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朱军)中英文版期末考试及考研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朱军)中英文版期末考试及考研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朱军)中英文版期末考试及考研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

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指一般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成

2.分类:①原核:细菌,放射菌,蓝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③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微生物的特点:①小(体积微小)微米级:光学镜纳米级:电子镜

②简(结构)单细胞,简单多细胞,非细胞③低(进化地位低)原核,真核,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4.发展史:①史前期(朦胧阶段)②发展期(形态描述阶段)③初创期(生理研究阶段)④奠基期(生化研究阶段)⑤发展期(分子生物学阶段)

5.微生物与人的关系:医疗保健、工业、农业、生产、环保

①与工业的关系:a.食物罐藏防腐 b.酿造工作 c.纯种厌氧发酵的建立

d.液体的深层通气搅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创建 f.代谢调控发酵技术

②与农业大作用:a.以菌治害虫和以菌治植病的生物防治技术 b.以菌增肥效和以菌促长的微生物增产技术 c.以菌作饲料和以菌当蔬菜的单细胞蛋白和食用菌生产技术 d.以菌产沼气等生物能源技术

③与环保的关系:a.促进许多重大问题的突破 b.促分子生物学的三大来源和技术之一 c.刺进经典遗传学发展为分子遗传学 d.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6.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快,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第一章

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细胞的形态可分为三类:球状,杆状,螺旋状

3.细菌的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步骤: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95%乙醇脱色0.5min→番红复染1min 阳性菌(G+)→紫色阴性菌(G-)→红色

4.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肽聚糖单体、网状结构;

5.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6.磷壁酸:占40%革兰氏阳性菌所特有成分七主链由数十个磷壁酸苷油或磷壁酸核糖醇组成有的还有D-Ala和还原糖所组成的侧链

7.磷壁酸的特点:①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②储藏元素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④赋予G+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⑤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一种酶)的作用

8.外壁层:位于肽聚糖层的外部,包括脂多糖,外膜蛋白,磷脂

9.脂多糖(Lps)的功能:①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②与磷壁酸相似,吸附二阶阳离子以提高这些离子在细胞表面浓度

③由于Lps的多样决定革兰氏阴性菌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

④噬菌体吸附位点

10.古生菌(古细菌或谷菌):细胞壁含假肽聚糖

11.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明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放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层薄,交联疏松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放缩,其脂含量高,乙醇酱脂溶解,缝隙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呈红色

12.缺壁细菌:L型细菌和支原体可遗传

13.聚β-羟丁酸颗粒(PHB):

①概念:为碳源储存物②功能:储存能量,碳源,可降低渗透压③功用:具有无毒,可塑和易降解等特点,可用于造医用塑料,克服白色污染

14.质粒特点:①可自我复制,稳定遗传,对生存不是必要的,复制与染色体分开但同步进行②不同质粒携带不同遗传信息③无质粒细菌可通过结合,转化,转导方式获得,不能自发产生

15.细菌DNA:放射自显影下2-4μm长的E.coli其DNA长1-1.4μm无组蛋白与精氨亚精氨结合,故有稳定性和柔软性

16.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①糖被:a.包被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补丁的透明胶状物质

b.种类:微荚膜:<0.2μm,与细胞表面牢固结合

荚膜:>0.2μm,与菌表面结合松弛振荡离心可得

粘液层:与菌表面结构松弛,可向菌的周围扩散,增大粘性

菌胶团:多个细菌共有一个荚膜

c.荚膜的观察:光镜,复染色,特殊染色

d.荚膜的组成:糖被的成分一般是多糖,少数是蛋白质或多肽也有多太多糖复合型

17.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

18.鞭毛的结构:由鞭毛丝,钩状鞘基本组成

19.鞭毛的活动:靠鞭毛丝旋转而动动力为原质子的力,与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和电势决定

20.“栓菌”实验:即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离端用相应抗体牢固“栓”在载玻片上然后再光镜下观察细胞行为,结果该菌只能不断打转而未作伸缩运动,故旋转轮正确

21.性菌毛:性状介于菌毛和鞭毛之间,传递遗传信息

22.芽孢:某些细菌长到一定阶段以后,细胞内形成的圆或卵圆形的内生孢子,是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

23.芽孢特性:①多层膜结构通透性很差②组分:水分小(5%),DPA,富含疏水性角蛋白③抗性强:热,酶解,辐射,药物④休眠体新陈代谢几乎停止,一个芽孢产生一个个体

24.芽孢意义:①鉴定价值:不同芽孢的大小,位置,形状不同②作为无菌标准

25.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孢子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功用:环保生物农药

26.细胞的繁殖方式:①裂殖a.二分裂 b.三分裂 c.复分裂②芽殖

27.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8.放线菌的形态构造:①菌体为丝状单细胞,其大小,粗细与细菌相同

②有多核体,为拟核,与细菌相同③细胞壁组分为肽聚糖,对溶解酶敏感

29.放线菌的繁殖:①细胞膜内陷,再由外向内逐渐收缩最后形成完整的横膈膜,从而把孢子丝分割成许多分生孢子②细胞壁和膜同时内陷在逐步向内溢缩,最终将孢子丝溢裂成一串分生孢子

30.蓝细菌: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的细菌,革兰氏阴性菌,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31.蓝细菌的特点:①营养特点:蓝细菌含叶绿素能像植物一样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利用日光作为能源同化CO2为细胞有机物②运动特点:蓝藻无鞭毛,不能运动但能滑行③繁殖特点:单细胞蓝藻以二分分裂方式繁殖,丝状体的蓝细菌断裂成藻殖段进行裂殖。全部是无性生殖

32.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最小原核生物

33.支原体特点:①细胞微小,多数为250nm左右,故光镜下勉强可见

②细胞膜含甾醇,较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③无细胞壁,革兰氏阴性菌且形态易变,对渗透压较敏感④菌落小(直径0.1-1.0nm)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油煎蛋”形⑤以二分裂或出芽等方式繁殖⑥能再含血清,酵母膏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⑦多数能以糖类作为能源,能再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或发酵形代谢⑧基因组很小,0.6-1.1mb左右⑨能对抑制蛋白质生成的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和破坏含甾体的细胞膜抗生素(两性霉素)都很敏感

34.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是一种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的革兰氏阴性菌原核生物

