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图表型选择题-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三政治-图表型选择题-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三政治-图表型选择题-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3.下图为某产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从中可看出()

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人民币升值引起国际市场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

B.增加对M的购置补贴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

C.收入预期增加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

D.M的互补品降价引起国内对M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

5.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交点E0和E1为均衡点)。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

A.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

B.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

C.“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母婴用品的供需发生变化

D.京广高铁通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该线路飞机票价调整

6.下图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与企业供给结构图,从中可以看出()

①我国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②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

③需要通过引导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来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

④需要通过矫正要素配置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下图中经济现象变化趋势的积极影响是()

①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提供战略支持

②拉动内需,促进市场繁荣

③促进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

④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下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 转变的是()

①加大投资比重,增加财政收入

②完善社会保障,保护消费权益

③增加出口总额,优化出口结构

④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下图是小华2015年的收入情况,如果2016年他仍在原岗位工作,下列具有可行性的增收举措是()

①出资与弟弟合开一个小规模洗车店,以增加经营性收入

②适量购买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以增加财产性收入

③将驾车上班改为乘坐公交车上班,尽量减少去商店次数

④向政府部门申请少量的失业保险金,以增加工资性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图表型选择题

答案

1~5 CABCA 6~9 CCCA

图表型选择题

解析

1.【解析】横向比较看出,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下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应交税金增长放慢,财政收入增长困难。纵向比较看出,在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下降的情况下,税金仍有所增长,可以看出企业发展注重提高效率。①③正确,②④与题意无关。

2.【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由图表分析得知,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按劳分配仍占主体地位。故正确选项是A.

3.【解析】①说法错误,因为当处在a点时,商品应该是供不应求,其价格应该会上涨,需求应该会减少,故排除;③说法错误,因为当在需求曲线c处时,商品是供过于求的,因此供给不会增加,故排除。4.【解析】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有利于我国进口,国外对M商品需求量会减少,其变化符合D0到D1的变动方向,A说法错误;增加对M的购置补贴,国内对M商品需求量增加,其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B说法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预期增加,对M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C说法正确;M的互补品降价,对M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增加,对M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其变化符合D0到D2的变动方向,D说法错误。

5.【解析】B说法错误,汽油价格和钢材价格上涨,汽车的需求量会下降,需求曲线应该向左平移,故不符合题意,排除;“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母婴用品的供需会发生变化,需求增加,供给也会增加,供给曲线应该向右,故C不符合题意;京广高铁通车,对飞机的需求量减少,航空公司缩减航线,供给也减少,D中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应该向左平移,故排除。

6.【解析】②错误,消费水平从根本上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由图可知我国目前供求之间的矛盾中,主要问题是供给问题,故排除③。

7.【解析】图表反映的是我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呈上升趋势,其积极影响应该是②④。①③与题意无关。8.【解析】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意味着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使消费增加的正确做法是②④;①③不符合题意。

9.【解析】③不属于增收举措,故排除;失业保险金属于社会保障收入,不属于工资收入,排除④。

(完整版)图表类选择题技巧(高考历史专项训练)

【图表类选择题】 一、地图 如何读地图,就是要先看图例,通过图例来了解和寻找地图内容,这是我们看地图的角度。许多考试用地图选用局部,这第一要高度重视城市地名等标注,第二要高度重视箭头领域范围等线条,这是引导我们发现特点的关键之处。 1、(2010年安徽卷)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 与此对应 的时代主题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 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二、漫画 历史漫画往往凸出重大历史事件中各方力量之间关系的焦点冲突。 处理漫画要注意充分挖掘所有信息,以利于更准确表达,从而形成全局认识。要避免只见局部不看全局的错误。 7、(2010年全国Ⅱ卷)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 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 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11、(2010年安徽卷)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 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三、图片 含大量照片在内的图片是考试常用材料,用以考察对历史特征 的判断。 处理该类材料要注意:①通过上面的文字信息判断相关的历史 事件;②通过图形风格推敲历史时间;③通过其中人物事物判 断历史归属;④通过画面场景理解相关历史;等等。 12、(2010年安徽卷)邓小平曾将 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 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 霖。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 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专题13 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图表题(典题特训)-2019届高考化学图表题专项突破(解析版)

