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5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十三五”期间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施“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组织实施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试点十分必要。一是有效地落实“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二是有效地落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的要求进行粮食生产的“调结构—转方式”新要求;三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生产长期面临诸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与质量的竞争压力;四是有效地实现我国粮食科技在“十二五”期间粮食丰产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向粮食丰产增效和现代化技术更高目标发展;五是有效地集中力量破解我国丰产增收协同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和生产需求的新问题。因此,实施重点专项,对国家粮食安全、“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能力、因势利导发展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十分迫切。

专项规划主要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计划实施,年限为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专项主要目标是围绕粮食丰产增效可持续发展,聚焦3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突出3大主产平原(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的13个粮食主产省)、注重3大目标(丰产、增效与环境友好)、强化3大功能区(核心区、示范区与辐射区)建设、衔接3大层次(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区域集成示范),开展科技创新。

具体指标为:(1)实现丰产增效目标协同:①丰产目标:三大作物平均单产新增5%,降低产量损失5%以上;②增效目标:肥水效率提高10%以上,光温资源效率提高15%,生产效率提高20%;(2)推进粮食主产省“三区”建设:专项每个实施省(区)①核心区建设:万亩以上1~2个;②示范区建设:50万亩以上;③辐射区建设:500万亩以上;④“三区”总增产2,300万吨以上,增加效益320亿元以上;(3)提升粮食科技“四大能力”:即①前沿理论创新能力取得

—1—

重大新进展,高水平论文200篇以上,专著10部;②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创新关键技术50套以上,物化产品40个以上;③集成示范能力产生新效果,技术规程20个以上,模式25套以上;④现代化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高产高效协同、生产生态兼顾。形成高度规模机械化、信息标准化、精准轻简化水平的粮食作物生产体系。

在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以衔接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区域技术集成示范三个层次为指导:在基础研究方面,以作物、环境与措施三者互作关系为核心,以产量与资源效率层次差异性、资源优化配置和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等三方面前沿性科学问题为重点,探索粮食丰产增效、低环境代价的可挖掘的潜力、关键调控机制和技术途径,为关键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以突破生产共性关键问题为核心,从良种良法配套、信息化精准栽培、土壤培肥耕作、灾变控制、抗低温干旱、均衡增产和节本减排等7项技术为重点,创新可持续丰产增收和环境支好的关键技术,为技术集成提供核心技术;在区域技术集成示范方面,以构建规模机械化现代新型技术模式为核心,以三大粮食主产区13省(市)的5种植模式(东北春玉米、东北粳稻、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长江中下游稻麦和稻作,其粮食总产占全国的75%左右)的“三区”建设为重点,基于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进行集成与示范,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在1.87亿亩面积上的丰产与增效的协同。

基于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指南,总项目设计为24项,其中对应基础研究3项,对应关键技术创新8项(其中良种良法配套任务按作物类型拆分为3个项目;土壤培肥耕作任务按农田类型拆分为2个项目;灾变控制任务分为生物与非生物2项目;抗低温干旱、均衡增产和节本减排任务为区域相关的关键技术,与区域技术集成示范任务并行研究),集成示范5种模式分别按13省列为13项目。按着优先启动三分之一的原则,根据研究的顺序性和紧迫性,优先启动的项目共计10项,其中基础理论2项,共性关键技术8项,13项集成示范和1项基础研究随后重点启动。优先启动项目如下。

基础研究的项目:

1. 粮食作物产量与效率层次差异及其丰产增效机理

研究内容:以深度揭示不同作物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层次差异性及其调控机制为核心,在东北春玉米与粳稻、黄淮海冬小麦与夏玉米、长江中下游的水稻与小麦、双季稻、中稻、再生稻和玉米种植体系中,通过区域生产力遥感监测技术与多点联合试验平台,开展光温生产潜力、高产纪录、大面积高产和平均产量四个产量水平层次及其光、温、水、肥利用效率差异的理论研究,—2—

重点研究:(1)差异分布规律:主要生态区域不同作物4个产量水平及光、温、水、肥效率差异的幅度与区域变化特征,光温生产效率及其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2)形成机制:不同作物4个产量层次及其光温水肥效率差异形成的土壤与生态环境、物质生产与分配、光合生理过程、碳氮代谢、激素调控等机理及其调节机制;(3)障碍控制:导致作物产量与效率层次差形成的主控因子及其制约过程与关键技术调节机制;(4)技术途径:提出主要粮食作物提高产量潜力、缩小产量及效率差异,实现大面积丰产增效的技术途径。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阐明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水稻、小麦、玉米产量与光温水肥效率差异的区域特征,并阐明其形成机制和缩小差距的障碍限制因素,提出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消减产量和效率差的技术调控途径6~8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篇以上。【预期性指标】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区域水稻、小麦、玉米大面积试验区产量和效率缩差10%~15%,综合增效20%以上;创立评估产量、效率差异的系统模型和诊断方法2~3套;出版专著2部以上,申请专利3~4项。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 粮食作物丰产增效协同的资源优化配置机理与高效种植模式

