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类线布线

浅谈六类线布线
浅谈六类线布线

浅谈六类线布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千兆到桌面已成为事实,六类布线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由于在AN/NZS 3080、TIA(电信工业协会)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六类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因此,几年前为五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六类布线。但是,六类布线对安装质量要求更高。大多数制造商都建议安装商除了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之外,还需要按照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安装方法进行施工。这也许是六类布线安装标准出台前保证布线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说到六类线布线,首先要要说说什么是六类线,所谓的六类线就是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它的各项参数较我们常见的五类线或者超五类线都都有大幅提高,带宽也扩展至

250MHz或更高。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的差别,不仅增加了绝缘的十字骨架,将双绞线的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的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的直径也更粗。正因为六类线与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结构有所区别,所以在六类布线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十个问题。

1、电缆拉伸张力。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影响高速局域网的传输性能。此外,张力过大还可能导致线对散开,损坏导线。

2、电缆弯曲半径。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可能导致线对散开,或者影响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对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在实际操作中,在墙壁暗盒中的弯曲半径以50mm为宜,进线的电缆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是100mm。

3、电缆压缩。避免使电缆扎线带过紧而压缩电缆。压力过大会使电缆内部的绞线变形,因此在使用电缆扎线带时,要特别注意扎线带使用的压力大小。扎线带的强度只要能够支撑成捆电缆即可。

4、电缆重量。在使用悬挂线支撑电缆时,必须考虑电缆重量。电缆的重量因制造商而异,六类电缆的重量大约是五类电缆的两倍。

5、电缆打结。在从卷轴上拉出电缆时,要注意电缆可能会打结。电缆打结,就应视为损坏,应更换电缆。

6、成捆电缆中的相互串扰。在任意数量的电缆以很长的平行长度捆在一起时会导致串扰明显提高。这称为“外来串扰”,这一指标还有待布线标准的规范或精确定义。消除外来串扰不利影响的最佳方式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并行线缆的长度,以伪随机方式安装成捆电缆。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 施工设计要求 在开放式布线系统施工设计阶段就考虑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如何对工程质量作出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的问题。我们认为,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开放式布线系统施工设计应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施工设计:对建筑物结构作出详细勘测之后,同用户一起规划 出管线施工图。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对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施工过程:施工过程的工艺水平与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我公司将通过细化安装操作的各个环节来保证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我们一般将整个施工过程分成三个环节,即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方案的后面部分还将对此作详细的说明。 3施工管理:我公司为工程实施制定有详尽的流程,以便于对工程施工的管理。施工流程控制要求达到两个目的:保证工艺质量和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方案的后面部分还将对此作详细的说明。 4 质量控制:我公司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建议由用户和我公司的技术人员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并编制质量控制日志,由当班的工程小组负责人填写,监督小组负责人签字。 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 1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从总线槽到分线槽或线管需要有过渡连接。 总线槽要求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了3:1,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应不超过三层。在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水平线槽一般有多处转弯,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根据EIA/TIA569标准,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8倍。最新的标准认为,弯曲半径大于线径的4倍已可以满足传输要求了。但有一点是重要的,即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 水平子系统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镀锌铁槽或铁管或PVC线槽。 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双绞线垂直放置于竖井之内,由于自身的重量牵拉,日久之后会使双绞线的绞合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传输语音的三类线来说影响不是太大,但对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五类线,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设计垂直竖井内的线槽时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双绞线的固定时的力的大小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种技巧,如果扎线太紧可能会降低NEXT值,从而影响线缆的传输性能。 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 1缆线一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 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浅谈六类线布线

