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卷及答案七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卷及答案七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卷及答案七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卷及

答案七

2018年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模拟卷及答案七

1 [单选题] ()属于假设式的提问方式。

A.“如果你处于这样的情况,你将怎么做?”

B.“你的意思是这样的吗?”

C.“你曾经干过销售工作吗?”

D.“你认为这样做对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假设式提问即鼓励应聘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应聘者的想象能力,以探求应聘者的态度或观点。例如“如果你处于这种状况,你会怎样处理?”。

2 [单选题] ()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段。

A.课程实施

B.课程安排

C.课程规划

D.课程评价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培训课程的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

段。

3 [单选题] 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的人员录用策略是()。

A.补偿式

B.多重式淘汰

C.结合式

D.领导决定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补偿式中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最后根据应聘者在所有测试中的总成绩作出录用决策。B项,多重淘汰式中每种测试方法都是淘汰性的,应聘者必须在每种测试中都达到一定水平,方能合格;C项,结合式中有些测试是淘汰性的,有些是可以互为补偿的,应聘者只有通过淘汰性的测试后,才能参加其他项目的测试;D项,领导决定式是领导作为录用人员的决定因素。

4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定员标准总体编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提示的附录是标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B.劳动定员标准由概述、标准正文和补充组成

C.提示的附录按国家标准GB/T 1.1的要求撰写

D.标准名称通常含有引导词、主体词和补充词三个要素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劳动定员标准应由三大要素构成:①概述;②标准正文;③补充。A

项,为了对劳动定员标准某些技术内容作重要补充,可在全部标准条文之后,增设附录。附录有两种,一种是标准的附录,它是标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另一种是提示的附录,它给出本标准有关的附加信息,排列在标准的附录之后。

5 [单选题] 工作地直接影响作业,夏季人体的舒适温度为()。

A.15~18℃

B.18~22℃

C.18~24℃

D.18~26℃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工作地要保持正常的温度与湿度,要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和不同的季节气候,采取必要的措施。人体的舒适温度夏季为18~24℃,冬季为7~22℃。

6 [单选题] ()主要是为了适应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高级人才的求职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A.网络招聘

B.借助中介

C.猎头公司

D.熟人推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猎头公司在我国是近年来为适应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高级人才的求职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它的一大特点是推荐的人才素质高。

7 [单选题] 职工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15

B.30

C.45

D.6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8 [单选题] 以下关于零基定员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零基法是以岗位劳动量为依据一切从零开始

B.零基法主要用来确定二、三线人员的定员人数

C.是以某一类人员人数为基础,按比例核定定员人数

D.零基法对工作量不饱和的岗位实行并岗或兼职兼岗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零基定员法打破常规,改变了过去以某一类人员人数为基础,按比例

定企业二、三线人员的传统方法。以岗位劳动量为依据,一切从零点开始,按工作负荷量和岗位负荷标准(系数)决定岗位设置,对工作量不饱和的岗位实行并岗或者由一人兼职兼岗,使定员水平趋于合理,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

9 [单选题] 在培训效果评价的过程中,()用来评估受训者的技术和运动技能水平及其行为。

A.技能成果

B.情感成果

C.绩效成果

D.投资回报率

参考答案:A

技能成果包括技能的获得或学习与技能的应用(技能转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它用来评估受训者的技术和运动技能水平及其行为。

10 [单选题] 在费用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应聘者的初选工作应坚持()。

A.细选原则

B.精选原则

C.重点原则

D.面广原则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由于个人资料和招聘申请表所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决策人员往往凭

个人的经验与主观臆断来决定参加复试的人选,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经常产生漏选的现象,因此,初选工作在费用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坚持面广的原则,应尽量让更多的人员参加复试。

11 [单选题] 以下关于以任务或过程为取向的研讨说法错误的是()。

A.前者着眼于达到某种事先确定的目标

B.前者需要设计具有探索价值的题目

C.后者着眼于讨论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

D.后者重点是发现受训人员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任务取向的研讨着眼于达到某种目标,这个目标是事先确定的,即通过讨论弄清某一个或几个问题,或者得出某个结论,组织这样的研讨需要设计能够引起讨论者兴趣、具有探索价值的题目。过程取向的研讨着眼于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重点是相互启迪,进行信息交换,并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12 [多选题] 学习型组织的培训战略的制定应遵循()原则。

