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

UHF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
UHF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

UHF频段CMMB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

一、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CMMB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招标技术规范。

二、参照标准

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

三、整机技术参数

3.1 通用技术要求

3.1.1供电电源

电压:AC380V±10%(三相四线);

频率:50±1Hz。

3.1.2 工作环境温度:5℃~40℃。

3.1.3环境相对湿度:<95%(不结露)。

3.1.4 工作海拔:>3000米

3.1.5应满足国标或行标对电磁兼容的相关标准。

3.2一般要求

3.2.1 满足GY/T 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要求

3.2.2 工作频段:UHF电视频道

3.2.3 带宽:8MHz

3.2.4 频率稳定度:(0.02ppm) 1×10-9

在城市中车体的移动速度一般不超过100公里/小时,0.02ppm的频偏为15Hz(754MHz),两者混叠没有超出doppler效应的影响范围。

移动速率在100公里/小时,频率为754MHz时的最大doppl er频移fd 为μ/λ=70Hz,发射信号的频率稳定度与参考晶振的稳定度的关系可近似为:fout/fosc=754/10=75.4 。要使输出频率稳定度保持1×10-9以内,则参考晶振的稳定度要达到1.3×10-11。

6.1.5 频率调整步进:1KHz

3.2.5计算机远程控制接口

3.2.6 输出功率可调范围-10dB-0dB

3.3射频指标:(以下指标在标称工作功率下测试)

3.3.1频谱模板:参见GY/T 220.1-2006,图20和表9

3.3.2 带肩比(中心频率±

4.2MHz):<-35dB

3.3.4带内波动:≤0.5dB

3.3.5 MER:优于38dB (优于36dB,信源40 dB情况下)

3.3.6带外杂散和谐波抑制:≤-70dB

3.3.7相位噪声:

@1kHz:优于-85dBc/Hz (-75dBc/Hz)

@10kHz:优于-95dBc/Hz

@100kHz:优于-110dBc/Hz

依据我们现有所作的室外测试,国标T、欧标T设备相位噪声@1kHz:优于-75dBc/Hz时,时速120公里的车载接收机已经能解出流畅的图像。

3.3.8 输出功率稳定度:±0.3dB (±0.5)

3.3.9带内杂散:≤-72 dB (-65)

单载波设备其带内杂散在于确保设备的MER和BER指标满足传输要求,不低于带肩比指标。

四、设备接口

输入符合CMMB复用格式的PMS流,完成CMMB调制、上变频、预校正、滤波、功率放大,输出UHF频段信号。

时间信息

输出口输出口

图一发射机组成框图既各接口示意图

4.1信号输入接口

发射机信号输入接口用于与前端复用器连接,输入复用数据流,接口规格如下:

●接口类型:ASI接口,BNC-F,阻抗75欧姆

●接口协议:参见附件一《复用器输出接口数据规格》

●接口数量:1

4.2时钟输入接口

时钟输入接口包括:10MHz基准时钟输入接口、秒脉冲同步参考输入接口和时间信息输入接口。

4.2.1 10MHz基准时钟输入接口

10MHz基准时钟输入接口提供外部基准时钟,用于系统频率同步。输入时钟频率为10MHz,频率精度为10-9,接口规格如下:

●接口类型:BNC-F,阻抗50欧姆

●接口信号:10MHz正弦波,电平-5dBm~12dBm

●接口数量:1

4.2.2 秒脉冲同步参考输入接口

秒脉冲同步参考输入接口提供外部参考秒信息,用于系统时刻同步。接口规格如下:

●接口类型:BNC-Femal,阻抗50欧姆

●接口信号:接口信号波形如图1所示,TTL电平

●接口数量:1

PP1S

10MHz

图 1 秒脉冲信号波形和占空比

4.2.3 时间信息输入接口

时间信息输入接口提供TOD消息,接口规格如下:

●接口类型:RS232串口,DB9-F

●接口参数:波特率9600波特/秒,数据位8位,停止位1位,无奇偶校

验位

●接口协议:数据格式如图,采用8位BCD码

●接口数量:1

表 1 时间信息输入接口数据格式(按照时基画图)

4.3 干接点报警信号输出接口

干接点输出接口输出干节点报警信号,用于后端切换开关切换主、备用广播信道激励器。

4.4 发射机射频输出接口

发射机射频输出接口用于和天馈线连接,接口规格如下:

●接口类型:EIA 1-5/8” -F或EIA 3-1/8”-F 法兰阻抗50欧姆

●发射机输出端口驻波比:≥1.5

4.5 测试监视接口

4.5.1激励器监测耦合输出口

用于测试激励器的输出指标参数,接口规格如下:

●接口类型:BNC-F,阻抗50欧姆

●耦合输出电平:>-50dBm

●接口数量:1

4.5.2 激励器本振输出测试口

用于测试本振相位噪声,接口规格如下:

●接口类型:BNC-F,阻抗50欧姆

●输出电平:≥0.1Vp-p

●接口数量:1

4.5.3 发射机射频监测耦合输出口

用于测试发射机整机的射频输出特性,接口规格如下:

●接口类型:BNC-F,阻抗50欧姆

●耦合输出电平:-30dBm±10

●接口数量:1

4.6 配置/控制接口

用于远程或本地模式下对发射机工作模式进行设置、控制、状态监测,支持RS232或RS485、RJ45接口(IP地址可设置)。

五、CMMB发射机功能

5.1 CMMB广播信道编码、调制

对符合GY/T 220.2-2006的数据流进行CMMB广播信道编码调制,产生CMMB 广播信道信号输出。

●字节交织模式:模式1,模式2,模式3

●RS编码:(240,240),(240,224),(240,192),(240,176)

●LDPC码率:1/2,3/4

●星座映射:BPSK,QPSK,16QAM,鼓励设备可升级为64QAM

●扰码模式:模式1~模式8

●信号带宽:8MHz

●最大并发频带数:1

●最大并发时隙数:40

●最大可支持复用帧数:40

●保护间隔:1/8,鼓励设备同时提供1/4,1/8,1/16,1/32多种保护间隔

5.2 发射机工作模式

发射机应具备CW模式、基带信号触发调制输出工作模式、连续调制输出工作模式,可通过设备面板和配置管理接口方便选择。

5.3 非线性预校正功能

发射机应具备非线性校正功能,校正范围不小于6dB,可通过对预校正功能的开关检验预校正功能。

5.4 系统同步

支持单频网系统同步功能,包括:

●系统时钟能同步于外部10MHz基准时钟工作

●在没有外部时钟输入的情况下,内部时钟可工作。

●发射时刻:

◆可自动按照复用数据流中广播帧发射时刻秒信息执行

◆可手动调整附加发射延时,延时调整范围+-500ms,步长100ns

5.5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通过配置管理接口和控制面板进行。配置管理接口的访问协议基于RS232/485的总线模式或者SNMP和基于TCP/IP的网页方式(可选)。控制面板要求支持菜单方式配置操作,并提供基本设备运行状态指示。

配置管理功能细分为设备配置、运行状态监视和报警。

5.5.1 CMMB发射机配置

实现以下功能:

(1)信道编码和调制参数配置,包括:

●具备设置复用数据流中配置信息有效或无效功能

●具备设置复用帧到物理层逻辑信道的映射关系功能

●具备设置物理层逻辑信道的时隙分配,信道编码、交织、调制和扰码功

●具备设置发射机ID号功能

●调制器的工作模式设置:CW模式、基带信号触发调制输出工作模式、

连续调制输出工作模式,可通过设备面板和配置管理接口方便选择。(2)同步模式配置,包括:

●可设置工作时钟为外部基准时钟或内部时钟

●可设置复用数据流中发射时刻有效或无效

●可设置附加发射时延

5.5.2 运行状态监视

监看发射系统设备工作状态,参数配置情况。提供设备历史工作状态的记录和查询。最少包括:

●码流输入是否正常;

●信道中心频率;

●发射机输出功率;

●天馈线反射功率;

●发射机功放状态(电压、电流、温度);

●激励器工作状态;

●发射机电源状态;

●GPS信号状态;

5.5.3 报警

设备前面板应具有电源指示和报警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可指示报警级别。报警详细信息可以通过本地监控面板和远程网管进行查询。

报警项目包括:

●复用数据输入接口信号丢失报警;

●复用数据输入接口时钟丢失报警;

●复用数据输入接口数据格式错误报警;

●10MHz基准时钟输入接口信号丢失报警;

●秒脉冲同步参考输入接口信号丢失报警;

●时间信息输入接口信号丢失报警;

●功放单元报警

●输出功率越限告警

●工作温度越限告警

●其他故障报警

提供报警分级管理功能,可逐项设置报警级别。报警级别至少包括两级:严

重报警和一般报警。任一严重告警能触发设备干接点报警状态指示,并通过设备的配置/控制接口发出报警触发和报警信息。

5.6特别要求

要求激励器/功放单元为完全独立工作单元。

5.7 配置数据备份/恢复

设备不受断电的影响保存设置参数,在断电恢复后,可调用断电前的配置参数,自动恢复工作。

数字电视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史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技术也运用于各类行业和生活用品中,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家电类用品,比如电视。如今的电视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技术的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数字电视也已经走进到各家各户中,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必然会取代模拟电视,数字技术的应用会使电视技术开辟一个新天地。当然模拟技术在局部小范围的电视技术上也会占有一定市场。数字电视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机遇。从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过渡,将带来上万亿元的市场,它必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电视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而是能提供包括图像、数据、语音等全方位的服务,是3C融合的一个典范,是计算机、传输平台、消费电子三个环节的聚焦点。这样的数字电视明确的显示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本文通过查询资料来了解和阐述数字电视技术,以及数字电视的优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数字电视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史 1.1数字电视的概念 数字电视是指从节目的采集、录制到发射、传输、接收等所有环节中,都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数字电视信号采用数字处理和调制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电视系统。它由信源、信道与信宿三部分组成,其组成方框图如图1-1所示: 数字电视按信号的传输途径可分为三种:数字卫星电视(DVB-S )、数字有线电视(DVB-C )和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DVB-T )。数字电视按其传输视频比(图像清晰度)可分为三类: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 )、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 )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4:3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按照产品类型结构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机等。 数字电视的优点:1)传输图像质量高,传送距离远2)频道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3)提供了全新业务,易于实现有条件接收4)可降低发送功率,扩大覆盖范围

数字电视发射机远程监控与无人值守的实现

数字电视发射机远程监控与无人值守的实现 引言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视播出质量要求的提高,数字电视发射机已经在广电大家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发射机监控上,都采用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的方式,以保证播出的可靠,安全。现实情况是,广播电视发射站都设在城市边郊的高山上,或者高塔上。由于交通不便 等各种因素,很难达到24小时值守,这样就给广播电视发射的安全播出带来了隐患,数字电视发射机的远程监控与无人值守技术的实现就显得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了。 一.系统实现原理 数字电视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发射机采集系统、前端采集系统、机房采集系统、及P(机监控系统组成。前端设备数据、数字电视发射机数据、机房环境数据等各类数据由采集器采集后,发送到光端机,并通过光纤传输到发射机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光端机解调出数据信号后,通过RJ45接口传输到P(机上, PC M的监控 系统软件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处理。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 图1.系统总体框图 1. 发射机米集系统 数字电视发射机每部分(显示单元、激励放大器、功放、激励器等)都有MCU (Micro Contorl Un it)和采集单元,独立采集处理各部分工作数据,机器后面板带有统一的RS48接口和RJ45接口,并拥有独立的发射机通信协议,以实现数据的远距离双向传输。

2 ?前端采集系统 数字电视发射机前端由GP 接收机、复用器、适配器、光端机等设备组成。 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通信协议和接口, 按照各自的通信协议,即可获得所需的设 备相关参数数据。 3 ?机房采集系统 机房采集系统分为机房环境、机房安全两方面。机房环境方面:采用温度传 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器件采集环境数据。机房安全方面:采用红外线报警器、网 口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设备来提供报警信号。机房采集系统的所有数据信号, 通过光端机上传至监控中心。 4. P (机监控系统 监控中心的PC 机监控系统包含3部分。⑴.上位机监控软件:将PC 机收到的各 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用人性化界面友好的显示出来供值班人员查询及控制; 对 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决定是否驱动声光报警器或短信模块。⑵ ?声光报警系 统:受上位机监控软件驱动,通过声光的方式提醒附近的值班人员。⑶ .短信模 块:受上位机监控软件驱动,通过 GS 网络,向指定的手机号码发送通知短信, 提醒相关负责人员。监控中心系统框图如图 2。 声光报警系统 以太网 < -------- * R5232 短信模块 图2.监控中心站 5.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是机房关键设备之一,它负责把其他所有设备的数据(前端数据、 发射机数据、机房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编码,并通过光端机将数据传送到监控中 心。 系统实现过程 系统实现过程以成都成广电视设备有限公司的远程监控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系统实现过程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由前端设备、采集设备、发射 机、PC 机、报警器等硬件组成。软件部分主要由通信协议、 PC 机采集软件和PC 机监控 PC 机 监控系统

