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寄生虫总结完整版(网上来的)

寄生虫-寄生虫总结完整版(网上来的)
寄生虫-寄生虫总结完整版(网上来的)

寄生虫总结

阅读笔记:

红色部分:历年考题涉及的内容

红色部分:历年考题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蓝色部分:是课上老师强调的比较重要的内容

蓝色部分:是老师强调的重要的概念or是历年考试的大题例题

黑色部分:了解就可以的内容(为了保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

黑色部分:原理,概念,专用名词和标题等等

绿色部分:备注

灰色部分:貌似大课没有讲,实习课时候讲过

考试的时候有的题型会是英文的,本总结里面用的都是中文,所以最好尽可能的掌握总结中出现过的英文名词。

根据历年考试经验,题目大多出自于应试指南,所以该练习册很有参考价值。

总体上寄生虫内容还是比较少的,用两三天的时间复习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加油,祝考出理想的成绩~

第一节总论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1. 医学寄生虫学分为: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2. TDR、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种寄生虫病:

疟疾(malaria)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丝虫病(filariasis)

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3.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malaria)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丝虫病(filariasis)

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4. 概念:

寄生现象(parasitism):两种生物间共同生活的三种方式

互利共生(mutualism):双方均获益

片利共生(commensalism):一方获利,另一方既无益也无害

寄生(parasitism):一方获利,称寄生虫(parasite);一方受害,称宿主(host)宿主的分类: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强调是脊椎动物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非正常宿主,蠕虫感染宿主能存活但不能发育

按寄生部位: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

按寄生生活时间:永久性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

按寄生宿主: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生活史: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即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宿主转换的全过程。

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人体能继续发育繁殖的阶段

侵入途径(route of infection):经口、经皮肤、经医学节肢动物、经接触、经胎盘;

生活史类型:(根据有无中间宿主可以分类)

直接型生活史(direct life style):不需要中间宿主

间接性生活史(indirect life style):需要中间宿主

2.Questions on the Subject

1.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有:夺取营养、影响吸收、机械性损害、毒素作用、免疫病理

2. 引起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3. 寄生虫病的诊断应以(病原学诊断)为依据,而不能以(免疫学诊断)为依据

第二节肺吸虫 & 血吸虫 & 肝吸虫(& 肠吸虫)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1、吸虫生活史:

卵(egg);毛蚴(miracidium);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尾蚴(cercaria);

囊蚴(metacercaria);成虫(adult)。

2、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生活史要点: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食肉哺乳动物——犬、猫、狐、狼

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川卷螺;蝲蛄、溪蟹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致病机理:

童虫或成虫在脏器和组织内移行、寄居所造成的机械性损害,及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分解产物所造成的化学损害(变态反应)。分为三期:脓肿期;囊肿期;愈合期。

病原学诊断:

痰、粪便中查见虫卵;

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查虫体(主要是童虫);

防治原则:

治疗病人:常用药物有吡喹酮;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喝生水;

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吐痰,防止粪便和痰污染水源;

3、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引起血吸虫病。

生活史要点: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牛、鼠、羊等

寄生部位:肠系膜静脉

中间宿主:钉螺

感染阶段:尾蚴

感染方式:经皮肤钻入

致病机理:

尾蚴(cercaria):多见于重复感染者,表现为搔痒和丘疹;

幼虫(schistosomula):童虫移行,尤其在肺部,引起炎症,全身发热、咳嗽、咳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成虫(adult):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免疫复合物形成;

虫卵(egg)(最主要致病阶段!!!):虫卵肉芽肿(egg granuloma)虫卵沉积在肝、结肠形成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虫卵对器官的损害:

肝脏:肝脏肿大、肝硬变(门脉高压,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症状);

结肠:虫卵肉芽肿、嗜酸性脓肿,造成肠粘膜坏死;

急性:痢疾样粪便;

晚期:纤维组织增生、瘢痕、肠腔狭窄

异位寄生(ectopic lesion):

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虫卵肉芽肿造成的损害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病。常见于肺和脑。

例题: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机制和对脏器的损害

答:虫卵肉芽肿的形成一般经历四个阶段:①急性期肉芽肿:急性期肉芽肿在虫卵周围出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同时伴有许多巨噬细胞。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变性、坏死、液化而出现脓肿样损害,称为嗜酸性脓肿。组织切片染色,某些虫卵周围可见红色辐射状物,系抗原抗体复合物,称何博礼现象。②过渡期肉芽肿:虫卵周围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类上皮细胞等开始出现。肉芽肿外围由纤维母细胞包绕。③慢性期肉芽肿:虫卵周围出现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巨噬细胞,坏死组织被清除,虫卵崩解,破裂甚至钙化。④瘢痕期肉芽肿:肉芽肿缩小,仅残留卵壳或虫卵消失,肉芽肿周围出现大量胶原纤维,使之纤维化。重度感染者,门脉出现广泛纤维化,导致典型的干线性纤维化和肝硬化,出现门脉高压综合征。强烈的肉芽肿反应可引起宿主组织的破坏,形成瘢痕组织,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严重病例变化。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机体内存在某一抗原时对再侵入的同种抗原具有免疫力。宿主感染血吸虫后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已进入体内的成虫无作用,成虫可继续成活、产卵,但可杀灭再感染的童虫。

病原学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改良加藤法;粪便水洗沉淀法;毛蚴孵化法;活组织检查;

血吸虫流行区:

长江流域以南;分为水网型、山区丘陵型、湖沼型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治疗病人、病畜用药物(吡喹酮);

二管一灭(管理水源和粪便,消灭钉螺);

加强个人保护,预防血吸虫的感染。

4、华支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特点:

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成虫寄生: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

保虫宿主:哺乳动物(猫、狗、猪等)

终宿主:人

感染期: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

致病机理:

分泌物与代谢产物;机械性刺激与压迫;

病原学诊断:

直接涂片法;

改良加藤法;

集卵法(自然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检查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 加强卫生宣教、不吃生鱼虾

2.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虫卵入水

3. 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

4. 治疗药物:吡喹酮、阿苯哒唑

2. Questions on the Subject

1. 以囊蚴作为传染阶段的寄生虫有肝吸虫、肺吸虫、肠吸虫

2. 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虫为(卫氏并殖吸虫)

3. 斯氏狸殖吸虫造成的主要损害(幼虫移行症)

4. 布氏姜片吸虫的重要保虫宿主(猪)

5. 间接生活史的有(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

6. 结合生活史说血吸虫的防治

答:①管理水源和粪便,防止含虫卵的粪便入水,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耕牛和羊等家畜圈养;②消灭钉螺;③治疗药物:吡喹酮。

第三节原虫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1、原虫(protozoa):

指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寄生于人体的原虫称为医学原虫(Medical protozoa)。

医学原虫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运动器官):

鞭毛(动鞭纲);伪足(叶足纲);波动膜无运动器(孢子纲);纤毛(动基裂纲);

原虫细胞器:

运动细胞器:伪足(pseudopodium);鞭毛(flagellum);波动膜(undulating membrane);纤毛(cilium)

膜质细胞器:参与能量和合成代谢

营养细胞器:胞口、胞肛、伸缩泡、分泌泡

原虫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二分裂生殖;多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内出芽、外出芽)。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结合生殖。

原虫生活史(life cycle):

滋养体(trophozoite):活动、摄食、(增殖阶段、致病阶段)

包囊(cyst)、卵囊(oocyst):静止期(传播阶段)

人际传播型:生活史只需要一个宿主即人,通过接触或传播媒介的机械携带在人与人之

间传播;人与动物传播型:生活史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分别在其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主要经口感染;虫媒传播型:生活史中原虫需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进行有性或无性增殖。寄生原虫通过媒介昆虫叮咬而传播。

致病机理:

增殖致病;播散致病;机会致病;

阿米巴(amoeba):

寄生在人体内的阿米巴原虫;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2、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溶组织内阿米巴主要寄生在人的结肠,在一定的条件下侵入肠壁组织导致阿米巴痢疾(amoebic dysentery),也可侵犯肝、肺、脑等器官引起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ebiasis);

基本生活史:(后面有生活史要点,记住那些就足够了)

1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成熟包囊);

感染途径:经口;

感染方式:误食含四核包囊的食物或水

2 寄居阶段:肠腔型滋养体;

