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官制图样简表

中国历代官制图样简表
中国历代官制图样简表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陈茂同 我国古代自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便出现了阶级,形成了国家,并逐渐建立了一套统治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机构的演变历史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研究国家机构的演变历史,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阶级社会中,各级官吏,都是代表统治阶级管理和压迫人民的,各类职官机构,都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奴隶社会中,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政体。王是最大的奴隶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全国的土地、奴隶及平民都属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把一部分土地、奴隶及平民分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是受封区的统治者,但须服从王命,对王承担徭赋义务。在诸侯封地内,也建立一套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的政权机构和官吏,成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地方政权。诸侯又把土地、奴隶及平民分封给奴隶主贵族卿、大夫。卿、大夫是其封地内的统治者。有的卿、大夫担任着王国或诸侯国的重要官职,辅佐王和诸侯进行统治。 商王廷设有百官,辅佐商王治理国家。百官之中可分为政务官、宗教官和事务官三类。政务官、宗教官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周朝的官制在商朝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官僚组织和较完整的官僚制度。辅佐周王进行统治的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权力很大,是国家的总管。协助周王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是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太宰是朝廷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宗庙谱系,太史管起草文告、编写史书,太祝是最大祭祀官,太卜是占筮官,太士是神职官吏。此外,周朝还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 商周的王、诸侯、卿大夫及其他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世代掌握着统治大权,这就是所谓世卿制度。春秋时期由于诸侯间强凌弱,大并小,互相间进行无休止的兼并争霸,周王朝对诸侯逐渐失去控制的权力,贵族分封制度行不通,各诸侯国称王称霸,设官分职,各行其是,职官制度也因而发生了变化。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 尺(cm) 斗(l) 斤(g) 周秦汉 22.5 1.94 256 东汉23.04 1.98 222.73 魏 24.12 2.023 222.73 晋 24.45 2.02 222.7 3 隋 29.51 5.944 668.19 唐 31.1 5.944 596.8 2 宋元 30.72 9.488 596.82 明 31.1 17.037 596.82 清 32 10.355 596.8 2 民国 33.3 10 500 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 尺 = 24.5 1寸= 2.45, 1分 = 0.245 南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1寸 = 2.45, 1分 = 0.245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1寸=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小尺: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大尺:1丈 = 360, 1尺 = 36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1尺 = 34, 1寸 = 3.4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篇一:东汉官制简表 东汉官制简表 州 刺史(牧) 县 县令(县令) 乡 乡佐游徼三老有秩 亭 亭长 里 里魁 篇二: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在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后建立的西汉王朝,最高统治阶层注意总结前人尤其是秦朝用人经 验和教训;根据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形,建立和推行了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 一、惩秦之弊,信用士人 “士人”、“士子”、“儒(生)”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俗称。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 长起家,曾经对“儒”等有识之士颇为轻视。《史记》郦食其传载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 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称帝后,著名辨士陆贾劝导他,在马上打天下,不能在马上 治天下,应该依靠武力夺取政权,而以知识治理天下国家,“长久之术”在于“文武并用”。刘邦 从此开始改变对士人的态度。 在倒秦战争中, 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 因此, 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 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原秦博士、投奔刘邦的大儒叔孙通提出建议:制定朝 纲国典、礼仪制度。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 30 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 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刘邦情不自禁地说: “吾今日乃 知为皇帝之贵也。”他懂得了信用士人作用何在。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是比较信用 的。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后,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此 后长期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指导思想。董仲舒做了一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很不利的事 情。但由于对汉王朝专制统治益处很大,所以备受重用。从此汉朝君主已经不再存在信用士人 与否的问题,而是要更重用代圣立言的儒士。汉昭帝死后一度掌管朝政的霍光,也曾深有体会

