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原理

关于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原理
关于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组成: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冷起动喷油器、油压脉冲衰减器等。

·燃油供给系统功用:供给喷油器一定压力的汽油,喷油器根据电脑指令喷油。

·一、电动燃油泵

1.电动燃油泵结构与原理

(1)滚柱式电动汽油泵

1)工作过程

·转子偏心地安装在泵体内,滚柱装在转子的凹槽中。当转子旋转时,滚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压在泵体的内表面上;同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滚柱总是与转子凹槽的一个侧面贴紧,从而形成若干个工作腔。

·在汽油泵工作过程中,进油口一侧的工作腔容积增大,成为低压吸油腔,汽油经进油口被吸入工作腔内。在出油口一侧的工作腔容积减小,成为高压油腔,

高压汽油从压油腔经出油口流出。

·限压阀(溢流阀)的作用是当油压超过0.45MPa时开启,使汽油回流到进油口,以防止油压过高损坏汽油泵。

·在出油口处装设单向止回阀(出油阀),当发动机停机时,止回阀关闭,防止管路中的汽油倒流回汽油泵,借以保持管路中有一定的油压

2)特点

·运转噪声大

·油压脉动大

·泵内表面和转子易磨损

(2)叶片式电动汽油泵

1)工作原理

·叶轮是一个圆形平板,在平板的圆周上加工有小槽,形成泵油叶片。

·叶轮旋转时,小槽内的汽油随同叶轮一同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出口处油压增高,而在进口处产生真空,从而使汽油从进口吸人,从出口排出

2)特点

·运转噪声小

·泵油压力高

·叶片磨损小

·使用寿命长

2.电动燃油泵的控制

(1)燃油泵继电器控制电路

·点火开关STA:起动机继电器闭合,同时ECU有STA信号,起动机起动。·STA信号和NE信号输入ECU:Tr1接通,开路继电器闭合,燃油泵运转。·起动或重负荷时:ECU中的Tr2断开,燃油泵继电器闭合,燃油泵高速运转;·怠速或轻负荷时:ECU中的Tr2接通,燃油泵继电器断开,电流流过燃油泵电阻器,燃油泵低速运转

(2)燃油泵ECU控制电路

·起动或重负荷时:发动机ECU通过FPC端子向燃油泵ECU发出高电平信号,燃油泵ECU向燃油泵输出高电压(约12V),燃油泵高速运转

·怠速或轻负荷时:发动机ECU通过FPC端子向燃油泵ECU发出低电平信号,燃油泵ECU向燃油泵输出低电压(约9V),燃油泵低速运转

(3)燃油泵开关控制

·起动时:起动机继电器闭合,开路继电器线圈L1通电,开路继电器触点闭合,燃油泵运转。

·起动后正常运转:翼片式空气流量计中的翼片因进气气流转动,使燃油泵开关闭合,开路继电器线圈L2通电,开路继电器触点闭合,燃油泵运转

·二、油压调节器

1.油压调节器功用

·喷油压力 = 供油压力–进气管压力 (压差恒定)

·使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即喷油压力保持恒定

2.油压调节器结构与原理

·当进气管压力减小时,油压调节器中的膜片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上弯曲,回油阀口开启,汽油经回油口流回汽油箱,使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下降,但两者的压差保持不变。

·当进气管压力增大,膜片向下弯曲,将回油阀口关闭,回油终止,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增大,使两者的压差仍然保持不变。

·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由油压调节器中的弹簧的弹力限定,调节弹簧预紧力即可改变两者的压力差,也就是改变喷油压力

3.油压调节器工作过程

4.燃油压力控制

(1)真空电磁阀

·改善高温起动性能:高温状态下起动发动机,ECU接收到冷却液的高温信号,便会接通VSV,将空气抽入压力调节器的膜片室,提高燃油压力,防止高温时的燃油气阻。

·高温起动后约90~120s,控制终止,燃油压力恢复正常。

(2)燃油压力控制电路

·改善高温起动性能:高温状态下起动发动机,ECU接收到冷却液的高温信号,便会接通VSV,将空气抽入压力调节器的膜片室,提高燃油压力,防止高温时的燃油气阻。

·高温起动后约90~120s,控制终止,燃油压力恢复正常。

·三、喷油器

关于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组成: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冷起动喷油器、油压脉冲衰减器等。 ·燃油供给系统功用:供给喷油器一定压力的汽油,喷油器根据电脑指令喷油。 ·一、电动燃油泵 1.电动燃油泵结构与原理 (1)滚柱式电动汽油泵 1)工作过程 ·转子偏心地安装在泵体内,滚柱装在转子的凹槽中。当转子旋转时,滚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压在泵体的内表面上;同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滚柱总是与转子凹槽的一个侧面贴紧,从而形成若干个工作腔。 ·在汽油泵工作过程中,进油口一侧的工作腔容积增大,成为低压吸油腔,汽油经进油口被吸入工作腔内。在出油口一侧的工作腔容积减小,成为高压油腔,

高压汽油从压油腔经出油口流出。 ·限压阀(溢流阀)的作用是当油压超过0.45MPa时开启,使汽油回流到进油口,以防止油压过高损坏汽油泵。 ·在出油口处装设单向止回阀(出油阀),当发动机停机时,止回阀关闭,防止管路中的汽油倒流回汽油泵,借以保持管路中有一定的油压 2)特点 ·运转噪声大 ·油压脉动大 ·泵内表面和转子易磨损 (2)叶片式电动汽油泵 1)工作原理 ·叶轮是一个圆形平板,在平板的圆周上加工有小槽,形成泵油叶片。 ·叶轮旋转时,小槽内的汽油随同叶轮一同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出口处油压增高,而在进口处产生真空,从而使汽油从进口吸人,从出口排出 2)特点 ·运转噪声小 ·泵油压力高 ·叶片磨损小 ·使用寿命长 2.电动燃油泵的控制