寄居部位:结肠肠腔

3 繁殖方式:二分裂法

4 离体阶段:包囊(成形粪便),肠腔型滋养体(稀粪便时)

离体方式:随粪便排出

致病过程:

1 寄居阶段:组织型滋养体

侵犯部位:结肠组织(回盲部、乙状结肠);

肝、肺、脑、皮肤及泌尿生殖道等

2 繁殖方式:二分裂法

3 离体阶段:组织型滋养体

生活史要点: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成熟包囊);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生活史的基本过程:包囊→滋养体→包囊;

致病阶段:滋养体;

致病机理:

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包括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在回盲部和横结肠形成溃疡;

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阿米巴滋养体随血流播散所致;

备注:往年没有考过阿米巴的大题,今年这里写得很详细,推荐看一下课件以防万一。

肠阿米巴病典型病变:烧瓶样溃疡

肠外阿米巴病典型病变:阿米巴肝脓肿(多发生在肝右叶);阿米巴肺脓肿;

病原学检查:

1.生理盐水涂片法:急性期腹泻的病人,查滋养体;

2.碘液染色法:在带虫者或慢性病人成形粪便中查包囊;

3.活组织检查:乙状直肠镜检查肠粘膜的溃疡病变,查滋养体;

4.肝脓肿穿刺液检查:镜检可见活滋养体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治疗病人和带囊者:灭滴灵(甲硝唑)为治疗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的特效药,可杀灭滋养体,喹碘方消灭带虫者肠腔中的包囊。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避免污染;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

3、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spp.):

多见于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可能由呼吸道或皮肤侵入、血行传播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GAE)。发病后数周或数月内死亡;角膜外伤、接触污水或配戴隐形眼镜可引起角膜炎。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 fowleri):

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潜伏期短,症见恶心、呕吐、谵望、瘫痪、昏迷等。累及嗅叶为其特征性表现。预后差。

4、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是一种机会致病寄生虫。该虫体呈世界性分布,人和动物都能感染,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

原虫生活史:假包囊、包囊、成熟卵囊;速殖子、缓殖子、子孢子。

生活史要点:

两个专一性:

终宿主:猫及猫科动物

终宿主体内寄生的细胞:肠上皮细胞(裂体增殖、配子生殖、孢子增殖产生卵囊)

两个随意性

中间宿主:“人”及猪、鼠、猫、牛、羊及家禽等多种脊椎动物

滋养体寄生细胞内或游离于体液或组织液中;假包囊寄生于除红细胞外的任何有核细胞;包囊寄生于肠外的各器官组织(脑、眼等)

感染阶段:非特异性

假包囊、包囊、滋养体和卵囊(子孢子)

感染途径:多样性

弓形虫各感染阶段均可经口感染

速殖子损伤的皮肤粘膜

输血

器官移植

经胎盘血流致胎儿感染。

宿主转换:非定向性

病原学检查:(不能通过粪便检查)

涂片染色法:检查滋养体

动物接种:接种小白鼠,经盲传2~3代,从小鼠腹腔液中查滋养体;

接种培养细胞:经培养查滋养体。

流行因素(以前没怎么考过,考过一次大题):

排量大;感染阶段多;选择性不强等等。

例题:刚地弓形虫广泛传播的原因?易发作的人群是?为什么?

答:①与养猫关系甚大,猫粪中卵囊排放量大,污染环境。

②对中间宿主和寄生的组织细胞选择性不强。中间宿主广泛,包括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类,与人关系密切的各种家畜均可感染。在中间宿主中寄生的细胞种类多,包括任何有核细胞。

③在终宿主之间、中间宿主之间、以及终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均可互相感染。

④感染阶段多,包括卵囊、包囊、假包囊、滋养体。

⑤包囊和卵囊对外界抵抗力强,包囊在中间宿主组织内存活时间长。

⑥感染方式多种多样,如经消化道、接触、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输血、器官移植,或节肢动物机械性携带,但以经口感染为主。

⑦人体感染主要与饮食习惯和接触动物有关。

⑧人群对弓形虫普遍易感。

儿童,艾滋病患者,因患恶性肿瘤,长期接受放射治疗,器官移植,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引起医源性免疫受损,或当免疫力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群。弓形虫为机会致病,免疫功能正常时,弓形虫感染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而不产生明显症状,宿主呈隐性感染。

防治原则:

治疗病人(磺胺嘧啶+乙胺嘧啶)

防治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卫生宣传教育

2.Questions on the Subject

1.有关弓形虫叙述正确的是(猫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人可经食入生肉感染,广泛流行,先天性感染)。

第四节线虫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1、线虫:

(虫卵)孵化(幼虫)蜕皮2次(感染期幼虫)蜕皮2次(成虫)

蜕皮:皮下层增厚,旧角皮与之分离,旧角皮层下形成新角皮

生活史类型:

直接发育型:不需中间宿主,又称土源性线虫,主要是寄生在肠道的线虫,如毛首鞭形线虫、蛲虫、蛔虫、钩虫。

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又称生物源性线虫,主要是寄生在组织内的线虫,如丝虫、旋毛形线虫。

2、钩虫(Hookworm):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是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的病原体。在人体常见的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丝状蚴特点(老师课上强调过,没有考过,不确定重要不重要):

抵抗力强,但不耐干燥和低温

有向温性向湿性

活跃的穿刺运动

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胶原纤维酶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丝状蚴

侵入途径:经皮肤直接侵入

移行过程: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钩虫以口囊板齿或钩齿咬吸肠粘膜,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虫体分泌抗凝素。

致病机理:

幼虫致病(导致机体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损伤):钩蚴性皮炎(hookworm dermatitis),着土痒(ground itch);肺部损害(pulmonary lesions)

成虫致病:消化道症状;贫血(钩虫吸血: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 咬附肠粘膜吸血,吸血时分泌抗凝素,使伤口血液不易凝固;慢性失血:①利用口囊吸血及血液迅速从消化道排出②咬附伤口渗血③钩虫经常变换咬附位置,造成新旧伤口持续失血④过敏性肠粘膜损伤造成大出血;钩虫寄生造成肠粘膜出血、溃疡,导致宿主营养吸收功能障碍;贫血还与宿主的营养,健康状况有关);异嗜症;影响儿童和妇女的生理活动。

例题:钩虫病贫血的机理。

答:⑴成虫口囊咬附肠粘膜吸血,而且吸入的血液不断自其消化道排出;

⑵虫体分泌抗凝素,使伤口不断渗血,其渗血量约等于吸血量;

⑶虫体经常更换咬吸部位,造成新的损伤,原伤口还可继续失血;大量钩虫寄生可导致急性肠粘膜出血,美洲钩虫每条雌虫,每日造成失血量约0.03ml,而十二指肠钩虫则为0.15ml;

⑷肠粘膜的损伤,使宿主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当患者膳食不能及时补充铁与蛋白质时,则病情加重。

病原学诊断:

直接涂片法:轻度感染者易漏诊。

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常用。

钩蚴培养法: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原则:

查治病人和带虫者,治疗药物:甲苯咪唑、丙硫咪唑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

加强个人防护、预防感染

3、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幼虫寄生在肌肉内,是旋毛形线虫病(trichinellosis)的病原体,为人兽共患的寄生虫之一。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寄生在横纹肌。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不需在外界发育,但完成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

感染阶段:幼虫囊包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猪、猫、鼠、犬及多种动物均可作为旋毛虫的保虫宿主(被感染的动物是传染源)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分三个阶段:

侵入期

幼虫移行期

肌肉成囊期

病原学诊断(比较特别的一种,应该了解一下):

肌肉活检旋毛虫囊包

流行因素:

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疾病,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人的感染主要是吃生的或未煮熟含囊包的猪肉、狗肉所致;

囊包抵抗力强,腌制、暴晒或熏烤的肉类制品均不能杀死幼虫;

防治措施: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严禁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动物肉;

加强肉类检查;

改善养猪的方法,提倡圈养,喂熟食,以防猪的感染;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鼠类;

治疗病人:丙硫咪唑是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

4、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备注:需要掌握主防治要防控老鼠;了解广州管圆线虫导致的疾病;课堂上讲关于福寿螺的案例,可以稍微的回顾一下。联系一下食品加工和卫生防护什么的,应该就足够了。

