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及音乐的融合

古诗词教学及音乐的融合
古诗词教学及音乐的融合

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发展,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相融境界。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领悟力,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在强烈、愉悦的乐感声中强化对古诗词的心情感体验。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是一种更为形象、感人的沟通方式。中国文学自古便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诗词,更是与音乐相互依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大量尝试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歌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

一、古诗词与音乐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直到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俗曲”,也都体现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从艺术起源讲,诗、歌原本是一体的。《尚书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的艺术形式,咏诗必歌之,歌咏则为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些文献都将诗、歌、舞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形象地指出诗与音乐的在联系。《诗经》就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诗歌的总集,是孔子搜集当时诸侯国的诗歌然后进一步选辑的,因其均为吟诵之作,305篇皆可入乐吟唱,故史书载曰:“孔子皆弦歌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在从《楚辞》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辨》、《九歌》、《阳春》、《白雪》等。屈原的《离骚》、《九歌》自古以来既是文学名篇,也是乐舞、祭祀歌曲和琴曲,为历代文人雅士津津乐道。《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至唐末的歌谣5000多首,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词、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词、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音乐在唐代空前繁荣,使得歌唱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媒介。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有被乐工歌姬“写于声律”或“被之

管弦”的经历。[1]古今送别第一曲《阳关三叠》,其歌词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白的《清平调》(三首)属奉旨依曲所填之词,为贵妃而作;“七绝圣手”王昌龄运用叠字使音调悠扬、诗乐合璧;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之涣的诗被民间艺人广为传唱,杜甫的七绝《赠花卿》更是传唱度极高的佳作。[2]渐渐地,诗与乐曲分开,从而使得词与乐曲关系越来越密切,到了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曲调的调名即词牌,词的句子可长可短,这种长短句易唱而文词高雅,使之与音乐的结合较诗更为自由。无论是依曲填词还是依词配曲,都表现了音乐与文学的紧密相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传唱柳永之词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慢》词曲是夔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堪称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3]清照的词也被人们当做流行歌曲广为传唱。

元曲是可以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具有时代标志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利用音乐曲牌来抒情、写景、叙事的一种清唱形式,在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口语,倾向于通俗化,因而有着鲜明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保持了民间歌曲质朴自然的特色。明清时的“俗曲”,也被认为是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又叫“小令”、“杂曲”,用乐器伴奏,加入过门,实际上是艺术化了的民歌。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发展的,而且也没有

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一种相伴相随的关系,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融合境界。

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一)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一项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使得人们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如醉如痴,从流行歌曲到名曲欣赏,从古典音乐到现代劲曲,无不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能把生涩难懂的古诗词与音乐歌曲结合起来,无疑会使得古诗词教学走上一条快捷的成功之路。学生们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必然会使他们对相关的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意会能力,提高领悟力

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其它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关的歌曲音乐中,学生可以结合诗词的容,进行无限的遐想和

大胆的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到幽美隽秀的亭台楼阁;从冰天雪地的塞北,“孤烟直”、“落日圆”的大漠到“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从心的酸甜苦辣到人间的真善美丑……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想象、再现和领会,驾着想象的翅膀,使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使得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体悟,极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从而对古诗词所饱含的丰富微妙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准确的把握和体会。

(三)古诗词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温柔敦厚,诗教也”。《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诵读涵永,在诵读涵永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古典诗词的教学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应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与领悟中培养其欣赏能力。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的特殊景观,也为我们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存在古今情感的共通性,并且是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

