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过关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过关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过关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过关测试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丙是常见的溶剂,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丙转化成甲的反应无明显能量变化

B.乙可能属于盐

C.乙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成丙

D.丙丁反应所得溶液不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3.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4.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A.H2S3O9B.H2S2O7C.H2S4O13D.H2S5O16

5.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6.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

7.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8.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 pH试纸pH=7,恰好中和

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2SO4过量

C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过量

D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液过量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

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

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1.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研磨闻气味B.蒸发食盐水

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

13.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

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14.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

A.只有银B.只有银和铁

C.可能含有锌D.一定有银、铁、锌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16.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

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

A.A

B.B

C.C

D.D

17.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转化流程如图。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② Cu + H2SO4 + H2O2 = CuSO4 + 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80℃左右进行

B.过程II中,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过程III的物质D选用稀盐酸

D.溶液E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硫酸锌晶体

18.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有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9.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指零处

D.无法确定

20.为测定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 B.76% C.38% D.7.6%

21.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A.右端上翘B.左端上翘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

22.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

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

2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你认为放在这些小袋中的物质应该是()

A.蔗糖和无水硫酸铜B.食盐和生石灰

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D.烧碱和生石灰

24.向a g K2CO3溶液中滴入b g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表示K+

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小于(a+b)g

C.将Ba(OH)2换成BaCl2也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D.恰好完全反应时,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5.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

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到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

C.丙向久置空气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

D.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

2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CO2验满

C.稀释浓硫酸 D.干燥氧气

27.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8.常温下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CaO反应的是()

A.盐酸B.水C.NaCl D.NaOH

29.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食盐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石灰石

30.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活泼性:A>B

B.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B<A

C.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B

D.t2时,A、B金属均没有剩余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B

【解析】

【分析】

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甲为氢氧化钙;丙是常见的溶剂,则丙为水;甲(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乙发生化学反应后能生成丙(水),所以乙为碳酸钙或氢氧化钠;甲(氢氧化钙)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甲为氢氧化钙;丙是常见的溶剂,则丙为水;甲(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乙发生化学反应后能生成丙(水),所以乙为碳酸钙或氢氧化钠;甲(氢氧化钙)能与丁发生化学反应,丙(水)也能与丁发生化学反应,则丁为二氧化碳。

【详解】

A、丙转化成甲的反应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选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乙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钙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选项正确;

C、如果乙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D、丙为水,丁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错误,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

解析: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钠与锌不能反应,则甲是硫酸钠溶液,丙是稀硫酸,丁是稀盐酸,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④③②①,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正确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所以,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稀硫酸和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用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解析】

【分析】

根据选项中的化学式推测可能的硫酸分子的个数,假设给定的选项物质就是脱水所得产物,根据其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硫酸分子的个数,进而分析脱水的结果。

【详解】

A、1个分子中含有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选项中的化学式推测可能的硫酸分子的个数,假设给定的选项物质就是脱水所得产物,根据其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硫酸分子的个数,进而分析脱水的结果。

【详解】

A、1个分子中含有3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3分子的硫酸,3H2SO4=H2S3O9+H4O3,脱的不是水分子,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符合题意;

B、1个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两分子的硫酸,2H2SO4=H2S2O7+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C、1个分子中含有4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4分子的硫酸,4H2SO4=H2S4O13+3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D、1个分子中含有5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5分子的硫酸,5H2SO4=H2S5O16+4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明确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硫酸分子的个数、确定脱的是否是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滴有酚酞溶液的盐酸溶液显无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稀盐酸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钠离子和氯离

子生成氯化钠。

【详解】

A、溶液中阳离

解析:B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稀盐酸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钠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钠。

【详解】

A、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溶液对外不显电性,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溶剂质量增加,故B不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图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了,故A代表水分子,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酸碱中和反应其实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8.C

【解析】

【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C

【解析】

【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是该物质与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A不正确;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故B不正确;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 正确;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都能生成盐和水。9.D

【解析】

【详解】

A、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呈中性,pH为7,选项正确;

B、只有当硫酸剩余时,硫酸与锌粒反应才产生气泡,选项正确;

C、只有氢氧化钠过量时,硫酸铜与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呈中性,pH为7,选项正确;

B、只有当硫酸剩余时,硫酸与锌粒反应才产生气泡,选项正确;

C、只有氢氧化钠过量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选项正确;

D、当硫酸不过量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会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选项错误,故选D。

10.D

【解析】

【分析】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分子很小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

【详解】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A不正确;

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B不正确;

C、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如碘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溶

解,故C不正确;