(1)燃油泵继电器控制电路 ·点火开关STA:起动机继电器闭合,同时ECU有STA信号,起动机起动。·STA信号和NE信号输入ECU:Tr1接通,开路继电器闭合,燃油泵运转。·起动或重负荷时:ECU中的Tr2断开,燃油泵继电器闭合,燃油泵高速运转;·怠速或轻负荷时:ECU中的Tr2接通,燃油泵继电器断开,电流流过燃油泵电阻器,燃油泵低速运转 (2)燃油泵ECU控制电路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李明诚,《电控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011 1、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简介 它是由燃油泵把高压油输送到公共的、具有较大容积的配油管——油轨内,将高压油蓄积起来,再通过高压油管输送到喷油器,即把多个喷油器,并联在公共油轨上。在公共油轨上,设置了油压传感器、限压阀和流量限制器。由于微电脑对油轨内的燃油压力实施精确控制,燃油系统供油压力因柴油机转速变化所产生的波动明显减小(这是传统柴油机的一大缺陷),喷油量的大小仅取决于喷油器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特点: ①、将燃油压力的产生与喷射过程完全分开,燃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过程无关。燃油从喷油器喷出以后,油轨内的油压几乎不变; ②、燃油压力、喷油过程和喷油持续时间由微电脑控制,不受柴油机负荷和转速的影响; ③、喷油定时与喷油计量分开控制,可以自由地调整每个气缸的喷油量和喷射起始角。 2、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结构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包括燃油箱、输油泵、燃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高低压油管、高压油泵、带调压阀的燃油共轨组件、高速电磁阀式喷油器、预热装置及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等装置。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低压供油部分包括:燃油箱(带有滤网、油位显示器、油量报警器)、输油泵、燃油滤清器、低压油管以及回油管等;共轨喷射系统的高压供油部分包括:带调压阀的高压油泵、燃油共轨组件(带共轨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阀式喷油器等。 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子控制单元接收曲轴转速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针阀行程传感器等检测到的实时工况信息,再根据ECU内部预先设置和存储的控制程序和参数或图谱,经过数据运算和逻辑判断,确定适合柴油机当时工况的控制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转变为电信号,输送给相应的执行器,执行元件根据ECU的指令,灵活改变喷油器电磁阀开闭的时刻或开关的开或闭,使气缸的燃烧过程适应柴油机各种工况变化的需要,从而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柴油机输出功率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污的目的。 一旦传感器检测到某些参数或状态超出了设定的范围,电控单元会存储故障信息,并且点亮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向操作人员报警),必要时通过电磁阀自动切断油路或关闭进气门,减小柴油机的输出功率(甚至停止发动机运转),以保护柴油机不受严重损坏——这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应急保护模式

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经典课件

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经典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功用及类型; 2、熟悉汽油机供给系各组成部件的构造与工作; 3、熟悉简单化油器的构造、工作及特性;、 4、理解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用及发动机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5、掌握汽油系的维护 第一节概述 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汽油机所用的燃料是汽油。汽油在未输入气缸前,须先喷散成雾状(雾化)和蒸发,并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气。这种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汽油空气混合物,称为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少称为可燃混合气的浓度。 一般汽油机供给系由下列装置组成 1 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和油管,用以完成汽油的贮存、输送及清洁的任务。

2 空气供给装备:即空气滤清器,在轿车上有的还装有进气消声器。 3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4 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 汽油机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使之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胀作功。最后,供给系还应将燃烧产物――废气排至大气中。 第二节简单化油器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一简单化油器 由带有浮子机构(浮子和针阀)和量孔的浮子室,喷管,带有

喉管的空气管,节气门组成。浮子室连同喷管实际上是一个壶状的容器,贮存来自汽油泵的汽油,喷管口高于浮子室中的油面约2-5mm。喉管用以提高空气管中气体的流速,提高该处真空度,以实现喷油。 量孔用来控制 燃油流量。 发动机转 动,活塞下移吸 气,气体流动使 空气管中的压 力下降,喉管处 因截面最小,产 生的真空度最 大,当真空度达 到一定高度时, 吸力克服高度差,燃油被从喉管中吸出,并被进气气流冲散成雾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发动机功率的大小调节可通过改变节气门的开度,从而改变可燃混合气的数量来实现。具体有下面两种情况: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节气门开度逐步增大时,由于通道面积增大,进气阻力减小,进气量增加;当节气门开度一定时,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会引起空气流量和流速的变化,相应引起供油量的变化,改变可燃混合气的数量。 二、简单化油器特性

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与喷射控制 EFI fuel delivery & injection control

