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声光谱技术

光声光谱技术
光声光谱技术

光声效应的产生首先必须要有光的吸收。气体光声检测技术本质上基于气体红外吸收理论,它对气体的检测依赖于气体的红外特征吸收谱线,其定量测量则更是以气体的红外吸收定律为基础的。光声光谱技术在实现方式上与红外吸收技术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虽然入射能量也是以光谱光子的形式出现,但对光子与被测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并非依靠对某些光子(透射光子或散射光子)的检测和分析,而是根据声信号间接测量材料与光束相互作用后所吸收的能量。

光声光谱技术是一种理想的无背景噪声信号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选择性。与传统光谱分析方法不同,光声光谱技术是监测物体吸收光能后产生的热能中以声压形式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能量,即使在高反射弱吸收的情况下,吸收能也可被微音器检测。与其它气体检测方法相比较,光声光谱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长期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不消耗气样,如载气、标气;检测时间短,便于现场检测;适于多种气体成分的检测;系统结构简单。

原理:密闭在光声池中的气体分子吸收特定频率ν 的入射光后由基态E0跃迁至激发态E1,两能级间的能量差为E1- E0 = hν。受激分子与周围气体分子相碰撞,由激发态返回至基态,并将吸收的光能通过无辐射弛豫过程转变为碰撞分子间的平移动能,具体表现为气体温度升高,即加热。当入射光强度受到频率ω的调制时,加热过程将产生周期性变化。根据气体热力学定律,周期性温度变化产生同周期压力波动,即声波,此声波可通过安装在光声池上的微音器或压电

陶瓷传声器检测,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即光声信号,该信号的产生过程称为光声效应。光声信号的大小与气体浓度成正比,通过检测该信号值便可得到被测气体的浓度。

能级跃迁所需能量不同,故需不同波长电磁辐射使其跃迁,即在不同光谱区出现吸收谱带。电子能级跃迁对应吸收光谱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原子振动能级跃迁对应于近红外区和中红外区;分子转动能级跃迁对应于远红外区和微波区。应用光声光谱法检测气体浓度主要利用分子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由原子振动和分子转动产生,故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的振—转光谱。

气体光声检测系统原理图:

气体光声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光声效应。光源发出特定频率ν 的单色光,经角频率为ω 的斩波器进行强度调制后,入射进入光声池。池内被测气体吸收光能后,发生光声效应,即产生与调制频率同周期的声波,由传声器接收到此信号并将其送至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光声池内激发的光声信号由安装在池壁的微音器检测到,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并将其送入信号处理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微音器的工作原理简图如图:

可知:光源功率强度、光声池结构、微音器共同决定了光声信号的检测灵敏度。

为尽量避免各组分气体间的交叉干扰,需选用窄带滤光片获取各组分气体的特征谱线,且该波长范围内的入射光仅能使一种气体产生较强吸收而发生光声效应。

光声光谱气体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光声光谱气体检测系统结构简图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12)对红外光源进行脉冲调制,激发出周期性发射的红外光,后经凹面镜和透镜的汇聚作用,变为平行光出射。在与被测气体作用前,宽谱带的激发光需先经滤光片的选择,使得只有被测气体吸收峰波段的光透过。此时的出射光平分为

A、B 两束,其中光束A 在入射至光声池前先通过样品池,池内待测气体吸收其中部分光能,剩余部分则继续入射至光声池,但仅能进入第一节空穴内;而光束 B 自滤光片出射后直接入射至光声池,且可到达最后一节空穴。激发的光声信号由安装在光声池颈部的微音器测得,后经锁相放大器进行初步噪声抑制及放大作用,由

TMS320F2812 片上ADC 进行信号的模数转换,采集到内核,通过其内部设定的算法等相关程序作用,最后将运算结果送入显示、声光报警、通讯等外部设备。

灵敏度:2002年荷兰Nijmegen大学的光声光谱小组利用光参量振荡器搭建的光声光谱系统将乙烷的检测灵敏度提高到10×10-12水平。直到1995年,对NO2和CH4浓度进行光声检测,最低浓度极限分别达到37×10-11 和37×10-12 量级;光谱覆盖范围9~11μm,2001年,该系统对C2H2和伪的极限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10-11

和10-9量级,百万分之几(PPm);千分之几(pPt)。lppb(十亿分之几)。

2006年采用亥姆霍兹共振型光声腔,结合7.9毫米中红外光源,探测甲烷灵敏度达到3ppb。

非谐振式光声池光声信号表达式,表明:入射光功率越大、光声池体积越小、调制频率越低,光声信号越大。

把工作在简正模式上的光声池称为谐振式光声池。

光声池的设计

光声池是一个配有微音器和窗口的密闭池体,其结构设计好坏直接决定光声信号的强弱及背景噪声的大小,因而,光声池的设计是决定光声光谱气体检测系统探测灵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总体设计原则如下:

(1)光声池应尽量与外界噪音隔离;

(2)尽量减小入射光与池壁、窗片及微音器的直接作用,以减小背景信

号;

(3)尽量增强光声池内入射光的有效吸收,以提高信噪比;

(4)保持光声池内表面光洁,以减小气体的吸附和粘滞效应。

根据光声池工作方式的不同,通常可分为非谐振式光声池和谐振式光声池两类。在声学和光学上都没有谐振的光声池称为非谐振式光声池,其内部各点声压相位相同;工作在池体某一谐振模式上的光声池称为谐振式光声池,此类光声池池体为一驻波声场,利用声谐振的“驻波放大”提高检测信噪比。

非谐振式气体光声池若入射光均匀分布于整个光声池中,且调

制频率ω 低于光声池最低阶简正频率,此时光声池工作在非谐振状态,各点光声信号几乎同相。设光声池为一横截面积为S,长为L 的圆柱,其内部光声信号幅值则为:

式中,P0为入射至光声池的光功率。非谐振式光声池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在仪器小型化方面占有一定优势。然而仍存在以下不足:

(1)不能对流动状态的试样进行检测。非谐振式光声池工作于较低调制频率,此时,气体在进出口端相当于声压的“短路端”,会使光声信号急剧减小;