35.衣原体:是一类真核细胞内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菌原核生物

36.衣原体分类:①鹦鹉热衣原体②沙眼衣原体③肺炎衣原体原菌

第二章

1.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①细胞壁: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低等真菌是纤维素为主,酵母菌是葡聚糖为主,高等陆生真菌是几丁质为主,藻类是纤维素②鞭毛与纤毛:鞭毛:形态较长,数量较少纤毛:形态较短,数量较多③细胞膜:酿酒酵母中含有固醇类(甾醇),VitD的前体-麦角固醇,在原核生物罕见

2.真核微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包括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

3.微体:单层膜包裹的细胞器含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又称过氧化物酶体)

4.酵母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芽殖、裂殖、无性孢子)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5.酵母菌菌落:①典型的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细胞间没分化

②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其菌落一般呈现较湿润,较透明,表面较光滑,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以及周边与中央部分颜色较一致的特点

6.菌落固体培养基特征:大,圆形,光滑润湿,粘性,颜色单调

7.霉菌:是丝状真菌(菌丝的特化形式)的一个俗称,气生菌丝特化成子实体

8.子实体的类型:①简单子实体:产生无性孢子的子实体类型①分生孢子头

(青霉)②孢子囊(曲霉)产生无性孢子的子实体类型,如担子菌的担子②复杂子实体:产生无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有份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等结构,能产有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

9.真菌的孢子:真菌的繁殖:无性或者有性孢子来完成。特点: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性强和有较强的抗逆性

10.霉菌的菌落特点: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形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棉絮状或毡状

11.蕈菌:常指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蕈菌菌丝的分化分成五个阶段:①形成一级菌丝②形成二级菌丝(锁状联合)③形成三级菌丝④形成子实体⑤产生担子孢子

12.锁状联合:即形成喙形突起儿联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是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间断不断向前延伸

第三章

1.病毒的特性有:①体型极其微小②无细胞结构③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⑤以核酸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⑥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能长期保持其侵染性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丝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能诱发潜伏性感染

2.最大病毒:牛痘苗病毒最小病毒:口蹄疫病毒

3.病毒粒(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对称体制:

①螺旋对称 A.无包膜 a.杆状(烟草花叶病毒) b.丝状(大肠杆菌噬菌体)

B.有包膜 a.卷曲状(流感病毒) b.弹状(狂犬病毒)

②二十面体对称 A.无包膜B.有包膜③复合对称A.无包膜(T偶数噬菌体)

B.有包膜(痘病毒)

4.病毒的群体形态:①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机构并能用光镜进行观察的特殊群体②动植物病毒细胞中的包涵体,有的还可以用肉眼观察,顾氏小体,天花病毒包涵体内基氏小体,狂犬病毒包涵体,X-体,TMV包涵体。动植物-包涵体,噬菌体-噬菌斑,动物病毒-空斑,植物病毒-枯斑、病斑

5.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

①螺旋对称代表-烟草花叶病毒a.模式植物病毒 b.螺旋代表的典型

②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腺病毒a.腺病毒是一类动物病毒,已发现有100余种

b.侵染哺乳动物或禽类动物

③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a.E.coli的T偶数噬菌体共有三种,即T2,T4,T6b.病毒学和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极好材料

6.噬菌体的繁殖:①五个阶段即吸附,入侵,增殖,成熟和裂解②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以上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成为烈性噬菌体③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成为裂解性周期

7.效价:标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常用双层平板法测定

8.噬菌体效价测定一步生成曲线实验设计依据:①一个菌体被一个噬菌体感染,避免二次吸附②细菌群体被噬菌体同步感染

9.一步生成曲线三阶段: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

10.感染复数:每一个敏感细胞所能吸附的相应噬菌体的数量

11.自然裂解:敏感细胞因超感染复数的病毒的吸附引起的不产生子代病毒的裂解

12.溶源性: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而其宿主即溶源菌

13.温和噬菌体的三种存在形式:①游离态②整合态③营养态

14.植物病毒:大多数ssRNA病毒基本形态为杆状,丝状和球状,一般无包膜

15.昆虫病毒的种类: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

16.亚病毒分为:①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转型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②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是一直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③朊病毒(疯牛病):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

第四章

1.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碳元素的营养物,分为有机碳和无机碳

2.六类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

3.氨基酸自养型生物:不需要利用氨基酸做氮源的微生物,所有的绿色植物的不少微生物

4.氨基酸异养型生物:凡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氨基酸做氮源的微生物,所有动物和大量异养微生物

5.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因移位

6.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适宜、经济节约

7.水活度:即aw表示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aw=P/Po=ERH/100

第五章

1.生物氧化的三种形式: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氧,失去电子

2.生物氧化过程的三个阶段: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受氢(或电子)

3.生物氧化的三种功能:产能(ATP),产还原力【H】,产小分子中间代谢产物

4.生物氧化的三种类型:呼吸,无氧呼吸,发酵

5.TCR循环(产能效率最高):即三羧酸循环,又称Krebs循环或柠檬酸循环,是指由丙酮酸经一些列循环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CO2,水和NADH2

6.呼吸的特点:底物按常规方法脱氢后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了水并放出ATP形式的能量

7.V.P实验原理:利用产气肠杆菌能产生3-羟基丁酮的原理,因为它在碱性条件下可悲氧化成二乙酰,若拥有胍基的精氨酸与二乙酰反应,就可产生特征性的红色反应(即v.p.阳性)而与产气肠杆菌近缘的E.coli呈V.P.阴性较易区别两菌8.乙醛酸循环(2丙酮酸→琥珀酸+2CO2)是微生物所特有的,两个关键的酶:异柠檬酸裂合酶,苹果酸合酶

9.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①Calvin循环(羧化反应-还原反应-CO2受体的再

生)②厌氧乙酰-CoA途径③逆向TCA循环④羟基丙酸途径

1.生物固氮反应的六要素:①ATP的供应②还原力【H】以及传递载体

③固氮酶④还原底物-N2 ⑤镁离子⑥严格的厌氧微环境

4.测定固氮酶活力的乙炔还原法:

优点:灵敏度高,设别较简单,成本低廉和操作方便

N2+8【H】+18-24ATP→2NH3+H2+18-24ADP+18-24Pi

5.好氧菌固氮酶避氧害机制:①好氧型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a.呼吸保护

b.构象保护②蓝细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a.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b.非异形胞蓝细菌固氮酶的保护③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第六章

