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一些文献

内部审计的一些文献
内部审计的一些文献

参考文献

[1] 杜殿明. 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 北方经济, 2007, (14) .

[2] 李云婷.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 北方经济, 2009, (02) .

[3] 路媛媛,袁洋.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02) .

[4] 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

[5] 杨霞. 浅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J].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Z2) .

[6] 汪海鸿.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 供电企业管理, 2006, (03) .

[7] 王大友.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06) .

[8] 王红,李继志. 论风险基础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 2008, (05) .

[9] 王清华. 试论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审计[J]. 消费导刊, 2008, (08) .

[10] 马明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 广西电业, 2009, (01) .

[11] 黄文武.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 .

[12] 王荣,于露.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审计效力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07,(01) .

[13] 施岩.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09) .

[14] 余超挺.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27) .

[15] 黄劲,蒋健华.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08,(16) .

[16] 刘军.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风, 2009,(09) .

[17] 张娇,田坤. 关于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 2008,(30) .

[18] 卢轶乔晏晨晖.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J].当代财经,2007.8

[19] 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2007.4

[20] 戚振东段兴民吴清华. 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展现状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7

[21] 陈美华.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

[22] 吴秋生.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7

[23] 马玉申姚清云高厚礼.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7

[24] 李海东莫鸿芳.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7.8

[25] 余玉苗田娟朱业明.审计合谋的一个博弈均衡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7.8

[26 ]傅黎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9

[27] 王炳华.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

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

[1]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控制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2):239-240

[2]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5:70-74

[3]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N],2008,

(3):33-35

[4]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150

[5]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1:45-50

[6]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N],2007,(29):170

[7]张小英.先带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总会计师,2005,3:32-37

[8]汤谷良,刘晓嫱,任晨煜.《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构建与运行的启示,对外经贸财会[J],2005,5:9-10

[9]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72-75

[10]杨士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2005,1:60-62

[11]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N],经济师,2009,(3):180

[12]董庆平.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现代会计.2007,(05):33~35

[13]刘小慧.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8):32

[14]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174-175

[15]刘小惠.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机制建设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72-73

[16]王秀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问题探讨[J].财会天地,2009,(8):71

[17]刘军.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科技风[J], 2009,(09):10-13

[18]宋为民.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5,(1):35

[19]张东辉.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财经界,2006,(10):148-149

[20]崔志华.加强内部管理审计提升内部审计职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6):56

相似文献:

1. 期刊论文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经济师2009,(3)

我国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薄弱,限制了内部审计只能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文章首先阐述内部审计质量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油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油田企业工作实际针对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2. 期刊论文张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8,(3)

内部审计作为社会各类组织自身的“免疫系统”,是组织的一道重要防线,但在我国的许多组织中,内部审计机构却是“精简的对象”和“摆设”,其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质量低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许多问题,应加强内部审计团队的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同时注重控制环节的连接和控制功能的延伸,以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

3. 学位论文陈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200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使人们意识到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性,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审计人员素质、审计程序、方法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与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相比仍存在着差距,内部审计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拟对我国企业如何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更大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供可行方案。

本文以内部审计及质量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论与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系统论与控制论观点出发,构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控制子系统以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子系统。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内部审计作业质量标准和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制定具体的审计作业质量标准和通过借鉴国外内部审计质量改进方法,如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外部环境角度,提出内部审计协会外部监管力量不足,要求内部审计协会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并建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委员会,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管;从内部环境角度,内部组织保障机制不健全,提出运用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以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与权威性。对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终结阶段的业务开展情况及运用的技术方法进行全方位剖析,提出关键控制点控制法,首先加强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并针对每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对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业务过程的质量控制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是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

包括审前的质量控制制度约束、审中及审后的督导、复核,。以及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与评价、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督导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考评制度执行力薄弱、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未能有效开展。通过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督导过程中的具体程序、方法和主要职责分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考核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使其落到实践,以上措施为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供借鉴。

4. 期刊论文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导报2007,(29)

企业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将导致人为造假得不到揭露,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累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5. 期刊论文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经济师2006,(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内部审计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得关注,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决定内部审计发挥好坏的一把尺子,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标准,然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和控制制度,最后“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体系。

6. 学位论文刘燕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007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措施,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正是内部审计定义对审计方法和审计质量提出的要求,即“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由此,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于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而要有满意的内部审计质量,就必须对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因此,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宗旨就是通过评价内审工作,取得他人的信赖,为了达到此目标,内部机构必须制定一个质量控制的程序或标准,并坚持执行。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又分为日常监督和定期评估。内部评估应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指定的质控小组或单独的质控部门来执行。外部评估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独立于被评估单位;而是具有专业胜任能力;三是没有利益冲突。