D、分子的性质有: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墙内开花墙外香”,

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

11.D

【解析】

【详解】

A.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B.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C.浓盐酸具有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B.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小,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

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小,故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故错误;D.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不能直接将试纸伸入液体中,故正确.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浓硫酸的稀释;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13.B

【解析】

【详解】

A、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被吸收,样品和酸反应减少的质量为:

213.4g-213.22g=0.18g,所以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是0.18g,故错误;

B、5.6g的订书

解析:B

【解析】

【详解】

A、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被吸收,样品和酸反应减少的质量为:213.4g-

213.22g=0.18g,所以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是0.18g,故错误;

B、5.6g的订书钉和酸反应生成0.18g的氢气,每40份质量的钙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18份质量的铝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铜不会生成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该金属可能是Zn,故正确;

C、分析图可知,1.7min 后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是浅绿色,故错误;

D、订书钉表面有少量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先与酸发生反应,所以0→0.2min不产生氢气,故错误。

故选B。

14.B

【解析】

【详解】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氢>银,铁粉不能与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锌发生反应,所以在滤渣中不会有金属锌;则铁粉只与AgNO3溶

解析:B

【解析】

【详解】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氢>银,铁粉不能与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锌发生反应,所以在滤渣中不会有金属锌;则铁粉只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在反应后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铁粉过量,故滤渣的成分为铁和银,B正确。

故选:B。

15.B

【解析】

试题分析: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6.B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是酚酞,而烧杯中的溶液是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气体显碱性,酚酞遇碱显红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使滤纸变红色,说明滤纸上的是酚酞。烧杯挥发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是酚酞,而烧杯中的溶液是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气体显碱性,酚酞遇碱显红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使滤纸变红色,说明滤纸上的是酚酞。烧杯挥发的物质使红色消失,说明是酸性物质,浓盐酸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红色褪去,选项正确,故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遇石蕊会使其变蓝,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滤纸上的指示剂不可能是石蕊,因为碱不能使它变红,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D

【解析】

【详解】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107.35℃以下进行,因为过氧化氢的闪点为107.35℃,选项错误;

B、溶液A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三种物质,物质B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107.35℃以下进行,因为过氧化氢的闪点为107.35℃,选项错误;

B、溶液A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三种物质,物质B 为金属锌,锌分别与稀硫酸、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反应中锌、铜、氢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固体C中含有锌、铜两种金属单质,为得到硫酸锌,加入的物质D应为稀硫酸,选项错误;

D、溶液E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硫酸锌晶体,选项正确,

18.B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正确;

C、将

解析:B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

正确;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C不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是由于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故选B。

19.A

【解析】

【详解】

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选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选A。

20.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设氧化铜质量为x ,则氧化镁质量为: 根据题意有:

样品中金属元素质量: 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详解】

设氧化铜质量为x ,则氧化镁质量为:10g x ﹣

22CuO +=+80x

732HCl Cu x 8Cl 0

H O 73

22MgO +2HCl =MgCl +H O

4073

10g x

73x

150g 7.3%80

?﹣﹣

根据题意有:73x

40( 150g 7.3%)73(10g x)80

???﹣

=﹣ x 8g =

样品中金属元素质量:24

2g =7.6g 4648g 0

+80??

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7.6g

100%=76%10g

? 故选B 。 【点睛】

=

100%?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

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的质量

21.B 【解析】 【分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铁球质量减小,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铁和硫酸铜反

解析:B

【解析】

【分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详解】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铁球质量减小,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球表面,铁球质量增大,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减小,因此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左端上翘。故选B。

【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2.B

【解析】

【详解】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B不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可以和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故C

正确;

D、由于四种物质都可以燃烧,且来源广泛,所以生活经常用于燃料,故D正确。故选B。23.C

【解析】

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但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A错误;B.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但食盐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B错误;C.还原铁粉能吸收氧气并发生反应,生石灰则能吸收水分,故C正

解析:C

【解析】

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但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A错误;B.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但食盐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B错误;C.还原铁粉能吸收氧气并发生反应,生石灰则能吸收水分,故C正确;D.烧碱与生石灰都能吸收水分,但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C。

24.D

【解析】

【详解】

A、已知是向 a g K2CO3溶液中滴入b g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故下方烧杯中盛装的物质应为K2CO3,根据K+和CO3 2-的个数比为2:1,可知O表示K+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已知是向 a g K2CO3溶液中滴入b g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故下方烧杯中盛装的物质应为K2CO3,根据K+和CO32-的个数比为2:1,可知O表示K+,故正确;

B、K2CO3+Ba(OH)2═BaCO3↓+2KOH,有沉淀生成,则溶液的质量小于(a+b)g,故正确;