成虫寄生在鼠(终宿主)肺动脉内;

卵寄生在软体动物内;

幼虫在人体移行;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或脑膜脑炎(meningoencephalitis);

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显著特征

2.Questions on the Subject

1. 下列错误的是(人是旋毛型线虫的转续宿主)

2. 以下属于线虫的是(蛲虫,钩虫,丝虫)

3. 丝状蚴为感染阶段的有(钩虫,丝虫)

4. (夜现周期性)指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昼少夜多的现象。

5. 丝虫导致的症状有:急性过敏和炎症反应;慢性期阻塞性病变;隐性丝虫病。

备注:关于丝虫的内容可以查看一下寄生虫的书了解一下,课件上没有任何涉及。

第五节绦虫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备注:绦虫形态学的内容比较丰富,有关于体壁等的详细介绍,不过应该不考,想要了解一下的话可以看一看。

1、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

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可引起猪带绦虫病 (Taeniasis solium)

幼虫(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在人的组织中,可引起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生活史要点:

终宿主:人

成虫寄生部位:人的小肠

中间宿主:人、猪

感染阶段:虫卵和囊尾蚴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人体感染囊虫病的方式有三种

自体内感染 (internal autoinfection);

自体外感染 (external autoinfection);

异体感染(heteroinfection);

致病机理:

猪带绦虫病(taeniasis solium);

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囊尾蚴对寄生的局部组织有机械性压迫作用;

囊液渗出可诱发变态反应;

症状取决于囊尾蚴的数量、寄生部位。多寄生于皮下、肌肉、脑、眼;也可见于心、肝、腹腔等部位。

2、肥胖带绦虫(Taenia saginata)(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无钩绦虫):

中间宿主:牛

感染阶段:囊尾蚴

例题: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哪个对人的危害大?为什么?如何对其做出病原学诊断

答:链状带绦虫对人体危害大。这是由于链状带绦虫不仅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而且其囊尾蚴能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寄生,特别是寄生在一些重要的组织、器官,如脑、眼,囊尾蚴可引起严重的损害。肥胖带绦虫仅成虫寄生于人小肠,囊尾蚴不寄生于人体,因此,肥胖带绦虫对人体危害小。此外,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寄生于人小肠可引起肠粘膜损伤,由于链状带绦虫头节上有顶突和小钩,对肠粘膜损伤较大,故链状带绦虫引起的消化道症状较为明显。

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的虫卵相似,都呈圆球形,胚膜上有放射状条纹,内含六钩蚴,在显微镜下不易鉴别。因此应查孕节的子宫侧支数或头节才能确诊,链状带绦虫子宫侧支数为7-13支,肥胖带绦虫为15-30支。链状带绦虫的头节为圆球形,有顶突和两圈小钩。肥胖带绦虫头节为方形,无顶突和小钩。

备注:这里涉及了详细的区分绦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在课上没有强调,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在考试中出现。

3、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备注:一些概念,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没有看过去年的卷子就先放这里。

棘球蚴液(hydatid fluid):囊液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内含多种蛋白,对人体有抗原性。

棘球砂(hydatid sand):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生发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砂。

生活史要点:

终宿主:犬、狼等食肉动物。终宿主食入棘球蚴。

中间宿主:“人”及牛、羊、马、骆驼等食草动物。

棘球蚴的寄生部位:肝(最常侵犯的器官)、肺、脑等

感染阶段:虫卵

侵入途径:经口

致病机理:

棘球蚴在人体的主要寄生部位:肝脏和腹腔,肺脏,少寄生在肾、骨、脑、眼等

1、机械压迫

2、继发性棘球蚴病:棘球蚴一旦破裂,原头蚴、生发层碎片,生发囊、子囊在污染的部位可发育为新的棘球蚴。

3、过敏反应:囊壁破裂,大量囊液溢出,可产生过敏反应,诱发过敏性休克。

4、中毒和胃肠功能紊乱

病因学:

棘球蚴病是人兽共患病

2.Questions on the Subject

1. 细粒棘球绦虫最常侵犯的器官为(肝)

2. 细粒棘球蚴囊体破裂后引起(过敏反应)和(继发性棘球蚴感染)

3. 曼氏迭宫绦虫的感染阶段(裂头蚴)

4. 人可以是曼氏叠宫绦虫的(转续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终宿主)

5. 可寄生在肠道内的(鞭虫,蛔虫,蛲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6. 人患猪囊虫病是因为(虫卵),患猪绦虫病是因为吃了(囊尾蚴);感染囊虫病的方式(自体内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

备注:大课中未涉及到3、4、5三道题,在实习课中有所补充。

第六节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 疟原虫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Giardia lamblia):

生活史要点:

感染阶段:包囊

致病阶段:包囊、滋养体

病原学诊断:

1. 生理盐水涂片查滋养体

2. 碘液涂片查包囊

3. 十二指肠引流(诊断滋养体)

防治措施:

1.旅游者腹泻

2.治疗病人与带虫者:灭滴灵

3.切断传播途径

①医学节肢动物机械性携带包囊

②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疟原虫(Plasmodium spp.):感觉很重点的考试内容,课件上东西比较少T.T有时间看一下书吧~这里就暂且先只把课件上的东东放上来了。

寄生人体的四种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Pv)

Plasmodium falciparum(Pf)

Plasmodium malariae(Pm)

Plasmodium ovale(Po)

Plasmodium knowlesi(Pk?)新发现的一种

生活史要点:

It is in English, but pretty much the idea...

致病机制:(应该是重点中的重点了,而且比较复杂。可以参考例题的答案,比较系统)周期性寒热发作:

1.潜伏期: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前这段时间;

2.疟疾发作:周期性寒热发作(寒颤、高热、出汗退热);

3.红内期(疟疾主要致病阶段);

很详细的致病流程图,了解即可

关键是考试的时候能想起来疟疾发作的环节

②发作时间

Pv(间日疟原虫):48h ;Pm:72h ;Pf:36 ~ 48h ;Po:48h;

概念:Recrudescence and relapse(见附录名词解释)

贫血机理:

①虫体直接破坏红细胞;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损;④免疫溶血;

脾肿大机理:

①充血;②虫体及其代谢产物刺激巨噬细胞增生;③纤维组织增生;

凶险型疟疾:

①高发人群:无免疫力的人群及儿童;恶性疟;;②分型:脑型(常见);

概念:带虫免疫(premunition)(见附录名词解释)

病原学诊断:

血涂片(厚、薄两种);

流行因素:

传染源: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病人和带虫者;

传播途径:按蚊;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流行因素:自然及社会因素;

防治原则:

治疗病人及带虫者;

杀红内期:氯喹、青蒿素、奎宁;

杀红外期及配子体:伯氨喹;

杀灭子孢子:乙胺嘧啶

灭蚊;

保护健康人群;

例题:以间日疟为例叙述疟原虫生活史,并提出防治疟原虫策略

答:在人体内发育:

按蚊叮咬,口器中成熟子孢子进入人体。

红细胞外期:间日疟速发型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后进行红细胞外裂体增值,产生数以万计裂殖子。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形成休眠子,经过一段休眠期后才发育为成熟裂殖体,释出裂殖子,进入红细胞。

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进行红细胞内裂体增值,即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

配子体形成: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几代裂体增值后,部分裂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裂体增值,而发育为雌、雄配子体。

在蚊体内发育:

按蚊叮咬,雌雄配子体随人血进入按蚊。

配子生殖:雌、雄配子体发育成雌、雄配子,受精形成合子,再发育为动合子。

孢子生殖:动合子在蚊胃基底膜下形成卵囊,进行孢子生殖,形成成千上万个子孢子。子孢子迁移至蚊喙,发育成成熟子孢子。

防治策略:

①管理传染源,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杀红细胞内期药物:氯喹、青蒿素、奎宁。

杀红细胞外期和配子体药物:伯氨喹啉。

②保护健康人群:防蚊叮咬和预防服药,主要预防药物有乙胺嘧啶,加磺胺多

辛。

③防蚊、灭蚊。

④坚持疟疾监控:监测和防治措施是疟疾防治工作的两个组成部分,监测内容

包括发病率、死亡率、媒介情况、现场调查、人口及环境调查等。

2.Questions on the Subject

1.既有再燃又有复发的是(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2.疟疾贫血的因素(红内期细胞破坏,脾功能亢进,免疫性溶血,骨髓造血障碍);

