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悖论及其消解新解

圣彼得堡悖论及其消解新解
圣彼得堡悖论及其消解新解

圣彼得堡悖论新解与不确定性估值

内容提要:著名数学家Bernoulli为解决“圣彼得堡悖论”提出了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下称“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本文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证明了Bernoulli的“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是不成立的:1、用Bernoulli和克莱默的“效用函数”构造了新的悖论;2、设计并实施了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效应的“新型圣彼得堡游戏”,该游戏同样产生了“圣彼得堡悖论”。本文进一步分析论证了人们面对不确定性前景的风险调整才是导致“圣彼得堡悖论”产生的真正原因,由此给出了不确定性决策的风险调整模型,用此模型解决了“圣彼得堡悖论”及其它相关悖论。本文对基于不确定性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不确定性估值,圣彼得堡悖论,效用,风险调整模型,经济实验

1.圣彼得堡悖论与Bernoulli的效用函数解决方案

“圣彼得堡悖论”来自于一种掷币游戏,即圣彼得堡游戏。设定掷币掷出正面为成功,游戏者如果第一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结束;第一次若不成功,继续投掷,第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这样,游戏者如果投掷不成功就反复继续投掷,直到成功,游戏结束。如果第n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n元,游戏结束。

按照概率期望值的计算方法,此游戏的期望收益为所有可能结果的得奖期望值之和:

1111 ()2482 2482n n

E=?+?+?++?+

――――――――――――(1.1)

由于对于游戏中投币的次数没有理论上的限制,很显然,上式是无数个1的和,它等于无穷大,即该抽奖活动收益的数学期望值是无限的。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收益的数学期望值是无穷大的“圣彼得堡游戏”当支付多大的费用呢?试验表明,大多数人只准备支付几元钱来参加这一游戏。于是,个人参与这种游戏所愿支付的有限价格与其收益的无穷数学期望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所谓的“圣彼得堡悖论”。

Bernoulli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一种解决办法。他认为人们真正关心的是奖励的效用而非它的绝对数量;而且额外货币增加提供的额外效用,会随着奖励的价值量的增加而减少,即后来广为流传的“货币边际效用递减律”。伯努利将货币的效用测度函数用货币值的对数来表示,从而所有结果的效用期望值之和将为一个有限值,则理性决策应以4元为界。

他选择对数函数形式的效用函数:

()log()U x x =――――――――――――――――――――――――(1.2)

来反映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然后用期望效用最大化方法来解圣彼德堡悖论。如果这样看问题,那么该游戏的期望效用就是:

1

1

1[()]()()log(2)2log 22

n n

n n n E U x P n U ∞

=====∑∑

因此,理性个人为参加该抽奖活动所愿意支付的最大价格x 可由下列方程解出:

[()]E U x = ()U x =log()x

变形得:x = 10exp{[()]}E U x =10exp(2log 2)4≤

所以Bernoulli 认为“理性决策应以4元为界”。

克莱默持类似的观点,他选择了幂函数形式的效用函数:

()U x (1.3) 该抽奖活动的效用就是:

1

1

[()]()()12481612n n n E U x P n U ∞

=====

++++==∑ 因此,理性个人为参加该抽奖活动所愿意支付的最大价格x 可由下列方程解出:

[()]E U x = ()U x

变形得:x = {[()]E U x }2 所以:x

2=2.914 从表面上看,以上的解决方案近似完美,我们把这类方案称为效用函数解决方案。然而,学术界对以上的效用函数解决方案一直存在着质疑。

2.对效用解决方案的质疑

一些学者如:Menger (1967)的研究对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提出了挑战。

按照效用函数解决方案,货币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性质,以此计算货币的效用,原

来的“圣彼得堡悖论”似乎被完美地解决,但是如果增加奖金的数目,则很容易构造出新的“超级圣彼得堡游戏”,制造新的悖论。

以(1.2)的效用函数为例,货币效用函数呈对数形式,我们可以让第n 次成功得到的奖金为10的2n 次方,于是奖金的分布可见下表:

那么新游戏的效用就是:

(2)

11111[()]()()log[10]222

n n n n n n n n E U x P n U ∞∞

======?∑∑∑

上式所计算的期望效用是无数个1的和,它等于无穷大,即该游戏收益的期望效用

是无限的。

对于(1.3)的效用函数,我们可以让第n 次成功得到的奖金为2n 的平方即22n ,于

那么新的游戏的效用就是:

1111[()]()()22

n n n n n n E U x P n U ∞∞

======?∑∑ 上式所计算的期望效用仍然是无数个1的和,它等于无穷大,即如果按照幂函数的形式来计算,新游戏收益的期望效用同样是无限的。

对于以上两个具有无限的期望效用的游戏,同样没有人愿意支付无限大的金额,由此又构成了新的“超级彼得堡悖论”。

Menger 还发现,除非效用函数有限,人们可以继续构造新的超级圣彼得堡悖论(Menger, 1967)。

以上研究实际上已经说明了用效用函数解决“圣彼得堡悖论”是无效的,因为效用函数解决方案并不能消除类似的悖论。

3.效用函数悖论

本文同样运用Bernoulli 和克莱默的效用函数,构造出了“效用函数悖论”,以此证明了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是不成立的。“效用函数悖论”来源于我们构造的效用函数游戏。

假设有一个效用公园,公园里面有五个院子,每个院子中有一个抽奖游戏。每个游戏都是有一个抽奖箱,里面有两个红球,一个白球,抽中红球有奖励,抽中白球没有奖励。

Bernoulli 提出人类的效用函数应该是对数形式,不失一般性,假设是以2为底的对数函数,我们构造如下效用函数悖论:

第1个院子的抽奖的奖励是2元,第2个院子的抽奖的奖励是4元,第3个院子的抽奖的奖励是8元,第4个院子的抽奖的奖励是16元,第5个院子的抽奖的奖励是32元。

问题:一个人应该花多少钱购买效用公园的门票?(假设购买门票花费x )

运用Bernoulli 的对数效用函数可以得出效用公园内游戏的期望效用是:

[]5

1

[()]()()()()n n n E U x P red U red P white U white ==+∑

()5

212/3log (2)(1/3)010n n =??=+*=??∑ 其中:()P red 是抽中红色球的概率,()P white 是抽中白色球的概率;

()n U red 是在第n 个院子中抽中红色球的奖励的效用,()n U white 是在第n 个

院子中抽中白色球的奖励的效用

因此,理性个人为参加该抽奖活动所愿意支付的最大价格x 可由下列方程解出:

[()]E U x = ()U x =2log ()x =10

变形得:x = 2exp{[()]}E U x =2exp10=1024

即使全部抽中红球所得的奖金总共只有62元,而运用Bernoulli 的对数效用函数得出效用公园门票价格竟然是1024元!这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悖论——效用函数悖论。

我们运用克莱默的效用函数同样可以构造出一个效用函数悖论。

克莱默选择了幂函数形式的效用函数,不失一般性,假设是1/2次方的幂函数,我们构造如下效用函数悖论:

第1次抽奖的奖励是1元,第2次抽奖的奖励是4元,第3次抽奖的奖励是9元,第4次抽奖的奖励是16元,第5次抽奖的奖励是25元。

问题同样是:应该花多少钱购买效用公园的门票?(假设购买门票花费x )

运用克莱默的幂函数效用函数可以得出效用公园内游戏的期望效用是:

[]5

1

[()]()()()()n n n E U x P red U red P white U white ==+∑

()5

1

2/3(1/3)010n =??=

+*=?

