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骨料技术要求

混凝土骨料技术要求
混凝土骨料技术要求

粗骨料

一、定义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或集料,其中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及卵石两种。碎石是天然岩石、卵石或矿山废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卵石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而成的、粒径大于5

mm的岩石颗粒。卵石和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二、技术应用

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颗粒级配及最大粒径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故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尽量选大一些。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粗骨料的粒径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并不得超过40mm。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2.5。

2.有害杂质

粗骨料中所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都是有害杂质,其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另外粗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块。

3.针、片状颗粒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故粗骨料的针、

片状颗粒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 4 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 4 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 、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 )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 5 c m X 5cm X 5c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P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G53—92 规定不应小于1. 5。 ( 2 )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 0m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N,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称之为轻骨料混凝土。若粗、细骨料均是轻质材料,又称全轻骨料混凝土。若粗骨料为轻质,细骨料全部或部分采用普通砂,则称砂轻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一般用水泥胶凝材料,但有时也用石灰、石膏硫磺、沥青等作为胶凝材料。 一、概述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之处,在于骨料中存在着大量空隙,也正是如此,才赋予其许多优越的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性能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由于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其收缩和徐变也较大。虽然多孔轻骨料的强度低于普通骨料,但是由于轻骨料的孔隙在拌和料搅拌时具有吸水作用,造成轻骨料颗粒表面的局部低水灰比,增加了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力。这样,在骨料周围形成了坚强的水泥石外壳,约束了骨料的横向变形,使得骨料在混凝土中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骨料的极限强度,使得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 二、轻骨料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 轻骨料混凝土除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外,还需要满足下面的要求: (1)砂轻混凝土和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砂轻混凝土也可采用绝对体积法。配合比计算中粗细骨料用量均应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2)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3)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 料的堆积密度。 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性能指标 三、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 1、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轻骨料应按不同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不得混杂;轻粗骨料运输和堆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6.2.4粗骨料、水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 5c m×5c m×5c 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 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 P 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 G53—92规定不应小于1.5。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 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 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0),用孔径为2.5m m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m1)。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1、宜采用饮用水。 2、其他水应经过检验才能使用。

混凝土等级与级配的关系

混凝土等级与级配的关系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混凝土等级与级配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 不同的建筑工程,不同的部位常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我国混凝土工程目前水平情况下, 一般选用范围如下: ①C10~C15——用于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结构。②C20~C25——用于梁、板、柱、楼梯、屋架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③C25~C30——用于大跨度结构、要求耐久性高的结构、预制构件等; ④C40~C45——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吊车梁及特种结构等,用于25~30层; ⑤C50~C60——用于30层至60层以上高层建筑;⑥C60~C80——用于高层建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⑦C80~C120——采用超高强混凝土于高层建筑。将来可能推广使用高达C130以上的混凝土。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范围:一级配:5~20mm,最大粒径20mm;二级配:5~20mm、20~40mm,最大粒径40mm;三级配:5~20mm、20~40mm、40~80mm,最大粒径80mm; 四级配:5~20mm、20~40mm、40~80mm、80~120mm,最大粒径120mm。 混凝土中有粗骨料(碎石)和细骨料(砂),混凝土的级配就是按照碎石的级配来划分的。水工建筑物中常用的应该是二级配和三级配混凝土,二级配一般是一些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 就是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二级配。三级配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等级是结构强度需要,级配是施工工艺、经济性、温控需要;可以采用多级配就一般不用二级配,这是强调经济性;泵送混凝土和非大体积混凝土只能采用一、二级配,这是工艺要求;混凝土重力坝、拱 坝采用四级配,这是温控和经济性要求。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规定了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的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资料等。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轻骨料混凝土的现场拌制。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色。 2.1.2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上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3%;混凝土强度等级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镇江科创园三期-丁卯精英公寓配套用房项目 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之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项目应用新技术概况 (2) 三、施工工艺 (2) 1、施工准备 (2) 2、施工方法 (2) 3、施工工艺 (3) 四、质量保证措施 (4) 1、质量保证措施 (4) 2、安全保证措施 (5)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为27338.5㎡,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5层,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5度。 本工程质量目标位确保镇江市“金山杯”和江苏省:“扬子杯”。 二、项目应用新技术概况 本工程屋面采用150mm厚轻质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地下室底板采用100mm 厚轻质泡沫混凝土材料。 本工程共使用轻质泡沫混凝土1285m3。 三、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1主要材料、设备及人员准备。 1.1.1主要材料:3 2.5水泥、HF30型发泡剂、水。 1.1.2主要设备:YT-40型发泡搅拌机、YT-30型泡沫混凝土输送泵、手推车、皮卷尺。 1.1.3人员准备:混凝土工8人、其他人员4人。 2、施工方法 2.1配制泡沫浆体 根据MLC泡沫混凝土配比和生产工艺,配制发泡浆体。 配制浆料过程发泡剂发泡过程 2.2拌制水泥浆

