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五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五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五章血液循环与运动

一、是非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时,致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2、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主要是在真毛细血管完成。

()3、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引起骨骼肌血管扩张。

()4、运动开始时,由于迷走神经活动增加,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致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多。

()5、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1/2

()6、动-静脉短路主要分布在皮肤,起调节体温的作用,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7、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故又称交感缩血管纤维。

()8、去甲肾上腺素可使除冠状动脉外所有血管舒张,外周阻力明显增加,血压升高。()9、当血压升高时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加强、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减弱,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

()10、非运动员,在心率超过180次/分是,心输出量将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心室充盈期缩短,心室充盈量减少,使搏出量减少一半以上,结果反而使心输出量下降。

二、选择题:

()1、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正常范围为

A、50~70次/分

B、60~80次/分

C、60~100次/分

D、70~100次/分

E、65~85次/分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表现为

A、静息时心率较慢

B、平常心率较快

C、心律不齐

D、阵发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心动过缓

()3、耐力运动员,进行剧烈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为安静时的

A、3~4倍

B、5~6倍

C、5~7倍

D、7~8倍

E、2~3倍

()4、心指数等于

A、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心率/体表面积

C、体表面积×心率/心输出量

D、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输出量体×表面积/心输出量

()5、对动脉血压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C、心肺压力感受器

D、心肺容量感受器

E、以上都不是

()6、心率每分钟在40次以下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是

A、心舒张不全

B、心缩力下降

C、等容舒张期过长

D、心室充盈接近限度

E、以上都不是

()7、在心动周期中的心室收缩期,瓣膜处于哪种状态?

A、房室瓣关,半月瓣关

B、房室瓣关,半月瓣开

C、房室瓣开,半月瓣开

D、房室瓣开,半月瓣关

E、以上都不是

()8、在心动周期中,心房收缩期,瓣膜处于

A、房室瓣开,半月瓣关

B、房室瓣关,半月瓣开

C、房室瓣开,半月瓣开

D、房室瓣关,半月瓣关

E、以上都不是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在下列哪个时期最大?

A、等容舒张期末

B、缓慢充盈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射血期末

E、以上都不是

()10、心力贮备是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它由下列部分构成?

A、心率贮备,心收缩期贮备

B、心率贮备,搏出量贮备

C、心泵贮备,心率贮备备

D、心率贮备,心舒缩期贮备

E、心率贮备,过渡变化贮

()11、动-静脉短路主要存在于

A、骨骼肌

B、心肌

C、内脏平滑肌

D、皮肤

E、脑组织

()12、儿茶酚胺的强心作用主要表现为

A、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

B、心率加快,心缩力减弱

C、心脏射血增强,心舒张过程延长

D、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减少

E、心率加快,心输出量仅稍有增加()13、肌肉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C、心率变慢,血压升高

D、心率加快,血压稳定

E、以上都不是

()14、运动时,参与活动的肌肉供血增加的重要机理是

A、循环血量增加

B、静脉回流量增加

C、心输出量增加

D、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

E、以上都不是

()15、静息时,骨骼肌的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1%,最大运动时则占

A、72%

B、47%

C、88%

D、50%

E、55%

()16、通血毛细血管在一般情况下,经常处于

A、关闭

B、开放

C、大部分开放

D、小部分开放

E、小部分关闭

()17、从卧位转变为站立位时,静脉回心血量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E、以上都不是

()18、在微循环血管中,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血管是

A、微动脉

B、后微动脉

C、通血毛细血管

D、真毛细血管

E、动-静脉吻合支()19、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下丘脑

B、脑桥

C、延髓

D、中脑

E、脊髓

()20、支配心脏的神经是

A、交感神经,减压神经

B、迷走神经,加压神经

C、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D、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E、减压神经,加压神经

三、填空题:

1、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__________,心缩期和心舒期均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___更明显,心肌的总工作时间__________,总休息时间___________。

2、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力上升________动脉内压力,半月瓣_______,血液快速从_________射入_________。

3、心室收缩室内压___________,________房内压,但________动脉压,_________和_______都处于关闭状态,因而没有血液进出心室,其容积不变,称______________。

4、最高心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测得某人的收缩压为16kPa,舒张压为10.7kPa,应记录为______________。

6、每搏输出量的改变将导致_____________压的变化,而外周阻力的增加则使__________压升高。

7、血管内有充足的_____________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动力,而__________________是动脉血压形成的重要条件。

8、正常成人静息时,平均每搏输出量约为_________ml,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________%。

