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下)

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下)
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下)

中共的妥协、让步和坚持莫斯科要求中共改变对国民党的路线,和国民党合作,在延安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走法国的路”,准备和蒋介石“搭伙”。朱德甚至在会上表示,蒋介石当总统,我们当副总统。这些方面表明,中共在总体上大致接受了莫斯科的意见,在重庆谈判的实际进程中,做了相当大的妥协和让步,但是,中共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法共当年将自己的武装全盘交给了戴高乐政府,中共则坚持保存自己的武装和抗战中取得的解放区,不肯照猫画虎地全盘走法国道路。

中共所作的让步首先体现于9月3日,周恩来、王若飞向国民党方面提交的《谈判要点》11项,其中前两项即为:

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实行三民主义(以民国十三年第

一次代表大会之宣言为准)。

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

在此后政府代表与中共代表的多次谈话会中,中共代表多次重申上述两点。

9月4日第1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承认“国民党是中国的领导党,本党乃一小党”。王若飞表示:“我党所提建议案,其第一、二两项,即系承认国民党之政权并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

9月8日第2次谈话会,周恩来再次表示:“此次建议之精神,在承认国民政府的法统与蒋主席的领导地位。故政治会议,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派参加政府,顺从政府的邀请,我方已为很大的让步。”王若飞也表示:“此次我等来渝,乃正视现实,承认国民政府之法统,与军令政令统一之原则。”

9月11日第4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在未来国民大会召开时,“一致选举蒋先生为大总统,此点毛先生亦已同意”。他说:“吾人批评国

蒋何以邀毛,毛何以应邀?

——

—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下)

笕杨天石

036

民党为一事,承认国民党之领导地位,又为一事。我党对于国民党政权之拥护,固十年如一日。”

9月15日第6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我党对于国民党,已作重大之让步。如承认蒋先生之领导,承认国民党之统治权。国民大会(代表)如不重选,国民党固为第一大党,即令重选,国民党亦能得多数,故国民党之前途,已获保障,决无动摇。”

9月19日第7次谈话会,讨论谈判《公告》,政府代表邵力子

提出,将中共承认“拥护蒋主席

之领导地位”一语删去,但周恩来提出,文字可以斟酌,或改为“在蒋先生领导之下”亦可。

9月21日第8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今日我党已承认蒋先生之领导地位,已承认国民党为中国之第一大党。就蒋先生之领导地位而言,只有他可以领导各党各派,领导全中国,因为蒋先生不只是国民党之总裁,而且是全国的领袖。”

至10月10日,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修订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第一项仍然表述了上述思想:“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澈(彻)底实行三民主义。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

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的长时期,除抗战期间外,国民党、国民政府、蒋介石,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打倒、推翻的对象。前文已述,抗战刚刚结束,中共在短时期内即表现出向原方针回归的倾向,当时已经公开指责蒋介石为“人民公敌”,是“一个极端残忍和极端阴险的家伙”,而在重庆谈判中,中共反复承诺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有了上述承诺,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消融了。这是当时中共所作最大的让步,也是莫斯科影响中共的最大方面。

在是否必须成立联合政府以及国民大会代表是否必须重选等问题上,国共双方谈判代表都是旧相识,谈判桌上

针锋相对,谈判桌下握手言欢,图为周恩来与张群合影

037

中共也作了让步。中共甚至表示,可以让出南方的8个解放区。中共所坚决坚持者为:中共部队必须保持一定数额,中共将领必须有指挥权,在北方的解放区必须保持,中共部队必须有特定驻地。

9月2日,毛泽东和政府代表王世杰谈话,毛泽东提出,“中共军队须改编为48个师”。“宜以(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给予中共将领,俾秉承蒋委员长之命,指挥中共在山东、江苏、河北、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方的军队”。其中“秉承蒋委员长之命”是务虚的客套话,其实质是要求牢牢地掌握中共对部队的指挥权。中共代表所提11项《谈判要点》中,其第4项为,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第9项“政治民主化之必要办法”的第3款列出解决办法4条:(1)山西、山东、河北、热河、察哈尔5省主席及委员由中共推荐。(2)绥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广东由中共推荐副主席。(3)北平、天津、青岛、上海4特别市由中共推选副市长。(4)参加东北行政组织。其第10项“军队国家化之必要办法”第5款,要求“设北平行营及北平政治委员会,由中共推荐人员分任”。这些条款的大部分,也是为了牢牢掌握中共对军队的指挥权,同时掌握部分省市政权。

毛泽东和中共代表的上述主张都遭到政府代表的坚决反对。关于中共军队数额,蒋介石以抗战胜利,全国军队均须缩编为理由,只允许保持12个师。9月19日周恩来与毛泽东商量,提出六分之一说。即中央263个师,中共应有43个师;中央120个师,中共应有20个师,但政府代表仍不同意。

9月21日第8次谈话会,政府代表张群提出,中共于12个师之外,可增加几个补充师,这是政府所能允诺的“最高限度”。至《双十协定》中,中共表示,由现有数目缩编至24个师,至少20个师,政府方面表示20个师的数目可以考虑。这样,关于军队数额大体达成协议了。不过毛泽东在访问苏联驻华大使馆时向彼得罗夫大使透露,“关于改组中国共产党军队的让步是形式上的。我们同意将师的数量压缩到20个,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裁减自己的武装力量。没有一份文件,没有一次谈话说,我们的师应是什么编制,应有多少人,因此,我们可以组建任何编制的师,可以是1万人的师、2万人的师,也可以是3万人的师,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就编什么样的师”。[参见《彼得罗夫与毛泽东会谈纪要:国共谈判等问题》(1945

年10月10日),俄

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038

ф.0100,оп.40,п.248,д.7,л.39-44]毛泽东在返回延安后,通知各中央局并转各区党委说:“解放区军队一枪一弹均必须保持。将来实行整编时,我方自有办法达到保存之目的。”(参见《〈双十协定〉公布后应注意的问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等1993年版,第54、55页)毛泽东这里所说的“自有办法”,应该就是他向彼得罗夫大使透露的办法。

关于军队指挥权、解放区及中共部队的驻地等问题,双方争论更为激烈。

以第1次谈话会为例:邵力子表示,中共代表《谈判要点》中的9、10两项,“实令政府为难”。他说:设立北平行营一事,王世杰已申明不能考虑,北平政治委员会一事,政府现时根本无此制度。他认为中共这一意见,与九一八事变前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华北、西南两个政治委员会相同,“其于国家之统一,实相违背”。“吾人一切主张,不应使国家退步,恢复十年、二十年前之旧态”。

张群批评中共所提承认“解放区问题”使“国家领土分割,人民分裂”,在抗战期间,不妨为权宜之计,但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国家要求和平统一,此种状态,岂可任其继续存在!自非遵循国家法令规章及时加以改善不可。

周恩来力图说明中共主张的合理性。他说:凡一省、一市我党占多数者,其省主席与直辖市市长由我党推荐;占少数者,由我党推荐副主席或副市长。此系为让步合作设想,在使两党不对立。至于北平政治委员会之设置,乃为改组过程中增强两党团结之办法,求人事与组织之调和配合,绝非于中央体制与法令规章之外,另外成立一种相反的体制与法令系统。