?

因此,理性个人为参加该抽奖活动所愿意支付的最大价格x 可由下列方程解出:

[()]E U x = ()U x 10

变形得:x =210=100

即使全部抽中红球所得的奖金总共只有55元,而运用克莱默的幂函数效用函数得出效用公园门票价格竟然是100元!这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悖论——效用函数悖论。

4.对效用函数解决方案的进一步质疑——实验证据

除了在前一节从理论逻辑上构造“效用函数悖论”来证明效用函数解决方案不成立之外,本文还设计了相关实验来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4.1 实验设计

让我们设计一个新型的圣彼得堡游戏:这是有n 个人参加的竞争游戏,其奖品的价值为B 。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

庄家发给每个参加人一个非常大的相同的原始点数S ,然后每个参加者i 自行决定

给出S中的一部分点数X i点数进行竞标,给出的点数最大者竞标成功,得到一次与庄家玩圣彼得堡游戏的机会,然后在此游戏中赢取庄家手中的点数(庄家手中的点数没有上限)。所有参加者为了竞标而给出的点数不予退还,竞标成功者与庄家的圣彼得堡游戏结束后,全体参加者清点自己手中的点数,手中持有最多点数的参加者赢得奖品B。这样,所有参与人的第一轮竞标点数将代表其对以上新型圣彼得堡游戏的“估值”。

4.2 实验结果

我们在深圳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和中信银行深圳宝安支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组织了6次以上描述的游戏,相关实验报告如下:

4.3 结果分析

首先,从实验结果来看,悖论仍然存在。由于是用预先分配的点数竞标,参与者竞标给出的点数更能反映出其对在圣彼得堡游戏中可能赢取的点数的真实估值。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到,58个参与者中:出价为10000点的1人;出价在1000点左右的9人;出价在100点左右的13人;出价在10点左右的35人。后来对出价10000点的参与者的访谈可以得知,他的出价目的不在于赢取奖品而在于一定要取得玩一次的机会,因此不具有参考性。因此从绝大多数人的出价不到给定点数的10%来看,圣彼得堡悖论依然存在。

其次,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第一,如果能够最后赢得奖品,那么总的效用是固定的,因此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第二,在竞标过程中,由于有其它的竞争者的存在,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会尽力争取赢得更多的点数,因此能够赢得的每个点数对确保赢得最后的奖品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存在后面赢得的点数的重要性小于前面赢得的点数的情况,因此,同样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

因此,在一个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圣彼得堡游戏中同样产生了悖论,这说明Bernoulli的所谓边际效用递减并不是导致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是不成立的。

5.不确定性估值的风险调整模型

对于圣彼得堡悖论,我们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证明了Bernoulli给出的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是不成立的。那么,导致圣彼得堡悖论的原因是什么呢?

所谓的悖论,其相悖的是数学期望决策理论。在人类的早期认识中,面对不确定性事件,人们的估值应该是该事件的数学期望,然而,圣彼得堡悖论的产生说明人们对不确定事件的估值并不是依据该事件的数学期望。

5.1 不确定性分析

弗兰克·奈特(Knight.F)爵士在他1921 年的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准确地识别了这个世界演进环境的三种形态,即:确定的、存在风险的和不确定的。确定性排除了任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它是哲学意义上前因后果必然关系的体现。存在风险则意味着,我们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以及它们发生概率的大小,有准确的认识,但是对于究竟哪一种事件会发生事先却一无所知。而不确定性则意味着:我们对未来的可能状态(结果)并不清楚,或者即便是我们能够知道未来世

界的可能状态(结果),它们发生的概率大小仍然是不清楚的。

现代金融研究中,把上述后两种情况统称为“不确定性”。为了避免语词的混乱给我们的分析和研究造成歧义,我们把上面的“存在风险的”命名为“概率型不确定”,把上面的“不确定”的命名为“模糊型不确定”。即,“概率型不确定”意味着未来可能有多种结果,这些结果及其概率分布是确定和已知的;“模糊型不确定”意味着未来可能有多种结果,但或者这些结果本身或者这些结果的概率分布是未知的。

5.2 风险的量度分析

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导致的,显然不确定性的大小是影响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风险可以通过不确定性的大小进行度量。

5.2.1 概率型不确定性风险的量度

概率性不确定性事件X的风险是由其不确定性的大小量度的,而对于概率型不确定事件,其不确定性的大小是由其方差度量的。因此我们可以用X的方差作为其风险的量度。

5.2.2 模糊性不确定性风险的量度

模糊型不确定性事件X是会产生多种可能结果,但或者这些结果本身或者这些结果的概率分布是未知的。

对这类事件的风险仍然是通过其不确定性的大小进行量度的。而对于模糊型不确定性事件,我们用模糊方差来代表其不确定性。模糊方差具体可以有专家法、贝叶斯估计、模糊数学等多种数学方法进行计算,而一般的投资者则是基于经验和自身的知识水平进行直观的主观估计。具体的估计方法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我们只是认为无论通过什么方法,最终会得到关于模糊型不确定性事件的模糊方差,以此作为其风险的度量。

5.3 不确定性条件下估值分析

由于研究所限,本文只讨论概率型不确定的估值。

对于概率型不确定性事件X,人们可以知道其未来可能产生的多种结果及其概率分布,但最终的结果,人们预先永远也无法预知。那么,对于这个不确定性事件X,数学期望()

E X周围波动,因此可以看成是估值的初步结

E X刻画了X的取值总在()

果。但X

不确定性估值时,会根据其风险的大小对估值的初步结果进行风险调整,风险越大,经风险调整后的估值越小,反之亦然,而对于确定性事件,其估值就是事件的结果本身,其风险调整系数为0. 5.4 风险调整模型

设某一抽奖X ,可能有N 个结果1(,,)N C C ,而每一种结果发生的概率为1(,,)N P P 记为:

111*

1(,,;,,),01()N N i N

i i N i i i X P P C C P P E X P C C ==?

?=≥?

?

=??

?=?=?

?