按设计选用的泡沫混凝土型号,先将定量的水加入搅拌机,再将称量好的水泥添加料投入搅拌机内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将预发泡沫倒入水泥浆体的搅拌机,搅拌约6分钟,使水泥泡沫浆料达到均质化要求,即可进行现场直接浇筑或泵送浇筑。预拌好的水泥泡沫浆料应在4小时内用完。 MLC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表 成品干密度kg/m3500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kg/m3450 水kg/m3100 植物性溶解发泡剂kg/m320 3、施工工艺 3.1基层处理 基层面清扫干净、无积水、无垃圾现象。 3.2浇捣泡沫混凝土 3.2.1将泡沫混凝土中预埋件、预留孔(水管、排水孔等)在浇筑泡沫混凝土前做好,严禁在浇筑后在保温隔热层上凿孔打洞。 3.2.2按设计选定的保温层厚度,设定浇筑面标高线,有找坡要求的尚应设定找坡线。 3.2.3在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时,同时保证底板泡沫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屋面厚度不得小于150mm。 底板浇筑屋面浇筑

混凝土骨料性能要求

混凝土骨料性能要求 经长期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小 0.005mm的颗粒,“淤泥”是指粒径比黏土大、比砂小的土粒,“细屑”是指其他粒径很小的细碎云母片、非矿物质杂质等。由于泥粒一般较细,增加了骨料比表面积,并且由于黏土类成分的吸水性质,当含泥量较高时,要达到预期的施工性能和强度,不仅会增加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胶凝材料,还会对混凝土干缩、徐变、抗渗、抗冻等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当有泥块存在时,会降低混凝土密实度,成为混凝土中的薄弱成分。因此,国内外规范均严格限制}昆凝土骨料中的含泥量,如GB/T 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规定碎石中的最大含泥量不得大于1. 5%、最大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GB/T14684-2011《建筑用砂》规定天然砂中的最大含泥量不得大于5.0%,对于强度等级高于C60的混凝土,则最大含泥量不得大于1.0%。

人工砂中亦有粒径小于o.08mm的颗粒,这 些颗粒性质与天然骨料中粒径小于0.08mm的泥粒 有本质差异,相关规范亦规定了人工砂中的石粉 含量限值,但普遍大于天然骨料中的含泥量限值。目前,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已 成为热点,随着研究深入,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 有可能进一步放宽。 2.砂中云母含量 砂中云母一般呈薄片状,表面光滑,强度很低,且易沿节理错裂,与水泥浆的黏结力差,当 砂中云母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拌和物和 易性、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均有显著降低。因此,国家标准和许多行业标准都限定砂中云母含量,如《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和电力行 业标准《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均限定砂中云母含量不得大于2%,但与上述规范配 套的试验方法只能测试砂中粒径大于0. 3mm的游 离云母含量。天然砂中的云母颗粒粒径基本上大