A.系统地从过去和当前的培训项目与经验中学习

B.鼓励使用数量化的测量标准和衡量基准进行培训信息反馈和改进

C.视参与者的支持为培训的一部分和进步依据

D.促进各个培训参与主体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E.以提高企业绩效为唯一目标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

学习型组织作为未来企业成功的模式,具有崭新的学习观念,其培训战略的制定可以归结为四个原则:①系统地从过去和当前的培训项目与经验中学习;②鼓励使用数量化的测量标准和衡量基准进行培训信息反馈和改进;③视参与者的支持为培训的一部分和进步依据;④促进各个培训参与主体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13 [多选题] 层次评估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A.评估体系中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

B.没有对目标本身进行评估

C.重视结果评估,忽视过程评估

D.不能把各个层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E.数据的取得是根据单个人的描述取得的,但是每个人的理解又有不同,容易造成混乱

参考答案:A,D,E

参考解析:

层次评估法的不足之处包括:①评估体系中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因素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②数据的取得是根据单个人的描述取得的,但是每个人的理解又有不同,容易造成混乱;③不能把各个层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BC两项属于泰勒模式的缺点。

14 [多选题] 培训中心的工作档案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A.员工的基本情况

B.培训工作的范围

C.如何进行对外培训

D.培训工作往来单位的档案

E.特殊人才、重点人才、急需人才的培训情况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

培训中心的工作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培训工作的范围;②如何进行岗前培训;③如何进行升职晋级培训;④如何进行纪律培训;⑤如何进行其他技术性专项培训;⑥如何进行对外培训;⑦如何考核和评估;⑧全公司人员已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的情况;⑨列入培训计划的人数、培训时间和班次、学习情况;⑩特殊人才、重点人才、急需人才的培训情况。

15 [多选题] 培训评估的方法包括()。

A.排序法

B.观察法

C.情境模拟测试

D.时间序列法

E.收益评价法

参考答案:B,C,D,E

参考解析:

培训评估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情境模拟测试、绩效考核法、360度考核、前后对照法、时间序列法和收益评价法等。

山大函授期末考试法理学答案

《法理学》模拟卷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 D )。 A.伊斯兰法 B.教会法 C.英国法 D.罗马法 2.把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根据是( C )。 A.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 B.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 C.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 D.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 3.权利界限的决定因素毫无疑问是( B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历史因素 D.宗教因素 4.将法律概念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的依据是( A )。 A.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 B.法律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C.法律概念涵盖面大小 D.法律概念的严谨程度 5.在我国,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的机关是(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6.下列国家中属于大陆法系的是( C ) A.英国 B.新西兰 C.德国 D.美国 7.立法程序包括提出议案、( A )、表决议案和公布法四个步骤。 A.审议议案 B.征求意见 C.修改议案 D.完善议案 8.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经全体代表的( B )以上多数通过方为有效。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三 D.五分之四 9.下列执法行为中属行政制裁的是:A A. 行政拘留 B.强制扣缴 C.强制划拨 D.强制检疫 10.在下列机关中,宪法规定的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A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监察部 二、材料分析 1.“法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2.司法权是终极性权力。 参考答案: 1.“法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答:法学史上很多思想家论述过法是一种意志,即具有意志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这种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的意志性表现在法律对社会关系有一定的需要、理想和价值。法的意

2018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Visual Basi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构成对象的三要素是() A属性、控件和方法 B.属性、事件和方法 C.窗体、控件和过程 D.控件、过程和模块 2、下列语句在任何条件下都至少执行一次的循环体是() A.Do While<条件> B. While<条件> 循环体循环体 Loop Wend C. Do D.Do Until<条件> 循环体循环体 LoopUntil<条件> Loop 3、下面控件中,没有caption属性的() A.框架 B.组合框 B.命令按钮 D.复选按钮 4、要使标签透明须将其()属性改为0 A.Style B. backcolor C.visible D.borderstyle 5、下列关于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的传值调用时将实参的具体值传递给形参 B.过程的传址调用是将实参在内存的地址传递给形参 C.过程的传值调用参数是单向传递的,过程的传址调用参数是双向传递的 D.无论过程传值调用还是传地址调用,参数传递都是双向的 6、设a=6, b=8, c=10 则函数lif(a