∑∑ ――――――――――――――――(5.1) 根据早期的数学期望决策模型,当人们面对以上的一组抽奖时,对它的估值()ES X 等于*C ,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圣彼得堡悖论”。但实事上,因为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即有风险),而*C 仅仅是多次试验后的平均数(大数定理),因此从人们普遍的心理来看,人们对该抽奖X 的估值()ES X 要小于*C ,而且,风险越大估值调整的幅度越大,调整后的估值越小。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得出下面的风险调整模型。

对于抽奖(6.1),令该抽奖X 的风险系数为()X α,投资者对该抽奖的估价为

()ES X ,则

*

()1()C ES X X α=

+―――――――――――――――――――――――(5.2) 一般地,设概率型不确定性事件X ,则上式(6.2)中:

*()C E X =

,()X α=

()ES X =

5.3)

对于模糊型不确定性事件X ,由于其期望值()E X 是未知的,我们只能对其进行经验估计*()E X ,同时我们也要对X 所能导致的风险程度进行经验估计,得出模糊型不确定性事件X 的风险系数*()X α。在这两个估计值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模糊型不确定性事件的风险调整估值*()V X :

**()

()1()E X ES X X α=

+――――――――――――――――――――――(5.4) 这就是模糊型不确定估值的风险调整模型。

6.应用——“悖论”的消解

6.1 “圣彼得堡悖论”的消解

对于“圣彼得堡游戏”,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由无数个独立的二元掷币游戏组成的。 设“圣彼得堡游戏”=ST ,根据(5.1)式,每一个二元掷币游戏为:

211

(,;0,2),1,2,...,22

n n n n n X n -==+∞

于是:1

n n ST X ∞

==∑, 对于每个n X :

()22()1,

211()(01)2121

22n n n n

n n n E X Var X =-=?-+?-=- 根据(5.3)式:

()n ES X =

=

因为:1≥

()n ES X =

于是,对“圣彼得堡游戏”ST 的估值:

1

1

1

()()n n n n ES ST ES X ∞∞

=====≤∑

而:1

1 2.414n m m ∞

====+=≈

即:() 2.414ES ST ≤

6.2 “超级彼得堡悖论”的消解

出于对Bernoulli 效用函数解决方案的质疑,一些学者Menger (1967)、Paul Weirich

(1984)的构造了“超级彼得堡游戏”,从而产生了“超级彼得堡悖论”。而运用不确定估值的风险调整模型,“超级彼得堡悖论”同样可以消解。

下面只针对Bernoulli 型效用函数进行分析。

对于“超级圣彼得堡游戏”,我们同样可以把它分成由无数个独立的二元掷币游戏组成的。

设“超级圣彼得堡游戏”=SUPER-ST ,根据(5.1)式,每一个二元掷币游戏为:

2211

(,;0,2),1,2,...,22

n n n n n X n -==+∞

于是:1

n n SUPER ST X ∞

=-=∑, 对于每个n X :

()

()

2

2

22222

222(2)2232(2

)

()2,

211

()(02)2222

2111(21)222112

12222(21)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E X Var X ---?-?-=-=?-+?---???=

?+?-=+- ???

=-

根据(5.3)式:

2

()()n

n

n n ES X ES X -==

=

于是,对“超级圣彼得堡游戏”SUPPER-ST 的估值:

1

1

()()1n n n n ES SUPER ST ES X ∞

===-=≤=+∑

而:1

2.414n ∞

=≈,于是:() 3.414ES SUPER ST -≤

因此没有产生新的“超级彼得堡悖论”。 6.3 效用函数悖论的消解

从严格意义上讲,“效用函数悖论”并不是真正的悖论,它是有“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所引发的,下面我们将证明,风险调整模型不会引发类似的悖论。

为方便起见,同样只针对Bernoulli 型效用函数进行分析。 效用公园内有以下五个游戏:

21

(,;0,2),1,2,3,4,533

n n X n ==, 对于每个n X :

2

222(),

3

22122

()(0)2233339

n

n n

n

n n

n E X Var X =??=?-+?-=? ???

于是,根据(5.3)式:

()n

n ES X =

=

= 于是,设效用公园的门票为T ,则

5

5

1() 2.6515n

n n n T ES X =====∑ 7.小结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证明了Bernoulli 对“圣彼得堡悖论”给出的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是不成立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确定性的分析,得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估值的风险调整模型,并用此模型解决了“圣彼得堡悖论”“超级彼得堡悖论”和“效用函数悖论”。

自从1738年Bernoulli 提出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并据此给出了效用函数解决方案以来,金融学后来的理论发展或多或少都与Bernoulli 提出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有关,本文则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分析框架——不确定性决策的风险调整模型,这一模型是简单的,也是符合人类的思维模式的。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代表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但就本文的研究内容来讲仍然是非常初级的和粗糙的,下一步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下去:

(一)关于概率型不确定性估值的风险调整系数()X α

本文初步给出了一个()X α

的具体形式:()X α()X α的形式虽然解决了“圣彼得堡”等悖论,然而,据此得出的估值虽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数值偏低。因此,()X α的表达式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也应该通过适当的经济实验加以检验。

(二)关于资产定价模型

马科维茨以方差最小为原则得出了资产定价模型,从而奠定了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础。马科维茨的最小方差原则与本文的根据标准差进行风险调整的思路从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马科维茨方程与风险调整模型在表达式上应该有某种数学上的关联。但

在实际应用中,资产定价模型的效果并不好,甚至有学者认为这只是一个理论模型,是无从检验的。资产定价模型之所以无法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是因为它是在概率型不确定条件下得出的模型,而事实上,真实的资本市场根本不可能存在概率型不确定,都是模糊型不确定,因此,我们从(6.4)式的模糊型不确定的风险调整模型出发,研究证券市场上的*()E X 和*()X ,也许可以得出更具有实践意义的新的理论模型。

(三)关于货币边际效用递减理论

著名数学家丹尼尔.贝努利(Bernoulli, D. 1738)为解决“圣彼得堡悖论”于1738年提出了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他认为人们真正关心的是货币的效用而非它的价值量;而且额外货币增加提供的额外效用,会随着奖励的价值量的增加而减少,即后来广为流传的“货币边际效用递减律”。

Bernoulli 用货币边际效用递减理论研究了“圣彼得堡悖论”,后来逐步为理论界所接受,并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起成为研究人员的信条,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各种代表递减边际效用的效用函数——如负指数效用函数等,已成为研究人员手中常用的分析工具。另外,按照这一理论体系,人的效用函数与风险偏好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边际效用递减成为风险厌恶的判别指标和解释原因。

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Bernoulli 的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是不成立的,那么,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Bernoulli 的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的成立条件是什么?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否真是单调递减的?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 Bernoulli, D., 1738 .Specimen theoriae novae de meusura sortis. Cmm. Acad. Sci. Imp.

Petropolitanae 5.175-192. (English translation: Exposition of a new theory on the measurement of risk, Econometrica, 1954,22,23—36)

[2] Menger. Karl: 1967 [1934], ‘The Role of Uncertainty in Economics’, in Essays in