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分别是《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公司内部审计章程及内部审计机构制定的审计手册、组织内部适用于内审机构的政策和程序,政府的法律和法规,行业的准则,适用的审计方法,组织和内审机构的发展计划,等等。

巴塞尔委员会作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要求银行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药坚持国际内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的工作标准。作为公认在审计质量控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质量控制上是相当完善的,如AICPA的会计事务所事业部制和同业复核制度。因此,了解IIA和AICPA审计质量控制机制有助于构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理解。

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进展情况不尽相同,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尚未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美国花旗银行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较具有先进性,符合国际内审实物标准(IIA)和美国独立会计师协会(AICPA)的相关标准。

浦发银行正是借鉴花旗的经验,建立起一套旨在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质量控制机制建设向国际先进银行审计标准看齐,坚持高起点;(二)审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要符合国际内审实务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三)制定严格的审计报告审核程序,严把审计报告质量关。从浦发银行审计工作质量管理和专业化程度来看,在全面审计管理和规范化水平已有较大改善,但与IIA和AICPA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还要在促进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充分发挥作用。

本论文希望能体现内部审计理论动态发展与变化的特征,并能够为建立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7. 期刊论文高东辉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中国经贸2009,(16)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我过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不全面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

内部审计研究动态:

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

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会互相影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 审计的目标、组织形式、信息传递都大不相同。国际上两种常见的公司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影响, 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并对审计模式产生了不良影响。需要对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进行改进。

本文首先通过引用科克伦(Cochran)和沃提克(Wartick)在1988 年发表的《公司治理———文献回顾》一文中关于公司治理基本问题的观点,引出了审计模式的概念。接着文章分四部分对问题展开了论述。

第一部分: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的关系。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的关系,指出: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了审计模式, 审计模式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与效能。同时作者还认为公司治理模式主要被概括为两种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和以日德为代表内部监控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

第二部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审计模式。在这一本部分中,作者从审计目标—审计组织形式—审计信息传递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审计模式问题。首先是外部监控公司治理模式下审计模式的特点;其次是内部监控公司治理模式下审计模式的特点。

第三部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中,作者认为,我国在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的协调与职能划分、审计的监督作用的真正落实等方面, 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诸如:独立董事监督功能较弱、监事会制度形同虚设、董事会下设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重叠和冲突等。

最后,作者给出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的发展建议:董事会下设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的重新划分;强化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合治理”。

(整理自《当代财经》2007(8),作者:卢轶乔晏晨晖)

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本文首先谈了我国政府机关现行内部审计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大多政府机关未建立起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专门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形式重于实质;内部审计工作分散独立运作,事权不一,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效果;从事内审工作的人员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财务报告存在的七大问题,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功能的整体发挥。

接下来作者指出,我们应顺应政府组织再造的潮流,引进内部审计新概念、新技术,并使之法定化、规范化,以强化政府机关的竞争能力:设置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机构,整合各政府机关现行内部平行控制机制;加快政府会计改革,改善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和财政困境,推行真正意义的政府机关内部财务审计;建设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融为一体的内部综合审计。

(整理自《中国内部审计》,作者:王光远)

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展现状及启示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评介国际上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轨迹、概念框架和应用模式,结合我国的特殊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背景,提出了有关我国未来人力资源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思路。

文章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历程与概念框架。关于人力资源审计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评价工具观和管理工具观。作者还指出,人力资源审计大致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早期形式的人事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着重审查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其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人力资源审计朝着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拓展。关于人力资源审计的概念框架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作者按照按照人力资源审计的概念框架所界定的受托责任主体和审计评判标准将国外现有的人力资源审计大致划分为了合法性审计、制度审计、价值导向审计和绩效审计四种。并在分别阐述这四种审计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它们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国外人力资源审计方面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为我国开展人力资源审计提供以下启示:确立以合法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审计模式;人力资源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设计;审计指标的确定;人力资源审计的制度创新。

(整理自《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7,作者:戚振东段兴民吴清华)

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

在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 国有企业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 而且还要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各种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各自为政, 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 还造成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 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他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对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及结构存在局限性;政府审计缺乏足够力量对国有企业实施全方位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无法代替政府的管理监督;国有企业资产监控体系不合理。

紧接着,作者又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主体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审计是基于公共资源管理者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基于社会公共需要的审计监督;外派监事或监事会的审计监督基于国有资产所

有者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审计监督。

最后,作者将服务对象和监督重点各不相同审计主体, 通过审计目标的相互协调、职责范围的合理调整, 审计方式的相互配合, 以及审计成果的相互利用, 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审计监督体系, 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整理自《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作者:陈美华)