周恩来说明之后,邵力子立即批评周恩来:以此种方式提出要求,无怪乎社会评论将形成南北朝。

王若飞鉴于政府代表的立论基础在“统一”,便以“根据事实”相对抗。他首先表明:“我们要求和平、民主、团结,以求中国政令军令之统一,此一原则,彼此都是同意。”但是,“有了原则与方针,还须根据事实,一步步去进行”。他摆出事实说:“今日我党之客观事实为何?即拥有120万军队,19个解放区政权,此种事实如不承认,而要用武力解决,则不仅为今日之国情所不容许,而且为我党所坚决反对。”当王若飞说明中共当时的军队与解放区政权的数目时,周恩来特别补充了一句,中共当时已“拥有百余万党员”。在周恩来补充之后,王若飞接着表示:“我党建议中之北平行

039

营与北平政治委员会,即系应此目前之实际之需要而设置。”“如无此安置之办法,则我党即无以对全体之官兵与党员民众”。

针对王若飞所言,张群表示:“中共承认中国国民党为第一大党,自居于第二大党地位,我们亦承认中共之政治地位。”“中共要保持并增高其政治地位,不再坚持所谓解放区之承认,而须就整个国家的统一来打算。”“解放区取消以后,一切人事,中央自可于法令规章范围以内尽量设法调整”。

王若飞觉得张群所言“政治地位”空洞,紧逼一句:“承认中共之政治地位,必须承认中共解放区之事实及其军队与人民所建立之政权。”

政府代表张治中认为,保留“解放区”与“中共军队”会妨碍“统一”,便说:“我们必须朝现代化的方向前进。”“绝不可再蹈军阀时代的覆辙”。“中共此时如能放弃其地盘,交出其军队,则其在国家的地位与国民中之声誉,必更高于今日”。他建议中共将抗战有功人员列名呈报中央,保证中央必一秉至公,论功酬赏,现在抗战胜利,“吾人尚要保持此庞大之军队,岂非失其意义乎?”

为了说服中共不再争论军队人数多寡,邵力子说:“中共即令无一兵一卒,国民党也不能消灭他;即使中共军队再多些,亦绝不能打倒国民党。”

针对张治中提到“军阀”问题,周恩来立即反驳说:“兄等以封建军阀割据来比拟中共,我不能承认。”

此后的谈话会在讨论到相关问题时,无不舌剑唇枪,针锋相对。如9月8日第2次谈话会,张治中表示:中共“要求完全占有五个省及一个边区,参加六个省与四个直辖市,犹如分割地盘,我们不赞成。”

王若飞表示:“要求统一,必须根据现实。”“华北五省,过去系由中共军队坚持抗战,始有今日,故要求此五省由我党负责,其他六省由我党参加,何能谓为争夺地盘?”他以国共“两党皆有军队”为据,要求“彼此互相承认”。

张治中认为这一说法“殊有未当”。他说:“国民党自从完成北伐,取得国家统治权以后,所有军队即为国家所有,而非国民党一党所私。本年(国民党)六次全国代表代表大会且已正式决议将军队党部取消,即其证明。”又说:“既然国民党已无军队,则中共复何理由要保持其一党所私有之军队?”

王若飞反对“

国民党已无军队”

的说法,驳斥说:“国民党现在尚

在党治时期,故所称中央军队尚是040

国民党之军队。”

话题转到中共要求山西等五省主席及委员由中共推荐,张治中说:“此种办法,实在违反现代国家之办法。”

邵力子为张助力,补充说:“中共要求分划省区,殊与国家之统一原则不符。”

周恩来为中共主张辩解:“我方建议,乃于盘根错节,痛定思痛中想出办法。本来我方一贯主张普选。如今既不普选,又不牵(迁)就事实,何能走上和平建国坦途?”

邵力子力陈中共主张中的矛盾:“今中共要促成国家和平统一,而又要政府承认其所造成之既成事实,实不可能。”他要求中共“放弃武力与地盘”,表示蒋介石不会“亏待中共”。

此后的有关讨论大体是政府代表以军令、政令和国家统一为言,而中共代表则以承认事实为言。政府代表咄咄逼人,取高压进攻姿态,而中共代表在有限让步之后则坚决抵抗。如第7次谈话会:

周恩来表示,中共军队自海南、广东、浙江、苏南、皖南、湖北、湖南、河南等8个地区撤退,集中苏北、皖北及陇海路以北地区,此为第一步。

张群立即询问:所谓陇海路以北地区,究竟指何处?

周恩来答称:指山东、河北、热河、察哈尔4省全部,山西之一大部,绥远之一小部,以及豫北与陕甘宁边区等地区,作为中共军队驻地。他提出:山东等4省与陕甘宁边区主席由中共推荐,山西、绥远2省副主席,天津、北平、青岛3特别市副市长,由中共推荐,北平行营由中共主持,仿东北行营例,由中共负责。

对周恩来提出的新方案,张群表示“甚难考虑”,“候转呈蒋主席请示”。张治中则批评说:“中共军队悉数撤退至黄河以北”,“无异分疆而治,欲三分天下有其一”。他表示:中共“要求太过”,“非为谋军令政令之统一,而完全为分裂”。

张群、张治中的发言激起王若飞的愤慨,他说:现在“汉奸部队都已获得中央之委任,而中共抗日部队,反不能得中央之承认,须知中共军队即令不获中央之承认,不获中央之接济,亦必能生存发展”。

再如第8次谈话会:

张治中严词责问:“兄等所提华北四省主席应由中共推荐,省政由中共主持,此何异乎割据地盘!是否中共欲由此四省以北联外蒙,东北联东三省,果如此,则兄等究系作何打算,作何准备?”

听了张治中的话,王若飞十分生气,甩出一句话:“那末,中央将我党军队都消灭好了!”

041

张治中见王若飞动怒,婉言道:“既系商谈,我等即应本温和之态度从容协商。”

周恩来发言调解,指出“应相互体谅彼此之困难,应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以互让互谅之精神,求问题之解决”。他随即批评说:“国民党之观念是自大的,是不以平等待中共的。”“今日既言民主团结,彼此即应立于平等地位。”“今日我党已承认蒋先生之领导地位,已承认国民党为中国之第一大党。”“蒋先生不只是国民党之总裁,而且是全国的领袖,但国民党却不能以领导者自居,而以被统治者视我党,否则,此种观念一经表露,必惹起我党之愤怒”。他解释中共不能交出军队的原因说:“现在国民政府尚在国民党党治时期,我们何能将军队、政权交与一党之政府。”他提醒政府代表:“欲求达到统一全国军政之理想,必须采取民主之方式,循一定之步骤,而非可一步登天,一蹴即就。”

在周恩来作了一番理直气壮的发言后,王若飞说:“军队国家化,所谓国家乃人民的国家,而非一党的国家。如能召开党派会议,成立联合政府与联合统帅部,则一切军事政治皆可解决。”他批评国民党说:“过去人民从敌人手中取得政权,现在中央要从人民手中取回政权。”

谈到党派平等合作问题,张群称:“如果中共不以军队为一党私有,则各党派团结合作,原是平等的。”他强调:“一切军队必须脱离党派关系。”

王若飞强调,关键在民主,“如能实行民主,问题即易解决”。据会议记录,这时,王若飞血脉贲张,握拳击椅,尖锐地批评说:“你们国民党政府是什么政府,是墨索里尼政府!是希特勒政府!”

