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矿粉比表面积B.doc

(完整版)矿粉比表面积B.doc
(完整版)矿粉比表面积B.doc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60.00 0.8 21.9 2.84

2.84 20 2 60.07 1.0 22.2 2.83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样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时

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3.14 3270 0.5 72.14 20.4 /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0.6 1.846 0.5 0.5 2.621 81.28 3684

3710 2 20.4 1.846 0.5 0.5 2.621 82.30 3731

计算公式

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2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准样品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

时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

计算公式

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完整版)矿粉比表面积B.doc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60.00 0.8 21.9 2.84 2.84 20 2 60.07 1.0 22.2 2.83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样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时 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3.14 3270 0.5 72.14 20.4 /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0.6 1.846 0.5 0.5 2.621 81.28 3684 3710 2 20.4 1.846 0.5 0.5 2.621 82.30 3731 计算公式 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2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准样品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 时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 计算公式 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水泥矿粉比表面积检验细则

水泥矿粉比表面积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T 8074— 2008)。 二、仪器设备: 1、Blaine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 三部分组成。 2、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0.05mm,由不锈钢制成。圆筒内表面的光洁度为▽6,圆筒的上口边应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应与压力计上玻璃磨口锥度一致,二者应严密连接。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55±10㎜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0.5~1㎜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3、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1.0~0.1mm。在其面上,等距离地打有35个直径1mm的小孔,穿孔板应与圆筒内壁密合。穿孔板二平面应平行。 4、捣器用不绣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0.1mm。捣器的底面应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度为3.0±0.3mm。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当捣器放入圆

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原板之间的距离为15.0±0.5mm。 5、压力计 U形压力计的尺寸,由外径为9mm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压力计一个臂的顶端有一个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从压力计底部往上280~300mm处有一个出口管,管上装有一个阀门,连接抽气装置。 6、抽气装置用小型电磁泵,也可用抽气球。 7、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8、分析天平分度值为1mg。 9、计时秒表精确读到0.5s。 10、烘干箱 三、试样准备: 1、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 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

6 矿粉流动度比

试验技能答辩综合考核打分表(矿渣粉流动度比) 序 号 考核内容考核情况优秀满意合格较差 1 目的测定流动度比,判定矿渣粉质量,指导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和日常混凝土质量控制 10 9-7 6-4 3-0 2 原理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比评 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20 19-15 14-10 9-0 3 主要设备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搅拌机(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行星式水泥 胶砂搅拌机)、流动度跳桌(符合GB/T2419规定)。 标准物质:ISO标准砂、4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 酸盐水泥且强度、比表面积和碱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10 9-7 6-4 3-0 4 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 10 9-7 6-4 3-0 5 取样制样对比胶砂的材料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0g, 加水量225ml 试验胶砂的材料数量:水泥225g,矿渣粉225g,标 准砂1350g,加水量225ml; 15 14-11 10-6 5-0 6 试验步骤砂浆搅拌程序: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 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机 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 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 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 ±1s以内。 预先用湿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 砂接触的工具。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 圆模高度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 划5次,用捣棒按要求(先外10后里5顺时针)均 匀捣压15次,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1/2;随后装 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按要求(先外 7后里3顺时针)均匀捣压10次,第二层捣实不超 过已捣实底层表面。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 20 19-15 14-10 9-0

矿粉比表面积B

矿粉细度(比表面积法)及矿粉密度试验记录 样品名称任务单编号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60.00 0.8 21.9 2.84 2.84 20 2 60.07 1.0 22.2 2.83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样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时 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3.14 3270 0.5 72.14 20.4 /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0.6 1.846 0.5 0.5 2.621 81.28 3684 3710 2 20.4 1.846 0.5 0.5 2.621 82.30 3731 计算公式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矿粉细度(比表面积法)及矿粉密度试验记录 样品名称任务单编号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手册

精心整理 ★磨细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等指标的测定。 二、技术标准 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 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 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8074-2008

(3).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01g。 (4).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6).结果计算 ①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②矿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 矿粉密度ρ=矿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cm3。

2、比表面积 (1)漏气检查 气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试验层体积的测定 ①.用水银排代法: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 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 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 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 用约3.3g的水泥,要求压实矿粉层注。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 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②. ③.3的平 (3). ①..将 2min ②. ③.± 0.005 ④. 慢慢取出捣器。 ⑤.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饿试料 层。 ⑥.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 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 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线到第二条刻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下试验时 的温度(℃)。 (4).计算 ①.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 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 差≤3℃时,按下式计算: S=S s T1/2/T s 1/2