Mathematical Economics in Honor of Oskar Morgenstern (ed. Martin Shubi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Knight, F., 1921,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 1921 [4]崔书英,马谦杰,2004,圣彼得堡悖论的消解与决策学意义反思,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作品题与人物考察。 1.《红楼梦》研究的小人物:李希凡、蓝翎 2.十七年重要诗歌代表:郭沫若的《新华颂》 3.流沙河代表作:《草木篇》 4.郭小川代表作:《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 5.贺敬之代表作:《桂林山水歌》、《回延安》 6.闻捷代表作:《天山牧歌》(十七年文学唯一写爱情没被批判的作品) 7.“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三红:梁斌《红旗谱》(主人公:朱老忠)、杨益言《红岩》、吴强《红日》 一创:柳青《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 青山:杨沫《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余永泽)、周立波《山乡巨变》、 保林:杜鹏程《保卫延安》(主人公彭德怀)、曲波《林海雪原》(主人公:杨子龙、邵建波) 8.革命短篇小说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主人公:战士王应洪) 9.写农业合作化的代表作:李准《不能走那条路》(主人公:宋老定) 10.第一部写农业合作化的小说:赵树理《三里湾》 11.写工业建设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12.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人公:林震) 13.爱情受到批判的作品:宗璞《红豆》 14.《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是社会主义创业者和建设者,梁三老汉也是创业史中重要人物。 15.赵树理受批判的小说《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是其中两个落后的农民形象) 16.杨朔《荔枝蜜》(十七年散文代表作) 17. 十七年话剧: 郭沫若《蔡文姬》 老舍《茶馆》(主人公:王利发、秦钟义) 田汉《关汉卿》 18.样板戏: 阿庆嫂出自《沙家浜》 李玉和出自《红灯记》 19.浩然的《金光大道》 20.丰子恺《缘缘堂续笔》 21.穆旦《神的变形》 22.食指的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 23.北岛《回答》 24.张扬《第二次握手》 25.刘心武《班主任》(主人公:宋宝琦、谢惠敏) 26.卢新华《伤痕》(主人公:王晓华) 27.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28.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主人公:老寿) 29.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主人公:李铜钟) 30.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31.谌容《人到中年》(主人公:陆文婷) 32.路遥《人生》(主人公:高家林) 33.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34.张洁《沉重的翅膀》

圣彼得堡悖论及其消解新解

圣彼得堡悖论新解与不确定性估值 内容提要:著名数学家Bernoulli为解决“圣彼得堡悖论”提出了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下称“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本文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证明了Bernoulli的“效用函数解决方案”是不成立的:1、用Bernoulli和克莱默的“效用函数”构造了新的悖论;2、设计并实施了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效应的“新型圣彼得堡游戏”,该游戏同样产生了“圣彼得堡悖论”。本文进一步分析论证了人们面对不确定性前景的风险调整才是导致“圣彼得堡悖论”产生的真正原因,由此给出了不确定性决策的风险调整模型,用此模型解决了“圣彼得堡悖论”及其它相关悖论。本文对基于不确定性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不确定性估值,圣彼得堡悖论,效用,风险调整模型,经济实验 1.圣彼得堡悖论与Bernoulli的效用函数解决方案 “圣彼得堡悖论”来自于一种掷币游戏,即圣彼得堡游戏。设定掷币掷出正面为成功,游戏者如果第一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结束;第一次若不成功,继续投掷,第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这样,游戏者如果投掷不成功就反复继续投掷,直到成功,游戏结束。如果第n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n元,游戏结束。 按照概率期望值的计算方法,此游戏的期望收益为所有可能结果的得奖期望值之和: 1111 ()2482 2482n n E=?+?+?++?+ ――――――――――――(1.1) 由于对于游戏中投币的次数没有理论上的限制,很显然,上式是无数个1的和,它等于无穷大,即该抽奖活动收益的数学期望值是无限的。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收益的数学期望值是无穷大的“圣彼得堡游戏”当支付多大的费用呢?试验表明,大多数人只准备支付几元钱来参加这一游戏。于是,个人参与这种游戏所愿支付的有限价格与其收益的无穷数学期望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所谓的“圣彼得堡悖论”。 Bernoulli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一种解决办法。他认为人们真正关心的是奖励的效用而非它的绝对数量;而且额外货币增加提供的额外效用,会随着奖励的价值量的增加而减少,即后来广为流传的“货币边际效用递减律”。伯努利将货币的效用测度函数用货币值的对数来表示,从而所有结果的效用期望值之和将为一个有限值,则理性决策应以4元为界。 他选择对数函数形式的效用函数:

檀香刑书评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大家好,这里是欧美学院广播电台FM83.2,主播陶宜私,张骏,赵可鑫与您准时相约在晚间六点整。品书看世界,为您带来心中最美的故事。 我们与您分享阳光,我们与您风雨兼程,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 秦皇岛今天白天 今天夜间 秦皇岛今天白天 今天夜间 莫言,一个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后家喻户晓的本土作家。首先让我们想了解一下莫言。莫言,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在中国籍作家在与诺贝尔文学奖108次擦肩而过之后,莫言终于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 今天主播将为大家介绍的是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

《檀香刑》。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的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一场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争,一桩骇人听闻的血腥酷刑,一段缠绵悱恻的动人爱情,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猫腔表演,一部真正来自民间、充满声音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西方现代派小说反动,更是对坊间流行的历史小说的快意叫板,全书具有民间文学那种雅俗共赏,人相传诵的生动性。作者用公然炫技的“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模式,将一个千头万绪的故事讲述得时而让人毛骨悚然,时而让人柔情万种。小说情节以女主人公眉娘与她的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展开…… 全书弥漫一种颗粒感的血腥暴力之美。人物性格鲜活,情节环环相扣。动荡时世众生相。趋炎附势,人与人之间互相攀附,相互勾结又不断提防着。刽子手,作为一种边缘职业,在宫中,拥有着特殊而不可取代的位置。顶级的刽子手“姥姥”,被其他刽子手奉若神明。每一次行刑之前,他们的脸上便涂上鸡血,热热的鸡血涂在脸上,蒙蔽内心。屠杀自己的同类,怎么可能毫无恐惧,他们就以这样一种仪式,来祭奠自己的良心,超度自己的灵魂。如果,在行刑过程中,忍不住呕吐,便是极其耻辱的事情,会遭到所有刽子手的唾弃。 在《檀香刑》里,每个人都没有能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

圣彼得堡悖论概述

圣彼得堡悖论概述 圣彼得堡悖论是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 圣彼得堡悖论是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的表兄尼古拉·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在1738提出的一个概率期望值悖论,它来自于一种掷币游戏,即圣彼得堡游戏。设定掷出正面或者反面为成功,游戏者如果第一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结束;第一次若不成功,继续投掷,第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这样,游戏者如果投掷不成功就反复继续投掷,直到成功,游戏结束。如果第n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的n次方元,游戏结束。按照概率期望值的计算方法,将每一个可能结果的得奖值乘以该结果发生的概率即可得到该结果奖值的期望值。游戏的期望值即为所有可能结果的期望值之和。随着n的增大,以后的结果虽然概率很小,但是其奖值越来越大,每一个结果的期望值均为1,所有可能结果的得奖期望值之和,即游戏的期望值,将为“无穷大”。按照概率的理论,多次试验的结果将会接近于其数学期望。但是实际的投掷结果和计算都表明,多次投掷的结果,其平均值最多也就是几十元。正如Hacking(1980)所说:“没有人愿意花25元去参加一次这样的游戏。”这就出现了计算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矛盾”,问题在哪里? 实际在游戏过程中,游戏的收费应该是多少?决策理论的期望值准则在这里还成立吗?这是不是给“期望值准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 矛盾对于人们认识随机现象、发展决策理论和指导实际决策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圣彼得堡问题对于决策工作者的启示在于,许多悖论问题可以归为数学问题,但它同时又是一个思维科学和哲学问题。悖论问题的实质是人类自身思维的矛盾性。从广义上讲,悖论不仅包括人们思维成果之间的矛盾,也包括思维成果与现实世界的明显的矛盾性。对于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悖论的研究,历来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圣彼得堡悖论所反映的人类自身思维的矛盾性,首先具有一定的哲学研究的意义;其次它反映了决策理论和实际之间的根本差别。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模型与实际问题进行比较,但决策理论模型与实际问题并不是一个东西;圣彼得堡问题的理论模型是一个概率模型,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模型,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统计的“近似的”模型。在实际问题涉及到无穷大的时候,连这种近似也变得不可能了。 实验的论文解释 丹尼尔·伯努利对这个悖论的解答在1738年的论文里,提出了效用的概念以挑战以金额期望值为决策标准,论文主要包括两条原理:1、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二阶导数小于零。 2、最大效用原理: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