(2)光声池工作在低调制频率时,电流噪声、电阻的Johnson 噪声、气流的湍流噪声及环境噪声等均与ω-1成正比,因而不利于信噪比的提高;

(3)小的池体积限制光在池内的反射次数,导致光能利用率降低、热传

导损耗增大;

(4)本底信号较大。

谐振式气体光声池当入射光的调制频率ω 恰等于光声池某一谐

振频率ωj时,光声池工作在谐振状态。由于时,ωj = ω,且故此时的光声信号( )

Aj(ω) 为极大,且有:

相对于非谐振式光声池,谐振式光声池具有如下优点:

(1)光声池体积-表面积比增大,有利于对气体的检测研究;

(2)激发出的声波场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通过把气体进出口放置于声驻波压力节点,可实现对流动气体的实时检测;

(3)调制频率较高,有利于减小微音器、电子噪音及周围环境噪音等因

素的影响。

光声光谱技术

光声效应的产生首先必须要有光的吸收。气体光声检测技术本质上基于气体红外吸收理论,它对气体的检测依赖于气体的红外特征吸收谱线,其定量测量则更是以气体的红外吸收定律为基础的。光声光谱技术在实现方式上与红外吸收技术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虽然入射能量也是以光谱光子的形式出现,但对光子与被测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并非依靠对某些光子(透射光子或散射光子)的检测和分析,而是根据声信号间接测量材料与光束相互作用后所吸收的能量。 光声光谱技术是一种理想的无背景噪声信号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选择性。与传统光谱分析方法不同,光声光谱技术是监测物体吸收光能后产生的热能中以声压形式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能量,即使在高反射弱吸收的情况下,吸收能也可被微音器检测。与其它气体检测方法相比较,光声光谱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长期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不消耗气样,如载气、标气;检测时间短,便于现场检测;适于多种气体成分的检测;系统结构简单。 原理:密闭在光声池中的气体分子吸收特定频率ν 的入射光后由基态E0跃迁至激发态E1,两能级间的能量差为E1- E0 = hν。受激分子与周围气体分子相碰撞,由激发态返回至基态,并将吸收的光能通过无辐射弛豫过程转变为碰撞分子间的平移动能,具体表现为气体温度升高,即加热。当入射光强度受到频率ω的调制时,加热过程将产生周期性变化。根据气体热力学定律,周期性温度变化产生同周期压力波动,即声波,此声波可通过安装在光声池上的微音器或压电

陶瓷传声器检测,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即光声信号,该信号的产生过程称为光声效应。光声信号的大小与气体浓度成正比,通过检测该信号值便可得到被测气体的浓度。 能级跃迁所需能量不同,故需不同波长电磁辐射使其跃迁,即在不同光谱区出现吸收谱带。电子能级跃迁对应吸收光谱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原子振动能级跃迁对应于近红外区和中红外区;分子转动能级跃迁对应于远红外区和微波区。应用光声光谱法检测气体浓度主要利用分子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由原子振动和分子转动产生,故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的振—转光谱。 气体光声检测系统原理图: 气体光声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光声效应。光源发出特定频率ν 的单色光,经角频率为ω 的斩波器进行强度调制后,入射进入光声池。池内被测气体吸收光能后,发生光声效应,即产生与调制频率同周期的声波,由传声器接收到此信号并将其送至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光声池内激发的光声信号由安装在池壁的微音器检测到,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并将其送入信号处理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微音器的工作原理简图如图:

光声效应与光声光谱

光声效应 光声效应是在1880年由A.G.贝尔发现的。 机理:当物质受到光照射时,物质因吸收光能而受激发,然后通过非辐射消除激发的过程使吸收的光能(全部或部分)转变为热。如果照射的光束经过周期性的强度调制,则在物质内产生周期性的温度变化,使这部分物质及其邻近媒质热胀冷缩而产生应力(或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产生声信号,此种信号称光声信号。光声信号的频率与光调制频率相同,其强度和相位则决定于物质的光学、热学、弹性和几何的特性。 光声光谱技术。由于光声效应中产生的声能直接正比于物质吸收的光能,而不同成分的物质在不同光波波长处出现吸收峰值,因此当具有多谱线(或连续光谱)的光源以不同波长的光束相继照射样品时,样品内不同成分的物质将在与各自的吸收峰相对应的光波波长处产生光声信号极大值,由此得到光声信号随光波波长改变的曲线称为光声谱。 光声光谱实际上代表物质的光吸收谱,因此利用光声效应可以检测物质的组分。由此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光谱分析的工具──光声光谱仪,它广泛用于气体及各种凝聚态物质的微量甚至痕量分析。由于它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别是由于它对样品材料没有限制,不论透明或不透明、固体或半固体(包括粉末、污迹、乳胶或生物样品等)都可以进行分析,从而成为传统光谱技术的补充和强有力的竞争者。 光声光谱是直接探测无辐射跃迁过程的唯一手段,70年代以来已发展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学科,并且能给半导体工业和微电子工业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和检测手段。 光声光谱直接测量光束与材料相互作用后所吸收的热量,显然,它是光谱技术与量热技术组合。同传统的光谱技术相比较。光声光谱技术具有下列特点: (1)直接测量光束与材料相互作用后所吸收的热量; (2)对散射光不敏感; (3)样品本身就是电磁辐射的检测器。 光声光谱技术本身的特点使得它能胜任传统光谱技术难于完成或不能完成的某些工作,如:(1)直接探测无辐射过程,更准确地得到量子效率的数据; (2)因为对散射光不敏感,可以获得强散射物质(如粉末、非晶固体、冻胶和胶体等)的吸收光谱;激发态寿命;甚至完全不透明材料的吸收光谱; (3)因为不依赖于光子检测技术,可以得到弱吸收材料的光谱信息; (4)可以进行各种非波谱学的研究,如测定材料的热学和弹性性质;研究化学反应;测定多层结构和薄膜的厚度等; (5)因为对样品无特殊要求,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凝聚态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研究等; (6)不需光电器件,因而不必改变检测系统就可以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工作。仅仅要求:光源足够强,窗口透过率高。

