、动物运动会1、我们都喜欢动物,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跳跃动物、飞行动物、爬行动物、奔跑动物和游泳动物。 2、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3个)参观动物园、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观察家里院子里饲养的小动物。 3、我会模仿青蛙跳,你会模仿小鸟飞、兔子跳、乌龟爬、青蛙跳。 4、动物运动会上,老鹰、鸽子、麻雀、蝗虫和燕子可以进行飞行比赛;袋鼠、青蛙、跳蚤和兔子可以进行跳跃比赛。 5、给动物分类的标准有哪些?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按动物的外形分:有翅膀的、没翅膀的;按动物的生存环境分:在水中生存的、在陆地生存的、水陆两生的。 6 动物通过运动获得食物,逃避天敌的伤害,找到适合的生存环境。 7、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 多万种。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飞行最高的是,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游速最快的是旗鱼。 三、生命在于运动1、你最喜欢的运动是跑、跳绳、散步,每天进行大约半小时的运动。 2、我们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要提醒家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3、对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测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否则对运动前后身体变化的比较就不够准确。 4、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发生扭伤。 5、运动后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经过长期运动,身高和体重都会增长,肌肉会变粗。 6、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7、正常人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的心跳次数(慢)。 8、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就会有利于健康。 四、小吊车1、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 人们利用它可以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2 小吊车臂是怎样工作的?答: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放松下牵引绳,拉紧上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3、我们人体的上臂是怎样运动的?答: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前臂向内收;当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前臂向外伸展 4、人体的运动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5、手臂的运动是肌肉收和放的结果。 6、请你举出仿生学的例子?根据的复眼发明了蝇眼照相机、根据蛋壳发明了薄壳建筑结构屋顶、根据草的叶子发明了锯、根据竹叶发明了筒形叶桥、根据蛇发明了机器蛇。 根据飞蓬草发明了车轮,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发明了电子鼻,根据萤火虫发明了日光灯。 7、飞机的飞行与鸟的运动方式相似,超声定位仪是在蝙蝠的启示下发明的,电子蛙眼是受青蛙的启示制造的。 8、机器蛇的作用:可以在有粉尘、有毒及战场环境下,执行侦察任务;在地震、塌方以及火灾后的废墟中寻找伤员;在狭小和危险条件下探测和疏通管道。 9、(仿生学)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 10、小吊车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绳子)有关。 11、2001 年10 月,我国第一条(蛇形机器人)研制并实验成功。 又称(机器蛇)。 12、在(飞机)的发明过程中,无数科学家对鸟类进行了研究。 五、确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20200607083330)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第1课:巧置换 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 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

么特别之处?。 命题创作练习: 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 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 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

法,形成设计意识。 第2课:自画漫画像、 问题提出 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的 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了和创造力。 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 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请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漫画肖像作品,建立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二、探究体验: 分析漫画的表现手法: 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分析图片: 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漫画肖像有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漫画肖像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 教师小结: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

(完整)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运动着的世界 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 1、填空。 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 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和(变化)着。 3、世界上没有(绝对) 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 静止的物体。 4、(搜集资料 )(制作卡片)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在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时,要注意(爱护) 公共资料。 6、科学研究要从(查阅资料) 开始。 7、自然界中物体都在运动,有些物体的运动非常缓慢,甚至不 易被察觉。你能举例说明吗?答:例如:房屋的老化、多数的变化、 水泥地面的磨损、课桌的磨损等都是非常缓慢的 8、你还能举出一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吗? 答:飞行的飞机,奔跑我动物,流动的潇洒,游动的微生物等等 9、你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答:网络、图书、报纸、电话、录像、录音、实地调查和采访。 10、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资源类别、来源、题目、作者、摘录 时间、内容摘要。 第2课:动物运动会