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 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检验方法。 A.2 方法原理 A.2.1 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活性指数。 A.2.2 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A.3 样品 A.3.1 对比水泥 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7d 抗压强度35MPa ~45MPa ,28d 抗压强度50MPa ~60MPa ,比表面积300m 2/kg ~400m 2 /kg ,SO 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 2O+0.658K 2O )(质量分数)0.5%~0.9%。 A.3.2 试验样品 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 A.4 试验方法及计算 A.4.1 砂浆配比 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表A.1所示。 表A.1 胶砂配比 胶砂种类 对比水泥/g 矿渣粉/g 中国ISO 标准砂/g 水/mL 对比胶砂 450 — 1350 225 试验胶砂 225 225 1350 225 A.4.2 砂浆搅拌程序 按GB/T 17671进行。 A.4.3 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及计算 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7d 、28d 抗压强度。 矿渣粉7d 活性指数按式(A.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07 77100R R A ?= ……………………(A.1) 式中:

7A ————矿渣粉7d 活性指数,%; 07R ————对比胶砂 7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7R ————试验胶砂7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矿渣粉28d 活性指数按式(A.2)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028*******R R A ?= ……………………(A.2) 式中: 28A ————矿渣粉28d 活性指数,%; 028R ————对比胶砂 28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28R ————试验胶砂28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A.4.4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试验 按表A.1胶砂配比和GB/T 2419进行试验,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流动度,矿渣粉的流动度比按式(A.3)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m 100L L F ?= ……………………(A.3) 式中: F ————矿渣粉流动度比,%; m L ————对比样品胶砂流动度,单位为毫米(mm ); L ————试验样品胶砂流动度,单位为毫米(mm ) 。

矿粉比表面积作业指导书

矿粉比表面积作业指导书 一、引用标准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 8074-2008 二、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大于50% 三、仪器设备及配料 勃氏比表面积透视仪、烘干箱(控制温度灵敏度±1℃)、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1g)、秒表(精确至0.5s)、矿粉样品(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压力计液体(蒸馏水)、边缘光滑的圆形滤纸片(Φ12.7mm) 四、准备工作 4.1水位调整 将仪器放平放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此时如果仪器左侧的四位数码管显示Errl,表示玻璃压力计内的水位未达到最低刻度线。可用滴管从压力计左侧一滴一滴的滴入清水,滴水过程中应仔细观察仪器左侧显示屏,至显示数据时立即停止加水,表示水位已正常。打开仪器如左侧的四位数码管显示正常数据时,表示水位正常不用调整。 4.2漏气检查 用随机配送的橡胶塞塞紧压力计锥形接口,设定必要参数然后起动仪器,仪器自动停止后,仔细观察液面是否有降落,无降落为正常。否则应找出漏气点予以密封处理。 五、试验步骤 5.1 空隙率的确定 矿粉的空隙率采用0.530±0.005。 5.2 密度的确定 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液面至OmL到1mL刻度线内。盖上瓶塞并放人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人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上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第一次读数。 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内零点以上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净。 3)矿粉预先通过0.9mm的方孔筛,在110℃士5'C温度下干燥1h,并且在

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矿粉60g,精确至O.Olg,用小匙借助洗净烘干的玻璃漏斗装人李氏瓶中,反复摇动,直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放人恒温水槽,在相同温度下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时,恒温水槽温差不大于0.20C) 5.3 试料层体积的确定 将二片滤纸沿筒壁放入料筒中,用细长棒压平到穿孔板上。装满水银,用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料筒口平齐,并保证没有气泡空洞存在。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至称量值相差不超过0.05g,记下水银质量P 1。从料筒中取出一片滤纸,将约2.75g的水泥装入料筒中,再放入一片滤纸,按规定压实料层。将料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按上述同样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至称量值相差不超过0.05g,记下水银质量P 2。按下式计算料层体积V(cm3) V=(P1-P2)/ρ 水银 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g,并予以记录 5.4 确定试样量 试样计算公式:m=ρV(1-ε) m —需要的试样量,单位为克(g),精确到0.001g; ρ—试样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V —试料层体积,按JC/T 956测定,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ε—试料层空隙率 5.5 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边缘上,用捣棒把一片虑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将试样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矿粉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虑纸,用捣棒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搗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 5.6 透气试验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层凡士林,然后连接到“U”形压力计上,旋转1-2圈(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先按[S]键,再按[选择]键,则显示二逐位闪烁,按[△]或[▽]键,将被测矿粉密度值逐位调整键入,再按[选择]键确认,按[测量]键,仪器自动完成测量过程,显示并记忆被测矿粉的比表面积值。每次透气试验,应重新制备试料层。 六、结果计算 矿粉比表面积应由两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两次试验的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计算结果保留至10cm2/g。