上述记录表明,政府代表企图以统一为名,吃掉中共部队和解放区,而中共代表则寸步不让,维护军队和解放区的存在。双方争持不下,到签订《双十协定》时,只能各自表述立场。驻地问题由“中共方面提出方案,讨论决定”,其他“具体计划”,由国民政府军令部、军政部及十八集团军各派一人组成“三人小组”讨论,将问题挂了起来。

中共代表在中共部队、解放区、解放区政权等问题上的坚持,不仅是对国民党的抗争,也是对莫斯科意见和法共道路的逆反。

正是由于

这些坚持,中共才使自己的实力和

掌控地盘基本无损,成为以后打败

国民党及其政府的物质基础。

赫尔利的强力干预

赫尔利不仅向蒋介石提出邀请毛042

泽东来渝的建议,并且亲自赴延安迎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到达重庆后,赫尔利强力介入,企图干预谈判进程。

最初,重庆谈判的政府代表为张群、邵力子、张治中、王世杰4人。中共方面为周恩来、王若飞2人。9月4日双方代表第1次谈话会,王世杰因赴伦敦参加外长会议而缺席,政府方面未增补代表。赫

尔利对于这一阵容并不乐观。9月6日,他访问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直率地表示:“国民党的代表没有能力与共产党人进行谈判,因为张群完全是个新人,而张治中总是被一些琐事所吸引,从而把整个事情搞复杂了。宋子文和王世杰为避开参加谈判,到国外去了。谈判的优势落到了具有巨大智慧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边。”他向彼得罗夫建议:“苏联和美国应该共同发表一个声明,说他们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中国,并以此来冷却共产党人的热情。”但是,彼得罗夫没有响应。[参见《彼得罗夫与赫尔利会谈纪要:国共谈判及美苏对华政策》(1945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ф.0100,оп. 33,п.244,д.12,л.218-219]

9月16日,周恩来草拟了一份《公告》,交给赫尔利。《公告》共6点:

经过20天努力,以及与党外民主人士的密切交往和接触之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决议,并发布了以下公报:

1、有关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大家一致承认,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和平建设的全新时期即将到来,中国人民以及所有抗日的民主党派应该:

(1)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坚决反对内战,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繁荣和强大的新中国,彻底践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2)承认蒋介石先生的领导地位。

赫尔利陪同毛泽东到达重庆后,受到各界人士欢迎

043

(3)在平等的基础上,承认国民党、中共以及其他抗日民主政党的合法地位;制定长期合作以及和平时期国家建设方针。

2、有关战后相关问题,一致同意:

(1)承认为抗战做出贡献的所有抗日力量,以及敌后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2)依法严惩汉奸,解散伪军。

(3)所有抗日的军队应有权参与受降相关的工作。

3、有关结束训政、实现宪政的问题,一致同意在结束党治的过程中,为实现军事和政治统一,应该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以及承认各个党派的平等和合法地位。具体措施如下:

(1)国民政府负责召集召开由各党派及无党派代表参加的政治会议,以商谈国家统一和建设计划、民主政府建设、不同政党参政问题,以及召开国民大会、战后恢复和重建等问题。

(2)积极推行地方自治,推动地方宪章的起草,实行自下而上的普选。

(3)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制定明确计划,分阶段实施。

(4)设立军区,建立征兵制度。

(5)保障和平时期民主国家人民所应当享有的言论、出版、结社、人身、信仰等自由;废除或修改违背上述原则的现行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

(6)严格禁止除司法和警察机关之外的任何组织拥有任意逮捕、审判和惩处的权利。

(7)释放政治犯。

4、在即将召开的政治会议上讨论上述提要和相关问题的具体实施计划。

5、两党在过去20天的谈判是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双方相信在互相信任,双方让步的基础上,彼此共同努力,或许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谈判和政治会议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6、对驻华大使赫尔利将军的热忱帮助深表感谢。(参见《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FRUS,1945,China,pp.463-465.)

这份《公告》总结了当时双方代表谈判已经达成的协议,成为后来《双十协定》的最初草本。

9月18日,赫尔利与魏德迈拟回美述职,经国共双方要求,赫尔利同意延期4天。

1944年11月,赫

尔利访问延安

时,曾向毛泽东保证:“如果蒋先044

生表示要见毛主席,我愿意陪同毛主席去见蒋。”“他将作为我的上宾,我们将以美国国格来担保毛主席及其随员在会后能安全地回到延安,不管会议的成败如何。”现在赫尔利要走了,9月18日这天,周恩来出于对毛泽东安全的担心,于9月18日通知赫尔利,毛泽东将在赫尔利离渝前返回延安。赫尔利当即答以愿在毛希望的任何时间安排离开重庆的交通工具。19日,赫尔利为此会见蒋介石,要求蒋再次保证毛在重庆的安全。蒋当即答应,声称毛受本人之邀来到重庆,本人及政府愿承诺并以本人人格保证毛在重庆的安全。毛无须因赫尔利的离开而选择离开。如果毛希望离开,可以随时提供飞机。蒋并称:在谈判结束之前,毛留在重庆将“大有裨益”。9月19日,赫尔利致信毛泽东,劝其打消离意。函

称:当然了,如果

能在我离开之前看

到谈判顺利结束,

我会十分高兴的。

但是,如果不行,

我同意委员长的看

法,如果您能在重

庆多待些时日,这

将有助于国民政府

和中共之间达成令

人满意的协议。如若早日达成协议,那么中国就能早日开展和平建设。

函末,赫尔利表示,“临行之际,对您的友好以及在许多场合对我的亲切接待表示感谢。希望谈判一切顺利”。(参见《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FRUS,1945,China,P.466.)9月21日晚,蒋介石与赫尔利谈话,决定将中共军额限为最多20个师,如中共继续要求华北各省主席职,则不再谈判。日记云:“考虑共产党问题对国家祸福利害甚久,此时主动尚在于我,不患其作恶卖国,吾仍以理导之。”23日,赫尔利与双方代表进行在离渝前的最后一次会谈,毛泽东到场。双方从下午5时一直谈到次日凌晨2点30分。

谈判中,赫尔利对中共施加压力。他要中共交出解放区,说是“要末承认蒋介石的要求,要末破

赫尔利、张治中亲赴延安迎接,毛泽东陪同他们参观

045

裂”。毛泽东答以“不承认,也不破裂。问题复杂,还要讨论”。赫尔利批评双方“试图解决的细节问题过于庞杂”。他说:“试图在重组政府和改编军队等细节方面提前达成一致,这将有可能使会谈拖入无休无止的境地。”他建议,“就总体原则达成一致,细节问题可以再依照这些原则来解决”。在此情况下,双方部分达成协议。赫尔利高兴地致电美国国务卿报告说:

双方都同意,他们愿意为建立民主政府、复兴中国、避免内战而齐心并力、精诚合作。

双方同意支持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主席的领导地位。

双方同意两党都将继续贯彻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并为建立一个强盛、统一、民主的政府而团结协作。

中共愿意承认国民党作为领导政府、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并且愿意在过渡期间,即从当前政府过渡到民主政体期间,同国民党团结合作。

双方就其他一些问题也达成了共识,包括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众的人身、言论、出版、信仰、集会和结社自由。

赫尔利称:尽管两党都为达成协议作出了让步,但有两点问题双方并未达成一致,一是中共要求保留在某些省份任命、委派或选举中共省主席和市长的权力。国民政府却坚持认为,在宪法实施、民主政府建立之前,指定省主席和官员的权力仍应属于中华民国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认为,在从当前政府向立宪政府过渡实现之前,现状应保持不变。两党都认为在过渡时期应该精诚合作。二是在和平时期的军队中,中共军队的数量和比例问题。双方谈判虽取得进展,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首先,中共认为他们应该改编为48个师,而国民政府指出,预计和平时期军队应该由80至100个师构成,国民党认为中共军队应该占少数,而中共却声称应该占改编军队总数的大约一半。就此,国民党方面断然否定了中共的要求,但是国民党却同意中共军队可改编为20个师,或者大约占到和平时期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毛泽东说,昨晚他们没有拒绝国民党的建议,但是,中共希望能再深思熟虑一下。

赫尔利称:“在几乎所有支持中国分裂的人预计中国发生内战之际,中共和国民党能就和平时期的合作问题进行商谈,这便是此次会谈的最大成就。会谈仍将继续,毛泽东还在重庆。蒋委员长也承诺

,请毛

泽东放心,他会为毛泽东和他的政

党提供通行证。在任何时候,如果

毛泽东及其随行人员希望终止会谈,046

蒋介石同意为其提供返回延安的交通工具。毛泽东对蒋委员长的承诺非常满意。”(参见《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FRUS,1945,China,pp. 466-468.)

