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_教案

探索宇宙_教案
探索宇宙_教案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宇宙的构成及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得和处理信息能力,强化学生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通过对教学准备工作做出汇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3)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2)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认识到宇宙是广阔无边的,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难点: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空间三位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资料,PPT课件和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引入)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其中地球中存在着生命,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你觉得地球上什么条件适宜生命的存在呢?

学生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1.地球表面的大气保护地球免受流星侵袭;

2.地球表面有大气调节,使地球上昼夜温差很小;

3.太阳离地球不远不近,可以给地球足够的能量,又不至太热;

4.地球质量较大,有足够的吸引力使生物留在地面;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稳定;

……

师:宇宙中有没有可能存在外星人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猜测:有的说有可能,也有的说至今都没有发现……)

教师趁机引入:那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吧,找找证据,看看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上为什么能存在生命的归纳总结,让同学们了解,一个星球上能不能存在生命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说生物要生存就必须有水,有空气,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等,然后提出问题:宇宙中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星球也能存在生物?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自己主动去收集关于宇宙的信息,主动学习关于宇宙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银河系

老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影像资料,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

(1)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2)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天文学上用“光年”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光年是指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

(3)形状:侧视: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像个大漩涡,四条悬臂从中心伸出。(展示银河系示意图——侧视和俯视)

(4)太阳系的位置: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用银河系示意图中的光点说明)

2.宇宙

师:在宇宙中,还有没有像银河系之类的天体系统?

让同学们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宇宙(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心中的宇宙形象)

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

(1)银河系很大,但在整个宇宙中,银河系是微不足道的。

(2)目前人们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10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河外星系。

(3)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袤无垠的宇宙。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把银河系的大小、形状和宇宙的组成等一一呈现,让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学生整理出来的知识

点有可能是比较零散的,不够规范的,所以需要老师用规范的语言系统地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同学面前。

3.找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这个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这个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到地球相对于广袤无垠的宇宙是多么渺小,同时让学生回到了原先的问题:宇宙中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存在生物的星球呢?这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不断的努力探索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与引入相呼应的,解决前面所提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兴趣。

4.归纳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和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5.【填一填】

设计意图:通过对各个天体系统名称的整理,明确了它们的大小关系和范围,使知识系统化。

6.人类从古至今探索宇宙的历程,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世界人民探索宇宙所作出的贡献;(配图)

图片展示:哈勃天文望远镜

(2)中国人民探索宇宙所作出的贡献。(配图)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代一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任何一项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以无数人的牺牲和失败为代价的。

【课外探究】

介绍相关网站,并通过查找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宇宙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地球

月球

1.宇宙有中心吗?宇宙有边界吗?宇宙中存在和地球生物不同的生命形态吗?你能提出多少有关宇宙的问题呢?

2.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宇宙中各种星系的分布均匀吗?宇宙的质量有多大?宇宙中最大的星系是哪个?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引入,我以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及地球上存在生命体的条件引出一个问题:宇宙中会不会有其他的星球也存在生命体呢?(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果然,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涉及到了银河系的大小、形状,宇宙的大小等知识点,使学生认识到宇宙是很大的,银河系只是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很普通的星系,太阳系更是银河系中2000多亿恒星系中很普通的一员,由此推测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不是没有可能存在外星人的。虽然至今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有外星人,但同学们非常兴奋,进而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宇宙的知识: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才能看到更大的范围?从而也达到了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讨论有时候会扯的比较远,教师要做好引导、归纳和总结的工作,让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课时的知识点不是很多,有充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来进行自我总结,另外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查阅资料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指导工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教案

《探索宇宙》教案 教学内容: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61—64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3、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4、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3、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4、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5、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6、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7、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2、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3、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问题: 出示浑天仪图片 提问:这个图片里的物体大家认识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讲述:浑天仪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研究月球和其他星球的仪器,是东汉的张衡发明的,这表明5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一些仪器来探索宇宙了,今天我们来看看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出示课题)