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自选课题(《牧歌》欣赏)案例自评 新建县第六中学余江红 课型:综合课 年级:初二年级 教学目标:能够感受音乐的意境,以及根据音乐即兴创编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MP3播放小提琴版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闭目聆听,并想象一下音乐所描述的意境。(比起用录音机放磁带,mp3音响效果要更好。) 2.用多媒体出示这首音乐的歌词,并让学生整体齐唱一段。然后说说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个地方?----内蒙古。(比起手写的歌词,多媒体幕布上出示的要更快更清晰。) 二、新课感受 1.用多媒体出示小提琴图片和文字简介小提琴音色并分别播放各种音色的音响片段。(传统方法不能做到‘图-字-音’如此灵活展示出来。)2.MP3播放小提琴曲《牧歌》,让学生感受小提琴所奏出的内蒙古风光。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3.用多媒体展示几段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及那人们的生活习俗的视频画面。(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了真实的内蒙古,比起传统说教来的更生动,更有真实感。) 三、体验 1.先让学生说说音乐所描述的意境,后用多媒体出示音乐的文字分析段落。 2. 再用MP3播放小提琴曲《牧歌》,让学生重复听一遍音乐,与此同时用多媒体幕布展示与音乐相似的画面,让学生更生动的感受音乐。 3.幕布出示音乐的曲谱,简单分析音乐的曲式结构。师生一起讨论得出结果——幕布出示A-B-A结构分析内容。(比传统手写展示来的更快捷更明了。)四、创编表演

1.学生创编诗歌表达对内蒙古的热爱,或向往,或祝福并有情感的上台朗诵出来。老师用多媒体录音器把学生的朗诵声音录下来。 2.学生即兴根据音乐编排舞蹈动作并跳出来。然后老师用多媒体播放蒙古族舞蹈视频,师生一起跟学几个标准动作。(多媒体视频可控制快进后退,跟学动作更方便。) 四、下课总结 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东西?听着音乐《牧歌》一起舞蹈直到下课铃响。 总结自评:音频、视频、图片等通过电脑教学课件整合在一起展示给学生,好像将整个音乐世界一下子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和耳畔,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在传统教学当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性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性教学 于2021年7月21日~7月31日在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我参加了奥尔夫教育一级教师资格证书课程班,其中共有5名老师讲课,分别是:李燕怡老师,讲了主要的乐器“竖笛”;《回顾与展望》等。方曦老师主要讲了,舞蹈;声势的动作;奥尔夫乐器的应用;教具的应用等。莫卉卉老师主要讲了,舞蹈;卡农;创编等。曹利老师主要讲了舞蹈;乐器(自制乐器、音条乐器);创编等。宋丹老师主要讲了,舞蹈;乐器他所教授的学生都是特殊儿童。几天的课程中,创编的过程都必不可少,可见奥尔夫的创造性体现的很多,主要的想说一下奥尔夫教学法的创造性,以及如何奥尔夫的创造性实践。 一、奥尔夫的生平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等,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奥尔夫晚年一直居住在乡间亚梅湖(Armmersee)岸边的房子。他不管去哪里讲演会这是参加演出等活动,都要回到湖边安静的家园,沉浸在大自然中,并重新获得精神与创作的活力。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并不神秘,人人可为,重在开发,创造力不再是天才的标志,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奥托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能力。只不过它埋藏在创造并不神秘,人人可为,重在开发较为沉层自我里,只有付出辛苦常常挖掘,才能得到它。”21世纪是创造性的世纪,需要一大批敢探索、会创新的创造型人才,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 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发展创造性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的指导者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创造力,必须充分理解发展创造力的“两大要素”,即想象力和思考力――这两大“齿轮”的作用。而且,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量的音乐印象,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能够变换这种音乐印象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主动性。 (一) 培养形象思维,发展想象能力。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及想象能力,应从“听”入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学中以听觉为先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美

感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教学中的“听”,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听,也不是教师填鸭式或一相情愿式的讲解音乐,而应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发现、去探索。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低年级学生用节奏乐器伴奏和运用体态律动形式感受并表现不同节拍 的特点和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要引导学生从音乐现象的感知积累中,逐步认知和掌握音乐的规律,发展音乐想像能力,逐步探索音乐要素表现特征和作用。教学中,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又要注意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以富于启发性的提问,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像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将学生领入音乐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像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培养发散、聚向和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而聚合思维是运用已知信息,转一个方向聚敛行进,去获取正确答案的过程。前者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但必须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水平的创造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例如,在音乐课中常有创作音乐结束句的练习,这类练习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想像,放手先让他们根据问题的