报告说:“谈判双方的态度和情绪是好的。中国两大政党之间的关系似乎正在改善,随着会谈的进行,有关内战的讨论和流言有所消退。”9月24日,赫尔利离开重庆,毛泽东到机场送行。赫尔利叮嘱说:“既然实质的问题谈不通,最好再从民主政治的原则商谈。”(参见蒋匀田《同毛主席的一次谈话》,《重庆谈判资料》,第447、448页)

毛泽东对赫尔利的强力介入很不满。10月10日,他告诉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说:“谈判过程可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谈判基本上正常,已经决定发表联合公报,但是这时美国大使赫尔利干预谈判,发表联合公报一事就告吹了。第二阶段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其特点是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紧张。蒋介石的代表采取了拖延谈判的方针。看到这种情况,在第一个阶段对国民党代表保持克制态度的共产党代表,开始采取了进攻的方针,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参见《彼得罗夫与毛泽东会谈纪要:国共谈判等问题》(1945年10月10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ф.0100,оп.40,п.248,д.7,л.39-44.]

彼得罗夫的静观静听

与赫尔利不同,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重在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对谈判基本上采取静观、静听态度。

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毛泽东、王若飞等人曾多次访问苏联驻华大使馆。

8月30日,周恩来访问彼得罗夫,告诉大使说:“我们的初步观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国民党领导人可能同意做出一些政治上的让步。当然,很难预料,这从根本上能够解决多少中国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不可能指望蒋介石做出过多的让步。在任何情况下,无论这种让步采取何种方式,它对于国民党政权的益处,将永远会多于对反对党的益处。”

周恩来又说:“有鉴于此,我们将面临着一个极其重大的任务。18年来,我们党一直在进行着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我们目前面临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武装斗争急剧地转向和平建设。应该说的是,不仅是广大的党员群众,而且还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在自己的工作中完成一个180度的大转

047

弯。战争的结束和日本的投降,对于我们来说是出其不意和突然的事件。我们完全没有料到,战争会这么快地结束。”

在介绍了谈判议程及国民政府方面的基本观点后,周恩来表示:“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能够从您那里获得我们制定方针所必需的情报以及客观评价中国业已形成的局势和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所必需的意见。”

对于周的请求,大使答称:“周恩来同志在党政工作方面经验相当丰富,他本人将能够正确地评价中国目前的局势,并采取正确的措施。”

周恩来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某些章节的内容,向大使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彼得罗夫作了相应的解释。周恩来问:是否还有某些文件是在莫斯科中苏谈判期间签署的,但目前尚未公布。大使回答说,没有这样的文件。[参见《彼得罗夫与周恩来会谈纪要:国共谈判的前景》(1945年8月30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ф.0100,оп. 33,п.244,д.14,л.205-208.]

9月6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拜访彼得罗夫。毛泽东说:“谈判非常清楚地表明,国民党和蒋介石本人极力追求彻底保留自己从前的政治立场,确保继续实行一党专政,并争取获得中国共产党的让步,然后借助于武力,实现对共产党所在的地区和军队进行封锁。在与张群、张治中、王世杰、邵力子以及蒋介石本人进行会晤和会谈时,国民党方面没有提出任何不同于国民党以前立场的新提案。”毛泽东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民政府代表的观点,然后说:“如果国民党同意将除边区以外的5个省——

—山东、河北、山西、察哈尔和热河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我们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同意放弃华南和华中的解放区,那里共计有4000多万居民和我们的30多万人的军队。我们还允许国民党对一些重大的城市,如北平、天津、青岛、济南以及一些重要的交通干线实行监督。同时还规定国民党的代表可以参加上述省的行政管理机关,而同样的,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也应该参加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青岛和其他城市的市政机关。”

毛泽东强调指出,目前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做出结论:在国民党和日本人之间存在着默契与合作。不应该怀疑,这种合作的首要目的是反对中国共产党。同时,国民党当局还使伪军的地位合法化,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正规军

。毛泽东指出,这

样一来,中国共产党将同加倍的国

民党武装力量进行斗争。目前,蒋048

介石已将这些军队装备完毕。

在会谈结束时,毛泽东叙述中共在今后谈判中的基本战略原则。他说:“我们早就知道,我们的许多要求不可能被国民党接受,我们已经准备做出让步。但是,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不得不做出让步的话,那么,我们也将尽可能慢地、带着巨大的抵触情绪去做这种让步。这种让步只可能在基本条件,即我们的具体利益不受到损失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我们将不会偏离我们切身利益所在的那些界线。这样一来,我们的策略可归结为:进攻和退却同时进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的让步是受我们事业的具体利益制约的。”

毛泽东、周恩来,尤其是王若飞,都很关心苏联对于一系列问题的评价和看法。例如:在中国爆发内战的情况下,美国的行为将会如何?坚守中立呢?还是积极地给予国民党军事援助?如果美国帮助国民党军队消灭共产党军队的话,苏联将会采取何种步骤?毛泽东称:目前正确地确定方向非常困难,朋友们的忠告和建议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彼得罗夫不愿多说,只是多次强调,苏联非常希望看到中国在政治上统一,两党的谈判应该继续下去,并通过相互的让步达成一致意见。[参见《彼得罗夫与毛泽东等人会谈纪要:国共谈判问题》(1945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ф.0100,оп.33,п.244,д. 13,л.220-224.]