3.在外周血中可以查到恶性疟原虫的(环状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4.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配子体形成期);疟疾的典型发作表现为(周期性寒热发作),(脾肿大),(贫血)三个连续的阶段;

5.疟原虫感染蚊体的阶段是(配子体);

6.引起脑型疟最常见的疟原虫为(恶性疟原虫);

无性世代:在人体内进行;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内进行

第七节利什曼原虫 & 医学节肢动物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1、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生活史要点:

中间宿主:多种哺乳动物;

保虫宿主:犬(犬型利什曼病);

传播媒介:白蛉;

病因学:人兽共患病;

致病机制:

无鞭毛体(致病阶段)寄生在巨噬细胞,引起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

1.潜伏期时间长,2~6个月或更长;

2.脾肿大:肝、脾、淋巴结、骨髓均可受染;

①脾充血(早期);

②巨噬细胞、浆细胞大量增生;

③纤维组织增生(晚期);

3.贫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

——全血性贫血

①脾功能亢进;

②骨髓造血功能受损;

③免疫溶血;

4.A/G倒置

①白蛋白减少:肝脏受损,合成减少;

肾脏受损,排出白蛋白;

②球蛋白增加:浆细胞增生,产生球蛋白增多;

病原学诊断:

①骨髓、淋巴结、脾脏穿刺;

②NNN培养基体外培养;

③动物接种:地鼠;

④皮肤活组织检查;

防治原则:

1.治疗病人、病犬:葡萄糖酸锑钠(特效药)两性霉素B、巴龙霉素;

2.消灭白蛉;

2、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

与医学有关,危害人、畜健康的节肢动物;

分类:

Insecta(昆虫纲)(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节肢动物纲):

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三对足;

口器:咀嚼式、刺吸式、舐吸式;

Arachnida(蛛形纲):

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或头胸腹愈合为躯体,无触角,四对足,无翅;

Crustacea(甲壳纲):

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对触角,至少五对足,水生;

Chilopoda(唇足纲):

体分头部和躯体,躯体分节,一对触角,每个体节一对足,第一对足特化为毒爪;

Diplopoda(倍足纲):

每体节由两节合并而成,故每个体节有两对足;

概念:(见附录名词解释)

变态(Metamorphosis):

昆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其形态、生理功能、生活习性发生一系列变化;

全变态(Compelete metamorphosis)蚊、蝇、白蛉、蚤:

医学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各期之间在外部形态、生活习性上有显著性差别。

半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臭虫、虱:

医学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但体小且生殖器官尚未成熟。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直接危害:

①吸血与骚扰

②刺蜇与毒害:蜱瘫痪

③直接寄生:作为病原体;蝇蛆病(蝇蛆)、蠕形螨病(蠕形螨)、疥疮(疥螨)

间接危害: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时,其形态及数量均无变化,但保持活力,而节肢动物在流行上只起携带和传递病原体的作用;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须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发育、繁殖或完成生活史的某一环节后才具传染性,并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人。

生物性传播的方式:发育式(微丝蚴);繁(增)殖式(鼠疫杆菌);发育繁(增)殖式(配子体进入蚊体);经卵传递(恙虫、立克次体);

防制原则:

环境治理;化学防制;生物防制。

2.Questions on the Subject

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白蛉),感染阶段(前鞭毛体)、致病阶段(无鞭毛体);

2.作为病原体对人造成危害的医学节肢动物有(蝇卵or幼虫、螨形螨?、疥螨);

3.我国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寄生虫病有(疟疾、丝虫病、登革热);

4.生物性传播的类型(发育式)(增殖式)(发育增殖式)(经卵传递式);

5.昆虫口器的三种类型(咀嚼式),(刺吸式),(舐吸式);

6.黑热病的典型症状(见杜氏利什曼病的典型症状)。

第八节医学节肢动物各论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1、昆虫纲(insecta):

传播疾病;病原体;传病机制;(传病蚊种;)

蚊(mosquito):

疟疾;疟原虫;子孢子经唾液注入;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

丝虫病;丝虫;丝状蚴经口器逸出,从皮肤钻入;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病毒经唾液注入;白纹伊蚊、淡色、三带喙库蚊(可经卵传递);

登革热;登革热病毒;病毒经唾液注入;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白蛉(sand fly):

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经唾液注入;

蝇(fly):

消化道或呼吸道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mechanical transmisson;

蝇蛆病(myiasis);蝇幼虫;卵或幼虫来自伤口或食物;

蚤(flea):

鼠疫;鼠疫耶氏菌;病原体-蚤前胃繁殖-(几丁质刺)-菌栓-吸血回流;

鼠(地方)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在肠上皮细胞内繁殖,蚤粪便污染伤口感染;

虱(louse):

虱传回归热;螺旋体;螺旋体-虱体腔繁殖-挤破-污染伤口;

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虱胃上皮细胞内繁殖-粪便/挤破-污染伤口

2、蛛形纲(Arachnida):

硬蜱(hard ticks):

直接危害:炎症反应、蜱瘫痪;

森林脑炎;病毒;病毒经唾液注入(可经卵传递);

新疆出血热;病毒;病毒经唾液注入(可经卵传递);

软蜱(soft ticks):

直接危害:炎症反应;

蜱传回归热;螺旋体;经唾液注入-基节液污染伤口(可经卵传递);

恙螨(Tsutsugarmushi):

仅幼虫寄生人体与动物体;若虫与成虫均为自由生活;幼虫叮咬人传播疾病;

直接危害: 恙螨皮炎;

恙虫病;恙虫立克次体;经唾液注入(可经卵传递);

疥螨(Sarcoptes mites):

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角质层内;以角质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为食,在皮内挖掘形成隧道,产卵、发育;

鼠疫为何种疾病?

是一类烈性传染病,病原体为鼠疫耶氏菌。临床上常见的有三种:

1.)腺鼠疫:淋巴结迅速肿大,剧烈疼痛;

2.)败血型鼠疫:肝脾肿大,黏膜血点,肠、肾出血;

3.)肺鼠疫:40-41度,呼吸困难,全身紫绀,数日死亡。

鼠疫耶氏菌以啮齿类动物为储存宿主,蚤为传播媒介。

疫区病人如何造成的感染?

主要与狩猎行为有关;

非正常接触感染动物;

在剥皮取肉时,血液污染皮肤伤口或食入未熟肉,病菌侵入均可感染。

不能排除疫蚤叮咬引起的可能性;

要控制疫情,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

1.)及时隔离、治疗病人;

防止患者由腺鼠疫、败血型肺鼠疫;

肺鼠疫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冬季人群聚集室内危险性极大。

2.)杀灭旱獭(控制合理密度),灭蚤。

3.)加强卫生宣传,不接触病兽,严禁私人狩猎。

4.)强化鼠疫检测,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疫区。

例题:蚤传播鼠疫的机理和鼠疫预防措施是?

答: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杆菌。当蚤吸食有病宿主血后,鼠疫杆菌在蚤的前胃几丁质刺间大量繁殖,形成菌栓,造成前胃堵塞。蚤再次吸血时,血液受阻,不能到达胃内,反而携带杆菌回流到宿主体内致使宿主感染。受染的蚤由于饥饿,吸血频繁,因而更多地感染宿主,传播甚快。有时,鼠疫杆菌可随蚤粪便排出,污染宿主伤口而患鼠疫。

预防措施:①与防鼠、灭鼠相结合,控制和清除蚤的孳生地。

②使用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③注意家畜及宠物的防蚤、灭蚤。

2.Questions on the Subject

1.我国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寄生虫病有疟疾、丝虫病、登革热。(还有很多,答案应该并不唯一,这三个是比较常见的);

2.恙螨传播恙虫病的阶段为(幼虫);

3.蚤传播的疾病有(鼠疫,地方型斑疹伤寒);

第九节总论09~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1、寄生虫和宿主相互关系(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

1. 消除寄生虫

2. 患寄生虫病:慢性感染、机会致病、异位寄生、人兽共患、幼虫移行症等。

3. 带虫状态:无临床症状(隐性感染)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夺取营养(robbing nutrient);

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damage);

毒素作用(toxicant effect);