研究内容:以探索不同种植模式的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与季节内高效利用为核心,在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长江中下游稻麦、双季稻、稻油、再生稻、稻玉和双季玉米等周年两季,以及东北一熟区轮作体系中开展丰产增效和低环境代价理论研究。重点研究:(1)空间分异: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不同区域粮食产能、资源潜力和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异、资源匹配与要素驱动机制;(2)协调过程:不同熟制模式下光、热、水、肥等资源要素在季节间优化配置和在季节内与作物群体结构、功能的动态适应协调过程与机制,作物“间、混、套、轮”复合种植的互补竞争机制及作物连作障碍形成机理;(3)响应机制:研究作物对水肥光热气等生境因子的响应过程,阐明高效利用的生理生态协同机理;(4)模式创新: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突出调结构、转方式,重点模式创新,重点开展种养结合、合理轮作、机械化间作套种等技术模式集成和示范推广”为指导,创新三大粮食作物不同熟制地区用养结合的丰产高效种植模式;(5)技术途径:通过优化肥水管理、土壤耕作、机械化配套等技术创新与集成,提出不同尺度不同区域提高光能利用效率(RUE)、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养分利用效率(NUE)的技术途径与综合体系;(6)综合评估:针对各区域不同生产主体需求,进行丰产高效种植模式的选型与优化以及生态经济效

—3—

益评估研究。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阐明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主要产粮区水稻、小麦、玉米生育过程中要素的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特征、季节内高效利用机制及其周年均衡丰产增效原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水、肥、光、热多因素动态调控过程与作物响应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理论突破,提出构建不同区域丰产增效新型种植模式与技术途径10项以上;发表论文70篇以上。【预期性指标】光能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以上,丰产增效15%以上;出版专著2部以上,申请专利3~4项。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关键技术研究的项目:

3. 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研究内容:以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对已育成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一步挖掘良种良法配套的增产增效潜力,在玉米主产区,以春玉米、夏玉米、青贮专用玉米为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适应性:筛选适应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和区域光温水条件的优良品种,建立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标准与区域布局体系;(2)丰产性:通过品种筛选确立增产与资源利用的潜力及其挖掘技术途径;(3)专用性:筛选适用饲用玉米的专用品种,完善其质量标准和品种适应范围;(4)互作机理:阐明产量、品质与效率的品种—环境—栽培措施间的互作关系与协调途径,确立高产优质高效配套的技术体系;(5)配套技术:在典型生态区对筛选出的新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试验,集成不同生态区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东北、黄淮海、南方玉米区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标准各4个(套),筛选一批适应机械化优质高产高效玉米新品种;在不同区域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和生产技术规程各2套以上,相关专利4项以上,技术应用5,000亩以上,产量增加10%以上、节约氮肥和水分10%以上、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15%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5篇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 小麦优质高产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4—

研究内容:以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对已育成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一步挖掘良种良法配套的增产增效潜力,在小麦主产区,以冬小麦为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适应性:筛选适应区域光温水条件的优良品种,建立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标准,提出区域布局体系;(2)丰产性:通过品种筛选确立增产与资源利用的潜力及其挖掘技术途径;(3)专用性:筛选强筋、中筋、弱筋的专用小麦品种,确定不同专用品种的适应范围;(4)互作机理:阐明产量、品质与效率的品种—环境—栽培措施间的互作关系与协调途径,确立高产优质高效配套的技术体系;(5)配套技术:在典型生态区对筛选出的新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试验,集成不同生态区小麦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小麦主产区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4个(套),筛选一批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和生产技术规程5套以上,相关专利3项以上,技术应用5,000亩以上,产量增加10%以上、节约氮肥和水分1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5篇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5. 水稻优质高效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研究内容:以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对已育成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一步挖掘良种良法配套的增产增效潜力,在水稻主产区,以北方粳稻、南方单季稻、双季稻、再生稻(包括多年生水稻)为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适应性:筛选适宜机械化直播、轻简化栽培和区域光温水条件的优良品种,建立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标准,提出区域布局体系;(2)丰产性:通过品种筛选确立增产与资源利用的潜力及其挖掘技术途径;(3)专用性:筛选适用优质稻米、加工用稻、饲用稻谷的专用品种,完善其质量标准和品种适应范围;(4)互作机理:阐明产量、品质与效率的品种—环境—栽培措施间的互作关系与协调途径,确立高产优质高效配套的技术体系;(5)配套技术:在典型生态区对筛选出的新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试验,集成不同生态区水稻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水稻主产区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4个(套),筛选一批水稻适应机械化直播、轻简化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在不同区域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和生产技术规程5套以上,相关专利3项以上,技术应用5,000亩以上,产量增加10%以上、节约氮肥和水分10%以上、水稻作业效率提高15%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

—5—

以上,其中SCI论文5篇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 粮食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与精确栽培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粮食作物现代生产技术中的信息化和精准高效的发展趋势与丰产增效的需求,以作物生长监测与精确栽培为核心,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重点研究:(1)生长动态:基于产量目标的作物适宜生长指标时序动态模型,结合快速监测的作物实际长势,建立多途径的作物生长诊断与水肥调控模型;(2)形成过程:定量分析作物光谱—碳氮积累转运—产量品质形成之间的定量关系,构建基于遥感的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预测模型;(3)技术平台:研制开发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仪、基于传感网的作物生长感知设备、基于无人机的作物生长监测诊断平台,构建农田感知与智慧管理综合系统;(4)精确栽培:通过多年多点联网试验,建立基于便携式监测仪、传感网、无人机等多平台的作物生长实时监测诊断技术、精确灌溉施肥作业机具和相应的作物精确栽培技术体系,实现田块、园区、区域等不同尺度粮食生产的无损化监测、智能化诊断、定量化调控和规模化预测。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建立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三大粮食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与精确栽培技术体系5套以上,研制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仪2套,开发农田物联网感知设备2套,构建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作物生长监测技术2套,研发精确作业机具1套,提出基于遥感的作物产量品质预测技术3套;在粮食主产区设立6个以上的核心示范区,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产量增加8%以上、节约氮肥和水分15%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篇以上,其中SCI收录论文18篇以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上,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15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以上。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7. 粮食主产区主要气象灾变过程及其减灾保产调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粮食生产中气象灾害多发和重发的特点,以预防和减损技术创新为核心,在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重点研究:(1)灾害发生规律:研究粮食主产区作物生产过程中,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过程及频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构建不同作物气象灾变监测技术体系;(2)预警平台:研究构建由农业气象数据库结合区域农业生产信息系统和GIS的不同气象灾害监测预—6—