杨利川:中国道德的悖论

中国道德的悖论:崇尚集体主义,却没有公共精神 作者|杨利川(授权)|来源|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ID:SOPSYSU) 本文节选自杨利川在转型中国第42期沙龙上的演讲。本文已获杨利川授权。 为什么号称最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实际上是一盘散沙,没有合作精神。为什么号称礼仪之邦的国民,却最缺乏公共素质。我们经常讲,我们出国以后为什么大声喧哗,为什么毁坏人家的公物,为什么爬人家的古迹,为什么满地扔垃圾,我们在国内任何一个节日完了以后,满地都是,任何一个漂亮的赏花的地方,等人走了以后,满草地都是垃圾,甚至天安门广场上也扔得遍地都是垃圾,沾得到处都是口香糖。 为什么一个最服从威权管制的民众却最不守规矩?说中国人不守规矩。可是,实际上中国人管制最严啊,最听话啊,怎么到这儿就不守规矩了呢?为什么自以为最爱国、最有民族性的国民,却最不爱惜自己的家园和公共资源?我有一次到云南一个什么湖去旅游,这是真事,那一天是9·18。9·18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吧。我就在湖边上,离我大概几米远有两个这么大的垃圾箱,围着那个垃圾箱满地都是垃圾,还有人在地上扔呢,我当时就这么喊,我说“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有本事把垃圾扔日本去。”我就这么喊的,确实让人愤怒。 我们自己的家园,我们自己的资源,我们自己在毁,但是说起民族、说起爱国,谁的嗓门都大,能游行,砸人家丰田的汽车,砸人家日本的拉面店。为什么最爱面子的中国人却没有自我尊严?面子和尊严有区别吗?有关系吗?大马路上插队、不排队,汽车挤来挤去的。从来没有人说这太丢人了,这不好意思。没有。谁抢了是谁的。 为什么最重视道德教化的国民,却最讲究实惠、迷恋物质,缺乏精神生活?中国人不是道德礼仪之邦吗?但是中国的物质主义最强,没有信仰。其实很多人艺术

_寻根文学_的得失_以韩少功_爸爸爸_为例_方嘉婕

收稿日期:2011-03-30 作者简介:方嘉婕(1986-),广东普宁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11 “寻根文学”的得失 ———以韩少功《爸爸爸》为例 方嘉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韩少功、郑万隆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开始以“文化寻根”作为创作的思想旗帜,以去 政治化和去文人化的话语方式,将目光投向民间日常的经验世界,投向民族传统文化。旨在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和现实,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精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从创作的发生到观念的自觉再到形成潮流并达至高潮,几乎只在三四年间,但它对整个新时期文学创作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韩少功的《爸爸爸》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关键词:寻根文学;韩少功;原因;价值;悖论中图分类号:I 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11)02-0091-04 “寻根”这个概念,作为“寻根文学”的标志,最早是由韩少功提出来的。①1985年他发表《文学的“根”》一文。在这篇被视作“寻根文学”理论宣言的文章中,韩少功发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根不深,则叶难茂”②的深沉呼喊。随后,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的《跨越文化断裂带》、郑万隆的《现代小说的历史意识》、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等文章陆续发表,宣示着“寻根文学”的诞生。这些文章在理论上将“寻根”大旗高举;在创作实践上,作家们纷纷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缤纷形态。在众多“寻根”作品里,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这部作品“不仅对作家个人具有超越自我的意义,而且预示着新时期文学的一个新的时期的来临”③,也是评论家们谈论当代小说观念变革时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寻根文学”兴起的原因 首先,“寻根文学”是在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和文学现状中催生的。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毁灭性冲击之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促使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始复苏,迎来了当代文学新时期,各 种思潮不断更迭。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改革文学”,涌现了不少与“文革”文学有质的区别的优秀作品。但总体而言,文学潮流的涌动依然是适时地应和着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文学始终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的强烈关注,作品的政治话语方式依然明显,“工具论”的文艺思路也并未断绝。“作家们在文学的战线上,以文学创作完成着政治思想启蒙的诉求。虽然为新时期文学注入了人道主义、主体意识的觉醒等现代性的内涵,但显然,对现代性的启蒙与历史的理性反思,还远未真正开始。”④在这样的背景和现状下,被归为“寻根派”的青年作家们“怀着以‘文化’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用意”⑤,寻求疏离现实政治语境的叙事策略,超越政治风云变幻对日常经验世界进行把握与思考(《爸爸爸》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模糊,世间的更迭与鸡头寨无关)。他们对准了中国自“五四”以来出现的漫长“传统文化断裂”时期,寄望从浩瀚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文学之“根”,以弥补“文化断裂带”,重建民族文学与文化。 其次,“寻根文学”受到国际文学潮流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当时中国文坛明显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影响,另外也与苏联作家(如艾特玛托夫、阿斯塔菲耶夫等)对异族民风的描写、日本作 ①张木荣:《再论韩少功的寻根理念》,《当代文坛》,2000年第4期。 ②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③李庆西:《他在寻找什么——— 关于韩少功的论文提纲》,《小说评论》,1987年第1期。④刘东玲:《理论与实践:寻根的悖论——— 以〈爸爸爸〉为例》,《南方文坛》,2007年第1期。⑤李庆西:《寻根文学再思考》,《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A4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陈远寅,政治学院 摘要:道德与法律是调整社会行为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同时又都存在着局限,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着相互冲突的一面。本文重点探讨道德与法律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状,从“合法不合理”和“合理不合法”这两个现象探讨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冲突的原因,试图寻求一套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解决这两个方面冲突的途径,让二者在冲突的解决中推动法治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法律;道德;冲突;原因;

协调 Conflict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 Chen Yuanyin,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bstract:Law and morality are two important social norms to adjust social behavior, each of which has a uniqu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limitations, they have a mutually dependent, and have conflicts with each other.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and law,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rrent legal and moral conflicts. From the “legally unjustified” and “reasonable unlawful” the two explored the conflicts of law and morality, and has focused on the causes of conflict, and attempts to find a set of under construction the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ay to solve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conflict , and let the two