32-矿粉检测实施细则

矿粉检测实施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的测定。 二、技术标准 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94 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 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 8074-87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0 三、采用的仪器设备

五、检测前的检查 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软练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六、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密度 (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 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 初始(第一次)读数。 (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 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 温。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01g。 (4). 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 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6). 结果计算 ①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 (mL). ②矿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 矿粉密度ρ=矿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cm3。 2、比表面积 (1)漏气检查 将透气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2).试验层体积的测定

矿粉试验

矿渣粉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进场必试项目 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 二、委托批次:根据DBJ/T01-64-2002《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规定,连续供应200t同一厂家、相同级别的矿粉为一批,不足200t者应按一批计。 三、试验依据 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 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 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T8074-2008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 四、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用矿粉技术要求 项目 级别 S105 S95 S75 密度,g/cm3 不小于 2.8 比表面积,m2/kg 不小于500 400 300 活性指数,% 不 小于7d 95 75 55 28d 105 95 75

流动度比,% 不小于95 五、检测前的检查 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试验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5.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士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 h 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六、取样与留样 1、取样: 散装矿渣粉取样时,应从连续进厂的任意三个罐体中各取试样一份,每份不少于12.0kg,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2、留样:

矿粉和粉煤灰的掺量

1)混凝土拌和料和易性得到改善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料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使混凝土拌和料易于泵送、浇筑成型,并可减少坍落度的经时损失。(2)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掺加粉煤灰后可减少水泥用量,且粉煤灰水化放热量很少,从而减少了水化放热量,因此施工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可明显减少温度裂缝,这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特别有利。(3)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由于二次水化作用,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界面结构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二次反应使得易受腐蚀的氢氧化钙数量降低,因此掺加粉煤灰后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硫酸盐腐蚀性和抗镁盐腐蚀性等.同时由于粉煤灰比表面积巨大,吸附能力强,因而粉煤灰颗粒可以吸咐水泥中的碱,并与碱发生反应而消耗其数量。游离碱数量的减少可以抑制或减少碱集料反应。通常3既的粉煤灰掺量即可避免碱集料反应。(4)变形减小粉煤灰混凝土的徐变低于普通混凝土。粉煤灰的减水效应使得粉煤灰混凝土的干缩及早期塑性千裂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或略低,但劣质粉煤灰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5)耐磨性提高粉煤灰的强度和硬度较高,因而粉煤灰混凝土的耐磨性优于普通混凝土。但混凝土养护不良会导致耐磨性降低。(6)成本降低掺加粉煤灰在等强度等级的条件下,可以减少水泥用量约10%~15%,因而可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两者的允许掺量不同:粉煤灰在水泥中的允许掺加量为20-40%,但在混凝土中最大掺量一般不超过35%;磨细矿粉在水泥或混凝土中的掺加量则可达20-70%。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允许掺到85%。 两者在混凝土中的掺加方式不同:粉煤灰一般采用“超量”取代水泥方式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标;磨细矿粉则通常采用“等量”取代水泥方式配制混凝土,其强度仍然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1、“单掺”矿粉时,可按等量取代原则并根据以下方法确定矿粉的合适掺量: (a)对于地上结构以及有较高早期强度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20-30%; (b)对于地下结构、强度要求中等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30-50%; (c)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有严格温升限制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50-65%; (d)对于有较高耐久性能要求的特殊混凝土结构(如海工防腐蚀结构、污水处理设施等),掺量可达 50-70%。 2、采用“双掺”粉煤灰和矿粉时,由于受粉煤灰掺量和质量波动的影响很大,只能根据上述基本原则,通过具体试验确定各组份正确的掺加量。