Overview of the Fuel Delivery System The fuel delivery system incorporat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1)Fuel tank (with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s) 2)Fuel pump 3)Fuel pipe and in line filter 4)Fuel delivery pipe (fuel rail) 5)Pulsation damper (many engines) 6)Fuel injectors 7)Cold start injector (most engines) 8)Fuel pressure regulator 9)Fuel return pipe Fuel is pumped from the tank by an electric fuel pump,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circuit opening relay. Fuel flows through the fuel filter to the fuel rail (fuel delivery pipe) and up to the pressure regulator where it is held under pressure. The pressure regulator maintains fuel pressure in the rail at a specified value above intake manifold pressure. This maintains a constant pressure drop across the fuel injectors regardless of engine load. Fuel in excess of that consumed by engine operation is returned to the tank by way of the fuel return line. A pulsation damper, mounted to the fuel rail, is used on some engines to absorb pressure variations in the fuel rail due to injectors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fuel injectors, which directly control fuel metering to the intake manifold, are pulsed by the ECU. The ECU completes the injector ground circuit for a calculated amount of time referred to as injection duration or injection pulse width. The ECU determines which air/fuel ratio the engine runs at based upon engine conditions monitored by input sensors and a program stored in its memory. During cold engine starting, many engines incorporate a cold start injector designed to improve startability below a specified coolant temperature.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17-06-14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李明诚,《电控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011 1、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简介 它是由燃油泵把高压油输送到公共的、具有较大容积的配油管――油轨内,将高压油蓄积起来,再通过高压油管输送到喷油器,即把多个喷油器,并联在公共油轨上。在公共油轨上,设置了油压传感器、限压阀和流量限制器。由于微电脑对油轨内的燃油压力实施精确控制,燃油系统供油压力因柴油机转速变化所产生的波动明显减小(这是传统柴油机的一大缺陷),喷油量的大小仅取决于喷油器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特点: ①、将燃油压力的产生与喷射过程完全分开,燃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过程无关。燃油从喷油器喷出以后,油轨内的油压几乎不变; ②、燃油压力、喷油过程和喷油持续时间由微电脑控制,不受柴油机负荷和转速的影响;③、喷油定时与喷油计量分开控制,可以自由地调整每个气缸的喷油量和喷射起始角。 2、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结构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包括燃油箱、输油泵、燃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高低压油管、高压油泵、带调压阀的燃油共轨组件、高速电磁阀式喷油器、预热装置及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等装置。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低压供油部分包括:燃油箱(带有滤网、油位显示器、油量报警器)、输油泵、燃油滤清器、低压油管以及回油管等;共轨喷射系统的'高压供油部分包括:带调压阀的高压油泵、燃油共轨组件(带共轨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阀式喷油器等。 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子控制单元接收曲轴转速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针阀行程传感器等检测到的实时工况信息,再根据ECU内部预先设置和存储的控制程序和参数或图谱,经过数据运算和逻辑判断,确定适合柴油机当时工况的控制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转变为电信号,输送给相应的

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汽油机所用的燃料是汽油,在进入气缸之前,汽油和空气已形成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内被压缩,在接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胀作功。可见汽油机进入气缸的是可燃混合气,压缩的也是可燃混合气,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出。因此汽油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最后还要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汽油及其使用性能 汽油是汽油机的燃料。汽油是石油制品,它是多种烃的混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碳(C)和氢(H)。汽油使用性能的好坏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车用汽油需要满足许多要求。 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 一、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燃油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要,向发动机供给一定数量的、清洁的、雾化良好的汽油,以便与一定数量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同时,燃油系统还需要储存相当数量的汽油,以保证汽车有相当远的续驶里程。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化油器,它是实现燃油系统功用、完成可燃混合气配制的主要装置。此外,燃油系统还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油气分离器、油管和燃油表等辅助装置。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汽车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形成时间很短,从进气过程开始算起到压缩过程结束为止,总共也只有0.01~0.02s的时间。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关键在于汽油的雾化和蒸发。所谓雾化就是将汽油分散成细小的油滴或油雾。良好的雾化可以大大增加汽油的蒸发表面积,从而提高汽油的蒸发速度。另外,混合气中汽油与空气的比例应符合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要。因此,混合气形成过程就是汽油雾化、蒸发以及与空气配比和混合的过程。 三、发动机运转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一)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法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的比例称为可燃混合气成分或可燃混合气浓度,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和空燃比表示。 1.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系数,记作φa。φ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φa<1的称为浓混合气;φa>1的则称为稀混合气。2.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为空燃比,记作σ 。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当量关系,可

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第二节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一、燃料供给系统功能及结构概述 燃料供给系统(供油系统)的功能:对发动机的性能而言,燃料系统主要具有将不含有灰尘、水分和空气等杂质的干净燃料输送给发动机的功用。此系统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排气烟度以及高压油泵、喷油器的正常工作等发动机故障现象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柴油机工作的需要,定时、定量、定压地将柴油按一定的供油规律成雾状喷入燃烧室内与空气迅速混合燃烧。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下列组成: 1.燃油系统工作流程图(图1-2-1) 图1-2-1 燃油系统工作流程图