古诗文教学策略阶段总结

《小学生中华古诗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策略研究》 经验交流 韶师附小 《小学生中华古诗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策略研究》是我校参与《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我们希望通过本子课题的实验,探究古诗教学的新路:(1)情感引领,架起文学桥梁,教师是关键;(2)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3)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4)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5)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课题小组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在古诗课堂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尝试了一些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奠定教改的基石。本阶段能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和有关的教学理论,以及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及时做好学习笔记。我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进行学习,为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探索古诗教学之路。 (1)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改变教和学的关系,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容,创设激励学生的情境。并从课型上做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改革,如表演情节,竞赛型,实践活动型。这样的课型,给学生创设了上进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教学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创设优美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如在教古诗《绝句》一课,老师是先播放春景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并问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春晓》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边听音乐,边去寻找春的足迹,引导学生想象,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然后才引入课题《绝句》,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谈一边想象,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画边想,给画配上颜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又如学习《小儿垂钓》一课,教师在生动形象的课件中指图,让学生根

古诗词教学及音乐的融合

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发展,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相融境界。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领悟力,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在强烈、愉悦的乐感声中强化对古诗词的心情感体验。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是一种更为形象、感人的沟通方式。中国文学自古便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诗词,更是与音乐相互依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大量尝试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歌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 一、古诗词与音乐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直到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俗曲”,也都体现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从艺术起源讲,诗、歌原本是一体的。《尚书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的艺术形式,咏诗必歌之,歌咏则为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些文献都将诗、歌、舞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形象地指出诗与音乐的在联系。《诗经》就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诗歌的总集,是孔子搜集当时诸侯国的诗歌然后进一步选辑的,因其均为吟诵之作,305篇皆可入乐吟唱,故史书载曰:“孔子皆弦歌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在从《楚辞》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辨》、《九歌》、《阳春》、《白雪》等。屈原的《离骚》、《九歌》自古以来既是文学名篇,也是乐舞、祭祀歌曲和琴曲,为历代文人雅士津津乐道。《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至唐末的歌谣5000多首,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词、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词、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音乐在唐代空前繁荣,使得歌唱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媒介。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有被乐工歌姬“写于声律”或“被之