一、填空。 1.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也是各有 本文下载后请自行对内容编辑修改删除,特点的。我们要(观察)、(模仿)它们的运动。只有(仔细观察) ,才能模仿的(更准确)。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 位)用力大。 2、观察动物运动有很多方式,如(参观动物园)、(在家里饲养 小动物)、(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 ,还可以到(野外)、(森林里)去观察。 3、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 、(游泳)、(行走)、 (奔跑)、(跳跃)、(爬行)等几类。 4、(运动) 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主要方式。 5、一种动物可有(一种)或(多种) 运动方式。 6、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的运 动方式(多种多样) ,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 7、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 ,每小时能跑145千米,而一般的赛 马每小时只能跑(70千米)左右。 8、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数(秃鹰) ,飞行高度可在(9 千米)以上。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 课 下雨了|冀教版(2014秋) (1)

《下雨啦》 教材分析: 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雨时,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雨中奔跑、嬉戏的情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 这时正是秋季,秋日的小雨清凉缠绵,能够给孩子带来创作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和下雨有关的情景图片,是要引导学生悉心观察,丰富联想,引发回忆。 这是一节绘画练习课,一般说来,孩子们创作的内容大致会偏重于两类,一是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教材中出示的学生作品在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某些启发。 学生在进行本课题的创作时,一般会涉及到描绘下雨时的某种“场景”或“情节”,和前几课的创作相比,画面内容会更加丰富,往往容易把握不好画面的构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引导,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在下笔前有意识地区分画面表达的主次,安排画面,以便能更好地借助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选择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感受。 2.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以及形状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 难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引入主题。 教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来发出一种声音,你们来猜,到底是什么声音,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小鸡的叫声、小狗的叫声、小羊的叫声……) 教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接下来我要用手机播放一段声音,这个声音有点长,认真听的小朋友能听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请做好准备。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资料(全册)

冀教版四上科学课堂知识总结 1、运动着的世界 一、填空。 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中。。 3、(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4、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爱护)公共资料。 5、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类别)、(编号 )、(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二、举例: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有哪些? 答:飞行的飞机,奔跑我动物,流动的潇洒,游动的微生物等等。 三、简答:搜集资料的方法或途径有哪些? 答:上网查询、看电视、报纸、杂志、向人询问等。

四、制作资料卡片。 2、动物运动会 一、填空。 1、(运动)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方式。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行走)、(奔跑)、(跳跃)、(爬行)、(飞行)、(游动)、(蠕动)等。 3、动物通过(运动)获得食物,逃避天敌的伤害,找到适合的生存环境。 4、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模仿得更(准确)。 5、我们在模仿动物运动时,要注意感觉(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用力大。 6、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 )多万种。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飞行最高的是(秃鹰),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游速最快的是(旗鱼),跳得最高的是(跳蚤), 飞的最快的是(尖尾雨燕)。

二、举例。 1、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你知道哪些动物?写出名称。 答:牛、羊、猫、狗、跳蚤、袋鼠、青蛙、蝗虫、麻雀、兔子、鹰、燕子、大雁、鸽子、蝗虫、蛇、乌龟、壁虎、蚯蚓、蝎子、虎、豹、狮、狗、鹿、鱼、鲸、青蛙、乌龟、蛇等 2、按照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①按照(运动方式)把动物分成: 行走动物:牛、羊、猫、狗等 跳跃动物:跳蚤、袋鼠、青蛙、蝗虫、麻雀、兔子等 飞行动物:鹰、燕子、大雁、鸽子、蝗虫等 爬行动物:蛇、乌龟、壁虎、蚯蚓、蝎子等 奔跑动物:虎、豹、狮、狗、鹿等 游泳动物:鱼、鲸、青蛙、乌龟、蛇等 蠕动动物:毛毛虫、蚯蚓、蛆、肉虫、海参等 ②按照(动物的食物)把动物分成: 草食动物:牛、马、羊、骆驼、鹿、兔等 肉食动物:狮、虎、豹、狼、豺等 杂食动物:狗、猫、猪、鸡、狗熊等 ③按照(繁殖方式)把动物分成: 卵生动物:鸟、鱼、蛇、蚂蚁、青蛙等 胎生动物:猪、牛、羊、蝙蝠、猫等 ④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把动物分成: 陆地上的:猫、牛、羊、虎、豹、狮、狗、鹿等 水中的:鱼、鲸、青蛙、乌龟、海豚等 水陆两生的: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等 ⑤按照(生存方式)把动物分成: 野生的:虎、豹、狮、狼、鹿等 家养的:猪、羊、牛、鸡、鸭、鹅等 3、我们能模仿哪些动物的运动? 答:小鸟飞、兔子跳、乌龟爬、青蛙跳等。 三、简答。 1、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一运动着的世界 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 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科学知识目标: 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准备: 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它们怎样运动? 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 1 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 2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 3 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 4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 二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其他目标: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fourth grade first volume art volume teaching plan (Jijiao edi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第1课:巧置换 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 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