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

政府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和国资委牵头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国企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都是合理的,但两者对国企监督的目的是不相同的,因此,两者对国企的监督应当进行分工负责。

文章首先对实行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后,政府审计机关是否应当以及如何对国企进行审计监督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这一部分,作者谈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几种不同认识:抓大放小论、限制性受托审计论、转为间接审计论、完全退出论,并且对每一种认识进行了评价。

其次,作者分析了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资委应当分工负责的国企审计监督职责,认为由于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赋予国资委代行国有企业主要或惟一出资人的职责,使国资委具有管资产、管人与管事的全权,因此,由国资委牵头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监督是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主要或惟一出资人应有的职责,也是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的。

在这一部分,作者还阐述并评价了这样一种观点:国企审计权应当由政府审计机关独占,反对由国资委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来执行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

最后,作者阐述了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分工负责的国企审计监督职责: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开展对国资委的全面审计、对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投资进行绩效审计、对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重大国有资产所有权交易进行审计。

(整理自《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7,作者:吴秋生)

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

文章在引言部分定义了“内部审计的外部协同”这一概念,并给出:其三种表现模式外包会计师事务

所、与注册会计师或其他企业内审人员合作内审、与其他企业内审机构合作实施交叉审计等。

作者在阐述了“内部审计的外部协同”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与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对外部审计协同内部审计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关于外部审计协同内部审计的可能性,作者给出了三个理由:按照受托责任学说,内、外部受托责任是一致的,这就使得使外部审计取代内部审计成为可能;内部审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与外部审计是相同的,因而可以通过外部审计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供求已经形成。关于外部审计协同内部审计的合理性,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成本费用是制约内部审计的重要因素,而就外部审计而言,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鉴证业务,有很强的成本效益意识,故注册会计师进军内部审计领域是十分合理的;内部审计是面向控制和面向未来的,非常强调信息的及时性,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定期进行,而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定期财务审计的职业特征正好符合内部审计的定期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是公司内部的一个部门,缺乏独立性,不能公允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务,因此,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取代内部审计部门,由注册会计师充任内部审计主体是十分合理的;注册会计师作为熟练的审计专家,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并经过考试合格,所以在专业能力上优于内部审计人员,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进军内部审计领域的先决条件。

然后,作者又对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

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内部审计外部协同既有理论上的支撑,又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因此,在企业治理过程中,应当着重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利于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顺利实施;二是对内部审计是否选择外部协同进行评估,运用成本效益原则进行方案的决策。

(整理自《山东社会科学》2007.7,作者:马玉申姚清云高厚礼)

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增加企业的价值,改善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果。

作者首先对公司内部审计环境、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公司内部审计的成效、公司的财务监管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描述。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公司应该改变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建立一个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内部审计监控模式,依靠内部审计机构熟悉本企业情况,在对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诸多信息内容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围绕公司管理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高层管理者提供风险管理需要的相关信息。从而,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立体化的审计监督体系、确定公司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监控模式设计。

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的一项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公司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公司要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的配备与培养,使其能适应经济工作的复杂性,保证审计结论客观、真实、准确,并能出具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人员的最终目标和所有者一致——都希望公司利润最大化,他们和公司没有利益冲突,对公司有着很高的忠诚度,从公司层面来讲,利用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咨询服务的成本比利用外部审计的成本要低得多,因此,内部审计更能帮助公司改进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整理自《经济问题》2007.8,作者:李海东莫鸿芳)

审计合谋的一个博弈均衡分析框架

本文是一篇实证分析论文。

文章引言部分给出了是审计合谋的定义,指出当前审计环境中,审计合谋现象普遍存在,双重审计制度可以看作是阻止审计合谋的一种制度设计。

接下来,作者在分析审计合谋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括引入第二个审计师的概率因子、融合外部监督惩罚与激励机制的博弈模型,对阻止审计合谋的条件进行了均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当外部监督惩罚力度强化后与适当的激励机制存在时,双重审计制度有利于降低对审计师的监督成本,从而为其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多期博弈角度看,这一制度还有利于削弱审计师的“合谋偏好”,最终使双重审计回归到单一审计路线上来,节约对审计师的社会监督成本;在目前环境下, 阻止审计合谋需要强化对审计师的监督力度与广度, 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以及完善对审计师的激励机制。

《整理自《管理科学学报》2007.8,作者:余玉苗田娟朱业明》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与对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企业内、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作出了统计分析,得出现实中两类审计职业的相互依赖非常有限,进而提出内、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实务建议与操作指引。