燃油供给装置包括:燃油箱总成、燃油粗滤器、输油泵、进油管、燃油精滤器、高低压油管、喷油器和回油管。燃油供给装置的功能在于贮存、输送、清洁,提高柴油压力,通过喷油嘴呈物状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而成可燃混合气。 二、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有关输油泵、燃油滤清器、调速器、角度自动提前器、喷油泵、喷油器的结构、原理、修理、保养请参看该发动机的使用维护说明书。1.带锁燃油箱总成(图1-2-2) 该车型的带锁燃油箱总成按容积共分3个系列,容量分别为400L、320L、270L。一般情况燃油箱总成放置在汽车前进方向的右侧,空滤总成的后部。该燃油箱总成采用钢板卷压成型,端盖咬接答焊,内表面防腐密封处理。具有耐腐蚀、防锈和不易泄漏,容积大等优点。 油箱的中上部是加油口,加油口直径为φ100mm,加油口高出燃油箱45mm,为了加油方便,加油管内带有可以拉出的延伸管,延伸管底部装有铜丝滤网。油箱盖由耐油橡胶垫密封,靠三爪弹簧片锁紧,在油箱盖上并设有通气孔,排出油箱内的蒸汽,保持内外气压一致。油箱盖上装有链索扣环,与加油管内的延伸管相连,以免盖子失落。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 任务一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 2.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原理 3.掌握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件作用 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汽车用燃油输送系统绝大多数仍采用构造简化的化油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西方各国都制定了汽车排放法规法案。同时受能源危机的冲击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等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控制汽油机喷射发动机的诞生。1953年美国奔第克斯(Bendix)首先开发了电子喷射器,1957年正式问世。 传统的化油器存在诸如发生气阻、结冰、节气门响应不灵敏等现象,在多缸发动机中供油不匀,引起工作不稳、不利于大功率设计。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早在上世纪30年代,汽油喷射系统就已在开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被作为研究对象,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发,在1945年开始应用于军用战斗机上。它充分的消除了浮子式化油器不能完全适用军用战斗机作战工况的缺点,汽油喷射技术应运而生。 尽管汽油喷射技术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其生产受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工艺、技术的制约,其制造成本非常高,因此汽车用汽油喷射装置最初只能应用在数量很少的赛车上,它能满足赛车所要求的大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灵敏的油门响应性能。到50年代末期,大多数赛车都已经采用了汽油喷射作为燃油输送系统。 汽油喷射应用于民用批量生产的轿车发动机上,实在1950-1953年高利阿特与哥特勃罗特两公司首先在2缸2冲程发动机上安装了汽油喷射(缸内喷射)装置。1957年奔驰公司又在4冲程发动机上才用了它。 由于各发动机制造商强调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提高,为了确保全负荷时大扭矩输出特性,空燃比控制必然偏小,以提高喷油量,因此,对空燃比的控制精度也比较低。但是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电子燃油控制的各种有点渐渐显现出来,包括各种精细的补偿功能和良好的空燃比控制性、灵敏的节气门响应性、高功率的从输出。 另外,在电子技术方面,晶体管早已发明,但是由于成本高,性能不稳定,还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汽车上。故奔第克斯在开发阶段应用真空管开发了计算机。在1957年发表时,正式晶体管开始实用化时代,因此,她开发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只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上装用。 2.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缺点 汽油喷射系统的实质就是一种新型的汽油供油系统。化油器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的喉管处产生负压,将浮子室的汽油连续吸出,经过雾化后输送给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则是通过采用大量的传感器感受各种工况,根据直接或间接检测的进气信号,经过计算机判断和分析,计算出燃烧时所需的汽油量,然后将加有一定压力的汽油经过喷油器喷出,以供发动机使用。 电控发动机系统取消了化油器供油系中的喉管,喷油位置在节气门下方,直接在进气门

燃油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燃油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如图2—1所示,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脉动阻尼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进油管、回油管等组成。 一、燃油泵 电动燃油泵由小型直流电动机驱动,其作用是提供燃油喷射所需的压力燃油。电动燃油泵的电动机和燃油泵连成一体,密封在同一壳体内。 电动燃油泵按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安装在油箱外输油管路中的外装式燃油泵和安装在油箱中的内装式燃油泵。前者一般采用滚柱泵,后者采用叶片泵,但也可以采用滚柱泵。内装式燃油泵安装管路较简单,不易产生气阻和漏油。有时在油箱内还设有一个小油箱,并将燃油泵置于小油箱中。这样可防止在油箱燃油不足时,因汽车转向或倾斜引起燃油泵周围燃油的移动,使燃油泵吸入空气而产生气阻。现在大多数车型都使用内装式燃油泵,有些车仍使用外装式燃油泵,还有少数车型,将两者串联在油路上使用。 电动燃油泵可分:滚柱式、叶片式、齿轮式、涡轮式、侧槽式。目前常见的电动燃油泵有滚柱式和叶片式两种。 1.滚柱式: 结构:燃油泵滤网、电机、单向阀、卸压阀。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电动燃油泵是一种由小型直流电动机驱动的燃油泵。电动机和燃油泵做成一体,密封在一个泵壳内。