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 2、命题创作练习: (1)、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 (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 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总结反思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运动着的世界 一、填空。 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着。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4、(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在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时,要注意(爱护)公共资料。 6、科学研究要从(查阅资料)开始。 2、自然界中物体都在运动,有些物体的运动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你能举例说明吗?答:例如:房屋的老化、多数的变化、水泥地面的磨损、课桌的磨损等都是非常缓慢的 3、你还能举出一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吗? 答:飞行的飞机,奔跑我动物,流动的潇洒,游动的微生物等等 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 第2课:动物运动会 一、填空。 1.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也是各有特点的。我们要(观察)、(模仿)它们的运动。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模仿的(更准确)。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2、观察动物运动有很多方式,如(参观动物园)、(在家里饲养小动物)、(上网查询)、 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还可以到(野外)、(森林里)去观察。 3、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跑)、(跳跃)、(爬行)等几类。 4、(运动)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主要方式。 5、一种动物可有(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 6、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 7、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千米,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只能跑(70千米)左 9、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20000千米 10、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 )千米左右。 11、能自由运动是(动物)的特征之一,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一:《识别公共标志》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类的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为校园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并用在自己的校园内,用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 目的要求: 1、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初步学习标志的构思,设计要领。 2、用剪对称形或用圆美造型的方法设计学校需要的标志。(也可用绘画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标志的创作设计方法。难点:设计的标志易识别、简洁、美观。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想看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这是我们常见的几种特定的生活标志。这节,我们就来学习设计生活标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图片并板书: 特点 图一颜色鲜艳 造型美观 师讲:看了这几幅图,我们知道了设计生活标志有两个特点:板书“颜色鲜艳、造型美观。以后,我们设计生活 标志就按这二个特点来设计。 师讲:设计生活标志,可以剪对称形、圆点或绘画等方法设计。这节我们来采用绘画的形式来设计。 2、现在我们来欣赏几种生活标志。(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 3、进行快速抢答,看下面几幅图表示什么?(出示课件) 4、分四人一组设计“禁止吸烟”、“节约用水”的标志。 5、同桌讨论设计: 在我们校园可以设计哪些标志? 注意:⑴你准备设计什么标志? ⑵怎样把你的样品装饰的美观。 6、展示学生的作品。 7、思考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的标志,没有,行吗?为什么?(板书:作用:识别指示、引导)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设计生活中的标志,当你看到标志时,你知道应该怎么样做了吗?其实标志的知识很多,你可以用老师教你的方法分析标志,争取设计出更好、更漂亮的标志。 四、练习:设计一幅生活标志。 板书设计: 设计生活标志 特点作用 颜色鲜艳识别指示 造型美观引导 二:《导向标牌设计》 课题第2课标牌设计领域设计.应用教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运动着的世界 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关于物体的运动你还想知道什么?1.物体的运动为什么有快有慢?2.物体为什么会运动?3.怎么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3、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4、(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完整的资料卡片应包括(类别)(编号)(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家长签字:()日期:() 二、动物运动会 1、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跳跃动物、飞行动物、爬行动物、奔跑动物和游泳动物。如:袋鼠(跳),麻雀(飞),蚂蚁(爬),马(跑),鲤鱼(游)。 2、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3个)参观动物园、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观察家里院子里饲养的小动物。 