免疫病理作用(immuno-pathology);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宿主的免疫反应;

感染方式:

1.经口

2.经皮肤

3.媒介昆虫

4.接触

5.胎盘

感染阶段:理应融汇贯通T.T,可惜时间实在有限的话就记住几个特例的吧~

1.卵

2.子孢子

3.前鞭毛体

4.丝状蚴

5.滋养体

6.尾蚴

7.裂头蚴

8.原尾蚴

9.第

三期幼虫10.囊:囊蚴、囊尾蚴、囊包、包囊(4)、假包囊、卵囊(2)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特点:感觉不是重点,一般考试也没有涉及

(一)寄生虫抗原特点;

(二)抗寄生虫的获得性免疫的类型;

1.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2. 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

(三)在免疫宿主体中寄生虫存活的机制;

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长期存活并增殖

1. 隔离寄生虫(解剖部位隔离);

2. 免疫原性发生改变;

3. 抑制宿主免疫应答;

寄生虫病诊断:

临床诊断(经验诊断);

病原学诊断——确诊依据;

免疫学诊断——筛选与辅助诊断;

寄生虫病流行基本条件、因素与特点:

(一)基本环节:

1.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

2.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mision)

寄生虫从传染源到易感宿主感染的过程。

五种感染途径(经口、皮肤、媒介、接触、胎盘)

3.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population)

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二)影响流行因素:

生物因素(biological);自然因素(natural);社会因素(social);

(三)流行特点:

地方性流行(endemic epidemic);季节性流行(seasonal epidemic);自然疫源性流行(natural focal epidemic);

概念:

幼虫移行损害:

1.有显著趋向性

2.沿固定途径适时到达定位寄生部位。

3.症状较轻,呈一过性。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1.无明显趋向性。

2.不能找到定位寄生部位,成为滞育幼虫。

3.移行途径、时间长,损害器官组织多。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is):主要掌握有哪些虫是就足够了

一、人为适宜宿主:

1.同为终宿主:血吸虫、肝、肺吸虫等;

2.中间宿主:细粒棘球绦虫、弓形虫;

3.互为终宿主与中间宿主:猪、牛带绦虫;

4.同为终宿主与中间宿主:旋毛虫;

寄生虫重点总结

1.共生(symbiosis):但凡一种生物,若其生命中的一个时期或全部过程,与另一种生物发生了密切关系,即被称为共生(共栖,互利共生,寄生) 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从中获利、生存,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的关系。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即被寄生的一方称宿主host 3.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寄生虫传播给人。这些动物即为保虫宿主 6.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 7.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的生活史往往有多个发育阶段,其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称感染阶段。 8.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9.带虫免疫(premunition):机体感染寄生虫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再感染,但并不能消除体内已有的寄生虫,宿主保持低度感染,当药物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后适应性免疫逐渐消失,此免疫类型称带虫免疫。又叫非消除性免疫宿主的抗寄生虫免疫。 10.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寄生于动物的某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以幼虫的状态长期存活,在皮下组织或器官内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损害,并引起临床症状。 11.带虫者carrier: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传播病原体,这些感染者称为带虫者。 12.再燃recrudescence: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血中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又出现疟疾发作。 13.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血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完全消灭,在未被蚊媒传播再感染的情况下,肝细胞内残存的迟发型子孢子在一定条件下发育增殖导致的疾病发作为复 14. 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凡是通过骚扰、叮咬刺蛰吸血毒素寄生和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 15.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有些寄生虫在免疫的宿主体内生存、发育和繁殖,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的攻击,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带虫免疫的原因。.抗原变异(antigenic variation):分子模拟免疫抑制寄生部位的隔离 16.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机械性损伤如钩蚴性皮炎,化学毒物作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夺取营养如蛔虫,免疫病理损伤如尾蚴性皮炎疟疾贫血 17.我国5大寄生虫:钩虫,血吸虫丝虫利什曼,疟疾 18.世界5大寄生虫: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 19.食源性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带绦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布氏姜片吸虫病弓形虫病。 20.机会性致病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刚地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 21.刚地弓形虫感染途径:①垂直传播②食入感染的家养动物③误食入成熟卵囊④器官移植。 22.蛲虫的诊断方法: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肛门周围检获成虫。检出蛲虫卵或成虫均可确诊 23.蠕虫包括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常见蠕虫吸虫纲绦虫纲线虫纲。 24.蓝氏贾第鞭毛虫:虫体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动物小肠,在腹泻的粪便发现其滋养体。 25.裂头蚴病类型:⑴皮下裂头蚴病⑵眼裂头蚴病⑶口腔颔面部裂头蚴病⑷脑裂头蚴病⑸内脏裂头蚴病. 1.疟原虫生活史⑴红外期:1雌性按蚊刺吸入血2子孢子入人体3在肝细胞内裂体繁殖4肝细胞被涨破释放裂殖子。⑵红内期:5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6在红细胞内裂体增殖体7释放裂殖子⑶配子形成期:部分形成配子体。 2.疟原虫引起贫血的机理和性质。 性质:溶血性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②脾功能亢进③骨髓中红细胞生成障碍④免疫病理损害。 3.疟疾发作机理红内期疟原虫,当含成熟裂殖体的红细胞破裂,释出的裂殖子与原虫代谢产物、变性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一同进入血液,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物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

寄生虫-寄生虫总结完整版(网上来的)

寄生虫总结 阅读笔记: 红色部分:历年考题涉及的内容 红色部分:历年考题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蓝色部分:是课上老师强调的比较重要的内容 蓝色部分:是老师强调的重要的概念or是历年考试的大题例题 黑色部分:了解就可以的内容(为了保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 黑色部分:原理,概念,专用名词和标题等等 绿色部分:备注 灰色部分:貌似大课没有讲,实习课时候讲过 考试的时候有的题型会是英文的,本总结里面用的都是中文,所以最好尽可能的掌握总结中出现过的英文名词。 根据历年考试经验,题目大多出自于应试指南,所以该练习册很有参考价值。 总体上寄生虫内容还是比较少的,用两三天的时间复习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加油,祝考出理想的成绩~ 第一节总论 1.Notes on the Powerpoint 1. 医学寄生虫学分为: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2. TDR、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种寄生虫病: 疟疾(malaria)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丝虫病(filariasis) 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3.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malaria)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丝虫病(filariasis) 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4. 概念: 寄生现象(parasitism):两种生物间共同生活的三种方式 互利共生(mutualism):双方均获益 片利共生(commensalism):一方获利,另一方既无益也无害 寄生(parasitism):一方获利,称寄生虫(parasite);一方受害,称宿主(host)宿主的分类: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强调是脊椎动物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非正常宿主,蠕虫感染宿主能存活但不能发育

寄生虫实验总结

寄生虫实验总结 医学原虫(油镜观察) 溶组织内阿米巴【观察结构:包囊】 形态特点:未成熟糖原泡、拟染色体成熟包囊为四核感染阶段:成熟四核包囊 感染特点:经口、口腔性行为寄生部位:盲肠、升结肠、乙状结肠终宿主:人 实验诊断:生理盐水:滋养体碘液涂片:包囊镜下特点:球形,包囊内有泡状核 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观察结构:包囊】 形态特征:蓝色染液,呈椭圆形,囊壁较厚,与虫体间有明显间隙 感染阶段:4 核成熟包囊 致病阶段:滋养体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终宿主:人或某些哺乳动物实验诊断:粪便检查(生理盐水涂片检查滋养体,碘液涂片检查包囊)、小肠液检查、小肠活体组织检查 阴道毛滴虫【观察结构:滋养体】 形态特点:呈梨形,5根鞭毛,泡状核上缘有5个毛基体,发出5根鞭毛,后鞭毛与波动膜相连感染阶段:滋养体致病阶段:滋养体 感染途径: 直接接触:性传播 间接接触:公共泳衣泳裤、坐式马桶、公共浴盆等 寄生部位: 女性:阴道后穹男性:尿道、前列腺、睾丸、附睾实验诊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姬氏染色涂片、培养基培养镜下检查:蓝色(姬氏),梨形,轴柱伸出体外很明显,4根明显的鞭毛