浅谈六类线布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千兆到桌面已成为事实,六类布线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由于在AN/NZS 3080、TIA(电信工业协会)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六类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因此,几年前为五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六类布线。但是,六类布线对安装质量要求更高。大多数制造商都建议安装商除了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之外,还需要按照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安装方法进行施工。这也许是六类布线安装标准出台前保证布线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说到六类线布线,首先要要说说什么是六类线,所谓的六类线就是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它的各项参数较我们常见的五类线或者超五类线都都有大幅提高,带宽也扩展至 250MHz或更高。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的差别,不仅增加了绝缘的十字骨架,将双绞线的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的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的直径也更粗。正因为六类线与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结构有所区别,所以在六类布线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十个问题。 1、电缆拉伸张力。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影响高速局域网的传输性能。此外,张力过大还可能导致线对散开,损坏导线。 2、电缆弯曲半径。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可能导致线对散开,或者影响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对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在实际操作中,在墙壁暗盒中的弯曲半径以50mm为宜,进线的电缆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是100mm。 3、电缆压缩。避免使电缆扎线带过紧而压缩电缆。压力过大会使电缆内部的绞线变形,因此在使用电缆扎线带时,要特别注意扎线带使用的压力大小。扎线带的强度只要能够支撑成捆电缆即可。 4、电缆重量。在使用悬挂线支撑电缆时,必须考虑电缆重量。电缆的重量因制造商而异,六类电缆的重量大约是五类电缆的两倍。 5、电缆打结。在从卷轴上拉出电缆时,要注意电缆可能会打结。电缆打结,就应视为损坏,应更换电缆。 6、成捆电缆中的相互串扰。在任意数量的电缆以很长的平行长度捆在一起时会导致串扰明显提高。这称为“外来串扰”,这一指标还有待布线标准的规范或精确定义。消除外来串扰不利影响的最佳方式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并行线缆的长度,以伪随机方式安装成捆电缆。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办公楼结构化综合布线 六类系统 设计方案 2018.3.7

第1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网络布线基础 在今天的办公楼中,拥有一套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提供对外电讯服务,而且能很好的融合话音、数据、视讯,从完全意义上它为整个办公楼提供了一个迅速、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 结构化综合布线,是针对建筑内部智能系统(电脑及网络、语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话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从而建成智能化的办公楼。 对于一座办公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办公楼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2结构化布线 ●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 移动,布线系统只需跳线不须任何其它改变。 ●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 ●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

典型综合布线示意图

1.3综合布线施工流程 在施工中所有室内线路均采用六类双绞网线进行铺设,尽量减少明线走线的距离,在明线铺设过程中采用明装线槽进行加装,至各楼层采取有线与无线网络设备统一进箱或进柜悬挂安装,并经线路排架统一安排线走线。 1.4执行标准 智能建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如同计算机、建筑一样,也必须有标准规范。目前,已出台的综合布线及其产品、线缆、测试标准主要有: ● ISO/IEC 11801 《信息技术-布线标准》 ● ANSI EIA/TIA 568A《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 ANSI EIA/TIA 568B.2-1《4对100欧姆六类布线系统性能指标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民用建筑电 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电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9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EBD-03-95) ●《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第2章网络设备的设计和安排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检查 1.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 (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 (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2.交接间环境要求 (1)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交接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2)应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3.器材检验要求(略) 4.安全要求(略) 5.技术准备(略) (二)双绞线传输通道施工 1. 金属管的敷设 (1)金属管的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3)金属管的弯曲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 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 (4)金属管的连接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5)金属管的敷设 a.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六类布线安装方法要点

六类布线安装方法要点 由于在AN/NZS 3080、TIA(电信工业协会)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六类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因此,几年前为五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六类布线。但是,六类布线由于性能标准非常严格,因此,对安装质量要求更高。在六类布线中的任何安装错误或走所谓的“捷径”,都有可能导致测试勉强合格或不合格,因此,大多数制造商在产品出售时,都建议安装商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及随产品提供的建议方法,这也许是六类布线安装标准出台前保证布线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美国著名的Molex企业布线网络部多年来一直强调,其产品需由经认证的优质安装商采用优质的方法安装,它认为产品及其安装对布线系统的整体质量将产生同样的影响。那么,在六类布线安装过程中有哪些重要问题需要注意的呢? 1.电缆拉伸张力 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严重影响电缆抑制噪音(包括近末端交扰、远端串音及其衍生物)能力以及电缆的结构化回