3、给动物分类的标准有哪些?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按动物的生存环境分:在水中生存的、在陆地生存的、水陆两栖的。 4、兔子、袋鼠的运动方式以(跳)为主,它们的(腿部)肌肉比较发达。 5、动物运动会上,老鹰、鸽子、麻雀、蝗虫和燕子可以进行飞行比赛;袋鼠、青蛙、跳蚤和兔子可以进行跳跃比赛。 6、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每小时145千米,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70千米。 8、飞行最高的鸟是秃鹰。飞行高度在9千米以上。 9、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约20000千米。 10、游速最快的鱼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千米。 11、小狗的运动形式有(C)。A、跑B、跳C、跑、跳 12、分类。 燕子、豹、鹿、鹰、马、蝗虫、狼、兔子、虎、牛、麻雀 分类标准:分别按照食性和生存空间分类。 食性:食肉动物燕子、豹、鹰、虎、狼 食草动物鹿、马、蝗虫、兔子、牛 生存空间:空中飞行动物燕子、鹰、蝗虫、麻雀 陆地运动动物豹、鹿、马、兔子、虎、狼 13、善于奔跑的动物(B)比较发达。A、前腿B、后腿 14、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身体大多呈流线型。(√) 15、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物体运动的信息资料?答:书籍查询、网络查询、看电视、咨询他人等。 16、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躲避天敌、捕获食物、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吸引异性、繁殖后代等。 17、在100米比赛中,掌上电脑用了28秒,小花用了30秒,小强用了25秒,他们当中(小强)跑得最快,(小花)跑得最慢。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家长签字:()日期:() 三、生命在于运动 1、我们每天进行大约半小时的运动。 2、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3、百米赛跑后,心跳速度和呼吸频率会(加快),身体还会(出汗),腿部肌肉会感觉(酸痛)。 4、对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测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否则对运动前后身体变化的比较就不够准确。 5、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发生扭伤。 6、运动员的心跳次数比普通人的心跳次数(少)。 7、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就会有利于健康。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我的小助手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我的小助手 教材分析: 喜欢涂画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入学之前一般都曾有过借助蜡笔、彩色水笔、剪刀、彩纸等工具材料进行美术活动的经历,但在感知、了解不同工具材料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创作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工具材料方面还有较大的局限性。本课内容涉及了小学一、二年级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并配以相应的学生作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小助手”——美术活动常用的工具材料,了解其主要特点,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和表现形式的多种多样,为他们今后的美术创作提示出更多的表现手段。 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了解其主要特点。 2.知道美术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图片、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小助手。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课前准备: 老师: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水粉、各种常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学生:提前告诉学生,我们要上美术课了把常用的美术用具带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带来的小助手. 师:同学们,你们上节课认识小助手,这节课有没有带来他们? 学生都兴奋的说带了。 二、学生欣赏小助手,认识各种颜色. 1.小助手带着小朋友去色彩的世界,播放《色彩世界》,初步感知色彩。 2.学生认识颜色. 观察小助手都有什么样的颜色,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看看你们都有什么颜色呀! 学生观察自己带的颜色。 学生的颜色很多,从黄到蓝有18色的,也有三十多种色的。学生看到新的水彩笔非常的兴奋,学生特别的高兴,我要求他们拿出来摆一摆,玩一玩,使学生对自己的水彩笔有一种亲近感。让学生欣赏大师的画如蒙德里安、蒙克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3.用自己的小助手在纸上划汗冰。 让学生把自己的画纸当汗冰场,学生画笔当自己的朋友,我们这课领着着你的小朋友做游戏,学生会很高兴的投入到美术的游戏当中。 学生带着水彩笔或其美术用具在纸上画线涂颜色,学生锻炼自己画线涂色的能力. 4。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欣赏自己的作品。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第1:巧置换 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 1、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好吗?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

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 2、命题创作练习: (1)、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 (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 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