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一、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的研制开发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W.H.Fitts)于1965年编制,1988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基于自我概念的多维观点而编制,主要依据是临床经验。

有两种格式,一种供咨询及辅导用,一种供临床治疗及研究用,题目完全相同,都是在5点量表上作答,只是记分方式不大一样。该量表共有70题描述自我概念用于咨询及辅导用。现详述如下。

身体自我:即受试者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外貌、技能和性方面的感觉。

道德伦理自我:即受试者对其道德价值、宗教信仰、好坏人等的看法。

个人自我:对自己个人价值及能力的评价。

家庭自我: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一分子的价值及胜任感的看法。

社会自我: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的价值及胜任感。

自我认同:反应受试者对自我现状的描述。

自我满意: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

行为:受试者在接纳自我或拒绝自我后,实际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或表现在外的行为。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的适用条件

适用于12岁及12岁以上被试。

测验的信、效度检验

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 Alpha=.872

效度的相关系数为.774

四、量表的基本内容及测验方法

测试共有70道题。

测查方法

这份问卷的目的是帮助被试了解自己。问卷上的每一个题目是在描述被试的实际情况。被试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后,判断该题目所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真实情况是否相同,之后在相应的选项上打勾。

计分和分析

计算分数:

正向题目按照选项得分,如第一题,选D(大部分相同),则分数为4分。

反向题目(上表格中标黄的题号)则相反,如第5题,选D(大部分相同),则分数为2分,如果选B(大部分不相同),则分数为4分,依此类推。

【反向题目是5、8、9、13、14、16、18、19、22、25、27、28、32、37、38、39、42、43、45、46、49、52、54、55、56、57、61、63、64、68】

计算PH(生理自我):把第一排和第二排的12个题目的分数相加,即题目1,2,13,14,25,26,37,38,49,50,61,62的分数相加。把两行的分数加起来,并写在PH= 后。假如加起来得36,就是“PH=36”。

计算ME(道德伦理自我):把第三排和第四排的12个题目的分数相加。

计算PER(心理自我):把第五排和第六排的12个题目的分数相加。

计算FA(家庭自我):把第七排和第八排的12个题目的分数相加。

计算SO(社会自我):把第九排和第十排的12个题目的分数相加。

计算SC(自我批评):把第十一排和第十二排的10个题目的分数相加。

计算ID(自我概念):1到24题(共24题)的分数相加,把所得和写在ID= 后。

计算SA(自我满意):25到48题(共24题)的分数相加,把所得和写在SA=后。

计算B(自我行动):49到70(共22题)的分数相加,把所得和写在B=后。

计算总分TOT=ID分+SA分+B分

五、分析:分析测量结果

(一)、生理自我概念量尺(PHY)

代表受试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外貌、技能和性方面的看法。

生理自我的分数高(≧60)显示对自己的外貌和健康状况抱持正向看法。低生理自我得分(≦40)代表受试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意,可能是实际身体状况不佳、对自我身体形象有所扭曲、或对身体外貌和功能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所造成。

(二)、道德伦理自我概念(MOR)

分数是从道德-伦理的观点来描述自己,检查道德观,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或是「坏人」。此量尺得分高(≧60)通常对其行为感到满意,个人理想的道德观和实际道德行为间并未经验任何严重的冲突。道德伦理自我分数非常高(≧70),可能具有相当防卫心,不知变通无法确实观察自己的行为,也无法从中学习。对他人表达强烈的忠诚感或厌恶感,很难原谅自己或他人无心之过,即使过错是因所处环境所致。

此量尺得分低(≦40)或非常低(≦30)代表察觉自己的行为过于冲动,法符合对自己的道德期望,可能在冲动控制上有实际困难,或者反映出对自己或重要他人所抱持的道德标准过高。

(三)、心理自我概念(PER)

心理自我分数反映出自我价值感、个人的胜任感、及对自己性格或与他人关系所进行的自我评估。当受试心理自我的分数高(≧60),而在另一自我概念量尺上得分却不高时,显示低分的自我概念领域可能对他来说比较不重要。

低心理自我分数(≦40)可能是受试自我概念不稳定所致,在自我定义和自我评估时,特别容易受当时所处的环境、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所影响,尤其自我认同和自我总分也很低时,这样的人也许会避开需冒险的情境和各种挑战。心理自我得分非常低(≦30)显示对自我产生厌恶感,有自我毁灭行为的倾向。

(四)、家庭自我概念(FAM)

量尺分数反映对身为家中一份子,所感受到的胜任感及价值感,代表受试目前对自己与周遭家人间关系的看法。就儿童来说,对自己与老师间关系的看法受到家庭自我概念影响很大,同时也与如何看待自己行为、学业能力和表现等密切相关。高家庭自我分数者(≧60)对与家庭成员间关系感到满意,觉得在家中得到了支持和照顾。家庭自我的得分非常高(≧70),可能代表对家庭冲突和遭遇的失落感到害怕,因此表现出防卫性。若家庭自我得分低(≦40),则显示在家庭中有疏离感或感到失望。

(五)、社会自我概念(SOC)