9、影响静脉血回流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运动时,__________神经兴奋,缩血管神经_________,儿茶酚胺分泌__________,使得心率_________,心缩力________,心输出量______,血压_________。

11、去甲肾上腺素可使除了冠状动脉外全身血管广泛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周阻力显

著__________,血压____________。

12、运动时,内脏血管_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_,而骨骼肌血管___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__,以满足运动对氧的需求。

四、名词解释;

血液循环心动周期心率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 射血分数心指数心力贮备动脉血压动脉脉搏重力性休克微循环

五、问答题:

1、试述心脏的泵血过程。

2、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

3、简述影响静脉血回流的因素。

4、简述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适应性变化。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原地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教学设计构思 业余体校黄卫忠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课选取原地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作为主教材,接力赛的游戏作为辅教材。双手抛实心球是出至于小学五年级体育与保健教科书。该内容是投掷单元实心球投掷技术的第一课时。原地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项目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协调性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手、腰、腹、腿等力量。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学习此内容可以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学习中也暴露出学生的手臂力量较弱,身体的协调用力较难控制。

因此,本节课确立的重点两脚有力蹬地和两臂出手速度快的动作要领。难点为学习身体协调用力的方法;体会身体协调用力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教授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该年级的学生男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较差,女生普遍教文静,学习的态度也很端正。学生对新教授动作感到新奇,能认真地跟教师学习、思考、探索。由于该年级学生的力量普遍较弱,尤其是手臂力量。学习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在这一时期是很必要的。在本次课中还安排了头上传球接力赛的游戏。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既锻炼了学生的手臂力量,又发展了学生的腿部力量。 三、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学习,知道双手向前和向后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 2、学会双脚用力蹬地,全身协调用力的抛实心球动作,增强腰腹肌和上肢力量。 3、安全有序地学习投掷,体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教学流程 整堂课按照以上目标分为四个环节:其中准备部分:先进行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带领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做准备活动,然后做小游戏传递实心球,同时以实心球揭示本课的主题。 基本部分:以教授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为主内容。其中教学的步骤是,教师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教师只是引导者,带领学生集体练习,形成动作。再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白蹬地发力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对准目标“打老鼠”,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从而认识到认真练习的必要性。同时通过此练习也给老师提供了评价学生情况的标准,便于教学顺利地进行。此外,接力赛,这个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学习游戏规则,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比赛,体验乐趣。 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声进行放松练习,最后重申此堂课的重点,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多加强手臂的力量。 五、场地与器材 实心球:45个;。垫子若干 六、练习密度:40℅,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血液循环速度与肥胖

血液循环速度与肥胖 目前人类超重和肥胖症大幅增长,严重影响危害人类健康水平。 人类肥胖症的病因尚未阐明,基本认为是能量供需失调,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新陈代谢速度减缓等。 己知:人体大运动量的体育运动能达到减肥效果,但是,缓慢的非大运动量的气功、太极等锻炼方法,减肥效果更佳。我认为:血液循环速度、血氧饱和度、生物电强度、内分泌物质失衡等,是影响人类肥胖症的重要因素。 我认为:气功是以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通过肢体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提高血液循环速度、血氧饱和度、生物电强度,恢复人体应有的内分泌物质均衡,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功能,达到减肥作用。 我认为:一.气功的调息,是通过深长缓慢呼吸,在呼吸肌和腹肌收缩用力作用下,达到以下4点作用:1.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化反应增快,二氧化碳排出增快。2.胸和腹腔内压力提高,产生血液循环第二动力源,心、肺、肝、肾、胰、脾、肠胃等血液循环加快。3.胸和腹腔内各脏器的生物电增强。 4.胸和腹腔内的多种激素和免疫物质分泌增多且整体均衡。 二.气功的调形,是通过肢体的肌肉收缩,达到产生血液循环第二动力源作用,提高肢体血液循环速度。三.气功的调心,

是通过上述二种手段,达到增快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和增强心脏生物电输出。在上述三种手段作用下,大脑获得的氧气、血液、生物电和内分泌物质增多,脑细胞新陈代谢增快,兴奋度提高,促进脑多巴胺等多种兴奋物质的分泌。提高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功能,增快消耗体能作用,达到减肥作用。 我认为:人体大运动量的结果是,一. 呼吸加快,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化反应增快,二氧化碳排出增快。二.提高血液循环速度,促进胸、腹、脑部的数百种内分泌物质的分泌量且整体均衡,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功能。三. 生物电增强。增快消耗体能作用,达到减肥作用。 我认为:人体通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提供生理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同时由细胞转化为大量生物电,并蓄存在人体组织内,即食物转化为电能。人体静态下,由心脏和细胞产生的部分生物电以及氧化反应,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并提供热量维持人体恒温。冷血动物的生物电和热量,主要依靠太阳光照射转换,所以食物量消耗较少。人体动态下,肌肉活动消耗大量蓄存的生物电,并产生生物电,同时,心脏跳动消耗并产生大量生物电。所以说,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实质是消耗体内蓄存的大量生物电。生物电的消耗和氧化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体表散发和汗液,排出体外,达到减肥作用。上述观点与现行减肥理念是不相同的。 如果运动量减少,消耗生物电减少,血液循环速度减缓,内