警评估信息平台;(3)综合防控:利用气候变化田间模拟试验平台,开展三大粮食作物气象灾害的化学和生物物理调控试验,筛选提出有效防控技术,构建减灾保产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明确粮食主产区气象灾害发生规律,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体系3套以上,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信息平台1个以上,主要气象灾害预测准确率提高20%以上;构建不同作物减灾保产技术体系6套以上,开发减灾产品3个以上;减灾保产技术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8. 粮食主产区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及其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粮食生产中病虫草害发生日趋严重的问题,以病虫草害监测与绿色防控为核心,在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发生规律和暴发成灾机理:研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成灾机理,明确导致成灾的主要生物与非生物因子;(2)监测预警平台:建立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成灾监测预警平台,突破准确预警技术瓶颈,提升预警准确率;(3)新型农药筛选:针对主要病虫害和田间恶性杂草,对新型先导化合物的活性进行筛选,开展室内活性、作用特性和田间药效研究;进行产品全分析、毒理、环境生态等效果研究,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创制农药;完善加工制剂和应用技术,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4)统防统治策略和技术规程:建立主要病虫草害的绿色化学防控技术和非化学防控技术,实现多种防控技术的协调应用,形成多种防控技术联合使用的统防统治策略和技术规程。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明确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粮食主产区水稻、小麦、玉米8~10种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东北春玉米、东北粳稻、黄淮海麦—玉、江淮稻—麦、南方双季稻五大种植模式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技术5~6项,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分别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粮食主产区建立信息化预警平台各1~2个,并对基层技术人员开放运行;筛选高活性化合物10个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创制农药3~4种;建立东北春玉米、东北粳稻、黄淮海麦—玉、江淮稻—麦、南方双季稻五大种植模式主要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5~8项,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与标准5~8项;建立东北春玉米、东北粳稻、黄淮海麦—玉、江淮稻—麦、南方双季稻五大种植模式主要病虫害防控核心各1万亩,技术示范应用面积共500万亩以上,核心区、示范区内病虫害损失率降低20%,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预

—7—

期性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8篇,获得技术发明专利8~10项;实现防控技术与策略的推广应用,实现绿色化学防控技术与非化学防控技术的协调使用,减少粮食产量损失,降低农药残留,提升农产品品质。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9. 旱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旱作农田土壤质量下降、耕层浅薄、秸秆还田难等问题,以土壤培肥与耕作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在东北、黄淮海主要产粮区,重点研究:(1)变化特征:阐明不同区域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肥力与生产力的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力,提出区域大面积的耕层关键障碍因子及突破途径,明确高产高效农田的理想耕层特征;(2)培肥技术:创建轮作换茬改土、秸秆还田、有机肥增施、生物碳应用等理想耕层构建和全耕层培肥关键技术;(3)耕作技术:创建适合不同生态区主要作物系统的传统耕作、深松、免耕覆盖综合的周年或多年轮耕技术;(4)产品研制:研发适合不同区域主要土壤类型的肥力快速恢复的秸秆快速分解制剂、缓释肥、水溶性肥、有机肥、绿肥、生物肥、机械配套施用肥料、高效螯合肥料、根际养分增效剂、高肥效生长调节剂等绿色替代产品与技术;(5)改良途径:进行轮作系统优化及技术配套和产品筛选,形成旱作区土壤培肥技术体系和丰产增效耕作制度。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东北、黄淮海区域粮食作物土壤培肥和耕作技术新途径和模式3~4套,创新深松、秸秆还田、肥田增产、新型肥料等关键技术或产品8~10项,示范应用500万亩以上;项目示范区土壤质量主要指标提升5%、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0%、粮食单产提高5%、节本增效50元/亩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8篇以上;获得发明专利6~8项。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0. 稻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稻作区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酸化、土壤养分不均衡、秸秆全量还田难等问题,以土壤培肥与耕作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等主要稻作区,重点研究:(1)变化特征:阐明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肥力与生产力的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力,提出大面积的耕层关键障碍因子及突破途径,明确高产高效农田的理想耕层特征;(2)培肥技术:创—8—

建秸秆全量还田、生态培肥、生物培肥、有机肥增施等全耕层培肥关键技术;(3)耕作技术:创建适合不同稻作系统的传统耕作、深耕、免耕覆盖综合的周年或多年轮耕技术;(4)产品研制:研发适合主要土壤类型的肥力快速恢复的秸秆快速分解制剂、缓释肥、绿肥、生物肥、机械配套施用肥料、高效螯合肥料、高肥效生长调节剂等绿色替代产品与技术;(5)改良途径:进行轮作系统优化及技术配套和产品筛选,形成稻作区土壤培肥技术体系和丰产增效耕作制度。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稻作区土壤培肥和耕作技术新途径和模式3~4套,创新秸秆全量还田、深耕、肥田增产、新型肥料等关键技术或产品8~10项,示范应用500万亩以上;项目示范区土壤质量主要指标提升5%、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0%、粮食单产提高5%、节本增效50元/亩以上。【预期性指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5篇以上;获得发明专利6~8项。