【莫言小说评论】莫言新作_蛙_中的自省意识探析

[摘要]莫言的新作《蛙》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切入点,从其合理性与人权的矛盾中,对一代人为之付出的艰 辛与生命存在的艰难进行了客观描述。书中将“姑姑”作为妇产科医生的工作职能和基于人性的自我反省状态做出了深刻的彰显,对在计划生育年代经历过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担当作出探析,以便解决当代人在强大的外力与内心欲望之下,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存处境的问题。 [关键词] 《蛙》;计划生育;自省意识;生命担当 [中图分类号] 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1)Z01-0025-02 莫言新作《蛙》中的自省意识探析 姜 畅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自上个世纪60年代推行以来,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正因为它近在眼前,反而更容易成为我们思考的盲区。然而当莫言把笔锋聚集于生育政策引发的种种情状时,我们这才恍然,计划生育在推行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辛酸,甚至是用生命来承继生命的沉痛在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是矛盾纠结的人物、尖锐残酷的问题、困惑难言的思考、文学本性的悲悯。”而恰巧的是,我们读者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经历过计划生育年代或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人,这就使问题有了一种普适性的效果。读罢作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能够透过历史的凝重,来反视自身的缺失,便是作家莫言把文学推向最个人和内部的领域的伟大尝试。 一、厚重的历史:自省意识的构成积淀 人类历史是由无数鲜活的生命体构成,文学若要有深刻的力量,必然立足人类历史。莫言在文中所建构的文学背景依托于计划生育政策。因为这项政策从属于历史同时又属于当下,它自身又存在拯救与扼杀的悖论,从而使这个题材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了高度的敏感性。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极具必要性,然而也正是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沉重的、否定了生命合理性价值的惨痛代价。在当下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早已漠视了曾经的沉重。莫言的《蛙》的出现,及时为我们敲响了尊重生命的警钟。我们没有理由去批驳计划生育政策曾经乃至今日都在不断发挥的遏制中国人口急剧膨胀的重大价值,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在强大的外力与内心欲望的驱使下,该如何面对自身的生存处境的问题。 小说中对自省意识的讨论以“姑姑”为叙述中心展开。她是一名技术高明、有勇有谋的妇产科医生。 这个职业与计划生育政策一样有着自身的相悖性。一方面,她是生命的天使,通过她的手,众多生命顺利地来到人间,避免了古旧的接生法造成的不必要的伤亡;另一方面,她心系党和国家,是计划生育政策一名坚定的支持者与执行者,政策之外的生命不得不在她手上遭到扼杀,因此她又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刽子手。随着“姑姑”年龄的增长,她手下残杀的生灵便日益增多,这是使她无法排除积压在心中的罪恶感的直接原因。纵观整个故事,人物不断自省与追悔的过程也由时间线索逐层展开———“姑姑”由年轻时的满腔热血到年迈时的惶惑难安。时间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这一切已成为历史,面对厚重的历史事实的积淀,使“姑姑”饱受了精神的严重煎熬与折磨。 莫言通过“姑姑”这一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为个人生命遭遇现实撞击埋下了伏笔。一名妇产科医生的命运必然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开始了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纠缠。小说的最后,“姑姑”在饱受重大的心灵折磨之下,不肯了结生命,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个罪人,一个罪人是连死的资格也无法具备的。一个人到了求死不能的时候,这种折磨显然是更加残酷的。从“姑姑”严酷地自我解剖中,我们看到了超越于历史层面的深刻的理性自省意识。 二、《蛙》中“姑姑”自省意识剖析 “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缺乏严格的宗教禁忌。一种严格宗教禁忌意识的缺乏,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人道德底线与罪恶感的普遍缺失。”莫言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使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或深或浅的自我反省。 “姑姑”的自省意识有着曲折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从她开始产生罪恶感直至她所做的一切成为她 25— —