1.计繁殖数:测定繁殖一定要一一计算各个体的数目。计繁殖数只适宜于测定处于单细胞状态的细菌和酵母菌,而对放线菌和霉菌等丝状生长的微生物而言,则只能计算其孢子数。有直接法,间接法两种方法

2.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使用同步生长技术:即设法使某一群体中的所有个体尽可能都处于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然后通过分析此群体在各阶段的生物化学特性变化,来间接了解单个细胞相应变化规律

同步生长:这种通过同步培养手段使细胞群体中各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

3.获得微生物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类:①环境各种诱导法:用氯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生成②机械筛选法:利用处于同一生长阶段细胞的体积,大小相同性,用过滤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4.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画出一条由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4个阶段组成的曲线

5.延滞期的特点为:①生长速率常数为零;②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许多杆菌可长成丝状.;③细胞内的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④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速,易产生各种诱导酶;⑤对外界不良条件如NaCl溶液浓度、温度和抗生素等理、化因素反应敏感。

6.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很多除菌种外主要有3种:(1)接种龄指接种物或种子的生长年龄 (2)接种.接种量的大小明显影响延滞期的长短。 (3)培养基成分

7.指数期:又称对数期,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的一段细胞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时期。

8.指数期的特点是:①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因而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代时②细胞进行平衡生长,③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影响因素:①菌种②营养成分③营养物浓度④培养温度

9.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R等于零,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的细胞数相等,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平衡之中。10.在衰亡期中,微生物的个体死亡速度超过新生速度,整个群体呈现负生长状态(R为负值)。特点:细胞形态发生多形化,例如会发生退化形态;发生自溶合成或释放次生代谢物;芽孢杆菌中释放芽孢.

11.连续培养的实现:当微生物以单批培养的方式培养到指数期的后期时,一方面

以一定速度连续流入新鲜培养基和通人无菌空气,并立即搅拌均匀;另一方面,利用溢流的方式,以同样的流速不断流出培养物。容器内的培养物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的微生物可长期保持在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衡定的生长速率上,形成了连续生长。

12.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也称高密度发酵,一般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培养方法:①选取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各成分含量②补料③提高溶解氧的浓度④防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

13.影响微生物的主要因素:①温度:最适合生长温度经常简述“最是温度”,其含义为其菌分裂代谢分裂时最短生长速率高时的培养起

②氧气:a.专性好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微好氧菌

d.耐氧菌f.厌氧菌③pH:虽然生物外环境的PH变化很大,单细胞内环境中的PH 相当稳定,一般都在接近中性

14.一个良好的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基本条件是:按微生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的设计,丰富而均匀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通气条件,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和严防杂菌的污染等。

15.发酵罐:培养基配制系统,蒸气灭菌系统,空气压缩和过滤系统,营养物流加系统,传感器和自动记录、调控系统,发酵产物的后处理系统

16.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措施:

17.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

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高温灭菌、辐射灭菌等

18.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19.防腐方法:①低温②缺氧③干燥④高渗⑤高酸度⑥高酵度⑦加防腐剂

20.化疗:即化学治疗,用化学物质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

21.物理灭菌因素-高温:原理:高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它可引起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生物高分子发生降解或改变其空间结构,从而变性或破坏

22.干热灭菌:吧合金器械洗净的玻璃皿放在电热烤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h后,可达到彻底灭菌目的

23.温热灭菌法:是指用100℃以上的家呀蒸汽进行灭菌

24.影响加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①灭菌物的体含菌量②灭菌锅内空气排出程度③灭菌对象的PH ④灭菌对象体积⑤加热与散热速度

25.抗代谢药物的代表-磺胺类药物:又称代谢拮抗物或代谢类似物,是指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的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26.磺胺的作用抑制:磺胺会抑制2-氨-4-羟-7,8-二氢蝶啶酰焦磷酸与PABA 的缩合反应。这是因为磺胺为PABA的结构类似物,两者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即二氢蝶酸合成酶会错把磺胺作底物,结果合成了无功能的“假二氢叶酸”—2-氨-4-羟-7,8-二氢蝶酸的类似物细菌无法合成叶酸,受到了抑制

27.效价:抗生素的活力称为效价,其计量一般用“单位”表示。

28.抗菌谱:各种抗生素有其不同的制菌范围,此即抗菌谱。青霉素和红霉素主要抗G+细菌;链霉素和新霉素以抗G-细菌为主,也抗结核分枝杆菌;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和头孢霉素兼抗G+和G-细菌;氯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土霉素等因能同时抗G+、G-细菌以及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故称广谱型抗生素;放线菌酮、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和制霉素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第七章

1.三个经典实验:①经典转化实验②噬菌体感染实验③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2.原核生物的质粒特点:(1)可自我复制,稳定遗传。对生存不是必要的。复制与染色体分开 (2)不同质粒携带不同遗传信息 (3)无质粒细菌可通过接合、转化、转导等方式获得,不能自发产生

3.质粒种类:①F质粒②R质粒③Col质粒④Ti质粒即诱瘤质粒或冠瘿质粒⑤Ri质粒⑥mega质粒⑦降解性质粒

4.基因突变的特点:①自发性②不对应性③稀有性④独立性⑤可诱变性

⑥稳定性⑦可逆性

5.突变机制:①诱发突变:简称诱变,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凡具有诱变效应的任何因素,都称诱变剂②自发突变:指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

6.艾姆氏实验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菌株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如发生回复突变变成原养型(his+)后则能生长

7.与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关的3类遗传型个体:①野生型: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

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②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这类突变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或简称营养缺陷型③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遗传型均用[A+ B+]表示

8.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①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或转化作用②转导: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③接合: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接合④原生质体融合: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称为原生质体融合。由此法获得的重组子,称为融合

9.E.coli的4种接合型菌株:①F+菌株即“雄性”菌株,指细胞内存在一至几个F质粒,并在细胞表面着生一至几条性菌毛的菌株②F-菌株即“雌性”菌株,指细胞中无F质粒、细胞表面也无性菌毛的菌株③Hfr菌株与F-菌株相接合后,发生基因重组的频率要比单纯用F+与F-接合后的频率高出数百倍,故名④F'质粒:当Hfr菌株细胞内的F质粒因不正常切离而脱离核染色体组时,可重新形成游离的、但携带整合位点邻近一小段核染色体基因的特殊F质粒,称F'质粒或F'因子

第八章

1补体:是指存在于正常人体或高等动物血清中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由于它具有能扩大和增强抗体的“补助”功能,故称补体。性质:室温几天或56℃下10分钟失活。来源:巨噬细胞、肠道上皮细胞及肝脾所产生。功能:激活后的补体参与破坏或清除已被抗体结合的抗原或细胞(1)发挥其溶胞作用(2)病毒灭活(3)促进吞噬细胞吞噬(4)释放组胺。

2.抗体的特点:①仅由鱼类以上脊椎动物的浆细胞所产生;②必须有相应抗原物质刺激免疫细胞后才能产生;③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非共价和可逆的结合;④其化学本质是一类具有体液免疫功能的球蛋白;⑤因抗体是蛋白质,故既具抗体功能也可作抗原去刺激异种生物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就是抗抗体 .