支持年限: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注:集成示范项目待启动)

申报要求

1. 项目申请书须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主管机构推荐,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推荐。

2. 项目须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3. 同一申报材料不得多头重复推荐,同一推荐主体对同一项目只能推荐1项。

4. 项目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项目参加人员,对同一项目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5. 鼓励项目的示范推广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相结合。

6. 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集成示范类项目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申报,且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

7. 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10个,每个课题参加单位不超过5家(含主持单位)。

—9—

北京市30项社会保险主要业务统一经办指南(1).docx

北京市30项社会保险主要业务 统一经办指南: 一、用人单位新参保登记 二、在京首次新参保职工社保登记 三、办理在京已参保职工社保关系增减员 四、参保人员死亡减员办理 五、个人信息变更 六、河北燕达医院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七、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外国人办理社保业务工作注意事项 八、社保企业版补缴社会保险费操作 九、社保网上平台申报补缴近三个月社会保险费 十、社会保险银行缴费 十一、建筑企业工伤保险一次性趸缴 十二、职工(非机关事业)申领社保待遇信息采集 十三、参保职工(非机关事业)在职转退休

十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职转退休 十五、一次性领取养老金(含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十六、参保职工工伤信息登记 十七、申领实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十八、申领非实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十九、工伤职工增减 二十、工伤职工转移 二十一、参保职工失业保险待遇申领 二十二、生育津贴申领 二十三、申领生育津贴人员信息变更 二十四、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障)待遇资格协助认证二十五、二次申领社会保障卡 二十六、社会保障卡补(换)卡 二十七、社会保障卡发卡进度查询 二十八、个人权益记录自助查询打印

二十九、参保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转入手续(非机关事 业) 三十、参保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转出手续(非机关事业)具体内容见《北京市30项社会保险主要业务统一经办指南》。 北京市30项社会保险主要业务 统一经办指南 第一部分社会保险登记 一、用人单位新参保登记 一、签订银行缴费协议 新成立的用人单位,持营业执照(或单位成立相关证照)到北京市社会保险16家合作银行(银行名单详见“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1989年第一版发布以来,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宣传实施,随后中国营养学会在1997年, 2007年组织了修订和出版。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健康需要,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2014年,中国营养学会开始第三次的修订,并于2016年发布了第四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现就第四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摘要如下: 推荐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 推荐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推荐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及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果是膳食的有益补充。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奶类和大豆类富含钙、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每天相当于大豆25克以上,适量吃坚果。 推荐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有些也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类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吃畜肉应选择瘦肉,瘦肉脂肪含量较低。过多食用烟熏和腌制肉类可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应当少吃。推荐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 推荐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我国多数居民目前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这是高血压、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和超重发生的风险,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

2016-2017年度继续教育测试题(92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30道题】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我国不断深化工程造价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 A.推行定额计价模式 B.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C.推行固定总价模式 D.改进定额计价模式 2.下列各项中,不应确认为财务费用的是()。 A.保函费用 B.出口信用保险费 C.承包商资金成本 D.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 3.按照建筑法及其相关规定,投标人之间()不属于串通投标的行为。 A.相互约定抬高或者降低投标报价 B.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 C.相互探听对方投标标价 D.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后再参加投标 4.在评标过程中,如碰到以多种货币报价的,应当按照中国银行在()公布的汇率中间价换算成人民币。 A.发布招标公告之日 B.投标文件的提交之日 C.开标之日

D.定标之日 5.出口人将汇票连同装运单据一并交给银行,委托其收取货款的托收方式是()。 A.跟单托收 B.光票托收 C.票据托收 D.信托收据 6.甲、乙两家为同一专业的工程承包公司,其资质等级依次为一级、二级。两家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一项工程,该联合体资质等级应()。 A.以甲公司的资质为准 B.以乙公司的资质为准 C.由主管部门重新评定资质 D.以该工程所要求的资质为准 7.招标文件应当规定一个适当的投标有效期,以保证招标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评标和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在此时间内,投标人有义务保证投标文件的有效性。投标有效期的起始计算时间为()。 A.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 B.招标人确定评标之日 C.投标人接到招标文件之日 D.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 8.对于邀请招标来说,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在()时进行。 A.签订合同 B.递交投标文件

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安全工作计划(公司)

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安全工作计划 2016年是安全管理工作特殊的一年,公司渝广项目建设和梁忠项目营运并行,既有建设安全管理,又有营运安全管理。在部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坚定目标,凝心聚力,按照年初和高速集团签订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集团2016年安全工作任务要点,并结合公司自身的安全工作实际,在渝广项目开展以“平安工地”建设为主线,在梁忠项目以“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以各专项安全生产活动为抓手,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全力推进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渝广项目建设安全和梁忠项目运营安全零事故的目标,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一、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年初,签订了主要领导及各部门安全目标责任书。同时,根据和高速集团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及下达的2016年安全工作任务要点,我司分别同渝广、梁忠项目各总监办、总包部签定了二〇一六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总监办、总包部和各分部也分别完善了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安全压力层层传递,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加强管理力量,健全完善组织机构,落实安全生产 责任制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安全管理,加强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各专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补充调整。补充调整后的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李炳东 副组长:陈华明、高军武 成员:郑志高、车勇、黄常勋、胡晓、段永胜、高建、林霞、郭雪梅、范春明、彭波、孙祖成、周晓红、何懋渝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负责人胡晓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增强安全生产责任 意识,修订完善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公司积极贯彻执行新安全生产法,逐步健全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了权责明确、精干高效、保障有力、奖惩分明的安全管理体系,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工程参建各方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使得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逐步减少。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梁忠项目从建设安全管理转为营运安全管理,为适应管理转型,公司及时组织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同时,坚持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做到管业务