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形态) 形态特点:早期滋养体:核小,胞质少,虫体环状晚期:细胞变大变淡,出现红色薛氏点未成熟滋养体:核开始分裂,空泡消失,疟色素开始集中成熟滋养体:红细胞胀大,有裂殖子,疟色素集中雌配子:圆形或卵圆形,胞质蓝色,核小致密,深红色,偏一侧,疟色素分散雄配子:圆形,胞质蓝略带红色,核大,疏松,疟色素分散 感染阶段:子孢子 感染特点:按蚊叮咬 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实验诊断:厚薄血涂片镜检(厚血涂片查虫,薄血片鉴别虫种)镜下特点:同形态特点 医学蠕虫 吸虫 华支睾吸虫(10*40 )【观察结构:虫卵】 形态特点: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端较宽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卵小,卵内有毛蚴。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终宿主: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 寄生部位:肝胆管内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镜下特点:在高倍镜下,有卵盖。淡黄褐色。 姜片吸虫(10*10 )【观察结构:虫卵】 形态特点:虫卵椭圆形,吸虫中最大,淡黄色,卵盖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小盖,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 个卵黄细胞。 中间宿主:扁卷螺 终宿主:人和猪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寄生部位:人小肠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镜下特点:肥厚,淡黄色,吸虫中最大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_共4页

(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 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2017年松原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汇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3790477.html, 2017年松原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汇报 作者:陈砚儒周柏林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6期 【摘要】松原市属吉林省,位于其中西部,是松嫩平原上的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多年来,我市重点在沿江、沿湖县区开展食源性寄生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筛查工作。寄生虫病主要包括华支睾吸虫病、蛔虫病、丝虫病等等,它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因受到虫种与寄生部位的不同,所以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因守着江河湖畔的当地村民卫生条件较差,加上吃生鱼虾的不良恶习,使寄生虫病严重的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松原;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R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6..01 按照《吉林省2017年重点寄生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中签县(市)区现场调查工作已经全部启动。前郭县、扶余市、宁江区为国家肝吸虫监测点;三个县市区共设置调查点15个,调查总人数为3159人。各地对此次调查工作都非常重视,现场调查工作启动前,各监测点的卫生行政部门均组织召开了启动会。为使每个抽样调查点的工作顺利进行,按照省方案的的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均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截至到目前,各监测点已经全面完成便检和数据录入工作。 1 监测内容 各监测点随机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人口200人(包括外来人口居住超过6个月者,但排除当地人口外出超过6个月以上者)进行调查。 2 监测病种 监测病种为华支睾吸虫病。 3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图片法(Kato-Katz法)[1-2]。 4 调查结果分析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中小学开展除四害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

中小学开展除四害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 中小学开展除四害工作总结1 自创建文明卫生活动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县局号召,投入到创建活动中,除积极参加乡里组织的统一活动外,校内的创建,除四害等工作也同时认真开展。在除四害专项工作中能严格遵守规定,积极开展工作。现将除四害、灭四害的实际工作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一、思想发动 我校及时开展除四害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教职工、学生自觉参与除四害活动。以环境治理为主,组织学生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大扫除。及时投药、堵塞鼠洞,修补被鼠咬坏的门窗,清理卫生死角的垃圾,严格做好除四害工作,大力除害,取得较明显的成绩。四害密度不断下降,控制和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病率,保证了师生生活环境质量。 二、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除四害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到人,明确专人负责,精心组织,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大力开展除四害工作,使四害密度不断下降。 三、措施落实 根据本年度工作计划和时间部署,学校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灭四害工作。 1、常年将灭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组织

灭鼠投药,堵塞了室内外环境鼠洞,加强了重要场所的防鼠、灭鼠设施。 2、开展了以清除垃圾、粪便、积水等蚊蝇孳生地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突击整治工作,全面整治了校园环境卫生,清除了蟑螂卵和蟑迹。 3、加强道路的清扫、保洁管理,主干道清扫保洁率达100%,清理卫生死角。对所有卫生死角要按地段分清责任,全面进行彻底清理。 中小学开展除四害工作总结2 病媒生物防治是创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单位职工及宿舍居民的健康水平,本单位始终遵循“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积极宣传发动,统一集中药物杀灭“四害”。现将今年的除四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除四害组织 为了更好地完成除四害工作任务,我局成立了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除四害工作制度。单位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精心组织,安排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各项工作。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层层把关,确保了今年除四害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完成。强化监督,严格检查。单位除四害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科室及宿舍区除四害工作进行检查。 二、大力宣传发动,提高除四害意识 为提高人们的除四害意识,我们加大对除四害专兼职人员的工作培训,使其掌握除四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

人体寄生虫总结(详尽)

保虫宿主(reserboir host):有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上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例子: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为牛、羊、鼠)。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的局部或全身病变;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其共同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中丙球蛋白及IgE水平升高。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Hemimetabolism):昆虫发育过程不需要经历蛹期。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中间宿主 .... (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 或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 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 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opportunistic parasite):某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出现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称之。如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共栖 ( commensali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鮣鱼与鲨鱼,海葵与寄居蟹。互利共生( mutualism ) :两种生 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河马与小鸟。寄生 ..(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体内寄生时,通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则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明显增强,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死亡。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寄生虫生活史 ......: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种类(包括传播媒介)和内外环境条件等。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1、掠夺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性与免疫损伤。 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1、全部清除寄生虫,并具有抵御再感染能力。2、部分清除寄生虫,并具有部分抵御再感染能力。3、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发育并大量繁殖。导致寄生虫病。 寄生虫感染 .....(.parasitic infection):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若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感染。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则称为寄生虫病。 感染阶段(infection stage):寄生虫生活史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又称感染期。 异位寄生 ....(ectopic parasitism):有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组织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为异位寄生。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之。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黑热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姜片虫病、囊虫病、包虫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旋毛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等。 自然疫源性: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宿主感染蠕虫后对再感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力能作用于再次感染的幼虫或童虫,而对初次感染的成虫无杀伤作用,这种不完全非消除性免疫称伴随免疫,如血吸虫。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寄生虫总结完整版

寄生虫总结 寄生现象:1.互利互生:共同受益; 2.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 3.寄生关系:一方获利,一方受害。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所需环境条件,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钩虫只需一个宿主;华枝睾吸虫需多个宿主;蛔虫仅有有性生殖;溶组织内阿米巴仅有无性生殖;疟原虫兼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才能完成一代发育,称为世代交替。 寄生虫的实验诊断:包括病原检查和免疫诊断,其中病原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措施。 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其中经口感染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 医学蠕虫 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偶然也可侵入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幼虫可在人体内长期移行,造成损害,称为幼虫移行症。 即幼虫移行症是指: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内移行造成伤害。第一章:线虫纲——治疗药物-阿苯达唑 一、蛔虫: 1.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虫卵卵壳厚而透明外附有一层蛋白质膜。误食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虫卵的有:蛔虫、鞭虫。 2.致病性:受损最重的是肺、大量虫体由肺毛细血管移入肺泡,引起蛔蚴性肺炎。还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3.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找虫卵。 二、鞭虫:成虫寄生于人回盲部,虫卵呈腰鼓形。 误食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 三、钩虫: 1.成虫寄生人小肠上段引起钩虫病,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卵内含4-8个卵细胞。 2.丝状蚴经皮肤钻入人体,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寄生虫的幼虫移行经过肺部的有:十二指肠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 感染阶段是幼虫的有:钩虫、丝虫。 3.致病性:幼虫可引起钩蚴性皮炎、丘疹,钩蚴性肺炎;成虫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 4.实验诊断:虫卵检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出率高;钩蚴培养可鉴定虫种。 四、蛲虫(蠕形住肠线虫): 1.寄生于回盲部(同鞭虫),引起蛲虫病。 2.实验诊断:虫卵检查:清晨起床前用透明胶纸法(牛带绦虫孕节)在肛周查虫卵。 3.传染方式:主要是肛门-手-口直接感染。 五、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1.成虫寄生于人淋巴系统,引起丝虫病。

包虫病防治半年工作总结

包虫病防治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包虫病简报 简报 第三期 水子乡卫生院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日坚持不懈,严防包虫病 包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也称棘球蚴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地区。病因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水子乡地处高海拔、也是包虫病的好发地 XX年4月 医务人员走村 免费开展包虫 真讲解了有关区。 21--23日,我院3名入户为本乡广大群众病宣传工作。对群众认包虫病传播途径、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教育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饭前洗手,餐具洁净;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使广大群众对包虫病有所认识。