中国学经典书书籍

中国学经典书书籍 国学经典具有永恒的传承价值,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学经典书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其他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新本郑氏周易大戴礼记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陆氏易解中庸东坡易传周易 正义轻松学诗经尚书正义易传韩诗外传毛诗正义泰泉乡礼深衣考误 深衣考仪礼注疏礼记正义周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大学春秋谷梁传注 疏孝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周易参同契大学集注孟子集注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孟子字义疏证大学问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 二十五史史记宋书梁书魏书陈书南史北史南齐书北齐书周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 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其他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唐才子传贞观政要逸周 书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荆楚岁时记战国策前汉纪后汉纪 华阳国志东观汉记通典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洛阳伽蓝记越绝书 前汉纪江表志江南野史五国故事邺中记三楚新录江南馀载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越史略东观奏记北狩见闻录竹书纪年五代史阙文官箴平宋 录大金吊伐录松漠纪闻翰林志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赤松山志真腊风土记荆楚岁时记北戸录岳阳风土记溪蛮丛笑吴中水利书岁华纪丽谱吴地记平江记事南岳小录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风土记益部方物略记游城南记淳熙三山志桂林风土记朝 鲜赋南宋都城纪胜桂海虞衡志洛阳名园记南方草木状佛国记捕蝗考 宋朝事实大清律例三国杂事史通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孙膑兵法》《百战奇略》《握奇经》《练兵实纪》《将苑》《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守城录》《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兵制》《阴符经》《太白阴

浅述中国历朝历代的中央与地方基层机构的治安管理

浅述中国历朝历代的中央与地方基层机构的治安管理 【摘要】我国有数千年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发展史,包括从未间断的警治禁卫安全管理文化,中国历代治安在中华民族安全生存与文明发展的长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和粘固作用。而中国近代治安,是在引进西方近代警察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百年近代史不同发展阶段的治安需要而建构起来的。所以研究我国自有文明史以来的国家治安管理和社会治安状态,探讨其中的规律性,将有助于全国把握中国的管理文化,强化我们的制度文明理念,加深理解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今天,为当代治安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中央机构治安管理;地方机构治安管理;基层治安管理;治安管理 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的安定团结就难以实现。因此社会治安问题便成为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和政府,都把如何创造一个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从中国历史上看,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社会治安的管理。尽管阶级社会的治安管理处于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有与人民大众相对立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治安管理中具有可资借鉴的内容。在今天社会主义治安管理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古代治安管理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来为现实服务。因此发掘研究古代社会治安管理的经验与精华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在这里我将简单的介绍下各朝代的中央与地方基层的治安管理: 一,夏商与西周时期的治安管理 1,夏商时期中央与地方机构的治安管理。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夏王朝建立后,为适应统治阶级进行社会统治的需要,在原有社会管理的基础上设立了相应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夏的管理机构的职能中,指定刑律和实行监狱管理是其体现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表现。公元前17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继夏王朝而起。商王朝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夏王朝上继续向前发展,中央机构的设置大致可以划分为政务性管理机构、事物性管理机构以及军事性管理机构。在地方管理上,殷墟都城的管理体系较为健全,殷墟是商王朝的统治中心,“百姓”“里居” 是管理地方的职官,在他们的职责中可能包含着一定的治安管理职能。 2,西周时期中央与地方机构的治安管理。从西周中央职官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来看,位居周天子之下、百官之上的止政大臣是“三公”。“三公”是西周王朝最有影响的执政贵族,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周王重大军政决策并主持重大的事务。此外,西周时期还形成了权利很大的两大职官管理系统,即太史寮和卿事寮。太史寮主要掌管册命、制禄、图籍、记录历史、祭祀、占卜、礼制、天文、历法、耕作等。在卿事寮所辖的管理机构中,司徒、司马、司寇等均具有一定的治安管理职能。西周时期地方管理机构,公分六乡,乡设乡师四人,总管六乡的治安行政事物。乡师下设乡大夫,乡大夫下设州长,州长下设党正,党正下设族师,族师下设闾胥,闾胥下设比长。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安管理