2016年度云南省专项课题课题指南联盟〔2016〕6号附件1

联盟〔2016〕6号附件1: 2016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指南 目录 2016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说明.............................................. - 2 - 教师教育专项课题名称.................................... - 4 - - 5 -

2016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申报说明 一、2016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以下简称“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本着“学界认同、决策服务、社会关注、重在创新”的基本原则,以“立足基础、服务区域、强调调研、突出应用、引领发展”为研究目标,旨在研究和解决云南省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要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推出具有理论前沿性、决策服务性、实践操作性和创新引领性,能够切实有效提升云南省教师教育发展质量,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 二、拟申报人员根据课题指南中的选题领域拟定具体研究题目。 三、2016年度教师教育专项课题仅限联盟高校的人员申报。鼓励高校与高校联合、高校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高校与中小学联合建立“三位一体”的课题研究团队。 申报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不具备中级及以上 - 6 -

专业技术职务的,需由两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申报者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全面负责组织课题的实施。课题的参加者或推荐人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每位课题负责人限报一项课题,且不能以课题组成员身份参加其他课题的申报。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三个以上(含三个)课题的申报。 在研的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以及2013~2016年有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被终止研究者和被撤项者,不能申报本年度教师教育专项课题。 四、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经查实后,将取消个人今后三年申报省级以上(含省级)课题的资格,如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并通报批评。 五、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平均资助额度为1.5万元。申报者应按照《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 六、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完成时限为1年。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引用材料务必注明出处,并附重要参考文献目录。 - 5 -

北京社会保险主要业务统一经办指南(2019)

北京社会保险主要业务统一经办指南 京社保发(2019 )6 号 各区社会保险基金(事业)管理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各社会保险代办机构: 现将《北京市社会保险主要业务统一经办指南》印发给你们,请各经(代)办机构严格按 照全市统一标准操作,原发布的《北京市社会保险经办统一答复口径》系列和《关于印发<提升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便利度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京社保发(2018 )3 号)“附件:2.北京市30 项社会保险主要业务统一经办指南”同时废止。 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2019 年4 月29 日

附件: 北京市社会保险主要业务统一经办指南 目录 第一部分社会保险登记 (5) 一、电子营业执照应用 (5) 二、用人单位新参加社会保险登记 (5)

三、在京首次新参保职工(非机关事业)社保登记 (7) 四、办理在京已参保职工(非机关事业)社保关系增减员 (10) 五、参保人员(非机关事业)死亡减员办理 (13) 六、河北燕达医院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14) 七、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外国人 (15) 八、港澳台人员办理社保业务注意事项 (15) 九、职工个人信息变更(非机关事业) (16) 第二部分社会保险费征缴 (20) 十、使用北京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子系统 (20) 十一、使用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 (23) 十二、社会保险银行缴费 (24) 十三、建筑企业工伤保险一次性趸缴 (26) 十四、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月报补缴 (27) 第三部分社会保险待遇 (28) 十五、职工(非机关事业)申领社保待遇信息采集 (28) 十六、参保职工(非机关事业)在职转退休 (30) 十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职转退休 (32) 十八、一次性领取养老金(含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34) 十九、参保职工工伤信息登记 (35) 二十、申领实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36)

2016年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2016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1.现金管理的首要目的是( )。 A.规范开户单位对现金的收支和使用 B.减少使用现金 C.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 D.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A B C D 答案解析:《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为改善现金管理,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制定本条例。 2.“营改增”前房地产企业无论盈亏,都须按销售不动产收入额按特定税率征税,这个税率是()。 A.3% B.5% C.6% D.17% A B C D 答案解析:“营改增”前房地产企业适用于营业税征税范畴,按销售不动产收入额5%纳税。 3.关于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户单位收入现金一般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 B.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C.开户单位对于符合现金使用范围规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的,应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并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 D.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 A B C D 答案解析:开户单位支付现金,不能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应遵循“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4.《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二章内容为()。 A.总则 B.会计软件和服务 C.企业会计信息化 D.监督管理 A B C D 5.出纳收款后,必须在相关的凭证上加盖()。 A.款已收印章 B.收款日期印章 C.现金付讫印章 D.现金收讫印章

答案解析:出纳收付款后,必须在相关的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印章。 6.税负上升会导致减少()。 A.收入 B.成本 C.利润 D.费用 A B C D 答案解析: 税负是利润的负向影响因素,因此税负上升会导致利润的减少。 7.2.下列各项中关于综合型管理会计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A.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B.以产品为导向 C.主要面向企业成本会计核算 D.提供实时的、定制的、个性化的、多种信息类型的管理会计信息 A B C D 8.2.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是()。 A.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 B.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 C.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CMA考试科目与CPA考试科目的互相承认制度 D.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 A B C D 9.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A.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所得税额 B.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C.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转出额 D.应纳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A B C D 答案解析: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余额。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0.应每日清点一次的财产是()。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应收账款 D.贵重物品

2016年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

2016年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 1.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特制定本年度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运中心各科室、客运站的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 3.引用文件 3.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3.2《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 4.管理职责 4.1综合管理科负责制定和实施2016年度安全生产计划。 4.2其他科室、客运站执行年度计划。 5.内容及要求 5.1 总体工作要求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预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为工作核心,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工作机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实现管理、操作、现场等环节的安全标准化,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5.2安全生产目标和控制指标: 5.2.1安全生产目标