英语三级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3年大学英语三级考试(CET3)A级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题型: |考试时间:6月份下旬周日开考 (1)PART I Section A B listening comprehension(15minutes) Section A B (2)PART I Section C listening comprehension(15minutes) Section C (3)PART Ⅱ Structure(15minutes) Section A (4)PART Ⅱ Structure(15minutes) Section B (5)PART Ⅲ Reading Comprehension(40minutes) Section A B (6)PART Ⅲ Reading Comprehension(40minutes) Section C D E (7)PART Ⅳ Translion(25minutes) (8)PART Ⅴ Writing(25minutes) Part I 听力略 Part II Vocabulary & Structure Directions: This part is to test your ability to construct grammatically correct sentences. It consists of 2 section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10 incomplete sentences. You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each one by deciding on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d or words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Then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6. Although ,he insisted _________going there together with us. A) to B) on C) at D) for 17. I’ll ask Mr. Smith to ring you up _________he comes back to the office. A) when B) where C) because D) although 18. They regard _________as their duty to provide the best service for their customers. A) this B) what C) it D) that 19. Not until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_________to give a speech at the meeting. A) he agreed B) does he agree C) he agrees D) did he agree 20. _________up at the clock on the wall,the secretary found it was already midnight. A) Looking B) Look C) To look D) Looked 21. The first textbook _________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me out in the

2018年法理学模拟考试B

法理学B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将法律行为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依据是()。 A.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B.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 C.行为的公法性质或私法性质D.行为之主从关系 2.权利滥用的规定始自古代罗马法,定制于()。 A.法国的人权宣言B.美国宪法 C.魏玛宪法D.拿破仑民法典 3.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主要是()。 A.法律的调整方法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法律的数量D.法律的价值 4.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是()。 A.义务性规则B.命令性规则 C.授权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 5.调整性法律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 A.加强统治B.控制行为C.实施管理D.实现平等 6.()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 A.刑事责任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D.违宪责任 7.()是指国家通过强制力迫使不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责任方式。 A.制裁B.强制C.归责D.惩戒 8.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负责,必须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不得没有法律依据而追究与违法行为者或违约行为者虽有血缘等关系而无违法行为或违约事实的人的责任,防止株连或变相株连。这在法理上被称为()。A.罪刑法定原则B.无罪推定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D.责任相当原则 9.法律上的故意是指()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A.明知B.可知C.应知D.告知 10.将法律解释划分为字面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的划分标准是: A.解释尺度 D.解释的自由度不同 C.解释主体的不同 D.解释标准的不同

2018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XXX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命题人XXX)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Al—2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缺水的地区常用明矾净化井水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 化学用语是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具有国际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书面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含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元素的核素符号:12 6 C B. N 2 的电子式: C. O2-的结构示意图: D. 氯化氢的电子式: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 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Fe3+、K+、Cl-、MnO 4- B. Ag+、Na+、NO 3 -、AlO 2 - C. Zn2+、Al3+、SO 42-、Cl- D. Ba2+、NH 4 +、Cl-、HCO 3 - 5. 下列关于元素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因此可以用作食品的膨松剂 B.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溴蒸气 C. Ca(ClO) 2溶液通入少量CO 2 ,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D. 将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 6.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的分子式为C 6H 6 ,它不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2018年自考《法理学(一)》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法理学(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根据是否允许当事人或法律关系参加者进行自主调整、自主确定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 [A]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型规则[B] 授权性、义务性和禁止性规则 [C] 绝对性和相对性规则[D]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2、法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 )。 [A] 法律原则[B] 法律概念[C] 法律规范[D] 法律行为 3、司法机关对其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属于( ) [A] 行政解释[B] 司法解释[C] 立法解释[D] 学理解释 4、行政法律关系属于( )。 [A] 平权型法律关系[B] 隶属型法律关系 [C] 一般法律关系[D] 具体法律关系 5、西方最早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学说起源于( )。 [A] 古雅典[B] 古希腊[C] 古罗马[D] 古埃及 6、把法的规范作用划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法的( )。 [A] 行为的主体不同[B] 法律调整的范围不同 [C] 立法意图的不同[D] 行为方式的不同 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 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治等于法制 [B] 法治代表着一种法律精神 [C] 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D] 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9、我国的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 )的解释。 [A] 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 [B]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C]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D] 国务院的解释 10、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 )。 [A] 全体公民[B] 法人[C] 国家公务员[D] 社会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 )。 [A] 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B] 历史上所有的法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