光谱分析系统定标操作指南解析

光谱分析系统定标操作指南 1.打开WY直流电源和光谱仪电源,预热15分钟,启动 PMS-50/80PLUS软件。 2.在PMS-50/80软件主界面“测试”菜单“系统设置”中的“通讯 选项”对话框里设置相应通讯端口,选择任意一种“测试模式”。 3.把负载线连接在积分球上的“1”“2”接线柱和WY电源输出端之 间(WY305电压电流调至最小位置即逆时针方向调节电压和电流旋钮发出响声) 4.安装标准灯,调节灯杆位置使灯泡处于挡光班的中心高度,以确 保标准灯发出的光线不直射光度探测器和光纤。 5.关闭积分球,在“测试”菜单中或工具栏中选择“光通量定标”, 点击“关灯校零”进行光度校零。 6.校零成功后,手动调节WY电源(也可以在软件中的WY系列功 能中输入标准灯的标定电流和参考电压(输入的电压数值比标识的参考电压高1-2伏以把线路上的压降考虑进去),使其输出电流至标准灯标定电流值并处于稳流状态,等待5分钟以上待发光稳定,进行光通量定标,并“存盘推出”。 7.在“测试”菜单中或工具栏中点击“光谱定标”,进行色温定标, 完毕后“存盘退出”。 8.在PMS-50/80软件主页界面“测试”菜单“系统设置”中的“通 讯选项”对话框里选择另一种“测试模式”。 9.在“测试”菜单中或工具栏中点击“光谱定标”进行色温定标,

完毕后“存盘退出”。 10.把标准灯当做被测光源,在“测试”菜单中或工具栏中点击”电光 源测试“开始测试,测试结束验证测试色温和光通量是否正确:(要求色温偏差在±15K以内,光通量偏差在±1%以内)符合进行11步,如不符合关灯后重新5-10步的操作。 11.把WY电源的输出调至最小,以熄灭标准灯,等标准灯冷却后, 取下放入灯盒。 12.关闭WY电源,取下负载线接至机柜后的负载接线柱,至此完成 定标,即可以正常的测试操作了。 注:早期的PMS-50(即测试时间为2-3分钟的机型不需要8、9两步的操作)!

光谱分析仪

光谱分析仪 一、概述 光谱分析仪是在平时的光通信波分复用产品中较常使用到的仪表,当WDM系统刚出现时,多用它测试信号波长和光信噪比。其主要特点是动态范围大,一般可达70dB;灵敏度好,可达-90dBm;分辨率带宽小,一般小于0.1nm;比较适合于测试光信噪比。另外测量波长范围大,一般在600~1700nm.,但是测试波长精度时却不如多波长计准确。 在光谱的测量、各参考点通路信号光功率、各参考点光信噪比、光放大器各个波长的增益系数和增益平坦度的测试都可以使用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仪现在也集成了WDM的分析软件,可以很方便地把WDM的各个波长的中心频率、功率、光信噪比等参数用菜单的方式显示出来。 二、常用参数的测试 光谱分析仪的屏幕显示测量条件、标记值、其它数据以及测量波形。屏幕各部分的名称显示如下:

图1:屏幕各部分的名称 1、光谱谱宽的测量 谱宽即光谱的带宽,使用光谱分析仪可以测量LD、发光二极管的谱宽。在光谱的谱宽测量时,要特别注意光谱分析仪系统分辨率的选择,即原理上光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应当小于被测信号谱宽的1/10.,一般推荐设置为至少小于被测信号谱宽的1/5。 在实际的测量中,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数据,一般选择分辨率带宽为0.1nm以下。分辨率带宽RES位于SETUP菜单中的第一项,直接输入所要设定的分辨率带宽的大小即可。如下图2、3、4所示(图中只为区别光谱形状的不同),当选择的分辨率带宽不同时,从光谱分析仪观察到的光谱形状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所测量得到的谱宽大小的不同。

图2:分辨率带宽RES=0.5nm时的光谱形状 图3:分辨率带宽RES=0.1nm时的光谱形状

冶金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进展

冶金光电直读光谱分析的进展 九十年代以来,移动式光谱仪分析技术发展迅速.现在碳、磷、硫均可在移动式光谱仪上得到正确分析.它是通过两种不同技术实现的.早期的光导纤维对低于200nm的谱线有明显的吸收,因此不能分析碳、磷、硫.现代的特殊光导纤维已可以将碳(193.09nm)谱线吸收率大大降低,碳含量在0.02%以上浓度均可正常鉴别和区分.但这种方法仍不能分析磷、硫.另一种方法是专门为碳、磷、硫制作一个小光室,将其固定到激发枪上,光室为氢气气氛,这样激发枪激发的光通过两路传播:一路通过光纤传至5m外的主光学系统,另一路直接传给激发枪上的小光室,小光室有氮气保护不吸收紫外光,因此,可以测定碳、磷、硫.这样就大大拓展了移动式光谱仪的使用领域.目前,在我国移动式光谱仪的应用技术发展很快,各行业使用的移动式光谱仪估计在100台以上.为适应生产的需要,市场上又推出了全自动光谱检测车.我国宝钢就有两套全自动光谱检测车应用在钢管生产线上并实现了在线分析.它的工作流程是:钢管在生产线上经过光谱检测车的指定测量区域时,磨样装置自动从下而上打磨钢管表面,激发枪从下而上顶住钢管激发测量,两次测定取平均值,合格的钢管通过,不合格的便用吊臂将其吊至生产线外指定地点. 6小试样分析 光电直读光谱分析对试样有基本要求,试样与激发台的接触面应为大于激发孔的平面(激发孔直径10一15mm).因此许多小尺寸的试样不能直接在光电直读光谱仪上测定.为解决小试样的测量,国内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分析中。 (l)氮化硼片法:这是一项成熟技术,已应用多年.基本方法是用氮化硼作成一圆环,一般厚度为1mm刁外径与光电光谱仪激发孔相同,内径为5mm刀。或8mm,将氮化翻片放在激发孔上,由于有效的激发孔径减小,有些小试样可以进行测量. (2)夹具法:国内外开发出各种夹具解决了线、棒试样的分析问题.夹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竖直夹具,可分析直径大于3mm的棒材.具体方法是用夹具夹住试样并置于与电极相对位置(用定位器定位)进行激发测量.另一类是卧式夹具,可分析0.5~3mm的线材.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声光谱气体检测及其进展解读