人的抗体就可分成IgG, IgA, IgM、IgD和IgE 5类。

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2011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包含体: 细胞膜: 衣原体: 同宗配合: 酵母菌: 生态系统: 碳源: 拮抗: 菌种复壮: DNA的变性: DNA复制: 根际微生物: 物质流: 类菌体: 硝化细菌: 细菌活性污泥法: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 堆肥化: 自生固氮作用: 二、是非题 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RNA或DNA,但只RNA中有胸腺嘧啶。()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三、选择题 1.大部分微生物___。

(a)是原生动物(b)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2.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__的病毒。 (a)酵母菌(b)霉菌 (c)放线菌和细菌(d)原生动物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___ (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4.下列微生物中,______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5.下列能产游动孢子的霉菌是____。 (a)腐霉(b)毛霉 (c)赤霉(d)青霉 6.硝酸细菌依靠____方式产能。 (a)发酵作用(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光合磷酸化 7.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____ (a)5.0-6.0(b)3.0-4.0(c)8.0-9.0(d)7.0-7.5 8.进人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____。 (a)乙醇(b)丙酮酸(c)乙酰CoA(d)三磷酸腺苷 9.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___生长。

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 一、简答题(共20分) 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如AA、Aa、aa﹞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什么是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这是为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加以说明。 3、已知Aa与Bb的重组率为25%,Cc的位置不明。AaCc的测交子代表型呈1:1:1:1的分离。试问怎样做才能判断Aa和Cc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基因,还是具有最大重组率的连锁基因? 4、在细菌接合过程中,供体染色体DNA进入受体的长度不及全长的1/2,那么怎样才能用中断接合法定位染色体DNA上的全部基因? 三、填空题(共10分) 1、三价体存在于、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 2、三联体密码中,属于终止密码的是、及。 3、把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核DNA含量记为2c,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DNA分子数目 为,核DNA含量为。 4、根据质核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的发生过程,可把它分成不育 和不育两种类型。 四、论述题(10分) 试说明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五、推理与计算题(共40分) 1、(8分)香豌豆花的紫颜色受两个显性基因C和P的控制,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呈隐性状态时花的颜色是白色的。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花的颜色和分离比例将是怎样的? A、CcPp×CCPp B、CcPP×CCPp C、CcPp×ccpp D、ccPp×CCPp 2、(6分)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到以下交换值:

基因 a、c a、d b、d b、c 交换 值 40% 25% 5% 10% 试描绘出这四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 3、(10分)两株皆开红花的三体烟草A×B时F1呈现5:1的红花与 白花的分离,反交则呈现4:1的红白分离。试分析A、B两个三体亲 本的基因型,基因的分离方式及配子的受精情况。 4、(8分)草履虫中,品系A是放毒型,品系B和C是敏感型,三者 皆为纯合基因型。品系A和B长时间接合,其子代再自体受精得若干 后代,皆为放毒型。当品系A和C长时间接合,经同样过程得到的后 代一半是放毒型,一半是敏感型。问这三个品系的基因型如何?细胞 质中是否均含有卡巴粒? 5、(8分)已知玉米芽鞘色泽差异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在红芽鞘玉 米自交系隔离区内发现绿芽鞘株率为2.25%,而在绿芽鞘玉米自交系 隔离区内发现红芽鞘株率为13%。试分析哪个自交系种子的混杂程度 高。假定红芽鞘为显性,且两个自交系均为平衡群体。 六、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假显性 2、染色体组 3隐性上位作用 4、QTL 5、复等位基因 遗传学试题一答案 一、简答题 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差异的本质是其DNA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从分子水平来看,若基因同一位点的DNA分子结构相同,则为纯合基因型;不同,则为杂合基因型。在杂合状态下就可表达的DNA序列为显性基因,而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表达的则为隐性基因。 2、牛、羊虽吃同样的食物,但产奶时由于其表达的基因不同,即其DNA 分子结构上的差异,使其合成的蛋白质等物质存在差异,结果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 3、分析BbCc测交子代结果,看B、C是否连锁。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简答

第一章 1、试述生长速率对细菌个体大小及其组分的影响。 答:生长速率对细菌个体大小的影响:生长培养基越丰富,细菌生长速率加快,其细胞的个子也越大,在同一种培养基内改变温度也会影响生长速率,但对细胞个子大小几乎没有影响。快速生长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后达到新的平衡。生长速率越快,细胞大小的差异也越大。 生长速率对细菌组分的影响: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生长速率的增加而下降。一般来说,细菌生长越快,其个体越大,含RNA越多,其中大部分是核糖体。生长速率随核糖体含量线性地增加。在快速生长的细胞中RNA含量可以达到细胞的30%,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也随生长速率的提高而增加,但程度低一些,因此以细胞质量衡量,DNA 含量是减少的,细胞的外壳厚度通常不变,胞壁和质膜在整个细胞中的比例随细胞个体的增大而减少。 第二章 1、试述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生化机制。 答:微生物分解纤维素通过酶的作用。 1)纤维二糖水解酶,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降解得纤维二糖;2)外葡聚糖酶,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降解得葡萄糖; 3)纤维二糖酶,将纤维二糖水解成葡萄糖; 4)内葡聚糖酶,将长链聚合物水解成寡聚糖。 纤维素降解得第一个产物是纤维二糖,此产物在胞内可由纤维二糖磷酸酶转化为葡萄糖和葡萄糖-1-磷酸酯。 2、有的微生物能在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试阐述它怎样利用乙酸来合成己糖和戊糖。 答:乙酸可以在转酰基酶催化下形成乙酰CoA,乙酰CoA参与到乙醛酸循环中可以合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沿糖原异生途径即逆EMP可以合成己糖。糖原异生途径的甘油-3磷酸和葡萄糖-6-磷酸又可以参与到磷酸戊糖循环中,合成戊糖。