垂虹石桥孔数长度再探究

垂虹石桥孔数长度再探究 吴国良 吴江垂虹桥,旧名利往桥,俗呼长桥。自宋庆历八年(1048)六月二十八日始建木桥至今,即将迎来它970岁的生日。作为中国古代名桥,垂虹桥曾辉煌一时,尤其是改建为联拱石桥后,被誉为“江南第一长桥”,更是彰显于世。然而,这第一长桥到底有几孔有多长,历代众说纷纭,十分遗憾地成了历史之迷。 考古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即野外考古和书斋考古。所幸垂虹桥尚有东西两端元明遗存,我想由此入手,给合史料比照,这或许是一条较为简便有效的考证途径。 1995年7月,在垂虹桥西端遗址建“垂虹遗址公园”,施工过程中先后挖出了11孔桥洞,后对其中的7孔进行了修缮。是为西端遗存,长32米。2004年11月,在垂虹桥东端遗址进行垂虹景区建设过程中,又发现了9孔桥洞,以及桥堍、牌坊基础、汇泽亭地坪石。随即实施清理维修,并接建了1孔刚性墩桥洞。是为东端遗存,全长52.28米,其中桥洞长44.48米,桥堍长7.8米。东西两端遗存之间为1967年垂虹桥倒塌后的河面,经测为195.6米。考虑到坍塌部分(包括3孔大桥洞,6孔大洞左右次孔,若干小桥洞,以及垂虹亭),基本上为民国四年(1915)所修,故依据当年施工资料可推算小桥洞之孔数。民国四年编印的《重修垂虹桥徵信录》中,载有当时所用圈板尺寸,为五尺长,二尺面,七寸厚,即长1.65米,宽0.66米,厚0.23米。据此,刘延华女士在所撰《垂虹桥历史探渊与保护修缮》文中对桥洞跨度作了推算:若大洞以每跨九组圈板组成,其跨度为9.95米,3孔计29.85米;若大洞左右次孔以每跨七组圈板组成,其跨度为7.86米,6孔计47.16米。现以河面195.6米,减去上述9孔数据,剩馀118.59米,应是小桥洞和垂虹亭的长度。若小洞以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古代官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古代官职 (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厚实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2.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3.地方官职。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二)常见的官名释义 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尊称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称他的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也尊称为“上皇”。历代皇帝未死时即传位于太子,也就自称太上皇。 驸马:驸马最早也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驸”。 爵位:即爵称、爵号,士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封为韩国公,李文忠封为曹

2020级 高一期末中国古代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 1.(2015年广东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 B.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基层组织 D.宗法关系定封建等级 3.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4.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 ) A.尊崇和颂扬先人B.缓和君臣关系 C.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巩固儒学地位 5.(2014年广东)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6.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7.《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8.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9.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10.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中国古代基层