波损耗,进而改变电缆的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影响高速局域网(如吉位以太网)的传输性能。此外,张力过大还可能导致线对散开,损坏导线。 2.电缆弯曲半径 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可能导致线对散开,引起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另外,弯曲过度还会影响电缆中的线对绞距,电缆内部4个线对绞距的改变将导致噪声抑制问题。一般情况下,电缆制造商都建议,安装后的电缆弯曲半径不得低于电缆直径的8倍。对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在安装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电缆弯曲的区域是配线柜。大量的电缆引入配线架,为保持布线整洁,可能将某些电缆压得过紧、弯曲过度,而这种情况通常是看不见的,因而常常被疏忽,从而降低布线系统的性能。如果制造商提供了背面线缆管理设备,那么就要根据制造商的建议使用这些设备。

六类综合布线招标技术要求

1.1综合布线系统 1.1.1项目概述 重庆融汇温泉.卡尔森丽笙酒店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覆盖面积约8万方,整个楼地上高15层,地下三层,酒店负三层至地上三层主要以酒店办公管理为主,4到15层以酒店客房为主。 本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是重庆融汇温泉.卡尔森丽笙酒店整个弱电系统的基础链路,也是整个酒店今后运转的信息高速公路,是酒店信息处理网络的基础平台,利用综合布线系统为计算机网络、语音通信、图像、多媒体等各种信息提供高速传输通道。因此,综合布线系统要求具有先进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冗余性,达到使用灵活、扩充方便、管理简便、维护容易的高标准布线系统目标,并保持在未来10年以至20年内保持先进性。综合布线系统产品需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其工作温度要求达到-40℃~70℃。 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符合TIA/EIA 568-B.2-1 6类UTP最新的国际标准。系统整体信道带宽性能要求能够支持至少250MHz以上的数据传输。其应用能够充分保证整个系统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适应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发展。 客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干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主干线要求按照万兆光纤布线标准进行设计,符合基于光缆的万兆以太网标准IEEE 802.3ae;水平布线要求支持千兆以太网需求,支持基于铜缆的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 802.3ab。 投标人所提供的综合布线系统配线架、跳线、信息模块、线缆等主要产品元件以及由其构成的链路须提供传输特性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传输特性符合本规格书中提出的所有技术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要求采用开放式结构,适用于主流网络拓扑结构,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需求,能支持综合信息传输和连接(计算机数据通信处理、话音通讯、图像传输、视音频传输以及各种控制信号的通信等多种应用类型)。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保证系统能很容易的扩充和升级。系统中任何一个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对任一个分支单元的改动都不会影响系统的其它单元。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需提供较强的系统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进行系统管理、维护、故障的排除。 产品制造商生产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出具的满足TIA/EIA 568-B.2-1、ISO/IEC 11801:2002 Ed2.0最新的标准关于六类系统的链路报告,且六类水平线缆必须提供信息产业部出具的满足GB/T 2423.17-2008:防腐标准检验报告。 投标人生产的光缆产品必须符合TIA/EIA 568-B.3、ISO/IEC 11801:2002 Ed2.0最新的标准,并提供信息产业部光缆检测报告。 1.1.2系统技术要求

综合布线施工工序

综合布线系统 ①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对于布线系统来说,施工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解决好信息插座安装定位的问题。 一般说来,信息插座的安装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a.墙面嵌入安装 墙面嵌入安装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安装方式,使用86型底盒(暗装于墙),底盒下缘距装修后的地面300mm。 b.地插座安装 在一些大型的会议室及领导办公室等场所,部分信息点须安装在房间远离墙面的位置,此时为了使用方便的考虑,建议采用地插座的安装方式。但此种安装方式因地盒造价偏高,故在实际安装中很难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此外,地插安装中要充分考虑市场大的混凝土的特点,安装深度避免破坏混凝土防腐层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c.直接安装于办公家私上 此种方式主要针对大开间办公室等场所采用的目前比较流行的性价比高的方案,主要采取两种施工解决方案: 第一种,对于信息点分布很密集的部位,施工时建议采用地槽敷设方案(此种方案建议主要适用于地面覆盖可拼装的地毯的办公场所)。此种方案因其采取的大部分部件(含地插、地槽及线管等)主要暗敷于楼板的找平层,故其整体造价可能会偏高,施工难度大。但因其在事先无法预知工作人员具体办公位置的条件下,灵活性好,不受员工办公位置改变的影响。故现在一些大开间的办公场所、大厅及厂房等场所使用越来越广泛。 第二种,对于信息点分布不很密集的部位,施工时管线敷设可经天花敷设的水平的桥架开始,经过线管(线管沿墙、柱面及楼板找平层暗埋敷设)至信息插座安装处,并可将信息插座直接安装于办公家私上,这样一来,可降低因采用地槽方案而增加的造价,降低系统的整体投入成本。此方式的缺点是须与后期的装修方案紧密配合,灵活性差一些。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法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的检查 1.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 (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 (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2.交接间环境要求 (1)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交接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2)应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3.器材检验要求(略) 4.安全要求(略) 5.技术准备(略) (二)双绞线传输通道施工 1. 金属管的敷设 (1)金属管的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3)金属管的弯曲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 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 (4)金属管的连接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5)金属管的敷设 a.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方案