人教版2018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④② 2.导致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水文 B.气候 C.植被 D.地形 3.关于③④地区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地理环境的特点,属于③地区的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耕地以水田为主 ③河网密集,水运便利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东北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而海南岛可以一年三熟,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不同 B.热量条件不同 C.地形条件不同 D.海陆位置的差异 6.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 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侯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7.北京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这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交通中心 8.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 B.华北平原——竹楼 C.青藏高原——冰屋 D.云贵高原——蒙古包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约为53方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据此完成9~10题。 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旱,沙丘向南迁移 B.地面径流量少,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C.工农业迅速发展造成的 D.人们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10.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 A.制止滥垦、滥伐、滥牧 B.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C.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D.实行水土保持,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治理11.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C.先进的管理经验 D.广大的消费市场 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中P、M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M地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B.P、M两地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西省相邻 C.P地邻珠海经济特区,M地邻深圳经济特区 D.P地经济以博彩旅游业为主,M地经济以转口贸易为主 13.P地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突出的优势表现 在( ) ①先进的管理经验②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③先进的信息和技术④充足的资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公共英语三级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公共英语三级考试模拟题及答案(1)SectionⅠ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5 minutes) Directions: This section is designed to test y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spoken English. You will hear a selection of recorded materials and you must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accompany them. There are two parts in this section, Part A and Part B. Remember, while you are doing the test, you should first put down your answers in your test booklet. At the end of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you will have 3 minutes to transfer your answers from your test booklet onto your ANSWER SHEET 1.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ou may raise your hand. Now as you will not be allowed to speak once the test is started. Now look at Part A in your test booklet. Part A You will hear 10 short dialogues. For each dialogue, there is one question and four possible answers.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A, B, C or D, and mark it in your test booklet. You will have 15 second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and you will hear each dialogue ONLY ONCE. Example: You will hear: W: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if the Beijing flight will be arriving on time? M: Yes, Madam. It should be arriving about ten minutes. You will read: Who do you think the woman is talking to? [A]a bus conductor [B]a clerk at the airport [C]a taxi driver [D]a clerk at the station From the dialogue, we know that only a clerk at the airport is most likely to know the arrival time of a flight, so you should choose answer [B]and mark it in your test booklet. Sample Answer: [A][B][C][D] Now look at question 1 Part A 1. Where is the woman from? [A]Sweden [B]Italy [C]Sylvia [D]Wales 2. Which on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三级考试模拟试卷-A1206-A级a卷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5 minutes) Directions: This part is to test your listening ability. It consists of 3 sections. Section A Directions:T his section is to test y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short dialogues. There are 5 recorded dialogues in it. After each dialogue, there is a recorded question. Both the dialogues and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correct answer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given in your test paper. Then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Example:You will hear: You will read: A) New York City. B) An evening party. C) An air trip. D) The man’s job. From the dialogue we learn that the man is to take a flight to New York. Therefore, C) An air trip is the correct answer. You should mark C)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A] [B] [C] [D] Now the test will begin. 1. A) The job is suitable for him. C) The job is interesting. B) The job is easy to do. D) The job is well paid. 2. A) Mary doesn’t know where the copy room is. B) Mary doesn’t know how to make copies. C) The man is interviewing Mary. D) The man wants to talk to Mary. 3. A) Job opportunities. C) Flights to London. B) The meeting schedule. D) The hotel location. 4. A) Buy a car for the woman. C) Offer the woman a discount. B) Show the woman around. D) Sell a used car to the woman. 5. A) They are too expensive. C) They are of the wrong color. B) They are too large. D) They are out of fashion. AGZAY- pa - 1