矿粉记录表格

新建铁路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试验记录(一) 试样编号 记录编号 样品产地 代表数量 规格种类 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编号 示值范围 分辨力 温度 (℃) 相对湿度 (%)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 水泥胶砂搅拌机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电脑恒应力抗折抗压试验机 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 标准 GB/T176-2008、 GB/T8074-2008、 GB/T2419-2005、 GB/T208-94、 GB/T18046-2008、 GB/T17671-1999、GB/T18736-2002、 铁科技[2004]120 (1) 烧失量 矿粉试样质量m (g ) 灼烧后试样质量m 1(g ) 烧失量X (%)X =[(m -m 1)/m ]×100 (2) 密 度 序号 试样质量 G (g ) 李氏瓶中未加试样时无水煤油弯月面第一次读数V 1(mL ) 李氏瓶中加入试样后无水煤油弯月面第二次读 数V 2(mL ) 密度ρ(g/cm 3) ρ= G /(V 2- V 1) 单 值 平均值 1 2 (3)流动度比 胶砂种类 水泥(g ) 标准砂(g ) 矿渣粉(g ) 流动度比 用水量(ml ) 流动度(mm ) (L/Lm)×100 (%) 对比胶砂 450 1350 — 225 L m 试验胶砂 225 1350 225 225 L (4) 比表面积 序号 试料层体积V (cm 3) 试样质量W (g) 标准试样比表面积S S (10cm 2/g) 标准试样试验时间T S (s) 被测试样试验 时间T (s) 比表面积S (10cm 2/g) 单 值 平均值 1 2 (5) 活性指数 胶砂种类 水 泥 (g ) 掺 和 料 (g ) 标 准 砂 (g ) 水 (m L ) 7d 破坏荷载(kN ) 7d 抗压强度 (MPa ) 28d 破坏荷载(kN ) 28d 抗压强度 (MPa ) 活性指数(%) H =R /R 0×100 单个值 单个值 平均 单个值 单个值 平 均 7d 28d 对比胶砂R 0 450 — 1350 225 试验胶砂R 225 225 1350 225 附注: 试验 计算 复核 表号:铁建试录019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 [2009]027

矿渣粉分析题库简答题和计算题

矿渣粉分析题库 五、问答题 1、简述矿渣粉判定规则? 矿渣粉出厂检验项目密度、比表面积、7天&28天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氯离子、烧失量结果符合要求为合格品。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水量、SO 3 为不合格品;型式检验结果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时为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加倍取样,对不符合项复检,检验结果以复检为准。 2、简述比表面积检测原理 比表面积检测原理为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 3、简述GB/T18046-2008对矿渣粉检验用基准水泥要求? 对比用基准水泥:符合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Mpa,7d抗压强度35MPa~45MPa,28d抗压强度50MPa~60MPa,比表面积300m2/kg~400m2/kg,S0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2O+0.658K2O) 0.5~0.9。 4、 GB/T17671-1999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计算规则? 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士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士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士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5、矿渣粉成型和压力试验使用到的主要设备(至少写出5种)? 六、计算题 1、如果目前矿渣粉的密度为2.94g/cm3,请求出比表面积测定所称的物料量?现在测得标准样品的下落时间为100秒,其比表面积为405cm2/g,密度为3.13g/cm3,请求出下落时间为140秒的物料比表面积?(圆筒体积为1.863cm3)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矿渣微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次:第一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磨细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烧失量、三氧化硫、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等指标的测定。 二、技术标准 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94 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 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 8074-2008 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8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三、采用的仪器设备 1.各检测项目序号如下表所示: 2.各检测项目采用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四、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及允许变化范围 技术要求:

五、检测前的检查 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六、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密度 (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 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 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矿粉 60g,称准至0.01g。 (4). 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 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6). 结果计算 ①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②矿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 矿粉密度ρ=矿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cm3。 2、比表面积 (1)漏气检查 将透气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2).试验层体积的测定 ①.用水银排代法: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 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 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

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操作细则

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操作细则 1.0目的 为了正确、合理地在混凝土中应用矿渣粉,使之掺入混凝土后达到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和混凝土的耐久性,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依据 GB/T18046-2008)。 2.0试验样品材料和仪器设备 2.1样品材料 a.对比水泥:符合GB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7d抗压强度35MPa~45MPa,28d抗压强度50MPa~60MPa,比表面积 300m2/kg~400 m2/kg,SO3含量(质量分数)2.3%~ 2.8%,碱含量(Na2O+0.658K2O)(质量分数)0.5%~0.9%; b.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 c.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中国ISO标准砂; d.水:洁净的饮用水。 2.2仪器设备 水泥胶砂搅拌机、天平、振实台、抗压强度试验机和抗折强度试验机等均应符合GB/T17671-1999规定。 3.0试验步骤 3.1砂浆配比按下表 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下表所示