3、腐胺(丁二胺)在细胞内是如何形成的?在细胞内有何生理意义?如何起作用? 答:腐胺可通过精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体鸟氨酸或直接由精氨酸合成。有外源精氨酸供应时,细胞内由鸟氨酸合成腐胺的方式占优势。如供给细胞精氨酸,细胞中精氨酸的合成作用立即停止,并启动由精氨酸合成多胺系统。 生理意义:腐胺可以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保证细菌细胞内部的离子强度大致不变。 起作用:细胞内的腐胺浓度的变化同培养基的渗透压成正比。培养基的渗透压增加引起腐胺的迅速排泄和K+的吸收,使细胞的渗透压也增加。腐胺的排泄可以使离子强度保持大致不变,这是由于多价离子引起溶液的离子强度和渗透压强不一致。 4、某些微生物能在2C化合物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它是通过哪些途径得到细胞生长所需的3C以上的化合物,如核糖等? 答:乙醛酸循环途径,2C化合物如乙酸+CoA→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走TCA循环途径生成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克服1、3二个限速步骤,逆EMP途径生成葡萄糖,再走HMP途径生成核糖。 乙酸可以在转酰基酶催化下形成乙酰CoA,乙酰CoA参与到乙醛酸循环中可以合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沿糖原异生途径即逆EMP可以合成己糖。糖原异生途径的甘油-3磷酸和葡萄糖-6-磷酸又可以参与到磷酸戊糖循环中,合成戊糖。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前导链与后随链:DNA复制的两条新链中,有一条链是沿5′→ 3′方向连续合成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快,故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则是沿5′→ 3′方向先合成一些比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慢,故称为后随链。 2、转录的模板链:DNA转录中作为转录模板的DNA一条链称为模板链,另外一条则称为非模板链。 3、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上的每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也称为三联体密码,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tRNA 的分子结构中具有三个与密码子相配对的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 4、简并:一种氨基酸可由一个以上密码子决定的现象称为简并。 5、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有些来源相同、DNA序列相似、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互相关联的功能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6、重叠基因:有的噬菌体存在不同基因共用一部分DNA序列的现象,具有这种共用序列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7、单交换与双交换:两对基因之间距离较小,这个区段只能发生一个交换,即为单交换。当基因间距离比较大时,同一个性母细胞可能在这个区段发生两个交换,即称为发生双交换。 8、干扰与符合系数: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影响了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程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合系数或并发系数表示。 9、超亲遗传:是指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F2及以后的分离世代群体中,出现超越双亲性状的新表型值的现象。

10、狭义遗传率:是加性方差在表现型方差中的百分数。 11、亲缘系数:两个个体都带有同一祖先某一特定等位基因的概率。 12、纯系:纯系是指一个群体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并且这种基因型是纯合的。自花授粉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可得到纯系。 13、细胞质遗传: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它所组成的基因也能决定生物某些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这类遗传现象,称为细胞质遗传。 14、细胞质基因组:分布于细胞质的全部DNA序列。 15、表观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16、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质核型雄性不育,又称为胞质不育型。 17、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的花粉育性受母体的基因型(孢子体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花粉败育发生在孢子体阶段。 18、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直接由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决定,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阶段。 19、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 20、基因型频率:就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全部基因型个体总数的比率,也是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出现的概率。 21、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都相同。 22、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是DNA分子结构上微小的改变,它是由于碱

《遗传学》期末考试题(A卷)-2006无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6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遗传学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阅人 (注意事项:试题共6面。答案请写在答卷纸上,不要写在试卷上。答卷纸上要写上姓名和班级。要求保持卷面整洁。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45题,每题1分,共45分;选择答案可以多个) 1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遗传 B 变异 C 生殖发育 D 新陈代谢 2 Mendel 1866年首次提出: A 分离规律 B 独立分配规律 C 连锁遗传规律 D 获得性状遗传规律 3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是于1953年提出的: A Watson(美国)和Crick(英国) B Mendel C Morgan D Johannsen 4植物细胞的组成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5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含有: A 核物质 B 核膜 C 核糖体 C 诸如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6 以下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 A 细菌 B 蓝藻 C SAS病毒 D 禽流感病毒 7 染色质是: A 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一种形态 B 核内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 C 细胞处于分裂时而卷缩形成具一定形态结构的物质 D 细胞内可染色的物质 8 染色体一般含有: A 一个着丝粒 B 2个被着丝粒分开的臂 C 端粒 D 核仁 9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是指: A 形态和结构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B 来源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C 其中之一来自父本, 之二来自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D 形态和结构不同的一对染色体

考研微生物学笔记沈萍版

主要内容大豆的结构与成分?传统豆制品的生产?豆乳制品?豆乳粉及豆浆晶的生产?大豆低聚糖的制取及应用?大豆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应用?大豆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大豆的结构与成分第一节一、大豆子粒的形态结构及组成? 二、大豆的主要化学成分?碳水

化合物1.? 大豆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人 体内的的消化酶不能分解水苏糖、棉子糖,但它们是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对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有很好的 作用。大豆中的不溶性碳水化合物?果胶质、纤维素纤维有延缓 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可以降低对糖、。保健功能中性脂肪和胆 固醇的吸收,对人体产生 2.蛋白质?分为清蛋白和球

蛋白,其中球蛋白占到90%左右,球蛋白中7S和11S 球蛋白之和占总蛋白含量的70%以上。3.脂肪?。18%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 4.大豆中的酶及抗营养因子脂 肪氧化酶:对食品影响作用:一是改善面粉色泽,?强化面筋蛋白质的作用,二是产生不良风味。尿素酶: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受热失去活?性;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豆粕中;?;,活性丧失90%20min℃:胰蛋白酶抑制剂100处理?:受热失活。

细胞凝集素?. 5.大豆中的微量成分无机盐?十余种,通常是含有钙、磷、铁、钾等的无机盐类。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为主,脂溶性很少。皂苷?抗营又称皂甙或皂素,具有溶血性和毒性,通常视为,但研究表明其对人体并无生理上的障碍作用,养成分反而有抗炎症、抗溃疡和抗过敏的功效。. 6.大豆中的味成分(1)脂肪族羰基化合物(2)芳香族羰基化合物(3)挥发性脂肪酸(4)挥发性