2、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提出问题。 3、师目标导向,提出问题 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有什么关系? 4、明确问题,准备探究。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一、探索望远镜 1、教师:人类探索宇宙少不了要用到望远镜,你知道有一些什么样的望远镜? 2、学生交流 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望远镜,并作相关介绍。 (如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还可以补充介绍其他望远镜,如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轨道望远镜等) 3、讨论:了解了这么多的望远镜,你认为望远镜是怎样帮助天文学家提高探索宇宙的能力的?科学技术是怎样影响望远镜的发展的? 4、学生讨论交流。 二、宇宙探测器 1、教师:从地球上用望远镜观察宇宙,获得信息是很有限的,到太空中观测,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人类向太空中发射了许多宇宙探测器。你们已经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各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根据这些探测器的功能进行分类,然后把你们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告诉大家。 2、学生整理资料并交流。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它们都有什么用途?你认为探测宇宙组好的方法是什么?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做个火箭工程师 1、讲述: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太空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 2、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万户”吗?能说说他的故事吗? 3、学生讲述万户的故事。 4、教师提出问题:古代的火箭曾以火药作为动力,你知道现在的火箭用什么做动力吗? 5、学生回答。 6、教师:现在我们用气球做实验来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学生做气球实验。 7、观察思考: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探索宇宙_教案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宇宙的构成及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得和处理信息能力,强化学生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通过对教学准备工作做出汇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3)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2)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认识到宇宙是广阔无边的,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难点: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空间三位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资料,PPT课件和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引入)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其中地球中存在着生命,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你觉得地球上什么条件适宜生命的存在呢? 学生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1.地球表面的大气保护地球免受流星侵袭; 2.地球表面有大气调节,使地球上昼夜温差很小; 3.太阳离地球不远不近,可以给地球足够的能量,又不至太热;

4.地球质量较大,有足够的吸引力使生物留在地面;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稳定; …… 师:宇宙中有没有可能存在外星人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猜测:有的说有可能,也有的说至今都没有发现……) 教师趁机引入:那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吧,找找证据,看看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上为什么能存在生命的归纳总结,让同学们了解,一个星球上能不能存在生命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说生物要生存就必须有水,有空气,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等,然后提出问题:宇宙中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星球也能存在生物?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自己主动去收集关于宇宙的信息,主动学习关于宇宙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银河系 老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影像资料,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 (1)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2)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天文学上用“光年”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光年是指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 (3)形状:侧视: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像个大漩涡,四条悬臂从中心伸出。(展示银河系示意图——侧视和俯视) (4)太阳系的位置: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用银河系示意图中的光点说明) 2.宇宙 师:在宇宙中,还有没有像银河系之类的天体系统? 让同学们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宇宙(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心中的宇宙形象) 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 (1)银河系很大,但在整个宇宙中,银河系是微不足道的。 (2)目前人们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10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河外星系。 (3)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袤无垠的宇宙。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把银河系的大小、形状和宇宙的组成等一一呈现,让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学生整理出来的知识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光辉中心小学耿会娟 一、教材分析: 《探索宇宙》单元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隶属于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里的第五小节“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星体”部分。本单元主要内容有《登月之旅》、《太阳系大家族》、《看星座》、《探索宇宙》、《地球以外有生命吗》五部分内容。而《探索宇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四课。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1、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2、介绍运载火箭。3、介绍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4、介绍探索太空的英雄。5、认识航天事业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登月之旅》、《太阳系大家族》、《看星座》等相关知识,对宇宙、月球、太阳系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和过程也有了一些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探索宇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发展想象力,建立抽象的空间观念,应该不是很艰难的。所以,凭借学生具有的初步的理性思维和上网查询能力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就会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让课堂充满活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3、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4、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5、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6、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并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第三节 探索宇宙

第三节探索宇宙 1. (2012?黄石中考改编)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 2.(2013?济南一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选填“托勒密”或“哥白 尼”或“哈勃”)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此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3. (2012?淮安中考改编)古人通过观察和猜想,建立了不同的宇宙模型,其中古希腊天文 学家托勒密提出以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地心说”。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 【新闻再播】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3日10时07分,在航天员聂海胜的精准 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 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执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的乘组人选,正在进行严格训练和选拔程序。周建平说:“我们期望还有女航天员参加飞行,保持两男一女的搭配。” 中国自主研制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将继续在神舟十号飞船任务中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这些技术未来也将应用在空间站的建设当中。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型号总设计师胡胜云介绍说,尽管和地面上的空调、电热炉功能一样,但太空厨房、太空空调不仅要承受各种恶劣太空环境的考验,还要保证长期运行不出故障,否则不仅维修困难,还会威胁航天器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如今,中国自主研制的这些生活设施已经伴随天宫一号在太空运行了一年多时间,状态一直很好,这些都为未来更长时间的载人航天任务积累了经验。 【拓展创新】 (1)夜晚的星空,人们观察到许多闪烁的星星,它们大多数与太阳一样,都是哪一类天体? 。 (2)下表中是部分星系移动的数据: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四、探索宇宙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3、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4、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5、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6、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7、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8、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3、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4、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三、教学准备 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