凯旋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方案 一、总体概述 近年来,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速,对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稳定可靠性要求高。在新建办公楼中,所建网络要求对内适应不同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PC及外部设备,可构成灵活的拓扑结构,有足够的系统扩展能力,对外通过与国家公共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与国内外新闻机构、信息中心相连,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访问系统。总之,既要适应当前信息处理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物理上为星形结构,逻辑上为总线结构,这样既有利于系统连接和扩充,保持很高的灵活性;同时也能保证信息传输的高速率。标准上符合EIA/TIA568商用建筑物配线标准和常用通信标准,兼容多个厂家的产品设备,支持各种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递以及控制信号和弱电信号的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是大楼智能化系统的基础,作为通信系统的主要物理支持平台的结构化综合布线是系统建设的重点。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必须要满足大楼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大部分子系统都位于建筑物内部,一旦完成建设将很难变更系统地结构并对系统进行升级,所以在建设初期就明确结构化布线系统作为一个基础的物理平台,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二、设计原则 安全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在性能指标中安全性放在首位。要求数据不丢失、系统可靠连续运转的同时,还应符合中国或国际有关的安全标准,并可在非理想环境下有效工作。 实用性:系统设计应符合实际需要,不能华而不实。如果片面追求系统的超前性,势必造成投资过大,使系统偏离实际需要太远;而片面追求经济性,势必降低功能与技术先进性,而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因此,系统要有实用性,具备好的性能价格比。 可扩充性:系统所应用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同时考虑到本工程功能多、用户多、服务对象不同,因此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将来扩展的需要。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

1.1 综合布线系统 1.1.1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 施工前进行深化设计及提出目前图纸问题; 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3)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2主要材料 超五类信息模块、信息插座、地插、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室内八芯多模光缆、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25对大对数线缆、50对大对数线缆、网络机柜、模块式配线架、24口光缆配线架、光纤耦合器、光缆尾纤、110配线架、5对连接块、各类跳线、桥架、管材型材等。 3 主要机具 施工机具:电焊机、切割机、剥线钳、打线钳、光纤熔接机、对讲机、专用工具等。 测试机具:网络测试仪、FLUKE、网络线缆测试仪、数字万用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光时域反射计、光波网络分析仪等。 4 作业条件 1)在建筑工程和室内装修施工的同时或稍后的适当时间安排施工,应避免彼此脱节,必要时可随时修改计划,以求密切配合,协作施工,有利保证工程质量。 2)调查现场,复核设计的缆线敷设路由和设备安装位置应正确。事先预留的暗管、地槽、洞孔的数量、位置、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中的规定要求。有漏缺、不妥之处应形成书面记录交有关方面确认,施工整改后再进行。 3)设备间和干线交接间等专用房间,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土建工程必须全部完工,墙壁和地面均平整,室内通风、干燥、光洁,门窗齐全,门锁性能良好,钥匙齐全,以保证房间安全可靠。 (2)房间内按设计要求预先设置的地槽、暗敷管路和洞孔位置、数量和尺寸均正确无误,满足安装施工需要。 (3)对设备间内铺设的活动地板应认真检查其施工质量。活动地板应有防静

超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超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 解 决 方 案