1、站场区域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指管辖区域人员工伤、车站旅客致残及以上)。 2、不发生管辖区域消防责任上报事故。 3、不发生管辖区域治安责任上报事件。 4、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度自评800分以上。 5.2.2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年度死亡人数:0; 2、年度工伤事故重伤率0; 3、年度责任事故起数:0; 4、年度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起数:0; 5、责任年度事故直接经济损失:0; 6、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为0; 7、设备设施技术性能完好率100%; 8、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上岗率100%; 9、员工年度安全生产培训率100%; 10、三品堵查率100%; 11、隐患排查治理完成率:100%; 13、安全生产费用严格按规定投入及使用; 14、各类安全台帐完整率100%; 15、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度自评800分以上。 5.2.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任务分解 1、职能部门指标分解

2016年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选题参考

2016年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选题参考 一、经济建设 1.发挥海口独特区位优势构建省会经济圈问题研究2.新型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 3、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挖掘、培养海口旅游文化元素打造省会旅游圈 5.深化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6.着力抓好示范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7.海口骑楼老街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 8.海口如何利用生态优势培育健康产业品牌 9.健康城市建设与健康产业发展的研究 10.“海澄文”一体化发展研究 11.打造农业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的研究 12.海口应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 13.海口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14.网络创业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二、政治建设 15.党员干部如何培植“大海胸襟、椰树风骨、三角梅品格”

的特质研究 16.创新农村管理机制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 17.如何发挥“乡贤”作用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18.海口“双创”要大力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19.提高市民素质助推“双创”发展 20.海口“十三五”规划与“多规合一”如何衔接的研究21.“双创”与海口市民幸福感提升计划研究 22.海口市诚信体系建设与“诚信海口”建设研究 23.关于“首善之城”的研究 24.“核心价值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研究 三、文化建设 25.海口乡贤文化挖掘、整理与宣传规划 26.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27.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添加文化元素 28.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探讨 29、挖掘海口历史文化提升省会城市品位研究 30.冼夫人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提升 31.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32.海口作为全国“冬训基地”的研究

2016年度继续教育个人计划

2016年度中学继续教育个人学习计划 坛厂中学付明辉 “活到老,学到老”。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我特制定本学年度中学“十三·五”继续教育个人学习计划: 一、总体目标: “一德四新一心理”。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特点,善于思考,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习惯,做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做好学校各项日常教学常规工作,抓好教学质量,继续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习惯。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力做到: 1、争取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参加教学专业知识考核合格,上一节校级公开课。 2、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3、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学习,争取师德师风考核合格。 二、具体措施: 1、提高专业水平。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中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贵州教育精神》等教育法律法规,面向全部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减轻学生的负担,用全部的力量去热爱每一位同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2)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读一些教育专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3)提高专业素质,充实自我。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做好日常教学常规。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要求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年度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练就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进一步掌握了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了教育技能。积极探索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办法,提高教学水平,阅读各种教育书籍、杂志,做好读书笔记。达到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一节满意的公开课。 5、进行个人业务学习,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优秀文摘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中学教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会逐渐朝着理想的目标一步步迈进,争取成为学生、家长、领导信任的优秀教师。 2016年3月5日

2016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2016年度公司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公司安全工作计划 编制: 审核: 江苏鹏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2月26日

2016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2016年就将过去,即将迎来载新的2017年。2016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将安全工作摆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做到安全生产思想到位,安全生产措施到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实现了公司2016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现将公司2016年度的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体系建设方面 建立公司安全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了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了以法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项目经理为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人,班组长为本班的安全生产负责,专职安全员负责各项目的安全生产检查的安全体系。形成了公司领导总负责,各项目负责人重点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模式。做到安全上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良好工作局面。并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年初,公司下发关于签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通知要求,按时完成了责任书签订,同时与劳务班组分别签订《2016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16份,并按要求全面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积极参与安全站的各项会议,规范管理巡查制度,完善安全管理监管体制,有效排除安全隐患并遏止事故发生,实现了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目标。 今年,我们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

员会”,明确了公司层安全总监。在在建的文昌西路三标段项目现场,安装了监控系统,落实了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员的定位手机,并与安监站实行了联网,确保相关安全责任人的在岗履职。 二、培训管理方面 安全教育培训关系到每个员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安全、质量、工期、效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生产,提高员工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保障员工合法权利和切身利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强化安全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今年公司重点强化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1、组织开展了员工“三级”安全教育,从公司的教育“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到项目级的“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最后到班组的“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一步步确保我们的员工受到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全面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教育。确保“三级”安全教育率达100%。 2、在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根据泰兴市建工局及公司文件精神的要求,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学习活动。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文件精神,参加安监站组织的安全、消防知识观摩会,根据泰州市建工局、泰兴市安委会“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结合建筑施工实际,开展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按照文件要求及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明确我单位“安全生产月”活动目标,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断提高安全条件,促进安全