乡里制度是农业文明国家形态及其政治体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清人陆世仪说过:“治一国,必自治一乡始;治一乡,必自五家为比、十家为联始”(《保甲书·广存》)。 目录1概念 2乡里制度的演变 1概念编辑乡里制度,就是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乡村 社会实行乡里制行政管理,这是古代中国不同于中世纪西欧的地方。乡里制度具有 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些特殊性。历代 乡里制度都是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的。它是君主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结构中原基层的行政单位,拥 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被称 为“治民之基”(《周书·苏绰传》)。 2乡里制度的演变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钢认为,中国乡里制度大体以中唐 为界分成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乡官制,第二阶段为职役制。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乡里制度的起源时期,自秦汉以来,乡里制度经过长期的演变逐 步由乡官制变成职役制,一直到明清两代。历朝历代乡里制度在名称上、形式上虽 有变革,但做为乡村社会实行乡里制行政管理的基本形态是一直沿袭的。 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的演变 [作者:赵金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745 更新时间:2010-9-28 文章录入:] “乡”本义指方向,在先秦文献中常被引申为表示某个方向的地域。“里”是人类 的聚居地,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而形成的社会共同体。乡、里是中国古代 国家政权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国家加强地方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先秦时期,原始村落是“里”的初期阶段。它是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对自然环境 的适应及改造而逐渐形成的。这时的村落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中心,只具有经济性质,不具备政治功能。夏商时期,随着国家的出现,原始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 定行政性质的社会共同体—邑或邑聚。这时的邑或邑聚则具备了政治和经济的双重 意义。邑聚作为居民的聚居点,大小不一,有大邑聚和小邑聚之分。西周时期,小 邑聚逐渐发展成“里”。“里”是西周农民的聚居单位,是附着于土地的一种农村 社会组织。因每“里”都设有社,故“里”作为一个地方区划也叫里社或书社。周 代宗族里社的政治、经济功能较之夏商邑聚得到初步的发展,随着国家机器的强 化,其基层行政组织的性质日益明显。春秋时期,各国在自己的辖区内都建立了地 域性的行政系统,并都把乡、里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这个时期,由于中央集 权的确立和郡县制的实行,国家通过行政管理、连坐制度、宗教控制、人口控制加 强了对乡、里的统治。战国时期,乡、里作为地方基层组织的职能已经基本形成, 具有了组织生产、征派徭役、维持治安、乡里选举、防灾防疫、婚丧祭祖等一系列 社会职能。 秦汉时期,乡、里的政治意义逐渐加大,在国家政权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乡、里管理体制由乡、里自治体制、治安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构成。这三者相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xx古代度量衡换算xx古代度量衡 尺(cm)斗(l)斤(g) xxxx 22.5 1.94 256 东汉 23.04 1.98 222.73xx24.12 2.023 222.73xx24.45 2.02 222.73xx29.51 5.944 668.19xx31.1 5.944 596.82 xx 30.72 9.488

596.82明31.1 17.037 596.82 清32 10.355 596.82 民国 33.3 10 500 xx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xx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1尺= 10寸,1寸= 10分1尺= 15.8, 1寸= 1.58 战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秦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分= 0.231 汉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东晋及十六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45, 1尺= 24.5 1寸= 2.45, 1分= 0.245 南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5,1尺=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中国官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国家性质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发展。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这是一个事实,官僚占有最多的社会资源,也占据着社会最多的荣耀。国家出现以后,作为统治阶级要建立政府来管理这个国家。政府实际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了国家而产生,而存在的。为了治理国家和管理政府事务,在人类历史上,无论什么类型的政府,都需要建立起一套管理国家事务的职业官吏,官吏是政府的代表,政府则是国家的权威性代表形式。 中国的君主制政府与职官之发展,经历奴隶制政府和封建制政府前后两个历史阶段,长达四千余年的历史。 夏建立了第一个国家,从而产生了国家机构与职官,氏族首领的职能被国家官吏所取代,并赋以新的形式与国家强力统治内容。到商代,国家机构与职官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据社会发展与国家统治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新的机构和职官。至周,国家机构与职官设置已基本规范。但就夏商周三代而言,国家机构与职官设置比较简单、凌乱,缺乏系统性,分职设官随意性较大,一职一官,许多机构与职官界限不清,往往一个职官就是一个机构,职官分工既不明确也不固定。商周的王,诸侯、卿大夫及其他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世代掌握着统治大权,这就是所谓世卿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适应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在国家机构与职官设置上有了很大突破。在用人制度上,更是出现了飞跃,传统的世袭管制被打破,周王朝对诸侯逐渐失去控制的权利,贵族分封制度行不通,各诸侯国称王称霸,设官分职,各行其是,职官制度因而发生变化。 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确立了以皇帝为核心,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新型封建官制。这种新型管制既有流过管制的综合借鉴,又有秦始皇本人的发明独创。秦官制在中国官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就整个封建社会官制而言,都是秦官制的继承发展和完善。由于秦王朝的速亡,只建立起了国家机构,官职设置体系,而官吏管理制度缺乏系统的规章。汉代继承巩固了秦官制,为其二千余年的历史奠定了基础,并建立了一套官吏选拔任用制度。在官吏任用上以汉武帝最为开放,独具特色。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打破商人不得做官禁令,重用商人为官,实行以商沿商的皇帝。开放的用人思想造就了一个人才荟萃的时代。汉武帝还将朝廷中枢官员做了调整,把秦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改为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将御史大夫属官“中丞”保留下来,专司监察,成为独立的监察机构。汉武帝为了便于处理政务,常通过内廷机构—尚书台发布政令,到了东汉,尚书台成为主要政务机构,而三公权利大大消弱,成为备员而已。 东汉末年,曹操掌握大权,自任丞相,并一度恢复御史大夫等的官职。曹丕称帝后,认为东汉尚书台权利太大,便另设中书省,掌握机要,起草和发布政令,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府。尚书台自此成为执行机构,其事务日益繁忙,开始分曹治事,设侍郎,郎中等官,综理各曹工作。到了晋代,门阀氏族统治进一步加强,吏治也就更加腐败,晋代又将侍中改为门下省,至南北朝,门下省成为国家机构重要部门。 隋唐时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同为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政务,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隋唐三省六部的确立,是秦汉以后封建国家中央官制变化的结果。其组织教完整,分工教明确。从隋唐至明清,六部基本相沿未改。但是原来分立的三省到唐太宗以后却逐渐起了变化,由于唐太宗在即位前曾当过尚书令,故当他做皇帝以后,大臣多不敢任其职,于是这个职务就不再授人,尚书省的长官就只设左右仆射,但不久,左右仆射成了听令执行的官员,不能参加大政,至高宗时,则用其他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训练 (共100分,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 ) 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 解析:从材料中诸侯受封后,需要平定当地部族反抗,重新建国可知,分封制初期具有开拓领土、确定疆界的作用,B项正确。 答案:B 2.(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由题干中“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且发现地点是宁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 答案:B 3.(2018·衡水金卷模拟压轴卷)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民贵君轻”观念,更没有“为政以德”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揭示出( ) A.中原文化已经丧失了进取意识 B.秦文化传统具有专制集权色彩 C.中原文化传统具有自身局限性 D.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难以融合 解析:通过题干草原游牧文化“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知,其文化传统具有专制色彩,B项正确。 答案:B 4.(2018·长沙市一中月考)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丞相是金印紫绶、俸禄万石,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俸禄二千石。这说明( )