目录 一、前言 (1) 二、综合布线系统 (1) 1、综合布线简介 (1) 2、结构化布线系统特点 (3) 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安装所涉及的标准与规范 (4) 三、公司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公司概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主要产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二十年质量保证承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布线系统认证工程师教育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总体设计 (4) 1、项目概况 (4) 2、用户需求 (4) 3、技术方案 (5) 3.1、工作区子系统 (6) 3.2、水平子系统 (9) 3.3、管理区子系统 (11) 3.4、干线子系统 (18) 3.5、设备间系统 (19) 4、总配置清单 (20) 五、系统施工安装 (21) 1、工作区 (21) 2、水平区 (21) 3、建筑群子系统 (21) 4、配线架附近的环境要求 (22) 5、接地和防雷 (22)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结构化六类综合布线系统 XXX,以智能化通讯办公、电子信息数据监控、信息管理为主;此次布线工程主要是进行XXX智能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国内信息网络工程的标准基础上加以完善,我们将为用户提供100Mbps到户的网络接口,以适应将来高速Internet需求;XXX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力争做到在尽可能减少一次性投资的基础上,协调好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建立起一个技术先进、开放式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用户需求分析: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规范,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2)综合布线系统应以电脑系统等为服务对象,同时尽可能为各个弱电系统提供统一信息传输布线平台。它应有利于各个系统自身组网和传递信息,有利 于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连,有利于各个系统与外界的连网。 3)布线系统要具有高性能和相当的超前性,能够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新技术、新产品对传输的需求。 4)同时布线系统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办公的具体特点,在信息点的选取、线缆配置等各方面满足网络系统的要求。 5)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二章 XXX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70;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6;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7; 国际建筑布线标准IEC/ISO1180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ANSIFDDI;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CCITTISDN;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规范》GBJ7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YD/T926.1-1997 网络布线YD/T 1019-1999 《数字通信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系列标准总规范。YD/T 1019-1999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 TIA/EIA-568-B.2-A1: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4-pair 100Ωcategory 6 Cabling ISO/IEC 11801 EN 50173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方案完整版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凯旋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方案 一、总体概述 近年来,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速,对信息传输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稳定可靠性要求高。在新建办公楼中,所建网络要求对内适应不同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PC及外部设备,可构成灵活的拓扑结构,有足够的系统扩展能力,对外通过与国家公共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与国内外新闻机构、信息中心相连,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访问系统。总之,既要适应当前信息处理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物理上为星形结构,逻辑上为总线结构,这样既有利于系统连接和扩充,保持很高的灵活性;同时也能保证信息传输的高速率。标准上符合EIA/TIA568商用建筑物配线标准和常用通信标准,兼容多个厂家的产品设备,支持各种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递以及控制信号和弱电信号的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是大楼智能化系统的基础,作为通信系统的主要物理支持平台的结构化综合布线是系统建设的重点。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必须要满足大楼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大部分子系统都位于建筑物内部,一旦完成建设将很难变更系统地结构并对系统进行升级,所以在建设初期就明确结构化布线系统作为一个基础的物理平台,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二、设计原则 安全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在性能指标中安全性放在首位。要求数据不丢失、系统可靠连续运转的同时,还应符合中国或国际有关的安全标准,并可在非理想环境下有效工作。 实用性:系统设计应符合实际需要,不能华而不实。如果片面追求系统的超前性,势必造成投资过大,使系统偏离实际需要太远;而片面追求经济性,势必降低功能与技术先进性,而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因此,系统要有实用性,具备好的性能价格比。 可扩充性:系统所应用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同时考虑到本工程功能多、用户多、服务对象不同,因此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将来扩展的需要。 易维护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是极为重要的。应尽量做到简单易操作。系统的运转尽量做到给电后即可启动工作,平日免维修。维护过程中无需使用过多的专用维护工具。