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 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二)引导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2)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3)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说明古人对天地产生最初的思考,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4)古代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神住和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2、了解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古人不但为许多天象编写了神话传说,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张衡、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等; 外国:哥白尼、布鲁诺等等。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古代用来观测天文现象的仪器及古代的星图。 (2)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古代劳动人民对宇宙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探索太空的奥秘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宇宙太空的奥秘,扩展幼儿的知识。 2、诱发幼儿对太空的探究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提供给幼儿介绍太空的资料:图书、录像、电脑。 2、设计好的大幅“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3、各种大型积木,橡皮泥,彩纸,皱纸,各种废旧材料等。 4、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感知太空。 (1)教师扮演星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宇宙太空的星姐姐,我知道你们很想知道我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今天我就邀请你们到太空去做客,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怎么去呢?(坐飞船、航天飞机等) (2)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律动“坐飞船”,然后自由地围坐在一起。(3)查看关于介绍太空的资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来到太空资料厅,请你们自己去查看关于太空的介绍,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借助各种媒体感知太空的奥秘。 2、构思太空城。

(1)请幼儿讲述刚看到的或以前了解到的有关太空的知识,教师适当帮助补充小结。 (2)教师出示“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小朋友们,现在星姐姐住的太空里来了很多新朋友,有各种人造卫星、太空飞船、卫星空间城,等到不久的将来,我住的太空也将变成一座美丽的太空城。你们看,这就是我设计的“未来太空成”,这里也有学校、工厂、商店、娱乐场所、街道,到了那时,你们就可以天天和星姐姐住在一起了,你们高兴吗?” (3)幼儿大胆想象“未来太空成” “那星姐姐请你们帮帮忙,帮我再设计几座太空成好吗?”幼儿自由设想、构思,并相互讨论交流。 3、建造太空城。 (1)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造。(2)幼儿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名幼儿代表说说自己建造的太空成,共同欣赏美丽的太空成,并给它取名,挂牌,然后幼儿和星姐姐一起在太空城前留影。 4、听音乐坐飞船回到地球,和星姐姐再见,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绘画或搭建“未来太空城”。

《探索宇宙》公开课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探索宇宙》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主题背景: 《探索宇宙》这一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八节。在此之前,学生对宇宙的认识都只是它其中的某一部分,某一现象,还没有将宇宙中这么多的天体进行梳理、归纳、排列,或者说还没有将他们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轮廓。这一节是教材“地球与宇宙”这一方面知识的综合、归纳与最后升华的总结课。 二、学情分析 教科书61页《探索宇宙》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膨胀的宇宙,第二部分是认识充满活力的宇宙;第三部分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探索宇宙的结构及其运动是天文学家们的主要课题之一。本课就是利用形象的资 料展示科学家的一些重要探索成果: 1.宇宙是由许多庞大的星系组成的,而且至今未发现其边界。 2. 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观测时注意到,几乎所有星系的 光谱都呈现谱线红移现象。宇宙的某一部分正在不断地膨胀。 3.恒星有一个较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通过这些,让学生对宇宙的结构和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概念。如:宇宙是浩大深邃的,是由许多个庞大的星系组成的,星系奇异亮丽,恒星多彩变化,宇宙万物生生不 息。 总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宇宙有着无穷的魅力。 教科书还展示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还在资料页中展示了重要的科技成果,如各种望远镜和航天器等,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究宇宙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

力甚至牺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一宇宙是可以被人类逐渐认识和了解 的。 三、设计理念: 用多媒体网络资料引导并激发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前人类的重要成果。增加对宇宙的认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了解宇宙的知识。 四、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史,知道一些探索的工具。认识到人类对太空认识 的进步及艰辛。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膨胀着的。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 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二)重难点:认识宇宙中的天体以及运动变化。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膨胀着的。光年是长度单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宇宙的信息。 2.认识和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从事科学事业是要付出艰辛的,为科学事业 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可敬的。 3.意识到物质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的。 4.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小学科学六下3-8探索宇宙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 第八课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4.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并将其整合成网络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课件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图片,浏览关于宇宙的图片。 二、引导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2)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3)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说明古人对天地产生最初的思考,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百度搜索有关这些神话故事的介绍。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 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

严。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各种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像和太阳系的有关图片。 2.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讨论: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他们会问一些怎样的问题 谈话: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则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偷药奔月、女娲炼石补天、夸父持杖逐日,井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造了这些神话传说?