评量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间的关系,反映一般情形下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中自我的胜任感及价值感。各年龄层的社会自我和生理自我概念可能有关,对儿童来说,社会自我概念特别指与学校或邻居同侪间的关系,而不是指与家人和老师间的关系;对年幼儿童来说,社会自我概念似乎与行为是否合宜有关,也反映朋友的人数多寡,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早期,社会

自我概念的重心从正向社会关系人数转移至社会关系质量,开始重视人际间的亲密度与满意度。

若社会自我得分高(≧60),代表自己和别人都认为此人友善、容易相处,而且活泼外向。非常高的社会自我得分(≧70)代表对自我的观点过度膨胀或夸大,与他人的交往可能有许多较为表面的人际接触,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当时的需要或欲望。可能会被认为是肤浅或自吹自擂,也许会主动逃避亲密关系的发展,避免遭遇人际冲突和可能的失落。

低社会自我得分(≦40)代表自认缺乏社交技巧,显示人际关系可能较差,也许在实际社交行为表现笨拙,或对社会互动抱有不切实际或过高的期望,觉得被孤立,但对于参与社交活动改善困境,又常犹豫不决。对忧郁的受试来说,重大失落感是常见的问题,社会自我得分很可能偏低。社会自我得分非常低(≦30)表现出疏离、孤立或社会逃避,可能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作息与人际关系的维持。

(六)、自我批评概念(SC)

分数介于40~70之间,通常代表对自我批评有较健康开放的态度。分数极高(≧70)则显示受试极度正直或是活在个人的缺点中,这么高的分数表示几乎每个陈述人性弱点的题目上回答都是「完全符合」,认为自己的行为几乎无可救药,放弃所有维护自尊的机会。

另注:指一些稍微贬低自己的陈述(如「我偶而会发脾气」),如果坦率回答,大部分人都会承认的弱点,自我批评≦40,则测验结果可能无效。受试如否认大部分这样的陈述,因而量尺得到较低的分数,代表受试防卫性高且特意呈现令人喜爱的样子。但也有可能少数完美无缺的人,只是在描述自己典型的行为而已。

(七)、自我认同(ID)

自我认同分数是与「我是谁」有关的题目,个人用来描述自己基本认同的句子。

1. 若自我认同高于50且显著高于自我满意的分数,代表期待改变,对自我的观点有助于忍受过渡期所需面对的挑战,进一步探讨受试在追求改变上所拥有的潜能与智慧。

2. 若自我认同高于50但自我总分低,显示自我观点够稳固,足以因应低自我总分的压力与改变。

3. 若自我认同在70以上,则显示自我概念可能缺乏弹性,妨碍个人改变的历程与自我的成长。

4. 当自我认同低于40时,可能对自我抱持相当负面的看法,即使一般自我概念是正向的,这情形仍可能出现;而对自我的负面看法也可能形成自我怀疑(可由其低自我总分显示出来)。

5. 当自我认同和自我总分都低时,自我的观点可能很容易受到情境因素、他人反应与意见的影响。

(八)、自我满意(SA)

用来描述对个人自我形象的满意程度,分数反映自我接受的程度。有可能在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上高于60,却因过高的标准和期望而在自我满意上低于40;有可能对自己抱持负面的看法,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低于40,但自我满意却高于60;当自我满意高于60时,显示在自我概念较差的领域中可能没有动机去寻求改变。如果自我满意分数高而自我总分低,受试可能对未来前景抱持宿命,也可能是自我防卫的表现,需先探讨原因。

(九)、自我行动(B)

题目是用来表达「我做些什么」或「我行动的方式」,是用来测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或对自己日常生活方式的看法。当自我行动低于40,而自我认同与自我满意高于60时,显示

很可能有冲动控制方面的问题,无法有效地掌控自己,同时在家庭自我和道德伦理自我上也可能偏低。

案例分析结果:

描述统计量

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B5053.00106.0083.880010.67065

SA5053.00106.0083.880010.67065

ID5077.00105.0093.56007.22287

SC5019.0048.0031.3000 6.76802

SO5010.0059.0043.62008.94402

FA5040.0059.0051.5600 5.43293

PER5032.0058.0045.9800 6.23188

ME5037.0069.0053.5200 6.02119

PH5033.0058.0046.4400 6.22752

50

有效的N

(列表状态)

通过上表可看出,因子B(自我行动)的平均值为83.88,当自我行动低于40,而自我认同与自我满意高于60时,显示很有可能有冲动控制方面的问题,无法有效地掌控自己,同时在家庭自我和道德伦理自我上也可能偏低。(平均值B=83.88,SA=83.88,ID=93.56,)说明被试冲动控制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

因子SA(自我满意)的平均值为83.88,自我满意分数高而自我总分低,受试可能对未来前景抱持宿命,也可能是自我防卫的表现,需先探讨原因。

因子ID (自我概念)的平均值为93.56,自我认同在70以上,则显示自我概念可能缺乏弹性,妨碍个人改变的历程与自我的成长。

因子SC(自我批评)的平均值为31.30,分数介于40~70之间,通常代表对自我批评有较健康开放的态度。

因子SO(社会自我)的平均值为43.62,若社会自我得分高(≧60),代表自己和别人都认为此人友善、容易相处,而且活泼外向。非常高的社会自我得分(≧70)代表对自我的观点过度膨胀或夸大,与他人的交往可能有许多较为表面的人际接触,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