如图2—2 所示,滚柱式燃油泵泵壳的一端是进油口,另一端是出油口。电源插头在出油口一侧。进油口一侧的滚柱式燃油泵由壳体中间的直流电动机高速驱动。当燃油泵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转子槽内的滚柱向外移动,紧靠在偏心的泵体壁面上。滚柱随转子一同旋转时泵腔容积发生变化;燃油进口处容积越来越大,出口处容积越来越小,使燃油经过入口的滤网被吸入燃油泵,加压后经过电动机周围的空隙由出口泵出。 2.叶片式: 如图2—3 所示,这种燃油泵与滚柱式电动燃油泵结构相似,但它的转子是一块圆形平板,平板圆周上开有小槽,形成泵油叶片。燃油泵在运转时,转子周围小槽内的燃油跟随转子一同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燃油出口处油压增高,同时在进口处产生一定的真空,从而使燃油从进口吸入并被泵向出口。这种泵是最大泵油压力可达600kPa以上。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 1、电子控制燃油喷射(EFI)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主要包括喷油量、喷射定时、燃油停供及燃油泵的控制。 1)喷油量控制 ECU将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信号作为主控信号,确定基本喷油量(喷油电磁阀开启的时间长短),并根据其它有关输入信号加以修正,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2)喷油定时控制 在电控间歇喷射系统中,当采用与发动机转动同步的顺序独立喷射方式时,ECU不仅要控制喷油量,还要根据发动机各缸的发火顺序,将喷射时间控制在一个最佳时刻。 3)减速断油及限速断油控制 a. 减速断油控制 汽车行驶中,驾驶员快收油门踏板时,ECU将会切断燃油喷射控制电路,停止喷油,以降低减速时HC及CO的排放量。当发动机转速降至一定的特定转速时,又恢复供油。 b. 限速断油控制 发动机加速时,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车速超过设定的最高车速,ECU将会在临界转速时切断燃油喷射控制电路,停止喷油,防止超速。 4)燃油泵控制 当点火开关打开后,ECU将控制汽油泵工作2—3秒,以建立必须的油压。此时若不启动发动机,ECU将切断汽油泵控制电路,汽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启动过程和运转过程中,ECU控制汽油泵保持正常运转。 2、电控点火装置(ESA) 点火装置的控制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通电时间和爆震控制等方面。 1)点火提前角控制 ECU中首先存储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及运行条件下最理想的提火提前角。发动机运转时,ECU 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其它有关信号进行修正,最后确定点火提前角,并向电子点火控制器输出信号,以控制点火系的工作。

最新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授课教案 课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一体化教程授课老师:XXX

教学过程设计

4)油压调节器 使燃油压力相对于大气压力或进气歧管负压保扌寸疋值,既保扌寸喷油压力与喷油环境压力的插值一定。当供油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压力调节器内的减压阀打开,汽油便经过回油管流回油箱,保持输油管压力恒定。提问油压调节 器的安装位置 考察细节把握 能力 5)燃油滤清器 作用是阻止燃油中的颗粒物、水及不洁 物,以防堵塞喷油器针阀,保证燃油系统 精密部件免受磨损及其他损害。 6)喷油器 是个简单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通电时, 产生吸力,针阀被吸起,打开喷孔,燃油 经针阀头部的轴针与喷孔之间的环形间隙 高速喷出,形成雾状,利于燃烧充分。 7)冷启动阀 冷起动阀的作用是在冷起动发动机时向进 气歧管喷射额外的燃油,以改善低温起动 性能。 8)炭罐 收集汽油箱和浮子室内的汽油蒸汽,并将 汽油蒸汽导入气缸参与燃烧,从而防止汽 油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 燃油供给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提问学生燃油引发学生对工况配置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过浓和过稀的燃油系统重 气,供入气缸参与发动机工作,燃油系统的好坏关系到汽车性能与排放。下一节课将上电控喷射系统的分类、燃油泵的类型结构和喷油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影响要性的思考 小结 (3分钟,第 课时结束)

复习上节内容(8分钟)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燃油箱、燃油 泵、燃油缓冲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 器、节温定时开关和冷启动阀(冷启动喷油 器)等。 提问学生燃油 泵的类型、冷 启动阀的作用 检查学生学习 掌握情况 教授新课 (10分钟)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燃油喷射部位分: 1?缸内喷射; 2?进气歧管喷射; 3?节气门体喷射。 2)按喷油器的数目分: 1?单点喷射; 2?多点喷射。 3)按进气量的检测分: 1?速度密度控制型(D型);2?质量流量控 制型(L型)。 4)按喷射的时序分:1?顺序喷射; 2?分组喷射; 3?同时喷射。提问三种不同喷射方式的优缺点 (10分钟)三、电动燃油泵的类型与结构 1、电动燃油泵的类型 1)按安装位置分: 1. 油箱内置式; 2. 油箱外置式。提问外置式的 缺点 启发学生思考 2)按结构分: 1. 涡轮式; 2. 滚柱式; 3. 转子式; 4. 叶片式。 2、电动燃油泵的结构 1)涡轮式电动燃油泵 2)滚柱式电动燃油泵 3)齿轮式电动燃油泵 考察学生上节 课学习情况

最新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课后题答案模块五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课后题答案

模块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课后题答案 1、填空题 1、柴油机的燃烧室按结构分为两大类;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 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供给、空气供给和混合气形成及废气排出装置组成。 3、压缩比和_热效率是影响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4、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装置由气缸、活塞和气缸盖与燃烧室组成。 5、喷油器常见的形式有两种:孔式和轴针式。 6、喷油泵又称为高压油泵。 二、选择题 1、柴油机压缩行程中压缩的是_____B_____。 A. 柴油与空气的混合气 B. 纯空气 C. 柴油蒸气 D. 柴油 2、柴油机的压缩比约为_____C_____ 。 A. 6~11 B. 11~15 C. 15~21 D. 21~30 3、下列燃烧室中,_____ B____的燃烧室起动性能最好。 A. 球形 B. 形 C. 涡流室式 D. 预燃室式 4、柱塞式喷油泵的每一循环供油量取决于____ D______。 A. 喷油压力的高低 B. 喷油泵凸轮的转速 C. 柱塞上移速度的大小 D. 柱塞有效行程的大小 5、柴油机出现“飞车”现象可能是____ D_____引起的。 A. 油门踩到过大 B. 喷油器漏油 C. 喷油泵弹簧过硬 D. 调速器失效 6、引起柴油机排气冒白烟的原因可能是____ C______。 A. 喷油压力过高 B. 混合气过浓 C. 喷油压力过低 D. 喷油泵转速过高 三、简答题 1、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有何不同?燃烧的方式有何不同? 答: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是在气缸内形成的。在压缩冲程后期,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柴油经喷油器以雾状被喷射到燃烧室,在这个小空间内,和被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混合和燃烧。汽油机的可燃混