C、K2CO3+BaCl2═BaCO3+2KCl,也有沉淀生成,实质为CO32-与Ba2+的反应,故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结束时,溶液中含有KOH,呈碱性,故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故错误。

故选D。

【点睛】

恰好完全反应的理解:反应物都消耗,并且没有剩余。

25.C

【解析】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故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正确;

B、头发是蛋白质,与热的氢氧化钠溶于反应,故头发逐渐溶解消失,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

解析:C

【解析】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故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正确;

B、头发是蛋白质,与热的氢氧化钠溶于反应,故头发逐渐溶解消失,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仍然显碱性,故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错误;

D、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瓶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正确。故选C。

26.D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正确;C、稀释浓

解析:D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正确;D、干燥氧气时,气体要“长进短出”,错误。故选D。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7.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与硫酸铜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温下,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化学】培优易错试卷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Fe + CuSO4= FeSO4+ Cu 置换反应 E 氢 F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 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H2O。 (2)根据(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E 氢 F。 2.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完整)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 第一讲差量法 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 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 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1、8克2、7∶53、11.2克4、8∶7 7∶235、28.89% 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 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 练习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A Fe B Al C Ba(OH)2 D Na2CO3 练习6、在CuCl2和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CuCl2与FeCl3物质的量之比为()(高一试题) A 1∶1B3∶2 C 7∶ D 2∶7 练习7 P克结晶水合物A?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 A18Pn/(P—q) B 18Pn/q C18qn/P D18qn/(P—q) 答案:1 、96% 5、A 6 、C7、 A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2019年4月20日 (考试总分:3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 1、(4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化学原理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强抗腐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固体不能用来干燥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排放的酸性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在常温下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氢氧化钠”的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若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甲→_____(填玩家编号)。 (2)写出(1)出牌顺序中氢氧化钠与下一位玩家的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B玩家的牌与上一位玩家的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3)如果本局只有最末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他们的出牌顺序可能为:甲→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4分)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 1.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铁溶液用pH试纸检验 B碳酸钙和硫酸钡加入稀盐酸加入足量水 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氯化钡溶液 D水和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H4Cl、KNO3、Na2SO4B.K2SO4、NaNO3、KMnO4 C.Na2SO4、NaCl、NaHCO3D.BaCl2、NaNO3、K2SO4 4.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 B.BaCl2C.KNO3D.AgNO3 5.下列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OH-、NH4+B.K+、Fe3+、NO3- C.Cl-、Na+、CO32-D.Ca2+、CO32-、Na+ 6.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7.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同步测试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双氧水 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3.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 A.7.6g B.15.2g C.20.0g D.40.0g 4.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 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 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 5.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27 C.44 D.56 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两种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1:1 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W氧气氮气水蒸气 前质量/g6810022 反应后质量/g X458110 A.X的值应为0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 D.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过关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过关测试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丙是常见的溶剂,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丙转化成甲的反应无明显能量变化 B.乙可能属于盐 C.乙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成丙 D.丙丁反应所得溶液不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3.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4.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A.H2S3O9B.H2S2O7C.H2S4O13D.H2S5O16 5.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6.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 7.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8.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 pH试纸pH=7,恰好中和 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2SO4过量 C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过量 D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液过量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复习测试题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复习测试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 A.2:1 B.2:3 C.3:1 D.1:2 2.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 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 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4.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 A.7.6g B.15.2g C.20.0g D.40.0g 5.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CuO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 C.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 CO23.3g 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 6.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 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复习提高测试题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复习提高测试题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2.在一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小刚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小刚同学作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小于7 B.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该溶液显酸性 3.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 4.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 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5.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A.H2S3O9B.H2S2O7C.H2S4O13D.H2S5O16 6.室温下,向 a克 Mg粉和 Ag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Cu(NO3)2溶液,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B.滤液中一定没有 Cu2+ 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 a D.滤液中一定含有 Ag+ 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

备战中考化学 推断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1)若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 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 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1)、(2)中,D 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问题二:工业上冶炼1732t 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 343Fe +2O Fe O 点燃 Na 2CO 3+Ca(OH)2 = CaCO 3↓+2NaOH 酸 分解反应 2577.8t 【解析】 【详解】 问题一 (1)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 3O 4,A 可以和B 相互转化,则A 可以是铁单质,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 2点燃Fe 3O 4; (2)B 的俗名是苏打Na 2CO 3,固体C 易潮解是氢氧化钠,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OH)2 =CaCO 3↓+2NaOH ; (3)由(1)(2)问分析,D 为酸,该反应过程中判断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④复分解反应,没有分解反应。 问题二 解:设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x 。 Fe 3O 4 + 4CO 高温 4CO 2 + 3Fe 232 168 x ×(1-10%) 1732t×97%