收稿日期:2008-12-01.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604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76034;中国科学院计划项目(KGCX2-YW -121-2.动态综述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声光谱气体检测及其进展 张晓钧1,2,张永刚1 (11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50;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介绍了半导体光声光谱气体检测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阐述了半导体激光光源特别是中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光声光谱方法结合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声信号的常用检测方法与改进方案,并展望了发展和应用的新方向。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光声光谱;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谐振中图分类 号:O433.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868(200903-0326-07 S emiconductor Laser B ased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G as Detec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 ents ZHAN G Xiao 2jun 1,2,ZHAN G Y o ng 2gang 1 (1.State K ey 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Inform atics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 nformation T 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50,CHN;2.G radu 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 eijing 100039,CHN Abstract :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of semico nductor laser based p 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PAS gas detection met hod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are reviewed.The develop ment s on semiconductor laser source especially t he mid 2inf rared

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原理及误差分析

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原理及误差分析 由于我国材料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对材料化学成分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化学分析方法速度慢, 分析范围小,极大地制约了材料技术的发展,而光电直读光谱仪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分析 范围广等优点,是化学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因此,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测量误差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再对测量误差进行详细 分析,以使广大使用者更好、更准确地使用光电直读光谱仪。 一、工作原理 光电直读光谱仪采用的是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工作原理是用电火花的高温使样品中各元素从固态直接气 化并被激发而发射出各元素的特征谱线,每种元素的发射光谱谱线强度正比于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用光 栅分光后,成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线通过出射狭缝,射入各自的光电倍增管,光信 号变成电信号,经仪器的控制测量系统将电信号积分并进行模数转换,然后由计算机处理,并打印出各元 素的百分含量。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 二、误差分析 光电直读光谱仪虽然本身测量准确度很高,但测定试样中元素含量时,所得结果与真实含量通常不 一致,存在一定误差,并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材料本身含量就很低。下面就误差的种类、来源及 如何避免误差进行分析。 根据误差的性质及产生原因,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及其他误差等。 1.系统误差的来源 (1)标样和试样中的含量和化学组成不完全相同时,可能引起基体线和分析线的强度改变,从而引入误

差。 (2)标样和试样的物理性能不完全相同时,激发的特征谱线会有差别从而产生系统误差。 (3)浇注状态的钢样与经过退火、淬火、回火、热轧、锻压状态的钢样金属组织结构不相同时,测出的 数据会有所差别。 (4)未知元素谱线的重叠干扰。如熔炼过程中加入脱氧剂、除硫磷剂时,混入未知合金元素而引入系统 误差 (5)要消除系统误差,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样品制备规定要求。为了检查系统误差,就需要采用化学分析 方分析多次校对结果。 2.偶然误差的来源 与样品成分不均匀有关的误差。因为光电光谱分析所消耗的样品很少,样品中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组织 结构的不均匀性,导致不同部位的分析结果不同而产生。 3.其他因素误差及如何避免 (1)氩气不纯。当氩气中含有氧和水蒸气时,会使激发斑点变坏。如果氩气管道与电极如果氩气管道与 电极架有污染物排不出,分析结果会变差。 (2)试样表面要平整,当试样放在电极架上时,不能有漏气现象。如有漏气,激发时声音不正常。(3)样品与控制标样的磨纹粗细要一致,不能有交叉纹,磨样用力不要过大,而且用力要均匀,用力过 大,容易造成试样表面氧化。 (4)对高镍铬钢磨样时,要使用新砂轮片磨样,磨纹操作要求更严格。 (5)试样不能有偏析、裂纹、气孔等缺陷,试样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6)电极的顶尖应具有一定角度,使光轴不偏离中心,放电间隙应保持不变,否则聚焦在分光仪的谱线强度会改变。多次重复放电以后,电极会长尖,改变了放电间隙。激发产生的金属蒸气也会污染电极。所 以必须激发一次后就用刷子清理电极。 (7)透镜内表面常常受到来自真空泵油蒸气的污染,外表面受到分析时产生金属蒸气的附着,使透过率 明显降低,对波长小于200nm的碳、硫、磷谱线的透过率影响更显著,所以聚光镜要进行定期清理。 8)真空度不够高会降低分析灵敏度,特别是波长小于200nm的元素更明显,为此要求真空度达到0. 05mmHg。 (9)出射狭缝的位置变化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因此保持分光室内恒温30℃很重要,还要求室内温度保持 一致,使出射狭缝不偏离正常。 (10)室内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降低信噪比。湿度大容易导致高压元件发生漏电、放电,使分析结果不稳定。