当时的需要或欲望。可能会被认为是肤浅或自吹自擂,也许会主动逃避亲密关系的发展,避免遭遇人际冲突和可能的失落。低社会自我得分(≦40)代表自认缺乏社交技巧,显示人际关系可能较差,也许在实际社交行为表现笨拙,或对社会互动抱有不切实际或过高的期望,觉得被孤立,但对于参与社交活动改善困境,又常犹豫不决。对忧郁的受试来说,重大失落感是常见的问题,社会自我得分很可能偏低。社会自我得分非常低(≦30)表现出疏离、孤立或社会逃避,可能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作息与人际关系的维持。40<43.62<60说明被试的社会技巧比较差,人际关系一般。

因子FA(家庭自我)的平均值为51.56,高家庭自我分数者(≧60)对与家庭成员间关系感到满意,觉得在家中得到了支持和照顾。家庭自我的得分非常高(≧70),可能代表对家庭冲突和遭遇的失落感到害怕,因此表现出防卫性。若家庭自我得分低(≦40),则显示在家庭中有疏离感或感到失望。40<51.56<60说明被试与家庭成员间关系感到比较满意。

因子PER(心理自我)的平均值为45.98,心理自我分数反映出自我价值感、个人的胜任感、及对自己性格或与他人关系所进行的自我评估。当受试心理自我的分数高(≧60),而在另一自我概念量尺上得分却不高时,显示低分的自我概念领域可能对他来说比较不重要。低心理自我分数(≦40)可能是受试自我概念不稳定所致,在自我定义和自我评估时,特别容易受当时所处的环境、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所影响,尤其自我认同和自我总分也很低时,这样的人也许会避开需冒险的情境和各种挑战。心理自我得分非常低(≦30)显示对自我产生厌恶感,有自我毁灭行为的倾向。40<45.98<60,说明被试自我概念处于中间状态,不易受到当时所处环境和他人的意见、行为的影响。

因子ME(道德伦理自我)的平均值为53.52,此量尺得分高(≧60)通常对其行为感到满意,个人理想的道德观和实际道德行为间并未经验任何严重的冲突。道德伦理自我分数非常高(≧70),可能具有相当防卫心,不知变通无法确实观察自己的行为,也无法从中学习。对他人表达强烈的忠诚感或厌恶感,很难原谅自己或他人无心之过,即使过错是因所处环境所致。

此量尺得分低(≦40)或非常低(≦30)代表察觉自己的行为过于冲动,法符合对自己的道德期望,可能在冲动控制上有实际困难,或者反映出对自己或重要他人所抱持的道德标准过高。30<53.53<60说明被试的行为表现一般,反映出对自己或重要他人所抱持的道德标准一般。

因子PH(生理自我)的平均值为46.44,生理自我的分数高(≧60)显示对自己的外貌和健康状况抱持正向看法。低生理自我得分(≦40)代表受试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意,可能是实际身体状况不佳、对自我身体形象有所扭曲、或对身体外貌和功能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所造成。40<46.44<60说明被试对自己的外貌和健康感到一般。

六、量表应用: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在胡维芳发表于心理科学《一项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这篇论文中的应用分析:

(一)被试

研究使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261名维吾尔族、汉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测查,依据测谎题剔除无效答卷以及回答不完整的答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61份,其中汉族96份(男42;女54),维吾尔族165份(男87;女78)。

施测过程

量表采用以班级为单位发放试卷,主试反复向被试强调和说明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完成整个问卷约40分钟,当场收卷。

数据处理积分严格按照量表中所制定的计分键进行评卷计分。遇漏答的题目计分时就以中间分数代表其得分,用spss对研究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t=2.11,p<.05),道德伦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等四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维族大学生均明显或非常明显的不同于汉族大学生(t=4.67,p<.001;t=3.19,p<.01;t=5.10,p<.001;t=-2.88,p<.01)在生理自我的维度上两个名族的大学生未表现出显著差异(t=-0.19,p>.05)

不同性别的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维族男生在道德伦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维度上明显或非常明显的与汉族男生不同,(t=2.62,p<.01;t=-3.36,p<.001),维族女生在道德伦理自我、心理、家庭及总体自我概念维度上明显或非常明显的与汉族女生不同(t=3.74,p<.001;t=3.20,p<.01;t=5.88,p<.001;t=2.57,p<.05)。

不同名族的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差异

t检验结果表明,维族大学生在自我概念上几乎无性别差异(t=-1.94,p<.05),汉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则有显著性差异(t=-2.76,p<.05)除生理自我五性别差异外(t=-0.54,p>.05)其余四个维度皆有差异(均为p<.05)。

七、参考文献:

1.凌辉,张建人,黄续,熊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84-686

2.汪启荣,钱铭怡.自我概念羞耻感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28-931

3.胡维芳.一项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23-1225

4.谢静,邰圆圆,张培育,高健.中年人自我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533-5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