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焦作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第 23卷 , 第 3期 , 2004年 5月 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 Vol 123, No 13, May 2004 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王雨利 , 管学茂 , 潘启东 , 廖建国 (焦作工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 :分析了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 特征和颗粒形状、强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 , 高性能混凝 关键词 :粗骨料 : :A 文章编号:1007Ο7332(2004 03Ο0213Ο03 粒径在 5, 即石子 . 粗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 , 其特征和性能直接 影响和决定着混凝土的性能 .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约占 70%, 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 分 . 本文就粗骨料的物理性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如下 . 1最大粒径 石子的粒径越大 , 其比表面积相应减小 , 因此所需的水泥浆量相应减少 , 在一 定的和易性和水泥用量的条件下 , 则能减少用水量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石子的粒径应尽量选用大一些的 [1]. 但并不是粒径越大越好 , 一是粒径越大 , 颗粒内部缺陷存在的机率越大 ; 二是粒径越大 , 颗粒在混凝土拌合中下沉速度越 快 , 造成混凝土内颗粒分布不均匀 , 进而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强度降低 , 特别是流动性较大的泵送混凝土更加明显 . 在普通混凝土中 , 碎石的最大粒径是根据构件的截

面尺寸和钢筋间距来确定 , 粒径的大小对强度影响不大 . 对此 , 我们做了实验 , 其实验结果如表 1. 表 1 C20级混凝土实验结果 Tab 11 The experiment result of C20 concrete 序号W ΠC 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 水泥用量 Π(kg ? m -3 外加剂 Π% 砂率 Π% 粗骨料Πmm 5~20 20~40 40~60

LC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L C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 技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LC25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作者:武永琦单位: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2006-07-12】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研究强度等级LC25的预拌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并简要介绍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 引言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优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轻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在满足强度及其它性能要求的同时可大幅度减轻结构物的自重,利用这一特性,在一些特殊的结构中轻骨料混凝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北京市轻骨料混凝土已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并发挥其优良的作用。为满足一些工程的特殊要求,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在科研、设计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我们成功配制出密度等级1400 kg/m3,强度等级LC25的预拌轻骨料混凝土,并被成功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为使轻骨料混凝土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产生更大效益,特撰写本文对该技术的的研究及施工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2 原材料 轻粗集料 陶粒采用天津武清生产的粘土陶粒,其性能指标见表1。 表 1 粘土陶粒的性能指标 陶粒种类密度等级公称粒径 (mm) 松散堆积密度 (kg/m3) 颗粒表观密度 (kg/m3) 吸水率 (%) 筒压强度 (MPa) a 600 5-16 564 960 b 700 5-16 628 1020 c 800 5-16 785 1180 轻细集料 轻细集料采用天津武清生产的粘土陶砂,其性能指标见表2。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6.2.4粗骨料、水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 2.4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 m×5c m×5c 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 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 P 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 G53—92规定不应小于 1.5。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 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 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0),用孔径为 2.5m m 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m1)。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标准2020版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符号 (1) 4 分类与等级 (3) 5 要求 (3) 6 试验方法 (6) 7 检验规则 (8) 8 标志、贮存和运输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粗骨料不规则颗粒含量试验方法 (10)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人工砂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方法 (12)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石粉亚甲蓝值试验 (14)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石粉流动度比试验 (16)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人工砂需水量比试验 (18)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粗骨料的氯化物含量试验 (19)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的术语和符号、分类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中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用的骨料,不包括轻骨料和重骨料等特殊骨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50733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 JG/T 223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3 术语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 3.1.1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以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预拌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 3.1.2骨料aggregate 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填充和稳定体积作用的岩石颗粒等粒状松散材料。 3.1.3粗骨料(石)coarse aggregate 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包括卵石和碎石。 3.1.4卵石pebble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轻集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轻集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第1.0.1 条为促进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生产和应用的发展,保证轻集料混凝土的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1.0.2 条本规程适用于无机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和检验,有关指标可供轻集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时采用。本规程不适用于无砂或少砂的大孔轻集料混凝土。 热工、水工、桥涵和船舶等用途的轻集料混凝土可参照本规程执行,但还应遵守相应的专门技术标准或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1.0.3 条用轻粗集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现密度不大于1950 ㎏/m3者,称为轻集料混凝土。 第1.0.4 条轻集料混凝土的常规性能指标的测定,应按普通混凝土的如下标准执行: 一、《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 -85 ); 二、《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 -85 ); 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 -85 ); 与轻集料特性有关的混凝土性能指标的测定按本规程第六章执行。 第二章原材料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 条制作轻集料混凝土所用水泥用符合下列标准的要求: 一、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85 ); 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 -85 )。如采用其他制品的水泥,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第2.1.2 条制作轻集料混凝土所用轻集料应符合下列标准的要求: 一、《粉煤灰陶粒和陶砂》(GB2838 -81 ); 二、《粘土陶粒和陶砂》(GB2839 -81 ); 三、《页岩陶粒和陶砂》(GB2840 -81 ); 四、《天然轻骨料》(GB2841 -81 ); 五、《膨胀珍珠岩》(JC209 -77 ); 其他品种轻集料应符合本章第二节的要求。 第2.1.3 条制作轻集料混凝土所用普通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JGJ52 -79 )的要求。 第2.1.4 条制作轻集料混凝土所用的粉煤灰应符合《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