完整word版,2018 法理学试题库

法理学试题 一、填空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2、法律实践中最能体现逻辑学知识的运用是法律推理。 3、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法学体系所作的划分中,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 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5、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三大法学流派。 6、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 7、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是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系统。 8、公元652年的《唐律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系统、保存最完整的注释法学著作。 9、法的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三种基本成分。 10、法律后果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两种形式。 11、狭义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 12、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地方性法规。 14、我国法的对象效力范围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15、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法律。 16、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是从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 17、法学产生的前提之一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个职业法学家。

18、每一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19、法的要素包括规则、原则和概念三个部分。 20、法律后果大体上可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21、一切社会的法都可以有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之分。 22、根据法所创制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划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两个部分构成。 23、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自然法学学派。 24、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25、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是部落。 26、法的发展可分为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7、原始社会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习惯。 28、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渊源。 29、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叫做法学体系。 30、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是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 31、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首先提出了划分公法和私法的学说。 二、判断 1、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均可以对某种事实状态的法律意义作出明确的规定。(×) 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 3、法律规则往往通过法律条文表达出来,两者是同义的。(×) 4、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都属于义务规则。(?) 5、判例法在我国也法律渊源之一。(×) 6、从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看,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

2018年大学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8年大学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卷) Part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 Directions: There are four passages in this part.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an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Passage One Science is not a set of unquestionable results but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around us. Its real work is slow. The scientific method , as many of us learned in school, is a gradual process that begins with a purpose or problem or question to be answered. It includes a list of materials, a procedure to follow, a set of observations to make and, finally, conclusions to reach. In medicine, when a new drug is proposed that might cure or control a disease, it is first tested on a large random group of people, and their reaction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nother random group not given the drug. All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are carefully recorded and compared, and the drug is evaluated. All of this takes time and patience. It’s the result of course, that makes the best news—not the years of quiet work that characterize the bulk of scientific inquiry. After an experiment is concluded or an observation is made, the result continues to be examined critically. When it is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it goes to a group of the scientist’s colleagues, who review the work. Einstein was right when he said: “No amount of experimentation can ever prove me right, a single experiment can at any time prove me wrong.” In August 1996, NASA announced the discovery in Antarctica of a meteorite(流星)from Mars that might contain evidence of ancient life on another world. As President Clinton said that day, the possibility that life existed on Mars billions of years ago was potentially one of 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our time. After the excitement wore down and initial papers were published, other researchers began looking at samples from the same meteorite. Some concluded that the “evidence of life”was mostly contamination from Antarctic ice or that there was nothing organic at all in the rock. Was this a failure of science, as some news reports trumpeted? No! It was a good exampl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working the way it is supposed to. Scientists spend years on research, announce their findings, and these findings are examined by other scientists. That’s how we learn. Like climbing a mountain, we struggle up three feet and fall back two. It’s a process filled with disappointments and reverses, but somehow we keep moving ahead.

成人英语三级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英语三级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英语试卷一 Part I Dialogue Completion (15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15 short incomplete dialogues in this part, each followed by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best one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 Loui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a party this Saturday? Jackie: ______________. What kind of party? A. Feels great. B. Sounds good. C. Looks nice. D. Seems OK. 2. Customer: Hi, I’d like a double room for tonight Receptionist: ____________? Customer: Yes, I called you last week from Seattle. My name is Bob Woods. A. Do you have an appointment? B. Have you paid beforehand? C. Do you have a reservation? D. Have you made an order? 3. Sally: You look great in this red dress! Jennifer: __________. A. No, it’s not. Yours looks better. B. No, I don’t like it very much. C. I quite agree with you. D. Thank you. It’s my favorite. 4. Ginger: Hey, how was your vacation?