光谱分析仪应用及功能特点

光谱分析仪应用及功能特点 由于近红外光在常规中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且其仪器较简单、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和样品制备量小、几乎适合各类样品(液体、粘稠体、涂层、粉末和固体)分析、多组分多通道同时测定等特点,成为在线分析仪表中的一枝奇葩。近几年,随着化学计量学、光纤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包括农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在内的许多领域,为科研、教学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使用空间。光谱分析仪应用于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电力、铁路运输、航空航天、食品卫生、环境保护以及教学科研等各个领域。 直读光谱仪一般属于原子发射光谱,应用于冶金,铸造,有色,黑色金属鉴别,石化,机械制造等行业。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有美国热电(收购瑞士ARL),德国斯派克,德国布鲁克,日本岛津等比较有名。 手持式光谱仪属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同样属于原子发射光谱仪,但和直读光谱的激发方式不一样,直读光谱靠高压放电激发,X射线是通过X光管来激发,接收原件也不同,检测元素范围和精度低于直读光谱,但应用于合金材料牌号鉴别以及混料筛选,废料回收,野外材料牌号鉴别有特殊用途,因可以做的小巧,一般做成手持式,方便携带。 性能特点 防返油真空技术,采用两级阀门控制。一级通过真空规管控制并与真空泵联动,为世界光谱仪领域最新技术,避免仪器抽真空带来的噪声、故障,防返油真空技术,避免油蒸汽对光学系统造成的污染,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1.仪器采用的独立出射狭缝为国内首创,世界先进。金属整缝的特点是仪器调试方便、快捷,便于出射狭缝增加通道(用户可仅考虑目前应用的元素,以后需要的通道可随时增加)节约成本。 2.自动高压系统为世界先进水平。该系统可通过计算机控制每个通道提供8档高压,使同一通道可以在不同分析程序中得到应用,提高了通道的利用率和谱线最佳线性范围在分析不同材料中的采用,减少了通道的采用数量,降低了成本。 3.自动描迹为世界领先水平,同类仪器国内空白。自动描迹可大大缩短校准仪器所用的时间,使仪器校准变得简单、方便,非专业人员既可进行描迹操作。仪器设有内部恒温系统。大大减小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造成的漂移。 4.WINDOWS系统下的中文操作软件,方便国内使用。不同层次的操作员可随时调用相关帮助菜单来指导对仪器的操作;分析速度快捷,20秒内测完所有通道的化学成分;针对不同的分析材料,通过制作预燃曲线来确定分析时间,使仪器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优的分析效果;预制好合理的工作曲线,用户可免购大量标样,节约使用成本,安装后即可投入使用。 5.多功能光源国内空白。多功能光源的采用可扩大元素的分析范围,满足超高含量以及痕量元素的分析;各系统独立供电,单元化设计,维修方便快捷。单元化的设计可达到非专业人员的快速维修,为互联网摇诊仪器故障做好了充分准备。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20079146572353623

第一章直读光谱仪的概况 国内外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发展 光谱起源于17世纪,1666年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阳光,让它通过棱镜,在棱镜后面的自屏上,看到了红、橙、黄、绿、兰、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作光谱.这个实验就是光谱的起源,自牛顿以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1802年英国化学家沃拉斯顿发现太阳光谱不是一道完美无缺的彩虹,而是被一些黑线所割裂。 1814年德国光学仪器专家夫琅和费研究太阳光谱中的黑斑的相对位置时.把那些主要黑线绘出光谱图。 1826年泰尔博特研究钠盐、钾盐在酒精灯上光谱时指出,发射光谱是化学分析的基础、钾盐的红色光谱和钠盐的黄色光谱都是这个元素的特性。 到1859年克希霍夫和本生为了研究金属的光谱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完善的分光装置,这个装置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光谱仪器,研究火焰、电火花中各种金属的谱线,从而建立了光谱分析的初步基础。 从1860年到1907年之间、用火焰和电火花放电发现碱金属元素铯Cs、1861年又发现铷Rb和铊Tl,1868年又发现铟In和氦He。1869年又发现氮N。1875~1907年又相继发现镓Ga,钾K,铥Tm,镨Pr,钋Pe,钐Sm,钇y,镥Lu等。 1882年,罗兰发明了凹面光栅,即是把划痕直接刻在凹球面上。凹面光栅实际上是光学仪器成象系统元件的合为一体的高效元件,它解决了当时棱镜光谱仪所遇到的不可克服的困难。凹面光栅的问世不仅简化了光谱仪器的结构,而且还提高了它的性能。 波耳的理论在光谱分析中起了作用,其对光谱的激发过程、光谱线强度等提出比较满意的解释。 从测定光谱线的绝对强度转到测量谱线的相对强度的应用,使光谱分析方法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创造基础。从而使光谱分析方法逐渐走出实验室,在工业部门中应用了。 1928年以后,由于光谱分析成了工业的分析方法,光谱仪器得到迅速的发展,一方面改善激发光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光谱仪器本身性能。 最早的光源是火焰激发光谱;后来又发展应用简单的电弧和电火花为激发光源,在上世纪的三十、四十年代改进采用控制的电弧和电火花为激发光源,提高了光谱分析的稳定性。工业生产的发晨,光谱学的进步,促使光学仪器进一步得到改善,而后者又反作用于前者,促进了光谱学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六十年代光电直读光谱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迅速发展,1964年ARL公司展示一套数字计算和控制读出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小型化及微处理机的出现和普及,成本降低等原因、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光谱仪器几乎100%地采用计算机控制,这不仅提高了分析精度和速度,而且对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解放后,我国的光谱仪器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得到飞跃的发展,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世界先进技术竞争中求生存,社会商品竞赛中得到发展。 1958年开始试制光谱仪器,生产了我国第一台中型石英摄谱仪,大型摄谱仪,单色仪等。中科院光机所开始研究刻制光栅,59年上海光学仪器厂,63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开始研究刻制光栅,63年研制光刻成功。1966—1968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和上海光学仪器厂先后研制成功中型平面光栅摄谱仪和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及光电直读头。1971—1972年由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研究成功国内第一台WZG—200平面光栅光量计,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历史。

变压器光声光谱

变压器油中气体在线监测技术是以油中溶解气体为监测对象,应用该技术可及时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状况,发现和跟踪存在的潜伏性故障。配合计算机系统对故障进行诊断,可以避免部分灾难性事故,实现状态检修、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近年来,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应用发展迅速,应用气体传感器开发研制小型气体检测装置,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目的在于实现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进行在线监测,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 油溶气体 变压器油是天然石油经过蒸馏精炼而成的一种矿物油,由许多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其中碳、氢两种元素占总重量的95%以上,分子中含有-CH3、-CH2和-CH化学基团,由C-C键连接在一起,当放电或温度过高时,某些C-H键和C-C键断裂,伴随生成少量活泼的氢原子和不稳定的碳基化合物的自由基,这些氢原子或自由基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重新化合,形成氢气和低分子烃类气体,如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等,也可能生成碳的固体颗粒以及碳氢聚合物(即x腊)。 故障初期,所形成的气体溶解于油中,当故障能量较大时,也可能聚集成游离气体,低能量放电性故障,如局部放电通过离子反应,促使最弱的C-H键断裂,主要重新化合成