(整理)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以天然多孔轻骨料或人造陶粒作粗骨料,天然砂或轻砂作细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小、保温性好、抗震性好,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轻骨料混凝土按细骨料不同,又分为全轻混凝土和砂轻混凝土。[1]采用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全轻混凝土;由普通砂,或部分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砂轻混凝土。 中文名称:轻骨料混凝土 英文名称:light aggregate concrete 定义:由天然轻骨料(如浮石)或人造轻骨料(如陶粒)或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矿渣珠)加水泥和水拌制成的重度小于18—19.5kN/m3的混凝土。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骨料 轻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8/m^3; 轻细骨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8/m^3。 轻骨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 ①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②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③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骨料及其轻砂。 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轻骨料应按不问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②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引方止树叶、泥土和具他有害物质混入。 ③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 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竹料进行预湿处理。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骨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3)水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中细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中细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中粗骨料之间的空隙是由细骨料填充的。水泥同细骨料混合,形成坚硬的水泥石,它们粘裹在粗骨料的表面上,与粗骨料一起共同承担承受荷载的重任。选用的砂子如果过细,会使水泥石强度大大的降低,因此在混凝土结构中所使用的砂,应选用粗砂或中砂。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μf来表示,它是由2.5、1.25、0.63、0.315和0.16等五种孔径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经计算而得,砂子按细度模数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三个等级,三级中每一级的范围是这样确定的:粗砂:μf=3.7~3.1 中砂:μf=3.0~2.3 细砂:μf=2.2~1.6 这样的确定使我们得知建筑工程用砂的粗细程度是怎样划分的,联想到建筑工程选择配制混凝土使用的砂,它的细度模数至少应在2.3以上,这是对细骨料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是尽管砂的细度模数满足要求,如果砂中的含泥量过大,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谓砂的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0.080mm的颗粒含量,特别是当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对砂中含泥量的要求越发严格。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0%。强度等级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中的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可以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予以放宽。 砂中泥块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泥块对混凝土的抗压、抗渗、

抗冻及抗收缩等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包裹型的泥块更为严重,泥块遇水后会形成浆状,胶结在一颗或数颗砂子的表面,影响水泥石的黏结力,需要做出限制。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0%。对于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仅有上述的认识还是不够的,混凝土工程用砂,还有另外的要求,砂的坚固性就可以说明在气候、外力或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地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重量损失应小于或等于8%,这样的要求同样适用于严寒或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只有在其他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重量损失要求小于或等于10%。砂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涵盖了云母、轻物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和有机物等成分的含量,在一般混凝土结构中要求云母含量应在2%以下;对于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砂中如发现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则要进行专门的检验,确认能够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一般情况下砂中硫化物、硫酸盐和轻物质含量应小于或等于1%。此外,对于重要工程使用的砂,还应进行集料的碱活性检验,一旦发现有潜在的危害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够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合料,如果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