文章首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总体情况: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尚未形成良好的相互依赖关系;内部审计师利用并评价外部审计质量的工作非常欠缺;CPA在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和人力资源方面比较差。(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决定因素:从CPA看来,是否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环境和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方面的情况;内部审计师方面认为,决定内部审计利用外部审计工作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相对比较高,二是利用外部审计能够更加引起领导对内审工作及其结果的重视。(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范围与程度。调查结论表明,我国目前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相互依赖情况非常不理想,与他们相互依赖的潜在可能性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给出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实务建议:审计职业界应树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执业理念;企业内部应建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有效机制;行业组织应尽快出台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实务指南。

(整理自《财会研究》2007.9,作者:傅黎瑛)

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内部审计关注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过程, 致力于提高组织的价值。本文通过建立一套体系和指标, 对内部审计的业绩进行评价和计量, 改进内部审计自身管理水平, 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作用。

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的必要性: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业绩评价对内部审计行为具有激励作用。

其次,作者从评价的主体和原则、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等几个方面谈了如何构建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指出应针对内部审计的工作特点, 围绕评价内容, 以内部审计为主体, 从审计成本、审计覆盖范围、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建议提供、人际关系、其他机构的评价、人员和培训等8 个方面对内部审计工作业绩进行计量, 每一个总指标下又分为不同的指标。为方便实际操作, 作者列表描述了每个评价指标包括的建议使用频率、指标的简要说明等。

最后,作者认为,在实践中还应注意如下问题:做好基础性工作、合理使用评价指标、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和客观。

(整理自《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作者: 王炳华)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5920111.html,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探讨 作者:袁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第10期 摘要:在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外部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内部审计不再仅仅是纠错防弊的经济卫士,而是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参谋。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成果及运用进行阐述,就制约审计成果运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审计成果运用效果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成果运用;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成果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经过实施审计程序,汇总工作成果而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且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二是采纳审计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一、加强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能够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企业通过审计成果运用,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不断提升企业内部风险防控能力,减少问题的发生。 (二)有效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内部审计部门积极顺应形势,转变职能定位,由过去的仅仅是内部监督向内部服务与监督并重转化。审计内容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领域,围绕影响企业效益的物资采购、成本费用、投资建设、安全隐患治理等方面开展专项审计,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通过对审计成果运用,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管理中出效益,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中存在的难点 (一)企业管理层对审计成果的认知理念存在偏差 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往往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比经济效益更加关注,或者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内容对企业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流入,因而对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关注度不高。其次,部分领导认为审计发现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1 内部控制定义 其实我们通过学习观察所得,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不同年代都有所不同。各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冯培根(2000)认为,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强化内部监督,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文章认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对于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Lauraf.Spira(2003)指出 Turnbull 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 彭君翔(2008)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和企业内部控制原理探析三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且回顾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五个发展阶段;并从“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三个角度,探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 安艳红(2008)提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正确,利于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

内部审计论文参考文献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内部审计论文参考文献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摘要:内部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进步发展的集中反映,对审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 的作用。准确地把握内部审计文化的作用和特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文化凝聚、协调、形象、约束、团结五大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先进文化 一、新时期下内部审计文化对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作用及其必要性 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机关在新形势下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进步发展的集中反映,加强中国特色的内部审计文化的研究,是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改进审计工作机制,由粗放式 审计向集约化审计,由外延审计向内涵审计转变的重要途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切实重视审计文化建设,为审计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l、内部审计文化使审计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拥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审计群体中,人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为实现审计组织的目标 而奋斗。 2、内部审计文化将审计组织的组织目标、宗旨和社会责任,内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化为审计行为准则,形成“内控”机制。 3、内部审计文化将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凝结为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又通过审计人员发挥着知识、科技和智能的机能。内部审计文化的机能正在于将知识等因素和审计人员融为一体,从而造就出一批适应时代进步要求、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4、内部审计文化以其自成体系的组织目标、宗旨和原则等本质内容和特征,给外界以完整、深刻的印象,具有塑造审计组织形象的功能。内部审计文化通过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发散和辐射其影响,并外化成在审计客体和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5、内部审计文化将发挥组织“调节器”的机能,将审计组织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消解于萌芽状态之中。由于内部审计文化中群体共同的价值观、精神、道德观、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作用,审计组织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审计组织内部人员的协调一致。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也比较容易消解。 二、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微观解读 1、塑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上,应该本着科学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所处环境、人员结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也需要发展、完善,还应该适时分解细化,构建适合企业自己的、具体的行动准则和价值观念,来作为每个员工工作的动力、行动的指南、判别是非曲直的标准。 2、科技的投入和严格的审计工作程序保证了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为保证内审部门审计业务高效开展,企业应建设提供“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利用这个审计平台,使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更加灵活,提高工作效率。审计人员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随时将细节告知被审计部门的相关当事人及其上一级,以便随查随改,并及时接受被审 计部门的解释和反馈。审计结束后,被审计部门须在六周之内对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将整改的结果或者预计整改完成的时间提交“内审信息系统”,并有第三人监督,直到审计建议和意见被落实为止。内审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独立的审计发现和意见拟写审计报告,并逐级上报。内部审计委员会根据整改情况,可责成限期整改。内审部门根据风险大小,可随时安排后续审计。上述一系列措施和流程,为审计建议和意见的落实奠定了基础。加之审计结果,直接影响被审计部门及其管理人员的年度考核结果,从而提高了被审计单位整改的积 极性,达到巩固审计成果的目的。