六类布线注意的问题-最新范文

六类布线注意的问题 摘要:在六类布线中的任何安装错误或走所谓的”捷径”,都有可能导致测试勉强合格或不合格,因此,大多数制造商在产品出售时,都建议安装商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及随产品提供的建议方法,这也许是六类布线安装标准出台前保证布线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六类布线、安装方法、布线质量 由于在AN/xxxx、TIA(电信工业协会)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六类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因此,几年前为五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六类布线。但是,六类布线由于性能标准非常严格,因此,对安装质量要求更高。在六类布线中的任何安装错误或走所谓的”捷径”,都有可能导致测试勉强合格或不合格,因此,大多数制造商在产品出售时,都建议安装商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及随产品提供的建议方法,这也许是六类布线安装标准出台前保证布线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美国著名的Molex企业布线网络部多年来一直强调,其产品需由经认证的优质安装商采用优质的方法安装,它认为产品及其安装对布线系统的整体质量将产生同样的影响。那么,在六类布线安装过程中有哪些重要问题需要注意的呢? 1.电缆拉伸张力 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严重影响电缆抑制噪音(包括近末端交扰、远端串音

及其衍生物)能力以及电缆的结构化回波损耗,进而改变电缆的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影响高速局域网(如吉位以太网)的传输性能。此外,张力过大还可能导致线对散开,损坏导线。 2.电缆弯曲半径 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可能导致线对散开,引起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另外,弯曲过度还会影响电缆中的线对绞距,电缆内部4个线对绞距的改变将导致噪声抑制问题。一般情况下,电缆制造商都建议,安装后的电缆弯曲半径不得低于电缆直径的8倍。对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在安装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电缆弯曲的区域是配线柜。大量的电缆引入配线架,为保持布线整洁,可能将某些电缆压得过紧、弯曲过度,而这种情况通常是看不见的,因而常常被疏忽,从而降低布线系统的性能。如果制造商提供了背面线缆管理设备,那么就要根据制造商的建议使用这些设备。 器件内部的电缆弯曲半径有着更加严格的限制。一般来说,安装过程中的电缆弯曲半径是电缆直径的8倍。在实际操作中,在背面盒中的弯曲半径以50mm为宜,进线的电缆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是100mm. 3.电缆压缩 避免使电缆扎线带过紧而压缩电缆。在大的成捆电缆或电缆设施中最可能发生这个问题,其中成捆电缆外面的电缆会比内部的电缆承受更多的压力。压力过大会使电缆内部的绞线变形,影响其性能,一般会使回波损耗处于不合格状态。回波损耗的效应会积累起来,比如: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1.1施工准备 1材料、设备 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 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 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 C C”认证标识等。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机具设备 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 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3作业条件 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 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4技术准备 施工图纸齐全。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1.2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2操作方法 (一)、管路敷设:参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管路敷设。 (二)、线缆敷设 重要管路采用地下通信管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 D J39中相关规定。 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2)线缆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且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以免造成线缆的变形与损伤。 (3)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 (4)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线缆应分隔布放,且中间无接头。 (5)线缆端接后应有余量。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0.5~l m;工作区为10~30m 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经的8倍。 b.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c.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7)采用牵引方式敷设大对数电缆和光缆时,应制作专用线缆牵引端头。 (8)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l0m/m i n。 (9)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综合布线六类线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六类线施工工艺 本文从施工的角度出发,阐述六类布线系统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六类布线系统施工前准备,管路线缆的敷设及接地防护技术,以提高整个布线系统的抗干扰性、数据的保密性以及数据的传输速率。 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 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规范去执行。因为“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环境就越敏感。随着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敷设,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链路来更替。 1、六类布线系统在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1.1由于六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五类线粗,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处),在管线敷设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一般内径20mm的线管以放2根六类线为宜。 1.2严格遵守线槽的施工规范,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时,转弯坡度要平缓,重点注意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损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 1.3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应把卷轴套在自制的拉线杆上,放线端应从卷轴箱内预拉出一部分线缆,以供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1.4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用线卡固定在线槽、吊顶上或纸箱内,做好标注。 1.5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冗余线缆不要太长,不要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整,固定扎绳不要勒得过紧。 1.6在整个施工期间,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各工种要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网络计划组织施工,在其他后续工种开始前应完成本工种的施工任务。 2.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施工前,必须仔细查阅其他专业的施工图纸,尤其是土建结构施工图、水、电、通风施工图。因为水平路由的长短将会对系统的等级有一定的影响,而土建结构施工图、水、电、通风施工图对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线路由的走向影响最大。在审图时,应用比例尺在图纸上认真测量,为水平布线子系统找出最合理的路由走向,这样既节省水平线缆的长度,又避免与其他专业管路发生冲突,由于电气专业管线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各专业管路交叉重叠,水平布线子系统的水平管路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若与其它专业管路处理不当,就会给电气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发生矛盾的现象,给土建专业带来地面超高等问题。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管路在预埋前,应认真作好图纸会审工作,并向施工做好技术交底,尽量避免与其它专业管路交叉重叠,发生矛盾。可利用AutoCAD绘出三维大样图,在大样图上注明其它专业管路的走向、标高以及各种管路的规格型号,制定出最优敷设管路的施工方案,满足管线路由最短,便于安装的要求。 目前水平布线有三种方法:钢管暗敷设法、吊顶内走线槽,线槽至信息点之间采用钢管连接方法、地面线槽暗敷设法,其中地面线槽暗敷设法适用于较高档的智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一、施工流程方案 1.1、施工内容及范围 1.1.1、实施标准及规范 本工程主要依据下列标准及文件进行设计。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6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规范》 GB579-85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 DBJ08-47--95 《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及测量方法》 WH01-9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4959-8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 SJ2112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GB/T15485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ISO/IEC11801-95 《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EIA/TIAT SB67 《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音频盒式系统》 GB/T14220-93 1.1.2、施工内容 1)负责提出及系统技术方案及各子系统具体接口方案,以及及其他工程施工的接口要求和工作要求。 2)负责系统的供货、施工安装、系统调试、人员培训、测试验收、系统试运行和售后服务工作。 3)负责系统间和相关设备之间信息的集成及控制的实施工作,