UHF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

UHF频段CMMB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 一、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CMMB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招标技术规范。 二、参照标准 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 三、整机技术参数 3.1 通用技术要求 3.1.1供电电源 电压:AC380V±10%(三相四线); 频率:50±1Hz。 3.1.2 工作环境温度:5℃~40℃。 3.1.3环境相对湿度:<95%(不结露)。 3.1.4 工作海拔:>3000米 3.1.5应满足国标或行标对电磁兼容的相关标准。 3.2一般要求 3.2.1 满足GY/T 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要求 3.2.2 工作频段:UHF电视频道 3.2.3 带宽:8MHz

3.2.4 频率稳定度:(0.02ppm) 1×10-9 在城市中车体的移动速度一般不超过100公里/小时,0.02ppm的频偏为15Hz(754MHz),两者混叠没有超出doppler效应的影响范围。 移动速率在100公里/小时,频率为754MHz时的最大doppl er频移fd 为μ/λ=70Hz,发射信号的频率稳定度与参考晶振的稳定度的关系可近似为:fout/fosc=754/10=75.4 。要使输出频率稳定度保持1×10-9以内,则参考晶振的稳定度要达到1.3×10-11。 6.1.5 频率调整步进:1KHz 3.2.5计算机远程控制接口 3.2.6 输出功率可调范围-10dB-0dB 3.3射频指标:(以下指标在标称工作功率下测试) 3.3.1频谱模板:参见GY/T 220.1-2006,图20和表9 3.3.2 带肩比(中心频率± 4.2MHz):<-35dB 3.3.4带内波动:≤0.5dB 3.3.5 MER:优于38dB (优于36dB,信源40 dB情况下) 3.3.6带外杂散和谐波抑制:≤-70dB 3.3.7相位噪声: @1kHz:优于-85dBc/Hz (-75dBc/Hz) @10kHz:优于-95dBc/Hz @100kHz:优于-110dBc/Hz 依据我们现有所作的室外测试,国标T、欧标T设备相位噪声@1kHz:优于-75dBc/Hz时,时速120公里的车载接收机已经能解出流畅的图像。 3.3.8 输出功率稳定度:±0.3dB (±0.5) 3.3.9带内杂散:≤-72 dB (-65) 单载波设备其带内杂散在于确保设备的MER和BER指标满足传输要求,不低于带肩比指标。

最新数字电视技术考试基本知识

第一章 数字电视概述 1. 数字点数广播系统由:信源编码、多路复用、信道编码、调制、信道和接收机组成。 2. 信源编码是对视频、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的过程。是为了提高数字通信传输的可靠 性。 调制是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 3. 多路复用是将视频、音频、和数据等各种媒体流按照一定的方法复用成一个节目的数据 流,将多个节目的数据流再复用成单一的数据流的过程。 4. 数字电视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 )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 )。 5. 传输速率有信息传输速率(数码率b R )和码元传输速率(传码率B R )。M R R B 2b l o g ?=其中码元进制M 与二进制码元位数m 关系:m M 2=。数码率越高,占用频带就越宽。 6. 误比特率也称信息差错率或比特差错率,是指传错信息的比特数与所传输的总信息比特 数之比值。 7. 频带利用率是衡量数字传输系统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频带 内传输信息的多少,即单位频带内所能实现的数码率,单位为比特/秒赫兹,用符号 b/(s ·Hz)表示。 8. 香农公式:)/1(log 2n s B C +?= 其中:n s /为信噪比,B 为信道传输频带宽度。 第二章 信源编码 1. 熵编码是一类无损编码,其基本原理是对信源中出现概率大的符号赋予短码,对出现概 率小的符号赋予长码,从而在统计上获得较短的平均码长。 2. 基于图像的统计特性进行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就是预测编码。它利用图像信号的空间或 时间相关性,用已传输的像素对当前的像素进行预测,然后对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预 测误差进行编码处理和传输。 3. 变换编码是将空间域里描述的图像经过某种变换,在变换域中进行描述,即将图像能量 在空间域的分散分布变为在变换域的相对集中分布。 4. DCT 64个变换系数中包括1个代表直流分量的“DC 系数”和63个代表交流分量的“AC 系数”。 5. 对游程的 长度 进行游程编码。游程编码的方法是将扫描得到的一维序列转换为一个由 二元数组(run,level )组成的数字序列。 6. 静止图像编码是指对单幅图像的编码,其主要编码方法是DPCM (差值脉冲编码)和 变换编码。 7. 量化:左上角量化间隔小而右下角量化间隔大,这是因为图像的低频分量最重要,量化 间隔小,量化误差也小,精度高;图像的高频分量只影响图像的细节,精度要求可以低 一些,量化间隔可以大一些。 8. 活动图像信号就是电视信号,编码要求实时和高效。 图像编码的应用层次:1标准数字电视:采用ISO MPEG-2标准,约5Mb/s ;2会议电视:采用ITU-T H.261建议,属 中,低速码率的图像压缩,约384kb/s ;3:高清晰度电视:ISO MPEG-2标准,约20Mb/s ; 活动图像的压缩编码利用每幅图像内部的相关性进行帧内压缩编码,有变换编码和预测 编码两种基本类型;还利用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帧间压缩编码,主要是运动补偿预 测和混合编码。 9. 混合编码是将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组合在一起,通常用DCT 等变换进行空间冗余度的

01--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技术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技术 数字电视发射机一般由激励器、功放、合成单元、输出滤波器、监控单元组成。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测试是以GB/T 28435-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6-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Y/T229.4《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为依据,主要进行发射机功能和射频指标的测试。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系统示意图见图1所示。 图1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系统示意图 一基本术语 1.1 激励器 将TS流输入信号按照GB 20600的规定进行信道编码调制输出射频信号的设备。 1.2 功率放大器

用于将激励器输出的射频小功率信号放大到发射机标称功率的设备。一般分为预放、分配、放大模块、功率合成等几个部分。 1.3 频谱模板 表征信号频谱容差范围的标准频谱曲线。一般用具有典型意义的频点所对应的相对电平值表示。 1.4 调制误差率 调制信号理想符号矢量幅度平方和与符号误差矢量幅度平方和的比值,单位为dB。 1.5 带肩 偏离中心频率某一规定值的带外频率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点的变化量,单位为dB。 1.6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 带内信号各频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幅度变化量,单位为dB。 1.7 带外杂散 带外泄漏信号功率与带内数字信号功率的比值,单位为dB。 二、数字电视发射机相关性能 2.1 接口要求 数字电视发射机的TS流输入采用ASI格式,物理接口为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75Ω;10MHz时钟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50Ω(10MHz时钟为正弦波,规定峰峰值>600mV);1pps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TTL电平,输入阻抗为50Ω;监测输出采用SMA或BNC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发射机输出接口根据功率等级可以选择L16、L27、Φ40、Φ80、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课后习题(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圣才出品】