古诗词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古诗词课堂教学培训心 得体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古诗词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3月10日,我参加了古诗词教学的听课以及培训活动, 听了四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感触颇深,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师以配乐、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古诗词课,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堂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让我们受益匪浅。高老师执教《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让我印象最深刻。高老师用学生最熟悉的《静夜思》导入,再通过简介作者、写作背景等,让学生来整体感知词,使学生对词有更深的理解,更能体会词的意境。学生结合注释,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中高老师融入学生最熟悉的节日中秋,让学生融入具体的场景中,更能体会出词人当时的心情。每个问题都设置得相当好,让整个课堂很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既弄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以及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看到各位老师的风采以及培训,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和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还缺乏更多的思考,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总结,不断反思。 通过此次学习,对我在以后的古诗词教学有了一定思路,在以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是否懂了句子的意思,而没有让学生深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那就得借助一些相关资料,如诗人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通过这些介绍,学生才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吟唱教学法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要求老师要具备诗词底蕴,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对古诗词感兴趣,在快乐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意识的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意识的渗透 发表时间:2013-07-12T09:21:49.263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7月下供稿作者:柴林[导读] 教材中许多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道德情感,教师要去正面引导。柴林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在健全的国民教育体制中,因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有着独特的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融合意识渗透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在健全的国民教育体制中,因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美育有着独特的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课堂教学也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打破了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传统模式,在形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和改进。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 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1 音乐与生活融合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小蜜蜂》一课,我抓住了学生十分喜爱小动物和昆虫这一特点,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了解小蜜蜂的特点、生活习性,并用照相机把小蜜蜂的活动拍摄下来,在课堂上应用,并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与创编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音乐与活动融合 音乐具有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很大,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像、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表现人的个性。而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表演等都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如《我们新疆好地方》,把学唱的维吾尔族民歌与维吾尔族运动项目紧密相连的创编活动,描写新疆的大漠、绿洲和风土人情相联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维吾尔族音乐,了解民族风情,激发爱国热情。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学习,并拓展教材,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合,使之符合音乐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通过音乐活动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像、自由创造。 3 音乐与绘画融合 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意思,可以用图画表达;许多让学生难以想像的事物可以靠图画再现。《我们新疆好地方》这首歌曲调虽抒情,但要真正唱出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却不容易。在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描绘新疆风光的图片或光碟,特别是大沙漠、绿洲和瓜果飘香的画面,让学坐从视觉上感受新疆辽阔的土地和富饶的物产,然后体会这首歌该怎样唱。 4 音乐与德育融合 音乐作品中蕴涵了丰富的德育知识,思想教育内容。音乐作品的内容广泛,主题明确,与学生日常生活非常贴近,包括赞颂伟大祖国、歌颂党、热爱人民、团结友爱、礼貌谦让、热爱劳动、尊敬老师、关爱父母等题材,与传统道德教育非常吻合。挖掘音乐作品的思想教育意义,可使学生在接受美的同时,融化美、传递美。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教育的新高度。通过教学研究,改变以往单纯的德育说教,以音乐学科渗透为基础,德育教育为载体,充分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理解音乐作品深层的德育内涵,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感受美的体验,着重突出其个性化、人文化和时代化以适应新时期小学德育的要求。从而达到优化学生的德育行为,探索人生价值,行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儿童教育活动中,很多内容都取决于生活、通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教育,从而达到让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教育的全面性,以艺术为引领,让德育走向生活化。通过对艺术德育的探索与实践,实现艺术与德育的真正融合。 5 音乐与法律意识融合 在音乐教学中,把一些音乐作品加以引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情感。 5.1 立足教材,合理延伸,渗透法制教育。教材中许多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道德情感,教师要去正面引导。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渗透。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去做伤害自己和别人的事情,那样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会伤害你的亲人,是自私的表现。 5.2 适时适地,进行拓展,展开联想,进行法律知识的灌输。现在的音乐教材中,有些歌曲我们可以展开联想,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首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优美动听的音乐深深打动着学生,激发学生对美丽海洋的热爱和憧憬。这时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讲解目前我们国家几万公里的海岸线,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有着优美的海滩等旅游胜地。人们在海滨浴场嬉戏玩耍,尽情的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假如我们的近海遭到了污染,这不仅使我们失去了游玩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使学生认识到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 6 音乐与其他课堂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利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范畴,让学生获取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音乐也可以融入其他学科的课堂,可以采取到室外上音乐课,在班级不定期召开小小音乐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创新和搞活课堂。融合式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课本以外的广阔天地,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宽了知识视野,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七中学_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发表时间:2011-06-20T17:05:37.66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淑梅 [导读] 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像力才会有创造力。 李淑梅(河北省武安市职教中心河北邯郸056300) 摘要: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任重道远。要转变观念,走改革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学。在教学中创设宽松自如的课堂环境,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创造表现的机会等都是实现目的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创造性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竭动力。”音乐在培养创造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创造人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下面谈谈我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与做法: 一、明确创造及创造性教学的意义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创造性的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创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创造行为,产生创造性成果,从而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并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教学活动。创造性教学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它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保证。(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它是实现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像力才会有创造力。想像力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因子,也是创造的前提。不仅艺术创造离不开想像,科学创造同样也需要想像,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音乐是情感艺术,学生的想像力正是借助情感得以伸展。在学习弹奏《小松树》时,我首先布置学生去想像植树形象,上课时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植树的录像,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茅塞顿开并表示自己一定要与松树比高低。待看完录像后,让学生根据劳动情绪和植树内容自由想像创作,如上山时的心情、植树的过程、同学们嬉戏的情景……再通过启发、提示、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分段、分组想像创作,学生积极投入。这样,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就能让他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单一的感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要大的多。”音乐欣赏如果只靠耳朵是远远不够的。乐曲中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对学生来说有一段较大的感知认识距离。我在教学中根据乐曲本身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设法缩短这个距离,让学生说有所指,听有所思,在认识上建立一个自认为可以捕捉的形象并逐步鲜明起来。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开启各自的想像力,通过艺术欣赏,体验及键盘乐器弹奏,让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发展形象思维和直觉,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及其有益。例如:在《梦幻曲》教学中我先做了个沉睡中露出甜甜笑容的动作,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出一个问题:“你们都做过美丽的梦吗?”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这时让学生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学生即随着音乐做出各种做美梦的姿态。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同时也为欣赏主题音乐做了铺垫。学生的情绪一旦调动起来,欣赏的兴趣大大增强,个性表现充分,创造潜能并发。 四、创造表现的机会 自信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策略,特别是那些音乐感不强的学生,我总鼓励他们,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和学生热情,让每个学生永远自信。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准确地把握各种节奏型,会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乐曲的情感。在教学中具有特性的节奏型写在黑板上,用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同时,我还将打击乐引入课堂。在赏析器乐曲《瑶族舞曲》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人轮流执一件打击乐器,通过敲击节奏,将自己对乐曲情绪特点的理解即兴表演出来。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纷纷上台表演。有两位同学还将已会弹了的《瑶族舞曲》给同学们做了现场表演。虽然演奏水平不很高,每人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得到了亲自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对乐曲的欣赏水平。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学这门课和学好这门课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被激发,教师要做到“五好”。第一,教师在上课前要课备的好;第二,基本功要扎实,知识渊博,教学态度要好;第三,上课时要讲普通话,语言生动表达得好;第四,教师进教室衣着整洁,精神面貌要好;第五,教学方法新颖,选材科学,学生积极参与,师生配合要好。 总之,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任重道远,要转变观念,走改革之路,使音乐更好地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为支持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服务。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肤浅认识,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教学策略的某次突破,或是某个学生偶尔的创造体验,而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造实践,只要我们不断更新、不断努力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做得更好!