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5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十三五”期间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施“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组织实施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试点十分必要。一是有效地落实“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二是有效地落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的要求进行粮食生产的“调结构—转方式”新要求;三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生产长期面临诸多资源和环境压力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与质量的竞争压力;四是有效地实现我国粮食科技在“十二五”期间粮食丰产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向粮食丰产增效和现代化技术更高目标发展;五是有效地集中力量破解我国丰产增收协同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和生产需求的新问题。因此,实施重点专项,对国家粮食安全、“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能力、因势利导发展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十分迫切。 专项规划主要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计划实施,年限为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专项主要目标是围绕粮食丰产增效可持续发展,聚焦3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突出3大主产平原(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的13个粮食主产省)、注重3大目标(丰产、增效与环境友好)、强化3大功能区(核心区、示范区与辐射区)建设、衔接3大层次(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区域集成示范),开展科技创新。 具体指标为:(1)实现丰产增效目标协同:①丰产目标:三大作物平均单产新增5%,降低产量损失5%以上;②增效目标:肥水效率提高10%以上,光温资源效率提高15%,生产效率提高20%;(2)推进粮食主产省“三区”建设:专项每个实施省(区)①核心区建设:万亩以上1~2个;②示范区建设:50万亩以上;③辐射区建设:500万亩以上;④“三区”总增产2,300万吨以上,增加效益320亿元以上;(3)提升粮食科技“四大能力”:即①前沿理论创新能力取得 —1—

机关事业单位待遇发放经办流程及指南

机关事业单位待遇发放经办流程及指南 待遇发放处机关养老保险日常主要办理业务为发放信息变更、退休有关信息修改、待遇支付暂停与恢复等,根据日常办理实际,梳理我处业务日常业务办理流程如下: 一、网上申报业务。主要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待遇使用的银行卡信息和是否启用社保卡发放进行变更。 1、登录“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链接“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经办服务平台”,用数字证书登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网上申报平台,提交启用社保卡发放或对银行卡信息进行变更。 2、所需资料: (1)《山西省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发放信息变更表》。 (2)身份证、银行卡复印件(复印在一张A4纸上)。 (3)启用社保卡发放不需要提供资料。 3、办理流程:待遇发放处业务窗口一级办理。 (因特殊原因不能通过网上提交的可直接在窗口办理) 二、退休人员一般信息修改。主要对退休人员手机号、通讯地址、邮箱地址、国家和地区等信息进行修改。 1、所需资料: 《山西省社会保险参保人员信息变更表》复印件。 2、办理流程:待遇发放处业务窗口一级办理。

三、退休信息修改。主要对退休日期、视同缴费月数、人员类别、学历、退休时职务职级、待遇薪级等信息进行变更。 1、所需资料: (1)《山西省社会保险参保人员信息变更表》。 (2)个人档案(审查后退回原件,留存相关页复印件)。 (3)根据人事管理权限出具的关于变更信息的文件。 2、办理流程:待遇发放处业务窗口办理——待遇发放处负责人审核。 四、退休人员关键信息修改。主要对姓名、性别、户口性质、保密人员标志、档案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日期、艰边津贴实施范围等与养老金待遇有关的信息进行变更。 1、所需资料: (1)《山西省社会保险参保人员信息变更表》。 (2)身份证复印件(仅修改姓名时提供)。 (3)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仅修改姓名时提供)。 (4)个人档案(审查后退回原件,留存相关页复印件)。 (5)根据人事管理权限出具的关于变更信息的文件(变更姓名时不需要提供)。 2、办理流程:待遇发放处业务窗口办理——综合业务处业务窗口复核——待遇发放处负责人审核。 五、享受待遇职务修改。主要对参保单位退休人员享受的待遇职务和退休时的待遇职务不同的情况进行修改。

“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7 “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 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科技部《国家关键技术研究报告》(初稿)、工程院《材料系统工程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版材料基因组计划咨询报告》、中科院《实施材料基因组计划,推进我国高端制造业材料发展》、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工程院、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材料基因工程重点专项建议书》等,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启动“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融合高通量计算(理论)/高通量实验(制备和表征)/专用数据库三大技术,变革材料研发理念和模式,实现新材料研发由“经验指导实验”的传统模式向“理论预测、实验验

证”的新模式转变,显著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实现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标;增强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提升应对高性能新材料需求的快速反应和生产能力;培养一批具有材料研发新思想和新理念,掌握新模式和新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和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做出贡献。 本专项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构建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和专用数据库等三大示范平台;研发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计算方法与计算软件、高通量材料制备技术、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行为评价技术,以及面向材料基因工程的材料大数据技术等四大关键技术;在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催化材料和特种合金等支撑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典型材料上开展应用示范。专项共部署40个重点研究任务,实施周期为5年。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2016年度在材料基因工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专家解读版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解读 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1 膳食指南(二):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塑造美好生活3 膳食指南(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4 膳食指南(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6 膳食指南(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7 膳食指南(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9 居民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谷物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关键推荐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为什么这么推荐? 每一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只有食物多样,才能满足平衡膳食模式的需要。中国的平衡膳食模式,是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食物资源和饮食特点所设计的理想膳食模式。 这个模式所推荐的食物种类和比例,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并且可降低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是保障人体营养和健康的基础。 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我国居民膳食中50%以上的能量、蛋白质、B1、烟酸、锌和镁,40%的B2、铁和30%的钙都是来自谷薯类及杂豆类食物。谷物为主也是最经济、合理能量来源。全谷物富含维生素B、脂肪酸、营养更丰富。杂豆和薯类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所以放于此以满足主食多样化需要。 对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余种,这些营养素均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一般可分为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五大类,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除供6月龄内婴儿的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因此,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只有一日三餐食物多样化,才有可能达到平衡膳食。 谷类为主,也是中国人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提供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在保障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3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居民的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坚持谷类为主,特别是增加全谷物摄入,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可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增加全谷物和燕麦摄入具有改善血脂异