初三化学培优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培优题专题训练 2015年广东省各地中考题集锦 综合能力题 1.(8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 )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 (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流程中SO 2转化为SO 3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 (4)炉渣(Fe 2O 3 )在工业上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 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 3.(8分)已知A —H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 能产生温室效应;B 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 是紫红色金属;H 是蓝色 沉淀。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 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 4.(8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和 (2)“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A B C D E H ② ①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过关测试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过关测试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杨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杨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B.该溶液的pH大于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 D.该溶液显碱性 2.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3.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4.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5.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 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 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知识梳理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3、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用圆规截取线段);(2)度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度量)。 5、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 2 1 AB 或AB=2AC=2BC 。 二、角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 ,∠C 等。 C

初三化学培优试题(十)

初三化学培优试题 1. 某溶液含有Na+、H+、Ba2+、OH﹣、Cl﹣、、中的几种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 (2)向滤渣中加入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 (3)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溶液中 ①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②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③不能确定的离子是,欲确定其是否存在,方法是: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若看到,说明溶液中含的该离子. 2. 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1)该溶液由和两溶液混合(填化学式) (2)请写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 如图中的六个圆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与C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 为氧化物,C、D、E、F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2)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4. 已知A﹣H为初中常见物质,A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紫红色金属,甲是黑色固体,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化学式;写出C的化学式. (2)写出A+B→E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E+G→F的化学方程式:. 5.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3.25g,还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滤液.试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7.2常见酸和碱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总结酸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我们今天正要学习的,也是本章很重要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在前面一节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它们具有什么性质?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课本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很多同学取用药品过多,造成大量浪费。

2、试管的洗涤较麻烦,2月份天气较冷,许多同学不愿动手洗涤试管。并且试管使用 洗涤过程中都容易出现破损。 3、很多同学做实验时,取的盐酸量不相等(有些相差很大),不利于做对比实验。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决定采用微型化学实验,这样做,既节省了药品,因取得盐酸很少(5滴),量基本相等,而且靠在一起,便于观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 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难点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七、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药片铝塑板(去铝箔)(2块)、玻璃棒、镊子。 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铁锈、镁条、锌粒、铜片、石灰石。 八、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浓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实验活动中我们一般使用稀酸,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你已经知道哪些?这节课我们将来

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

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6) 班级 ; 姓名 1.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 7H 10O 5)。由它合成的“达菲” (C 16H 31O 8N 2P)是是抗 H1N1流感的一种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 .用莽草酸合成达菲需要含氮的物质 D .由莽草酸合成达菲是物理变化 2.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 3.从物质的分类的角度看,下列物质与二氧化氮、三氧化硫、氧化铝属于同类别的物质( ) A .氢氧化铁 B .硫酸铜 C .水 D .硝酸 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 : 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 ) A .Ba 2O B .BaO 2 C .Ba 2O 2 D .BaO 3 5.某纯净物X 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 3、H 2O 和CO 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X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X 是化合物 C. X 中有水 D. X 不稳定 6.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 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 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 2O+7O 2 ====2FeSO 4+2H 2SO 4,则R 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S 3 C. FeS 2 D. FeO 7.已知A 、B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A 、B 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则该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 A .A 2 B 3 B .A 3B 2 C .AB 3 D .A 3B 8.由化学方程式CxHyOz +5O 24CO 2+4H 2O ,可知x 、y 、z 的值分别是 A .1、2、3 B .2、4、1 C .4、8、2 D .4、4、1 9.ng 氯酸钾和2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A .(n -m)g B .(m +2)g C .(m -2)g D .(n +2-m)g 10.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与氧的质量比为3∶8,则该氧化物中碳的化合价是 A .+2价 B .+4价 C .-2价 D .0价 11.对于方程式 4Al +3O 2 2Al 2O 3的下列说法正确是 A .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 B .铝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 C .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D .4个铝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12.在反应X +2Y =R +2M 中,已知R 和M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 与Y 完全 反应后,生成4.4gR ,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比是 ( ) 点燃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培优综合练习

初三化学化学推断题培优综合练习 一、化学推断题 1.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提示:CO+CuO Cu+ CO2, H2+CuO Cu+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2.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X、Y、Z、W、R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11,R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X阳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W 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②实验室用一种白色固体制备Z单质,该化学方程式为; ③元素X、Y、Z、W和元素X、Z、R可分别组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甲和乙都是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药剂,甲、乙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④X、Y、Z三种元素可按质量比12:3:8形成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该化合物