确保实施系统的正常运行。 4)确保工程系统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工程竣工后,通过有关部门的测试和验收。 5)协助业主单位进行现场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参及工程的质量验收和评定。 6)负责提交完整的系统竣工档案和技术资料。 7)系统调试后的行业验收由本专业系统配合业主共同组织进行。 1.2、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目标 根据业主的要求,我们对本工程的实施,确定相应的质量、安全和工期目标,并设定了相应的实施方针,把各目标的贯彻落实到各相关环节,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1)本工程质量目标:各系统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系统设计方案先进,设备选型优质,施工质量优良,系统功能高标准。 质量方针:精心认真设计,科学严谨施工,树立"质量为本"的观念。 2)本工程安全目标:无安全事故,达到"文明安全施工工地"要求。 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实施方针:加强安全技术交底,树立"安全第一"观念。 3)本工程工期目标:"科学实施,按期竣工"。 实施方针:严格管理,积极主动施工,树立"时间就是效益"的观

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某四层办公楼 课程名称:综合布线 指导老师:卢允伟 专业:计算机14-1 学号:50140114 姓名:沈籍 设计时间:2014.5.8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二、工程概况 (3) 三、三教布局说 明……...…………………………………………………… (4) 四、布线系统设计、原则、验收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4) 五、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 计 (4) 六、综合布线子系统设 计 (6) 1、水平子系 统……...……………………………………………………… (6) (1)管线系统 (6) (2)水平电缆 (7) 2、工作区子系统……...………………...……………………………………

…7 3、设备间 (8) 七、产品选择 (8) 八、该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0) 九、综合布线工程验收 (11) 十、总结 (12) 一、需求分析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全世界正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通信,办公的应用也已经开始普及,使用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它们不但能够传送传统的文本、图形等数字信息,也能传递包括视频、音频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逐步向无纸化方向发

展,把一些传统的业务移植到网络上来做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学生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要满足学生们在宿舍内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工程概况 所在的综合办公楼有四层,78个房间,1到5层每层楼有15个房间,且1到5层的布局都一致。其中每一层包括6个多媒体教室,6个网络教室,教学楼每层两个角上各1个小房间,以及处在最中央的阶梯教室,六楼有一个大的多功能厅和两个设备间。所以三号教学楼共78个房间。根据房间需求,每一间的用途大有不同,按照一至五楼每个房间2个信息插座,六楼每间4个信息插座的要求配置综合布线系统共162个。根据楼层和房间数,制定了下例的一个表格,见到介绍了隔层的信息点数量。 各楼层信息插座数量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