氢气而积累。C-C键的断裂需要较多的能量,即较高的温度,然后迅速以C-C键、C=C键和C≡C键的形式重新化合成烃类气体,所需要的能量越来越高,即故障温度也越来越高。虽然在温度较低时也有少量乙烯生成,但乙烯主要是在高于甲烷、乙烷的温度,即大约500℃下生成。乙炔一般在800℃-1200℃下生成,而且当温度降低时反应迅速被抑制,作为重新化合的稳定产物而积累,因此虽然在较低的温度下有时也会有少量乙炔产生,但乙炔主要是在电弧的弧道中产生。 变压器油起氧化反应时伴随生成少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并且能长期积累,成为数量显著的特征气体。固体绝缘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机械性能良好,其分子内含有大量的无水右旋糖环,以及弱的C-0键,它们的热稳定性比油中的碳氢键差,并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重新化合。 聚合物裂解的有效温度高于105℃,完全裂解和碳化高于300℃,在生成水的同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烃类气体和呋喃化合物,同时油被氧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生成不仅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并且随着油中氧的含量和纸的湿度增大而增加。 开放式变压器溶解空气的饱和量为10%,设备里可以含有来自空气中的300μL/L的二氧化碳在密封设备里,空气也可能经泄漏而进入设备油中,油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以空

紫外光谱分析仪基础知识

紫外光谱分析仪基础知识 紫外,可见光谱法及相关仪器 UV-VIS Spectrometry & Instrument 紫外,可见光谱法及相关仪器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类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各项指标含义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进展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进行定量分析由来已久,可追溯到古代,公元60年古希腊已经知道利用五味子浸液来估计醋中铁的含量,这一古老的方法由于最初是运用人眼来进行检测,所以又称比色法。到了16、17世纪,相关分析理论开始蓬勃发展,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朗伯,比尔定律。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形成 吸光光度法也称做分光光度法,但是分光光度法的概念有些含糊,分光光度是指仪器的功能,即仪器进行分光并用光度法测定,这类仪器包括了分光光度计与原

子吸收光谱仪(AAS)。吸光光度法的本质是光的吸收,因此称吸光光度法比较合理,当然,称分子吸光光度法是最确切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物质中分子吸收200-800nm光谱区内的光而产生的。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跃迁(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总是处在某一种运动状态之中。每一种状态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属于一定的能级。这些电子由于各种原因(如受光、热、电的激发)而从一个能级转到另一个能级,称为跃迁。)当这些电子吸收了外来辐射的能量就从一个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到一个能量较高的能级。因此,每一跃迁都对应着吸收一定的能量辐射。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各种物质,有对电磁辐射显示选择吸收的特性。吸光光度法就是基于这种物质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它属于分子吸收光谱。跃迁所吸收的能量符合波尔条件: hvEE,,2121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第一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全世界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生产厂家有上百家,产品型号成千上万,但就基本结构来说,都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单色仪)、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指示系统。如下图所示: 信号指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示系统光源

最新CCD光电直读光谱仪原理及技术

C C D光电直读光谱仪 原理及技术

第一篇概况 国内外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发展 光谱起源于17世纪,1666年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阳光,让它通过棱镜,在棱镜后面的自屏上,看到了红、橙、黄、绿、兰、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作光谱.这个实验就是光谱的起源,自牛顿以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1802年英国化学家沃拉斯顿发现太阳光谱不是一道完美无缺的彩虹,而是被一些黑线所割裂。 1814年德国光学仪器专家夫琅和费研究太阳光谱中的黑斑的相对位置时.把那些主要黑线绘出光谱图。 1826年泰尔博特研究钠盐、钾盐在酒精灯上光谱时指出,发射光谱是化学分析的基础、钾盐的红色光谱和钠盐的黄色光谱都是这个元素的特性。 到1859年克希霍夫和本生为了研究金属的光谱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完善的分光装置,这个装置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光谱仪器,研究火焰、电火花中各种金属的谱线,从而建立了光谱分析的初步基础。 从1860年到1907年之间、用火焰和电火花放电发现碱金属元素铯Cs、1861年又发现铷Rb和铊Tl,1868年又发现铟In和氦He。1869年又发现氮N。1875~1907年又相继发现镓Ga,钾K,铥Tm,镨Pr,钋Pe,钐Sm,钇y,镥Lu等。 1882年,罗兰发明了凹面光栅,即是把划痕直接刻在凹球面上。凹面光栅实际上是光学仪器成象系统元件的合为一体的高效元件,它解决了当时棱镜光谱仪所遇到的不可克服的困难。凹面光栅的问世不仅简化了光谱仪器的结构,而且还提高了它的性能。 波耳的理论在光谱分析中起了作用,其对光谱的激发过程、光谱线强度等提出比较满意的解释。

高精度LED光谱分析系统

一、关于组合式光色电分析系统的数量清单,提供如下: 积分球/光谱分析仪可以配置电脑直接检测光源(节能灯,荧光灯,HID灯,白织灯,LED灯等)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色品坐标、相关色温、显色指数、色容差、峰值波长、光通量、光效、电压、电流等光色电参数组合式综合测试仪,由以下仪器组成. HSP系列组合式光谱分析系统 1、HSP-3000光谱分析仪(进口器件) 可测试参数: 相对光谱功率分布:P(λ);色品坐标:(x,y)、(u,v);相关色温:(Tc); 显色指数:Ra; Ri(I=1~14);色容差 (含国际和国内标准); 峰值波长、半宽度(光谱辐射带宽);红色比。 可自动测试光电变化曲线,适时监测电参数,光参数以及光效等。可直接保存为EXCEL文档,方便存档记录数据。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波长:380-780nm;波长准确度:±0.2nm; 波长重复性:±0.1nm;采样间隔:5nm; 光通量测试:根据积分球大小决定 光度线性:0.3%;光度准确度:一级(全范围); 色品坐标准确度:±0.0003(相对于稳定度优于0.0001的标 准光源和中国计量院直接传值); 色温测量范围:1500k-25000k; 色温准确度:±0.3%(相对于稳定度优于±0.1%的标 准光源和中国计量院直接传值)