第三章 循环系统

第三章循环系统 一、填空练习 1.循环系统包括和两部分。 2.心血管系统有、、、组成。 3.除毛细血管外,管壁从内向外依次分为组、、三层。 4.中动脉的内膜主要有、和组成。 5.中动脉的中膜主要由组,又称为。 6.大动脉的中膜很厚,含有多层,又称为。 7.在投射镜下,根据内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毛细血管可以分为三类,即、、。 8. 静脉管壁内放置血液逆流的结构称为。 9.毛细血管管壁有和组成,两者之间散在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细胞突起紧贴在内皮细胞基底面,称。 10.中小静脉常与相应的动脉伴行。静脉的数量比相应的动脉多,管径较伴行的动脉, 管壁较伴行的动脉而,其弹性较伴行的动脉,所以在组织学切片中静脉管壁常,管腔常。 11.一个典型微循环的血管包括、、、和。 12.在微循环中,起到控制微循环总闸门的作用,行程迂回曲折,血流很慢,是物质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13.近心底处有一环形的沟称,它是心表面心房和心室的分界。 14.心壁由三层膜组成,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和。 15.心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组成,它包括、和。 16.在心的传导系统中,发出节律性的兴奋,是心正常的起搏点。 17.心斜位于胸腔纵膈内,约在身体中线的左侧,是中空的肌性器官。 18.心的外形包括、、和。 19.心有四个腔,在后上部的为和,在前下部的为和。 20.从主动脉弓上发出的三个大的血管分支,从右向左依次是、和。 21.心包分为和两层,内层又可以分为和,两层之间的间隙为。 22.主动脉口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称为,瓣膜与主动脉壁之间的腔称为,其左侧和右侧分别有的开口。 23.外周阻力血管包括、和。其关闭平滑肌收缩可增加血流的外周阻力,对维持有重要作用。 24.心内膜分为、和,在心室的心内膜下层有纤维。 25.心瓣膜包括、、和。它们都是由向腔内折叠而成,具有防止的功能。 26.心室肌纤维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层。 27.在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持性结构称,它是心

第五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五章血液循环与运动 一、是非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时,致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2、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主要是在真毛细血管完成。 ()3、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引起骨骼肌血管扩张。 ()4、运动开始时,由于迷走神经活动增加,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致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多。 ()5、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1/2 ()6、动-静脉短路主要分布在皮肤,起调节体温的作用,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7、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故又称交感缩血管纤维。 ()8、去甲肾上腺素可使除冠状动脉外所有血管舒张,外周阻力明显增加,血压升高。()9、当血压升高时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加强、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减弱,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 ()10、非运动员,在心率超过180次/分是,心输出量将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心室充盈期缩短,心室充盈量减少,使搏出量减少一半以上,结果反而使心输出量下降。 二、选择题: ()1、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正常范围为 A、50~70次/分 B、60~80次/分 C、60~100次/分 D、70~100次/分 E、65~85次/分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表现为 A、静息时心率较慢 B、平常心率较快 C、心律不齐 D、阵发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心动过缓 ()3、耐力运动员,进行剧烈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为安静时的 A、3~4倍 B、5~6倍 C、5~7倍 D、7~8倍 E、2~3倍 ()4、心指数等于 A、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心率/体表面积 C、体表面积×心率/心输出量 D、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输出量体×表面积/心输出量 ()5、对动脉血压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C、心肺压力感受器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课教案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支撑跳跃:分腿腾越(山羊)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山羊分腿腾跃的主要技术环节,学会并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2、通过采用辅助性练习手段学生体会并能做出有节奏的助跑,积极有力的踏跳,顶肩推手,提臀分 腿的动作,在保护与帮助下成功地越过山羊。 / \ 3、在体验越过山羊的练习中克服畏惧心理障碍,提高越过障碍的能力,建立自信心,培养不怕挫折、不畏困难,勇于战胜自我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助跑节奏,积极有力踏跳难点:直臂顶肩,快速推手 四、教学构思 1、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单一的教法,学生练习密度较小。常用的教法有讲解示范、辅助练习、保护与帮助法、纠正错误法等等,在教学中这些方法必不可少。学生能学会基本的动作,但难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稳定的心理素质、果断的心理品质、正确的支撑跳跃方法、跳跃障碍的能力、同伴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等。 2、支撑跳跃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支撑能力和心理状况非常重要,采取相宜的教法,才能使学生克服对器械的恐惧感对学习产生兴趣,若教法不当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3、本班学生多为民工子女,胆子小上下肢力量差,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弱,学生没有过任何 支撑跳跃的体验,所以对分腿腾越的学习既新鲜又畏惧。在前2次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完成分腿腾 越动作有困难,所以教材教法研究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4、支撑跳跃单元共6课次,本次课为4次课。根据支撑跳跃的项目特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设 计了五个教学板块,第一板块通过热身和专项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板块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各种辅助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为顺利越过山羊 做好充分准备;第三板块在掌握基本的起跳、提臀分腿、推手等动作基础上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方法,增强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念;第四板块中通过分组分层教学、合作学练、展示与评价,拓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第五板块通过手臂波浪的放松练习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五、运动负荷 预计练习强度:120土3次/分预计练习密度:40%± 3