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智力产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确有着其它学科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从音乐的本质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通过演唱、演奏或欣赏音乐作品,感受真、善、美的音乐形象,给人的情感领域以无形的巨大的影响。人的创造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内驱力、情动力、意志力。情动力是整个系统中起着中间桥梁的重要作用。“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2、从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形象通常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

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进行二度、三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当前音乐的教育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弊端。 二、当前音乐教育的弊端 1、没能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2、音乐课缺乏创新性。有些创新课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特点,打着音乐的旗号上成美术课或手工课。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就让他们进行想象画,使学生的想象脱离了音乐情境而作漫无边际的幻想。把音乐之美置于创新之外,使创新成为一种虚设形式。 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中考语文复习总结计划古诗词鉴赏学习教学学习设计.docx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马蕴 [ 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的钱权熙,他的语文分数在70 到 90 之间,成绩不稳定,分析过他的试卷和学习情况后,发现他的基础题部分基本不扣分,失分主要在于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文阅读,钱权熙的诗歌鉴赏只能得 1 分,基础比较差,但提分空间较大,因此,我选择先从诗歌鉴赏开始辅导。 [ 教学目标] 1.明确中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 2.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 教学重难点] 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提高得分率。 [ 教学过程] 一、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 6、感知艺术形象 二、鉴赏知识的复习 (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1、边塞诗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 《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归园田居》) 3、送别诗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 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潼关怀古》) 5、咏物诗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羁旅诗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下》) 7、爱国诗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建功