通过对走村入户免费开展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村民 的普遍赞誉。 抄报:县卫计生局、乡政府、疾控中心 篇二:包虫病工作计划 包虫病防治工作计划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XX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流行,包虫病流行区人群平均患病率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受威胁人口为6600万。 包虫病病程较长,晚期肝包虫病患者极度消瘦,或腹胀如鼓,或肝硬如石,出现黄疸、门脉高压及肝腹水等症状;脑包虫病患者癫痫反复发作,病情十分凶险;囊型包虫病病灶出现突然破裂,可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被称为“虫癌”。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包虫病给患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归纳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

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 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 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 肠小袋纤毛虫病。(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 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 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 袋纤毛虫。(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丝虫可查见微丝蚴。 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蚊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白蛉传播杜氏利什 曼原虫。(一)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 毛形线虫囊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卫氏 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 虫滋养体。(二)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三)用二指肠引

除四害工作总结10篇最新版

《除四害工作总结》 除四害工作总结(一): 鼠、蚊、蝇、蟑螂严重污染我们的校园环境,传播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因此,除四害是我市建立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本学期我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今本学期的除四害工作中我校取得了明显的进度,现小结如下: 一、宣传工作 宣传四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老鼠是我们人类的天敌,一对老鼠每年能繁殖1000多只后代,一只老鼠一年要消耗几十公斤粮食,与人类争夺口粮,更严重的是老鼠传播多种传染病,国家卫生部列为一号烈性传染病的鼠疫就是老鼠传播的,此病暴发性强,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另外,还有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疾病都是老鼠身上所携带的寄生虫,传播给人类的疾病;苍蝇,蟑螂传播消化道传染病;蚊子传播乙脑,疟疾等传染病,要广泛宣传层层发动,用心开展除四害运动,学校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教职工,学生自参与除四害活动,以环境治理为主,组织学生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大扫除,及时投药、堵塞鼠洞,修补被鼠咬坏的门窗,清理卫生死角处积存暴露的垃圾。 二、灭鼠方面 由总务负责人牵头组织,各位班主任配合实施,按要求投放灭鼠药饵,对室内外的下水道,通风管道和线路管道进行了实施勘察,防鼠网已损坏的部位重新安装防鼠网,同时对门窗缝隙和室内地面作了检查,暂未发现鼠洞,鼠粪和鼠咬痕,并着手再添置一些灭鼠用品。 三、灭蝇方面 安排专职人员对公共部位的垃圾箱,日产日清,同时对校内暴露的孳生物和堆积物组织人力进行了清理。 四、灭蟑方面 对蟑螂孳生地已安排专职人员投洒药粉,对校内的卫生死角近期已落实到人清理干净,按照通知要求查找蟑迹,连续用药灭杀。 五、灭蚊方面 每日安排专人定时对室外的排水沟进行喷洒药水及疏通,冲洗校内的假山喷水池由专人负责定期清洗并投放灭蚊药,保证无幼蚊孳生的水体。 以上是我校本学期除四害工作的落实实施进展状况,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认

人体寄生虫线虫 绦虫 吸虫部分总结

寄生虫: 一、致病性 (一)线虫 1、似蚓蛔线虫:成虫钻孔习性导致系列并发症。虫体运动损伤肠黏膜,掠夺 营养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蛔虫喜欢钻孔,容易引发相应的胆道蛔虫症,蛔 虫体大,量多扭结引起肠梗阻。(成虫>幼虫) 2、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吸血特性引起贫血。消化道出血 和影响营养吸收,缺铁性贫血。(成虫>幼虫) 3、丝虫:成虫阻塞淋巴回流导致象皮肿或乳糜尿。引起淋巴系统增生和阻塞, 象皮肿或(和)乳糜尿(可带血)。(成虫>幼虫) 4、旋毛虫:新生蚴侵入肌组织引起血管炎和肌炎。发热及四肢、腰、背部肌 肉酸痛。(幼虫>成虫) 5、鞭虫:成虫机械性破坏肠道(成>幼) 6、蛲虫:成虫在肛周产卵,肛门瘙痒、异位寄生。(成虫>幼虫) 7、广州管圆线虫:幼虫体内移行,侵犯重要器官(中枢神经)。(幼>成) (二)绦虫 1、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腹部不适,饥痛、消化不良、腹泻。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囊尾蚴占位、炎症、过敏。成虫夺取肠内营养、 机械刺激、虫体毒素和代谢产物。(幼虫>成虫) 3、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机械损害和囊液的过敏性及毒性刺激。(幼>成) 4、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寄生人体导致眼、皮下、内脏、脑和口腔颌面部。(幼

>成) 5、微小膜壳绦虫:机械损伤和毒性作用,引起肠粘膜坏死、溃疡。(幼虫>成 虫) (三)吸虫 1、华支睾吸虫:虫体机械刺激及分泌的抗原和代谢产物引起变态反应 2、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或成虫具有游走特点,引起多部位出血和渗出性炎症, 形成囊肿。 3、斯氏狸吸虫:幼虫移行游走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理损害(幼虫>成虫) 4、日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内,虫卵肉芽肿形成,引起严重的肝肠纤 维化。 5、姜片吸虫:吸附力强,机械性损害肠道黏膜 二、相应症状对应可能的寄生虫 1、肠腔阻塞:牛带绦虫、蛔虫、日本血吸虫姜片吸虫 2、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牛带绦虫、猪带绦虫、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 线虫布氏姜片吸虫 3、水肿:旋毛虫、钩虫(积液)、棘球蚴囊(血管神经性水肿)、华支睾吸虫(腹水)、 布氏姜片吸虫 4、淋巴结肿大:丝虫 5、肝脾肿大:棘球蚴华支睾吸虫 6、贫血:钩虫、鞭虫、似囊尾蚴、长膜壳绦虫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7、肌肉酸痛无力:旋毛虫、囊尾蚴(猪带绦虫)、 8、肛门瘙痒:蛲虫、孕节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寄生虫 吸虫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 主 感染 期 感染途 径 致病期寄生部位排出诊断致病预防与治疗 华支睾吸虫(肝)第一:淡水 螺(纹沼螺、 长角涵螺) 第二:淡水 鱼虾 人、猫、 狗等; 猫狗猪囊蚴 生吃淡 水鱼等 主要为成虫 致病 肝胆管内粪便 改良加藤氏厚膜涂 片法粪检虫卵、集卵 法、十二指肠引流胆 汁检查 肝损害为主,胆管炎、 胆结石、肝硬化 不生吃鱼生或未煮熟的鱼 肉或虾、加强粪便管理、做 好宣传教育 卫氏并殖吸虫(肺)第一:淡水 螺(川卷螺) 第二:淡水 蟹、蝲蛄 人 (转 续宿 主:野 鸡野 猪) 犬、猫、 虎 囊蚴 生吃溪 蟹、蝲 蛄、喝 生水等 童虫、成虫 均致病,主 要是成虫致 病 成虫:肺 童虫:移 行 粪便、 痰 粪便、痰液检查虫 卵、摘下的皮下包块 检查成虫、童虫 童虫、在组织器官中 移行、成虫定居所致 (胸肺型、腹型、皮 下包块型、脑脊髓型 等) 不生吃溪蟹、蝲蛄、不生饮 疫区水、宣传教育 日本血 吸虫(血)钉螺 人以及 其他哺 乳动物 —尾蚴 尾蚴经 皮肤感 染 尾蚴、童虫、 成虫、虫卵 均可致病 门脉—肠 系膜静脉 系统 粪便 粪便直接涂片法、毛 蚴孵化法、直肠镜活 组织检查、环卵沉淀 试验/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等 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一过性血管 炎)、成虫(静脉内膜 炎)、成熟虫卵(干线 型肝硬化) 人畜同步化治疗 灭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 避免接触疫水 1