第8章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思考题 8-1 何谓MSK?其中文全称是什么?MSK信号对每个码元持续时间T B内包含的载波周期数有何约束? 答:(1)MSK信号是指一种相位连续、包络恒定并且占用带宽最小的二进制正交2FSK 信号。 (2)其中文全称是最小频移键控。 (3)MSK信号每个码元持续时间T B内包含的波形周期数必须是1/4载波周期数的整数倍。 8-2 试述MSK信号的6个特点? 答:MSK信号的6个特点: (1)其频率间隔为2FSK信号的最小频率间隔; (2)其每个码元持续时间T B内包含的波形周期数必须是1/4载波周期数的整数倍; (3)附加相位在码元间是连续的; (4)包络是正弦形; (5)正交的两路码元是偏置的; (6)对相邻频道干扰小。

8-3 何谓GMSK?其中文全称是什么?GMSK信号有何优缺点? 答:(1)在进行MSK调制前将矩形信号脉冲先通过一个高斯型的低通滤波器。这样的体制称为GMSK。 (2)其中文全称是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3)GMSK信号的优缺点: ①优点:进一步减小了对邻道的干扰。 ②缺点:有码间串扰。 8-4 何谓OFDM?其中文全称是什么?OFDM信号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1)OFDM是指一类多载波并行调制的体制。 (2)其中文全称是正交频分复用 (3)OFDM信号的主要优点: ①各路已调信号是严格正交的,接收端能完全地分离各路信号。 ②能够充分利用频带。 ③每路子载波的调制制度可以不同,根据各个子载波处信道特性的优劣不同采用不同的体制,并且可以自适应地改变调制体制以适应信道特性的变化。 8-5 在OFDM信号中,对各路子载频的间隔有何要求? 答:在OFDM信号中,为了使各路子载波信号相互正交,要求各路子载频间隔大于或等于1/T B,T B为码元持续时间。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5.4.1数字视频基础 1.电视基本知识 电视画面是一种光栅扫描图像,一般都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即图像由奇数场和偶数场两部分组成,合起来组成一帧图像。我国采用PAL制式的彩色电视信号,其帧频为25帧/s,场频为50场/s,图像的垂直分辨率(一帧图像中的扫描线总数)是625线,可见部分是575线,其他50线是不可见的回扫线。由此可推算出电视信号的行频为625 x 25=15.625 kHz. PAL制式的彩色电视信号在远距离传输时,使用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度信号U、V来表示,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1)能与黑白电视接收机保持兼容,Y分量由黑白电视接收机直接显示而无需做进一步处理;(2)可以利用人眼对两个色度信号不太灵敏的视觉特性来节省电视信号的带宽和发射功率。彩色信号的YUV表示与RGB表示可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相互转换: 亮度分量Y=0.3*R+0.59*G+0.11*B 色度分量U=0.493*(B-Y) 色度分量V=0.877*(R-Y) 2.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数字视频与模拟视频相比有很多优点。例如,复制和传输时不会造成质量下降,容易进行编辑修改,有利于传输(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加密),可节省频率资源等。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比声音要复杂,它以一帧帧画面为单位进行。由于采用YUV彩色空间,人眼对颜色信号的敏感程度远不如对亮度信号那么灵敏,所以色度信号的取样频率可以比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低一些,以减少数字视频的数据量。目前常用的色度信号取样格式有三种:4:4:4格式(色度信号的取样与亮度信号完全一样),4:2:2格式(每条扫描线上色度信号的取样只是亮度信号的一半),4:2:0格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色度信号的取样都只是亮度信号的一半)。 CCIR601推荐使用4:2:2的彩色电视图像取样格式。使用这种取样格式时,亮度信号Y用13 .5 MHz 的取样频率,色度信号U和V用6.75 MHz的取样频率,所得到的数字视频称为CCIR601格式。为了适应多种不同应用领域(如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等)的需要,CCITT还规定了数字视频图像的公用中间分辨率格式CIF,1/4公用中间分辨率格式QCIF和SQCIF格式。 3.视频卡与视频获取设备 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和录/放像机等输出的都是模拟视频信号,它们必须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才能由计算机存储、处理和显示。PC机中用于视频信号数字化的插卡称为视频采集卡,简称视频卡,它能将输人的模拟视频信号(及其伴音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存储在硬盘中。数字化之后的视频图像,经过彩色空间转换(从YUV转换为RGB),然后与计算机图形显示卡产生的图像叠加在一起,用户可在显示器屏幕上指定一个窗口监看(监听)其内容。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最新)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方案介绍: 根据贵单位的需要及实际情况,该系统设计思路定位成集中供电型860MHz邻频传输系统,系统的总容量100套(PAL-D)电视信号,入户电平65±3dB,初期系统节目数量定为20套(根据需要可增加其它节目内容)。数字卫星接收机完全符合DVB-S标准,采用意法ST 处理器,具有高灵度信号接收功能;调制器采用内嵌式微机控制电路,图像中频、伴音中频、射频本振均采用PLL锁相。 二、系统设计依据: 本有线电视系统以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和研究了国内若干个城市有线电视系统的先进技术资料及经验,并结合贵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贵单位特点的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如下: 1、GY/T106-92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2、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GB/T50311-2000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GB6510-86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5、GBJ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工程技术规范》 6、GB7401-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三、本系统功能特点 1)、向用户传输N套(PAL-D)高清晰数字卫星电视模拟信号,也可以在N套节目的基础上增加自办节目。 2)、网络通过光缆可以实行远距离传输,图像清晰、流畅。 3)、系统容量大,传输节目多。 四、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及指标分配:

35 3-24 3-24 29-34 29-34 35 36 36 39 39 40 40 有线信 号 37 38 37 38 1、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信号源、机房前端、干线传输、分配放大、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组成。 项目 设计值 前端 比例dB 电缆 比例dB 分配系统 比例dB 终端 比例dB C/N 44 dB 1/10 54 2.5/10 50 3.5/10 48.5 3/10 49.1 CTB 55 dB 1/10 55 3/10 65 2.0/10 69 4/10 63 CSO 55 dB 1/10 65 3/10 60 3.0/10 60 3/10 60 五、系统组成框图: 1 1 2 2 亚洲 3S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中星 6B 六、主要设备选用 1、华泰750MH 邻频调制器或PBI-4000MUV 广播级全频道捷变式邻频调制主机 (入网证书编号:011040100427) (3C 证书编号:2003020815000065) 是专业级的全频道870MHz 捷变式邻频电视调制器,采用高可靠性残留边带滤波器,中频调制信号处理方式;双重PLL 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射频放大采用进口模块组件,非线性失真小,确保高输出电平;其带外寄生输出抑制度大于 60dB (若外加频道滤波器,可大于70dB );微电脑CPU 控制,可编程100个频道,两位LED 频道显示;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最大微调频率范围可达±4MHz ,射频输出电平高达115dBμV ,有极好的音频及视频线性度;可独立或和视景调制器,PBI-3000MC, 2500MB, 2000MB 调制器或其它品牌的调制器组成中大型的CATV 系统,尤其可用于CATV 系统的扩容和节目的增加。 技术参数: 输出频率: 48MHz~870MHz (Ch1~Ch56,Z1~Z43频道连续可调) 功 分 器 视景混合器 合 成 器 视景混 合器 卫星接收机 功 分 器 卫星接收机 卫星接收机 卫星接收机 华泰调制器 华泰调制器 华泰调制器 华泰调制器 卫星接收机 卫星接收机 华泰调制器 华泰调制器 调制器 卫星接收机 卫星接收机 华泰调制器 调制器 华泰调制器 调制器 视景混合器 分 支 器 数字机顶盒 数字机顶盒 英特接收机 华泰调制器 调制器 数字机顶盒 英特接收机 数字机顶盒 英特接收机 华泰调制器 调制器 华泰调制器 至用户

数字电视技术试题

数字电视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 1、数字电视系统按信号传输方式主要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地面 _ 数字电 视。 2、数字电视系统主要包括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以 及各种应用系统。 3、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归属于数字通信系统范畴,整个系统包括信源编码』道 _ 编码、传输 信道、信道解码、信源解码。 4、信道编码包括前向纠错编码、解码、调制、解调和上下变频几部分。 5、前端可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块,即信号输入模块、处理模块、信号输出模块 和系统管理模块,每一块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所有的功能块之间都是用DVB ASI作为基带数字信号传输的接口格式,并可使用任何基于SNMP的管理系统。 6 STB软件由几个不同的层组成:硬件驱动程序、核心软件、应用程序。 7、对于数字信道的检测和维护,数字信号电平、误码率( BER)、调制误码率 (MER )和星座图等是常用且十分重要的测试指标。 8、国际上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大致分为三类:DVB、ATSC、ISDB。 9、典型的条件接收系统由用户管理系统、节目信息管理系统、加密/解密系统、加 扰/解扰系统等部分组成。 10、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为NTSC制、PAL制和SECAM制规定了共同 的电视图像采样频率,对PAL制,采样频率f s为f s=625 X25 XN=15625 XN=

MHz,其中,N为每一扫描行上的采样数目864。 二、简答题 1、请简述数字电视的优点。 答:?更有效地利用带宽; ?数字信号易于处理和保存; ?抗干扰能力强,传输信号质量高; ?图像清晰度高,伴音效果好; ?服务多样化(数据交互应用等); ?通过条件接收系统,实现对用户和节目的运营管理; ?集中了通信和计算的优势。 2、一个模拟频道带宽为8MHz,实际使用带宽为,因此可传输的符号率为,如 采用QAM64调制方式,请计算实际传输比特率为: 答:Rb Mbps =〔xhg 264)/(1 +〕x(188/204 )~。 3、STB中有哪几种存储器,各有什么作用? 答:STB中常用几种不同的存储器。 a、用于软件的存储器 STB中用大量存储器保存处理数字服务的程序。现在几乎所有的STB中使用 较灵活的闪存取代原来的ROM。电视运营商能在他们愿意的任何时候将新软件下载到闪存中

1KW CMMB 数字电视发射机

1KW CMMB 数字电视发射机 文章类型:新产品与市场文章加入时间:2008年9月29日16:37 一、概述 MMB-1000-I型1kW CMMB数字电视发射机,是成都成广电视设备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独立生产、具有合法知识产权的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射机。发射机采用全固态放大方式,主要由CMMB激励器、激励放大器、功放单元、开关电源、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及输出滤波器等部分组成。 激励器为双激励配置,采用我公司自产CMMB激励器CGME-I。激励器含线性及非线性预校正模块,符合国家广电总局CMMB技术的相关标准。 发射机功放单元由两级放大单元组成。前级放大单元为激励放大器,将激励器的输出功率放大到1W。激励放大器采用主备工作、自动切换方式,以保证发射机工作更加可靠。激励放大器内设有环路AGC控制电路,可确保整机输出功率稳定。末级放大单元将1W功率放大到1kW功率。发射机采用进口大功率器件和优质的阻容元件,使整机的技术指标和可靠性有极大的提高。 发射机输出端配置带通数字滤波器,以滤除频道外的杂波分量,保证发射机发射频谱纯净。 发射机具有嵌入式微机监控系统,大屏幕液晶显示及直观的数码管显示。通过RS485通讯接口,可实现远程遥测和遥控。 发射机设计有多种保护功能,具有可靠的过流、过压、过温、驻波比过大等保护系统和防尘、避雷措施。 MMB-1000-I型1kW CMMB数字电视发射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Y/T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GY/T220.2-2006》,并符合《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GB/T 14433-93》标准以及其它相关电视发射机国家标准和广播电视行业标准的要求,完全满足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对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技术规格及参数的要求。 二、主要性能指标 MMB-1000-I型1kW CMMB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满足GY/T 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要求

浅谈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浅谈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日益完善,数字电视设备不断改进.体积缩小,功能增多,质量提高,使得利用数字技术的数字电视设备在提高稳定性、可靠性和生产率等各方面,都比传统的使用模拟技术的模拟电视设备显示出突出的优越性,,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当今电视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电视的巨大商机使得这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厂商"摩掌擦拳",甚至结盟抱团抢市。更有彩电厂家宣布两年内淘汰模拟电视,只做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的生产和销售。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的概念、特点及优点,阐述了数字电视的技术分类、标准、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电视优越性标准 引言: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必然会取代模拟电视,数字技术的会使电视技术开辟一个新天地。当然模拟技术在局部小范围的电视技术上也会占有一定市场。总之数字电视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机遇。从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过渡,将带来上万亿元的市场,它必将成为我国新的增长点。 一、数字电视概念 (一)数字电视定义 数字电视是相对于模拟电视而言的,数字电视是电视数字化和化后的产物。数字电视是一个系统,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用户端接收、显示等全过程的数字化,换句话说就是系统所有过程信号全是由O、1组成的数字流。 数字电视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而是能提供包括图像、数据、语音等全方位的服务,是3C融合的一个典范,是机、传输平台、消费三个环节的聚焦点。 (二)数字电视原理 将电视的视音频信号数字化后,其数据量是很大的,非常不利于传输,因此数据压缩技术成为关键。实现数据压缩技术方法有两种:一是在信源编码过程中数字电视模块进行压缩,IEEE的MPEG专家组已发展 制订了ISO/IEC13818(MPEG-2)国际标准,MPEG-2采用不同的层和级组合即可满足从家庭质量到广播级质量以及将要播出的高清晰度电视质量不同的要求,其应用面很广,它支持标准分辨率16:9宽屏及高清晰度电视 等多种格式,从进入家庭的DVD到卫星电视、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都采用了这一标准。二是改进信道编码,发展新的数字调制技术,提高单位频宽数据传送速率。如,在欧洲DVB数字电视系统中,数字卫星电视 系统(DVB-S)采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QPSK);数字有线电视系统(DVB-C)采用正交调幅调制(QAM);数字地面开路电视系统就(DVB-T)采用更为复杂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调制(COFDM)。 (三)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对比