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安全工作计划

XX厂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安全工作计划 2016年在公司领导及安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XX厂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将安全工作摆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做到安全生产思想到位,安全生产措施到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实施标准化管理,现XX厂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设情况 厂站建立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厂长为本系统内的安全第一责任者,成立了企业安全管理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厂站裴绍忠担任,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企业安全发展方向,解决重大安全事项等。 设置专门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生产科,任命专职安全员廖晏锋协助生产科长苏旭开展厂站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企业阶段性安全工作,负责贯彻执行企业安委会决定和决议,同时负责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三类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为保证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今年6月由公司组织厂长、生产科长和安全员参加市安监局统一培训考试,并顺利通过安全管理资格考试领取了《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厂内特种作业人员均由相关机构培训考试后取得相应的特种作 业资格证,持证上岗率100%。

3、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 厂站年初与公司签订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对年度安全工作计划进行了细化,分解后与各科室负责人签定“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将目标、指标进行细化到各部门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推进、检查、考核。 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确保安全生产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厂站安全管理体系总体运行平稳、有效,截至11月底各项安全指标完成良好。 4、安全费用使用情况。 厂站安全费用根据中建西建行字(2015)110号文“关于印发《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与核算办法》的通知”规定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以二级安全标准化创标工作为主体,加大标准化硬件设备设施改造投入,截至2016年12月初账面累积投入费用20余万元,从经费上充分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开展。 5、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情况 厂站建立了培训和教育管理制度,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时修订,制定了《2016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并根据计划为员工实施培训并登记建档,培训完成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作出改进。截止11月全年共开展各类 安全培训15期,累积参训137人次。

2016主要业务经办指南

雁塔区养老保险主要业务经办指南 主要业务经办流程 参保立户登记—→养老保险缴费 (地税征缴) —→参保人员录入(网上业务平台)—→年审基数申报(网上业务平台提交+现场资料审核)—→缴费审核(缴费对账转移)—→基金结算 基本养老保险立户需带资料 1、立户申请。(A4纸打印,加盖公章)格式如下:

2、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其复印件一份(A4纸复印件加盖公章)。非企业单位,提供成立批文复印件一份 3、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原件及其复印件一份。(A4纸复印件加盖公章) 4、地税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其复印件一份(A4纸复印件加盖公章)。非企业单位,不需要提供。 5、银行开户许可证原件及其复印件一份(A4纸复印件加盖公章)。 6、单位法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一份(A4纸复印件加盖公章)。 7、上月工资表复印件一份(A4纸复印件加盖公章)。 8、在https://www.360docs.net/doc/0f12626778.html,下载《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登记表》一式两份,填写加盖公章。 9、在https://www.360docs.net/doc/0f12626778.html,(首页下方)下载《陕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网上服务信息系统用户承诺书》一份填写加盖公章。 备注:如该公司属于分公司,必须有总公司派发的授权书一份(A4纸打印,并加盖总公司的公章)。 养老缴费须知:每月15号(含15号)前立户当月必须缴费,15号后立户次月缴费。

新立户单位须知 1、携带加盖经办中心立户审批章的《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养老保险登记表》和《陕西省年度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申报汇总表》本单位所属地税所缴费。 注:所有缴费相关的问题请咨询地税专管员,立户后必须按月缴费请勿中断缴费。 2、登录网上服务信息系统网址: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f12626778.html,录入单位参保人员信息。 未参保登记:从未在陕西省内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的请在网上服务平台做新参保登记录入; 省内转入:省内曾经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的请去原参保单位(或原缴费单位)打印《陕西省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在网上服务系统做统筹内转入。 省外转入:在网上服务平台做新参保登记;去外省参保处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带凭证在缴费审核窗口做省外转入。 3、请随时关注雁塔区养老保险交流QQ群公告或雁塔社保办事指南(https://www.360docs.net/doc/0f12626778.html,)的相关工作通知。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何变化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何变化 十年磨一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从xx年修订之后,就未做新的修订发布。 2016年5月13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本让营养学界期待已久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式发布。会后,凤凰健康也独家专访了该指南的修订者之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马冠生教授,对新版指南的修订过程,修订后的几大变化进行独家解读。 解读1:为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10年修订一次? 第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1989年发布,1997年、xx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和发布。从时间上看,差不多每隔10年,中国营养学会就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指南进行修订,并发布新版本指南。 马冠生介绍,在指南的修订时间上其实并未明确规定,一定要每10年修订一次。在修订时间上,由于前两次的修订差不多是10年,新一版的修订也是根据这个时间进行。 对指南的修订,主要是根据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膳食营养的变化,以及存在的主要营养和健康问题。 马冠生介绍,在过去的30多年期间,我国每10年开展

一次全国有代表性的营养调查,分别于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6进行了调查,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 “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调查,可以及时了解到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膳食营养摄入、营养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第一点。第二,近年来,关于食物、营养和健康关系之间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证据;第三,居民对膳食、营养及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这样几个综合的原因,启动了指南的修订。 解读2: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哪些改变? 作为新版指南的起草人之一,马冠生认为,从内容上来说并没有颠覆性的变化,但从修订过程来说,有两个很明显的变化。 一是修订的过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指南制修订的程序,这次修订指南制订了一个程序,从整个过程上更加规范、科学。 二是采用询证的方法,依据了营养健康领域的新研究、新发现,对膳食指南的内容进行论证。“包括检索发表的科学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回顾、综合、分析,总结出有关食物消费、行为等和健康关系的相关证据。” 变化1 建议更精简:10条营养建议变6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