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 经部 十三经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新本郑氏周易大戴礼记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陆氏易解中庸 东坡易传周易正义轻松学诗经尚书正义易传 韩诗外传毛诗正义泰泉乡礼深衣考误深衣考 仪礼注疏礼记正义周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孝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周易参同契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孟子字义疏证大学问 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宋书梁书魏书陈书 南史北史南齐书北齐书周书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唐才子传贞观政要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荆楚岁时记战国策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东观汉记通典 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洛阳伽蓝记越绝书 前汉纪江表志江南野史五国故事邺中记 三楚新录江南馀载吴越备史九州春秋越史略 东观奏记北狩见闻录竹书纪年五代史阙文官箴 平宋录大金吊伐录松漠纪闻翰林志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赤松山志真腊风土记荆楚岁时记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溪蛮丛笑吴中水利书岁华纪丽谱吴地记 平江记事南岳小录岭表录异东京梦华录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游城南记淳熙三山志桂林风土记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桂海虞衡志洛阳名园记南方草木状佛国记 捕蝗考宋朝事实大清律例三国杂事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 《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百战奇略》《握奇经》《练兵实纪》《将苑》《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守城录》《孙子略解》《乾坤大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兵制》《阴符经》《太白阴经》《历代兵制》《素书》《备论》 其他子部 墨子列子庄子荀子 申鉴说苑新语论衡 茶经棋经中论邓子 盖庐人物志潜夫论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王守仁全集四十二章经论衡校释 梦溪笔谈太平广记孔子家语韩非子 鬼谷子归田录唐新语公孙龙子 搜神记搜神后记周易参同契山海经校注 艺文类聚穆天子传唐摭言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盐铁论宋高僧传广弘明集 老子道德经钝吟杂录弘明集宣室志 世说新语金匮要略注九章算术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灵枢经黄帝内经素问备急千金要方伤寒论注 难经本义神农本草经孔丛子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风俗通义鹖冠子齐民要术 潜夫论范子计然西京杂记晏子春秋 周髀算经朱子语类山房随笔林泉高致集 吴子兵法辑佚银雀山尉缭子司马法逸文群书治要三略 孙子略解水战兵法辑佚群书治要六韬敦煌写卷六韬 怀王墓竹简六韬六韬逸文汉墓竹简六韬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辑佚太公兵法太公金匮太公阴谋 端溪砚谱歙州砚谱扬州芍药谱橘录 糖霜谱刘氏菊谱洗冤录集荔枝谱 高僧传阴符经随隐漫录画继 续高僧传方言校笺