10月5日,周恩来、王若飞再次访问彼得罗夫。周应大使的要求,概述了国共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准备签署的谈判纪要内容,答应把会谈纪要原稿寄给大使馆,供苏方参考。

周恩来称,现在中共代表力争解决3个任务:1、签署谈判纪要;2、发表联合公报;3、让蒋介石同意毛泽东回延安。他说:解决这3个问题对双方都有利。由于中国目前的局势,国民党希望发表联合公报,这将有利于解决龙云和云南的事态,也是国民党手中握的一张向美国要贷款和援助的牌。但是,签署会谈纪要和发表联合声明,对共产党更为有利。“共产党将得到非常有力的政治武器,可以充分用来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任何企图。共产党也将承担不少责任,采取许多措施,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共产党从不背弃自己的诺言。至于国民党,会谈纪要和公报将使国民党不仅在中国社会舆论面前,而且在联合国面前,承担巨大的政治责任。”

周恩来说,蒋介石今后的表现在

049

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毛泽东合影

很大程度上是以下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的:第一,(苏联)红军在中国领土上的存在;第二,伦敦外长会议的失败。

“考虑到这两个国际现

象,蒋介石今后很可能加紧秘密的反共、反苏活动。与此同时,当然,他的亲美倾向进一步加强是不可避免的。”

周恩来认为,蒋有许多机会可以发动国内战争,而不必履行任何手续,但是,

“国民党今后的军事政

治方针将取决于该党的优势与弱点的对比关系”。周恩来认为,蒋介石最大的弱点是兵力不足,还有运输军队的现实条件问题。在最好的情况下,通过空运和海运把军队运到华东、华北、东北地区,需要一个多月,在这个期限内我们也可以做许多事情。周恩来认为,国民党政权的第二个弱点是,许多地区的政治形势不稳,如新疆、蒙古、东北

以及云南等地。还有,必须考虑到强大的共产党军队的存在这个事实,国民党军队在同这支军队的武装冲突中已多次领教它的战斗力。

周恩来强调苏美相互关系的重要性,他指出,在正统的国民党人看来,苏美友好关系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和不能容许的。他将蒋介石视为“苏美关系的挑拨者”,认为蒋介石在执行反苏政策方面远不是孤立的。美国当前的统治集团正在给早已公开奉行亲美路线的重庆政府以大力援助。他表示,不能排除美军直接参加中国内战的可能性,也不能低估美军在准备和发动这场战争过程中的作用。毫无疑问,美国人正极力保证国民党军队各种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周恩来和王若飞向彼得罗夫提出,很想知道苏联对美军在天津和北平地区登陆的立场。彼得罗夫回答:美军在中国的存在不是新问题,也不是出乎意料的事。周、王再问:如果美军试图在张家口、长春和东北的内陆地区着陆,苏联将采取何种态度?彼得罗夫说,现在很难预见这种形势发展的一切具体细节。

最后,周恩来问,为了对付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捣乱,在保证毛泽东

停留重庆期间的安全方面

,中共从苏联使馆可以得到哪些实际帮助?对此,彼得罗夫回答:

“周恩来同

050

志在提出这类问题时,应当考虑一个外国驻华使馆所处地位的复杂性。”[参见《彼得罗夫与周恩来谈话纪要:国共谈判的准备工作》(1945年10月5日),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ф.0100,оп. 40,п.248,д.7,л.120-123.]

10月10日,彼得罗夫在使馆设宴为毛泽东等饯行。双方就各种问题畅谈。

彼得罗夫问毛泽东如何评价蒋介石和中共代表谈判的结果。毛答:“不能说结果很好或好,但也不能说结果很糟。结果要比伦敦外长会议好一些。”

毛泽东说:联合公报将于10月12日发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如果国民党食言,联合公报将是我们进行宣传的某种依据。”

在座的武官罗申问:蒋介石是否会给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提供军需?毛答,中国共产党将力争,但对结果不抱希望。

彼得罗夫问,蒋介石从西康回来后表现如何?毛答,蒋介石的态度明显好转,变得比较客气、和善、坦率,不固执了,这一次他同意就谈判的初步结果发表联合公报。

毛泽东告诉彼得罗夫等,蒋介石在和他单独谈话时说:“国家的命运操在你我手中,若我们之间不能达成协议,那我们就有罪于后人。”还说:“共产党不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为上策。今后它只用政治手段就能在国内赢得政治权利。”毛泽东回答说,共产党人从不拒绝由国家统一军队,如果允许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拥有像美国民主党那样的地位,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可以放弃武装力量。

彼得罗夫再问:目前蒋介石依靠国民党中的哪个政治派别?其中哪个政治派别在他身边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毛答,蒋目前还没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政治目标,或者说还没有一个能够左右其他一切的主心骨。在内政方面,蒋介石自己也不知道该走哪一条道路:是走独裁的道路还是走国家民主化的道路。在外交政策方面,蒋介石不知道倒向谁:倒向美国还是倒向苏联。考虑到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蒋介石还没有拿定主意完全倒向美国。尽管如此,他也不可能完全倒向苏联。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由如下因素确定的: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力量、苏联的国际地位、新疆的状况和驻在东北地区的(苏联)红军。在对外政策方面,蒋介石求助于政学系,他利用这一派解决与对苏关系有关的问题。在内政方面,特别是在对付我们方面,他利用CC派和黄埔系。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他谁都会利用。因此,无法得出蒋介石现在依靠哪

051

一个政治派别的结论。

彼得罗夫问,蒋介石的政策今后会是什么样的政策?毛答,蒋的政策将带有两面性:一方面是他表面上竭力妥协,而另一方面是他会继续进行反共的军事准备。他正在搞军事准备,而且很快就能准备好,到了那个时候,在辖区、军事和政治问题上,蒋介石显然会试图逼迫共产党接受他的条件。国民党军会试图把共产党从占领的地盘上挤出去。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正在3个主要方面加紧作应战的准备。

毛接着又说:蒋介石不会履行达成的协议,那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共产党不得不消灭国民党的几个师,譬如胡宗南的七八个师,共产党能够做到。

罗申问:如果蒋介石继续让他的军队向前推进,包围共产党的军队,切断共产党军队通往东北的道路,共产党的军队怎么办?毛答,共产党不怕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蒋介石并不拥有足以打垮共产党的力量,如果蒋介石对共产党的地盘进行军事进攻,那么共产党就要应战。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周恩来分析说,蒋介石的武装力量会沿各个地区分散。要集结这些部队,使他们形成一个拳头,需要时间。

罗申问,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空投到天津和北平的美军先头部队作掩护,蒋介石率兵北上,津浦线和平汉线成为蒋介石军队的主要运动方向?毛答,这将是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公开干涉,中共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一件事。说到这里,毛泽东询问在场的人:美国人会不会公开和共产党的军队作战?

彼得罗夫和罗申回答,现在很难说,因为从国际方面考虑,这样做,对他们不利,他们这样做,只会失败。

毛泽东再问,如果美国出兵中共占领的地区,怎么办?

彼得罗夫答: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和平的途径,妥善调解局面,尽量避免和美国人发生武装冲突。与此同时,必须在报刊上报道,进行反对美国公开干涉中国事务的宣传。

彼得罗夫问:国民党会不会向东北派兵?毛答:蒋介石这样做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是华北地区有共产党的军队。

蒋介石只有在与中共就所有未决问题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才能到东北去,否则,中共不会让国民党军队到东北去的。

罗申问:蒋介石的军队何时能够结束镇压共产党人的准备工作?毛

答:蒋介石的军队将在11月中旬完

成进攻准备。在此之前,我们将完

成自己的全部准备工作。

052

国共双方谈判代表签字的会谈内容纪要文本

彼得罗夫问:国民党在谈判中表现如何?毛泽东答:国民党代表对谈判没有准备,他们没有自己预先准备好的方案,提倡议和唱主角的基本上是共产党,是共产党的代表,提出了经过斟酌和认真研究的建议。国民党扮演的角色归结起来就是千方百计地竭力推翻中国共产党的建议。美国大使赫尔利扮演了主要角

色,他是蒋介石的常务顾问。

[参见

《彼得罗夫与毛泽东会谈纪要:国共谈判等问题》

(1945年10月10日),

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

АВПРФ,ф.0100,оп.40,п.248,д.7,л.39-44.]