混凝土骨料

第4章骨料 4.1 骨料的作用 骨料(Aggregate)是粒形材料,通常不具备化学活性,分散在整个水泥浆基体中。由于骨料价格远低于水泥,因而主要用于降低混凝土成本。然而,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骨料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占去了混凝土体积的2/3~3/4 ,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第15章)和耐久性(第11章)。而且,骨料对高强混凝土的影响很大。 骨料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颗粒形状,实际上骨料是由很多的松散颗粒组成(图4.1)。如果颗粒粒径小于4 ~5mm,则称之为砂(Sand);如果颗粒粒径大于4~5mm,则称之为粗骨料(Coarse Aggregate)。还可以将骨料分为砾石(Gravel,天然骨料)和碎石(Crushed Stone,人工骨料)。砾石通常从河道中开采而得,圆形、表面光滑;破碎骨料由岩石破碎而得,无规则状、表面粗糙。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术语“骨料”包含细骨料(砂)和粗骨料(砾石或碎石)。 图4.1 砂、砾石和碎石 骨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颗粒中存在连通孔隙。骨料的孔隙率影响其吸水特性,进而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如强度和抗冻耐久性。 在随后的内容中,首先介绍骨料的选用准则,然后是骨料的级配要求及参数,最后是骨料的吸水特性。 4.2 骨料的选用准则 并不是所有的骨料(包括天然骨料和由岩石破碎加工而成的人工骨料)都适用于混凝土 结构。对于骨料,还有很多基本要求,如果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即使不是暴露在侵蚀性环境,混凝土也可能劣化。这些要求包括骨料中不能含有会减少混凝土耐久性的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包括氯化物、硫酸盐、碱-活性硅、黏土及有机杂质。而且,骨料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冻耐久性,这点要求骨料中的空隙要少,而隧石、页岩以及一些多孔的石灰岩往往不能满足该要求。 在骨料第一次用于混凝土或者在缺少以往经验时,至少要对骨料中有害物质和抗冻行为进行一次检测。一旦确定该骨料可以用于混凝土中,如果骨料没有其他的问题(例如骨料供应源有了改变),每年还至少要对骨料重复检测两次。 4.2.1 氯化物 骨料中氯化物(Chloride)的含量极限(0.05%)与钢筋腐蚀风险密切相关。在素混凝土(不含增强钢筋)中除非由于混凝土结构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盐沉积致使表面损伤(风化,Effiorescence),骨料即使含有氯化物也不会存在任何严重劣化风险。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被氯化物污染的骨料―海砂。理论上,海砂只有在经过一系列的清洗,将水溶性盐(如NaCl)除去之后,才能用作混凝土细骨料。 4.2.2 硫酸盐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 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 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水泥标号 1 ﹤LC 5.0 200 32.5 2 LC7.5 200-250 3 LC10 200-320 4 LC1 5 250-350 5 LC20 280-380 6 LC25 330-400 7 LC30 340-450 8 LC40 420-500 42.5 9 LC50 410-530 10 LC60 430-550 注:1、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2、轻骨料混凝土的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当水泥用量平均增加20%,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约增高10%,但是随着水泥用量的提高,水泥用量每增加50 Kg/m3,容重增加约30 Kg/m3。水泥用量过高时,不但容重大、水化热高、收缩大,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适宜。我国对高标号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用量规定不宜超过550 Kg/m3。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00 Kg/m3。 二、用水量和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减去干轻骨料一小时吸水量为净用水量。净用水量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稠度要求按表1-2选用。再根据表1-3选择附加水量。若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可增加10Kg左右的水,作为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而在试拌时,可根据工作性的要求再进行适当调整。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

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 m×5c m×5c 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 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 P 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 G53—92规定不应小于。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 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 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0),用孔径为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m1)。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1、宜采用饮用水。 2、其他水应经过检验才能使用。