古代经典

国学经典书库: 查 找重 写 经部 ?十三经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新本鄭氏周易大戴礼记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陸氏易解中庸 东坡易传周易正义轻松学诗经尚书正义易传 韩诗外传毛诗正义泰泉乡礼深衣考误深衣考 仪礼注疏礼记正义周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大学 春秋穀梁传注疏孝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周易参同契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孟子字义疏证大学问 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宋书梁书魏书陈书南史北史南齐书北齐书周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唐才子传贞观政要逸周书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荆楚岁时记战国策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东观汉记通典

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洛阳伽蓝记越绝书前汉纪江表志江南野史五国故事邺中记三楚新录江南馀载吴越备史九州春秋越史略东观奏记北狩见闻录竹书纪年五代史阙文官箴平宋录大金吊伐录松漠纪闻翰林志高士传李相国论事集赤松山志真臘風土記荆楚岁时记北戸録岳陽風土記溪蛮丛笑吴中水利书岁华纪丽谱吴地记平江记事南岳小录岭表录异东京梦华录风土记益部方物略记游城南记淳熙三山志桂林风土记朝鲜赋南宋都城紀勝桂海虞衡志洛阳名园记南方草木状佛国记捕蝗考宋朝事实大清律例三国杂事史通 子部 ?兵书类 o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韬》《司马法》 《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 o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百战奇略》《握奇经》《练兵实纪》《将苑》《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守城录》《孙子略解》《乾坤大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兵制》《阴符经》《太白阴经》《历代兵制》《素书》《备论》?其他子部 墨子列子庄子荀子 申鉴说苑新语论衡 茶经棋经中论邓子 蓋廬人物志潜夫论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王守仁全集四十二章经論衡校釋