可以看出,赫尔利和彼得罗夫都在努力贯彻本国的对华政策,但各自风格不同。

重庆谈判的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重庆谈判历时43天,国共双方虽

仍有分歧,但都能本着以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大局为重的精神,将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富强定为中华民族的大目标,因而在若干问题上取得一致,共同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该《纪要》共

12条。其中:

一致同意者5条,为: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关于政治民主化: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关于人民自由问题;关于党派合法问题;关于特务机关问题。

原则同意,无重大分歧者4条,为: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关于地方自治问题;关于奸伪问题;关于受降问题。

有较大分歧者3条,为:关于国民大会;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关于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

《会谈纪要》原有第13项,关于进兵受降与避免冲突。中共方面要求,有些原来由中共领导的武装在

053

那里活动,已经解放了的敌占地区,或已由中共领导的武装包围的敌占地区,希望在受降问题解决之前,双方部队都暂驻原地不动。政府方面表示,一切武装冲突自须即行停止,但中央部队为受降前进,中共不应阻止。《会谈纪要》即将发表之时,双方同意删去这一项。由于缺少这一项,重庆谈判之后,军事冲突随之发生,并且日益扩大。(参见周恩来《国共会谈经过》,刊《新华日报》,1946年1月13日;邵力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经过》,刊《中央日报》,1946年1月13日)

重庆谈判的历史经验是:

一、力争以文谈代替武战。抗战胜利,中国面前摆着两条道路:一是国共内战,用枪杆子解决胜负;一是国共合作,以谈判、协商的办法解决分歧和争端,共同和平建国。重庆谈判表明,两党当时共同选择了第二条路。这既适应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和平发展的主流,也符合中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普遍愿望。古人云:“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有人类,就会有分歧,有争端,有矛盾,有斗争。解决之道,不外文武两途。文的一途,损失较小,能够避免破坏与牺牲,缺点是谈拢不易,或时日长久,或拖泥带水;武的一途,损失较大,破坏与牺牲都很大,但干净利落,痛快彻底。相对来说,如果文谈可以解决问题,自然利大弊小。周恩来说:“民心厌乱,兵心厌战,的确是一般人的心理。”(参见《关于国共谈判》,《周恩来军事文选》第3卷,第26页)。在饱经八年抗战的刀兵之苦与血海之灾后,两党能坐到谈判桌前,以文谈代替武战,以协商代替枪炮,共同找寻避免战争、和平发展的途径,这是正确的,得人心的。

二、捐弃前嫌,面向未来。自1927年之后,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彼此结下血海深仇。八年抗战,双方虽并肩抗日,但在摩擦与反摩擦、限制与反限制斗争中又形成许多新的仇怨。重庆谈判期间,双方都能捐弃前嫌,坐到一起,交换意见,共同协商,不再互相敌视、互相攻击,作意识形态的口舌之争,而是一起向前看,向团结、合作的方向发展。周恩来总结重庆谈判的经验教训,其一是要互相承认,不要互相敌视;第二是要互相商量,不要独断;第三是互相竞赛,不要互相抵消。这三点,包括下文要讲到的第四点都必须以“捐弃前嫌”为基础。

三、让步与忍耐。周恩来总结重庆谈判经验的第四点是“互相让步,不要独霸

”,可见他对于“让步”的

重视。他说:“今天中国所需要的054

三民主义、民主国家制度。这些是不能让的。没有这种准绳与方针,就不能谈到合作。不过,在这种大前提下许多具体问题应该力求互让。”为此,他曾向张澜表示,中共方面的方针是“苟能求全,不惜委屈。”(参见吕光光《毛主席同张澜的会见》,《重庆谈判纪实》,第443页)。谈判前,中共即决定放弃长期争持不下的联合政府等问题,放弃长江以南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等8个根据地。谈判中,又多次声明,实行三民主义,承认国民党的第一大党地位,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做了巨大的让步。国民党也作了有限的部分让步,例如同意中共保留的军队由12个师增至20个师;改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政治会议,容许各党派参加;允许中共立即参加中央政府等。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社论分析会谈取得成功的主因是“政府和中共都能发挥相忍以为国的精神”。但是,让步必须与忍耐相结合。谈判中,有争论,有抗辩,少数场合甚至有激烈的冲突和相互批驳,但彼此都能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始终维持友好的、融洽气氛。双方都不急于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一个方案不行,找寻第二个方案,第二个方案不行,再找寻第三个方案。问题解决一个是一个,前进一步是一步。有些关键问题,双方坚持不下,则暂时搁置,留待进一步讨论和协商,决不因此而妨碍协议的达成。

总的看来,重庆谈判虽不圆满,但大体成功,这就为召开国、共及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打下基础。可以说,没有重庆谈判,就不会有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

抗战胜利,中国面临两条道路的抉择,一条是国共内战,一党打倒一党;另一条是国共和解,和平建国。在美苏两强的共同促进和推动下,重庆谈判以及随之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打开了后一条通道,但不幸的是,此路未曾走通,留给后人以无穷的惋惜和无限的深思。(完)(附记:本文收集资料过程中,承沈志华、李静杰、薛衔天及韩国金东吉诸位教授热心帮助,谨此致谢。)

[作者系著名历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杨天石近代史文存》(五卷本)、《杨天石文集》、《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蒋介石日记解读》等]

055

高中历史 美苏两极格局1

美苏两极格局 (2019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月考)1989年7月,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唐纳后来在与莫斯科讨论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时得出结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这表明危机 A.是美苏两国误会产生的偶然事件 B.改变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 C.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 D.加速了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影响 1.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确立。 (2)最终形成:1947年美国开始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同盟关系彻底破裂。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都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两国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冷战”是双方斗争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抗衡。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3.影响

(2)积极影响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对方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 ④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材料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时期美苏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冷战”有利于重大科技成就的发展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摘要:冷战时期,美苏尽管急剧和激烈对抗,但在多次对抗如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均未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直接的、正面的热战。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将争夺焦点转向第三世界,不再触及对方的势力范围,采取的方式也未曾再达到如上述三次危机中那样的激烈和正面直接交锋。从而,使世界在40多年中艰难地维持了持久和平。笔者以为,这正是由于双方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存在有一个最低的界限,即不发生热战。而这条底线,正是由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始终在最后时刻坚持了审慎原则。审慎原则是美苏尽管两极对抗,却始终未发生热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启示,美苏交往中的审慎原则也应该成为任何大国之间尤其是未来中美相处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冷战危机美苏审慎原则 在社会学中,理性原则是指行为体通常倾向于在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目标或手段的行为选择方式。在经济学中,则强调理性是“经济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即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假定的,市场选择始终遵循着以偏好最大化为目标的明智计算。在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中,国家通常被假定为是理性的,在无政府状态下,