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南京科睿小学

第七,教案示例 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表格式) 单元:足球课的类型:新授课执教:南京市科睿小学申志伟地点:科睿小学 学习 阶段 水平二班级二(3)班人数37人单元课次本单元共6课时 学习目标1.学生知道双脚脚内侧运球的动作方法。 2.90-95%以上的学生能初步做出慢速跑动中用双脚脚内侧运球的技术动作;75%的学生能在中速跑动中脚尖微翘,用双脚脚内侧推拨球变向,做到球随人动,控制好球;25%的学生能在中快速跑动中用双脚脚内侧一步一运球或三步一运球变向运球通过障碍,做到轻推快跑,人球合一。 3.学生有学好足球运动技术的自信心,敢于挑战自我,展示自己所学动作。 教学内容1.足球:双脚脚内侧运球 2.游戏:通过封锁区 教学重点推拨球的部位和方向 教学 难点 脚内侧推拨球的力度和速率 教学过程学练内容教与学活动组织形式与学练要求 运动负荷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游戏激活与诱导辅助练习1.常规 2.游戏:找 伙伴 3.诱导辅 助练习 超级模 仿秀 1.教师示范脚内侧运球 过障碍方法,结合精练讲 解——“触球准、力度轻、 运得快”。力争做到人球 合一,控制好球,调动学 生学练脚内侧运球的情 绪。 2.教师带领学生找伙伴, 学生散点中速跑,听信号 后依次用双手,脚内侧相 互触碰,体验脚内侧运球 触球部位及脚型。 3.看听信号比快。跟着老 师学做各种动作。如:双 脚脚内侧推拨球看听信 后号快速用脚底踩停球、 臀部停球,胸部触球,脚 内侧夹球等动作。 1.组织: 2.要求:学练习惯好,认真做到看、 听、练、评。 1.组织:散点。 2.要求:在中速移动中初步激活身 体,在游戏体验中认识脚内侧。(找 准部位) 1.组织:原地散点站立。 2.要求: ⑴在移动中深度活动肌肉、神经、 关节和心肺。 ⑵触球准:找准脚触球部位。 ⑶力度轻:感受推拨球力度。 ⑷看谁反应快速,动作正确。 1 3 2 - 4 8’ 实 练 4’ 小 中 中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知识目标】 1、简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从结构和功能上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3、可以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5、了解心率、脉搏、血压等概念 【教学重点】 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血液循环的过程 3、了解和循环系统有关的生理常识 【教学难点】 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对运动对心率的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制作模型的动手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心脏结构和血管结构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人体是一个合理的有机体,进而形成对生命的热爱。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在运动和静止时分别测量自己每分钟的脉搏和心率,记录后课堂上汇报。 2、教师准备:(1)脉搏、心率测量记录比较表。(2)附表。 3、课件:心脏结构与人体血液循环视频。 【教学过程】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循环),基本常识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心脏的位置:胸腔形状:倒置的梨 心脏的结构:有个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心脏的四个腔左心室:连接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四个腔的壁薄厚各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 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 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 心脏的功能:象一台水泵,使血液在提内不听地循环 二、心率和脉搏: 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 2、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课堂练习】识图(见下图)、填表(见上表)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水平一(二年级):《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