混凝土等级与级配的关系

混凝土等级与级配的关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混凝土等级与级配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 不同的建筑工程,不同的部位常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我国混凝土工程目前水平情况下, 一般选用范围如下: ①C10~C15——用于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结构。②C20~C25——用于梁、板、柱、楼梯、屋架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③C25~C30——用于大跨度结构、要求耐久性高的结构、预制构件等; ④C40~C45——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吊车梁及特种结构等,用于25~30层; ⑤C50~C60——用于30层至60层以上高层建筑;⑥C60~C80——用于高层建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⑦C80~C120——采用超高强混凝土于高层建筑。将来可能推广使用高达C130以上的混凝土。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范围:一级配:5~20mm,最大粒径20mm;二级配:5~20mm、20~40mm,最大粒径40mm;三级配:5~20mm、20~40mm、40~80mm,最大粒径80mm; 四级配:5~20mm、20~40mm、40~80mm、80~120mm,最大粒径120mm。 混凝土中有粗骨料(碎石)和细骨料(砂),混凝土的级配就是按照碎石的级配来划分的。水工建筑物中常用的应该是二级配和三级配混凝土,二级配一般是一些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 就是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二级配。三级配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等级是结构强度需要,级配是施工工艺、经济性、温控需要;可以采用多级配就一般不用二级配,这是强调经济性;泵送混凝土和非大体积混凝土只能采用一、二级配,这是工艺要求;混凝土重力坝、拱 坝采用四级配,这是温控和经济性要求。

LC25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LC25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中国水泥网】作者:武永琦单位: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2006-07-12】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研究强度等级LC25的预拌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并简要介绍了轻骨料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 引言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优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轻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在满足强度及其它性能要求的同时可大幅度减轻结构物的 自重,利用这一特性,在一些特殊的结构中轻骨料混凝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北京市轻骨料混凝土已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并发挥其优良的作用。为满足一些工程的特殊要求,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在科研、设计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我们成功配制出密度等级1400 kg/m3,强度等级LC25的预拌轻骨料混凝土,并被成功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为使轻骨料混凝土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产生更大效益,特撰写本文对该技术的的研究及施工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2 原材料 2.1 轻粗集料 陶粒采用天津武清生产的粘土陶粒,其性能指标见表1。 表 1 粘土陶粒的性能指标 陶粒种 类密度等级公称粒径 (mm) 松散堆积密度 (kg/m3) 颗粒表观密度 (kg/m3) 吸水率 (%) 筒压强度 (MPa) a 600 5-16 564 960 9.5 3.4 b 700 5-16 628 1020 9.2 3.9 c 800 5-16 785 1180 9.0 4.3 2.2 轻细集料 轻细集料采用天津武清生产的粘土陶砂,其性能指标见表2。

表 2 陶砂的性能指标 公称粒径 (mm) 密度等级细度模数松散堆积密度 (kg/m3) 颗粒表观密度 (kg/m3) 吸水率 (%) 0-5 800 3.4 774 1130 7.7 2.3 黄砂 选用永定河水系质量合格,级配合理的中砂。其表观密度2680kg/m3,容重1510kg/m3,细度模数2.5,含泥量1.4%,泥块含量0.3%。 2.4 水泥 选用唐山冀东水泥厂生产的盾石牌P.O42.5R低碱水泥,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能见表3。 表 3 水泥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 细度 (%) (R+80μm) 比表 面积 (cm2/g) 密度 (g/cm3) MgO (%) SO3 (%) 碱含量 (%) 抗压强度 (MPa) 3d 28d 抗折强度 (MPa) 3d 28d 2.4 3650 3.10 1.45 2.49 0.49 27.8 59.5 5.6 8.8 2.5 粉煤灰 选用北京市三热电达信公司生产的优质Ⅱ级磨细粉煤灰,其密度2.42g/cm3,需水量比98%,45μm方孔筛筛余9.9%,粉煤灰的化学成分见表4。 表 4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 SiO2Al2O3Fe2O3CaO SO3MgO K2O Na2O Loss 56.61 21.73 9.80 4.77 0.80 2.22 2.63 0.68 0.76 2.6 混凝土外加剂 选用北京兴宏光建材厂生产的复合型萘系高效减水剂WDN—7。其含固量为38%,掺量2.0%~2.5%,减水率24%,7d抗压强度比156%,28d抗压强度比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