与古诗词有关的歌曲

相关古诗词:唐·李商隐《无题》演唱:徐小凤 10. 歌曲名称:相看泪眼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邓丽君歌曲名称:雨霖铃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包美圣歌曲名称:雨霖铃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娄晗 11. 歌曲名称:采莲曲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采莲曲》演唱:蔡幸娟12. 歌曲名称:床前明月光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静夜思》演唱:梅艳芳 13.红楼梦歌曲系列歌曲名称:引子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引子》演唱:陈力歌曲名称:枉凝眉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枉凝眉》演唱:陈力歌曲名称:分骨肉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分骨肉》演唱:陈力歌曲名称:聪明累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聪明累》演唱:王洁实歌曲名称:秋窗风雨夕相关古诗词:林黛玉《秋窗风雨夕》演唱:陈力歌曲名称:葬花吟相关古诗词:林黛玉《葬花吟》演唱:陈力歌曲名称:题帕三绝相关古诗词:林黛玉《题帕三绝》演唱:陈力歌曲名称:红豆曲相关古诗词:贾宝玉《红豆曲》演唱:王洁实 14. 歌曲名称:青青河边草相关古诗词: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演唱:高胜美 15. 歌曲名称:涛声依旧相关古诗词:唐·张继《枫桥夜泊》演唱:毛宁 16. 歌曲名称:烟花三月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杜牧《寄杨州韩绰判官》演唱:吴涤清 17. 歌曲名称:新鸳鸯蝴蝶梦相关古诗词: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演唱:黄安 18. 歌曲名称:君莫攀相关古诗词: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演唱:黄安 19. 歌曲名称:黄鹤楼(古典版)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演唱:晏菲歌曲名称:黄鹤楼(现代版)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演唱:晏菲其他: 20.合唱歌曲名称:送别相关古诗词:近代·李叔同《送别》演唱:青燕子演唱组 21.儿歌系列歌曲名称:春晓相关古诗词:唐·孟浩然《春晓》演唱:段丽阳歌曲名称:静夜思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静夜思》演唱:段丽阳歌曲名称:春晓相关古诗词:唐·孟浩然《春晓》演唱:段丽阳歌曲名称:悯农相关古诗词:唐·李绅《悯农》演唱:段丽阳歌曲名称:相思相关古诗词:唐·王维《相思》演唱:段丽阳李煜的《虞美人》岳飞的《满江红》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 推荐几张古诗词改编的歌曲专辑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以其古色古香的缠绵、柔情而备受我的喜爱,在听歌的同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词,两全其美。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些古诗词改编的歌曲,这些歌曲都可以在百度搜索到。 一、杨小琳的专辑《绿蓑衣》 很经典的一张专辑,由国内著名的雨果公司录制的发烧大碟。《绿蓑衣》选用了10首中国古诗词,加以重新配乐创作“新唱”。“绿蓑衣”所选的中国古诗词,包括有《诗经王

关于中国古诗文解读方法的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中国古诗文解读方法的学习心得体会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古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学生在诵读古诗文,可以从中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辈的心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一、背诵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背。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对于古诗文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对于其中的一些字词理解不是很到位,毕竟古文与现在同样的白话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要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一首诗,首先就要多读多背。背诵是孩子的天性,此时他们的记忆是“无意识记忆”。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在古诗文阅读训练中我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古诗文量的积累,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思维和能力上的“质”的提升。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每天与古诗文见面。开始,选一些短小易懂的古诗写在黑板一角,每日在课前几分钟里读一读、在晨读时间背一背,然后每天上课时拿出2-3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讲诗歌大致的意思或者是诗歌的写作特色。同时在教室的墙壁上贴着一些古诗,并定期更新,让学生既好奇又感新鲜,愿意主动去诵读,记忆,营造古诗文阅读的良好氛围,学生在与古诗“朝夕相处”下“日久生情”,使诵背古诗文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学习行为。其实目前很多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会先背一首古诗或者“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古诗文,这也足以说明现在的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古诗文的教学,注重孩子对一些蒙学读物的学习,学习中国深厚的文化精髓,陶冶情操。 二、字词教学 当然这背诵不用死记硬背,在背诵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疏通字词,将整首诗的大致意思弄懂。古代诗歌对学生来说是陌生、遥远的,从诗的内容方面看,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事物,学生可能很少能接触到,特别是一些边塞诗;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范文)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指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音乐教学的创造性教学

音乐教学的创造性教学 一、创造教学的内容 (一)探索音响和音乐的主要内容(略) (二)即兴创造的主要教学内容 1、综合表演性质的 (三)创造实践的主要教学内容 1、创作节奏或节奏短句 2、创作旋律或旋律短句 3、为歌曲选编前奏、间奏 4、运用线条、色块、图形、乐谱等记录声音、情绪、旋律 5、用电脑创编音乐 二、创造教学的方法 节奏创编、旋律创编、旋律创编、动作创编、歌词创编、即兴演唱、即兴演奏、探索音响和音乐 (一)从节奏入手进行创造教学 1、为固定节奏创编短句 2/4 XX|XX|XXX|XXX‖ 小猫小猫喵喵喵喵喵喵 2/4 XXX|XX|XXX|XXX‖ 这一个杯子拿起来又放下 2、为既定节奏编排顺序