浅析数字电视发射机测量指标

浅析数字电视发射机测量指标 随着数字电视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单纯满足收看数字电视节目而是越来越重视数字电视的质量,数字电视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射机指标是否达到正常标准。因此对数字电视发射机指标进行了解显得非常重要。 一、带肩比 带肩比是数字电视发射机重要指标之一,它是用来描述发射机功放的线性指标。数字发射机在一个8MHz射频带宽内,采用OFDM多载波的调制方式,载波信号经过放大器后在频道外的互调产物为连续频谱,这时频道外连续频谱在频道附近会产生“肩”部效应,这就是常说的带肩。带肩比是指:信号的中心频点功率值与偏离信号中心的载波外的某点功率的比值。每个电视频道采用8MHz带宽, 带肩比规定:信号频率中心的功率与偏离中心±4.2MHz处的功率比值。数字发射机采用OFDM多载波的调制方式,信号的峰均比非常高,对发射机功放的线性要求也就比较高,功放线性越好,带肩比也就越高,数字电视发射机实际测试过程中带肩比一般要求≥36dB。 数字电视发射机中,功放是其主要的非线性器件,其效率和线性是一对矛盾。通常为了提高功放效率,功放会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将会造成信号的畸变,使信号的输出频谱发生变化,产生带内、外干扰,反映在频谱上就是带肩比较差。要提高带肩比有功率回退和非线性校正两种办法。但是为了满足非线性失真指标,采用功率回退的办法,操作上不现实,功率回退会增加功放管数量,降低发射机的效率,发射机的性价比也就不高。目前较多的使用非线性校正技术来提高功放的线性指标。功放的非线性预校正技术包括前馈法、反馈法与预失真方法, 其中数字基带预失真由于其实现简单、灵活,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校正方式。 图一:-4.2MHz带肩图图二:+4.2MHz带肩图 二、调制误码率(MER) MER是对叠加在数字调制信号上的失真的对数测量结果。MER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载噪比、突发脉冲、各种失真以及偏移量对信号造成的损伤。如果系统的MER减小,信号受到的损伤变大,出现误码的概率增加。 MER是测量数字电视的主要指标,它近似于基带信号的信噪比(S/N),MER 的值越大代表系统越好,如果系统MER值越小,信号受到的损伤变大,误码率增加,图像将出现乱码现象,严重时会出现黑屏,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时MER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试题

化州分公司数字电视基础知识试题 姓名:部门(单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3分 1、1个模拟有线电视频道带宽是();目前,一个频道(频点)最多可传输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套,最多可传输高清数字电视节目()套。 2、中国1000MHZ带宽有线电视频带中,共有标准频道56个,其中DS5与DS6间、()与()间、DS24与DS25间共有43个增补频道,标准频道和增补频道总数为99个。 3、RF信号称为()信号,A V信号中,A信号称为(),V信号称为()。 4、我国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图像分辨率为(),幅形比为();高清数字电视图像分辨率为(),幅形比为()。 5、机顶盒视频和音频输出接口中,一般可输出()、()、()、()等信号。 6、连接A V信号时,连接线颜色图像为(),L声道为( ), R声道为(),L、R分别代表(、)声道。

二、选择题:把下列各题中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内,每题8分 1、下列关于机顶盒HDMI输出口输出的高清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是图像信号 B、包括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C、只能输出高清型号,不能输出标清信号 D、输出标清信号时,只能输出图像信号,没有伴音信号 2、A V信号连接线中,应选择接口组为:() A、V-AL-AR B、R-G-B C、Y-U-V D、Y-Pb-Pr E、S-Video 3、中国大陆的电视制式是:() A、PAL-I B、NTSC C、SECAM D、PAL-D/K 4、数字电视在电视机显示“你没有接收该节目的权限”之类的提示时,可能的原因是:() A、音视频线未接通 B、机顶盒未通电 C、用户没有订制该节目 D、射频信号未接通 5、收不到清晰的电视节目,但可收到部分带雪花的电视节目,可能的原因是:() A、电视机选择了TV状态 B、电视机选择了A V状态 C、电视机选择了HDMI状态 D、电视机选择了3D状态