学校:乐余中心小学 年级:二年级 水平:水平一 时间:2018.11.14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虞佳千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创造合作、探究性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与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与发展潜能。采用多种游戏、比赛的形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锻炼身体、发展技能。 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增强自信,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迎面接力跑,教材针对现在的小学生互相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在平时课堂上缺乏集体锻炼的习惯,所以希望通过本教材使同学们不仅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还能有互帮互助的意识,主要锻炼同学们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安全学练。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流,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正确的跑姿和拥有了一定的体能储备。他们对跑感兴趣,特别是趣

味性的、有挑战性的跑的游戏,非常喜欢在游戏中展示自我。但由于年龄还小,自控能力和注意力较差,合作意识不强。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运用语言引导,游戏串联,循序渐进的组织学生初步掌握迎面接力跑中右错肩传接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自身的控制力,以及接力跑的能力。 四、学习目标 1.了解迎面接力跑的意义,指导右错肩传接的方法; 2.能做出迎面右错肩传接的动作,发展奔跑能力;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安全学练。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右错肩传接 教学难点:传得准、接的稳 六、教学组织策略 本课由老师激情导入,从“模仿秀”开始让学生充分热身模仿老师动作,到活力操,学生听音乐跟随老师的动作开启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学会相互配合,学会右错肩行进右手击掌的本领,做到不相互碰撞。利用彩色接力圈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练兴趣,并能做到爱护器材,安全学练。最后“开心列车”,使学生学会管理,控制自己,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评价方式 1.学生互评:在分组练习中,同伴之间相互配合,通过迎面传接的稳定性,进行相互评价。 2.教师评价:在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并及时语言激励。 《迎面接力跑》实践课教案

第三章血液循环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教材重点提示及目的要求 [教材重点提示] 一、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 1.概念因动脉血流入增多引起器官和组织的细动脉和毛细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充血。因发生在动脉,故又称动脉性充血。 2.常见的充血类型 (1)生理性充血在生理情况下,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需要而发生的充血。 (2)病理性充血 1)炎症性充血由于致炎因子的刺激,导致轴突反射和炎症介质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的细动脉扩张充血。2)减压后充血当机体局部器官和组织长期受压后,血管张力降低,一旦压力突然解除,受压组织内的细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形成局部充血。 (4)侧支性充血指缺血组织周围吻合支动脉开放引起充血。 3.病理变化及后果 肉眼:充血的器官和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体积轻度增大。局部组织色泽鲜红。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功能活动增强。 镜下: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动脉性充血为暂时性血管反应,一旦原因去除后,即可恢复正常,对机体影响不大。在少数情况下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如脑动脉硬化。 (二)淤血 1.概念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器官和组织的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淤积,称淤血。因其发生在静脉,故又称静脉性充血。 2.原因 (1)静脉受压因各种原因压迫静脉,使静脉血管腔狭窄或闭塞,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相应器官或组织发生淤血。 (2)静脉管腔阻塞静脉内血栓形成或栓塞时可阻塞静脉,引起淤血。 (3)心力衰竭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右心衰竭引起肝、脾、胃肠道等体循环淤血。 3.病理变化和后果 肉眼:淤血的器官或组织呈暗红色或紫蓝色,发生在皮肤、粘膜时常呈紫蓝色,故称为紫绀。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切面湿润多血。淤血处温度降低。 镜下:淤血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还可伴水肿。 淤血的后果取决于淤血的范围、淤血的部位、淤血的程度、淤血发生的速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状况。淤血严重时常会出现以下后果:①淤血性水肿及出血。②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③淤血性硬化。 4.重要器官的淤血 肺淤血肺泡腔内出现水肿液,甚至出血,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出现褐色颗粒,称为心力衰竭细胞。后期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器官逐渐变硬,称为肺褐色硬化。 肝淤血肝小叶中央带细胞萎缩,周边带发生脂肪变性,肝切面呈现黄红相间的槟榔状花纹,称为槟榔肝。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加上组织内网状纤维胶原化,器官逐渐变硬,形成淤血性肝硬化。 二、出血 1.概念血液从血管或心腔流出的现象,称为出血。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出血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出血时血液流出体外,称外出血。若血液进入器官、组织或体腔则称为内出血。 2.原因和类型