PT燃油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结构及原理 一、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要求,定时、定量、以一定压力地将雾化质量良好的燃油按一定的喷油规律喷入汽缸内,并使其及空气迅速良好地混合和燃烧,同时根据负荷需要对喷油量进行调节,如发动机在怠速时,控制燃油使发动机在不致熄火的转速下运转;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可增加喷油量以增大转矩;负荷减少时,可减少喷油量以降低转矩;当发动机超过最高转速时,应减少喷油量以降低转矩;要使发动机停止转动时就要停止供油。 二、燃油供给系统简介:燃油供给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原理上都及一般常用的燃油供给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仅仅只有美国康明斯发动机公司()一家采用这种独特的供油系统,它是该公司的专利。其鉴别字母“”是压力()和时间()的缩写。燃油系统也是康明斯发动机区别于其他发动机的标志。三、燃油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一般发动机供给系统中,产生高压燃油、喷油正时和油量调节均由喷油泵完成,燃油系统则有很大的区别,油量调节是由燃油泵完成的,而高压的产生和定时喷射则由喷油器来完成。因此它具备了上述两种供油系统的优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由于油量的调节是由燃油泵完成的,因而取消了喷油泵和喷油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传动机构,从而使结构紧凑,并且各缸油量的分配均匀性易于集中调整,比较稳定,使发动机的平稳性能大为改观。 ()由于高压油是由喷油器产生的,免去了高压油管,因此喷射过程中消除了高速时压力波和燃油压缩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可以采用较高的喷油压力(~)。而一般发动机的燃油系统其喷油压力仅为~。这不仅可以满足强化发动机所要求的高喷射率和喷射压力的需要,而且雾化良好,有利于燃烧。 ()进入喷油器的燃油只有%左右经喷油器喷入气缸燃烧,余下的%左右的

船舶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输送和分油系统燃油日

船舶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输送和分油系统、燃油日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而燃油日用系统又可分为主机燃油日用系统、柴油发电机燃油系统和锅炉燃油系统等。 ㈠燃油输送和分油系统 燃油输送和分油系统中包括了燃油的注入管路、燃油输送和燃油分油系统。图5.1.1所示为某散货船的燃油输送和注入部分的系统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系统由燃油的注入、燃油的输送两部分组成。 1. 燃油的注入 该船使用的燃油主要是轻柴油和燃料油,故在甲板的左右舷均设有轻柴油和燃油的加油站,以满足船舶任何一舷靠码头时都能方便地加油的需要。由于采用压力注入法,故在加油站的注入连接管上设有压力表,注入总管上装有安全阀,以防止管路超压。安全阀溢出的油分别泄放到机舱内双层底柴油舱和燃油溢流舱。在注入阀之前还设有滤器,可以过滤掉一部分燃柴油中的杂质。 柴油由甲板两舷的注入阀经注入总管至左柴油深舱和双层底柴油舱。燃油由两舷的注入阀经注入总管引至位于货舱双层底的1#、2#、3#燃油舱及机舱前部两舷的燃油深舱,燃油深舱的注入阀也设置在加油站内,可在甲板上直接控制加油过程。