作为理性行为体的国家,为了自保,通常总是致力于攫取一定的权力。经典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性的国家总是要无限制地追求以权力为界定的利益;新现实主义者则认为,国家通常以安全为最终目标,因而并不总是无限制地追求权力,而只是追求达到保障其安全的权力为满足。总之,理性的国家在决策时,通常总是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即最大化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行为模式基本体现了此种特征,他们在各个时期总是趋向于最大化地攫取权力,削弱对方,在全球各个层面展开争夺和对抗,并使人类长期面临着沦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灾难的危险。双方几乎利用了除直接热战之外的一切手段进行对抗和争夺。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虽然美苏在诸多时刻走向“战争边缘”,但世界总体上还是保持了40多年的“持久和平”(long peace)。这当作何解释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美苏在冷战时期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原则的同时,奉行了另外一种原则即适度、规避风险的理性和克制的原则即审慎原则的结果。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现实主义通常遭人诟病,它被指责只强调权力政治,而缺乏道德关注。但国内有学者在考察了诸多现实主义者的著述后,发现,从古至今的现实主义者大多都有对“审慎”这一政治价值和道德原则的关注,只是长久以来它被人们忽略了。通过对西方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至今的诸多思想家和理论家审慎原则的发掘和解析、总结,作者概括出了审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学习目标 1.掌握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了解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基本史实,正确分析“冷战”的影响。 2.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明确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该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以此激发为国奋斗的热情。 自学案 一、从盟友到对手 1.美苏关系恶化:(1)二战后,在①等国际会议上,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②的框架。(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美苏在③和④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冷战”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⑤”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就是“⑥”,它成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美苏“冷战” 1.马歇尔计划 (1)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以对抗苏联。(2)内容: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3.苏联的措施: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⑦,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⑧”,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1)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⑨。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2)在美苏影响下,朝鲜半岛南、北部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2.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2年,出现“⑩”事件。 3.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探究学习 材料一、因反导问题,莫斯科与华盛顿近来龃龉不断。在双方关系日益下滑的背景下,俄罗斯准备恢复与古巴的军事技术合作,而11月29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则在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宣布导弹预警雷达系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一系列事件致使西方媒体惊呼俄美“新冷战”的到来。 ——2011年12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 (1)相对于当今俄美“新冷战”,二战后美苏“冷战”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2)美国在“冷战”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苏联又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材料二、二战期间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以及战后美苏开始“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局势有很大的影响,对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理解清楚。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1.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有何特点?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高中历史导学案第2页(共2页)

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素材

高中历史选择题中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雅尔塔体系确立于二战后初期,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则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4.苏东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5.“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6.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直接因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7.多极化出现于两极格局形成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的格局并未形成,而是处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则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8.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或称世界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恶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9.二战以来的美日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从属于美国;1948年后为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1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篇一: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 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

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 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 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列举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史 实 (1)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3)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4)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 篇二: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了解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初步认识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因此国际关系史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在世界近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无论是维也纳体系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本文试就对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史做一些简略的分析,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一、二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使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成为必然。 1、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衰落:①二战彻底打垮了德国,其领土被盟国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际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②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枯竭,昔日威风一扫而光。③法国更是元气大伤,二战使法国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因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国际威望急剧下降。 2、美国独占鳌头,反映在:①军事上因其常规军事实力最强,并垄断原子弹等,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②经济上因工业实力雄厚,黄金储备丰富,美元地位提高等,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③政治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唯

美国马首是瞻。 3、苏联的空前强大,反映在:①经过二战,苏联的军队空前壮大。 ②其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强国。 总之,旧的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苏实力均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二、两极格局初步形成的标志: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世界大国开始按照战争期间一系列首脑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它确立的过程主要包括: 1、1945年联合国成立。 2、审判战犯,包括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3、划分势力范围:如①二战后美苏等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和对奥地利的分区占领。②承认蒙古独立。③以三八线为界,苏、美分别进驻朝鲜的北部和南部。④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向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最终形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性的变化,使世界国际关系进入到新的时代。 三、两极格局进一步确立的标志: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抗 雅尔塔体系确立以后,美苏两国在战争期间的战时盟友关系很快被一种对抗的关系所取代,这种对抗的反映就是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尖锐对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附解析

易混易错点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错因归纳: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不同阶段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掌握不准确。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国际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利制衡的结果,排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 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排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1945到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75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4.(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地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彼此消长。 在二战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格局却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演变都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第一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 1原因: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2表现: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

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和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影响: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不断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日本等进行渗透,企图控制这些国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使西欧、日本等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还凭借其经济势力,大肆推行强权主义政策,使整个世界动荡不安,难以稳定。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 1原因:经过短暂的恢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大力发展本国经济。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危机结束以后,又进入“滞涨”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2表现: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空坐标】 【主干知识】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必修二第六单元、第八单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及评价 (1)新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②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③第三产业得到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 ④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2)评价: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仍有很大的容纳度,还处于上升发展时期。 3.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必修二第七单元)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二第八单元)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影响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关贸总协定

(人教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每日一题

专题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018年北京卷)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 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 【参考答案】D 【解题必备】全面理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确立。 (2)最终形成 1947年美国开始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同盟关系彻底破裂。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表现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的对立。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对立。 (3)军事上:“北约”与“华约”的对立。 3.影响 (1)消极影响 ①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为美苏两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两强相争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长期不得安宁。 ②导致国际关系不断恶化。美苏冷战促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造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形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不利于国际经济的良性发展。 (2)积极影响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对方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 ④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组织一大批美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希望通过美国文化人士与当地民众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构建。该做法 A.旨在与苏联争夺欧洲以外地区 B.主要目的是扩大美国文化影响

70年代的美苏关系

⑶ 70年代的美苏关系 战后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向美国逼近,对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发出挑战。苏联从赫鲁晓夫开始有了与美国争霸的欲望,但迫于实力不济,只得采取迂回战术,在不触及美国重大利益的前提下插足到不属于西方势力范围的新独立国家,进行和平渗透。而到了70年代,苏联的力量上升到足以和美国一争高低的程度,美苏争霸的态势形成。 ①美国的战略收缩 冷战以及两场局部性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美国元气大伤,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由1948年的54.6%下降到1970年的37.8%,黄金外汇储备由1950年的49.6%降为1970年的15.5%。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的迅速上升,美国失去了“金元帝国”的地位,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发生了10次美元危机,迫使美国不得不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宣告解体。不仅如此,美国还饱受逐年加剧的通货膨胀之苦。 面对不利形势,1969年初上台的理查德?尼克松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宣布了美国对亚洲的新政策。他说:“我们正在拟订一项使美国能在太平洋地区继续成为一个强国而又不搞家长关系的政策。”这就是美国决心从亚洲收缩的新政策,人们称之为尼克松主义。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全国电视广播讲话中明确阐述了“尼克松主义”三原则,即:㈠美国将恪守其一切条约义务;㈡如果某一核大国威胁美国某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一美国认为其存在对美国以及整个地区的安全都至关重要的国家的自由,美国将提供援助;㈢如果涉及的是其他类型的侵略,美国将在接到请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不派出人力。“尼克松主义”的中心目标是对付苏联。根据基辛格的解释,美国的对苏政策是一个“连环套”,即同苏联扩大经济和文化交往,在政治关系方面搞“缓和”,通过谈判签订一系列的条约和协定,形成一个“广泛的建设性关系网”套住苏联。 “水门事件”后,福特出任美国总统。福特在两年零五个月的任期里基本承袭了尼克松的战略收缩方针,只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大举向第三世界出击时才有了一些强硬的表示。1977年1月,卡特就任美国第39任总统,他也主张同苏联搞缓和。1977年8月,美国报纸透露出来的《第十号总统备忘录》内容称,一旦苏联入侵西欧,西方军队应放弃西德三分之一的领土。这反映了卡特政府对苏政策是相当软弱的。1978年以后,在苏联越来越大的扩张攻势面前,卡特才出台了具有新内容的政策,提出“人权外交”,以此来改善美国在世界的形象,同时利用人权旗帜支持苏联国内的不同政见者,促使苏联国内的许多犹太人移居国外。 ②苏联的进攻战略和扩张攻势 勃列日涅夫从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总体实力与美国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略优于美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战略核力量:到1972年时,苏联拥有洲际导弹1527枚,潜艇发射导弹560枚。美国的洲际导弹为1054枚,潜艇发射导弹656枚。战略核武器的总数苏联为2227件,美国为2155件,苏联在数量上居于优势地位。 2)常规力量方面。苏联是传统的陆上强国,历来重视保持庞大的常规部队。其现役武装部队有440万人,坦克50000辆,战术飞机4600架,水面战舰240艘;而美国现役武装部队为210万人,坦克10500辆,战术飞机4500架,水面战舰172艘。苏联常规力量在数量上明显优于美国。 有了实力作后盾,苏联大胆制定了同美国进行全球争霸的计划:用经济战略作支撑,军事战略为核心,辅之以缓和谋略;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在中东、非洲展开侧翼迂回,争夺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海洋通道;以打破美国的战略布局为目标,逐步夺取对美国的战略优势。根据计划,苏联在70年代后半期频频向第三世界展开猛烈的扩张攻势。从1971年至1981年的11年间,苏联同10多个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同时,苏联还向第三世界国家大量提供军事援助。据