中国历代官制演变之方式

中国历代官制演变之方式 史学研究之对象为史实。史实包含过去“事”“制”之全部,至为繁赜,欲一一明晰之,势不可能,要在知其变而明其所以变而已。今兹所述,不过就国史之一极小部分略陈浅见,列举之方式固多未尽,对各方式之解释亦非定说。切望诸位教之,当随时补充修正也。 ============================== 卑官变为高官 汉制尚书令秩千石,尚书仆射及诸曹尚书秩仅六百石,至魏晋则令仆尚书均列 三品,略与汉之二千石相当,地位高於曩昔。萧梁列尚书令於十六班,尚书左右仆 射於十五班,均视二品,令仆品秩复较前为升。至陈则尚书令更升至一品,位极人 臣之尊。 宋升尚书左右仆射至从一品,明升六部尚书列正二品,清复升至从一品,而仆 射尚书之用亦几於极尊矣。 魏晋刘宋中书监均列三品,至陈则升至二品。又中书令魏晋刘宋陈均列三品, 至唐则升列正二品,宋复升至正一品,地位亦愈升愈高。其中书侍郎,魏晋刘宋均 列五品,至陈则四品。唐复升至正三品。中书令原系曹操为魏王时之秘书令,曹丕 黄初中始改称,并增置监。秘书令之地位甚低,是中书令本亦卑官也。 秦之侍中本以丞相史为之,官卑可知。汉代侍中之秩尚不过千石(从“汉官秩” )至魏晋刘宋陈均列三品,北魏北齐侍中亦列正三品,地位已较前为高。唐更升侍 中列正二品,宋复升至正一品,较秦之丞相史侍中者,高卑奚啻霄壤了。其给事黄 门侍郎,汉代秩仅六百石,魏晋刘宋亦尚列五品。萧梁犹列十班,视五品。至陈则 列四品,北魏北齐及隋之黄门侍郎亦列正四品。唐之门下侍郎更升列正三品,宋又 升至正二品。亦非复汉代卑官之旧矣。 明初设内阁,直阁者悉翰林院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之属。品秩极卑。后渐例 以殿阁大学士充之,而殿阁大学士终明之世不过正五品,仍非高官。阁臣之加官如 公孤尚侍之类,皆仅虚衔,其本官固颇卑也。至清初始定满大学士正一品,汉大学 士正二品,寻俱为正二品。雍正八年又俱升正一品,而大学士品冠百僚遂为常制矣。 高官变为虚衔 殷周并有太师太傅太保之官,皆为实官而非虚衔。西汉而后,此三官之地位最 高,惟常有其名而不备其人,类以为加官或赠官,甚少实居其位者。间并其名亦废 之。沿及清末犹存此三官之名,而固久已为虚衔矣。其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 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诸官,亦高官也,设置较晚,而变为虚衔 则同。 古之******本指太师太傅太保而言。汉因秦制以丞相太尉为二公,并以太尉司徒 司空为******,太尉司徒司空遂冒******之名,亦称三司。地位尊崇,本皆实官也。及 至隋代,此三官亦不备置,无其人则阙。初犹有府僚,寻皆省去。沿及唐宋,此三 官遂亦仅为加官赠官而成虚衔。至元以后,并此虚衔亦无之矣。 尚书令侍中中书令至唐代已成高官,而其变为虚衔亦始於唐代。唐自太宗曾为 尚书令,后无敢居之者,侍中中书令亦渐为加官及赠官而鲜有实任。宋代此三官均 为虚衔,孝宗乾道八年且并此虚衔亦删去之。元代中书令例以皇太子或相臣兼掌, 而实际治事者仍为相臣。明初群臣请依元制以皇太子兼中书令,太祖不许。於是中 书令继尚书令侍中之后,先中书省而永废矣。 差遣变为实官

民国官制

民国官制 中华民国官制,简称民国官制。"中华民国"(简称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中华民国时期政权组织形式先后实行过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制、执政制、大元帅制、委员会制、五院制等各种政体,但并未改变专制独裁的实质。 目录 历史背景 北洋官制 国民政府时期展开 历史背景 北洋官制 国民政府时期展开 编辑本段 历史背景 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中华民国军制”和“中华民国官制”比较特殊。这一社会政治动荡的历史时代,军阀割据,曾相继建立过不同类型的政权和军政组织,它们纷繁复杂,政体各不相同,官制、军制各异,建制极不统一,且处于变动不居之中。先后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和中国国民党统治3个时期。 编辑本段 北洋官制 前期 北洋官制主要继承于清朝新军的官制,于1904年制订,是三等九级制。官品,有正、从共七个品级,其具体规定如下: (一)上等官 共分三级: 第一级,正都统,秩同提督,阶从一品(无正一品),职任总督官。 第二级,副都统,秩同总兵,阶正二品,职任统制官。 第三级,协都统,秩同副将,阶从二品,职任统领官、总参谋官、炮队协领官。 (二)中等官 共分三级: 第一级,正参领,秩同参将,阶正三品,职任统带官、正参谋官、工程队参领官、总军械官、护军官;——同正参领,职任总军需官、总理医宫、总执法官。 第二级,副参领,秩同游击,阶从三品,职任教练官、一等参谋官、正军械官,中军官;——同副参领,职任正军需官、正军医官、正执法官、总马医官、一等书记官。 第三级,协参领,秩同都司,阶正四品,职任管带官、二等参谋官、副军械官、参事官;——同协参领,职任副军官、副军正、马医官、二等书记官。