燃油的加油总管还与输送泵吸口相连,因而既可以使用供油船的供油泵进行注入,在应急情况下也可以用船舶上自己的输送泵抽吸油驳上的燃油供到各油舱。 2. 燃油的输送 本系统设有柴油输送泵15 和燃油输送泵14 各一台,进出口连通,可以互相备用。连通管上设有隔离阀和双孔法兰,平时为常闭状态。故一般情况下,两台泵通过各自的管路负责柴油和燃油的输送任务,只在应急情况下才会通过连通管路作为各自的备用泵。燃油输送泵功能之一是能将燃油深舱的燃油驳至双层底燃油舱的任一舱内,或完成双层底燃油舱各舱之间的驳运。之二是将各燃油储存舱内的燃油通过注入总管从甲板排出。之三是将燃油输送至燃油沉淀舱,经沉淀和分油机分离后排至燃油日用油柜,再供给各用油设备。燃油沉淀柜上设有四只液位开关,其中有二只(高位停泵HSP、低位开泵LST)控制输送泵的自动起停,使燃油沉淀柜的注入实现自动控制。另外二只为高液位HLA 和低液位LLA 报警。 油柜内还设有加热盘管,柜上设有温度计和高温报警传感器(图中未标出)。沉淀柜与日用柜间设有内置式溢流管,只允许燃油从日用柜溢流至沉淀柜。为了防止倒流,沉淀柜上设置的溢流管要低于内置式溢流管的最高点。另外燃油输送泵还能将燃油泄放柜和溢流舱内的燃油抽出,排至指定的油舱或甲板。 柴油输送泵功能与燃油输送泵相似。可以将柴油输送至应急发电机柴油柜、锅炉柴油柜、废油柜、柴油沉淀柜以及通过注入总管从甲板排出。应急发电机柴油柜是为应急发电机提供燃料的油柜;废油柜内的废油在焚烧炉焚烧掉,但必须达到一定的含油量才能焚烧,故在必要时必须注入适量的柴油;而锅炉柴油柜为锅炉提供燃料,当锅炉燃烧的主要是燃油时,此柴油柜用于锅炉点火。柴油沉淀柜内的柴油经沉淀和分离后引至柴油日用柜,然后供主机、柴油发电机及锅炉等使用。与燃油沉淀柜一样,柴油沉淀柜上也设有四只液位开关、温度计、高温报警传感器和内置式溢流管,作用也相同。 3. 燃油的净化 由于燃油中具有一定的水分和机械杂质,在使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以使其达到用油设备的使用要求。燃料油的净化处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过滤、沉淀和分离。 ⑴过滤。利用设置在注入口、泵吸入口、油箱出口和设备进口处的滤器将燃油中的颗粒状 杂质过滤掉。普通的油滤器已经在第二章中进行过介绍,特种滤器将在系统中作叙述。 燃油在滤器中过滤的速度与过滤面积、滤器前后的压差、燃油的粘度及滤器滤芯的材料有关。过滤面积越大、燃油粘度越低、滤芯的孔径越大,则过滤阻力越小,速度越快。 重要的滤器前后装有压力表或双针压力表。可以根据滤器前后的压力差来判断滤器情况。 若压力降超过正常值,则表示滤器已经变脏而堵塞,需要立即进行清洗;若无压力降或压力降过小,则表示滤器的滤网破损或滤芯装配不当,应立即拆卸检查。 ⑵沉淀。沉淀是燃油净化的另一种方法。船上设置的沉淀柜就是利用水和杂质的比重都比 油大的特性,将水分和杂质从油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的时间越长,沉淀的效果也越好。 一般要求沉淀的时间不少于24 个小时。为了去除沉淀下来的水分和杂质,沉淀柜的最低处都装有自闭泄放阀,可以定期打开放泄水分和杂质。为了提高分油效果,沉淀舱内应设有蒸汽加热盘管,加大燃油的流动性和油、水的比重差。燃油深舱也具有沉淀舱的作用,故在舱内可以设高、低两个吸口,平时均用高吸口吸油,只有在清理除油脚时才用低吸口。 ⑶分离。质量较差的燃油经过过滤和沉淀后,还仍有一些水分和较小的颗粒杂质不能除去, 不能满足主、辅机的要求,必须进行分离处理。一般采用离心分油机进行分离。它的工作原理是比重不同物质(油、水、杂质),在旋转时所受到的离心力也不一样。比重越

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燃油供给系主要由燃油箱、低压燃油管、输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泵(转子分配泵,装有喷油提前调节器和起动加浓装置等)、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等组成. 供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输油泵从燃油箱中吸出燃油,经过燃油滤清器后剩达供油泵进油腔.供油泵为叶片式,它的作用是依据发动机转递的增加来提高燃油压力;然后燃油到达调压阀,此阀用来调节喷油泵内的燃油压力;分配器柱塞进一步提高油压,并通过高压油管将燃油送入喷油器,从喷油器渗出的燃油被回油阀回收,并送回燃油箱里: 所谓电控燃油喷射,就是测量吸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再把适量的汽油采取高压喷射的方式供给发动机。把控制空气和汽油混合比的计算机控制过程称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这种供油方式与传统化油器有着原理性的区别,化油器是依靠空气流过化油器候管时产生负压,将浮子室内的汽油吸到喉管并随同空气流雾成可燃混合气。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fe1)的控制内容及功能 : 1、喷油量控制 ecu将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信号作为主控信号,确定基本喷油量(喷油电磁阀开启的时间长短),并根据其它有关输入信号加以修正,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2、喷油定时控制 ecu根据曲轴相位传感器的信号和两缸的发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一个最佳时刻。 3、减速断油及限速断油控制摩托车行驶时,当驾驶员快速松开油门时,ecu将会切断燃油喷射控制电路,停止喷油,以降低减速时的废气排放和油耗。发动机加速时,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ecu 将会在临界转速切断燃油喷射控制电路,停止喷油,以防止发动机超速运转损坏发动机。 4、燃油泵控制当点火开关打开后,ecu将控制汽油泵工作2-3秒,以建立必须的油压。此时若不起发动机,ecu将切断汽油泵控制电路,汽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过程和运转过程中,ecu控制汽油泵保持正常运转。电控燃油系统(ef1)的优点 cl244fm1-c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目前较为普遍的多点、进气道喷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典型特点是对原发动机改小、制造成本

发动机—燃料供给系详解(图)

发动机—燃料供给系详解 燃料供给系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 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怠速转速控制阀(怠速控制电动机)、进气歧管、动力腔、节气门体 功用:向发动机提供必要的空气,并测量出进入气缸的空气量。 分类(进气道形式分):有旁通空气道无旁通空气道 (a)旁通空气式供气系统;(b)直供空气式供气系统 1-空气滤清器;2-空气流量传感器;3-怠速转速控制阀; 4-进气歧管;5-动力腔;6-节气门体 空气通道--无旁通空气道 发动机工作或怠速时:进气口→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软管→节流阀体→动 力腔→进气歧管→进气门。 空气通道--有旁通空气道 发动机工作时:进气口→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管→节气门→动力腔→进气 歧管→发动机进气门→发动机汽缸。 怠速时:进气口→空滤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管→节气门前端旁通空气道入口→怠速 控制阀→节气门后端旁通空气道出口→动力腔→进气歧管→进气门→汽缸。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汽油箱、电动燃油泵、输油管、回油管、喷油器、油压调节器、燃油分配管、汽油滤清器