战后国际关系史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一章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式、观看冷战视频。 [教学重点] 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终结原因。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格局的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 国际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国际格局的定义和类型,了解战后的国际局势,理解美苏两大阵营间的矛盾与争斗,掌握导致冷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和原因,深化对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认识。 第一节国际格局的定义及类型 一、国际格局的定义 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按照国际法,各国际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是平等的,但由于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的差距,又使它们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平等。一些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总是处于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总是享有更多的决定权,被称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角或中心力量。一般而言,世界政治格局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首先,具有强大的实力,即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等。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军事实力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主要手段;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其次,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一个国家在外交上不能独立自主,而是依附于大国或屈从于大国的压力,没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地位,是不可能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最后,具有制衡作用,影响全局。实力强大的行为主体在世界政治中举足轻重,但有时一些行为主体的实力并不强大,却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主要取决于一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影响力。正确的外交政策和游刃有余的外交手段,有时能够弥补实力的不足。 国际格局既是相对稳定,又是变化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政治的基础是经济,国际格局是由世界经济关系决定的。二是国际格局的变化还取决于在格局中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极其力量对比的变化。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主角国家力量的对比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从长期看,有着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一旦主角力量

从欧安会看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

从欧安会看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 上海市七宝中学王丽 1973年7月3日,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共35个国家的外长聚会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这标志着20世纪60、70年代苏联与美国的/缓和0外交发展到了顶峰。面对二战后的冷战格局,早在50年代中叶苏联东欧国家便开始提议召开欧安会,之所以被延开了近20年,主要受当时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影响。因此,探讨和分析欧安会召开的曲折过程和会议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60、70年代美国与苏联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 最早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建议的是苏联东欧国家。为了从法律上确认战后的欧洲边界,排挤美国在西欧的势力,同时引进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国家首次于1954年11月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此后,苏联东欧国家经常公开或私下地向西欧国家提出召开欧安会。1964年12月,苏联通过波兰外长腊帕茨基在第十九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召开全欧安全会议。1967年4月欧洲共产党及工人党的卡罗维发利会议以及1969年3月华约组织布达佩斯会议上都一再提议早日召开欧安会。1969年10月30日,华约国家的布拉格会议上又提出于1970年上半年在赫尔辛基举行全欧和平与安全会议。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起初对苏联、东欧提议召开欧安会反应冷淡,一直没有明确答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苏联把美国排除在欧安会之外,美国对此十分不满。1966年的华沙条约声明中就强调:/欧洲国家有能力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解决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0。苏联、东欧试图排挤美国在欧洲的影响,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布热津斯基从地缘政治学和地缘战略学的角度分析说:/苏联执著的愿望是要-超过美国.0,/把它的对手(指美国)引者)从欧亚大陆彻底赶出去01。而美国则把欧洲当作是其地缘政治的重要目标。/正如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必定认为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存在是他们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主要障碍一样,美国也必然把大洋彼岸的阵地视为美国的防御前线,从而避免从美国本土进行防御0o。美国及其西欧盟国认为,没有美国参加的欧洲安全会议没有意义。 第二,在冷战期间,只出现过缓和的微风,未形成大气候。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执政后,调整苏联的对外政策,试图缓和同西方的关系,曾解决了对奥地利和约问题,举行了苏美两国首脑会晤,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但美苏均未从根本上改变其战略。赫鲁晓夫甚至用制造危机(如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办法试图对西方施加某种压力,因而他的解冻措施并未起到缓和同西方关系的作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于1968年8月入侵捷克斯洛浅克,引起了世界的震惊,美国总统约翰逊对勃列日涅夫直接提出了强烈的警告。 第三,在美国看来,美国若参加欧安会就意味着批准勃列日涅夫主义,因而不愿意参加。勃列日涅夫主义是苏联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提出的一整套扩张主义理论。诸如/有限主权论0、/社会主义大家庭论0、/利益有关论0、/大国特殊责任论0等等,试图要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听从苏联/家长0的指挥。苏联把东欧/看成是它的天然的统治范围,是对西欧施加政治和军事压力必不可少的跳板0?。1969年底,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公开谴责苏联提议召开欧安会的唯一目的是要求保持莫斯科对东欧的控制,声称决不参加一次具有批准或默许勃列日涅夫主义作用的会议。 二 进入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召开欧安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972年5月美国与苏联达成了有关召开欧安会的协议。美国赞同并参与召开欧安会是有原因的。 第一,国际局势、世界政治力量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向,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对外政策需作调整。60年代后期,西欧、日本迅速发展壮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美国的地位相对下降了,又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而难以自拔,美苏力量对比逐渐朝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面对国际局势的新变化,美苏在战略上和政策上都作了调整。勃列日涅夫 37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考试大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搜索:①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②两极格局的影响;③“冷战”的含义及表现 实战高考: 1.(08江苏单科)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3.(2009高考海南单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4.(2010·广东文综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基础知识梳理 一、冷战的兴起 知识补充:世界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个超出欧洲范围,具有全球性的国际秩序; 2)、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 “冷战”兴起的背景 (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4)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5)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两国领导人的不信任和猜疑; (6)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冷战”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冷战开始:

专题十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美国“一枝独秀”到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 1.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繁荣 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尤其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原因: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重要原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原因);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根本原因) (2)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西欧经济的发展: 欧盟: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①欧盟成立时间:1993年;使用单一货币:欧元;②欧盟内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见知识点第24页;②作用: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③对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影响:政治上,有力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和美苏的两极格局,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独霸变为欧盟、日本、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的崛起 (1)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①特点: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②原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时期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教育和科技。 (2)80年代,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知识拓展】 ★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都有美国的扶持;都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都采取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20届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教学案人教版必修一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47课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解读考纲,明确目标 1.两极格局建立的背景。 2.“冷战”形成的过程。 3.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 二、深度理解,核心突破 核心一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 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 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 史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不 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④。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核心二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 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①。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 尚②。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 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③ ——摘编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史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 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④ (70) 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⑤。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1)根据史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 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三、挑战自我,冲击名校 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演变 一、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会议);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变动原因 1、第一次原因: 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

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 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 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

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三、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实质: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四、前两次国际格局的结束: 1、1939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

2、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五、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 第一次: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 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

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②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六、三次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国际地位的影响) 1、第一次:由于中国综合国力低下,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