专题13 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图表题 【高考真题训练】 1.(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海南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的有 A.乙酸甲酯 B.对苯二酚 C.2-甲基丙烷 D.对苯二甲酸 【解析】A.乙酸甲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3,两个甲基所处化学环境不同,故分子中有2种H原子,原子数目之比为3:3,故A错误;B.对苯二酚()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故B正确;C.2-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1,故C错误;D.对苯二甲酸()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故D正确;故选:BD。 2.(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浙江卷))某兴趣小组以苯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药物普鲁卡因: 已知: (1)对于普鲁卡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与浓盐酸形成盐B.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可发生水解反应D.能形成内盐 (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________。 (3)写出B→C反应所需的试剂________。 (4)写出C+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羧基 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通常采用乙烯为原料制得环氧乙烷后与X反应合成D,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X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A、C (2) (3)酸性KMnO4溶液 (4)+HOCH2CH2N(CH2CH3)2 +H2O (5)、、 (6)CH2=CH2+HCl—→CH3CH2Cl,2CH3CH2Cl+NH3—→HN(CH2CH3)2+2HCl 【解析】有和CH2=CH2化合生成A:。根据普鲁卡因对位结构确定B是 ;再进一步氧化侧链,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得到C是。(5) B的同分异构体中:①分子中含有羧基,即-COOH;N原子只能与碳原子相连;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两个侧链是对位结构。 3.(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新课标I卷)〔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2020年高考语文图表转化题专题强化训练及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图文(表文)转化题 1.下图是某人设计的猴年会意书法作品,请写出除英文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丙申年万事如意 (1)构图要素(不超过5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意(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品的主体是“2016”的猴年标志,又形成“猴捧寿桃”的图案,右上角有“万事如意”的印章和“丙申年”的字样,最下面是几朵祥云的图案。(写三处即可) (2)整个作品突出了猴年这一主题,表达了猴年万事如意、福寿吉祥等良好祝愿。 2.认真阅读下面这幅漫画,介绍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20楼楼梯拐角处,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指着意见箱,让一个收废纸的人把意见箱中的信件收入麻袋。讽刺了某些领导表面上表示愿意听取群众意

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甲 乙 丙 丁 高三生物总复习——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部分 1.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 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 变化的曲线是(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2.左下图为某植物根示意图,右下图是左下图中的P 、Q 、R 的放大示意图。回答:哪个细胞表面积最大?哪一个细胞最老?哪一个细胞生长速率最快?哪一对细胞是刚刚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成的?以上依次是( ) A.7;1;7;4和7 B.2或3;1;2或3;5和6 C.7;1;7;2和3 D.1;1;2或3;5和6 3.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依照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丙>丁>甲>乙 D .丙>乙>丁>甲 4.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 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⑴表示 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A B C D 光合作用效率 日升 日落

5、下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 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应是( ) 6、下面图示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这其中与光合作用的广反应有关的是 (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7.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 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60、80g /L KNO 3 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下图。预计在40g /L KNO 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 ) [参考答案:D] 8.下表是细胞生长前(阶段1)和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 组别 长度(um ) 直径 (um ) 壁厚度(um ) 细胞体积 (um ) 液泡体积 (um ) 阶段1 26 24 2 12600 600 阶段2 36 330 2 336000 273000 当细胞从阶段1过度到阶段2发生了什么? A 、只吸收水分 B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 C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 D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8. 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最大的是( ) 9.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 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 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 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 A B C D (A 、B 的生长部位被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C 、D 的根冠被切去一半)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汇编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汇编 图表信息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是通过图象、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的一种新题型,在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2、审清要求:图表题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较对象、变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图表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类型之一图形信息题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找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形的简单性质入手。 1.(沈阳市)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根据此规律,第8个图形中有个圆. 2.(聊城市)如下左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A.54个B.90个C.102个D.114个 3.(?桂林市)如上右图,矩形A1B1C1D1的面积为4,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2B2C2D2四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3B3C3D3,依此类推,求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 4(?襄樊市)如图,在锐角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个. 类型之二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用函数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需要要把所给的图象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C.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B.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 D.快艇不能赶上轮船 6.(?滨州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是() A.10 B.16 C.18 D.20 7.(?龙岩市)下表为抄录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公布的三种球类比赛的部分门票价格,某公司购买的门票种类、数量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练习

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练习 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定、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例一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预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 小学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是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熟悉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 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定、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定,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留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运动前的预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活动所占人数比例不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留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熟悉程度在提高。” 例二下面是上海世博会会徽,请用文字说明它的含义。 1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知识讲解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 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 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 ......,而认为 ..,“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 “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 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 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 ...:“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 ..的结论 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表格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docx