显色指数测量范围:0-100.0;显色指数测量误差:±(0.3%rd+0.5); 色容差准确度:±0.5(相对于稳定度优于0.15的标准光 源和中国计量院直接量传计算值); 环境温度测量范围:―10℃∽80℃;球内温度测量范围:―10℃∽100℃; 新增功能: ㈠采用RS-232-C串口通讯或USB转RS-232-C串口通讯,无需插卡。 操作系统Windows/2000或Windows/XP。 ㈡快速负高压自动调节,不仅使测量时间更快,更大大降低了仪器的磨损。 ㈢仪器可自动校准系统误差,并增加了定时器功能,能自动进入测量。 ㈣环境温度、测光球内温度的同步监测,使测量条件更直观,资料更可靠。 ㈤光谱功率分布可选择彩色和黑白显示及打印。 ㈥测试报告中色品图与色容差图可自由转换,适合各类光源的测试㈦采用了更高精度的A/D转换,测量灵敏度和重复性更高。 2、1.5米导光纤维 主要用于HSP-3000光谱分析仪和积分球之间的光信号传输。 3、HP502标准灯专用电源 标准光源的供电电源,恒流源,带四位半数显电流表头。 ●输出范围:电压0.00 —30.00V,电流0.000 — 5.000A; ●稳压时电压稳定度:0.10 V —30.00V:≤5mV ●稳流时电流稳定度: 0.000 A —1.000 A:≤0.2mA 1.000 A —3.000 A:≤0.8mA 3.000 A —5.000 A:≤2mA 4、24V/50W通用标准光源(德国OSRAM) ●在标定的工作电流下具有稳定的可复现的色温(光谱分布)及光通量,用于HSP系列光谱分析系统的色温(光谱分布)定标及HP系列等光度计的光通量定标,量值可溯源至中国计量院。 5、2.0米积分球(特殊工艺喷涂) ●设计完全符合相应国际及国内标准的要求,内壁涂层主要材料选用分析纯硫酸钡(BaSO4),化学稳定性好,日久不易泛黄;球体材料选用冷轧钢板,不易变形;底座高度可调,能确保积分球的水平放置;多个接口可满足光源多项测试同时进行。 6、HP105电参数测量仪 在测量光源光参数的同时,监测光源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子/频率。可与HSP-3000 软件自动通讯。 ●四窗口同时显示: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

光声光谱原理与色谱原理的对比分析

光声光谱原理与色谱原理的对比分析 一、光声光谱学(PAS,Photo Acoustic Spectroscopy)简介 光声光谱学是以光声效应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它是光谱技术与量热技术结合的产物,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检测物质和研究物质性能的新方法。 简史:1880 年 A.G.贝尔发现固体的光声效应,1881年他又和 J.廷德尔和 W.K.伦琴相继发现气体和液体的光声效应。他们将气体密封于池子里,用阳光间断照射池中样品,通过接到池上的一个听筒听到了某种声响。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由于微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高灵敏微音器和压电陶瓷传声器的出现,强光源(激光器﹑氙灯等)的问世,光声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对大量固体和半导体的光声研究发现,光声光谱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技术。 原理:用一束强度可调制的单色光照射到密封于光声池中的样品上,样品吸收光能,并以释放热能的方式退激,释放的热能使样品和周围介质按光的调制频率产生周期性加热,从而导致介质产生周期性压力波动﹐这种压力波动可用灵敏的微音器或压电陶瓷传声器检测,并通过放大得到光声信号,这就是光声效应。若入射单色光波长可变﹐则可测到随波长而变的光声信号图谱,这就是光声光谱。 在气体分析的应用中,入射光为强度经过调制的单色光,光强度调制可用切光器。光声池是一封闭容器,内放样品和微音器。微音器应该很灵敏,对于气体样品,适宜的微音器配以电子检测系统可测 10-6℃的温升或 10-9 焦/(厘米3·秒)的热量输入,能达到很高的灵敏度。 应用:由于光声光谱测量的是样品吸收光能的大小,因而反射光﹑散射光等对测量干扰很小,故光声光谱适用于测量高散射样品﹑不透光样品﹑吸收光强与入射光强比值很小的弱吸收样品和低浓度样品等,而且样品无论是晶体﹑粉末﹑胶体等均可测量,这是普通光谱做不到的。光声技术是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半导体﹑金属﹑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物理化学研究的有力手段,在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地质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七十年代初,Rosencwaig 就曾将光声光谱技术应用于薄层色谱分析,1974年光声光谱开始用于气相色谱检测,1981年与液相色谱相结合。由于激光光源可聚焦成细小光束,适用于小体积,短光程的测量体系,这种优良特性为光声光谱的微池检测提供了可能性。

光电光谱分析法测定钢中的碳

光电光谱分析法测定钢中的碳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用光电光谱仪对钢中的碳进 行测定,以及光谱分析式样的要求。 [关键词]光谱法碳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5)07-0290-01 为了满足现代炼钢生产的需要,快速、准确的分析钢中碳的含量,现采用光电光谱分析法测定钢中的碳含量。该方法解决了对钢中碳分析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获得了理想的分析结果。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本次实验采用日本岛津制造的 GVM-514S光电光谱分析仪。 1.1.1 分光仪 光栅曲率半径:500mm,分辨率:04nm/mm, 碳波长:193.09nm,氩气要求:99.99% 1.1.2 光源 HSPG-300型,带有五种性能的组合式高速光源,测定钢中的碳用其中的正常火花,C=2.5?f,L=150?H,Ip=350A。 1.1.3 软件职能 软件系统具有丰富的分析功能,它独到的功能之一是把

一次激发过程分为三个程次(SEQVENCE),在每个程次中可选用一种光源,根据需要对不同元素用不同光源分别激发。 1.2 采样分析 分析条件: 1.3 制样 1.3.1 切割材料:把炉前去除的试料,用切割机切去有缩孔的顶端部位3-4cm,制成5-8cm高度的试样。 1.3.2 试样的冷却 切割后的试样温度约为800℃,把它迅速放入冷却槽里横放静置冷却,直到试样的切面中心处冒出几个气泡为止,用这种冷却方法可以避免产生裂纹或炸裂。 1.3.3 磨样 把冷却好的试样在粒度为80#的氧化铝砂纸上研磨使其表面纹路整齐,试样温度一般在40℃,磨样时间过长,使样品过热,对碳的分析会有影响,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分析表面,同时对油类的沾污也应避免。 1.4 建立工作曲线 以工业纯铁BHG15号(太原钢研所制) GSBA68057-68062-89(大连)为基础,建立工作曲线。 1.4.1 登记分析情报 对分析条件、分析通道、显示打印格式、有效数字、化