浅谈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

浅谈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该行业的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极差,但是,作为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迫在眉睫。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要的监管手段。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无论是在企业中的地位、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欠缺和困难,笔者从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各种难点,并寻求其解决方法和策略,以达到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 主题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策略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无论是在企业中的地位、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欠缺和困难。解决这些欠缺和困难,有效对审计中的难点加以关注,成为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首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经营绩效以及经营合规性等进行的检查、监督、评估。 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一套完整、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公司的经营发展,内部审计,就是对该管理制度执行程度及优劣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的过程。内部审计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是对我们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的一种监督与评价,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协助组织建立和改善内部控制;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现状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审计主要是对工程竣工后集中一次性审计,是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包括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是一种事后审计,并作为建设方和施工方最终结算的依据。 目前,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成熟,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高效利用资金,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全面提出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单位审计部门组织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的活动。 (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1、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系别:商学系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N121班学号:2012451090345 学生姓名:周丽君指导教师:施寅国、吴英 一、前言部分 (一)写作目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摧垮了一批批的民营企业,大量民营企业裁剪员工、降低薪水,更有甚的是倒闭破产。这场灾难给我国民营企业敲响了警钟,使民营企业开始审视企业的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审计。当今环境下,企业面临风险不断增多、组织机构愈加复杂等问题,尤其是在民营企业由单一家族式企业转向人才多样化的过程当中,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通过专职的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状况、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效益型以及合法性进行审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评价民营企业的经济责任,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经济性监督活动。民营企业的审计机构是与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客观、公平、公正以及可信度。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所以其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企业审计机构以及专业的审计人员具有高水平的审计能力,也需要企业管理者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来对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制机制进行经验性的总结以及创新性的探索。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初创阶段主要是家族式管理,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不需要内部审计,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管理就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来解决。 本文通过系统地查阅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搜集、

内部审计的一些文献

参考文献 [1] 杜殿明. 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 北方经济, 2007, (14) . [2] 李云婷.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 北方经济, 2009, (02) . [3] 路媛媛,袁洋.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02) . [4] 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 [5] 杨霞. 浅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J].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Z2) . [6] 汪海鸿.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 供电企业管理, 2006, (03) . [7] 王大友.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06) . [8] 王红,李继志. 论风险基础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 2008, (05) . [9] 王清华. 试论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审计[J]. 消费导刊, 2008, (08) . [10] 马明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 广西电业, 2009, (01) . [11] 黄文武.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 . [12] 王荣,于露.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审计效力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07,(01) . [13] 施岩.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09) . [14] 余超挺.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27) . [15] 黄劲,蒋健华.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08,(16) . [16] 刘军.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风, 2009,(09) . [17] 张娇,田坤. 关于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 2008,(30) . [18] 卢轶乔晏晨晖.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J].当代财经,2007.8 [19] 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2007.4 [20] 戚振东段兴民吴清华. 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展现状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7 [21] 陈美华.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 [22] 吴秋生.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7 [23] 马玉申姚清云高厚礼.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7 [24] 李海东莫鸿芳.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7.8 [25] 余玉苗田娟朱业明.审计合谋的一个博弈均衡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7.8 [26 ]傅黎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9 [27] 王炳华.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 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 [1]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控制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2):239-240 [2]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5:70-74 [3]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N],2008, (3):33-35 [4]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150 [5]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1:45-50 [6]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N],2007,(29):170 [7]张小英.先带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总会计师,2005,3:32-37 [8]汤谷良,刘晓嫱,任晨煜.《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构建与运行的启示,对外经贸财会[J],2005,5:9-10 [9]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72-75 [10]杨士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2005,1:60-62 [11]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N],经济师,2009,(3):180