小学科学六年级《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

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0、讨论: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说明: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教师简单介绍红移现象。)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5、小结:如同人体的细胞在新陈代谢一样,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同时,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的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宇宙

《探索宇宙》教案

4、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深化。 3、能够搜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教学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学准备:望远镜的发明和发展的图片资料、各种火箭发射器的图片资料、航天器的图片资料。 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本51页到54页的内容,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在人们的眼里,宇宙是神秘的,人们一直想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促使着人类不断的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宇宙的真实面貌。 2、你认为探索太空的困难主要有哪些呢?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4、板书课题:4、探索宇宙 二、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情况 1、一开始,因为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望远镜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几百年来用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宇宙深处。 2、出示课本第51页的几幅望远镜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人类历史上的望远镜,并且读一读旁边的文字。 3、学生介绍望远镜的发展历史,教师相机出示望远镜的图片。 第一幅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亲手制作的。 第二幅图是天文台的光学望远镜。 第三幅图是空间天文望远镜,这种空间天文望远镜能够看到更远更清楚的宇宙景象。这幅图上就是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第四幅图是射电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它揭示了光学望远镜无法揭示的令人迷惑的天文现象。 4、结合课文中的图片,教师补充介绍一些新型望远镜的特点及其独特的优势。 三、航天发射器的发展,实现了人们飞向太空的梦想 1、教师引导: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探索宇宙,而是想冲出地球,飞向宇宙探个究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类冲出地球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2、出示中国古代火箭的模型和1926年美国戈达德制造的第一枚现代火箭,引导学生了解人们为了飞出地球作出的巨大的努力。 3、这些火箭都不能实现人类冲出地球、飞向宇宙的梦想,大家知道要想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吗? 出示课本52页的下面一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航天器的发射原理。 4、教师小结:是的,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体,牢牢的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每秒时,他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出来的。 5、出示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示意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的工作原理。 6、教师小结:正是由于明白了这个原理,所以人类才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上面走的越来越快。 7、出示课本52页的神话2号火箭的图片和课本53页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一些航天器。 出示这些航天器的图片,教师相机介绍这些航天器的特点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他们,从而认识航天器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 8、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看一看“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先驱者10号”是1972年升空,1983年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2003年1月22日,人们接收到他的最后一次信号,从此他便杳无音讯的飞向宇宙的深处,距今为止它已经在太空飞行几十年了。 9、教师补充介绍我国“神舟6号”宇宙飞船的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六年科学上册 苏教版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1、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2、介绍运载火箭。3、介绍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4、介绍探索太空的英雄。5、认识航天事业的意义。【教学目标】 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 ①天文望远镜②光学望远镜 ③射电望远镜④太空望远镜 (2)讲述: 1610年1月10日,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更远的天体。 (3)介绍现代的望远镜:①天文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天文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②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探索宇宙》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探索宇 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 (1)要求学生阅读资料,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 ①天文望远镜②光学望远镜 ③射电望远镜④太空望远镜 (2)讲述: 1610年1月10日,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更远的天体。 (3)介绍现代的望远镜:①天文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天文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②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③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他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 (介绍“光年”的含义:由于使用了望远镜,人们看到了远处的各种星体,发现星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用地球上的长度单位来计算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宇宙与航天技术 14 探索宇宙》教案_8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宇宙应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梳理并且重点掌握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工具、艰辛与发展,了解我国空间技术的飞速进步,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一是并用发展的眼光关注世界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1、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2、介绍运载火箭。 3、介绍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 4、介绍探索太空的英雄。 5、认识航天事业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乐于合作和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探索宇宙的艰辛与发展,关注我国的空间技术最新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神九升空”视频,师:你了解神九吗? 2、师讲述:神九带着我国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对于宇宙,同学们有哪些问题? 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宇宙的?