对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的浅析

对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的浅析 摘要:近几年来,有线数字电视在我国的建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作为有线数 字电视中心环节的前端系统的设计工作也处于不断地进步中。当前时期,设计人 员充分地做好前端系统设计的优化工作,已经成为有线数字电视进一步发展的必 然要求,也是推动有线字电视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的必要保证。而本文则从其 前端系统设计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析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组成,谈论了设 计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求推动前端系统的逐渐完善。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组成部分;设计;注意问题 1 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的系统组成分析 前端系统是整个有线电视网络运行的必要保障,其系统的工作状况将直接对有线数字电 视工作造成影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设计人员要想全面推动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化发展,就必 须对前端系统进行持续的完善设计。而就前端系统的组成来讲,它主要可以分为信号的接收、处理、输出以及系统的管理工作四个部分,本文下面就对这四个部分做一下详细介绍。 首先,就前端系统的信号接收部分来讲,这一部分主要负责接受数字电视的不同网络所 发出的各种信号,然后再将这些信号转化为与MPEG-2的标准相符的TS信息流。而数字电视 网络所发出的信号繁多、复杂,信号接受工作就变得较为繁杂。信号接收部分主要以卫星接 收机、光收机以及编码器等几种信息转化设备,工作人员要对系统的接收环节进行优化,就 应该选用类似综合IRD接收机的卫星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带有AIS标准的基带数字信号的传 输设备。而且,还要为卫星接收机选择具备稳定振频及较低噪声温度的高频头以及与天线技 术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可靠的卫星天线等。 其次,就前端系统的信号处理部分来讲,这一部分则主要利用复用器设将信号接收环节 所转换的TS流转换为多个电视节目所需要的TS流,同时对这些再度转化后的TS流进行CA 加密处理,最终进行信号传输。而处理环节的具体功能可归纳为对于传输码流即TS流的监视、解扰及复用,还有对于业务信息即SI的处理等,处理环节是整个系统的核 心。工作人员要采用集成管理系统来对此部分信号进行管理,而且每一个前端处理部位都具 备一个异步串行即ASI的接口,以保证设备具有必须的兼容性。同时,工作人员在利用前端 系统处理环节来增加节目时是虚拟进行的,他们是将节目设置到了某个随意的复用器中,然 后由机顶盒利用SI信息找寻到这个虚拟的节目。 再者,就前端系统的信号输出部分来讲,它主要是将处理部分再度处理好的加密的TS系 统制作成为RF信号,然后再传输到整个的HFC网络。这一环节需要使用64QAM的调制器以 及38MB/S的宽带,而且此调制器一般要低于模拟调制器10db的输出电平。同时,模拟频道 的载频则是以图像载波频率的形式呈现,而数字频道的载频一般处于8MHz频道的中心位置。 此外,就前端系统的系统管理环节来讲,它主要是对前端信号输入以及输出工作的状态 进行管理,同时监视其输入及输出信号有无与质量,其设备工作利用DVB-ASI进行基带信号 的传输连接,对所有基于SNMP的前端管理系统皆适用。从细节上来,这个系统管理环节的 管理服务器需要负责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并做好计费工作及各种影视资料的安全保密管理,而管理的网络控制部分则要完成对服务器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传递及对影视材料与数据的后 台交换等。 2 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需求 伴随着双向网的改造深入进行,长沙市数字电视目前拟开展的业务主要包括数字视频转播、数据广播和NVOD准视频点播。其中视频转播主要包括:5套长沙本地的模拟视频信号 数字化;湖南省SDH网络传输的17套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国内的卫视节目(24套各省卫视 加上15套中央卫视),从22个央视节目平台和14个境外卫视节目中挑选22套节目。随着 4县并网的完成以及长沙城市的发展,整个数字前端系统将需要提供过百万用户的业务需求(广播业务与交互式业务)。 2.2 设计原则

刍议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刍议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数字技术在电视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数字电视作为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后的第三代电视,是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产物。 标签:数字电视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1 数字电视技术和传统模拟技术的区别 (1)传统模拟电视技术处理与传送的是模拟视频信号,而数字电视技术输出的模拟信号经压缩立即生成模拟视频信号。(2)传统的模拟电视技术在传输模拟信号时不能很好地消除物质力的影响,导致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很不方便,而数字电视技术能避免这些影响因素,保持音频的良好效果和图像的清晰原真度。(3)数字技术渗透于数字技术电视中的每一个系统。 2 无线数字技术概念 (1)无线数字技术通过无线来传送电视信号,无线传播的数据以数字化信号存在于数字电视的系统中,是电视发展史上质的飞跃,无线数字电视技术主要包括无线地面电视、无线卫星电视。(2)无线数字电视从节目的拍摄到后期的制作,都是采用无线技术进行信息的储存、解压、发射、接收和终端显示,为观众提供了更加良好的观看体验。(3)无线数字技术在传输上采用MPEG的数字压缩形式和64QAM的调制方式保证高质量地对4-9套数字电视节目进行传送,同时无线电视在图像的展示功能上保证了图像质量的优越清晰。 3 无线数字电视概念 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工作频率是2.5-2.7GHz,在工作过程中无线数字电视系统通过发射机向空中发射辐射微波,而凡是处于微波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只需要一副接收天线和一个下变频器,就能将微波转化为电视信号。数字电视系统主要包括节目源、前端系统、传输系统、MMDS发射系统、用户接收终端、CA系统、SMS系统、NMS系统几大管理系统组成。前端系统是把电视节目进行编码、复用、加扰、调制;传输系统是把调制好的RF信号传输到MMDS发射系统中;MMDS发射系统是通过MMDS发射机和反馈系统完成电视信号的远程覆盖;用户接收系统是把接收的信号进行降频解调,把调制信号还原成电视信号;CA系统是对数字电视节目进行加密;NMS系统是完成数字平台前端设备的相关管理;SMS系统是对用户的管理和授权。 4 无线电视发展现状 数字电视最早源于美国,在1994年时美国已实现数字电视的全面应用。由于无线数字技术对于网络技术的要求相当高,我国的网络技术还未成熟,技术人

有线电视工程的基础知识_New

有线电视工程的基础知识

有线电视工程的基础知识 一、常用有线电视器材 1、电缆 型号:常用电缆75-5 75-7 75-9 75-12 发泡:单护发泡、双护发泡. 类型:发泡电缆、耦芯电缆、进口电缆 特点:频率越高,损耗越多。 2、分支分配器 ⑴分支器 分支器通常用于较高电平的馈电干线中,它能以较小的插入损耗从干线取出部分信号供给住宅楼或用户,有时也可用二分支干线提供信号电平,通过分支器的电视信号其中一小部分从分支端输出,大部分功率继续沿干线传输。 BR 一分支符号:IN OUT(插入损耗) A:插入损耗:是信号从干线输入端到干线输出端之间的传输损耗,即输入信号电平(dB)与输出信号电平(dB)之差,用dB表示。 B:分支损耗:是信号从干线输入端到分支输出端之间的损耗,即干线输入端电平(dB)与分支端输出电平(dB)之差,用dB表示。 C:分支损耗与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是:分支损耗大,则插入损耗小; 分支损耗小,则插入损耗大。 例: 108:3dB 208: 3.5dB 112: 1dB 212: 2dB 120: 0.5dB 220: 1dB D:分支口与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是:分支口越多,插入损耗越大。我们实际上设计中通常按照2DB来计插入损耗。 ⑵分配器 分配器是用来分配高频信号的部件,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将一种信号功率平均分配给几路(通常是分为两路、三路、四路、六路);二是可将两路、三路、