绦虫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感染期感染途径致病期寄生部 位排出 途径 诊断致病预防与治疗 链状带绦虫(猪肉绦 虫)猪、野猪/ 人 人—— 绦虫病: 囊尾蚴 囊虫病: 虫卵 误吃虫卵、 节片:1.自 体内感染2. 自体外感染 3.异体感染 囊尾蚴和 成虫均致 病,以囊尾 蚴为主 成虫:小 肠上段 幼虫:皮 下、肌肉、 脑膜、心 粪便 猪带绦虫病:粪检 检查头节、孕节(子 宫分支数) 囊尾蚴病:发现皮 下囊尾蚴结节等 囊尾蚴病(囊虫 病): 脑(癫痫发作、颅 内压增高、精神症 状)、眼、皮下肌肉 成虫致病:绦虫病 药物:槟榔南瓜籽合剂、 吡喹酮 手术:特别是眼囊尾蚴病 管理厕所猪圈、注意个人 卫生、不生吃肉、加强肉 类检查 肥胖带绦 虫(牛肉绦 虫)牛人——囊尾蚴 吃生或不熟 的牛肉 牛带绦虫 成虫:小 肠上段 粪便、 痰 粪检检查孕节(子 宫分支数)、肛门拭 子法查虫卵 一般无明显症状, 腹部不适,孕节自 动从肛门逸出、肛 门瘙痒 注意牧场清洁、粪便管理、 勿使污染牧场水源、避免 牛受感染、卫生宣教、加 强肉类检查 细粒棘球绦虫羊牛等食 草动物、 人 犬科食 肉动物——虫卵 食入被虫卵 污染的蔬 菜、水等 棘球蚴寄 生人肝肺 粪便、 痰 手术取出棘球蚴、 痰、胸腔积液、腹 水等检获棘球蚴、 原头蚴、卡松尼皮 内试验 棘球蚴病(包虫 病):机械性损害为 主 毒性过敏反应、继 发感染、局部压迫 刺激症状 手术治疗为主 加强卫生宣教、卫生法规 建设和卫生检疫、定期为 家犬、牧犬驱虫 药物:首选阿苯达唑,亦 可用吡喹酮、甲苯达唑 2

寄生虫表格总结

吸虫中间宿主终宿主感染 期 感染途径寄生部位排出途径诊断致病预防与治疗 华支睾吸 虫第一:淡水螺 (豆,沼螺) 第二:淡水鱼 虾 人、猫、 狗等;保 虫宿主猫 狗猪 囊蚴 生吃淡水鱼等 口 肝胆管内粪便 改良加藤氏厚膜涂 片法粪检虫卵、集 卵法、十二指肠引 流胆汁检查 肝损害为主,肝硬化, 胆管炎,胆囊炎,胆管 肝炎 不生吃鱼生或未煮熟的鱼 肉或虾、加强粪便管理、做 好宣传教育,吡喹酮 布氏姜片 吸虫 扁卷螺 传播媒介:菱 角、荸荠等水 生植物 人、猪(亦 为保虫宿 主) 囊蚴 生吃菱角、喝 生水等口 小肠上段粪便粪便浓集法虫卵 肠炎、脓肿、溃疡、肠 梗阻等 不生吃菱角、不喝河溏内生 水、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粪 便管理 卫氏并殖 吸虫第一:淡水螺 (川卷螺) 第二:淡水蟹、 蝲蛄 人兽共 患;保虫 宿主多种 囊蚴 生吃溪蟹、蝲 蛄、喝生水等 口 成虫:肺 童虫:移行 粪便、痰 粪便、痰液检查虫 卵、摘下的皮下包 块检查成虫、童虫 童虫、在组织器官中移 行、成虫定居所致的各 种脓肿,囊肿(胸肺型、 腹型、皮下包块型、脑 脊髓型等) 不生吃溪蟹、蝲蛄、不生饮 疫区水、宣传教育 斯氏狸殖 吸虫第一:淡水螺 拟钉螺小豆螺 第二:溪蟹、 石蟹;转续宿 主:多种动物 猫犬科, 兽;转续 宿主多种 不是人 囊蚴 生吃溪蟹、石 蟹等口 肺,童虫可 到处游窜 粪便、痰 皮下包块活组织检 查童虫 幼虫移行症: 皮肤(游走性皮下包块 或结节)、内脏(侵犯 各器官) 预防同上,传染源为患畜和 患兽 日本血吸 虫钉螺 人以及其 他哺乳动 物 尾蚴 钉螺,经皮肤 接触 门脉,肠系 膜下静脉 系统 粪便 粪便直接涂片法检 获虫卵、毛蚴孵化 法、直肠镜活组织 检查、环卵沉淀试 验/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等 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肺炎)、成虫(静 脉内膜炎)、成熟虫卵 (虫卵肉芽肿,干线型 肝硬化) 人畜同步化治疗 灭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 避免接触疫水

医用寄生虫线虫部分总结,个人亲手总结

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和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成感染阶段 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形线虫必须在中间宿主内发育才能感染宿主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卵在外界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土壤中,受精卵中的卵细胞发育成幼虫,经过第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这种虫卵就做感染期卵 人吃感染期卵,虫卵先到达胃和小肠,在小肠诶幼虫释放出孵化液,幼虫孵出,侵入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进入静脉或者淋巴管,气管,进入肺,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开始第二次第三次蜕皮,幼虫沿着气管支气管逆行到达咽喉部,随着吞咽下行到胃和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脱皮,称为童虫,经过数周发育,形成成虫 毛首鞭形线虫生活史 成虫常寄生于盲肠,但是感染严重时,也可以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端寄居,以宿主的组织液和血液卫视 虫卵排出后在土壤中发育成感染期卵,经口食入,幼虫在小肠内孵出,自肠腺隐窝侵入肠粘膜,摄取营养,之后返回长枪,移行至盲肠发育成成虫。 钩虫生活史

两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充足的氧气和其他适宜条件,温度在25-30 经第一次蜕皮可变为第二期杆状第二次蜕皮可以变成丝状幼 进入感染阶段钻入宿主皮肤,进入血液护着淋巴管,随着血液进入肺部,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它的穿刺能力逐渐消失,沿着湿润的肺泡壁,向阻力最弱的方向前行,借助支气管,器官上皮细胞的纤毛向上运动移动至咽,随着吞咽,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到达小肠的幼虫,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第四次蜕皮发育成虫 蠕形住肠线虫生活史 成虫寄居与人体的盲肠和阑尾以及结肠直肠回肠下段,也可出现在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处,以其头端附着于肠粘膜或者呈游离状态 以肠腔内容物,血液,组织为食 雌雄交配后,雄虫多即死亡,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后脱离宿主肠壁,在肠腔内向下移行,在肠内温度和低氧环境下,一般不排卵或者只排少数卵,当宿主睡眠时,肛门括约肌比较松弛,雌虫可以从肛门爬出,受到温度和空气的刺激,开始大量的排卵。雌虫排卵后大多干瘪死亡,少数雌虫可以爬进肛门或者阴道或者尿道,开始异位损害 虫卵在肛门附近,氧气充足,很快可以发育成感染期卵,当患者用手搔抓肛门附近的皮肤,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自身感染,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着小肠下行途中蜕皮两次,再到结肠蜕皮一次发育成成虫 丝虫生活史 旋毛形线虫生活史 幼虫:刚产出的幼虫为新生幼虫在骨骼肌发育成为成熟的幼虫称为感染性幼虫成囊期幼虫肌肉期幼虫 成熟幼虫蜷曲于骨骼肌内的梭形囊包一个囊包通常有1-2条幼虫,囊包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厚而外层薄 成虫寄居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幼虫则寄居于同一宿主的骨骼肌细胞内 因此被旋毛形线虫寄居的宿主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旋毛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再外界发育,但是必须转换宿主才能继续下一代生活史 宿主主要是由于食入含有活幼虫囊包的肉制品而感染,囊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幼虫从囊包中出来,并钻入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肠粘膜中,之后又返回肠腔,幼虫经过4次蜕皮发育成成虫,少数虫体可以侵入腹腔或肠系淋巴系统,之后雌雄虫交配,雄虫就死亡,雌虫子宫内的虫卵发育成幼虫之后雌虫产出又幼虫,产生于肠粘膜的幼虫,侵入局部淋巴管或者静脉,随着血液或者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但只有到达骨骼肌的幼虫才能进一步发育,,在幼虫周围形成囊包,幼虫最终定居于骨骼肌,成熟囊包对新宿主有感染性 幼虫若侵入骨骼肌以为的器官组织,则不能形成囊包,并且很快会死亡,人体感染一般是旋毛虫的终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