胺(5)挥发性脂肪醇(6)酚酸7.有机酸、异黄酮异黄酮抗氧化。柠檬酸、醋酸、延胡索酸等。.三、大豆蛋白质的性质?溶解性1. 四、大豆蛋白质的变性?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大豆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功能性质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大豆蛋白质的变性。1.酸碱引起的大豆蛋白的变性处于极端的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蛋

2018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2018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包含体: 细胞膜: 衣原体: 同宗配合: 酵母菌: 生态系统: 碳源: 拮抗: 菌种复壮: DNA的变性: DNA复制: 根际微生物: 物质流: 类菌体: 硝化细菌: 细菌活性污泥法: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 堆肥化:

自生固氮作用: 二、是非题 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 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 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 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 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RNA或DNA,但只RNA中有胸腺嘧啶。( >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 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 三、选择题 1.大部分微生物___。 (a>是原生动物(b>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2.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__的病毒。 (a>酵母菌(b>霉菌 (c>放线菌和细菌(d>原生动物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___

(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4.下列微生物中,______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 5.下列能产游动孢子的霉菌是____。 (a>腐霉(b>毛霉 (c>赤霉(d>青霉 6.硝酸细菌依靠____方式产能。 (a>发酵作用(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光合磷酸化 7.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____ (a>5.0-6.0(b>3.0-4.0(c>8.0-9.0(d>7.0-7.5 8.进人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____。 (a>乙醇(b>丙酮酸(c>乙酰CoA(d>三磷酸腺苷 9.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___生长。 (a>在高浓度盐中(b>在低浓度氧中 (c>没有ATP或葡萄糖(d>只在有病毒时 10.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固体培养基中____。 (a>提供厌氧菌生长条件(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 (c>增加氧气(d>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 11.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_____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菌体体积增大 (c>菌体体积不变(d>菌体体积减小 12.下面所有特征皆适用于胞嘧啶和胸腺嘧啶,除了___之外。

微生物学(朱军)中英文版期末考试及考研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 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指一般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成 2.分类:①原核:细菌,放射菌,蓝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③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微生物的特点:①小(体积微小)微米级:光学镜纳米级:电子镜 ②简(结构)单细胞,简单多细胞,非细胞③低(进化地位低)原核,真核,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4.发展史:①史前期(朦胧阶段)②发展期(形态描述阶段)③初创期(生理研究阶段)④奠基期(生化研究阶段)⑤发展期(分子生物学阶段) 5.微生物与人的关系:医疗保健、工业、农业、生产、环保 ①与工业的关系:a.食物罐藏防腐 b.酿造工作 c.纯种厌氧发酵的建立 d.液体的深层通气搅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创建 f.代谢调控发酵技术 ②与农业大作用:a.以菌治害虫和以菌治植病的生物防治技术 b.以菌增肥效和以菌促长的微生物增产技术 c.以菌作饲料和以菌当蔬菜的单细胞蛋白和食用菌生产技术 d.以菌产沼气等生物能源技术 ③与环保的关系:a.促进许多重大问题的突破 b.促分子生物学的三大来源和技术之一 c.刺进经典遗传学发展为分子遗传学 d.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6.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快,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第一章 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细胞的形态可分为三类:球状,杆状,螺旋状 3.细菌的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步骤: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95%乙醇脱色0.5min→番红复染1min 阳性菌(G+)→紫色阴性菌(G-)→红色 4.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肽聚糖单体、网状结构; 5.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6.磷壁酸:占40%革兰氏阳性菌所特有成分七主链由数十个磷壁酸苷油或磷壁酸核糖醇组成有的还有D-Ala和还原糖所组成的侧链 7.磷壁酸的特点:①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②储藏元素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④赋予G+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⑤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一种酶)的作用 8.外壁层:位于肽聚糖层的外部,包括脂多糖,外膜蛋白,磷脂 9.脂多糖(Lps)的功能:①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②与磷壁酸相似,吸附二阶阳离子以提高这些离子在细胞表面浓度

园林植物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

植物遗传学第一章、绪论 1.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有性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基因型:指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物质具有与特殊环境因素发生特殊反应的能力,使生物体具有发育成性状的潜在能力。 表型: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发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 个体发育:生物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的过程。 细胞分化:在一个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形态建成:指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的个体的过程 阶段发育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可逆性、局部性 2. 简述基因型和表现型与环境和个体发育的关系。 3. 简述生物发育遗传变异的途径。 (1)基因的重组和互作:生物体变异的重要来源 (2)基因分子结构或化学组成上的改变(基因突变) (3)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4)细胞质遗传物质的改变 4. 简述观赏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 1)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2)园林植物变异的多样性(多方向、易检测、可保留); 3)园林植物栽培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4)保护地栽培; 5)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个体发育 外界环境条件作用 (外因)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1 细胞 1 组成: ? 1)结构单位——形态构成,细胞的全能性 2)功能单位——新陈代谢,生命最基本的单位 3)繁殖单位——产生变异的基本单位 2 类型 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 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 根据细胞核和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原核生物(无丝分裂,转录,翻译在同一地点) 如:细菌、蓝藻(蓝细菌) 真核生物(有丝分裂,转录,翻译不在同一地点) 如: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

微生物考研试题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库 微生物学试题(一) 一、写出下列名词解释的中文翻译及作出解释 1.Gram positive bacteria 2.parasporal crystal 3 ,colony 4, life cycle 5,capsule 6,endospore 二、简答题 1,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2,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三、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 _______ 。 2.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_____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_____ 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_____和_______。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________ 。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食用菌是由 ______和 ____ 组成。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 ______ 。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______。 10.根瘤菌可与_________共生固氮 四、学名互译 1.A.niger 2.B.subtilis 3. B.thuringiensis 4. A.oryzae 微生物学试题(一)答案: 一,1,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经革兰氏染色染色后最终染成紫色的菌2,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半胞晶体3,菌落:当单个细菌细胞或者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4,生命周期:指的是上一代生物个体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5,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6,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二,1,①在微生物与工业发展的关系上,通过食品罐藏防腐,酿造技术的改造,纯种厌氧发酵的建立,液体深层通气搅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创建以及代谢调控发酵技术的发明,使得 古老的酿造技术迅速发展成工业发酵新技术; ②微生物在当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例如,以菌治害虫和以菌治植病的生物防治技术;以菌增肥效和以菌促生长的微生物增产技术;以菌做饲料和以菌当蔬菜的单细胞蛋白和食用菌生产技术;以及以菌产沼气等生物能源技术。 ③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当代全人类广泛的重视。微生物是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是一切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是污水处理中的关键角色;是生态农业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自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首要推动者;以及是环境污染和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等等。 ④微生物与在食品上的应用。调味品,发酵食品,酸乳,蔬菜加工。 ⑤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抗菌素,维生素。 ⑥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2,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得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得其保持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细胞壁较薄,外膜层内酯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燃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则保留最初的紫色。3.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一)体积小,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快