做什么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呢

做什么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呢 最近很多人出现的血液循环阻塞的情况,让我们很多人都特别担忧认为这种疾病会威胁到我们自身的身份健康,其实这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只要尽快的采取有效的方法都可以尽快的治愈,相信大家对于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有哪些呢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有哪些吧。 头部和肩部运动,不仅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保持健美姿态,而且还是防止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头侧屈、头俯仰、头绕环、肩耸动这样连续5次为一组,一天最好每一个半小时一次。这是相对静态的运动和健身,这样的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 健走作为一项有效的心肺练习,比较普通的行走,心率至少提高13%,大脑获氧量至少增加5%。因为多了一副健走手杖,直立行走的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双手,做到手脚并用四肢协调,促进脑细胞新生。普通步行也可以,每周3次普通步行,每次30分钟以上。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减少重复动作。 重复动作必然导致疲劳和压力。电话等常用物件应保持在手臂范围内;可以左右手换着使用电脑鼠标。 液循环不流畅主要是血液粘稠所至。人们都知道,多饮水能稀释血液。但并非所有饮用水都能降低血粘稠度。一些饮料虽然口感较好,也有一定的营养,但含有较多的糖、糖精和色素,对胃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也加重肾脏的负担,摄入过多还会转化成脂肪,引起肥胖甚至糖尿病,从石油及煤焦油中提取的合成色素,还是潜在的致癌因素,只能促进人体排泄废物。最理想的降低 血液粘稠度的饮用水是凉开水或淡茶。开水在自然凉到20~25 摄氏度时溶于其中的氯气可减少一半,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不减少,其张力、密度等理化特性与生物细胞内水的化学特性极相似,故易被机体吸收 当我们自身出现了血液循环的问题都可以用以上的方法进 行解决以上总结出来的,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有哪些的这类运动,

张道荣第三章 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一.概述心脏 A V 神经-体液调节 正常机体有动脉和静脉,通过心脏和神经-体液调节来保持动态平衡,维持正常血液循环,如平衡破坏,则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二.血液循环障碍分类 血液循环障碍类型: 局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全身 全身:心衰,可在身体局部表现出来左心衰→肺淤血 右心衰→肝淤血 两者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三.本章学习纲目: 局动脉性充血 部(一)血液改变:1.血液量改变:增多→充血静脉性充血(淤血) 血减少→缺血 液 2.血液质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栓形成 循血液内出现异物→栓子→栓塞→梗死环(二)血管壁改变: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水肿 障漏出性出血 碍血管壁破裂→破裂性出血 第一节充血(Hyperemia) 概念: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称充血。 类型:动脉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 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 )又称淤血(congestion) 一.动脉性充血 概念: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动脉性充血。 常见的类型: (1)生理性充血:情绪激动、运动、饮食后的胃肠道 (2)病理性充血:常见于炎症反应的早期 (3)减压后充血:受压的组织或器官→突然解除压力→细动脉反射性扩张充血如一次性大量抽取胸水或腹水 病变: 肉眼: 大——组织器官体积轻度增大 红——颜色鲜红(红细胞增多,氧和血红蛋白增多) 热——代谢增强 镜下: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后果: 1)解除病因→可完全恢复 2)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等→破裂性出血(如脑出血) 3)减压后充血→脑组织相对缺血→虚脱、晕厥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1 课程基本信息(表4-1) 表4-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开课部门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编号9787563538454 课程总学时/学期总学时144/36 课程总学分/学期总学分8/2 田径、篮球、羽毛球、 先修课程太极拳、其它(体育后续课程无 理论、体质测定) 修订人审定人 修订日期审定日期 4.2 课程性质与任务 4.2.1课程性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 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 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 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 途径。其任务是:

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生理) 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监测方法) 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方法) 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心理) 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品德)5.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4.3知识目标 A1:体验运动乐趣,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 习惯。 A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4.4能力目标 B1: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B2: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 的优良品质。 4.5素质目标 C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6.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4-2) 表4-2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内容(编号)理论实践

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系统(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可分为心脏(heart)和血管(blood vessel)两部分。其中心脏是动力器官,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能, 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血管则是输送血液、分配血液的管道,也是机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物质运输功能是血液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的原料和代谢产物运送到各有关器官,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运送激素,使其作用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实现体液调节; 通过物质运输和热量运输,保证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此外,血液的免疫功能也赖于血液循环,心血管也有内分泌功能。血液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生理现象如心率血压心音心电图等等对临床诊断治疗都有重要价值。 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 Function of Cardiac Pump 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以及相应的心瓣膜开启和关闭,使血液获得动能在循环系统中沿着单一方向流动。心脏起着泵一样的作用,是由心肌和瓣膜等构成的泵血器官,因此称其为心泵(heart pump)。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是周期性的,它是血液循环功能活动的基础。也是分析心脏泵血功能时的基本单位。 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分为收缩期(systole or contraction)和舒张期(diastole or relaxation)。心房收缩在先,心室收缩在后,二者的时差约为0.12~0.20s。因为心脏泵血功能过程中,心室起主要作用。通常所指的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舒缩活动周期(见图4-1)。