1-汽油箱;2-电动燃油泵;3-输油管;4-回油管; 5-喷油器;6-油压调节器;7-燃油分配管;8-汽油滤清器 功用:向发动机供给混合气燃烧所需的燃油 供油油路 汽油箱1→汽油泵2→输油管→汽油滤清器3→燃油分配管6→喷油器5

回油油路 汽油箱1→汽油泵2→输油管→汽油滤清器3→燃油分配管6→油压调节器7→回油管8→ 油箱1 电子控制系统

控制原理:采集发动机况信号,根据采集的信号计算确定最佳喷油量、最佳喷油时刻以及最佳点火时刻等,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燃油供给系统

第四节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检测与诊断 本节要点 11.简述频闪法检测汽油机点火正时、柴油机供油正时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13.绘出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喷油器喷油电压信号标准波形,并做简要说明。 14.解释: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几种压力。 15.简述缸压法检测汽油机点火正时、柴油机供油正时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16.绘出柴油机高压油管喷油压力标准波形,并做简要说明。(要求会进行典型故障 波形分析)。 汽油机燃油供给出系统的作用: 根据发动机各种工况的要求,向气缸即时提供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评价指标: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 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理论空燃比:14.7 过量空气系数--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对于化油器式发动机,不解体情况下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空燃比的直接测定与间接测定。 空燃比的直接测定: 利用空气流量计和燃油流量计分别测出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和燃油量,经计算得出。

空燃比的间接检测与分析: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作用: 根据柴油机各种工况的需要,将适量的柴油在适当的时间并以合理的空间形态喷入燃烧室。 三要素:燃油喷入量;喷油时间;油束的空间形态; 一.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燃油系统的检测 1.燃油压力检测 通过检测发动机运转时燃油管路内的油压,可以判断电动燃油泵、油压调节器有无故障、汽油滤清器是否堵塞等。 检测燃油系统压力的作用: 判定电动燃油泵、油压调节器是否有故障,汽油滤清器是否堵塞等。 油压调节器的作用:

使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与进气歧管压的压力之差为恒定值。 (1)检测前的准备 1)松开油箱加油盖,释放油箱中的蒸气压力,并检查油箱内燃油量,确保燃油是正常。 2)释放燃油系统压力。在发动机运转中拔下燃油泵继电器(或拔下燃油泵电源插头),待发动机自动熄火后,再起动发动机2-3次,直到不能起动着火为止。然后关闭点火开关,接上燃油泵继电器(或插上燃油泵电源接线)。 3)检查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应正常,然后拆下蓄电池负极搭铁线。 4)连接专用压力表。有油压检测孔的可直接将油压表接在油压检测孔上;无油压检测孔时,可断开进油管,将三通管接头及油压表安装在系统管路中。 (或:拆除冷起动喷油器油管接头螺栓(拆除螺栓时,要用一块棉布包住油管接头,以防汽油喷溅),将油压表和油管一起安装在冷起动喷油器油管接头上。油压表也可以安装在汽油滤清器油管接头,分配油管进油接头,或用三通接头接在燃油管道上便于安装和观察的任何部位。) 5)重新装上蓄电池负极搭铁线。 2-30 (2)燃油系统静态压力的检测 1)用导线在检测插座上短接电动燃油泵端子和电源端子; 2)打开点火开关而不起动发动机,使电动燃油泵运转;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EFI)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如图2-1所示。 图2-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1-蓄电池 2-点火开关 3-空调开关 4-空气滤清器 5-怠速空气阀 6-温度传感器 7-喷油器8-空气流量计 9-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10-油压调节器 11-电控单元 12-燃油分配器 13-燃油滤清器 14-油箱 15-电动汽油泵 16-点火线圈 17-分电器 18-氧传感器 19-曲轴位置传感器 空气供给系统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提供适量的空气,并根据ECU 的指令完成空气量的调节。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根据发动机各个工况提供适量的燃油,并根据ECU的指令完成燃油量的调节。 电控单元(ECU)是整个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中心,发动机状态信息通过各种传感器收集后进入电控单元,经电控单元处理后发出相应的指令来控制执行元件动作。 电控系统的优点是设计者预先将发动机所有可能的工作状况进行优化,并以

数据形式全部存贮在存贮器内。这样EFI 系统就可以控制发动机总是在最佳工况下工作。还可以按照汽车的使用目的,将确定的优化了的实验数据预先存贮。如以节油、减少排气污染即经济性指标为目的,或以缩短汽车行驶时间即以动力性为目的发动机实验数据,将这些控制数据优化确定下来,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也就不随发动机的使用而改变了。 电控单元首先读取进气歧管真空度(进气流量)、发动机转速、冷却水温度、进气温度、节气门位置等传感器输入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与存贮在ROM 存储器中的预置好的信息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在这种状态下发动机所需的油量和点火提前时间。 预先存贮在存储器内的信息是由发动机优化数据实验获得的。一般来讲,进气歧管真空度(或进气流量)和发动机转速是主参数,由它们可以确定在此工况下的基本燃油供给量和基本的点火正时时刻。其他几个参数对基本量起修正作用。 2.1 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1 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 空气供给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计量装置、节气门体、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怠速控制(阀)等装置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如图2-2所示。 图2-2空气供给系统组成示意图 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装用的空气滤清器一般都是干式纸质滤心式,其结构原理与普通发动机上的空气滤清器相同。 空气计量装置的作用是用来测量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并将信号输入发动机电控单元(ECU ),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