光谱分析系统使用操作规范

光谱分析系统使用操作规范 1.本标准规定了光谱分析系统的操作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测试前应详细阅读操作规范或用户手册,并注意仪器上的警告语。 2.本标准适用于远方 PMS-80光谱分析系统。 3.操作步骤及方法: 3.1 定标 3.1.1定标周期: a、每次更换积分球测试前需要定标。 b、对测试结果有疑义,或其他需要精确测量前应定标。 c、定期定标:每个月需定标1次。 3.1.2 定标方法: a、积分球电源线接直流电源端口,在积分球内放入标准光源,关闭积分球。手拿标准光源时须待白手套,注意保护好标准光源。 b、打开PmsLAB软件,点选“定标“>“光通量定标“,打开光通量定标界面,点击“关灯较零“校零。 c、点击”WY系统电源”按钮,选择以下设置:COM3口,多机模式,按照标准光源的参数设置标准值电压,电流先设置为标准值的80%,点选恒定电流,设置好后点设定,点亮标准光源,预热20min。 d、预热结束后,把电流设置为标准值,等待1min标准光源稳定后,准备定标。 e、在“设定与输入标准灯参数”栏内,选择“标准A光源”,输入标准光源的型号与编号,输入标准光源的“光通量标准值”和“标准A光源色温”。点击“光通量定标”,开始定标。仪器完成定标操作后,点击“开始检验”,检验定标是否正确。确认定标好之后,点击“保存定标”。光通量定标完成。 f、点选“定标“>“光谱定标“,打开光谱定标界面。 g、“光谱定标类型”选择“电光源“,”定标扫描步长“选择”5nm“,按照标准光源的参数输入”标准灯色温“和“光通量标准值“,点击”开始“,开始定标。定标完成后,点击“保存退出“。3.2 测试方法: 3.2.1 直流定标后,接好传输线,按照待测光源是直流输入还是交流输入,接好相应的电源线。放置好待测光源,准备测试。 3.2.2 打开PmsLAB软件,依次点击“设置”>“主机设置”,选择光谱仪型号为“PMS-80“,选择“精确测试”,端口号全为COM3,点选“自动通讯“和“测试灯参数”。若光源是直流输入,则选择功率计类型为WY(9bit),若光源是交流输入,则选择功率计类型为PF9811/10。 3.2.3 直流光源通过“工具”>“WY系统电源”,设置好输出参数,点击“设置“开始输出。交流光源需打开测试柜,直接调节交流变频电源的输出参数,然后按交流变频电源上的”OUTPUT”开始输出。点亮待测光源。 3.2.4 点击“测试”> “电光源测试”,打开电参数界面,确认待测光源的电参数,预热10min。 3.2.5 点击“确定“,进入光参数界面,设置灵敏度为“自动选择“,”扫描步长“为5nm,”扫描范围“为280-800,点选“测试前光校零”。点击“开始测试”,等待测试完成。 3.2.6 同型号光源批量测试时,第一个光源设置灵敏度为“自动选择“,仪器会自动分析并选择灵敏度。继续测试此批光源时,就可以选择相应的灵敏度,以加快测试速度。 3.2.7 保存并导出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打印为PDF文档。测试结束。 制定:审核:批准:

光声光谱技术进行气体检测研究综述_逯美红

引言 基于光声效应的光声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微量气体检测手段,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动态检测范围大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光声效应是1880年美国著名科学家Bell在固体中首先发现的,随后在1881年也很快发现了液体和气体中有同样的效应 [1-2] 。20世纪七十年代初,Kerr和 Atwood首次报道了利用激光光声光谱法探测气体的弱吸收,促进了气体光声光谱技术的研究[3]。当今,光声光谱技术凭借其检测灵敏度高且可以实现多种微量气体同时检测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1光声光谱技术的物理机制1.1光声效应的产生 放在密闭容器里的样品,当受到光照射后,样品的分子吸收光能且被吸收的光能通过非辐射消除激发的过程使吸收的光能(全部或部分)转变为热。 相当于样品被入射光加热,热流向容器内周围的气体传播,就产生了压强。如果照射的光束经过周期性的强度调制,则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也将按同样的频率周期变化,因而产生声信号,此种信号称光声信号。 光声信号的频率与光调制频率相同,其大小正比于样品吸收的光能量,可以用高灵敏度的微音器或压电换能器接收,其强度和相位则决定于物质的光学、 热学、弹性和几何的特性,即:容器内样品经过强度调制的单色光照射后能产生与斩波器同频率的声波,这一现象称为光声效应(pho-toacousticeffect)。1.2光声光谱技术 在光声效应的检测中,检测的是被物质所吸收的光能与物质相互作用以后产生的声能。由于光声效应中产生的声能直接正比于物质吸收的光能,而不同成分的物质在不同光波波长处出现吸收峰值,因此当具有多谱线(或连续光谱)的光源以不同波长的光束相继照射样品时,样品内不同成分的物质将在与各自的吸收峰相对应的光波波长处产生光声信号极大值,由此得到光声信号随光波波长改变的曲线称为光声光谱。 因为只有被吸收的光能才转换为光声信号,所以光声光谱图与吸收光谱是相吻 收稿日期:2011—05—15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校科技开发项目资助(2010128)。 作者简介:逯美红(1979—),女,山西孝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太赫兹光谱和光声光谱技术研究。 光声光谱技术进行气体检测研究综述 逯美红,郝瑞宇,王志军,何春乐,周小芳 (长治学院电子信息与物理系,山西长治046011) 摘 要:光声光谱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光声效应为基础的新型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基于 其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已成为一种快速、安全、可靠、有效的微量气体检测技术手段。文章对光声光谱气体 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气体检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其在乙烯等果蔬气体检测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光声效应,光声光谱,微量气体检测,乙烯中图分类号:O4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4(2011)05-0029-04 2011年10月长治学院学报 Oct.,2011第28卷第5期JournalofChangzhiUniversityVol.28,No.5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