2017年司法卷一《法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7年司法卷一《法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1[多选题]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权利总是与利益紧密联系,正是基于自利即通过法律来保护本人利益的动机才形成法律 B.没有对应义务存在的权利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不是真正的权利 C.守法行为是围绕义务而展开的 D.行使法律权利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故权利的行使排斥行为人的自主性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权利与利益紧密相连,而通过权利所保护的利益并不总是本人的利益,也可能是他人的、集体的或国家的利益,故A选项错误。从结构上来看,权利与义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即使是在不附条件的赠与合同中,受赠人只享有权利,但这项权利一定会有一项义务——赠与人的义务对应存在,没有对应义务存在的权利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不是真正的权利。B选项正确。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和机制,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始终是围绕权利和义务这两个核心内容和要素而展开的。故C 选项错误。权利是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决定是否实施的行为的,对于法律权利,行为人同样可以决定是否实施,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D选项错误。 2[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判例法 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参考答案:ABD 3[单选题]下列机构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 A.省级政府 B.较大市的人大 C.自治区人大 D.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B 4[多选题]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 ) A.行政法 B.婚姻法

2018年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姓名:14. 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厘米。 15. 不用计算,在○填上<、>或= (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16. 小红用一根1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可能是()、()、()。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 a的平方一定大于2a ( ) 2.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3. 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4.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 m×m可以写成2 m 。() 6.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7. 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 8. 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10.468×99+468=468×(99+1)() 11.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分米短。 A. 3 B. 4 C. 7

精品文档 2. 28+72÷4的结果是( ) A.25 B.46 C.79 3. 0.7里面有()0.0001. A. 70 B.700 C.7000 4. 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65°,另外的两个角可能是() A. 95°,20° B. 45°,80° C.55° 70° 5. 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100°,一个底角是() A. 100° B. 40° C. 50° 6.将一根20厘米的细铁丝,剪成3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以下哪些剪法是可以的。() A.8厘米、7厘米、6厘米; B.13厘米、6厘米、1厘米; C.4厘米、9厘米、7厘米; D.10厘米、3厘米、7厘米。 7.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个钝角或()个直角,至少有()个锐角,应选()。 A.1,1,3 B.1,1,2 C.2,2,2 8.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样两题的计算结果相差()。 A.5 B.7 C.8 9.用简便方法计算76×99是根据()。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0.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第三个角() A.也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 D.无法确定11. a×75=b×108(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 A. a > b B. a < b C. a = b D.不能确定 12. 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内角是46°,那么这个三角形 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 形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80+320= y+y= 56×78×0= 25×14-25×10= 120÷5÷4= n×n= 1000÷125= 90×70= 37十68×0= 132-65-35= 5?a?b= 98+17= 103×40= 7b十5b= 157+102=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8×(29×l25) 156×l0l-156 85×199+85 420÷(5×7) 100×27-27 125×88 五、画一画。 1.分别画一个锐角、钝角、直角和周角,并标出度数。

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SCET—3大纲 SCET—3是一种标准化考试。根据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要求,考虑到我省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其现有条件,本考试命题范围暂定为3550个基础词汇和350条常用短语,内容分为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两大部分,分别占试卷的72%和28%。(详见计分办法)。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 本考试由四川省教育厅直接领导和组织,由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办公室具体实施,统一命题,统一测试,统一阅卷。 试卷设计 SCET—3包括五项内容:听力、语法结构与词汇、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 Ⅰ. 听力(Listening):听力部分主要考核考生一定的听的能力和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 本部分共15题,下分三个部分,考试时间20分钟。 A部分为日常生活和交际场合中的一般对话,共10题。对话中无生词,并避免专有名词(常用人名、地名除外)。所提问题中约有三分之一为推理和判断题。 B部分为一篇短篇听力材料,含2个理解题。其总词量为150个左右,体裁为学生所熟悉的讲话、叙述和解说等。 上述两部分均采用多项选择。读两遍。 C部分为听写填空。在试卷上给出一篇意思相对完整,约150词左右的短文,其中有6个空格。每个空格要求填入1----2个单词或1个短语。全文朗读三遍。第一遍全文朗读,没有停顿,供考生听懂全文内容;第二遍在有空格的句子后面有停顿,要求考生把听到的单词或短语填入空格;第三遍同第一遍,没有停顿,供考生进行核对。“听写填空”短文的题材、体裁和难度与B部分相同。 以上A、B、C三部分的语速都为每分钟130个词左右。 Ⅱ. 语法结构与词汇(Structure and Vocabulary) 共20题,考试时间15分钟。本部分语法结构占60%,即12题,词汇占40%,即8题。 语法命题的范围主要根据大纲的语法结构表。 词汇命题在本考纲所列调整范围内。词汇以测试词义、用法和搭配为主,有一定的习语和短语动词。 采用多项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