3 科学教案探索宇宙 备课

3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 2、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3、了解宇宙是由银河系和大量的类似银河系的河外星系构成,且宇宙是无边无 际的。 4、指导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温故知新】 1、下列日期中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的是() A、端午 B、春节 C、重阳 D、中秋 2、下列有关日食的图,按其发生顺序正确的是() A、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B、⑥⑧③⑤④⑦②①⑥ C、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 D、⑥①②⑦④⑧③⑤⑥ 3、下列关于日、月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从自身的东缘开始,西缘结束的 B、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不可能在同一天中发生日食和月食 D、日全食、月全食可能同时发生【学讲互动】 一、自主预习 4、太阳系是由、、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的,太阳是恒星,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 根据115页图3-44,回答下列问题: 5、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6、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依次是、,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 阅读117—118页,填空: 7、有时,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叫做。它是由 、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最著名的彗星是。 8、太阳系中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

9、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由于各恒星之间距离很远,天文学上常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1光年的含义是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 阅读119页图3-51及文字,填空: 10、从侧视图中看,银河系像个中间、四周的铁饼;从俯视图,银河系又像一个,图中的光点是。 二、突破点拨 11、宇宙是物质的,无限的,又是有层次的,完成下列图示: 银河系 宇宙 三、沙场练兵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河系和太阳系是宇宙中并列的两个天体系统 B、银河系是太阳系的组成部分 C、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行星 D、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宇宙中并列的两个天体系统 1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B、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 C、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D、水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14、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更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地球有天然卫星月球 15、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揭示了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这一科学真理;17世纪初,利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撩开太阳系神秘面纱的人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哈雷 16、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有天然卫星月球 B、地球的大小合适 C、地球上有空气和液态的水 D、地球是固体星球 【学讲体会】 我的收获和疑问:

探索宇宙的奥秘-教学设计

探索宇宙的奥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等来表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等来表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教学过程】 一、宇宙的起源 1.天体演化说 我国古人认为大地是平的,日月星辰在天空中运行,其上方扣着穹 顶。在古希腊,德克利特提出了“天体演化说”,即在原子碰撞等原因形 成的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相互聚集形成地 球,较小的原子被赶到外围环绕地球做旋转运动,变得干燥后燃烧,形 成各个天体。 2.星云假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则提出了“星云假说”。构成我们太阳系星球的物 质,在最初时都分解为基本微粒,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这些微粒具 有促使它们相互运动的基本能力,它们本身就是活力的一个源泉。 在这种情况下,物质就立即努力于形成自己。密度较大而分散的一类微粒,凭借引力从它周围的天空区域,把密度较小的物质聚集起来。但它们自己又与所聚集的物质一起,聚集到密度更大质点所在的地方。而所有这些又以同样方式聚集到质点密度更为巨大的地方,并如此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形成诸团块天体。在这同时,斥力使凝聚起来的

团块天体发生旋转运动。 3.有限无界的静态宇宙 1916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横空出世。根据广义相对论,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有限无界的静态宇宙模型,正式开始了现代宇宙学研究。 宇宙有限而无界,只不过比地球多了几维。比如,我们的地球就是有限而无界的。在地球上,无论从南极走到北极,还是从北极走到南极, 你始终不可能找到地球的边界,但你不能由此认为地球 是无限的。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地球是有限的。地球如 此,宇宙亦是如此。 4.哈勃定律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研究星系的光谱后提出了哈勃定律。认定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宇宙处于普遍膨胀之中。 遥远恒星发出的光谱与地球上同种物质的光谱相比, 波长边长,即向红光方向偏移。 不管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都正在急速地远离我 们而去,并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 5.宇宙大爆炸 1940年,美国科学家伽莫夫与他的两个学生一道,提出了更加耸人听闻的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认为我们的宇宙在大约150亿年前由一个无限小的奇点(被无限压缩的点)爆炸产生,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能量和物质。 1970年,科学家发现了“大爆炸”模型所预言的宇 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余烬”,大爆炸假说一跃而成主流宇 宙理论,大爆炸学说更是成了真理的化身,成了书中的 标准答案。 二、宇宙的演化 设问: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宇宙未来是怎么样的? 学生发言,老师不评判对错。 教师:宇宙除了发光天体,还有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不能释放任何电磁辐射的物质。 珀尔马特、里斯和施密特的研究对象,是一些大质量恒星在演化后期伴随星核与星壳分离出现的一种现象,即超级规模大爆炸。质量相当于太阳的8至25倍的恒星以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