浅谈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现状与对策

浅谈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现状与对策 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为地税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构建地税系统惩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做好内审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总结经验,乘势而上,为建设和谐健康发展的地税而努力。 一、内审工作职能日趋重要,审计作用越发明显 (一)有力地促进惩防体系的制度保证和责任机制建设。通过内部审计,帮助查漏补缺,及早发现制度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堵住“蝼蚁之穴”,防止“溃堤之灾”,在制度和管理上确保干部少出问题、不出问题,强化了领导干部履行“一岗两责”的意识,促进了内部管理。 (二)有力地促进惩防体系的监督制约和预警机制建设。通过内部审计,实行主动和有效的监督,经常监督检查领导干部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情况,把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置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及早做好了事前防范和预警工作。 (三)有力促进惩防体系的惩治和教育机制建设。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起到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作用,增强了大家的自律意识,规范了大家的行为。 二、内审工作发展中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存在“两怕”现象:怕

麻烦,有部分同志认为,政府审计部门每年进行了审计,系统内部每年都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巡视检查和财务收支检查,有什么问题和不足已能够说清和解决,再进行内部审计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属重复工作,太麻烦,也没有太大必要;怕得罪人,部分内审人员对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信心不足、责任心不强,认为被审计对象都涉及领导干部,怕得罪人,倒不如你好我好大家好,当个好好先生算了。 (二)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内部审计涉及面广和政策性强,因此,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责任大和要求高,而目前懂财会知识、税收业务、内部规章和纪检监察的内审人员还比较缺乏。 (三)内部审计工作不够规范。内审职能上,部门之间责任不清、主次不分和业务交叉。在人员配备上,专职人员较少,在内审质量上,还存在深浅不一,甚至浮于表面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推动内审工作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审计监督理念 中纪委向党的十七大的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为此,结合到我们地税部门,要确保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就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就必须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审计监督理念。首先,完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 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2000年_月_日由_ _省电力工业局改制而成。公司主营电网经营、电力生产、电力电量购销、电网调度与管理;兼营电力技术开发、试验研究、 信息通信、电力建设(包括勘测、设计、施工、修造、安装、调试)、燃料购销、物资购销、职业培训、咨询服务、房地产开发、广告装潢等。 公司本部机构设16部1中心,公司现有直属单位33个、二级单位8个、视同直属的合资联营单位18个,正式员工约23623人;有多种经营企业238个,并与全省60个趸售县(市、区)的供电企业签订代管协议,实现代管56个。到2001年底,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245.41万千瓦,资产总额287.51亿元。2001年3月26日,_ _省电力有限公司被国电公司正式命名为中国一流电力公司。 __省电力公司为了保证“资产经营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促进__电力竞争性生存、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员工效益,实现“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终极目标,紧紧围绕“咬定双满意,奋力创一流,加速实现两个带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工作主线,积极探索构筑“立体、动态、集约、高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实施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委派制、片区审计工作派出制和监督巡视制度。通过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推动监督运行机制的流程重组、功能再造,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实现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公司现有审计人员93人,其中:本部及派出机构28人,基层单位配备专职审计人员65人,初步形成公司本部、审计工作部、基层内部审计三个层面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侯俊志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 内外主要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目标、实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对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对内部审计人员能力要求,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等方面对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一、引言 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关注。正是存在这样的需求,一种以内部审计主体组织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同时考虑公司治理在内的、以组织整体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势而生。目前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主要集中于如何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于如何在具体审计项目中贯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的实践性资料并不多见。而要将这种新型审计模式贯彻到内部审计全过程,就必须在如何以风险为导向实施具体审计项目方面有所突破。 二、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内外运用情况研究 目前内部审计领域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运用目前还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即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选择审计项目时采用这一方法,而在微观层面,即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还非常有限,如Marco Allegrini,Giuseppe D'Onza(2003)对在意大利上市的前100家大型企业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25%的企业未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67%的企业只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只有8%的企业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并未在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研究 理论界对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李曼(2010)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注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风险为中心出具审计报告,协助企业风险管理。这里的“风险”不仅是指“审计风险”,还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内部审计的英文文献