初中化学试题: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宿迁市)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 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 、B 、C 、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 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A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2.(2006年济宁市)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C ) A.HClO HCl Mg(OH)2 MgCl 2 B.CO 2 H 2CO 3 CaCO 3 Ca(HCO 3)2 C.H 2O HNO 3 NH 3·H 2O NH 4NO 3 D.SO 3 NaHSO 4 NaOH Na 2SO 4 3.(连云港)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 A .用NaOH 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 2O B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 2:H 2SO 4+CaCO 3=CaSO 4+CO 2↑+H 2O C .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 2O 3+6HCl=2FeCl 3+3H 2O 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 2 === 2CO 2 4.(2006年烟台市)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 A ) A .NaCl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SO 4(硝酸钡溶液) B .CO 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 .NaOH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CO 3(石灰水) D .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5.(2006年滨州市)Cu 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 2SO 4=Cu+ Cu SO 4+H 2O 。氧化铜与氢气反应 后得到的Cu 中常常混有少量Cu 2O 。现将10 g Cu 和Cu 2O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 2O 的质量为(A ) A .0.9 g B .9.5 g C .0.5 g D. 0.45 g 6.(2006·北京市)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C ) A 、火碱 B 、烧碱 C 、熟石灰 D 、小苏打 7.(2006·北京市)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D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烧碱 D 、食盐 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 2.(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有端点。 (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有端点。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端点。 3.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比较 概念图形表示方法向几个方向延伸端点数可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即直线点;点在直线外,即直线点。 5.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即确定一条直线。 二、教材精读 6.探究:(1)经过一个已知点A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2)经过两个已知点A、B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枚钉子? 解: 归纳:经过两点有且(“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 实践练习:如图,已知点A、B、C是直线m上的三点,请回答 A B C m (1)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吗? (2)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吗? (3)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吗? (4)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解: 三、教材拓展 7.已知平面内有A,B,C,D四点,过其中的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能画几条? 分析:因题中没有说明A,B,C,D四点是否有三点或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应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解: 实践练习:如图,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 、B 、C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C 为黑色固体,则A 为________,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在常温下为气体,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写出B→C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O CuO+CO 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 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A 是 H 2O , 2222H O 2H + O ↑↑通电,C 为黑色固体,C 可以是CuO 或 Fe 3O 4,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 是CO 。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O+CO 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 (2)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 是NaOH ,A 在常温下为气体,A 是CO 2,B 是Na 2CO 3,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 2.图中的六个圆A 、B 、C 、D 、E 、F 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 与C 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 为氧化物,D 、E 、F 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E 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题.doc

《常见的酸和碱》 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物质质量增加的是() A.浓 B .浓 C .食盐水 D .水 2.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这是因为硫酸() A.具有吸水性B.能跟金属反应 C .能跟碱反应D.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3.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A.一样多B.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多C.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多D.无法比较 4.下列各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B.食盐溶液C.澄清的石灰水D.浓盐酸 5.下列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的是() A. B . C.D. 6.下列对盐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浓盐酸有挥发性 C.浓盐酸挥发在空气中会产生白烟D.浓盐酸有强氧化性 7.下列属于硫酸的用途的是() ①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②生产炸药③冶炼有色金属,金属除锈④精炼石油⑤制造试剂和药物 A.①②③ B .②③⑤C.①③④⑤ D .①③④ 8.下列属于硫酸的性质的是() ①具有挥发性②具有吸水性③有腐蚀性④有脱水性⑤有刺激性气味⑥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⑦有酸味 A .①②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⑦D.②⑤④⑦ 9、用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都能区别的一组溶液是() A、稀盐酸和稀硝酸 B 、稀盐酸和食盐水 C、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硫酸和稀盐酸 10 、根据反应方程式:H2SO4 + Na 2S2O3 == Na 2SO4 + S + X + H 2O,推断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A、 SO2 B 、 SO3 C 、 H2S D 、 Na2O 11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A 苛性钠 B 食盐 C 浓盐酸 D 浓硫酸 12 、盐酸是一种主要的工业用酸,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 、纯净的浓盐酸是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13 、硫酸的用途很广,下列叙述的硫酸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稀硫酸能溶解镁、锌等金属 D、浓硫酸难挥发 14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 .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15 .各种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其溶液里都含有大量的() A.氢分子 B .氢离子 C .水分子 D .酸根离子 16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 .浓硫酸的腐蚀性 C .浓硫酸的吸水性 D .碳酸的不稳定性 17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 .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 O2、 N2等 D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18 、下列各溶液中能跟石灰水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