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 一、简答题(共20 分) 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如AA、Aa 、aa ﹞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什么是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这是为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加以说明。 3、已知Aa 与Bb 的重组率为25% ,Cc 的位置不明。AaCc 的测交子代表型呈1:1:1:1 的分离。试问怎样做才能判断Aa 和Cc 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基因,还是具有最大重组率的连锁基因? 4 、在细菌接合过程中,供体染色体DNA 进入受体的长度不及全长的1/2 ,那么怎样才能用中断接合法定位染色体DNA 上的全部基因? 三、填空题(共10 分) 1、三价体存在于、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 2、三联体密码中,属于终止密码的是、及。 3、把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 ,核DNA 含量记为2c ,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DNA 分子数目为,核DNA 含量为。 4 、根据质核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的发生过程,可把它分成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四、论述题(10 分)试说明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五、推理与计算题(共40 分) 1、(8 分)香豌豆花的紫颜色受两个显性基因 C 和P的控制,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呈隐性状态时花的颜色是白色的。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花的颜色和分离比例将是怎样的? A、CcPp×CCPp B、CcPP×CCPp C、CcPp×ccpp D、ccPp ×CCPp 2、( 6 分)基因a、b、c、d 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

遗传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性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称为性状 单位性状:每一个具体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上可能表现不同,存在差异,这种单位性状内具有相对差异的性状称为相对性状 等位基因:杂种体细胞内的成对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等的位置上,并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及其相对差异,这样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指决定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内在遗传组成,对于某一个生物体而言,其基因型是指它从亲本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型:对某一种生物体而言是指它所具有的全部单位性状的总和 显性:包括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超显性 测交法:一般是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形纯合体杂交,因为常利用隐形纯合体亲本故又称回交上位作用:是指一对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具有显性作用,使其不能表现 上位基因:表现上位作用的基因 隐形上位作用:当两对基因互作时,若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具有上位作用,这种互作类型称为隐形上位作用 外显率:在具有特定基因的一个群体中,表现该基因所决定性状的个体所占比率称为外显率表现度:在具有特定基因而又表现其决定性状的个体中,对该性状所显现的程度称为表现性连锁遗传:遗传学中把不同性状常常联系在一起向后代传递的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相引相:不同显性基因或不同隐形基因相互联系在一起称为相引相 相斥相: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联系在一起称为相斥相 完全连锁:同一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分离而被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现象 拟等位基因:遗传学中把完全连锁的,控制同一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称为拟等位基因 重组:产生新基因组合或染色体组合的过程 重组值: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又称重组率,重组频率,用Rf表示 双交换:在一段染色体区域发生两次交换的现象称为双交换 双交换配子:由双交换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称为双交换配子 单交换:只发生一次交换 符合系数:把实际获得的双交换类型的数目或频率与理论上期望得到的双交换类型的数目或频率的比值称为符合系数C 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的所有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 无序四分子分析:对无特定排列顺序的四分子的遗传分析 异型核:单倍体菌丝互相混合后发生融合,形成可进行有丝分裂的二倍体,称为异型核 拟有性世代:二倍体有丝分裂时连锁基因间偶尔会发生交换,产生重组型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在特定DNA序列上切割DNA分子的酶 原位杂交:是指DNA探针直接与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对应的同源区段杂交结合,杂交结果直接显示出与探针序列同源的区域在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上所处的位置 荧光原位杂交:将用不同发光特性的荧光标记的一组探针与单个染色体杂交,同时显示各探针序列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微生物学考研试题

华南农业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一、判断题(以“√”表示正确;“ ”表示错。每小题1分,共20分) ()1.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除了巴斯德消毒法外,固体培养基的发明也是其重要贡献之一。 ()2.一般认为食品A W值在0.64以下是食品安全储藏的防霉含水量。 ()3.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4.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5.细菌的芽孢、放线菌和真菌的孢子都是繁殖体。 ()6.处于生长稳定期的细菌培养物细胞数量最大,生长速率最高。 ()7.异型乳酸发酵的终产物是乳酸、乙醇和CO2。 ()8.促进扩散是逆浓度运输,需载体蛋白。 ()9.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fermentation, such as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which is carried out by yeasts. ()10.对儿童注射胎盘丙种球蛋白通常用于治疗或应急预防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主动免疫。 ()1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肉毒梭菌都能产生耐热性强的毒素。 ()12. 工业上常用的微生物连续培养方式为恒化培养。 ()13. 土壤和空气是微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 ()14. 荚膜是细菌的特殊构造,其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5. 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环境诱发出来的。()16. 血球计数板法测定细胞数量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并能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运动与否、判断其死活。 ()17. 能否利用CO2为唯一碳源是自养型与异养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 ()18. 链霉素的抑菌机制在于引起细菌细胞壁的降解。 ()19. 霉菌和酵母菌都是分类学上的名称,也是一个形态学类群。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二、填空题 (7) 二、填空 (10) 三、判断 (12) 四、简答题 (14) 四、简答题 (16) 五、计算题 (20) 五、计算题 (26) 一、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遗传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遗传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9级遗传学期末试卷题 Part1 1.F'因子是从Hfr细胞中不准确地切除F因子时产生的。(?) 2(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期中18条一定是来自父本。(×) 3(“三系”杂交种优势利用中保持系与不育系杂交目的的是繁殖保持系。(×) 4(在一个大群体中,只要进行随机交配,那么该群体就可以达到平衡。(×) 5(生物的生殖细胞不一定都是单倍性的。(?) 6(互补基因是指相同对的两个基因,它们互相作用产生了新性状。(×) 7(基因突变可在个体发育的任何使其发生。(?) 8(Watson和Crick的DNA结构模型要求A与T分子数量相等,但G与C可以不等。(×) 9(两个单交换百分率的乘积等于理论双交换率。(?) 10(一个顺反子内可以有多个突变位点。(?) 11(只要有细胞质k颗粒(卡巴粒)或细胞核K基因就能保持草履虫稳定的放毒性状。(×) 12(遗传学中所指的群体实质就是孟德尔群体。(?) 13(连锁基因的重组率只能低于50%。(?) 14(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区域决定胎儿性别发育的方向。(?) 15(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Barr体数量等于X染色体数量。(×) 16(体细胞交换与性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交换一样发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17(基因突变可以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发生。(?) 18(Trans-acting element反式作用因子可以使DNA序列,也可以使蛋白质。(×) 19(转录因子可以说就是反式作用因子。(?)