世界十大著名悖论

世界十大著名悖论。 来自: 哔。黑猫警嫂。(Dream maker, heart breaker.) 2011-11-30 18:34:34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 (一)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引用: 一、“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引用完毕。 Das曰: 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承认人具有自由意识——这是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基础。不承认自由意识存在,也就否认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合理性。如果一个人杀人放火是由于童年的遭遇、社会的影响、政府的不公正待遇等外界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罪犯本身的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就没有权利依据任何法律对这个人进行惩罚。他杀人放火是由于其他原因,是他本身不可改变的,惩罚这个人显然是不合理的,惩罚他也于事无补、毫无用处。 人具有自由意识,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并且他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是一切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最根本基础。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解释“行为”是什么意思:行为,是人在所有可能性中做出的一个唯一的选择。 今天早晨你可以选择吃包子,也可以选择吃油条。结果你吃了包子,这是你的行为、你选择的结果。问题是吃包子或者吃油条,这并不是“所有可能性”,你也可以选择什么也不吃,选择饿肚子减肥。作为一个理性人,你应当预见到饿肚子减肥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你选择了饿肚子减肥这种行为,就应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塑造 【摘要】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声名大振。《檀香刑》是莫言继《丰乳肥臀》之后历时五年呕心沥血的杰出作品,是他极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在小说《檀香刑》里面,莫言塑造了一系列的性格十分具有特色的经典人物形象,主要包括当时的行刑者赵甲、赵甲的亲家受刑者孙丙以及监刑者钱丁,创作了一场脍炙人口的大戏。《檀香刑》当中诠释了刑罚文化、民间文化以及庙堂文化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内涵。多角度深刻的描写凸显了我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存在形态和特色,反映了我国封建时期民族性格以及文化心理。《檀香刑》侧重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隐”性的文化内涵,反映和折射了民族性格中某些内在的精神风貌。本文主要结合莫言生动而具体的表现手法,探寻其所表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檀香刑》;刑法文化;民间文化;官场文化 一、《檀香刑》文化内涵概述 《檀香刑》小说是在2001年面世的,当时就引发了很多作家的关注,很多评论学家都认为这是我们新世纪最具影响力小说,这部小说反映了我们封建历史。莫言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延续了《红高粱》等作品所构建的“高密东北乡”的文学地理概念,具有独特的民族氛围和别具一格的气息。整部小说洋洋洒洒四十万字数,故事背景是鸦片战争时期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出逃,之后德国侵略者占领了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小说主线是三个主要人物和他们的家庭,刽子手赵甲、民间艺人孙丙以及官宦世家钱丁,讲述了莫言自己家乡“高密乡”的惨绝人寰的酷刑以及荡气回肠又十分纠葛的恩恩怨怨。 这种叙述角度的选择还获得了另外一个成功,那就是人物性格塑造上的成功。在此前的许多文本中,如前所述,莫言小说的人物总是能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面临的问题,无论这种解决看起来多么愚蠢多么无力,然而,在《檀香刑》里,终于每个人都没有能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檀香刑》里的人物,除了赵甲之外都获得了成功人物形象所具有的那种焦灼感,每个人都是进退两难,每个人都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如那段历史,那千年王朝受到坚船利炮攻击时的无所适从一样。如果说,眉娘处于三个爹: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尴尬是普通乡民的感性层次的话,钱丁的命运则是一个在历史选择面前的理性层次,也是最动人心魄的层次。旧式文人入仕之后封妻荫子、飞黄腾达的幻想,作百姓父母官的仕途理想在一个即将土崩瓦解的王朝那里早已没有了存在的根基,而为民请命、青天明断等等在对待外来强权的时候也早已更改了规则。从小说的叙述来看,钱丁的焦灼与其说是来自于情人眉娘的压力,还不如来自于作为知识分子在政治的运筹帷幄之中所显示出来的孱弱和无能。他仍旧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尽管每一次果敢和谨小慎微其实都出于个人仕途的考虑,但他又总是想在个人仕途和为民请命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孙丙守城抗德时候钱丁的单骑赴会是这个天真的书生在政治、权势面前最滑稽的表演,而他最终刺杀孙丙的行为又是这个终于认清世事的一介文士命运悲剧的最高点。 作为国家律法和皇权的最高象征的赵甲没有任何焦灼感,或者说他作为普通人陷于人情世故中的焦灼感都被他异常强烈的职业意识淹没了。在职业和工具之间,赵甲不可能有清醒的判断,所以他的声音中除了志得意满之外很少有其他的杂质。然而,他却与钱丁共同构成了作家批判锋芒的组成部分。如果说钱丁在理想的强大和现实的孱弱中迎来了悲剧结局的话,那赵甲实际上在表面的强大和实际的孱弱中迎来了同样的悲剧。危在旦夕的王朝其律法早已失去了为自己服务的力量而成了敌人的工具,而这个敌人的真正目的正是为了消灭这个王朝。悖论在赵甲那里并不存在,他彻彻底底的工具意识其实是权力的悖论,是一个面临外辱的当权者的悖论。然而,赵甲和钱丁却构成了权力规则的象征,也构成了一部小说批判锋芒的所指对象。在这里看不到上官金童们身上所负载的强烈的隐含作者的表达欲望,但是却产生了比那种表达更加让人回味无穷、欲说还休的效果。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求求你表扬我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 ——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黄建新导演),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杨红旗(范伟饰),因父亲是劳模,特别期待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欧阳花(陈好饰)的事迹,可没有人信他,他不断四处讲述,终于引起报社重视,派记者古国歌(王志文饰)进行调查。正当事情要水落石出,女大学生出面阻止,面对女孩的声誉和民工的心愿,记者不知如何取舍。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经历着灵魂的拷问。影片以对现实的陈述和小人物的关注展开了对人性的分析和社会批判。 在这个电影中,大部分人都在因为不同的原因和目的而成为撒谎者,少数的诚实者在这个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且更可悲的是.由于看到太多谎言这些诚实者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就像古国歌对女友米依说的抓捕犯人的事情也充满怀疑一样。欧阳花为了不受影响,后来又意图情挑古国歌摆平此事,但是最后却由于西区惯犯的落网而鸡飞蛋打。同样,为证明自己确实救过人,为了给患有肺癌时日无多的爸爸一个交代,杨红旗拼命在证实自己,但是,他也一直挣扎在孝道和道义之间。黄建新精心布设了村支书的笑容、葬礼的仪式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细节,铺垫出了第二个结局“杨胜利没死且和儿子一起去了北京”,在这个结局中.杨红旗为村里的利益默许了村支书的谎言.且还参加了虚假的葬礼。于是杨红旗得到了村里和报纸的双份表扬、村里免费打开了知名度、杨胜利老汉因为儿子得到表扬而心情愉快病情好转,大家似乎皆大欢喜,但是古国歌却无法理解自己做了什么把一个诚实的见义勇为者逼成了撒谎者。片中出现的其他看似无关紧要的配角,也都在不同侧面表现着社会浮夸和谎言成为风尚。村支书决定撒谎,因为他知道撒谎可能给村民带来更大利益:句号扮演的警察决定撒谎,因为如果说出粉巷曾发生过恶性治安事件,派出所的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就会泡汤:唯一说真话要求得到表扬的杨红旗也被归于其中得不到信任,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由于道德沦丧而造成“我们不敢去相信别人”的悲哀。 这部影片表面上展示了一出略带苦涩的黑色幽默“想在影片中表述生活中不可判断的东西.所以选择了荒诞这种表达方式”。但是,实际上,它展示的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冲击和融合的混沌的状态。社会各个阶层,面对着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经济大潮下的道德困境,其意味更值得研究。道德困境,正是《求求你,表扬我》的核心所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在这个个人价值全面抬头(却并不健全)的动荡年代,道德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求求你,表扬我》的主角包括民工、大学生和报社编辑,这一次的道德问题也似乎与时代无关,成为人人难以自保的陷阱。至此,黄建新已经完全走出中期作品社会图景式的风貌,似乎正走进一个更为开阔的地带。黄建新就是给我们显示道德标准多元化带给整个中国社会的茫然失措。黄建新说过:“我经常对某些东西判断模糊,当无法概括一件事的时候,只能用表述的方式,就像这部电影,要求表扬的范伟、一心想挖掘真相的王志文以及不想让别人知道事实怕影响前途的陈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没有错,这就是一个悖论,到最后每个人都背离了原始的初衷。尤其在现实生活中,实用主义已经代替了理想主义,不知道我的片子能否表达一些。”作为一个民工,范伟身上负载了太多的符号意味: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孝子,他又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民工,一个38岁的老光棍,最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阶层的差距,以及金钱给