高二体育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二中高二体育《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年级高一人数20 上课 日期 执教 老师 温兴隆 指导 老师 一、教学内容:1、篮球:单手肩上投篮 2、折返跑 达成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能自觉参与运动的习惯。 技能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以及基本掌握快速跑的技术,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动素质。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课序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形式 时 间 次 数 导入准备一、1、体育委员整队, 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 的内容、任务目标 3、安排见习生 二、绕场运球慢跑 三、球性练习 1、双手胸前拨接球 2、绕环(颈、腰、双腿) 3、胯下8字 4、各种运球 1、整队集合 2、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4、安排见习生 要求: 1、精神饱满 2、声音响亮 1、示范领做准 备操 2、带领学生站 成预定队形 要求: 口令清楚响亮, 用语言鼓励学 生 1、体育委员整 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见习生随堂 听课 要求: 1、整队快、静 、齐 1、慢跑的过程 中根据老师的 要求运球 2、认真听,积 极的参与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组织:两路纵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4*8 实践与体验单手肩上投篮 动作要领: 1、上下肢协调用力, 伸臂充分,用手腕前屈 和手指柔和拨球将球投 出。 1、示范讲解给 学生一个的印 象 2、将学生分成 四组,并任命组 长负责,将课前 制作探究卡分 给每一组 1、仔细观察教 师的动作,对正 面双手上手传 球单手肩上投 篮有一个初步 的概念 2、由组长负责, 根据探究卡上 内容自学排球 正面双手上手 传球,积极努力 的思考 组织: 1、单手肩上投篮 * * * * * * * * * * * * * * * * * * * * 24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篮球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教学 内容 1、篮球 2、素质练习 教学目标1、认知:学生能记住单、双手持球的方法,知道运球时应五指自然分开以手指触球,小臂柔和地随球上下按拍,同时抬头看前方。 2、能力:90%的学生能模仿教师的动作做熟悉球性的练习,80%的学生能做原地高,低运球和变方向运球,有抬头看前方的意识。 3、情感: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练习。 4、负荷:基本部分练习密度在25%以上。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执行情况 运动 负荷 一、准备部分常规 1、师提前到场,准 备好场地、器材,等 候上课。 2、在集合地点观察 学生,并检查学生人 数及服装。 3、“同学们好!” 4、宣布本课的学习 内容,揭示目标和要 求。 5、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 1、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 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 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2、“老师好!” 3、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 和要等。 4、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 做力所能及之事。 慢跑800M 徒手操1-6节 一、队列如图示 ××××××× ×××××××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 ▲ 8分 2-4 次 二、基本部分1、双手抛接球练习。 组织: 两人一球,定时更 换,听口令集体练 习。教法: 抛接不同高度的球, 接球时尽量不看手。 2、单手投接球练习。 组织:同上 教法:投球高度由低 到高,逐步加大难 度。 3、示范抛球击掌动 作要领。 组织:同上。 1、双手抛接球练习: 2、单手抛接球练习: 3、抛球击掌练习: 学生成四例横队练 习 ××××××× ×××××××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 ▲ 四例横队练习 5-9 5-9 5-9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学设计公开课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学设计课的内容: 实心球投掷、游戏 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标精神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或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使教育活动为学生服务,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和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己成长起来,从而真正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实心球投掷中投掷角的定义,认识到合理的投掷角对投掷成绩的提高。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改变学生投掷中投掷角过低的状况;游戏中,学生能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互动合作,让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兴趣。 具体实施: 1、热身运动,采用学生自由熟悉球性和健康操结合,由课

间直接过渡到课中的方式,让学生随音乐及音乐提示,发挥想象,共同热身。 2、实心球投准的练习中,设定不同标准的组别,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自行分组。并在练习中自行调整。尊重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会对自己作出合理的评价。练习时,互相帮助、纠正、鼓励,体现出团结互动精神。(练习方法:在场地中央悬挂距地面高度不一的布偶作目标。距目标设不同距离的点作投掷点,投掷点距目标越近,布偶越低,距目标越远,布偶越高,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投掷能力选择不同的投掷点,用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的方法,以球击目标。) 3、游戏,学打保龄球练习,以矿泉水瓶装水后作目标,以实心球作保龄球击打,分小组进行,让同学们在享受高雅运动的同时,学会分工、合作、协调。游戏“赶猪回圈”,以矿泉水瓶作棒,实心球作“猪”,赶“猪”到器材室,看谁快。打破传统的结束方式,采用自行自主练习,给予学生发挥的自由空间、对运动乐趣的回味。 课堂教学后思考:本节课通过对教材的挖掘,让学生对实心球投掷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兴趣被充分调动,同时,让器材的功能得以放大。在练习中,学生有了自信,并能根据自我能力进行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它们分别是: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使得我们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今天,我们来了解血液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淋巴液沿着一系列的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终汇入静脉,因此淋巴系统也可认为是静脉系统的辅助部分。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 1、心脏