内部和外部审计监督的实证比较 理查德?L.拉特利夫、理查德?L.詹森、詹姆斯 C.弗拉格 管理审计杂志,第8 卷,第2章,2006 年,第9-16页 ? MCB 大学出版社,0268-6902 引言 审计监督项目的对象包括所有可以确保审核有效地进行的必要活动。监督一个审计项目与向管理方提出的审计报告息息相关。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在其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出正确的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包含约定计划和监督。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以及其在美国的总部与新西兰的区域分会在其《内部审计专业实践标准》中也提到:“审计工作应妥善计划和监督”。 总体审计项目监督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那些计划已得到批准的审计工作的监督。 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重点要求审计项目应得到“妥善监管”,其中包括: ●指导审计人员的工作分配 ●监督审计方案的批准 ●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审计底稿 ●保证足够的审计报告 ●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监督审计过程中记录并保留证据 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在审计准则4中明确指出:“审计工作者应当小心地直接监督和审查那些委托助理们完成的工作。”为达到本文研究目的,这里引用准则4中提到的审计监督方面的术语包括“方向”“监督”“审查”。 “方向”包括“告知助理他们的职责和审计程序的目标”,督促他们并且“让他们知道那些可能会影响整个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进度的事项……”。准则针对正确的审计工作列出了时间计划表、计划备忘和审计书面方案。 “监督”包括监察审计工作的进展、对审计工作计划中要求修改的部分提出警告以及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解决问题。准则中同时还指出:对每一项由助理完成的工作必须进行检查。 尽管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和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提供了一些关于审计监督的指导性意见,但除了公会简要的未明确定义出规划的时间表、计划备忘以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朱文君 【摘要】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本文从阐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探讨提高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途径,意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改善运营管理,为内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内部审计成果运用 近年来,随着内审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和重点,全面履行“监督、检查、评价、服务”职能,在加强自我管理,实施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内部审计虽已成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上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 一、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概述 内部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部门和内审人员在审计发现的基础上,经过提炼总结、综合比较和专业分析而形成的、有利用价值的审计“产品”,它是审计成效的最终反映,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直接价值。 实现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更是实现企业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实现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最终目的所在。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面临的问题分析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内部审计成果应用难、落实难的情况,一些问题屡查屡犯,致使内部审计作用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制约了审计成果的落实应用 企业的内审部门是辅助企业开展内部管理的机构,有时甚至挂靠在财务部门或者与纪检政工等部门合署办公,而内审人员的政治待遇、福利待遇普遍低于职能部门。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先天不足,影响到审计工作及其审计结论所具有的客观性,也影响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实效。 (二)审计成果运用的意识不强,使得成果运用失去了原动力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专业:会计学 一、前言部分 (一)写作目的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民营企业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不同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它是企业基于提高自身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而做出的一种主动选择,其内部审计的设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缺乏系统性。政府作为行政机构则无意干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问题,缺乏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磬要的指导和管理。这就导致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诸如机构设置混乱、审计业务不规范等诸多弊病。因此,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已成为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相关概念 1、民营企业的相关概念 所以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在《公司法》中,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主要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按照上面对民营企业内涵的界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 民营不等于私营,民营化也不能等于私有化。从广义上看,民营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因此,归纳民营企业的概念就是:非国有独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 2、内部审计的相关概念 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文翻译文献

文献信息: 文献标题: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in Kuwaiti Industrial SMEs(科威特工业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有效性的理论探讨)国外作者:Awn Metlib AL-SHBAIL,Turki A.A.TURKI 文献出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Accounting, Finance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2017,1(7):107-116 字数统计:英文2221单词,12805字符;中文4184汉字 外文文献: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in Kuwaiti Industrial SMEs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scrutinis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and the fou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Internal Auditing (ISPPIA): independence of internal auditors, scope of internal auditors, management support, and audited coope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Satisfaction of internal auditors is also examined. Further, th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if pres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A among industrial SMEs in Kuwait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satisfaction of internal auditors. By ascerta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A at the industrial firms via theories as well as variables, this paper broadens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A. Key words: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satisfaction of internal auditors, Kuwaiti Industrial SMEs 1.Introduction Within the past few decades,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hav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rough value added services and thus, it has

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检查,认为内审工作近几年来,在提高审计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内部审计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内审质量及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一些关键性问题,制约了当前内审部门重要作用的发挥1 制约内审部门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1.1 内审机构的设立没有完全到位,内审人员独立性差 通过检查有部分单位内审机构的设立没有完全独立。目前,虽然大中型企业以及集团公司内部逐步设立了内审机构,但有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还不够健全,很多和纪检、监查、财务部门混在一起,内审人员不能专职搞内审工作,整天忙于其它事务,也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制度。有的单位即使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又从属于财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检查流于形式,混同于财务检查。有的内审,从某种意义上讲,机构设立还没有真正到位。由于机构不设立,内审人员独立性比较差,对于发现的问题,缺乏揭示和披露的勇气。内审人员往往迫于领导压力或者出于同事关系的考虑,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对发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内审的审计工作的质量。 1.2 个别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内审人员多由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岗,甚至是兼职,比较习惯于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往往重视账面审计而忽略账外审计,直接导致对经济业务复杂性的了解不足,难以将企业经营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地披露与揭示。