3.2将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分别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 4.0结果计算 4.1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及计算 4.1.1按GB/T17671规定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7d、28d抗压强度。 ⑴矿渣粉7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A=(R7/R07)×100 式中:A—活性指数,单位为百分数(%); R7—试验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R07—对比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⑵矿渣粉28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A=(R28/R028)×100 式中:A—活性指数,单位为百分数(%); R28—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R028—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4.2矿渣粉的流动度比试验 按上表的胶砂配比和GB/T2419进行试验,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流动度,矿渣粉的流动度比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F=(L/L m)×100 式中:F—矿渣粉流动度比,%; L—试验样品胶砂流动度比,单位为毫米(mm); L m—试验样品胶砂流动度比,单位为毫米(mm)。

比表面积K值标定

FBT—9型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K值的标定 仪器原理: 本方法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 仪器的检验及标定: 1,透气检验用随机配送的橡胶塞塞紧压力计容筒接口,设定必要参数后然后启动仪器,仪器自动停止后,仔细观察发现液面没有降落,透气正常。 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水银排代法) 将两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个直径略比筒径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玻璃片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与圆筒口平齐,使之间没有气泡。从筒中倒出水银,称量质量,精确到0.05g。重复5次以上,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从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3.3g的水泥注入筒内,整平,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两周,慢慢取出捣器。(每次测定用新的滤纸,滤纸的直径与筒径相同,且边缘光滑) 计算:V=(P1-P2)/P水银密度 其中:V—试料层体积(cm3) P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 此时室温19℃,水银密度为13.6g/cm3 P1=85.7521g、85.7544g、85.7746g、85.7692g、85.7553g。 P2=59.5674g、59.2996g、 59.2614g、59.2782g、59.2782g。(精确到0.05)所以:1.p1=85.7611g p2=59.2770g(平均值精确到0.0001cm3) V=(85.7611-59.2770)/13.6 =1.9545cm3 3.确定标准粉的质量 校正试验用的标准量和测定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制备试料层中的空隙率为0.500(50.0%+-0.5%),计算式为:W=ρV(1-?) W—需要的试样量,精确到0.001g ρ—试样密度g/cm3 V|—试料层体积(cm3) ?—试料层空隙率 4.K值标定 标准粉ρ密度=3.160g/cm3 S=319.0m2/kg(国家标准样品) W=3.160*1.9545*(1-0.50)=3.0881g 制备试料层:将3.0881g标准粉装入容筒内,用捣器压实至支持环,取出捣器。然后设置参数S=319.0 ?=0.500 ρ=3.160 启动仪器经测试:K=1.7043 标准时间T=126.2S 此时温度21℃,相对湿度43% 自校时间:2018-03-03 下午14:00

比表面积使用说明

从容 CZB-6型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一、合适的比面值合适的磨机负荷满意的早强满意的水泥性能 专家研究表明 ,水泥性能和比表面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比表面积值与颗粒级配、与各龄期水泥强度有较好相关性,在相同的工艺情况下, 比表面积值愈大,即矿粉愈细, 矿粉颗粒分布范围愈宽。而因为颗粒的形状及颗粒级配不同,造成细度(筛余)与比表面积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味增加粉磨时间, 虽可使颗粒变细,但不一定使水泥性能大幅提高。因此,合理地控制比面值,既可提高水泥性能,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又可降低能耗 , 用比表面积值来调节水泥强度是比较可行而又简便的方法。其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过去采用人工测量 ,人为因素多,测量误差大,无法满足要求。 公司科研人员经过数年反复试制试用,并将行业知识与自动化智能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成功地开发生产出从容 CZB-5型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 , 它采用高可靠单片机和集成电路 ,自动计时、自动测温、自动检测水位、自动检测仪器工作状态、自动计算并显示结果,全自动测量,无人为误差, 简单准确方便。现已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比表面积值与水泥性能的关系: 1.细度(筛余)与比表面积值相关性差,如有些水厂细度(筛余)很小,但早强很低,此时应 该测量比表面积。 2.比表面积值与颗粒级配与水泥强度有较好的相 关性,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比表面积值愈 大,即矿粉愈细,矿粉颗粒分布范围愈宽。 3.用比表面积值来调节磨机负荷和水泥强度是简 单而又又可行的方法。 二﹑仪器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 1. 工作原理 : 为了提高水泥行业试验室自动检测水平,减少人 为误差,我们开发出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 (勃氏法)。本仪器依 据国标GB8074-8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设计和生 产,由单片机自动控制完成整个测量过程 ,简单﹑方便﹑ 准确﹑可靠。 ①水泥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 2 /Kg) ② 用一定量的空气通过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 ,所 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其比表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