第 6 课时图表信息题 表信息是中考常的一种型,它是通象、形及表格等形式出信息的一种新型,在解决表信息 的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1)注重整体。先材料或表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 向。要通整体,搜索有效信息;(2)重数据化。数据的化往往明了某 ,而可能正是个材料的重要之;( 3)注意表。表中一些不能忽,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表下 的“注”“数字位”等。 2、清要求:表往往答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要求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 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象、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表需要用明的言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表中所列内容 的相互系,从中找出律性的西,再概括一个。在表述要有具体的数据比、分析,要客地反映 表包含的信息,特要注意目中的特殊限制。 型之一形信息 找律是解决数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找律既需要敏的察力,又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在解决 形的候从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形的性入手。 1.(·沈阳市)察下列形的构成律, 根据此律,第 8 个形中有个. 2.(·聊城市)如下左是某广用地板的部分案,中央是一正六形的地 板,周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从里向外的第 1 包括 6 个正方形和 6 个正三角形,第 2 包括 6 个正方形和18 个正 三角形,依此推,第8 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 A.54 个B.90 个 C.102 个 D.114 个 3.( ·桂林市 ) 如上右,矩形A1B1C1D1的面4,次 各中点得到四形A2B2C2D2,再次四形A2 B2C2D2四 中点得到四形 A3B3C3D3,依此推,求四形A n B n C n D n,的面 是。 4(·襄樊市)如,在角AOB 内部,画1条射,可得 3 个角;画 2 条不同射,可得 6 个角;画 3 条不同射, 可得 10 个角;??照此律,画 10 条不同 射,可得角个. 型之二象信息 此目以象的形式出,有用函数象 的形式出,有以的形式出,需要要把所的象 信息行分、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表示一艘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从甲 港出到乙港行程随化的象,根据象下列 的是() A.船的速度20 千米 / 小 C .船比快艇先出 2 小 B.快艇的速度40 千米 / 小 D .快艇不能赶上船 6.(?州市)如,在矩形 ABCD中,点 P 从点 B 出,沿 BC、 CD、 DA运至点 A 停止,点P 运的路程x,△ ABP的面y,如果 y 关于 x 的

语文图表题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一:图表题 1.请观察下面图表,概括图中主要信息。 2.请认真阅读两幅图表,简要概括近年来在线餐饮外卖行业的特征。

3.读下面遗忘曲线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它的横坐标代表记忆天数,纵坐标代表记忆保持量。)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曲线图表明的遗忘发展规律: 4.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 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3分) 类别风景名胜饮食文化历史名人 名称晋祠汾河永祚寺老陈醋面食傅山狄仁杰票数(张)194 103 189 24 36 31 48 合计(张)486 60 79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3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 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_____ ___。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6.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列出了下表。请你根据图表所反映的信息,写出一条结论和学校针对这一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1)结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措施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一项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对象调查项目 中老年青少年 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居民乡村居民 更喜欢过中国 传统节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欢过 西方节日 26.2% 4.5% 41.7% 29.9% 根据上表得出结论: (2分) ①在我国中, ②在我国中, 8. 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4分) 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城市 白天夜间 天气现 象 风向风力最高气温天气现象风向风力最低气温 石家庄雷阵雨北风3-4级22 小雨北风<3级12 唐山 阴东风3-4级23 阵雨北风3-4 级 11 廊坊阴东北风3-4级25 小雨北风<3级12 沧州 阴东北风3-4级22 小雨北风3-4 级 12 衡水 阴北风3-4级24 阵雨北风3-4 级 13 邢台阴北风<3级23 阵雨北风3-4 级 13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

高考历史:图表型选择题解题技巧例举 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谈图表型选择题的解法。 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④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解析】有人说标题是图表的“眼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标题“国文教科书”及图片是文字“电话”可以作出判断,②④与材料无关,①③项正确,正确答案是C。

中考冲刺:图表信息专题(基础)知识讲解

中考冲刺:图表信息专题(基础) 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 【中考展望】 内容解读 1.图表信息题就是以图象、图形和数据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围绕材料而精心设计问题的一类计算题。图表型计算题的题型十分丰富,有实验类计算题、探究性计算题、推理性计算题、学科内综合性计算题、数据分析类计算题等。 2.图表信息题命题内容的取材范围很广,内容可以包括光、电、力、能量等知识,并不局限于教材或教科书.有的取材于教材,有的涉及高新技术,有的涉及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电器或生活现象,有的涉及一些日常电路,有的涉及环境环保或资源利用等等。试题的形式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和探究性。 3.试题对学生的考查能力点主要涉及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图表信息题型特点是:图象、图表或数据表格一般都含有题目需求的信息,或是问题成立的条件,或是问题产生和存在必备的数据等等。 能力解读 1.近几年的图表型计算题的试题一般蕴含的信息量大,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较强,由于学生物理与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往往会因为数学知识或工具运用不熟练或不正确,导致物理问题无法正确解决.此类试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综

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一般图表型计算题是作为中考的压轴题或综合性的计算题的首选题型。 2.图表信息题的知识容量大,所以通常以综合性试题出现,个别地市的试题也在积极探索新的题型,也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这也就加大了这些题的分值含金量,往往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关键点. 【方法点拨】此类试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仔细阅读、观察、分析图象、图形或数据表格中蕴含的物理信息,不轻易放弃对试题提供的图象、图形和数据的利用,在解题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充分挖掘图象和图形以及数据表格中包含的物理信息,从而将问题解决。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力学问题 1、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 密度ρ A ,ρ B ,ρ C 和水的密度ρ 水 =1.0g/cm3)之间的关系是() A.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B.ρ A >ρ B >ρ C 且ρ C >ρ 水 C.ρ A <ρ B <ρ C 且ρ A >ρ 水 D.ρ A <ρ B <ρ C 且ρ C >ρ 水