四路和六路信号混合起来。 分配损耗:是指分配器输入端的输入电平Ui(dB)与输出电平Uo(dB)之差。 分支器和分配器的根本区别在于,分配器平均分配功率,而分支器是从电缆中取出一小部分功率提供给用户,而大部分功率继续向后面传输。 3、串接分支器(串接单元) 串接分支器是将分支器和用户终端合成为统一体,具有分支器和系统输出口的功能,所以叫串接分支器,有的又叫串接单元。 4、用户盒 用户终端是CATV分配系统与用户电视机相连的部件。 面板分为单输出孔和双输出孔(TV、FM),在双输出孔电路中要求TV和FM输出间有一定的隔离度,以防止相互干扰。 为了安全而在两处电缆芯线之间接有高压电容器。 5、放大器(高电平放大器、中电平放大器、低电平放大器) A:高电平放大器用于天线放大器,用户放大器,增益大在40dB以上,信噪比较差,输入低60dB。 特点:低输入,高输出 B:中电平放大器用在支干线上,增益在25-30dB,如KA5134,信噪比较好。C:低电平放大器用在主干线上,增益在18-25dB,信噪比最好。 6、功分器 功率分配器简称为功分器,它是把输入信号功率等分或不等分成几路功率输出的器件。在卫星电视接收中,利用功率分配器,就可使用一副天线、一个室外单元和几个接收机,同时收看卫星传送同频段的多套电视节目。 功分器目前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无源功分器通常是由纯微带电路组成,有源功分器是在无源功分器的基础上加入宽频带放大器组成的。 二、电缆损耗(每100米衰减) 系统/ 型号发泡藕芯 300MHZ -12 4.5db 5.5dB -9 6.5db 8dB

数字电视技术

第一章 三网合一 (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 三屏合一 (手机、计算机、电视机的显示屏) 3C 是计算机(Computer )、通讯(Communication )和消费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 ) 模拟彩色电视的不足:传统的电视存在着“易受干扰、色度分辨率不高且容易畸变,亮色串扰。行闪烁和行蠕 动、清晰度低和临场感弱、时间利用率和频带利用率都不高以及不能与计算机网兼容”等缺点。 模拟彩色电视的不足主要原因是:扫描制式;亮色共用一个通道;电视接收机屏幕不够大。 数字电视就是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电视信号播出和接收的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全新的 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和现行的模拟电视最大的区别: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再生技术和纠错编解码技术使噪声不会逐 步积累,基本不产生新的噪声,保持信杂比基本不变,收端图像质量基本保持与发端一致,适合多环节、 长距离传输。保证了数字电视的图像清晰而稳定,在覆盖区域内图像质量不会因信号传输距离的远近而变 化,在信号传输整个过程中外界的噪声干扰都不会影响电视图像质量。 模拟彩色电视系统缺陷主要原因:1.都采用隔行扫描,导致垂直扫描线不够,垂直清晰度不高。2.亮度信号和色 度信号共同使用一个信道,导致清晰度低,引起亮度串扰。3.显示屏幕尺寸不够大,即扫描线数不够。 数字电视的分类及其特点: ⑴ 按数字电视的接收方式: 固定接收:模拟电视接收机+机顶盒 计算机+机顶盒 数字电视接收机 移动接收: 车载接收,手机电视 ⑵按传输接收方式: 卫星传输系统(DVB-S ) 地面传输系统(DVB-T)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DVB-C) (3) 按清晰度:HDTV(高清) ,SDTV(标清),LDTV(低清) 1.高质量画面2.功能更加丰富3.有高质量音效4.丰富电视节目5.有交互性6.有通信功能 第三章 CCIR601建议 3.1图像信号的压缩依据(可能性): 存在时间和空间、信息熵、结构、知识、视觉、局部和区域等不同程度 的冗余. 图像压缩的可行性: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矢量量化、运动补偿、熵编码、分形编码 1. 空间冗余:空间上亮度、色度、色饱和度相关性 2. 时间冗余:相邻两帧之间图像近似 3. 结构与知识冗余 4.视觉冗余:对灰度和色度的分辨力不同 人眼的视觉特性: 1.空间分辨力:是指对一幅图像相邻像素的灰度和细节的分辨力。 2.视觉阈值:视觉阈值是指干扰或失真刚好可以被觉察的门限值,低于它就觉察不出来,高于它才察觉出来。 3.亮度辨别阈值:当景物的亮度在背景亮度基础上增加较少时,人眼是察觉不出的,只有当亮度增加到某一数 值时,人眼才可以察觉其变化。 3.3预测编码基本原理:预测编码仅对非独立信源(即相关的)起作用。若设XN 为待编码像素,其前面第(N 一1)个像素为{Xi |i=1,… ,N-1}, 一般地在图像信号的线性预测编码中,如用前面第(N 一1)个像素来预 测第N 个像素,有112211--+++=N N N X a X a X a X 预测编码\解码系统结构框图 预测编码:就是用预测值与待传输X0相减得到的差值e(=X0-0X ' ),对e 进行量化编码传送的过程。对e 进行量化编码传送的过程。显然预测精度愈高,e 值越小,其量化编码的位数愈少 自适应预测编码:使预测器或量化器的参数能够根据图像的局部的具体特点作自动调节 电视系统中的空间分解力是原图像清晰度(即帧图像的总像素)的本质反映 运动补偿实际上是对活动图像进行压缩时所使用的一种帧间编码技术。客观上相邻帧间有较大的时域相关性, 因此,运动补偿的目的正是要将这种时域相关性尽可能地去除,其核心技术是运动估值. 运动估值算法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像素递归算法PRA ,另一类是块匹配算法BMA ,BMA 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搜索 方式(计算量)和匹配准则(精度和速度) 运动补偿的原理可简要地理解为:当视频编码器对图像序列中的第n 帧n F 进行处理时,利用运动估值得到的 预测值n F ',如果预测系统性能卓越,其n F '与n F 两者差值应极小,即运动估值在十分有效时,差值基本 上分布在零附近。 运动补偿预测编码步骤 第一步:是在相邻的参考帧中估计运动物体的位移值即位移矢量或运动矢量,这一步称为运动估值(估计)或位 移估值等。 第二步:是利用所得到的运动估值即位移矢量进行帧间预测编码,这一步称为运动补偿。运动补偿是把参考帧 中的像素位移后作为当前帧像素的预测值。 第三步:是将预测信息如运动矢量(直接编码)和预测误差(真实值与预测值之差)进行变换、量化、编码。显然 此时的预测误差是一个较小的值,所以编码的结果就得到了较大的压缩。当找到完全匹配像素时,其 预测误差为零。 二维DCT 有其明确的物理意义,就N =8而言,8×8的二维数据块经DCT 变换后成为8×8个变换域的系数,当 u =0,v =0时,是原64个样值的平均,相当于直流分量。随着u ,v 的增加,相应的系数分别代表逐步增加的 水平和垂直空间频率的大小。 利用预测编码实现数据压缩编码依据:对于静止和低速运动的图像,其像素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由n 个像素 预测出第n+1个像素,在信道中只需传送真实与预测的误差值,其次人眼对细节分辨力低,所以可以利用 预测编码实现数据压缩编码 DCT 不能进行数据压缩,以为变换后就算是0也要用8bit 进行编码,其作用是为后续游程编码做准备,游程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