XX、XXX、XXX、XXXX、XO、OX、X–等 3、为节奏短句填空 2/4 XXX|XX||X -- ‖ 4、节奏的接龙游戏 甲、2/4 XX|XXX|XXXX|XX‖ 乙、2/4 XXXX|XX|XXX|XX‖ 5、即兴的节奏问答游戏 师、2/4 XX|XXX‖ 生、2/4 XXXX|XX‖ 甲、2/4 XX|XXX|XXXX|X --‖ 乙、2/4 XX|XXX|XXOX|X --‖ 6、根据歌(乐)曲选编童谣 图(略) 7、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朗诵诗歌 童谣(《一人巷》) 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 1、X.XX, 2、XXX 3、XXX 4、XXX8、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分角色朗诵《三个和尚》(略) 节奏练习: 从身体的感觉和肌肉的反应入手(拍手、走步、奔跑、跳跃等)通过

自由的、协调的、表现音乐情绪的动作来感觉节奏,使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节奏要素的优美反映,并从中发现美感与乐趣,值得提示的是在节奏练习中,往往被忽视的是休止符,应把休止符感觉作为节奏流动中的一个因素,这样才会从中得到音乐审美上的意义 (二)从旋律入手进行创造教学 1、为乐句填写节奏音 6—5 3|6—6—|6 6 5 3 |6-- 6-- | 3 6 5 3 |2-- 2-- |3 2 5 3 |‖ ※2 2 -- ,1 1 1 -- ,5 5 5-- ,6 6 6 -- , 2、让学生根据指定的节奏,创作出多种不同的旋律,启发学生吧旋律片段发展成乐句,歌曲 ①

音乐教育的创造教学

音乐教育的创造教学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分类,一个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给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培养。一堂成功的音乐教育课,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释放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能使学生充分运用各种相关音乐材料来学习音乐,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教学方法。 一、播种期———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创造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对安全、自由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畅所欲言,充分抒发自身的情感,感受愉快的教学气氛,身心愉快的教学更容易唤醒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沉睡的思维。教师应在课堂中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说出听到音乐时心里面的感受,用动作或者语言描绘出听到音乐时眼前展现的图景。比如:在教授《小青蛙找妈妈》这首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小青蛙、小蝌蚪,并依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小青蛙的妈妈,然后告诉他们小青蛙从出生到长大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小青蛙成长的喜悦,感受大自然神奇的进化力量。在歌曲学习完毕时,还可以让学生们角色扮演,分别饰演小青蛙和小青蛙的“各个妈妈”,这时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

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最后在游戏里面轻松愉悦地完成课程。这样一堂学生敢唱、敢说、敢做的音乐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施肥期———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在信息浪潮翻飞的时代,多媒体的广泛运用,无疑是一把利器,为教育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多媒体技术有着传统教育没有的诸多优势,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文字与图片、声音与图像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它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极大增强了音乐课的魅力,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效果。 1.音形结合,让音乐尽情“舞蹈”。比如在教授《采蘑菇的小姑娘》一课时,我们可以抛弃以往的唱歌教学:学生听完完整的音乐,然后跟着教师的琴声学唱歌曲,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音乐细胞,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能理解和体会音乐真善美的内涵,而多媒体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短板。《采蘑菇的小姑娘》整个歌曲充沛着儿时情趣,节奏明亮高快,旋律活泼跳跃,一个活泼可爱、勤劳勇敢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在这个课程中,可以用多媒体设计一个精美的课件: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的动画形象、各种各样的小蘑菇和大森林里奇形怪状的动植物造型,然后配上音乐。在这样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在色彩

完整word版,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总结,推荐文档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本校课程《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王口镇中学 2016年7月

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本校课程 《词园漫步》教学总结 宋词诵读是我校的一项特色。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是连绵千里不断的烽垛,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丰碑!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学期我们开展每周一词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尝试运用的教学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有道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根据教材扩充学习法。在教一新课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宋词,课外补充让学生回家好好诵读,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起学生读背古诗词的兴趣。 (三)是诵读想象法。就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去。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再现画面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 (二)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三、不足的地方

(一)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二)检测反馈需要改进。背诵检测的方式单一,都是组长检查组员,对于会背的没有采用奖励措施,会背的学生也没有采取任何帮助手段。致使部分学生不会背的内容越积越多,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以后检测、激励措施要跟上。 (三)讲解方式需要改进。虽然我改进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我的讲解太灌输,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耗时费力,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后的方法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边读原文边看后面的注释,学生读不懂的,提出来再让老师帮助解决。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总之,从升初中开始让学生直面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