中考数学专题:例+练——第6课时 图表信息题(含答案)

第6课时图表信息题 图表信息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是通过图象、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的一种新题型,在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2、审清要求:图表题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较对象、变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图表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类型之一图形信息题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找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 形的简单性质入手。 1.(沈阳市)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根据此规律, 第8个图形中有个圆. 2.(聊城市)如下左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 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 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 是() A.54个B.90个C.102个D.114个 3.(·桂林市)如上右图,矩形A 1B1C1D1的面积为4,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 到四边形A2B2C2D2,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2B2C2D2四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3B3C3D3,依 此类推,求四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积是。 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 4(·襄樊市)如图,在锐角AOB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小学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人的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化学图象、图表、信息类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化学图象、图表、信息类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王风利 图像选择题-----图像分析法 图像选择题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化学图像、仪器装臵、或工业流程图、化学模型图等来做出选择的一类试题。最初多见于“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溶解度”等,现已扩展到“溶液的酸碱变化”、“气体之间的反应”、“溶液中的电化学”等许多知识点。这类试题新颖、形式多样,有其特殊性。它将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和其他基础知识综合起来,并将变化过程中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以曲线、图像表示出来。不仅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而且考查学生对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和普通语言的理解和转译能力。解答(或计算)这类题的方法叫图像分析。 图像分析法是指抓住有关概念、反应规律、物质性质特别是图像特征,分析辨识图中“原点”、“交点”、“转折点”等的意义,对“数”、“形”、“义”、“性”进行综合思考,从中发掘隐含信息快速解题。 [例1]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的物质的量n(O2),A、B是两种可燃气体,C是A和B的混合气,则C中n(A):标表示消耗O 2 n(B)为() A.2:1 B.1:2 C.1:1 D.任意比 [解析] 仔细观察图,发掘隐含于图中信息:当n(A)=lmol时,耗n(O2)=0.5mol;当n(B)=1mol 时,耗n(O2)=2mol;当n(C)=lmol时,耗n(O2)=lmol,因此,等物质的量时,C耗氧量为C 量的平均值,那么: 中A、B各自耗O 2 [评注] 利用函数图像的数学方法是本题的特点,分析识图明确纵、横坐标的含义及函数图像数值关系是解这类坐标问题的关键。 [例2]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3-2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T1p2 C.T1>T2,p1>p2 D.T1>T2,p1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同名14694).doc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同名14694)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 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

图像图表专题复习题整理

图像图表专题复习题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 【例一】相同质量的Al和Mg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确表示两种金属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A B C 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相同质量的Al和Mg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镁多.【例二】如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表示() A、锌 B、铁 C、铝 D、银 解析:根据金属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 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与图象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二:酸与碱作用 【例三】(2008?济宁)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降低某些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10mL5% 的稀盐酸中,将测得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右图所示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 说法中,合理的是() A、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酸性,pH=0 B、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14 C、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pH=7 D、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酸性,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碱性 解析:A、根据图象的起点进行分析,B、根据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图象走向进行分析C、根据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图象进行分析,D、根据反应前后的图象进行分析. 【例四】向CuCl2和盐酸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 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 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中,氯离子个数减少 B、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高考化学数据图表图象信息专题训练试题 共四套

数据、图表、图象信息训练题(一) 1、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gNH 4Cl ,理论上需NaCl g 。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 4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 4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 (5)若NH 4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 2、某化学反应2A B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 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 的浓度(mol/L )随反应时(min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 ·min)。 (2)在实验2,A 的初始浓度C 2= mol/L ,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 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 1,则v 3 v 1(填>、=、<=),且C 3 1.0mol/L (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 2SO 4 NH 44Cl 产品

3、以下是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 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 3+ ,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② 为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 3+ ,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③ 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 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 2O 2,将Fe 2+氧化成Fe 3+ ,调节溶液的pH =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 (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_为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②中除去Fe 3+ 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H 2O 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 .将Fe 2+氧化为Fe 3+ 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 .调节溶液pH =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D .Cu 2+ 可以大量存在于pH =4的溶液中 E .在pH>4的溶液中Fe 3+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4、(09年广东化学·20)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CH 3 (l)+H 2O(l)HCOOH(l)+CH 3OH(l);△ H >0 某小组通过试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 1下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如下图: 请计算15-20mi 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 mol ,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mi n -1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332()() ()() c HCOOH c CH OH K c HCOOCH c H O ?= ?,则该反应在温度T 1下的K 值 为 。 (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 2(T 2大于T 1),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温度T 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