心脏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同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是互相隔开的。 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由此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在心房和心室之同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血管和心脏的结地点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2、血管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3、人体的血液循环

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网中 循环流动,这程就是血液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等。 根据人体血液循环路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 肺循环两部分。 血液由左心室进人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的循环称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 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称为肺循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解读报告 屈中乾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作总体的说明和分析,以便增进体育教师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1、基础性 九年义务教育在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强调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2、实践性

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的课程。关注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身性 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负荷适宜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综合性 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2)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 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二)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四)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学习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本课主题游戏中学习教学重点身体的向内倾斜教材曲线跑教学难点手臂摆动内小外大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基本了解曲线跑的动作要领和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曲线跑使90%的学生掌握它的技术,65%的学生能提高快速弯 道跑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发扬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精 神,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配合的意识。 教学顺序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运动 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 数 时 间 准备部分9 分钟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报告人数 2、检查人数 3、师生问好 4、检查服装 5、宣布本课内容 二、热身活动 1.绕圈慢跑,听数组团: 2、听数以身体各个点触地: 动作方法:在自己的圆上慢 跑,听到数字后,以自己的身 体各部位触地。 动作要求:以数字为准,身体 各个点触地,反应快,准确。 一、课堂常规 1、观察集合情况 2、师生问好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课内容 5、加强安全教育 要求:教师提前到场, 准备好场地,器材, 等候上课。 二、热身活动 1.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进行练习 (3)调动队伍 2.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 (2)指挥进行练习 (3)加强安全指导 (4)队伍调整 (5)执行裁判工作 组织队形(:学生,:老师) 要求:静、齐、快、精神饱满、服 装整洁,注意力集中。 组织练习1 学练要求:学生跟着教师。 组织练习2:听数以身体各个点触 地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主动。 1 1 5 ~ 7 分 钟

基本部分27 分钟三、曲线跑练习 1.学生散点练习 动作方法和要求:把学生 自主进行练习,沿着场地 上的各种曲线进行曲线 跑。 2.老狼老狼几点钟 动作方法:如图,把每个 班的学生分成4组,在自 己的圆圈里,进行慢跑, 听教师口令进行慢跑和快 跑。 动作要求:听清口令,反 应迅速,动作到位。 3.八字接力跑 动作方法:如图所示,学 生分为4个队,每两队一 个场地,2人一组,绕“8” 字形接力跑,先到的队得 一分。 动作要点:跑动中注意手 臂的摆动和身体的倾斜, 从外道超越别人。 四、椭圆形接力跑 动作方法:把学生分成4 队,每队一个直角,按照 逆时针方向跑动,到达自 己位置后,下一位同学接 上。 动作要求:弯道不减速, 从外道超越别人。 三、曲线跑练习 1.教法和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 (2)带领进行练习 (3)口令指挥 (4)注意观察学生 (5)个别指导 (6)及时纠错 2.教法和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 (2)指挥进行练习 (3)提出易犯错误 (4)加强安全指导 (5)注意观察学生 (6)个别指导 (7)及时纠错 3.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 (2)指挥进行练习 (3)调动队伍 (4)指出易犯错误 (5)个别指导 四、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 (2)指挥进行练习 (3)加强安全指导 (4)注意观察学生 (5)及时制止危险 动作 (6)执行裁判工 三、曲线跑练习 1.曲线跑 学练要求:学生注意集中、积极主 动,教师口令清楚,动作规范。 2.老狼老狼几点钟 学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按规定 完成动作,跑的中途尽量不停顿, 减少传接球的失误。 3.八字接力跑 学练要求:跑得快,注意手臂摆动 和身体倾斜。 四、下肢力量练习 学练要求:学生服从规则,积极主 动完成练习,注意安全。 7 ~ 9 次 5 ~ 8 次 1 3 ~ 4 分 钟 6 ~ 7 分 钟 4 ~ 6 分 钟 5 ~ 6 分 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