1.3 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 我国虽然制定了统一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一些具体准则,但缺少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使得企业内审目标不明确,内审工作计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审计方案脱离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 审计调查不彻底,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缺乏严格规范; 重大问题没有查深查透,审计意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 2 提高内部审计业务标准的措施 2.1 设立完全独立的内审机构 全市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下属单位较多、资金量大的,要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其他部门和事业组织也应根据审计业务需要设立内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审计的任何结论将失去独立的控制作用。内部审计是市场主体层级管理与层次经营的分权产物,独立性就是根据这一分权制度建立的。独立性存在两方面含义,一是内部审计部门要独立于被监督者,这是履行职责的保证。二是内部审计要有独立的引证权,这是执法的保证。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体系应体现:内部审计业务应由管理层委托并授权; 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由管理层委派; 内部审计部门的经费核算不受其他部门的牵制,尤其不能受财务会计部门的牵制; 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所要审计的业务活动。 2.2 建立、健全内审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总结精选

内部审计工作总结精选 近年来,合肥供电公司将强化内部审计作为加强企业精益化管理的“一号工程”。随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的“免疫系统”,从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深化为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合肥供电公司在深入分析企业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指标体系。审计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控制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任务和工作计划建议,由审计、财务、营销、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的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审计管理工作的进展和审计成果运用情况,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对审计成果的建设性、适用性进行评价。通过有效的指标审计评价,调动和激发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 合肥供电公司还围绕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开展审计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审计制度,进一步保障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权力和职责,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计划体系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和内控,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培育风险文化,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例如,针对合肥市电网建设加快、输变电工程量激增的现状,合肥供电公司加大工程审计力度,重点分析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风险

点,将内部审计关口逐步前移,以工程决算审计为核心,实施事前项目审查、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造价控制的系统化工程审计模式,并打破审计区域限制,整合跨区域审计资源,将指标审计、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有机结合、动态管理,全面消除了审计“盲区”。 一、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内审质量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合肥供电公司从制度、手段和成果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在管理标准化方面,合肥供电公司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审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21项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详细规定审计年度计划制定、方案设计、证据收集、底稿日志编写、报告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全流程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在信息化方面,随着企业erp系统上线运行,erp系统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信息分析功能可以大大助力审计工作。该公司审计人员积极学习erp流程操作、深化erp审计系统应用,着手开展erp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工作。在此基础上,合肥供电公司筹建了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按照资产从属,自上而下梳理经济业务流程,收集机构变动、人事调整、文件制度、财务报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信息,通过系统设置,形成常态化、模式化的分析结论。这样,就能够在接受

信息化对内部审计影响的理论分析文献综述

信息化对内部审计影响的理论分析 文献综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腾飞,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自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以来,内部审计信息化也被提上了日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监督各项制度、计划的贯彻情况,为部门、单位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揭示经营管理薄弱环节,促进部门、单位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当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内部审计当中,内部审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繁杂的手工劳动被大大地简化了,而审计的工具、载体和审计规则等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分析掌握信息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从而掌握融入信息技术的内部审计,结合国外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概况 我国目前内部审计信息化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于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职能仍然认识不足。而由于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足,传统审计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同时,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软件的开发和研制速度较为缓慢。随着ERP和BPR等管理软件的不断发展,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内部审计人员越来越需要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二、国外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权威专家Ron Weber将信息系统审计定义为“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这一定义不仅包括了被审计信息系统保护资产安全及数据完整,还包括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目标。 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如下: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有独立于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会计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与建议的一连串的活动。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安·贝里教授等在《公元2000年审计师的效能》里预言:未来的审计师将会是数据库的审计,而不是那种由数据编制除了的原始的财务报表,未来审计人员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编制、保存和确保数据库的程序上。 美国计算机审计专家托马斯·波特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下的审计越来越受到关注,面对数据共享性强、网络化程度高,而又必须满足用户各种需要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开展计算机审计。 美国Gallegos指出:不同的审计技术对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不相同。在实施信息系统审计时,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审计技术,才能取得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有效执行审计,实现审计目标。 伊恩·吉尔霍利指出信息技术下的审计内容更加广泛,例如MIS审计所包含的内容有数据档案的维护控制、输出数据的利用、系统自身的内部控制、输入控制、EDP系统的安全、设备控制、输出控制、系统部门的组织、系统的计划、设计和发展、直线控制和系统部门的成本控制等方面。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孙光国,杨金凤,郑文婧?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关键概念、运行机制J].会计研究.2013(03) [2] 孙光国,杨金凤?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2(03) [3] 王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4] 张宁.关于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内部审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5] 谢涤宇.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内部审计的演进[D].湘潭大学2007 [6] 王玉兰,简燕玲?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履行职责情况研究J].审计研究.2012(01) [7] 程新生,孙利军,耿祎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02) [8] 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9] 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 [10] 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 [11] 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05) [12] 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02) [13] 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布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01) [14] 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 据[J].审计研究.2008(02) [15] 戴耀华,杨淑娥,张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7(03) [16] 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02) [17] 屈耀辉,时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评估(一)--基于上海市深圳市44家企业的调查数据[J].中国内部审计.201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