刽子手悖论及消解

“刽子手悖论”之消解 张铁声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消解强化的与再强化的“刽子手悖论”之要点为:1、法官之判决涉及对囚徒认知状况之预言,故囚徒就判决所作之论证应作为判断判决能否被执行之依据;2、囚徒之论证不可靠;3、该论证依赖于一个错误的认知原则;4、其错误之根源在于,误以为推得一命题必然意味着知道该命题。 关键词:认知悖论;刽子手悖论;知道者悖论 中图分类号:B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所谓“刽子手悖论”与“意外考试悖论”、“求婚者悖论”一样,同为“意外演习悖论”之变体。鉴于研究此类“认知悖论”的几篇经典文献主要是围绕“刽子手悖论”展开讨论的,为方便计,本文将遵循这一传统。 “刽子手悖论”实际上有三种版本:原始的、强化的、再强化的。1953年,蒯因(W.V.Quine)即已发现原始的“刽子手悖论”之逻辑漏洞,并使得相关讨论就此沉寂数年之久。然而,肖(R.Shaw)却指出,蒯因实际上曲解了“悖论”中法官判决之真义。有鉴于此,肖对判决重加阐释,提出了“刽子手悖论”的强化版本。此后,蒙塔古(R.Montague)和卡普兰(D.Kaplan)又在此一阐释的基础上对判决继续加以改进,形成了“刽子手悖论”的再强化版本[1]。 与原始的“刽子手悖论”不同,强化的与再强化的“刽子手悖论”似乎一直没有公认的解法,本文宗旨即在于揭示此二版本中隐含的逻辑错误。在第2节,我们将介绍原始的“刽子手悖论”,并重温蒯因解法之要点。在第3、4节,我们将分别介绍强化的、再强化的“刽子手悖论”,并给出相应的消解方法。 2.原始的“刽子手悖论”及其消解 “刽子手悖论”的原始版本可简述如下:法官于周日判决,某囚徒将于下周前三天,亦即周一、周二或周三的正午被绞死(仅能行刑一次),并且,直至行刑之日正午以前,囚徒不知道将在该日正午行刑。囚徒就此进行推理,所得结论为:该判决不可能被执行。然而,刽子手却又由此证明,该判决能够被执行。 囚徒的推理过程大致如下: (1)首先,可以证明,即便该判决被执行了,也不会在周三正午行刑。不妨假定判决果真被执行了,且行刑时间为周三正午,则我在周二下午即可知道,周一、周二正午皆未行刑。于是,我便可以由此推知,行刑时间只能是周三正午。然而,这样一来,行刑之日正午以前我即已知道何时行刑,这显然与判决之所言相矛盾。于是便有,判决为真与周三正午行刑不可能同时为真。这显然意味着,即便该判决被执行了,也不会在周三正午行刑。 (2)其次,可以证明,即便该判决被执行了,也不会在周二正午行刑。这是因为,由(1)可知,即便该判决被执行了,也不会在周三正午行刑。于是便有,如果判决被执行,只能是在周一或周二正午行刑。不妨假定判决果真被执行了,且行刑时间为周二正午,则我在周一下午即可知道,周一正午未行刑。于是我便可由此推知,行刑时间为周二正午。然而,这样一来,行刑之日正午以前我即已知道何时行刑,这显然与判决之所言相矛盾。所以,判决为真与周二正午行刑亦不可能同时为真。这显然意味着,即便该判决被执行了,也不会在周二正午行刑。 (3)同理可证,即便该判决被执行了,也不会在周一正午行刑。 于是便有,如果该判决被执行了,也绝不会是在周一、周二或周三的正午行刑。这就引出了新的矛盾。由此可见,该判决不可能被执行。 尽管如此,刽子手却不难证明,在周一、周二或周三任何一天正午行刑,都会使判决得以兑现。这是因为,对于作如上思考的囚徒而言,无论在哪一天正午行刑都将是他始料不及的。 依照蒯因的见解,囚徒的推理绝非无懈可击。事实上,其论证的第一步——关于即便判决为真也不会在周三行刑的证明就不能成立。下面就让我们围绕囚徒论证的第一步展开讨论。 依照蒯因的简明处理方法,法官在周日宣布的判决(D1)是要满足下列三项要求之一:(1)囚徒K在周一正午而不是周二或周三的正午被绞,而且K在周日下午不知道“K在周一正午被绞”为真;(2)K在周二正午而不是周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电车难题等)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一)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引用: 一、“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引用完毕。 Das曰: 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承认人具有自由意识——这是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基础。不承认自由意识存在,也就否认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合理性。如果一个人杀人放火是由于童年的遭遇、社会的影响、政府的不公正待遇等外界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罪犯本身的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就没有权利依据任何法律对这个人进行惩罚。他杀人放火是由于其他原因,是他本身不可改变的,惩罚这个人显然是不合理的,惩罚他也于事无补、毫无用处。 人具有自由意识,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并且他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是一切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最根本基础。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解释“行为”是什么意思:行为,是人在所有可能性中做出的一个唯一的选择。 今天早晨你可以选择吃包子,也可以选择吃油条。结果你吃了包子,这是你的行为、你选择的结果。问题是吃包子或者吃油条,这并不是“所有可能性”,你也可以选择什么也不吃,选择饿肚子减肥。作为一个理性人,你应当预见到饿肚子减肥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你选择了饿肚子减肥这种行为,就应当为这种行为负责。 行为并不是行动,你什么也不干也是一种选择,因而也是一种行为。 我们将这个思想实验稍作修改,就可以看到什么也不干确实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

历史上的道德悖论

道德与利益 班级14经济统计学 学号I61414058 姓名* * *

历史上的道德悖论 ——浅谈中国贵族精神的兴衰 我国古代的谚语似乎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古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说“拔毛的凤凰不如鸡”,古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却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古人面对道德悖论时心中的无奈与矛盾。 春秋初期,齐国曾是春秋五霸之首,国力强盛,然而这样的情形并未持续多久,由于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等原因,齐国的国势急转直下。到了春秋晚期,已经几乎变成了一个空有庞大领土的“空壳”。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历史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曾执政二三十年、当国秉政、权倾朝野的崔杼。今天的我们对崔杼的了解可能更多的是“崔杼弑君”的故事。故事其实很简单,齐庄公与崔杼的继室妻子东郭姜通奸,事情被崔杼得知,他一怒之下杀了齐庄公。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大怒,杀了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太史季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啊,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吧”,太史季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原来南史氏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被史家传颂,大家在歌颂那四位不畏强暴、誓死维护正义的史官的同时,也不忘斥责崔杼弑君的恶行,然而却很少有人指责齐庄公。说到底,这件事的起因在于齐庄公私通东郭姜,也可以说是齐庄公犯错在先,然而为什么我们总是要避开这个话题呢?原因很简单,在古代,君王无论做了什么都一定是对的,而臣子就应该无限的忠诚于君主,忠诚是凌驾于一切道德之上的。可如果我们冷静地站在崔杼的角度想想,应该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毕竟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戴绿帽子都是最为丢脸的事。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我认为崔杼和那四个史官一样,是具有贵族精神的人,他把自己的尊严看的比性命更重要,毕竟“弑君”是极为危险的事,稍有疏忽就可能被“诛灭九族”! 讲到这里,我又想起另一个人,那就是曾侍过八个皇帝的五代名臣—张全义。五代是我国古代公认的最为“无耻”的朝代,这一时期不仅出了像“儿皇帝”石敬瑭这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捕蝶者-深圳实验学校-焦锐男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捕蝶者”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焦锐男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都把重点放在作者身上,认为作者之情感天分及生平经历决定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由此产生了“作者中心论”;二十世纪初文学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作品本身,重点探讨本文的语言、逻辑、结构等,认为本文是一个自足的封闭整体,与作者及其社会环境没有任何关系,由此产生了“文本中心论”。此二者均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相当成果,并产生重大影响,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最突出的就是忽视了文学活动的整体性与动态性,割裂了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打破了这一僵局,领军人物尧斯和伊瑟尔第一次把文学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把作者-作品-读者三者看作一个统一、动态的系统,并空前强调了读者在整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被称为“读者中心论”。该理论一经产生就迅速风靡欧美,成为最新、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对我国的文学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时下,新课标方兴未艾,接受理论无疑为新课标的推进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方法,其价值不可小觑。下面试以粤教版《捕蝶者》一文为例,阐述接受理论之与中学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传统美学视野下的《捕蝶者》 鉴于长期以来国内中小学大都接受的是“作者中心论”的影响,因此本文只从此视角解读《捕蝶者》一文。 《捕蝶者》以第二人称叙述了一位独特的捕蝶者,他既是位敬业的蝴蝶研究专家,也是位美的狂热追求者。出于对美的狂热,他将蝴蝶捕捉后制成了被世界瞩目的稀世标本;出于对荣誉的追求,他又带着蝴蝶标本走遍世界,赢得无数声誉。作者于文末感叹道:“你是胜利者。这个事实不能改变,无论它是什么精灵你已建立了伟业,它已经失去了生命。” 作者筱敏的意图本是颇有深意的,她提出了一个悖论“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稀世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可是在文末,作者又消解了这一悖论,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捕蝶者,谴责其“为了追求美和荣誉等外在价值而不惜扼杀生命”,“表达了对生命之陨落的哀悼和对捕蝶者之残忍的愤激。” 此种“作者中心论”的解读本也无可厚非,但由于作者过于明确地给出了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使文章失去了应有的丰厚和多元,同时也未能很好地激发读者的审美愉悦和独立思考,不能不令人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