2021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 1.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 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2.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节选): 时期县级政区分等标准 秦汉大县万户以上小县万户以下 北周 一等 (7000户以上) 二等 (1500户以上) 三等 (1000户以上) 四等 (500户以上) 唐(开元) 上等 (6000户以上) 中等 (3000户以上) 中下等 (3000户以下) 下等 (1000户以下) 宋代 望县 (4000户以上) 上县 (2000户以上) 中县 (1000户以上) 下县 (1000户以下) 明代 上县 (粮10万石以下) 中县 (粮6万石以下) 下县 (粮3万石以下)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实力是分等的重要依据B.县域越大等级越高 C.疆域大小决定等级数量多少

D.人口越少等级越低 3.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 4.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A.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 B.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 C.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 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5.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该学者意在说明() 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 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 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 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 6.《风》是《诗经》的精粹,所涉地域横跨从今陕西到山东的许多地区,同《楚辞》极强的地域性相比,《风》则显示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这一差异主要源于() A.南北地理环境存在分野 B.楚地风尚独特好鬼神 C.政治文化辐射程度差异 D.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 7.观察图4,据此可知,战国后期()

宋代官制总论

宋代官制总论 本文截取自中华书局版《宋代官制辞典》的开篇部分,著作者为龚延明。资料来源为网络,在此向录入者表示感谢。 两宋(公元960—1176年)官制,承隋唐之旧、启明清之新,处于中国官制史上关键时期。然以其繁杂多变,又为历朝之最,给后人了解它的全貌带来很大困难,学者视为畏途。学界研究凡涉及宋代官制者,稍不慎则生差错,如误中书门下之省称“中书”(宰相治事之所),为三省之一的“中书省”(闲省)①;误皇帝的秘书 机构“学士院”,为侍候皇帝日常生活的应奉机构“翰林院”②,因未能辨别宋 代职官别名,或以拟古官“太守”当作正官,而不知实系“知某州军州事”之别 称③。中书、学士院、知州,为宋代常见的官司与差遣,在注释与著述中的误解已屡见不鲜。而不常见的宋代官称,则更易搞错。如将“东、西上閤门”官司之省称“閤门”,误释为“官署的大门”④,将“閤职”(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 误释为“知閤门事、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同知閤门事、閤门通事舍人(宣赞舍人)、閤门祗候、带御器械”⑤,即将横行诸使、閤职、带御器械混为一谈;至于官、职、差遣、职事官、寄禄官、散官阶、散官等不同概念、不同范畴的职官术语,因不易辨别,又失于查检而妄下雌黄者,也不乏其例。如《司马光奏议》中的一段标点:“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⑥点校者没有弄懂宋代什么叫“职事官”、什么叫“寄禄官”、什么叫“职”,结果把所有官名当作职事官一古脑儿点下去了。此段正确的标点应是:“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宋代官制的复杂,势必给古籍整理增加难度。像《全宋文》这样规模宏大的工程,在点校官名较多的文字时,也出现不少失误,如咸平三年九月《重定告身诏》点校中,误“伎术官”为“使术官”、“中书行省守当官”为“中书行省”与“守当官”、“两使留后”(即节度观察留后,政和间改为承宣使)为“两使”与“留后”、“横行诸使”为“横行”与“诸使”、“节度行军副使”为“节度”与“行军副使”等⑦。 唯其如此,宋代官制的研究,已经引起海内外学人的极大关注,迫切期望着宋代官制全面、深入地开展,期待着严谨晓畅、翔实可信的《宋代官制史》、《宋代官制辞典》的问世。本辞典作为抛砖引玉的一种尝试,希望在释疑解惑中,读者能有所取资。为使读者在利用本辞典之前,就宋代职官制度有个大致的认识,谨撰“宋代官制总论”,以供读者参考。 一、宋代官制研究资料及研究现状 今存有关宋代职官制度的史籍,比较丰富。以原始资料繁富而著称的,是清人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会要辑稿》。其中的“职官”、“选举”、“帝系”、“后妃”,为官制资料的渊薮。宋人编专门职官史籍,有孙逢吉《职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