20(群体遗传学中的“适合度”和“选择系数”均可大于1。(×) Part2 1(在细胞质遗传中,玉米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是由核质互作所决定的,酵母菌的小菌落是受线粒体所决定的,紫茉莉的花斑遗传是受叶绿体(质体)所决定的。 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倒位、易位、重复、和缺失。 3(根据产生的原因,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而从DNA分子水平看,基因突变的可能方式有碱基替换和移码突变。 4(DNA复制的可能模型有3种,它们是保留(守)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 5(基因表达调控,不管是可诱导的还是可阻遏的,都有正调控和负调控之分。 6(基因的转译部分(序列)称为外显子(extron),不转译的部分称为内含子(intron)。 7(在果蝇的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A)之比称为性指数,性指数决定果蝇性别。这些果蝇个体性别:(a)AAX雄性(b)AAAXX兼性(c)AAXXY雌性 (d)AAXXX超雌。 8(由于倒位环内的交换产生缺失和重复,导致配子的死亡。 9(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10(表现为不连续变异,可明确区分的相对性状是质量性状,而表现为连续变异,很难明确区分的相对性状是数量性状。 11(狭义遗传力等于V/V,而由加性效应方差V,显性效应方差V和环境效应方差VA PADE构成。 12(DNA转录的产物主要是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 (移)RNA(tRNA)。 13(居群遗传结构改变时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而引起居群遗传结构改变的因素有:即突变、基因流动、自然选择和随机遗传漂变。 Part3

微生物学考研试卷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微生物学 1.主动运送 2.朊病毒 3.“拴菌”试验 4.发酵 5.氧化磷酸化 6.抗抗体 7.操纵基因 8.自然免疫 9.羧酶体 10.微生态制剂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24分) 1.下面所述不是微生物共性的是()。 A.体积小 B.性状稳定 C.繁殖快 D.分布广 2.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 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C.消灭所有的生物 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3.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 A.互生 B.共生 C.寄生 D.合生 4.肽聚糖物质存在于()中。 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B.细菌的细胞壁 C.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D. 细菌的细胞膜 5.以下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是()。 A.放线菌 B.酵母菌 C.支原体 D. 衣原体

6.以铵盐作营养,合成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含氮物的作用,称为()。 A. 铵盐同化作用 B.硝化作用 C.氨化作用 D.反硝化作用 7.以下微生物中,不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真细菌 B.蓝细菌 C.衣原体 D.显微藻类 8.有丝分裂过程发生()。 A.只在细菌中 B.在病毒和细菌中 C.在真核生物中 D. 只在化学限定培养基中 9.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A.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群体处于最旺盛时期 C.菌体产量达最高点 D. 细胞分裂速率最大 10. 原核生物细胞DNA发现于()。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 B.染色体和质粒 C.鞭毛和菌毛 D.细胞壁和细胞膜 11.青霉素族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病毒 B.真菌 C.革兰氏阴性菌 D. 革兰氏阳性菌 12.所有下列特征皆适合酵母菌细胞,除了()。 A.它们不形成菌丝 B.它们是典型的卵圆形细胞 C.它们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D.它们是多细胞的真菌 13.发生在土壤中的氨化过程的主要产物是()。 A.尿素 B.氨基酸 C.蛋白质 D.氨 14.BOD是用来表示()。 A.废水的污染程度 B.土壤的过滤能力 C.100mL水样中的细菌数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类型。 15.病毒的基因组可以由()组成。 A.DNA但无RNA B. RNA但无DNA C.同一个病毒中既有DNA又有RNA D. DNA或RNA 16.一种微生物致病力程度的强弱以它的()来表示。 A.毒血症 B.中毒 C.特有的潜力 D.毒力 三、填空题(每空格1.5分,共 24 分) 1.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pH值和⑴。 2.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史前期、初创期、⑵、发展期和⑶。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20、单位形状20、为便于遗传研究而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21、相对性状21、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的相对差异,这些差异互称为相对性状 22、性状22、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统称。 23、分离现象23、杂种表现显性其后代表现显性和隐性的分离,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现象 24、分离规律24、是生物遗传的普遍规律之一,指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同同源染色体分开而进入不同的配子,从而导致性状分离这一规律。 25、相对基因25、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个体中是等位的,在群体中是复等位的。 26、等位基因26、控制同一单位性状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对应位置上的基因。 27、基因型(遗传型)27、控制生物某一单位性状或一些单位性状或全部性状的基因的组合。它代表生物的遗传组成。 28、表型28、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的组合。 29、纯合型(纯质结合)29、任一对等位基因全由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构成的基因型组合方式。 30、杂合型(异质结合)30、基因型中,任一对等位基因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的组合方式。 31、基因型分析31、通过自交或测交,对未知的个体基因型进行的分析。 32、完全显性32、杂合显性效应与纯合显性完全相同的显性。 33、不完全显性33、杂合显性效应介于纯合显性与纯合隐性之间的显性。 34、共显性34、在同一个体或组织细胞中同时表现出来的同一单位性状的两个显性。 35、显性35、某单位性状在基因型杂合时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 36、隐性36、某单位性状在基因型杂合时未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它在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中会分离出来。 37、测交法37、是用于分析基因型,测定交换值的一种方法。指用隐性个体与被测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类型和比例来推测个体基因型或交换值的方法。 38、杂交法38、是用于分析基因型的一种方法,指用被测个体自花授粉受精,根据后代类型和比例类推被测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39、复等位基因39、控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基因的3个以上等位成员。 40、独立分配规律40、遗传的普遍规律之一,指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异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41、一因多效41、指同一基因除了控制主要性状的表现之外,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它性状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